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库存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入库货位分区基本原则
(1)货品特性原则
根据货品的固有性质,比如商品的质量、形状、规格等,对商品进行有所针对性的储存,进而保障货品在整个仓储周期中的品质不受较大的影响或破坏。虽然根据货品特性的原则进行货品的分区管理满足了不同货品的特异性需求,但它并没有考虑货品的出库效率、入库效率等因素,因而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与其它的分区原则相结合。
(2)级别优先原则
根据货品的类别等因素对其进行级别划分,并根据其级别,通常情况下将存储库区均分为三个以上的区域。往往需要优先入库的货品放置在入库站台附近,这些货品的库频最高,其所在区域称之为优先入库区;以同样的方法来定义优先出库区,而其它货品则根据顺序原则往后面存放。
(3)入库频率原则
当同一端口开展出入库作业时,根据货品出入库的频率来进行区域的划分。出入库频率较大的货品往往放置在距离出入库站台较近的货位,这样不但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作业时间,而且提升了出入库作业效率。
(4)重力分区原则
考虑到仓库货架较高且重,其承重有限,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往往将较重的货品放在较低层货架上,而较轻的货品则放置在较高层的货架上,这样也便于货品的存取。
(5)过渡分区原则
过渡分区原则是通过将两个相邻的货位通过特殊的形式结合起来,进而提升了货位的流通性,弥补了货位存储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提升了仓储空间的利用率。
1.2入库作业流程
自动立体仓库的入库作业流程开始于入库月台,首先把货品放置在正确的货位上。当客户下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指定的专业司机将货品运送至指定的月台,然后入库管理人员根据订单信息对仓储任务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条形码扫描,读取扫描信息后确认托盘属性及入库通道。然后搬运工通过叉车和库内托盘将货品放置带入库暂存区。理货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托盘上的条形码,读取入库区域信息,进行理货与验收工作,并由搬运工送至立体仓库,通过输送机将货品托盘运至堆垛机货架端部,接着巷道堆垛机便开始存储作业。借助于PC机,把托盘叉放至指定货位,再把仓储信息回馈给仓储信息系统,最终实现整个入库作业。
1.3入库货位升级管理策略
(1)分类存储
依据货品的属性特征对其分类,进而为其选择固有的货位。对于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货品的分类,也有相应的原则可循。分类存储为畅销货品的存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特征差别明显的货品,比如周转率不同的货品,非常适合使用该策略。但分类存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存储空间的利用情况。
(2)定位存储
由于每个货品都有其特定的存储位置,不同货品不能够交换其对应的储位。因此,在进行分区划分时,每项货品对应的货位容量一定不小于其在库最大量。定位储存过程中考虑到了货品周转率、出入库频率等因素,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出入库过程中堆垛机的行驶距离与搬运时间等,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3)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允许在特殊的条件下不同货品共享一个仓储位置,这样可以保证货品仓储的效率化,实现仓储空间利用的最大化,缩短堆垛机行走时间,降低成本。
(4)随机存储
随机存储就是将货品以随机拣选的方式选择储位,而且随机拣选方式也可做很多改变。通常情况下,随机存储是根据货品的入库时间顺序进行存储。对于距离出入口较近的储位,往往可以实施储位共享,而且这些储位的使用率相对高一些。同定位存储相比,随机存储过程中堆垛机的行驶距离进一步缩短,存储空间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5)分类随机存储
分类随机存储是根据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将各类货品存储在固定货位中,同类货品存储时其货位分配随机进行。分类随机存储集随机存储与分类存储许多优点于一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库效率与库存利用率。
2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库环节升级管理
2.1出库作业流程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运作过程中,出库作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出库作业环节的合理安排,不但可以提升仓库的周转效率,缩短出库耗时,更能够满足物流作业的实时性要求。如图4所示。
2.2出库拣货作业升级管理策略
将货物拣选作业划分为三种形式,进而来加强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库拣货作业升级管理。这三种拣取方式分别为:订单拣取、批量拣取和复合拣取。
(1)订单拣取升级策略
操作人员拿到货品订单后,针对每一份订单,在仓库中按订单条目依次查找,对订单列出的货品信息进行核对,然后将客户购买的货品从立体仓库货位中取出,然后集中全部货品进行传统的拣货工作,其流程如图5所示。
(2)批量拣取升级策略
操作人员收到货品订单后对其进行成批整合,然后再根据货品的属性特征进行整批货品拣选作业。一次分类作业结束后,根据一定原则对所有货品进行二次分类,然后再根据客户要求或者订单特点进行二次分拣。批量拣取作业可以实现购买货品总量的一次性拣取,大幅度缩短了堆垛机的行走距离和时间,提升了堆垛机的作业效率。而且将货品的批量拣取后与批量配送相结合更能够提升企业的物流配送绩效。
(3)复合拣取升级策略
复合拣取是基于客户所购货品的形态特征,把订单拣取方式与批量拣取方式相结合的特殊货品分类拣取方式。针对客户订单的规格、特性、数量等特点,可以将客户订单分为少样多量、多样少量等,然后在选择恰当的货物拣选策略。复合拣取方式是在保证货品库存正常运转和移动单元最有效运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各个订单的共性,尽可能在一次货物拣选过程中实现的货品一次拣货作业。
3结束语
病院的药品库存办理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医院药品种类繁多,药品订货、药品管理、药品发放的渠道各有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目前我国医院药品管理的现状研发一种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
2系统分析
本次研发的医院医药仓库库存管理系统主要采用了最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这一方法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调查分析;二是对这一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三是系统界面的设计;四是系统功能的设计。其中第一步是最基础的环节,但是常常会被忽略。
2.1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到一些数据,可以作为数据库设计的参考,如下:序号提纲:
(1)病院药品堆栈划分成多少个地区?
