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一. 案例陈述

2010年2月23日傍晚18:45分左右,笔者突然接到某学生家长电话,说收到女儿手机短信“遗言”,大致内容为自己没能为社会作任何贡献,等其死后,如能找到其尸体,望将其新鲜器官无偿捐献。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在第一时间动用一切力量全力寻找的同时,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该生平时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上进,并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虽然性格较为内向、好强,但平常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宿舍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此之前未流露出任何自杀倾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尽力搜索,有关人员终于在一小区门卫值班室找到了该同学,此时她已泪流满面,左手手腕处血迹斑斑,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事后笔者通过与其进行深层次的谈话了解到:该生自青春发育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并患有心理疾病,伴有恐惧、自闭、强迫等症状;平时对人很好但凡事对己苛刻,追求尽善尽美,看到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自卑并不断努力改进,深恐自己不如别人,与人交流也就产生困难并逐渐开始自闭。寒假经过心理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家长唯恐孩子压力过大,所以没有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谁料到回学校后又出现反复,以致发生极端行为。

二. 案例分析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是经过层层严格选的“天之骄子”,具有以下显着的心理特征:高智商,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110分左右,比一般人均的IQ高出10分左右;高价值感,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高自尊感;高期望值;高压力群体,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年轻的大学生们相对简单而贫乏的经历、有限的人生阅历与有限的知识经验都不足以满足这种种独特的心理需求,各种压力随之产生。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化解心理压力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反观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她便不幸成为这“重灾群体”中的一员,追溯其根源就不难发现,该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源于中小学时期,而且同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该生的受教育方式来看,她进入大学以前所接受的“中等教育”已呈现功利性趋势。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一教育理念难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于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各种应考试题占据了学生的全部中学生活,其它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最低点,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的是人格塑造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最后,经过“黑色七月”的过滤,在淘汰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选拔出百分之几的幸运儿。这些幸运儿本以为经过中学漫长的“黑夜”之后登上龙门可以过上大学的“白昼”生活,原以为大学是鸟语花香的曲巷长廊、汗牛充栋的藏书、博学多才的大师……,来到大学以后,却面临着新一轮的艰苦跋涉,中学时代所构筑的、苦苦追求的理想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支撑其度过艰苦的中学生活的与实际严重脱离的“精神大厦”一旦轰然倒塌,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到新的心理平衡状态,日积月累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大学对大学生来说其实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为要对此前所有学习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整合并使之系统化与个性化,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全方位的基础,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在大学,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模式等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左右,处于青春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展处在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度阶段。一方面个性心理出现了重要变化,如:思维成熟,社会情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心理处在第二次断乳期,心里充满矛盾和危机,具有可塑性和变化的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入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很快建立起来,中学时期个人优势没能在新的群体中发挥出来,常常出现许多不适应,表现出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轻松感与被动感的矛盾,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矛盾,渴望交往与防范心理的矛盾,不良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同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期望值过高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对待异性

关系、道德规范的矛盾,都构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早期家庭经验也会对个体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气氛、家庭人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行为等等。家庭环境奠定个体人格的雏形,不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不愉快与创伤,为其后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中国,大多数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抱无所谓的态度)教养孩子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摇篮,因而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童年的经验在个体自我意识没有发育完善的状态中往往形成个体的无意识,所以在童年时,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暴露出来。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增长,沉睡的早期经验被个体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加以诠释,从而形成种种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对事物的歪曲的认知),产生心理障碍。就笔者本人接触的实例来看,也确实如此。该生父母为支边知青,属于晚婚晚育,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且平时也不注重与其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较深隔阂,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就行,造成孩子的很多问题长时间郁积在自己心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此外,该生在其小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她很笨,不会考上大学的,由于该生从小自尊心较强,觉得这样的话是对其的侮辱,越加激发其好强性格,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与外界的接触。

再次,剖析该同学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卑性格是引发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她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唯恐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过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则容易导致自杀。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因此,从根本上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笔者以为除学校教育本身需要改革之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而各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对心理进行干预,则成为各校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

