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中国到法国,周琦选择挑战全新的生活。无论是求学或职场,她保持着自己的前瞻性,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就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周琦毅然选择创业,致力于中法商务的专业服务。
多年的旅法生活,在摸爬滚打中周琦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赤诚与对社会的责任感。关注祖国的发展,关注学人后辈,关注中法间交流对话。周琦说:“我为祖国的迅速发展感到骄傲,我也鼓励大家在法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回国工作或创业,祖国越来越需要有全球格局观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国的世界领引地位和话语权而努力。”
来法国之前,周琦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在这所强调通识教育的高等学府,她遇见了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当时不少同学是状元,今天大家也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最出名的有微软全球副总和乐视影业总裁,当然也有各行业出色的领军人物,部分同学转行成了律师、社会学专家等。”在复旦,周琦浸润在多元、开放、高质的大环境:优秀的学术资源、开放的学风、跨学科带来的眼界。虽然是理科学生,但她保持着对社会和文化的兴趣。“在复旦,我被启蒙了古典音乐,听过4次世界首脑级人物的演讲,代表计算机系获得了全校合唱比赛的第一名……”这段宝贵的求学时光让她对大学有了深刻而独特的见地――拥有进入职场时基本的操作工具固然重要,但大学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视野和格局观,使其将来有不断自我拓展、自我上升的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她随爱人远赴法国。“第一天到巴黎的时候已是晚上,坐着朋友的车在塞纳河边慢慢地向前行驶,灯光下的巴黎非常美。”这之后,像众多旅法人一样,她也遇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甜口的早餐、听不懂的法式幽默、法国人颇为直率的处事方式、倡导个人主义的社会环境……这些与她早已习惯的国内生活差距甚大,只能慢慢地学会如何去适应。谈到这其中的经验,她分享道:“首先从心态上来说要开放积极,诚心地欣赏和学习法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要带着一颗平常心,通过不同的机会与法国社会接触,提高语言水平。其次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加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想想你能为这个社会或这个团体带来什么并为此努力。”周琦很重视语言的熟练,这对沟通与融入法国社会至关重要。来法前她先在北大西语系做旁听生,来法后在巴黎索邦大学念了一年法语。除了学习,周琦也建议大家多寻找与法国主流社会接触的机会,比如接触法国家庭、参加各种聚会等,既提高了语言水平,又有机会适应法国社会。“法国人是比较个人主义的,不会主动照顾你或把想法强加于你,所以要为自己争取机会。但法国是个骨子里比较赏识创新、独特并开放的地方,不管你的表层是什么,只要有实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低调坚持自我,开心赏识别人”正是周琦在法生活过程中尽力维持的态度。
虽然爱人的工作收入足以让周琦安心做个居家小女人,但要强的她依然坚持工作。最初在巴黎索邦大学学法语时,周琦尝试在快餐店打工,以便练口语兼赚学费。“我很骄傲自己曾被选为月度最佳销售员。”之后她也尝试进入巴黎六大继续攻读IT学位,但两个月过后,她并没有学到渴望的新知识,所以决定转而专攻职业培训文凭以尽快进入法国职场。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很快找到了电脑咨询师的工作。“这份工作让我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法国工业公司,学到很多。”之后她又辗转于香港,然后再次返法,选择挑战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咨询工作,最后被工作时的客户瑞士人寿保险公司聘用。“我首先在瑞士人寿担任电脑部项目经理,当时的老板要在法国领导一个集团大项目,他赏识我的能力,问我是否愿意跟他转入业务经理的岗位,我抓住了这个机会。”为了确保转型的成功,在公司的支持下,周琦考取了巴黎高等商学院企业业务战略管理硕士,并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论文获得高商基金会一等奖)。“选择再次回到学校,当然是为新工作提升加油,但其实也有另一个原因:国内的经济发展让我萌发了为中法商务交流做些事情的想法,我希望为此认真准备。”谈到找工作,周琦最大的感触是不要让自己置身于一个与个人的三观、能力和敏锐度不相符的工作岗位上,“我曾经找了个很赚钱的金融软件咨询公司,但我所做的技术工作、内部崇尚的工作态度、竞争方式及工作所要求的流动性都让我当时无法适应,所以我选择了离开。”在她看来,与工作环境中每天都要接触的那些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很重要。
在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周琦又选择了跨界――她在法国创业了。谈及创业的原因,周琦坦承一方面是自己事业上的瓶颈,“并不是歧视,因为管理岗位需要综合文化,才能管理好一个团队。我们缺失这一部分的文化背景,真正调动团队成员深层的感情和动力是很困难的。我们在软实力上有短板。”另一方面,她已准备好充分发挥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加上职场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从事与中法双边有关的业务。2015年,她在法创立公司。“中国和国际接轨的格局越来越明朗,国内企业虽然经济能力很强,但是在国际化方面目前还有不少缺陷。这样的环境,很需要既有双重文化背景又具专业技能的人去做事情,帮助双方接轨。在法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来,这是一个充满前景的领域。”她的公司主营中法商务一站式总监级以上(C-level)战略咨询和管理,运营模式类似External executive(外包)。“我们可提供成套或针对每个客户具体需要的服务,比如有些法国公司想在中国开展业务,但不知如何开始,也不知道能否成功。它需要尝试一下把初期的一部分可行性认证工作外包出去。”
目前周琦的团队包括3个合伙人。周琦担任管理合伙人及主要业务负责人,另外两个合伙人一个做市场营销,另一个专攻互联网技术。接下来她希望能在国内找到一个对应的合伙人。谈到公司的发展,周琦的思路十分清晰:目前公司业务分为战略、组织、落地、风险管理四大部份,主要集中在她比较熟悉的工业、保险业、IT和奢侈品领域。作为一家中法双边服务公司,目前接待较多的是去中国发展的法国企业。从中国到法国,主要是受托国内投资公司寻找项目和提供需要的专业资源。“帮助客户了解对方市场的文化、业务环境和程序,寻找双方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战略谈判……这些其实都非常重要。我创业的第一批客户是自己的人脉,包括多年来积累的各种职业、校友和私人关系网。最近我正在思考如何把客户资源工业化。”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她提出了独特的见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在这个全民创业的年代,不要太人云亦云。创业是很难的,如果没有那种热爱和冲动,是很难坚持的。另外要有很大的抗压能力,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你的商业模式走入死穴,如何否定以前的自己,重新开始,需要很大的勇气。”
从计算机专业走到如今的一站式战略咨询管理公司,周琦坚信这是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的机会叠加。“所有的转变都是时机、个人状态和贵人助力相融的结果。虽然毕业于技术专业,从我所交的朋友、个人兴趣和特长来看,我注定是一个会走向全科合成型专业的人。但这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合适。最好找到对自己来说能顺势而为的那条路。”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周琦也很重视社会活动,她是现任复旦大学法国校友会会长。“目前全法有20多个知名高校校友会,都是全法学联的团体会员单位。我很想为复旦,特别是为年轻的校友们尽力做一些事情。作为企业家,需要有对社会、对母校感恩报答的心。我们那个年代,国家的确给予了我们很多。复旦法国校友会会长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互赢的位置,这使我能接触到更多有亮点的人。”在法生活多年,她现在已经学会如何在文化差异的环境里“求大同存小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把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势融合起来。再者要学会不断地沟通,解除误会,这是与法国人相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旅法华人,她为祖国的变化感到骄傲,同时也亲历了法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态度的积极转变。“随着祖国的强大,如今国人已能赢得过去所没有的尊重。接下来,主要是发展自身才能,提高自信,努力培养开放的心态。”
作为留法前辈,她也时刻关注着在法留学生的发展。“留学的专业在渐渐地发生变化,从最初大量集中在理工科,到现在可以看到更多留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社会学、金融、政治、宗教、人文、艺术及媒体等专业,间接反映了祖国发展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从事中法商务工作之前,我大概每隔两年和孩子回上海度假,每次都能发现巨大的变化,其速度令我非常吃惊。”现在她为了跟上国内的脚步,还订阅了国内电视台的节目,加入国内老校友和各种专业协会建立的微信群,回国参与中法政商界重要的交流讲座,参加各种校友及专业协会的活动,特别是与国内出来的年轻人保持联络,目的就是要与新生代和国内社会状况接上地气。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在即将到朱的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结构,注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具有了新的特点,要重视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知识社会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明显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学习者的欢迎。这是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擘习”学术研讨会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台湾中正大学成教系扬国德教授则在他的交流发言中,着重分析了欧美国家网络学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网络学习的优势明显:弹性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具有地球村与世界性的发展潜力;可以调适与应用不同的设备与资源;快速提供新发展的学习材料;容易更新内容与增加资料;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发展不受时空限制的有效学习方式,特别是提供师生之间很多的互动。欧美国家正在努力地运用这些优势,发展成人教育。就正规教育来看,提供网络教育的机构有4种模式:与传统大学结盟、纯粹的网络大学、传统的开放大学和传统大学的延伸。网络学习的设计有2种模式:单一模式,即全部为远程教育而设计,如英国等设立的开放大学;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学机构在进行校园教学的同时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法国,瑞典等以已相当盛行。就非正规教育来看,各种公私立机构,特别是企业界.运用计算机网络,规划在职进修教材,提供超越时空的学习与练这种新兴的媒介,由于国际网络的普及与运用已成为未来工作与学习的时代趋势。
[关键词] 网球文化;高校;网球教学;网球礼仪
【中图分类号】 G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59-2
虽然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11年的法网公开赛,李娜在女单决赛中捧起了职业生涯的首座大满贯冠军奖杯,这一幕让国人为中国网球的快速崛起而激动不已。网球运动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当代青年主力军的大学生占据了网球喜爱的一大部分。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网球运动员的精彩表演,还希望自己能够进行模仿和学习,加入到网球运动的行列当中去。目前我国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网球课程教学,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网球文化观念淡薄,只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完成网球学习,虽然强调了网球的技战术,但却忽视了网球文化的相互融合,不能让高校学生都真正的感受到网球运动特有的魅力。
