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祖旭东:曾经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尤其应当如此,只有深入把握学生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从2013年起,我们临沂市政府和教育局致力于解决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发设计了这么一系列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新型德育课程。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和教育者自身育人素养问题,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道德品质。
“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不同于传统德育课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它以问题为核心,作为驱动学生思考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完善品德修养;第二,它很生活化,我们这些视频内容都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是新闻报导的真实事件,也可能是本地本校学生的真实案例,这就大大拉近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它让德育问题专题化,以往我们总觉得德育看不见摸不着,“问题导向”课程将学生成长中分散、无序、多样的问题整合成一系列专题,更具有系统性和操作性,既方便教师的施教,也方便学生的学习。这种直面问题、逐个击破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您刚才给我们展示的这段“感恩”主题的视频课程非常生动、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请问,“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中,“感恩”这些主题是怎样确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
祖旭东: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市局从2013年3月开始,对全市9县3区、3个开发区、1个管委会的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具体来讲,我们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收集,再由我们教科研中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归纳梳理出“感恩”“交往”“人生理想”等15个专题作为第一期的课程主题,开发具有人文性、动态性、地域性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您们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视频形式的课程来推进德育工作呢?传统德育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祖旭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视频教学方式深受青少年喜爱,既可以突破以往品德课照本宣科的模式,给教学效果加分,又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实际操作,主视频来源于生活,案例取自发生在区域内、学校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体现真实性,同时保证德育课的实效性。
以往我们一直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于生活,与现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吻合度不高。而且,目前的德育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说教、学生记忆为主,缺少师生的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缺乏反面典型的警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力。另外,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面积大市,学校分布比较广,师资力量很不均衡,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统筹整体区域教育质量的角度看,这就需要一套标准比较统一的、比较容易操作的自主德育教材。基于这些传统德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就想要突破局限,创新德育课形式,通过视频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德育效果。
:对于很多对德育课怎么上没有头绪的老师来讲,视频教学的方式的确很好掌握也好普及。但是,这些视频资料具体怎么应用?课后有什么补充环节吗?
祖旭东:现在我们课题组研发出来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材料,每份都是以一张光盘和一本教师指导手册来呈现的。将学生看的视频、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电子稿及教学参考材料全都纳入其中。教学指导手册用来明确每个专题的设置目的、授课方式、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教师的总结发言等内容,为授课教师提供细致的指导。在课上,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之后会自由讨论,再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适时地总结归纳,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并且,“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课后开放性作业的布置,视频不是看过就算了,这种心灵的触动不是一时的,而是会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深化、强化,从而规避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选择初中作为这套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点而不是其他的学段呢?
祖旭东:从中小学生人生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但同时也很幼稚,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很叛逆。相比之下,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进行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初中阶段的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的思想品质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那些问题到高中再改正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中作为我们这个德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段,之后我们会扩大普及度。
:到目前为止,“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研发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各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了吗?具体情况怎么样?
祖旭东:我们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不是先开发、再应用,而是边试验、边开发,融合了全市120多名专业骨干的力量。在研发准备阶段,我们确立了70多所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在课程研发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视频案例材料的制作,学校老师们一边上课,一边就会随时补充新内容,这使得我们的课程资料非常丰富详实、接地气。具体应用时,各个学校上课和留作业的形式也很灵活,很多老师结合自身情况二度开发,这都有助于课程更好地实施。今年1月份,在视频课程研发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向各县区教育(体)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等单位及各学校印发了《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区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到现在为止,有的学校还没来得及实践,有的学校已经上过几个专题的课程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请您谈一谈,这项课程具体是怎样给学生带来了变化?
祖旭东:过去的德育课堂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基本没有学生的感悟和表达。现在我们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做道德判断,将认知化为行动。以前学生出了问题,学校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教导处、德育处的一顿训斥。现在,我们把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同时放在视频中展现给他们看,他们自己就会有比较、有认识,尤其看到身边同学的真实案例会更受触动,联想到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品德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也随着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新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内容不断拓展,活动不断丰富,咱们教育局层面都提供了哪些支持和保障?