我们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目的在于寻找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措施,及时有效的进行干预。防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心理问题本身,而是应当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及预防措施和突发时的危机干预及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一) 预防措施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正如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从我们以上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原因都与心理应激有关。据诸多学者调查发现心理应激障碍是大学生自杀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所谓心理应激(mentalst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强弱能力。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激烈,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困难,违规违纪受到处分,失恋等应激源都会使应激障碍者产生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其自杀往往来得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是基于以下两种现状:一是目前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二是目前大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大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去找过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因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差不多的概念,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缓解其前去心理咨询的焦虑不安的心情,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

(2)创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利用学校内的广播、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也就成了影

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就必须通过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导向功能。因为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如果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那么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就容易出现失衡,心理障碍也会增多,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第二,娱乐功能。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所以娱乐功能就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军乐团、合唱团、围棋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娱乐的条件,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突发时的危机干预

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知道,这名学生最后自杀未遂,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快速反应系统,一批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展开迅速而广泛的寻找,对其不断发短消息进行劝慰,安抚,使其最终产生了不想放弃生命的念头.此外,我们的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有较高的觉悟,能够做到严守秘密,不至于在事后对自杀学生造成过大外界压力.

(三) 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也是我们众多角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对于事后如何帮助学生"疗伤"也是尤为重要的,结合案例笔者将谈几点具体的工作方法:

1.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在与其接触时,不能把他(她)当成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

别人对当事人的影响非常大,若将其看成正常人,其自身压力会减小,有助于当事人的放松,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2.通过不断的接触,交流,如一起就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无意间发现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确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3.在其周围安排可靠的学生,随时掌握其状况,以免再次发生不测,与此同时,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对症下药",加强交流的效果。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四、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及设想、建议

实现有效利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主要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我们可寻找出其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化心理健康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结合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辅导策略。二是开展团体辅导教育。开展团体教育辅导的着眼点就应聚焦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体现的共性问题上,采取学生小组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与预测。要以统一的标准化测评量表对学生心理测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科学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行指导,并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数据处理技术,达到数据整理与分析的高水平,同时深入而充分地发掘出档案之中蕴含的内在关联和基本规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由此,可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以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其管理和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使得一些人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大学生自卑、抑郁,甚至自杀、同室相戈时有发生,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及时建立诚信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给予他们有效的心理疏导,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51-02

当代的大学生们从五湖四海来到各所大学,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有的农村孩子进入大学后,适应不了城市生活。在高校中,学生家庭贫富悬殊,一些家庭条件差的贫苦学生有很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有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成绩差,他们沉迷于网络,上网聊天,玩游戏,性格暴躁,骄横跋扈。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几门课不及格,论文不过关,拿不到学历证书,在压力之下,觉得无颜面对父母、学校,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还有的学生因为搞对象出现矛盾,不能正确处理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选择自杀。经济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挫折给在校的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应把它纳入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有效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可预防心理异常学生极端事故的发生。尽早发现并及时地做好疏导和教育工作,一定能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出困境,迎接阳光灿烂的未来。

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常态,在当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样做是一种极富人性化的关爱之举,为当代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体现了党和政府、学校对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如果他们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学到的知识再多也枉然,有的甚至成为高科技犯罪的“犯罪之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建立诚信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首先了解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的心理素质:一要有五种意识,即:竞争意识、进取意识、风险意识、自制意识和自信意识;二要有开放的人格,即:自我开放、接纳他人、开朗灵活;三要有健康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说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效能,并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结构以达到与外界的心理平衡。光靠教育是远远满足不了人才需要的,还要靠自我教育,而“档案”正是为学校提供了了解学生,把握个性,适时进行心理疏导的依据。

那么,心理健康档案就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主要包括智力、人格和问题倾向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量化和非量化两方面。主要服务对象一是为辅导员老师,学校的教育管理因材施教提供依据,使教育和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二是成为学生了解自我,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的助手;三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架起一座桥梁。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方法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方法,常用的有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问卷法、个案分析、作品分析等。其中的心理测验法是建立心理档案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能较准确确定学生群体心理倾向及个体心理差异的性质和程度,并较准确地记录这些特性,为心理教育随时提供查询依据。

