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补习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书育人 只教不育 教师信仰缺失 重建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精神引领,它能把教育观念或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贯彻始终[1]。教育信仰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永恒的、持久的、激励性的力量,教育信仰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当前在我国教学中,“只教不育”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填鸭式”教育大行其道,学生个性化发展被磨灭,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规格。
一、教师“只教不育”的危害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教”的根本目的在“育”,“教”是“育”的一种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的本质。教师产生“只教不育”教育信仰,是忽视了“教书”兼“育人”的同等重要性,势必对教育产生诸多危害。
(一)对人才培养的危害
1.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以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机械地将这些间接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品德、智力、体质、身心发展如何,则漠不关心。因此,在教育中知识教育占主导地位,智育寥寥无几,德育不受重视,甚至有的学校将体、美、劳教育变相取消[3]。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匠”,教导学生成为被动吸收知识的“机器”,结果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2.不利于学生公平接受教育
在激烈的考试升学竞争压力下,分数作为唯一选拔人才标准,教师教学只重书本知识且面向少数优秀学生,用一把尺子度量人才,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公平。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气质,教师要坚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进而给予关注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便引导和帮助学生长善救失,而非泯灭学生个性。
(二)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危害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是教师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思想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开端,即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特殊职业积极的心理准备和稳固思想基础。教师的教育信仰是教育活动的支柱和前提。教师“只教不育”,是教师教育信仰缺失的结果,如果不及时加以修正,就会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带来诸多危害。
1.教师专业知识被局限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具备所教学科知识,还要掌握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及教育学科知识等,并不断积累、更新。在教师“只教不育”的教育信仰影响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传授和更新自身学科知识,不主动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素质发展,缺乏相应的教育学知识,势必造成专业知识匮乏。
2.教师专业能力被限制
“只教不育”,教师就成为“匠”,成为僵化式培养人的“机器”,单单具备教学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教学能力外,教师还应具备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监控调节能力等。由“只教不育”转变为“教育并重”,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
3.教师教育思想混乱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当今,不少中小学教师对教书育人本质产生误解,来自各方面的因素扰乱了教师思想,教师不再视该职业是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跳板,而只是一种谋生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以致教师不会以全身心投入的方式对待神圣的教育事业。
二、中小学教师“只教不育”教育信仰偏差形成的原因
教师“只教不育”现状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教书育人”信仰的偏差理解,使得“教书”与“育人”相对割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认知的缺失
教师信仰是以“确认”为思想前提的,任何教育信仰首先是建立在清晰而笃定的教育认知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教育认知作理论支撑,教育信仰会成为无依据的自以为是。教师教育认知主要包括对教育工作的认知和对教育作用的认知,当教师对其一或其二教育认知出现缺失时,教育信仰随之出现偏差。教师“只教不育”是教师缺乏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错误理解教师职责造成,他们只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却忽视德育在学生身心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育情感的迷失
教育情感是随着教育认知的产生出现的,是教育信仰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具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情感,如果缺乏积极的教育情感,教育的认知就很难转化为教学行为,难以形成教育信仰,产生为教书而教书,造成只教不育。
(三)教育意志的丧失
教师的教育意志能够帮助教师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和行为,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即使遇到重重困难,也不会丧失教育意志。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权利、利益、名誉等诱惑常常极大地冲击教师已有的各种信仰,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教师教育意志丧失导致的师德腐蚀并非个别现象,继而出现教师职业倦怠、只教不育等教育信仰偏差的现象。
三、转变中小学教师“只教不育”的对策
转变教师不正确教育信仰对实现教育目的意义非同一般。教师重树“教育并举”教育信仰,引导学生思想、个性、意志和行为健康发展,是解决当下“只教不育”教学现象的前提条件,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教师积极的教育情感
情感是激发信仰的引子,是维持持续某一行为的动力。教育情感是教师教育信仰的助推器,有了情感才有努力做好事情的期望。首先,加强对模范教师的宣传和学习。学习优秀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高尚人格,唤醒并强化教师的教育信仰。其次,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加强对教师本人的培训与教育,使其逐渐树立使命的意识,这是培养积极的教育情感的基础。
(二)磨炼教师坚定的教育意志
教育意志是教师执著坚持其教育行为的动力,教育贵在坚持,不能缺乏连续性。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一个教师应当拥有从内心真正接受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也不会阻挡他追求教育信仰的脚步。其次,教师要实时自我监控,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时自我反思与监控,不断在潜意识中坚定教育意志,端正教育信仰。
参考文献:
[1]徐月欣.教师教育信仰在现实中的误识与重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03.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地带,信息闭塞,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师不能查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能相互商讨定夺。这样,不仅浪费更多的时间,而且有时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学辅助工具无非是一块黑板、几张卡片而已。如果农村学校联通网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排疑解难,和一些先进教师在网上交流经验、互相切磋,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了解教育信息,把下载好的课件、练习、教学案例进一步处理,然后设计出适用于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如果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教学辅助工具不再是一块黑板、几张卡片,教师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减轻工作强度。比如,一名教师同时上两个年级的课程,可以给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运用DVD观看教学光盘,这样,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只能在课堂上练习说普通话。然而部分教师自身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更谈不上流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学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不可能的。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先听到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然后练习说,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大部分农村学校缺少图书室,即便有图书室,但室内的图书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内容陈旧。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甚少而且陈旧,查找资料更困难。如果联通网络,学生通过网络既可以了解丰富的知识,又可以解决疑难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往知识海洋的航线。学生可以通过这条航线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增强教学效果。比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以前只能靠教师的读和讲、学生的听和读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爱学。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播放《飞夺泸定桥》录像片段,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听水流的声音想象出大渡河河水的湍急,从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摇摇晃晃的铁链上爬行可以想象出当时夺桥的残酷,从而进一步理解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这一主题思想。
又如《社会》课,以前,教师只能看课本读,学生听,对一些历史内容找不到扩展资料。学生对内容不容易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仅能听教师读和讲,还能够看录象片段、上网查出一些扩展资料。这样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社会》课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很有乐趣的。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通过运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学习,可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示范和指导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特有的资源共享性和信息的搜集功能,使得教师能从传统手工备课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做上课的准备上来。除了教材和教参外,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和下载最新教学教学资料、优秀教学课件,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加工和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电子备课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也更利于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绝不可忽视。在农村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才能紧跟时代不掉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63-01
