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第1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8-03

在现代大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的凝炼与传承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高校有各自特点的大学精神的挖掘,及与大学精神相关的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术建设等方面的完善和发展,使高校内部更具凝聚力,对外能更好发挥社会思想、文化的领航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精神培育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学精神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展现新的面貌。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现代意义的大学自诞生以来,追求真理成为大学的基本任务。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是大学的天职。大学精神也随着大学的发展提炼出来,追求真理即是其必有的内涵之一。对大学精神的探究与描述很多,对其内涵的表述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差异主要是因分析和研究的角度造成的。对大学精神共性的认识主要包括:批判精神、兼容并包精神、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①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是一所现代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②大学精神实质上是大学人的精神,是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精神。③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支柱和灵魂,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学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相对恒定的对大学精神的表述是一所大学对自身历史、传统、科学文化成就的提炼,能持续激励一代代的师生为保持、实现本校大学精神的要义而努力。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由大学精神的内涵与表现的表述,可以用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来说明其重要性。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精炼结果,也是高校始终奋斗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以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为使命,并以此为归宿。这是因为,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本义和目标,真理本身必然要求思想自由、不受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并能兼容并包各家学说,取长补短以实现对真理认识的进步,同时这种自由不是一家之自由,不同思想均有自由发展的需求与权利,只有如此,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也才能真正繁荣。而支撑自由创新求是的,是人文思想,是哲学的指导,是科学的精神。所以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独立、自由、创新、人文、科学等精神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支持的,譬如只有自由的思想而无科学精神支撑,创新只能是空谈。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学精神的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作用的发挥与整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高校创造一种体现和实现大学精神的环境,并最终实现大学精神之追求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本旨。因此大学精神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动力和追求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基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需要用大学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发扬需要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和大学生共同努力造就,三个方面人员在造就有本校特点的大学精神的过程,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培育环境、建设制度保证、提炼和保持大学精神的过程。在培育、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应重点研究:

1.教师教学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自由、民主、创新精神需要维护和激励。大学要确立学术大师的核心地位无疑是一个广被认可的观点。而大师的出现不是预设的模子套出来的,而是自由思想、民主精神、创新追求等人文、学术环境下经过数十年培育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得来的。这样的环境不仅培育大师,更使教师群体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在学术上能摆脱既有窠臼的束缚,创新的步伐会加速前进。同时,年青一代教师在学术上的进步既要老一辈教授、专家的提携,更需要他们的鼓励,在学术上的评价标准应更开放,避免某些所谓“学霸”对其他学者尤其年青学者的学术观点的打压。这种从精神上的解放和制度上的保障对大学里的教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支撑。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建立和维护这样的制度、营造和维护这样的环境是彰扬大学精神的基本责任。

2.大学人文课程需要拓展。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人文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人文课程的建设上,但在课程建设上人文精神的表达仍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或理工类专业。譬如理工类的专业课程,每门课所涉及的科技理论都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可能是顺利的,也可能是艰难的;理论的创始人和后继者在理论的创新上可能是顿悟,更多的是孜孜不倦求索的结果,其中都蕴含着大学精神所应有的内容,非常值得挖掘和向大学生传授。这些都应作为学科发展的历史向学生讲授。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发展历史,就不能理解科技发展所需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就不能把握本专业当前发展的水平,也就谈不上理工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表达。这是其一。其二,理工科院校或专业教育的人文类必修课程内容单调、数量有限,郭齐勇以为用经典为核心课程以实现文化传承,笔者深以为然,此诚宜成为大学精神新的内涵之一。其三,校史课程绝少,即使有也是昙花一现或难以为继,如武汉大学开设校史选修课,虽受学生欢迎,却因授课人是校行政人员而不给课时费,授课老师也从8人降为1人。校史是记载、表述、宣传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的基本载体,大学生从校史了解本校的历史、发展、特色及体现大学精髓的大学精神是最便捷最好的方式。但一般高校是通过校史报告、校史展等形式向学生讲解,但这种校史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仅是一种学生活动。对校史不了解,大学生难以培养强烈的爱校思想,即使是名校,它的学生引以自豪的多是因学校的地位赋予自己的出身。而学习校史最好的方式就是课程学习,能够系统、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学校历史上的方方面面。所以,要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提高校史课程的地位,使学生知史爱校,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本校大学精神的责任。

