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土木材料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木材料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木材料论文

第1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各类自成体系,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叙述性和分析性内容;同时,土工工程材料发展迅速,新材料层出不穷,以致学生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难以抓住重点,出现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的情况。为了进提高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笔者从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编排、课时分配等三个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教材编写

2013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实验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时有限,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时是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南昌大学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共48学时,其中课堂授课32学时,实践2学时,实验14学时。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笔者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外,还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一)理论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生产、工艺、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此,有必要将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组为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生产与工艺、性能与应用三大块进行统一讲授。同时可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以达到缩减课时、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现有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时,除了开展水泥实验、砂石实验、普通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等验证性实验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在设定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坍落度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自选材料和自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前先将学生分为3~4个组并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集中讨论后完成创新性实验,比如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实验、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实验、不同等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实验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了解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认知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见识混凝土的浇注养护,了解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加工,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鉴于这一缺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环节,提供了网络辅助教学,完善考核方法。

(一)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

为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笔者充分利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势,特别制作了一段50分钟左右关于材料在仿生、智能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提前自行观看,同时在课堂上也组织学生利用1个学时观看视频资料,之后用1个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观后感想。

(二)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将很多相关的文档、幻灯片、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也可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定期查看和回答学生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网络辅助教学是对课堂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

(三)考核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课堂考勤与课堂讨论、实验实践(报告)、期中考试(开卷)、期末考试(闭卷)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其中四种形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5%、15%、20%和50%。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分阶段检验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经过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授课内容

教师讲课内容有主次之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简单轻松,而且也更有针对性。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实践。

(2)上课形式

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并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发言,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实验实践环节

除了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之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识到各种不同要求的混凝土,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4)考核方法

采用上述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学习效果。

五、结语

第2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堂教学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其运用,这在—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在教学观念上进行了一些转变。首先,将课程教学的重心转变为强化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相关的生产和技术性能机理,强调各种材料的用途及应用范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尝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T程观念,pj即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把教学内容和T程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能干什么、怎么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未来的职业有所规划。

二、课堂教学改革

近年来,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出现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相关材料的标准规范也不断更新。而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已成为很多课程面对的问题。为了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和滞后,教师在平时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通过翻阅各种专业期刊,了解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最新进展,在每学期初把课程涉及到的标准规范进行检索和更新,使教学内容—直保持最新。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明确课程教学思路,优化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围绕钢材、胶凝材料、混凝土与砂浆、砌筑材料、沥青、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木材、装饰材料等九大类材料展开,以材料的组成、生产、技术性质、应用为基本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工程强化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范围讲解,注重向学生传递创新理念。鼓励学生创新(如图1)。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各种材料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材料施工的工艺和流程等以图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工程观念。通过介绍各种材料的发展历程和新型材料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创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由于材料缺陷、疲劳破坏、施工条件、使用环境等造成的材料失效、工程事故等有很多案例,将这些工程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既可以加强材料与工程实践的联系,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有益的。课堂教学中,弱化理论教学并不等于不学习理论。根据授课内容,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理论,H将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中注重习题课教学,通过习题课巩固所学知识,引入工程案例分析等拓宽学生视野,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三、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各种土木工程材料技术性质的试验在课程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以往的教学往往忽视了试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了课程试验、课外实践、计算机应用和自主创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

图2。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强化试验教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试验教学的学时相对较少,学生无法利用上课时间完成一些必做试验。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机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试验。试验过程中在强调学生动手的同时,鼓励他们多思考,并设置一些创新试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通过采用不同形状的试件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让学生分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一些综合性试验,通过分组让学生从不同的基础数据出发,以获得不同的试验数据并进行对比,比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中,各小组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所获得的混凝土强度是不同的,据此可以分析配合比和强度的关系,而且试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实验室根据学生的需要不定期进行开放,让学生熟悉试验设备,完成一些课外试验。

其次,充分利用课外实践。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外调研,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作为课下作业的一部分。同时,利用认识实习等课外实习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建材市场、施工工地,熟悉所学的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以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

再次,加强计算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当前,计算机已经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检索图书馆中的各种电子数据资源以获取有用的数据。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比如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最佳配合比设计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材料受压破坏问题等。

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政府和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分别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积极自主创新,根据自己的新颖想法申请创新基金项目或申请各种专利。

四、考核方式改革

全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以前的考核方式只注重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为此,将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课程理论知识,占70%;综合能力,占30%。课程理论知识考核不局限于课程的书本知识。通过在试卷中加人·些T程案例分析、前沿问题分析等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考核包含对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试验报告完成情况、课余调研情况(以小论文或调研报告形式进行考核)等的考核。

五、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土木T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这要求教师要经常阅读国内外文献,积极申请和参与研究课题.这不仅有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对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利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身体力行,亲自动手做实验和参与工程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是解决工程中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这个工具,这有利于个人解决科研问题和对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师应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注重课堂上和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在不断交流中发现问题,促进教学相长。

六、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指导下'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是必要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教学改革,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下一步要践行的工作。

第3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古民居 木雕 技艺 内涵

民居是建筑学上对民间居住屋舍的统称。浙江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城池,尤其是杭州到南宋时候更是成为了京城,因此,浙江的这些城池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她在古民居建筑的院落庭院的布局组合、外观造型与空间的处理表现、雕刻装饰及地形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丰富和实用的经验。这些都为浙江古民居木雕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古民居是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现在的保留下来的古民居除少量明代建筑外,基本以清代古建民居为主体,这些古民居以宅邸、店铺等市井遗迹为主,古民居建筑中多为木结构,其装饰风格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主要以木雕工艺为主,这些木雕工艺在古民居建筑中,其重要的装饰表现技法就是对门、窗、房梁、檐廊等木质构件进行雕刻,这些风格、规模、形态各异的古民居木雕,其传承的技艺手法和文化内涵以及木雕背后的各种故事与传说,具有极高的的人文研究价值。

