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业专业技术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业专业技术工作

第1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园林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机电类专业。然而在园林类专业中此类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有些院校虽已开展此项工作,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仍然没有摆脱基于知识传授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未能系统化、根本性地体现职业特性,因此,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本文在学习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旨在建立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 通过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对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并进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了解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确定专业面向和就业岗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相关单位从事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园林绿地养护及花卉艺术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下图所示)。

2 通过职业领域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邀请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等召开会议,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34项。

表1 园林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

园林制图 从事造园要素徒手绘图;园林建筑效果图的绘制;阅读并抄绘园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抄绘、园林建筑、假山、园路、理水工程的平、立、剖面图的工作 1、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了解三维空间物体与二维平面之间的转换;

2、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进行尺寸标注,CAD园林图纸的绘制;

3、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

施工 园林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供电与照明工程;各类园林植物种植的工作。 1、计算土方的能力;

2、能用现有喷头和管件组装不同的喷泉水景;3、具有园路施工的能力;

4、会各类园林植物种植方法;

5、良好的计划制定、实施和调整能力;

6、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7、团结协作能力。

绿化养护 城市公共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等的的养护管理等工作。 1、具有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2、具有单位附属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3、具有居住区绿地养护管理的能力;

4、具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的养护管理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园林植物

生产 园林植物育苗;花卉生产。 1、具备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育苗的能力;

2、具有花卉生产的能力;

3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行动领域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序化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在陈述性知识总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增加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正确梳理、总结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按照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性原则,将典型工作任务、能力整合归纳,形成综合能力的行动领域。我院同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银川市园林局、天地缘锦绣园林花卉有限公司等20 家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一起,对职业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归纳,将本专业34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10个行动领域,即园林测量、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苗木生产、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绿地养护。

4 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

解构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行动领域课程体系,将10个行动领域转换为17个学习领域(课程),即园林植物及识别、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园林欣赏、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计算机辅助设计Ⅱ、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插花与花艺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其中,以园林规划设计、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制图、园林工程施工5 门课程为例,其学习内涵如下:

5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按学生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及园林技术专业“项目导向、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以及顶岗实习共同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5.1 第1阶段(第1~2学期)

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能力,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及识别》、《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园林植物环境》、《园林欣赏》6门专业基础类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岗位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重构,选择合适的载体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基本能力,为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第2阶段(第3~4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及专业拓展能力。开设有《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9门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以及《园林建筑》、《园林机械的使用与维护》、《插花及花艺设计》4门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

5.3 第3阶段(第5~6学期)

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岗位工作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定期指派教师了解学生顶岗工作情况,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和专家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

6 结束语

6.1 构建园林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更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

6.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受到了行业、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被评为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

6.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已经应用于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基金项目: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校内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先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2月(中旬)第09卷第35期总第232期

[2] 杨兵兵等,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J]. Vol. 32 No. 22Feb. 2011

第2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探讨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依据、设计模式、实施运行、保障措施,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旨在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林技术;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42-04

一、“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高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园林技术专业以园林企业调研、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园林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合作,创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培养未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旨归。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设计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一)职业岗位调研

面向海西园林行业,以福建园林产业背景为参照,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平市园林处下属企业南平森科种苗有限公司、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三十多个园林企业开展调研,根据园林产业链将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三个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高端职位。详见图3。园林景观设计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中小项目设计、中小城镇园林绿化设计、园林各类图纸绘制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绿化工程一线技术管理、园艺技术一线管理、草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技术管理、插花与花艺设计等。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设计“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实施“任务驱动,学做结合”,实现“做中教、学中做”;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引入技术服务项目,实施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让学生“边做边学”;依托“厂中校”的企业生产平台,实施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现“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现校企共赢。详见图4。

“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实一体化”,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发展、提高具有渐进性的特征。采取“分段递进”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做合一”,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强化“理实一体”

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园林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中,全过程、全方位、真实战,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组织与实施“双证书”制度

