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如何发展区域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发展区域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发展区域经济

第1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当前,商业银行在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应认真总结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区域业务进行合理布局,分享政策红利,在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同时,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商业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严重

最近几年,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上收基层贷款权限严重,使资金投大量放到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导致基层银行没有贷款审批权限,同时地方政府融资程序十分繁琐,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另外,国家进行的宏观调控目的在于保护重点企业,而很多欠发达区域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因此宏观调控对其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些情况给基层银行开展业务带来较大困难。

(二)商业银行利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矛盾

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更加倾向于效益高、发展好、信誉高的工业企业,而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与某些地方的产业格局相矛盾。针对地方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而言,提供给银行的抵压物有限,且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商业银行极不愿意向其投放资金。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地方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一)抓紧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脉络

落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需要从扶持相关产业和优惠政策中体现出来,例如对消除政策壁垒等。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家不断出台区域发展规划,无非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尝试,但是考虑到不同区域政策敏感度和经济结构的差别使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所难免。因此为了减少这种不平衡性,商业银行应正确判断并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产业脉络,为此需要明确在发展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相关产业。

首先,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相关产业的授信政策,并将其进行细分。同时也可借鉴在成熟行业、市场的成功经验,做好经验移植,进而打破区域限制。并尝试整体式迁移成熟行业的研究、分析经验,例如防范措施、风险识别等;其次,详细了解不同地方已出台的发展规划,把握地方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不少地区将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传统行业中新兴领域当做发展的重点;最后,商业银行应转变以资源换市场的发展观念,因为当前很多地方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淡化了之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注重生态、绿色行业发展。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受到当地有限资源的限制,导致开发难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资源的耗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的企业再生难度困难较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些项目并不利于长期的储存。总之,商业银行应对地方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研究,在对地方不同行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肩负起调配市场资源的重担,为地方相关产业和行业提供支持。

(二)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效应的利用

商业银行其优势体现在拥有位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丰富的客户资源,如能巧妙的利用庞大的客户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纺织业为例,位于该行业链上游的主要是羊毛供应商和制造纺织产品机械设备生产商,另外羊毛生产与自然环境关系联系较为紧密,因此,纺织业具有产业集群特点。此时商业银行如能借助业务遍及全国以及网络机构优势,将防治产品市场整体性的向纺织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转移,不但能够促成商机,而且能降低授信风险,有助于客户资源范围的扩大。

这种发展模式以传统的产业链为基础,促进政策的使用性和有效性延展,即随着产业扶持政策逐渐在产业链上发挥作用,进而为相关经济主体的发展添加动力。在政策向密集、集约式方向倾斜的趋势推动下,社会资本布局的科学性将大大提高,尤其各大商业银行广泛推广的供应链金融,将在这种趋势下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以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对政策过剩提高警惕,因为在政策扶持条件下,很多项目将争先恐后的上马,会加快新兴行业衰退步伐,例如之前晶体硅行业发展形势迅速转变就是很好的说明。因此,商业银行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发展质量的把控。

三、准确把握完善业务资源布局时机

商业银行应综合分析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安排和梳理业务分布和结构,选择性的退出未被列为重点的发展行业。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布局,同时可以借鉴当前区域发展思路适当调整业务,使业务发展与政策相协调,以避免因政策的配置错误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为此,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以中西部能源基地为核心的业务带,依靠不同地域的政策资源优势,实现各个支行的业务融合。同时建立以行业为序列的分析和管理团队,及时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选择最佳时机退出。

四、准确定位客户

商业银行发展不能仅给实力雄厚的企业提供支持,应考虑给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因为中小型企业贷款时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利率变动较为明显,商业银行如采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资本占有量相同的条件下甚至高于大型企业贷款获得的利润。另外,商业银行适当向中小型企业提供支持,能够在分散贷款投向的同时降低信贷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还应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尤其应在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理财业务等方面突出自己的战略优势,依靠实力雄厚的影响团队,设计并制定综合性产品组合与金融服务方案,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总结