一、激发学生语言表达欲望
现行的语文教材将“写作”项目放在了“口语交际”栏目之后,笔者认为:写作就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的书面化写作,从一定程度上说,作文是书面化的语言,学生的作文水平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和教师、家长的科学引导是分不开的。在新时期,有教育学者认为作文就是对话,是学生和老师、和同学、和父母、和自己的对话,他们将自己想说的话、想描绘的事物、想表达的观点进行论述,就成了作文在直接体现。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自身的表达欲望、写作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让他们认识到表达对于人际交流、社会关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表达、创新写作。小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积累不足、写作水平较低,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词不准确、语序混乱等现象,面对这些,教师要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批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所以能把思想表达完整。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作文的时候,教师要能细细斟酌,反复思量,不能枉下断论,以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或者创意。为了常能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内心的讯息,我布置了一个百字短文的作业,每两三天一次,不求字数,不拘形式、内容,让学生把想说的话、对于课堂的建议、对于同学的意见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信息
有人表达,也要有人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内容,进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表达目的,学生也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评改意见,了解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进而不断的提升写作技能。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信息,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表达与写作。有教育学者从人类学的观点将学生的写作分成三个阶段,儿童时期是兴趣写作,少年时期是率性写作,青年时期是公民自由写作。当面对的是儿童时期的小学生时,我们不仅要善于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孩子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倾诉的话语,我们还要努力确保他们倾诉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做最好的聆听者,让孩子乐于想向老师倾诉。而且老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怀着真诚的心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同喜同悲,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倾听。教师对于学生的倾听能够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善于表达、敢于表达,这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此外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倾听同学们的表达内容,了解同学们的表达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
三、鼓励学生进行素材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素材,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平常教学中很多学生感觉作文没话可写,归根结底是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无处不在,只是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观察。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发现。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之所以会思路狭隘,是因为他们生活素材积累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因此,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到大自然中去寻求作文的素材。在这方面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留心周围的人、事、物。如自然界中的风云雨雪、花草树木等四季变化;动物的形状、特征和生活习性;与自己常接触的人的外貌、言行和个性特点等。其次,引导孩子生活绝不仅仅指身旁无聊的琐事。他们会发现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活,捕捉生活的微小的闪光点,加以展开。例如通过同学之间的矛盾与误会我们能够发现彼此之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有多么重要,通过四季的转换我们能够认识到草木的荣枯,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胸。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计民生,学会用广阔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避免作文“小家子气”和“内敛”的趋向。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他们学会了观察、发现、思考,就会明白生活处处是作文,例如访美期间的演讲,受到的待遇等等,通过这些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强盛,培养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四、引导学生品尝成功喜悦
在教学中我们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成绩越好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更高,可见表扬、鼓励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作文评价中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的从作文的质量、技巧入手进行评价,作文好坏不在长短、形式,而在真情实感,只要能打动人心的就是好文章。如有些作文程度差的孩子常写不长作文,但是遇到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总能写出几句精彩的,真挚的话语。我都会给予高度评价。通常我还会把学生的好文章打印出来,贴在板报上,进行展示,还在语文兴趣课上宣读,评价。当孩子充满表达的激情和欲望,才能达到写作的最佳状态。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写作趣味,扬长避短,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击活我们的写作课堂,才能使使学生的作文有创意、有个性、有魅力,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他们作文技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西部地区中小学校 体育教学改革 原因
1.引言
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已有不少年头,这几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的教学改革给体育课带来了蓬勃生机,特别是我国的东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在部分地区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力,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的地域差异,造成了西部地区体育教学改革的停滞不前,出现了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1]我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对造成其改革滞后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旨在为有效指导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多因素分析
2.1教师因素
理论上讲,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或修正教师以前的做法,所以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果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精神没有领会,对于课程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课程改革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将存在巨大落差,再先进的体育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2]相对于东部的体育教师,西部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等地域差异,造成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滞后于学校新体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素质要求;二是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普通学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向体育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所以,对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作用的忽视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体育教学推进的瓶颈,这值得我们重视。
2.2资源因素
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西部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但仍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对成都市部分学校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各学校三大球的场地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由于对于器材要求高或者对于场地要求高等原因,西部许多学校难以开展一些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项目,如网球场、健美操和游泳馆等锻炼场地明显不足。多数西部学校仍只在利用现有有限的校内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课程设置现代化的研究,适当开发教学资源中课外、校外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
2.3学校管理因素
学校行政管理效率也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为支持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很多,例如强化管理,从组织上保证改革的推行;合理调整教师和体育设施资源;积极回应教师的建设性意见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教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等。体育组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行政主管和教学管理的实施部门。因此,学校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且取得成效关键在于体育组的管理体制与管理工作的效率。根据平时对西部地区某些学校体育部门的观察,体育部门仍旧只是按部就班,遵循原先的工作原则和效率,很少有学校的体育部门遵循新课程的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造成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效率非常低下。另外领导的不重视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也没有根据体育工作的改革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更没有解决好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因此,西部学校只有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对现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才能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3.结语
