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语言的亲和力与准确性。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信息。同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用一种柔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第二,板书的绘画能力。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只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才会充分吸引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黑板板书活泼可爱,用醒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课堂活跃能力。小学生生性好动,不喜欢课堂上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经常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轻松有趣的形式,寓教于乐。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该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学能力
基础教学能力是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能力。小教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欠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在校小教专业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二级甲等的过级率不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教学见习中的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不够,使得小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不少实习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不够协调、自然,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第二,板书呆板,书写不规范。不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板书呆板无趣,缺少设计。错别字、笔顺错误等问题也屡有发生。第三,过度依赖教材。一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教材,有些更是一成不变地根据教材和教参的设置授课,没有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使得授课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需各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是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力。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设计能力不高。不少学生在教学实习时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第二,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小学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时,常常暴露出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或是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教学计划;或是对学生关注不够,教学分离,导致教学效果差;或是对学生的提问或突发状况惊慌失措,不能沉着应对;或是课堂纪律差,秩序混乱,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等。第三,教学反思能力不足。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原因,教学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停留在模仿和学习阶段,过度依赖教材,知识传授局限于书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更新和组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情设计课程最优方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同时,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强化技能,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毕业时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具备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由全校公共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四部分组成,而在这四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全校公共课,比例最低的是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教学实习和见习等),专门开设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一些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没有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在实践环节上与其他教育类专业几乎没有区别。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离,不能满足学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力度不够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小教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师范院校没有在小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纳入技能训练,即使有技能训练也不成系统,而是单一的、零散的训练,缺乏从组织到实施、从课程到师资的严格管理,训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缺乏对训练进行科学、规范的考核,大部分师范院校除了普通话按照国家语委的规范要求进行考核外,其他技能如板书设计技能、课件制作技能、班级组织管理技能、科研技能等的考核涉及很少,导致技能训练的动力不足,学生在校时的教师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走上教学岗位时才暴露出问题。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形式单一
教学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提高的。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实践的时间长,并且实践的形式也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学实践一般为6到8周,如果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辅助班主任工作,真正走上讲台上课的次数非常有限。一些学校甚至安排学生回当地自行联系学校,实行“放羊式”的实习,使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只有教学实习,缺少教学见习和模拟训练,学生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不断转化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考
(一)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也就是说,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应突出师范性,强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其次应贴合小学的实际需求,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有所区别;再次是定位在本科层次的培养,与传统的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培养出的学生才是能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师院校应完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等进行调整,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就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的根本标志就是越来越容易地、有效地参与团体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实践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师院校应努力克服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不完善、与理论教学脱节,以及专业性不强等弊端,“以‘大实践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可将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三大板块进行构建,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各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集中实训环节以及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入手,全面改革和完善小教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小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设置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加大技能性实践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增加与小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体系从单一转向综合,课程内容从封闭转向开放,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实践应用。
(三)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创新改革
1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当前很多高校无论是教学型院校还是非教学型院校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虽然已经开始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但是却依然存在不足,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也只是建立在理论课堂的基础上,并没有实践教学自身独立的完整体系,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2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各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够完善,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都比较单一,内容缺乏完整性合理性,在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往往陷入一种程序化的训练,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实践环节中,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很难适应小学课堂的工作生活。并且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并不连贯,使得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凌乱分散,缺乏科学合理的递进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大、主观性强,不能切实有效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价值。
1.3实习基地建设存在不足
实习基地是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是学生提升自身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完善自我的重要领域,但是各高校却与小学实习基地之间并没有深入密切的合作,导致学生缺少实习平台的锻炼机会。此外,学校组织的校内实训过于单一形式化,教师的指导也不到位,虽然大多数高校教师都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但是却缺少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构建
2.1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按照基础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按照学生所学内容和课时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时间,要具有规划性、合理性。要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有热爱儿童、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态度。只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各高校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之后要根据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开展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要有目的的深入开展,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时要遵循递进性和层次性,确保组织的每项实践环节都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有所提升,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机制也要进行完善,不能凭借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实践档案,有效发挥考核机制的导向和改进作用,以便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到自身存在不足,并且能够不断的完善自我。
