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化工培训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培训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工培训个人总结

第1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1.1标准监督检查不到位

对现有标准实施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实施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往往是公司检查前才会对工区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是阶段性的、并不是长期的,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1.2标准化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

标准化工作和执行存在“两张皮”现象,即制定标准的员工往往未参加或很少参加现场工作,制定出的标准与实际工作脱节;而进行现场工作的员工不参与标准化工作,在现场工作时不按照标准化流程要求进行,没有真正实现通过标准化规范管理的目的,未做到标准化工作与各岗位的有效融合。

2对策实施

2.1健全组织结构

成立以工区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组,制定工区标准化工作方案及目标,明确员工职责,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能动性,提高工区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和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以标准化的方法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2.2提高标准化意识

提高标准化意识,重点提高工区全体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使之高度重视、支持标准化工作。通过举办标准化培训班、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普及标准化知识,了解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以便把标准化工作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3建立常态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采取计划管理、内部评审、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常态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完善工区标准化体系。①计划管理。根据上级标准化有关安排和工区实际工作,实施“双计划”推进管理,由工区标准化员编制工区标准化工作月度通用计划,定期发到各专业主管、班组标准化员手中;由各专业主管、班组按照计划实施,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标准化工作,对本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进行落实,并定期报送标准化周工作总结和月度工作总结;计划完成情况作为工区工作例会重要报告事项,对未按计划完成工作的主管、班组,纳入工区月度业绩考核。通过统一计划管理,明确了工作方向,统一了工区标准化建设步伐。②内部评审。挑选经验丰富人员,成立由工区负责人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组,并编制《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于每月月底,由工区标准化员负责组织协调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对各专业主管以及各班组的标准化有关内容进行评审,填写《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及时反馈到各相关人员手中,并对共性问题在工区内进行公示,引导工区人员针对本岗位、本专业标准化内容积极开展自查,查漏补缺,使各项文件更加完善。③整改落实。针对发现的问题,对“三步走”方法进行整改。第一步由本岗位人员根据《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提出的问题自行整改;第二步,对于整改中的困惑问题由各专业主管、班组共同讨论解决;第三步,对于有争议问题提交工区标准化员,由标准化员负责指导或联系相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为确定问题切实整改到位,由工区标准化工作组对当月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工区内部业绩考核当中。

2.4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工作

组织每名员工结合岗位实际,总结工作经验、优化业务流程、参与制定标准,将工作目标、要求、考核指标等逐条细化、定量描述,将技术、方法和经验写入标准,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工作标准,每个流程都有明确要求,每项操作都有作业指导书,切实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倡导员工“写我应做、做我所写”,在每项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事事有章可循。

2.5做好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工作

加大对标准化人员培训力度,不仅组织人员学习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业务工作、如何编写现代企业标准等相关知识,还进行岗位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写作的相关培训,从各方面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3取得成效

3.1安全管理的提升

以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契机,工区规范了生产现场作业流程,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和评价考核,在较大工作现场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针对倒闸操作、停电作业、带电作业及登高作业的不同范围,制定不同的、标准化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力求“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截至2014年9月底,工区实现安全生产8453天。

3.2员工素质的提升

标准化建设的过程,是集中全体员工经验和智慧的过程。通过标准化建设,员工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对上级文件的要求做到了熟悉掌握,将老师傅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完善的环节进行了认真研讨,在思考、改进、执行的过程中,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了有效提升:员工在各类竞赛调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跌落保险支撑绝缘子、电缆芯外半导电层划刀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3专业管理的提升

通过标准化工作闭环管理,工区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标准化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真正做到了以标准化手段指导实际工作。工区全年共梳理岗位规范18个,完善管理文件42项,修订作业指导书72个,规范工作流程44项,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紧密衔接,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4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工区各班组环境整洁、设备摆放规范、工作记录完整,员工养成了依制度办事、按标准作业的习惯。带电作业、配电抢修、配电运维、配网建设各类作业现场全面实施标准化作业,做到“100个人做一件事,结果一致;一个人做100次,结果一致”,保持了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4结论

第2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一、工作目标

推进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人口信息化应用水平,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一)围绕自治区下达的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指标任务,补充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统筹安排,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人口计生、公安、统计、民政、卫生等部门,对人口信息出入较大、统计误差率高、人口信息不完整的人口基础信息进行再核查。特别是要协调公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补充完善公民身份证信息,确保公民身份证等人口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统计准确率达到95%以上。

(二)抓好全员人口信息化再培训。各县(市)区既要通过强化培训来确保全员人口信息质量的提升,又要积极组织参加区、市的业务培训。四月份,市将分县区举办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化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确保县、乡两级工作人员能有效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注重做好日常的升级培训。目前,全员人口宏观管理信息系统正处于完善阶段,有些应用功能需要升级,我们将把每次升级部分的功能及时反馈县区,利用短训的方式,确保基层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应用功能。

