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良好的团队以及队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完成一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文件,我们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利的完成了前期的工作。为此次活动的顺利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大家多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经验不足,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不但要开展政策的宣讲、咨询、解疑,还要与当地的乡镇领导、农民朋友开座谈会、进行入户调查等多项工作,大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大家并没有退却,而是发挥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及团队的重要性。
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因此,我决定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我实习的部门是东湖开发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时间是四周。前两周我在劳动监察科实习。后两周我在养老和失业保险待遇核定科实习。
劳动监察科主要负责有关劳动关系的事务,对外业务主要有劳动合同鉴证、办理劳动就业证、劳动争议处理。除此之外,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要求,对开发区的企业进行劳动用工监督和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劳动合同鉴证主要是为了规范劳动合同,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而办理的一种认证手续。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劳动合同鉴证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只要是符合劳动法的劳动用工合同,不管是否经过鉴证,都是受劳动法保护,有合法效力的合同。但是为了起到规范劳动合同的作用,建议还是将已签定的劳动合同送到劳动行政机关鉴证,避免以后因劳动合同条款的不明晰造成的劳动争议。所以,劳动合同鉴证从根本上来说是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的一种规范,以及从根本上杜绝劳动争议的一种尝试。
每个劳动者在初次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都应依法为其办理就业证。劳动就业证不仅是劳动者就业的证明,而且是在办理失业保险等其他业务时必要的证件。所以在就业时办理劳动就业证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凸显主要问题
1.实践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还不够理想,创新性不够,少有突破。表现为形式陈旧、单一,内容苍白、单调,走过场,效果不明显等,不能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从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来看,很多实践活动并不能真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出现了高校在活动设计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脱节,造成了“两张皮”的现象发生。
2.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主要是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环节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自己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教学都是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少数大学生才有机会参加。学生受益面过窄,只重视点而忽视面。
3.学生主动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使之积极参与。但目前,学校与教师对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中做主人的意识缺乏,引导力度不足,总以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应该更多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等待学校和老师安排差不多了,才安排大学生参与进来,组织者在活动开展之前就已把详细方案交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是让大学生被动的参与。许多学生把实践活动当成一项任务完成,因此,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机会少,得到的锻炼也就少。
4.部分学校对大学生实践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客观资源的投入和主观思想的重视直接影响社会实践工作的状况。当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课程,因而没有充分重视,没有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更没有切实抓紧、抓好,没有实际的奖惩措施,激发和调动不起学校和大学生全面参与的积极性。
5. 大学生实践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高校中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整个社会的认同度并不高。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大学生,但社会也有义务为这些未来的社会成员提供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迅速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贡献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未能深入地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巨大作用及对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对大学生实践关注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不能深入下去, 致使社会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
6.缺少良好的运作机制、保障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很多高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方面,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组织、规范化程度较低。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常常存在团委、学生处、院系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协调和指导,组织形式不够灵活,组织管理不够系统全面。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安排实践活动。
二、深化与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
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知国情、社情、民情和理解、运用、升华理论的活动。大学生一直从一个校门到另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对国情、社情、民情知之甚少,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还较差,容易片面地认识问题、思想很不成熟。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更多地了解社会、改造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从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为保障实践主体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和地方合作,同时争取政府的支持,确保社会实践的有序进行,高校要建立统筹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会实践的开展与建设问题。高校要成立统筹性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使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常设机构,而非临时建立的组织,全面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工作。
3. 创新大学生的实践模式
(1)以校园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娱乐、交际、成长、自我展现的重要舞台,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在就业压力和外部实习资源匮乏的环境下,校园应该也可以被开发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学校为载体的社会实践主要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方面加强社团建设,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扩大人际交往、锻炼社会活动能力,而且培养、锻炼、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2。另一方面发挥大学生“三自”教育功能,增强实践参与主动性。例如:建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学生图书管理委员会、校园文明岗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再一方面,大学生可以组织自己的服务机构(创业、交际服务等)。还可以自发组织的各种竞赛及娱乐活动,培养领导、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
(2) 创新实践模式,坚持效益优先
一是积极组织尝试市场化运作机制。本着“双向受益、互利互惠”的工作理念,加强学校与地方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校合作,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探索以项目合作、服务外包、签订协议等为主要形式的有偿社会实践,逐步建立社会实践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二是推行社会实践立项运作。建立社会实践项目招标制度,通过学生组队竞标和个人竞标的方式开展项目立项,对有特色、有创意、出成果的实践项目在资金、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最大限度地优化实践资源配置,增强管理效能,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提升社会实践成效。
4. 健全保障机制
(l)资金保障方面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方面,学校应专门拨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并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教育经费拨款,这一部分比较稳定,但目前来看单纯依靠某一方的力量解决是不现实的,只有从多方面开拓渠道,寻求支持,注重实效,服务社会,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要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机制。
(2)制度保障方面
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加强制度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稳定深入开展,也便于学校进行宏观协调,规范管理。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入保障措施,建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要建立防御性的安全保障措施,规避风险,加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因此,高校要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应政策和制度,从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成绩考评、时间要求、奖励办法、工作量计算、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都应做出明确规定,使活动有章可循,实现运行程序的规范化。
5.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和评价