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等三大职业岗位群,按照园林企业生产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符合园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融通。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进一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分段提升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以“校中厂”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实行产学结合,重点训练植物基础和设计基础技能,通过专业认知等实习,了解园林技术专业三大岗位群及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校内典型园林建筑小品写生,园林植物生长环境调查,并基本掌握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和基础技能。第二阶段(第三至第五学期),围绕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等岗位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中厂”、“校联厂”园林技术实训中心、国家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林业调查设计院园林设计室技术服务平台和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依托“厂中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福建路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平台,执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开展顶岗实习,和企业共同建立实习技术指导方案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引导学生毕业前取得工种证书,就业后参加国家行业资格考试,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从单项能力的训练逐步进入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形成“四共建”和“四共同”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本专业围绕福建生态省建设主题,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园林行业协会专家、园林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园林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开发指导小组,在“教学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培养、“工学结合”实践平台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就业安排、学生质量评价、产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四共建、四共同”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企业专家工作站,共同承担园林技术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技术研发和企业员工培训等任务。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在合作企业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企业员工,协助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实习学生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共同安排就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详见图5)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园林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参照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绿化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形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多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园林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序化,构建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为核心能力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核心岗位课程、职业拓展岗位课程。

(三)校企共建“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按照“校中厂”建设思路,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合作建成了“任务教学、实习实训、培训鉴定、师资培养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培育3个实训中心。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突出“生产性”内涵,实现了“七个合一”(即实训场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工程师或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合一),满足了各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的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了80%,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厂中校”建设思路,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互利共赢为动力,与园林知名企业合作建成了37家融“学生顶岗、学生就业、双师培养、员工培训和产研合作”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使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产业、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的目标,满足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实践锻炼、企业兼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学习。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占45.5%,中级职称教师7人,占31.8%,“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91%;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资源库43人,专兼职教师比为1∶1.45;专职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建立校企共评的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及时吸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反馈,提高校企合作育人质量。通过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措施,建立由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起薪标准、职业稳定率、自主创业率等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欣.“知行合一”理念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3(35).

[2]张士.社会需求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19).

(责任编辑:杨在良)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Work-study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as Trinity for Garden Technological Major

HUANG Yun-ling

(Fujian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Nanping Fujian 353000,China)

第3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林业;技术;问题;

1 目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基层林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推广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

1.1 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方式仍然有待提高。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方式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技术的推广。现在我国推广基层林业技术所采取的方式主要还是国家的政策,然后才根据林业的实地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措施,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般就是在第二个步骤中完成的。但是从广大林农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最关系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一切活动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不会对其他任何因素进行考虑,这样就会危害到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速度和推广程度。也大大降低了林农的推广基层林技术的积极性。这些问题会增加林农对政府下达命令的抗拒,使其不接受和不完成上面下达的指令。所以基层林业站在推广技术过程中这个问题是十分严峻的。这对我国基层林业发展技术的推广是十分有利的,必须要起到足够的重视。

1.2 在我国很大一部分林农的自身劳动意识和劳动力结构没有办法满足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要求。随着城镇建设速度的不断增减,现在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在农村务农而到城市中工作,这样就导致我国农村留守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儿童和老年人,这些人的劳动能力很差,这样会严重影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老年人的体力很有限,有些老人甚至不能进行劳动,这样就很难落实基层林业的新技术。第二个是大部分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落后,对于新技术他们很难接受,即使有的接受了速度也很慢,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

1.3 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中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推广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时,存在很多问题。除了在农村工作的劳动力日益老龄化之外,还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林业技术的推广。在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就要运用大量的研究经费,但是我国却没有投入大量资金在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上,造成研究经费短缺,这样一些基层林业技术的研发工作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就存在惰性,不认真完成推广工作,认为下基层是很大的负担,很少有人愿意将技术的推广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完成,只把推广工作看成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工作,这样就不会把自己过多的精力用在推广工作上。这对我国林业技术的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1.4 我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队伍建设不完善。现在在我国普遍存在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的作用没有更好发挥,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一些乡镇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从事非技术工作,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不能保证,专业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人员流出严重。全国乡站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左右,其中专业对口人员只有一半左右。此外,自我补偿能动性差工作能动性差。推广人员一般被动地听从领导安排,一些人不能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主动在生产中学习完善自己。科学研究能动性差,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这就要求推广人员的知识也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2 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采取的发展对策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在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各个有关的事业单位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介理的改变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使其真正应用到我国基层林业建设中。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适当的解决办法。

2.1 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加强对林农的培训工作。林农是基层林业建设的主要劳动者,他们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自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质量。所以要想推广基层林业技术就要从林农入手。对于这个政策来说,主要是为了提高林农的综介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转变林农的观念,真正解决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要构建完善的林业体系。对于该对策而言,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不断地改变现今国家基层林业技术推广的规则制度,让地方政府可以保障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2.3 各级地方政府在基层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结介实际。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为恰当的管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今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而言,其不仅是基层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林业科研理论成果与生产力互相结介的重要纽带之一。因此,国家政府与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让工作的相关管理者与技术人员能够有充足的资金,彻底解决现今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我国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改变,从而可以为我国的林业事业单位做出贡献.

