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缆故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94
0 引言
随着配电网改革的持续进行,配电线路的架空线路逐步被电缆替代,通过电缆为人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能,确保正常的经济活动。电缆运行过程中若发生故障,不仅会给电力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威胁到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电缆发生故障时,及时、准确的查找出故障点并进行维修是确保正常供电的关键问题,然而,由于电缆都埋于沟内或地下,一旦发生故障,可能要大量人力和经济投入查找故障点,若能通过技术快速查找到故障点,就能极大的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提升供电可靠性。本文对配网电缆故障测距研究。
1 配网电缆故障测距研究的重要意义
由于社会用电负荷的持续增加,电缆运行时间和数量急剧增加,发生故障的状况也日益频繁。电缆通常敷设在电缆沟内或埋在地下,所以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快速的判断发生故障点的位置存在较大困难,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对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研究配电网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就存在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配电网电缆故障测距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 电缆故障常见类型及发生原因
2.1 电缆故障的常见类型
电缆故障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特性,可分成不同类型:根据故障性质的不同,电缆故障可分为接地、短路、开路和闪络故障;根据故障产生原因的不同,电缆故障可分为瞬时、永久、绝缘击穿和隐性故障;根据测试结果的不同,电缆故障可分为低阻接地、高租接地、短线、断线及闪络性故障等。
2.2 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
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来说总结如下:
(1)机械损伤。电缆在施工时,由于施工不认真安装时使电缆外部出现机械损伤,或者电缆安装完成后,其周围施工而对其造成了机械损伤。(2)外皮的电腐蚀。电缆通常敷设在强电场的下方,如电车轨道附近,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导致电缆外皮铅包腐蚀,造成腐蚀致穿,最终使电缆的绝缘遭到损坏。(3)化学的腐蚀。若电缆所埋的区域属于酸性、碱性或煤气站旁边,极易造成电缆的铠装和铅包发生腐蚀。(4)地面的下沉。当电缆所埋的区域穿过高大的建筑物地面,建筑物在电缆的上方,由于重力的作用可能会造成地面下沉,在这种情况下,电缆由于受到垂直力的作用很容易造成电缆发生变形,最终造成电缆铠装破裂或断裂。(5)电缆外绝缘物流失。电缆敷设的环境可能并非十分整齐,而是地沟凹凸不平,这就造成敷设的电缆发生起伏,高点的电缆油逐步流向低处,最终导致高处的电缆绝缘降低,引发电缆故障。(6)长期过负荷运行。若电缆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就可能造成电缆温度升高,薄弱或接头处很容易被击穿,进而造成电缆故障。(7)震动破裂。若电缆埋设的位置正好是铁路的下方,火车通过时轨道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电缆外皮破裂。(8)其它原因。购买的电缆质量不好,如工艺不精、接头不好,或施工人员在进行敷设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也会导致电缆发生故障。
3 电缆故障测距的方法
3.1 传统常用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
(1)粗测距方法。传统的粗测距方法主要包括下述几种类型:第一,经典电桥法。这种测距方法的原理是将电桥两臂分别连接到故障相和非故障相,通过调节桥壁上的电阻器,确保整个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理论计算就能得出故障距离。第二,故障点烧穿法。这种测距方法经常应用于高阻故障,将直流负高压电输入电力设备,使高阻故障点能够产生电弧放电并使绝缘介质发生碳化,由于碳化与低电阻是紧密相连的,这就使原有的高阻故障转变为现在的低阻故障,最后通过低压脉冲法测出就可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该法经常被用在油纸绝缘电缆。第三,二次脉冲法。这种测距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测距方法,测距原理为:对故障电缆释放一个低压脉冲,若存在,就表明相对于低压脉冲,故障电缆是开路,此时在低压脉冲的释放端就可以收到芯线绝缘良好的电缆波形,这个过程完成后,再对故障电缆分别释放一个高压脉冲和低压脉冲,若电缆故障点的电弧没有熄灭,此时故障点相对于低压脉冲是完全短路,释放端就会接收到线芯对地短路的波形;将两次接收到的发射波进行叠加,就会发现叠加结果存在明显的发散点,这个发散点就是故障点的发射波形点。
(2)精确测距。在粗测距的前提下在进行精确的测距,以便能准确确定故障点的位置,常用的精测距方法包括下述几种:第一,音频法。当配网电缆发生以下几种故障时:相-相、相-地及三相-地故障时,故障点的阻值为零,放电间隙被短路,难以精准确定故障点的位置,而音频法能根据电缆两芯线电流磁通相位差确定故障位置的。第二,声磁传播时间测量法。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是在冲击脉冲放电时,在故障电缆的线路上取某个测量点,根据声波传播的速度和传播的时间确定故障点的位置。在实际测距过程中,声波时间不易直接测量,因此经常使用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实际差代替传播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出该点距离故障点的距离。
3.2 当前发展的在线监测测距方法
当前发展的在线监测有下述几种类型:小波变换、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
(1)基于小波变换的电缆故障测距。由于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具有典型的局部化特性,对传播过程中发生异常的信号点相当敏感,十分适合时变的非平稳信号分析,对电缆故障测距而言,使用小波变换进行故障测距的关键是暂态故障特征的提取。目前在小波变化进行电缆故障测距研究主要集中与两方面研究:p端同步检测和单端检测。双端同步检测是一种改进的电缆测距方法,在具体测距过程中,按照四步骤进行:同步采样、小波分析、故障行波到达时间检测和故障距离计算。对同步采样获得数据信息进行小波分析,并确定故障行波到达的时间,最后计算出故障位置。采用这种测距方法的优势是故障距离越远,测定越准确;距离越近,误差越大。单端测距是一种仅需要故障检测时记录的信号,这种测距方法的时间都是基于故障被发现的瞬间。然而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距时,测量端的反射波极可能来源于故障点,也可能来源于远端的反射波,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对这种反射波进行区分。单端测距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基于接地性故障和非接地性故障进行研究的,对接地性故障的测距由于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在距离电缆两端很近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测距时,还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对非接地性电缆故障的测距在具体使用时比较复杂,但其具有十分广泛的使用范围和准确度。
(2)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缆故障测距。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缆故障测距是一种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测距方法,神经网络的每个结点都类似于人类的神经元,这个神经元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处理等,并能和其他结点并行工作,要确定电缆故障位置,可向神经网络输入需要的信息,经过各个不同结点进行处理后输出最后结果。在电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现将不同地点的测量电压电流输入作为样本输入到神经网络中,以此为基础通过神经网络确定电缆故障的具置。
(3)实时专家系统电缆故障测距。实时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程序,智能化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能够模仿行业专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基于此,这种系统要进行工作,必须要储备相当量的行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人类专家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进而解决具体问题。目前采用这种测距法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其一,将专家知识库作为基本数据库,通过采用某种特定规则来持续更新和维护数据库,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其二,基于继电保护的专家系统,这种方法在具体测距过程中不需要对电缆进行停电处理,通过自带的C语言集成诊断电缆故障发生的类型,然后采用电流脉冲法对电缆故障进行精确的定位。
4 结束语
总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网几个环节中,配电网环节总是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电缆故障日益严重。本文对现有和当前正在发展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未来电缆测距的具体使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庆生.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力电缆故障测距[J],合肥工业大学,2013(06).