(2)每一个药品分区有多少个药品货架?
(3)每一个药品货架上放几层药品?
(4)架子上的每一层放哪几种药品?
(5)医院的药品进行药品编码的方式?
(6)药品仓库医务人员人数有多少?
(7)每天体系处置的入库单数量大约有?
2.2绘制业务流程图
通过对医院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主要是药品入库与药品出库,绘制出系统药品入库与药品出库的业务流程图。
2.3确定系统开发环境
由于大多数的医院使用的计算机平开都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为了节省医院的资源,可以确定使用以下开发环境: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0;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Accessr2000;服务器平台:Windows2000;客户机平台:WindowsXP/2000;前端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2.4体系功能模块的确定
经由对大量数据的研究,笔者确定体系有六个功能模块,主要有系统模块、入库业务管理模块、出库业务管理模块、退料业务管理模块(还库业务管理模块)、盘点业务管理模块(报表输出)、需求管理模块。
3系统的实现
本文软件的开发主要采用以VB和Access2000为基础,进而实现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出库与入库的程序,而出库与入库的程序较为相似,因此,本文只对出库程序这一块进行进行分析。3.1入库模块的实现。PrivateSubCommand1_Click()医院药品的入库程序:DimI,JAsInteger,STRAsStringIfText1.Text=""OrText2=""OrCombo1.Text=""OrText4=""OrText5=""OrText6=""OrText7=""ThenMsgBox"信息不全,请输入其他信息!"ExitSubElse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采购员")=Text1.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编号")=Text2.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入库数量")=Text3.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入库时间")=Combo1.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的价格")=Text4.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某一药品的供应商家")=Text5.Text医院药品入库表.datPrimaryRS.Recordset.Fields("药品供应商的电话")=Text6.TextMsgBox"药品已经成功入库!"EndIfEndSub
4结束语
对于加强我国成品油库存管理的策略,首先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成品油库存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架构是成品油需求、补充、费用和最重要的库存管理。对于其中的需求存在不定性因素,而补充是在需求的基础上对库存进行填充,如果在补充的过程中出现补充不足、补充不及时不仅影响了需求,更是影响了经济效益。费用则是囊括了从需求到库存中各个阶段产生的费用。库存管理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库存管理的策略大致分为四种。
(1)RQ策略,即对库存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库存的数量降低到了R(订货点水平),立即发出一个成品油订单,每次订单的量始终不变即为Q。RQ策略一般应用于对成品油需求较大,处于缺货成本费用较高的情形。
(2)RS策略,即对库存量进行检查,当发现库存水平低至R,开始订货,订货的数量达到最大库存S为止。RQ策略与RS策略不同之处在于订单数量灵活多变。
(3)TS策略,即定期T进行库存量检查,并订货,并且将订货数量达到最大库存为止,假设目前库存
量为I,则需要订货的数量为S-I,此策略限定了定期检查时间T和最大库存量S。此策略使用于库存一些重要性不强和需求量不多的物资。(4)TRS策略,既固定了检查时间T、订货数量R和最大库存量S。只要在检查时发现库存量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订货,反之则不订货。针对不同的库存情况,可能使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是成品油作为需求量大、缺货时费用较高的特殊商品,并且存在一定的需求波动性,因此在对成品油进行库存管理时最合适的策略是RQ策略。
2优化我国成品油库存管理的措施
2.1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控制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比较完善,将信息技术加入到成品油库存管理中,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能够大大提高成品油库存管理效率。首先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油库信息系统,对整个油库库存实现自动化全方位实时的监测,当出现库存量达到最低库存量时,系统自动提醒相关人员库存已达不足。然后相关人员对补充库存做出具体的安排。在运输方面,需要全方面掌握物流环节中的各项信息,才能够做到合理的补充库存数量。而真正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库存管理的水平是先进的管理系统对成品油的需求、运输做到最合理的调度。首先是对成品油的实施监控,了解库存量,然后根据需求利用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在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将成品油运输至客户。在整个自动化控制中有效的规避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并且将库存管理优化至最合理状态。减少在成品油库存管理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将花费在库存管理中的资金更多的放在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2.2以优化油库为基础提高成品油库存管理水平
优化油库,目的在于将油库的功能发挥至最大。首先提高油库的周转效率,加强对其他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因素的适应能力。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合理优化油库油品的结构,充分了解供应区域内各类油品的供应量大小。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库存量降低,从而降低整个油库的管理费用,实现油库周转率提升的效果。在油库不断的发展中,对油库库存进行动态监控,制定最为合理的库存数量,保证油库的有效高效运行。在优化油库的过程中,对存货资产的妥善保管也是优化油库的举措之一。在整个的盘点存货资产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存货发出、补充的数据,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保证存货资产清晰透明。为了提高油库的运行效率,对企业中所有油库进行整合,将其中作用性不强、效率低下的油库关闭,转向更有潜力的油库。在对油库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将其中的重点油库划分出来,进行重点优化。所谓的重点油库则是库存容量大,供应区域广泛并且供应量大,称为重点油库。区分了重点油库之后,对油库的库存量也应该有具体的规定。目前普遍使用的油库库存量计算公式为:k=p×t+g+ss,其中k标示合理库存量,p表示平均需求量,g表示保罐容库存,t表示订货提前期,ss表示安全库存。这个公式适用于在正常情况下对库存量的确定。