一、网球文化的内涵及演进过程
(一)网球文化的内涵
随着网球运动的兴起,网球文化普遍传播开来,它是人类在进行网球运动及促进网球发展的活动中,在物质层面、心理状态、制度约束、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心理认知,在理论认识、技战技巧、方式方法等层面上表现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各类生活实践活动中有意愿去实施其行为的总和。高校中的网球文化可以理解为与高校有关的所有网球现象及促进高校网球发展的活动中,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高校网球文化具有高雅文明、团队精神、谦虚礼让、举止优雅等众多内涵,独特的网球文化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礼教性是网球文化的精髓,网球运动具有自身的特有魅力与运动美学价值。我们在发展网球运动活动的同时,应该充分注重网球运动对心理道德修养的帮助,网球运动的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网球运动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统和以及网球运动发展中表现的诚信、团结、拼搏的良好心理态度等。
(二)网球文化演进过程
网球文化是在网球运动兴起后伴随运动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最初的文化发源地是法国宫廷,那时候只是一种宫廷娱乐运动的象征。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网球文化也分阶段的形成了具有现代组合性质的文化特征,有了自身的文化体系。网球文化在比赛用品、比赛规则、比赛精神以及比赛信念上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内容包括网球的设计理念、比赛规则的人性化、运动员的着装、运动员的外在表现、比赛的精神追求等等,与其他球类运动有明显的区别,文化气息独具一格。
二、网球文化在高校文化中的作用
(一)网球文化起点的高贵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气质
网球起源于法国,16-17世纪处于始创期,是宫廷里的一种室内消遣游戏。后逐渐发展为法国国球。从网球运动的发展不难看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出身高贵具有贵族的血统,同时个性张扬,时尚前卫,充满着动感和野性的魅力。网球运动带动的网球文化更具有贵族的气息,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身气质,提高品位。
(二)网球文化有助于培养高校文化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网球比赛中,双打比赛最能考验选手的实力。在比赛中,良好的团队合作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团结能够集众人之长,发挥各自的优势,打造完美的攻防。要注重彼此的默契度,只有双方相互鼓励,信任队友,才能打出完美的配合,击倒对手。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在高校生活中的运用,可以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良好地向前发展。
三、网球文化在网球教学中的作用
(一)网球文化有利于促进高校网球教学的开展
作为文化的一种,网球文化具有文化所特有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不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和言谈与网球文化要求保持一致,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网球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和喜爱,促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网球,热爱网球,最终会提高网球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整体教学效果。
(二)网球文化能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高校网球文化一直保持文明、诚信、礼让、高雅的文化氛围。参与网球运动的球员、观众以及裁判员相互之间以礼相待,体现了尊重他人的良好修养。在网球比赛中,能充分考察裁判员的诚信程度,如果没有裁判员,则会考察到球员之间的诚信程度,一个好球与出界球的差别也许就差之毫厘,故意将好球说成出界球或者反之都是不诚实的体现。在网球运动中,在平常训练过程里,球员能够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相互学习,主动承担责任等优秀的品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网球文化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网球运动过程中,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顽强拼搏,要求我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成功时不能得意忘形,骄傲自大,失败时也不要一味的灰心丧气,沉浸在痛苦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总之,这些网球文化带来的影响都能帮助高校学生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网球文化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高校网球基础设施建设
网球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网球运动的兴起而发展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网球文化的建设与该地方的网球运动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网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网球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网球场地进行网球的训练,就无从谈起网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网球教学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网球场馆少是高校在网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场地的原因,学生在上课时间不能得到很好的学习,课后也不能及时的加以训练,久而久之,对网球的热爱程度就会降低,不利于网球运动的发展,更不利于网球文化的发展。
(二)改进高校网球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在网球教学课程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只适合网球技战技巧的学习,而对网球文化的学习需要通过观看比赛,亲身参与网球运动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学需要改变目前以技战技巧传授为主的网球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融入网球文化教育,不仅要注重室外场地上的实战训练,也要注重观摩比赛,开设比赛等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网球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以文化培养学生素质,以网球文化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
(三)改进教师网球教学理念
高校网球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片面强调网球的实战技巧,对网球的球风要求不高,对网球明星的介绍只注重其成绩的辉煌,忽视其背后的辛苦和赛场上表现出来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外在的优秀精神面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网球文化出发,内在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学生的着装、言谈、举止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进而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在比赛中的的真实水平发挥而不是比赛的结果,使学生享受到网球的快乐与带来的身心健康,并且通过网球来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增强人际关系,多与他人沟通,增强自信心,规范自己的举止仪表,提升个人形象。
(四)构建网球文化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发展演变,网球文化内涵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高校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全国范围内网球运动的蓬勃开展也对高校网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网球文化与现代高校的内在联系应继续发掘研究,以培养高素质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网球运动的普世性与礼教性。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除了要依靠网球课上教与学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还要依靠学校设立的一些网球社团或者网球协会来促进网球运动的发展。高校可以通过社团或者协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球比赛、网球文化展以及网球知识问答竞赛等,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些了解网球文化的途径,为学生学习网球基础理论知识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网球课程、高校网球协会、网球知识竞赛或者讲座等能丰富在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使高校网球文化建设更多样,更灵活,也易于接受和传播。通过内外一体化的网球文化教育体系,高校网球文化发展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网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网球文化的传播和深入,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网球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相关领导可以组织建设本校的网球协会,开办网球知识讲座,定期举行网球比赛,以切实的行动让学生去投身到网球运动体会网球文化中去。用网球运动的内在精神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和自身素质的培养,促进高校网球运动高雅、文明、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金,张军,邱宏军.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5):31-3.
[2]季敦山,周剑飞.对高校网球教学中网球文化教育的研究[J].运动精品,2011,(7):30-31.
[3]张洋.试论网球文化与网球教学中大学生品德行为修养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5):87―88.
[4]宋广庆.网球文化在高校传播与教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11,(4).
协会与媒体
密切协作的各类协会是媒体组织的另一族人力资源,是法国媒体创作的一大特色。法国协会常由政府、企业与个体资金融合,一些协会不仅是民间建筑界交流的活跃成员,更成为某些政府行动中的重要策划与合作单位。较有影响的有:勒・科布西耶基金会、环境与规划建筑地区顾问、法国建筑师联盟、建筑陈列馆展览协会、法国涉外建筑师协会、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协会、法国乡村建设顾问协会、法国项目合同制建筑师盟会、法国宗教建筑保护协会、欧洲城市保护与复兴协会、法国规划实施经济合作协会等等。这些协会在不同尺度的项目之间发挥着作用,也是法国复杂的建筑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合作补给单位,同时这些协会明确地分担着实质性的责任,并能经常介入政府的不同权限范畴。当然,这都是同法国规划法律制定中的必须性、多重性与弹性有关。也正因为基于对规划建筑行业不同界面的关注,法国鼓励了众多协会的产生,也激发了协会之间的竞争与融合,从而,将建筑规划协会内容的量化又进行细化。
今天的法国,协会在媒体中成了重要的角色,各领域的详细报道从年刊到月刊不等,组成了巨大的信息网络,而其他协会之外的刊物也能有效地结合协会活动和特殊题材进行发表,主要指与刊物主题相关的参与,而并非是单一的活动会议纪要。著名的《Etudes Foncieres》(地产研究),就属于这一类协会杂志。这本杂志概念诞生于1978年,自1981年起,ADEF(地产研究协会)正式着手这一专业技术信息量极高的刊物编辑及出版工作。杂志的编辑与市场分析是完全基于协会的人力资源与自我独立的网络关系,并且不包含任何广告业务与服务。“地产研究”从2000年起已具备双月刊出版的能力,所有的规划地产分析的文章都由协会专业人士撰写,并且强力联合了各界的相关组织,在规划与土地管理方面的技术阐述占有独特的一席地位。这本协会独创的杂志已进入多家高等学院的参考书列,由此形成一本极有核心实力的杂志。