[2]于泽,费明.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法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1(34):344-347.
一、XLPE电缆基础知识
1.1XLPE电缆结构
三相XLPE电缆的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导体、导体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内护层、填芯和填料、玻璃丝带、外护套。
导体:通常用导电性好、有一定韧性、一定强度的高纯度或铝制成。除有特殊要求外,导体一般采用多股紧压而成;
导体屏蔽:由半导体材料组成,具有较低的体积电阻率,与导体接触,与绝缘层紧密 贴合;
绝缘屏蔽:结构与功能与导体屏蔽类似,其与内护层(金属屏蔽层)相接触,与绝缘层紧密贴合;
内护层:一般为铜带,按一定方式绕包在绝缘屏蔽上,工作时,内护层引出接地;
填芯和填料:作填充用,使电缆整体成圆形;
玻璃丝带:包裹着导体及填芯使电缆成圆形;
外护套:包覆在电缆护套(内护层)外面的保护覆盖层,主要起机械加强和防腐蚀作用。金属护套的外护层为衬垫层、铠装层和外被套三部分组成。衬垫 层位于金属护套与铠装层之间,起铠装衬垫和金 属护套防腐蚀作用;铠装层为金属带或金属丝,主要起机械保护作用,金属丝可承受 拉力;外被层在铠装层外面对金属铠装起防腐作用。
1.2XLPE电缆绝缘原理
每相电缆内存在两个电极:处于高电势的导体和处于地电势的铜屏蔽层理想情况下,电极之间的等势面为与两个电极同轴的圆柱面。
实际中,由于两个电极的材料和结构,使其不可能与绝缘层紧密贴合,因此在两个电极与绝缘层之间加入了半导体屏蔽层,半导体屏蔽层与绝缘层贴合紧密,大大减小了局部放电。
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电缆需要与其它设备相连,需制作电缆终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绝缘层外的半导体屏蔽剥离,由于被剥离的电极在截断处曲率半径很小,使电场在该处集中,轴向场强很强,如不加处理,该处极可能发生沿绝缘层表面的闪络,影响电缆安全运行。
1.3处理电缆沿绝缘层表面的闪络主要方法
1.3.1加装应力锥
应力锥的结构为:使用电阻率很低的半导体材料制成锥状的电极,与被截断的半导体屏蔽层相连接,应力锥与本体之间则采用绝缘材料填充,使地电势向上延伸,改变了原本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形状,从而改善了电场的分布。
1.3.2加装应力管
应力管的结构为:应力管的结构比应力锥简单,为高介电常数,中电阻率的单一材料制成,一般为筒状,并具有良好的收缩性,安装时,套在半导体截断处,良好接触,无气隙。
在未装应力管前,半导体截断处的界面的介质为空气,空气的介电常数约为1,电阻率也较大,因此其容抗与电阻均较大。而应力管介电常数远高于1,电阻率也远小于空气,因此其阻抗远小于空气,在安装之后,代替了界面处的空气,其单位长度在轴向的阻抗网络中,分得的轴向电压变低,使界面的轴向场强大大减小。
二、 10kV电缆终端常见错误布置
2.1电缆终端布置要求
电缆布置时,首先要知道电缆终端哪些是地电位,哪些是高电势的电极。铜屏蔽层剥离处以下均应视作地电位,应与其他高电势的电极(导体)保持足够的空气距离。同时铜屏蔽剥离处以上的区域均应视作带电部位,应远离其它相,以及接地的各种构架、尖端状的电极,
2.2几种电缆常见错误布置
电缆头为热缩电缆头,电缆终端主绝缘靠在角钢上,由于电缆终端外表面带电,会对角钢产生局放,在阴雨天气有肉眼可见的放电火花,导致电缆与角钢接触处的绝缘劣化,有明显的烧蚀痕迹。
三、 XLPE电缆事故案例分析
2011年5月9日110kV××站新安装10kV电容四路927#开关柜及电容器组,交接试验后投入运行。一个月后户外电缆头B相炸毁,
2012年3月29日,在35kV××站,与110kV××站同型号,同厂家的电缆头在进行交流耐压时,应力管处连续击穿3次
2、故障原因分析
为了找到电缆头击穿的原因,首先了解电缆头结构,故障的始发点在应力锥位置,应力锥末端在轴向场强作用下产生放电击穿,短路电流从铜屏蔽流向接地线,导致铜屏蔽烧毁。假如故障点在应力锥之下的其它某个地方(图5),由于硅橡胶具有阻燃性那么在故障点以上的电缆终端不会烧毁,因为,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电流一定是从高电位端流向低电位端,在故障点以上部位为高电位或等电位部分,故障点以下部分为地电位部分,因此故障电流只能从故障点流向接地线。
应力锥在设计时,其顶部的轴向场强最大,顶部以下曲面的轴向场强设计为近似相等的值。因此,故障的始发区域应当是应力锥顶部附近的界面。
从该厂家该型号产品最近六次的电缆头故障来看,无一例外都在应力锥主绝缘交界处发生击穿。通过对故障应力锥和电缆的解剖,本体绝缘的厚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也未发现气隙、杂质等绝缘缺陷,且应力锥与硅橡胶浇筑良好,硅橡胶与本体绝缘接触良好不存在气隙。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厚度要求、性能良好的硅橡胶和交联聚乙烯在10kV场强不可能直接发生径向的击穿,因此击穿最开始的原因应当是轴向场强使界面发生闪络。
四、对10kV电缆安装的几点建议
(1)由于应力锥和应力管往往为厂家预制的,其半径往往固定。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半径的电缆要合理选用,保C应力锥和应力管的半径与电缆的半径相适应,既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使两者接触良好为宜;
(2)对半导体屏蔽层进行剥离时,应注意防止损伤主绝缘;
(3)切断半导体屏蔽层时,应使其延轴向尽量平整光滑;
随着城市的发展,配电网电缆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地区供电局电缆运行维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部分配电网电缆是采取直埋敷设方式,因此电缆故障的处理较复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电缆故障进行定位与修复,是供电部门保证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
二、配电网电缆结构
电力电缆的种类很多,目前配电网广泛使用的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们的结构如图1:
图1(A)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结构图