体育教学改革进程是前后连贯的整体,改革带来了空前的进步,但改革进程远未完结,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来讲,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所致的各种缺憾,还有待于在改革中逐渐完善和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是一时的激情和冲动,而是理性思考和热情操作的过程。西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形成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要理性地看待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东部地区已经获得的成绩和在西部地区推进所遇到的阻力,努力和正确地对西部地区现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反思。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农村 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 加大投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9-02
近几年来,我国江苏等发达地区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提高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积极的作用,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毋庸讳言,地处我国西部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是重视不够的。其中原因固然很多,而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对美术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学校甚至把中小学所学科目分为“主科”和“副科”,认为中小学生关键在于学好“主科”,特别是学好语文、数理化和英语。“学好英语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在中小学根深蒂固。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美术课可有可无,认为它只是占用学生学习“主科”的时间。在这种现象与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现行中小学美术课开至九年级。据调查,大部分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开至八年级,有的开至七年级,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即使开设,也是形式而已,没有起码的教学条件,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某些学校只注重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学校为应付“普九”检查,蒙骗上级,只好空排课程表加以伪装。美术课往往给“主科”让路,或者由自习课取而代之。只要升学率上去了,上级教育部门也就不再过问了,存在的问题也就遮掩了。所有的政策、评价体系都向升学倾斜。在各科教学中,唯独美术科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学生升学、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毫无影响。加之学生学习“主科”的声势日趋高涨,相比之下,美术课被人遗忘,学生得不到美术教育的培养,不能不说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数理化和英语固然重要,但单单重视这一方面是不够的,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没有美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术教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美术课通过形象化的线条、色彩、形体、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重要因素,对今后学生的科学洞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教育者如果不重视这一特征,势必会扼杀学生对美的认识与追求,也不利于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无可否认:“没有教学质量,没有升学率,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其实就在我们学生之间,的确不乏具有较好天赋的美术爱好者。若能调动这些美术爱好者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天赋得以充分发挥,就不必担忧升学率不高。但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要培养具有较好天赋的美术爱好者,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美术课占时不多,虽然现行农村中小学每周只有一节课,却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境界,促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使学生精神愉快,脑子灵活。这不但不会妨碍他们学习“主科”,而且对学好“主科”大有裨益。可目前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的状况令人担忧。绝大部分中小学校中,各种美术教具少得可怜,一些学校连画板,画架、石膏几何形体这些最基本的教具都没有。加上西部农村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身也缺乏必要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多数学生除了铅笔和图画练习本外,其余的一无所有。我将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又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大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投入是当务之急。
当然,美术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也是美术教育得不到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专职美术教师屈指可数。美术人才的培养过程需要高投入,西部地区经济条件落后,生活水平较低,无条件吸引美术专业师资,据调查某县2010~2012年连续三年的招聘而没有得到一个专职美术教师。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中小学美术教师经常打杂,出黑板报、画宣传画,或者书写各式各样的标语,甚至搞后勤。而许多学校兼任美术课教学的教师素质偏低,绝大多数未经过美术专业的系统学习,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美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面临如此局面:一方面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不愿到西部农村中小学执教;另一方面在职的部分美术教师也产生了不良情绪,把工作视为“铁饭碗”,缺乏工作热情,更有甚者,产生了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心态,加之与各种教学奖项(如教学质量奖、升学奖等)无缘,导致现任的美术教师跳槽。比如,笔者于2002年在广西师大进修时的68位同学,毕业后仅仅三四年时间,就有将近半数相继调离了中小学教学岗位。这一状况今后如果再延续下去后果严重。
美术教育,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技能,有利于各科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各项工作。工程师认为:“理工科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需要掌握投影及透视知识,并能用图画示意,需懂美术知识。”化学家认为:“现代化学已深入到微观结构、晶体堆积等,这些都需要有空间想象力才能理解它,培养中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立体空间概念,这是非常必要的美术基础。”庭院布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无不与美术有关。据调查,清华大学的许多专业都要学制图,培养学生目测和徒手画能力。如果学生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写生训练,在大学学习制图便有很大困难。医生绘制人体解剖图,地质工作者绘制地形地貌图等都需要美术方面的技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美术与文学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美术与音乐也是相通的,如意镜、节奏、韵律、调子、音色等。翻开美术展览的目录,以“.............歌”和“.......曲”标题的美术作品举目皆是,不胜枚举。如《春之歌》、《漓江晨曲》、《百老汇爵士钢琴曲》等。外国有一个关于普通教育的调查资料表明,凡美术学得好的学生,一般数学也学得好,两者并不矛盾。由此可见,不同学科虽然各有其特点和规律,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人说:“你们搞美术的人野心太大了,竟然想让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成为美术家。”这当然是玩笑话,不过反映了一些人对美术教育的误解。中小学生不是培养美术家的摇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于培养美术家,这是十分明显的。
[关键词]教师竞聘;冷热不均;英语专业毕业生
江西省于2010年首次实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全省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省考”)。从江西省2011年“省考”岗位信息及报名情况可以看出:城镇岗位及高中教师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均为本科学历及以上;而农村以及边远山区的岗位,尤其是山区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学历要求可放宽至中师,这类岗位仅针对有特定教龄的老师。据初步统计,在2011年江西“省考”中,竞争比例最高的岗位达到68:1;而竞争比例为 0:1的有127家招聘单位提供的176个岗位,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详情见下表:
一、江西省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竞聘 “冷热不均”态势解读
1.2011年江西省“省考”数据有以下特点:招聘信息大多为各招聘学校,也有些地方由教育局集中公布招聘计划,同时,招聘学校的区域差异明显。具体而言,城市岗位报考比例要超出农村(偏远山区)岗位数倍;高中英语岗位的竞争人数通常多于初中英语及小学英语岗位的报考人数,但也有不少小学英语岗位报考比例走高的现象,甚至农村(偏远山区)岗位也是如此。
2.招考岗位条件解读。总体而言,大多数岗位对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与报考学科一致的教师资格证书;年龄条件对毕业生限制不大。但是,有些学校列出的招聘条件属于硬性规定。譬如,户籍限制为本县生源;第一学历为教育部部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也有对第二外语水平提出要求,如韩语五级及以上以及仅限免费师范生报考等贴“标签”岗位出现。
3.报考人员解读。从报考人员的身份来看,主要为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应届生,也有部分社会人员。就报考动机而言,高校毕业生是为了就业;而社会人员则多为在职教师,尽管有条件限制,但他们也想通过“省考”争取一个更理想的岗位。这其中不乏一部分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英语专业考生。因此,随着社会人员的加入,其竞争性又激烈了不少。
二、地域差异前提下的岗位条件设置与人才吸引的功效分析
在2011年“省考”中出现的对某些岗位贴“标签”的做法,变相使得竞争有失公平,挫伤了部分考生的积极性。另外,某些教育招考部门对一些农村岗位增加“合同签订时间不低于5年”等条件,间接削弱了部分考生的报考积极性,以致一些岗位报考人数极少甚至无人问津。再者,部分区位优势明显、人才吸引力较高的高中教学岗位,限定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要求“韩语五级及以上”等特定条件。基于以上事实,相关部门可适当调整岗位条件以达到高学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教师竞聘机制的完善需要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及毕业生共同努力,实现人才资源的优配
1.英语专业毕业生选岗时要权衡分析,明确目标。考生在选岗时要理性分析并深入论证。若能综合考虑岗位的区位优劣及个人日后晋升空间等因素和个别“标签”岗位及考量相关硬性条件,考生会能做出一个理性选择。为此,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妨权衡好以下两点:一是提前甄别出“冷”、“热”岗位,结合实际初步确定岗位;二是从拟定的“冷”岗位中,找到拟合度最高的岗位,规避热门岗位,从而获得成功。
关键词:补习教育;农村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56-02
补习教育兴起于城市,并在城市“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教育现象。学界特别是教育界的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也发表过很多文章,如王有升的《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雷万鹏的《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吴乔的《假日补课与自主学习》以及黄平、蒋平的《冲突与和谐:补习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等等。通过这些文章,读者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补习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读者把握补习教育总体脉搏。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补习教育已经从城市发展到广大农村,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不断涌现,因此,笔者就农村学生补习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一、农村学生补习教育日益兴盛的原因