(三)进一步强化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各县(市)区、各乡(街)镇要按照区、市的统一部署,组织人力抓紧做好深入细致的核对补录工作,通过进一步的补录,把错报、漏报、漏填的个案信息按规范要求在数据库进行完善,确保全员人口基础信息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真实可靠,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进一步提升人口基础信息核查的重点。全员人口信息包括常住人口信息、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及流动人口信息,这是今年自治区平时抽查考核的重点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常住人口信息质量提升的难点是身份证信息质量,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身份证覆盖率、完整率、准确率有明显的提高。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提升的难点是育龄妇女的出生、妊娠、避孕等信息质量,要通过深入宣传、服务和走访、入户核对等形式将信息及时收集、补充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是今年提升全员人口信息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人口流动性大,收集个人信息困难以及户籍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或收集的不完整等方面,务必要通过国家PADIS平台或与户籍地取得联系等方式进行完善。

三、实施阶段

今年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

(一)安排部署阶段。制定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方案、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案,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加快信息系统的测试,抓好信息系统的培训,完善系统应用功能。

(二)组织实施阶段。制定下发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培训工作,配合做好信息系统的测试,组织对人口信息数据质量进行补充完善,开展抽样调查考核。

(三)总结巩固阶段。总结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对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创新人口服务和管理,健全工作机制,为2012年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具体要求

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把全员人口信息化工作作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部门联系会议,交换人口基础信息,研究部署各阶段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县(市)区要统一思想认识,将工作任务细化并落实到个人,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切实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乡(街)镇、村居也要把任务进行量化,按片分包落实到人,做到个案信息变更及时,人人信息准确健全。

第3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化工系对实训基地6S管理做了详细的计划,加之前期动员与培训等及时而到位,职责范围划分的很明确,使得6S实训顺利有序的开展。

一、2011年至2012年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实施内容

2011年3月化工系成立了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确认了推行计划和方法,制定了推行方案,2011年6月聘请了辽宁北方煤化工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陶咏梅为我们做了关于6S管理的精彩讲座,还到化工系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勘查培训,让大家清晰的了解了6S管理内容,6S管理方法以及理念。陶部长还留下了珍贵的6S活动培训手册和6S及目视化管理图集等珍贵材料,教师和学生都认真做了培训记录,培训结束以后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还针对培训和讲座内容进行了6S培训测试,学生写了6S管理培训总结,综合以上实训基地6S管理前期培训情况效果卓越。

自2011年6S管理在化工系实训基地开展以来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就开始着手现场文字、图片及看板的布置,至2012年已经逐步完成,现场标示规范,图片鲜明有序一目了然。时至2012年3月以前,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现场管理及运行规范制定当中,分别完成了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化工实训基地6S管理手册等一本管理手册;三个管理标准;六个工艺操作规程;六个工艺考核评分标准;六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6S管理运行监控表制作当中,分别完成了实训基地日常点检表、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巡检记录、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等监控表格,这一系列标准、规程、制度、监控表格也在制度的同时,在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的管理下有条不紊的实施,并把实训基地6S管理推进正轨,最后我们还要将进实训基地6S管理进行小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在6S管理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吸纳意见,不断检讨修正。

二、6S管理心得体会及经验

(一)整理、整顿

1、明确区分了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清除了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废品和废料。明确制定了废弃物明细表,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办法。

2、物品的分类、整齐摆放、标识、定位都得到初步效果,不过还要继续细化分类,做更多的标识牌使实训场所一目了然。

3、对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使得部门中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对现有文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文件柜、文件盒以及文件的标识、标签。

(二)清扫、清洁

集中清扫和自觉清扫,并加以制度保障。

1、集中清扫:对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墙壁、地面的灰尘、油污做了彻底清扫。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玻璃擦拭光洁明亮。对实训中心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自觉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督促每位学生做到“实训间隙勤清扫、上课之前小清扫、下课结束大清扫”,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实训环境,坚持分工负责,每日进行检查、反馈,使实训现场和办公区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三)素养、安全

1、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展现学生的风采,我们规范了学生的衣着、行为等规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风貌。

2、对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清洁,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3、对带电仪器明确标识安全警示,安全标语等等。

4、为了宣传6S管理实训,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实训培训,并利用会议积极宣讲6S的知识,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6S管理实训的内涵及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训实训中心在6S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实训中心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取用方便。办公区域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文件资料取用方便,提高了实训效率。学生思想稳定,出勤正常,行为规范。安全事故没出现一起,安全态势良好。

