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是现代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过程的重要基石。生态伦理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上升到现实的高度,这在不同程度上催生了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

一、西方生态学主要派别及观点

西方生态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解决环境问题中颇负盛名的研究学派。包括环境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具有代表性的伦理学在内,为世界范围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生态伦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和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概念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确认,是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论基础,自然界固有自然之价值。后三种派别普遍认同以生态伦理学由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领域,最终形成道德的共同体。这派别都是西方生态学后现代主义的具体体现。

以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派,主要观点是:依靠人性的自我规范和道德关系的进步,可以成功冲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误区。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起一种以自然价值为主的生态价值内在价值论。他阐明维护神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对环境伦理必须担负的责任。他认为:“原野是产生生命的根源,也是其本身内在价值的显现,历史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都是靠其内在价值来实现的”。生态伦理的普遍化就是强调承认物类之间的内在价值,在大自然进化的生态系统之间,人类是期间的一份子,人类在加入之前,其他物种的生态价值就已然各就各位。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使得人的加入并不能完全改观其客观存在的价值性,人类的存在,是要对自然富有义务的存在。

以诺顿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倡导者,主要观点就是环境伦理学,以谨慎理智的思考,协调人类欲望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以伦理道德,将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都视为不道德和必须斥责的行为,不必将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的存在物。另一人物墨迪认为:人类不独有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更高的价值,肯定了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把更多的价值赋予自然物。

西方后现代生态伦理观,倡导自然界合适些发展,主要以规整和协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关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是大自然和宇宙的一份子,对人而言,生态自然体现着某种生态伦理价值。主要观点为:人与世界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包含在社会中和自然中。整个生态伦理观世界,就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符合系统观点的具体体现。在这个特定的系统之中,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在内,都是以生态学的模式以网络状向外延伸。在这一系统之中,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多元尊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始终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

二、中国生态伦理学

中国生态学有丰富的人文和系统内涵。古代学问以“天道”和“人道”作为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天人合一”生态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古代学说体系中寻求最终支柱的概念性内涵。

(一)传统资源

中国文化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关注生态。珍惜生命。从东汉时期,许慎以“观鸟兽之迹”解说仓颉造字汉字体系的来源就是生态伦理学。在长期的生态伦理学观察中,汉语生态学基本结构从“阴阳”、“道理”、“乾坤”、“天地”、“国家”、“社稷”的等词汇中,衍生出对生物和环境关系之间的深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生态艺术之中,甚至还有“师法自然”、“巧夺天工”的等个性艺术,甚至中国传统化的称谓中,以“山水画”的生态景观,都自成中国资源体系构建中风,富有生态哲学的完整系统。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渊源流长在传统资源中,有深刻鲜明的体现。

(二)生态伦理观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和现状

必要性:中国生态学体系的创立,是因为中国生态学的思想爱你个内涵中,包含着特殊的概念和理论,无论是思想方法还是观点,与现代科学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现代生态伦理和中国传统伦理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兼容情形。现代生态研究学者要想循着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思想和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必须系统性的对生态学予以直接的了解。生态伦理系统的创立看,需在有具中国化特殊意蕴的生态学向之中产生,将中华文化的生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必须对中国古代生态学的思想和理进行批判性继承。这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时,就能更客观更迎合时展潮流。它是关系到中国生态学发展前途的大事,也是推动现代生态学全面发展的大事。

发展趋势和现状:从中国现存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成就证实,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从墓葬出土的文化遗迹显示,传说中伏羲女娲时代和神农炎帝时代就已经诞生了中国生态学。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流域文明,也见证了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而在《周礼》记载的科学文化发展中,就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生态理论体系,此后的两千年封建文明时期,国家统一和强大刺激中国生态学的迅捷发展。在江河治理、城市建设、园林和园陵建设方面,“风水”的理论体系就已经初步系统化。中国唐宋诗歌的鼎盛时期,“山水田园”诗派和唐宋时期的“山水画,都使得生态学应用原理与时俱进。清朝的“京剧”舞台艺术之中,也衍生出了优秀的品种,甚至在中国举世闻名的中医疗法理论体系中,环境医学的影响不容小觑。中国提出建立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已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

