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第1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一、档案的建立

(一)建立健全校各类档案,目的主要在于为学校领导、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全面分析、总结、部署及调度学校工作作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

二、档案立卷归档

(一)凡是本单位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二)档案人员应按档案资料收集范围及时收集各种档案资料,并将筛选后的资料分类、编制目录,进袋入档。

(三)凡档案资料收集范围目录中未编入,但确有使用、保存价值的其他资料,学校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保存。

三、档案补充

(一)教职工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奖惩等材料要及时收入个人档案。

(二)文件、函件由档案人员统一分类编号登记,交校有关领导阅后即立卷归档。

(三)校内印发的文件是档案补充的重点,平时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工会、团队等部门应将有关材料分类保存,每学期结束时,集中交档案人员立卷归档。

四、档案查阅

(一)校内人员借阅业务性档案、学生学籍档案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并要办理登记手续,在规定期限内完好无损地归还。

(二)凡未经整理、登记完毕的档案,一律不得外借或查阅。

五、档案安全保密

第2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学校部门;档案管理

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各个部门及办公室的工作办事效率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其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也因为融合了信息化的科技手段而明显提高,但是这些充满信息化先进气息的设备并未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反而很多时候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人们对于信息化设备产生了较强的依存感,几乎每一项操作都是通过智能信息化开展,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简单的形体化操作,实质性的收益并不大。在现阶段的学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的管理设备和手段,而要想获得进一步的管理方面的突破,首先就必须正视档案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逐步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使档案管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当前学校部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整体的档案管理制度并没有与时代相结合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学校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的动向与时代的变迁是紧密结合的,面对社会的不断改革,部门需要不断进行工作内容和设备的革新,一旦出现对社会教育信息跟不上的状况,很容易造成学校部门各项工作的落后和延误。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校部门的工作效率,必须完善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当前许多学校部门的档案制度并不能很好地与时代接轨,没有及时进行设备和管理系统的更新,甚至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主要采用的还是文籍库存的形式。

2.档案管理中的程序衔接不当,检索十分不易

虽然我国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存储设备,但是其在各个管理部门中的具体应用和操作程序是不同的,而许多学校的管理人员都对现代管理设备的性能缺乏一定的认知,不能较好地加以利用,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在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学校部门往往进行了档案管理的部分形式化作业,而实际的操作程序却无法进行具体的衔接,并建立了许多繁琐的搜索工具,导致检索的过程十分冗杂,效率十分低下,缺乏实效性。

3.档案的管理设备十分缺乏,系统漏洞较多

虽然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主要由简单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操作,这些设备有很多一部分都没有进行过更新,不仅数据的处理系统得不到提升,也不利于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当前的档案管理人员明显没有认识到这一状况,学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未能全面地加以重视,投入的设备购入资金也十分少,导致其实质性的工作效率并不高。此外,由于档案管理设备的不完善,容易出现整体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许多疏漏,管理人员发现漏洞后也无法给予最准确有效的处理,出现了数据严重误差的状况。

二、信息化管理方法在学校部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在时代的要求下,学校各个部门及办公室必须正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落实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使学校部门的档案管理水平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同时要在运用信息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加入科学的人为管理方法,使学校部门的工作开展变得更加顺利,办公效率获得有效提高。

1.逐步健全规范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化

现有的学校部门档案管理制度,在各个环节和实施中都存在着一些不足,要想使其具有执行力和操作力,学校部门应当优先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和深化,利用新型的科技电子管理设备不断对档案进行科学的整理分配,同时在时代的督促下加大对管理制度的革新,使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具有新鲜的活力和动力,能够在日益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其先进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在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制定时,管理者要充分结合学校部门的实际工作,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促使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深化。

2.提高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水平

新时代下的学校部门档案管理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用,但是许多的学校部门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管理运用手段并没有较好的认知,其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亟待提升。因此,学校部门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强化,提高其基本技能的操作能力,逐步加强计算机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使得新时代的档案管理更加具有条理性和科学性。

3.合理地更新信息化设备,创设崭新的档案存储体制

当前学校部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十分多,而且处于不更新发展的状态中,学校要想进一步完善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就必须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发展,根据实际的档案管理内容选择最适合的管理设备,并对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确保档案管理设备的先进性。

总之,学校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其能够对学校的整体教育管理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学校各个部门及办公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设备,发现并解决当前档案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 档案管理创新 档案管理数字化