接触到6S管理后才知道它的博大。其实,6S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学生全员对现场环境的改善,达到提高实训效率,实现标准化操作,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文化和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6S管理的积极性,使之全员参与进来,充分认识6S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实训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小到对个人所有事情的整理,大到对劳动生活环境的整理,使复杂、纷繁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正所谓通过改善环境、享受环境,用环境育人。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大道,一旦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它,那将是受用一生的事情。

(四)推行6S感受

1. 6S对实训效率的影响

在日常的实训中,突出的问题是要查找和使用以前的某些图纸、资料、备件、工具、仪器、仪表等,往往翻箱倒柜,东找西找,大部分时间浪费了,实训效率很难提高。6S管理的全面实施使我们的实训场地宽敞整洁了,大大减少了寻找资料和物品的时间,实训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2. 6S对实训空间的节约

以前我们学校的实训车间、仓库内的实训材料到处堆放,空间狭小,自学校推行6S管理以来,我门各办公室、实验室下大力量进行整治,充分运用整理、整顿的方法。现在我们的实训车间变得宽敞明亮,为安全、高质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 6S可有效确保安全

我们实验室存在触电伤害等危险源,确保安全是我们实训的重中之重。安全标识的使用,安全通道的明确划分,现场的有效监护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我们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4. 6S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6S,我们将大家平时收集、编写的技术、管理文档分类存档、资源共享,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可比拟的方便。在实训中大家也能够按照6S标准行事,把6S的理念带到自己的日常管理实训中,及时对电子文档进行整理等习惯,力求管理实训的高效、高质,使6S贯穿实训的每个方面。

第4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1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配电运检工区现有员工50人,下设配电运维、配电检修、带电作业、配网建设四个班组,主要负责城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管理、倒闸操作、维护检修、故障抢修、带电作业以及配网自动化、配网建设等工作。自2008年以来,在公司的领导下,工区积极进行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1标准化意识淡薄管理层、员工标准化观念淡薄,对标准和标准化的作用认识不足,不注重实际应用,没有把标准化工作作为提升现有管理水平的手段。 

1.2标准化人员素质不高工区标准化人员为兼职管理人员,存在工作时间有限、专业知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少等问题。标准化人员水平有限,标准化实施起来有难度,在制定标准时会走弯路,花费的时间长,修改的次数多。另外各班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计算机水平和文字水平有差别,因此造成标准化建设水平不均衡,不能真正发挥标准化规范班组工作的作用。 

1.3标准监督检查不到位对现有标准实施监督和考核力度不够,实施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往往是公司检查前才会对工区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是阶段性的、并不是长期的,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1.4标准化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标准化工作和执行存在“两张皮”现象,即制定标准的员工往往未参加或很少参加现场工作,制定出的标准与实际工作脱节;而进行现场工作的员工不参与标准化工作,在现场工作时不按照标准化流程要求进行,没有真正实现通过标准化规范管理的目的,未做到标准化工作与各岗位的有效融合。 

2对策实施 

2.1健全组织结构成立以工区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组,制定工区标准化工作方案及目标,明确员工职责,对生产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的能动性,提高工区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和各项任务指标顺利完成,以标准化的方法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2.2提高标准化意识提高标准化意识,重点提高工区全体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使之高度重视、支持标准化工作。通过举办标准化培训班、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普及标准化知识,了解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以便把标准化工作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3建立常态机制在具体工作中,采取计划管理、内部评审、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常态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完善工区标准化体系。①计划管理。根据上级标准化有关安排和工区实际工作,实施“双计划”推进管理,由工区标准化员编制工区标准化工作月度通用计划,定期发到各专业主管、班组标准化员手中;由各专业主管、班组按照计划实施,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标准化工作,对本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进行落实,并定期报送标准化周工作总结和月度工作总结;计划完成情况作为工区工作例会重要报告事项,对未按计划完成工作的主管、班组,纳入工区月度业绩考核。通过统一计划管理,明确了工作方向,统一了工区标准化建设步伐。②内部评审。挑选经验丰富人员,成立由工区负责人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组,并编制《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于每月月底,由工区标准化员负责组织协调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对各专业主管以及各班组的标准化有关内容进行评审,填写《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及时反馈到各相关人员手中,并对共性问题在工区内进行公示,引导工区人员针对本岗位、本专业标准化内容积极开展自查,查漏补缺,使各项文件更加完善。③整改落实。针对发现的问题,对“三步走”方法进行整改。第一步由本岗位人员根据《配电运检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意见单》提出的问题自行整改;第二步,对于整改中的困惑问题由各专业主管、班组共同讨论解决;第三步,对于有争议问题提交工区标准化员,由标准化员负责指导或联系相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为确定问题切实整改到位,由工区标准化工作组对当月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工区内部业绩考核当中。 