明清时期浙江的古民居建筑,主要以土木结构和砖木混构为主,外部墙体大多是砖石材料,而内部的藻井、梁架、斗、 拱、檐条,以及各种门窗、 屏风、挡板、隔扇等,则全部用的是木质材料,而这些地方又是室内厅堂集中装饰的处所,因此大部分构建都采用了雕梁画栋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就给了木雕艺人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用武之地。一件件古民居建筑的木雕被广泛施用在木构件上,这些构件经能工巧匠们加工镂雕成各种艺术形象。这些木雕形象既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同时也在不断陶治着人们的情操。此外,浙江古民居在室内木质雕刻的装饰上面,将皖南民居中各种轻巧秀丽的“轩”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了具体室内的空间风格设计上。可以不夸张的说,浙江古民居在造型艺术方面,经历了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后,出现了极具地方风格的新民居样式。

浙江古建筑运用木雕起源于何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据史料记载来看,秦汉时期的建筑就有“雕丹木楹”的木法雕刻,可见历史之源远流长。到了宋代的土木建造类的书籍之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关于民居建筑木雕的做法和图样,由此可以推论,在唐宋时期,民居中建筑木雕技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后至明清两代,民居建筑木雕技艺更为高超,木雕技艺的发展向立体纵深化方向延伸。古民居木雕离不开对木材的慎重甄选,更离不开对技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木质纤维的横向结构紧密,这样木材才不容易开裂,木质要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样在上面雕刻用刀才更加运用自如。另外木料的强劲度也十分重要,以确保雕刻好的作品不会轻易跑形。古代建筑类书籍中,对民居木雕的技法描绘得非常详尽,纵观历朝历代浙江古民居建筑木雕,在雕刻技法样式上大致可分为剔地雕法、混合雕法、透空雕法、线雕法、贴雕法等几个大的雕法种类。

剔地雕法:这种雕法是中国传统木雕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雕刻技法,它的雕刻原则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所雕刻的花形样式突出。剔地雕法有两种雕刻手法,一种是混合半开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将所雕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主要形象进行混成雕刻,形成半立体的物体形象,这些形象常被用在额枋之上。另一种是浮雕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使所雕花形样式的周围剔除的不深,使得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形样式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处理,以表现花样的起伏立体的样式效果,还可以在花形样式作刻线装饰,勾勒出花形样式,用以增强作品的装饰表现效果,这些雕刻手法表现出的花瓣轮廓和结构,常被用在装板和裙板的雕刻中。

混合雕法:这种雕法类似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雕刻出的形象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可以多角度欣赏,常常被运用到民居中的撑拱、垂花等部位,合理巧妙的运用混雕技法,可以将所塑造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充满生气和活力。

透空雕法:是将所要雕刻的木板刻穿,造成全方位的穿透,然后再使用剔地刻法或线雕刻法。这种雕刻技法需要木雕艺人有高超娴熟的技巧,完成后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可以欣赏,设计雕刻出的花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自然,花瓣卷翻自然舒展,这些样式在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被广泛使用。

线雕法:通常用刀刃来雕压花纹,这种雕法讲究刀功技法,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这种雕刻技法对于形象的勾勒和花纹的刻画有着重要作用,所雕刻表现出的雕刻纹理效果,具有极强的景物的质地感。线雕法一般用以易于表现物像的外形,同时也可以增强物像的装饰效果。

贴雕法:这种雕刻技法是后期雕刻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是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和连续纹样,以及轴对称的构件都可以利用贴雕法来完成,在工艺制作中,不但可以省工省料和便于制作,而且其艺术表现的效果绝不会逊色于其它的浮雕形式。

综上所述: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技艺表现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直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所结合的伟大成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同时,浙江古民居木雕中所表现出的精致古雅,构思巧妙的设计美观,和中国传统的人文历史内涵的积淀分不开的。可以说,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起到了装饰美化建筑的效果和作用,另一方面则折射出寓意、象征和祈愿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像本身意义的作用,让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定向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古民居木雕艺术》编著 许邵仑 江苏人民美术

出版社 2006.2

[2]《东阳木雕》龚明伟 编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8.5

第4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聚合物;新材料;环保;绿色胶凝材料

1.地聚合物的发展历史

地聚合物是英文Geopolymer的意译名。Geopolymer这个单词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Joseph Davidovits于1985年在美国专利[2]中提出来的,现在已经被广泛引用。

地聚合物材料的性能独特,用途广泛,在建筑材料、高强材料、固核固废材料、密封材料、和高温材料等方面均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地聚合物的大部分普遍应用领域与水泥、陶瓷相同,但是与水泥和陶瓷比较起来,地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制造地聚合物材料不需要高温煅烧或烧结,地聚反应在常温到150度就可以完成,而且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NOx、SOx、和CO产生,CO2的排放量也非常低;另一方面,地聚合物材料的大部分性能优于水泥或等同于特殊陶瓷;在高级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等),地聚合物因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低重量的器材而更不能被高分子、金属材料所替代。因此地聚合物材料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材料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国外,有关地聚合物材料方面的专利、论文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研究的内容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研究阶段。但国内的这一领域起步较晚,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力争比较全面的对地聚合物这类材料进行总结,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有利的借鉴。

2.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意义

我国发展地聚物水泥有特别重要的环保意义。硅酸盐水泥是一种高污染、高能耗及消耗大量资源的胶凝材料,1997年我国生产5.1亿吨水泥,其中熟料3.5亿吨。据初步规划,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将为8亿吨。每生产1吨熟料所排放的CO2总量约为l吨,今后10余年内,地球大气层将因我国的水泥生产而增加CO2积累量近75亿吨之多。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3]。大气CO2积存量增加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此外,水泥生产过程还排出大量有害气体NOx、SO2和粉尘。仅从环保角度考虑,我国就应该积极开发应用地聚物水泥,地聚物水泥的主要组成是烧粘土(偏高岭土)及碱激发剂,偏高岭土的煅烧温度低(700~900℃),能耗低并且不排出有害气体(CO2、NOx、SO2),是一种“绿色胶凝材料”。

