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计算机管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管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管理知识

第1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网络化

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成熟和发展,为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与信息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并且随着信息和知识的容量逐渐增加,人们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提高,并且管理的难度也有很大程度的加深。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开创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新局面,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不仅可以使信息更加准确,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大多数的情况来看,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是信息管理的前提,而信息管理又可以为知识管理提供基础条件,两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不离不信息共享的。在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信息量的增加是非常迅速的,并且知识经济也飞速发展,知识促进了现代化生产,而知识的创新又要基于信息之上。把信息资源和数据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处理,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在传统的信息管理中往往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对信息的管理为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人在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会提供各种知识依据,使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科学。知识管理是在社会发展中,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一大提升,使信息管理可以得以延伸,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意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是在科学发展形势下,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计算机技术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提升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效率,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目前,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合作,实现了信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率,使网络化应用的优势充分的显示出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应用

1、做好需求的准确分析工作

在研究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的实践应用时,要准确的分析自身的发展需求,只有准确的掌握了需求才能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提供基础。首先,要准确的分析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总量,对数据能够正确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管理,并且体现出网络化应用的优势。其次,要深度的了解自身的物流信息,最关键的就是信息的适时性,只有充分了解了信息的适时性进行才能够保证自身具有的适时性与网络环境相适应,更好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具体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提升对市场发展的应变能力,依据客户的需求实施网络化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信息集成,尽量的使流程简化,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并为其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指导,大大的提升服务质量。

2、做好应用系统的合理设计工作

在网络化应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网络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然后根据应用需求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式,最后利用网络的特点设计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网络构架。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全面考虑系统的功能性,使设计目标得以充分的实现,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类,使设计出来的系统功能更加的层次分明,让同类型的功能可以处在同一层次中,最终完成一个较为强大的系统功能模式,有效的完成各种应用任务,实现科学合理的系统网络构架,从各个方面提升网络化管理的效率。

3、做好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

硬件基础设施是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的根本,只有对硬件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才能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网络化实践应用的效率和质量。硬件基础设施主要由计算机终端设备、互联网和网络通信设备组成,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实践,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使硬件基础设施更加的完善,使其基本功能能够满足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需求,为顺利的开展实践应用工作提供支撑,避免一些由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造成混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的损失。

4、做好网络维护工作加大保护力度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都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实现网络化应用就需要与外界网络环境发生一些联系,但是很多的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会对网络进行一些不正当的攻击,使网络安全性受到破坏,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要使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能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就需要加大网络保护力度,做好相关的网络维护工作。防火墙技术最基础的保护措施,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保护墙,阻止非用户对数据资源的访问。做好基础保护之后要加强密码保护,为外界的非法破解制造障碍,大大增强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应用的安全性。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依靠多种技术,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系统的功能需要进行各种安全维护,为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捷服务。知识与信息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应用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创造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新模式。在设计科学的网络化管理系统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从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合理的系统设计,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维护,使得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网络化实践服务。

作者:曾涛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计算机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计算机实训室建设管理经验,从科学、规范、高效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维护

计算机实训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场所,是承担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与维护谈儿点建议: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不仅涉及到实训师生的管理,还涉及到对各种物品(包括固定资产、实训耗材、实训文件、设备等)的管理。因此对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有全面、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各相关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按着“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并制定了《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制度》、《教师使用制度》、《学生上机制度》、《维护维修人员职责》、《计算机实训室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贯彻执行,尽心尽责搞好实训室管理工作,主动热情地服务广大师生,既充分利用了实训室的设备和资源,又保证了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使教学实训得以顺利进行.