建立规范、完善的社会实践监控和考评制度,对社会实践进行质量、活动经费、安全等方面监控,根据监控情况对大学生和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公平的考评,以避免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无拘束性,是很有必要的。要建立质量监控和考评制度,社会实践活动应当与学生学分挂钩,规定一定的学分要求,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实践课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把社会实践真正作为一门课程来抓,不完成者不能毕业;同时成立相应的实质性机构,负责这项工作的全程运作。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效果、参与人员的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质和量的考评分析,促进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避免由于评价方法的老套单一,缺乏激励性,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1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形式
在高校的各门课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基本学习原则,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尤为突出。理论说服,课堂教育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而社会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教育进头脑的最好形式,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源泉,要使人们的头脑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就必须生活在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摸清它们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心理认识的发展过程。缩小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差距。只有密切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寻找热点、难点问题答案。亲身体会这些理论的正确性,真正实现理论教育的“进头脑”,从而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主动性。
2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强。但由于他们由学校到学校,由书本到书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而社会实践活动接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让他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走近工农,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本领,而且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通过他们的观察、培养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看待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加强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自我评价尺度的途径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学生的教育局限于校内课堂,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脱离实际,往往高于社会现实,夸大自己在社会中的优越性,眼高手低,热衷于干“大”事业。而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的机会,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全心全意通过调研考察和与企业管理者的座谈,或亲身实践,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正确的定位,克服了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显而易见,大学生经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自我评价更能指导他们向既定目标迈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生自我评价体系。
二、高校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做好社会实践活动
1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为切实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教师在选择活动项目、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都应充分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在联系实践用人单位时先征求用人单位意见,选择他们需要的对口专业的学生,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2 坚持社会实践与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的培养相结合
为了增强学校学生会组织和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和团干部队伍,高校教师应重点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组成社会实践服务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加大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工作力度,带动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学校学生会组织和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3 坚持社会实践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很多新的情况,如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加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抓好社会实践活动,恰恰适应了这些青年学生学习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需求,并且对高校教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坚持社会实践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之所以得以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是因为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为地方做出了贡献,办了实事。
三、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大宣传力度、管理力度和研究力度
要努力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形式,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奖励等制度,保证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要在组织开展好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力度,要研究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内容、新载体,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长盛不衰、推陈出新。
2 围绕素质教育,拓宽创新能力,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大学生正走向自主择业,他们的危机意识、成才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高校出现了目前的学习热、考研热。同时,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成为大学生们的自我追求。各高校教师在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大学生艺术、社交、个性、科技、特殊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将社会实践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3 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要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就必须针对社会急需的或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只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4 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的保证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将理论同实际有机联系,有目标、分步骤地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的了解社会现状,同时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培养人才的素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1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积极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既要注重在学校中从课堂和书本里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注意到社会中通过实践去学习,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接触了解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二是鼓励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加注重到实践中、到基层去学习、奋斗。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了许多知识,但在工作中仍需磨练自己的思想、意志和品格,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使获得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深化、提高,保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动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2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接触到实际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现状有了生动、实际、具体的认识,再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就能更加容易地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社会实践能够比较充分的调动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开展自我教育。社会实践把大学生从学校的有限范围引向社会的广阔领域,生动的现实生活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大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大大强化了自我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广泛地和社会各方面接触,不断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活跃思想,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1.3 社会实践是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中介、桥梁和纽带,因此要把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促使高校摆脱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把蕴藏在高校中的智力优势和巨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综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与战略高度,按照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培养符合时代标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实践不仅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更弥补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不足,充实了大学生的阅历,拓宽了大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实操能力,使大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还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人才和智力方面的优势,也发挥了大学生自身的特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主动性作用。大学生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愿望和要求,并且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②针对性教育。大学生可以带着各种问题,结合理论学习,到现实中寻找答案,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效果。③综合性锻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觉悟、知识、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④社会性效益。社会实践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教育改革相适应,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经受住历史的检验。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原则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3.1 加强指导。高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脱离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失去了其在教育引导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等部门应共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制订必要的制度。高校应从教育事业费中拨出一定的经费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费用。要动员专业教师积极同大学生一起参加社会实践。
