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成本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地勘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项目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
目前有些地勘勘查单位对项目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对项目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成本管理意识谈溥,缺乏经济观念,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理念不强。
2.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动态管理效果差
(1)很多地质勘查单位缺乏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无法对成本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持行时缺乏刚性,只是走形式,动劲大,实施效果差。(2)成本控制没能跟上成本发生步伐。大多数地勘单位都是成本发生过后才对成本进行控制,无法对成本目标进行动态管理,不能有效的持行事前、事中、事后成本费用控制,使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控制效果差。(3)有的地勘单位着重加强工程实施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对项目前期分析论证成本,项目完工分析资料编写报告成本不够重视,造成成本管理脱节,使目标成本难以实现。
二、如何做好项目成本费用管理工作
1.管理层和广大职工牢固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到降耗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为降耗提效。决策层不应限于一时一事的成本费用控制,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收益水平和不断提高成本效率。
2.是从勘查施工合同上把好成本费用控制的源头
严格组织合同的调研、踏勘、审察,既要看到合同的可行之处又要看到不可行处,全力优化项目结构,推进多方案选优,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成本目标失真。
3.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工作班子
项目部作为项目管理最前沿的组织,在成本费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部成员的配备也是个重要问题。项目承揽下来后采取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的方式选取员工。重点选好项目实施的经营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员工来管理工程项目。保证以最优最少的人员配备,高效的完成工作。
4.通过预算编制先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按地质勘查项目经费预算要求编制预算。严格按预算目标控制成本费用,对不符合预算的成本费用,要严格调查分析判断以确定成本费用是否应该列支。
5.狠抓项目质量管理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检查、特种设备管理等保障项目不出安全事故。安全重于山,质量是生命。一旦项目出了安全事故项目成本将居高不下,甚至于亏损,所以保证项目上安全不出事故,项目质量有了保障,才能降低成本。
6.加强工期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期与成本是对立又统一的结合体,好比在一个天枰的两端,一方面保证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成本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延长工期可能会降低局部成本,但会导致业主的索赔或罚金,甚至延误项目验收与款项的收回。控制工期成本就是要在保证合同工期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工期,将工期和成本调整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7.财务管理层面的成本费用控制
地勘单位财务通过财务集中管理和预算管理,通过在经营管理中对成本费用资料的收集、核算、调控、预警、反馈作用,对非生产性开支的严控作用,重点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大量应收帐款尤其是跨年度应收帐款,更会加大成本甚至造成亏损风险。
8.按照责任制度,结合奖惩、考核制度
在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对土地成本进行确认,能够充分的明确土地开发价值和项目的可行性,早在2012年,国家财政部门相关会计司就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做出明确规定,为了取得土地开发权和土地使用权而产生的费用支出被称为土地取得成本,包括市政土地规划建设费、土地买价(或出让金)、土地契税、耕地资源占有费用及闲置土地管理费用等。而房地产企业在开展土地成本核算过程中,应将获得土地开发权及土地使用权过程中所产生费用支出进行集中处理,且这个过程必须根据成本项目对资金进行统筹和分配,最终实现土地成本(单位建筑面积)和总成本的有机统一。国家推行“招拍挂”相关制度后,一定程度上为计算土地成本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土地成本分摊问题,这种现状也促进了房地产开发商对成本核算的重视。
二、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的主要分摊方法
(一)按各期占用土地面积分摊
对划入规划中的土地建筑面积实施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明确和强化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容积率问题,并以此为主要依据,有效计算实际容积率和土地建筑面积,进而得出各个时期土地面积的实际占有量,并对这部分土地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分配。以全部规划的土地建筑面积为基础,并依据各个时期土地建筑面积的实际容积率进行计算,能够确认相应的土地面积,对土地成本进行分配。对分期规划的建筑面积和未使用的土地面积进行容积率的计算。根据土地建筑面积实际容积率,计算所占土地的面积。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各期土地进行成本分配。
(二)按各期建筑面积分摊
针对规划中的建筑面积,要以平方米为单位核算土地成本。同时,根据各个时期建筑面积、每平米面积成本,对土地成本进行合理配比。依据所规划的建筑面积,对每平方米土地面积需要承担的各期土地成本进行核算。根据已施工建筑面积与未施工建筑面积之间的差额,计算建筑面积承担的土地成本。同时,根据各期建筑面积承担的每平方米土地成本进行各期土地成本计算。计算土地成本,需要获取经由政府部门许可的资料文书,并且根据文书中的规定进行土地法规税费缴纳。对于建筑面积中的公共用地不在土地成本分配中,例如假山湖泊、景观水道、不可出售的建筑用地等,这些建筑都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开展土地成本规划过程中,要将这些公共用地视为不能出售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文件要求,房地产项目在计算土地成本分摊时,可根据以下几个公式进行:所有可售面积的容积率=所有可出售房屋的规划面积/实际土地占有面积总量;Ⅰ期占用面积=Ⅰ期规划面积/所有可售面积的容积率;Ⅰ期分配土地成本=Ⅰ期实际占用面积/每平方米土地费用;所有可售规划面积每平方米土地成本=房地产项目整体预算/所有可售规划面积。
三、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分摊实际应用
(一)共同协商,合法获取土地
房地产企业土地成本分摊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在获取土地的过程中要严格谨慎。居民在动迁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回迁或者是异地动迁两种方式,其中异地动迁主要采用的是房地产企业的其他建设项目,而回迁采取的是一期动迁,二期建设的措施。即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一期作为回迁房使用,二期进行商品房出售,这种情况将会造成一期土地成本核算较为复杂,所以对动迁参与的成本费用要进行确认,当动迁完成之后,若回迁房没有用完,也能够作为商品房进行出售。回迁房要根据实际建筑面积进行确认。例如,某楼盘规划占用土地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可出售房屋包括住宅楼、商住楼、商业楼、写字楼等,规划可出售总建筑面积23.9778万平方米;不可出售房屋包括垃圾站、幼儿园、物业办公楼、公用车库等,规划总建筑面积0.5233万平方米。土地整体预算成本为9858万元,每平方米土地面积发生的费用为0.06572万元(9858/150000),共建45栋楼,需分五期开发建设。一期规划建12栋住宅楼,规划建筑面积8.2957万平方米,全部为可售商品用房。一期现已竣工,并取得房管部门的测量报告,测量得出实际建筑面积7.5849万平方米。一期分配的土地成本为3410.61万元([8.2957/23.9778)*9858];各期按实际建筑面积,未开工项目以项目全部可出售房屋规划建筑面积减去实际建筑面积的差异数分配土地成本时,一期分配的土地成本为3118.38万元([7.5849/23.9778)*9858],比前一种方法少分配了292.23万元;一期已竣工项目以实际建筑面积,未竣工项目按未竣工楼宇规划建筑面积分配土地成本时,一期分配的土地成本为3213.35万元{[7.5849/23.9778-(8.2957-7.5849)]*9858},比第一种方法少分配196.96万元,比第二种方法多分配95.27万元。这说明取值不同,分配结果差异较大。房地产企业只能够使用一种方式进行土地成本计算,不能够采用一个项目一种方法的模式。建筑项目竣工完成之后要根据规划建筑面积进行分摊,并且按照规划部门设计的方案进行土地成本计算,测量报告是土地成本计算的重要参考。对于未建部分应该跟实际建筑面积与规划建筑面积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整。土地面积应该与提取土地使用税所需要的面积相一致,这样未建项目需要缴纳的土地使用税将不再由竣工项目承担,房地产企业能够节省一定的成本投入。并且在房屋交付使用之后,土地使用权将发生改变,企业需要承担的土地使用税将转移到用户手中。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明确土地面积以及房屋建筑面积,这样能够有利于土地使用税的核算工作。
(二)对同一类型的项目开发以及针对不同项目开发
获取土地以及土地证,对同一类型项目进行分期开发建设,在计算应分摊的土地成本面积时,销售面积或者规划建筑面积都可以作为标准来分摊土地成本。但是,当销售面积或规划面积与实际完成面积出现差异时,要根据不同分期对建设项目进行合并处理,在最终核算时,要对原分摊的土地成本进行调整。