中国生态学现代系统理论,融合古代的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衍生了“气数理论”和“形势理论”,全球生态学模型,中国生态学等中国人类生态学。在理论提出上,有“生态因子对”,假说“生态奇点”和“生命理想常数”,积极从理论和实践上尝试完善和发展中国生态学的理论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正在向世界靠拢,以对人类幸福生活贡献力量,尤其是在基本的生命特征面前,中国生态学的观念和内容都在朝着质的方向迈进,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中国生态学科学价值和伦理意义,正在朝着完好的方向发挥它的作用。

(三)争论及主要观点

“敬畏自然之争”有人强调“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预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这在直接程度上,是在争论的前奏。以自然灾害为契机,界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与负面影响渗透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唯心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这场敬畏自然之争,是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之争,是两种文明理念之争。反敬畏派依然延续工业文明的思路,强调发展,对自然的征服;而敬畏派则已经指向了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是现代科学必须予以重视的议题。“克隆人”,转基因,使得生态和生命之间的争论愈加明显,环境污染已经扩散到太空,核污染、化学污染、地球污染,化学污染……长此以往,人类已经再无立足之地,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刻不容缓。

中国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这是人类对社会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也是日新其德,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学,是和谐的生态学,也是生态伦理学实践的结果

我们在挖掘和整理时,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天”大的失误。如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演替现象、冬眠现象和流行性传染病,都必须在完整的时空体系中进行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基因流、物种流、资金流……都是大的时空体系中的生态学现象,不了解这一基本生态背景,就不能够正确认识任何生态学问题。在争论中西方生态伦理观之间的相关冲突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坡面,以道德劝说实现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成效和价值多大,还需要长期的检验。

在中国生态伦理观点中,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除了由生态伦理观的多元复合性质决定外,还因中国多民族的民间生态观念差异和现代社会以“治理”替代“统治”的时期。中国古代经营文化的浸润和现代生态伦理观点的耦合,期间也涵盖着许多相悖的因素。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道德禁制的不同以及“神论”观点的混杂,使得伦理道德在宗教面前相对淡化了生存的土壤。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时,现代许多国家由单方面统治向以法律法规治理国家的局面,以便于以法制性强制手段,组集中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中民间的强制规制。甚至在国家政策之中,民间的生态与资源保护自发的吸纳民间生态保护,共同致力于国家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自以为将自然命运握于手中的错误认识,是生态伦理观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开始,中华民族大道上,产生了破坏性的力量。在自然这股难以挽回且无法把握的毁灭性力量面前,危机的消除不是靠技术能力就能轻易消解的,缺乏必要的伦理意识,不能从根源上杜绝自然带个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破坏。

(四)理性研究与反思

仔细商椎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规律,重塑人类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是现实世界中思考生态伦理观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认为,自然界都是在任的实践活动之后改造成的自然界,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恶化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念中,生态主义哲学和人的道德义务整个发展都要归结到生态发展的具体哲学之中。环境伦理学的整个生态系统都是要以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性而存在的。

在日益激增的人与自然矛盾之中,要想获得生态伦理学的良方,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增进人的智力。在道德层面上,将自然价值凌驾于自然事实之上,将自然教育渗入到自然生活之中。人类要顺应自然运行,相对意义上改造结合控制自然,以道德诉求来应对自然。

生态伦理学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主张提高生活质量来提升生存质量,这种发展是“持续生存的发展”,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创新。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思想,生态伦理学正在朝着深层次方向发展,在社会范围内要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尽管在理论上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但是在现实应用面前,还不能实现同澳大利亚国家一样的状况。构建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寻求人类的和谐创新,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道德理论前提的建构。