2.4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每名员工结合岗位实际,总结工作经验、优化业务流程、参与制定标准,将工作目标、要求、考核指标等逐条细化、定量描述,将技术、方法和经验写入标准,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工作标准,每个流程都有明确要求,每项操作都有作业指导书,切实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倡导员工“写我应做、做我所写”,在每项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事事有章可循。 

2.5做好标准化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对标准化人员培训力度,不仅组织人员学习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业务工作、如何编写企业标准等相关知识,还进行岗位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写作的相关培训,从各方面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3取得成效 

3.1安全管理的提升以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契机,工区规范了生产现场作业流程,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和评价考核,在较大工作现场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针对倒闸操作、停电作业、带电作业及登高作业的不同范围,制定不同的、标准化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力求“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截至2014年9月底,工区实现安全生产8453天。 

3.2员工素质的提升标准化建设的过程,是集中全体员工经验和智慧的过程。通过标准化建设,员工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对上级文件的要求做到了熟悉掌握,将老师傅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完善的环节进行了认真研讨,在思考、改进、执行的过程中,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了有效提升:员工在各类竞赛调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跌落保险支撑绝缘子、电缆芯外半导电层划刀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3专业管理的提升通过标准化工作闭环管理,工区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标准化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真正做到了以标准化手段指导实际工作。工区全年共梳理岗位规范18个,完善管理文件42项,修订作业指导书72个,规范工作流程44项,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紧密衔接,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4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工区各班组环境整洁、设备摆放规范、工作记录完整,员工养成了依制度办事、按标准作业的习惯。带电作业、配电抢修、配电运维、配网建设各类作业现场全面实施标准化作业,做到“100个人做一件事,结果一致;一个人做100次,结果一致”,保持了安全生产良好局面。 

第5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深度融入式;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创新力

1 概述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第6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一、工作总结

1.全面负责总工办部门管理工作,负责全厂工艺技术工作;

2.对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及考核;

3.主持全厂工艺技术探讨会及工艺技术改造会;

4.初步形成公司质量计量、节能、标准化管理体系;

5.建立健全各类技术台账,加强各类技术文档规范管理;

6.加强部门车间之间的沟通协调,便于各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7.督促各车间加强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要有计划,持之以恒;

8.编写各类操作规程及技改技措方案,更新工艺技术改造图纸,修改和整理工艺操作规程;

9.做好公司对外各种技术交流及生产数据汇报工作;

10.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及素养的提高,如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证;

二、感想与体会

1.态度决定一切,工作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熟悉岗位业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2.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勤于思考,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技术为中心的总工办,这样会使我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3.加强部门车间之间的沟通,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强化中浩团队意识,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我们的团队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4.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关爱员工,共同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中浩大家庭。

三、存在的不足

1.工作方式不灵活,自己单独去干完,没有充分利用部门车间职能资源,做事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划清界限,哪些是本职工作,哪些是提供的帮助,都要想清楚;

2.做事拘泥细节,有拖沓现象,一味追求事物的完美,不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细才是最好的。进度、质量、成本综合考虑,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随时修正。事事做细往往会把自己拘泥于细枝末节中,学会不完美也是工作中的一个进步,也是对精细化工作的一个要求;

3.缺少平时工作总结,今年在工作总结上有了进步,但仍不够,如果每天、每周、每月都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是与非、得与失,会更快的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此项也作为重点来提高自己;

四、针对总结及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提出几点要求:

1.进一步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积极搞好部门车间协调工作,进一步理清关系;

3.继续壮大总工办技术力量,增强技术能力,全身心做好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监督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4.积极完善自我,加强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分析准确性;

5.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大局观,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6.加强平时工作总结,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尊敬的公司领导:

通过我在公司一个月的工作经历对自己的长期发展进行了个人定位,下面针对自己在沟通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的优缺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总结。

一、个人定位:

1.沟通能力:

优点:和领导同事人际关系上相处十分融恰,同事之间工作交流比较畅通。

缺点:与领导、外部社交在工作方面沟通还有待加强。

措施:多与领导谈论些工作方面的事情,让领导给自己提工作上的建议或意见。

2.管理能力:

优点: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缺点:工作变通还有待加强,管理模式较僵硬。

措施:跟领导学习经验,从书本中找经验,从实践中找经验。

3.适应能力:

优点:归属感、责任感、适应性强。

缺点:工作分析中缺乏总体把握的思想。

措施:以后多注意从一个总体大局上出发,思考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

4.专业能力:

优点:理论知识强,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强。

缺点:实践经验不足,尤其对一些工程上的流程、工艺不太懂,对材料、绿化、树种、花草等不熟悉。

措施:多向领导及同事学习,从图集中查询,从实践中学习,尤其常到工地观察。

总体评价:自己对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能力还是比较肯定的,目前阶段自己缺乏实践经验,相信自己通过以后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很快积累起来。

二、目标规划:

1.先加强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多与领导、同事交流工作经验,多到施工现场观察学习,尽快让自己在实践经验培养出来,使自己成为对公司有用的人才,给到公司一些合理的建议。

2.加强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争取使自己能承担公司更多具体业务工作。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尽快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包含梳理公司组织架构、部门及岗位职责、人事制度、、档案管理、行政制度、考勤制度、奖罚制度、企业文化建立管理、安全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会议制度、费用报销制度、保密制度等),做到人人明义务,人人尽其职。只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有效的管理公司。才能保证从领导层的管理到基层的实施做到有条不絮。完善的工作制度不仅是公司成员有明确的工作方向,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在公司领导引导下,全体员工不可闭门造车,要认真分析业态行情,做好行业调研,掌握行情动态,做好预测规划,我们必须勤练内功,准确迅速的收集信息,加强自我学习。

2019年工程项目施工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2019年过去了,迎来崭新的2020年。来到公司一年间,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领导的关怀,同事之间的友谊。为此做一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以前我个人脾气、性格比较浮躁,在学习方面上不用心,对有的知识一知半解。来到公司后,感受到了公司的发展,公司也一直强调加强学习。为此我每天抽出半小时翻看图集规范,效果明显提高。以前不知道的标注,现在都能看明白了。在与甲方监理沟通上,尊重他们,但有损害公司利益时,要及时站出来说‘不’,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要做到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尊重公司领导作出的决定。

二、工作方面

短短一年间,参与的工程项目有很多。在***项目:柱子扩大截面,梁底粘钢。**项目:新增梁,梁扩大截面。****项目:墙体拆除,新增墙体植筋。****项目:屋面拆除,基础、柱子扩大截面,柱子包钢,新增柱子植筋。***项目:梁板粘碳布。****项目:坡道拆改,风井开洞及加固。

在以上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要求自己和班组。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小的问题,在及时发现后,要求班组重新返工,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训。在施工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学习进步中。在施工过程时对涉及到钢筋下料的料单要严格审核,要禁止浪费材料。在碰到不清楚的问题时,要和公司领导及时的沟通,不能蛮干、瞎干。要严格把控质量关。

第7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

1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的任务和意义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技术规程制定、规程执行情况检查、生产技术改进、技术引进、技术组织措施和经验总结完善等方面的内容。化工企业工艺技术安全管理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据化工企业的实际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工艺技术的技术标准、规章制度,重点是管好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从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化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企业的技术工作,健全完善各项安全技术管理规定,维护好生产技术工作秩序,督促各部门严守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正常进行;二是组织开展企业技术革新研究,推进技术创新进度,并负责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保证尽快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去;三是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立足企业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不断总结经验,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和完善安全技术管理,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2化工企业工艺安全技术管理方法

2.1工艺设备质量保证

工艺设备质量是安全生产的保证,而质量保证是提高工艺设备本质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具体措施。开展工艺质量保证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及时辨识、预测和消除工艺设备在设计、选型、制造过程中设备本身的缺陷,从设备源头实现风险控制目的;同时优化组合管理资源,修复和弥补工艺设备前半段生命周期中存在的管理偏差和管理漏洞,消除因管理不善引发的设备缺陷以及随之产生的风险,并持续改进,以确保工艺设备运行时保持良好状态和高可靠度,提高设备后期管理的效率。

2.2工艺安全技术的收集与采集

企业应从信息收集内容和制度上为信息的完善提供保障,认真组织收集工艺设计信息、设备设计信息、工艺危害物料信息、安全信息、运行过程信息。

2.3工艺安全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在工艺安全技术收集完善之后,对收集的内容进行筛选、分析与评价。生产中,各专业部门指定专人核查相应的信息是否及时沟通,保证工艺安全技术信息更新为最新,提醒现场人员使用最新的工艺安全技术。相关的安全信息充分应用于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检修方案的制定以及工艺安全分析、变更管理、员工培训的实施等;按照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要求储存、使用、处理各类危险物料,员工了解与其岗位相关的危害物料的危害和防护要求,操作过程中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危险化学品应在现场张贴明显的安全标簽;设备的运行、维修、检测等信息得到有效应用,能为设备管理提供明确的标准。

2.4艺安全技术数据的动态维护与管理

对于企业的工艺安全技术数据信息,应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管理、维护和更新,对变更后相应的工艺安全技术(连带变更)应及时进行更新。工艺安全技术信息,如PID图、工艺装置内介质的技术参数必须与实际操作及生产现场保持一致,以便在工艺安全技术参数发生偏离时给员工以正确的指导,避免危害的产生。对变更项目的工艺安全技术及时进行更新,包括存放在不同地点且可能使用的同一类信息,这样才能避免过时工艺安全技术的误用。