一、高校档案管理现状

纵观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2011年相较于2010年,高校(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量增加了几十所,学生总规模增加了一百万左右,高校教职工人数增加了十万;而2010年相比于2009年,高校(含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数量增加了三百多所,学生总规模增加了近两百万,高校教职工人数也是以万为单位递增;连续三年,高校数量、学生及教职员工人数都呈稳定持续增长态势。

具体地看,全国高校档案管理现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工作量大:由于高校的独特环境,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教职员工的档案数据变动,录入或者迁出,全国每年变动的各类档案都是以千万计,加上就业、继续深造等各种情况,档案的变化呈现数量大、变动频繁、跨区域调度等特点,加上其他档案的维护、保存,都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

第二,电子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但是目前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高校档案主要还是以纸质档案作为保存媒介,电子信息管理只是起到检索、交换、备份等辅助功能。电子化档案的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软件的选择和使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档案管理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由于各个高校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所设定的制度、规范存在差异,导致各高校之间对于档案管理操作的步调不够一致,甚至存在极少数相互抵触的情况,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障碍。

第四,远距离传递频繁:由于学生入学、转学、毕业以及就业等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学生的流动性强,所以档案也经常需要远距离传递,跨省市、跨地区甚至跨国调用都是时常出现的情况。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档案资料处于长期堆放的状态,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更谈不上利用。由于档案的专业性各异,档案管理人员可能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缺乏档案管理的实践能力,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规范。

(二)档案管理制度遵守情况较差

目前,大部分学校根据《档案法》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领导和监察力度不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及师生员工对档案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较差。例如在收集档案的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交不交都行,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去催促。在档案归档的过程中,许多档案没有及时归档,部分档案仍分散在基层单位管理,不符合事毕立卷的要求,致使最终有些档案损坏或遗失。

(三)档案利用率低

由于对档案的利用价值认识不够,大多数人不去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由于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及受过时的档案规章制度的制约,档案利用者往往需要办理许多手续才能借阅所需的档案,有时甚至无法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工作效率很低,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迄今为止,国家对大学生管理出台了多个文件,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法规。因此,大学生档案管理体制呈现出多样化。但不管实行哪种管理方式,因为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都不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进行专项管理,使得大学生档案管理杂乱无章。

(五)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

传统的档案管理内容比较简单,全部为纸质档案,以手工服务为主要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校档案管理也配备了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这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提供了硬件设施。

三、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档案管理是高校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因此,应加大高校档案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高校发展服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理念,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高校档案管理正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正确认识档案的重要性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武装档案工作,其核心就是重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

(二)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虽然大多数学校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执行情况不佳。要想改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一方面,应该通过教育、培训、考试等方式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建设一支知法、懂法、守法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另一方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考核指标量化,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高效地进行。

(三)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纸质档案到无纸档案库的过渡。

对高校来说,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妥善保管,以便进行查找与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非常麻烦、繁琐,而且使档案库存不断增大,占据了大量空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四)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能力。

第4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围困”与“突围”问题进行探索,对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本文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极具价值。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围困”问题

1.1 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缺乏真实性的问题突出

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失真情况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1]例如:在档案管理履历管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档案中履历表中的信息往往是失真的。在履历表中的年龄那一栏所填写的年龄与实际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工龄的填写往往也与实际的工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除此之外,诸如党龄、学历和学位等方面的内容也往往与实际的情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失真的履历中有时候竟然会看到几个不同的出生年月,还有的人的履历中参加工作的时间起点也有几个不同的时间。正因为工龄对一个职工的退休、工资、职称等方面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职员工的档案中工龄造假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有的人想要早退休可能自己履历中的年龄更多的是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大,有的人想要晚点退休可能自己在履历表上的年龄比实际的年龄就可能要小得多。可以说这种档案失真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这种现象频繁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高校人事管理的公平和公正。这使得高校的领导在人事安排的过程中缺乏一个准确的资料依据,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事安排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工龄方面造假,就会让一些不该退休的人提前退休,让一些应该退休的人还占据着重要的工作岗位,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职工工资的科学发放。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教职员工人事档案的失真问题给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

