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专业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教师合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对课改新型理念进行有效探讨,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各个学科教师也应当注意配合力度,将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关注重点;教师还要着力对教师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使其在互动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能否理解教育改革理念是决定教育改革是否能够实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程改革理念贯穿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还应加大与其他教师之间探讨、交流的频率,在课程改革核心问题、教学目标中形成工程。一些情况下,课程改革理念或多或少都会与教师日常行为习惯产生一些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增多,其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甚至一些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异常感,此时如若没有外界因素及时给予知识,那么很容易导致改革流于形式。因此,在校园教学中营造一种教师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环境就显得极其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旧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因此教师更要在不断合作学习中找寻最佳解决方案。虽然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师教授学科各不相同,但是在整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观念等方面,各个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联系。所以,为了更好地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即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开展合作方式。除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合作也是决定新课改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新课改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将生活与教学进行有效联系、培养学生探究、动手能力。这对于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单一讲授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发展更具主动性、自主性
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的符合当前课程发展趋势,教师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更新、优化自身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应抓准专业发展机遇,不能仅仅依靠定期培训。由于新课改力度较大,所以教师本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对于教师而言,正是一个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教学方式,将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总的来说,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即使建立自主发展意识,在实践中思考、学习,进而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要求。教师自主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可以在外界压力环境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明确自身学习内容,并且有一定达成目标的个人能力。但是,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自主发展并非易事。教师日常工作压力本就繁重,再加上外界多种因素,使得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此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对教师本人进行适当的外部干预。由于教师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但是由于日常工作繁多很少有时间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在学校为教师创设适合教师自主发展的工作环境。首先,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给予教师充分的个人选择空间。每个教师都其自身特有的教学模式与思维习惯,所以自身的发展路径也都各不相同,不管是自身教学还是个人发展都需要自主空间。教师专业发展虽然离不开行政的引导,但是如若行政力量过强,极易导致教师出现等级化、功利化行为,进而影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其次,在对教师进行整体评价过程中,不能以某一固定指标为评判标准。在本次改革中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明确要求:教师在自身教学行为分析中,应当以自身评价为主,校长、学生评价为辅,从各个渠道获取不同信息,进而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传统评价中过于看中学生个人成绩,此种评价方式势必会对教学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最后,真正切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依靠充分的自主发展时间。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承担基本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其他多种形式的任务,为期增添了额外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工作自主性。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就教师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进而为教师创造更多的自由选择时间。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取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几点问题,相应的提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进一步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2
魍车男в镂慕萄е校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考虑,一直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正确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一直沿用落后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对语文的生字词、句子、文章等的灌输,并要求学生采取机械记忆的方式,对大量的内容进行背诵。长此以往,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并未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单一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辛苦地教学,学生则被动地听讲与记笔记,教学手段非常的单一,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的沉闷,既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又不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中,甚至部分学生对语文教学提不起热情,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打游戏、看小说、睡觉等,不仅耽误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对他人听讲造成干扰。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维护自身权威的形象,缺乏与学生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讲完课堂内容后便直接离开课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此外,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疏远,学生因感到害怕而不敢积极地发言,整个语文教学课堂陷入至沉闷的氛围中,无法保障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全面的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学生在教授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更要重视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今后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改变一直以来以讲述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至语文教学课堂中。
(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既要在学习上提供学生必要的帮助,又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教师应改变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努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讲故事、角色扮演、演话剧、朗诵等,让语文教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除了课堂之内教师要密切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同样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共同参与打篮球、踢足球以及跳绳等活动,或者开展成语接龙与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三)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每天可以接受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大量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同样如此。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将其落实于日常生活,不断地学习与丰富自己,满足新时期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局限于以往的通过书本、报纸等学习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获取知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并将最近的消息传递给班级同学。
(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简化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够以声音、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直观的、形象的向学生呈现语文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岗位中, 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不仅要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涉猎其他专业方面知识,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应重视补充与拓展各方面的知识,涉猎如历史、地理、艺术以及哲学方面知识,满足现代化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香花.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0):175-175.