2.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为了能够及时的将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等,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校外实训基地高校应与各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提高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
3小结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孩子的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型院校要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创新改革,对存在的不足及时的进行完善,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实践技能、管理能力的培养,以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我国教师整体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凤林.教学型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31(19):239-241.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敏感期,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喜欢问教师很多问题。因此,小学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因为小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跟小学专任教师所教科目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知识文化的象征,而且小学生有强烈的“向师性”,以教师为模范,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成长过程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职前小学教师既要懂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会社会科学知识,更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小学教育活动的实践性
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都只是纸上谈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西方教育界也非常强调“实践性智慧”,强调只有把理论知识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与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直接提出“做中学”的理念,并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社会”等经验主义理论。因此,高校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课程的良好实施,才能真正促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减少以后职初阶段的磨合期,使师范生迅速成为优秀的小学教师。
(三)小学教学实践的技能性
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对象年龄越小,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年龄越小的教育对象,其学习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差距越大,教育者越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思考。特别教学实践的对象是小学生,对教学实践的技能性的要求更高,因为相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小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方式相差更大。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减少运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教学,增加直观情境教学方式的运用。小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教的内容,更要知道怎么教,从“WHAT”到“HOW”是对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出的重要要求。教育实践课程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必由之路,在课程设置上要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要强调在实践中反复训练,以适应以后小学教学实践的技能性要求。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课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
首先,时间结构安排不合理。有些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见习时间和次数都较少,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有的高校还将最后一次见习和教育实习合并。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见习最好是每学期都实施,每次1-2周,这样有助于师范生把刚刚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教育实习时间往往集中在大四的一个学期,这种一次性实习方式客观上有助于管理和减少高校的负担,但实习质量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其次,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教育实践内容主要限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对于整个学校教育运作、教育科研、教育调查等方面没有很好的重视,特别是毕业论文没有很好的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再次,层次结构安排不合理。通常来讲,优质小学接受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压力更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见习和实习经常固定在几个实践基地学校。而且,很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在教育实践期间被一直安排在小学某一年级的某一班级,没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以及不同类型的小学。
(二)高校与小学合作不紧密
长期以来,不少小学仅仅出于义务而接收实习生,有个别小学还以各种理由拒绝实习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与小学没有真正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因为缺少长效的合作机制,大学与小学间在学术研究、教学探讨等方面很难共享,而且大学与小学之间的合作协议缺少约束力。当然,我国有些高校学习西方经验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等形式的双方共赢的教育实践基地。实习支教固然是建设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一种模式,但需要支教的小学往往是农村薄弱小学,在师范生本身就需要专业成长指导的时候却长期呆在农村薄弱小学,这无疑会对师范生的发展有影响。部分专业水平尚不成熟的师范生执教小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地方教育当局也忧心忡忡,有些地方甚至提出“先实习,再支教”的呼声。
(三)对教育实践课程指导不力
一方面,不少高校教师没有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有效的分析指导。有些高校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过小学教育实际,却承担着教育实践课程教学;高校很少有专职带队的教育实践教师,在教育见习和实习时经常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轮流带队,有的时候实习分配的小学有好几所,这些教师只能是走马观花走一遍,无法因材施教的照顾到每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而且,高校指导教师很少会长期驻点进行教育实践管理,原因是本身还要承担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所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只能是抽空进行。有些高校干脆实行分散实习制度,让师范生自己联系小学实习,这种情况更谈不上专业指导。另一方面,不少小学教师也存在指导不力的现象。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实习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如果实习生的经验不足将影响教学效果,而最终教学质量会和小学教师自身教学评价挂钩。所以,有不少小学教师并不愿意真正放手,一般只把改作业、主持班会等事情交给实习生处理。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有资料显示,以前师范生的学科教育内容占教师教育课程的90%-92%,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仅占8%-10%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真正的专业成长,应该通过实践途径把教学经验建构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师范生不通过实践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学习再多也容易遗忘。但是,现行的高校教学评价方式陈旧导致很多师范生平时对待理论课程就是考前背一背,考后遗忘,并没有真正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小学教育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种危险的误区,就是认为小学要教的知识简单,所以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突出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觉得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用不上,而小学则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生实践能力不足。
(五)教师技能训练不足
近几年,很多小学反映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较差,基本功不扎实,在“三字一画”、乐器、绘画等方面体现特别明显。甚至有“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的说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过程中的教师技能训练的淡化。有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三笔一画”疏于练习,这与以前中师生三年如一日反复练习“三笔一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缺少书法教师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在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方面的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而普通话训练主要靠师范生自我训练。由于本科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靠和教学,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和上课,没有多余的精力指导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
三、改进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践课程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可以学习美国经验,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其次,高校应设置4年不间断、每学期各有侧重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增加见习次数和力度,形成四年分层次的见习体系,实习时间可以分开,没必要一次性把一学期实习时间用在一个小学之中。再次,做到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相结合,促进教育调查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最后,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技能训练课、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几个方面相互结合,使之与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贯穿、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形成一体化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二)建设双赢的小学教育实践基地
