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excel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任务设计;高效课堂;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113-01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任务的设计失去实际意义的情况。如何优化任务设计,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就《认识excel》一课进行了自我反思。
一、导入
用青少年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巧设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原始设计: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班级中有多少学生近视,要求学生一起来统计班级近视的人数,然后告诉学生,要统计数据可以用Excel软件。随后学生打开Excel软件,开始认识软件。
优化设计: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问我们班近视情况如何?近视的学生举手,师生确认本班近视人数。教师分别打开Word制作的表格和Excel表格(内容为班级学生近视情况的初步统计,当然学生还不是很清楚Excel这个软件)。教师:“这是老师的初步统计,发现数据跟刚才的统计有出入。”然后分别修改两个表格的数据。学生发现Word表格数据修改之后,合计的数据没有改变,而Excel表格数据修改之后,合计数据自动改变了,学生感到好奇,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教师很自然引出Excel软件,并让学生对比熟悉的Word软件去认识Excel软件,学生饶有兴趣。
反思:同样是为了让学生认识新软件――Excel,原始设计是教师下达任务,让学生去认识这个软件,效果只是让学生为了认识软件而学习,却不知道软件到底有什么优势。而优化设计,教师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发现Word的“缺憾”,又引导学生发现Excel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产生了想要认识Excel的欲望。
二、小试牛刀
学生初步认识了Excel界面,此时让他们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Excel的认识。
原始设计:让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填空(如图1)。图片是默认启动Excel后的界面,与书本上一致。学生将图中数字标号指示的名称对应的英文字母填入即可,正_的话会自动给出结果“√”。
优化设计:将图片改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近视情况调查表”的界面(如图2),要求学生将数字标号指示的界面名称填入对应单元格中,正确的话会自动给出结果“√”。
反思:虽然是一样的看图填空,但是图片内容不一样。原始设计只是将书本中介绍Excel界面的图片放上来,让学生在看书之后再次填空,对学生来说就是再一次重复认识界面,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边看书一边填空,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优化设计使用了跟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近视情况调查表”的界面,学生不仅可以认识Excel界面,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Excel。比如通过优化任务,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工作簿名称是怎么一回事,工作表标签原来是可以修改的,单元格是可以调整大小的,等等。
三、一展身手
学生已经对Excel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课堂的小组合作环节,学生调查自己小组成员的近视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入工作表中。
原始设计:教师规定让小组长一个人去调查自己组员的情况,其他组员只要将自己的近视情况报告给组长即可,小组长统计结束后将数据分享给小组成员。
【关键词】数学建模;统计分析;层次分析
1 Excel统计分析功能
在众多的电子表格应用软件中,微软公司的Excel以直观的界面、强大的功能、良好的可操作性,得到了众多使用者的认可。微软公司对Excel的每一次升级都使得其功能更完善,用户使用更方便简单。
Excel是一个综合快速制表、数据图表化以及数据统计和管理的工具软件包。Excel可以处理庞大、复杂的的数据清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最后以图表或者统计图形的方式给出直观的显示。Excel 2003中的统计分析模块,基本已经涵盖了目前常见的统计分析问题。
1.1 分析工具的统计分析功能:Excel 软件中提供了15个数据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在进行分析时只需提供必需的数据和参数,利用分析工具就能得到相应的数据表格或者数据图表。
统计分析工具的功能主要包 括:①统计绘图、制表;②描述统计量计算;③参数估计;④假设检验;⑤方差分析;⑥相关、回归分析;⑦时间序列分析;⑧抽样;⑨数据变换[1]。
1.2 统计函数的统计分析功能:Excel中提供了78个统计函数用于统计分析。这些统计函数的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①频数分布处理;②描述统计量计算;③概率计算;④参数估计;⑤假设检验;⑥卡方检验;⑦相关、回归分析[1]。
2 层次分析法建模问题
图1 层次结构图
2.1 层次分析法问题分析:假设某单位拟从三名干部中提拔一人担任领导工作,干部的优劣(由上级人事部门提出),用六个属性来衡量:健康状况、业务知识、写作水平、口才、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分别用p1、 p2、 p3、 p4、 p5、 p6 来表示。
为了解决上述的决策问题,我们首先画出其层次结构图,此结构图分三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决策方案层[2],如图1所示。
2.2 用Excel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将健康状况、业务知识、写作水平、口才、政策水平、工作作风,分别用p1、 p2、 p3、 p4、 p5、 p6 来表示,可得到如表1的判断矩阵[2]。
表1 判断矩阵
将表1中各元素/所在列之和计算得到表2的矩阵。
表2 列规范化后的矩阵
再由表2可计算得到表3的规范列平均后的Wi矩阵。
表3 Wi矩阵
其中第一个元素0.158963由表2第一行之和/6计算得到,其它类似
然后利用sumproduct函数计算得到表4中的最大特征值:
表4 最大特征值
表5 一致性指标
其中左边第一个元素1.021479由表1第一行与表三的wi对应相乘得到。
由表4可计算表5的一致性指标:其中CI=(最大特征值-6)/5,CR=CI/1.24
对方案层进行类似的计算可以得到表6中的标准层对决策层的规范列平均。
表6 标准层对决策层的规范列平均
2.3 最优决策方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权数来计算出每个方案总的得分(权数)。故干部A在总目标中的得分为:
0.16*0.14+0.18*0.10+0.20*0.14+0.05*0.28+0.16*0.47+0.25*0.80=0.3576
同样可得到干部B、C在总目标中的总得分为:干部B方案得分:
0.16*0.62+0.18*0.32+0.20*0.62+0.05*0.65+0.16*0.47+0.25*0.15=0.4372
干部C方案得分:
0.16*0.24+0.18*0.58+0.20*0.24+0.05*0.07+0.16*0.07+0.25*0.05=0.2182
通过比较可知干部B的得分(权重)最高,干部A的得分次之,而干部C的得分最少,故应该提拔干部B,通过权衡知道这是最优方案。
3 结论
利用Excel软件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是一种高效、可程序化的方法。合理利用该软件中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模型求解的效率。目前很多学习高等数学、数学建模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没有程序设计和算法分析的基础,还不具备独立编写程序求解层次分析法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求解此类模型的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Excel 公式与函数 实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66-02