[2]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中),2012,07:95-96.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一个课堂的掌控者与管理者,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甚至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对原有的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全变革,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课程实施的成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平,培养自身的能力,形成自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呈现良好的素质与形象。
一、完善自身的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师者风范,塑造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教师高尚的思想素质包括:高尚的敬业精神,崇高的师德修养,积极的人际合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1.教师要干一行,爱一行
热爱自身的职业,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唯一目标,思想品德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目,它更加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崇高的思想素质,喜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一生的使命去执行。
2.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教育事业的关注对象就是学生,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培养才能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下去,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温暖、温馨的学习环境,友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学氛围,也是一种教学力量,教师要善于用浓浓的爱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
3.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充满教育意义的学科,他是以塑造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争做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学科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为他们做合格的社会公民做好准备,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关爱学生,还要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关心人类的发展,站在人类进步的高度来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人类的进步,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提高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的基本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有资格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思想品德科目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涵盖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
1.知识素质
教师要想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前提是要自身具备高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本人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形成必备的知识要素,将这些知识要素有机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功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作用。
知识素质又分为两方面: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
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关键部分,具体涵盖思想品德的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学、心理学等,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且思想品德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与社会、与其他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实现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灵活应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解答问题,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快乐。
实践性的知识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运用能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些实践能力能够评判一名教师的知识运用能力。
2.能力素质
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能力,而且也要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运用,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还要拥有一定的综合课程的能力,注重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深入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积极的工作态度深入研究专业知识本身,不断开拓、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反思,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总结教学经验。
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下,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教师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军燕.浅谈社会文化环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J].承
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03).
在面对当前新世纪新时期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而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当前教育深刻变革的浪潮中逐步走向历史发展的前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以人文本”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语文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对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要求培养,使得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意义日渐凸显出来。
一、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就意味着改变,推陈出新,求“变”与“新”的相契合;创新教育则是在于培养人的创造力,以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上的开拓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培养。因此,把创新教育恰当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与之巧妙地相融合,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语文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创新教育,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生机。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在面向实践本身的过程中,对于语文教师的理解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以往单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探路者、思考者、实践者。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发展的路径上,创新教育对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主体地位都受到了重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源泉,基于这一点的重要性,作为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在为了学生,为了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奋斗,提高自身教学专业素养,为语文的创新教学练好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二、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1、基本教学技能薄弱。语文的基本教学技能是语文教师创新教育综合素质能力达标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技能的认识不到位,理解单一化,认为自身就是语文教学的教书匠,成为语文知识的拥有者即可。实际上这是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探究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的教学技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应具备教学计划能力、钻研能力、洞察能力,这是面对语文创新教育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2、教师角色转变僵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影响力依然存在。语文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在启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开拓学生思维创造力。然而,目前还是有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转化角色的过程中变得僵化,甚至还是在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味地灌输式学习,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创新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师综合性学习认识不到位。语文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过程能够游刃有余的知识源泉。