商业银行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增加对中小型企业中的信贷投入,进而实现降低风险实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碧钦.浅议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第2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理念。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始终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主动根据需求不断调适其专业、课程、教学等,以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技能人才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担当。与此同时,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会更有助于职业院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成长。在此方面,身处欠发达地区的云南曲靖市麒麟职教集团通过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主动出击,顺应市场。集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三需要”培养人才。一是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曲靖市有660万人口,每年中考学生10万人,高中录取学生近4.5万人,有近5万人不能被普通高中录取。集团紧抓这部分学生,积极开展宣传动员,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成才就业的机会。二是市鲂枰。针对昆明地铁、沪昆高铁等项目的建设,提前开办了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对路的城市轨道交通、高铁乘务专业,并且在专业运行初期就抓住就业输送的先机,使该类毕业学生供不应求。三是群众需要。曲靖地处滇东高原中部,70%的学生来自于山区、半山区等农村地区,集团大力开展技术帮扶、教育扶贫,为区域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在曲靖市麒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主导下,集团于2014年投资10亿元建设了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使“前校后厂”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成为现实。以沃鼎酒业有限公司、红源老家调味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等22家企业已经投入生产,并迅速形成了规模和效益。园区吸纳学生就业近2000人,提供各类实习实训近1.5万人次。同时以中唐国盛华唐集团、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服务外包学院和液态金属研究院,与企业共建,共同培养人才,麒麟职业教育产业园区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

大胆改革,增强活力。集团在办学中从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上,增加专业课、技能比武、实践操作,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在人事管理上,当地政府给予集团“工资总额包干”政策,在编人员经费由区财政全额提供,每年教学性费用全额返还,并要求教学性费用一半用于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半用于提高工资待遇。为此,集团推行了以岗定薪、薪随岗变,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竞争上岗、岗位明码标价的人事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集团采取“学校+园区+公司”的集团化办学,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园区负责招商和企业生产,公司负责后勤保障和园区物管,三块实体各负其责。学校教育教学得到正常有效开展,园区经济成为当地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公司企业化的运营模式增强了集团自我造血功能。

第3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水权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3]沙景华王倩宜张亚男等:国外水权及水资源管理制度模式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

第4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要素,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产业集群的运行,关乎区域经济的治理效果和治理效率。因此,综合利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实现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分析区域物流体系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讨论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物流的基本模式和具有的优势,最后提出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产业集群 关联性

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物流的发展极为迅速,区域性与整体性同在、自主性与外协性共存的物流新发展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这一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异军突起,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对世界经济、一国的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铁,2007)。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资料等各项资源在更广域的范围内流动,区域物流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相通之处逐渐显现,这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目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两者有共同的载体——地理上的区域范畴。此外,区域物流能够成为产业集群顺利运营的通道,产业集群也能够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如何认识区域物流和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吴玺玫,2010;孙淑生、李亚,2008;周泰等,2009;王海燕等,2008)。即,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要素,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产业集群的运行,都关乎区域经济的治理效果和治理效率。因此,综合利用两者之间的关联,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实现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和区域物流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首先,区域物流对产业集群直接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物流产业的整体性发展,最终形成物流集群,成为产业集群中的直接参与者(章建新,2007)。这是因为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中的支撑性产业,而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具有这种特征的产业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形成空间上的集聚,即形成物流产业集群。这样,区域物流不但直接参与了区域经济的建设,还能为其他产业集群提供基础性发展支撑;此外,在区域物流的贯穿下,产业集群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融合会更加深入,这明显会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由于物流产业的网络化特征(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地理上的)比较明显,从而对相应的硬件要求和信息管理要求相对较高,服务过程更加复杂,成本也就更高,只有通过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复杂性。而这些需求正是产业集群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并且能够很好地作用于物流体系(卢仁山、赵海峰,2005)。比如,产业集群的网络化能够促进运输和仓储的一体化,而其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也能使物流的各项成本有效降低,作为产业集群成立基础的信任和契约机制能够更好地实现物流体系的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此外,在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部,往往能够自然地形成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这些都说明产业集群能够对区域物流产生正面的积极影响。