第4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外语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根据人事部《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的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区别对待、逐步提高的原则及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范围和对象

申报评审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或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拟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以下简称为职称)的人员,除符合免试条件或放宽外语要求外,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职称外语考试或省组织的医古文、古汉语考试。

二、内容与等级

职称外语考试的语种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其中英语划分为综合与人文、理工、卫生、财经4个专业,其他语种不分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和试行条例有关规定,在相应范围内选择一个语种及专业类别报考。

职称外语考试,按不同语种和水平,分别设置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A级:适用于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中申报高级职称,或其他系列中申报正高级职称,或申报高级国际商务师的人员。

B级:适用于高级未分正副的系列(工程系列除外)中申报高级职称,或其他系列中申报副高级职称,或高教、科研、卫生、工程系列中申报中级职称的人员,或卫生、工程系列中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申报高级职称的人员。

C级:适用于卫生、工程系列中在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工作的人员申报中级职称,或其他系列中申报中级职称的人员。

三、免试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1、具有省级以上政府教育、外事等主管部门认可的一年以上国外访问学者、留学经历,取得相关证书或证明,首次申报中高级职称的。

2、晋升副高级职称时外语考试成绩合格,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外语要求属同一级别的;或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外语要求不属同一级别,但男年满55周岁以上、女年满50周岁以上的。

3、公开出版过外文专著、或5万字以上译著(第一作者)的。

4、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者申报正高级职称;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者申报副高级职称的;或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申报中级职称的。

5、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通过I级申报中级职称,或通过A级申报高级职称的。

6、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进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或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或获国家科技奖三等奖以上或省科技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或市州科技奖一等奖前4名人员;或专业工作能力业绩突出,在全省行业内或市州作出重要贡献,受到省部级以上本专业表彰人员,申报高级职称的。

7、乡镇及以下单位(含在乡镇的县市及以上直属单位)中,男年满45周岁以上、女年满40周岁以上,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的。

8、男年满55周岁以上、女年满50周岁以上,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及以下职称的。

9、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学创作、群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其中,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应参加省组织的医古文或古汉语考试)。

10、外语专业全日制大专以上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原有第二外语要求的;或外语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申报副高级职称的。

11、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

12、同级申报转换系列(专业)人员,晋升前一职称时已参加与现职称级别要求相同的外语考试,成绩合格的。

四、放宽外语要求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放宽外语要求。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1、工作地在县(市)城区外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省属或市(州)所属的在县(市)城区外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连续时间满3年的人员。

2、在野外及艰苦环境下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路桥、冶金、建筑等专业技术工作,连续时间满3年的人员。

五、考试成绩的效用及要求

1、按规定参加全国或原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的,在申报晋升级别要求相同的职称时有效。

2、开展量化评审系列(专业)涉及的人员,职称外语考试成绩按规定计入量化评审总分,取得合格证书的,在申报晋升级别要求相同的职称时有效;未取得合格证书的,只在当年申报评审职称时有效。

第5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摘要: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林业植物检疫的全过程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林业植物 检疫 现状 对策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林业植物检疫的全过程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993年,我国公布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林木引种》和第一项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拉开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序幕。多年来,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修订、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已初见端倪,截止2007年4月,我国已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2、建立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2005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二、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52年,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直到1993年才起步,在随后工作中基本处于时断时续状态。仅于1999年公布了第三项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2006年公布了第四项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工作不连续,公布标准数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

2、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标准制修订缺乏系统性。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建立,但科学、系统、适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以至每年标准的制修订没有“体系”这一纲的规范,对申报和制定什么标准带有盲目性,缺乏系统性。

3、参与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承担,浙江、安徽等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的业务人员及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承担了部分项目,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不一,甚至一些承担制修订标准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4、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当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1、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