还有一种问卷法,它可以判断学生的个性特点。主要量表有兴特尔16因素个性特征量表,它运用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将人的个性特征划分为合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特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16因素。这样的测验结果,不仅可以对被试的人格特征作一综合性认识,又可以对其中某一人格因素作出清晰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被试人格类型的次元因素,如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断性等。还可以借助相应的公式推算出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创造力的强弱,以及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和在新环境下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等。通过对学生进行量表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气质特点、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及社会行为等,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全面评价,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要把测试的日期、量表类型、结果分析一一填好,放入心理健康档案中。

三、建立诚信完善心理健康档案遵循的原则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它需要建档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有对建档对象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要实事求是。因此,搞好建档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确定建档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首先应立足于教育和发展,开展心理普及、宣传和教育,优化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建档时利用科学方法,在系统收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对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整理,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2.遵循建档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我们在建立学生档案过程中,要尊重建档对象客观的心理事实,要以客观、求实的态度来对待建档工作,不可以先入为主,以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待建档工作。

3.遵循建档的科学规范原则。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档案的客观性、系统性、规范性、应制定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及收集、整理、查阅、保管等规则,使建档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克服主观因素影响。以科学慎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心理档案。

4.遵循建档的整体性原则。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过程中,要运用系统的观点,注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心理活动,不同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要系统地通过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调查,访问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收集被测对象的各种信息,从整体上把握每一份档案的心理特征,尊重事实,看过去,分析现在;看现象,抓住本质。

5.遵循建档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档案有严格的保密性,心理档案的许多内容是属于个人的内心世界的隐秘,不得把档案中的内容向外泄露,或者把它作为花边新闻到处游说,它直接违反了心理健康档案心理诊断、心理测量的原则,负责建立心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应为每一个建档者保密,这样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档案的作用。

6.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不是为了建档而建档,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及时地化解被建档者的心理矛盾,用好档案才是目的,每一个心理健康工作者应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好心理健康档案。当心理健康工作者了解到建档对象出现问题时,要力图花力气解决,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和行为,及时排除心理障碍,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开展心理疏导。

四、如何实施

建立诚信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了内容、方法、原则,最主要是实施。至少如何实施,主要应抓住五个环节。

1.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是最重要的保障。有了领导的支持,才能在人力,财力上给予保障,才能有时间的开展活动,才能有专业人员进行测试,档案管理,心理辅导;才能有咨询室,档案室,才能配备微机、测试软件等设施,微机是不可或缺的,统计,阅卷,测评结果,都需要用电脑来进行工作,并进行分类储存,建立档案,便于查找,利于保存。

2.建立一支道德修养好,专业素质高的骨干教师队伍,是建档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因此对其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首先高校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该管理工作除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了解档案工作,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其次,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涉及个人隐私,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求职和求偶。因此,管理人员应对被建档者有高度的责任心。

3.利用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对建档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咨询师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和途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

4.利用档案,实施跟踪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是合理利用,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能将之束之高阁。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实施跟踪指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派心理咨询师客观地解释心理现象,谨慎分析结果,积极做好预案,以适当的方式开展跟踪辅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学生,二级学院,学校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解决,以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5.管好档案,用好档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

总之,为大学生建立诚信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是加强高校管理的一种必然。大学生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是高校健康管理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大学生们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卫生习惯,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境;另一方面,作为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们提供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只有为大学生们建立了诚信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人文关怀,纠正自己的心理偏差,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祖国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谭官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5).