3.大学校园文化需要繁荣。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广泛的内涵,自由精神、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校园的各种流行等都可以归在校园文化里,大学精神也通过校园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得以体现。大学生获得大学精神的传承更多的是从大学里的文化环境里感受和内化而来,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使崇尚科学、学术气氛浓郁、思想活跃、富于激情、团结奉献等等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科研活动、观点辩论、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不同形式得以宣传,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深化对大学精神的思想认识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创造和培养这样的环境上下工夫。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以本校大学精神为指导,研究校园文化演变规律,创造和维系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研究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校园文化需求,发挥高校各类人员在大学精神建设方面应尽的责任,繁荣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精神能够真正深入师生心中,最终实现建设和谐大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9.

[2]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11.

[3]卢勃.论大学精神的承传与表达[J].高教论坛,2006,(3):39-41.

[4]王飞,程斌.大学精神文化浅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30-31.

[5]周瑞法.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易旨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18-21.

第2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学生工作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保证,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做一名良师益友,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

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

教师要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师要给予信任,使其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3.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投入真情实感

要将人文关怀带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思政教育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人文关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个体,每一名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不同于他人的需求,因此根据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想掌握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翻阅档案、单独谈话、进行心理测评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为课程做准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分清主次才能为科学安排课程做好准备,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再次,对于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问题,教师要真诚地给予解答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爱。

三、注重人文关怀功能的实用性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调整教育方法和内容,?他们易于接受。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晓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会将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人文关怀的实用性。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新的教育方式走近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辅导、谈话、网上交流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四、注重人文关怀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当重视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评价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找准学习和生活的定位,为自己树立合理的目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和未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在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和谐模式下开展。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空间,在交流和互动中促进师生关系实现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要认识到科学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要让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增强了认知能力,实现了自我调控。人文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同时还能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3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有形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具体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的根本问题。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领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净化学生的政治思想。而思想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在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转化为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鲜活、生动、形象的理论,从而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形化的现实意义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要求。今年12月7日-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主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思政育人活动和社会实践,运用新媒体新技术革新传统思政教学,增强思政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新形势。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环境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巨大,不少学生还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脱节、学生政治信仰热情下降,对思政理论教学不感兴趣,部分学生政治迷惘、信仰失落、知行不一等现实问题。人的思想受客观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制约,客观社会在不断变化,因此思政工作必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续地进行,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新特征。新时期,技术文明以不可阻挡之势,融入并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各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模式、方法产生直接作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新的观念、方法、工具来传播、影响、传承核心价值,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创新实践基本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严密的科学性、具体对象的针对性以及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从人的精神意识形成的客观规律来看,将无形的思想意识,通过一定的有形载体予以传播和影响,是人精神升华的主要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形化是通过教学内容有形化、体验环境有形化、传播渠道有形化、师生关系有形化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学核心价值的传递。具体而言就是运用有形的载体将思想政治教学核心价值以实际教与学为载体,以四个方面的有形化方式传递给学生,在确保思想政治教学可操作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和沉浸性,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形化实践探索

一是创新学习督促方式,实现学习过程痕迹化。创新小组学习机制,突出时效性和实效性,实施小组学习发言人制度,提高学习成效。创新小组学习形式,实施集体学习录音记录,实现小组学习和发言的可溯源和可再学习。开辟学生电子课堂学习,实现视频学习,记录自学心得。