2、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改变标准数量少,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第6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标准化;现状;防控

中图分类号:S4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27-02

1 引言

林业植物检疫(原称森林植物检疫)是依照植物检疫法规采取的控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则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林业植物检疫的全过程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及内涵

2.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

(1)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可补充植物检疫法规的内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依法治理的进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在技术上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可有力地补充《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在技术上的有关规定,并对强化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和除害处理技术、加强检疫管理和人员管理、规范检疫行为、维护检疫执法秩序、体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

(2)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可加快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的水平。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在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吸纳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并随着标准的实施,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科学防控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可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复性。在生产实践中,标准化就是要对重复发生的事物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消耗,这对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标准地实施,不仅可以推进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而且可以减少检疫工作的盲目性,节省工作经费,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2.2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1)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特殊性的需要。林业植物检疫是融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工作程序复杂、内容繁多、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责任大等特点,是我国控制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宏观的工作及主要的方面作了规定,难以兼顾技术、管理等具体细节问题,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标准来补充和规范。

(2)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国家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取决于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精密程度。当前我国参与国际化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一些林产品在进出口贸易时屡屡遭受检疫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林产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技术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和交流,以适应国际的发展需求。

3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993年,我国公布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林木引种》和第一项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拉开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序幕。近年来,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修订、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3.1.1 初步建成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

截至2007年4月,我国已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3.1.2 建成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

2005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式立项国家标准17项,完成国家标准1项;召开了3次分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4项国家标准;同时在黑龙江等省开展了培训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3.2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

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52年,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直到1993年才起步,在随后的13年中,工作基本处于时断时续状态。仅于1999年公布了第三项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2006年公布了第四项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工作不连续,公布标准数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

3.2.2 新标准制定滞后

第7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为做好我市2007年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根据黑人发[2007]70号文件精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评审时间安排

(一)全市申报高级职称人员评审材料报市人事局审查时间为8月1日--8月17日(各高级评委会评审时间见附表1)。

(二)全市申报中级职称人员评审材料报市人事局审查时间为9月17日--10月24日,11月20日--30日进行评审(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2)。

申报中、高级职称人员报市人事局审查时需携带如下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高级一式三份、中级一式二份)。

2、人事档案和考绩档案(事业单位还需提供年度考核备卡)。

3、现任职资格证书。

4、有效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证书。

5、毕业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书。

6、评审标准规定的有效论文、论著、成果证书等。

7、同级改职人员、学历破格人员、流动人员需提交《审查表》一式一份。

8、申报享受研究员级待遇人员,须填报《申报享受研究员级待遇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

上述提供的各种证件和相关材料均为原件。

二、评审范围及对象

凡在牡丹江地区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等各种经济实体)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含一年以上临时聘用人员以及中医学徒和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不论户籍、档案、身份和所有制性质,只要符合国家和省市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均可自主申报相应职称评审。

三、部分专业申报评审方式和要求

(一)对卫生系列晋升正副高级职称人员(含正常晋升副高级职称人员)均采取水平能力测试和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水平能力测试的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对统计系列晋升高级职称人员实行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已参加全省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者可申报高级统计师职称评审。

(三)依据铁道部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化改革铁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职改[2005]2号)精神,受铁道部委托,从今年起,哈尔滨铁路局所属单位的会计、审计系列职称评审也实行属地化管理。

四、部分专业执行新的评审标准

为了不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省人事厅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对中小学校教师系列和卫生系列的《评审标准》进行了修订,凡今年申报这两个系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要按新的《评审标准》执行(具体见黑人发[2007]71、72号文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按照两个系列新的《评审标准》做好推荐工作,其它系列(专业)《评审标准》也将陆续修订。

五、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具体要求

(一)自2007年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免于职称外语考试

1、公派出国学习、进修、讲学及从事科研工作一年以上的,或自费出国进行语言培训、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及正规学校进修一年以上的;

2、独立完成外文专著5万单词以上,或独立完成译著、译文累计6万汉字以上,并经出版和发表部门证明的(译著、译文含汉译外、外译汉);

3、在乡镇所属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4、在地市及以下所属单位,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5、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6、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7、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国家承认的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

8、取得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BFT考试合格证书的;

9、取得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卷面总分60%以上的(含四、六级合格证书);