2.5加大安全生产管理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位,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保证充足的资源投入。一是要做好技术革新,根据企业具体生产要求,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加设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要保证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三是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故障及时修复,保证设备状况正常稳定。

2.6建立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作为日常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工作职责和内容,明确企业每一个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将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与个人经济收入相挂钩。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全面检查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规范员工行为。

3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发展展望

化工工艺安全管理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我们把握好原则,按照具体的制定好的方法措施来执行,把各个方案都执行到位,加强管理监察的力度,那么化工工艺安全管理的发展还是可以期待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化工工艺也必将进人一个高速更新的节奏,因此我们的相关安全管理设施和具体措施也并非能够保持一层不变而永葆工艺安全的,而是需要根据化工工艺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态势和新情况,对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只有做到与时俱进,那么化工工艺安全管理才能够有发展的未来。

总之,化工工艺流程中的安全对于产品的产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化工工艺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每一个化工企业或者单位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需要我们时刻关注、不断革新的一大模块,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

作者:王宝利

参考文献: 

[1]龙才.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5,12:254-255. 

第8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人;技术比武;作用

作者简介:刘明明(1964-),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教育管理工程师、企业培训师,研究方向:职工培训及开发。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5.1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5-44-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拥有一流的人才,尤其是出色的高技能技术工人。因此,企业培训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不断通过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技能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实践证明,技术比武是深化岗位练兵的有效手段,是加快工人岗位成才的催化剂。那么,技术比武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技术比武是岗位练兵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技术比武,通俗地说,就是在群众性岗位练兵的基础上,选拔出一批政治思想过硬、技术水平高超的技术尖子,按照一定的比武规则,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核,并最终决出一个工种或行业的技术状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其中,技术比武又应以比试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因为工人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实际操作技能,才能将技术意图贯彻到实际生产中去,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因此,职工只有认真参加日常岗位练兵活动,勤学本工种的基础理论知识,苦练本工种的操作基本功,积极探索和创新绝招、新招,并将之付诸于生产实践之中,得到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本工种的行家里手,从而在技术比武选拔赛和决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同时,技术比武能让职工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一个正确和清醒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更加自觉地参加岗位练兵活动。在长岭炼油化工公司曾经组织的一次同工种技术比武汽车驾驶员竞赛活动中,有的司机就深有感触地说:“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平时总觉得自己的开车技术水平挺高,通过比武,才发现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驾驶基本功都不是很扎实,看样子以后还得好好练才行啊!”

岗位练兵是提高劳动者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而技术比武则是检验岗位练兵成果、全面衡量职工技能水平的综合表现形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岗位练兵活动。对于企业培训部门来说,就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比武这一有力的手段,激发各单位的集体荣誉感,推动车间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活动,不断落实和完善现有的岗位练兵形式和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岗位练兵之路,从而使岗位练兵活动得到深化和发展,职工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二、技术比武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技术比武间接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主要表现在,通过开展广泛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职工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作态度得到了端正,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能以更高的热情和更精良的技术、技能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技术比武的直接服务主要表现在比武和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有不少单位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个整体,使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既解决了工学矛盾,又使生产任务得到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供排水联合装置在组织管工技术比武时,就将生产任务和比武结合起来,要求管工加工的弯头就是平时检修时要用到的预制件,只不过将生产任务以技术比武的形式出现之后,对物件加工的精度和难度要求更高,时间要求更短,有效地降低了岗位练兵成本,同时职工又能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比武(或生产)中去,达到生产、练兵两不误和提高质量的效果。实践证明,职工在比武状态下加工出来的产品比平时加工的产品用料更少,时间更少,而质量更高。又如,2#联合装置紧密结合生产情况制定系统的日常岗位练兵比武方案,将岗位练兵纳入到日常生产考核之中去,与岗位标准相联系,结合职业道德与职工基本行为规范,使技术比武成为一个贯穿较长生产时期(如达到3个月)的综合技术考核,重点考核职工日常所表现出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对生产的贡献大小,而不再是通过一纸考试、一次现场操作比武“定终身”的比武模式。该装置通过日常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为装置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服务,使职工成为既有较高操作水平,又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与基本行为规范合格的企业人才,并对最终评出装置的技术状元进行重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比武考核过程中,该装置对油品质量合格率和总下水合格率都制定了比公司控制指标更高的标准,并从工艺纪律、操作记录、指标完成情况、设备及现场管理、安全、技术学习、职业道德、基本行为规范等方面,对职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练兵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和班组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从而促使职工更加精心操作,总结经验,摸索出更好的、更科学实用的操作方法。他们正是通过这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岗位技术比武,提高了职工学技术的热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使职工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岗位操作员,不仅要有过硬的岗位操作技术、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适应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技术比武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进行人事教育和竞争上岗制度的优化和改革