一 前言
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的日常办公,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处理软件之一。虽然Excel相对于数据库软件来说是一款简单易学、便于处理操作数据的办公软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对于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实例讲解后,学生能够照着做,但是当改变题型或者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还是会一筹莫展。
二 公式与函数
在Excel中经常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也可能对数据进行某些功能求解,例如知道学生的出生日期,怎样计算出学生的年龄?又如知道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怎样得出学生的出生日期?在Excel中对于这样的数据进行简单运算,既可以使用公式也可以使用函数来进行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公式和函数可以相互通用,或者两者可以混合使用。而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要么只能使用公式,要么只能使用函数,处理数据会比较简单。
1.公式
公式是Excel工作表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公式输入是以“=”开始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例如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工人的计件工作量:单价(3.50元)乘以件数(每个工人的实际完成的件数)。可以使用单元格相对引用来计算:=3.50*F3,然后通过拖动柄来填充其他工人的实际工作量。
2.函数
Excel中所提的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先定义好的公式,它们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Excel函数包括500多个函数,将这些函数分类为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和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询和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信息函数,而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也就30多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不是将所有的函数都教授给学生,就连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也只能是大致讲给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授之以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会根据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编辑实际案例让学生来完成实际函数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再根据实际生活,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让学生来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取相应的函数来完成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是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 学情分析
Excel公式与函数的授课对象为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相比高中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成绩较差、自律性不高、自学能力与效果不佳。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应当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其中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是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目标,为今后升入高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无法继续进行高职学习,所以中专阶段的学习可能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根基。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厌学情绪倾向较大,具有良好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品质的学生比重较小,对知识性内容讲解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陈述、解说,学生听讲、记笔记、上机练习。最好采用教师一边进行大屏幕操作,一边让学生练习,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目的时,再简单讲解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四 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之初,感觉很有意思,尤其是在某些数据处理中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函数的情况下,学生一般都会尝试两遍,感觉很有成就感。可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综合练习操作时,需要使用函数的地方不明显,或者学生知道这个地方需要使用函数,但是不知道应该是哪一个函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启发、引导式,先对所要练习的实例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让学生自行对相应的函数进行运算,最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运算结果,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再进行小组互助教学或教师统一讲解。
例如计算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道题一般是在讲过常用函数,如COUNT函数、IF函数等之后的练习题,有的学生直接用眼睛数一数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直接填在表中。题目中只有10名学生,用眼睛是可以数出来的,但是如果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怎么数?还有的学生一看计算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函数。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用统计函数,找了一大圈儿后,有的学生又会想:“是不是这道题用公式做呀?”而当教师说到这道题也可以改成:“统计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想到统计函数,进而找到COUNT、IF函数完成运算。