3.2 丰富层次。根据大学生专业领域、年级划分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实践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分别开展社会考察、技术服务、统计调研、志愿服务、支教扶贫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低年级时,组织认知性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了解国情,树立理想;在高年级,组织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3 形式多样。大学生社会实践要采用多种形式,合理布局。要使社会实践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活动方式上要多样,可承担具体项目,例如社会考察、志愿服务;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可集体组织,可自愿结合,也可独立开展;布局上要合理,办实事、见效快的活动可多到亟待发展的地区进行,打基础、见效慢的活动可多到发达地区展开,高年级学生可以立项开展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可以以调研考察为主。
3.4 制度明确。首先,调整扩充教学内容,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从教学制度上明确,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折算学分,其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成果可记入档案,作为评选优秀先进的重要参考条件;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计入工作量,并作为晋升职务的条件等。其次,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实践经常化、制度化的保证。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高校应结合培养方向与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固定联系,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科研、就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将社会实践基地拓展为大学生实习基地、教学科研实验基地、科技服务基地。
3.5 互利共赢。实现学校和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双方互利共赢。学校能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通过同社会实践接收单位的共同努力,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还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接收单位可以借助大学生的实践、技术服务,解决日常管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利共赢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所追求的目标。
4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榜样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38-0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处于人生起步阶段,既要注重增长才干,又要注重培养优良品德,解决好立身做人的问题,为今后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消极现象如理想信念虚无化、政治观念淡漠化、行为习惯功利化、人际关系庸俗化、个人生活物欲化等或显性或隐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网络时代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大学生群体中不乏价值标准多样化、人生目标虚无化、榜样选择自主化的现象。所以,如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导向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榜样示范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树立和宣传大学生典型的高尚品行、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感召和带动着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励着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以引起大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大学生进行思考、比较模仿和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抽象的说理教育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可亲、可爱、可信,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使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更有吸引力、导向性、有效性,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在校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通过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普及、公益帮扶、文体活动等形式,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教育和锻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磨炼意志品质、增长才干本领,这为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创设良好环境。此外,社会实践也是一个展现自身才能的平台,大学生中的典型分子可以在其中充分展现自身才华,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传递正能量,减少社会负面现象及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榜样培养中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时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只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认识论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实践走向社会,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现状、亲身体验社会变化,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青年时期进行的系统的社会调查活动,为他日后成就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这种社会实践的模式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典范。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出关注民生、思考社会、了解国情的优秀大学生。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就必须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高校中的典型分子应该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结合体。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给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给了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
在校园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低,而在社会实践中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要经历的系列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对象,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特别是在面对尖锐而又艰巨的问题时,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出创新、可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积极探索、实践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些什么”“我将来要做怎样一个人”等人生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应在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了解社会,不断动脑、动手,逐步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做事。在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使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社会实践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和品格,使其更加坚强和坚韧,在实践中增加受挫经验,提高耐挫能力、优化人格、提升心理素质。
二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榜样作用发挥中的意义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先进分子发挥榜样作用很好的渠道
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如何有效地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很多大学生颇为迷茫,模仿他人行为就成为其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一个榜样,特别是经社会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这为榜样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生中的典型分子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高尚品行、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感召和带动着人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励着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以引起大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大学生进行思考、比较模仿和学习。
此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展现自身能力很好的平台,国家、省市、院校均进行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选、评优,选拔和表彰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同时,网络媒体热衷于对其中的优秀团队、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可使榜样的先进事迹在短时间得到宣传,充分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辐射效应。
2.社会实践在先进事迹发扬、传承中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志愿服务、环保宣传等公益帮扶活动,由于活动目标明确,活动效果可预见,特别是身边有这样的榜样存在时,大学生会积极关注,并乐于投身其中,而使其中的正能量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得到发扬和传承。如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是以曾经就读于这所大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徐本禹名字命名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多年来他们薪火相传,成员现已达1200多人,以持续扎实的行动服务基层群众,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并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集体等称号。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肯定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勉励广大青年“以青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 结束语