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已普遍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另外,为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年都要进行评选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岗位能手、涨工资、工人技师评聘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都要有一个评比标准,而开展技术比武则为上述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不少单位都规定: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胜者,将在年终评优、涨级、竞争上岗等活动中优先考虑;公司有关部门也明确表示,在公司工人岗位能手评比、工人技师评聘、外出培训和深造、培养装置操作专家等方面,都将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优胜者作为重点培养和考虑对象。同时,公司技术比武也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公司“炼塔杯”技术大比武,每个主体工种的技术状元都将获得丰厚的奖励;每年进行一次主体工种的同工种技术比武。通达公司、兴长公司等单位也都制定了各自的技术比武制度。这些人事教育政策上的良好导向和竞争上岗制度的逐步实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学技术、钻业务、参加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为工人师傅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提供了保证。

四、技术比武促进了职工成才观念的转变,深化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有一种潮流,似乎只有有文凭的人才配称得上是“人才”,而在生产岗位上勤奋工作的技术工人似乎无所作为,所以现在不管专业对不对口,也不管以后用得上用不上,以各种手段捞文凭的人比比皆是。但事实是这样的吗?从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有文凭的人(包括五大生)是越来越多,而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文凭的高低不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而其对企业所作贡献的大小才是衡量的标准。从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目前的现状来看,严重缺乏的不是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而是各种各样的生产装置专家和作业型能工巧匠,是能够立足于岗位成才、安心本职工作、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在一次全公司同工种技术比武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公司领导就曾动情地说:“在我们公司,技术比武的优胜者、岗位能手、工人技师们是我们公司的宝贝,是名副其实的人才。”而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也正从各个方面进行政策的倾斜,鼓励岗位成才,对技术比武的优胜者、岗位能手、工人技师们进行重点培养和重用,对他们爱学习、求上进、立足岗位成才的典型事迹进行全面报道,在全公司掀起了向他们学习的热潮。这无疑在职工中促进了成才观念的转变,对稳定一线职工队伍、倡导学技术、搞好本职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石化长岭炼油化工公司对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工种或行业状元要求是十分高的,不仅要求状元有十分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在工作表现、职业道德、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等方面堪称同行中的楷模。各单位在确定参加技术比武决赛的选手名单时,也都注意将专业技能、工作表现好的技术尖子推荐出来参赛,这无疑更鼓励了职工去搞好本职工作、注重技术学习。如果一个单位在学习和工作上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那么这个单位职工的精神面貌必然焕然一新,各方面的工作必将有新的起色,业余时间打牌赌博的人少了,则单位的工作风气、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好转,这无疑促进了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良好的学习、工作、比武竞技的氛围,反过来又更会促使职工学技术、干工作,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本文从技术比武对企业的作用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还不太全面和准确。事实上,技术比武对企业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随着企业对技术比武活动认识的深入和巨大作用的了解,技术比武必将在培养人才、转变观念、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素明等. 中国石化职工教育处长岗位资格培训教材, 2000.

[2] 佩里·佐斯等. 人力资源训练完全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 余凯成.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

第9篇:化工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标准化 学院建设

1.组织实施试点情况

试点工作一开始首先明确我院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应以“着力宣贯、实施现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立健全本院标准体系和注重试点实效评价与改进”为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院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就如何做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工作规范》方法。试点实践表明以下做法值得关注:

一是举行准备充分的“启动仪式”,以真正起到“号角”的作用

我院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各项准备工作,举行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试点应“与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相结合、与学院执行各项制度和规范相结合、与学院的培养师资和培育学生相结合、与学院的日常工作要求相结合”等理念深入全院人心。

二是组建实效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机构,以落实试点目标

以旅游标准化试点领导为核心,下设办公室、旅游标准化研究所、标准化试点工作信息服务平台等任务实施部门。办公室设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有专业兼职人员参与全程的试点工作。

为配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学院还成立以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旅游法律专家和制标专家等组成的“院级标准化专家审核组”,负责对新编制的标准、修订标准和相关规范的审核,负责院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落实、实施和推广工作的督查和评估。

三是分解任务,完善管理机制

制定标准化试点工作规范和实施意见,其重点在于合理而科学地分解任务,我院编制了《推行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具体制定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体系建设任务书》。

在试点期间,我院及时以简报、网络信息、报告和口头汇报等形式向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主管部门汇报我院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已出简报十四期,网络信息十余条,书面报告三份,在不同场合的口头汇报多次。

监督检查是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重要环节,我院在试点工作中按照工作进度进行了六次分项检查和督促落实,并把标准化试点工作纳入全院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并作为各部门、教职员工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内容。

四是对试点工作给予专项政策支持

学院明确在每年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专项预算资金支持学院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试点期间的专项资金达到近百万。