五 创新教学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学习Excel一般会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都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并通过课堂讲解后,安排一些相关的实例来进行巩固。同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及侧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难易适中,不要为了迎合公式与函数的使用而选取过难的案例,一定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也能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该案例对教师安排的自主练习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在教学过程后,安排自主练习时,也要围绕当堂课的内容,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各自运算、比对结果、总结分析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自主练习。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小综合性质的阶段考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结束语
Excel公式与函数用于运算与处理数据时相比数据库软件来说更容易学习,且也是容易上手的工具软件,且Excel办公软件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的范围也较广。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五年制高职中专阶段的学生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技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Excel 函数和公式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57-02
电子表格Excel软件的使用是遵义师范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一个模块,它数据处理功能强大,具有完备的函数运算、精美的自动绘图、方便的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主要用来管理、组织和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方便用户使用,其中本章节学生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在公式与函数的学习上,如何设计一个综合案例能把常见的函数与公式使用尤为重要。
1 案例设计
设计一个16级物理本科(1)班学生成绩表的案例,首先输入基本数据信息,然后把常用的函数和公式的使用进行教学,如图1所示。
2 案例分析
(1)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各科成绩的平均分。
(2)利用公式计算总评成绩,总评=平均分×0.7+操行×0.3。
(3)利用MAX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高分。
(4)利用MIN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低分。
(5)利用SUM函数计算各科成绩的总分。
(6)利用RANK函数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学生排名情况。
(7)利用SUMIF函数计算男、女生总评成绩之和。
(8) 利用IF函数计算等级,总评成绩大于等于85为优秀,小于60为不及格,其余为及格。
3 案例知识点讲解
3.1 公式
公式的一般形式为:=。表达式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字符串表达式等,表达式可由运算符、常量、单元格地址、函数及括号等组成,但不能含有空格,公式中前面必须有“=”号。
3.2 函数
Excel 2010函数是系统为了解决某些通过简单的运算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而预先编辑好的特殊算式。函数包括函数名、括号和参数3个要素。函数名称后紧跟括号,参数位于括号中间,其形式为:函数名([参数1 [,参数2 [,…]]]),不同函数的参数数目不一样,有些函数没有参数,有些函数有一个或多个参数。一个函数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4 案例实践步骤
(1)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选择I4单元格,选择【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AVERAGE”,单击确定,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输入D4:H4,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学生平均分的计算。
(2)利用公式计算总评成绩,总评=平均分×0.7+操行×0.3。单击k4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i4*0.7+j4*0.3”,然后回车确定,再利用填充柄“+”计算其余学生总评成绩。
(3)利用MAX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高分。单击D12单元格,利用【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函数“MAX”,单击确定,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在Number1中输入D4:D11,单击确定按钮。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最高分的计算。
(4) 利用MIN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最低分。单击D13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MIN(D4:D11)”。利用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最低分的计算。
(5)利用SUM函数计算各科成绩总分。单击D14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SUM(D4:D11)”。利用使用填充柄“+”完成其余课程总分的计算。
(6)RANK函数根据总评成绩计算学生排名情况。单击L4单元格,在编辑栏输入“=RANK(k4,$k$4:$k$11)”,回车确定,再利用填充柄“+”计算其余学生排名。
(7)在学生成绩表中利用SUMIF计算男、女生总评成绩之和。先计算男生总评成绩之和,女生总评成绩之和方法相同,单击D15单元格,选择“SUMIF”函数,在弹出的函数参数对话框中,“Range”参数里输入“C4:C11”,在Criteria参数里输入条件“男”,在Sum_Range参数里输入“k4:k11”。
(8)利用IF函数计算等级,总评成绩大于等于85为优秀,小于60为不及格,其余为及格。单击M4单元格,在其中输入“ =IF(k4>=85,"优秀",IF(0k4
5 Y语
在Excel教学中设计了学生成绩表案例,包含了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使学生理解了公式使用必须先输入等号,然后根据Excel中提供的+、-、*、/等符号进行表达式计算。函数包括了AVERAGE、SUM、MAX、MIN、RANK、IF、SUMIF等,主要使用【公式】选项卡下的插入函数命令按钮,然后根据不同函数的参数要求按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设置,通过此案例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了函数的应用,其中RANK、IF、SUMIF这几个函数还需多加练习和体会,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设指标集为U={U1,U2,,Un},评语集为V={V1,V2,,Vn},指标权系数子集为W={W1,W2,,Wn},U的第i个指标对应的评语集V中的评价V1,V2,,Vm的隶属度分别为ri1,ri2,,rim,U的这一指标Ui对于V中的每一种评价的隶属度组成了V上的模糊子集,记为Ri={ri1,ri2,,rim}。对于每一指标Ui(i=1,2,,n)都求出对应的Ri,就构成了一个U×V上的模糊矩阵。需要说明的是,指标集U、评语集V及指标权系数子集W之间的要素对应关系、数据的计算处理原则,都需要在评价工作开始之前由评价领导小组予以确认。如学生对教师某项评价指标的认定为“优”,在综合评价时可以使用的评价介质数值应该是“8”还是“9”?该项指标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及权重数值是多少?模板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些具体的要素要求,考虑数据表直接的相关关系。
二、模板的建立