许多协会同出版局都约定有长期和具体的项目编辑计划,同相关机构也联成了必要的关系网络,这样协会不再是简单的自发组织的代名词,而已经是联系特定的专业项目运作中的中流环节。可以说,媒体的多类传播与专业信息的强大保障都与各地区的协会作用是分不开的。
从市场角度来看,协会也能积极争取到相关的资金,一些企业的赞助与支持也是有的放矢,避免了大量的纯广告性质的费用,这就雷同于企业与人资的相互关系,当然也就包含了巩固市场,开拓专业领域的功能。
杂志:媒体的文字载体
法国建筑规划杂志中为人知晓的很多,比如《AC》(建筑创造),《Achiscopie》(建筑视窗),《Architectture Bois etD6pendance》(木制建筑及其他),《Ubanisme》(城市规划),《AA》(今日建筑),《CT》(建造实施详规),《Le Moniteur》(建筑导报),《AMC》(建筑动态),《DA》(关于建筑),《TraitUrban》(城市写真)等等。这些刊物不仅内容风格不尽相同,且在不同尺度及领域中互补,从快报形式到传统资料编辑,从甲方市场的介绍到建筑师、规划师的合作,含量远远超过“建筑作为单体欣赏”的范畴,在总体策划与实施关系上有更多的内容比例。简之,一本杂志从其定位内容而言,既深亦广而不杂:相互的竞争基于对建筑规划的不同审视。当然也不难发现,由于法国杂志从编辑到约稿撰写,再到组织专题活动等费用昂贵,致使建筑类杂志的价格也相当的“职业化”。以上提到的这些杂志,多为100至150页,即只有50至70张的厚度,定价为18至30欧元不等,如果是大型专刊价格还有大的浮动。另外,随着市场的资产化,合伙经营的方式也渐增,一些杂志的多样化,其实是将市场细化,更加专业化,强调相互扶持竞争的策略化。
1 《AA》与《TA》
AA―Architecture d’Atoourd。hui同TA-Technique etArchitecture可能是最为中国国内建筑人士所熟知的法国建筑杂志了。这两本如同孪生的杂志同属于让米歇尔出版局旗下的知名刊物,一贯的精良排版与印刷套色工艺诠释了其总体品质。《AA》(今日建筑)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建筑文化期刊,从20世纪70年代起,它就是欧洲建筑师的钟爱,定位为一本关注当代建筑现象的泛艺术类刊物。《AA》的表现很直观,在排版上,刊物本身就是一个设计作品,你会发觉哪怕是广告部分,它的编排都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在内容上,《AA》经营着艺术与建筑设计领域。难能可贵的是,今日建筑对于新建筑的报道大都是纵横比较,信息量极大,一本杂志有时可以看作是一本资料收藏集,已完全获得了欧美建筑师的认可。
《TA》(建筑与技术),则是一本将建造技术转换为艺术视觉的杂志。
“可建造”与“建造的艺术”并存,也是此杂志的主旨。刊物不仅介绍材料的相互配合,工程的实施背景与项目的环境,更着重传达建筑从概念设计到工地配合的现实决策。与《AA》相仿,《TA》的每一期也有相应的主题组织,经常配合《AA》,作另一面的建筑设计的补充。由于材料属性与环境艺术的相互结合介绍,“建筑与技术”呈现出技术运用的丰富认知与对建筑的尊重,这也决定了它的独特风貌,在建筑刊物中独领,几乎成为法国建筑师、工程师必参考的杂志。
毫不夸张地说,《AA》与《TA》在欧洲和美洲的旗杆风向的影响力是极其深入人心的,每一期的准备都渗透着丰富的图文材料和精辟的分析,以其无懈可击的编辑质量和足以称得上是一种完美服务的信息资源,捍卫其在同类杂志圈中的骄人成绩的排名。这些同时使其读者缘迅速扩展到经济实施单位和甲方投资企业之中,不能不说,这对于改善提高甲方素质与市场文化环境有相当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其引发的是建筑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建筑形象的思考。再加上这两本杂志优质的法、英双语体系,使得其成为国际建筑杂志的一对先锋组合。
2 《Urbanisme》(城市规划)
如果只能介绍一本法国的规划类杂志,那应该就是《UrbaniSIlle》,这是一本从传统编辑入手转变为专题职业性极强的杂志。说这本杂志的诞生在法国杂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绝不过分的。
此杂志从一战后欧洲大规划时期就开始酝酿,于1932
年正式出刊。内容涉及法国及众多国外规划现象。它的定位是,不纯粹做规划项目的新闻报道,即不是以展示新项目设计成果为主体,而是就项目作规划历史性整体报道,真正将规划概念向多领域推进。这本杂志行销于近100个国家,关注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因素。《Urbanisme》曾较有影响的标题刊目有:城市亮化工程、地域发展与时间计划、城市商业、社会住宅发展的历史与展望、城市规划的实施策略、公共交通的意义与使用等等;简之,这不是一本“项目”杂志,而是一本“研讨”杂志,观察并茅指规划社会跨行业合作问题和规划现实运作问题。
这本杂志的媒体活动常是以联合相关协会和著名规划建筑人士的大型讨论会而组织焦点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交流很少是采用报告记录的形式,事实上也没有可能作冗长的叙述,来宾的参与甚至反击才是推动的马达。在这类见面会上,人们甚至会直接与编辑正面讨论对规划媒体的宣传与策略,而由于此刊物的编辑们自身都是规划人员,讨论的问题有时相当尖锐,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杂志内容上的高浓度评论。当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讨论会上,杂志社联同中、法城市合作观察协会,召集了众多相关事务所进行交流,许多刚完成中国项目竞标及委托设计的建筑师云集现场,以此为专题的《中国现代城市》成为年度中极引人瞩目者。
《Urbanisme》自2001年9月更新了版面,加强了页面图文的联系与可读性,而读者群依然定位为建筑规划师、景观设计师、项目开发人士(developper/promoteur)、规划学院师生等。此杂志由专业人员而非记者撰写,经常组织季节性、专业性极强的报道,建立的是专业性引发的读者空间
较狭小读者空间,一方面支付撰写专业人士的费用极其可观,杂志价格又令人咋舌,带来的结果却是时常伴随着亏损。但至今,这本杂志仍是规划杂志中最显眼的一本。
3 《AMC》(建筑动态)
《AMC》是Le Moniteur导报出版局的主要杂志。这本起先由几名建筑师倡导的杂志,最终由法国著名的导报集团接手。建筑动态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根本上就是以传递最新信息为主旨。每一期的编排分3大块:第一是按照城市设计项目,景观设计项目,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分类排列出相应的最新作品,每一项目都附有简单的平立剖面,如同快报;第二是介绍一组设计细部的内容,重点刊登施工或设计的具体操作,第三部分则是市场及材料的介绍。
《AMC》自己也承认他们的任务就是收集回应最新的设计成果,是一本快速了解当前建筑规划领域的“时装之苑”。最为大多数人喜爱的是每年度的“法国建筑周年汇总”,这是导报集团根据全年建筑项目总信息量而精选出的各类作品。从环境设计到单体建筑,从街区规划到各类文化、工业及商业建筑,共选出100个作为当年总体建筑及规划的成果展示。另外,由于导报自身的特殊地位,杂志还创建了颇有影响力的“法国银角尺建筑奖”,专项鼓励评选建筑师(通常为年轻建筑师)第一次的实施作品。
《AMC》完全是通俗化建筑杂志的佼佼者,它提供的简明而优质的信息对于任何对模糊建筑专业有兴趣的人来说都具有参考价值,每个项目都标注了其甲方、乙方以及经济技术造价指标数据,非常实用直接。它常年对各类项目做分类和评估,掌握着最新的投标和法国总体项目的建造情况。年鉴的《AMC》通过自己的标准评选出的作品不能不说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而获得银角尺奖的建筑师(大量为私人委托或者是合作性的小型项目)也能较快引起建筑小市场甲方的注意,当然对于今后竞标资格的入选也有很大帮助。
法国杂志的多样性与专业性的建立,同建筑市场的布局有关。建筑师、规划师个体设计所,大量的综合经济合作体,业主方也有众多的联合平衡机构,从而形成连锁集合式的整体景象。不难看到,甲方市场也有许多关于社会研究、项目合作的观察刊物,这些杂志同各类建筑期刊交相托付,在不同角度层次上固定了建筑媒体杂志市场的作用。
载体孵化基地:出版局
法国著名建筑杂志是建筑媒体的中流基础产物,一些杂志本身就是建筑城市设计理论实践发展的见证与结晶,而这些载体也需要孵化基地:其所属的出版局。我们简单地接触一下总部设于巴黎市中心的伊诺瓦出版局作为一例视窗口。
伊诺瓦(Innova)出版及信息服务中心是法国最大的媒体刊物集团之一,尤其在规划建筑业声名远扬。这不仅因为它拥有高品质的刊物和人力资源,还同它的统筹管理有极大的关系。董事兼经理让・奥杜安先生早年一直从事城市治理、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伊诺瓦于1974创立以来,历经30多年的风云洗礼,也见证了法国从大发展时期至地域协调合作开发的过程。出版局现有30多名固定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6名固定专职记者和分布在法国各省市的联络撰稿人,各杂志以各自专题为导向卖点,不以“杂”迎合各类读者。建筑规划杂志不是附属产业而更应成为工具性的具有再创价值的行业。
从伊诺瓦出版局的杂志范畴能看出他的经营方针。其杂志管理与报道分类十分清晰,出版局的十几本杂志分别包括以下内容:城市地域发展、住宅与房产、城市街区规划项目、建筑设计与旅游开发(在法国,旅游项目全从属规划项目,旅游开发同规划条例并进,有时甚至细化到极小尺度,所以旅游规划与项目策划成为法国一个备受瞩目的专业与研究方向)。仔细看不难发现,这些杂志内容相互配合支持,成为伊诺瓦在建筑媒体市场的专业板块集合体,每个板块各自发展了工作队伍和强大的关系网络。今天的伊诺瓦,按照奥杜安先生的说法,不再仅是著名杂志出版局,而且是一个信息集散中心和信息组织运行机构。每年度的Forum de Projet展览活动和房产项目开发年鉴等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内容:无疑,那也是建筑媒体的综合产品,也是媒体开创的市场。设计方同甲方还有各领域的机构已在媒体信息平台上建立了正式的相互参与、交流与展览,出版与编辑已经摆脱了相互“赞助式”的机械运动。奥杜安先生还提到,伊诺瓦的网络协作完全是建立在一组跨行业交叉配合的基础上,杂志的读者又是参与者,其中如何优化甲方市场,如何建立混合型经济合作模式的内容成为近几年一个突出的讨论点:杂志由此成为“空间”介质。另外,法国媒体的传播与开拓也依赖于一个社会整体意识基础,只有建筑市场自我建立了具备良好再发展的系统,建立了自我的语言表达机制,才能有真实的媒体创作,换言之,建筑媒体的自体化,专业化也能引发市场关注的变化。
媒体传播,顾名思义就是要有“媒”可“传”,而媒体活动的散播点,尤其是建筑媒体活动的散播,主要就依靠各类的展示空间。重要的是,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扩大加深其渗透,最终引发接受的成果,形成“沉淀”效应,从而才完成“传播――接受――回馈”的过程。
阿尔森纳馆(直译为军火库房)
阿尔森纳展馆是巴黎著名的当代城市建筑展示馆,从
1988年正式改建为建筑规划馆对公众开放,这是一座前生经历扮演了多项功能的建筑。19世纪中后期它由最初的皇家军火库重建成对外开放的私人画展收藏地,后又几经转手成为酒库和商业工作室,这奠定了其大小空间各得其所的建筑关系。
此馆收藏的最大特色便是汇集了巴黎19世纪至20世纪城市规划建筑发展的经典资料,但如果您想亲眼目睹大师们的风采,聆听其演讲,甚至是与其讨论,这里更将是首选地点,也是一个免费的永久流场所。伯赞・巴克、让-努维尔、利帕斯金、保・安德鲁、库拉斯福斯特、安藤等各国建筑师都相继登场过。另外年度的建筑规划师酒会通常在这里举行,年度重要决策项目的展示也会在这里举行。进入演讲会场的条件是简单又多样的:(1)成为阿尔森展馆的常年邀请个体,比如相关事务所建筑机构和杂志评论记者,(2)各大建筑规划学院师生(票量也是有限的),(3)市民:根据讨论演讲会的性质发放邀请通知的数量和决定领取的场所。每一次举办重要的演讲,巴黎市政府同样会把一小部分的邀请票发至非专业领域中,而这个比例取决于演讲讨论主题的性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尔森纳馆更像是一个专业活动场所,只有不多的展示资料是固定对外的,大多数空间是为了焦点的讨论。它并不是我们国内的规划博物馆,更不是固定展示的资料馆,70%的空间常年随着各类主题的转换而作出相应调整。这样,大量空间是灵活的,布置使用也是变换不羁的,资料库存通过预约而被查询使用。每一次大型展览就是一次专业的观察总结,实质是一种城市建筑现象的总结与讨论。我们举个关于大巴黎省新城建设展的例子,展览不仅大量介绍最新中标的项目,更把从上世纪初期就开始的相关设计资料有序地排列出来,比如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一个地块跨世纪的各类思考系列
了解不同时代环境下的设计,不同的项目策划,不同的甲方管理,不同建筑师的草图和他们就此一项目的阐述,这完全如同是一组论文的历史推演――文字的、图片的、影像记录,一应俱全。尤其是在这样场合,你会真正了解馆藏与当代展览的脉承,找到历史媒体记录的力量,在城市上建造城市的因果。在这类展览中,主办单位还会在展览布置上考虑不同时代材料及色彩的运用,引发对过往的慎思。值得一提的是,也不要忽略展馆的销书策略,许多与主题展览相关的人物及建筑书籍,以至于有些已被淡忘的却在展览后又列入了热销书。阿尔森纳馆每年的展览主题很有限,使得每次专题上演都附有高期待值。(这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展览方式很接近)
作为行内人士,不难察觉,阿尔森纳馆是完全立足于专业领域的,毫无疑问,任何在此馆登场过的青年建筑师、规划师都会把相关的日期与内容在自己的简历中醒目地注解出来。所有展览主题的选择都会是一种导向,而往往就是在这样一个活动面积不足1000m2的建筑内引得媒体聚焦于此。阿尔森纳馆并非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媒体活动地点,它也不是以鼓励拓展各类建筑现象为基础原则的。今天,阿尔森纳馆的季度展览本身就是其媒体书籍的源泉,再加上其丰富而多元化的资料管理经营和政府的支持,使它成为专业人士和作品交流的必经之地。
建筑艺术之家La Maison de I Architecture
称为“建筑之家”的这个有趣的场所,坐落于巴黎市的10区圣・马丁运河附近。它的前身是一座修女院,在废弃之后的长时间内对其功能的确定一直举棋不定。如今这座经过精心改建后的历史建筑展现着极其现代的节点与材料的运用,已经成了建筑师及相关学术或报告等专业活动中心。或许由于建筑之家的内部依然保留了小教堂的风格,也由于建筑师之家的创办原则,这里举办的演讲报告或展览的主题更加广泛而多样,更民间化。