(三)同一土地进行不同类型项目开发建设
当获取土地以及多张土地证的时候,针对同一土地进行不同类型的项目建设时,根据土地证实际占用面积与土地总面积进行比例分析,这样就能够详细的计算出土地证面积的成本投入。同时也可以在取得土地之后,获取多张土地证,来对土地进行分期开发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
四、结束语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适合全体学生学习或参与的内容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精深,体验家乡传统文化的广博,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不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则利用校本课程选修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要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与掌握地域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生活中学习鲜活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学习要避免单纯的说教,注重生活中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水平,养成习惯,形成素养,传承美德。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继承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二、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是以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为载体,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行与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于知识层面的学习,而要深入挖掘知识背后潜在的深刻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容,将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主动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在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得以留存并不断被发扬光大,而有一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濒临消失的边缘。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进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与具体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亲历传统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家乡传统文化的新的传承者,使家乡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得以发扬光大。
(三)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与落实国家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教育计划以及学校的教育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本地的教育资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背离国家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实施途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与国家课程达成统一。另外,承德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很多内容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内容或拓展学习的部分。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集体教学、班级教学与小组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现代企业途径
0引言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问题,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经济效益下降,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经济效益下降,虽然有宏观调控的问题,但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确是值得深思和重视的。现代企业制度下降低成本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社会各个需要部门的过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在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既不短缺,也不浪费。
一是利用人力自然资源降低固定成本与机会成本。利用人力资源就是把有限的人力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需要部门使其各尽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责任,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就是“有钢用在刀刃上”,降低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消耗。二是人力、资本、自然资源的配置比例。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三者是组织生产所必备要素,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质量、产量最高,自然资源最省,人力耗用最少,做到这“三最”就需在生产前进行合理地预测,找到三者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其方法有分析法,因果法(回归法),数学模型法等。三是合理筹集,使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所谓筹集资金,是筹措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筹集资金讲究资金筹措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根据产品生产的规模,产品销售趋势,掌握全年各月份的资金需要量以及资金的收入量,以便合理安排资金,既保证需要,又要避免资金的闲置,加强资金的合理流动。
2推广技术进步挖掘潜力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加快技术进步,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加快技术进步就生产性企业来讲主要是使用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首先设备先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加快产品生产的进程,产品在数量上可以供应需求,其次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降低材料的消耗,使材料充分地被利用,而且可降低对水能电能的消耗。目前,有不少新型设备可以回收下角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可以继续使用,或者利用下角料制造一些副产品,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获得额外的收益,再有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也就可以减少人员方面的经费开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最后,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生产质量较高的产品,广开销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同一种材料,先进的设备与处理工艺会使产品各方面的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使产品更耐用,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落后的设备,生产的产品则往往与上述相反,而且耗用的原材料较多一些。
提高管理效率与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降低固定成本。一是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设计。必须注意除去一些“多余功能”减少不必要过剩功能,因此还必须改进产品的设计,增加它的可用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二是广泛应用计算机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加快电算化步伐,增加电算化投资,培养电算化人才,实现成本管理手段现代化。三是积极治理“三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可以产生动力,可以节约电能,废渣可以再加工,形成产成品或副产品。四是健全科技开发机构,充实科技开发人员。应该注意加强科技人员的开发和利用,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把科研教育事业摆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保障,还要认真研究一下科研,教育与物质生产劳动之间矛盾运动规律,按照科研教育与物质生产劳动之间的正确比例关系来合理安排科研教育工作。五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进程。应该在缩短折旧年限的同时,对机器设备等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如年序比例递减法,双倍折旧法等,以加快折旧进程,在较短时期内积聚重置基金,也使成本负担趋于合理化。六是技术进步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我们目前必须学习在市场经济体制上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尤其要学习那些科学的定量管理方法,并且把这些方法与电算化融为一体,开发利用先进的成本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坚持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才能保证企业产品成本不断降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强化质量意识,搞好成本管理