2.3完善出现缺货的补救措施
首先应该分清成品油重点的供应区域,在进行地理位置勘察的过程中选择最佳位置保证成品油的日常供应。另外对于部分销售成品油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也应该作为成品油供应的重点地区,在这两方面都做好成品油库存管理工作,出现无油可加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3结语
现有库存很大部分是不良资产,在处理现有库存上首先是进行分类工作,现在出版企业对库存的分类依据一般都是库存年限,这种分类实际意义并不大。应该有了解目前的图书市场,熟悉图书内容及特色的专业工作人员按照图书的实用性和具体内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一般将库存分为畅销、常销、滞销三类。在分类之后就要想法设法对库存进行消化。首先可以采用捐赠的方式消化掉一部分库存,这样不仅还能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还能有一定的免税收入。其次就是构建出一个多层次的分销体系。现在城市地区是大部分图书的销售主体,虽然乡镇、农村的购买力是有限的,但是毕竟还是人去购买的。所以在销售分销体系中将城市地区作为第一层次、图书馆作为第二层次、乡镇、农村作为第三销售层次,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分销到不同的地方。在分销中可以进行价格折扣进行推广,争取实现利润最大化。对于一些长期滞销的图书,特别是与教材同步的辅导资料和有实效性的图书,应该采取销毁的方式。这些滞销的图书表面上看是一种固有资产,但是库存也是存在成本的,如果长期这样存放,也是一种、资产的流失。在进行销毁和报废的行动时,要考虑建立图书的库存基因,具有长远价值的图书要有版本的保存。
二、创设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提升库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图书库存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上显得十分落后,造成库存信息与出版、编辑、发行等部门没有进行互通,形成严重脱节的现象。出版部门对现有图书的库存数据没有准确的了解。编辑部门没有及时掌握已出版图书的印制发货情况。发行部门和客户签订的合同内容也没有和储运部门进行交接,各个部门都是各行其是,没有计划的出版、盲目的印刷和发货,对图书的销售带来严重的影响,还造成出版企业的资源浪费,使得图书库存迅速上升。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成果进行存货的管理,已经是出版企业图书库存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引进ERP管理系统。在现代化图书库存管理中,信息系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ERP系统中包含中存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图书库存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图书最小和最大库存量、经济生产批量等库存管理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据及时的反馈给各个部门,通过有效的数据安排图书的各项任务计划。采用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所有的信息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通关系,比如发行部门收到了图书征订发货单,能够将单据信息快速传递给储运部门,保证及时安排配货和发货工作。库存图书的准确库存量、所在库位,需要进行配货时,信息系统都能够快速的呈现出来,简化了配货人员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储运部门将图书的出库情况反馈到ERP系统中,其它的各个部门也能随时进行查询,掌握到每种图书的入库、发货、库存等具体情况,作为自己工作安排的依据。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帮助出版企业实现以最小库存量来满足最大销售周转的目标。
三、借助外力,帮助实现图书库存尽快周转
任何一个出版企业在图书存储方面能力都是有限的,伴随现代图书市场,图书种类越来越多,需求量也在加大,很多企业的储存能力和发货能力都跟不上现在图书市场的需要。为了适应出版企业规模的发展,如何提升图书存货和发货的能力是出版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物流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为出版企业解决以上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目前很多专业的物流企业都有健全的物流渠道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出版企业自身的储运部门相比在运营能力和交易成本上都占有优势。所以现在出版企业在壮大规模时,借助市场物流企业,解决物流问题,降低库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适当的和外部物流企业建立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解决在发货高峰期发货量不足,运输任务繁重的问题,而且物流企业还能承担出版企业部分的发货风险损失。很多出版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借助各种外力缓解图书库存管理压力的方法措施,比如,根据全国对某种图书的需求量情况,在需求集中地区选定图书分印点,出版企业规定具体印制要求,然后签订协议委托地方印制单位进行分印。图书在地方分印点印制之后,出版企业再组织物流力量向周边进行配货。使用这种方法能提升发货的时效性,缩短发货距离,减少运输成本。为了保障各个地区分印点的规范和信用问题,对分印过程的监督控制有必要性的。现在各个行业都在进步发展,出版企业要懂得借助外力,提升自己图书库存的周转速度,实现高效的库存管理。
四、结束语
建筑企业的库存管理不同于制造业,建筑企业库存管理仅涉及材料的入场和储存,不涉及成品的流转,同时针对单一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的总需求量可以预测,材料每阶段的需求数量由于施工强度的波动而变化。建筑材料的及时供应是保证生产建造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建筑企业材料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加强对建筑企业材料的库存管理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库存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比于制造业,建筑企业的库存材料管理粗放、以现场临时管理为主,需求预测不到位,为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往往储存大量建筑材料,造成库存积压、资金流转率降低。仓库建筑产品的总成本中,60%~70%由建筑材料、建筑部件和设备构成。