二是创新学习方式,实现学习载体化。在现有的教学系统建立思想政治教学电子课堂,将课程核心内容搬上网络。引入视频、幻灯片、现场互动等形式,以短信形式、微信等方式,定期发送教学等内容。开展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激发思想政治教学生机活力。

三是创建教学基地,实现体验实景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通过实践基地人物故事场景模拟、典型人物实录和场景还原、沙盘、视图、展板展示等,营造思政教学体验式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用事实说话,以鲜活的事例教育引导学生。

四是丰富传播渠道,实现熏陶生动化。营造视觉文化环境,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环节。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展示进班级,营造规范、良好班级氛围。在教室、图书馆、餐厅等环境中,设置标语牌、悬挂海报等,开展互动、体验和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和氛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化。

五是开展学习标杆行动,实现学习榜样化。围绕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结合社会榜样、典型人物、道德模范等人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向榜样学习,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感召学生。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加强教学研究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2]高敏.探索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时效性的新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3]韦廷柒,赵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探析.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第4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因素 改进条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39

0引言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并在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016年12月26日全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郭声琨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公安院校要紧密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关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着力形成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公安院校与实战单位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现实条件下,结合公安院校管理模式和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必须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模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进而实现培养合格忠诚卫士的重要目标。

1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1.1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广泛,易受干扰

当前,公安院校在校学生与各高等院校在校生一样,以1995年后出生的居多,更有的是2000年后出生的。@样的一个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微媒体迅速蔓延的一代。

相对于在信息获取不便捷,互联网技术不发达而成长起来的前一代大学生而言,当前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已经通过网络等获取了大量、广泛的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他们不习惯于安静的接受,而更加倾向于辩论与思考。他们都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稳定的特殊阶段,因而十分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不正确信息的诱导或误导。

1.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公安院校一直参考和借鉴军队院校和军队的管理模式,普遍实行较为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模式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服从意识、命令意识有着很好的养成作用,同时这种警务化管理模式一旦过于僵化或机械,则很有可能制约、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当前社会飞速发展,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相对于普通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对单调和匮乏。出操、列队、集合、拉练、训练等管理制度,将学生的大量业余时间占用,校园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匮乏。有些院校的学生中甚至出现除了游戏、聚会之外没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因而造成公安院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

1.3学生独立管理不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普通院校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学生以专业类别归属于院系统一管理,其管理与授课为同一单位;而公安院校为了更好地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通常是学生以年级归属于专门的学管机构,或者虽以专业进行划分,但仍归属于专门的学管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就造成了学生的日常管理脱离于专业,脱离于教学单位,因而很难形成学生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密切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1.4公安院校独特的就业保障制度易造成学生的懈怠心理

为了有效解决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的就业入警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制定了《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自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并进行了首次专业招录,2017年的招录工作也正在进行。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而言,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具有很强的专有性、性,其学生流失于社会是一种专业人才的浪费。正是基于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学生的入警率,国家才专门有针对性地指定了招录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和解决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毕业入警的渠道与途径问题。

但是,伴随着这一招录方案的出台,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的入警渠道和入警率都大幅提升,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不再过于担心就业问题。而伴随着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学生的懈怠心理则有所增多,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等现象也有所回升,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学习主动性,各种教育都将失去其功能和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进的条件

2.1信息化发展与自媒体技术普及为改进提供了技术条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提升,自媒体、微媒体等社交软件、平台在大学生之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些技术条件的发展,拓宽了学生接受各类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是,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同样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这一技术条件支撑下,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教育微博、微信平台等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或者遇到的疑惑、困扰通过这些平台及时与老师、辅导员等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当前学生对这些技术条件的广泛使用为前提,发动学生进行自媒体内容的征集、制作,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说理性为多样性、直观性和生动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2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模式为改进提供了时间条件