2加大学生管理力度

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生源素质差,他们在计算机实训室上机时,经常出现多种不良行为,如吃零食、玩游戏、在微机上乱写乱画、擅自插U盘,甚至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损坏鼠标、键盘、耳机等等。通过问卷调查,在计算机实训室经常玩游戏的学生占38%,经常吃零食的占29%,如果不严格管理,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势必要影响实训教学效果。要想让这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跟随老师练习,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非下大力量管理不可。

3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

紧抓实训环境和文化建设,制订《计算机实训室文化建设条例》、《计算机实训室卫生标准》,每个计算机实训室内都布置了醒目的标语和励志语句的条幅,楼道都设有内容广泛的专业展览、名人名言,让学生一进实训楼就感受到严肃、认真且学术气息浓厚的氛围,并在多个班级成立“学雷锋小组”,组织这些志愿者每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为计算机实训室进行大扫除,从而保证实训环境。 转贴于

4保护软件维护硬件

为了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4.1在计算机内安装硬盘还原卡。没有购置硬盘还原卡的,可以安装还原软件,其目的是保证系统每次开机都有一个洁净、完整的系统环境,控制学生随意修改系统软件,便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4.2用GHOST软件维护计算机,是目前最常用的办法。选一台使用正常的计算机,用GHOST.EXE制作映像文件。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同配置的计算机,简便快捷,节约时间。

.3做好病毒防范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防止病毒危害和蔓延。

4.4通过看、听、闻、摸等方式,检查计算机的故障,如观察是否有火花、冒烟、异常声音,检查插头是否松动,电缆是否损坏,各硬件是否发烫、烧焦、损坏等,有的需要借助诊断程序或专用仪器进行检测。

5一岗双责确保安全

第3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2.教师一律不得私自向外出借或将计算机(或其中一部分)带出学校,也不得将计算机(或其中一部分)和其他教师私自进行调换;由于办公室调整而产生变动,需及时至总务处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3.教师应当维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健康,学校统一设置分配的ip 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用户名密码以及上网连接属性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引起学校内部网络的冲突和混乱堵塞;教师不能删除在每台计算机特定分区内保存的计算机信息备份。

4.教师应当维持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完整配套性能,如有意外故障情况应当及时汇报相关老师,不得对没有把握的故障擅自进行修理,否则随之产生的设备进一步损坏将由该老师个人负责。学校一般在暑假中对设备统一进行检查和维护。

5.教师的计算机仅限在正常的教育教学范围内使用,不得剪贴、复制、传播不良信息、不得在办公室内玩各类游戏,不得在工作时间上网购物或在线观看影视剧,不得长时间播放与办公、教育无关的vcd、dvd等。

6.教师需正确操作计算机,按照程序合理的使用usb等接口外接设备。教师如需要频繁使用与教材配套光盘,应当将相应资料复制入计算机硬盘再使用,如遇无法直接复制的光盘可以和总务处联系获得帮助,尽量延长光驱的使用寿命(一般正常使用期至少3年)。

7.教师要保持计算机的干净整洁,尤其是要经常对液晶显示器背面进行除尘,不要用手指点、按压显示面板,也不能用力擦洗。

8.教师使用计算机时要注意节约用电,要设置好合适的节电模式、硬盘关闭时间和屏幕保护程序。每天下班前或外出前应当关闭计算机并切断电源。

第4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管理;7S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尤其在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重实际操作能力课程大多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及设备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管理手段呢?从2011年开始我们尝试了企业中的7S管理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S管理起源于日本,指的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这个词的缩写。因为这7个词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7S”。

一、整理(Seiri)

整理就是将实验室内设备区分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两大类,将不必要的移出实验室,仅保留必须的物品。对于必须的物品,可以近一步按照频率分为常用、暂时使用等。同时,由于高职上机课程多,还经常有各类培训和考试,因此,软件环境复杂,各种软件有时还会产生冲突,所以要秉持“够用”和“最小化”的原则,坚决清理一些可有可无的软件,尽量使用一些绿色软件,使系统能高效稳定运行。

二、整顿(Seiton)

整顿的要点是在实验室内使用时,软硬件环境得到更合理的安排。其主要有:

1.教师方面,对所有使用在实验室授课、督班、培训的专业教师,在使用实验室前进行特定的培训,告之实验室的使用方法,比如控制学生机的使用方法、文件上传下载的使用方法等等,登记教师台账,同时颁布《教师使用实验室规则》。

2.学生方面: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对所有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的班级,由任课教师宣传并强调学生上机注意要点及事项,并颁布《学生上机使用规则》。