(二)区域物流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首先,在区域物流的联系下,产业集群之间的经济联系能够得到加强,而这种“关系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因“群间贸易”而产生的成本。这是因为,在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处于高位时,难以实现跨区域的贸易往来。而在区域物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之后,区域之间的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得到了优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会得到及时的显现,这就为形成外部经济集聚提供了条件。而在区域物流的进一步作用下,经济增长的中心辐射作用将得以有效发挥,集群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得以最终实现。

其次,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当中,产业集群组成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各项交易成本会明显降低,而基于网络关系的运行机制也能够将集群企业的向心力显著增强,使集群的离心力降到最低的限度(蓝必华,2009);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区域物流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各项设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竞争成本和生产成本也明显增加,这就使得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成本的挤压,而被迫从产业集群的中心搬离,这样就使产业集群因规模过大而产生的压力得到释放,原集聚区域也在这一分化过程中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和基本模式

(一)依托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群内企业的关系也从分散逐渐变得集中,这不但能使区域内包括公共设施、人才等生产要素得到整合,还能使区域物流获得丰富的要素资源,使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潜能得到发挥;当产业集群规模在地理上和稳定性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区域内部的市场需求空间被进一步放大,市场对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就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外部环境;在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其“群体效应”、“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凸显,更加广阔的市场领域被不断开拓,而这也将使区域物流突破“区域”的概念,获得规模化、跨越式的发展。

第5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结构;市场建设

基金项目:欧阳琳主持的2009年度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衡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批文号,衡社科规划办发[2009]2号;编号2009D15)。

所谓区域经济,是指一定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实体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为了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步伐,通过调研,我们对区域经济在雁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发展潜力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也感到着力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采取得力政策和措施发展区域经济,是事关雁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向经济强区迈进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区域经济在雁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一)区域经济是雁峰区区级财政收入的要来源。2014年,全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88.74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2亿元,完成财税总收入14.7亿元,雁峰区本级地方收入完成2.657亿元,其中输变电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实现产值41.75亿元,区财政收入的65%来自区域工业经济的贡献。

(二)区域经济是雁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结构。2014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66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完成28.93亿元;如大洋百货衡阳店20011年销售业绩达2.5个亿,2012年-2014年连续三年缴纳税收达1000万以上,较新开业百货店在逆市成长下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三)区域经济是雁峰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渠道。截止到2014年底,全区创业主体不断增加,达到9057户,其中个体工商数6471户。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达2.46万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85.21%。

二、雁峰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特色不够鲜明。雁峰区地理位置优越,教育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但区域经济在此基础上并没有形成与此相对应的鲜明特色,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如何依托区域优势,培植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更好地壮大区域经济是雁峰区发展区域经济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二)综合不足。雁峰区的商贸服务业目前不应仅局限于商品流通这一基本领域,还应围绕旅游餐饮、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将多种消费模式整合于一体,积极培育新业态商贸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但纵观雁峰区内多条商业街,都仅仅是以购物流通为主,在旅游特色、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功能较为欠缺。

(三)楼宇经济发展不充分。目前雁峰区为老城区,规划建设散、乱、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楼宇经济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目前雁峰区大多数企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薄弱,商业自动化水平低下,人才缺乏,造成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传统商场与网上商城长期并存,现有电子商务大多是非支付型电子商务,通常是网上营销,网下支付。当今社会拥有电子商务,就是拥有世界的明天,在这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狠抓雁峰区电子商务发展。

三、发展区域经济的建议

(一)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培植财源,壮大地方经济。一是要发挥商业主城区优势,加快区域内经济港的建设,目前崇尚百货、大洋百货已经成为区域内消费相对集中的地方,这两大商场每年可以为我区创税收10%以上,但是其消费档次与其他区域的商场仍有差距,应加大引进国际大商业港进驻我区,提升商业港国际水准,提高消费档次,打破人们心中雁峰区低调费,开发区高消费的习惯。二是要大力推进市场建设。要建场育市并重,完善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包括交通、配送、储运专业化服务等),加强信息联网,扩展市场辐射范围。在加快商品市场建设的同时,要加快人才、劳动力、房地产、交通运输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使之相得益彰,互相促进。重点针对白沙洲城市片区、雷公塘片区、五星商业副中心、奇峰旅游休闲4大片区,精心策划、包装,保证项目生成质量,创新招商方式,有针对地重点推介,力促重大项目对接。三是要加快壮大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建设步伐,提高工业增长质量,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却没有拳头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我们应仅仅抓住衡山科技城进驻我区的机遇,积极引进高、精、尖企业,提升我区产业科技含金量。