澳大利亚能以一个高度文明的生态建设,实现国内污染浪费的最低值,最终使苍蝇改变生活习性,成为采蜜造福国民的益虫,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绝不是一句空话。以坚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为国策的生态伦理建设,实现节约能源、保护水土、保护物种。共创和谐的文明国度。

在关于生态伦理观的激烈争论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态度,更折射出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只会换来自然肆无忌惮的报复,人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伦理观,也相应的得到了自然的馈赠。再度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依靠人的先进觉悟和观念提升突破生态伦理建构难题。在生态伦理发展中,必须在以实践和“公正”,实现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却忽视生态建构实践内涵。

三、结语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必须了解世界范围内生态伦理观研究现状,根据具体的情形实施合理化构建。科学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营建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地球。无论是自然发展,还是人类历史变迁,都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后才能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都是一件至关重要大事,摒弃“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理论,找出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更客观的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科学发展,实践具体的生态伦理观。

参考文献

[1] 李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第2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节约型园林 意义 对策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改善我国城市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实际的环境发展情况,以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将节约型园林建设与节约型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及时发现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意义

节约型园林作为我国绿化事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绿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推进我国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在进行节约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对相关环境进行了有效提升,提高了我国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人们的节约意识,对节约型社会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对策

1.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与使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多,我国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和使用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发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要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依据我国土地资源不同的条件与性质,种植不同的植物,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

2.保护相关绿化成果。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重视保护相关绿化成果,避免对已有的绿化设施造成破坏。要切实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环境生态发展,坚持我国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保证在建设节约型园林过程中绿化成果不被破坏,从真正意义上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

3.合理分配相关植物。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合理分配,充分考虑城市的气候、地理环境,科学合理地分配,对土壤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植物正常生长,避免造成植物资源浪费。要减少同园林植物无关的设施建设,根据植物生长规律,进行合理分配,防止浪费土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重视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作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始终贯穿在园林建设过程当中。要积极推广园林耐旱植物的种植,加大节约用水投入力度,加强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防止园林建设过程中造成水资源浪费,利用节水技术进行植物灌溉。同时,园林建设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节水意识,从根本上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5.加强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过程中,要选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行园林建设,减少木材使用量,节约森林资源。在园林建设各个环节中,要严格审查各种使用材料,在实际工作当中加强使用材料节能环保的技术开发,减少建设材料开支。另一方面,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园林建设,提高园林建设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节约意识对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与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园林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从促进节约型园林的意义出发,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希望可以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10,02,(03),178-182。

[2]朱建宁 节约型园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建设科技,2011,19,(05),137-139。

[3]张慧荣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吉林农业,2013,03,(12),218-217。

第3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不再局限在居住功能以及面积大小的问题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居住以外的东西——环境。近年来, 热热闹闹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中,“生态住区”、“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如同一个个令人欣喜的音符,给人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遐想。各种以山景、江景、湖景、园景、都市景观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景观住宅,已越来越显现出它强大的市场魅力。下面就如何规划设计好居住区环境景观, 使人在其中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城市整体景观创造,谈几点认识:

1.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要有合理的布局,景观设置要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相互呼应、协调共济,形成有机的统一

任何一个设计都应有全局的观念,把客观存在的“境”与主观构思的“意”相结合,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水面环境以及实际环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加以适当地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对构成小区景观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衔接,既要考虑主景区、活动区、休闲区、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区分,又要充分考虑平面和立面之间的关系。通过造景、借景等手法使整个设计主体突出、主次分明、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的统一体。杭州的南都·德加公寓在整个小区规划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提出“均好性、对称性、交流性、可持续发展”等新思路,将“由内而外”的手法用于规划设计实践中,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城市多层住宅建设中惯用的建筑格局。其环境设计导入了专业景观设计理念,使建筑与环境景观融为一个有机的居住整体,并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延伸至小区的内外环境设计中创,造了一种更具人文性与功能性的居住空间关系。