现以具体的调查项目为例,说明利用Excel建立模糊评价模板的方法:问题:您认为某老师在授课认真程度方面的表现为。A优秀B良好C中等D一般E很差学生在选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五种选项,利用Excel中的条件函数,就可以完成从模糊评价向数值评价介质转换的工作。这种转换有利于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师、同一问题的评价结论的综合。如果按一般的认识原则,90分以上为优秀,80-90之间为良好,70-80之间为中等,60-70之间为一般,60以下为很差,即可进行如下设置:在新建的*.xls文档的作业表sheet1中选取C4单元格,在该单元格中输入学生的选项号,假定为A;然后在该文档作业表sheet2的C4中单元格,键入“=”,并输入条件判断函数IF(Sheet1!C4="A",9.5,IF(Sheet1!C4="B",8.5,IF(Sheet1!C4="C",7.5,IF(Sheet1!C4="D",6.5,4))))完成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的转化。在所有转化值的末端,插入Average函数,取得综合评价数值;然后在作业表sheet3关于该教师授课认真程度评价关键词位置,键入“=”,并输入反向的条件判断函数IF(Sheet2!C4>=9,"优秀",IF(Sheet2!C4>=8,"良好",IF(Sheet2!C4>=7,"中等",IF(Sheet2!C4>=6,"一般","很差"))))。如果需要应该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综合评价值,则可以在作业表sheet2中所有评价项目的结尾处,根据事先拟定的项目权重,对各个项目对的Average评价值计算加权评均数,作为整体评价数值;在作业表sheet3中关于教师教学情况的整体评价的关键词位置,利用反向的条件判断函数,设定评价关键词。
这个计算过程就是将最初的模糊评价值全部录入作业表sheet1,作为原始数据矩阵;利用Excel的条件判断函数,作为沟通“模糊评价——数量测算——定性评价”的桥梁;将作业表sheet2设定为数据变换与测算矩阵;将作业表sheet3设定为教学质量定性评价的模板。这三个作业表中,只要将作业表sheet3的格式设定好,符合文件打印的格式,就可以在作业表sheet1的全部数据以矩阵方式录入完成之后,直接转换到作业表sheet3,打印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定性评价报告。该报告,既能够进行定性说明,又可以有数量分析,具备较强的说服力。
三、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Excel教学 多重综合教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76-01
Excel软件教学常用的方式是直述式教学,虽然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但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好,特别是计算机基础和逻辑思维较差的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教学效果很不好。如作为直述式教学法对于Excel的函数功能就直接进行介绍函数用途、语法及参数的定义,顺序讲解,枯燥无味,不宜使学生产生兴趣,反而让他们觉得函数是非常复杂烦琐的,自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处理好学生自我学习与老师教学指导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所以运用多重的教学手段,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主观上调动学生对Excel学习探索的兴趣。
一 Excel教学特点
在Excel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大多是入门级的学生,而Excel是技能型课程,要求学生能以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任务为教学目的和出发点,所以从单纯地知道每项功能在什么菜单下直至熟练运用,正确地实现功能得到统计数据不仅是掌握了功能命令就能完成的,还需要掌握每个功能命令的组合和命令中参数设置等细节。因此,在Excel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只向学生讲授功能的使用。
针对这样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本文总结出错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Excel软件教学中的综合应用。
二 多重教学法在Excel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Excel所有的知识点分为基础知识入门基本操作、工作表的制作与美化、公式和函数的运算、数据管理分析、图表分析及数据透视和Excel开发工具的使用等多个章节,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特点,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时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个章节根据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分为多个案例。下面以公式和函数的运算章节为例具体说明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根据函数公式的功能作用将本章节函数组成多个包含多种函数的例表,用于案例教学进行函数的功能讲解,使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独自制作完成相同的例表,理解相关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在学生掌握函数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后,由教师提供样表模板和需实现的功能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制作完成“大学生基本信息表”“大学生成绩统计表”“在校期间成绩查询证明”等任务,在下发任务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例表任务的基本思路,同时给出相应的提示,本表制作中需要使用什么函数来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功能等,如学生通过任务“大学生基本信息表”要完成实现从身份证号和学号中提取出该学生的生日、年级、判断并填写性别等功能,其中,该表涉及的函数有逻辑函数IF,文本函数LEFT、MID,数学函数MOD等;“大学生成绩统计表”要完成每名学生的平均分、总分、排名并标注有无补考的科目,其中,涉及的函数有数学函数SUM,AVERAGE;逻辑函数IF,AND;统计函数RANK等。“在校期间成绩查询证明”需要完成通过输入学号或姓名即可查询出该名学生所在的班级、年级、所学的专业等基本信息和在校期间各科成绩等,其中,该表涉及函数有查找与引用函数VLOOKUP,INDEX,INDIRECT,MATCH,统计函数COUNTIF。另外,在公式的运算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针对这个知识点按原来的直述式讲法学生根本不能掌握,于是我们把这个知识点直接调整到函数的使用中来提出。讲解该重点时可以采用错误教学法,故意在演示VLOOKUP函数中不明确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完成任务复制填充VLOOKUO函数时暴露出错,教师再针对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对比相邻函数中参数细节上的不同逐步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再对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演示其区别,这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对参数设置细节的重视。其中,一些掌握程度好的学生通过自学新的函数会提出使用新函数实现所要完成的功能,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实现一些新功能。通过以上例表可以将函数中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这样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的作用结果