建筑师之家除了是注册建筑师的注册中心之外,主要功能是出租给各类组织单位作活动用地,它与阿尔森纳馆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只是活动的载体,只属于专业会场性质,并没有专业性的象征,而后者属于机构类媒体平台,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者涉及的主题较广,形式随意多变,而阿尔森纳馆则更多充满了风雅之气。
建筑师之家曾经成功地举办过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不同机构通过租赁方式将这座建筑的声誉不断提高。2005年,这里就举办过如城市建筑遗产之城机构主办的“中国浙江建筑开发商同巴黎同仁的座谈”,法国城市规划杂志举办的“中国动态城市的观察”等内容的聚会。现在,建筑师之家已成为中、小型建筑界聚会和各类建筑规划协会讨论的一个主要场所。
城市建筑遗产之城Cite d’Architecture du Patrimoine
这是一个不能不提的法国著名官方机构,其中包含了培养专业保护遗产建筑国家建筑师的夏优学院和权威的法国建筑院两大支系,其最大特点就是受助于法国文化部的赞助,拥有几乎最完整的各历史阶段的建筑资料,并有强大的组织各类大型规划及建筑领域活动的能力。
建筑遗产之城(CDA&P)由三位建筑师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成为建筑媒体功能最全面的机构。2005年底,遗产之城完成扩建工程,正式迁入巴黎16区的夏优宫中,面对埃菲尔铁塔。自此,法国纪念性建筑博物馆又重新向公众开放,夏优学院也更具备了对外展示的宣传空间。
建筑遗产之城近年来持续举办了数场规模极大的主题汇展,加上更新后完美的音响设施与丰富的建筑内部设计,造就了理想的多媒体演示与展示空间。同时,这也是一座完全免费向大众开放的超大型建筑规划资料信息库,吸引了无数职业的、边缘学科的人士,影响面非常广,甚至成为某些旅游者来巴黎的参观之地。
结语
行走在巴黎的美术学院
每当巴黎的卢浮宫将绝大多数游客的目光吸引过去的时候,也许没有人会注意到,在她的对面,静静地伫立着法国最著名的艺术院校之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它不仅仅是法国艺术家的摇篮,更是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梦想的地方。为了一探艺术家们的究竟,我们暂且将视线从卢浮宫广场的金字塔移开,转向这神秘的艺术花园。
美院风貌
其实早在年幼读徐悲鸿传记的时候,就已经看到过“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这样一个名字,只不过对于那时的我来讲,这样一所异国名校是遥不可及的。而如今,当我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我惊异于这栋建筑物的古朴――用砖垒砌的墙体配上拱形的门洞,是典型的法国传统建筑造型,这就是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习宫。看到这栋主楼前方笔直站立的希腊式考林辛柱,我才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这便是那座千万人仰慕的艺术宫殿。
学习宫
学习宫修建于19世纪,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家迪邦(Dubab)设计建设的。从内部环视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异常美丽的建筑物,大厅顶部全部为透光玻璃,厅内固定安放了许多古代的雕塑供学生们观摩、写生。当学院有大型画作或巨型装置作品需展示的时候,这里也自然成为了最好的创作、安置场所。宽敞透亮的环境加上浓厚的艺术氛围甚至吸引了巴黎一些著名时装品牌将自己的时装展示会安排在这里举行。
图书馆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巴黎美院学生,就必须时刻把握最新的艺术信息与艺术思潮,对于这一点来讲,图书馆发挥了非同一般的作用。在这所美术学院,图书馆坐落在学习宫的―个小侧角。它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面积虽然不算很大,却拥有法国最齐全的当代艺术类图书,就连一些在蓬皮杜中心国家图书馆都查不到的资料,往往就安安静静地躺在这里。如此可观的藏书数量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图书馆的构成很简单――图书厅、多媒体厅以及信息与文件中心厅。在图书厅内设有很多斜桌面,每一个斜桌面上的书籍都构成了一个专题,如果想要了解某位当前正十分流行的艺术家的发展历程与各时期作品,只需一个斜桌面便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多媒体厅则提供许多视听资料,并设立专门的视听室供学生们观看光碟、录影带。在厅内的一个角落,你还可以找到许多与艺术职业生活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应该如何与画廊联系,怎样取得国家提供的艺术学生奖学金等等。而在信息与文件中心厅里,你可以有机会参与各种座谈会,被邀请的人包括社会上著名的艺术家、艺评家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这样的活动在这里是极受欢迎的,因为在巴黎美院,思想的碰撞能激发每个人的创作热情。
画廊
在学院咖啡馆的对面,设有一间专门为学生举办画展的“左岸画廊”(Galefie Gauche),在这200多平方米的场地里,学生们可以自由的为自己的得意之作举办展览,不过,展期只能是一天,并且需要提前预订。尽管申请速度缓慢,布置过程复杂,这里的展览还是一场接一场,很少停歇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里展示作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来到展厅的同学源源不断,教授们路过时也都会进来看一下,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一个新的场地重新审视思考自己的作品,受益很大。”在这里举办过展览的同学这样评价自己的经历。的确,在展示、交流当中会发现很多平时被忽略的问题,或者在不经意间形成一种新的观点,这都是在画室中无法得到的。
导师工作室
作为沿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导师工作室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主流教育模式,即每个系有10多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一位教授负责,并以这位教授的名字来命名。因此,来到这所学校学习,尽快加入一间工作室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这便需要提前与目标工作室的教授进行接触和交流。在交流之前,一定要准备好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如果教授对作品感兴趣并认可学生的才能,便会毫不犹豫地在工作室中寻找到一片空地,即使此时的工作室已经人满为患了。
法国很多现代艺术大师都在巴黎美院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维利科维奇(Vladimir Velickovic),大名鼎鼎的波尔坦斯基(Chirisfian Boltanski)等等。
课程设置
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授的工作室中度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所美术学院没有教学课程。即使因为工作室制度的实行,学生可以常常不到学校来,但“学分制”却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要经过基础课程、理论课程、技术课程以及外延的旅游活动的学习过程,才能完成全部的学业。这便是巴黎美院对学生的最低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必须拿到三个学分,其余年级的则每年要拿到二至三个学分,这样下来,每个学生在五年级毕业之前至少应拿到十二个学分,这是申请毕业的起码条件。如果哪一年的学分修不到两分以上,就会有被勒令退学的危险。围绕这这些不同的学分,巴黎美院开设了多种课程,包括必修的基础课程以及多种选修课供学生们按兴趣选择。
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结构与素描这两项必修科目,并要求在二年级期末之前获得。可以说,人体结构的理论课程是巴黎美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虽然上课时间与晚饭相冲突,但可容纳200多人同时听课的大厅却从来都是座无虚席。很多学生在拿到学分之后仍然继续回来听课,只因为主持这门课程的德博尔教授(Jean Fransois Debord)创造了最生动的方式来讲解这样一些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
理论课程――各个院系设有各自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电影、艺术评论、艺术总史、建筑史、美学、摄影史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课程之下的具体研究对象每年都在发生改变,以求跟上时代的脚步一刻也不落后。我的一位同学在去年选修了评论课,受益很大。与一些毫无创意、泛泛而谈的将书本上对历史的介绍照搬下来的课程不同,评论课关注的大多是当下的艺术,并从教授自己的角度予以评析。正因为担任此课的教授观点极为鲜明、尖锐,常常引发同学激烈的讨论,因而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每次上课的时候,连过道里都会坐满了人。
还有一些教授,除了正常授课之外,还会不时地组织一些校外活动,例如与画廊交流等,因此参与这些课程的学生便有机会对画廊的经营、运作产生进一步的了解,这是在课堂中很难得到的知识。 技术课程――这一类课程类似于短期的培训,学生在了解一些入门级的技术知识(诸如声音处理、雕塑技术、信息制版等)之后,便
开始在相应的技术型工作室或者基地进行实习了。
曾与很多中国艺术家有过接触的宾加斯教授主持这里的绘画技术工作室,每次碰到中国的学生,无论认识与否,他都会非常的热情。工作室的教学范围涉及很广,从油画颜料的制作到油画的保存技术都会进行教授,还会时不时开办一些短期的学习班。
外延课程――许多艺术家都会在异国的奇景中产生创作的欲望,旅游刺激灵感,这是被广泛认可的。因此,巴黎美院为学生们开设了国际旅游项目,作为校内课程的外延。这里的教授们普遍认为,只有开拓了视野,才能对很多问题有更全面、深入地认识。
国际旅行的课程通常是参观各国的美术展览,校方会提前一段时间进行预告,并控制一定的名额,然后指派々门的旅行车、旅馆以及陪同人员,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因此每一次旅行都需要尽早的报名,才有机会与同学们共同享受异国风情。
展览与奖项
每年的6月25日与26日这两天,巴黎美院所有的画室都要被清理一空,甚至重新粉刷一新,因为,一年一度的“门户开放”展览就要在这里举行了。
这是一个专门为学生举办的展览,目的是让学生们积累一定的展览经验,建立一些必要的人际关系,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一旦走出校园、面对社会,会出现一片茫然不知所从的状况了。
每到这两天,学校里便会非常的热闹,法国社会的各界人士,包括艺术家、画廊经纪人、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们都会来到校园,看看这一年学生们又有了什么新点子。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作品出现,观众们还可以当场与学生洽谈购买事宜,让尚在象牙塔中的未来艺术家的作品也具有了收藏的价值。
来自导师的话
维利科维奇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尊重个性是我教学的前提,每个学生到我工作室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个人的东西于个人的研究,这正是我感兴趣的。我在教学中坚持的一点是:在学生有个性的作品中,发掘有潜力的地方,并进一步培养之,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和个性,我不会干涉和试图改变它,只会通过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他所具有的和他的目标,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
波尔坦斯基教授对他的学生说――艺术教育不像其他领域的教育,能够传授什么,我不能培养一个好的或差的艺术家,那是每个人自己的发展。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清醒地理解自己,鼓励他们尝试我未能或未曾做过的事,将一些小的精彩的方面培养起来。
怎样报考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报考一年级
要经过初选与考试两个环节,考生年龄要在18-24岁之间,提供20多张个人作品,其中至少一半为原作(其余作品可为作品照片)。由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根据作品水平确定通国初选的名单。 入学考试则包括三场――写生考试三小时、文化与分析考试三小时以及考生与评审团的面试。文化与分析考试要求考生当场就专题撰写评论文章,这不仅要考验考生的文化修养,还需要他有足够的理解与创造能力。
在面试的时候,考生需要当场介绍自己的创作,并应对评审团对其作品及其感兴趣的领域所提出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每位考生最多只能有两次报考机会,因此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外国考生在通过初试之后还要通过法语水平测试,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考试。
报考高年级
如果想要直接进入巴黎美院的高年级进修,需要至少两年的大学学习经历或者有书面证明的一定的职业经历。报考的程序与一年级基本相同。
留学艺术院校,去还是不去?