可是,一部分教师还是机械式地学习基本语文知识,墨守成规,不能做到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扩展知识面,更不具备综合学习的能力,这都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真正达到创新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创新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1、提高知识素养,转变固有教学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好语文创新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素养,这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广博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三方面的提升,转变以往的僵化教学观念为教学的创新者,这样才能随时应对挑战,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创新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学技能,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学习工程,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开启学习这门基础学科的兴趣,就应该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具备计划能力,为不同层次学生做好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具备钻研能力,梳理教学内容,在脑中形成教书育人的框架,从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针对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教师更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掌控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转变教学方法,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以此开启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提升能力素养,转变课程教学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以创新教育作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主旋律的今天,语文教师提升能力素养,转变课程教学理念摆在了重要位置。事实上,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自身的创新性,而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转变以往的课程教学理念,是保证创新教育的源泉,更是启迪学生学习兴趣的风向标,进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师声乐;集体课;声乐教师;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21-02
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声乐集体课不同于传统个别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因此对担任声乐集体课的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是决定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声乐集体课不能仍然依靠“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的经验化、感觉式、单一式来教学,而必须提倡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科学化、综合化。因此,声乐集体课的专业教师应具备更加综合全面的能力。
一、组织教学的能力
随着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声乐老师从面对一个学生的教学也变成面对一群甚至一个班的学生的集体教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学对象的增加,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有序进行。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比,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更具系统性、计划性和严谨性。声乐教师一方面要掌握集体教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声乐集体课的课程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好声乐理论教学和声乐技能教学的时间,保证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下面以一、二年级的声乐集体课教学内容安排为例进行说明:(1)发声练习。为了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进行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就歌唱的音域来说,要用一年的时间巩固中声区的声音,第二年才开始逐步扩展音域,通过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达到两个八度的音域,满足其中小学歌曲教学的需求;(2)声乐基础理论。为了使学生熟悉声乐的基本概念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以作品赏析为主,内容可按演唱风格、歌曲体裁、题材和演唱形式等划分。二年级结合中小学歌唱教学,逐步涉及中小学歌唱教学法、童声训练、儿童嗓音保护等内容,同时让学生模拟简单的教学过程;(3)钢琴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在弹唱作品的选择上应结合培养目标以中小学教材歌曲为主,熟悉两升两降以内的歌曲伴奏,歌曲包含四拍子和二拍子的抒情歌曲和欢快的儿童歌曲、二拍子为主的进行曲风格歌曲和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歌曲。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
在声乐集体课中,教学过程的组织是教学内容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需要不断的强化、提高。声乐集体课一般为20-40人的学生同时上课,因此教师既要集体授课,又要尽可能地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呼吸训练为例:在一对一的声乐课中,教师可让学生把双手放在教师的双侧腰上,体会横膈肌运动以及腰背部的肌肉群组成的“气息环带”,这个方式非常直观。但在集体课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如果逐一体验比较耗费时间,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排成几排,后面的同学把双手放在前面的同学的双侧腰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来体会横膈膜运动,并同时结合无声练习,用嘴发出“丝”声来体会横膈膜与腹肌的力的对抗感觉,这样不仅学生自己本身在做练习,同时也能体会别人练习的感觉,还有利于同学之间形成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可以说,在声乐集体课中,声乐教师不仅要负责课堂的教学秩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能够灵活处理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保证教学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教学内容高效率展开,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障。
二、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相关的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知识
进行发声训练是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能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说,适当的发声练习也是必要的。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同时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歌唱状态。同时,教师还应了解与歌唱器官构造有关的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知识,对歌唱中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及协调动作有较系统的认识,明确歌唱的概念,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声乐演唱能力
声乐演唱能力是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其顺利进行声乐教学的保障。声乐教师的演唱能力对学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个优秀的声乐教师必须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嗓音,用声音来示范教学,集体声乐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声乐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进行范唱,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发声要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的声乐演唱能力,是言传身教的体现,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
四、钢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能力也是声乐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钢琴伴奏主要从和声、意境和色彩方面对歌曲加以渲染,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风格等,同时也能够保证音乐的完整性。此外钢琴伴奏还能够激发学生演唱的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声乐演唱,从而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够促进学生演唱技能的提高,对教学也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声乐教师没有钢琴伴奏能力或者只会弹一些简单的旋律,学生的演唱情绪和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每个声乐教师都知道钢琴伴奏能力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声乐集体课中,老师要尽量提高钢琴琴谱伴奏能力和简谱即兴伴奏的能力,这在声乐教学集体课中是至关重要的。
五、具有比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
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进行音乐鉴赏时要对古今中外的声乐史和音乐理论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要拥有比较丰富的艺术知识等,用自己的良好的艺术修养去启发和感染学生;文学作品对人心灵的滋养、性情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有助于引领学生完整表达作品意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纵情地歌唱,将声乐课变成使学生得到一次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艺术。
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传统的声乐教学由抽象变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它把声乐教学中的各种声音、文字、图像等统一起来,使教学更加形象、更具感染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将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声乐集体课中应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强调声乐学习、表演和欣赏的综合教学,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获得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
在声乐集体课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集体课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果说多方面知识的掌握、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声乐集体课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教学的能力、掌握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和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精湛的演唱范唱能力、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艺术、文学修养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则是高师声乐集体课改革对专业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元平.关于声乐教师能力结构的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2]石月婷.简论声乐教师的基本能力结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3).