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私自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课进行的辅导、补习。就目前农村学生补习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主要是针对文化课进行辅导和补习,其中集中在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四科。最近几年来,农村学生的补习教育“愈演愈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家庭收入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有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使得家长能够担负补习教育的费用。而且,经济越是发达的农村地区,补习教育越兴盛。
2.受教育对象的集中。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家庭独生子女逐渐增多,一方面,使原来教育多个孩子的费用,现在可以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家长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培养,希望孩子通过补习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在未来的升学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3.家长和学生受大环境驱使。以暑期补课为例,教师暑期补课主要讲授下学期的新课程,参加补课的学生比不补课的学生学的多。这样新学期开始后,教师的讲课进度就会加快,导致不补课的学生很难赶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如此,新学期刚开始就落后于人,很多家长和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都会参加课外补习班。
4.考核标准不合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多数学校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升学率高,教学水平就高,就是好教师;升学率高,奖金就高。因此,便有教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要求学生参加补习。
5.教师工资偏低。乡镇教师多居住在农村,生活相对清贫,往往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人。他们(主要是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教师)通过补习教育增加收入,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均衡,教师工资的地区差异过大,即使在同一地区,县城和乡镇的工资差异也非常大,很多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乡镇教师心理很不平衡。
二、农村学生补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补习教育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补充和继续,自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其合理性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补习教育日益兴盛正说明这一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补习教育的弊端。实际上,农村学生补习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就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任课教师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教师让学生参加补习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赚钱;二是提高升学率。首先,在金钱万能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有的教师难免成了“经济动物”,于是我们看到一部分教师为赚钱而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同时,任课教师为了提高收入利用课外时间举办补习班,势必牵扯了用于正规教学的精力,且使原来高尚的师生关系降格为一种金钱关系,教师的形象受到严重的破坏。其次,社会和教育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往往取决于该学校的升学率,而学校领导对任课教师的考评也单纯地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举办补习班既可以收取学生的补课费,又可以取得好的考评成绩,从而获得奖金,可谓“一举两得”。这样,任课教师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也就不难理解了。
2.补习质量低下。农村与城市的补习教育有所不同,城市的补习班相对较多(有很多大学生办班或家教),学生选择范围相对大些,而农村的补习教育则没有选择性,学生只能选择自己任课老师举办的补习班。这样的补习班具有很多弊端,如教师在补习班中不认真讲课甚至根本不备课,补习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承诺的补课时间与实际上课不符,存在糊弄学生和家长的现象。此外,任课教师对未参加补习的同学冷漠和排斥,使这部分学生的身心深受打击,师生关系恶化现象普遍。
3.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困难。笔者调查到,近两年来农村家庭用于补习教育的费用成倍增长。以假期补习为例,两年前补习一门课程的费用是50元,接着便是100元、200,个别教师甚至要500元;以单个家庭为例,整个初等教育阶段,有的家庭用于孩子补习的费用高达七八千元之多,这对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受。
4.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补课历来是帮助少数学习困难学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今却成为学生全员参加的课堂教学延伸。每周七天,学生往返于家、学校和教师指定的补课地点之间,尤其是到了寒暑假,每天都像赶场子一样参加补习班,疲劳应付,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学生被动学习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可言,有的甚至出现厌学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日常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5.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利。教师补习教育现象出现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禁止教师补课,但农村补课地点分散,给主管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困难。另外,处罚不严厉也是教师补课现象的蔓延重要原因之一,往往是主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以后,到现场抓个现形,但处罚不严厉,结果便是调查人员离开之后,补习班照办不误,以致于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6.农村补习教育中存在的其他问题。首先,为逃避教育部门的检查,补习班多选在偏僻之处,且农村房间的面积较小,几十个学生拥挤在狭小的房间内,空气不易流通,不但影响学生的健康,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其次,老师要求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必须购买补课资料,一本标价一二十元的资料,实际上教师花三五元就可以买到,有的甚至是学校往年剩下的过期资料,而且老师根本讲不完购买的资料,造成无谓的浪费。
三、针对农村补习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补习教育的弊端。针对农村补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1.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近年来,农村教育工作者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的工资依然很低,几乎没有额外收入。国家多次给教师涨工资,但实际上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拨发,县里往往是口头上涨,而实际上并没有执行,这就会出现教师工资条上的工资很高,而实际到手的却很低的情况;另外,农村教师多数居住在农村,往往是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人,所以经济上比较清贫。
2.推行素质教育。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每个家长都会这样想:其他小孩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我的小孩如不这样做,就会落后,肯定赶不上其他孩子;而对于老师来说,学生的升学率高意味着成绩好、奖金高。家长和教师不断给学生增加负担是目前教育的实际状况。这种过分强调和注重智育的态度,势必会导致教育“偏科”,学生如何能够全面发展,如何能够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因此,全社会特别是家长们要提高认识,必须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重视并切实地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修正不合理的考核方式,科学制定教师评价制度。当前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不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考核教师的方式也不应该由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决定,更不应该由校领导一个人决定,而应该是由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分数来决定,“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教师法》五章第二十三条),实行完善的教师考评制度能使教师有据可依,笔者在此建议提高学生评议分数在教师考核分数中的加权比例。
4.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教师补习教育的弊端,因此规定不允许教师办班,教师可以家教或补课,规模须限制在3-5人以内,但实际上并未严格执行,处罚不严格的情况比比皆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笔者建议建立监督网站,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强化监督。
5.整顿、优化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中一些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农村学生补习教育中所显现的问题就是例证。为此,我们必须整顿、优化教师队伍。整顿、优化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对教师实行聘任管理,竞争上岗,解聘不合格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整顿、优化教师队伍,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保证教师队伍良性发展。
6.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组织中一种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影响着教育成效。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参与补习教育的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牢固树立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与学生亦师亦友,积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结语
当下的补习教育,尤其是农村补习教育情况确实令人心忧。如此下去,教书育人从何谈起,教师的形象从何谈起。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于农村教师补习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立即拿出解决对策,并予以执行,唯此才能使我们的农村初等教育少走弯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教师应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大字,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好下一代。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能够不负人民的期望,一如既往地“敬业、爱岗、勤奋”,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
[2] 吴乔.假日补课与自主学习[J].北京教育,2005,(3).
