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课程设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aking the example of Guangdong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polytechnic accounting major study project, the paper explored the idea and result of course system reform based on accounting work process. Learning from the typi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thods home and abroad and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 ability and the position work task analysis as the proof,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 to create specific learning context, working process as the guidance and cultivation of accountant position ability as the focus and at last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ism of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ourse system.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
Key words: position professional ability; vocational ability cultivation; work process guidance; course syste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52-01
0引言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能力定位不准,使得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顶岗;知识定位混乱,使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了解,不知何谓“适度、够用”;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迅速适应岗位;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要对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为此,我们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开发理念,以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规划会计职业生涯为目标组织课程体系内容,达到了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为适应会计职业的岗位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开发设计的本质是知识的系统化问题,通俗地讲是课程顺序和课程内容的编排。目前的课程体系是学科体系色彩浓厚,培养学生的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借鉴了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体系”,打破职业教育中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从认知的心理顺序到职业能力形成顺序实现了融合。经过“三个阶段”的开发,形成了“一条主线”,“三大模块”和“五个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2“三个阶段”即调研分析阶段、课程方案开发阶段、课程设计阶段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高职教育以进行职业定向教育为基本特征,职业的内涵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因此要以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主线,就要进行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分析确认的会计职业岗位依次为收银员、出纳员、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对这些岗位的职业行动能力、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等进行总结。
在课程方案开发阶段我们进行了会计专业标准的制订即: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课程体系重构等工作。为进一步确定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和行动领域的课程体系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设计阶段我们制订了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单元课程设计等内容。课程标准的制订使我们从教学大纲到整体课程设计再到课程标准进行了转化,使我们从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进行了彻底的转变。因此在各学习情境的设计过程中,结合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来设计,使学生能在职业过程中体会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单元课程设计使老师能更好地组织课堂,并提出教学目标,对重点、难点及关键点进行有效的确认并能提出落实的办法,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由职业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根据定位的会计职业岗位群,我们确定了对应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和特定的行动领域即典型工作任务之和。现总结如下表。
4形成“三大模块”和“五个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我们确定了以“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三大模块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五个结合”是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常规课程与微型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在五个结合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CBE理论下的弹性学分制的建立,实施了学生学分的奖励办法,落实了学院的培优工程,使专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灵活性。
5课题研究对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及价值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之探索与实践》课题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专业标准的确定使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更明确化了;师资水平在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高,使教师真正理解了职业教育的理念,缩短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要求之间的偏差,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突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会计课程体系的实践课程更具有系统性,目前,配合新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学院新建立了会计岗位实操实验室两间,ERP手工和电子沙盘实验室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多间和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基地。事实证明学生能力定位准确,知识定位清楚,在实践实习的过程中能迅速的胜任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C].职教工作会议的讲话,2009.
[2]钟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R].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汇报,20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考核方式
F230-4
应用型本科是近几年来高校转型的重点,其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本科规格,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就业潜力大的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训实践类课程占比达总学分的40%以上,因此,对于这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转型的重点问题之一。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多沿用传统本科的期末考核制,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实训类课程大多课程设计模块化、实训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对此类课程。
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研究,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此类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路。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实训课程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计项目化、模块化,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不适合考核此类实训课程。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会计学专业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仿真职业场景,让学生体验财务会计实务工作,熟悉企业内部的整体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账务处理,全面提升学生对企业财务环境、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角色分工、财务工作的认知及会计业务全盘账的操作。以岗位模拟实训为例,一般需模拟出纳、总账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费用会计、财务经理等多个角色进行实训,课程设计也根据不同岗位进行了模块化的分割,实训成果也多以模块的形式呈现,期末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的传统测评方式不适用于此类实训课程。
2.部分实训软件难以量化学生实训成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不断加深,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对接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运用会计虚拟实习软件和会计应用软件进行实训。会计虚拟实训软件根据会计人员在实务中的不同岗位进行岗位业务模拟实训,实训内容模块化,此类软件部分配有考试及评分系统;会计应用软件是与实务中企业所用的财务软件类似的模拟应用软件,如金蝶、用友。这类的财务软件与企业实务中使用的财务系统几乎完全一致,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职业最需要的基本技能操作,但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考试评分系统,无法利用软件将学生的练习操作给出分数,老师在课程中如果使用传统考试方法评分,则无法检测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但技术手段暂时无法实现软件测评考试。
3.实训中多采用团队学的模式实训,但无法准确区分组内成员成绩。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多采用团队学、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由教师引导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一个小组为一个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各种业务的演练实训。教师根据不同业务的需要来设计不同的工作情境,由学生扮演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办理会计事务,完成工作任务;并让学生互换角色开展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亲自体验会计工作实务,开展与会计工作岗位对接的会计模拟实训、仿真实训。
这种模式的实训任务考核时大多以小组实训作业或实训报告为依据,存在小组内搭便车、小组实训作业成绩无法在组内成员间有效区分等问题。
二、 解Q思路
1.建立过程性考核体系,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不再以传统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由于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上项目化、模块化,每一个实训大多需要2-3周时间完成,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在2小时内几乎无法对知识点进行较为完整的测评,因此,综合实训需建立过程化考核体系,实现项目制评分。期末成绩应由项目模块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到课率等)、期末实训报告总结构成,不再有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
以会计岗位模拟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大多带有实训模块评分系统,可在一阶段的项目实训之后登记学生的模块实训成绩;以会计应用软件为主体的实训课程,因为软件缺乏实训评分系统,教师应对每一模块的实训设置考评点,每一个模块结束,都将学生各人的成绩记录在本模块的成绩当中,实现模块化打分。
2.考核方式多元化,其中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
评价方式多元体现在软件评分和教师考核点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现在除了传统的教师进行评分之外,引入学生互评的环节,包括小组内成员间互评和班级小组间的互评,通过此举极大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评价内容的多元体现在实训的完成质量、实训报告的完成质量、课堂表现、小组课堂演示等多方面构成,这需要教师建立完整的学生实训档案,综合进行评价。
3.建立小组实训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杜绝小组实训中搭便车的现象。
会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项目实训,因此对个体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团队评价的基础之上,采取多方位的较为全面的全员评价体系。个人实训成绩由小组实训成绩、个人实训报告、平时成绩、小组成员互评、小组演讲成绩等多方面构成,其中小组长和小组实训汇报PPT演讲人酌情加分。
三、结语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实训质量决定了会计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过程性、综合性、多元化的考核,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转型重要的课程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怡.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转型研究与评价[J]. 高教学刊, 2016(17).