(2)建筑企业项目从立项到最后建成完工,从建筑材料的计划、采购、储存等主要由企业自己负责,投入资金多且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优化材料供应过程,物流服务能力较低。同时各个项目部门更多关注自身项目的成本和盈利情况,较少从流通的全过程来考虑,造成项目内部的协调性较差,建筑项目的投标、施工和建造完工后的后续服务有不同的部门或项目部来完成,因此较低的协调性影响了库存的预测。
(3)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粗放型管理企业还占多数,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建筑设施的配套供应时间多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不能有效地对供应链出现的波动性进行预测与调整,易出现建筑材料过量货短缺现象,在与国际建筑公司的建造成本造价相比,我国所用成本高出20%。积压造成的存储成本与短缺带来的缺货成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通过良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优化,这部分库存可以有效地得以控制。
(4)建筑企业与建筑材料供应商之间的贸易关系明确但伙伴关系相对较弱,缺乏合作和协调性,独立管理各自库存,使得总体库存管理成本上升。
二、库存管理理论在建筑企业的应用
元坝是以山丘地形为主,水库工程分布于全区,总库数68座,其中小型水库占水库工程总数97%以上,且基本上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修建的。几十年来,这些小型水库工程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建设时因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较低,有些甚至没有进行设计,而且大部分以群众运动方式修建,加上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工程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损坏,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威胁着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因素,也给工程管理方面带来不少问题。本文对元坝区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对策作些探讨。
2、存在问题
2.1工程设施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小型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
2.1.1小型水库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也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的坝基清理不完整,缺少反滤堆,坝基渗漏较大。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2.1.2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以2000年的特大暴雨洪水为例,虎跳镇小高峰小(二)型水库最高水位已漫过坝顶,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2.1.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小型水库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形成坝体塌方。例如,朝阳乡何家坝小(一)型水库,集水面积为4.1km2,总库容为265.5万m3,有效库容为208.94万m3,设计灌溉面积为4000亩。大坝为均质粘土坝,最大坝高为27m,放水涵管为M10砂浆砌石结构,断面尺寸为0.60m×0.50m.由于当时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在运行过程中涵管顶部条石断裂,造成库水渗漏,经长期的渗漏和冲刷,形成了一个直径为0.30m的孔洞,库水面出现水旋涡,库水直接从孔洞流入平涵管内,造成坝体塌方,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
2.1.4小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2.2工程管理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当时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单位,负责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库是无偿为农村集体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或者收得很少,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加之水库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混乱,个别水库无人管护,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2.3水利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经过40多年的使用,一些水库原有道路也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边坡塌方,车辆无法通行。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型水库缺通讯设施。如果水库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3、解决问题的对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加强对病险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要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主动争取区、乡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对病险水库进行处理。同时,要促使全社会关注水利工作,加快自身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多种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解决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3.1.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小型水库
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3.1.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
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1.3土坝的防渗加固
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3.1.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
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例如,2002年虎跳镇南斗村提灌渠道受益户自筹资金6万元,对1.2km输水渠道进行砼防渗,防渗渠道的断面尺寸为0.60m×0.50m.