(二)加大政策和扶持,促进本区中小企业发展。雁峰区中小企业也处于发展关键时刻数量较多,且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中小企业,比如富强枣业,中峰置业,这些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应该政策,税收上给与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区域内有好的企业,大的企业才能拉动整个区域经济,且能拉动就业。

(三)优化区域经济环境。一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

度。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两条主干道周边停车规划,形成规范的停车体系。二要落实有关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因为衡阳城市本身规模条件,高精尖人才对事业发展平台的要求、产业集群度不够等各方面的原因,急需高端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大型公司陷入人才的恶性竞争循环。区政府应整合区域培训资源,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现有人才素质;要提供保障措施,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管理人才、创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健全激励机制,畅通成长渠道,提高人才待遇,营造成长环境,激发人才创新热情。另一方面,搭建企业与本市职业教育合作平台,解决企业一线员工招工难,培训难,员工流失量大等问题。区政府应积极的搭建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平台,引导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到雁峰区企业顶岗实习,工作。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人难问题,为企业省去大笔培训开支,同时也加强了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力度,加速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促使职业院校根据区域经发展、企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计划,打造强劲的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后备平台。

(四)争取市政府对发展区域经济给予更多支持。一要呼吁市政府加强对各城区区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引导,做好各区产业定位,避免重复引进和建设,以利于形成各自的产业优势;二要积极推动市政府将部分订单资源往本区域内有实际运营资源和服务能力的企业倾斜,加速区域内企业快速发展。如衡变公司就拥有强大的电力行业运营和服务能力,目前新兴的新能源发电厂、垃圾发电厂等业务,就可以考虑由衡变公司来完成;三要推动市区条块结合,培养地区经济人才,扶持地区经济与全市支柱产业接轨,与外地经济优势互补。目前我们需要的人才都依靠引进,而非“本地生产”,我们既要大量的引进外来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有着浓厚故乡情结的实干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经济;经济实力

新世纪、新阶段,营口市发展进入了加快推进经济、科技大发展,提高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富庶新辽宁"的战略部署。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在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率先崛起而奋斗"的战略目标,营口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确定了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实现"六个率先"的新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凝聚加快营口发展的巨大力量,加速实现营口率先崛起。营口市的发展必须从营口市的实际出发,把握营口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应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引导外资,向高新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投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营口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营口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发展区、营口市应当立于时代潮头,勇于创新,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建立高新企业工业园区,发挥港口优势,以港兴市,实现跨地区经济大发展,

一、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树立全局的发展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营口市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全球性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发展减缓的趋势,如何把握发展瓶颈,解决好发展的风险问题,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的大环境与营口市经济发展的小环境的关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速营口经济发展转型是营口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营口市委、市政府能够根据营口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营口的资源和环境优势,用前瞻性的眼光,审时度势,权衡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对营口市发展的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估,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利用外资,建立高新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区域型主导产业,实现跨地区经济发展。营口正在打造成科研集散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吸引外业资本和高科技人才,正在建设具有活力和独特魅力沿海经济产业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营口市开始规划辽宁渤海科技城,按照省委、省政府"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要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高新区的发展规划,利用沿,海废弃的滩涂、盐碱地,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扩大城市经济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高新区基础设施总投资5亿元,起步区外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2011年春季将全面开工建设。高新区科技城的建设正在有计划地推进,起步区内地上建筑工程全面启动,政府投资拟建设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其中辽宁渤海科技城展示厅已经完工,研发中心A、B已完成桩基工程,孵化器7栋楼主体框架工程完工;项目单位投资拟建设总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已开工的重点工程有: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园营口孵化基地 、北京联合大学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能源研究所和营口恒新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项目。高新区科技城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质量很高,环境规划优美,结构合理,, 营口市委、市政府能够从营口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出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优势互补、合作开发、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原则,发展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合作化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外需与内需,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国发展高亲技术产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强对高新技术、生产、贸易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以高新技术牵动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二、能够引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引进新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营口市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是合作与竞争是主题,各地区之间在合作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地区经济发展是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发挥营口地区的优势,实现营口地区的经济利益,我们必须同其它地区发展经济、贸易、科技合作与交流,创建高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成为拉动营口经济成长的有力引擎,以发展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以发展高新技术拉动经济增长。2010年,高新区已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91.1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7个,续建项目13个,亿元 以上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全区共有种类项目61个,总投资87.06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2个,,签约项目21个,在谈项目28个.。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瞄准科研院所和"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服务于营口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以国家级工程中心为主,的包括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科研企业在内的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预计全年引进项目40个,入孵科技型企业 50户,总投资2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改选传统产业项目20个,实现投资20亿元。营口市政府掌握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动权,利用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形成了资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体系,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了营口沿海产业带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第7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一、 区域票据交换发展的现状