[2]滕晓梅.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研究[J]. 财会月刊, 2010(12):107-109.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财务会计 课程设计 教学模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求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应具备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还应具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传统的职业教育与真实的工作世界是相脱离的。针对这一弊端,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
该理论提出后迅速被德国的学术界所认同,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从最初的在德国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在经营和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教育”试点实验,到21世纪初在德国广泛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都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这些实践模式中,教学内容不再按照传统方式构建课程,工作过程知识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成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了序列化,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职业世界。同时,在实践中通过“职业调查”、“企业调查”、“学习岛”及“在工作中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尽早接触企业,了解其所学职业,在完成相应的学习或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毕业于德国不来梅大学,现任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的徐涵博士也介绍并发展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观点。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特点
1.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传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将个性作为专业任务的人力资源来培养;从组织和技术的改革中引出素质要求;技术和劳动预先即确定了,而素质要求是作为依赖性变量存在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则是:教育应使学生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这一角度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教育成为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负责的个性的前提条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既依赖于同时又独立于劳动和技术的关系。
2.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由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3.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由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1)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劳动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2)工作过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切入点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工作过程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力、工作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法和工作产品。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要求的工作成果,随之工作过程结束。
(3)工作过程知识不是从理论知识中引导出来的
它与反映的工作经验相适应,并指导实际的职业劳动。工作过程知识不仅包括显现的指导行为的知识(如程序化知识),也包括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隐形工作过程知识。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改变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是按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建构,而是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把教学内容归为四个学习范畴(入门和概念性知识、关联性知识、具体和功能性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学科系统化知识)。
(5)以职业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教学内容
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学习内容通过项目或者是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课程开发由资格研究转向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
(1)传统的课程开发(资格研究)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开发是把劳动科学中的工作活动分析简单地移植到了课程开发中的工作分析中,其局限性为:
①分析对象主要是按泰勒管理模式的工作岗位,因此强化了劳动分工原则,忽视了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
②缺乏将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序列化的标准。
(2)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
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使研究隐含在实际的职业工作中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成为可能。与传统的资格研究方法相比,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的目标与分析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如图1所示。
其中,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即针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法,就是在“专家工人访谈会”基础之上,把工作任务放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不是一个个单项能力。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步骤为:在分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认典型工作任务;全体与会人员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特征;综合所有专家工人访谈会结果,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表;将典型的工作任务描述为一般化的职业要求。如图2所示。
5.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
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项目学习成为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学习形式。情境学习成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的典型特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也为我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我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我国现有高职财务会计课程仍沿袭非职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课程模式开发运用较为表面。
目前对高职课程模式的开发主要是在学科型课程基础上削减一些基础课程,增加一些实习内容,形成遗留有学科痕迹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理论课)+实践课程(实训课)”,而未在课程内涵上作进一步开发。
2.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课程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点教授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实践课程只是实验性模拟实习,主要练习编制记账凭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占用时间段较长,一般每门课程持续近一学期;实践教学一般在理论课结束之后集中一到三周之内完成,占用时间段较短,教学实施的结果偏重于理论教学;且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前后衔接和融合,不能使专业知识直接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材内容不生动
目前,教材将本来丰富多彩的实际经济业务简单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只会做虚拟的会计练习题,而对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不会或不敢大胆分析处理的状况,最终导致学生顶岗实训较难上手、就业适应性差。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模拟实习内容,实质上并未突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要达到会计专业高职教育的目的,必须打破旧有的课程模式,重新进行课程设计,进行仿真模拟教学。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启示
如何深化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要设计合适的课程方案,进而由课程设计改革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则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设计思路。
1.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总体方案――按工作岗位设置模块化课程,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分岗教学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按照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可设置如下教学模块:出纳模块、各种会计核算模块、简要报表分析模块、会计档案管理模块、综合模拟实习模块及综合实践模块,学校提档线较高的职业院校还可设置主管会计模块。
每个模块的教学,以实际经济业务案例作为教材,以实践操作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根据具体操作的需要安排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同步传授给学生。
教学活动地点的安排要打破那种理论教学必须安排在一般教室、实验实训才安排在实训室的观点,整个课程即安排在模拟实习教室进行,内容讲授与操作练习同步进行。
2.各模块具体内容
(1)出纳模块的具体内容
出纳模块主要介绍出纳员工作的内容及其职责、权利;现金、银行存款及有关票据的管理制度;训练收款收据的开具;支票的签发及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的办理;印章的使用和管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核对。
(2)各种会计核算模块则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介绍会计核算方法
作为基本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材料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往来结算核算、收入利润核算、固定资产核算、资本及其他业务等日常财务会计核算内容。在各教学模块中,主要讲授并练习各种日常业务的处理方法,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各种明细账的设置、登记和结账方法、凭证的传递程序,介绍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在材料、往来结算、固定资产、成本(含工资)、收入利润、资本及其他业务核算中的应用。
如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考虑,还可以在这些基本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现有资源,设置备选模块,如按照房地产开发、饮食服务、旅游、广告、娱乐等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分别设置教学模块。
(3)会计档案管理模块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方法以及相应手续的办理。如凭证、账簿的装订及封面等有关信息资料的填写以及磁盘介质存储会计资料的归档等。
(4)综合模拟实训模块
该模块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编制会计报表到撰写分析报告整个会计循环过程。
(5)综合实践模块
该模块指有计划地安排与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专题讲座或专题讨论;邀请实务界专业人士与学生一起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写出报告或总结,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总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按实际工作岗位分岗设置教学模块。在这些教学模块中,教学内容不再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进行构建,财务会计工作过程知识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典型的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成为会计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使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会计工作世界。同时,在实践中通过“在工作中学习”等方式,以期使学生尽早接触企业,了解会计工作,在完成相应的学习或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实现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技术教育,2008,(6).