10、截止申报当年8月31日,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

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

1、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全国通用标准的,在评聘正、副高级职称时,成绩一直有效;外语考试成绩达到省内通用标准的,在评聘正、副高级职称时,成绩两年有效。

2、凡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成绩人员,均可评聘中级职称。各评委会可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对外语的成绩标准自行掌握。考试成绩在晋升中级职称时一直有效。

(二)自2007年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免于计算机知识考试:

1、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2、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3、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取得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

4、取得人事部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考试合格证书的;

5、取得人事部组织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两科以上合格证书的;

6、截止申报当年8月31日,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

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使用办法:

1、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计算机知识考试合格成绩人员,在评聘正、副高级职称时,成绩两年有效。

2、凡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取得成绩人员,均可评聘中级职称。各评委会可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对计算机的成绩标准自行掌握。考试成绩在晋升中级职称时一直有效。

六、关于市级学术(学会)论文的要求

为了保证各类协会、学会论文的严肃性,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申报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提供市级协会、学会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获奖论文证书的同时,需向市人事局提供相关文件和名册等佐证材料,否则所提供的论文不能作职称评定的依据。

七、任职时间的确定

计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年限截止到2007年8月31日,凡在这个时间前达到退休年龄(延聘人员除外)或任职资格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都不允许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通过人员的任职资格时间从2007年9月1日算起。

八、几点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大局观念。希望各有关单位本着全心全意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的宗旨,做好政策宣传和有关人员的申报工作,确保全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各单位要层层把关,切实保证评审质量。申报人员向评委会提交的材料要规范、齐全、真实,评审表中的内容要填写清晰、准确、无漏项。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把关,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违反省市有关规定。

(三)无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技术)档案管理单位为主,向市人事局职称科申报。自主择业的干部由用人单位推荐,自主择业管理部门审核后上报。

(四)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需填报《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免试人员审查表》(见附件3),由所在单位审查并公示一周,经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后,将该表连同各类原始证书和其单位出具的正式证明等材料一并报市人事局。

(五)各单位在上报申报人员有关材料时,同时上报申报人员推荐名册(附件4,需打印)及人员信息数据盘。

(六)未对本单位《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人员进行更新和补充并上报数据盘的单位(含未建立数据库的单位),请于7月30日之前上报,逾期不报者,其涉及职称评审及日常管理等事宜不予受理。

各地、各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可登录牡丹江职称在线()查阅有关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评审标准、时间安排等相关信息,进行政策咨询,下载相关表格。

附件:

1、全省高级评委会评审时间表

2、2007年全市职称评审工作日程表

第8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然而这位事业上风生水起的女人,生活中却是如此的简单祥和。“人生中有两件事让我感到欣慰:第一是我和我丈夫养育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第二是我和我的工作团队打造了法雅园林。”鲁平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做女人一是贤惠,再就是智慧。”

传统行业创新做

1994年,身为武汉市农科院下属武汉市林果所党总书记的鲁平,看到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科研所存在的一些弊端: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资源浪费, 鲁平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甚至影响她人生历程的大胆决定,向单位主动提出兴办企业。

“单种果树苗卖给农民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鲁平告诉《鄂商》记者,园林行业虽然是传统行业,门槛较低,但是传统的生产模式仅停留在低端产品上,没有竞争力可言。“要使法雅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创新。”

鲁平的第一个项目是“植物娃娃”,但是这并没有给鲁平带来成功的喜悦,在三个季度后这个项目宣告失败。虽然初涉市场却尝到一口苦水,但也让鲁平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科研团队,让技术和经验不断积累,这才是创新之根本。”鲁平坚信创新能给法雅带来一片新的天地。

鲁平积极与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无论是与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合作的“宿根花卉”项目,还是与荷兰维登公司合作的“鸢尾”“萱草”项目,这些科研成果在国内整个园艺行业都是独树一帜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产学研相结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共同培育的新品“无毛法桐”,从根本上解决了落果飞毛的问题,填补了国际国内的空白。

企业品牌要树起

创业的道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初期,由于遇到不诚信的客户,在签了合同以及做完工程的情况下,款项却迟迟不到帐。这让鲁平有苦难怨。但是执着的鲁平不会轻易被困难击倒,她立志要做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有了品牌的保障与客户间也就多了一份诚信。