如前论述,公安院校大多实行警务化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警务化管理而进行了规划和统一。这种管理模式下,虽然有些机械、呆板,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将学生集中起来,且相对时间都比较统一,因而能够有充足的统一时间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举办更多的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其中的业余生活来提升工作效果。如通过举办对现实问题的讨论、辩论;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的原因剖析、交流等主题活动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公安院校学生的服从意识为改进提供了保障条件

通过警务化管理和公安院校特有的生活制度,公安院校学生的服从意识明显高于普通院校。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强制要求学生服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是我们充分、有效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更为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教育活动,加深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相对于普通院校而言,这种服从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提供了保障条件。

2.4多方面信息广泛碰撞为改进提供了资料条件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充足的第一手素材或资料,且相对要求资料要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不能与日常生活脱节。当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都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进而对这些信息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和内容。

3提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途径

3.1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与可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在说理,使人信服。面对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说理式、教科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会很难收到成效,严重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有效且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伴随着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互联网技术、自媒体、微媒体等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视频、微动画以及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变固定的、单一的、抵触的教育为灵活的、多样的、易接受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2建立和保障联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也不是单纯的学生管理工作,而是所有教师都应当承担的一项工作内容。特别是公安院校的教师,其既有人民教师的身份,同时兼有人民警察的身份,身为人民教师,应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来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身为人民警察,要以警察应有的政治立场、政治觉悟、服从意识和奉献意识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应当充分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管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受到教育。

第5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第一线的工作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院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辅导员不仅要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从事学生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在学生管理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1.年龄结构不合理

辅导员的年龄分布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态,在辅导员队伍中30-40岁之间的中青年骨干人数较少,具有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经历的辅导员人数很少,年龄结构有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年龄较大的辅导员多数是企事业内退人员,他们与青年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仅依靠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年轻辅导员一般都是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队伍年轻化、有朝气、有活力、精力充沛,但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学生管理知识、工作经验等各方面积累不够,对学生中的许多问题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面对学生的情感问题、突发事件、就业指导等问题时往往对策不多。

2.专业性不强

在专业结构中,辅导员从事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社科专业的偏少。这与辅导员应具备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由于知识结构的单薄,无法为学生提供常识性的咨询服务,工作中往往找不到有力的切入点。而且辅导员平时忙于处理学生管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在学习、更新知识方面的机会不多,特别是进修学习、培训考察,几乎与他们无缘,这样以来弱化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学术氛围不浓,使得一些实际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很好的引导,说服力不强。

3.政治理论知识欠缺

辅导员是校园稳定的维护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现阶段的辅导员队伍中,大多是新招来的各种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他们各人的专业知识较强,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与培训,他们的理论修养包括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对党的政策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以致在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队伍专业性不强和入口把关不严,使一些没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经验的人也可以进入。不管什么学校、何种专业的毕业生,有部分人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个不太情愿的驿站,给人一种好像人人都可以做辅导员的感觉,辅导员工作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权宜之计,某些时候甚至成了安置教师家属或接收下岗人员的场所。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辅导员普遍感觉“不受重视”、“没有地位”,职业认同感低、吸引力不强。困扰多年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人聘期相对较短、工作关系不稳固、发展方向不明确,辅导员工作在许多人眼中仅仅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因此,有机会就转、有条件就“跳”的心态普遍存在。辅导员工作主要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人员的频繁流动,使辅导员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往往只能在低水平的阶段重复。

5.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

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教育多于分类引导、刚性管理多于柔性疏导、事务服务多于个性指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与学生成才规律不相适应,教育的方法手段与时展及学生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心理辅导其针对性不够,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尚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预防、咨询和治疗服务的要求。三是就业指导能力不强,其工作多限于为学生提供用人信息、联系工作,不能指导学生开展成才规划设计,不能帮助学生了解本身专业倾向和建立职业目标,不能有效帮助学生选择好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6.事务管理工作负担过重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学院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管理者观念陈旧,导致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这些都成为制约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原因。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责任重大,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和牺牲许多业余时间。而几乎所有行政后勤机关都不直接对学生服务,认为辅导员是“万金油”,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宜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各类琐碎事务统统往辅导员身上压,这使得辅导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学生管理事务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本该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却变成了忙于事务性的勤杂人员,无法实现思政工作的目的。而学生中的一些突发性事件也时刻悬在辅导员心头,使辅导员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