3.环境方面:将实验室所需的物品按使用类别进行分类,使之随时取放都很方便。

三、清扫(Seiso)

清扫是指将实验室的环境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灰尘对于计算机设备的损害很大,使计算机稳定性降低,故障多发,使教学过程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调换学生座位、修理机器上,影响教学质量,更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教育、学习环境。特别要留意实验室内各种线缆的连接,防止在清扫的过程中松动甚至扯断线缆或出现线缆进水的现象。

四、清洁(Seiketsu)

清洁就是指将整理、整顿和清扫这3S的工作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将3S取得的良好效果维持下去,并且不断进行改进,使之达到更高的层次。

1.建立《教师使用实验室规则》,规范教师使用实验室;2.建立《学生上机使用规则》,规范学生使用计算机;3.按照“谁使用、谁参与”的原则,在实验室分片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4.建立《实验室管理巡查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落实;5.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安全使用:6.建立《实验室公物赔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实验室设备安全使用:7.建立《实验室设备档案制度》,收集记录实验室内每一台设备的型号、规格、具体配置、购买日期以及维修记录等。

五、素养(Shisuke)

素养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养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所以,在实验室实行7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实验室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素养。

1.提高实验室管理员的素养。首先,要提升其业务素养,让他们多学习,多动脑筋,从技术层面上来防范实验室管理上的风险。综合运用网络、克隆、硬盘保护、域和组策略等技术来合理规划技术方案。发现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应该深挖其根源。其次,对7S管理的模式有较为深入的理解,熟悉7S管理的操作流程。最后,能公平公正地对各个环节进行评分。

2.提高教师的素养。要着眼于驾驭课堂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如实记录上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人员缺席等,督促学生按照7S管理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提高学生的素养。应做到保持自己位置边上的卫生清洁,按照标记摆放各类物品,爱护设备,不私自安装软件,上机结束后带走所用的纸笔等物,不要逗留在实验室中,更不能在实验室内吃零食。

六、安全(Safety)

安全包括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为保证硬件的正常运行,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备用库,用以存放常用器件和易损器件,确保损坏器件及时更换;建立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制度。为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禁止学生乱动电源、电线。注意防雷、防震,保证硬件良好的使用性能。为了防止对软件进行破坏,可以采用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一是安装还原卡,可解决病毒传播、木马攻击、操作者破坏和删除系统的操作,对CMOS参数的修改破坏等。二是利用还原软件,与使用还原卡相比,可以降低成本。

七、节约(Saving)

合理安排计算机实验室使用频率,节约用电,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最大效率:

1.每个学期实验室管理员科学、合理地建立计算机实验室上机排表,充分提高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效率。

2.节约用电,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验室上课的,一要把不使用的计算机电源关闭;上课结束后,强调学生将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关闭。

3.要求学生爱护实验室内的计算机设备,爱护键盘和鼠标;针对故障计算机设备,及时维修,确保实验室保持设各完好无损。

推行7S管理,不仅可保证实验室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而且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达到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的要求。但7S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活动,需要不断地推动和创新,只有这样,实验室才能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发明,文菁华.7S推行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第5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计算机专业项目综合实训课程,是在每个学期学完本学期课程内容后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它起到了与企业岗位相衔接的作用。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企业岗位所需及基本技能。本文分析项目综合实训课程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借用企业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精细的过程管理,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二、项目综合实训课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和管理,比如需要提交教学计划、教学教案、课程PPT、课程考勤、考试试卷等资料。一个比较传统的教学环境,严格完备的制度,使得理论课程的教学相对比较好管理。但课程教学结束后,所实施的项目综合实训的教学过程,由于本身的教学特点,管理往往难以进行,效果也不可控。产生高职院校出现项目综合实训管理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任务目标管理优于过程管理

多数老师认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已经对知识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在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挥其聪明才智,去解决项目综合实训。这种认识的直接结果是,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解决项目,但对于资质较差的学生,这就是一种煎熬。