[3]张晓钟,王必主.谈高师声乐教改对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J].中国音乐教育,1996(6).
[4]李平闪,李长青.高师声乐教师的基本修养和专业教学能力[J].艺术教育,2005(4).
康复治疗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近年来国内各高能院校正相继开展,如何在各教学环节中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作为应用性学科的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一种模式,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老师则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从新整合,把教材内容和教材目标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任务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是围绕一个个任务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适合操作性较强专业的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配合不足
上课前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过分依赖老师,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不能高质量的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在课堂上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能形成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活跃思维氛围;可能会存在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的学生。
1.2 教师经验不足
教学质量参差不等;知识体系不完善,知识量欠缺,不能从分的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课堂进度不容易控制,组织讨论时引导、组织能力不够;尚未有与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向匹配的教材、教案、教学评估体系。
1.3 教学时间不足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花在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中的时间和精力都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而目前的课程安排难以组织更多的教学内容。
2 对老师素质的要求
2.1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知识可逐渐改变或完善个人品质,而优秀的品格也将为获得新的、有益的知识提供可能。谦虚好学、幽默诙谐、智慧、友善都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教师优秀的品质有助于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文化[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对教学的配合程度,有利于任务驱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开放式教学需要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需要教师具备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将这种精神带到课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2.2 要求教师理解任务驱动法内涵,明确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学习方法,老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3],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拥有处理实际问题的“工具包”,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步骤分为四步:一、创设情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并尽可能真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利于学生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新知识。二、确定任务:教师要选择与当前学习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使学生面临一个立即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三、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构成中以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主,教师起到引导思维和帮助的作用;四、总结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并很好的掌握的实施步骤,才能真正将任务驱动法实施到教学当中去。
2.3 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知识的储备量
传统教学方式老师通过认真备课,准备出课上教授的内容,课上有老师为主导,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内容容易掌控。而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学生就某一问题或某几个问题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学生思维处于主动、活跃状态,思维所涉及的层面可能会超出当堂课所学内容,提出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储备大量的知识,遇到类似情况能从容应对,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2.4 要求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正是师生配合,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在上课前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认真思考和准备。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自觉的、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怎样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影响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育人,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学习是他们的需要和责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4],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5 要求教师具有课程组织和编制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调整教材 案例教学 促进就业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在人才的需求方面,将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作为录用职员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医药领域,不论是医疗、医护的辅助岗位和药品生产、营销的生产操作岗位都需要计算机技能和专业技能同样过硬的基础型人才。因此,如何使得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尽快占领这一领域,并且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则对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当前就业市场对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医药类辅助型人才需求增大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高等学历医学生的大量产出,使得医药人才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导致众多没有学历优势的医药类中专毕业生丧失了应有的选择权,“双向选择”也近于“单向选择”。当然,这些指的是医药领域的高中级应用型人才岗位,但是对于医药领域中的各类辅助型技术岗位,却对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型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缺口。
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工作手段,已经深入到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医药辅助型岗位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如: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医学图像检索和文本资料、图像信息数据的管理;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案,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药品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药品网上营销商务;药品生产车间流程控制以及质量鉴定;加工和交流护理
服务以及管理领域内外的资料和数据等。以上这些技能都应用在医药基础岗位上,既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医药学专业知识,又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