三、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

1.抓好教育和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学院党政应该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选拔任用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培养,加强队伍建设。要像培养业务学术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骨干。从实际出发,制定健全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建立辅导员岗前培训制度、在职培训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有步骤地选送辅导员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培训,让辅导员通过学习访问等途径学习学生工作理论及相关知识,及时地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使这支队伍专业化,并具备高学历、高层次。在辅导员的选配上应尽量考虑年龄梯队上的合理性、专业结构上的互补性、人员配合的融洽性等,促进队伍的整体优化组合。在队伍管理上,对辅导员各方面的工作均应明确要求、职责、考核办法,做到辅导员的评聘、考核、晋升有章可循。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的职业满意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每位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来。要使辅导员做好工作,必须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和支持他们,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学院要重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保障辅导员政治待遇、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的制度,在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弘扬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将激励机制有机地贯穿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之中,形成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增加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

3.理顺工作体制,明确岗位职责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既需要学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又需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内部的分工协作。大学生直接面对最多的老师是辅导员,他们对辅导员的需求最多、期望最高,这相应地增加了辅导员角色内涵的复杂性以及实际工作的难度。鉴于辅导员个人时间、精力、学识、经验的实际情况,学院应理顺工作体制,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学生工作涉及到思想教育、学籍、纪律、学习、生活、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应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承担,不能全部都压到辅导员肩上。因此,学校应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订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使辅导员工作有章可循,保证辅导员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

4.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多方面的学习

作为辅导员,因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德育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正确的思想理念为自身的工作导航,适应现在社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思考、研究,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和专门研究阵地,发表自己的文章;要清醒地认识到,做人的工作,如同给自己做工作,要慎思善度,做个研究型的辅导员,把这门科学学好、研究好,用科学的理论来为自己的工作作指导依据;要加强对党政时事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新事物、新思潮的敏感度与鉴别能力,做一名知识型、学习型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观察总结经验,注重向他人学习,召开工作研讨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实际困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用真爱关怀学生,用真心打动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成效。然而辅导员机制建设的不完善,队伍不稳定,非正常流动性大等因素一直困扰着这支队伍建设。因此,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贯彻“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学生管理氛围,增强工作实效性,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创造出富有成效的新方法,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洪文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思考[J].高教论坛, 2006,(12).

[2]时长江.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职业化的新路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徐静英.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及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第6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

高等院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和谐校园可以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和谐发展;学校是人才集聚之地,和谐校园可以产生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树立和谐发展观。和谐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应该和教学、科研并重,共同围绕学生这个“根本”,合作、协调,共同发展。从和谐发展观出发,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念和价值所在。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发展要靠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和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要创造既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也包括员工具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当其劳、身心俱安的环境。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和谐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发展是基础,协调发展是中心,和谐发展是根本。全面是指高校的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和谐发展强调高校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三者是和谐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现实基础和可争取的发展空间科学地界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实事求是地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处理好目标、结构、规模、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掌握好发展的节奏,保持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3、坚持教育创新

创新是推进现代大学和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等学校必须在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机制创新、发展规划、工作部署、考核体系等各个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集中力量突破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水平的大学应该是各个方面都比较先进的大学,因而必然具有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集中体现。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驱动力,也是传统文明,确立主流价值的倡导者和示范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一要求对于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按照和谐校园构建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的职责。只有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环节才能形成系统工程,才能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应该从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要关爱高校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子女