对于正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企业,质量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一个良好的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产品供不应求时。如果能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是统一的,两者并不存在任何对立关系。
作为一个企业,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同时使投入值尽可能小。这就是通过生产函数及投入品的价格来求得一个最佳结合点,使企业形成一个最优生产规模。由于企业生产要素的变动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对不同时期的情况分别说明,如果是在短期则主要考虑变动生产要素使企业能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进行生产,实现短期最低成本的条件是,变动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等于其边际产量,或短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是在长期,则应考虑所有生产要素,使企业达到最佳生产规模,或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超过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企业规模过大;如果企业在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规模生产,说明企业规模太小,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的要求。
企业在确定了一个最佳规模以后,还应注意成本核算的内容,避免将非成本支出进入成本。以往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好,例如职工工资资金应进成本还是由企业留利负担的划分不清,象这样的标准混乱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一个现代企业,一定要严格控制成本核算内容,该列入成本的一定不要漏掉,排出成本的一定不要入成本。这对于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一点。超级秘书网
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与青睐,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争夺生存和利润空间,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CostManagementinSupplyChain)来获得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竞争日益加剧,降价现象也许不是普遍趋势,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年前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许多西方国家,商业街和购物城都在持续降价,不仅如此,包括上游的供货商,原材料和工业产品也都在降价。
全球竞争加剧已经使得价格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形成目前这种市场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外竞争者涌入市场,参与竞争,而他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作为主要生产商中国的迅速崛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贸易壁垒的撤除,市场自由度的增加都使得新的竞争者更加易于进入市场,这一现象使得许多行业的企业过剩,导致供给过剩,增加了降价的压力。
第三,Internet技术的应用使得价格信息的对比十分便捷。Internet技术同时使得拍卖和交易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这也助长了降价的趋势。
第四,顾客和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价值。曾经一度,品牌和供应商具有一定的价格号召力,因为当时市场认为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为了缓解不断的降价压力,保证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必须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度过降价的危机。由于企业已经实施了许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所以想寻找到新的成本降低方法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降低成本最后的机会就存在于供应链而非企业自身的运作中。因此,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内的供应链总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其中Seuring对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和概念”。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成本管理比一般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更加重视交易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优化,同时要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层面上,追求“精益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它拓展了成本管理思想到整个供应链,意味着成本管理方法跨越了组织边界,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更为复杂。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供应链成本管理虽然是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但追求其理论渊源,与前人关于成本管理的各种研究理论是分不开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价值链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间成本管理理论等等。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分析思想认为,每一个企业所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都是价值活动,这些相互联系的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比如,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至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历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为三种: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前两种价值链。企业内部在运作过程中可以分解为多个单元价值链,每个单元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也会消耗成本。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所需,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同时,任何一个企业均处于某行业价值链的某一段,价值链的上游是它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供应商,下游是其分销商或最终顾客。这种价值链的相互联系成为降低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价值链分析对于成本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拓展了成本管理的视角,将成本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了组织边界,不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了价值链伙伴。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对人的激励问题,即问题,包括提高效果和降低成本。从广义上说,存在合作的地方就存在委托关系,而供应链成本管理强调的就是关系管理,也就是合作与协调,因此委托理论为其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框架。
根据委托理论来分析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处于上游的企业所扮演的是方的角色,而下游企业是委托方角色。存在委托关系就必然要发生成本,包括激励成本、协调成本和人问题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就需要对这些成本进行分析,以期降低成本,优化效果,使链条间企业的关系成本最低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Transanction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罗纳德?科斯在研究企业性质时提出,是指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签约、激励、监督履约等的费用。毫无疑问,利用外部资源将带来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一种“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对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大致包括:(1)寻找价格的费用;(2)识别产品部件的信息费用;(3)考核费用;(4)贡献测度费用。另外,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利益共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企业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的贡献。由于分解和考核各企业的贡献是困难的,这时会存在索取价格超过应得价格的情况,以至于人的仲裁必不可少,这也是供应链交易成本的内容之一。因此,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信任,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四)组织间成本管理