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榜样自身感召力的下降,榜样的宣传与传播方式的失误使榜样脱离现实等方面原因,当前榜样示范效应呈弱化趋势,受众对榜样认同度下降。但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在大学生中树立的先进典范,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可亲、可爱、可信,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潜移默化中带动身边同学一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心理教育是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疾病防治教育。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今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具有与时展相一致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如何改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其早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满足“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向往,在大学生就读期间合理的安排他们进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减少因自身理想与具体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心理落差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方法之一。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个体情绪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个体情绪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虚荣嫉妒。“90后”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使得东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交汇碰撞,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社会转型期。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相互竞争的激烈,信息量的膨胀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正确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一系列现象,他们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让他们在巨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下产生了困惑、迷惘、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争强好胜&过分注重荣誉、名望和赞美或者心胸狭隘、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不良个性,而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则导致虚荣和嫉妒心理。以上这些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缺陷常见的有自卑、拖拉、鲁莽、孤僻、抑郁、狭隘、冷漠、虚荣、焦虑、自我中心、冲动和脆弱等。
(二)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可能是“90”后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在迫切希望交往得到友谊的同时,对于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却一无所知。由于“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发现一些“90后”大学生踏着钟声进出课堂回到宿舍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些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
(三)心理承受脆弱,存在就业焦虑孤独感和自卑感
人们认为“90”后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半数以上、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新生处于角色转变过程中,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地方,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产生的孤独感及不明确个人目标,让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承受力下降,并不乐观的就业率也无形中增加了“90后”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感。
二、社会实践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实效性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实效: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公正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自我评价的核心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评价的主体必须完整而准确的了解个人与社会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初步理论判断,并对这个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大学生检验的唯一途径就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在不断的实践,修正理论假设,再实践、再修正。理论假设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才会是公正客观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就会提高。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而校园环境的独特性,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对人际交往观念的淡薄,但社会生活却是建立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必然将无法适应社会,陷入心理困境。校内、班级内、寝室内与同学的不断接触和学习是提高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与多个年龄阶段、多个社会群体的相互交流,积累人际知识,丰富交往经验,掌握沟通技能,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
(三)社会实践有助于“90后”大学生对自信心的培养
“90后”进入大学后,自信心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许多高校采用了心理疗法,但经过分析学生自信心不足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清楚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目标,便产生了不自信。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自信心培养中有非常好的实际作用,组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克服学生对社会的恐惧心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到这个社会的需要,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二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成就感。社会实践的收获对学生来说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会让大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三是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如果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能成功的帮助学生克服实践遇到难题,战胜困难,这将极有利于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恢复和增强自信心。
(四)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起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来培养和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目标的具体化,达到目标的行为方式的具体化,实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方式也具体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建立在完全现实的基础之上。
三、发挥社会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实效性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一)确保“三个到位”,完善支撑体系
首先,思想认识到位。各高校应全面分析和把握“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组织领导到位。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二级学院、系部心理辅导员,各班级心理委员,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安排实践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后,资金投入到位。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提供专项的经费和物质保障,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物质基础。
(二)建立“三项制度”,健全工作体制
高校应建立起由寝室、班级、学院、学校组成的四级网络心理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健全工作体制的同时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设立不同的心理健康兴趣小组,在前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找到社会实践结合点,给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需找答案的机会,让他们重建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三)培养“三支队伍”,推进队伍建设
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学生工作干部心理辅导员队伍、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力求建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思维的工作队伍,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及户外团体活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四)突出“三个结合”,拓展实施途径
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要围绕“情、理、行”开展,而且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加强积极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其实,“情、理、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各有其作用,三者不可偏废:通情才能达理,明理才能促行,导行才能深化;只有情、理、行相结合的整体威力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总之,社会实践结合心理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中。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社会实践成果 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功效,必须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整合和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整套实用、有效的结合机制,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拓宽社会实践的活动渠道,吸引“90后”学生参与其中,实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2]许林敏,王梦倩,胡海山.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8).