3.2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3.2.1过去我区小(一)型水库由区水电农机局主管,小(二)型水库由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配备相应管理人员负责管理,通过运存在一些弊病,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有分歧,管理体制不顺。自98年来我区进一步明确了小型水库的管理责任,区人民政府明文规定:小(二)型以上水库工程由区级水利部门主管,重新确定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工程的维护、运用、管理。
3.2.2加大各项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3.3水管单位要发展多种经济
3.3.1开展多种经营服务
根据小型水库工程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要发展适合市场经济产业,水库不能单一依赖农业灌溉用水收费来维持,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一般有条件的可建设乡(镇)供水项目,解决乡(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也可利用水库或渠道的水头落差进行引水发电,建设相应规模的小水电站,与当地电网并网供电。
3.3.2发展种植、养殖业
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小型水库,要发展种植经济果树、速生丰产树林、经济竹林等。同时,利用水库进行养鱼、养鸭、养鹅,水库区周边可养鸡、养猪。以种植业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反过来养殖业又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至于发展经济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单位自筹、银行贷款和个人集资等多方面筹集。通过发展经济,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水管人员的待遇,稳定水管人员的队伍,做好水库工程管理工作。
3.4完善水库对外的道路和通讯
水库对外交通道路和通讯设备,是抢险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能使抢险物资和人员送达水库,险情、灾情能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出现重大的灾害事故。
水管单位要会同交通部门把水库与公路干线连接的道路,列入当地的交通公路网进行修通;也要会同电信、防汛部门把通讯设备配套好,保证电讯畅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国库机构、人员现状问题
国库条例及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一级财政建立一级金库,各级国库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办理国库业务。但人民银行县级机构的改革造成国库与会计合并办公,并且大部分是会计(股长)兼任国库股长,按《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操作界面和《国库会计管理规定》中的岗位设置要求,就目前县级国库现有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其业务需要,大多数县支库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大量兼岗现象,使应有的相互制约关系因人员不足而不能落实到位。由于兼职人员的自身工作压力已自顾不暇,加之会计、国库业务记账时间又较集中,所以兼职人员很难及时满足双方的需要。对兼职于身的国库工作只能是应付,最终会导致核算质量不高等问题发生,给国库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
国库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变化频繁,既有业务核算、又有调查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工作。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以来,随着国库职能的变化,国库逐渐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结合目前财政国库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国库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高,不但要有业务核算技能、懂金融、懂财政、懂税务、懂调查统计分析,还要掌握管理规定等多方面知识,从目前国库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国库队伍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新形势下国库资金存在的风险
1、管理风险。是指国库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方法和机制存在问题而引发的国库业务风险。由于人行县支库国库、会计合并办公,造成会计、国库工作相互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管理人员因管理手段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而疏于管理的现象,导致国库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2、操作风险。按照支付系统和《2.0》版对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支付清算业务应相互制约的要求,国库岗位设置有了很大调整,特别是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和票据交换后,资金汇划和清算业务全部由国库承担,工作量增大,而目前,县支库人员均未按要求配备到位,个别岗位仍然存在兼职问题,难以杜绝“一手清”现象。(文秘站:)
3、制度风险。国库随着新业务的发生,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要完善,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使之于实际业务相辅相承,执行起来有法可依,如果制度与完善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实际业务操作没有制约机制,会计核算出现漏洞,资金风险加大。
4、其它风险。由于机器、通讯线路经常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或网络不稳定造成的故障,使国库资金在上划过程中发生阻塞,影响国库资金的正常上划。
(三)国库监督管理手段软化、作用受到限制。
