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2-0078-02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和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编制护士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求和患者需求,大量编制外合同护士进入医院。本院自2002年开始面向社会招聘合同护士,至今本院合同护士已占临床护士的52%,在大部分科室合同护士已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个别科室已达到了70%。面对如此庞大和具有影响力的队伍,结合本院实施的中医护理特色,如何开展合同护士中医规范化培训是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院自2006年开始实施对合同护士进行中医规范化培训,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院共有112名合同护士参加培训。年龄:最大36岁,最小20岁,平均27岁;学历:中专87人,大专20人,本科5人;参加工作时间;大于等于3年72人,3年内40人。
2 培训方法
制定《中医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办法》,按照学历的不同进行培训:本科1年、大专3年(分两阶段进行)、中专5年(分三阶段进行),每阶段结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基础知识、专科辨证施护知识、心理学以及部分人文知识等。
3 存在问题
3.1 合同护士基础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各医院面向社会招聘的合同护士越来越多,合同护士由于学历不同、毕业的学校不同、年龄大小各异,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即使同一学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目前由于护士资源有限,各医院筛选余地小,造成,临床使用的合同护士职业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及落实
1、为了加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特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医院护理工作。
2、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护士的分级管理,完善人事和绩效管理制度,做到能级对应,提高护理服务能力,满足护士个人专业发展需求,稳定护理队伍,从而形成护士岗位、分级、绩效、培训人事管理化的长效机制,制定《关于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及分级管理》办法。
3、为规范静脉治疗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现并解决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对全院静脉治疗工作实施系统化管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静脉治疗质量水平,成立了“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更加规范化。
4、在环节质量上,注意护理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与规范性。对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修改,严格按照护理病历质量考核要求查阅出院病历,共完成质控病历 3253份,确保不合格病历不归档。
5、坚持例会制度,护理质控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和医院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6、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督促护理人员夜班在岗及岗位履行情况,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7、护理部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业务考核4次,培训率达98%,考试合格率达99%,召开护理大会两次,及时反馈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传达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公布“三基”及操作考核成绩,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养
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和能力素质建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护理部组织全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如: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氧气吸入技术、无菌技术、皮试液配制等操作并与理论并行,各科培训效果显著,考试合格率达100%
2、强化法律意识,关注护理安全。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关于“护理安全”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用法律的观念规范自己的医疗护理行为,保障患者权利,杜绝护理纠纷。
3、每月不定期对全院各病区进行查房,月底重点大查房一次,每周进行一次个案病历护理观摩查房、健康教育观摩查房、操作观摩查房,本年度共完成护理查房50余次。
4、充分利用“城关护理”微信公众号的传媒作用,构建了健康护理教育的交流平台,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加强了护士之间的沟通,公众号点击率5000多人次。
5、 组织全院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的丹麦加速康复医学与日间手术高峰论坛;兰州市第一医院主办的兰州市护理质量管理手术室管理培训班;甘肃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举办的中医护理管理与康复保健新进展培训班等省内各类培训班。
6、为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和各专科发展,推选八名护士长申报甘肃省护理学会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使护士长参与委员会工作,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作用,掌握护理管理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拓展视野,总结好的经验、改进我们的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及时应用临床。
7、加强护理人才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临床护理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选派2名护理骨干参加了甘肃省静脉治疗、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为我院培养了两名专科护士;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选派一名护士参加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班;选派4名护理骨干,2名省外,4名省内进行相关专业的进修学习。并组织护理人员在院内开展护理讲座,为医院更好地开展新业务培养人才。
8、做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制定培训计划,为培养护理队伍的后续人才,发挥传、帮、带作用,搭建为患者服务、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平台。
三 、坚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为了使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良好运行,继续实行APN弹性排班,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出、入院病人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入院患者宣教与沟通能力,不断改善服务措施,一切为患者服务,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
四、我院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兰州市卫计委开展的2017-2018年度全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我院内科获兰州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四名护理人员分别获得“优秀管理者”、“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五、注重护理文化建设、打造团队核心凝聚力
为了庆祝第107个“5.12”国际护士节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护理部举办了主题为“人间天使 生命同行”的活动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大会。对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无私奉献30年护龄的老同志、对医院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获奖者和优胜团体进行表彰,会后护理人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通过此次庆祝活动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激发护士对自己职业生活的自主体验和热爱感。
六、积极完成医院各项指令性任务。
1、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努力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优质护理服务中心工作,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调配全院护理人员完成60次公益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参加了兰州国际马拉松急救培训、现场医疗救护工作及防洪演练。
2、做好临床各科室应急急救准备工作,护理部每月检查各科急救物品及药品完好率100%,药品过期率0%。
3、配合完成各项体检工作,包括征兵体检等大型体检任务。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动服务意识不是太强,与病人沟通缺乏技巧、健康教育不够深入、缺少微笑服务、低年资护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积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危重病人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将继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大护理培训力度,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并不断研究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019年护理部工作计划
1、2019年医院搬迁过渡期间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护理安全隐患教育,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强化护理服务内涵,赢得病人信任。