组织间成本管理(InterorganizationalCostManagement,ICM)是对供应链中有合作关系的相关企业进行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是通过共同的努力来降低成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所有参与的企业应该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同坐一条船”,并且要鼓励他们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而不是他们自身的效率。如果整个供应链变的更加效率,那么他们分得的利润也就更多。因此,组织间成本管理是一种增加整个供应链利润的方法。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协调,所以它只适用于精细型供应链,因为在精细型供应链中,买卖双方互相影响,信息共享程度也很高。为了使组织间成本管理行之有效,任何改进措施取得的超额利润应该让所有参与的企业共享。这种共享可以刺激到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好的共同合作。[next]
在供应链中,企业可以有三种途径来应用组织间成本管理来协调降低成本的活动。第一,它可以帮助企业、它的顾客和它的供应商寻求到新的方法来设计产品,以使得它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产品。第二,它可以帮助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寻求方法在生产的过程中更进一步的降低产品成本。第三,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求方法使得企业间的交接地更有效率。
当然,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除了上述的理论之外,还包括博弈论、约束理论、生命周期成本理论等等,本文对这些理论不再叙述。
三、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方法
目前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几种方法分别是: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丰田(TOYOTA)在60年代开发出的成本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目标成本法的目的在于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所有相关流程的强制性竞争约束,以此来保证将来的产品能够创造出利润。
目标成本法的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市场驱动型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的准许成本。这是产品在预期销售价格下销售,并且保证一定利润水平时所能发生的最高成本,准许成本是由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得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确定可完成的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第三部分就是设定产品包含的每个组件的目标成本。
购货方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决定了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将它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了供应商。因为这种压力是通过组件转移的,因此为供应商成本降低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其结果就是购货方与供应商共同合作,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种携手合作对于目标成本法效果的重要性,导致了目标成本法真正成为一种跨企业成本管理的技术。其跨企业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购货方必须设定可完成的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如果供应商认为组件层次的目标成本无法完成,那么会降低他们努力的积极性。第二,购货方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供应商应用目标成本法。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在设置成本降低目标和如何完成它们时是否给予供应商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购货方可以设置激励系统来激发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成本降低率。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以作业为成本核算对象,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和服务耗费作业。其目标是将成本动因引起的资源消耗更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法识别出那些与最终顾客的效用无关的作业,并通过减少或完全剔除这类无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这样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供应链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发生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作业成本法应该站在供应链的视角上,以作业和交易为基础分析间接费用来优化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企业内部的间接成本以作业为成本动因进行分析,而企业间的间接成本(交易成本)就需要以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行为,如谈判、买卖等,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生命周期成本法
目前,对于生命周期成本法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理解,大多是依据Blanchard和Fabrycky的定义,“生命周期成本是指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与该系统相关的所有成本”。在生命周期成本法系统中,产品使用者承担的成本(包括使用成本和周期结束成本)负责补充传统上由产品生产商所承担的成本。并且除了考虑实物流程及其相关物资和能源流动(LCI)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和使用知识(如专利)的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如信息流)。例如,在生命周期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开发成本。
在采用生命周期成本法下,就可以确定产品开发、生产、使用、周期结束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并据此识别生命周期和供应链中的成本驱动因素和其悖反关系,以开发和生产最小总成本的产品。
(四)改善成本法
改善成本法(kaizencosting)是供应链上各企业在产品生产阶段的最主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改善成本法也是一种前馈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通过预期的成本降低需要来制定产品成本的降低目标,而不是当成本超标已经发生后才做出反应。并且,通过改善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使成本降低压力持续于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
将改善成本法局限于某个企业内部,将忽视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进一步节约成本的潜力。改善成本法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跨组织应用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挖掘所有的成本降低机会。改善成本法可以看作是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产阶段的延伸,在跨组织成本管理中改善成本法的应用与目标成本法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改善成本法同样是一种需要购货商和供应商共同合作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将共同实施改善成本法。这种合作使得企业可以实现在单独进行成本管理时所不能达到的成本节约。改善成本法的跨组织应用既可以由购货商发起,也可以由供应商发起。例如,购货商可以向供应商委派设计工程师或提供技术支持;供应商可以在购货商的配合下寻求新的部件设计方法。
第二,“价格传递机制”在改善成本法中依然有效。购货商的改善成本管理体系同样可以通过确定供应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将市场压力传递给它的供应商。所以,制定合理的改善成本降低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价格传递机制”将失去效用。但是,在改善成本法中,购货商并不是针对于降低某一特定产品的成本,而是对所有的外包部件规定一个统一的成本降低比率。所以,供应链的改善成本管理在企业之间是相关联的,而不是像目标成本管理那样在相关企业间实现首尾连接。
1.1招投标及施工阶段
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是在项目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对项目的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单位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一阶段,开发商将通过合同的具体条款对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提出相关要求,并在条款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实际利益分配等各项具体问题,招投标阶段将在设计图纸基础上,对合同的价款进行初步确定。而施工阶段,则是对设计图纸继续实施的阶段,这一阶段将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人员、材料、机械等各种资源,也会由于各种工程变更而产生工程成本的变化,由于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且成本控制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十分复杂且有必要的。