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指国库用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措施和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纳入法规,经理国库从法律上得到承认和肯定,但是国库地位的重大变化并不等于国库监督管理手段就自然提升和改观。目前,国库管理手段不仅落后,而且比较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指政策滞后或政策制度对现实的不适应性。手段单一主要指国库管理手段种类单调措施少。现有的对于入库过程中发生的虚增收入、延压库款、资金流失、混库、退库及库款支拨中存在的违规情况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尚缺乏新的政策法规和解决实际工作新问题的措施,致使国库监督管理软化,“合力”作用受到制约,国库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四)事后监督的对象单一、时效性差
首先,国库会计事后监督的习惯作法偏重于国库会计日常核算,凭证要素、印章是否齐全及帐务核对,做到相符就行了,缺乏对国库会计业务管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国库会计风险环节的防范方面却监督较少。如预算收入的退付、大额资金上划等,主要是依靠手工核算、翻阅、查帐簿、工作量大,劳动效率低,其次,目前事后监督方式传统化,长期以来,检查监督的方式多依据帐、表、簿等资料进行检查,而对是否按操作规程办事,印、押、章、系统口令是否严格保管等现场检查较少。第三,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大都是营业终了第二天采用手工进行,逐张审核国库会计凭证进行总分核对,使得事后监督的时间拖得较长,等发现问题已是隔夜的差错,造成时间上明显的滞后,加之大部分支库还存在事后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造成国库监督职能难以很好发挥。
二、强化国库管理职能的思考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国库工作机构、加强国库队伍建设
国库机构建设是国库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国库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国库要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国库机构,一是应尽快按照新的国库岗位设置的需要,补充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技能、持有会计证、熟悉计算机操作、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以保证国库工作按岗定人、有岗有人,达到记帐、复核、同城票据交换、联行等要害岗位、高风险点有专职人员,其他岗位有专职人员,形成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加强对现有国库人员的素质培训。制定中短期培训计划,从实用性出发,立足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组织业务培训,并实行考核竞赛制度,使国库人员既具有处理会计帐务、银行结算的能力,又懂得财政预算、税收征管方面的知识,提高国库人员的
综合能力。
(二)加强国库内部管理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资金汇划的开通,给国库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库部门必须从加强内部管理,整章建制,规范操作入手,把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建立一套稳定性好,函盖面广,操作性强的国库规章制度,其次是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相互制约,业务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杜绝业务一手清现象,再次严格国库会计核算,口令管理,定期更换核算系统和操作口令。第三,加强国库柜面监督,一是对预算收入缴库凭证要素的齐全性、科目和级次的准确性、库款上划的及时性作为依据,把好“入库关”。二是把好“出库关”认真审核拨款、退库凭证各要素,坚持对大额拨款、退库、更正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并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在单一帐户实施后,应进一步加强国库资金支付清算的安全措施,确保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国库人员监管水平
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库干部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能,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清正廉洁的作风,其次,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时刻抓住国库资金安全的主线,对潜藏的和可能的隐患要有清醒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再次,国库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有关规定和监管制度,坚持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国库会计监督水平和质量。
(四)强化国库事后监督工作
一是要细化事后监督内容,使事后监督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防止出现监督内容不全流于形式等问题,二是改进监督手段,采取日常监督和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并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提高监督质量,三是选拔具有一定的国库会计业务经验和有工作责任心的干部担任并对监督情况予以登记、反馈,改进完善国库工作。
摘要:中国有句老话:省钱等于挣钱。在经济生活中许多人都知道:利润=销售额-成本,所以对企业来说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加的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延缓成本的降低往往是一种自杀行为。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当努力掌握成本管理的技能,唯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成功的希望也更大。文章从采购、产品设计、销售预测、商品价格以及劳务成本等几个方面对成本管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现代竞争是成本的较量
高成长期与低成长期的经营相比,成本意识有很大的差异。高成长期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销售的增长,成本意识较弱。但是,在市场有限,竞争对手拥挤的情况下,争夺就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即便经销独特产品,一旦类似产品登场后,仍要靠价格决胜负。
对成本敏锐起来
企业竞争以成本决胜负,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感觉是经营者最为重要的经营感觉。
那么,经营者对有关成本的数字,应当怎样看呢?