首先,高校应该效仿美国PDS模式,在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锻炼的同时也采取措施促进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以理论上的指导。其次,高校应加强政策上扶持力度,加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小学共同合作,共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再次,高校应该主动和不同类型的小学建立合作关系,让师范生在四年大学学习期间可以到不同类型的小学进行教育实践。高校要建立足够规模的教育实践基地,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真正做好,这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改革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念
一方面,高校相关领导部门要多听从师范生、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多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高校实际的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路子。另一方面,要让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真正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倡导高校相关教师深入小学实际,高校教师课堂上的案例不再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于自己观察甚至体验,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的指导也能够以实践问题为逻辑线索,更有实效性。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明确自己在教学和科研的定位,真正起到为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服务和引领作用,改变过所教内容与小学现状相互脱节的情况。
(四)加强管理环节
一方面,高校要改革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合理安排理论课程的学习,使之与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互结合。高校还要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师技能类师资,提高教育实践课程教师待遇,改进评价方式,减少科研和教学的压力,让相关教师安心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小学也应把培养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当成自身职责一部分,与高校一起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小学教师。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院校合作,美国有PDS学校类型,英国也有“伙伴关系学校”,近几年,英国对小学在培养师资方面的期待不断提高,提出要加强小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强调要增加职前教师在优质学校的实践机会,并在培训期间提供薪酬。
(五)强化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1992年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生活处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劳动工具”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紧接着,又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前后三个课程目标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0年教学大纲与1992年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两个主要变动。
一是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另外,即使不考虑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我们处理数学问题时,也不仅只是依靠逻辑思维,形象分析、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结合运用是我们早已常用的做法。
二是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这里,特别强调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一切要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第一,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这是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二,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化的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成为数学化的过程。
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学会生存”这一课题,以奠定能力训练的基础。据此,数学教育则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12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求知欲极强,正是“启蒙”的绝佳时机。使学生“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时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我们都知道,“兴趣”大多先是来源于“好奇”,继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如果在儿童产生“好奇”的阶段适时加以“激发”,那么,由一点小小的成功得到鼓励,再通过“成功的体验”,必定会使最初的“兴趣”引发为不可估量的“动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
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国1992年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内容主要有: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数的整除,应用题。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另一类,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
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必修基础课程
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等代数讲授的知识,大多是17、18世纪的成果,而抽象代数讲授的知识则是19、20世纪的成果,它不仅在代数课程这一主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抽象代数的主要思想早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多门学科中。所以,讲授高等代数之后,必须安排72学时左右的抽象代数。
转贴于 以现代几何的观点审视几何学,在保持各分支的自身特点与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几何学主线的五门课即几何基础、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与点集拓扑学有机结合。
而对于数学分析,应将其核心内容极限理论、微积分和级数理论进行认真的选择与组织,不宜照搬。基本理论的讲授要紧密结合应用;同时穿插反映微积分发展历史的数学家传记介绍,这方面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保证数学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要大胆删繁就简。对传统知识,也要尽量用现代数学方法表现,如“级数的展开”等。
(二)必修应用类课程
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
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
模糊数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数学联系实际的最初形式是解应用题。所谓数学建模,就是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抽象、简化,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进而提炼为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并验证其合理性,从而解释最初的现实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国外学者)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数学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总结为“问题解决”(problem sloving)。在此教育与学习的理念下,逐渐将学生的数学竞赛发展成数学建模竞赛,并逐渐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实践证明,这是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好方式。仅仅十多年工夫,现在已经形成几十万学生参加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在数学建模课程中,将综合介绍各种数学方法,包括代数的、分析的、统计的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其中最优化理论必不可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有效的数学工具。
(三)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文化。
我们之所以主张安排“数学文化”这门课,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小学教育阶段,单就数学知识教学来说,时间是充裕的,内容也不难。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中有两点完成起来更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看似普通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被他的老师的“不经意”指点,可能激发起强烈的“特殊兴趣”,再加上悉心的引导,将来可能成长为“有天赋的”人才。
数学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它拥有多个分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丰富和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这里,我们推荐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数学文化》。该教材展示了数学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着力介绍了大自然中的数学情趣、艺术家的数学美感、科学技术中的数学威力、数学文化中的思维与方法以及数学文化的核心精神──创新。同时,以数学特有的形式美、结构美、方法美等独具的魅力,引领学生到数学王国浏览一番,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由于教材涉及多个数学分支的知识,所以这门课程适宜安排在第四学年讲授,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增补或删减一些内容。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们有理由接受这样的观点:到今天,数学不再仅仅是“工具”,它更是一种“文化”,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
(四)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包括初等数论、常用数学软件介绍、小学数学竞赛指导、离散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
关于数学史的讲授是十分必要的,适宜安排在第四学年。由于学时所限,数学各个分支的知识学习有限,但是在学习完数学主干课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史的讲授,将数学整个学科知识比较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几年来学习的数学各分支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使学生有“一根线”贯穿在心中,并产生一种“历史感”,不仅增强对数学的理解,而且对于今后的学习意义深远。
此外,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的数学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安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满足国家课程标准对小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要求;(2)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初步“探索、求知、创新”精神的热情与能力;(3)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而每门课程的内容更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加以编排。要注意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教材之中。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综合化的改革背景下,它仍然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5,(2):79—84.