2.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创造合宜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达到完美的和谐

中华民族历来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民居在“天人合一”的哲理影响下,从选址、总体布局到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态精神,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人化。这种朴素的生态哲理,强调整体功能原则和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此外,在《周易》里所提到的“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和改造,在其变化之后应尽量与其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遂人愿,人不违天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就营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而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首要条件;而对营造结合自然并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而言,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共生与再生原则要求我们特别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因素而注重自然环境设计、创造合宜的生态环境。

创造合宜的生态环境,营建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的生态住区,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汇报之间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上,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实用性:环境景观实用且易于亲近,是住户的实在感受。。目前,有一些小区环境,大面积的疏林草地,环境景观可望而不可亲,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共呼吸的愿望落空。在规划中,所有环境景观与绿化设施均是为居住者使用服务的,所以应将环境确实利用起来。

3.2经济性:设计必须结合实际,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在使用高智慧型的技艺上,要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以有利于管理。

3.3特色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其地方精神,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这是确保城市景观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该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

3.4统一性:在景观设计中,既要强调特色,又要注重统一,要使小区环境与城市区域环境相融洽,形成统一体。现在有些小区过分地强调特色,而与城市环境脱离,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城市环境由建筑风格、绿化、道路、标志性建筑、特色街区和城市标志等要素组成,小区环境也是城市环境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优化整个城市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的环境,就人类自身而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特别是当我们认识到人类无法改变生命体事实的时候,人类同生态环境就不能不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所以人类自身就无法摆脱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因此,营造居住区环境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自然广大而无限地探索趣味再度呈现于生活环境中。

参考文献

[1]何占能,贾政献,张凯.“白荡海人家”创作随笔.新建筑,2001.

[2]黄晓鸾.居住区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姚时章,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5]梁 乔,彭礼孝.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中外建筑,2002.

[6]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4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其次,草场退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草原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再次,森林资源危机。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最后,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那么,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首先,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张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罪魁祸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中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是对自然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从我们东营的情况看,东营是胜利油田主产区,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在地。从60年代勘探开发至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建设。但从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看,却完全是一种资源高消耗的速度型经济。由于长期以来年均输出原油2000万吨以上,未能建成与石油工业规模相适应的下游产业群,区域经济自立能力差,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科技投入不足,产业结构低度化。

如果一旦石油资源枯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次,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是造成经济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帮凶。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无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总之,我们多年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产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实现人口适度增长、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之路。

面对以上情况,应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和对策呢?首先,必须强化环境意识。自然环境意识在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为此,必须实施生态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一是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良知;二是使全球意识或"地球家庭意识"深入人心;三是使人们形成有关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自律精神;四是使人们改变不当的环境资源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高厂商企业和政府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其次,寻求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强调环境资源的长期承载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财富的非减性,承认自然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遵循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当代人或一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与后代人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经济发展中,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追求经济的数量扩张,而要把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

第5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社会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构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依靠无限制地攫取自然资源,不仅对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我们应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式,构建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社会人类的科技水平较低,生产力低下,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依赖型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依赖自然资源。同时,由于人类的认知水平较低,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处于被动顺从自然的状态。人类尚未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因此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只能依赖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并且逐渐摆脱了原始神话的桎梏,虽然干预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但仍十分有限,导致古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以依赖关系为主。

(二)近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近代社会,科技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广泛。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以“征服自然和做自然的主人”为目标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类一味索取自然资源,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心理,更谈不到对自然的保护。在近代社会,更加强调人的意志的作用,否定了自然界对人的制约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可以无限制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因此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在此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形成了对立的关系,不仅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也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利用更为广泛,在此过程中却忽视了自然本身的内在规律,使得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转变对自然的看法,合理应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在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人与自然关系中对立与冲突的因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

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人的生活也需要依靠自然界的供给。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会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类的活动需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如果人类的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则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