我国区域票据交换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手工交换模式时就开始了区域票据交换的探索,其特点是:覆盖面小,交换机构在本行系统内。如工行京津唐交换。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票据清分系统相继建成,区域票据交换有了长足发展。90年代初,广州建成清分系统后,开通了广州覆盖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交换,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1997年10月,北京和河北省廊坊市、涿州市开通全国首次跨省区域票据交换。1999年6月,上海开通了与苏南、浙江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票据交换。2000年4月,南京开通了与安徽省蚌埠、马鞍山市的票据交换。第三阶段,2000年6月20日,北京和天津市开通了跨中心(票据清算中心)的区域票据交换,实现了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异地支票的流通转让。此后,广州、深圳之间,成都、重庆之间也开通了跨中心的区域交换。

二、区域票据交换的现行做法

,区域票据交换主要有两种模式:

1.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城市和地区(含跨省、市)辐射而形成的区域性票据交换。其做法是:(1)周边城市和地区参加交换的机构都要使用中心城市的支票。(2)都要取得中心城市票据清算中心的交换号。(3)执行中心城市的票据交换规定。(4)资金清算方式为周边城市交换机构直接在中心城市人民银行开立资金账户进行差额清算。

2.两个或多个中心城市票据清算中心之间进行票据交换,交换区域辐

射到两个城市及周边地区,称为跨中心区域票据交换。其特点是:(1)不同城市及周边区域参加交换的机构使用各自的支票。(2)其参加交换使用各自城市清算中心的票据交换号。(3)执行两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共同的票据交换规定。(4)两个或多个中心因相互轧计差额,最后形成两个中心之间相互应收应付差额,由应付方通过联行约时汇划。如:京、津交换。

三、进一步发展区域票据交换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丰富的支付结算工具的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区域间乃至全国的商品交流、劳务往来十分活跃,交易量成倍增加,对资金往来和结算工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多。2001年上半年,仅京津两地票据交换日均2280笔,金额1.95亿元。因此,区域交换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以票据为主的结算工具有发展的空间。目前,支票是同城使用的主要票据,约占同城结算业务量的80%,化支付系统建成后,支票将是票据交换中心清分的主要支付结算工具。随着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建立,个人支票流通使用将越来越普遍。此外,随着区域票据交换范围的扩大,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也可通过票据交换进行。因此,跨中心的区域票据交换将为跨区域票据流通提供渠道。

3.、通讯设施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区域交换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交通、通讯发展很快,高速公路、航空快运为传递实物票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四通八达的通讯为清算信息的快速传输提供了条件。

四、区域票据交换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票据交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发展还不够平衡,有些问题还亟待解决。

1.区域票据交换的目标还不够明确。区域票据交换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了全国建立7个跨省市经济区域。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人民银行系统进行了体制改革,跨省区分行机构的设置,为区域经济和区域票据交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目前看,跨区域票据交换发展还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区域票据交换尚缺乏统一规划,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