1.2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长期以来高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是纷繁复杂的,高校领导对其他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的大于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表现的往往是雷声大而雨点小。领导有的时候在语言上经常提到人事档档案工作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经常是这边说完,事情也就过去了,很少将曾经的人事档案工作的承诺落实到实处。高校领导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内心中往往觉得是无关紧要的,认为即便在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也不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因此,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些改革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人事档案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面临着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挑战,由此造成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越发的复杂,采用原有的方式、方法以及原有的管理系统难以适应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人才的选拔与以往相比其所采用的方式愈发的简约化,越是这样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压力也越大,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工作量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大。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难以满足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仅如此,在原有的一些高校人事档案的具体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些制度缺陷的存在对目前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实效性的发挥也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这么说,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难以满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缺陷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人事档案具有相当的保密性,这种保密性决定了每个教职员工的档案只能够藏在人事档案处,而不能将相关的信息公开,应该说这对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存在的着很大的缺陷,这就意味着一些人能在背后搞小动作私自获取档案的信息,一些心术不正的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就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很轻易的将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泄露出去,由此给一些利益相关者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都是高校人事?n案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突围”的路径

2.1 要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大投入

首先,要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领导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领导要改变原有的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看到要是做不好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会造成很大的工作损失,不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更好开展。领导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的工作,并且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组织引导学校的各个部门,做到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支持和配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监督,这是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其次,领导还要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就需要根据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大对一些基础管理物品的投入,不仅有硬件的投入,同时也要有更多的软件投入。以充足的物质投入保障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2.2 以制度的完善促进管理的规范开展

根据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完善现有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精炼、真实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档案资料收集的准确性。此外,在鉴定方面、审核方面、装订和整理方面,都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为依据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档案更加的贴近实际的情况,提升人事档案的保存价值。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要做好以下的工作:其一,要制定细化的严格制度。在以往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方面,尽管在制度的内容上也不能说是不全面的,但是往往不够细化,比较笼统,笼统的档案管理条例,往往难以实现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做好管理制度的细化制定非常必要;其二,要重视规范专递程序。要想真正保障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就要在档案的转送环节要采取专递程序,干部档案的转送传递要采取机要通道,或者要派可靠的专人负责转送,绝对不能够由本人进行转送这是保障档案安全性规范专递的重要措施。

2.3 做好审查工作及时更新材料

保证档案的真实性,是保障档案工作高效实施的灵魂。[2]档案的失真会给档案工作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不仅要重视在档案收集的渠道上要有权威性,还要在日常的干部档案管理中加强对档案的日常审核。要想让档案材料更加的准确真实,贴近实际,在做好日常审核的基础上,要对档案材料中的一些不完备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在补充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认真、准确避免在补充新材料的过程中二次失真。新资料的补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道德表现方面的资料,也包括能力方面的资料,还包括所取得成绩方面的资料,不仅如此,还要包括年度考核方面的资料,科研成果方面的资料,奖励方面的资料,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资料。此外,如果当事人有出国考察的经历,以及获得过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也要将其详尽的收集在档案中。要实现资料补充的科学性,就要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做到有效的掌控。通过详尽的人事档案材料对当事人的素质情况有一个真实、客观的反映。

2.4 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原有的人工化的档案管理实施,难以满足现阶段档案管理的高效开展需要。因此,要想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效率就要重视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不仅仅局限在只是在具体的档案管理中编制诸多的检索工具。要在日常的高校人事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将大量的纸质材料内容大量的输入到电子设备之中,在储备器上储存大量的档案资料内容,这无疑会大大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样的工作其实需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构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库的必由之路。此外,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交流平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干部的相关资料进行详实核对基础上的信息采集,一些具体的个人人事档案资料,可以通过学校专门的信息分享平台或者局域网进行封闭式的传输。同时,高校还应该在本学校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网站,此种网站的建立要尽可能的做到专业化,以便利的网络档案信息服务,搭建档案管理的互动平台,让档案管理高效、便捷。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既要做到便利,又要做到保密。

2.5 培养高效的管理人才队伍

第5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一、目前档案工作存在问题

1.对档案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够

目前,有的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这是影响高校档案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高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而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所以并没有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没有给予档案工作相应的重视和支持;同时,由于领导的忽略,使得档案工作人员在学校的地位也不高,工作难度较大,导致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2.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但是实际的情况下,目前高校的档案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分析、整理到归档的各个环节都是档案人员摸索进行,并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其进行指导和引导;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很多档案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的阻碍,导致档案管理的效率无法获得显著提升。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工作的实施者,因此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受到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档案工作在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在管理人员配备方面自然也没有得到资源的优化。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退休的教师或者其他教职员抽调而来,缺乏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工作方法落后,极大的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4.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

以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纸质档案的保存为主,由于经常翻阅,使得纸质档案发生破损或者变质,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也容易造成一些重要信息的丢失。对此,已经有很多高校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方式,通过电子存储的形式进行档案的管理,但是由于受到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也无法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二、构建高效档案工作新模式的思考