定位问题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创立伊始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培养定位不仅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高校办学理念、实力和水平的特定表现维度。而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研究意在为小学教育专业赢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并由此确定它的建设途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指明发展方向。由于小学教师专业本身的复杂性,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呈现出相应的层次性。表现为:重点师范大学和一般师范院校、综合院校是不同的。重点师范大学旨在面向全国大区为重点小学培养创新型专任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定位在培养多才多艺多能的、创新性、实践型、才艺型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并为培养优秀的教育家做准备。一般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旨在面向各省内为一般小学或部分重点小学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扎实专业和基础知识,有能力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拥有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高素质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特性不突出,难以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方向不明确,绝大部分院校采取了不分具体学科的综合培养形式,只重视不分学科综合培养而忽视按某一学科方向进行综合培养。由于学科方向不明确和各学科内容整合程度不高,不分学科综合培养模式往往使得教师的知识“博而不精”“广而不深”,进而导致具有“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教师较为缺乏,教师难以立足于某一学科去整合其他的相关学科;加之,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小学生成长的特点和差异,忽视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缺乏游戏的精神,用控制、认知、封闭取代自主、体验和创造,漠视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启蒙性等特征。其次是定位缺乏层次性、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小学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重点师范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导致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由一般师范学院和综合学院来培养,这样小学教师的质量有所下降,难以满足小学教育发展改革对教师的高要求。同时,一些师范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忽视小学教师的发展特性,按照中学教师或大学教师的模式培养,使得培养出的教师难以胜任小学教育的职业,也造成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小学教育专业定位程式化而缺乏灵活性,导致有条件的部分院校的教育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改造的情况下,就难以引导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往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发展;这样势必将一些“优秀”且“有从小教之志”学生排除在体制外,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最后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综合化程度不高,难以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侧重于学术类或理论类课程,重视课程的深度和逻辑结构,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较少,某称程度上导致教学缺乏师范性、示范性;而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深度,却忽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全面性,造成知识面的匮乏。最终势必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缺乏一定的小学课程、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能力,缺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改进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议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新兴的具有特定价值定位的专业,承担着培养优质小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提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改进策略,已成为推动小学教育发展、提高小学教师质量、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的必经之途。
(一)进一步明晰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特色和专业定位
1.进一步推进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小学教育的综合化进程
不仅要促进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教师素质的综合化,还要提高各科课程的综合化程度等。“综合培养、学有所长”是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取向。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采取以某一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培养模式。例如以语文为基础,同时发展语文教师的数学、英语、科学、艺术等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应具有某一学科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兼备其他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有所长”则可以借助分方向和专业来实现,即可设置以一门学科为基础的同时兼顾其他各学科的专业化综合培养模式。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以某一学科为主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适应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尊重小学教育使命的、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复合式小学教师,而获得其独特的专业特色。
2.寓教于乐
小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其对象是身心迅速发展、乐于自我表现、具有集体意识、需要积极鼓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借助形象与活动进行学习的儿童,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而言,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及品德和个性的培养尤其重要,这就决定着“寓教于乐”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寓教于乐”的观念,鼓励儿童去探索、去体验、去合作;因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其次,学会创设充满游戏魅力和挑战的学习情境,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游戏活动,指导他们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激发其兴趣和创造性。再次,要理解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身发展的价值,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交往、主动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师生关系。
(二)不同层次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灵活、分层定位
“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设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对发挥师范大学引领中小学教育和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的作用,加强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与小学教育的紧密联系,形成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从学前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完备体系都有重要意义。”重点师范大学的定位在面向全国大区为重点小学培养创新型专任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培养“厚基础、高能力、重研究”的创新性、实践型、才艺型的复合型教师做准备。而一般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主要是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有能力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拥有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高素质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同时要灵活对待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定位,尤其是对有条件的部分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改造的情况下,引导部分学生往小学教育专业方面发展;主要是吸引一批优秀且有志从事小学教育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进而丰富教师的来源,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