祖旭东:首先是行政上的领导。想要切实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与我们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市局和各县区教育局与初中学校一起,坚持把德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召开“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会议,各教育局分管局长、科室负责人也经常到学校中走访、观察、研讨,成立本县区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专家团队,以便及时指导解决课程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是经费上的保障。我们通过以项目带资金的方式,加大全市德育课程实施经费的保障力度,保障专家指导费、科研费、培训费及其他运行经费的各项支出。另外,从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市局也提供了相应支持。我们实行了德育教学质量奖单列政策,对承担“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任务并有突出表现的德育教师单独进行表彰,要求各县区和学校也设置相应的专项奖,让教师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被计入工作绩效这都大大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这项课程更好地实施。
:目前来看,这项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着实喜人,请问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保证这一系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呢?
祖旭东:这套课程是我们市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调研、讨论,集中智慧共同研发出来的成果。总体来说,在整个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指导实际工作。
首先,我们有比较权威的理论基础。在界定课题时,我们先分别深度探讨了“问题”“导向”“课程”的科学内涵;同时,阅读了大量有关德育目标的文献,重点研读了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这也是“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根本依据。其次,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准确把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为前提进行的。只有明确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强调他们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关注他们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这样就保障了研发课程的科学性。另外,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选取了城市、县镇和农村不同层次的70多所初中学校试讲,经常组织工作组课程开发人员听课,也邀请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课程资源进行修订、改进和再推广。
一、聚焦德育新课标的核心价值
主题班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起,我们每一年的德育工作重头戏,就是坚持举办全市20个区县共同参与的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推动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的开展。借助德育新课标,成都市制定了“主题班会课评价标准”(见下表),我们在6个项目的设置和评价内容的确立上,准确地体现了德育新课标的核心价值。
7年来,我市主题班会课成绩斐然,加深了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生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先后出版了《我参与、我体验、我快乐――优秀主题班会课活动方案》《创新产生活力,活动促进发展――成都市中学主题班会课活动总结》等书籍,为新课程理念下德育课程的拓展与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加强多维角度的高度融合
1.“三好”与“新三好”评选相结合。进一步探索“新三好”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的导向,促进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的文明礼仪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基础道德规范,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成功和自信,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2002年3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提出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做好孩子的“新三好”要求,并在试点基础上,于2005年在全市广泛推行了争创“新三好”活动,2006年将“新三好”列为成都市中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前置条件。2011年又进一步开展成都市中小学生“争创新三好・十星评选”活动,通过在中小学生中树立一批道德先进典型,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课程资源
应该说,德育作为现阶段中职院校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自身品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切实做好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本文就通过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现状,对如何开发相应的德育课程资源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一、 什么德育课程资源
究竟什么是德育课程资源,到现在仍然还不没有相对准确或者统一的定义,而且对此相关的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大都坚持二分法,简单来讲就是指将德育课程资源定位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这个角度来理解德育课程资源,就是指通过利用各种因素,不仅包括学校平常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所涉及到的一些精神因素,像知识以及经验还有信息等诸多资源,当然也包括我们常说的人力以及物力还有财力等诸多资源。但与此相反的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其实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队德育课程产生直接影响的资源。
在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应以相应的就业为其基本导向,同时应遵循时效性以及目的性等原则。因此这就要求在对德育课程资源进行设计或者是划分时,应对所使用到的一切物力以及人力还有相应的自然资源等全部综合进行有效的划分和安排。
二、构成一个统一、系统的德育课程资源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因学校教育其自身的特点以及要求,注定课堂教学是现阶段德育教学的主要场地。在相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承载着了很多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相应的革命传统教育还有民主法制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构建一个具有中华美德以及民主法制等内容为一条的中职课程资源的主要依据。道德建设是当前教育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依据现阶段实践育人的主要要求,通过一些有目的以及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基于道德内涵的渲染以及鼓励之下,可以让学生能够不自觉的实现自身品质的有效提高。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为当前的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个人的发展空间。所以简单来讲,可以将现阶段的德育课程资源其相应的构成主体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就是教材资源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还有相关的课堂教学与相应的信息技术资源等等。
三、对德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开发和更新
(一)以当前的德育教材为其根据,并不断的去拓展其相应的课程资源
我国现阶段制定和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曾经明确的指出在现阶段的德育而出教学中,应不断的加快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课建设,同时通过对各种德育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革命教育还有美德教育等内容都融入到德育教材之中来。所以说现阶段的德育课程资源中,主要是以相应德育教材为其基本核心,并依据一定流程和标准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体系。
应该说,德育教材是现阶段中职院校进行德育教学依据,同时也是我们进行课程资源整理和优化中最为丰富也最为重要的一种载体。我们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一般都将教材叫为“课本”或者“教本”,其真正的意思就说,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教材为基础而开展的德育课堂教学。应该说,当前现行的一些德育教材其自身结构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内容页比较传统落后,有时甚至同现实生活相脱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创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是现在将“教教材”转变成为“用教材教”,并对相应的教材内容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当前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要求。
(二)以现阶段的道德实践活动作为其有效载体,将动态资源激活
应该说,现阶段中职院校的德育课其自身的实践性较强,因此通过当前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亲身体验下整个德育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能在实践当中去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这就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的德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坚持现阶段的“三个贴近”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符合”即“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及贴近实际”。