2、业务管理:继续抓好全院护士的“三基”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操作训练与考核工作。组织护理知识讲课活动,并积极参加院外护理知识讲座,不断的更新知识,更好的服务临床。做好三基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岗位练兵”活动。
3、继续加强培训工作,通过院内与院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选派护士长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全面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有计划的选送护理骨干、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到省内、外进修学习,为新医院储备优秀护理人才。
4、进一步落实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跌倒、防坠床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5、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医院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1一、加强培训,落实ICU各项规章制度
20xx年已完善ICU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0xx年将继续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考试、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每月进行考核一次,并有奖励措施。
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细微处做起,将人性化护理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1、优化排班,在现有条件下,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护理部下发的相关文件组织护士进行优质化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
2、注重细节,ICU收治的病人均是急危重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治疗、护理缺一不可,由于封闭的环境和疾病的痛苦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小到为病人修剪指甲、外出检查为病人做好眼部遮盖、一句温暖的问候等,在细节中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三、成立质控监管梯队,努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实行护士长——质控小组长——质控护士监管梯队。
1、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分级进行检查,充分发挥质控护士,各组长监管作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2、专人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由各组组长负责当班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检查工作,责令书写不规范的护士及时更改,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士在职教育。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科室认真落实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组织护士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
2、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积极落实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对工作2年以下的新护士主要进行护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对工作2—3年的低年资护士主要进行专科知识、专科技能的培训;对工作4年以上的护士进行护理管理知识、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理、危重病和疑难病症护理等方面的培训。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教学。
3、加强新进及轮转护士的管理。加强护理文件书写、抢救仪器的使用等培训,根据科室的培训计划认真执行,帮助尽快胜任ICU的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4、科室开展ICU在职护理人员专科培训计划由护士长及去省级进修的骨干护士对ICU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科培训及考核。
5、鼓励护士积极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参加护理部组织的“5·12”护士节相关活动等。
五、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强化ICU护士的“慎独”精神,强调用药安全,注意冷藏药物的使用及“三查七对”,试行护士长不定时进行跟班,利用跟班时间及时督查违规行为,并予以严惩,每月组织学习和考核常见药或新药用药知识一次。
2、严防计划外拔管,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的患者加强看护,必要时在征得病人家属签字同意后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及时悬挂各种警示标示(如防管路滑脱、防压疮、防渗出等),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全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
3、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4、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罚款,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每月质控小组会分析点评当月全院及科内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5、继续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六、积极响应护理部号召
学习制定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计划,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能力,积极在护理实践中应用。
按病种制定科室常见病的危重病人护理计划,体现中医护理内容。科室新进护理人员继续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业务学习,其他人员按科内制定的中医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参加执行。对于科内制定的两项中医操作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内容人人熟记并能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得到应用。
七、加强院感与消毒隔离工作
按照医院ICU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及管理工作,规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指定专人进行负责,每周在护理质控小组会议上将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监督消毒隔离的执行情况。每季度组织全科护士进行院感知识学习,所有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原则,一次性医用品按规定定时更换,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严防各种医疗废物外流。对保洁人员进行一般消毒工作的培训,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八、以病人为中心,工作中方便病人,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1、针对ICU无陪护、探视时间短等特点,要求护士每日主动与家属联系,必要时替家属取药,尽力解决家属的实际困难。
2、继续开展选评ICU护士形象大使活动,根据平时的理论操作得分、值班医生和护士的综合评价、护士长考评及日常病人家属满意度的调查,评出1名护士形象大使,给予奖励和表彰,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医院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2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三)、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五)、计划制作护理园地网,上传我院护理动态,及时传递护理学习资料,发挥局域网的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生活。
医院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3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包括护士长的岗位责任制和每周、每月工作重点,汇总成表,标示明确,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并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
另外对科室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第三,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四,针对我科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对病房管理作出了合理的改进和规范;对环境卫生实行包干区责任制,落实到工友个人。
第五,不断深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病人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安全护理不仅能保障护患双方的安全,而且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此要求每位在岗人员必须掌握病情,尊重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重视心理护理和精神关怀,密切巡视病房,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同时对病室的各种设施、物品及家属要加强安全管理。
第六,了解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强化三基本训练,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我在科内每月至少个案护理查房、加强科室业务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内、院内业务学习及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训练。