(三)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的综合程度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师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小学教师的关注开始从理论知识的范畴转向实践能力的探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大学教育实践改革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实践能力;自主创新;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104—02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池源(1991— ),女,吉林桦甸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一、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的阐释
伴随着我国教师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小学教育专业自2002年起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随着小学教学课程体系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实践能力是指实践的能力,即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实际生活和教学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依照学校规定的要求学习教学理论、学业知识、实践技能的能力;二是就读期间大三、大四学年所涉及到的学校提供的教学实践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增强我们的认识能力,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指导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将实践与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科观念的懈怠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作为“草根力量”的一线低年级教师一直是社会不被看好的角色,他们时常被看做是孩子的保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学习次之,所以,小学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受尊重程度均在其他教育教学体系之下。作为90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精力充沛,对工作和学生充满着热爱之情,但当真正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对学生的初始情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导致专业情感不够稳定,再加之小学教学内容简单乏味,工资薪酬不高,使他们逐渐懈怠,热情渐失。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滞后
小学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的滞后性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而言的。依据当今社会现状,滞后问题不可避免。
1.教师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切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将所要教的知识全部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样,不仅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会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课堂上,有些教学内容难免会缺乏适切性内容,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得来能够与他们所体验的小学教学生活建立起有意义联系的知识时,当社会发展与学校人为地发生联系时,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满、对学科专业的冷淡,最终导致其学习能力的滞后。
2.小学教育本科教学不能与新课程改革顺利接轨
我国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先后提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任务,其中第一条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可见国家已经有意识地将教育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上来,而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实践水平仍处于初始阶段,教师无法突破传统的束缚,放手学生自主创新。如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接轨,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甚少,实习学校对学生不充分信任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甚少,导致其教学能力较差。社会及实习单位对其不认可的心态,让大多数实习生对教学工作望尘莫及。究其缘由,学校基于教学任务的推进,无法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放到课堂,这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与不到教学实践中来,无法切身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也就成为制约其实践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实现其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一)遵循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原则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作为仅有的教学手段的地位目前已经弱化,科技的进步帮助教师通过声音、动画、图片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现代化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意志情趣,不仅可以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要注意的是,课程切忌不要以多媒体为全部的教学内容。
2.利用课堂活动及合作探究的方式
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充分利用课堂活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例如,课程表演、小游戏、诗朗诵、辩论赛,以个人或是小组的名义来参与,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创设教学情境,采用专题式教学
无论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是从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实践上看,创设教学情境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专题式教学。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在课本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会有一节专题讲解课,有时教师觉得它与考试内容无关而匆匆略去,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以《荷》专题为例,教师可以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分组开展活动,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并要求独立完成,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这样的课堂将会迸发出创造与智慧的火花,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二)积极参加教学实践
1.学校资金要给予支持
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研究环境,建议学校加大对教育专业学生科研方面的投资,扩大资助范围,让有意向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优秀项目中,设立一定的科研基金,让教育专业学生觉得教育科研是一项可行的专业活动,而不是一纸空文,更好地发挥钻研学科的能力。
2.实行“一导一生制”
“一导一生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在研究生领域比较常见。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实习阶段试行“一导一生制”对于离开小学教学环境多年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有很多好处,除了自己不断地观摩、学习之外,一线指导教师在教学教法上的指点无疑能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激励机制,缩短学生的适应期
“走出去”即学校提早安排学生的教育见习,让学生尽早切身感受到所开课程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对本专业课程更感兴趣,更有效地学习。“请进来”即请小学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来学校上课,与在校教师的正常课时同样安排,把他们的一线经验尽早地传授给学生,以缩短从教适应期。这样,从做中学,从小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中不断地摸索、总结,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案,一定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解决各种难题与困境,进而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认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参考文献]
[1]周培书.论调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效率[J].科技信息,2012(31).
[2]杨一.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走出去, 请进来”[J].职教研究,2007(7).
[3]高茹.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3(5).