[3] 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数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的支出以及对学生成绩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课外补习支出具有差异性,受家庭、地区、学校等多因素的影响。增加课外补习支出对提高数学成绩效果显著,但对语文成绩效果并不显著。政府可以通过适度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机会,降低低收入家庭的补习负担,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等措施来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性,促进教育公平。此外,学生和家长要理性对待课外补习,盲目跟风不但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课外补习;支出;学生成绩;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7.05.004
一、引言
近年来,课外补习现象在全球迅速蔓延,尤其是在我国,规模逐年增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课外补习依附于主流教育而存在,因此在国际上又称为“影子教育”(ShadowEducation)。[1]蓬勃发展的补习活动很可能会将校内竞争转变为校外竞争,前者注重的是学生在学校内正常学习情况,而后者注重的是家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给学生带来更多以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义务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产生了负影响。此外,课外补习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学业负担,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有研究发现,大城市小学生平均每学期课外补习花费1980元,占总教育费用的71.7%。县城初中生平均每学期课外补习花费1120元,占总教育费用的76.7%;而乡村初中生平均补习花费655元,占总教育费用的55.3%。[2]由此可见,课外补习支出已经是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部分,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也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学生和家庭大量投资于课外补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然而,增加补习支出能否提高学生成绩还值得商榷,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课外补习支出的现状和差异性,了解补习支出在家庭教育费用和家庭经济收入中的占比,探讨课外补习支出的影响因素以及补习支出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
二、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各个学者的研究对象和样本量不同,其对课外补习支出的研究稍有差异。从全国来看,薛海平和丁小浩(2009)利用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的数据发现,小学阶段学生的补习支出为1080.52元,初中生的为1295.38元[3],相当于每月分别为90.04元和107.94元。楚红丽(2009)对2006 年7月至12月收集的共18645全国样本研究发现,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一年的平均支出为1815.2元,初中生为1711.6元[4],相当于每月分别为151.27元和142.63元。曲颖和薛海平(2015)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数据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年支出为2227.24元,相当于每月185.60元,占家庭纯收入的10.41%,占教育总支出的44.29%。[5] 从省市来看,彭湃和周自波(2008)对武汉市四至九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参加补习的月平均补习支出为224.8元,占武汉市H 区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1%。[6] 易文涛(2010)对武汉市四所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补习支出为每周124.9元,初中生课外补习支出为每周83.38元[7],按一个月四周计算,每月分别为499.6元和333.52元。在江西,曹思芹(2010)调查发现学生用于校外教育投资的平均支出约为1118元,占半年内家庭总支出的15.1%[8],相当于每月186.33元。在北京市,曾晓东和周惠(2012)对四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研究发现,北京市大多数家庭的课外教育支出在1000元左右,该支出估计占家庭收入的15.0%。[9] 可见,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各省市之间,课外补习支出在不断上升,而且地区间的课外补习支出存在差异。由于课外补习类型的多元化,加之公立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而导致的在校时间减少、校外时间相对延长等多种因素,可以想见,家庭的课外补习支出会不断攀升。
目前,对于影响课外补习支出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因素。在家庭方面,研究发现,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子女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对补习支出有显著影响[3,10,11],家长对孩子的满意程度和家长职业对补习支出没有显著影响[4]。(2)个人因素。大部分学者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具有显著差异[12-14],但也有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4]。此外,有学者发现年级越高,课外补习支出就越高[3,10,15],但也有学者发现年级对课外补习支出并没有显著影响[4,16]。(3)学校因素。有学者发现,学校质量越好,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就越高。[3,10] 还有学者发现,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生课外补习支出并没有显著差异。[3]
课外补习支出与学生成绩关系的研究较少。Guochang Zhao等人利用中国19个城市的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估计了小学生课外补习支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课外补习支出对小学生数学成绩有小的显著性影响,但对语文成绩影响不显著。进一步进行分位数回归发现课外补习支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可能产生正影响,但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影响不显著。[17]Dang将政府规定的每小时课外补习费用作为工具变量,利用Tobit和定序Probit 模型估计了课外补习支出对越南小学生和初中生成绩排名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正显著影响。[18]Ryu和Kang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韩国初中生课外补习支出的增加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明显。具体而言,增加10% 的支出只能提高0.03标准差或1.1%的测试成绩。[19]课外补习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在我国也非常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有文献表明,课外补习支出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部分,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此外,课外补习支出受个人、家庭和学校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课外补习支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混合的。增加课外补习支出能否带来更高的效益?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明确课外补习支出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家长投资课外补习提供更多的参考视角,给政府制定课外补习政策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本文使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年数据,研究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且课外补习支出大于零的学生,经过筛选后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为1040个。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分析变量说明见表1。
四、课外补习支出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外补习支出的差异性以及课外补习支出在家庭教育支出和家庭收入所占的比例,本文计算了课外补习的教育占比和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
课外补习教育占比=课外补习支出/家庭教育总支出
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课外补习支出/家庭人均收入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和中部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0.5%和30.2%,但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的13.2%。不同地区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具有显著差异,东部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支出为3038.2元,远高于中部地区的1768.2元和西部地区的1213.6元,但课外补习教育占比和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在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女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26.1%,略高于男生的23.1%,课外补习支出方面,男生为2389.4,高于女生的2056.8元。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补习支出、补习教育占比和补习支出负担率上都没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53.0%,明显高于农村的15.3%,城市学生的补习支出为3408.6元,占总教育支出的53.43%,显著高于农村的885.4元,占总教育支出33.66%,但在补习支出负担率上,两者却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10.86%和9.79%。