[2] 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关键词】大兴安岭 中学生 心理健康 MSSMHS

一、问题的提出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偏远的高寒林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无论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兄弟地区都有着相当的差距,在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状态下,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在本地区的中学生群体中,焦虑、抑郁、交往障碍、学习压力大等心理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较为突出,精神层面的问题甚至自杀也不乏个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也极大制约着本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制定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长远规划方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在具体的实施措施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因此,为了促进大兴安岭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特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课题实施的对象是大兴安岭地区所辖三区四县的在校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所抽取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样本分别不少于500人。课题实施采用测验法和调查法,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所选取的测量工具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有10个分量表构成,包括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每个题目有五个等级,即无、轻度、中等、偏重和严重。要求学生根据近十天的状况仔细阅读每题并进行选择。本量表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较多,能相对准确地测出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较具权威性的测量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高中组,半数以上的高中生存在着学习压力过大、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方面的问题;四成以上的高中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抑郁以及适应不良等症状;在偏执、敌对和心理不平衡等因子上,也有着相当比例的高中生得分偏高。初中组方面,半数以上存在着强迫和学习压力过大方面的问题;四成以上的初中生存在着人际关系、情绪和心理不平衡方面的症状;三成以上的初中生感觉不同程度的焦虑;在适应不良、偏执、敌对和抑郁等方面,也有相当比例的初中生存在着异常现象。

两组比较,除了“心理不平衡”因子初中组比例高于高中组外,其余各因子比例高中组均高于初中组。(具体数据见表)

从量表的使用以及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反映出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原因,这需要未来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总体上来看,大兴安岭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一些问题,多数处于轻度水平,心理健康总体面貌初中组要好于高中组。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随着前些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显著增加。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转变的阶段,也是由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对其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引导和调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使其能通过大学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逐步走向心理成熟。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学教育的课程,并设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这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成熟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难点

 

2.1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属于选修课,部分高校即便开设为必修课,也属于综合素质类课程,因此在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学生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做一个重要的科目来学习。

 

另外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设置较短,往往只有几周课时或者只是其他必修课课时的一半,使学生从心理上认为本门课程不重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学生却没有将这些事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学校和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

 

2.2 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

 

由于多数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因此很多高校并没有指定教材,教师上课往往自备课程教材,或者直接从网络课件中选取需要教授的内容,自己制作课件。这就造成了每个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课程内容也不一致,使学生的学习不系统、不全面。任课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专长或自认为重要的内容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不规范。

 

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对课程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规范的课程教材,使学生更加不注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同时学习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只是对心理健康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3 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考核方式的有效性也有待商榷。很多学校采用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在期末节课时上交考查论文,以此作为课程成绩。有的学校即便采用考试的方式,也大多采用开卷考试,并且试卷考题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但不论考查还是考试,学生都没有将学习内容有效的体现出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学生要将日常所遇到的生活心理问题用专业知识加以解读,从而解决自身或他人的一般心理问题,这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的对策

 

3.1 通过多手段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欠佳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在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在学生刚入学开始,学校就可以通过辅导员案例讲解、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方面的学生活动等多手段向学生灌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导,其他多种方式为辅助的形式,最终达到保持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也自然会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

 

3.2 规范教学教材,提高教学系统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长期缺乏系统规范的教材,即便在许多知名大学也是如此,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总结的材料案例给学生上课,这就造成了课程效果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则上课效果较好;任课教师水平稍差,则上课效果较差。

 

各高校应规范订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统一备课,提高教学水平的规范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依据教材巩固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也有章可依。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理论知识,教师在课上除了理论讲授外,更多的是依靠教材理论利用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3 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考核方式是反映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单纯用考试分数或结课分数来衡量。综合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方式来看,注重平时的考查分数并综合期末考试成绩分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生平时上课时阶段性的运用案例分析或结合自身情况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以巩固学生平时上课所学知识;期末再以考试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于整个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综合得出学生的课业成绩,以此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关键词:发展性咨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65-02

随着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各所高校都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相关课程,这对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等等。这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因此,根据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重新建构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发展性咨询”这一概念和方法所蕴含的理念可以指导我们完成这项任务。

一、发展性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发展性咨询是指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为重要目标的一种咨询活动[1]。发展性咨询强调以人为中心,更关注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遵循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使个体发挥潜能,从而促进个性和人格的完善。受这种理论启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帮助大学生强化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2]。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高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心理延缓偿付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已接近现实,开始考虑未来的生活道路,开始树立自我理想。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完全做好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准备,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渴望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矛盾、性成熟和性心理的矛盾以及情绪上的矛盾[3]。如果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混乱,自我定位不准,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的统一,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二)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韧性水平