一、隐性课程是最富有渗透性的教育因素
(一)隐性课程对个体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手段。现代文化学研究表明,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构成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其中价值规范和思维方式,主要体现为隐性文化,知识经验和语言符号主要体现为显性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显性文化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得到传播,隐性文化则主要是依靠学校的隐性课程进行传播。对课程(curriculum)的概念,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国学者福塞(Foshay)把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显性课程又叫正规课程,在叶澜主编的《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中定义为“学校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外活动”,“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主要是依靠知识的传递进行的,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这个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隐性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非正式课程。对于什么是隐性课程,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in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并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实际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
(二)隐性课程时时处处影响和折射着群体和个体的特色和风貌
作为一种教育性经验,隐性课程偏重于情意方面的非学术性内容。涵盖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及各种行为。目前主要有五种形态:第一,存在于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教科书中隐含的价值观等)作为课程具体表达形式之一的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在选择和组织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外显的知识、技能的载体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观念、规范、价值观等的载体。可以说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有外显的价值和内隐的价值两个方面。第二,伴随显性课程的实施所产生的隐性课程。(教学组织形成、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师生互动、奖罚形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都隐藏无数的教育影响因素。第三,隐含于学校物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这包括学校建筑、教学仪器、设备、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到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从校园里花草树木生态环境的保护,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从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折射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水平,无不蕴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第四,渗透在制度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学校制度是隐性课程的载体。制度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生活制度及各种仪式等,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第五,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这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学术氛围、心理气氛、组织气氛等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精神面貌等。从空间上说,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并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使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隐性课程孕育在上述的各个层面之中,即上述的各个层面都是隐性课程内容的载体。由此可见,隐性课程存在的范围及形式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动态性,作用的方式具有间接性、潜在性,作用的过程具有无意性和渗透性,作用的结果具有感染性、长效性。学生自踏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便在学校和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始了显性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学校隐性课程的感染、熏陶、诱导与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效果明显,隐性课程则需要经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收到效果。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其效果是长期而深远的。
(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施教机制和接受机制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施教机制和接受机制。首先,它是建立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基础上,利用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其次,它坚持刺激—反应性“累积原理”,即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多次累积而完成的。隐形课程作为一种刺激因素,经常反复出现必然引起学生持续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学生某种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品质。第三,它主要是通过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受到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个性”。但就其接受机制而言,学生对其影响绝不是被动的简单的刺激—反应性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历反应—选择—整合—内化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潜在课程的教育效果。换句话说,学生在环境的熏陶影响下,不一定就受到启发教育,只有当外部的信息与学生头脑中的认识、观念相一致或者这种信息的强度打破了原有的认识,才会发挥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头脑中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知识,并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显现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学生隐性知识的关注。隐性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隐性课程作用的双重性。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隐性课程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对个人发展有正面或负面影响。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这正是我们研究、重视隐性课程的目的所在,也是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以隐性课程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小学教师
隐性课程对于营造大学育人环境,培育大学精神有着重要意义,积极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培养的小学教师要特别突出人文性、专业情意等综合素质,小学教育专业需要以隐性课程培养“会教育”的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需要关注教师个体的非学术性发展
随着教师专业化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任课教师能够敏感于本学科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资源,把它们发掘并艺术地呈现出来,使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影响整合在一起。未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提问者、辅导者,同时也是聆听者、欣赏者、关怀者,是学生的伙伴、照顾者、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自然携带并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这种镶嵌在知识事实和学校生活过程中的价值观影响,绝不是诉诸课程文本和简单的道理即可实现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对教师自身的德行操守和人格魅力有内在的、必然的期待和要求,这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尤其是我们正在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支持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其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学习的情感、动机和健康的价值观。教师能否在上述方面影响学生,这将成为新的时代要求,并被日益凸现出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个体学到的非学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东西更能从整体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以往的教育目标在知识、技能、态度三者中知识第一、态度和技能第二,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全球展望》中提出的教育目标的新三级却是把态度和技能放在人的发展的第一位。态度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确立不仅需要书本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榜样的激励、环境的熏陶、活动的暗示和实践的体验。显然隐性课程在培养个体的这些非知识性素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也表明了隐性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教师更具有特殊性,小学生的发展过程对教师有更多、更重的依赖性,为此在教师培养中,既要关注其知识、能力等学术方面的发展,也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教育信仰等非学术方面的发展。要努力实现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态度的统一。