首先,要主动了解大学生中贫困群体的现状,主动倾听他们的呼声,从而制订助学措施方法,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次,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建构“奖、贷、助、补、减、免、缓、捐”等相结合的立体资助格局,为他们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达到温暖人心、化解矛盾、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目的。再次,要坚持“资助育人”的指导方针,在解决好贫困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认真作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针对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自弃的不良心理表现,注重开展自强自立教育,鼓励贫困大学化压力为动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走向自强。二要针对贫困生因贫困而产生的羞愧、屈辱的心理,开展艰巨奋斗的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学生克服依赖,用自己的劳动收益减轻个人经济压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三要配合国家制订的助学贷款政策,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如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慎独、自律的道德约束,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学生毕业教育体系,协助银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这一系列诚信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极为令人担忧,悲剧时有发生。针对心理困难的学生,学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咨询和服务,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具体问题,消除心理困惑和障碍,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3、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

关注和改善大学生中困难群体的生活,着力解决学生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学生实际,突出抓好学习困难群体、经济困难群体以及其他特殊个体的教育和帮扶工作,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

4、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方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努力把握市场变化,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吸引更多更好的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育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加强学校的校刊、校报、互联网、宣传橱窗、黑板宝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德育功能,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重点抓好文明寝室、文明班级创建活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活动等。坚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办好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和大学生艺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6、学校要制定稳定工作预案

第7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情感投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50-01

大学生在完成情感的独立性转变方面必定面临挑战和困难,比如,高职学生比起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讲,更是有着学习的困难或不适应、价值观的混乱迷失、毕业求职的巨大压力等。因此,重点关注辅导员工作的情感要素,对于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以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情感投入工作的现状

辅导是对人成长的关注,需要辅导者对辅导对象真诚的感情投入。因此,双方关系的情感投入是影响辅导效果以及提高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关系的情感投入一方面体现在辅导员只是将与学生的关系视为单纯的工作关系,还是对学生有真情实意的关心爱护;另一方面体现在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只发生在班集体,乃至高职院校集体的层面,还是有与学生个别地建立关系。

在我们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辅导员情感关系投入方面认同(辅导员和我们只是一种工作关系,他不会投入太多情感),非常同意的占27.2%、比较同意的占52.2%、不太同意占的16.3%、非常不同意的占4%;学生对辅导员个人情感投入方面认同(他是我们整个班级的辅导员,和我个人关系不大),非常同意的占25.7%、比较同意的占45.1%、不太同意占的23.3%、非常不同意的占5.9%。

我们访谈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多数被访者在访谈中列举最多的和辅导员的接触机会是开班会,但班会也开得很少,一个学期一两次就“撑死了”,而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班会之余往往平时也见不着他人影,其他时间就各顾各的,没什么照面,偶尔在某次如春游之类的集体活动中觉得关系拉近了一点,但之后的平常时间又没接触后,学生又觉得相隔远了,这说明学生和辅导员的关系还处在非常疏离的状态。对很多学生来说,双方的基本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辅导员来说,想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情感关系的投入。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的情感投入机制的途径

(一)关怀学生、尊重学生个性

辅导员的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学生只有把外在的主张经过自己的选择,变为自己的意志,达到内心的自由,才会使得辅导员所传导的理念变为自己的意愿和诉求。

关怀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把“工具——驯服型”教育、只注重文化灌输的教育、教人学会服从的教育,变为“主体——发展型”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创新与发展的教育、教人学会选择和做出正确选择的教育。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积极引导。辅导员为学生提供的应该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纠正错误行为的导向,而非全权代劳或者是强迫接受。学生如果是被动的接受辅导员的教育,形式上虽然做到了,但实际效果不一定是理想的。

(二)以情动人,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生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单纯的生硬的说教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所以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充分注意道德情感在教育中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情感具有的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构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有无这种动力,对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行为结果至关重要。从道德情感出发,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发出了友好的信号,在此基础上的交流会有一种和谐宽容的氛围,彼此间信息传输就减少了很多障碍。