(三)将课堂教学作为其主要阵地,有效的生成课程资源
瑞士的著名学者皮业杰曾经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需要不断的增强学生自身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应该说,在现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意识,能够很好的将课程资源转化成为现阶段学生个体的自学意识以及责任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依据当前教材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措施努力的营造出一种适宜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场景,尽可能的去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验以及感悟。
四、总结
德育作为现阶段中职院校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自身品质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来切实做好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本文就通过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现状,对如何开发相应的德育课程资源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建英. 中等职业学校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4)
我们以“成长”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通过儿童自身的体验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思想品质,把德育的目标内化为基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内在道德品质的成长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身心特点、便于操作、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承载方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使学校德育更加课程化、系列化。
一、课堂德育资源
1. 学科德育渗透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近几年,我校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和融会贯通,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未来教育活力课程
学校结合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引进公益、课程、义工、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推出“面向未来, 持续发展”未来教育课程项目,增设了传统文化、国际理解、数学应用、科学生活、健康体育、环保节能、艺术修养七大项目90多个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在国学启蒙、绘本阅读、魔法数学、新闻时事、电脑绘画、无线电测向、英语话剧、球类活动中激发了潜能,培养了特长以及良好的生活情趣、艺术气质和文化品位,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培养了自信心,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专题教育课程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实践,通过主题班会、级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学习、诚信、健康、劳动、环保、守法、创新、勤俭等专题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课堂,提升学生行为习惯和素养。
4. 成长指导课程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结合心理课题《网络时代儿童成长的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对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成长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校园品牌活动课程资源
1. 校园节日课程
我校努力构建的德育特色品牌,凸显“为每个学生拥有美好童年服务,为每个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追求,我校2008年开始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之路,通过1-6年级分别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成长节、诗歌节、合唱节、器乐节、书画节、配音节、戏剧节、辩论节、游园节、爱心节等校园节日,塑造快乐学习、求新进取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展示自我、收获信心、感受快乐、健康成长。
2. 国旗下讲话课程
围绕德育目标设计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教师、家长和学生借助启迪性的故事、经典诵读诗篇、校园生活照片、视频短片、公益宣传片、爱国歌曲欣赏、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品质培养熏陶,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
3. 仪式教育课程
仪式是一种文化和愿景,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简约、丰厚、生动的仪式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是教育理想与人生梦想的集体放飞,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重大感悟。近年来,我校不断拓宽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将仪式教育作为载体,积极构建德育课程化,取得显著成效。把入学礼、开笔礼、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祭孔仪式、入队仪式、军训、毕业典礼这些显性的德育资源转化为理想的德育课程,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中化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力量。
4. 传统节日课程
精心设计,提升传统节日为精品德育课程,为师生搭建德育自我体验的平台,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通过亲子手工制作灯笼、风车、贴画、手抄报等形式,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让传统文化陪伴学生的成长。
三、生活德育资源
1. 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包饺子、开辟菜地种菜、清洗鱼池、制作水果拼盘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2. 社会公益课程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爱心义卖,向地震、旱灾地区捐款献爱心,到福利院探访老人,组织学生和启聪学校进行联谊、为启聪学校捐书、为连南小学、阳江白沙中心小学、新疆伽师县学校捐款、捐书、捐建图书馆等活动,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3. 社会体验课程
发挥社区硬件设施资源作用,如青少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商企业等,让学生在课余有自助参观、交流、学习的好去处,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学生体验合作基地”,编印《学生体验课程手册》,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舞台观察、体验、历练,课程活动后及时总结分享,展示成果,学生在德育系列课程中体验、感悟和提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了解社,激发爱社会、爱自然、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1.1德育教育形式问题
苏活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对道德的追求,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须成为道德实践,这是把教学与教育统一起来的条件之一。约翰?杜威不相信德育是可以和其它课分离教授的,他认为不应该把德育作为一个课程,成为无休止的说教,而应该使之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而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德育教育方式就是采用单独设立德育课程来进行的,即思想政治课。依上述两个学者的观点看,我国现行的德育教育方式,有失德育本身特点及合理性。
1.2德育教育方法问题
现在中小学德育最常采用的方法还是课堂讲授法,简单的说教,基本上是黑板板书,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呈现德育内容的方式变得新颖了,实质内容并没有改变。将抽象的道德内容当作对象知识来教授、灌输,借助背诵、考试等其它方法进行强制性的学习,生硬地将大量的德育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里。中学时期正值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这种硬性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方式采取不当,德育教育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2.1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较为零散,并且以文字、文本的形式居多,学习内容分散且不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动态化、专题化的方式呈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以方便学生形象直观地记忆和理解,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习得更丰富的知识。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教学步骤之一。兴趣并不是学生天生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来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引起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作用。
2.3增大教学信息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模式构建
在中小学德育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构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新模式,要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直观地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3.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德育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有关《寻求法律帮助》一课中,教师可以将《今日说法》栏目与该课主题相关的一期编制到教学内容中,上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这里既有案例过程,又有专家分析评议,还有判决结果,有声有色地展示给学生。