(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

相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综合项目实训课程,由于实训内容、实训环境、实训时间比较灵活。学校对于理论课程的监管不适合于综合实训课程,由于管理复杂,综合实训课程的管理处于真空状态,仅由教师单方面决定。

(三)过程管理操作复杂,增加教师、学生的工作量

由于综合实训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众多,学生前期学习效果不一,知识综合能力也不一样。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布置任务然后等待学生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形式,逐步完成综合实训项目。这个过程要能够很好的开展,需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高职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往往不足。由于管理不善,分组后的综合实训项目,往往只有组长一人在做事,其他人在小组中的职责不明确、贡献不清晰。

三、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过程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质量管理的重点由“产品(结果)”转向“过程”,通过每个过程细节的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1]。项目综合实训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实施过程管理的必要性。项目综合实训是一种基于学生以往已学知识,参考职业岗位素质需求、密切联系工程项目开发实际环境,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培养的活动。这个活动是多目标的,不能只通过是否完成了项目来衡量,需要通过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评价[2]。只有改进过程,才能改善结果。比如学生遇到技术难题时的解决过程,是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核心素质。这核心素质在传统目标管理中是无法考量的。通过项目过程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有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增进知识、掌握技能、体会岗位对员工职业素质的需求。

四、项目综合实训课程过程管理的实践

(一)转变观念,强调过程胜过结果

改变原有认为综合实训项目课程是一个知识检验、自我探索、总结提升的教学过程。树立项目综合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能力等多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除了关注学生最后是否完成项目,达到项目的功能、性能需求之外,还需要对其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纠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综合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知识运用、危机管理等能力。

(二)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过程管理

对综合项目实训课程进行过程管理,较原先的目标管理需要分析更多的过程数据、考查更多的指标,必然会增加教师、学生的工作量,使用传统管理方法是无法实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过程控制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思想教育,明确过程管理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项目综合实训过程管理教育,明确过程在整个项目综合实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过程管理要求学生进行的具体操作。2.日志管理实现以天为单位的精细管理。许多企业在管理中使用这一手段,要求员工每个工作日都提交详细的工作情况,和第二天或者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便于管理者了解员工工作状态。对于员工而言,日志也是一种自我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并且也是自我业绩的证明。将日志管理引入综合项目实训课程过程管理中,便于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教师能够动态跟踪学生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日志的填写也是一种职业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3.实施文档管理,明确小组成员所做的主要工作。综合项目实训一般通过小组形式完成项目。小组形式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规模较大项目的一种必然要求。但其中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对小组贡献的衡量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通过项目版本控制软件,为小组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账号,小组成员对软件项目文档、代码的签入和签出进行动态记录,与日志管理进行对照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员为项目所做的贡献。版本控制软件也是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对该软件的应用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4.对过程进行监控、反馈,注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通过对过程的监控,对每一位进度异常,项目文件异常的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得项目顺利开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第6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控制措施 预算管理 电力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内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有足够的实力及充足的准备才能在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茁壮健康的成长壮大起来,目前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还是企业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实务水平,都与国际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同时也成了影响国内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的支撑的作用,引起其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深入开展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笔者以为要想做好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要想做好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明确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不难发现

(一)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中的重要作用

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基础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监督以及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同时避免企业资源的无故浪费及无效使用等,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通过全面的预算工作来将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切经营活动纳入到整体框架之中,以便使制定出更有效更具体的解决方案来适应多变的经营环境,从而实现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全面预算管理同时可有效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预算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需要完全依靠全面的预算工作,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作为起点,合理科学的制定年度预算的相应目标,以此来有效实现对企业相关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控制。于此同时它还与绩效管理体系一起来形成企业科学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便于企业实现其战略性的发展目标。由此说来,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总体目标实现的最有力的方法和手段。