第一,相对于销售额花费了多少直接成本。经营者不应该单纯地看直接成本,而应该看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把附加值比率作为指标最合适。附加值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新价值。一般来说,包括零售和批发业的商业是指销售额总利润(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制造业等工业是指加工额(生产额或销售额减去材料费、外协费),建设业是指完成加工额(完成工程额减去材料费、劳务费、外协费),这些数字相当于附加值,附加值与销售额之比为附加值比率。这几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业为41~42,建设业为27~28,批发业为18左右,零售业为30。如果本公司的数字比这些平均值低,说明直接成本花费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努力降低进价,降低对外协作成本等等,将成为经营的重要课题。
第二,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费了多少。指标为销售管理费。销售管理费是指销售员工资、包装运输、广告宣传、接待交际等销售费加上有关人员工资、福利保健、办公用品、差旅、通讯、房租等管理费。销售管理费与销售额之比即销售管理费比率。平均值:制造业19,建设业约14,批发业16~17,零售业约28。超过了这个数值,则说明比其他公司销售管理费高。
第三,人事费的大小。人事费,是指关系到人的经费,合计为工资、奖金、福利保健费等。人事费与销售额之比,即人事费比率。平均值为制造业17~18,建设业12~13,批发业超过6,零售业超过13。人事费过大时,由于不能降低工资,只有削减人员或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销售额。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关注每一个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个数字是经营者应该看的最为重要的数字。另外,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视点--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即公司每小时花费多少成本,获得多少成果。
比起表面上出现的数字,严格地关注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更为重要。
一个立志成功的经营者为培养这种技能,不妨首先计算一下单位小时的人事费是多少,可能的话以十分钟或以一分钟为单位来计算,算算单位小时产生了多少成果。经常检查一下,到下班时是否还在全力冲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有的放矢的成本考虑
降低成本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方式可称为临时的应急措施,一个月内可以完毕,分三步。
第一步:分析企业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公司各个部门怎样合理配置和改编,把握三个重要规则:
(1)控制范围:一个经理主管下属人员不超过10人,但不少于7人;
(2)合适的汇报层次:最影响利润的部门经理应该直接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3)简化管理层次:公司负责人与基层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层次数应保持最少程度。
第二步:分析经营管理比率。
首先你需要一组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营运的详细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销售量,毛利,销售开支,一般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债务成本和税前利润等。了解这些数字相对于销售量的百分比,再对这些数字作宏观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销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销售成本,一般和行政管理费用,研究和开发费用和债务成本占销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你还应将你的数据与其他公司相比较,这样做,会让你大有启发。接下来是微观分析,确定哪种成本是在正常值以内,哪种成本占销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在这一步中你应该细分,比如原材料、固定资产损耗、人员工资、一些其它的制造费用等,其它如监督管理费、销售人员工资及佣金、仓库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固定开支、差旅费和招待费等,分门别类。应该想方设法将这些费用降低。
第三步:工作抽样。
工作抽样是对工厂内或公司内不同工位的活动频率和效率进行抽样,能明显地反映出工人和机器两者的生产率及低效率的程度。
它是从一个工作抽样观察员进入车间或办公室的一个特定部位观察特定职能开始的。该观察员记录每个人在做什么,他们做事的速度,每台机器或每个职能发生了什么。凭借这些任意观察结果,企业主能探知操作者或机器在安装、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所花的时间以及操作者的工作节奏。
工作抽样必须安排企业内部有经验的雇员,或者是外部的、在这方面有能力的咨询专家。事实上,组织机构分析以后的那个星期一,经营者必须和工作抽样专家坐下来讨论工作抽样过程和时间表。对负责工作抽样的专业人员来说起码要花费一周时间取得所需的雇员和机器数据以及向有关雇员解释抽样过程。这样大约留下三周时间进行工作抽样实际操作。
进行工作抽样能提供企业管理者三个方面的宝贵信息:
(1)雇员工作时间百分比;
(2)雇员工作速率;
(3)机器利用率。
通过工作抽样你能对机器和人员的利用率做出评估,可以确定你的公司哪些工作点的人太多。以上三个步骤即组织机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样,可以帮助你降低人员费用10~20。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
管好你的采购部门
在企业里,采购部门常常控制着40~50的销售金额,减少材料成本也许是整个降低成本计划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经营者应明三个关键性的采购原则:
(1)不要害怕采购部门。要学习各种成本降低方法,学习采购。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购部门及采购负责人隔离开来,要参与进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号”部件上。要保证你的采购部门在代价较高的“一号”部件的选择、交货和周转上花费最多的时间。在这方面,有效的采购、替代或重新设计会产生大的影响。