我国研究及开发应用地聚物材料有丰富的原材料。我国高岭土资源十分丰富,泥质高岭土1996年探明储量为14.32亿吨,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和江苏;含煤高岭土(简称煤系高岭土)是我国特有的非金属矿,属于硬质矿石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华北、东北、西北的石炭)二叠纪煤系中,以煤层中夹矸、顶底扳或单独形成矿层等形式存在,已探明各级储量16.7亿吨[4]。此外,我国还储存有大量沸腾炉渣,沸腾炉渣是一种烧粘土火山灰材料,是制备地聚物材料的廉价原材料,充分利用沸腾炉渣还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

地聚物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制备工艺又比较简单,在土木工程可部分替代木材或金属作为建筑结构材料;还可利用其阻燃、耐高温等特性用作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或耐火保温材料。所以,地聚物基材料在我国土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减少已有能源与材料的消耗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多孔陶瓷材料应运而生。文献表明,大多数多孔陶瓷体的获得都要经过1000℃甚至更高温度的焙烧。与传统多孔陶瓷制备工艺相比,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势;特别是地聚合物材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反应获得较高强度,免除了高温烧结工艺,而且能制造复杂形状制品,因而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在努力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材料的耐久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世界各地大型混凝土工程的破坏状况非常严重,每年各国都需要花费巨额的维修费用。如加拿大每年仅用于铁路路枕的维修费用即达3400万加元(合人民币1153亿元)[5]。同时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常规胶凝材料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核电站核防护外壳要求材料在水热条件及大剂量辐射下不致破坏,核废料固封材料要求材料具有低渗透性及耐腐蚀性。Malinouski[6]、Roy.R[7]等通过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建筑、希腊古Cister混凝土墙以及以色列Roliea温泉古浴池等成功的耐久性实例进行考察,提出地聚合物特有的方沸石或类沸石结构可能是上述古混凝土具有出众耐久性的原因。

4.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摊移,地聚合物在原料来源、生产能耗、强度及耐久性方面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是各国大力开展地聚合物材料的原因。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国更应该大力研究与发展地聚合物材料。

参考文献:

[1]张书政,龚克成.[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21(3):430-436.

[2]J.Davidovits. Early higlr strength mineral polymer [p].USP.No.4,509,985,April 9,1985

[3]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18.

[4]吴铁轮.我国高岭土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非金属矿,2000,23(2):5-7.

[5]唐明述.硅酸盐通报,1992,1:29.

第5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preliminary analyses Santiago Calatrava'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the aesthetic designs inhis work by discussing the biomimetic design of his architectural form and structure.

关键词:动态美 仿生形态 建筑结构样式

Keywords: dynamicsbionic form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一:引言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其实年代在瑞士学习建筑和工程学,最终获得了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科技研究院颁发的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关于学习如何做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卡拉特拉瓦早在他进入纯力学研究之前就开始了。他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尤其是对动物骨骼结构的研究,并坚持着运用结构来表达力与动感的完美集合。三十多年来,卡拉特拉瓦缔造出的结构美,设计出了众多举世瞩目的具有动态美的建筑形态。

二:仿生形态

自仿生学在1960年诞生,国外早在1963年就有德国人勒伯多所著的《建筑与仿生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仿生学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生态性、美学等关系,为建筑仿生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73年,德国的卡尔・冯・弗里施花十年时间写就了一本《动物的建筑艺术》,这一书全面地展现了各种动物“建筑师”基于自己捕食、筑巢等目的而进行的奇妙的建筑活动,为建筑师进行仿生设计提供了灵感来源。

继承传统的简单数理美学仿生倾向这种建筑仿生倾向继承了以往建筑师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的仿生方式。他们仿生的目的往往是基于建筑美学思考的角度,或者将生物行为和结构规律简化为简单的数理模型。尽管有时也能达到结构或者性能上的优越性,但是他们更注重动物造型或韵律等带给建筑的美感,这种基于隐喻的仿生倾向是如此的广泛在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设计中,随处可见他对生物形象的借鉴。他不仅喜欢从自然生物的外部形态中获取建筑的形式表现灵感,也喜欢从人和动物的内部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中寻找一种最能体现生命规律和自然法则的结构方法,而这种借鉴并不是完全的模仿,而是对生物形态背后数学和几何秩序的推崇。

三:卡拉特拉瓦作品分析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早期作品主要为了体现设计源于生活源于自然,从棕榈树的生长形态到花朵绽放的美丽,要通过对世间万物的不断观察来启发设计灵感。主要作品有巴伦西亚科学城的水上雕塑(1980)以及瑞士的沃伦高中(1988)。1992年,卡拉特拉瓦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影子机”,这个设计主要是由模拟呼吸形态运动的肋骨组成的。有趣的是,这些肋骨在地面所投射出来的阴影在规律的运动下就像垂柳的柳枝那般婀娜多

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卡拉特拉瓦设计了加拿大多伦多的BCE宫殿(1992)。这个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的商业街廊所体现的大部分建筑学概念和设计构思都来源于他早期作品中介绍的一些建筑设计理念,比如沃伦高中以及“影子机”等。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他设计的作品都会秉承一个理念,那就是他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体现动态美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在物理学概念中,力学原理包含两部分,一个是美学一个是力学,这两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最重要地是要理解力永远是动态的显著表现。

卡拉特拉瓦对于自然界中的建筑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动态建筑结构。他的论文阐述了关于建筑结构中的动态结构建模以及复杂曲面的表现手法的问题。他将论题归结为两部分:

1:对3D框架的几何图形做建模使之成为更紧凑的排列

2:连结完成连续的变动所需的机械连接的接点,概述了材料力学的各个方面

例:对3D框架的几何图形做建模使之成为更紧凑的排列(小模型,木材)

例:连结机械连接的接点(小模型,木材)

卡拉特拉瓦最开始工作的10年是在苏黎世。哈比森在他的文章“一个工程师的创举”中提到卡拉特拉瓦在苏黎世的建筑设计是想要表现清晰的骨骼结构,想要给人们展现一座庞大而令人震撼的却又倾注了设计者的智慧,感觉以及情感的建筑,虽然是骨骼结构,可是整栋建筑并不给人冰冷或者阴森的感觉。卡拉特拉瓦的绝大多数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于自然界或者自然界中的动态结构。骨骼系统的设计形态经常被他应用在各项设计中。