图1(B)低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四芯)结构图
三、配电网电缆故障类型
在实际运用中,配电网电缆故障类型主要是根据故障点绝缘电阻值来区分,从而选取不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零阻故障、低阻故障、高阻故障等。零阻故障即绝缘电阻值为或者接近零欧姆的故障,低阻故障与高阻故障的界定值在不同的国家和地方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取1K欧姆。绝缘电阻在1K欧姆以上的称为高阻故障,1K欧姆以下的为低阻故障。高阻故障往往比零阻与低阻故障更难查找定位。
四、配电网电缆故障检测方法
查找电缆故障常用的方法有电桥法、低压脉冲反射法、脉冲电流法等。
(1)电桥法
电桥法主要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包括电阻电桥法和电容电桥法,常用的是电阻电桥法。电阻电桥是利用电阻的与大小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的原理,测出故障相电缆的端部与故障点之间的电阻大小, 并将其与无故障相对比, 从而确定故障点与端部的距离。利用电阻电桥法查找电缆故障,简单、方便,准确度高,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只适用于单相或者两相接地的低阻故障(一定要有完好相,且只能有一个故障点),如遇到高阻或者断路(即无限大绝缘电阻),电桥电阻很小,一般无法测出。
(2)低压脉冲反射法
低压脉冲反射法主要是利用雷达的原理,因此也叫雷达法。其原理是在电缆端注入低压脉冲,脉冲沿电缆路径传播,因故障点处波阻抗会发生变化,当低压脉冲遇到阻抗变化时,就会在这一点处发生反射,此时利用脉冲反射仪等设备计算时间即可算出反射点的距离。
电缆的波阻抗与电缆本身的结构、绝缘介质及导体材料有关,而与电缆的长度无关,一段很短的完好的电缆,它的波阻抗也是处处相等的。
低压脉冲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衰减,信号弱,电压低,当故障点电阻值大于一定值时,会导致反射脉冲幅值太低,一般只适用于低阻故障。
(3)脉冲电流法
电缆的高阻故障和闪络性故障由于故障点电阻较大,低压脉冲在故障点没有明显的反射,故不能用低压脉冲法。脉冲电流法是将电缆故障点用高电压击穿,使用仪器采集并记录下故障点击穿产生的电流行波信号,通过分析判断电流行波信号在测量端与故障点往返一趟的时间来计算故障距离。脉冲电流法分为直流高压闪络(简称直闪法)与冲击高压闪络(简称冲闪法)两种。其中,冲闪法的应用最广泛,大部分电缆高阻故障测试都可以采用冲闪法, 与低压脉冲法不同的是冲闪法脉冲信号是故障点放电产生的, 而低压脉冲法的脉冲信号是由测试仪器发射出来的。
直流闪络法是专门用于测量闪络性故障的,即故障点电阻极高的故障。在用高压试验设备把
电压加到一定时, 绝缘瞬间被击穿可看作短路, 电压下降后绝缘又恢复。一般在预防性试验中出现的电缆故障多属于该类故障。
在故障点电阻不是很高的高阻故障,因泄漏电流较大,故障点不能形成闪络,所以不能运用直闪法,这时就要运用冲闪法了。其原理是向故障点发射一个高压脉冲, 只要脉冲有足够的能量, 能够使故障点发生闪络,从而使故障点形成短路状态。高压脉冲主要通过电容来产生。
(4)各种方法比较
电桥法属于阻抗测距法。低压脉冲反射法和脉冲电流法则属于行波测距法,两者都是通过脉冲信号在故障点和测量点间往返一次的时间测距。不同点在于低压脉冲反射法是主动向电缆发射探测电压脉冲,后者是被动记录故障击穿产生的瞬间脉冲电流信号。信号的记录与处理显示可以由同一套设备完成,因此,同一脉冲反射仪可以实现两种功能。
(5)其他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缆故障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电缆故障检测车,是德国SebaKMT公司生产的,其中有一项该公司的专利技术,叫三次脉冲法,它是利用燃弧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电缆故障点。具体过程是先在低压模式下用一个专门的脉冲发生器产生一个1500V或者350V的测试脉冲,得到参考波形,然后在高压模式下用高压0-16kV/32kV冲击,击穿故障点,中压4kV冲击稳定和延长燃弧,最后再发射一个低压的1500V或者350V,得到一个故障波形。系统会自动将参考波形与故障波形相叠加,从而得到测量波形。该技术先进,在实践中证明,检测电缆故障简便,效果良好。
五、配电网电缆故障处理流程
电缆故障的处理主要包括掌握电缆和故障信息、故障类型判断、故障预定位、路径测寻、故障精确定点、电缆识别、修复后测试等7个流程。具体如图2。
六、配电网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定位是电缆故障处理的重要环节,做好电缆故障点定位就能快速处理故障。其包括预定位和精确定点,常用的方法如下表1:
表1 常见电缆故障类型定位方法
故障类型 预定位 精确定点
低阻故障 低压脉冲反射法、电桥法 声磁时间差法
高阻故障 脉冲电流法、三次脉冲法 声磁时间差法
图2 配电网电缆故障处理流程
七、典型案例
故障背景:2013年09月23日,10kV上市线F10全线跳闸,经城区局配电二班抢修人员排查后确定故障电缆为F10老调度楼侧环网柜H1-K3开关至文昌幼儿园公变段高压电缆。
处理情况:
(1)用测得该故障A相绝缘电阻为1.2MΩ,B、C相无穷大,属单相高阻故障。
(2)用SebaKMT公司的Centrix-1电缆故障检测车选择三次脉冲法进行故障点预定位,得到如图3的波形图。系统自动判断电缆故障位置为108米处。
图3 三次脉冲法得到的波形
(3)为再次确认故障位置,选用脉冲电流法进行验证,得到如图4的波形图。因为该车自带电缆长度约90米,因此计算故障点的位置为430/2-90=125米处。
图4 脉冲电流法得到的波形
(4)粗定位置确认后,用冲击放电进行精确定点。在离电缆端100-130米范围间利用声磁时间差法进行精确定点,最终在离电缆端113米处找到故障点。开挖后,检查故障点为电缆中间接头击穿,从而造成线路全线跳闸,如图5。
图5 开挖后找到的电缆故障点
(5)修复电缆,对电缆进行试验,确认无问题,解除安全措施,恢复送电。
八、结语
电缆故障的检测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作为一名电力工作人员,理解电缆故障检测方法的原理,就能够更好地查找故障,快速处理故障,保障用户快速恢复用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如今电缆化越来越高的今天,加快电缆故障检测队伍的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苏燕民. 基于低压脉冲法和脉冲电流法的电缆故障测距分析.广东科技,2010.