2.票据交换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目前,票据交换由所在城市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和管理,各地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管理办法,在交换准入、交换场次、退票方式、票据抵用时间、退票理由、清算方式和收费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由于区域交换要求在交换管理制度上统一和协调,交换管理制度的不一致,给区域交换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清分机支票磁码格式缺乏统一标准。由于清分机支票磁码格式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多数清分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区域交换的需要,支票磁码的位置、要素位数等都不一致。如:北京和天津的支票磁码,磁码格式的不一致,首先使交换机构的打码机操作不便,也造成清分系统要加载多种清分程序,给区域交换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操作上的麻烦。

4.区域交换资金清算模式不一致。区域票据交换将异地结算转变为同城结算,如何进行资金清算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有些城市采用“集中处理、约时清算、主动划款”方式,即各交换机构的跨区域交换差额与同城清算差额合并一起,统一在当地人民银行清算区域票据交换的清算差额,各参加交换的城市

和地区为清算单位,相互间只清算一个差额,谁借差谁付款,按约定时间通过电子联行划款。有些城市采用参加区域交换的清算中心或商业银行,在交换所在地人民银行开立清算账户,视同本市清算单位进行资金清算方式。此种方式既分散了银行机构的资金,也不利于风险管理,特别是票据清算中心到异地开户既无政策依据,也不符合业务惯例。

五、区域票据交换的政策建议

随着主义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票据交换提出了需求;、通讯条件的改善,全国16个大城市采用了票据自动清分系统,为跨中心区域票据交换提出了可能。

1.明确我国发展区域交换的基本设想和近期规划。笔者认为,确定我国区域票据交换的基本设想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以经济区域为基础,区域核心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依托,初步形成跨省区、跨中心的区域票据交换,最终实现中心城市相互连通的跨区域的全国票据交换体系。

首先,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地市的交换,将周边的县市连通,形成票据交换的基础网络。其次,在经济中心城市将有条件的地市纳入中心城市的交换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和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市间的票据交换。如环渤海经济区:北京、天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上海、南京、杭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东北经济区: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五省经济区:武汉、长沙、郑州;西南经济区:重庆、成都;西北经济区:西安、兰州。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些大的中心城市进行跨区域交换,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心的相互交换,进而实现全国中心城市相互连通的交换体系。

2.抓紧全国统一的《银行票据交换管理办法》。统一的票据交换制度是实现跨区域交换的前提,要对票据交换的场次安排、资金清算方式、退票方式、业务规则、收费及有关差错处理等进行规范。根据国外票据交换的经验,异地交换的票据抵用时间应相应延长,退票方式需采用实物退票方式。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银行票据交换管理办法》是实现跨区域交换的重要前提。

3.制定清分机支票的统一业务标准。我国有16个大城市都采用了清分机进行交换,因此,统一全国清分机支票的磁码标准,才能使全国各地的支票在不同城市的票据清分机上处理,是实现跨区域交换的重要条件。要从票据号码、交换区域、行别、交换号、业务种类、金额等方面,从全国的角度统一排序、统一位数、统一位置,使全国清分机支票统一磁码标准。

4.规范统一区域票据交换资金清算方式。交换的资金清算是否及时、准确,既是跨区域交换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防范资金清算风险的重点。地市及以下银行机构参加本省中心城市的区域交换,应通过其省级机构(或行)在中心城市人民银行的清算账户进行清算;

地市及以下银行机构参加跨省中心城市的区域交换,应通过中心城市本系统省级机构(或行)在中心城市人民银行的清算账户清算;跨中心的区域交换,由中心间相互清算差额,由中心所在地人民银行通过联行相互进行划付。待支付系统建成后,清算账户统一到全国处理中心,区域票据交换差额,通过支付系统进行资金清算。

第8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政策措施

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与行政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总称。

历史上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是区域经济产生的根源。私有制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以及国家内部行政管理区划的细分,使原本没有禁锢的经济活动被设置了人为的限制,限制了经济活动的区域。经济活动首先受到国家疆土的限制,跨国经济活动还受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关系的影响。而国内经济活动则主要受到行政区划、行政权力和利益划分、资源分布以及市场条件等限制,这种区域限制到了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阶段,并对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封建社会形成了诸侯经济,经济活动被严格地限定在狭小的行政区域内,经济活动内在的资源配置关系、商品交换关系、技术交流关系等一切联系都被行政区域割裂开来。显然,这种人为决定的管理区范围内的经济,不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而是一种行政区域经济,即地方经济。