第七,加强护患沟通,定期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以便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改进,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最后,护士长是科室的理财人,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杜绝浪费;我要求全体医护、工勤人员,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开始,从我做起,严格控制科室支出,对一切浪费的现象,及时提出批评,必要时辅以经济处罚,虽然这样或许会得罪一些人,但我知道,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讲究经济效益与医疗护理效果,都是护士长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知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这竞争、改革的大潮,在这任职的几个月中我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参加了护理专升本考试,并被南医大护理专业录取;另外还积极参加由卫生局、医院组织的各种党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工作是平凡而辛劳的,放弃了不少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时间,一旦病房里有了危重病人时即使在家心理也总觉的有点不踏实。
但可喜的是在医院、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下工作逐渐的显露出了成效,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称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知道这只是一个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路遥知马力”,我坚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只要把满腔的激情奉献给医院,把爱心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里,我就一定会把综合病房的工作开展的更好。
医院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4在这20xx年的新时刻,我就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做如下计划:
一、在科主任及护理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产房的行政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
二、按护理部及产科质量管理要求,负责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各班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并及时总结讲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三、根据产房的工作任务和助产士的具体情况,优化护理力量的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制定各班岗位职责。
四、组织业务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提问或采用其它形式考核,并做好奖惩考核工作。
五、督促所属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按计划和要求定期进行产房无菌区域的空气、物品和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并鉴定消毒效果。
六、及时传达护理部的工作要求,督促、指导产房各项工作,主持晨会,了解中夜班工作情况,不定期检查中、夜班、节假日的工作情况。
七、参加并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以及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了解各级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八、做好产房内各类物品、仪器及急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关键词】 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管理;重症医学科
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全方位、多角度、涵盖各层次的评价体系[1]。其中, 护理工作涉及评审内容的方面,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理管理者, 面临的不仅是如何迎接新一轮的医院评审工作, 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新的护理管理理念, 提升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重症医学科的各项护理工作。
2012 年, 我省开展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认真对照《山东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并在2012 年9月省卫生厅组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中得到了护理专家的好评, 顺利通过医院复审。结合创建达标经验, 现将重症医学科护理迎评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医院概况
本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1994年被评为国家三级乙等医院, 于2012 年通过山东省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复评。目前, 开放病床1396 张, 设有58个临床科室、50个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共897 名, 其中副主任护师10名、主管护师234名、护师237 名、护士381名;本科学历199名、大专学历613名、中专学历79 名。
2 护理迎评工作
积极响应护理部号召, 制订重症医学科迎评方案;护理迎评工作共分六个阶段, 分别是学习动员, 安排部署阶段、梳理标准, 自我完善阶段、严格自评, 持续改进阶段、专家试评, 查疑补漏阶段、准备迎评阶段、现场评审阶段。
2. 1 学习动员, 安排部署阶段 2011年初, 全院召开了中层干部评审达标会议, 明确创建目标, 为迎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重症医学科迅速成立迎评核心小组。成员均为护理骨干。由护士长组织精读评审标准, 汇总护理相关条款, 制定迎评推进计划, 责任到人。将责任划分到每一名护士, 做到全体动员、人人参与, 调动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迎评营造了浓厚氛围。
2. 2 梳理标准, 自我完善阶段 有护士长带领护士反复学习《山东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分析标准, 找出现有工作的不足, 层层完善, 请教院内护理专家, 咨询参评过的医院, 制定《重症医学科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护理核心指标与达标要求》, 并将其作为等级医院评审护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执行。同步制定了 “迎评周工作计划”、“每日一制度学习计划”等相关内容, 一步步推进中医院迎评工作。迎评材料也从标识、目录、内容以及需要的支撑材料都做了统一要求。
2. 3 严格自评, 持续改进阶段 成立科室内护理评审小组, 模拟专家检查思路、评审办法, 并结合本院实际, 安排多次自评, 不断总结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为有效整改奠定了基础。在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考核方面;做到反复练习, 人人达标, 培训的同时, 锻炼护理人员应对检查的能力。
2. 4 专家试评, 查疑补漏阶段 邀请院内护理专家指导工作, 模拟评审场景进行试评, 增加督查的客观性和严格性。汇总专家意见、建议, 逐项整改。追踪整改效果。同时, 利用统计手段把目标量化, 实施统计评价, 用详实的数据测量出目前达到的水平以及存在的不足。根据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 查缺补漏, 提升各条款的等级水平。
2. 5 准备迎评阶段 这是迎接评审工作的冲刺准备阶段, 从接待评审专家设定检查路线, 以及护士长向评审专家简要的介绍科室特色(灵活掌握), 以及迎评办公室内的布局, 迎评当日的人员安排等均做好周密准备。召开工休座谈会, 坦诚告诉患者及家属医院迎评检查的真实性, 征求他们对病区管理及健康教育等工作的意见, 积极沟通解释, 取得配合, 做好迎评前患者及家属的培训。
2. 6 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的时间大约是2~3 d 时间, 实际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评审前1 d, 医院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备查。评审第1天, 评审专家参加病区早交班, 参加医院汇报会, 访谈院长及分管院长, 访谈护士长, 访谈病区责任护士, 访谈实习护士, 访谈科主任及医生, 访谈患者及家属, 查看病区治疗室及急诊急救流程等环节。评审第2 天, 评审专家到供应室、手术室、新生儿室等科室现场查看工作流程和护士培训、护士长考核、病区质量管理情况。评审第3 天, 专家组反馈医院评审意见。
评审第1天, 八个评审小组其中的六组分别陆续来到了重症医学科, 对医疗、护理工作做了全面的检查、评估。全科医护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评审专家, 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精湛娴熟的技能水平获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本院的等级评审工作结束了, 纵观护理评审的整个过程, 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参加医院评审不仅是对护理工作进行的一次认真、细致的全面大检查, 也是利用外力推动护理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3]。只有及时把握新的评审理念, 与时俱进 , 解放思想, 才能找准发展方向 , 提升核心竞争力, 将护理工作推进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齐文中, 周乃忠. 适应医疗市场, 促进医院发展. 临床医药实践, 2004, 13(3):239.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儿科护士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1流云系不住,清风带走了岁月。20____年已是岁末,在这一年里,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作为一个儿科护士,我收获很多,进步很多,感触也很多,结合工作实际及所见所想,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遵守院纪院规,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我自己,服从院里的各项安排,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每一天,以患儿的利益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我自己,保证我自己所分管的护理工作扎实到位,以优质服务理念指导我自己的工作,让患儿及家属满意。
儿科是一个容易产生医患矛盾的地方:目前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一人生病全家总动员,儿童打针要求技术高,一针不中家长就跟你急;发热儿童入院2天不退热家长就跟你吵;不愿意行相关检查却要你给他一个解释:我孩子到底是什么病?