同时对在标准化试点工作中有较好表现和创新,对试点工作有较大贡献和能有效促进标准化工作推进的部门和个人按照《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化工作规范》进行表彰或奖励。对具体编制学院标准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编制报酬。

2.建立旅游标准化体系情况

建立健全院校标准体系是旅游标准化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标志。经过一年的试点和近半年的编制,我院初步完成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结构。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标准体系包含基础标准、作业标准(包含教学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其他标准)、岗位标准三个层面。通过全院努力,试点期间编制了基础标准(共分指南、术语与缩略语、符号与标志和通用计量四部分)23个:教学标准体系包含专业规范52个、教学规范、实践教学和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标准23个;管理标准体系包含党政管理、人事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等14个分类的193个标准:工作标准体系包含通用工作标准38个,岗位工作标准146个。

3.组织旅游标准宣贯实施情况

从我院被定为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后,展开了广泛的标准化意义宣传和标准知识的推广,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宣传推广体系。

一是利用各类社会媒体进行宣传

在试点过程中,注重利用各种层次的媒体进行宣传,在中国旅游报、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信息交流平台、省局旅游政务网、微博网和学院网等媒体进行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进行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和进展情况报道。

二是在学院内部进行宣传推广

进行标准知识普及性宣传、培训。学院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利用学院的公告栏、宣传窗、院报和院内网进行标准知识、标准化试点进程和我院标准化研究、应用等的宣传,适时邀请标准化专家和试点工作优异的部门对标准化相关知识进行专业性和实战性宣传培训。

三是结合学院业务进行指导和推广

学院要求自觉运用标准规范各项教学工作,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的氛围。主要体现在标准进院校基础建设、标准进院校管理、标准进教学环节、标准进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学院网站开辟了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专栏,通过具体标准化的实物实施(如:标准化教学规范、标准化标志标识、标准化用语等)和结合课程进行旅游业标准化要求教育。真正提高师生对标准化及试点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四是与标准行业联合向社会进行标准宣传推广服务

在为旅游行业、企业和试点单位服务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宣贯推广的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教科研资源,利用学院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标准化研究基地与浙江省旅游局建立长期支撑合作,与浙江省技术监督局建立培训机制合作,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建立全方位长期战略合作,与浙江省各旅游协会为编制相关标准进行长期合作等,有效地为浙江省旅游行业、企业进行标准化宣传推广服务。

五是编制行业企业标准

试点期间共进行专项旅游标准或旅游相关标准宣贯达八场次,进行标准化专业培训达十多次。参与国家级标准规范编制二项,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八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院标准化试点的特殊性和自身试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受到国家旅游局肯定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授权我院编制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院校评估标准。通过近半年的调研、实践,初步制定了由5个分项,21个次分项,87个小项和108次小项构成的《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院校评估表》。

4.建立旅游标准化运行机制情况

我院的旅游标准化运行机制有三部分组成:组织管理机制、编制宣贯实施机制和监督评价奖惩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包括:领导组织与机构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导、标准化工作日常管理和标准审核等。

编制宣贯实施机制包括:标准的各项宣传和培训、标准的编制和修订、相关标准的实施等。

监督评价奖惩机制包括: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与过程的监督、标准化工作的绩效评价、标准化工作的奖惩建议等。

5.开展标准实施评价情况

对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评价是标准化有效延续和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必要工作,我院在进行标准化实施评价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提出“科学考量,注重实效,形成长效循环评价”的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是评价的基础

建立健全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价,主要是制定评价主体和评价要素,评价要素以学生、教职员工和行业企业为主体,以满意度调查、认可度分析为主题,教学标准、管理标准、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新生报到率和行业企业评价为要素,进行标准化工作的评价。

二是行业、企业对院校的认可度反馈是评价的核心

行业、企业对院校的认可度是院校办学方向和效果的导向灯,我院结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在总结以往的调研和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学生毕业的就业率、签约率和生存年份等入手,进行认可度的反馈评价,同时,还从相关行业、企业对院校论证评价、专业合作单位评价、合作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学院开展各类培训效果评价、相关上级领导对学院的评价、学生家长对学院的评价等要素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6.制定持续改进的相关措施情况

学院的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完善:

一是不断完善学院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化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学院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完善修订标准体系,对部分标准和规范进行审查、修订,保持标准的先进性。

二是做好标准化的整合工作

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作用,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学院的财力、物力、人力,做到有效地发挥各方面的潜能,完成各项高职高专教学指标,通过将标准化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学院正常教学和创骨干院校示范的绩效。

三是提高标准编写水平

有计划地开展标准相关知识的培训班,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培训,切实提高标准化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标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是重点抓标准的实施

标准的关键在于贯彻和实施。这就要求学院的各级领导者和全体师生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因此,必须强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管理工作真正形成制度化、法制化。

五是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进课堂”的计划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