辅导员如果自身对工作没有信心,没有热情,就失去了人格的魅力和情感的渲染,这无疑会大大阻碍工作的效果。辅导员只有通过自身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才会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寻找辅导员的帮助。比如,学生主动找辅导员谈心,有主题地进行沟通,并且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大学生最好的最直接的效仿者就是高校辅导员,这样,就对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以自己广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品质,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三)关注学生需要,善于采用激励法

激励之所以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原因在于人的“需要”。人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人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需要,又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就会形成一种促使人自身发展的动力。在一定意义上,需要是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对外部对象的要求,是人行动的内在动因。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相应会产生各种需要,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合理需要,理解学生的动态,引导他们为完成需要而努力奋斗,激励学生迸发出不竭的动力和创新力。从心理学上来讲,激励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支持和别人对自己的肯定,从而获得自信,增添成功的砝码。

(四)创设具体情境,化堵为疏法

所谓情境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精选或创设的蕴涵着、体现着教育者意图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以真实、生动、鲜明的形象为主体的教育情境。创设情境是一种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的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化堵为疏,积极应对,而非单独防御。大学生的好奇心重、年轻气盛、敢闯敢干的特点是令人羡慕的,同时由于不成熟也会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可以事先创设情境,虚拟可能出现的状况,测试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加以指导,改变单纯硬性灌输的状况,讲求教育艺术、方法,提高引导水平,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式教育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规划,更需要关注辅导员工作情感要素的实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辅导员要首先加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人性化的情感角度和学生进行交流,辅导员工作才会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周延锋.高校辅导员工作应强化情感教育\[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4).

第8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Abstract: Building a learning-oriented and research-based college counselor team is the requirement for better training tal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fostering moral education goal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and research-based college counselor team in college, points out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oriented and research-based college counselor team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学习型;研究型;建设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s;learning-oriented;research-based;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29-02

0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实施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和职能不断扩展,工作对象迅速改变,学生工作和其他工作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1],高校需要通过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1建设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建设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需要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要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作为高校专职辅导员,首先要具备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形势与政策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要具备用各种形式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宣传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2]。而当前大部分高校政治辅导员来源很广,很多辅导员也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 在他们的以往的学习生涯中,很难有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他们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这样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以至于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显得专业性和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达到专职辅导员的要求。

1.2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形势日新月异。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新事物更是层出不穷,昨天的知识不一定能够解决今天的问题,今天的经验也不一定能解决明天的问题。这些都为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新事物和新问题,才能善于捕捉社会发展对学生带来的可能影响,学生可能产生的需求,学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1.3 学生特征的改变需要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冲击对“80 后”、“90 后”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更注重现实利益,功利心较强;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很大一部分“80 后”、“90 后”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自我中心意识强,个体差异大,受到的挫折较少,心理抗压能力普遍较差;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甚至出现不少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例;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同学在思想意识、文化认知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学生团体的差异型逐渐扩大,甚至出现相差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出现代沟等等。

面对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用传统的单纯说教的办法已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辅导员如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展工作,这需要学习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通过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文化,研究学生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才能应对这些挑战,找出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新途径、新方法。

1.4 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需要学习型、研究型的辅导员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辅导员,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必然途径。首先,它能提高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认识水平,帮助其正确处理各种工作关系。其次它能增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与理论素质,为理论与实践更加完美的结合做好了准备;再次,它有利于辅导员自身准确把握学生工作的前沿问题和提高科研水平,有利于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最后,它有利于辅导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2建设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问题

2.1 辅导员自身的定位和认同感得不到支持,放松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和研究

2.1.1 辅导员每天进行着高负荷、长时间、琐碎繁重的工作,而工资待遇偏低,辅导员心理失衡,进而对做职业辅导员工作提出质疑,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学习和研究的激情。