将心比心,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我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提供的护理。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属不配合和理解,越干越感觉,责任巨大。
二、业务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虚心向老护士请教,认真锻炼和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水平,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应用,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观察发现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儿科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室,也比较难干,责任巨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疾病的临床表现(甚至不会说话),儿科所以又叫“哑科”,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去判断,这是其他成人内科难以相比的,儿科在用药情况更是要“斤斤计较”,少一分则影响疗效,多一份则产生毒副反应。对护士的加药、注射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个人修养素质情况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感觉我自己越来越成熟,个人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高,我认真做到在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时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我相信:没有,只有更好。积极参加院里的一些活动,全力支持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
想想来到妇幼保健院这个大家庭已经六年了,在这里我得到各位同仁的帮助和护士长的业务指导,回顾六年的工作历程,有劳累,辛酸,无奈和痛心,也有成功的喜悦和欢笑和成就感。
目前我院的发展速度迅速,医院水平日新月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的努力要求我自己,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我院的发展壮大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同事们你们好:
20____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__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明年的护理工作,我按照护士长工作职责,作如下述职报告,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
一、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__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
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
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
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6月初带领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管理知识,制定出了新生儿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以及各级护士的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
五、12月医院任命我为五官科护士长,负责五官科的筹建工作,暂时在护理部工作。
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完成了五官科病区的初步规划和病床的申请;协助护理部完成了儿科新生儿室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新生儿室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全院职工的年终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明年在新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教和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培训,熟练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抓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
3、五官科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科室,自己知识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开展护理延伸服务。
希望在科室医护人员协助下将科室的护理工作做好。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3尊敬的____医院领导:
2018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18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年来,在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下,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管理,具体落实。通过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管理,使儿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日渐上升,经济收入也有了相应的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如业务学习缺乏自觉性,穿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
今后我们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创儿科特色护理,攀护理质量高峰,换儿科护理新面貌。
述职人:______
2018年____月____日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420____年即将结束,一年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领导、帮助和指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次就医,终身为友”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1.响应护理部号召,明确了各班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治疗班、护理班各尽其责,杜绝了病人喊换液体、自拔针头等现象。
2.坚持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护士长参与查对,每周大查对两次,并登记记录。
全年未发生大的差错。
3.认真落实儿科常见病、专科病护理常规及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坚持床头交__制度及晨晚间护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
二、注重细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坚持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根据制定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检测实施结果,以便开展工作。
2.积极参加院周会,护士长例会:将全院、护理部会议精神做到上传下达,并安排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资料。
3.各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4.不断组织护理业务学习讲座,扩大每位护士的知识面。
三、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1.对新上岗护士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并一季度组织一次理论考试。
2.积极组织护士参加“西学中”培训,一月一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
3.认真落实护理部布置的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共四十余次。
4.加强危重病护理,坚持床头交__及晨晚间护理。
5.坚持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全年共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四十余次。
6.坚持护理业务学习,全年共组织业务学习四十余次,要求每位护士轮流讲课,以不断提高大家授课能力。
7.积极鼓励大家参加专升本考试,全年共有五位同志升入本科学习。
四、加强院感控制与管理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尤其对新生儿监护室,治疗室,隔离监护室等定期空气培养,均做到了一次培养成功。
2.病房做到终末消毒,并登记记录。
五、积极响应护理部倡导的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
自9月份开展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以来,儿科积极响应并组织实施,并相继开展小儿推拿、小儿捏脊、__位贴敷、耳__压豆、新生儿抚触等项目,共开展240人次,覆盖率达100%,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六、完成年终目标情况
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核心技术近200人次,治愈率达97%。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全年共收到锦旗6面,撰写护理论文2篇,工作简报近20篇。
七、存在问题
事件是儿科的耻辱,将作为血的教训时刻警示大家。
2.个别年轻护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穿刺水平达不到理想效果。
3.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尤其是晨晚间护理尚不十分到位。
4.个别护士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被投诉现象。
5.离医院制定的年终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有待下一年提高。
儿科护士个人述职报告5尊敬的医院领导:
流云系不住,清风带走了岁月。2018年已是岁末,在这一年里,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作为一个儿科护士,我收获很多,进步很多,感触也很多,结合工作实际及所见所想,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遵守院纪院规,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我自己,服从院里的各项安排,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每一天,以患儿的利益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我自己,保证我自己所分管的护理工作扎实到位,以优质服务理念指导我自己的工作,让患儿及家属满意。
儿科是一个容易产生医患矛盾的地方:目前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一人生病全家总动员,儿童打针要求技术高,一针不中家长就跟你急;发热儿童入院2天不退热家长就跟你吵;不愿意行相关检查却要你给他一个解释:我孩子到底是什么病?
将心比心,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我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提供的护理。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属不配合和理解,越干越感觉,责任巨大。