关键词: 《会计制度设计》 课程设计 提高兴趣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的不仅是统一的会计制度,更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量体裁衣设计出的符合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理解和执行会计制度的能力,更要具备设计会计制度的能力。这对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会计制度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从名称来看,首先是“会计制度”,教师在授课时,先要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会计制度,了解我国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制定的多种会计制度;其次是“设计”两字,课程的关键应该是在这两个字上。如果说会计学解决的是如何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的话,那么会计制度设计解决的就是如何“建账”的工作,它是以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根据会计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的工作[1]。这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目前的会计制度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教材偏重理论知识。综观近年出版的会计制度设计教材,都是重点阐述基本理论和方法,很少甚至就是没有具体的案例介绍内容。
2.现有教材大多以共性的内容为中心阐述基本理论和方法,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基础会计学的重复,降低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3.教师授课往往以教材为主,以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中心,缺少介绍职业界如何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工作的内容,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才能。
4.教师在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多采用粉笔加黑板,少数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课件制作要么就是直接将板书或书本内容搬上屏幕,缺乏生气,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么就是过于花哨,在背景设计、播放形式上下工夫,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教学内容效果。
5.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讲完这门课不知道自己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学完这门课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些能力的提高,对实际工作依然是表层了解,根本不会“设计”。
6.会计制度设计本身是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之一,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征,而目前的教学往往忽略会计制度设计的企业个性问题,在介绍设计内容时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为参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设计意识。
7.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大多在介绍实例时以制造业为例,而不介绍其他行业会计工作的特点,结果学生只了解制造业的业务流程,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也是如此。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对《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重新进行课程设计。
二、《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设计步骤
《会计制度设计》是在完成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一门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体现的是上述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结合《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我们应该找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案例授课为主、辅以实训模拟并结合毕业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在连续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对学习者学习的引导、指导、辅导和学习效果评价,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1.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习效果。目前的会计制度设计内容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会计组织体系的设计;(2)会计科目体系的设计;(3)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载体的设计;(4)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要使学生达到对企业个性化的设计,需要对教学内容案例化[2]。
根据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学时和学生的专业基础情况,案例教学形式可分为三种:(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理论讲述为主,讲完理论后再结合相关理论讲解案例。(2)以案例讲述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的讲授、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理论。(3)理论课之后,单独开设案例课程,可以大量引入案例进行讨论,着重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
案例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在案例化的教学中,教师是总编导,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是否科学、有效就变得非常关键。根据我个人的教学体会,可从几个不同方面选择、设计案例[3]。
(1)根据行业设计案例。如生产制造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基本条件方面的制度、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等方面的设计。这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感性上认识到虽然我国实行了统一的会计制度,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克服了现在的教材单纯以生产制造业为模式的局限性。
(2)按照企业规模设计案例。如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规模不同的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让学生从另一角度理解会计制度设计。
(3)根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设计案例。以上三点主要考虑了设计的面,实际上它们存在交叉、相容的关系。
(4)选择我们身边的企业作为案例设计对象。通过学校、老师的联系,在学校所在的城市,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使这样的企业就像学生的实习单位一样。可以把教学班级分为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随时深入到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对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制度。
选择适宜的教学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弥补了实践工作经验的不足,提高了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在案例化的教学中,让学生对将来所面对的经济事项增强认知能力,教师在案例总结时注重采用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多种实训模拟形式锻炼职业判断能力。各种形式的实训练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及掌握理论知识,会计制度设计愈接近实战,对于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就愈有成效。实训模拟形式多样化是指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感受以外,还可以在课堂外亲历亲为。在课堂上讲授教学案例后,通过让学生自由结组设计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的会计制度的这种实训形式,让学生关注某个具体的企业动向,按照教学案例的模式形成自己的实训分析报告。这样学生通过实训设计就会明白,尽管我们有统一的会计制度,但由于行业、规模、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企业对内部会计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不同。根据不同的企业要求分析、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职业的判断。教师在对学生设计的会计制度作点评时应重点关注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企业具体采用的方法。另外,很多高校都有一系列鼓励学生参加的各种有益于课外活动顺利进行的措施。比如,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创业大赛等,学生组成创业团队,老师进行个别化的指导,通过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自己课堂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和在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再按一定的方法和比率计算是不一样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动手确定应采用的方法进行业务处理。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积累,使职业判断能力得以形成并不断提高。
3.利用毕业实践和社会进行无缝对接。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是学生参与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一步。但是每年很多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时感觉很茫然。我们希望通过案例化教学、多种实训模拟的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协调起来,将书本的理论认识应用到真实的实践中,迅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角色。
尽管会计实习会受到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的限制,以及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严谨性、阶段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课堂案例教学和多种实训模拟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认知,毕业实践和某个单一部门或某项具体业务相衔接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从而实现和社会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1]宋艳敏,韩素芬,李惠.《会计制度设计》案例教学的创新[J].商业会计,2011(2).