[2]温文超. 10kV电力电缆故障的类型和测寻方法.技术与管理.
[3] 甘在华, 龙娓莉. 常用电缆故障测寻方法适用性探讨.供用电,2009.
关键词:配电电缆;故障;防范措施; 检测
由于电网结构的调整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电缆的使用愈来愈多,电缆运行的安全与否,对电力系统、各种厂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也越来越受到电力运行部门的重视。了解电缆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掌握电力电缆故障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排除电缆隐患,预防发生意外停电事故或电缆损坏事故。
一、配电电缆的常见故障及原因
配电电缆在运行中常见故障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电缆质量缺陷故障。电缆质量缺陷故障主要包括电缆本体和其附件的质量缺陷故障。电缆本体质量缺陷故障:电缆绝缘中存在的气泡或气隙会使电缆绝缘在运行时发生局部放电,最终致使绝缘击穿;生产电缆时,电缆绝缘受潮,致绝缘老化击穿。电缆附件质量缺陷故障:热缩与冷缩头电缆绝缘层内有气泡、杂质,或其绝缘层的厚度不均,密封涂胶处密封不严造成配电电缆运行故障。
(2)电缆机械损伤故障。机械损伤类故障比较容易识别,大多造成停电事故。一般造成电缆机械损伤的原因有:市政建设误伤电缆,偷盗电缆,小动物咬伤电缆,自然现象损伤电缆,施工损伤电缆。
(3)电缆老化变质也极易引起电缆故障,老化变质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绝缘层内部含有气泡、杂质,电缆内屏蔽层上有节疤或遗漏,电缆长期过负荷工作,电缆超期服役,油浸电缆内绝缘油干枯,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等(如电缆沟内电缆布置密集、电缆沟及电缆隧道通风不良、电缆布置在干燥管内、电缆与热力管道安设距离太近)。
(4)电缆在恶劣天气下发生故障。这主要由雷击过电压及大雾污闪引起,多发生在电缆终端头及套管表面。
(5)电缆过负荷故障。电缆过负荷运行会造成导体温度过高,电缆绝缘加速老化,电缆金属护套膨胀、变形及接点发热损坏等现象。它将缩短电缆使用寿命,造成电缆运行故障。
(6)化学腐蚀。电缆路径在有酸碱作业的地区通过,或煤气站的苯燕汽往往造成电缆铠装和铅(铝)护套大面积长距离被腐蚀,出现麻点开裂或穿孔,造成故障。
(7)设计和制作工艺不良。电缆中间头、终端头安装工艺不良,材料选用不当,不按技术要求敷设电缆,同样会造成电场分布不均匀,这些往往也都是形成电缆故障的重要原 。
材料缺陷主要表现压三个方面 一是电缆制造的问题,铅(铝)护层留下的缺陷在包缠绝缘过程中,纸绝缘上出现褶皱、裂损、破口和重叠间隙等缺陷;二是电缆附件制造上的缺陷,如铸铁件有砂眼,瓷件的机械强度不够,其它零件不符合规格或组装时不密封等;三是对绝缘材料的维护管理不善,造成电缆绝缘受潮、脏污和老化。
二、电力电缆故障防范措施
针对配电电缆常见的故障,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防电缆质量缺陷故障措施。供电部门要挑选产品质量优良、声誉良好的电缆生产企业订购电缆,从源头上提高电缆整体运行水平。现场检查电缆有无质量问题:观察电缆线芯位置,如三芯扇形电缆导体的几何排列应比较对称;肉眼观察电缆各层剖面,如外护层应完好,铠装层应平直、无裂口和尖刺,内衬层应附着良好,内护套应柔软、无裂口和砂眼,绝缘层、屏蔽纸包绕应良好,线芯的各股导线应光滑,无断股和严重变形现象等。必要时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质量好坏。严格按接头工艺规程制作电缆接头,制作现场做好防雨、防尘,选用的电缆接头附加绝缘材料的热阻应尽可能小,加强对附件的密封处理能力。
(2)防电缆机械损伤故障措施。加强对保护电缆线路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电缆保护意识;与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等有关单位加强信息交流,避免其施工损伤电力电缆;加强施工监督,监督人员应详细向施工人员交待现场电缆的敷设方式及走向,在掀起电缆盖板后,不准使用铁棒等尖头工具再进行挖掘,对非施工的电缆暴露部分应加保护罩或悬吊,特别在悬吊时要求整体固定电缆接头;加大对偷盗电缆及违章、野蛮施工损伤电缆的惩治力度;做好封堵工作,平时在巡视电力设备时要关好门窗,杜绝因小动物误人配电设备引起电缆故障;电缆在施放过程中,必须使施放的牵引力小于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该电缆的允许最小弯曲半径,电缆线路应尽可能远离振动剧烈地区,避免电缆内护套受振而损坏。
(3)防电缆绝缘腐蚀老化故障措施。电缆线路环境最好为中性,避开酸、碱土壤对电缆护层的腐蚀;电缆线路应远离热力源和杂散电流区域,避免电缆过热和电解腐蚀。
(4)防电缆在恶劣天气下发生故障措施。定期清扫套管;增涂防污涂料,如硅脂;增加套管绝缘等级,或增设硅橡胶增爬裙和加装绝缘帽。
(5)防电缆过负荷故障措施。合理设计配电台区的总容量,适当增大电缆截面及配套开关容量;对于用电量急剧攀升的夏季,应及早做好测负荷工作,加强电缆设备的巡视,对超负荷线路及时实施改造,确保配电线路设施不过载;利用粘贴示温蜡片和红外线测温仪或热成像仪对接点温度进行检查,判断电缆是否过载。
(6)做好以下配电电缆运行维护工作,对减少电缆故障尤为重要:加强设备接地电阻的测量工作,能有效避免雷电流对电缆设备的损害;根据设备检修状态,制订电缆的预试计划, 使电缆能健康运行;配合配网改造,根据设备的老化程度,更换旧区电缆、旧式开关、高损耗箱变,减少因设备陈旧引发的故障;联络电缆应定期充电,保证其绝缘性能,以备随时可正常投运;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运行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能正确发现和识别电缆线路中存在的缺陷,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7)加强电力电缆巡视检查,对电缆标示桩、护栏、接头等要定期进行巡查、维护。
(8)严格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有关方法、试验项目、标准要求、试验周期对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防止计划外停电或故障停电事故的发生。
(9)为了在运行过程中掌握电力电缆绝缘的老化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条件许可下,可采用电力电缆在线监测装置对电网中主要电缆进行实时监测,可做到实时掌握电缆的实际运行状态。
三、结论
对电力电缆故障防范措施的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上都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了解电缆发生故障的真正原因,掌握电力电缆故障的有效防范措施,对防范电缆故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电力电缆进行故障诊断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宗延.电力电缆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3
[2]胡其秀.电力电缆线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用电量逐步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增加,对电网的运行及安全的要求也逐渐价高。作为连接的各种电气设备、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力电缆,以及安全维护工作量减少,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提高电能的质量并美化城市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力电缆所产生的故障在供电故障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电力电缆一旦发生故障,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停电,甚至是火灾事故,将事故的范围扩大。所以,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整个电网的安全正常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原因