3.2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小学基本建立了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专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校可以专门建立一些专题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资源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方式不再是仅把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学习用作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工具。德育教师不仅可以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按德育课程自行设计网络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出发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协助学习为辅,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基于网络资源讨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两方面设计教学内容。(1)教学策略设计。①在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以阅读、谈论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创设中小学德育教学情境,通过视听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③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及相关支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2)教学过程设计。德育教师根据中小学德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主体教学内容后,将德育课程信息于服务器中,其中包括:①课程简介、要求、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上网学习前,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教学计划安排,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心理上的作预期准备;③制定教学结果评价指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①按教学计划和安排由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此阶段只是学生自由地学习德育课程,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帮助;②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的层次。自觉性的组织网上论坛:德育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因此,成功的德育课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学会思考。通过网上讨论,更能体现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通过网上论坛可以给学生提供双向的、多重的交流,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且讨论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性、互动性(协作)和建构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三大要素。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合作。当学生在共同探讨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网络在线交流、E-mail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协作学习,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3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活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智慧,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编写情境剧本,确保创设情境的条件性;②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教师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条件;③分配角色任务,进入模拟情境。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了解进行角色分配,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④角色活动开始,经历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在特定情境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的规范,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切实领会角色扮演的深意;⑤教师组织讨论,概括学习成果。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的过程进行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学生扮演某一具体角色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4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
4.1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于德育教育中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实施到教学中,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既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又要懂得德育的教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德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的整合效果。然而有些德育课程的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较慢,不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便顺利进行新式德育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回归生活,“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是本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然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往往反差较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个矛盾,对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发挥德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的老师遵照课本传授道德观点,总以为自己传授的道德观点是正确的,学生不仅要接受这些观点,而且要按照事先设定的思路和程序去接受老师的观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带有明显的暗示性,让学生追随老师的思路想问题,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转,将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强行统一到标准答案上来。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禁锢,创新思维被压抑,独立的思维能力发展不起来,导致“知”“行”脱节。双重人格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调研时,我听过一堂五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这一教学目标时,老师设计了一道辨析讨论题:“黄强在放学回家路上,看见一个小孩落水,他奋不顾身跳进河里去救人,这是什么行为?”老师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围绕这个问题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跳水救人是勇敢行为;“有的说如果他不会游泳也去救人,其结果两人都会淹死,那么这是一种鲁莽、冒险的行为;也有学生认为,如果他不会游泳,但他有救人的思想,也是值得学习的;还有学生认为去做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就不是真正的勇敢行为……。此题调动了学生的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学生的讨论非常认真、热烈,最后由老师总结:黄强英勇救人的行为是真正的勇敢行为。以此结束了这次讨论,课后我与这位老师交换意见,执教老师认为是这道讨论题的针对性不强,距离老师预设的答案指向还不够明确,导致了讨论中出现众多说法,等等。对此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组织学生讨论出现的这种现象
要打破长期以来人们既定的:“模式”,有求实精神,而教师应对这类偶发问题应给于正确的引导,对:“有救人思想的好品质”和“去做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是不可取的”观点应加以肯定,让学生克服片面性,学会全面看问题。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树立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有勇、有谋、求实、求真的精神。这是当今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新课题。作为德育课的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中无视学生主体性,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行为的作法,以适应新课程对德育课的要求。