关键词:PBGS;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48-02
一、PBGS教学模式
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翻译成中文就是“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简称PBGS。PBGS教学模式是一种完全体现能力本位思想的能力教育模式,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分团队进行教学活动,然后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
1.PBGS教学模式的内涵。PBGS教学模式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项目,二是团队,即“项目式教学”与“团队学习”两者的结合。PBGS教学模式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协作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与课程设计,是一种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
2.PBGS教学模式的特点。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PBGS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具有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教师将从主宰者变为主导者,项目实施的引导者和管理者、项目结果的点评者,从讲解员变为项目材料的供货员,理论型变为实践型。
二、PBGS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设计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门重要的骨干课程,又是一门集理论、实践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PBGS教学模式将我们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了五个环节来进行,即“项目选择与分组”、“学习方案设计和任务分配”、“团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所定任务”、“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分享与交流、总结与反思”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因材施教、总结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鼓励自主性探究,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综合能力。
三、PBGS教学模式在《电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
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PBGS教学模式五个环节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项目选择与分组、创设情境。项目选择一般是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而做出的。我们整体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金碟财务软件,包括系统管理、期初的设置、应收应付管理等模块的使用。创设公司管理模式,选择班长担任总公司老总、学习委员担任人事部经理、成绩好的同学担任项目组的会计主管、选择成绩不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组的部门经理。在这个仿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了企业各职能岗位的分工、协作,让每个人都处在企业真实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相互监督和配合,创造出一个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
2.学习方案设计和任务分配。学习方案设计和立项评审是PBGS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学习方案设计是由老师和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制定的,它围绕项目目标的实现,要求明确团队成员的各自任务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与步骤、考核评价等,形成一个具体的学习方案。如下表:
3.团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完成所定任务。小组成立之后每个人员都各尽其责,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让整个“公司”进行自主的管理,每天由公司部门经理点名报考勤情况,并由人事部主管当堂核对出勤情况,并在每个组的任务进度表上进行统计。每次工作任务结束后由各部门会计主管检查当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好记录,由人事主管抽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协作,严格企业的考勤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职场氛围。具体如下表:
4.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在学习过程中由同学们自主管理,自主考核,主要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与监督,具体落实到《考核统计表》来进行评价与考核,工作任务完成表是由会计主管和部门经理共同完成,由学生进行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成绩考评表由老师根据工作任务表和最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相结合打出学生的成绩。作品完成质量分与平时表现各占50%。
5.分享与交流、总结与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光有项目指标的考核与严格的管理,还要定期进行分享与交流,每个项目工作任务完成后都要开一次分享与交流会,并写出总结。
充分利用网络的交流平台http:///593302092,由教师定期写出工作日志,学生在空间里写工作总结形成互动。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鼓励表现有进步的学生,点评同学们的工作表现,与学生撞出思想的火花,形成实际操作和思想教育的双管齐下,收到比较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PBGS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运用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通过PBGS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中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学会了表达与分享。
PBGS教学法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一样,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育领域,这种教学模式还需要同行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还需要采用一些激励机制来鼓励大家自主学习,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个团队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参考文献:
[1]任英杰,戴心来.网络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探究[J].电化教育究,2004,(12):57.
[2]石晶.英国高校“能力教育”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3):53-55.
一、树立全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观念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学内容固定化,论述过程同类化,形成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模式:获取信息学生按教材和教师的既定模式来思考问题巩固和应用;将知识表现为固定的理论和众多的答案,要求学生先掌握理论,通过不断地反复使用来加深印象;以课堂讲述为主,把上机作为检验理论的手段,来证明讲授内容的正确性;没能抓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来改变目前的这种不利情况,教学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取得更经济的教学效果。因而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划出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应用实践,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
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包括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和应用实践三部分内容。
(一)教学实验应围绕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中我们已涉及到会计电算化概论;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会计电算化控制和管理等知识。我们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懂得进行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条件分析;并能结合一两个商品化会计软件进行安装和初始化;掌握试运行、正式运行财务软件和如何“甩帐”。
(二)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原理。我们在教学中先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实例讲解。在重点讲解若干功能模块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使之能够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独立进行系统设计,然后透彻地理解他们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
1.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每个小组分4~6人,建立会计电算化模拟会计实验组。设计题目为“账务处理系统”,设计语言为以前学过的Foxbase或FoxPro,其功能要求要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中的基本要求。每个小组严格按照账务处理数据流图进行程序的编制,最后以设计报告(包括程序清单)的形式交教师审核。
2.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各自实验前收集的财务数据及设计出的账务处理系统,建立起各自单位账务系统,彼此轮流在不同的账务系统中担当不同的分工人员,培养彼此间的协作能力,交流实践取得的经验;在做财务报表时,不同人员在不同的财务系统中生成同类型的财务报表,互相进行核对和比较,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正。
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法,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业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和合理应用,进一步理解系统开发步骤和方法,能承担部分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工作,并能进行系统的基本维护。通过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又能巩固学生对各项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三)应用实践一般安排在学生毕业前夕的实习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对那些在教学环节被忽略或应该给予重视而没有重视的部分,特别要注意补缺补差,把应用实践既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又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所不懂的问题、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力争讲清、讲透,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获益,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身临其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处理一般财务业务;另一方面还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应用实践可以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进行。这是一种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对会计实务进行体会、了解的一种有效方式。应在实验室内增加一些电教设备 以便存在确实无法模拟的会计环境或问题时,用电教设备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配备硬件系统时,既要考虑计算机技术、有线电视(CATV)技术和网络技术,也要考虑今后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方法
总结目前各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践
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验证式实验教学学生按实验教程或指导书中给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终验证性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或结果。实验过程易进行组织,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