[3]王恒亮.宋华明.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及其发挥[J].现代教育论丛,2008,(5).
关键词: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关键词:社会实践;护生;心理素质
一、社会实践与护生心理素质的关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项贯彻教育方针,是全面推进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胜任护理工作,进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指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时心理能力的综合及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情绪素质、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角色意识、协作能力等。在心理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人的心理是按照知、情、意的过程发展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是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端,而社会实践则是把大学生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部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今后本科生毕业之前,须累计参加至少4周社会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全面审视并科学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护生心理发展,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实践对于培养护生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认知能力
护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通过对病人各项生理指标、临床症状及指征、行为反应等的观察,了解病人的病情状况及变化。这种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实践中获得。通过社会实践,让护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从专业角度和实际生活出发,观察社会、去分析、去思考,去判断真与假、好与坏、正确地认识他人、分析社会的各种关系。从而能够提高认知能力,进而将这种能力运用在工作中,去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洞悉病人的需求。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健全护士的社会适应能力
护士始终处于护患关系的中心,是连接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纽带,职业属性要求护士应具备较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护生接触社会的桥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与不同个性、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人群的联系,可以培养护士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使护生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寻找与社会期望角色的差距,并进行调整。今后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年龄、层次、个性的患者交往,采取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护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到工作的艰难与成就,能够唤起强烈的内心共鸣,促进自己适应将来的社会角色。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护理工作繁忙、多变、琐碎,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个体的意志由脆弱到坚强的转化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化过程,在磨炼中的得以实现。坚强的意志虽然与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多地依赖于后天的环境和锻炼,社会实践正好给护生提供了很好的磨炼机会。大学生都是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社会实践可以让护生在同服务对象的接触中,在工作的相互联系中,在待人处事过程中,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医科的发展,要求护生具备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为了信息化时代护理工作的要求。创新教育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具体的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为护生提供创造的对象,实践中所产生问题,则可以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动机;另一方面,护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够使创新思维的结果外化,学生在看到自己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社会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生的角色意识
护生在就业前,社会角色比较单一,而一旦成为护士,就要面临的角色的转变,还要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学会体恤各类患者的病痛。如面对儿童患者,要做一名爱护幼儿的长辈;面对老人,要做好敬老的晚辈;面对痛苦的患者,要做一名给予其劝导和宽慰的开导者。护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从社会的“旁观者”“观察者”变为“参与者”“主人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投入与不同的社会领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使他们从自我狭隘的天地里走向社会体系中,从而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中自己所处的位置,适应多种角色的转变。其次,护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阶段是生理发展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还不稳定。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确立、情感的体验,性格的养成需要以实践活动作为载体。护生通过社会实践,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个体内化的信息接收实践的检验,逐步确立良好的角色意识,理性地确立自己的社会坐标点。
(六)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协作精神
护理工作贯穿患者入院至康复出院的全过程,但是患者的康复,依靠任何单一学科不可能单独完成。因此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围绕“病人为中心”这一目标,和医生、医技科室人员、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大学生在校内也存在着小范围的协作关系,但与社会协作相比大学内的协作要简单得多。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范围比大学校园内要广,接触的人员也比校园内复杂,这就促使大学生必须加强协作精神,相互合作才能圆满完成社会实践的各项任务。从而学习如何与合作伙伴沟通、如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