1.1 机械造成的损伤
机械损伤是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损伤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
(1)由于电缆在安装的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或是安装后靠近电缆路径作业造成的机械损伤而造成的故障。
(2)直接外力对电缆的破坏,在电缆的周围施工或是交通运输中造成电缆的破坏。
(3)在电力敷设的过程中造成的破坏,拉动电缆的力度过大,或是电缆拖地摩擦等,使电缆的保护层受到破坏。
(4)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一定的损伤,中间接头或是终端头的内绝缘胶膨胀而胀裂外壳或是电缆护套;装在关口或是支架上的电缆外皮擦伤;由于土地沉降引起过大的拉力,拉断中间接头或导体。
1.2 电缆的设计和制作不良造成的原因
电缆的设计和制作质量不达标是电缆出线故障的主要原因:
(1)在电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半导垫层的爬电距离不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发生热收缩使内部受潮或是存在一定的杂质,在应用的过程中,在较强的电场作用下杂质就会出现游离,出现放电。
(2)在导线的制作中,导线压接的质量不还,会造成接头的电阻过大,导致产生一定的热量,使绝缘老化,容易出现接地短路或是相间短路,甚至是对周围的其他电缆造成一定的破坏。
(3)在电缆的接头制作中,如果是外部的湿度较大时电缆的绝缘水平就会随之降低,会出现爆裂的情况。
1.3 绝缘老化变质的原因
电缆绝缘长期在电和热的作用下运行,其物理性能会造成一定的变化,从而造成了绝缘强度的降低或是介质的损耗增大而导致绝缘崩溃及绝缘的老化。电缆绝缘介质内部气隙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游离使绝缘下降,当绝缘介质电离时,气隙中会产生部分的臭氧及腐蚀绝缘。过热会引起绝缘老化变质,电缆内部气隙产生电游离造成局部过热,使绝缘碳化。电缆过负荷是电缆过热很重要的因素。安装于电缆密集的地区及电缆隧道等通风不良的地方,这样会加速电缆的损坏。
1.4 超负荷运行
电流具有热效应,这样会造成在电流通过的时候,电缆的芯线会发热,加上电荷的集肤效应、介质的损耗等也会具有一定的热量,所以,电缆的热量会增高。长期以来,电缆运行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电缆的温度也会不断的升高,加上电压的作用会经常的产生绝缘的损坏,特别是夏季,外部的温度加上电缆自身的温度,往往会造成电缆薄弱出现一定的损坏。电缆超负荷运行造成的损坏主要有几个方面:(1)造成导线接点的损坏;(2)加速电缆保护绝缘的老化;(3)使电缆铅包膨胀,严重的会出现龟裂的现象;(4)使电缆终端头受沥青绝缘胶膨胀热胀裂。
1.5 环境的因素
电缆埋地过程中引发的故障环境因素有两点:(1)当电缆埋设在有强力地下电厂的地方时,经常会出现电缆的外皮被腐蚀击穿的情况下,潮气就会进入线缆,产生较大的破坏力。(2)电缆再穿过一些较大的建筑物时,可能会由于地面下沉使电缆在垂直方向上受力变化。
2 电力电缆故障的预防措施
2.1 对电缆及连接头的质量加以重视
解决电缆自身质量问题是预防故障出现方法之一,电力的设计和制作人员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电缆公司要对工人的技能加强培训。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特别是保证连接头的质量。在实施中要合理的控制工作的环境,避免温度、湿度等对电缆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彻底的消除制作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2.2 减少机械方面的损伤
防止损伤就是对电缆做好最好的保护,在电缆敷设的过程中,电缆沟上一定要封盖水泥盖板,确保电缆安装的弯曲半径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电缆的走向加以熟悉,减少摩擦,做好现场的监督,避免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电缆破坏。还要隔一段距离设置电缆走向标,提示周围施工避开电缆。
2.3 实施定期的运行管理
定期的运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缆故障的损失,要定期的对电缆规律进行巡查。对电缆有机械损伤的情况及破坏的情况等进行一定的检查,可以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对电缆的关键部位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此记录归档,在夏季要加大对此的巡查力度。为了可以防止电缆终端头套管涂上防污涂料,或是适当的增加套管的绝缘等级。还要针对薄弱部位做好预防性的实验。
2.4 避免超负荷的运作
根据电缆运行的相关规定,电力电缆一定不能超负荷运作,这要求有关的部门尽快制定更加具体的管理制度,实行检测电缆负荷的情况,保证电缆负荷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超负荷情况进行及时的报告及整改。为了降低过电压对电缆产生的损伤,要保证电缆末端金属外皮能可靠的接地,同时要经常的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定接地的情况。当发现接地电阻值过大,就要考虑电缆出现的问题,可能是电缆老化或是接头出现氧化,要对此进行相应的处理。
3 电力电缆故障的处理措施
电力电缆故障出现后悔引起较多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正确的处理措施。电力电缆出现故障后,要对故障现场进行分析,专业人员要确定故障的类型,找出故障的原因,要组织人员对故障进行相应的处理。电力电缆故障经常会引起火灾,正确的处理首先及时切断电源,将火扑灭。当火灾形式比较严重时,要组织周围的人员撤离现场,寻求专业的救援队伍。通过排查来确定故障点之后,将正常的电缆和故障的电缆进行隔离,防止故障电缆对其他电缆造成一定的破坏。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故障的产生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除了电缆自身的质量及施工质量等有着较大的关系之外,也和后期的维护及运行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想要保证电缆的安全正常的运行,要在电缆制作的环节、施工的环节及运行的环节加强控制危险的因素,将故障的发生率降低到做小。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作为传输电能及连接各种电器设备等起着一定的作用,准确的确定电力电缆的故障点,不仅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故障修复的费用及停电的损失。此外,针对电力电缆运行中产生的故障,要按照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故障造成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预防电缆故障造成的火灾的发生。选择合适的仪器及测量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工作,才可以顺利的测出电缆的故障点。
参考文献:
[1]陈建平.电力电缆故障分析及查找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0(4).