Q:国外的艺术类院校有哪些优势?
选择到国外学习艺术课程相对国内的艺术院校来讲,更加接近国际最先进的水准。很多国内知名的艺术家诸如徐悲鸿、潘玉良、吴冠中等均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而去艺术院校留学相对于去国外的综合大学学习商科、理工科等来讲,又具有费用低、语言要求低这两种优势,例如法国,它的公立学校是不收取学费的,生活费一年大约需要4万人民币左右。在语言方面,则只需要能与导师交流就足够了。
Q:去国外的艺术院校留学有哪些风险?
艺术生留学要面临的风险不少,包括录取的风险、毕业的风险等等。因为名校竞争都非常激烈,例如要报考维也纳音乐表演艺术大学,仅一次出国考试就要支付包括吃饭、住宿在内的费用将近两万元人民币。而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更是达到7000左右,但是最终能够被录取的只有不到200人,难度之大可见一斑了。
毕业的风险也是每位艺术留学生需要面对的。国外的艺术院校通常都是很难取得毕业资格的,因为导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很少通融与迁就。因此,很多艺术名校的学生毕业率只有50%左右,如果抱着侥幸的心态出国学习艺术那就得不偿失了。
Q:不同国家的艺术类院校各自在哪些领域更为突出?
出国学习艺术,通常以欧洲的法国、德国、奥地利为首选,但针对不同领域,国家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美术、雕塑类院校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最为优秀;舞蹈类宜选择奥地利、法国、南非、美国,英国的黑池体育舞蹈学院是体育舞蹈专业的佼佼者,爱尔兰的爵士舞院校也比其他国家的更为优秀。在器乐类院校的选择当中,奥地利、德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捷克、白俄罗斯等国家都可以优先考虑;学习声乐则要去奥地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世界著名艺术院校
美国:纽约朱丽叶音乐学院Julliard School of Music
朱利亚音乐学院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学院。影星凯文・克莱恩(Kevin Kline)、小提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编舞家卢博维奇都是这里的毕业生。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这所学院逐渐发展为一所百年名校。在这一百年,它跳跃式的发展着,一点都没有停止过。无数天才儿童来到了这所名师荟萃的世界著名大学求学,这里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IIT Institute of Design
这所设计学院发源于Laszlo Moholy-Nagy先生于1937年创建的新鲍豪斯学校,1949年与伊利诺理工大学(IIT)合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云集于此,发展并实践产品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梦想。自成立伊始,设计学院就成为了全美最大的具有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资格的全日制学院,同时也是第一个具有授予博士学位资格的设计学院。在工业设计方面,它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
意大利: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Istituto Marangoni
1935年意大利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和服装教育专家GiulioMarangoni先生创办了马兰欧尼时装设计学院,学院位于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附近。建校至今60余年,马兰欧尼学院已成功培育了两万多名时装设计人才,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D&G创始人Dolce先生和Mosehino先生。马兰欧尼学院对意大利时装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意大利时装业就是马兰欧尼学院强大的后盾,这是该学院的传统也是其优势。每年超过1000名来自全球52个国家的学生到马兰欧尼学习时装和相关课程。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关键词:食品包装;个性化;色彩;设计
一.食品包装色彩个性化设计的起因
(一)费心理的需求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然而受不同年龄阶段、消费层面、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以及外来文化熏陶等影响,每个消费者看到同一食品包装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大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食品来说,首先起码的是满足人的最基本温饱需求,然后再是包装设计带来的审美、心理上的关怀,包装色彩必须有新颖的感觉,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潜在的喜新厌旧的“恶习”所造成的。但长久以来食品包装设计中,化学化工论文用暖色来诱发食欲的这种逻辑思维定势成了设计师最热衷使用的方式。事实上,以往这种设计上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几乎所有品牌的食品都湮没在同一性中而丧失最可贵的独特性。
(二)市场品牌的竞争
时至今日,随着消费者审美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消费者对色彩的理解也比过去更加理性、个性,并渴望在大同小异的包装中寻求全新的色彩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被动满足,而更在于主动创造,以此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三)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需求,决定多元化的设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食品包装色彩。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个性化设计在多元化设计时期成为焦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在包装结构上赋予了个性化设计,包装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包装色彩的个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从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和谐、舒适的色彩视觉,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色彩不仅起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还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会计理论论文具有类似语言的功能,在对人们形成直接、强烈的视觉中击的同时,又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个性化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表现特征
个性化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事情反过来想一想,站在习惯性思考问题的对面。克服常规色彩逻辑思维刻板、单一、从众的局限性,以达到创造机会的目的,以寻找事物中的新视点”。在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正确地运用个性设计思维,来冲击人们常规的视觉经验,从而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它的提出以不违背逻辑为目的,不抛弃色彩逻辑思维的既定秩序,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运用大脑潜意识活动,在常规中求特异,从定势中寻觅突破,大胆而前瞻性的运用色彩,拓展食品包装色彩空间,充实包装色彩内涵,丰富包装色彩语言,使商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色彩的可变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色彩的复杂程度,但多数人都认为色彩具有的情感暗示作用,是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靠人的联想产生。因而,在食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展开设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冷饮食品的包装用冷色调,给消费者凉爽、降温、解渴的心理感觉;在寒冷的冬季,营养品、保健品等包装设计应采用暖色调,给消费者温暖和热烈的感觉。消费者的这种情感变化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他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克服常规的色彩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多角度、多视点地丰富包装色彩的设计语言,从而充实包装色彩的情感内涵,拓展包装色彩的情感领域。如“娃哈哈”纯净水的包装设计就大胆地使用了暖色系列的红色,设计师从反常规的思路出发,让人联想到红彤彤的炎热夏日,进而联想到清凉可口的纯净水。总之,包装色彩情感的个性要求设计师摆脱传统色彩观念的束缚,运用设计新视点创造出色彩设计的新感觉、新样式,使包装商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促使企业的包装设计迈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的统一
食品包装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它能否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近年来,许多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倾向于运用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融合的配色方案。中国传统的色彩强调传神、写意的韵味,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境,而具有现代感的色彩搭配则简洁、基础教育论文明快、时尚、优雅。两者的融通必然会使人产生亲切、自然、和谐、安详、人性化的心理体验,加深消费者对食品包装色彩的理解与回味。市场上流行的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饮料包装“王老吉”,采用传统的中国红和黄色为色彩视觉主旋律,向消费者发起强大的视觉传达攻势,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已获得商业成效。人们欣赏着这样经典的包装设计,感受着源自色彩魅力的高品质生活,自然会与“商品”和“设计师”产生情感的互动交流。
(三)色彩诉求与消费者心理定位的统一
2004年9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成立专业委员会。从2004到2013年,任期共两届:第一届由30名委员组成;2008年,更换1/3委员。组成了第二届专委会。
专业委员会的宗旨在于,从战略高度上创新,使“创新”与“战略”相融合,形成“创新战略”。从而成为专业委员会的正式命名。实际上,在各个方面、不同层次上都需要创新,即要创造出现实尚不存在、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为此。就要着力研究多种创新战略,并重在战略思想、理论和观点等,特别是在国家层次上的创新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委员会聚集了在战略高度上研究问题和难题的优秀学者。主要包括在国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和在各个层次上进行管理工作的学者。可以说,这就是遵从创新精神而组织起来的科学共同体。委员会始终坚持创新精神,并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对创新战略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战略的理论和观点。
委员会强调,一切创新皆要坚持自由、自主的创新精神,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创新均需要奇异构想、奇思妙想、非常规思维,才能形成超越常规思维方式,使知识得以增长,进而升华到更高的智慧水平;一切创新皆隐含着许多“风险”,但其中也蕴含着创新的契机;一切创新都在纠错中前进,因而应包容失败,但不宽容不创新,从而引领中国创新思想风潮。
学术活动荟萃新思想
为了贯彻委员会的宗旨,就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于学术活动上。自委员会成立以来,每年都坚持举办1次学术年会。一般地,每次会上都有7―8个学术报告,并相应地出版约含有15篇论文的选集。同时。每年还包括举行1―2次专题学术会议。2013年11月2―3日,在成都由专委会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团体会员学术会议。会上有10个学术报告,与会者100多人(第一天约110人,第二天约150人),6家新闻媒体对会议作了报道。
这些会议中的大量的学术论文,再经过扩展,并组织专题组,进行系统的研究,最后形成了专著2本:
其中,《国家创新战略》丛书(1),含3篇,共15章,42.3万字。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3000册;
而《知识创新战略》丛书(2),含3篇,共14章,33万字,201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3000册。
这两本专著系统地表达了这些年来研究的进展,是专委会的代表作。之所以将其称之为丛书,以利于持续地进行学术交流,并坚持下去。2013年,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将赠送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和肯尼迪政府学院学者。共24本。
荟萃新理论和新观点是专业委员会的特色。在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初期,在2009年之前,即第一届任期,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研究与创新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理论和观点。这主要包括创新的定义、创新的类别、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战略、创新的阻力、创新的复杂性、国际创新的态势。等等。这些研究的结果,都系统地形成的若干新理论和新观点,主要荟萃在《国家创新战略》丛书(1)之中:
首先是元创新理论。在各类纷繁的创新中,元创新(met-in-novation)乃创新之首。即指导如何创新之创新、起支配作用的创新。只有掌握了创新的普遍规律的创新,才能指导如何实现创新的高一层次的创新。相对地,在各个层次上、各个类别中,都存在着自身的元创新,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国家层次上的元创新。只有形成优化层次结构的创新系统,才能发挥其功能,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是创新“递进原理”。在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在器物、制度和观念3个基本层次上的创新。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且遵循“递进原理”:凡在较低层次上的创新,都要逐级地依赖于在较高层次上的创新。即在器物层次上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在制度层次上的创新;而在制度层次上的创新又依赖于在观念层次上的创新。
第三是国家创新系统和创新型国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都有其共同之处。我们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泛指在一国之内由许多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从而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它是创新发展到高级阶段而出现在国家层次上的行为,以提高综合国力,从而形成了许多创新型国家(世界上约有20多个国家)。
第四是战略性创新和创新战略的复杂性。战略性创新意指整体的、长远的、根本性的和重大的创新,在理论上就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创新战略是非常规的战略。必须有新颖的系统思想、前所未有的理论指导、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形成的战略,才能配称得上创新战略,这在理论上说。是更难于形成的战略。从而也是最具有意义的战略。因此,它们是复杂性科学涉及的领域。