翼形设计也是卡拉特拉瓦作品的主题之一。以上图解展示了他是如何从人体形态推衍出他的翼形设计的。这个模型始于他早期对于动态雕塑的研究,与他的波形设计原理相同,翼形设计也是通过调动各个竖条部分来产生曲线的。这个翼形模型被他应用到了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的外形设计上。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在构筑自己的建筑理念和探索新的建筑表达方式上,是接受了斯宾诺莎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致力于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建筑中表现自然的秩序。在他的笔下,建筑不仅仅是具有某种功效的盒子,更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使得建筑的品质提升到了精神层面,把本是无生命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物”,并衍射出丰富的感彩。建筑的生命是凭借着夸张的线条和强调不同含义而表现主来的,这些线条能够使建筑的支撑构件与维护结构出现微妙的呼应作用,卡拉特拉瓦以生物原型揣摩出来的建筑构件激活了建筑的灵魂,使建筑充满了生命般的动感。他崇拜自然,将自然当做建筑创作的源泉,但他更崇拜于人体,认为人体是最完美的美的诠释。他采用类推的设计方法来抵制设计方案中沾染任何既有的风格,并利用类推的思想超越了建筑领域的限制,并尝试着与建筑之外的相关领域寻找灵感。从他的速写本就是源泉之一,从中看到的有机形态,羽翼,肌肉、骨骼、皮肤等等抽象的建筑创作原型,在不断的提炼生命有机体的气质与特征。

四:结语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结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形态,综合了美学建筑学及工程学于一体。他的建筑结构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万物的形态及动态的热爱。他所有的建筑设计均采用白色更突显了建筑的外形与动态。他的设计草图向人们诉说着他的设计结构与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他的设计结构就是简洁而抽象的拟生态或者拟人化,因其形态都来自于我们现实中可见到的实体,从而使得他的建筑给人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虽然他的建筑与传统的建筑形态迥然不同,但是卡拉特拉瓦这种源自于自然的独特的动态设计也必将成在建筑史上闪烁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英]休・奥尔德西一威廉斯著,卢晌伟等译.当代仿生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

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第6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乡土民居;形态特征;聚落更新

Abstract:Vernacular houses in China have various types, whose space fix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whose layout corresponds to life style and patriarchal idea, whose way of construction corresponds to build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the region and whos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 corresponds to climate conditions and reflects religious faith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of the nation in the region.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type of vernacular houses, houses after deformation assemble together to be a settlement, which strengthens the locale attribute of vernacular house type and meanwhile highlights the rules of humanistic relief with respect to constitution of settlement.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new type urban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ovation of vernacular houses and settle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places, in which autonomous renewal by villagers has an important value on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Key words:vernacular house;characteristics of form;renewal of vernacular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4-73(5)

1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

乡土民居类型有其所在地区和民族的特征,类型的结构组成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在空间和建构上的物质形态特征涉及自然和人文的众多方面,并因影响作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类型样式。

与当地的民族性和地区性有密切关联的乡土民居类型,构成了地区建设的基本样式,在基本类型上的“形变”,不仅不会冲淡乡土民居的类型特征,反而会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形态样式强化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特征,并进而构成地区的整体建成环境。

1.1 空间定型与自然环境

乡土民居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类型的空间定型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自然环境通过所能提供用以民居建设的材料、地貌和气候所形成的建造条件,影响乡土民居类型的外部形态;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通过农田资源规模和质量等,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影响到乡土民居类型的内部功能组成和形态。

以这个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高原地区为例,地理范围东西向跨度近2000公里,面积120万平方公里,海拔由不足1000米至5000米以上,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条件。藏东高山峡谷、藏南平原以及北高原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迥异,可获取的建造资源有木材、石材和生土等,因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了半农半牧、农耕和游牧的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地,在民居营建方面,形成了碉楼、碉房、平房、帐篷、窑洞等多种乡土民居地区类型,从外部的形态到内部的功能构成都反映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应定型关系。

1.2 形态特征与气候条件

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乡土民居形态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南方炎热地区通透、开敞的干栏民居到北方寒冷地区厚重、敦实的合院民居,其形态特征皆是对不同气候条件的直接呼应。在高原地区,除了藏东南的低海拔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出现相对轻巧的木屋,并且因雨水较多而使用坡屋顶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寒冷气候,气候寒冷、干燥,且降雨量较少,乡土民居在建设上以保温和隔热为重要目标,并进一步影响到民居内部空间的布置、开窗的大小和朝向、屋顶的形态等方面。

对应于冬季严寒、干燥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多数地区的乡土民居普遍采取增加围护结构厚度以及减小门窗面积的建造方式,围护结构厚度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大,窗墙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小。民居建筑的主体空间向南开大窗,其余面的围护墙体开小窗、平屋顶厚实以利保温。此外,受建筑材料限制,地区乡土民居的空间普遍低矮,也有利于建筑的保温以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多数地区乡土民居封闭、敦厚的形态特征。

1.3 建构方式与材料获取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与建构方式、建造技术紧密相关,且建构方式和建造技术取决于可获取什么样的建造材料,而材料的获取随所处地区自然资源的变化各不相同。以藏区为例,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森林植被资源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高山峡谷地区木材较为丰富,中部和南部地区石材较多,西北部地区砂土成为可获取的主要建筑材料。由此,藏东南山区的乡土民居多为木构,逐渐向西的地区以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的民居为主,西部阿里地区则出现土窑洞的乡土民居类型。

高原地区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民居的建造材料主要靠牦牛及人力运输,限制了大规模、大重量、大尺寸建筑材料的流通和使用,因此形成了地区民居独特的构建方式与形态。如受限于牦牛驮运物品的长度,藏式民居的平面规模普遍以一个柱长为基本单位尺寸,柱距为2米左右,形成梁跨和檩跨均为一柱形成“一柱间”方形平面单元。在木材匮乏地区,乡土民居多以“一柱间”平面单元进行延展,组合出较大规模的主体结构,再以当地的土石材料建构民居的围护结构。