(二)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是历史形成的以行政区域为中心的地域性经济活动。地区行政行为对区域经济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利益往往左右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速度和总体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是依赖行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的经济。由于受到地方经济政策、法规的约束,区域内的重要经济资源和市场往往受到严格的行政保护,区域间的资源流动和市场开放程度都因地方本位利益而受到了较多的限制,从而使得区域经济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资源和市场谋求相对合理的发展。所以,区域经济是局部资源垄断和地区性市场垄断经济,也是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经济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受区域内自身经济、技术、人才资源实力的局限,所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三)经济学意义上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域经济的本质决定了经济规律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不高,缺乏经济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于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利用不同区域资源和市场,具有一定吸引辐射范围的经济学概念上的更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成为各种经济主体日益强烈的要求,并最终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代经济学中,按照地理特征、资源体系、市场体系之间的某种联系,把以某一地理特征、某一资源链或某一市场链为内容的自然经济区域或区域性市场定义为区域经济。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内在经济规律的要求,是区域经济摆脱行政经济的尝试,是争取经济自由的一种呼声和努力。

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以经济区域板块为特色的经济格局正加速形成。在众多经济圈中,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进入2005年以后,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以制造业基地的区域特征而崛起,且低端制造业占较大比例,其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珠三角以外向型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的加工型产业为主导,经济的内生性不强,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在严控土地、紧缩银根、资源约束日益凸显的宏观调控中,在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下,造成了经济增长的减缓。

(二)三大区域经济圈的运行机制分析

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所给予的鼎力支持。无论是珠三角的深圳、珠海,长三角的浦东开发区,还是天津的滨海新区,无不享受着中央的特殊经济政策,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中央政策的关怀。可以说,三大经济圈是由中央政府主导设计、规划和扶植的特殊经济区域体系。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三大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三大经济区域发展的历程也证明:其崛起受益于中央政府给予的特殊经济政策;而其经济出现向下拐点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也是其特殊政策效力的递减。

世界工厂转移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上述经济区域优厚的对外经济政策、廉价的土地、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低廉成本以及庞大的商品市场,成为世界工厂或车间搬迁的主要目的地。因此,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承接了发达国家产业价值链的大量中低端项目,从而奠定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基础。可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经济是在外资集中投入下以外资为纽带而形成的经济区域体系。

固有的工业、贸易基础。三大区域经济圈都有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相对发达的工业、技术、人才、资金和国际贸易基础。而且,因存在经济关联关系而易形成经济上的联姻。因此,三大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有着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相当的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文化传统,加上传统的协作关系,不容易形成依赖式跛足经济,容易形成均衡利益并保持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

大型城市和城市群在三大区域经济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城市或城市群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质的工商业资产、最雄厚的金融资产、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优秀的经济建设人才、最有价值的商品市场、最发达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外资与技术设施又集中在这些大型城市或城市群中。这使得大城市或城市群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远远超过其它地区。

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模型及完善策略

(一)区域经济均衡利益机制模型

区域经济不管在哪个层面上运行,其本质都是一种逐利的经济行为。经济主体都要在得到利益的前提下付出代价,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可以带来双赢的均衡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这种利益可能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但经济利益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诱因,因而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核。

发展区域经济意在打破行政区划所造成的经济割据,而经济割据的解除还要靠行政体系内部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调动地方发展区域经济的能动性,这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主要的非经济保障机制,包括政府政策的融合和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可持续的资本投入等。

确立区域经济运行的载体来加固和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领域,是区域经济运行的又一机制性要素。区域经济是地区间资源与市场的整合与融合,这种整合与融合需要一个按照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产业或产业群。这些跨区域的产业或产业群,用资金、设备、产品、利润把两个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条剪不断的区域经济纽带,区域经济才会真正形成并持续发展下去。因此,如何根据地区间的资源和均衡利益,设计、建立一条能够实现区域经济运行目标的产业链或产业群,是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中的关键支点。这种政府引导下的以均衡利益为基础的产业化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完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策略