3、预算管理可协助内部控制的完成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其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入推行,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且同时确保经营者和投资者达到利益统一是当前企业运营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难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同时有效增强对人行为的有效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是为有效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同时有效减少了个人机会主义行为选择的空间。全面预算中明确了员工、经营者及投资者等应享有的权益及应负的责任,同时也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考核依据,有效解决了他们之间利益的分配。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在企业多层次委托关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预算管理利于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科学有效的预算指标,可有效控制企业实际活动的过程,在企业活动进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并以此来采取必要的措施,提早纠正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偏差,从而有效避免经营活动的随心所欲以及漫无目的,通过最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三)预算管理利于增进企业内部的沟通

企业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链条中企业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为使各部门职能都能朝着重要的战略目标前进,他们经济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通过对活动过程中全部指标的分解工作、日常运营成本预测、投资项目决策等有效督促了个生产部门及智能管理部门的生产规划,同时加强了各智能部门间的有效沟通。

(四)预算管理利于企业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通过全面的预算工作可初步了解预算年度的经营情况,并在预算中将一些运营中会发生或存在的问题提前暴漏。通过预算结果的参照,企业决策层可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化解或规避风险。

(五)预算管理有利于考核和监控

预算编制的过程向企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设定合理业绩指标的系统全面的信息,同时科学的预算其结果也是企业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最科学的考核和监控的手段。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控制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加强预算内部控制,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

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对未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属于管理工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的控制、协调、计划和进行业绩的评价。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电力企业预算编制可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科学编制方法。电力集团公司预算编报的基本流程,目前实行的是“两下两上”的年度预算边编报流程

(1)确定企业年度的经营总目标(作为“一下”),集团公司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先行制定公司中长期以及年度总控目标、预算框架,确定各单位的主要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规则。并将其下发各省公司,启动预算编制工作。各省公司依照集团公司的预算规则和预算总控目标来制定公司预算安排意见,下发各地市供电局编制电量预算及经营费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

(2)建议方案的编报工作(作为“一上”),各地市供电局完成预算编制方案上报省公司,省公司根据公司预算安排对各地市供电局预算进行审查,形成省公司的年度预算建议方案报集团公司。各级的年度预算建议均经过单位内部预算决策机构审定,各省公司须将企业年度预算建议方案以正式的文件形式上报到集团公司。

(3)预算分解的下达(作为“二下”),集团公司将预算方案下达到各省级公司,各省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所下达的预算指标对本单位年度预算方案进行整体优化,并将预算方案进行分解下达到各地市供电局,各地市供电局根据省公司下达的预算方案,分解到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及具体的项目,完成电力企业年度预算方案编制的工作。

(4)预算方案的备案(作为“二上”),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各地市供电局将经过预算决策机构进行审批的年度预算方案上报到省公司备案,各省公司将经过预算决策机构进行审批的全省年度预算方案报集团公司严格审核备案。

2、企业预算编制必须全员参与

要想切实的实现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将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环节、经济活动等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来,实现企业上下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个体的目标必须与总体目标保持统一协调,企业全体职工必须全部参与到企业预算编制中来。全员在企业中也即是:企业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必须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同时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实现指标归口负责,业务归口管理。要想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必须在预算开展之初,通过相应宣传和沟通,让全体员工明白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全体员工的参与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让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真正实现开花结果。

(二)完善预算考核机制

赏罚分明的奖惩、合理科学有效的考核,才能有效确保预算管理的落实。要想完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必须结合各岗位各部门的权、责、利,并充分运用目标管理办法和价值分解的原理,自上而下,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对关键业绩具体的指标进行设置,形成用制度安排岗位,同时按岗位需求确定人员的考核机制。所有岗位必须责任明确,且岗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企业运营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责任人。于此同时,将各部门岗位职工的薪酬与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紧密挂钩,从而有效促使各层次职工为共同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实行预算管理,是当前时代的需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但规范了企业经济行为,同时还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纳入了科学管理的范畴之内。只有实行有效的预算管理,电力企业才可能健康有序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渭基.浅谈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32-33

第7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各传统学科,进而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学科和新的业务领域[1]。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到与计算机无关的传统学科。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在悄悄地、而又迅速地、根本地改变着面貌。