二、业务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虚心向老护士请教,认真锻炼和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水平,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应用,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观察发现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儿科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室,也比较难干,责任巨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疾病的临床表现(甚至不会说话),儿科所以又叫“哑科”,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去判断,这是其他成人内科难以相比的,儿科在用药情况更是要“斤斤计较”,少一分则影响疗效,多一份则产生毒副反应。对护士的加药、注射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个人修养素质情况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感觉我自己越来越成熟,个人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高,我认真做到在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时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我相信:没有,只有更好。积极参加院里的一些活动,全力支持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
想想来到妇幼保健院这个大家庭已经六年了,在这里我得到各位同仁的帮助和护士长的业务指导,回顾六年的工作历程,有劳累,辛酸,无奈和痛心,也有成功的喜悦和欢笑和成就感。
目前我院的发展速度迅速,医院水平日新月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的努力要求我自己,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我院的发展壮大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1广辟学路,培植护理人员文化素养
欲将更多的文化元素渗入疗养护理,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文化素养。我们主要的做法:①吸纳先进的交际与礼仪技巧。不定期请星级宾馆礼仪教员为护理人员授课,自购影音资料并安排相关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交际常识、文明用语、接待礼仪等内容。②学习房间布设艺术。组织护理人员到星级宾馆参观,学习客房管理、室内清洁、房间布设、物品摆放、插花艺术等常识。③掌握导游专业知识。为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请导游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利用疗养淡季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现场导游”比赛。④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文体骨干。每年利用
“五一二”护士节、“十一”国庆节等时机,集中组织包括歌舞、小品等各类节目在内的小型文艺联欢会;还利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时机,组织工休人员进行游泳、健身操和球类比赛,既活跃了疗养生活,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文体素质。⑤开展“护理服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在参考平时工作业绩的基础上,通过护理基本操作、才艺展示、综合知识竞赛等步骤,评选出本单位的“护理形象大使”,并积极支持和鼓励其参加上级或地方组织的相关比赛。通过上述学习和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团队的文化素养。
2讲求实效,积极营造疗养护理文化氛围
为打造“疗养护理文化”特色,主动从设想和计划入手,不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①围绕着“温馨提示”体现疗养护理文化特色。先后设计、制作了精美的“护士对您说”、“疗养生活服务指南”、“健康体检早知道”等温馨卡,并购买了当地旅游交通图,均免费奉送给每一位来院疗养人员;针对疗养员用电、用水、就餐、购物、通讯、寻人、指路、观景、气象、交通、治疗等多方面需求,张贴、悬挂各类“温馨小贴示”或设置“服务栏”。②展示文明形象。护士的形象不仅反映疗养院整体形象,也影响着疗养员在院期间的心境。我们对护士的发型、化妆、装束和文明用语作出统一规定并严抓落实;还根据疗养员可能咨询的问题,自编了“疗养生活小百科”,让护士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做到“百问不倒,百问不烦”和“笑脸相迎,笑脸相送”。③开展文体活动。为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爱好、特长的疗养员娱乐,并在疗养娱乐中享受快乐,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增智、增体,设立了桥牌、棋类、书画、台球、乒乓球、卡拉OK、音乐疗法室、健身等活动场所,适时组织各种小型比赛或联欢会,极大地丰富了疗养生活。④开展观景旅游。我们主动与当地几处著名景点建立了友好关系,根据疗养员入院批次情况,适时组织观景旅游;还结合疗养院的院史人文,充分挖掘、整理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院内景观供疗养员参观,很受疗养员的欢迎。⑤进行健康教育。疗养旺季,我们每周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预先讲座内容,并由疗养员自愿参加,如:亚健康与保健、心理调节、幼儿养育、饮食与营养、常见疾病防治、生理运动常识等;我们还几次聘请地方中医保健专家来院授课,对此,疗养员给予了高度评价。⑥进行心理疏导。针对疗养基层军官平时战备训练紧张、生活环境艰苦和家庭负担较重等实际情况,我们除了进行心理与健康讲座和适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之外,还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特意安排疗养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让他们面对面畅谈思想、回味人生、讲述各自的工作与生活感悟等。
3承前启后,继续求索疗养护理文化新境
实践证明,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疗养护理工作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深受疗养员赞许。通过经常性问卷调查统计,疗养员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其中非常满意率保持在92%以上;多次收到各类表扬信;疗养员对我们护士普遍的评价是: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技能娴熟,多才多艺,积极向上。②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由于更多地提供了展示护士风采的舞台,加之护理人员普遍是“多面手”,分别兼任着各种授课、辅导、联络、组织的主角或骨干,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护理队伍爱岗敬业、严格要求、钻研业务、苦练技能、发挥特长等良好风气的形成。
在此背景下,本刊全国“两会”特派记者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我国老年人口的医学健康管理和服务问题,分别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将军,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尚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孙建方教授,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曹洪欣教授。
“我国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趋势。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报告中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预计2021年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超过3亿。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延长并没有带来健康期寿命的延长。所以,人口老龄化给老年医学的健康管理领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在本届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应对老龄化强化老年医学健康管理的建议’。”
采访一开始,快言快语的全国政协委员、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将军首先介绍了关于“强化我国老年医学健康管理”的现实背景和社会背景。
老龄人口的“五化”病患现状
在采访中,范利委员首先归纳说,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她认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病患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五化”现状——
首先是“高龄化”。据范利委员掌握的资料资显示:2013年我国有2.02亿老年患者,其中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2300万,高龄老人每年增长100万人。
其次是“慢病化”。范利委员认为,高血压等的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是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2011年,中国死亡人口中,缘于慢性疾病的占有85%之高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4到5倍。至2013年,中国确诊慢病患者的总数已达1亿,60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到3倍,约50%的老年人患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第三是“失能化”。据范利委员介绍,在2013年,全国失能人口约为370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4000万人。“失能不但使老年生活质量下降,还将导致跌倒风险、住院天数和费用及死亡率增加。”范利委员满怀忧虑地说。
第四是“失智化”。范利委员坦陈,在2010年,我国的老年痴呆患者约有569万人;而老年的认知和心理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最后是“空巢化”。范利委员认为,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空巢家庭已分别达到49.7%和48.9%;而空巢家庭的增加,也令老年健康的照护问题更为严峻。
我国老年健康管理医疗和
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范利委员认为,面对目前这些“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局面,我国的老年健康管理医疗体系和社会支持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在老年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体系方面,我们尚缺乏规范化老年病诊治基地;缺少老年医学和管理专业机构准入、考核标准;缺乏老年科医务人员系统规范的培训。老年人面临多系统疾病共存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大多地区的医学体系仍停留在以单一疾病诊治为主的亚专科模式,缺乏对老年共病、多器官功能下降问题的综合评估干预和一站式医疗服务的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缺少全科医生老年慢病综合诊治和失能防治专业知识及全面照护理念。
范利委员还认为,在老年医学研究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老年医护、健康管理人员交流平台,比如跨学科的、跨国界的、的合作和交流等等;同时,老年医学专家与政府及产业的联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老年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方面,对老年人开展居家照护的扶持政策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医院-养老机构连续转诊机制运行欠佳。比如,北京市政协2011年对400家养老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有70%以上的养老机构无医疗服务机构;而入住的老人却有96%以上罹患多种疾病; 近七成养老院拒收不能自理的老人; 接纳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院往往和亲属签协议声明,如果老人病危,亲属必须接走。但近年来逐渐增多的“421”式家庭结构使年轻人照顾父母力所不能及,人力成本急剧攀升使保姆(护工)的陪护模式也很难推广。与此同时,集中养老的模式在我国目前现状还不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国目前有4.5万家养老机构,320万张养老床位, 平均每千名老人18.3张,与50至70张的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而且软硬件条件设施也有很大差距。