(二)专业情意是小学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
当代中国著名小学教师斯霞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童心母爱”,充分体现了对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素养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面对的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少年儿童,6—13岁是小学儿童身心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他们从游戏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进入以课堂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学校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刺激着儿童的生长。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和孩子日复一日在课堂、教室、校园里的交往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长度、频度,以及学生特定身心年龄阶段的易感性等特征,使小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道德显得格外重要。他们不仅在穿衣打扮、言谈举止等外显言行上为学生所模仿、遵从,而且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在其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由内向外自然地投射出来,无形地持续地存在,有时甚至能决定和改变学生的一生。小学教师要会“教学”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我们说教师会教学是指会教“知识”,会教“教材”。如果教育专业的学生仅仅具有了教学的知识和技能,那他只是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代言人,只会“教学”而不会“教育”。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尤其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他必须有“爱”,爱孩子,爱学校,爱教育事业。他还要用一颗不老的童心去观察孩子,去理解孩子。他要有好的仪表、良好的品德、广博的学识、强烈的责任感,以不负孩子们的崇拜。他要会沟通,能创新,不断地为孩子们创设最优的发展环境。近年小学在招聘教师过程中对于未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交往能力、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合作精神、集体观念、心理健康状况等隐性的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隐性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情意(如职业理想、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维持专业的动机和积极性等),个人对显性知识的理解、体验、实践、情感表达,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深刻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教育常识”以及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的信念。这些素养比较内隐,不易测量,难以通过训练获得,需要在专门的隐蔽课程或精心设计的教育环境中陶冶体验而成。
三、以隐性课程凸显小学教育的专业特性,促进小学教师特质的养成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教师具有不同于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特质。我们在学习、总结、研究国内外培养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本科生的实践,对小学教师的特质有了如下认识:在人格上应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在知识结构上应更突出其综合性和生活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其技能性和艺术化,应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应养成思维模式和半童性。朱小蔓在《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强调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过程,强调教师社会化的过程,强调教师是养成的,而不是训练成的。它是一个贯穿教师生命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解构和建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高度融合,其隐性课程的建设首先应具有高等院校隐性课程的特性,营造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学术氛围,培育大学精神,同时需要精心设计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建设方案。
(一)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知识与技巧、能力与修养是综合的,又是广泛的。对于将来的教育对象———儿童来说,他的知识经验是综合的。他们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也会与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有更多的联系。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在显性课程之外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发展知识与技能的广博空间,提供更多接触小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机会,使学生知识面广,会教育,会管理,会沟通。另外与其他综合高校相比,教育性是师范院校要强调的一个特点。一方面,教师群体更应该维护师表形象,在仪表、敬业、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给未来的小学教师树立一个好榜样。另一方面,教师更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教师的角色转化。在仪表上,语言上,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引导,课上课下更多地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与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儿童性
儿童性是小学教育专业最显著的一个专业特性,也是区别于其他师范院校的一个特征。儿童性在隐性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校园主题活动的儿童性。如简笔画比赛、儿童剧表演赛、小制作比赛、课件制作大赛、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设计大赛等。其次是校园学术活动的儿童性。例如,关于儿童成长中的问题的调查汇报,围绕小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讨论,关于“惩罚是不是一种教育”的辩论赛,知名特级教师的演讲等活动。关于儿童的学术讲座以及学术讨论会等都体现出学术指向上的儿童性。第三是校园环境设计的儿童性。在校园雕塑上体现童心、童趣。学校的宣传栏、展板要传递师爱的神圣,以唤起未来教师对儿童的爱心,拉近学生与儿童的距离。
(三)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教师首先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知识,教师要跟学生交往,发展一种建设性的教育关系。教师需要协调各种社会资源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例如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与家长以及社会其他部门的交流与联系。小学教师需要较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丰富的社会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曾经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过追踪调查,调查显示部分学生有孤芳自赏、愤世嫉俗的倾向;还有的学生自我封闭,在工作中缺乏交流能力。在培养小学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多组织与教育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育社会实践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时代特征,了解教育现象的社会性本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全面了解社会的机会,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定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为学生知识的建立以及工作态度与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现实依据。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社会性可以通过组织暑期支教队、教育考察团、小学联艺会、兼职辅导员等形式获得。
四、小学教育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的几点设想
(一)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这一说法通俗而深刻,它清晰地区分了学科专家与学科教师的职业工作特性及其不同要求。美国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这个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这个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标准;第三,这个学科对社会的发展及贡献是什么。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而且了解学科历史、学科方法论、学科的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标准,培养对本学科高度热爱的情感、信念。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显性课程的优化,使课程结构更加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针对性;更加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基本素质的形成。其次,隐性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环境、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社会学、文化学的因素为教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最后,通过合理的结构,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融合成一个整体,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弥补,必然构成一个“大课程”的有机整体。这种有机整体是合乎规律地组成的,是没有内耗的整体,因而能发挥最大的功能,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二)注重教师群体的非学术影响