1.2竣工与维护阶段
竣工阶段,房地产开发单位需要依据签订的合同以及工程中实际产生并予以确认的工程变更与施工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继续工程的结算。这样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工期、质量、成本的完成效果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更,支付给施工单位相应的建设酬劳。而竣工验收后,仍然需要的就是负责对项目进行后续的维护,此阶段内需要开发商为业主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支持,及时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回访制度考察项目实际的运行效果,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后期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维护阶段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前期的设计及施工质量决定的,只有前期工作完成到位,才能为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节约大量的维修成本。
2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2.1房地产管理人员缺乏全过程控制思想
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开发阶段的每个过程都做好,才能实现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最优化。然而目前很多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于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其他各阶段对成本的影响,而这些阶段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开发前期是对项目是否可行的基本判断,规划设计阶段是对项目成本的基本控制,施工阶段通过项目成本的实施,而最终竣工与维护则是对项目成本效果的最终分析和反馈。若在开发过程中,仅仅关注于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阶段,忽略了其他阶段对总体成本控制的影响,则会大大影响实际成本管理的效果。
2.2房地产成本管理缺乏动态性
成本管理中往往缺乏动态成本管理的理念。由于开发周期长,成本涉及数量巨大,进行成本核算往往只在项目结算或期中时分阶段才进行,而在开发过程中具体的成本变动也是很多的,若是忽略了成本变动的动态性,则会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在后期越来越难以进行。缺乏实时动态的成本管理理念将会使成本管理工作在长期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最终与初期的成本预算产生较大的差距,降低成本管理的效率。
2.3房地产成本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房地产开发的流程较多经历的时间较长,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组织管理人员很多。而现实工作中,由于项目人员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很难高效完成,各管理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建立都不太健全,各部门难以很好的进行时间上的搭接和工作内容上的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房地产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
3优化房地产项目成本管理方式
3.1制定合理的职能体系及管理模式
企业适当的组织结构是高效完成成本管理工作的保证。职能式组织模式下,项目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或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完成的,这一结构适用于项目规模小,外界环境不复杂和技术特征明显的项目;项目式结构则是根据项目设置企业的部门,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专业技术管理团队,组织中呈直线领导的关系,这一结构适合于以项目生产为主的从事大型、复杂项目的企业;矩阵式结构则较为灵活,通过横向的项目组织和纵向的职能组织相结合,根据项目的特点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及施工。
3.2加强全过程内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都应制定不同详尽程度的投资计划,由粗到细。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所占的费用仅为1%,但其收效却是最大的,其对成本的影响达到了60~70%。因此,企业应尤其重视对于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质量综合控制。在这一阶段,开发商要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寻求投资机会,以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分析,以进行建设成本控制,从而为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3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工程项目的成本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开发商与各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与决策的依据。在现今的各项建设工程中,各单位的成本信息多而复杂且不能及时共享,造成沟通上的滞后以致不能对成本进行快速的处理。因此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和管理好工程各方面的信息,是工程成本目标实现的保障。
4结论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企业的特点
房地产企业既是房地产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房地产商品的经营者。它具有如下特征:1.资金密集。因为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投建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因此要求企业高度集中控制资金。2.管理密集。房地产的开发中可以整合和协调各种资源来用于自己的项目开发建设,在建设环节可结合的社会资源包括项目评估公司、策划公司、设计公司、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和午夜管理公司等。3.生产环节多、建设周期长。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设计投资评估、营销策划、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物业管理等多个环节,其中每部分都互为制约,所以要更为注重过程控制。4.投资风险大。房地产项目作为投资项目,投资数额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当他们在未知结果中寻求利益的时,会受到市场和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风险不可谓不高,所以在成本管理中更应加强前期对风险的预测预控和规避。
二、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1.成本管理理念不够全面
当前,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和资金成本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建筑原材料受市场变化波动大、房地产购买力不稳定、房地产企业管理水平差距大等。
2.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
房地产项目在开发建设中的环节有:策划准备设计定型组织施工竣工验收。成本控制管理,除了建设费用贯穿整个过程,还涉及竣工后的销售成本的支出。而当前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健全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一些企业的体系建立也不够合理,导致企业多陷入成本管理与实际支出脱节的现状。
3.成本控制管理只停留在表面功夫
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新形势下,多数企业都开始注重成本管理,并设置了专门的职能部门,如成本控制部或审计部,但由于前期管理的不到位,造成过程中失控或事后算账的行为,让这些看似专业的职能部门只能抓住事后成本管理部分,使成本管理流于表面形式,而很难收到管理实效。而那些拥有较为规范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制度的房地产企业,因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制度没能及时跟上,而少了有效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措施,也让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收效甚微。
三、有效改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1.施工前的控制对策
首先,投资决策控制。企业前期规划部门要研究政策尽量为企业争取利益,工程、预算部门则应与其配合对过程成本做出合理预测,以便服务于决策层的投资决策。其次,利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承包团队。“五通一平”也要如此,目的就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费用、缩短工期。第三,严格控制图纸设计审核。房地产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工程设计管理部来细化设计规范要求、审核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全面评估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装修标准、材料设备选型、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等。