1.4 空间布局与宗法观念

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内部功能构成由生活方式决定,具体到功能空间的布局则对应于所在地区和民族的家庭观念。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宗法观念形成了固定的社会等级体系,并对家庭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乡土民居在空间布局上显现出差序等级规则,即民居建筑的规模对应于家庭规模、民居空间功能的布局序列对应于家庭成员的等级秩序。以合院民居类型为例,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构成形式多么复杂,其基本空间布局均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组成,具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其中正房由家庭中长辈、老人居住,厢房按照等级制度分配给家中兄弟及其家庭使用。如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中的合院民居,在合院的进数规模上对应家庭规模,以长辈合院为聚落的秩序中心,随着家族人口规模的增长,民居建筑向外延伸建设,形成基于北方四合院民居类型的乡土民居聚落(图1)。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自然资源匮乏状况相对应,高原地区的农牧民重视独立的家庭生活,人群的社会结构相对分散。与之相对应,各个地区的乡土民居类型没有等级化的空间序列,而是对应于全民信教的家庭精神生活,形成以礼佛空间和家庭聚会为中心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亦形成民居之间相互独立、相对分散的乡土聚落形态。

1.5 形态特征与

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涵,在客观世界中必然有其外在物质化的体现,如作为承载着成佛愿望和礼佛行为的实体崇拜、作为承载着祈福驱魔愿望的具象和抽象的物体形态等。在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下,世俗生活中各种用品在形态上多表现出具有浓厚意义的形式与色彩,促使藏族居民的生活习俗与环境营造带有的烙印和特征。

色彩在藏传佛教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如白色在藏传佛教中是最为神圣和内涵最多的颜色,象征观音菩萨、象征神圣的莲花、象征性格仁厚的天神、象征生活的富裕、象征无垢与善果;红色在藏传佛教中象征菩萨胸间的光辉、象征性格暴躁的神灵、象征空间守护神;深青色在藏传佛教中是金刚手菩萨的象征,象征威猛、狰狞、恐怖以及对鬼怪和敌人诅咒等。色彩在建筑上的运用,尤以萨迦地区的乡土民居最为独特,即在应对自然环境、地区材料和气候条件等的建筑基本形制基础上,将观音、金刚和文殊菩萨的象征色彩进行组合运用,形成了萨迦地区乡土民居地方类型的形态特征(图2)。

2 乡土聚落之建构规则

乡土民居随着人群规模的增长逐渐生长而形成聚落,聚落的生成过程非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复制与建设,而是有其聚落建构的规则。即有着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的人们,在当地乡土民居类型的基础上建造各自的建筑,并依据人群社会的组织关系和地形条件将民居建筑的地区类型汇集而成乡土聚落。

2.1 建构规则与聚落定型

乡土聚落定型的基础决定因素为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产从业方式,即聚落选址地点的地形状况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地貌状况决定了聚落的空间结构,选址地点的区域状况和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决定了聚落的职能结构。这些基本决定因素从人地关系、人业状况两个方面构成了乡土聚落在空间形态上定型的建构规则。

人地关系方面,农耕社会中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聚落建设用地不占农业生产用地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基本规则,因此选址地点环境中聚落适宜建设的用地规模、形态等自然地貌条件,直接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物质空间上的定型,且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丹巴县的甲居藏寨处于大渡河支流的大金川河与高耸的雪山之间,该地区多坡度较大的山地、宜于农业耕作的平坝用地浅狭且破碎,民居建筑的建设均选址于平坝边的山坡地上,使得整体聚落依据山间耕作用地的分布而呈现出独立民居的松散式集聚状态。

人业关系方面,作为人群生存和定居基础的生产从业方式是支撑乡土聚落建设的核心,适应且方便生产从业方式的开展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又一基本规则,因此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顺应选址地点环境中农田资源的状况、区域交通状况等条件,进而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空间结构上的定型,并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利用特征。如为适应与方便农业劳作的活动,平原农田资源丰沛地区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团状形态;为适应与方便手工业和商业运输,水路交汇处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带状结构形态。

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由应对自然环境条件和支撑人群生活两个方面而来,并凝结成为与聚落类型相对应的建设共识,聚落中的人群遵守但非恪守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在强化了乡土聚落地区类型的同时,更丰富了聚落类型之下的形态样式。

2.2 人文环境与聚落特征

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乡土聚落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各地的乡土聚落在形态方面却各有其特征,其特征的形成与人群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即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文环境决定了乡土聚落特征的形成,并通过聚落的物质空间特征将地区人文环境的特征体现出来。

人文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肇始于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发展于人群之间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共同秉持的生活习俗和观念信仰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的人们,在生活习俗、家庭血缘关系、社会组织关系和等方面呈现分化的走向,并在其各自的价值取向上逐渐凝结、定型,由此形成了人文环境的地区、族群差别与特征。人群集聚所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关系,以及人群集聚所形成的乡土聚落营造均是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带有地区和族群人文环境的特征。人群的社会组织关系投射在民居建筑由单体汇聚成群体的组合关系上,构成了乡土聚落的类型化特征。

以血缘关系为人群社会组织关系而集聚起来的乡土聚落,聚落往往以宗族祠堂占据聚落的中心位置,形成逐渐向外扩散的聚落特征。如爨底下村在选址的最高处中心位置为家族祖先的居所,随着韩姓家族人口的增长,聚落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方式逐渐扩大延伸,由此聚落形态反映出家族人群宗法组织结构明显的向心化特征。另外,少数民族的族群聚落、具有宗教供养关系的聚落,中心位置为族群标志构筑物、公共活动场地或寺庙建筑,在聚落形态上也呈现出向心化的特征。

乡土聚落的特征反映出集聚人群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将人群关系特征转化成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同时也根据聚落选择地点的环境条件进行调适,从而呈现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的特征。

2.3 建构共识与民居营造

人群建构民居住屋和乡土聚落的共识源于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建构共识转化成地区或族群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并体现在民居和聚落营造的理念、规则和形态之上。建构共识在两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一是乡土民居营造层面;二是乡土聚落营造层面,而聚落层面也可视作民居营造的汇聚。建构共识在民居营造层面的作用是建立起地区民居类型,并形成了乡土民居建造的基础样式。