第五是创新的阻滞力。创新是超出寻常的思想、理论和行为,往往会遇到习惯势力的阻碍。特别是来自文化深层的阻滞力,包括封建文化的遗毒、权本位的价值观等。在我国。主要表现在权力至上,包括“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权本位”的政府权力运作机制等;官本高于民本、人治高于法治、集中高于民主、权力高于一切的传统制度和体制;依附、服从有余而独立个性不足的人格;等等。
此外,本丛书还有一系列论述,包括创新型国家战略研究、国际创新理论的新进展、论传统与创新、儿童自主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思想创新和改革思路、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中华文化创新与第三种文化探索、论精神文化、对文明可持续性的另类思考,等等。
提出新理论和新观点。在2009年之后,即第2届任期。专委会的学术活动主要是继续深化国家创新战略研究,即进一步地朝着知识创新战略的方向展开和细化。专委会坚定地认为。知识创新战略应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因而要系统地、深入地进行研究。为此,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课题组,将历年在学术年会上的报告和论文,加以扩展。并进行了系统的再研究。最后,形成了专著《知识创新战略》丛书(2)。其中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聚集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进而提出了知识创新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包括:其一为理性进步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只有人类才赋有理性。在本质上,人类长期执着追求的目标就是理性的要求,“求知识是人的本性”。在漫长的人类史上,人的理性能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作为理性结晶的知识在不断地急剧膨胀和传播着。人类的知识越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是人类进步的标尺,人类就是通过知识来看待一切的,并需要通过知识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知识起着巨大的作用,即作为“中介”联系自然界,又作为“中介”建立起人类的社会关系。人类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符号系统之中,即知识系统之中。
其二为知识创新的进化观念。从根本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知识创新的历史。在考察知识创新、知识增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知识的进化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哲学家K.R,波普尔认为,“我们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十分类似于达尔文叫做‘自然选择’的过程的结果,即自然选择假说。”即是说,知识创新也存在着进化现象,实质上是知识创新模式的进化。知识生长类似于生物个体发育,知识系统的生成类似于生物系统发育。
其三为元知识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凡系统都具有等级层次性,知识系统也具有等级层次性,其中元知识是知识之高层次知识,是对知识深刻反思的产物。即是说,只有当知识系统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才能真正形成元知识,并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元知识更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因此只有掌握元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巨大的力量,从而元知识创新就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在国家层次上,元知识主要是治理国家的高层次知识。只有元知识创新转变成为民族的智慧、升华为精神文化,一个民族才能繁荣昌盛;只有以元知识的智慧治理国家,一个国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其四为知识创新改变世界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史应以知识进步断限,学术发达导致社会出现了三个极盛时期:希腊极盛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北美极盛时期。尤其是,在现代和未来社会中,知识起着主宰或支配的作用。富有知识是提高精神文化的基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可以断定,只有知识领先的国家,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从史实判定,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追究其落后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基于知识的发展战略;反之,若要摆脱落后状态。以至追上并超过发达国家,其最佳的战略莫过于确立起知识创新战略,即使国民继续知识化,以至高度知识化,进而上升到高级智慧水平,以致建成知识型、智慧型国家。惟其如此。别无他途。
其五为知识创新与知识自由。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自由创造,因为文明的进步是以创造为基础的,而创造潜力的发挥又以自由为前提。全新思想的产生有赖于“人性的自由同知识的理性相结合”。自由古老而又常新,轴心时代中国的百家争鸣、阿拉伯帝国百年翻译运动、启蒙运动中的法国百科全书、信息时代的网络自由等案例,启发我们认识“知识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作为活动领域,它如同政治自由、经济自由一样重要。因此,知识创新必然有知识自由,特别是自由创新的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爱因斯坦强调,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其中全面性、长期性的战略目标思想有:
第一是增加国内知识总量(GDK)思想知识创新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性创造活动,始终是思维或理性的产物,必须凭借理性思维的力量,也就是说,要不停地生成新知识。
为此,专委会首先提出,我国不能限于指标GDP,而更要追求精神财富,即努力追求人均知识量和国内知识总量GDK(Gross Domestic Knowledge)的富有,特别是,元知识(me-ta-knowledge)的富有,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的源泉。因此,许多学者十分赞赏这一观点。
第二是更新知识创新的价值观念思想。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更新知识创新的价值观念。人类创造的知识构成了一个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知识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具有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演变。其中经历了知识的道德观、知识的权力观、知识的经济观;在现代时期,正在走向知识的生存观。即人类的知识创新的共同目标应走向生态文明。
第三是揭示和扩展知识的特性思想。知识创新的重要战略目标就是要揭示和扩展知识特性,对知识有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从而能促进知识的创新和创造。这些特性包括:1.不可替代性,2.不可相加性,3.不可遗传性,4.不可剥夺性,5.不可逆性,6.非耗损性,7.不可分性,8.可共有、共用、共享性,9.无限延伸、增殖性等。
第四是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人的能力的思想。要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伟大目标,就是要充分地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内涵包括,个人的能力充分发展、组织的能力(以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群体能力或集体能力)充分发展。以及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能力充分发展。这就是实现战略思想的体现:这样。就使人更加自由、更加平等,使人增加更多的新知识,从而形成更高的智慧水平。
第五是实现知识主义社会。知识创新的最终战略目标就是促进在人类实现知识主义社会。知识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人类精神产物内容的世界,即文化现象的突现。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即“符号系统”,就是知识系统,一直在引导着人类社会向高级阶段发展。根据知识的特性,可以判定,只有“知识”才能胜过“资本”。因此,只有以知识为支配力量的知识主义社会。才能真正高于、优于和胜过不合人意的资本主义社会。
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举措思想包括:
为了贯彻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举措。这包括采用知识创新的方法、政策和对策,建立自由开放的知识交流平台,铸造知识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依法构建全民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学术思想和理论得到了好评
关键词:赫梯学;内容;定位;思考
赫梯学(德文Hethitologie,英文Hittitology)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关于这一学科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的界定,目前尚未见于国内任何工具书,也不见于国内其他参考书、著作及相关教材。国内学术界至少在口头上有一种说法:赫梯学是研究公元前2千纪建都哈吐沙城(Hattu?a)的赫梯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领域的一门学科。1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国内学术界认同了如下一些结论,如赫梯的历史极其短暂,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也不充足,其文明更是远不及古代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样悠久和重要,等等。由编写体例与所及内容来看,国内现有教材和一些学术著作正是将对赫梯学的认识架构在这样一个范围中。《百年赫梯学,千年赫梯史》一文对赫梯学的由来及赫梯历史进行回顾、思考和总结,其中谈到的赫梯学的范畴也仅限于公元前2千纪安纳托利亚半岛赫梯人的历史和文化。2
的确,表面上来看,赫梯学当然是以研究赫梯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为主旨,以赫梯语文献和赫梯人的其他考古文物为根本,探究赫梯人的历史和文化及其地位。但是,基于历史的和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内在原因,小亚半岛公元前2千纪的其他民族或者部族的历史文化注定成为赫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基于同样的原因,小亚半岛公元前1千纪的印欧人和叙利亚北部地区的新赫梯王国的历史和文化与赫梯人及其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也是研究认识赫梯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赫梯学家们虽然没有在相关的辞书中就赫梯学这个术语及其涵盖的范围给出一个解释。3但是,德国已故赫梯学权威学者诺伊教授(Erich Neu)在《赫梯学的今天》一文中,客观地总结了赫梯学研究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现状。1特别重要的是,他鲜明地指出,鲁维语(Luwisch)文献、帕莱克语(Palaisch)文献和胡里特语(Hurritisch)文献的研究事实上也属于赫梯学这个学科领域。2此外,从国外赫梯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普遍将这些领域纳入自身的研究范畴。这不仅是国外赫梯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也成为国外赫梯学界认可的一个事实。
笔者同意诺伊教授的观点并且认为,赫梯学研究的对象可能包括的范围更为广泛一些,它既包括公元前2千纪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赫梯人(Hethiter)、哈梯人(Hattier)、鲁维人(Luwier)、帕莱克人(Palaier)、胡里特人(Hurriter)的语言、历史和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它甚至还包括公元前1千纪该地区弗里吉亚人(Phryger)、吕底亚人(Lyder)、吕西亚人(Lykier)乃至卡利安人(Karer)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以及叙利亚地区的所谓“新赫梯王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一
公元前2千纪时期的赫梯历史文化与半岛其他部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已经融合并且步入到一个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的确,在赫梯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半岛同时并存着大大小小若干个国家,分布着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等等。哈梯人位于半岛的中部地区,赫梯人生活的核心地区。鲁维人主要位于半岛的西南和西部地区,帕莱克人位于西北部地区,胡里特人主要活动于半岛的东南和东部地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献,并且有着自己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
但是,应当看到,小亚半岛的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在公元前2千纪几乎完全在赫梯国家的控制下。赫梯人与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交融。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从日常生活到商业贸易往来,从宗教文化的借鉴到融入以及其他诸如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活跃在赫梯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哈梯人作为土著居民很可能已经被赫梯人接纳并成为赫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资源。特别是,胡里特人已经融入到赫梯王室,出现了赫梯帝国时期赫梯王朝胡里特化的重要现象。至今为止,哈梯语、鲁维语和帕莱克语仅仅出土于赫梯人的都城遗址哈吐沙,目前出土胡里特语文献最多的也恰是此地。哈梯语、鲁维语和帕莱克语以及胡里特语词汇和一些语法现象对赫梯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赫梯语中的不少词汇来源于哈梯语、鲁维语、胡里特语和帕莱克语,而且其动词变位受鲁维语影响也十分突出,3书写赫梯语的象形文字源自鲁维人,4等等。有的学者认为,安纳托利亚人口中的大多数人讲鲁维语,5这意味着赫梯文化中存在鲁维文化因素绝非偶然。
可以说,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已经是赫梯人和赫梯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其历史文化与赫梯历史文化在极大或者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统一。虽然赫梯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但是,赫梯国王的强权和灵活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公元前2千纪安纳托利亚基本上呈现出整体性发展态势。这种历史文化的融合和一体化,使得研究赫梯历史文化无法离开对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历史文化的学习,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和揭示赫梯文化;反之亦然。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格兹(A. Goetze)于其为《剑桥古代史》所写有关赫梯历史的章节中已经将哈梯文化和胡里特文化看作赫梯文明的一部分。1正如前文提到的,当代著名赫梯学家诺伊教授更是拓展了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亦认为,公元前2千纪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及其历史文化都是赫梯学研究必然涵盖的领域,这些部分构筑了赫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公元前1千纪的小亚半岛印欧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弗里吉亚语、吕底亚语、吕西亚语和卡利安语与赫梯语、鲁维语、帕莱克语一样,同为古代印欧语的分支。由于这些语言之间密切的亲缘关系、明显的共性以及处于同一个地域范围,印欧语言学界将它们统称为印欧语系安纳托利亚语族。根据印欧语言学家从语言内在关系等方面研究的成果,吕底亚语很可能是从赫梯语演变而来的,而吕西亚语则很可能是从鲁维语发展而来。这种语言现象的共性使得赫梯语的研究与该地区其他印欧语的研究彼此依赖。赫梯语词法和句法的深入探讨以及认清尚未释读的许多赫梯语词汇的形式和内涵还有赖于鲁维语、帕莱克语、弗里吉亚语、吕底亚语、吕西亚语和卡利安语研究的发展;反之,小亚半岛的诸印欧语的研究也离不开赫梯语的探讨。可以说,对这些语言的研究是无法分割。