多重综合教学方法在Excel 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功能命令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合理地把不同的教学方法用于不同的重点,并混合多重教学方法作用在同一章节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部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自学新知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Excel;财务管理;教学方式
Excel拥有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界面简洁直观、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满足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各环节的不同要求。利用Excel可以降低财务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融入Excel,帮助学生掌握Excel系统的操作技巧,使学生通过Excel系统提供的各种帮助,更灵活轻便的解决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1]。
1.将Excel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的重要性
1.1Excel功能强大
Excel软件包含工作表、图形、互联网、数据库等功能,而且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因此得到了广大财务工作者的重视。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使用面宽
Excel获取信息数据源的多样性,扩大了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使用面。
1.1.2效率和准确率高
Excel具备的计算分析函数的作用对财务管理工作十分巨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1.3可以对预测和决策提供帮助
Excel系统具备财务分析和管理工具,能为财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帮助。
1.1.4提高企业效益
利用 Excel系统提供的各种分析工具,以及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可以针对的企业核算数据建立各种分析和决策的模型,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企业避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很大的裨益[2]。
1.2新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掌握Excel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之中,随之相应的财务活动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间财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投资和融资渠道的增加,在使企业财务决策更具自主性的同时,也增大了企业面临的风险。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信用的广泛使用,使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形成了俱荣俱损的情况。这些新形势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由单纯的核算型人才向决策支持型或管理型人才过渡,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计算机技术熟练应用,并利用相关软件来对经营问题进行分析、干预甚至决策[3]。Excel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一款图形数据处理办公软件,由于其强大的信息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被财务工作者广泛的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通过运用Excel系统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工作的效果、降低了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2.Excel的工作流程
2.1Excel的工作方法
财务工作者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数据处理,其步骤主要包括,设计数据模型、采集数据、模型求解等,最后形成数据报告,通过编辑工作表、分析评价等过程完成业务处理。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表应包括表标题,表头,表尾和表体固定栏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标题、表头、表体等内容都要录入到相应单元格中,以免混乱。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可通过直接输入或从外部获取两种方式。在进行直接输入数据的操作时时可以直接在表中输入或通过公式生成。从外部获取数据时可通过数据库、互联网上或其它工作表等。一张工作表建立后要达到最佳效果,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这时一般可以通过设置单元格格式,调整行间距和列宽,向工作表中添加其他内容等措施就可以完成了[4]。
2.2图形分析法
人类对图形有着天然的直觉,用图形和图表形式表示数据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对人们分析数据有着很大的好处。Excel系统就提供了十几种图表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图表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一种或数种图表类型。根据统计人们在Excel应用中最常采用的是饼图、直方图、雷达图等。在Excel中可以建立嵌入式图表或者直接建立图表工作表[5]。其中嵌入式图表是把图表建立在在原始数据所在的数据表中,相当于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嵌入一个图形。而图表工作表则是把图表绘制在一个独立的工作表中。但无论图表是嵌入在原始数据表中还是自成一表,它们都与原始数据表密切相连,在表中任何数据变化都可以立即反应。
3.Excel进行财务管理教学遇到的问题
3.1课程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课程教学的质量。Excel与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再加上此课程大部分开设在专科院校或职业学校中,其硬件不足,水平较低,所以教材的质量一直没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没有进行专门宣传,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这门课程认识较少,这也导致了这门课程关注较少。现在教材主要存在包括内容编排缺乏系统性、知识点散无章、拓展性差等。在教学反馈中,有很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编写详尽也易于学习,但却无法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这点其实是中国所有教材的通病,理论与实际脱节。
3.2学生缺乏系统性训练
由于计算机知识较为难懂,计算机教学需要专门环境等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Excel与财务管理教学时,要有足够的时间。但大部分学校此课程开设的时间仅为一学期,学时不超过50个,这就客观上加大了老师授课时的难度。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讲课速度过快,学生们还没完全掌握,就已经开始了下章内容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们的畏难情绪。在教学时数分配上,简单分配,甚至将时数一分为二,教师授课与学生实训各占一半,这种简单的时数分配并没有考虑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难度差异,所以教学效果不佳就是必然的了。