此外,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22.6%,低于初中生的30.0%,小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为1927.3元,显著低于初中生的2847.6元,小学生课外补习支出占总教育支出比值为46.86%,要显著高于初中生的39.04%,但在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上没有显著差异。示范校/重点校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35.2%,明显高于普通校的21.3%。在补习支出方面,示范校/重点校学生为2684.5元,显著高于普通校的1953.5元,在课外补习教育占比方面,示范校/重点校与普通校并没有显著差异,但示范校/重点校的补习支出负担率为6.29%,显著低于普通校的12.20%。此外,重点班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为32.7%,明显高于非重点班学生的26.1%。重点班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为2573.8元,高于普通班学生的2204.1元,但差异并不显著。两者在课外补习教育占比和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学校所在城市规模越大,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就越高,在课外补习支出和课外补习教育占比方面同样如此,但在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上,一般城市最高,为22.68%,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外,母亲学历越高,其子女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就越高,课外补习支出和课外补习教育占比也随着母亲学历的增加而增加。但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上,母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和文盲/ 半文盲最高,分别为26.89% 和24.40%。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就越高,课外补习支出和课外补习教育占比也越高,但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却是家庭人均收入最低档的最高。
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影响课外补习支出,在结合已有研究以及本次分析数据中的变量,本文建立了如下的分析模型:
Y1=F(P, S, F, R) ( 1)
模型(1)中,Y1代表是课外补习支出,为了消除不同区域物价指数的影响,使用对数形式转换;P 代表个人因素,如学生性别;S 代表学校因素,如学校层次、是否示范/ 重点校等变量;F 代表家庭因素,如母亲学历、家庭人均收入等变量;R代表地区因素,如家庭所在地、家庭所在地区。从表3中可知,性别对学生课外补习支出并没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母亲学历和父母对学生的成绩期望对课外补习支出有显著正影响,即家庭收入越高、母亲学历越高、父母对学生的成绩期望越大,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就越高。另外,东部学生的补习支出显著高于西部学生,中部学生和西部学生的补习支出并没有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补习支出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此外,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初中学生的补习支出显著高于小学。学校在省会城市、一般城市以及县城的学生的补习支出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学生是否在重点班和示范/重点校对学生的补习支出并没有显著影响。
五、课外补习支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家长投资课外补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增加课外补习支出能否提高学生成绩值得进一步研究。为了研究课外补习支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分析模型:
Y2=F(C, P, S, F, R) (2)
模型(2)中,Y2代表是学生成绩,为定序变量;C代表课外补习支出的对数;P代表个人因素,如学生性别;S代表学校因素,如学校层次、是否示范/重点校等变量;F代表家庭因素,如母亲学历、家庭人均收入等变量;R代表地区因素,如家庭所在地、家庭所在地区。从表4中可知,控制其他变量,课外补习支出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并没有显著影响,对数学成绩存在显著正影响,即增加课外补习支出,对提高数学成绩效果显著,但对语文成绩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家庭收入对语文成绩有显著正影响,对数学成绩有正影响。母亲学历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都有显著正影响。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学生成绩差异并不显著。此外,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期望、是否示范/重点校、重点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
六、主要结论与讨论
首先,课外补习支出存在家庭差异。总体而言,家庭收入越高、母亲学历越高,其子女的补习支出就越高。家庭收入和学历较高的父母,其社会地位一般也较高,根据有效维持不平等(EffectivelyMaintained Inequality)理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为了维持现有的地位,会努力确保他们自身或者其子女获得教育上的优势。如果受教育机会在数量上存在不均等,那么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优势的家庭将会在教育数量上取得优势。如果在受教育质量上是不均等的,那么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优势的家庭将会在教育质量上取得优势。只要某一个教育层级还没有完全普及,处于优势地位的家庭将会利用各种方式确保自身或者其子女取得该教育层级的优势。如果该层级的教育完全普及之后,那么他们在确保教育数量的基础上,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在义务教育普及的情况下,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通过课外补习,使其子女在教育数量和教育质量上取得优势。然而,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反而是低收入家庭高于高收入家庭。收入高的家庭通过投资课外补习使其子女获得额外的教育机会,而负担却低于收入较低的家庭,这会进一步巩固社会阶层,不利于社会流动。
其次,课外补习支出存在地区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家庭的课外补习支出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家庭课外补习支出高于农村家庭,然而在课外补习教育占比和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上,地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发达地区的课外补习机构比较齐全,学生更容易获得参加课外补习的机会。一些薄弱地区的家庭即使想让孩子参加课外补习,但由于补习机构的缺乏,使得在补习机会的获取上少于发达地区。而且发达地区补习老师的质量较高以及补习方式更为多样,使得补习支出也高于不发达地区。一方面,发达地区学校教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要高于不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在校外教育上,发达地区获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也要高于不发达地区,这样不利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再次,课外补习支出存在学校差异。初中学生的课外补习支出显著高于小学,可能的原因是初中的学科较多,而且面临“中考”,所以初中生参加的课外补习数量相对较多,而且价格相对小学生也可能较高,因此其补习支出会高。学校所处城市规模越大,其补习支出就越高,其中学校所在地在省会城市的学生课外补习支出是农村学生的六倍之多,差距巨大。虽然在回归模型中,示范/ 重点校和非示范/ 重点校以及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补习支出差异并不显著,但示范/ 重点校和重点班的学生课外补习支出要高于非示范/ 重点校和非重点班。一方面,示范/ 重点校和重点班的学生拥有较多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示范/ 重点校和重点班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要高于非示范/ 重点校和非重点班,通过课外补习,又获得了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教育,不利于义务教育校际间的均衡发展。
最后,课外补习支出对语文成绩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对于数学成绩而言,增加课外补习支出可以显著提高数学成绩。原因可能在于,语文属于文科类科目,需要更多的知识积累,短时间的课外补习对于成绩的帮助并不大,即使有提高也不显著。而类似于数学这样的科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课外补习对于这类学科的帮助会更加显著。课外补习的短期效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长期效益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直至进入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一份经济收入较高的工作。然而,随着课外补习规模越来越大,课外补习现象陷入了“囚徒困境”。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补习,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课外补习,使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成为了“少数”。
基于上述基本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首先,适度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课外补习机会,降低低收入家庭的补习负担。课外补习机会和支出受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学生的补习机会和支出要高于低收入家庭,但两者的课外补习支出负担率却差异不大。因此,为了减少因课外补习带来的教育不公平,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课后补习专项经费给学校,让学校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补习。此外,政府可以和补习机构合作,给低收入家庭发放“补习券”,让低收入家庭孩子去补习机构补课时可以抵消一部分费用,减少因家庭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其次,加大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课外补习支出受地区和学校的影响,在地区间、校际间存在差异。政府要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缩减地区、校际间教育教学质量差距,从而削弱课外补习支出的区域间差异。
一方面,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向薄弱区域倾斜,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加大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间合作,提高薄弱校的教育质量。最后,学生和家长要理性对待课外补习,避免陷入“囚徒困境”的局面。家庭对课外补习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家长对于课外补习支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应该有更多的理性思考,根据补习效果,客观对待课外补习,切忌盲目跟风,不要进行无谓的投资,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参考文献:
[1] Stevenson, D. L., Baker, D. P..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2, 97(6): 1639-1657.