(二)模仿式实验教学学生按照具有参考性质的实验内容,对实验资料进行实验加工,以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结果,并观察、分析、研究实验过程或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部分掌握实验结果及方法,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三)探索式实验教学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不指定实验步骤、不给定实验内容,而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企业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构造实验内容,从而获得某种所要求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这种形式的实验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设计能力提出高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设计,并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较好的把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不受具体教学内容的限制,自行选定所开发的实验项目,独立或合作设计调试和运行实验系统,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完善和提高自修能力及创造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我们将上述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给定企业案例或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增加实际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书本上或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与方法,最终达到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实践教学必须与课堂教学相衔接、相配合,使同步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自修能力,最终完成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不但要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要增加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设备投入和软件投入,最终建立专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
长期以来,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案例教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资料更是凤毛鳞角,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以更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开展。
五、将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式
未来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应将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中。
(一)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把实践教学的教案放在服务器上,让学生随时浏览学习;也可将每个会计模拟实验小组的系统放在服务器上,供小组成员同时操作同一系统,增强相互间协作;教师还可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进行师生交流沟通。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案例教学;ERP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7-02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将会计理论知识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笔者在该课程教学的多年实践中总结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分析
1.综合性强。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结合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的宗旨,该课程一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开设,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前提下学习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所以该课程综合性较强。
2.操作性强。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将手工会计处理的内容搬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而且在处理流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教学,会计软件操作贯穿教学的始终,理论讲解和原理分析穿插其间。所以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
3.系统性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应用软件,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以会计软件操作的教学为主,按顺序学习会计软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是持续地记录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所以前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衔接性很强,不能孤立地去学,而要作为一个系统去学。所以要求教师把这个系统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过于单薄。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校选择一种商品化会计软件作为教学内容,比如用友软件的操作教学;重点学习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系统,对于应收应付系统、购销存系统不作要求;案例的设计不完整,没有涵盖整个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只学习会计软件中的核算功能,对于会计软件中的管理功能和决策功能却没有问津。
2.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安排采用传统的每周上几节课的形式,这样将一套连续的业务案例分割在间断的时间段里完成,人为地破坏前后内容的衔接性,使本来应该连续的业务处理做成了断断续续的业务处理,跟实际工作大相径庭,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不符合。
3.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虽然也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工作任务,但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大多按照老师的操作演示机械化地模仿操作,既不能体会到仿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又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知其所以然,只要结果正确就算达到课程要求。大部分学生懒于思考,没有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多数学校采用“视频教室+机房”作为教学场所,而且机房是各个专业共用的机房,为满足教学需要安装了各种应用软件,这样导致机器运行速度慢,会计业务数据容易丢失;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也安排在这样的综合性机房里进行,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做一套账,同时兼任若干个会计岗位,这样体会不到各子系统联网并行的工作过程,使实训的效果不甚理想。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优化思路
1.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改为ERP系统的教学,不仅要学习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还应该了解企业的各个部门协同工作的情况、资源计划的情况,熟悉各个系统的操作。因此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从企业整体出发,设计一个涵盖了整个企业运作的案例,包括供、产、销各个环节,涉及各项资产、成本的管理;授课过程以案例资料为背景、各个ERP子系统协同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企业的运作过程,掌握ERP各个子系统的操作。另外,为了促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可以配套地开设《审计电算化》《ERP沙盘对抗》等课程。
2.集中安排授课时间。分散的教学时间安排对于一般的基础课程的教学比较好,能够让学生有消化吸收和举一反三的过程。但是对于《会计电算化》这样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间断的教学单元不利于贯彻“以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不利于学生对整个连贯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整体系统的把握。为了使课程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建议将该课程教学时间集中安排在第四学期中完整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先进行单项任务的学习,再安排综合项目实训,这样使学习过程和业务处理过程保持时间上的一致,使课程教学和实际工作过程相贴近,便于学生培养岗位技能,毕业后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体现该课程教学的岗位针对性,真正实现“为职业而教”。
3.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特点,我们虽然一直强调采用案例教学,努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仿佛在处理真实的会计业务,但往往案例内容不完整,没有和整个企业资源的运作过程相配套,使学生学会的操作只是企业信息现代化管理当中的很小的、很孤立的一部分,他们体会不到真实的企业大环境,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学得很茫然。《会计电算化》课程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去学习,然而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会计顶岗实习实施起来特别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如何去突破这个难题呢?首先,我们能够做到尽量仿真实际工作环境。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录制一个真实企业的录像,把其厂房、车间、仓库、原材料、流水线的生产过程全部拍下来并配以解说,按时间顺序介绍企业真实的运作流程,这是可以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录像,使之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大环境中,在充分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的基础上体会自己的岗位角色,然后伴随着录像中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其次,设计与录像相配套的经济业务案例。要真正落实案例教学,就要求设计的案例资料必须齐全,涵盖的内容应该涉及到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而不是中间的一部分,这样能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
4.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鉴于各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众多,应建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独立实验室,安装网络版的会计软件,这样无论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在综合实训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整个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并行工作过程,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分工,使学生的学习更接近会计的实际工作,使该课程的教学更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摸索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汉密尔顿.构建高效的ERP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和方法于一身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系统的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非常有益。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该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复合会计人才,重视会计实践教学是该校会计教学的特色。