1.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确定档案管理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针对国家关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法律发挥中的规定,可以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战略,并且将其纳入到高校发展规划中,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当积极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且通过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协同合作,才能促进档案资源的最优化配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高校档案工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为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服务。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并强化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定位,不断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创新档案工作的服务机制,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里工作的作用。

2.促进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也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契机,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要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单纯收集和收藏的形式进行转变,形成新的档案管理形式,煎饼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服务功能,可以更好的为相关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加大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给更多制度保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任用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上岗,要将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纳入到培训内容中,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对档案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要引导广大的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等重要思,认真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如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而且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收集、分类、整理和储存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国外成功的档案管理经验,促进高校档案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不断促进高校自身档案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可以为相应的档案管理者提供更多资源,促进高校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6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一、留学生档案的相关内容

来华留学生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其中,纸质档案里包括入学申请表、身份证件(护照)复印件、外国来华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单、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学籍变动申请或审批表和学校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等;电子档案里是通过“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所记录的外国来华留学生的基本信息。由此可见在来华留学生档案里的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合理保管,一方面是对留学生的档案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如果造成大量留学生档案流失,那损失不可估计。

二、浙江高校留学生的档案管理现状

在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确定外事类档案包含“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及管理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专家、教师、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等的材料”。在这一制度的颁布下,我国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始走入正轨。但是就目前浙江高校对留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所以浙江省的各高校之间也没有针对高校留学生管理档案联合制定出相关实施可行的管理办法,对于材料的归档、相应机构人员的管理等等,都还没有制定出一套成熟完整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材料不完整、不规范。由于留学生的生源国别比较多且复杂,加之经常出现有学生转系、休学、复学、降级等等情况,所以在整理留学生档案的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留学生个人档案资料不全的现象。在留学生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留学生工作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在开学初期经常出现统一要求下的资料、内容和载体不同的情况,加之开学初期,留学生工作的纷繁复杂,就很容易出现资料整理不规范,分类方法不科学等现象频发。

三、完善浙江高校留学生的档案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实现所有工作良好发展的基础,一套合理完善的制度能够规范工作的有效实施。使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浙江高校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浙江省的相关高校应该联合针对此现象,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根据浙江省高校留学生的分布情况,适时调整,更新档案管理,制定一套适合浙江省应用的《留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同时还应加强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条例,开拓进取,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等。

(二)结合网络技术,建立灵活的档案管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当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时,学校应该成立专业的留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同时要求相关学生工作者充分发挥和运用网络信息科学技术,完善浙江高校当中出现的留学生档案管理问题,建立灵活机动的分类方案,在开学初期学生工作者负责接收好留学生的档案后,及时运用信息技术,在国家规范的要求下,编制相关科目,在计算机网络中建立电子表格,方便录入和查询留学生的档案信息。最终实现充分利用和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灵活的档案管理工作,解决浙江高校出现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的局面。

第7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资料,它包含文字、图表、视屏等各种资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真实、可靠的资料,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对学校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中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

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主要是管理教学活动中的资料,包括教学类、管理类及综合类三种档案。第一,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及实施的情况;教师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培训等;教师课件的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型;学生使用的教材管理、教师编辑教材的使用情况、考试试卷的来源、试卷的分析总结等。第二,管理类档案,主要有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察、教学评估材料的收集、教师教学档案的整理、学生课程表的安排、教师课程资料的准备、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进修材料的准备、学生学籍的管理等。第三,综合类档案,主要有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考察、学校管理制度及学校的课程设置等。

2.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对中职学校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档案的特点有:(1)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专业性高,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学校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由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及教师的课程资料也不相同,各专业的教学档案也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很高的专业性。(2)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比较广泛,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文件的下达、学校本身的实验室、科研室、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服务部门、后勤部等许多部门都会给档案管理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广阔的资料来源。(3)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形式具有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存在多样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也存在着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文字、图表、电子稿、视屏光盘等多种形式,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多样性,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多样性。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教学档案是学校形象的代表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于学校的发展、改革等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通过学校的教学档案,可以明确地了解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也能帮助学校总结教学经验,准确地定位中职学校的价值。同时,科学的教学档案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就业。

2.教学档案管理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记录着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教学档案的合理运用能给教师教学指明方向,督促教师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部门

目前,在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缺乏专门的中职教学学校档案管理监督部门。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一般都是受相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由于教育部门比较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检查不严格,忽视了教学档案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2.教学档案收集资料不全

由于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性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时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有效地收集到完整的资料。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时,不注重资料的分类管理,将资料随便地放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学档案的不完整。