民居类型样式作为具体某个家庭民居建筑营造的参照,由建造者根据自身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予以调适,从而造就了每一栋乡土民居建筑在具有地区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都拥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态特征。如四川甲居藏寨的单体民居(图3)在类型上为三至四层的独立建筑,底层为牲畜圈和储物空间,二层为厨房、客厅和卧室,三层以上为卧室及经堂,逐层收进所产生的楼层平台承担着日常活动和谷物晾晒场的功用。在民居的建造材料上,以木材为承重结构、石材为围护结构,向阳面开窗较大且顶层南向部分多为木构,另三面厚重的石材墙体开窗较小或不开窗,以达到日间采暖和夜间保温的功效。而各户的民居建筑在总体形态上大体相同,但在规模上、层数上和朝向上则略有不同,究其原因则是各户家庭的差异和建造地点的差异使然,体现出个体家庭和个案地点的特殊性。

对于有着深厚的藏族而言,作为建构共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在其乡土聚落营造中尤其显现出对聚落特征的影响力,如聚落的入口门户和构成中心往往以宗教构筑物作为集聚群体的标志。集聚群体中个体的反映出在人文共识上对于族群的文化认同,故也同样在民居类型特征上显现出其影响力,如民居建筑的入口与房屋的内外部装饰有宗教意义的纹样和图案(图4)。然而在具体的乡土聚落和民居营造上,装饰图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源于集聚群体和单个家庭在精神生活和理想图景方面的个性化追求。

3 乡土聚落的当代更新

乡土聚落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不适应状况普遍存在,如乡土聚落的衰败和空心化现象等。就中国各地乡土聚落在当代的更新方式而言,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村民自主更新与规划建设更新。两种更新方式在实施主体和形态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3.1 村民自主更新

乡土聚落自主更新的主体为当地村民,通常是村民在宅基地上自主选择更新、翻建或新建住宅的方式,政府采取建设指导和限定面积予以货币补贴的方式开展建设,如各地的富民安居工程等(图5)。在这种更新过程中,村民既是使用者和改造者,更重要的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自主更新的行为最能体现出村民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村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基本延续了传统乡土聚落中民居的建造方式,村民自主决定建设的样式,也可在设计图纸的类型样式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设调适(图6)。由于村民自主更新方式的改造、更新的对象聚焦于具体的单个民居建筑,且需限定在已有宅基地范围内,因此对周边的地形环境改变不大、对乡土聚落的整体规模形态改变不大。

村民自主更新的特点在于改造更新的主体即是使用者,由此保证了改造更新内容契合具体的实际需求。这种由下至上的改造更新途径,可在地区民居类型的基础上造就多样的单体民居建筑形变,不但没有弱化地区民居类型的特征,反而通过丰富的形态强化了地区类型的特征。自主更新的方式由于单体建筑与建造地点环境的融合度高,由此汇聚成的乡土聚落具有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尤其适合于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3.2 规划建设更新

乡土聚落的规划建设更新作为由上至下的改造更新途径,其建设的主体为政府,如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通常为规划出一片地块由政府统一进行村民的住房建设,为达到每户的均好性而在形态上整齐划一(图7、图8)。这种更新方式的特点在于建设有统一的规划,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较好,但与村民各户的家庭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别。

由于各地乡村聚落在规划建设更新时,通常是在新辟的规划建设用地上均匀布置民居建筑,尽管新建的民居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当地的民居类型和当代村民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但是单一类型样式阻碍了多样化民居建筑功能布局和形态的产生。加之新辟村庄建设用地与自然地形环境之间缺乏关联度,导致规划建设的乡村聚落难以在集聚形态上反映出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如地区新农村建设,虽然其单体的民居建筑形态具有藏地民居的传统风貌,但建成的村庄聚落在整体形态上无法体现出在聚落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4 结语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推动着广大农村地区对于传统乡村聚落进行改造更新以及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最令当地村民诟病的是民居建筑的不适用问题,最令学者诟病的是地区或民族特征丧失问题。

传统乡土民居和聚落的调查研究,核心内容在于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地区民居类型定型上的影响作用,以及人们秉持的建构规则对于传统乡土聚落特征形成的作用。研究目的并不指向对于传统乡土民居或聚落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指向基于地区民居类型和建构规则的当代乡土聚落更新。

参考文献:

[1] 范霄鹏,李蓓茹.原型与形变――社会结构形态下的民居营建格局调适[J].华中建筑,2010,(01):157-160.

[2] 范霄鹏.民居建筑的三重建构脉络――高原乡土聚落的生境[C]//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北京: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8:90-96.

[3] 范霄鹏, 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 中国名城,2012,(03):63-66.

第7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精神依据是指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其他有关的文件精神。

事实情况包括直接发生的和间接转引的。公文中所反映的情况主要指直接发生的、发现的、总结概括的事实情况,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遇到的问题、发生的事情(过程、动向)、工作的进程(作法、经验)种种。它在公文里表现为具体事例、现象概括、数字统计等形式。这种直接发生的事实情况,是第一手材料。此外,公文的事实情况里也包括间接转引来的事例、概述、数字、经验、成果等。

无论哪一类材料,都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可靠。“情况确实”,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这在新旧两个《办法》中是一致的。为了做到材料可靠、情况确实,我们在材料准备上一般要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占有、筛选、核实、加工。

一、详尽占有材料

写好公文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事实、数字,这都是公文表达出来的“干货”,当然十分重要。“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清·刘大:《论文偶记》)写公文如巧匠有具有禾无材无料也做不成东西。以上是从形成与表达两方面说的。

所谓详尽地占有材料,一是要“尽”,就是尽可能广泛地占有材料,“贪多务得”、“竭泽而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二是要“详”,就是详细具体。一件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多种因素的干扰、正反影响效果;一件工作的动因、背景;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来龙去脉,都要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占有,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

占有材料,就公文写作而言,有三条途径:

1.平时积累,就是积学储材。平素注意学习、观察积累,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古人所谓“积学”,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袁守定:《占毕丛谈》;“占”,看;“毕”,简册),说的是一个道理。平时学习、观察积累丰富,知识面广,写作时其构思就容易触类旁通、思路开阔,择优而用,妙绪泉涌。