2.施工中的控制对策
首先,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关,实地考察不能省。它是决定工程造价控制成败的关键,信誉好、资金雄厚、技术过硬的企业是首选。其次,审好合同,降低索赔。第三,抓好现场管理,减少浪费。第四,基础设施的费用支出尽量节约,建设前要对项目实际情况了解透彻,施工单位的选择采用招标方式选定。第五,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要合理,应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定位来确定配套设施的档次,原则上项目不设置与周边雷同的配套设施。
3.后期的控制对策
一项工程的竣工并不表示成本控制的结束,相关人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后期涉及的成本控制内容包括:一,已结算工程需全部达到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标准,并具备竣工验收合格手续,对甩项部分应标注在验收单中,并在结算时扣除该部分费用;二,对工程洽商签证及预算增减账进行最后清理,重视材料价差和竣工调价的相应审计;三,通过结算原则会议确认制、二次复核制、设计和奖惩机制来减少结算中可能出现主观失误或漏洞的发生。这样一方面能提高结算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支出。
作者:周立红 单位:石家庄润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对于外部取得的碳排放权,其来自于政府初始配置或外购交易。政府初始配置分配的配额是免费的,虽然企业没有付出直接成本,但政府会将企业所缴税费用于治理环境,等于企业间接付出了成本,因此企业要对免费分配的排放权进行初始计量。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同类市场公允价值入账;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可采用收益法(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定)或成本法(企业受到排放量限制后增加的成本)。若为外购交易取得的碳排放权,其计量相应简单,按照实际取得的成本(买价、交易手续费、税费、其他有关费用)入账即可,记入“无形资产———碳排放权”科目。对于内部开发的碳排放权成本计量,将一切为取得碳排放权而发生的实际可确认的成本入账,将开发过程中的各项原材料成本、设备支出、应予以资本化的各项借款费用、相关税费等计入初始成本,记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二)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并未引入公允价值模式,且本文所研究的碳排放权,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的特殊时期,许多企业尚未引入环境成本的计量,绝大部分地区也不存在碳交易的活跃市场,因此现阶段我国对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可以暂时采用成本计量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应逐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后续计量采用成本计量模式,首先应确定其使用期限,并在期限内按照客观合理的方法计提累计摊销,作为“无形资产———碳排放权”的备抵科目。其次,将摊销额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摊销额配比计入成本费用。再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火电企业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
(一)火电企业现行对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火电企业现行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是:在环境支出实际发生时计入费用。例如,违反了法规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而产生的罚款;对投入的环保设备计提折旧并转入成本。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不利于企业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够促进企业采取改进技术、减少排放的环保措施;(2)收入与费用不配比,只在实际发生时列为费用,虚增了利润,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产,将其引入火电企业能够规范成本核算,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
三、碳排放权对火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中国的首份按行业统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名单中,排在第一的产业部门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1%。我国是传统能源煤炭丰富的国家。火电企业占据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其未来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将碳排放权核算引入火电企业,将会对成本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一)全面了解火电企业成本构成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重视环保是发展趋势。以往的成本管理研究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较少涉及环境与自然资源。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及对企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限制,环境成本支出将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我国的电价只反映了直接生产成本,没有反映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使得成本的构成不合理,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表。引入碳排放权核算有助于火电企业全面了解成本构成,更加准确地核算成本并制定电价,使企业管理层能透过财务数据更清晰地把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并据此做出财务判断。
(二)改善成本管理方法
火电企业传统成本核算中没有涉及环境成本,忽略了环境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利于加强管理,控制并降低成本。通过碳排放权核算,也可以引导企业通过其他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例如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安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洗涤装置等方法,可以大量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从而获得碳排放信用。将碳排放信用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出售,获得的收益将大于火电企业投入的环境治理成本,且这种收益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所以企业得以通过碳排放信用交易获取大量利润。同时也减少了因碳排放量超标的罚款支出及向市场购买碳排放权的支出。
(三)改进成本管理目标
1.以投入少量成本获取更多收益为目标。企业投入的环保成本会带来超过投入成本的增值收益。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改进工艺、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环境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有利于在长远发展中获得更高经济利益。火电企业在治理环境方面的投入使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在稀缺的碳排放市场上能够获取超过环境投入成本的收益。
2.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效益为目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下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碳排放权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引起了企业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企业只有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才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实现长远利益。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摘要:实现商品的高效运输是推动商贸繁荣的重要环节,渤海通道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推动了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渤海通道的建立形成了新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弱化了环渤海区域的行政壁垒,便利了区域商品的自由流通,推动了南北经贸的繁荣,加强了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跨海通道;商品贸易;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为代表的跨海通道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将跨海通道的建设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大连到烟台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引人注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将使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区域联系更为密切,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人、财、物的流动更加迅速和庞大,为我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渤海通道对商品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渤海通道缩短了区域的时空距离,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对形成环渤海地区统一生产要素市场创造了条件