第9篇: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关键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标准化;现状

abstract: elaborated the forestry plant quarantine standardization work’s fun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briefed and summarized our country forestry plant quarantine standardization work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strengthened the work the sugges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 forestry plant; quarantine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前言

林业植物检疫(原称森林植物检疫)是指依照植物检疫法规采取的控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则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对林业植物检疫的全过程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活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1·1 作用

    1·1·1 可补充植物检疫法规的内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依法治理的进程 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在技术上的补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是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通过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一些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可有力地补充《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在技术上的有关规定,并对强化植物检疫检验技术和除害处理技术、加强检疫管理和人员管理、规范检疫行为、维护检疫执法秩序、体现相关法律法规的内涵和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

    1·1·2 可加快林业植物检疫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的水平 标准不能迁就或满足于落后的生产水平 在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过程中,通过吸纳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并随着标准的实施,成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对加快成果转化、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和有害生物科学防控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1·3 可提高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复性。在生产实践中,标准化就是要对重复发生的事物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消耗,这对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以推进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而且可以减少检疫工作的盲目性,节省工作经费,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1·2 重要性

     1·2·1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林业植物检疫是融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工作程序复杂、内容繁多、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责任大等特点,是我国控制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宏观的工作及主要的方面作了规定,难以兼顾技术、管理等具体细节问题,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标准来补充和规范。

     1·2·2 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国家保护本国产业,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取决于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精密程度。当前,我国参与国际化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一些林产品在进出口贸易时屡屡遭受检疫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林产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技术水平,完善标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和交流,以适应国      1·2·3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的需要 自《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务院各部委(局)出台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强制性部门规章受到限制,而制定和出台标准将及时补充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强制性执行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规范、要求。在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方面,《植物检疫条例》修订相对滞后,一些生产中急需强制性统一的规范、要求很难在短期内实施,而及时制定和出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强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993年,我国公布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林木引种》和第一项林业行业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拉开了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序幕[1]。随后13 a来,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修订、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现状

    2·1·1 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已初见端倪 截止2007年4月,我国已制定并公布的林业植物检疫方面的标准共4项(包括正在修订的标准1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正在制定的标准28项,其中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1项。这些标准涉及了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检疫管理等多个方面,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

    2·1·2 建立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机构 2005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正式成立。这是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这是从事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的组织,负责全国植物检疫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正式立项国家标准17项,完成国家标准1项;召开了3次分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4项国家标准;同时在黑龙江等省

开展了培训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林业植 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 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52年[2],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直到1993年才起步,在随后的13 a中,工作基本处于时断时续状态。仅于1999年公布了第三项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2006年公布了第四项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工作不连续,公布标准数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  2·2·2 新标准制定滞后,已制定标

准不能及时公布

我国加入wto后,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制定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全过程的各项标准,使之连接贯穿并形成系列,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当前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但在这方面我国的新标准制定滞后,绝大多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技术标准仍未制定,基础性、管理性等方面的标准更是寥寥无几。而已制定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等标准虽已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但尚未公布。2·2·3 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 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标准制修订缺乏系统性。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建立,但科学、系统、适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以至每年标准的制修订没有“体系”这一纲的规范,对申报和制定什么标准带有盲目性,缺乏系统性。

     2·2·4 参与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承担,浙江、安徽等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的业务人员及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承担了部分项目,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水平不一,甚至一些承担制修订标准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2·2·5 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举步维艰 当前,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3·1 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3·2 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 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改变标准数量少,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3·3 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实现标准管理的网络化,提高标准使用率 可利用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挂靠单位的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使标准使用者能查得到、找得准、用得上标准,以进一步推

动标准的普及,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信息反馈,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3·4 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的作用,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分委会组织培训等方式,吸收一些学习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思想意识超前、专业技术扎实、业务和外语水平高的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加入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中来,使其成为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

     3·5 加大采标工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交流活动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应积极采用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急需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水平。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区域化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植物检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采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等,不仅可以了解国际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还可以国内的相关要求反映到国际标准中,甚至可以把我们的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从而反映我国整个林业植物检疫行业的要求,维护国家利益,为我国进出口贸易营造良好环境。

     3·6 加大宣传,增加投入,优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环境 要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宣传和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掌握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知识。同时,还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地扩大经费渠道,增加标准化工作经费的来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