3.3学生未能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遗憾,高等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应试教育,之前学习时死记硬背、照搬硬套那些已经行不通了,你的能力是要经过公司检验的,只有能力够高,活学活用才能够被公司录用。正所谓“死读书,读书死”。死读书的唯一结果只能是学而无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6]。但是现如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未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这与多年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性地接受。
3.4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热情不高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主要是因为所学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没有乐趣,缺乏兴趣。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未来缺少规划,缺少追求,在学习过程中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而且从不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与素质,罔顾毕业后寻找工作的压力,白白浪费大学时光。
4.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1加强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建设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课程需要选择或者编写适用的选材。教材内容的编排最好做到由浅入深,避免难度陡增的情况。在介绍Excel系统的单项功能时,除了介绍基本的使法,最好也对Excel系统单项功能在财务管理相关模块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介绍,这样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并且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在教材编写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注重实际的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编写内容,以防教材与实际脱节。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的建设工作,还应重视教辅资料的收集与选择,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稳固专业知识,并且持续获得提高,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2以创新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
在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通过融汇贯通,所迸发的一种一种改变生活的灵感和能力,就是创新。在Excel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就应该把创新放在首位,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案例教学模式。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必须做好任务的设置和案例的选择两个步骤。在任务的设置上,首先必须要求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来保证教学的实用性,避免华而不实,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力,确保挑战性,但不应该变成不可完成的挑战。案例的选择上,重点在于案例资料的收集与组织,确保资料内容翔实。当以上两项工作都得以高质量完成时,以创新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案例教学必将能够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7]。
4.3加强师生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的主体,双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学习都不能有效的进行下去,所以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要加强师生互动,则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教师在加强自身素质,尽职尽责的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要一味的以教师自身为主,强调学生的作用,这才是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
5.结束语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Excel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简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决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财务应用软件系统的实施则是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学校作为进行教育的主体部门,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进行Excel与财务管理的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其深远意义,为国家建设输出更多的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黄国荣.关于计算机辅助财务管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
[2]牛凤英.EXCEL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72-74.
[3]张志敏.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144.
[4]戴泽龙.谈Excel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3,20:87-88.
[5]魏永宏,周少燕.运用Excel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研究[J].全国商情,2014,22:72-73.
[6]段琼.谈Excel财务函数在财务管理中的几点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5,04:134-136.
[7]岳中心.基于EXCEL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关键词:Excel;公式;函数;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705-02
Study and Research on Teaching of Formulas and Functions in Excel
XIA Yun, ZHAO Che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of formulas and functions i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in Excel teaching. Data computing in Excel is done by formulas and functions.If the formulas and functions can be well done,then the efficiency of daily work in Excel can be improved.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teaching methods and experience about the teaching of formulas and functions in Excel teaching.