一、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我国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然而当前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其原因在于学生“高知识低能力”、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无法及时有效地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
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各环节有机联系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二是会计课程实验、实训、模拟实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大多数院校对课程实验、实训、会计模拟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或没有及时跟进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环节考核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三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没有抓紧,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毕业实习为分散形式实习,教师对实习缺乏指导和监控,实习效果不明显。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检验,但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时间与就业、考研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降的状况,甚至在“拼凑论文”、“抄袭论文”。
四是实践教学保障不足。主要存在实践教学物质条件不达标、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有的投入了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有的没有投入或者投入不够,实践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或贯彻落实不够,实践教学的师资没有工程实践背景和经历。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
(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在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校在构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是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创新性。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我们针对就业市场反馈回来的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使之尽可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兼顾会计学科的理论性和整体性。加强实践教学并不等于我们不重视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既要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拓展会计视野,又要让学生精于会计实践,具备上手快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上,我们安排了会计完整理论体系课程,并且还加了会计理论前沿、会计与财务专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精髓,同时也有专门针对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强化环节,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能力上形成完整的受教育体系。
3、结合理工院校背景和特色,加强工程学科教育,拓展学生视野。做会计核算和管理必须先熟悉企业概况和企业的业务流程,才能提高会计服务和参与企业管理的质量。我校有色冶金、材料化学、工程力学、建筑测绘等理工科特色鲜明,学校地处江西赣州,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美誉。我们结合这些理工科的背景和特色,开设了冶金概论等公选课,安排学生到冶金企业进行生产认识实习,这样既能拓展学生视野,又为以后在这类企业就业奠定了上手快、能力强的基础。
(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会计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如图1所示。(图1)
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循序渐进的实验体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设置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单项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实验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实践,让学生的课程章节理论知识和每门课程理论、关联课程知识、会计专业理论体系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综合实验、实习使学生的知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我们的课程实验共有172学时,课程设计11周,综合实验4周,各类实习10周,毕业设计11周。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在理论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开设了重要实验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从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始,接下来所有学期的课程实验与专业实训保持连续。专业课内实验172课时,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等会计核心课程均安排了课内实验,还安排了独立周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会计信息化设计,各种专业独立集中性实践教学共安排34周。
(三)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督促实践教学实施。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学校出台了实践教学的管理文件,对实践教学的实验教材、大纲、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条件保障等作了规范,制定了《江西理工大学实习条例细则》和《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规范指南》,学校定期对实验教学文档进行检查,不定期地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抽查,还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学及管理人员组成督导组对实验教学进行督查和指导,每学年学校还举行教师实验课教学竞赛,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让优秀实验课起示范作用。
(四)重视模拟实验,提高仿真效果。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非常重视会计模拟环节,安排了独立的4周时间进行实验,由高级职称老师进行辅导,实验经费充足,要求学生每人单独完成模拟实验的一整套流程,模拟实验内容紧跟会计准则的变化和相关税法内容的变化,模拟实验题量大,对模拟实验要求高,制定了严格的会计模拟实验考核方法。
(五)毕业实习不折不扣,毕业论文真题真做。我校有色、冶金专业特色明显,我们在深圳中金岭南股份公司等一些大中型有色冶金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加上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与我们专业的合作关系而形成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已有充分保障。我们要求学生毕业实习应不折不扣完成,保证5周实习时间不缩短,实习要求不降低,实习报告及实习考核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考核。为防止毕业论文出现“拼凑论文”、“抄袭论文”的不良现象,要求学生“应用选题、真题真做”,坚持校内校外“双导师制”,从选题、资料收集、开题报告、教师指导、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毕业论文的综合检验效果。
(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会计知识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的省区决赛等活动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还安排学生有3周的会计、审计、税务相关方面的社会调查活动,安排了2周时间的企业生产认识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四、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一)改善实践教学物质条件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学校应对理工科系和管理科系同等重视,大力投入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基础实验设施的建设,同时应积极开发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开展技术合作,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协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同时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校企双赢。
(二)完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激励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对选定指导教师、组织制定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进程变更办理及手续审批、检查教案课件与实训用品、检查实践教学进度及实施情况等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和认真的落实。要经常考评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组织实践教学座谈会,检查学生的实习、实训报告,检查指导教师的实训总结,组织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等。
(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重视实验师资培养,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从事具体的财务会计或审计工作,促进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聘请企业财务总监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其在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给予指导。
五、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我们将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会计教学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对所有在校的已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普遍反映会计实践教学加深了他们对会计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调查显示,82.4%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不再枯燥了,会计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通过实施会计信息化、EXCEL在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的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操作技巧,使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缩短,通过对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统计,接受过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通过率达到93.2%,未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的通过率为69.3%。在近2年参加“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西赛区决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
通过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也受益不少。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广泛好评,《会计学原理》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成了双语教学课程,会计学专业成了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会计学专业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江萍.会计本科实验教学研究[J].财会通讯,2009.7.