[2] 陈全功,程蹊,李忠斌.我国城乡补习教育发展及其经济成本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2):32-36.
[3] 薛海平,丁小浩.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J].教育研究,2009(1):39-46.
[4] 楚红丽. 我国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家庭之背景特征及个人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22-27.
[5] 曲颖,薛海平.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私人成本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4):21-26.
[6] 彭湃,周自波.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研究:基于湖北武汉市H区的抽样调查[J].中小学管理,2008(4):22-25.
[7] 易文涛.校外补习与学生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8] 曹思芹.小学家庭校外教育投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9] 曾晓东,周惠.北京市四、八年级学生课后补习的代价与收益[J].教育学报,2012, 8(6):103-109.
[10] 唐丽静.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1] Tansel, A., Bircan, F.. Demand for education in Turkey: A tobit analysis of private tutoring expenditur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6,
25(3): 303-313.
[12] 周兰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消费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社会学新制度学派就由对于组织趋同的现象分析进入了组织所处环境问题的理论细分。按照斯格特的梳理,新制度学派将组织所处环境区分为两种类型,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前者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待组织的运行,包括组织外部的资源与市场、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技术系统等,后者是指组织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观念和社会规范等因素,但新制度学派所关注的制度环境主要是社会的共享观念及规范因素,也就是支撑社会生活稳定化和秩序化的、被普遍接受的符号体系及其共同意义。社会学新制度学派坚持认为,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对组织具有不同的影响。技术环境要求组织内部的结构和运行程序满足技术效率,而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制度符合社会公认的“合法性”,也就是采用在制度环境中已被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不管这些做法对组织的内部运作是否有效率。例如,企业在内部结构上采用科层制,常常不是出于技术和工艺流程对管理的需要,而是因为科层制已被社会广为接受,如果某家企业不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其在市场上的“合法性”将受到怀疑。因此,制度环境对组织的要求可能与技术环境相矛盾。为了满足这些相互冲突的环境要求,组织的一个重要对策是把组织的内部运作和组织的正式结构分离开。一个组织建立了许多的规章制度却并不真的实施,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为了应付制度环境的要求,与它的内部运作无关,[2]这就使得组织内部可能存在毫无实际意义的结构分化。为了更明确地反映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对组织所具有不同的影响,弗里德兰和阿弗德提出了组织环境具有多元逻辑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每一种组织环境都有一个中心的逻辑,包括一系列的物质实践、社会关系和符号构成,这种多元逻辑之间可能是互补也可能是矛盾的。社会成员便可能利用不同的逻辑来满足自己的目的,有时符号和规则被内化并提供趋同性,而有时它们又成为个体、群体和组织利用作为变迁的资源。[3]这样,组织环境问题又派生出逻辑问题,而这些不同组织环境及其派生逻辑在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看来,不仅存在同时并存的理论可能,而且正在社会中实际发生着。
二、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环境与逻辑
补习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对着两种不同环境———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而且两种不同环境同时对补习教育机构施加合法性约束,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分析,技术环境要求的合法性主要表现为一种经营型逻辑,而制度环境要求的合法性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服务型逻辑。
(一)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技术环境与经营型逻辑的生成
组织研究者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组织能够自给自足,组织必须在与环境的交换中获得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而组织领导者必须为组织制定出有效率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这一交换过程的顺利实现,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技术环境”就成了传统组织研究中较早诞生的一种理论发现,也集中反映出早期组织研究以组织目标达成为核心的理论诉求,如早期的组织研究者迪尔曾将技术环境定义为“与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有着潜在联系的所有环境的总称”。[4]补习教育机构由于多为私人投资兴办,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从所处环境中获得足够资源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便是该类型组织的首要目标,也是补习教育机构所面对技术环境的最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组织目标,补习教育机构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交换主要表现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换,“布迪厄认为劳动时间的积累是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共同实质,也是它们可以相互转换的根据”,[5]具体而言,补习教育机构的运作过程是通过知识讲授、经验传递和技能培养等具体内容来实现机构成员身上所负载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进而获得财富性收入。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是一种新型的资本存在方式,“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储存于个人身体中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和文化修养”,[6]掌握文化资本的社会成员,也是“文化产品”的所有者,但他们只有通过进入类似补习教育机构等组织,才能最终实现“文化产品”的销售,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补习教育机构所处的技术环境就是一个交换环境,一个供两种不同资本形态相互转换的资本转化场。经营型逻辑是指在补习教育机构与技术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趋于以成本效益为机构行为特征的组织规则。从组织合法性角度考察,经营型逻辑表现为结果的合法性,即机构行动以最为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7]而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率就成了其中的关键。在经营型逻辑的主导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重点在机构运行中的成本和收益环节进行控制和处理。在成本方面,面对场地费用和员工工资两部分最大支出,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们都极尽节省之能事。面对场地费用,在笔者调查的20家补习教育机构中,仅2家使用自有房屋,其余皆为租用房屋,且20家机构中有19家使用民宅作为教室,其余1家使用商用写字间作为教室,教室的隔墙、水、暖、气、电、通信等各种设施均为居住用房使用,完全达不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8月8日颁布修订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的教学空间要求,可以说“办学条件”颇为简陋,而这种“人为”简陋的背后自然节省了场地费用的大笔支出。面对员工工资费用,在逐利观念的驱使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往往并不雇佣文化资本含量较高的优秀“教师”,而是在满足补习基本要求的情况下雇佣普通“教师”,以获得更高的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时的转化率,这也是当前补习教育机构中在