2.1.2 各高校对辅导员的职责没有明确,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真正内涵,辅导员甚至被理解为学生的“高级保姆”。凡是涉及学生事务的,各单位、部门都可以直接找辅导员处理,辅导员终日被繁杂的事务困扰,忽视了对学生工作的学习和研究。

2.1.3 辅导员的工作价值未得到社会的认可,许多高校不认可优秀资深辅导员的专家地位,使辅导员社会地位难保障,工作不安心。辅导员队伍职称普遍在中级以下,很少有人晋升到高级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因此,辅导员未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上,而将精力投入到转岗等其它方面,从而放松了对学生工作的学习和研究。

2.2 高校对建设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2.2.1 高校注重学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忽视了学生工作的实质内涵。很多高校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管理不出乱子,学生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学生工作就算过关。忽视了时展和社会形式变化给辅导员带来的巨大挑战,对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作用认识不深刻。

2.2.2 高校只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注重本校专业学术科研,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未将辅导员队伍纳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辅导员的学术科研不以为然,不能很好的提供培养造就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的条件,严重挫伤了辅导员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2.2.3 高校缺乏辅导员学习和研究的长效激励机制和平台高校在建立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上未有有效的奖励措施、培训计划,在根据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3建设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3.1 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建设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打好思想基础由于各种原因,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想上的不稳定,使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和研究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辅导员的心理顾虑,稳定辅导员的思想,使他们能够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辅导员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上,只有这样,他们不断的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工作的学习和研究上。

3.1.1 提高辅导员的经济待遇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辅导员岗位津贴,确保辅导员实际收入与其担任的工作量相当,保证他们的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

3.1.2 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专职辅导员相应的支持政策辅导员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与专职教师有所不同,完善辅导员职称评定标准,在评定过程中,应多考虑辅导员工作的日常表现。

3.1.3 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理解辅导员的辛勤工作,肯定辅导员的工作业绩,重视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和意义,提高辅导员的地位。

3.2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辅导员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人才高校要将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建设大局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动力源。

3.2.1 将辅导员的学习效果和研究成果纳入辅导员年度业绩考核中,在辅导员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评中将辅导员在本职工作上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研究能力及研究成果作为的主要参考内容和标准。

3.2.2 设立辅导员学习和科研基金高校专门设立基金,在针对辅导员在学科、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与学生工作紧密相关的学科上的学习予以资助和奖励。鼓励在岗辅导员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利用基金资助辅导员进行与学生工作相关的科研项目。

3.2.3 制定辅导员继续深造的政策和规划辅导员专家化方向

制定鼓励辅导员继续攻读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位的政策,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高校在充分考虑辅导员的本人意愿、结合辅导员的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引导辅导员在某个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他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通过政策鼓励和科学规划,使每位辅导员都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问题,从而成为一专多能的学习型、研究型人才。

3.3 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搭建平台,提高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以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为契机促进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传统理念,鼓励辅导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展现勤于研究的态度,引导他们从事务型辅导员向学习型辅导员转变,从经验型辅导员向研究型辅导员转变。

3.3.1 搭建有效的学习培训平台科学设置学习培训的内容,打破一锅烩的学习培训机制,按需进行学习培训。将辅导员上岗前的培训、阶段性的工作培训、辅导员专家化的学习培训等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增强辅导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3.2 搭建工作研究和理论研讨平台鼓励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和理论研讨,在研究内容上予以指导[3],及时将学生工作的前沿、热点、难点问题予以通报,鼓励辅导员以项目化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举办辅导员论坛,鼓励辅导员撰写论文,参加思政相关学术会议;倡导辅导员参与两课教师科研合作,设立面向辅导员的专项学生工作研究课题[4]。通过这些措施,提高辅导员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霍雪莲.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0,(2):53-54.

[2]曾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工作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3-65.

第9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范文

摘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探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迪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女性解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女性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女性解放理论深刻强调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女性解放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解放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解放,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独立,进而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解放事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独立,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政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独立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包二奶”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独立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独立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9]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