3.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强力的制度保证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档案管理法中,没有专门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使用的是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虽然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与高职学校相似,但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同高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中职学校采用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有时根本不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监督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建议相关部门,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看作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列入日常工作检查中,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奖励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管理人员,批评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增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资料收集力度

中职学校要注意教学档案设备的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时,要注意资料的健全度,以及档案资料的细节收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档案资料收集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收集档案资料的专业能力。同时,中职学校要将先进的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严格注意教学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工作,档案室的防火设备要齐全,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档案备份工作,确保档案室能有序正常地运行。

3.完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要完善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结合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4.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档案的特殊价值,教学档案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谨慎、严肃的心态面对教学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档案意识,让学校更多的教师了解档案、重视档案,营造一个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环境。

五总结

第8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一、教学档案的内容及其变化

教学档案作为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反映教学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后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原始证据。

教学档案具有来源渠道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指示、规定和办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和会议记录等。(2)学生类。主要包括学籍材料、学籍变动材料、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学实习、实习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估等材料。(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和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5)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习题集、实验报告和实习指导书等。(6)招生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等。(7)制度建设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

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使高等院校在学科领域建设、办学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色。作为高职院校中心工作的教学环节,也随着教学形式和课程模式的多样化而趋于复杂化。这就使教学档案的种类不断增加,如教师业务档案、教学评估档案和学生职业资格档案等。档案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给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1)关于教学工作的文件、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有些单位教学档案记录缺项,学校领导听课却没有听课记录;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却没有规范的会议纪要;教研室有青年教师培养部署,却拿不出像样的培养规划和总结。(2)有关职能部门档案记录不一致。像学生出勤考核、学生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籍变动等情况的记载存在着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的现象。(3)从档案建立上来看,有些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规范的部门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每到年度归档立卷时临时安排人员搞突击。(4)从档案保管来看,存在保管不严的问题。有些人需要文件时乱翻乱抽;借阅、传阅从不登记;有的长期借用不归还,造成重要文件时有流失。

(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目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员尤其是各院系和部门的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多数档案管理员不是科班出身,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二是有些院系的档案工作是由院系的老师兼任,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兼职人员一方面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坐下来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

(三)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意识单薄。主要表现在:一、平时对归档材料不注意留存,以备归档。二、对上负责,只注重当前工作,对归档材料不集中管理。三、部门归档人员不明,责任不清。拖延归档时间,搜集归档材料不全。

(四)档案信息开发不足,档案管理效率不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存在信息开发不足的问题。各系部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互相封闭,无法相互借鉴和交流。尽管高职院校加大了管理改革力度,但从整体上看,问题仍比较突出,不少单位往往只注重设施、设备、技术的投入,而不注重其效益的产出。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制定、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工作制度的建立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室具体牵头草拟制定,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通过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以规范教学档案工作行为,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职院校是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中呈现出学历不高、专业水平不强的特点,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

首先,要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不只是指政治立场更重要的在于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教学档案不得随意改动,如学生成绩、教师考评结果等。作为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其次,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针对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各单位要做好他们的再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全院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之尽快适应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第9篇: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档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较为丰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类信息资料、教学类信息资料以及科研类信息资料三大类。其中自然类信息资料主要涵盖的是教师的个人信息,从这些资料中能够了解到教师的学历信息以及工作履历等。同时还可以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各类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从自然类信息资料中,可以充分了解到教师的学缘情况以及职业发展背景;而从教学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了解教师在长期授课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记录,包括教学目录、备课笔记、示范教案以及考核信息等,能够从这类资料中对教师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而在科研类信息资料中,则能够对教师的各类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文等进行了解,此类信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密切相关。