校大学生充任“教师”情况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在收益方面,补习教育机构更是直接地表现出了经济资本优先的经营型逻辑。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常常会在学生的补习周期内加大课程密度,安排较多课程,以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收益,甚至于,一部分组织者全然不顾本机构成员文化资本的实际状况,将普通“教师”包装成所谓“名师”,进行虚假宣传招生。 (二)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制度环境与服务型逻辑的延续
“技术环境允许组织使用基于生成系统制造产品特征的控制手段,产品和服务可以根据相对成本和质量来估价,这就产生了‘结果控制’,制度环境强调的是组织遵从形式理性规范的程度、正确过程得以实施的程度以及恰当结构处于合适位置的程度”,[8]换句话说,制度环境要求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制度符合社会公认的“合法性”,也就是采用在制度环境中已被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而不管这些组织形式和制度对组织的实际运作是否确有实效。虽然补习教育机构具有私人投资性质,但在社会公众的观念中却与主流教育密不可分,这种延续自主流教育的共享观念便是社会学新制度学派论述中的补习教育机构所处制度环境。具体而言,补习教育被学者和社会公众理解为“影子教育”,[9]一种对于校内主流教育的延伸。相较于补习教育的资本转化场特征而言,主流教育则是一个文化资本的输出场,政府投资兴办主流教育机构的目的是通过向国民传递文化资本来提升国民素质,使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也被政府视为类似医疗健康、住房保障等社会生活必需品,为此政府对文化资本的“购买价格”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以保障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法》第25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而厉以宁先生也将义务教育和高级中学教育视为纯公共物品性质和基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服务。[10]可以说,在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主流教育关注平等,惠及普遍的根本特征已深入人心,成了一种社会共享观念,而作为“影子教育”的补习教育,在社会公众眼里也与主流教育不应有别。服务型逻辑是指补习教育机构在与制度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以彰显制度环境中被普遍接受的共享观念、规范因素和符号体系为机构行为特征的组织规则。从组织合法性角度考察,服务型逻辑表现为过程的合法性,即机构行动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共同期待内容的有效彰显,而如何在这过程中提高文化资本传递的有效性被视为其中的关键。在服务型逻辑的主导下,补习教育机构的组织者需要努力满足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共同期待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与主流教育联系密切。例如,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提升国民素质的号召,主流教育日益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一些在传统教学环节中不受重视的音体美等科目逐渐受到校方青睐,在这一客观背景下,作为“影子教育”的补习教育机构也相应出现了一些调整,其中近年来部分补习教育机构增加心理咨询和励志类教育内容就是顺应这一客观趋势的表现。校外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两种环境及逻辑同时构成了对于机构的合法性约束,但两种约束之间并不和谐,而是处于一种紧张和对立之中。技术环境及经营型逻辑要求补习教育机构以工具理性方式展开运作,强调成本与收益,这对于私人投资兴办的补习教育机构而言实属正常,但相对于自主流教育延续而来的“影子教育”特征而言,又可能与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制度环境及服务型逻辑相冲突,因为主流教育坚持消除不公,培育平等精神,主张不能因为收入、身份、种族等各种外在条件而产生差别对待。这种现实存在的紧张和对立逻辑,构成了补习教育机构当下面临的双重逻辑约束或曰逻辑困境,而正是在它们的合力作用之下,补习教育机构实际发生着诸多行为偏差。
三、双重逻辑约束下的补习教育机构行为偏差
在补习教育机构面对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种不同环境时,如何在由不同环境及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之间谋得平衡,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便成了补习教育机构选择行为策略时的关键。但碍于这两种环境及逻辑对立甚至冲突状况的客观存在,补习教育机构无论如何尽力调适自身行为,终究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行为偏差,其中主要表现为“行为市场化”和“机构冗余化”。
(一)经营型逻辑约束下的“行为市场化”
面对技术环境和经营型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补习教育机构的行为策略是严格比较投入和产出,努力提高效益,最大化地获取财富性收入。虽然这种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源自补习教育机构所处的技术环境,也符合其组织目标,但若对这一目标不加控制地恣意追求,势必会出现“行为市场化”的偏差。事实上,这种“行为市场化”的偏差已在当下补习教育领域中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主流教育的冲击和影响。如在利益驱使之下,部分补习教育机构投放虚假招生广告,违规宣传,还有一些补习教育机构组织者为了追求补习生员数量的增加,通过贿赂主流教育中的在职教师的方式来求得对方协助招生,甚至于一些主流教育中的在职教师也受到“行为市场化”的影响,公然违反在职教师不得办班补课的禁令,开班办学,造成极坏影响。虽然补习教育机构受所处技术环境影响而存在追求合理经济利益的诉求,但作为以知识为产品的社会窗口行业,如果放纵自身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仅会使知识沦为金钱的附庸,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庸俗之风,严重冲击和影响主流教育制度,还会客观上加大不同背景家庭子代间的地位分化,使得补习教育成为催生新的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最终影响补习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服务型逻辑约束下的“机构冗余化”
面对制度环境和服务型逻辑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补习教育机构的行为策略是通过调整自身内部结构设置,不断地仿效主流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延续“影子教育”的公众定位。虽然这种与主流教育形式趋同的做法能有效满足制度环境提出的合法性要求,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但常常以增加补习教育机构的内部设置为代价,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构冗余化”。笔者在长春市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一些补习教育机构配有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还有些机构常年开设针对学生成长的励志课程,而除此之外的一些类似特色课程设置也是不一而足,然而在这些机构组织者对此类现象的解释中却有着些许无奈,明显地反映出制度环境和服务型逻辑的约束和影响。一位组织者曾向笔者介绍,“这些文化课程辅导之外的课程设置起初是没有的,都是后来对眼下主流学校教育中普遍开设相关课程的模仿,因为家长在为学生选择补习教育机构时很看重这些内容,所以很多补习教育机构都开设了这些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赔钱设置,因为这些课程都是辅质课程,任课教师稀缺不好找,人工费用极高,很难在这类课程上赚钱。”原本只提供文化课程补习的补习教育机构,其组织目标在于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但由于所处制度环境的要求而使得补习教育机构不得不在应对过程中不断地“全面”发展,机构设置越来越庞杂、冗余,而冗余的机构设置又必然会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最终造成对补习教育机构正常运作的冲击和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分增加的额外费用支出也正是笔者前文中发现“消失利润”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