2目前中专医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中等医药类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医药类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1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年级公共基础课之一,目前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以及网络基础知识和In-ternet的应用。以上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已经有所接触,从内容上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职业要求上也难以满足岗位需求。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从基础教学到临床诊断,从远程医疗到虚拟手术,计算机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备工具。而目前医药类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无法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同步,并且“医学”特色也不突出。这就带来了教学与实际相对脱节的问题,且未能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2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对教学要求各异
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基础差别很大,有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Windows和Office软件以及网络的使用,但有的同学仅停留在会打字的水平。如仍按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课,则有的同学“跟不上”,有的同学“吃不饱”。
2.3以讲为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固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的落后也同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黑板加板书”的教学方式已远远落后,而且,仅仅使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和演示也是远远不够的。原有的以讲为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
2.4毕业生计算机水平无法满足就业需求
许多考试优秀的学生不会用word制作患者体征信息检查表和患者病历,不会用excel进行药品库房的进出数量的统计汇总,甚至不会上网查资料,更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能胜任一个医务室助理、药房库管、营销开票的工作。针对学生就业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我对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应该说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根本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就业。
3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突出医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便于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专业性质,很快运用已有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投入工作,并且能够利用计算机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药类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研究,希望对毕业生更好的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适应医药类中等职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和硬件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应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所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教学大纲也要不断适当修改,使之不断趋于完善。大纲的编写应体现实用、实效性原则,照顾到普及的需要,又要兼顾先进性,应反映出计算机领域新的科技成就及其应用水平。其次要重视选用合适的教材,每一门课的教材选取既要保证基本的知识要点,又要适合医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一些更为适用的教材或讲义。医药类中等职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适应就业,就应该注重符合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教材的编写应该贴近就业岗位,以训练学生实操能力为主,贯穿计算机文化知识为辅的原则,减少教师讲的内容,增加实训的内容。如:尝试将计算机理论知识集中在第一章节,其余各章节各知识点以参考的形式列出,将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数据库以及医药领域中常用的应用软件等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发编撰成各种任务和专业岗位操作案例,分布于整个教材。特别是一些新问世的优秀的工具软件,可以用来充实教学内容。这些优秀的工具软件,实用性较强,而且简单易学,便于掌握。教学实践证明,从简单原理人手,讲解应用性强、见效快的软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为了给毕业生在就业上增加更多优势,可以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作相应调整。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机考证的过关率,培养双证型应用人才。
3.2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适应医药类中等职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目前医药类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主要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只是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局面,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听,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听懂,大多数学生跟不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将来如何跟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业,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
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项目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行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学法,它是将这门学科知识结合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多个项目。将课程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并以答辩和实践报告的方式交流汇总,最后将出现的问题和重点由教师突出讲解。任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专业岗位,如:病历的排版与制作,患者的生理体征的跟踪检查表的制作,收集和存储、处理患者信息的数据库软件使用,药品营销系统的应用,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集整理医药相关资讯,各种常用外设的使用,操作系统的修复和安装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它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应用并不完全是学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用出来的。大量运用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内容要轻理论知识重实践操作。教学中尽量对难理解的理论不做太多的解释,尽量把理论知识的程度降到最底。
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开始不理解或不完全明白的理论问题随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理解掌握。所以先实践探索研究后理论体会升华,对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探索能力、适应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3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
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还应与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例如,对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笔试;对具有一定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采用笔试或上机相结合的方式;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尝试采取完全上机考核的方式;也可以设计医药类专业岗位计算机操作项目,通过学生完成自选项目情况,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在考核中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考核,注重学生对项目总结报告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得如何,特别是综合能力如何,除笔试、口试、上机考核外,最好能再通过对岗位模拟操作和计算机课程设计进行考查和评价。