一、知识管理简述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传递文化、知识和涵养道德的主要渠道。职业院校则是传递、研究、或是创新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新知识的运用上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在这信息爆炸的经济时代,专业知识大量且迅速成长,职业教育的内容选择与现实生活有着较大落差,我们必须教育革新。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尚无定论,作者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认为知识管理内涵应该以组织系统管理概念,融合个人与组织潜在的资产(知识),以知识取得、分享、储存、扩散、创造等模式,并与知识组织有机融合,促进组织活力,增加组织长期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知识的获得来自于具有形式的思想运作,以及实质的感官体验,没有观念的实质知识是无味的,没有实质的观念知识是空泛的。知识从哲学知识论的角度观之,乃是形式与实质结合的内涵与方法。知识是信息受到情境脉络,如状态、关系、假定与期待等诸影响转换而成。也就是说,知识比信息更具有脉络性。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师生往往处于对立的状态,而知识管理融入教学,学生能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充分表达和分享相关知识,并愉快地倾听与获得新知识、经验,在师生关系互为主体的状况下,学生学习自主自觉性增强,这对学习者开展合作学习、知识分享、技能提升有着重要价值。在课程认同、学习动机及计算机自信及整体态度向度方面,达到显著水平。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生对知识管理融入计算机基础理论学习过程,有别于传统单向学习的方式,学习态度有着明显转变。计算机教学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教学的非正式学习通道[2]。高职生的求知不再完全是借助教师授课、阅读教材来接收信息及技能,而更应该是通过自主探索、体验和学习型小组间的相互讨论、多向沟通等途径主动吸收感兴趣的有益信息,从而迸发出新的思考,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知识管理融入教学无论从课程目标、活动内容和技能操作层面,明显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专业学习的项目内容,一般通过知识管理程序――知识获得、储存、分享、加工,让高职生积极体验、分享与重构。教育者往往是知识的准备者、情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调控、引发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应是影响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以往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向度方面未达显著水平,这是教育者只是承担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并没有成为知识的准备者、情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和学习的合作者。知识管理融入教学不仅仅重视描述性知识的讲授,更着重于提升学生计算机的运用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创造出更多精彩、丰富的新思维、新理念,提升学习者整体知识的应用能力[3]。

三、知识管理思想融入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践

一般情况下,专业教师应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学识。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还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果他们教学中不愿、不会、不能实现与学生的知识传递、分享与加工,那么学习者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实务经验与知识精华。为了让知识传递、分享、加工更为畅通,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应开放沟通环境,重新塑造赋权增能与平行沟通的管道。我们应该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网站知识库等等进行良好的沟通,并通过分享的机制形成互相激励的组织文化,加速知识分享蓬勃发展。知识管理需将组织内部原有的知识纳入,因为这些知识存在于日常工作与行动之中,有必要加以收集和整理,这是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至于组织的外部知识也很重要,包括服务对象的信息、外在环境的波动、竞争对手的变化。专业知识的获取就是从知识体系的内部及外部信息,进行及时的搜集和必要的加工过程。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有必要的实践条件作为支撑,否则它只能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实现。条件因素关系到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引起管理者和教育者的重视与关注。要从根本上重视和提升实训、实践环节在人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拓展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我们认为,专业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实验、实习,不只是验证教学行为,更应该是提升高职生灵活掌握计算机的运用技能和方法。

课程教学的有序进行,在各个阶段都需师生间密切的沟通及分享,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分享的知识,往往受到限制。我们应该意识到,课堂不等同于教室,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要科学利用图书馆、信息中心、阅览室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求知视野和分享时空不断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在知识管理融入教学的课程设计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动机和兴趣。教师对知识管理融入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准备程度和专业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学习过程的顺畅程度。这就意味着,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事情,专业教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充实、提升自己,尝试、改进、完善知识管理融入教学的经验与思路,真正无愧于职业、无愧于学生,更无愧于自己。

第8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差异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迅猛增长,导致教学资源需求的供求日益紧张。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倚重于计算机的使用,在计算机机房内的教学时间大大超过了在教室进行的传统教学时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其中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最高,要求不少于50%。另外高职院校中几乎各个专业都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本专业应用软件,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频率也因此攀升。计算机机房作为我院实践教学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它现有设备的潜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尽可能的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新的投入,引起全院上下高度重视,近些年我院在此方面一直积极的开展研究与实践。