2.受领任务后,查阅文件,搜集资料。这样得来的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与撰写任务、与公文主旨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方向、范围。操作方法是首先学习相关的中央文件,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查阅上级领导机关所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最后翻阅手册、年鉴等工具书及报刊、杂志上相关的情况报道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中,始终应注意查阅、收集围绕本单位工作的各项统计数字以及信息、简报、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做到:上下通达,全局了然于胸,命笔瞻前顾后。

3.构思之前,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情况,也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组织召开座谈会、调查会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如果发现实际调查的情况与撰写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可以修正;出入较大,要尊重实际。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领导意图相抵触,也要尊重客观实际,采用恰当的方法,妥善协调。这是唯物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党性的表现。

二、严格筛选材料

调查、搜集、积累而来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写字台上,而是要不断地分类整理,分析研究,爬梳剔抉,进行筛选。筛选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重在一个“新”字。主要是根据以下三个标准:

1.材料的相关性

这是以写作要表现的主旨,即写作意图和逐步形成的观点为依据来区别对待不同材料的。与公文主旨有关联的材料,取;无关的材料,舍。在已经选取的材料中进一步筛选: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十分有力、紧密相关的材料,要详,要具体、充分;与表现主旨、说明观点虽有关系、必不可少,但是关系又比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有的论者提出“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点详,一般略”;或主张“重则详,轻则略;近则详,远则略;点则详,面测略”。这些来自实践经验的认识,是颇有见地的。材料的取舍、详略,对于公文构思十分重要。不经过这一步,就很难搭起架子。

2.材料的典型性

这是要求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表现主旨,说明观点。典型一词,在不同领域里有不同的含义,在公文写作中就是指代表性强。一份材料,它在自身所属的某一类事物中,最能体现该类事物的总体本质特征,并且预示着该类事物总体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份材料就是典型性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只有筛选出典型性的材料,使用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使公文的观点鲜明,主旨突出,增强内在的说服力。所以,筛选典型性强的材料对于构思公文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公文的文稿在下笔之初就标定出质量的较高起点。所谓“七分材料三分写”,指的就是材料的质量对于整篇公文质量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3.材料的新颖性

这是要求筛选材料时应先注重选用那些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可以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可以是亟待重视的新典型、新经验或者需要摄取的新视角、新观念、新思路、新见解,总之是一切新事物,特别是那种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对于已知的材料,采用新视点来“烛照”,也可能会发现它具有现实启发意义,这也是新颖的;“熟知未必真知”(列宁),从新的角度对常见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也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同样是新颖的。应当注意到一个时期领导和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敏感点”,也往往是行政领导研究工作的“兴奋点”、“新鲜点”,作为负责公文起草的秘书人员、公务员都要重视选用这些新颖的材料。惟新颖,才引人。构思之初,就要考虑到这种“收视率”。

三、认真核实材料

对于材料的核实工作,贯穿于材料准备过程中的占有、筛选、加工等各个环节。这里集中研究一下是必要的。

一切虚构的、生编乱造的、未经核实的材料,包括情况、数字、引文等都不能用于公文。新《办法》特别提出,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等一定要准确。一旦发现疑点就要更正或删除,这是件严肃的工作。否则一字之差,后果不堪设想。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做到材料可靠,情况确实。

联系近年来一些公文中出现的差错,更会使我们认识到核实材料的重要意义,体会到核实工作要由始至终,要全方位,无论反复几遍但都须态度认真,抱着强烈的责任心,这一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方法。例如,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其起因、背景、过程与影响,有多种因素与内在联系,这都要核实;一件工作的动因、作法、进程与效果,有其主观与客观因素,有其远因和近因,这在核实中也必须予以注意。再如,一个统计数字,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计算是否准确、精确度是否一致、是否能在公文中起到证明观点的作用,而且还要核实一下真假与误差:它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合乎中国的当代的现实,用在某一地区、某一专业或行业是否适合,等等;它的统计口径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涵盖该种类对象特征,是否与实际情况不符,是否有所遗漏或隐瞒,等等;它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经常采用的“算术平均加权系数”的界定,是否准确合理,在反映差别上是否科学恰当,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够反映现实中的差异和问题,等等。无差异即无信息,信息量当然与信息价值成正比。一个材料无信息、无价值,用它干什么!而且,在数字的运用上,能否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证明观点的作用,则是比较复杂的核实工作了,那需要在审核文稿阶段进一步核实。应该提醒注意的是,当前有些上行公文以及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中,不仅情况不确实,而且数字也不准确,站在这样不可靠的材料基础上,很难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四、合理加工材料

选定材料经过核实之后,还应该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然后再用到文稿里去。实际操作中可以对材料进行三个方面的加工:

1.适体剪裁加工

通读材料,删削冗赘,化长为短,变详为略,将交待过多、议论过多的无关的描述、罗嗦的废话去掉。套话、空话,一律删除。

变换体裁角度,将描写、抒情及无必要的议论改写为叙述或说明,在表达方式上变“曲笔”为“直笔”,直述不曲才适合公文体式。

2.合并提高加工

同一问题,散见于若干材料中,可以摘取概括,变为概述,或者保留一个“点”的材料,把其他相似材料综合成“面”,点面结合。

同类数字,可以相加,抽取合并后变成一个综合数字。

变换角度“提高”原材料可用性。例如,某一活动,在工厂写的材料中是工人资金短缺,向银行贷款后“借鸡下蛋”,搞活全厂;而在银行的材料中是贷款给工厂,“放活水养肥鱼”,提高了使用率,盘活了存款。将这两个材料放在一起,针对同一活动,从行政机关角度去分析,则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效果。

第8篇:土木材料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居 生态技术 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为了获得理想的栖息环境,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灵感,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完整的民居体系,这些体系充满生态绿色思想和智慧,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绿色建筑愈来愈受到关注,民居建筑中许多生态技术、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 民居生态技术的应用