大学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大学生在具体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及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著名心理学家赫青黎曾说:“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连年的战争,而是千万的人们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他们自身的未开发的巨大潜力。”这句话道出了人在现实压力下,因过于关注所面临的问题,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应对困境的潜力。心理韧性是个体在经历消极事件后能调整自己,并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它可以在不利环境下对个体良好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可抵消或对抗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甚至对个体自杀行为也存在着风险缓冲效应。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有时这种能力是有待被发现、发掘的。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能够坚忍不拔,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这对学生的毕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韧性水平,使其直面人生挫折,愈挫愈勇。

(三)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反映着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稳定性和整合性,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整合。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A型性格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罹患紧张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B型性格[4];内倾的人得心理障碍的概率高于外倾;神经质可直接预测心理压力水平[5]。除此之外,人格还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而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这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学业等方面的表现。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承受困难和考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二、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6]。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育”。但其教学效果并不好。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发展性咨询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契合。在发展性咨询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参考如下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体验式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学生亲身体验某种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把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整合和内化。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式的关系,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感受,这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并且“做中学”的过程,会令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讲授人际交往的课程中时,让三个学生一组进行“戴高帽”活动,每个学生说出另外两名组员的三个优点,并说明理由。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优点,甚至是自己不曾留意的优点。进而感受到被人赞美是幸福的,同时进行换位思考,体会到如果别人被赞美的时候也会很幸福,从而体会到赞美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申,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样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待人接物应不卑不亢。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精心选择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找出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选取案例时,要注意该案例要蕴含一定的心理学原理,能够发人深省,并具有教育意义,案例可以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件中选取,也可以从经典的电影、电视剧等视频中截取。比如,在讲授学生情绪管理课程时,可选择大学生人际交往受挫的案例。引导学生共感,体验案例主人公的情绪感受和想法,探讨案例主人公对事件看法的不合理之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改善这种不良认知,从而调节消极情绪。进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若自己遇到某些挫折事件的时候,如何调节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从而改变心态。

(三)情景模拟法

模拟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模拟情境,参与活动,从而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的可能结局,从而改变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形成积极向上的认知,产生奋斗的动力。比如,在讲授大学生恋爱心理时,针对目前某些大学生把恋爱视为大学生活的必修课,盲目恋爱而忽视学习的现象,现场进行“爱情配对活动”。让学生身带不同筹码,进行一场挑选与被挑选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筹码比较多的同学往往成为大家竞相“追求”的对象,而筹码比较少的同学则被人“嫌弃”。这一活动不但让同学们意识到爱情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并且告诫了同学们应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从而提高在现实竞争中的真正“筹码”。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亲身领悟到学业才是大学生活中真正的主修课,爱情只是大学的选修课。

三、结语

在课堂上,同学们亲身经历和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要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课所学到的知识的记忆内容多,这意味着在课堂上,采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更好。研究还发现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原有填鸭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在课程价值、教学方式和实际助益上都得到了学生更强烈的认可,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8]。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并可以为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根据发展性咨询的原理,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完善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更好地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2]杨治良,等.简明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53.

[3]赵迪.发展性心理咨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7:14.

[4]孙菲,王生,吴咏今,余善法.人格特质与职业紧张及工人健康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36-438.

[5]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42(12):1175-1189.

[6]张红艳.从模式结构的角度探讨建构主义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07(2):13-15.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关键词:理工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列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的目的是保证该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性格、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本文根据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就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加强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

该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其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目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二)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

杨子萱在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能力欠佳造成心理不适;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造成个体心灵闭锁。以及情感的困惑和危机;求职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理工院校性别比例特殊性、现阶段男女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都说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三)教育者的责任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认识受教育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关系,认识并反思高校教育的责任,即应该给社会提供何种适用人才。其次,以批判思考的角度,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主动开展行动取向的实地研究,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备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般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导致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引进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迫在眉睫。另外,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及精神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了解医学及精神病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及时辨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心理实践与心理体验融入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每一个专题适当安排心理活动、心理视频、心理测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必要时还要布置课外心理和行为作业等。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结合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领悟得更加深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讲授

案例讲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把具体的心理问题再次在学生面前呈现,进行现场演示分析和处理。案例讲授在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学生看清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生会通过分析与讨论,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中去。最后,教师再作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分析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挑选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个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体现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心理健康的活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身临其境方式感受活动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在自我的剖析与认识方面,而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种,然而,不管哪种教学方式,都会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它强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目前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采取多重互动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动引入课堂,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视听效果。课程的有关资料可上传到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互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随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2]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7(1):103-106.