1. 计算机机房的差异化建设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由中央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学校的性质属于公办机构,学校的建设主要靠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所以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从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到试运行等有着严格和繁琐的审批程序,它不仅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庞大,而且建设周期也比较长。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机房已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训练编程技术的

场所,大量专业软件的涌现,使机房成为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具有专业特点的操作技能的必要场所。高职院校开设许多课程的教学地点都安排在计算机机房,但不同课程所使用的教学软件平台不同,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性能需求也不同。有些课程需要应用专业的软件平台,这些应用软件安装包庞大,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安装后也占用较多的硬盘空间,软件启动后运行时也需消耗较多的CPU、内存资源。例如我院机械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了《UG绘图》、《MASTERCAM编程与操作》;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梯制造技术与维护专业开设了《机械制图与CAD》、《PLC编程与变频技术》等课程;计算机工程系数字多媒体专业开设了《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动画设计》和《Author ware软件应用》等课程;艺术设计系产品造型设计开设了《电脑辅助设计RHINO》和《PRO/E》等课程……这些课程所采用的应用软件正常运行时需配置较高的CPU、内存条和独立显卡等。另外有些课程所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平台不是很高,例如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实用英语》等;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和《网络数据库Access》等课程,这些课程使用的应用软件正常运行时对计算机系统需求的开销不大,CPU、内存、主板等性能达到一定的条件即可。我院根据每学年的招生数、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量、机房使用率、机房需求配置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计算机机房的差异化建设,按照计算机性能配置的高低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又能节省有限的教学资源,此外还会避免因建设周期过长而延误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2. 计算机机房差异化的使用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部门经常接到一些教师、学生有关计算机机

房使用情况的投诉或抱怨:一是电脑开机速度非常慢,很多教学软件无法及时响应或运行时突然卡死等;二是U盘接入到电脑时,一些文件经常遇到无法打开或感染病毒等。例如我院建于2006年的D101、D102、D103等三间计算机机房,自建成后慢慢的发现类似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越发突出。这些计算机机房不仅安排了一些专业实践课程,如《UG绘图》、《MASTERCAM编程与操作》、《机械制图与CAD》、《PLC编程与变频技术》等,也承担了一些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这些年计算机机房电脑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平台上安装的众多应用软件的版本也逐年更新。在电脑硬件性能一定的前提下,软件开销却逐年上升,逐渐出现了硬件性能与软件安装需求不完全匹配。此外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同一台机器上安装软件过多,自然就出现了负荷过大、运行速度慢、软件运行不流畅或卡死等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院计算机机房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满足课程的不同层次教学条件需求,差异化的安排与使用计算机机房。例如将一些电脑硬件性较高的机房安排给《UG绘图》、《机械制图与CAD》、《Photoshop平面设计》和《电脑辅助设计RHINO》等课程,另外一些课程运行的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平台对电脑硬件性能需求不是很高的,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实用英语》和《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等,可安排在普通的机房。这样既减少了软件的安装数量,又提升了系统运行的速度与效率,此外也就减少了计算机机房了使用群体,促使病毒感染情况显著减低。

3. 计算机机房差异化的维护

 众所周知,计算机机房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服务的师生比

较广泛,因此出现故障概率也较高,从而维护的工作量也繁重。为了减低计算机机房维护工作难度、满足课程差异化教学工作的需要,我院积极开展了在计算机机房实施差异化维护的探索。例如我院一些建于2006年的机房,迄今愈6年,整体而言电脑设备性能比较低,为了延续电脑的使用,在这些配置较低的计算机系统上仅仅安装PS、UG、CAD等少数应用软件,同时硬盘也就C、D两个分区,C分区用来安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D分区用来存储相关数据。例如我们在其中一间机房的计算机系统上仅仅安装UG、CAD两个应用软件,这个学期所有有关这些课程均安排在这里授课,教师或学生在电脑系统启用、教学软件运行时,速度会大大提升,同时使用的人群相对单一,这样感染病毒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4.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

