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学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不喜欢的教育方式,比如,批评式教育、灌输式教育、传教式教育,要予以取缔,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教育管理与实践的结合,摒弃脱离社会实际的内容,反对只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播,而忽视社会实际的教育行为,立足学生的实际,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力图增强教育内容的现实意义,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做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要能够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能够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要能够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力图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此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思想政治管理可以实现从课堂教育到生活化教育的转移,教师认真研究书本教育内容,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融入到生活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知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这些教育内容,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点被动接受者,而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明白善恶,辨别真假,培养学生的高尚的人格,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享乐主义者,要引导学生摒弃这种观念,就要使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学校可以多为学生联系一些假期或业余时间的短期工,使学生能够通过辛勤工作,体验到父母的不易,感受到享乐主义是可耻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现,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进行设计,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不是为了加大对学生思想的钳制,相反,是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探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展自己的认识。这种教育模式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要突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内容要强调理解和包容,只有真正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构建民主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民主参与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的成功构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动性,作为教师,要精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同时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者和被教育着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只有他们共同参与其中,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管理中,选择教育内容,相互之间共同决策,共同制定好的教育措施;相互交流,不断沟通,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要能够改变传统的校、系、班三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立足开放性和服务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积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成功实施,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也不例外,需要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为主体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与学生进行密切接触,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需要有过高的政治素养,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具有优秀的领导才华,作为学校,要对这部分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业务素养,更要通过有效的策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五、结语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虽然有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其宗旨是一致的,即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开展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并最终形成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底线、也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因此,将思政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要求,使得学生管理更加贴近学生。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更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仅仅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手段而非目的,高校的教育宗旨是要培育人格健全、能力突出、知识渊博的新时期人才。但以上能力的培养和习得是在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前提之下的,况且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意识的提升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思政教育的强化是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而对实际践行。再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也是“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题中之义。高等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成就就必须走法制化路线,而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内在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守社会主义底线,而且还有助于在其内心逐渐衍生出自觉遵守法制、依法行事的理念,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可谓“一箭双雕”。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不足和缺陷
(一)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而高校中沿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思路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致使现有的规章制度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思路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另一方面,我们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社会制度、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差距,若是完全套用较为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的学生管理经验也不完全妥帖。基于以上宏观经济的格局变化,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必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新机技术发展带来的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凸显了传统学生管理方式的落后与弊端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以移动互联、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又异军突起,这种情形给我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的途径,但也给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正确分辨真伪、去伪存真,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知识内容加以消化、吸收,并在此过程中坚定自身的思想政治立场,不为外界聒噪的舆论所影响是当前学生管理方式亟待改变之处。第三,高等教育改革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近年来,针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就业形势,我国高校在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这些新举措从长远来看无疑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由于教学改革在短期内极有可能带来诸多方面的“阵痛”,因此或许会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与挑战。
三、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与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关键、也是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新格局的开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强化课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地位
无论形势如何发展、方法如何更新,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立场都是开展该项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我们理应强化并继续夯实思政教育的基础。尽管我们强调课堂通识教育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以求得更为稳妥、有效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最基本、最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应该以教材为准,同时又不拘泥于此,注重学生在掌握原有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路,以此来开拓自身思路、坚定政治立场,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兴科技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开辟新思路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笔者以为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导方式,因为这一方式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往往会在课堂上形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会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畏难情绪、反感。有鉴于此,笔者以为要充分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完美融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中心环节,“想学生之所想”,广泛利用学生充分接触且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诸多方式来开辟新的思政教育“新阵地”,也为实现学生管理新局面的打开奠定基础。
(三)教师应着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方式,并增强学生管理的能力与技能
俗语曰: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也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述所提及的无论是坚守课堂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好,开辟新兴的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也罢,两种措施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思政专业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受到激励、从而促进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一层面来看,思政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课堂讲解与自身的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力量以及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教育工作者应当多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在传播理论知识时,能够令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的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品行端正、素质高尚、意念坚定的全方位人才,为未来边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师还要加强思政教育介体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学关系需要一定的中介才能完成。真正认识事物,就需要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实践。因此,我们工作中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化,从而易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吸收,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培养学生明确的政治导向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坚定政治思想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政治教育为重点,弘扬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强化心里内涵和文化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注重教学的层次及创新,避免生硬的课堂讲授模式,强化课堂间接灵活针对性,多做一些校园宣讲或演讲活动,增加调查研究,关注时事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实践 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当代大学生传授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念、认识以及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良好的高校课堂的建立,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才能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
一、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没有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和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演变为考试重点,对课程中蕴含的深刻的理论基础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方面的落后,使得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老师对教学的相关进度、内容和方式进行安排,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参与,这是一种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背离。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使得课堂只是在一种“教”的氛围中,而真正参与“学”的学生没有进入到学的状态,与老师的教学相脱离,从而使得学生没有从课堂上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政治理论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并且借鉴各民族、国家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得出的,具有坚实的现实土壤,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理。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更新,加深实践者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的现阶段教学中还是以一种注重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在开展,学生也主要是从课程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实践环节少有接触,这使得学生在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枯燥,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是现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还是枯燥和陈旧的,课堂氛围不浓厚,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积极的学生互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由于教学观念、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加课堂活跃度的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网络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并且能够结合到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发讨论,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精神的塑造作用。
(二)积极互动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积极的增加学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改变课堂的氛围,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互动会使得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三)增加实践环节
理论产生于实践,也运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巩固相关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学到和用到相关的知识。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实践,并且分享实践的心得和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接触到相关的政治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内涵基础,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明,没有相关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枯燥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相关制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增设更多的互动参与环节,以及鼓励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面貌,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