随着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创造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工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人更好地改造自然,而且可以帮助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随着工具的进步与完善,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用物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反思并探索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为基础,积极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既要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哲学视角下如何构建

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一是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引导,只有积极转变观念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进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树立正确改造自然的科技观。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人对自然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但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合理应用科技可以更好地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对科技应用不当,则会对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和优势,降低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四是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来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环境保护执法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这是构建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法律制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内容,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适当进行调整和修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法律法规的作用,提升资源环境管理的成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源自人类产生之初,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和对立关系两个阶段。在现代社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发自然资源,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坤容,吕登蓉.浅析社会哲学视角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4(14):36+38.

[2]崔云朋.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

[3]王锐生.哲学视角下人的个性——兼与秋阳先生商榷[J].理论前沿,2021(02):19-20.

[4]尹晶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新时代中国化表达[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59-64.

[5]范敏,何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裂变看生态问题的生成[J].求是学刊,2019,46(01):45-52.

第6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延寿县太平川林业站,黑龙江 延寿 150700)

林业部门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承载着重要的责任。造林绿化是利国利民,荫及子孙,造福后代的公德事业。地球需要绿色,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绿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绿色,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山川秀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上来看,生态恶化源于毁林,生态改善始于兴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造林质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要根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绿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造林绿化工作。不抓造林绿化,森林就不能恢复,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不抓造林绿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难以巩固,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就得不到保证;不抓造林绿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进一步建设自然、改善自然、完善自然,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强调的发展,应是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应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经历了由和谐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旋律上升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效应日益凸显,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林产品的可降解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展示了光明前景。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2)把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建设任务放到特别重要的地位,走一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的提高。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不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而且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与自然,与自然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之意。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根本途径。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木材和林产品需求急剧增长,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立足国内解决木材和林产品供应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充分释放林地、沙地、湿地资源和物种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

第7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创建文明城市,首先要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提高社会和谐程度,归根结底要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才能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发展基础、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然资源。

创建促和谐,和谐促发展,就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培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的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实现工业产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创建促和谐,和谐促发展,就是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新兴城市更要注重清洁发展。对于与香港、深圳同饮东江水的惠州来说,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是环保任务,也是历史责任。多年来,惠州市全方位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杜绝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项目进入惠州,使城市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环境与经济比翼双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城里闻鹧鸪、山湖飞白鹭”成为生态惠州的生动写照,为新兴城市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8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设想

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city)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马上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生态城市概念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一、自然地理层,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用、物尽其用;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间的冲突关系,增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

1.生态城市规划思想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别,在于它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信息,去模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从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应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的是引导城市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性,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城市生态规划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发展来的。

遵循五项原则:1、生态保护2、将自然融入城市3、历史文化的保护4、保证居民生活标准5、生态基础支持体系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

4.城市生态规划的设想

⑴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创建生态城市建设时,要特别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护和发展,使之和谐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⑵制定生态城市建设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引进绿色GDP观念,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资源和环境指标。

⑶统筹城乡生态建设,走新型产业道路

不仅要把城市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还要把农村、山区和原生态保护区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领域。

⑷加快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和分布实施的要求,实施好城市森林、河流整治、湿地保护等工程。以生态示范区、天然林保护等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全区域的污染协防、生态联建,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⑸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生意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保护优秀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推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

⑹加强法制建设,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生态保护、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保护,依法处理,依法监管。

⑺美化人居环境,构建宜居家园

要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选择绿色建材、建设生态建筑,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生活空间;要切实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习惯和行为,多做有利于环境的事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⑻创建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一是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三是精心培育绿色企业;四、开发绿色产品。

⑼建设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

抓住本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从一个或几个方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自己生态特色的城市建设方案,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要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革新观念,运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协调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1.李王鸣、刘吉平、王吉武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浙江湖州埭溪镇为例

徐溯源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价值观

第9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论文百事通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新晨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