另一方面,弗里吉亚人活动的主要范围恰恰在赫梯人曾经居住的核心地区。吕西亚人的渊源很可能与鲁维人密切相关,他们很可能在赫梯帝国时代已经成为赫梯国王的同盟。因此,弗里吉亚人和吕西亚人与赫梯人之间存在联系和交往不无可能。这样,无论是从印欧语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来看,还是就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言,这些同处小亚半岛的早期印欧文化之间很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内在的文化共性。因此,研究赫梯文化离不开对同一语族的弗里吉亚、吕底亚、吕西亚和卡利安语言文化的研究。在《赫梯学的今天》一文中,诺伊并未回避这些印欧语与赫梯学的关系及其在赫梯学研究中地位,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吕底亚语和吕西亚语的重要性。2
公元前1千纪新赫梯王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与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和他们的历史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不具争议性的问题。赫梯学界已经有多位学者从考古和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3他们普遍认为公元前1千纪新赫梯王国时期的文化在许多方面等同或者类似公元前1千纪的赫梯王国时期的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不仅是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在文字的使用、国王的名字以及宗教文化等精神文化方面也表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新赫梯王国统治者的身份格外值得重视与研究。赫梯帝国的创建者苏皮鲁流马一世(?uppiluliuma I.)在征服了叙利亚北部的卡尔开米什(Karkemisch)和哈拉颇(Halap)两处重镇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沙里—库苏赫(?arri-Ku?uh)和铁列平(Telipinu)分别派驻两地,并分封为王,建立起完全在赫梯人本族直接统治下的封侯国家。在整个赫梯帝国时期,卡尔开米什和哈拉颇两个封侯国一直延续发展,沙里—库苏赫和铁列平的后裔世代为赫梯国家历代国王的封侯,是赫梯国王在叙利亚地区的两个重要的喉舌和政治军事稳定力量。尽管哈吐沙城被攻陷,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赫梯国家崩溃瓦解了,但是,位于叙利亚北部的这些封侯国很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存在,他们是新赫梯王国时期重要的国家,而且至少这两个国家很可能是在先前沙里—库苏赫和铁列平的后裔的统治下,与赫梯国王仍然血脉相连。新赫梯王国时期文化与赫梯帝国时代文化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了两者间的内在血缘关系。
此外,卡尔开米什和哈拉颇等小国亦被亚述人称为赫梯国家。这样的称呼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周边其他国家认同了这些在叙利亚地区的新赫梯诸国与赫梯帝国存在着某种关系。毕竟赫梯帝国的强大在古代近东世界是具有震撼力的,他们的影响亦广泛而深远。古代近东世界阿玛尔纳时代(Amarna-Zeit)不同地区之间密切的联系使得这种认同更具真实性。1因此,有理由认为,新赫梯王国不仅保留了赫梯人的一些文化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他们视为赫梯帝国的延续。所以,学术界把新赫梯王国作为赫梯学研究的一部分也就不足为怪。2
二
赫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究竟涵盖哪些领域?在时间上抑或地域上,是否仅限于公元前2千纪印欧赫梯人的历史文化呢?
美国赫梯学家圭特博克(H. G. Güterbock)、法国赫梯学家拉劳什(E. Laroche)和德国赫梯学家奥藤(H. Otten)被称之为赫梯学界的三大巨匠。3圭特博克不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还就赫梯学研究中诸如“赫梯”等基本术语以及赫梯文明的整体性进行了界定,并在赫梯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他不仅重视赫梯语文献的研究,鲁维象形文字也是他倾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撰写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出土于博阿兹科伊的印章》。4在早期鲁维人象形文字研究中,他是的一位重要学者。奥藤年逾百岁高龄,是目前三大巨匠中惟一一位在世者。5他在象形文字鲁维语文献研究领域颇有见地。拉劳什编撰的《赫梯文献总目》成为赫梯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工具书。他的另一部重要成果《楔形文字鲁维语词典》,也是早期楔形文字鲁维语研究的一部重要参考书。6
德国学者卡门胡贝尔(A. Kammenhuber)是赫梯学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学者。作为《赫梯语词典》主编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她就已出版了关于哈梯语和帕莱克语的研究成果。7德国赫梯学家施塔尔克(F. Starke)是一位研究楔形文字鲁维语的专家,先后出版了两部这一领域的专著。8候温腾卡特(Ph. H. J. Houwink ten Cate)是荷兰著名赫梯学学者,于1961年出版了《希腊化时期吕西亚和西里西亚地区的鲁维人群体》一书。9意大利学者卡鲁巴(O. Carruba)是著名赫梯学家,发表了大量关于赫梯语文献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他亦为帕莱克语研究的专家。10老一辈赫梯学家的学术视野广阔,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指出了赫梯学家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可见,自这一学科创立以来,赫梯学的研究对象就不限于哈吐沙的赫梯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赫梯学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关注,学术队伍不断壮大,而且建立赫梯学学科的国家也是日益增多。
德国的诺伊和美国的沃特金斯(C. Watkins)是赫梯语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们在鲁维语、帕莱克语以及吕底亚语和吕西亚语等小亚半岛的古代印欧语研究方面同样成果卓著。诺伊是赫梯楔形文字研究的权威学者,他与吕斯特女士(Christel Ru?ster)完成的《赫梯楔形文字符号词典》是目前惟一一部也是最新和最权威的赫梯楔形文字符号工具书。1他在胡里特语言领域成果同样斐然,出版过一部关于胡里特语研究的专著,2后来从事胡里特语——赫梯语双语文献的研究,成果专著厚达596页。3
德国赫梯学家哈斯(V. Haas)是赫梯宗教研究的专家,然而在胡里特语文献和胡里特人的宗教研究领域也同样成就显著。德国赫梯学家威廉(G. Wilhelm)参与赫梯文献整理和出版的工程,他的《胡里特人》一书是第一部学习和研究胡里特人及其历史文化的必读书籍。4
澳大利亚学者布瑞斯(T. Bryce)是研究赫梯文明和吕西亚文明的重要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出版了《早期赫梯历史上的主要历史文献》一书。5在1998年他出版了学术专著《赫梯人的王国》,此后对该书进行修订并于2005年发表再版。在这期间,他还出版了《赫梯世界的生活与社会》一书。6这些论著渗透着作者深邃的学术思想,而且史料丰富、论证具有相当的力度,是研究赫梯历史文化的重要著作。在吕西亚文明研究领域,布瑞斯在1986年就曾出版《书面和碑文材料中的吕西亚人》(《吕西亚人:吕西亚直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历史与文明研究》第一卷)。72012年,他出版了有关公元前1千纪时期的新赫梯诸王国历史的一部专著。8从这位学者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来看,可以看到赫梯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的、真实的以及客观的范围。
英国赫梯学家豪金斯(J. D. Hawkins)长期从事公元前2千纪和1千纪小亚半岛和叙利亚地区的鲁维语象形文字文献的研究。他是该领域的绝对权威,他的《象形文字鲁维语碑文全集》是象形文字鲁维语文献和鲁维人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石。9
波兰赫梯学家颇普寇(M. Popko)1995年出版了《小亚的宗教》一书。10这部著作的内容包括了从史前、公元前2千纪的赫梯人、鲁维人等以至公元前1千纪吕西亚人、吕底亚人、卡利安人和弗里吉亚人的宗教文化。德国赫梯学者韦格纳(I. Wegner)1999年出版了她的重要学术专著《胡里特语导论》。2007年,该著作修订后重新出版,11是目前胡里特语语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学习胡里特语最新和最权威的语法著作。
目前,国际赫梯学界的领军人物德国学者克林格尔(J. Klinger)的成名之作就是一部关于哈梯人文化研究的著作。12美国学者梅尔切特(H. C. Melchert)是最新的英文版《赫梯语语法》的撰写者之一。该书是赫梯学界目前最权威的语法书。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是目前最权威的《吕西亚语词典》的编撰者、迄今为止有关鲁维人研究最全面和最新成果《鲁维人》一书的主编。13德国赫梯学家里肯教授(E. Rieken)精于赫梯人的楔形文字研究,同样也在古代安纳托利亚诸语言如鲁维语、帕莱克语、吕底亚语和吕西亚语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有不小的建树。
较为杰出的年轻一代土耳其学者扫伊萨尔(O. Soysal)近年出版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就是关于哈梯语词汇的研究。1
赫梯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是如何体现赫梯学研究的范畴的呢?《博阿兹科伊文献研究》(StBoT)和《赫梯人的文献》(Texte der Hethiter)是赫梯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两部丛书。前者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了56卷,后者也已出版30卷。2这些丛书实际上是赫梯学研究学者们出版学术专著的园地。可以看到,哈梯语及哈梯文化、帕莱克语、鲁维人的语言和宗教文化以及公元前1千纪叙利亚地区新赫梯王国时期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被纳入到这些丛书中。3
赫梯学领域另一个重要园地是每三年举办一届的赫梯学国际学术会议,至今已经举办八届。其为国际赫梯学家的学术盛会,也是赫梯学领域最为纯粹和惟一一个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代表们提交的学术论文在会后不久出版,这些论文应当说是能够表明赫梯学研究所涵盖的领域。本文仅以最近一次即第八届学术会议参会论文为例,4其中可见与哈梯人、鲁维人、胡里特人、弗里吉亚人、吕西亚人和卡利安人语言文字或者历史、文化相关的学术成果,如《从哈梯人到赫梯人:追寻赫梯母权制传统的足迹》、《象形文字鲁维语属格》、《鲁维语地点小品词与模糊小品词》、《鲁维语喉音的语音价值》、《胡里特—赫梯叙事史诗口头流传的类型》、《弗里吉亚—鲁维文化的交往》、《吕西亚王朝时期的随葬品》、《吕西亚语的地名与他们的名称》和《斯努里与卡利安人的宗教》等十多篇论文。这些论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研究对象与赫梯人历史文化的关系,更在于研究对象本身。实际上,这一现象绝非本届赫梯学学术会议上出现的偶然现象。恰恰相反,在已正式出版的历届赫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均可见这一现象的存在。所以,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已是赫梯学研究中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其存在不容漠视。必须提到的是,在这一范围内的学术论文均为历届赫梯学大会的主办方所认可。5
从这一部分的现实状况不难看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就目前国际上赫梯学研究的队伍和所研究的领域来看,赫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公元前2千纪赫梯人的历史和文化的诸多方面,但也包括该时期小亚半岛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的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等,亦及公元前1千纪小亚半岛弗里吉亚人、吕底亚人、吕西亚人、卡利安人及同期叙利亚地区新赫梯王国的历史文化。6或许有人会认为,某位学者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一个学科的研究范畴无关。这种疑问有一定道理。但是,就赫梯学而言,此种质疑甚或否定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限于一两位学者的研究,而是赫梯学国际学术队伍的共同行为,而且这些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赫梯学界的认可,被视为赫梯学学科的一部分。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论及的。更重要的是,公元前2千纪小亚半岛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和胡里特人、公元前1千纪小亚半岛弗里吉亚人、吕底亚人、吕西亚人、卡利安人及同期叙利亚地区新赫梯王国与赫梯人在历史和文化传承上有着种种联系,他们彼此间存在着历史的、语言的和文化的内在统一性。就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实质关系而言,可以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赫梯学研究对象间的客观联系所决定的。
结语
笔者认为,我国学术界对赫梯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偏差。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赫梯学的认识不仅是不完整的、十分有限的,而且将相关研究束缚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中。即便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者的观念和认识视野也不能变成一部“历史”,僵化不变、停滞不前。
赫梯学不只是研究赫梯语文献,也不仅限于印欧赫梯人的历史文化。易言之,印欧赫梯人的历史文化并不是赫梯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事实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哈梯文化、鲁维文化、帕莱克文化及胡里特文化与赫梯文化的交融,既体现在赫梯文化的起源,也反映在其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使得对它们的研究无法判然区隔,没有对其他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很可能无法揭示赫梯人的文化。1
笔者认为,赫梯学的范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理解前文已经提到,仍然有必要强调的是,坚持这种观点并把赫梯学的研究限制在这一范围内将不利于赫梯文明的研究。广义来说,赫梯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层次。首先,除了印欧赫梯人,它还应包括公元前2千纪安纳托利亚半岛哈梯人、鲁维人、帕莱克人及胡里特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此为赫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次,它也可以包括公元前1千纪该地区的弗里吉亚人、吕底亚人、吕西亚人及卡利安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以及该时期建立在叙利亚地区的所谓“新赫梯王国”的历史和文化。笔者认为,目前,国际赫梯学界实际也认同了广义的赫梯学,尤其是第二个部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外赫梯学界的认可,而国内学界也应加以重视。