1自然采光通风、气候调节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由于纬度、地势和地理条件的不同,气候差异悬殊,民居建筑种类繁多。因此,用不同的手段去接纳阳光,组织通风,适应地形及微气候条件显得十分重要。民居建筑总体呈现出防寒优先(包括严寒和寒冷地区,暂定义为北方地区)和防热优先(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暂定义为南方地区)两种设计策略。

(1)北方地区

北方民居一般进深不大, 高度较低, 以缩紧内部空间; 多座北朝南, 充分采光, 防止冬季北风直接侵袭; 南窗一般较大, 北窗较小而少。这些都是为了节省冬季采暖能耗。空间布局也常常表现出以院落为中心。如北京四合院式建筑呈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院落,而大门则开在宅院的东南角,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解决冬季的防寒、保温问题,夏天则可迎风纳凉,同时,院落比较宽敞,冬天有利于接纳更多的日照,夏天有利于通风。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通过自然的风压得到流畅的通风。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水和收集雨水。民居一般有较深的檐廊, 既是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又是室内外的过渡区域, 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 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吸取了四合院及中国民居的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架、挑檐、高墙等使其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更具有绿色建筑的精神,在提高了舒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能耗。

(2)南方地区

南方民居多房间进深大, 厅宽且高, 门与窗、窗与窗尽可能对齐, 形成 “穿堂风”, 使空气对流而传走热量。内部、房间之间, 采用活动式屏门、隔扇, 使内部空间开敞、通透, 利于空气流通。多采用天井、厅堂、通廊与侧庭院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组织通风。天井既是引风口, 又是出风口。风从天井吹向厅堂, 进入通道, 从后天井或侧庭院回归自然。如果天气异常炎热, 风力轻微, 天井在阳光曝晒下热气蒸腾, 热空气不断上升 ( 既所谓 “拔气”作用) 。而两侧厝巷的冷却空气就通过通道, 向天井不断补充, 形成冷热空气的温差对流。这种通风系统与堂屋、高窗和屋门间气流相通, 形成良好 “穿堂风”, 以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目的。

以上方面既自然调节了小气候, 又不耗能, 不产生污染,这是现代人工空调技术无法做到的。在做绿色建筑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特点,把内院、天井这种传统设计手法用于现代中庭(图4)设计中,在中庭顶部盖上透明玻璃天窗,不但可以保留其通风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天然采光效果,并可以有效阻挡雨雪。通过玻璃天窗的开启角度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通风和采光量,使建筑获得自然采光和空调效应,从而节约能源。

2 乡土材料的运用与节能技术

与现代建造方式不同,在原始落后、经济水平低、交通运输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建造住屋所需的材料,人们首先是就地取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材料的物质性。民居建筑的营建多选用地方性材料,并运用其独特的建造工艺,使建筑材料、质感与建筑完美结合,既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劳动量,节约运输成本,又形成具有地域风格的建筑风格和文化。

如东北汉族民居多采用地方生土材料:土、木、草、石材、砖瓦等,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功效且可塑性强,经过加工更可以具有多种用途,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生态角度来讲,这些材料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造价低廉、可就地取材,极大地减少了运输资金与能源消耗。此外,加工过程简易、能耗低并可降低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再以墙体为例来看看地方材料的运用:有木材较多地区的木板墙和原木墙,有黄土地区的夯土墙和土坯墙,有江南的空斗砖墙和木骨草泥墙,有云南地区的编竹墙,以及南方石头较多地区的石墙而且,同样是石墙,在不同的地方所用的材料也有区别,如块石、卵石、条石、石板等等。以土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包含着土、木、砖、石并举的用材原则。

3 能源再生与二次利用

现代绿色建筑讲求高效无污染原则, 首要含义是指降低建筑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 应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合理利用阳光、风能、雨水、地热等可再生的自然能源, 合理进行建筑设计, 实现自然的采光、通风、降湿等,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中国传统民居可以说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太阳能、风能利用体系。如北方民居多设火墙、火炕, 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 炊烟的烟道通过火炕, 然后通过空心火墙流至排烟口, 把饮食余热作为采暖热源二次利用且利用得很充分。这一绿色思想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 正是绿色建筑能源利用的典范。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图7) , 用木桩或竹子将建筑与地面脱离, 高高架起, 用楼梯上下, 屋顶挑檐深远, 造成的大片阴影使下部空间荫凉, 底层架空和带缝的竹、木楼板, 使底部较为阴凉的室外空气渗透到室内, 空气自然流动带走热量, 同时也避免了雨水的淹没和虫蛇的侵扰, 适用于南方的多雨、潮湿地区。

还有生土建筑如窑洞充分利用了地下土壤热容量大而恒温的性能。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土壤蓄能 ( 地冷、地热能) 的利用技术 (埋管技术、地道风利用技术)。合肥大剧院设计就充分利用了绿色可再生能源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地表水源热泵+冰蓄冷+冬季天然湖水辅助冷源+市政热力辅助热源的复合能源系统,大幅降低了空调系统能源费用。

4 绿化 水体的运用

传统民居都很重视将自然引入狭小的空间, 平面的、立体的, 手法多种多样。如喜欢在庭院或天井中开辟花园果圃, 培育自然生物。又如温暖地区, 经常在墙上种植爬山虎等植物, 形成立体绿化。还有在屋面形成栽植屋顶的。一方面, 它们美化了环境, 呈现出一种绿色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 可改善环境及小气候, 是“绿色”建筑的一种最简便经济的自然空调技术与表现形式。很多民居在院内周围开辟水面,天井内设水池,起到降温、防止空气干燥的作用。这些绿化方法可以防止夏季过热, 调节小气候, 达到了自然空调的效果。我们可考虑利用生物技术,使立体绿化 ( 底层庭院、各层平台、屋顶种植、温室、墙面) 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更加完善。攀西和滇西北传统民居中采取了一系列适应高日照干旱气候的地域技术, 外墙实多虚少, 设置水院、绿荫院、复合建筑空间、空气间层的保温隔热构造、遮阳灰空间等。

三 结语

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人们对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建筑发展迫在眉睫,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与历史割裂,而是历史在当代的延续和对历史的再认识。研究和发展当代的建筑,整理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生态技术,并将其科学化、技术化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当今生态社会要求的具体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l赵群 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模式语言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