[2]陈秋,孙正凯,王伟.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3]鲍永胜.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在先检测与故障诊断.[D].北京交通大学,2012.
[4]宫英杰.电力电缆在线负荷余量预测及报警系统研发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关键词 电力电缆;故障测距;低压脉冲比较测距法;EMTP仿真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43-01
地下电缆如果发生故障,寻找故障点会非常困难,需要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带来巨大的停电损失。所以有效、快速、经济地找出电缆故障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1 概述
故障测距的任务就是当线路的某一点发生故障时,通过线路两端的实测电流、电压及线路阻抗等参数来计算出故障距离。
本文分析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原理、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的类型和故障性质的判断。简单介绍了现阶段几种常用的电缆故障测距算法。
2 电力电缆故障的产生原因
电力电缆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绝缘受潮、绝缘过早老化、过电压的激发导致电缆绝缘击穿、机械损伤类、产品自身质量缺陷等。
3 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的诊断
电力电缆故障的性质决定采用电力电缆故障测距的方法。电力电缆故障的性质的判断,就是指确定故障电阻是低阻还是高阻;是封闭性还是闪络性;是接地、短路,还是混合故障,是单相、两相,还是三相故障。然后结合故障发生时伴随的现象,大概判断出故障的相应性质,再根据故障性质类型来确定对应的处理方法。
4 电力电缆故障测距算法
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确定后,就可确定故障测距方法。故障测距是测量从电缆的测试端到故障点的电缆长度。而在目前的实际测试中,首选的是行波测距法测试故障距离,对于用行波测距法无法测试回波的特殊的主绝缘和护层故障,可以用电桥法进行故障测距。
电桥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电桥平衡时,对应桥臂电阻的乘积相等,而电缆的长度和电阻成正比的原理进行测试的。电桥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且精确度较高,测量短路故障、低阻故障十分方便。
低压脉冲反射法的基本原理:低压脉冲反射法是给故障电缆注入一个低压脉冲故障电缆,脉冲会在电缆中传播,而当脉冲碰到阻抗不匹配点(故障点或中间接头等)时会反射回来,通过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再根据脉冲在电缆中传播速度,就可以得该点到测量点的距离。
5 电力电缆故障仿真算例
在本次仿真中,单相电缆模型看成多个单相型等值RLC线路组成的分布参数模型,参数进行如下设置:单位电阻,位电感,单位电容,线路长度。
单相短路接地故障电缆的脉冲反射波形如图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故障距离太远或者故障距离太近都会使测距误差比较大。原因是当故障发生在测量点附近时,因为入射波和反射波发生了叠加,使得第一个反射波难以辨别,即使采用了比较测量法,也无法完全消除测量端存在的死区;当故障离测量点比较远时,由于电力电缆有介质损耗,行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衰减,这样会使得反射波形畸变较大,影响测距结果的精度,而使得误差变大的结果。
6 仿真结论
在低压脉冲比较测距原理的基础上,采用EMTP仿真平台,对开路和短路故障进行仿真研究,形成了低压脉冲法故障仿真模型,用这个模型模拟不同故障距离下低压脉冲法测距的测试过程。记录的波形数据按上述比较法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用于低压脉冲比较测距法的可行性。
7 结论与展望
1)电力电缆故障检测的方法很多种,但是目前还没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故障检测问题。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电力电缆的故障原因、类型及电缆的敷设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比较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故障的精确定位。
2)目前的电缆故障测距方式大都是离线测试,需要断电并且需要较长的故障修复时间,而在线检测具有更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使得在线测距成为电缆测距技术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董新洲,刘建政,张言苍.行波的小波表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9):13-17.