[2]谢林海,赖丹.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关键词:高职教育 营销“产品” 创新研究
本文为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 省级重点资助课题《高职“教育营销”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批准号 XJK012AZJ005)阶段性成果。
一、目前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开办到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全国各地的高职专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像文科类的旅游、酒店专业,工科类的焊工、电工等专业可以实现高职教育及运作模式。也就是说(如同产品一样,有一个好的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各个学院有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一个学期安排一次(一个月, n个月)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一学年安排一次(二个月, n个月)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紧贴市场,专业学习由理论到实践,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实习有一定的报酬,学院实践性教学能够完成,企业乐意,学生也很喜欢。这是比较规范的高职专业教学,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活动、时间安排、教学计划都能紧贴市场,毕业的学生,深受企业青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无法实现100%实质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无法批量的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它有诸多因素存在。第一,每个企业需要的人数就只有一个到几个;第二,企业有自己的商业秘密,不想让学生知道;第三,师父教,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没有报酬给师傅。大部分专业的教学,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到教学实施,到教学检验(学生考试),百分之八十是从理论知识的检验(学生考试),这是目前的高职教育“产品”的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营销“产品”存在诸多不足:第一,学院少部分领导的经济市场意识淡薄,没有系统研究市场需求是什么样的“产品”?战略目标做的大,落实不见明显成效,落实实施的结果也没有系统的实质性考核,或者考核不够到位,致使效果不佳。第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按开设的专业课程安排老师到企业及关系单位进行实习或培训,没有形成梯式结构(这里指的梯式结构,是指精实习一门课程,拓宽其他课程,熟悉市场各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怎样运用它,进行实习)。第三,编写教材,有部分教材没有紧贴市场和企业的业务去编写,传统化较多,没有融入市场,案例陈旧,不新颖。第四,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教学占的比例不多,没有用活资源。第五,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作为政府没有对企业相应的资助政策,比如安排一个学生实习,政府给予津贴多少?没有这一部分,企业它没有责任接受学生实习。致使文科、经济类学生就凭学院领导、老师的关系单位进行安排学生实习,这是很有限的。由于这些因素存在不足,致使培养的有一部分学生零距离上岗就有差距。
二、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创新研究
(一)内涵建设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内涵:包括了专业建设的方案,即:课程设计方案,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方法。我们把它视同企业的“产品”一样,我们招收进来的学生,完全是没有一技之长的,没有系统培养的学生,那么,通过“工艺的加工、处理后”,成为有一技之长、有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这里指的“工艺加工、处理”是指通过上述的专业建设方案等培养的设计与实施,实现其“产品”能作用于社会各个单位及企业。谋求其作用、服务的功能能产生其效率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及活劳动的价值。
1、专业建设方案的创新
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市场研究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的方案,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方法,素质教育的方法及目的,实现及“产品”(指消费者)学生专业学有能力,社会实用能力强的优质“产品”学生。
(1)市场研究与开发
市场是一个商品成交的空间或场所,谋求劳动所获(实现及价值),必须要通过市场的检验“交换”(实现及使用价值),高职院校要培养好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的专门有用人才(优质产品),必须对市场的需求要做调研,要研究市场使用该专业技术水平的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容量性,区域性,还有共性及个性的特点,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专业的常规性及创新性,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来研究。研究以后,要做市场开发,就要到各个企业事业等单位去联系定点、定单位的有计划的培养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及就业,这样,就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培养的学生“产品”有销路。
(2)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在制造“产品”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艺匠的工艺水平高低,我们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低,是否能实用社会,也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及综合素质高低。所以,要用有效的路径来培养师资队伍,要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当老师,在专业教学上,学院领导要号召老师精通一门,会几门课程的树根结构,在培养老师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时间、有单位、有师傅带的进行培养,一门专业大约要分成若干个梯式结构的课程也就是说,从基础知识、中级知识、高级知识的需求入手,如:会计专业,会计原理系基础、成本会计系中级、财务管理系高级,老师去到企业实习及培训时,主攻一门,其他也学习,如出纳岗位的《会计原理》课程、《出纳实务》课程系主课程,主要学习它,其他为辅的学习。这样,学习有重心,有针对性,在专业教学方面,首先老师能零距离上岗,教出来的学生就可以零距离上岗。这就是时效性培训老师的一种方法,要使学者知,必须师知先的道理。
(3)专业课程设计及组合
专业课程设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来设计,文科和理科不一样,理科可以按照工艺流程来设计,形成模块式教学,方法很好,文科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如会计专业要通过一个企业,一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来设计课程,分会计业务流程来设计,如出纳岗位、会计岗位、(会计岗位可以细化,如成本会计岗位;材料会计岗位往;来帐会计岗位等)主管会计岗位等,设计课程的知识面要涵盖整个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还有综合性专业知识和基础部分的知识,如英语及计算机的应用等。这种设计,既符合会计专业的需求,又非常实用。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讲究技巧。第一,讲授法。要用层次的手法来讲,就像包谷一样,人们想吃香甜可口的玉米,必须一层一层的剥皮,剥完后用水煮熟才能吃,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知识点吸引力强,学生容易记忆。第二,讨论法。讨论一般分组讨论,在组合学生时,要人员搭配要得当,如男女、平时爱发言的与不爱发言的等因素而搭配,通过讨论一定要达到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第三,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这种方法最适合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如酒店专业的叠被子,老师叠了后,学生去叠被子,然后学生叠了后,看那些地方没有叠好,再指导,有的放矢的教学。