课堂偶发事件给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要求。作为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德育教育的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实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正视和理解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新世纪是孩子和成人共有的世界。现阶段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强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 ` 少年儿童,他们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不唯师,不唯上,面临着许多新的生活课题,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来源于多渠道的大量的即时信息,倾注了极大的注意力、求知欲望,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自然会萌发出一些新观念。少年老成、思想早熟已成为普遍现象。上述课堂中针锋相对的讨论,就体现出他们与长辈们不尽相同的追求和价值观,同时也涉及到良好品质与行为价值观的矛盾。这正是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在社会、家庭等多因素的影响和熏陶下,独立思考的结果。老师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情况,才能理解学生,找到教育的新思路,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三、扩大参与面,创设丰富多样化的课堂交往活动
重视教师的人格感染和师生关系的融洽,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和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让教师的情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学生的发言,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不随便否定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使学生思想活跃、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并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追求成功的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激励。让学生在德育课学习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和关爱,并从中受到感化、召唤、激励、鞭策、建议和指导。
四、学校教育必须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学校是孩子们求知的主要天地,课堂是一个多信息作用的动态发展场境,这就要求教师既能目的明确、严密紧凑地组织教学,实现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又能正视并正确地分析课堂中的偶发问题,因势利导,不回避现实,不追求争论题的答案唯一性,对孩子们的作法、想法分析出合理性;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恰当的调空、引导、评价学生的言行。并将课内的教育与课后的延伸教育结合起来,将德育课堂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整体化、系列化。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程;教材;教法;改革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向来是与时俱进的。在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对亚洲现存的一切都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波及整个世界,新加坡亦不能幸免。但在所有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中,新加坡最早最成功地抵御了这一危机。21世纪来临之际,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未雨绸缪,于1999年4月发表声明,为了顺应变迁迅速的社会,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必须做出适当的修订。为此,新加坡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
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是基于以下理论基础的:(1)先进的科技已为学生开拓了无限的空间,并给予他们浩瀚的选择机会。因此,在面对决策和道德两难的困境时,道德认知与创意思维显得更重要。(2)全球化的冲击给作为公民的个体对国家的效忠与承诺带来永恒的挑战。因此,让学生从小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归属感,更显得无比迫切。(3)采用指导原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确保适当的有关独立情境成为各主题及其学习成果的基础。根据上述理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个人,使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能对社会作贡献。为此,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方面着手,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做出正确决定前要注意的道德准则;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面临困难时应付、处理问题的技能;在态度方面,通过灌输各种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此,新加坡中小学对德育课程、教材与教法进行了改革。
(一)《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新世纪伊始,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小学将原来的《好公民》课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课程内容发生根本变化;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名称不变,但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并规定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逐年推行(详见表一)。
表1新加坡小学各年级(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的推行
推行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年级
小一和小四
小二和小五
小三和小六
改革后新加坡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涵盖了五大主题:
1.个性塑造;
2.与家庭的联系;
3.对学校的归属感;
4.作为社会一分子;
5.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
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和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
《公民与道德教育》具体包括了十个方面28个德目,它们是:
1.了解自我:(1)自尊;(2)自我肯定。
2.廉洁正直:(3)诚实;(4)勇气;(5)信用;(6)公正。
3.自律:(7)毅力;(8)耐性;(9)礼貌。
4.责任感:(10)对己;(11)对他人;(12)对学校和社会;(13)对国家。
5.爱家:(14)孝顺;(15)家庭凝聚力;(16)尊敬长辈;(17)维护家庭声誉。
6.爱校:(18)以学校为荣;(19)尊重与关怀学校的成员。
7.团队精神:(20)合作。
8.社区生活:(21)种族和谐;(22)互敬互重;(23)关怀和体谅。
9.爱国:(24)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25)对国家有信心;(26)应变能力。
10.认识与了解邻国:(27)相互依存;(28)和平及稳定。
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每个年级包括6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列明的各个主题;每一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单元。表二是新加坡中学三年级公民与道德课教学内容。
此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新加坡教育部鼓励学校提供“5E”,即榜样(Example)、阐释(Explanation)、规劝(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和经验(Experience)等辅助活动。
(1)榜样:以能够把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所教导的价值观身体力行的校内成年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阐释:教师对各种行为都能以适当的理由给予解释,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其中的道德准则。学生对各行为的理由有所理解,就能把内在化的价值观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
(3)规劝: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实践所学到的价值观,将有助于学生改变他们的行为。
(4)环境:学校的环境、活动的展开以及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都能增强在课室内所教导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
(5)经验:学校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从错误中学习的场所。
因此,应该制造机会,让他们去关心别人、负起责任和做出决定。
(二)《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改革
为了达到公民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各个德目的要求,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即将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视为一个整体。并且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用看图讲故事等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新加坡中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的设计,采用了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为了配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个人的潜能。教材由四部分组成。(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这部分教学活动是提供条件让学生了解某个问题的深层原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形成概念——仔细思考。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教师和同学中获得资料,并把这些资料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加以归纳和总结,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资讯。(3)练习与应用——付诸行动。即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学习。(4)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学习,并把已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已形成一套综合的多媒体教材,包括教师手册、学生作业和视听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还可以灵活应用教育部国民教育处、教育部其他署、电视机构和新加坡报业控股所制作的有关教材。改革后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旧貌换新装”,“装”进了一片片薄薄的惟读光碟里,换上了用崭新的资讯科技配制的“新瓶”。