教师应帮助、指导学生根据工作实际进行选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有关单位的岗位进行实操考核和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在医药行业的最新应用状况和发展水平,使之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也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运用已有计算机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考核方法,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机制的结合,对培训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内涵;发展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促进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讨、研究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和发展,对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伦理概念的提出
在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提法比较少,大多使用“教师职业道德”。西方早期对“伦理”与“道德”的界定没有明显的区分。在我国古代,伦理包含着双重涵义:一是指人与人、人与相关事物的客观关系;二是指关系之理。“道德”指规律、法则、关系之理给人提出的心性、品行方面的要求,以及这种规范要求内化于心、得道于己而形成的个人品性、品德。因此,伦理与道德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但道德只涉及行为主体的个人,而伦理则涉及形成共同体的内部所有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伦理比道德的范围更宽,外延更广。
1988年,由王正平主编的《教育伦理学》明确提出,“教师伦理学是研究教师道德的学问”,把教育伦理学界定为研究教师职业劳动领域内道德意识和道德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这种观点,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接受。此外,朱宁波等人编著的《高校教师伦理道德》、檀传宝的《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朱法贞的《教师伦理学》等等,都为教师伦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日益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导运动。我国1993年的《教师法》首次从法律高度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此后,教师的专业化的相关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应地发生了从“职业”到“专业”探讨相关教师问题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注重凸显专业特性的教师伦理的发展,以“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替代“一般、模糊、未分化的师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必然。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各类研究中,逐渐出现了“教师专业伦理”这个词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专业伦理”都是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伦理等词语一起混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滥用这些概念,不利于教师专业伦理理论的建立。构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专业伦理的内涵。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认识,是开展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前提。
(二)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
一般观点认为,专业伦理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人员在执行专业相关的业务时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众说纷纭,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傅道春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伦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徐廷福先生认为:“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台北学者吴清山先生则把教师专业伦理概括为:“教师专业伦理系指教师专业领域中的一套行为规范,藉以规范教师执行专业时对其个人、他人及社会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教师专业伦理是指为完善专业服务,维护专业声誉,教师在教育专业工作中处理与相关利益群体及其成员关系的专业行为规范。
综合各方观点,我们可以将“教师专业伦理”概括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总和。它包括由专业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组成的专业精神,以及有关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受教育者、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等关系的专业规范。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指的就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高校专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和专业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古已有之,不同时代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容要求。教师专业伦理是对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当今的知识时代又赋予了教师专业伦理新的内涵。专业伦理是专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专业成熟的重要条件,也是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至少包括:第一、高度责任心、敬业精神、服务精神。第二、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对学术要讲进取与诚信;对其他教师要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对社会要讲良心、责任和使命感等。
(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伦理与教师专业伦理的关系
1、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伦理
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一定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称为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①教师职业道德实质上包括两部分,即教师专业伦理——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关系以及交往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符合教师职业角色的个体道德——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及规范。
由此可见,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下位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专业伦理是专业领域内与专业活动和行为有关的伦理规范,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具有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但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即成为一种专业之后才有的,是职业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所以又有其特殊性。教师的专业伦理侧重于专业层面,用以约束执行相关专业活动的教师团队,它强调成员对伦理条例的自觉遵守,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义务性和制裁性;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偏重于个人德性的实践层面,它是外在强加于个人的,更多需要社会、他人的监督。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并且由于专业性不强,更容易为他律所约束,教师伦理更强调教育工作者的自律。教师专业伦理是应教师全面专业化的要求提出来的,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过渡为“教师专业伦理”。
2、教师伦理与教师专业伦理
伦理是指由风俗习惯规定的,在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教师伦理是以教师职责为核心确立起来的行为规范和道义信念的总称,它并非源自某种不可动摇的神圣根源,而是基于教师的劳动特点,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的改变而变化的。相对而言,教师伦理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关注的是粗线条的教师规范,对教师的伦理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