步,很多高职院校都花巨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维护,到目前为止已经历时十多年了,不少设备都比较老化、落后,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的需求,亟欲更新、升级与换代,但高职院校有限的维护经费捉襟见 肘,往往难以有效的开展维护工作,进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秩序;另外公共机房的老设备一味的报废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从上述分析可以获知: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差异化建设尽管实用性非常强,若不能从改变资源建设的观念着手,无法获得学院领导的认可和鼎力支持,那么计算机机房实施差异化建设的目标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观念的改变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差异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2]、朱则庆.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福建电脑,2010年第3期。

第9篇:计算机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策略

预算执行的目标分为预算执行进度和预算执行效果两部分,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彰显出预算执行的整体效果。预算资金的使用是为了控制资金的流动和保障其使用安全,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做预算管理时既要抓预算执行的进度,更好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减少资金的灰色流出,节约资金,达到利润最大化。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

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的预算编制大多采用定额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中对于物品单价的计算一般都是五年才进行一次更换,这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就显得有点对襟见拙,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预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再加上我国当前的预算编制过程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很难全面、系统地统计所有的预算项目,难免造成缺项、重项的想象,造成预算资金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二)预算节点不明确

预算节点不明确也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财务管理部分对于资金的管理局限于传统会计的角度,没有采用管理会计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只注重了资金的使用进度,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对预算执行造成了阻碍,同时预算节点也不甚明确,难以检查节点状态下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是否良好,这也致使预算执行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剧。

(三)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预算一般都是在会计年度初制定,会计年度末检验会计年度内执行效果的,对于最初制定时没有包含的资金很难做出最终的使用效果评估,而在追加任务繁多的情况下,就跟容易造成预算追加频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更甚至一些预算部门追加的预算比原本的预算还要多,在资金没有预期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金赤字的现象。

二、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

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首要策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离不开合理的岗位配置,在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配置专门的预算编制人员,还有同时具有市场调研、预算跟进、预算审核等多种职能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人多职,但一定要使预算的编制符合实际,对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都能够达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也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之一。对于物品的预算编制,不仅要有合理的使用数量,更要有当前市场价下同种功能设备的性能比较和价格比较,综合选定合理的设备,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同时需要在充足的市场调研下,合理地设置膨胀资金,以应对货币价值变化带来的影响,更要及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核算和确认等等。

(三)改进预算执行制度

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策略还有改进预算执行制度。传统方式下对于预算执行的确认一般来源于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进度和活动的开展,还对于资金的具体走向和使用效率不甚关心,这也造成了一些资金滥用、乱用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需要改进预算执行制度,将预算执行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再去去控制和抓紧预算执行的效果,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管理会计视角下加强预算执行的措施

(一)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

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是管理会计视角下加强预算执行的首要措施。预算执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预算不具有市场贴合性,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在加强预算执行时需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工作,掌握市场上经济变动风向和价值变化的趋势,以及市场对于活动、项目的需求,使得我们所设想的活动或者项目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预算中包含的物品价值也能够更贴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实现预算的真正作用。

(二)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

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也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措施之一。传统的预算管理一般按部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奖惩也是针对部门整体,这种政策无疑造就了某些人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思想,总想着自己超过预算可以从别的项目上省回来,总体上不会差太多,但这种现象严重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因此在加强预算执行的情况下,需要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做到预算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打破浑水摸鱼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达到资金效用最大化。

(三)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

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措施还有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对于预算资金的分配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分类,去办公预算、活动预算、项目预算、紧急预算等等,并要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做好追踪记录,跟进每一笔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同时也要对资金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辅助解决,尽可能地提高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预算执行中还存在写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节点不明确、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效果,要想提高预算执行的力度,就要从提高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两方面分别抓起,在财务管理上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改进预算执行制度尽可能地使预算符合现实要求,同时也要从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等方面减少预算执行的阻碍,使预算的设置和执行更能够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

作者:王瑶 单位: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江红,葛峰.关于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策略研究[J].高级财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