[3]钟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3:270-271.

[4]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5]杨波.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新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6-7.

[6]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56.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3

对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社会及国家的普遍关注。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1 把握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设计原则

笔者认为,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把握课程的设计原则。

1.1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

高校应当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并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多增加实践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抗压和耐挫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1.2 教学方式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心理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上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理论性教学,而要通过实践体验与训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对教材的设计要求与编写

2.1 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定位和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上均取得好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更需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及习惯,将心理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从而体现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特色。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原则

笔者综合比较了一些高校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在教材编写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教材的设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写原则,既要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又要结合实际,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同时,教材版面设计上应有文字及相配的美图,增强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材专题内容编写及教学板块设计

鉴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专题授课,笔者认为专题内容的编写,主要应以大学生成长为主线,应基本涵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概论;自我意识培养及调适;健全人格塑造;情绪管理与调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及性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及生命教育等。每个专题中可以包含“故事或者案例引入”、“知识理论讲堂”、“课堂活动”以及“自我探索-自测量表”等多个教学板块设计,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兼顾心理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既要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可读性、生活性及互动性的要求。

3 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

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教材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要重视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等多种环节进行教学。另外,可以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如电影视频赏析、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冥想、案例引导分析等多种方式。

4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最终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研究透彻教材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做到对理论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2)教师应学习多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确保讲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3)同时,教师应掌握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技能。教师讲课应有热情,精神饱满,做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浅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08.

[2]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范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不是为大多数学生服务的健康教育,也不是为少数学生服务的咨询和辅导,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科学构建课程教学,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应用型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是一种依托团体活动,根据学生当下产生的感受与体验进行引导或辅导,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方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活动的互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普及心理知识。

一、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一般形式

(一)主题辩论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门心理焦点问题,抛出适合辩论的主题,分组进行正方、反方的辩论。搜集辩论资料的过程即学习心理知识的过程,组织辩论语言的过程即自我学习和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与辩方辩论的过程即接受不同知识、学会多维度看待问题的过程。能让学生在准备过程、参与过程、总结过程中,收获很多心理知识,学会团队合作,学会站在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掌握共情等。

(二)案例分享讨论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团体都是年龄相近的团体,根据案例分享自己的看法、疑惑和经验,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会让团体成员觉得具有可借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团体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但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游戏辅导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游戏的过程,分析学生的表现和投射的情感,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唤起他们对亲朋好友的关注和关爱。

二、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课程内容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目前主要应用于认知、情绪、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等方面。

(一)认知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通过认知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认知自我,掌握良好的认知方式。

(二)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通过情绪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让大家对自身的情绪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自身的情绪变化更敏锐感知,同时也能明白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三)人际交往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通过人际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让大学生对自己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恋爱

在大学校园里面,大学生恋爱是普遍现象。通过大学生恋爱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让大家对大学生恋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如何处理恋爱问题,如何看待婚前、如何在婚前中保护自己等问题。

三、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效果保障措施

(一)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指导者

在团体心理辅导教学中,指导者的作用尤为关键。良好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效果,需要指导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丰富的团体心理辅导经验、有较好的共情能力、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活动设计

以活动效果为目的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有些活动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活动设计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团体心理辅导教学重在体验、领悟,指导者务必在活动后期引导学生反省、领悟活动的目的,完成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目的。

(三)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规模控制

严格控制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规模,人数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效果。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控制不同的规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心理学基础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新应用,是开放式课堂教育方式,将课堂的主动还学生群体,能够在短期内大范围地让学生快速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实现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1]刘鹏飞.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2]郑慧.团体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动[J].大学教育,2014.

[3]毛智力.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