教师专业伦理作为一种专业的伦理要求,它不同于普通的教师伦理规范,而应当从“专业”角度出发,按照“专业”的要求来确立具体的伦理规范,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精神,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伦理水平。因而教师专业伦理在建设主体、功能取向、适用对象、内容、可操作性、实施及组织保证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地规定,同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更规范、更专业的要求。教师专业伦理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成为专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专业伦理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建设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专业伦理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依靠更新观念、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和实践来培养和发展。
(一)更新观念,明确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伦理定位,走专业发展之路。
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高校教师素质的要求、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有了许多新的内涵和转变。高校教师要从传统的讲授者、教导者、权威者转变为学习者;转变为创设学习环境、开发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服务的教学设计者;转变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导学者;转变为交互学习的合作参与者。作为专业,必须要有服务社会意识。教师正是通过服务于受教育者,借助受教育者的良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服务。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形成与“专业”要求相匹配的服务伦理,即在“服务”理念基础上形成教师专业伦理。在我国目前教师专业伦理存在的问题中,服务意识差适宜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服务意识,以此为根基,形成教师专业伦理。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服务者,必须把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放在首位,强调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专业伦理精神。
教师专业伦理包括的其他思想内容,也许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去领悟、理解和实践。思想走多远,行动就走多远。高校教师应不断积极调整自己,更新、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明确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伦理定位,走专业发展之路。
(二)积极主动参加教师专业伦理学习培训,职前职后学习培训一体化,丰富教师专业伦理知识,发展、培养专业伦理精神。
高校教师的发展、成长,要经历职前职后的漫长过程,教师专业伦理学习培训应贯穿始终。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特征。根据专业伦理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取针对性的一体化学习培训,以保证教师专业伦理的养成和发展。职前教师专业伦理学习培训主要指的是师范院校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教育教学的责任感、神圣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入职教育培训时,应侧重从职业道德理想、原则、规则三个层次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培训,让新进的年轻高校教师熟知、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职后的教师专业伦理学习培训,则注重增强高校教师对教师专业伦理内涵与主旨的领悟,促进对教师专业伦理的理解和认同。教师专业伦理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同与内化,才能成为教师行动的思想道德指引。在增强对教师专业伦理理解的基础上,自觉、灵活地实践其要求,使教师专业伦理由外在的约束性力量转变成为教师内在的自觉性力量。
同时,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必须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伦理道德知识是一种生命化的知识,没有科学知识的逻辑与结构,它的中心是意义和价值的建构。伦理道德知识的学习与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完全不同,它需要体验,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体验。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专业伦理学习培训的重点不应是知识的传递,而是价值和意义的建构。
(三)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在专业伦理实践中探索、反思,不断发展高校教师专业伦理。
实践出真知。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学习培训,更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伦理实践。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这一特定的土壤,教师专业伦理必然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行为准则。高校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献身教育事业的品质,严谨治学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热爱学生的情感,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的品格,开拓创新的勇气。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角色定位,不断更新自身的价值观,不断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职业专业性之一体现在研究与反思上,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教师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专业伦理,努力使自己的专业伦理素质走向成熟,并力求达到专业化的程度。
总而言之,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持续发展,就是把教师专业伦理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品质并体现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应有明确的角色认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应该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不断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伦理素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教师队伍专业伦理的发展建设,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于永平.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研究——基于对重庆地区中小学校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9.
[3]罗昂.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与持续发展[J].中国德育,2008,(4).
关键词:专业化;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20-02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其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其专业化的核心维度。但是,近年来各种幼儿园教师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为此,笔者从专业化发展的背景出发,对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重构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专业伦理”之“缺位”
随着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兴起和各类幼儿教师失范事件的发生,作为教师专业常规要求的专业伦理及其道德重构已迫在眉睫。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在集体教育生活中的依靠。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尚待完善的群体,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品质。但是现实中的知识本位、技术本位使教师专业伦理边缘化。当前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仅仅限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而教师专业伦理经常被人们忽略,甚至是缺席的。其原因有:一是知识、技能是“显性”的专业,在追求所谓绩效的今天备受人们的推崇;二是大多数人将“道德”和“伦理”等同化,认为它们都是需要内化的个体操守,不属于专业化的范畴。教师职业早已被认定为是一种专业,作为专业化的教师职业,其“职业道德”势必要向“教师专业伦理”转变。因为“道德”更侧重于个体,强调内在操守方面,“伦理”则更侧重于社会,更强调客观方面。“专业伦理”是教师遵循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具有可操作性,更加规范和系统。在专业化发展进程中,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园教师,其“专业伦理”无论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在制度、政策层面上,一直都是缺席的。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重构对其专业化推进的必要性