(三)《公民与道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们认为,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为此,新加坡教育部鼓励教师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表达个人经验、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小组讨论和个人反省等活动,达到以实际韵行动改变行为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新加坡教育部积极探讨,引进西方各种有益的理论,予以创新,建构新的德育方法,以适应当代社会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有: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TransmissionApproach)。
文化传递法是直接灌输道德或价值观的教学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把过去累积下来的知识、规则或道德标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讨论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通过故事、朗诵、直接问答、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所呈现的生活情景、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故事、寓言等的道德情景中,让他们辨别正误,知道是非,以便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Approach)。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恐惧和不信任感,并鼓励学生在评论之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感受,需要或利益,不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而轻易下判断。在教学上,通过家庭、邻居、学校、朋友等的生活环境来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从了解别人的动机、立场开始,培养每个人关怀他人的良好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或角色扮演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ValuesClarificationApproach)。
价值澄清法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而得出来的,分为五个步骤:(1)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2)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3)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后,做出选择。(4)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教学上,为了避免学生以自己的好恶去做选择,因而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指导,指出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或价值观,以“澄清”学生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DevelopmentApproach)。
主要是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德育认知发展,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说明原因,并聆听及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而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教学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以上四种教学方法不是僵化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时是灵活使用的,如何取舍,需视哪一种教学法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及视学生的认知阶段而定。此外,教师可采用讲述、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参观、游戏、实践等方式及充分利用视听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四)《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为了使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卓有成效,新加坡教育部还改革了评估方法与标准。由原来教育部统一考试和评估改为教师可自行拟订评估模式,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鉴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1)行为/品行检核表;<2)公民与道德教育作业;<3)简单的专题作业(反映学生对道观念、价值观或原则的了解和领悟,并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合作程度及其行为举止),如在评估小学学。生第二学期《公民与道德教育》科的等级,教师应该把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情况考虑在内(见表三)。
表3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的评估
等级
A
B
C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等级
A
B
C
评估标准
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十分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充分的知识和技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有时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没完成6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活动;
二、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要根据时展不断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学校德育内容不是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只有紧紧结合时代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良好德性的公民。新加坡的学校德育课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针对国家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的分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必然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样化倾向。在这一新的形势条件下,如何解决学校德育统一的主流文化价值与现实生活中家庭、社会产生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的冲突问题,使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校德育教材要多样化和科技化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包括课本、学生活动作业、教师手册<即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教材(包括软片、音带、大图书、大图片、教育电视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新加坡的中小学教材还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将《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也要改变过去单调的教科书的面貌,使学校德育教材多样化,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将枯燥的教材变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提高;中职;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0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反思当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不难发现,德育仍以灌输式为主,常常流于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死记硬背,不顾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接受能力。学生毫无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把德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要求。在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突破理论的抽象性的一个有效地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与德育实效性的概述
1.案例教育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德育实效性。所谓德育实效性,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
二、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优势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用案例教学法紧密地将学生与社会现象联结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案例教学中将学生所掌握知识原理、规则,直接运用与现实的案例,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时案例分析针对某一个主要问题或现象,但它还涉及到解决该主要问题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见,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不仅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
2.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德育课课堂教学着眼点不在于使学生获得那些确定的原理、规则,而在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学会理论的运用方法,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的过程。