此外,孙建方委员经过长期的调研也认识到,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政府、家庭共同面对的难题。老年人的疾病护理保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问题势态日趋严峻,“421”的家庭结构,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家庭结构模式,往往一对夫妇要照料四位甚至更多老年人,“少子老龄化”势态日趋严峻,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更大,一对夫妇奔波在多个老年人家庭与医院之间的现象与矛盾将会日渐突出。二是人口老龄化引起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增加。孙建方教授举例说,南京市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达5万人以上,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达4万人以上,且呈逐年上升势态。针对此类老年性疾病,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措施。患病的老年人所需要的就是长期的医疗护理或日常生活护理,由此导致老年人护理需求急剧增加,老年人护理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赡养压力,甚至还常发生因“家庭护理疲劳”而导致老年人受虐的现象。三是老年人疾病护理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仍以南京市为例,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尚未将老年人疾病护理费用包含在内,民政补助也与现有的老年福利机构护理费用相距甚远,物价部门对机构和居家老年人疾病护理相关项目尚未制定价格政策等。政策的不健全,使老年人护理费用主要依靠养老金、多年积蓄和子女的收入解决,抗风险能力低,导致大多数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无奈选择卧床在家。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只能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长期住院不肯出院,其医疗费用加剧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四是老年人疾病护理机构建设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在南京市,目前具有医疗资质的老年福利机构不到总数的10%,数量严重不足。现具有医疗资质的老年福利机构大多由厂矿医院改制,缺乏老年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训练有素的护理员,现有护理员多为农村闲置人员,未接受过老年人护理专业的基本培训,以提供生活照料为主。另一方面,目前存在老年人疾病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缺失,因此社会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老年人疾病护理服务质量不高的现状。
在采访中,尚红委员也认为,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疾病恢复期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是长期护理的主要需求者。他们亟需简单、基础的护理、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迅速上升,以及我国的家庭结构逐步小型化,出现越来越多双老人家庭和空巢家庭,护理费用也急速增长,给老年护理带来很大的挑战。由于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只能覆盖医院治疗和住院护理等费用,并无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险,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借鉴国际经验,
构建优良养老环境体系
谈到应对之策,尚红委员首先介绍说,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日本为例,继1963年颁布老年人福祉法以后,又于2000年建立了专门用于老年人生活的介护保险制度。在该制度的影响下,日本形成了社区式和机构式老年护理服务模式,被保险人依身心状况评定有长期照护需求者,可以享受社区式及机构式的照护服务;若评定为只需要支持者,则只能利用社区式的照护服务(失智老人之家照护服务除外)。介护保险制度独立于全民医疗保险之外,资金筹措和费用支付有特定的体系和办法,由政府管理、强制执行。
尚红委员还介绍说,美国的老年养老保障系统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主要通过医疗照顾制度、医疗补助制度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为美国65岁以上老人提供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随着社会需求迅速上升,约在20世纪80年代,长期保险护理应运而生。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商业性保险,由投保人通过购买护理保险合同方式自愿参加,承保被保险人接受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护理费用。
对此,尚红委员认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快老年护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当前实际,首先建议由发改、人社、卫生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长期护理服务成本核算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收费定价标准,并将收费项目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其次设立长期护理保险,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运营管理机制和监管体制,并将其纳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形成长期护理服务制度,与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一起构成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基础上,开发各种商业护理保险作为补充,为特定老年人群长期护理提供资金保障,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在具体操作层面,范利委员则更详尽地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她认为,为迎接老龄化给老年健康管理带来的挑战,需要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首先建议国家继续加强老年医学健康管理发展的有关政策支持和养老体系的投入。建立广覆盖医疗保险和药品供应制度,完善三级医疗机构与老年康复机构转诊制度,推广全国优秀大型三甲医院老年科和保健基地的健康管理经验。建立老年管理机构、全科医学人才和护理康复人员轮转、培训体系和考评标准。
其次,我们还应该大力推广老年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思想,以早期筛查、信息管理、康复辅具开发为技术平台,丰富老年健康管理内容,从疾病、体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多层面全面关注老年健康问题。管理目标注重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功能康复,以及提供终生、持续的健康服务。开发老年健康状态监测网络与管理大数据平台体系,建立老年、尤其是高龄老年重要器官功能和健康状态增龄变化动态数据的分析管理体系。形成老年健康相关状态与重要器官功能增龄变化标准与检测基线。建立增龄变化队列研究基地,老年健康状态监测网络工作示范基地。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信息管理体系和多学科团队合作工作模式。
同时,在学术层面,范利委员认为,我们还应拓展老年医学研究领域,加强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临床老年医学研究、老年预防医学研究、老年医学教育研究、老年医学机构与体系建设研究、学术与产业交流模式研究。在老年医学研究内容方面,注重基层慢病管理与高层保健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研究、多中心国家研究数据库与我国专病、单中心数据库相结合的研究,以及老年共病、老年综合征与老年单病早期预防相结合的研究。
在健全老年康复社会保障机制问题上,孙建方委员建议:首先要加快老年人疾病护理的医疗保障制度化建设。由劳动保障部门界定保障对象和基本医疗疾病护理项目范围及支付比例,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监管其发生的相关费用;同时,同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现有家庭病床政策待遇的支付标准,注意机构与居家疾病护理保障政策之间的衔接与平衡,使机构与居家两种老年人疾病护理模式互为补充。其次要完善老年人疾病护理物价收费政策。尽快组成由物价部门牵头,卫生、民政、劳动保障部门配合的调研小组,测算和制定老年人疾病护理相关物价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调高现有家庭病床出诊费用标准,明确收费内涵等。通过一系列老年人疾病护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制定,合理认可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务价值,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老年人疾病护理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强老年人疾病护理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资质认定和管理。卫生主管部门应制定适合老年人疾病护理特色的专科康复医院、老年人疾病护理机构的准入资质,制定服务标准、监督服务质量。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和培训。同时,还要加快老年人疾病护理社区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老年人疾病护理机构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行建设,逐步并轨由卫生部门负责的社区护理和由民政部门负责的社区老年福利机构的建设,由“两张皮”变为“统一体”。加快建设以社区医院和老年人疾病护理机构为中心,以全科医生和护士为骨干,促进老年人疾病护理的护理站、家庭病床的发展,组成覆盖广、投入少、产出高的居家老年人护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类型的老年人疾病护理服务事业,提升服务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
谈及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曹洪欣教授则立足于自己的专业,从健康养生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曹洪欣委员认为,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中医药健康服务包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养老、健康旅游、服务贸易等,涉及中药、中医诊疗设备、保健产品等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民众健康,无论从理论、实践到产业,中医药都具有独特优势,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业的战略选择。
曹洪欣委员解析说,“十一五”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中医健康养生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以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为重点的保健服务业迅猛发展。社会上各类中医健康养生服务机构快速增长,中医健康养生保健产品和设备不断涌现,中医健康养生已发展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领域。据统计,我国不同规模的保健服务企业达140万余家,相关链条产业300余万家,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年产值约2000亿元。然而,当前非医疗机构中医保健养生服务存在着管理不顺畅、缺乏规划发展、监管不到位,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影响着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科学发展,影响着满足民众健康的迫切需求。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实施范围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非营利性运行途径。建立优质、高效的县域公立医疗龙头、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探索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促进我县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
县级医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县人民医院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县中医院继续巩固扩大二级甲等中医院建设成果,县妇幼保健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深入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实施范围