幼儿教师专业伦理是在从事教育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用来约束和规范幼儿教师团队在执行相关专业活动时对个人、他人及社会的行为[1]。专业化是专业伦理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化的发展就没有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专业伦理影响着幼儿教师专业的提升,只有专业伦理的规范,学前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重构是其专业化发展和现状之诉求
从去年的“浙江温岭虐童”事件到最近的“病毒灵”事件,一次次将幼儿教师和幼儿园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这些事件的成因分析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空间。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洞穿做幼儿园教师的底线,而且洞穿做人的底线。就整个幼教行业现状来说,离“专业”还有多远?“专业伦理”的底线在哪儿?此类事件的频发都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重视教师的专业伦理建设。对于专业来说,学识、经验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足以昭示未来的工作成就,公认的伦理规范也是专业必不可少的基本成分[2]。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个成熟的职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专业伦理是专业的突出特征,是专业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从事专门职业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面对整个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滞后、水平过低的现状,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重构和规范,是整个学前教育专业化展的迫切要求。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化推进其专业化进程
伦理可作为专业技能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被认定是一种“规范”“价值”[3]。专业伦理规范是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专业伦理不能确保每一个从业者都符合其要求和标准,但如果一个专业缺少专业伦理,可以肯定的说它是缺少最基本的标准。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有利于帮助幼儿教师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还可以促进其专业成长。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伦理的规范化能使幼儿教师完善人格、提升教学技能,能处理好包括社区、家长、幼儿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不仅对内能够规范其专业表现,也能促进对其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对外则保护受教育者的权益。在幼儿园教师内部,其专业伦理规范能够在幼儿园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其凝聚力,使其拥有基本的伦理理念、原则和行为方式。总之,专业伦理规范无论从提高教学技能,处理幼儿教师内部关系,还是树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形象,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专业化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之重构
(一) “专业”与“服务”相融合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既要体现“专业”的理念,也要体现服务的理念。专业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要用专业的眼光和标准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要抛弃一切非专业的行事风格,严格按照其专业伦理规范处理各种问题,不能凭个人喜好和情感办事。服务的理念要求幼儿园教师时时刻刻树立为幼儿服务的意识,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幼儿[4]。幼儿园有两大任务,一方面是保教结合,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服务家长,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精神,能从专业的层面处理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困难和考验。从各种幼儿教师失范的事件来看,幼儿教师专业与服务意识不健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幼儿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幼教行业门槛过低,导致幼教队伍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还有受整个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幼儿教师队伍中也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从而导致服务的意识不强。“专业”与“服务”相统一,既要体现幼儿教师专业的专业性,不能是一般伦理规范在幼儿教育领域简单的“复制”,又要强调幼儿教师专业的服务性,不能是遇到问题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5]。
(二)“德性”与“规范”相融合
德性是道德和品行,是对品德素质一般要求,具有笼统性。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是对幼儿教师专业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的具体要求。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以约束、引导为基础的专业规范和德性生成为价值目标的专业伦理。德性是道德内在于人自身,表现为人的内在的品格,是引导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规范是道德外在于人,具体表现为社会道德规则或规范,外在地规导着人应该怎么样做。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规范与德性共融的伦理,其原因是:一是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其行为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行为准则;二是只要幼儿园教师很好的遵守并付诸实践于这些规范,才能生成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德性。只有它们相互融合,幼儿园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伦理事件,避免其行为的失范[6]。即使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多么的系统和周全,也不可能给所有可能的偶然事件提供指导。当幼儿园老师具备内在于自身的德行,到掌握各种外在于人的规范。即从成为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怎么做,就是“德性”与“规范”相融合的具体体现。
(三)“他律”和“自律”相融合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一方面,可作为基本支撑的他律功能来约束幼儿园教师的行为,使幼儿教师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另一方面,要求幼儿园教师将这些他律的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德行,成为自我约束、自我指导的一种品行。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不高的原因,不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高造成的,而是缺少凸显“他律”和“自律”的专业伦理规范。没有自我约束的伦理规范,其专业性也不复存在;没有自律就只能他律,其专业地位必然无法形成。当我们面对的行业的服务对象越弱小,则对从业者的伦理“自律”和“他律”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伦理的规范可以协助幼儿教师避免做出对幼儿不利而对成人有益的事情。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他律”和“自律”功能的融合,是一个基于自我的伦理自觉及价值认同被接受,只有这样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才能最终被正确的执行。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不仅在教学实践中约束其行为,还引导其内在德性的生成,这样就可以实现“他律”和“自律”相融合。只有确立幼儿园教师主体地位,才能形成其专业伦理的“自律”能力,促使幼儿园教师养成专业伦理自觉性,把外在的专业伦理规范内化为自我的专业伦理需要,从而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平从他律向自律的升华和统一。
参考文献:
[1] 邵小佩.论幼儿教师专业伦理[J].教育导刊,2009,(10).
[2]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6.
[3] 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3.
[4] 徐廷福.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探微[J].教育评论,2005,(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