1.环渤海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尽管环渤海地区被称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渤海海峡的天然屏障,环渤海经济圈被分为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三大板块以各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发展为“三足鼎立”的“诸侯经济”态势。目前,在行政分割的五个省市之间区域合作机制缺乏,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不足等原因,相互之间竞争多而合作少。
从环渤海各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结构来看,该区域在项目安排上呈现雷同现象,各省市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结构明显趋同。也正是这种区域经济的重复建设,区际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间的贸易需求较弱,使得地区保护主义盛行,地区行政壁垒较多,市场分割严重,最终结果是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现象严重,商品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造成了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导致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2.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将推动环渤海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跨海通道的建成打破了原有的区域限制,通过“点效应”将原先两个联系很少的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快了资源的市场配置和产业的整合,便利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区域产业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提升。
(1)“点”效应的形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直接连接隔海相望的大连和烟台,使得同三高速实现全线贯通,通道继续向北延伸贯通营口、鞍山和沈阳,向南延伸联通威海和青岛,这些“点”形成新一轮的发展极,表现出极强的集聚效应,吸引资本、人员、技术、产业等进入这些区域。
(2)“轴”效应的形成。随着“点”效应辐射范围的逐步扩大,“点”之间逐步形成组合倍数效应的以这条通道为主轴线的“轴”,这个轴线的交通量逐步增大,经济效率逐步提高,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时间价值。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形成了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为轴线的交通大动脉,同时实现了沿海交通大动脉与内陆地区的衔接,使众多的内陆区域有了一个更加便捷、畅通的出海口,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物流、客流,这样就要求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的支撑,从而拉动和创造交通需求,诱导新的交通网络的发展,形成依托此轴线的新的交通轴。
(3)“点-轴-圈”综合集成效应的形成。即为多个“点-轴”型系统的组合所形成的综合效应。表现为在辽宁省以沈阳为“点”向西南发展,以京哈铁路、京沈铁路为依托,形成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的轴线,在西边与京津冀相接;在山东省以黄烟铁路、胶济铁路、威乌高速、青岛-银川高速为依托,以烟台、青岛为“点”横向发展,形成烟台-青岛-潍坊-淄博-济南-聊城的发展轴线,向北与京津冀相通。这两个轴线继续纵向、横向的集聚、辐射、发展,与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轴线一起形成一个有多个发展极协同作用的“交通圈”。逐步形成的四通八达的一体化交通网络,使得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快速、高效,物流、人流更加自由、加速运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更加突出。随着“交通圈”的逐步发展,最终达到一种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产业一体化的环渤海“经济圈”,逐步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的配置在整个区域逐渐发展为由市场来主导,在区域内部更加自由、合理的流动,逐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
(二)实现南北贯通,缓冲了南北运输压力,使南北商品流通更加快速便捷
目前,就全国范围的铁路网来看,交通运输线都是超负荷运载,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的制约着物流、人流的快捷运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渤海海峡两岸的铁路交通网来看,进出关交通运输“瓶颈”问题突出。虽然东北是我国铁路运输最发达、路网最密集的地区,渤海海峡北岸布有京沈线、京锦线、京通线和哈大线,但直接进出东北的铁路通道只有一个出口-山海关。由于山海关是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唯一陆上铁路通道,通过能力十分有限。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封闭的环境,直接阻碍了信息、资金、技术、产品、资源等市场要素的南北流动,对东北经济的发展的制约是不争的事实。渤海南岸只有一条蓝烟线——胶济线,运能只有1000-2000万吨左右,使得山海关的南北运输线成“葫芦”状,“瓶颈”制约明显,这种局面使得南北运输不堪重负,致使更多的物流、人流分流到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上来。
为了缓解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运输需求,我国加大了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出了“五纵七横”等国家干线建设规划。然而,全国公路建设仍然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从水路运输来看,这些年来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呈负增长,而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了251%和454%。由于铁路、公路的“瓶颈”制约,沿海各大城市货运要走水路,内地相当多的货运量也改走水路。更为重要的是沿海港口吞吐量从2000年至今翻了一番,但港口能力明显不足。流通成本是制约商品流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可以扩大流通商品的种类和延展商品流通的范围。目前,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之间无论是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是既要途径更多的路程,而且耗时较多。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成后,真正实现了环渤海经济圈人流、物流的闭合环状通道,从根本上改变了环渤海南北的铁路和公路运输路线,大大节省运费及时间,使得南北农产品、其他商品等加速流转。
第一,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快速通道。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粮食生产的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东北经济区每年都有大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要运往关内,但是面临“出关难”的巨大运输瓶颈。处于渤海南岸的山东省农产品资源丰富,同样面临难以快捷北上的困境。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直线取道海上捷径,绕过山海关这处“瓶颈”,开辟了东北地区至山东省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最短运输通道,缩短沿线地区这些农产品储运的时间,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信息的交流,改变农产品的市场环境和需求状况,扩大了市场空间,加快了粮食产销区的衔接,有力的推动了农贸市场的发展。
第二,南北互补品流通更快,种类更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东北地区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大东北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冶金、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共同构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比较活跃的增长极,原材料的短缺、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以及所需设备对国外市场较高的依赖度,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长三角、珠三角可以加强与东北地区在轻工、食品、电子等方面的交流。这种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在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助推下,可以构建一条互通有无、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南北经济纽带。
(三)加强环渤海地区与经济腹地的良性互动,推动新一轮人流物流运转,为培育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网络的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沿海省份的交通便利程度,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明显超过中西部地区。在我国中西部的大多地区,基础设施的短缺仍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交通网络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才能促进区域商品的快捷流通。