1.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科学发掘地区间共同的、可实现的利益,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环节。为此,建立区域经济均衡利益发掘和评估系统是重要的一件工作,该系统的建立可以是地区间共同设立的研究机构,也可以是由若干学术机构组成的网络化研究体系。

2.建立政府促进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财税政策等)、完善区域经济法制环境、建立协调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等。制定动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区域经济运行最关键的机制要素之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合作圈中有一大缺陷,是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滞后,造成区域经济中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引进中低端技术设备、资源消耗过大、经济效益萎缩、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可持续性差。因此,根据不同区域资源、市场、社会发展特点,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引导区域经济、消除区域经济法规政策障碍、减少区域经济盲目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消除体制也是政府促进体系的关系环节。中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又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的失落从客观条件上看难以解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宏观战略政策的倾斜不够。这说明现行体制不利于在区域经济中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主体,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活力的新型经济管理体制,消除计划经济阴影,是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策略之一。

3.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提供强大资金支持。目前区域经济中出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各地区都缺资金,都想从对方得到资金。因此,解决区域经济运行的资金问题是保障区域经济运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寻求政府支持,科学利用外资是区域经济运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4.调动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区域经济的主体不是政府组织,而应该是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企业。市场经济中,没有企业参与的区域经济,就很难保持持久、活跃的发展动力。在区域经济运行中,科学引导企业资本流动,调动和保护产业资本参与区域经济运行的积极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之一。新晨

5.注重区域间城市群在区域经济中纽带作用。城市、城市群和次级城市群是最活跃的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中城市及城市群的作用已经日益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借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通过建立城市、城市群或次级城市群间的经济合作,建立城市与城市群间的交通网络,就会在这一网络中集聚各种要素资源,最直接地形成沿交通网络的新生经济带,区域经济也就水到渠成了。

6.学术推动的纵深化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的一项有效措施。学术界应在资源调研、市场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区域经济运行的政策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不应停留在讨论层面,而应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对国内主要的区域经济圈,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产业链设计、市场开发、均衡利益评估以及区域经济圈的学术规划,真正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务实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第9篇:如何发展区域经济范文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充分运用商贸流通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并借助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发展为视角,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式,介绍了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提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以期为区域经济和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及方式 

(一)区域流通业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地区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发展状态,对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地区流通业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目前,制约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依然是思想问题。长时间以来,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有些地区工业经济比重大,长时间一直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并未树立投资有限、消费无限的意识,也未认识只有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才能确保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显然,这种传统的思想严重阻碍区域流通业的发展,阻碍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因此构建适合本地区发展需求进而才能自觉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业,成为将本地区建设为中心城市的切入点。 

农村市场发育缓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流通业发展进程缓慢。农村地区市场化程度依然處于较低水平,缺乏健全的商品售后体系和配套的市场设施,加之农村市场秩序紊乱,有待形成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 

部分地区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我国部分地区不仅市场整体规模小,而且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其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有些地区多数流通产业为独立性较强的中小企业,缺少全国性大型流通企业,更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这对新时期开展无国界商贸活动非常不利。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差异不明显、流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充足的物流设施等,上述因素严重制约部分地区流通产业扩大规模,进而影响其区域经济的发展。 

物流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达标。有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较小、运输设施布局不合理,同时缺少完善的路网布局,导致商贸流通不畅。因不具备干线间的联络线,直接影响路网运输效率,不但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输距离和时间。同时,各种运输方式、各干线等运输设施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部分地区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加之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不同运输装备与物流器具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各物流功能与要素间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商贸流通效率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二)商贸流通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由过去主要依托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投资与出口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传统依靠第二产业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继而带动全部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转变,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规模等发生了巨大改变,商贸流通业已迈入全新发展状态。但传统的发展方法并未被克服,表现为商贸流通环节过多,成本较大。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商贸流通业一直沿用粗放式发展模式,这是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总量忽视平均产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商品流通速度缓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转变传统依靠外延式增长方法,重视运用科技进行创新,由重视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商贸流通业传统流通方式已过渡至现代流通方式,其主要表现如下:依据商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好地发展;对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促使商贸流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物流方式进行创新,采用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流通能力。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商品与资金流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