(3)不要超速完成采购。要允许企业的采购部门运用其创造力,想象力和专业经验,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购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样对待采购部门。不要根据蹩脚的预测或因为缺少正确的销售和生产制造计划而让采购部门迅速办理。
(4)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对采购部门来说,往往习惯于和一个特定的供应商维持关系,因为他们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实上,经营者完全可以挑起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降低某些材料的价格。
(5)能作出准确的预测。企业必须能对原材料未来的走向及产品的趋势作出预测,特别是那些较为短缺的原材料,许多往往需要进口,短缺常会发生。如果经营者不能准确地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最需要一种材料的时候,正是它价格最高的时候。
重视产品重新设计
利润提高的一个重大机会在于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一般来说,认真地重新设计可以使你的成本降低10~15。在劳务、材料和制造费方面都能得到大量的节省。
不仅是市场中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受人喜欢的产品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对一种受人喜欢的产品,往往只需要对其内部的工作部件进行重新设计以便降低成本,而购买者看到的和在广告中出现的都没有什么变化。对于其它产品外观也需要改变,因为公众欣赏新款和现代化。
一方面,知识更新加快,造成普通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出现外部形势变化,如竞争对手的进步或产品原材料成本突然增涨,这些都使重新设计成为必要。为取得和保持主要产品的竞争优势,在成本降低计划中应包括为提高利润而重新设计产品阶段。
精确的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公司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其产品究竞有多少能卖出去。科学的销售预测可防止产品生产得太多或太少。
特别是在经济或商业周期发生重大变化时,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动相当大。这种突然的急剧的变化会给最好的库存管理系统带来混乱。没有透彻的、全面的销售预测,一个公司很难肯定它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因而,保持有效库存管理将会十分困难。
错误的销售预测是多数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共同弱点。实际上可靠的销售预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花钱也不多。
在销售预测分析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趋势;
(2)周期;
(3)季节性变化;
(4)不规则变化。
趋势是一系列经济数据长期的长距的动向,与逐月发生的变化没有什么关系,极其缓慢地显露出它们的走向。
周期是指较短的持续时期,尽管一般不能规定其长短。它们通常以发展和紧缩的交替期为特征。
季节性变化发生在一年中某个时期内,在每年的同一时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发生。
不规则变化是具有经济影响的不可预见或非再次发生的事件的结果。例如,在关键性工业中的罢工会引起不规则变化。
在销售预测中可以共同使用或分开使用这四种要素。一个有名望的分析事务所在帮助其重要零售业客户进行销售预测时往往采用时间系列分析法。这是把周期的和长期的(或趋势)因素及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季节性产生的因素区分开来的一种统计方法。
虽然这些分析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制造运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销售预测,零售。它们对一年中每个月度的季节性影响作出分析,帮助零售商作出有关短期经营的正确决定。决定中包括确定价格、库存量、采购以及使用多少销售人员等。
时间系列分析还包括这样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纳税后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顾客服务开支、商品消费价格指数、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开支等。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际上适用于所有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为一个以上的客户服务。企业销售经理向经营者提供的销售预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几项内容:
(1)公司销售量的历史趋势轮廓线,其中能清楚地识别出季节性变化;
(2)行业预测;
(3)国家经济预测;
(4)可获得的有关竞争者计划的全部信息;
(5)表示相关经济指标状态的研究结果。
另外,销售经理自己的研究结果也应加入其中,包括:
(1)预测期间内销售受到最大重视(广告,特殊推销,折扣等)的产品;
(2)受到竞争者最激烈竞争的产品;
(3)竞争最少的产品;
(4)逐步淘汰的、降级的或替代的产品;
(5)构成销售量大部分的A类产品。
过低的价格等于增加成本
在作出如此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后,经营者应努力避免因定价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定价错误代价更为惨重。在通货膨胀时期,没有任何成本降低方法能替代定价。即使没有通货膨胀,一个错误的定价制度也会断送企业通过成本降低带来的效益。所以如果要保护成本降低和提高利润,则定价和标准成本彼此必须完全分开。
应认真实施和控制定价方针和方法,参与定价的关键人员必须接受正确程序和不正确程序所导致的两种结果的教育。定价应成为建立在其他规范基础上的一个独立的职能,不这样做,会招致灾难。
审视劳务成本
人们往往将劳务成本的降低放在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上。实际上,作为一个劳、资配合得相当好的企业来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似乎比裁员更具远见,也更具效果。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则需要你动一番脑筋,因为有时工作效率低下的毛病似乎并不出在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