第四,读书指导法,一般老师上完课后,要指导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指导,要指导对培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帮助的书籍看。第五,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法,网络有丰富的资源,要结合你的教学内容,查找网络上的资料,如案例教学、有关图、表、政策等。第六,仿真实训教学法,这里需要在实训室完成,仿真实训最好是根据时间和任务来安排,如会计专业,仿真实训就安排一个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学生通过仿真实训来完成。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法,是要通过实践,培养其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方法,要根据教学计划,有计划、有时间、有实习单位的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必须要有老师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工科专业,实习老师要指导学生在制作产品的全过程中进行了解和按工艺段进行实习,文科专业,实习老师要按业务流程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习完后,要有实习报告,实习老师要签阅评价。
2、素质教育的创新
目前素质教育是一个传统的教育方法,它包括:入学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职业教育、一般是采取讲座式的方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能接受,但是,事后,思想上能产生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多。我在实践中在探索一条创新的教育方法,第一,把我教你怎么做,改为,我引导你怎么做;第二,用诗歌送给学院、班级、个人激励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引导你怎么做的方面,主要号召(二级)学院各个班级开展班级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体系包含了班级文化理念、班级文化功能、班级文化制度、班级文化环境、班级文化素养,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设计、实施活动、一年后开展班级文化评比。班级文化设计主要有:封面、各班的工作计划及总结(1000字以上)、全班同学评优评先(含班级)的情况及复印件和统计数据、全班同学考证情况登记表(含自考)和到课率(含早晚自习出勤率)、各班在院系班任职情况名单含党团员的统计情况、各班的班规、制度、班委会团支部名单及班干部职责、各班开展活动情况,含照片、各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及照片、献爱心活动材料及照片、心理主题活动材料及照片、班级文化材料(教室文化、寝室文化、个人文化)及照片、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卫生值日表(教室值日表、寝室值日表、公共区域值日表)。实施活动一年后,开展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老师从教的专业首先自己要热爱,要有一种职业境界,教专业要有一种职业理念,如我是从事会计专业,我的职业理念就是:“会计天使,神圣使命,利益分配,客观公正,为民服务,其乐无穷,创造价值,有你汗水,社会进步,目标实现”。我用诗的方式写出来送给学生,学生再思考,其中有个学生在思想上认为,“曹金华老师自己言传身教讲诉了‘会计天使’这一首诗的内容让我更加明白了‘会计’这一职业在当代社会的职责、作用及其社会责任感,它引导和帮助我懂得什么是人生价值,更让我明白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立志成为一名会计天使,这是我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强大力量。”在读书与学习方面,我写了一首“读书与学习”的诗( 文中文中有文人,文外文外有外人,你我都是其中人,坐堂堂中文笔人,千古以来圣贤人,归属归为意中人。)送给同学们。学生从这首诗中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用诗歌教育人,用诗歌引导人,用诗歌表扬人。用这种方法极大的激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 环境建设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是指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环境指学生在学校三年时光的人文环境、校园环境、生活环境、教室环境这些环境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对人文环境来说,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培养人的优良品质,激活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思想。校训,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可以不断熏陶人的品性,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的校训是:“诚信立身,勤奋立业”, 贯穿着职业教育的一种精神。第二,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影响较为深刻,校内城建有序,布局合理,绿叶成荫,空气新鲜,地面干净就给人是一种享受,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人们思考问题,思维敏捷,组织活动,发挥自如,读书朗声,记入清澈,人们就需要它这种环境。第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给学生带来身、心的健康。吃,食堂卫生情况好、干净,满足各种需求的食品都有,这给人的健康带来了第一个主要因素。住,每个学生有一个床、一个桌子、一个椅子、一个柜子、一根网线,能使住宿方便,学习有条件,学生就需要这样的环境。第四,一个好的教室环境,给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享受,老师教课时有黑板、有多媒体、有网络,老师发挥自如,学生听课认真,老师和学生需要这样的环境。
(三)组织体系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组织体系包括: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组织方式,教育营销“产品”的宣传方式,教育营销“产品”的衔接与反馈信息。首先,组织方式方面,涵盖了招生和就业的组织方式,学院要有招生就业办,对学生的招生就业有专门部门和人员管理,成立招生就业领导小组,有招生就业专干,每年的招生,对全省的中学毕业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有计划、有时间安排的,分批的安排老师到各个学校去联系,形成一个招生联系网络。由这位负责人,负责招生联络、招生宣传、招生衔接与信息反馈,招生就业办做到,随时掌握招生信息。
就业方面,第一,政府的财政部门应该按照企业接受高职大专毕业生,给予适当的补贴,让企业增加责任感。第二,学院招生就业办要有专门的就业老师负责,负责联系各个企业,掌握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需求情况,有组织有形式的开展专门的毕业生招聘会,把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联系实习时,同时安排就业。第三,要开展定企业、定专业进行培养,定向培养就业。第四,要开展学生自主创业,让一带多的形式,让学生带动学生就业。
(四)市场反馈信息的创新
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反馈信息,主要指高职教育“消费者”学生就业信息反馈,学生当年毕业就业后,学院招生就业办要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作统计,以便掌握学生就业第一手资料,对学生就业情况,要抽样调查,对他们工作单位反映的情况及评价,做记录,不断总结经验,对单位评价较高的学生就业情况,可以请回学院,与在校学生交流经验,或者召开毕业生就业经验介绍会,这样,可以起到样榜引路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用另一种视角看待高职教育,用教育营销“产品”的视野开拓创新,分析高职教育营销“产品”的模式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创新研究,重新制作高职教育营销“产品”即高职教育消费者“学生”,促进学生紧贴市场,适应企业的需求。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服务型、管理型、满足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合格、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