1.环渤海地区加强了与其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对于处于环渤海南岸的山东省来说,在极力拓展与经济腹地的联系,加速建设山东省与内陆省份完整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新的省际大通道建成后,山东将形成与京津塘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西北地区之间的便捷通道。对于处于环渤海中心位置的河北省来说,近年来在积极以加快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为重点,基本建成以港口为龙头的“东出西联”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强化沿海与腹地互动。“东出”就是利用河北省港口群和沿海综合物流体系,为华北、西北等地区提供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提高河北省及这些地区的开放水平;“西联”就是加强与京津、山西、陕西、内蒙古、鲁北、豫北等地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共进。辽宁提出“五点一线”的一项关于全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与其经济腹地内蒙古东部地区、吉林和黑龙江的联系。这些涉及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经济腹地的交汇点即是环渤海地区,交汇点的焦点即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的纽带作用,而纽带的中心则是实现同三高速的南北对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对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经济腹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渤海通道使得各经济腹地互相覆盖,加强了全国市场一体化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成贯通了属于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12条主干线中最长的同三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在胶东地区、苏北地区向西与新欧亚大陆桥、青岛-银川高速、霍尔果斯-连云港高速相接,加强了与中西部地区的经贸联系和合作。向南与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等国家重点布局带相通,与长三角、珠三角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加强了联系。向北与哈大、京沈铁路、沈大高速相接,贯通了整个东北地区,使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区域联系更为密切,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成为东西、南北方向上的物质、信息、资金、技术、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联系的纽带。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这条纽带得以畅通的结点,是一个以点、轴带面最终使得这些地区形成互动的网络式发展格局,为逐步形成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等自由流动的区域共同市场,为国内商品贸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四)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环渤海经济面临快速发展的极好良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公路、铁路、水路综合运输网络中最发达、最灵活、最重要的枢纽,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投资的热点,为加快制造业的转移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一,东北地区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加强经贸合作的桥头堡。我国的东北地区的北部和西部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接壤,南面与朝鲜半岛相连,东部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目前,东北地区具有与东北亚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经贸往来的相对较完善的交通网络,有12条公路同朝鲜、俄罗斯、蒙古相连,有5条铁路分别与俄罗斯和朝鲜接轨,其中以大连为桥头堡,以哈大线和滨州线为通道的第一欧亚大陆桥是重要的国际大通道。这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为我国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加强经贸合作的中心。环渤海地区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日益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地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居我国与亚太地区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枢纽地位。随着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环渤海地区逐渐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加强经贸合作的中心。
东北亚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我国与这些资源富有国家开展资源贸易前景非常广阔。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0%,远东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全俄储量的10%左右,石油储量超过150亿吨,俄罗斯每年通过铁路向中国输送1000万吨左右的石油。我国与蒙古国也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其矿石资源开发。日本经过十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全摆脱困境。当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国内结构调整与中国华北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把开发西海岸的列为本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韩国提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它的第二内需市场,同时重点开发与中国邻近的西海岸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的开发计划同时集中于该环渤海地区,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国的相近城市在经济上存在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关系。因此,可以预见,中、日、韩之间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合作将呈加速趋势。
第三,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架起了我国通向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交通运输是实现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商品贸易交流的物质手段,完善、配套的交通运输体系使得地区间的物流通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如同一座跨越渤海的桥梁,打通了东北亚西部的贸易通道。它接通了与东北亚合作的“桥头堡”和中心地区,并进一步向南贯通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联通了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向西与第二欧亚大陆桥相接,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良性互动,搭建了一条我国中西部地区、华东地区等通向东北亚地区的桥梁,同时也打开了俄罗斯远东地区资源南下的陆上通道,使第一欧亚大陆桥与第二亚欧大路桥实现了对接和联网,扩大了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重工、木材、化肥、粮食等物资与内地的交流,扩大华东地区轻工、食品、电子等物资与东北及俄罗斯的交流,加强了我国与韩国、日本的信息、科技、人才、商品交流,对推动区域经贸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结束语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不仅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构建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将发挥重大作用;对完善全国交通网络体系、对拓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腹地、进一步加强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经济贸易的合作,将发挥重要的功能。它联通了第一亚欧大陆桥、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了我国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对推动东北亚地区商品贸易的交流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礼群.世界跨海通道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魏礼群,柳新华,刘良忠.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金凤君.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