3.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德育差距。现阶段德育差距主要体现在德育要求与现有学生德育水平的差距,差距大小还因学生的自身的素质不同而不同,通过案例教学法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在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时,发觉和体察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引发学生反思并逐步减少差距。
三、如何用案例教学法搞高德育实效性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堂的应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的准备。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教师在课前必须大量搜集材料,制定一个有效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前提,我认为案例的准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接近性:心理学认为同龄的兴趣爱好更有接近性,所以案例选择的首要原则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接近他们生活的案例,容易引起共鸣并引导他们试着去解决。
(2)多样性:案例展现形式多样性。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简单“讲故事”式的案例分析。案例展示的要有多样性,如声频、视频、图片、动漫等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
(3)教育性: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须产生教育影响和作用。案例来源于社会现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达到几个教育功能:一、个体思想的社会化。二、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三、富于学生社会角色。
2.案例的实施。一个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而案例的实施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课堂实施案例教学要做到以下三个环节:
(1)善于引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案例教学法的课堂最大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化,就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
(2)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是案例教学的精华部分,通过分组等形式让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每个人在共同经历中的反应从来都不是完全一样的,让学生在一起把各自的看法谈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其他人的思想,就会有丰富的内容,并且引起进一步的思考。
(3)总结归纳。总结归纳作为升华部分,教师的点评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整理思路,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这个环节要注重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的意义,一方面不同的学生他们所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不能几句话就能完全改变,另一方面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迈进,通过归纳总结寄语希望。
因此,学校德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革应试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创造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新方法。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地做,去领悟和体验,最终将德育的要求内化为对自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 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是当时采取的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全班讨论。”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涵义可界定为:教师根据德育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具体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双向及多向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先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已取消了入学门槛,而中职学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不愿学”、“不想学”等厌学现象。但他们动手能力较强,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中职德育的教育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案例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学法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互动,将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四个步骤:教师导向,展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的引入阶段。常见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3)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4)教师利用即时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课堂上教师以恰当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增强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长,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案例。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内容,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实现由传统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互动教学的转变。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小组讨论,后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教师可参与到小组的交流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其次,注意把握学生的讨论时间。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长,内容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发言机会。另外,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在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给予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保证讨论效果。
4.教师总结、评价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总结发言时,应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三、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应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很大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地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养成依赖、被动的习惯。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地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在案例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需要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了参与其中,需要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作出相应贡献。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见解,并发展自身团队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教学中引入具体案例,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知识的突破口,将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案例中,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掌握课程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则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
四、德育课中案例教学法的积极导向作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消除了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导向作用。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提高教学时效。
案例教学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把学习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案例学习过程中民主开放的讨论气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课堂氛围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德育课教学时效。
2.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境或问题时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案例教学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设了弹性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实践能力。因而案例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增强了德育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德育课的重要功能是实现学生思想上的成长。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而,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将继续摸索探讨案例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