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1、加强医院规划和建设。结合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借助公立医院改革之东风,抢抓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机遇,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科学编制,合理规范门诊和住院科室设置,增加门诊科室设置,积极探索并完善缓解和方便群众就医途径,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县人民医院要紧紧抓住新建搬迁机遇,力争五年内达到三级医院规模,床位设置500张;县中医医院完成门诊综合楼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住院楼装修等工程,各项业务全面开展。
2、明确医院功能定位。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全县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对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引领作用和农村三级网络的龙头作用,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卫生人员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
3、实施县镇一体化试点,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分步推进我县县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与省、市三级公立医院之间,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以县人民医院结对帮扶哑柏中心卫生院为重点,积极实施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以县中医医院结对帮扶终南中心卫生院为辅,不断探索适合我县县情的县镇一体化管理路径;以县妇幼保健院结对帮扶马召中心卫生院为第三梯队,借助我县成功经验,随后跟进。探索组建县公立医院医疗集团专家团,开展集团专家会诊、知名专家下乡坐诊、双向挂职锻炼、定期进修、全员培训等措施,团队式帮扶,推进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着力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4、用政策引导群众合理就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要合理提高多发病、常见病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引导群众在基层就近诊疗,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减轻县级医院诊疗负担。
(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
1、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公立医院要按照改革的内容,突出医疗质量和服务流程,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2、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一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在公立医院选择合适病种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行为,规范诊疗流程,治理过度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二是全面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切实规范护理服务。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减少护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使护理资源得到优化重组;强化护理质量意识,提倡护理特色服务,建立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三是认真落实三级查房、院长行政查房和执业药师临床查房等核心制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四是落实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医疗事故个案进行剖析,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水平。全面开展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四个排队”评估工作。五是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预约诊疗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3、深化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提升后勤管理效能。积极探索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推行后勤管理社会化。将医院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安全保卫等后勤管理逐步推向社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后勤管理效能。
4、落实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全县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医务人员要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认真执行同级医疗机构之间、下级医院对上级医院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
5、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逐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和配套政策。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6、加大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结合我县实际,将人才引进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和医改工作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招聘程序,积极组织引进。2011-2013年,为县级公立医院每年招聘50名专业技术人才(副高以上职称、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大专学历以上医护人员),充实县级公立医院技术队伍,争取三年内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以上,加快后继人才培养步伐。
7、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人才,到市级三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
8、强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5月份完成县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7月底前完成主体封顶,年底投入使用;县妇保院4月底前完成住院楼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正常投入使用。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在全省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中走在前列,发挥公立医院应有的作用,同时增加医技人员、门诊科室、床位设置,扩大就诊人数,达到大病不出县,就近治疗,减少患者进城或出境就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科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机构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合理核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补充机制,分三年基本解决公立医院临床、医技、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2、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办医改主体,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管理职责,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提高医院临聘人员待遇,稳定临聘人员队伍。
4、完善公立医院分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四)健全公立医院的监管机制
1、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充分依托现有卫生监督管理体制,由卫生监督所成立医疗质量评价组织,抽调具有较高诊疗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的专家,对医疗质量“四合理”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质量安全评价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制约作用,依照协议对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并纳入公立医院考核和评价内容中。
4、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立以司法、法院、公安等部门为主体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积极发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
(五)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
按照省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在县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逐步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不断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保障用药安全,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减轻广大患者负担。2011年,县医院、县中医院按照省、市药品“三统一”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贯彻执行,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
(六)强化信息化建设
1、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改革现有的就医流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一卡通”,方便患者就医。
2、逐步构建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为全县县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七)完善政府保障责任,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落实政府保障支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对无主病人、五保户、贫困户,落实医疗救助,解决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推广就医“一卡通”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及时结算。提高中医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在原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加大政府投入
(1)提高公立医院在职人员工资待遇,不断调动公立医院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县财政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在去年定额补助基础上适度增加。今后,根据省、市医改工作政策逐年提高补偿比例。
(2)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建设。以县急救中心为龙头,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建立急救网点,每年由县财政列支20万元,用于强化急救设施建设。
(3)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探索实施零差率销售工作,逐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县财政根据省、市规定给予必要补助。