如果认为赫梯学仅限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数百年间印欧赫梯人的历史文化,则会与国际赫梯学界对赫梯学的认识背道而驰。如果国内学界所要建立的赫梯学不是中国式的,那么就必须改变现有对赫梯学的认识,相关研究就不能仅仅基于赫梯语文献、局限于公元前2千纪的赫梯历史文化。没有对公元前1千纪小亚半岛诸印欧文化和新赫梯王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这种赫梯学也与国际赫梯学的研究现状不合符节。特别是离开楔形文字哈梯文化、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鲁维文化、楔形文字帕莱克文化、楔形文字胡里特文化来谈赫梯学的研究,这种赫梯学只能是狭隘的。国外赫梯学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赫梯学。然而,我们的认识落伍了,现有的认识恰恰说明了国内学界对赫梯历史文化和赫梯学的研究缺乏必要的、与时俱进的认识。国内学界需要重新树立赫梯学研究范畴的理念,客观反映赫梯学的客观发展现实。
关键词:工程教育;实践;创新;校企合作;校内实践
近20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逐渐融合了技术取向和科学取向。一些大学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开始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改革他们的工程教育以适应现代大工程的要求。当前国际上工程师培养一般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成员模式,即大学生在校期间着重进行工科基础教育,毕业后由社会提供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后成为工程师。二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即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时获得一个工程师学位,同时也是职业资格[1]。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相比较,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晰、企业不愿接受大学生实习、大学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多方面的问题。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当前工程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均或多或少地存在下述问题:缺乏合作意识从而使得团队工作经验缺乏,沟通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不了解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上岗适应慢;缺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质薄弱。这些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2]。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综合研究报告《走向创造》提出要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面向未来工程人才的素质要求,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解决“工程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工程教育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课程论”的影响,以“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创造力和设计力”为核心,加强创造意识、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方法等培养环节。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教育部牵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部分高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创新实践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好的经验[3]。
一、确立创新实践的培养目标
1.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目标。高等工程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是一个能够获得某些技术能力的地方,在大学里可以向智者学习知识,可以发展个人的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有理想、有感知并能够自省的人。据此,传统教学着重于理论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到企业就能马上从事相应的工作,要求毕业生具有交流沟通、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理解行业规则等基本能力。所以,今天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应赋予受教育者就业技能。
2.创新实践的具体培养目标。学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工程教育资源,让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就业技能。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技能就是对实际工作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问题的有效理解和有效行动,它的核心是使知识、行动和学习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具体而言,创新实践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应用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批判性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创造力,领导力和国际化的、多文化的适应性。
二、探索可行的创新实践方法
在充分了解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目标,明确工程教育培养标准、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搭建校内实践平台、解决较大规模学生的创新实践环节问题是当务之急。
1.构建校企合作培养新机制,与企业共同建立各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世界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一般都与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环节教育。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工程教育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企业参与。首先,企业直接参与工程教育。学校邀请企业中的知名工程师来承担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到项目现场实地观摩。其次,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企业积极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同时在经济上也给予大力资助,使得工程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经验,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也正在逐步协调落实各种建设机制,使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各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建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机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职责具体包括: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合作高校工程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3];组织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企业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
2.构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解决学生规模问题。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数量非常巨大,因此,我国的工程教育实践环节培养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模式,只能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之路。解决较大规模学生的创新实践不仅需要依托企业,还要高等学校自身挖掘潜力,建设与企业互补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承担工程教育实践环节培养的责任。
目前,高等学校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应重点建设两个方面:一是依托现有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础的加工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设备操作能力和产品加工能力。现在企业承担着大量的生产任务,较大规模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依靠企业来实现不现实。二是构建层次高、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实践性强的现代工程仿真设计实践平台。针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利用与企业同步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管理软件,如PTC公司的Windchill软件等,集成开发现代工程仿真设计实践平台。通过该平台使学生体验产品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加工、生产、销售到市场与服务等全过程。将学生置于企业、社会与自然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中,启发学生从全局高度和企业需求角度去思考自己应该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应该完善哪些知识结构,提高哪些素质,从而在更深层面上理解工程文化、组织结构、制造模式、设计流程、生产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制造企业运营的影响,为学生去企业进行真实的产品开发实习实践打好基础。
3.构建企业课题机制,保证学生“真题真做”。培养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校和企业共同的期望。现阶段高校和企业之间普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尚未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未能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与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上不应该将目标完全指向经济效益,而是应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我们认为企业应该将在设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将有利于学生培养的课题定期向高校,配合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将预期收益定位在得到学生课题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创新思维和未来需求的人才上。而高校应该提供经费支持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研究,将预期收益定位在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成果上。
高校在更广的层面上联系各种类型的合作企业,建立企业定期向学校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流程改进等课题的机制。通过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调整课题难度和规模,达到适合学生团队作业的要求。使学生的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本科生毕业设计、硕士学位论文等环节“真题真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强化国际交流,提升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引进来,要善于吸取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方法,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二是走出去,锻炼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人才。
学校应该大力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界、企业界的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条件的可以在工程人才培养中设立特区,比如引进法国、德国的工程教育资源,在国内建立中法、中德工程师学院,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同时,加强与国际上知名高校、企业开展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派出学生访学、实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5.建立创新实践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科学的评价是工程人才创新实践培养顺利实施的保证。过程中要对实践质量、管理质量进行动态综合考核考查,并注重过程评价,以客观反映情况。创新实践培养环节可以根据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要求,对学生参与此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质量评价要能够发现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同时,在政策层面上应建立工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给校企合作以激励政策,建立学校与企业互惠机制,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高校教师参与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性,开展更深层次的有效合作。并要做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优秀工科生源,有着正在高速发展的产业环境,这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最好课堂。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企业教育资源共同参与工程人才培养,将带来工程教育的质量提升,满足国家产业升级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余本胜,高建良. 高校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 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 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R].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