二、加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方案明细

(一)明确管理职责。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在细化业务档案管理内容和管理范围的基础上明确管理职责。在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档案资料。在进行教务活动相关的档案材料管理时,应将该部分的资料管理职责交由教师所属的教务部门以及教研部门等进行共同管理;在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做好材料保管,进行材料收集和归档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将该工作交由教务部门负责,应要求教务部门在对材料进行收集和归档时做到规范、准确、完整。对于高校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地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规范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二)完善管理制度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会涉及到较多的管理环节,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类以及保存。对每一个环节,管理人员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材料收集环节,学校要完善组织管理制度,构建专门的档案材料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确保在档案室中保存好教师的业务档案。此外,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还要注意对档案材料收集渠道和方式制度的完善,要不断拓宽材料收集渠道,确保材料信息完整。其中包括教师主动上交材料制度和材料的被被动收集制度,要配合多样化的材料收集手段,比如可以搭建材料收集网络,为线上资料递交提供支持。其次,对于档案管理而言,还应该推行档案的分类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审查制度等,确保归档的档案具有完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关注档案管理的外部环境,首先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档案管理意识,加强档案征集工作。作为业务档案的征集人员,应该关注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提高档案征集意识,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的档案资料。各学院的有关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教师业务档案的征集工作之中,要将关键人员的档案征集工作效率作为衡量其工作奖惩效益的标准。在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要确保学校、教师以及档案室三个主体的高效合作,实现对档案的共同管理。在对档案进行具体管理时,管理人员要善于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建立电子档案库,实现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更加高效地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四)合理利用业务档案。在进行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过程中,会对教师业务档案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于教师业务档案,高校应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应用。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调用教师业务档案资料,使领导能够充分了解到教师的业务水平,确保领导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善于对教师进行激励,可以采取名师引领制度,将成就较为突出的教师的事迹展示在教师业务陈列室,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发展氛围。

三、基于业务档案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一)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高校在进行师资管理时,需要关注对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要以重点高校为标杆,使高校整体的教师职称比例缩小到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应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对教师职称进行管理,高级职称与专任教师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8。在调整师资队伍内部结构时,首先要对教师职称、学历以及学缘等内在结构进行调整。其次,要推行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制度,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此来确保教师之间通过公平的竞争展现自身实力,使得高校能够挑选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从而实现学科带头人团队建设,增加高校的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而在对教师队伍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时,也要注意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教师反省与提升自我,并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优化师资队伍内部的专业结构,实现师资队伍专业程度的提升。(二)加强师资队伍外部结构建设。在对师资队伍内部结构进行完善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进行建设。管理人员要对师资队伍的外部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建设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设教师团队的发展文化。管理人员要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创设一种能够激励教师进行不断自我提升的氛围,在良好的发展文化环境下,师资队伍结构才能真正地得以有效调整;二是积极地建设师资队伍的硬件设施,包括教研室的演示设备、科研设备等,要确保各项设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获得更为精确的数值。通过硬件设施的完善,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拥有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也能为师资队伍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助推力。(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将其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基于业务档案对教师进行管理,则需要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调整,要抓住管理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注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积极创建新型用人制度。高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要了解内外部的发展环境,对学校以及地区的发展规划都要有清晰的认知。在用人方面,要推行多元化策略,可以采用聘任制以及考核制,这样才能彰显出高校的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高校在进行具体的管理时,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准制定岗位规划,要做到因岗设人,要严格避免出现因人设岗问题。院系应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在设定具体的岗位时,管理人员要与院方负责人进行充分的协商,要适当地进行权力下放,赋予院系以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工作。从院系出发进行岗位设置,并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教师。对于学校而言,也可以开展内部培训,在应聘高级职称的教师时,要格外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对于已经聘用的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公示。在当前“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各个高校要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学科建设目标为重要依据,积极地进行“双一流”建设。在这一发展方针下,各个高校则要注重对教师岗位的优化设置,要针对不同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晋升渠道,基于此,可以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为师资队伍的壮大提供更多的活力。(四)推行分类管理与差异化考评制度。在高校进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具备分类管理意识,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对教师的差异化考评。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其在设置学科时,一般都会涵盖不同的种类,包括基础理论和工科专业目以及文科专业等,在进行考评时,应做到全面衡量。基于此,高校在进行教师水平考核时,应采取差异化考核策略,不同的专业要使用不同的考评制度,要认识到专业间的差异。而在对于具有差异的考评策略进行实施时,管理人员则要坚持科学的考核原则,即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在考核时,一般的考核内容为必须考评的内容,此外,在进行重点考核时,则要结合院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确保考核体系符合院系的发展规划要求。在执行具体的考评活动时,考评人员要坚持正确导向,将科研、实际贡献作为考评导向。基于此,教师可以了解到科研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结合国家的最新动态,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在高校中,科研活动更加倾向于数学系、物理系以及化学系等工科专业,教师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力求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除重视科研导向外,还应该关注院系特点。各个专业的教师都要注重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要关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评策略。与此同时,也要对良好的晋升通道进行创设,要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加方便的晋升渠道,帮助教师实现职位以及能力上的双重晋升。基于上述措施,优秀教师职位晋升缓慢而缺乏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将得以有效的缓解,同时高校教师也更加能够感觉到被尊重与被重视,从而能够对高校形成更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同样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