(4)建立优秀人才奖励机制。每年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优秀人才。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30日前,成立组织机构,调查研究,讨论分析,制定实施方案,对县级公立医院安排部署;
(二)启动阶段:2011年4月1日——5月15日,学习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理事会职能、医疗服务、医院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16日——2011年10月31日,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进行改革;
(四)调整总结阶段: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召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改革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制定相关评估方案;2012年2月15日前,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寻求路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医改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统筹协调、指导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及改革的日常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二)强化部门责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改委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综合协调,把公立医院的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好公立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储备,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争取中央、省市政府资金的投资。财政、审计部门负责审核、落实公立医院的补助资金,监督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卫生局负责公立医院改革具体内容的制定,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分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做好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考核、评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工作。编办要按改革的有关政策,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进行核岗、定编,解决编制问题。人社部门要优化医疗卫生单位专业人才用人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扩大卫生部门用人的自,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物价部门负责公立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审核监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民政部门制定大病救助和慈善救助政策及相关工作。司法部门负责调解医患纠纷和协助患者进行医疗事故责任鉴定。各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好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县级医院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1.1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由于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地震、台风、寒潮、泥石流、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与日俱增。自然灾害常伴有人员的伤亡,有大量急性创面需要处理[4]。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社会矛盾也进入凸显多发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基本稳定的同时,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另外,境内外敌对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他们打着“民主”、“宗教”、“人权”等旗号,在境内外实施了一系列恐怖破坏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强化暴力恐怖工作,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在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均涉及创面处理工作。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及新伤型、新伤类增多的特点。提高创面疾病的治疗水平和能力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创面疾病治疗的需求,医护人员有必要接受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
1.2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解决创面疾病
复杂病情的必然要求导致创面疾病的病因复杂,外伤、烧伤、感染、手术、内分泌代谢疾病、血管疾病、放射线、药物、高原或海域环境等均可导致创面疾病。导致创面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如糖尿病足溃疡是慢性进行性血管神经病变,涉及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常伴有感染;而放射性损伤创面难愈则与放射损伤造血功能,导致炎细胞、组织修复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也极复杂,慢性创面常合并感染[5],细菌构成生物膜会明显抑制创面上皮的再生,延缓创面愈合。老年人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的功能下降,能量代谢紊乱等均影响创面正常愈合。为了应对创面疾病的复杂病情,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
1.3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是适应医疗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在进行的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改的重要内容。有资料表明,需住院治疗的严重创面疾病患者约20%,而约80%左右的创面疾病患者因创面小、损伤轻,通常在社区或县以下医院就诊[3]。基层医院开展创面疾病治疗工作能够极大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有效地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我国地区间医疗水平差异较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的创面外科学教育,使广大创面疾病患者受益。
2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有一批从事创面治疗的医护人员。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面处理在烧伤外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烧伤外科医师具备处理复杂创面的能力。多家医院具有采用各种手术修复创面的技术。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机构成立了治疗创面疾病的科室,多称为创面治疗中心或伤口治疗中心。有的由烧伤整形科扩展功能而来,有的系新建的综合性专业治疗中心,还有的采取以专科医师为中心、多学科合作模式[6]。这些医护人员经过适当培训,能够胜任创面外科学的教学培训工作。有创面疾病基础研究成果。目前创面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较为广泛,对创面愈合机制、创面延迟愈合的分子机制、病理生理机制、组织灌注不良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菌负荷感染和坏死组织存留、细菌衰老、细菌生物膜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新学说如糖尿病创面难愈机制的微环境污染学说、创面床准备理论等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为创面外科学打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51•创面疾病诊断方法不断进步。随着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诊断手段应用于创面疾病的病因诊断,创面面积和深度的数字化测定、创面组织氧供检测、创面压力和张力测定等方法用于创面的评估和分级,创面微生物快速检测用于创面感染诊断,创面疾病的诊断方法已较为完善。创面疾病治疗手段较为丰富。创面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促进创面愈合的各种治疗方法,如创面应用新型敷料、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酶学清创、负压治疗技术、高压氧治疗、激光、电、磁等辅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除了传统的皮肤组织移植手术外,血管外科手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也已在临床开展。有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有了丰富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手段,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已成为可能。
3建立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构建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国家教育部门要制定全国各段、各层次人员的教学大纲、考核标准、教材,并对受教育者分层次实施,突出重点。以医学高等教育为基础,以医学继续教育为重点,同时普及居民的创面疾病基本知识。创面外科学高等教育。创面外科学教育应纳入临床医学专业各学制外科学的常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医学生对创面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外科学教材的总论部分应增设《创面外科学》一章;护理专业本科生也可在外科学护理中增设相关章节;应积极培养创面外科学的硕士或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可先在烧伤外科、创伤外科专业中培养创面外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设立外科学(创面外科)学科,独立培养专业人才。创伤、烧伤外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应纳入相关内容。医学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创面外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中选取有一定基础、热爱创面外科的人员,经过必要的教师资格培训后充实到这一学科的师资队伍中。也可通过国际交流平台,采取出国培训、从国外聘请相关专家来我国进行授课等方式加快培养骨干队伍。聘用优秀的本专业专家教授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形成培养研究生的教师队伍。创面外科学继续教育。在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创面外科学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应把在职医护人员的创面外科学继续教育作为重点,以满足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条件成熟的创面治疗中心可设立继续教育基地,接受各类医护人员进修培训。要充分考虑不同背景医护人员的学历和临床实践经历上的差别,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培训要注重实用性,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要重视本专业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可以在专业学会组织下,通过学术会议、短期培训班形式,介绍国内外创面外科学进展和创面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等。相关专业杂志可开设创面外科学专栏,为创面外科学的普及、交流、提高提供场所。应重视互联网这一继续教育途径,开设专业网站,以利于边缘地区和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学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