Key words: excel; formulas; functions; teaching
Excel是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它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它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如管理、统计财经、金融等。Excel中公式函数,Excel提供了涉及不同领域的函数以及公式功能,正确的使用函数和公式,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因此,在Excel教学过程中,公式和函数方面的教学成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公式和函数的概念
Excel中的数值运算是由公式和函数完成的,在Excel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们弄清楚公式和函数的概念,使得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正确的选用。
1.1 公式的概念
Excel中的公式是指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的等式,它是必须以“=”开始。例如,“=B3+C3-D4”就是一个公式。
公式中的运算对象可以是常量、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函数等。运算符表明完成的是何种计算,在Excel中包含如下四种类型的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加)、-(减)、*(乘)、/(除)、%(百分号)、^(乘方)。
2)比较运算符:=(等于)、>(大于)、=(大于等于)、5”后,A1单元格显示的值为FALSE。
3)文本运算符:&是文本连接符,例如:A1单元格中的内容为“’111111”,在B1单元格中输入“=”密码:”&A1”后,B1单元格中的内容为“密码:111111”。
4)引用运算符:区域运算符“:”,它是对两引用之间(含该两引用本身)的所有单元格的引用;联合运算符“,”,它是将多个引用合并为一个引用;交叉运算符“ ”(空格),它是产生同属于两引用区域的引用。
这些运算符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如图1所示。
若优先级相同,则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运算。
1.2 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Excel提供的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现成的公式。它是由函数名和参数组成的,其语法形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其中函数的参数可以是常量、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其它函数等。Excel中提供了两百多个函数,这些函数功能很强大。根据函数功能或运算数的特点,分成数据库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工程函数、财务函数、信息函数、逻辑函数、查找函数、数学函数、外部函数、统计函数、文本和数据函数等11大类。函数的输入可以直接输入(前提是该函数已经较为熟悉),也可以选择插入函数方法。
2 教学中案例的设计
在Excel教学中,一般需要在讲解中配合多些实例操作,使得讲解更为透彻和易于理解,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需要对这些案例进行精心的设计。同时,由于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而且会碰到多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无法面面俱到,需要做的是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方法。
2.1 公式的应用
1) 公式输入“=”开头
Excel中公式应用比较多,在教学中强调输入公式时一定要输入“=”。在教学中,可以以如下的例子加以说明,要计算“3/10”的值,首先在A1单元格内输入“3/10”,结果得到的是如图2(a)的结果,是一个日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A2单元格内输入“=3/10”,这是因为题目要求是求值,所以应该输入公式,而且公式必须以“=”开头,该结果如图2(b)。
2) 公式中有单元格引用
在Excel中进行公式输入时,有的运算数可能不是常量,而是单元格的引用。在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的实例如图3加以讲解。
图3中的实例可以看出如果要求TCL的销售量小计,若不使用函数,则在F3单元格内应该输入“=C3+D3+E3”,其中C3、D3、E3是单元格的相对引用,且C3、D3、E3这些单元格地址建议不是从键盘输入,而是用鼠标单击所需单元格即可,而运算符必须从键盘输入。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同学在F3内会输入“=85+55+78”,那么讲授时可以强调所需数据都是来源于现有的单元格,就可以直接使用单元格引用了,便于数据的更新,例如,若E3中的内容修改为80,若F3单元格内输入的是“=C3+D3+E3”,则F3的内容会自动更新为一新值,而若F3单元格内输入的是“=85+55+78”,则意味着F3单元格的内容需要人工修改,否则数据有误。接下来,使用公式复制,即拖拽填充柄就完成了其他品牌的“销售量小计”列的计算,此外,在此处可以配合讲解单元格的相对引用的概念:公式中的相对单元格引用是基于包含公式和单元格引用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强调并展示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也随之改变。
类似的,可以在F7单元格内输入“=F3+F4+F5+F6”,完成销售量总计的计算。在G3单元格内要求填入的是销售金额,应该就是求值:销售量小计*单价,因此,在G3单元格内输入“=B3*F3”,再使用公式复制即可完成“销售金额”列的计算。
在计算销售量比例,即使用公式“销售量小计/销售量总计”,这个公式看似很简单,例如,有的同学可能是这样做的:在计算TCL的销售量比例时,在H3单元格内输入“=F3/F7”,再使用公式复制,这时H4等单元格会出现如图4所示的错误,该错误“#DIV/0!”是由于H3单元格公式中除数为单元格相对引用导致的。可以具体展开如下分析:在计算TCL的销售量比例时,在H3单元格中输入“=F3/F7”;在计算康佳的销售量比例时,在H4单元格中输入“=F3/F7”;类似的分析,得出所要求输入的公式中除数F7是不变的,因此,F7单元格的引用应该是绝对引用,即在H3单元格中输入“=F3/$F$7”,再进行公式复制即可。
3) 公式中有常量
在教学中,要强调Excel公式中除了单元格引用外,还有可能会出现常量的使用,例如图5中的实例,总评成绩的计算公式为“=平时*25%+期中*15%+期末*60%”。
因此,先计算学号为001的总评成绩,即在E2单元格中输入“=B2*25%+C2*15%+D2*60%”,再进行公式复制即可计算出其他人的总评成绩。
2.2 函数的应用