[2]徐振.行波原理在线路故障测距中的应用[C].东北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
【关键词】电缆电缆;故障;定位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的加快,电缆线路因其节约用地,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逐渐取代架空线路,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占据着越加重要的地位。但是,埋于地下的电缆一旦出现故障,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发现故障点,假如不能及时的修复,便会造成长时间的停电,给居民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如何准确有效的快速查找电缆故障,成为当期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电缆故障分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电缆故障分为以下五类:
(1)接地故障-电缆单相对地故障;(2)短路故障-电缆两相或三相短路;(3)断线故障-电缆一相或数芯相被故障电流烧断或受机械外力拉断,致使导体完全断开的故障;(4)闪络性故障-这类故障一般发生于电缆耐压试验击穿,并多出现电缆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内;(5)混合性故障-同时具有上述接地、短路、断线中两种以上性质的故障。
2 电缆故障定位技术
目前,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技术主要有脉冲反射法、冲击电流法、时间到达法、幅频映射法及相位差分法。其中脉冲反射法和冲击电流法是最常用的定位方法,相位差分法实为改进的脉冲反射法,即把原波与反射波的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利用原波和反射波在频域中的相位差定位,目前此方法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2.1 脉冲反射法
脉冲反射法按实际故障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低压脉冲法和二次脉冲法。在实际故障查找中,设备会首先释放一个低压脉冲若为接地故障或为低阻故障此时就会在及其所示图像上显示出一个向下的波形,此点即为我们所寻找的故障点。若此故障为高阻故障则低压脉冲反射后得到的图形只能为线路的全长,此时为找到故障点需要对电缆加压,将高压脉冲打入后设备会紧随发射几个低压脉冲信号过去,若此时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落入故障点则在图像上便可找到故障地点。若没有明显的变化,则需要采用冲击电流法进行测量。
2.2 冲击电流法
在实际故障寻找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用二次脉冲法测得的两组曲线变化很小,不易辨别何处为真正的故障点,此时也可运用冲击电流法进行故障点的寻址工作。例如,试验中,SSG设备对故障电缆释放一高压脉冲导致故障点阻值发生明显变化。当脉冲波行进到这一变化点时便会反射回近端,如此往复运动在故障点与连接处。通过耦合器(SK1D)可以检测出这一波形并发送到IRG。这时只需要测定不同周期之内相同的两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即为故障点到近端的距离。
此外,时间到达法,主要是用放置在不同测点的二个或多个信号采集单元,判断原波到达不同信号采集单元的时间差定位。幅频映射法主要是利用不同测点信号的时域的参数T(等效时间)、频域中的参数F(等效频率)和局部放电量幅值这三个参数的不同进行定位。
2.3 几种定位技术的比较
3 电缆故障点查找实例案例分析
3.1 故障简介
某线路为35kV纯电缆双回线路,单回全长6.18km,每回线路线上有冷缩中间接头12个,埋设方式为工井排管。
某调度中心计算机ON2000视系统发出警报:某线路出现C相单相接地的故障提示。此时,中心桥312间隔断路器已动作,断开本条线路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调度随即派输电工区电缆班(现电缆运检班)前往现场排除故障。
3.2 故障处理
(1)用电子式电阻表测得C相绝缘电阻为9kΩ,B、C相对地绝缘电阻无穷大,判断该电缆属单相高阻故障。
(2)用兴迪IRG3000(电缆故障回波仪)使用低压脉冲法测得电缆(C相)全长6100m。
(3)用二次脉冲法测试故障距离,在A相和铠装层之间施加高压脉冲。初次尝试选择32kV档位加压升高至10kV时,按单次方式放电,但电压表指针未波动至零位,回波仪显示二次脉冲返回图像与由(2)中测得线路图像基本重合,故判断为不完全放电,进而继续增加电压但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二次尝试选用16kV挡位,升压至10kV,当电压表指示故障点开始放电时,通过与完好相电缆图形对比可以发现,在3520m处波形有一向下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判断故障点位3520米附近。
(4)用兴迪UL30/BM30(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在3520m附近同步接收到声、磁波形信号,此处接收到波形的时间最短而监听声音强度最大,最后开挖确认故障点,故障测寻成功。
4 结论与展望
(1)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二次脉冲法作为测量的首要方法,以冲击电流法作为后备,采用冲击电流法需要注意在得出测量长度的时候要减去试验车上实验传输线的长度才为故障点到实验位置的真实距离。
(2)在实际生产中,确定电缆故障类型的方法是使用兆欧表或者万用表测量各相得绝缘电阻。常见电缆故障的区分范围:
1)当测量得到的电缆一相、几相或相间对地绝缘电阻低于100Ω时,为低电阻接地或短路故障。
2)当测量得到的电缆一相、几相或相间对地绝缘电阻为远小于正常值但高于100Ω时,为高电阻故障。
3)当测量得到的电缆一相、几相或相间对地绝缘电阻较高或正常,可初步判断为断线故障,此时应进行导体连续性试验,检查是否有断线。
关键词:输电电线 线路故障
1 输电线路电缆故障性质的判断
所谓故障的性质, 就是确定: 故障电缆电阻是高阻还是低阻; 是闪络还是封闭性故障; 是接地、短路、断线, 是单相、两相, 还是三相故障。根据电缆故障性质的判断, 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试验手段以便于快速、准确地测定电缆故障点,若电缆故障为低阻故障, 我们则采用脉冲法。若电缆故障为高阻故障,我们则采用冲击高压闪络法。
1.1 运行中的电缆发生故障时, 预报警并显示则有可能是电缆短路或接地故障, 此类故障有可能由于短路接地电流大而造成断线故障。
1.2 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故障多为高阻故障。
1.3 对故障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及导通试验。
2 输电线路中电缆预定位方法分析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脉冲反射法, 即闪测法, (利用故障点闪络进行测距的仪器, 简称为闪测仪)进行故障测寻, 从而使故障可不经烧穿就能直接进行粗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探测快、精度高、适应性强, 所用仪器轻便, 即可节省时间, 又可节省人力, 我们多利用脉冲反射法, 和冲闪法能够准确的寻找到各种类型的电缆故障, 下面就电缆故障的性质和寻测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2.2 电感冲闪法
冲击高压闪络法根据在测试时, 分为电感冲闪法和电阻冲闪法。不同之处只是与球形间隙相串联的电感线圈L 可改为电阻。两种方法其原理相似, 但电感冲闪法使用更加广泛。在高阻电缆故障寻测时多使用此方法。下面仅对电感冲闪法的原理进行一下简单分析。
2.3工作原理:
电源接通后, 电流通过调压器、变压器整流对电容器充电, 当充电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 球间隙JS 波击穿, 电容器C 的电压通过球间隙的短路电弧和一小电感L 直接加到电缆的测量端。这个冲击电压波沿电缆向故障点传播。只要电压的峰值足够大, 故障点就会因电离而放电, 故障点放电所产生的短路电弧便沿电缆送出的电压波反射回来。
以上的脉冲法和闪络法的分析都是一些标准电缆所测的波形都是理想波形。在实际中, 由于电缆的长短, 故障点的不同。尤其是电缆的绝缘材料不同。实测的波形都不是一些理想波形。这就要求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一些具体情况, 将一些参数进行调整使其波形接近理想波形, 以便准确无误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3 输电线路电力电缆故障点定位及电缆识别方法
3.1 声测法
声测法是电缆故障定点的主要方法,多用于测试高阻、闪络性故障和分部低阻故障。使用的设备与冲闪法相同,对于电缆护层烧穿的故障,可以直接听到故障点的发电,对于未烧穿的故障,采用声电转换器将很小的震动波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用耳机来倾听,听测出最响点即位故障点位置。
3.2 声磁同步法
在实际测试中,环境噪声的干扰增加了声测法准确辨别的难度。由于故障点放电时,除了产生电声外,还会产生高频电磁波向地面传播。通过同时接收声波和电磁波方法来判断当前的声波是否由故障点放电引起。这就是声磁同步法,它是对声测试方法的改进,提高抗干扰能力。
3.3 音频感应法