高师教师作为学生的自我对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在小学教育本科这样一个新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作为未来教师的教师,不管是从自身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小学教师的培养来说都是进行隐性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1.教师群体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影响仍然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专业知识的获得,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教师的影响都是第一位的,具体数据见表1。
2.大学生期待教师的非学术影响
对初等教育学院和一所师范大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对教师和校园文化的期待。大学生们认为做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①人格方面:有高尚的人格;气质独特,有个人魅力、社交能力;有民主与自由的观念;有育人观念,能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同时,不要太理想化,要承认社会现实。②业务能力方面:有结合实践的能力;博学,有学术能力;有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能认真备课;有专业操守和严谨的治学态度。③对待学生方面:以学生为中心;不偏激,有自主判断力;能包容不同意见。
(三)确立教师教育的主体文化
学风、校风、校训建设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资源,最能集中反映学校文化。一个深刻鲜明的校训对整个学校的建设意义重大,它为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方向或主调。学校制度、师生活动、环境建设都反映了这样一个主调。例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影响了无数走在自强与自我完善道路上的学子。要建设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隐性课程体系,首先要提出有特色的反映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的院训。院训的产生要反映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在表达上要具体,有专业特色,有时代感。
(四)对中师隐性课程的建设做有益的反思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前言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 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关键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知识;教学技能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作为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院校却依然冷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高师院校小教本科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多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疏离了实际教育实践,结果培养出的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小学教育岗位的人才素质需求出入较大。特别是高师院校学生在实习后往往更能体会到所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在发展,而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这些矛盾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尽管近年来国内各师范院校对实践教学逐渐重视,但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程及其教学功用仍然难以体现,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如实习形式单一、实践内容单调、专业技能衔接不连贯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小教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出路。因此,我们急需构建一套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使毕业生不但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意义
(一)提高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面对社会急需高水平师资的这种需求,作为高等师范专业来说,我们应该大力改变职前教师教育现状。相对于中师水平、大专水平的小教学生,我们的小教学生应体现出自己的本科优势从而具备核心竞争力:不仅应该在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养成等技术层面略胜一筹,更应该在教育信念教育理想等软件层面显示出我们的优势。只有这样,我校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
(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文科课程的重置,有利于师生焕发人文情感。教师厚积薄发,构建文科专业特色;学生学有所长,追求个性发展。
(三)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和文科内容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小学教育要重视训练。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讲解,转换教学思路,赋予人文性内容以情感的内涵。
二、目标
小教本科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培养优秀的职前教师。[1]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鲁姆)我们首先要知道,小教文科究竟要培养什么人。
小教文科培养的是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而不是一批文人;小教文科本科的学习不是小学语文教师单纯的学历进修,而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提高;小教文科本科培养的不仅是既有一定文科专业水准又有一定小学教育知识的老师,而且还应该是懂得将二者有机沟通并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师。换言之,这样的老师,必须具备两种眼光:一是用本科的文科专业水准去把握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二是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来强化、提本科段的文化学习。
介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以专业课程发展为核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文科特色;即培养具有丰厚人文素养、从事小学文科教育教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具备从事小学文科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三、构想
(一)整合课程结构,突出师范性
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二)颠覆教学方法,突出示范性
侧重理论的课程,如《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和《汉语通论》等,采取“教-学-做”的“三合一“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基于研究的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重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多组织讨论课。
侧重实践的课程内容的,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和《阅读与写作》等,采用”观摩-评议-体验”的“三合一”教学模式。其中“观摩”指三方面内容:基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师本人的现身讲解、当地名师或新教师等上课说课、或者多媒体的视频材料等,以示范性影响、改变大家。
(三)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其特色性
首先,加设特色课程:如《民间手工制作》等,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其次,对学科内部加设特色内容,比如《唐诗宋词选读》就可以以唐宋诗词作品为依托,研究诗词鉴赏的方法,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还可以分成以下语文特色小组(分组设置组长。联合素质学生会,定期搞活动)(以下小组名称暂定):语言训练小组(演讲、朗诵等语言类)、设计训练小组(书法类、主题班会设计、班徽设计)、制作小组(板报制作、网页设计、手工制作等)和歌舞小组(填词作曲、影视配音等)、综合组(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
(四)优化培养途径,突出实践性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走进小学课堂,走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活,还要参加当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亲自体验并现场研究小语教学。从日常教学,到集中的实习上课,都要着力突出实践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小教专业才能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在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同时,通过具体的教学改革研究,从小学语文方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实施配套改革,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坚定的教育信念,使他们有一种教育者的胸怀,这是他们现实就业和终身发展的可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