Excel中函数有两百多个,在课堂教学时特别是公共课教学时不可能把所有函数都作一一介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使用函数时要注意函数功能的说明以及参量的要求。例如,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以图6中的实例对函数的使用加以说明。
若要计算学号“001”的平均分,除了在F3单元格内输入公式“=(B3+C3+D3+E3)/4”外,则更多的而且更为方便的是在F3单元格中使用求平均值的函数average,具体操作是,选择F3单元格后,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函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自己去找求算术平均值的函数,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入函数”对话框。注意当无法确定所需函数的种类时,可以选择类别为“全部”,当每选定一个函数时,窗口的列表框下方会显示该函数的功能。当函数确定后,出现如图7的函数参数窗口,要求仔细阅读函数参数的说明信息,再进行参数的设置即相关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选择,也有可能参数是常量。
这样,确定后在F3单元格中使用的是函数“=AVERAGE(B3:E3)”,再进行公式复制,即可完成“平均分”列的计算。
类似的,使用sum函数求总分,max函数求最高分,min函数求最低分,rank函数求排名。其中,rank函数较为复杂,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先看看每一个参数的说明,谈谈他们的理解,再给予相应的解答,强调Ref参数是一组数的引用,在本题中这组参与排名的数的区域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该单元格区域的引用应该是绝对引用。
因为Excel中的函数比较多,在教学中只能介绍一些常用的简单函数,因此,一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理解“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出现的函数功能说明文字以及“函数参数”窗口中参数的说明文字,以便能在实践中更快更好的使用函数。
3 加强实践环节
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需要上机实践来巩固, 所以要安排相应的上机练习时间,一般安排两次实验。通过上机演练,学生才能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的漏洞,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加深对公式和函数应用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设计,激发学习Excel的热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教学;Excel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264-0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实验和工程计算紧密结合的课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测定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拟合,而反应器设计中,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涉及到迭代计算、微分、积分、数值统计等过程,更是难以通过手算进行求解的。
Excel软件具有强大的图表及数值处理功能,用户无须编程便可进行多项式拟合、非线性单变量求解、多变量规划求解等复杂计算,在众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3]。现以根据实验数据求解反应速率方程、数值积分和非等温反应器反应器温度、转化率求解为例,介绍其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数据求解反应速率方程
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反应式aA+bB=pP+sS的幂指数型反应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二、计算数值积分
在计算管式反应器体积,某一转化率对应的反应时间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积分。当积分公式比较复杂时,无法直接得到解析解,需要用数值方法进行积分。
在excel中,可以用图4所示的工具表进行计算[5]。表中定义的公式有
delta=(Sheet1!$B$7-Sheet1!$B$5)/500/10^n
F_X=EVALUATE(Sheet1!$B$3&"+0*x")*delta
Integral_Fx=SUM(F_X)
n=Sheet1!$B$10
X=Sheet1!$B$5+((ROW(Sheet1!$1:$500)-1)*10^n+TRANSPOSE(ROW(OFFSET(Sheet1!$A$1,0,0,10^n,1))))*delta"
其中delta生成x的分割间距,X生成每个分割点的x值数组,n为精度控制值,F_X为计算每个分割小条的面积,生成一个内存数组,Integral_Fx为将每个小条的面积总和,即f(x)函数的数值积分。
通过输入被积分函数,积分上下限,选择计算精度,就可以得到积分的结果。其中选择高精度结果为6.10861,该结果与解析6.109相差不大,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三、计算非等温反应器的反应温度、转化率
在非等温反应器中,反应速率除了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外,还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速率加快,而反应加快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促使反应温度进一步升高。因此,对非等温反应器的计算,要同时联立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方程进行求解。可以用Excel软件的单变量求根功能来计算。
四、结论
采用Excel软件,能够借助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完成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数据分析、图形展示、数据处理工作。该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香兰,曹俊雅,张军,解强.Excel及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在化工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化工高等教育,2012,(3):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