音频感应法采用向导体通1KHZ左右的音频电流,在地面上用音频线圈探头沿被测电缆方向接收电磁场信号,并将之送入放大器,再将信号送入耳机或仪表。相间短路或相间短路并接地故障测试时,接收线圈垂直或平行放置于电缆接收信号,当线圈沿电缆上方移动时,会听到声响有规则的变化,在故障出时声响会增强,过来故障点时,声响会明显变弱或中断。但是,对于单相接地故障,采用一般的电感线圈在电缆的全长上接收到的信号基本没有变化,可以通过差动线圈接收的方法。
文中对电缆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其分类以及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一般电缆测试设备存在的缺陷与新型设备的优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电力电缆测试中的主要技术参数。
【关键词】电力电缆 故障测试新技术 技术分析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电力供电系统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大。而在供电系统中,电力电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支持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基础,因此,要想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就要确保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故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电力电缆运行时间长,并且有部分电力电缆运行线路比较隐蔽,不利于检查,所以,在电力电缆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整个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型。因此,为了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检测,接下来,本文就以提升电力电缆测试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对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新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 电缆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其分类
1.1 故障产生的原因
1.1.1 机械损伤
在所有电力电缆故障中,机械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对电力电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机械损伤,指的是在电力电缆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震动或者是冲击性负荷的影响,导致电缆的绝缘包皮出现损伤,而由于电缆损伤没有被及时发现,运行时间长久之后就会对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1.1.2 绝缘老化
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中的电力电缆,其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电缆绝缘老化速度加快,进而出现绝缘开裂、穿孔以及绝缘性能下降等问题,形成故障。
1.1.3 过压
在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大气或者是内部过压因素影响,导致绝缘击穿,造成电力电缆故障。
1.2 故障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电力电缆故障主要分为断路和短路故障两种。当前为了能够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详尽区分,又根据电力电缆故障点绝缘电阻大小的不同将故障细分为低阻短路故障(多为金属性短路)、高阻故障以及闪络故障等三种故障。以上三种故障指示笼统概括,并无明确界限,主要由故障测试方法和所使用设备的测试结果有关。
2 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
2.1 传统测试法
2.1.1 烧穿法
该方法主要分为交流法、高压冲击法以及大容量高压直流法三种,由于操作简单,所以在传统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应用该方法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对故障发生为止进行定点,通常情况下,多采用发电监听的方式对故障进行定位。而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测试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且有时还会发生故障点碳化现象,反正进一步扩大了电力电缆故障。但有时会出现故障点碳化,故障阻值反而增高的现象,长时间的高压也可能对电缆完好部分的绝缘造成潜在的破坏。
2.1.2 电桥法
电桥法主要应用于开路故障或者是完全短路故障测试中,其能够通过高精度电桥得到对电力电缆故障发生点的距离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在实际测试工作中,虽然该方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容易受到电缆材质和故障测试范围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极少应用该技术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
2.2 新测试法
2.2.1 低压脉冲行波法
低压脉冲行波法是新测试法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其能够对电力电缆断线、低阻和短路故障等进行精准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将脉冲电压送入被测电缆中,当脉冲遇到故障点之后,由于阻抗不符,就会产生一低压反向脉冲,当反向脉冲被测试仪器检测到之后,就会将时间差记录下来,并通过时间差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其距离求值公式为:
X=V・ΔT/2
式中:V为脉冲传播速度 ΔT为脉冲和反向脉冲时间差
当计算出故障点距离之后,就可以通过反向脉冲的极性对故障的类型进行判断。
2.2.2直闪行波法
直闪行波法主要是要来对闪络性故障进行测试,在其测试过程中,需要利用测试高压发生器和电缆故障测距仪进行配合使用, 并利用直闪法原理对电缆大电阻故障进行测量及判断,才能够达到测试的目的。
3 一般电缆测试设备存在的缺陷与新型设备的优点
3.1 一般电缆故障测试设备的缺陷
(1)在利用一般电缆故障测试设备对电力电缆故障进行测试过程中,每一次都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接线和查线,影响测试效率。
(2)在测试过程中,施加在电力电缆上的冲击电压需要通过改变球间隙的方式来改变其大小,这种控制方式不仅不能够对冲击高压的幅值进行准确控制,还无法对放电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3)在测试过程中,所有放电都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安全性较低。同时,在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也比较大。
3.2 新型电力电缆测试设备的优点
(1)与一般测试设备相比,新型设备安装了一系列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不在需要人工进行接线和放电,安全性比较高。
(2)球放电间隙被触头所取代,其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附加到电缆上的冲击电压的大小进行调整,还能够对放电时间进行调整。
(3)所用设备均为自动化设备,其不但更加适用于电力电缆故障测试,而且对故障的定点和距离测试结果更为准确,能够大幅度提升电力电缆测试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采用自动化技术替代了一般设备中的人工测试,还在提高了测试安全性的基础上,也大大提升了电力电缆的测试速度。
(4)在新型测试设备中,对诊断数据、信息以及故障的判断都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不仅能够提升结果处理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对故障信息进行详细记录,留以备用。
4 结束语
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测试,及时确定故障发生位置并有针对性排除故障,对确保电力电缆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电力电缆故障的测试,并通过加强新型测试设备的应用等方式不断提升测试效率。
参考文献
[1]丁勇.浅析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与分析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
[2]高建平.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分析与系统设计[D].河北电力大学,2010.
[3]刘石川.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技术研究[J].电线电缆,2013(02).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