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管理概念

第1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动力;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模式也成为未来阶段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转换生产方式与思想观念也成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在该种环境之下,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资源节约与环保问题,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定是未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下面就对我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动力进行深入的分析。

1、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1.1 绿色管理

就目前来看,关于绿色管理,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对于此种概念,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均将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作为绿色管理的核心概念,纵观这些观点,大多以企业为出发点进行阐述,但是实际上,环保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应付的责任,社会组织也有一定的义务,因此,绿色管理的概念不能够局限在企业中,应该将其推广至社会组织结构中,其内涵也应该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扩展到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环保服务、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等等。

综合而言,绿色管理即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减少或者消除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前提条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通过生产、营销等行为为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而进行的一种全面管理活动。

1.2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即将绿色管理理念与工程项目进行结合的一种形式,就是为某个建设项目从概念到完成阶段制定的全方位计划、协调、实施,以便项目能够达到规定的生态指标与质量标准,从某个角度而言,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升组织的经济效益,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通过控制污染、使用绿色技术、节约能源等方式实现。

1.3 绿色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对比

从项目目标而言,传统项目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则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资源消耗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所消耗的资源较多,资源浪费情况也相对严重,与之相比,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注重资源的节约;从建造产生的污染而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污染较大,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基本可以实现全程无污染,在垃圾的处理方面,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并不注重垃圾的回收与利用,而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则与之相反,可以实现全程的绿色回收处理。

2、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动力

项目组织在实施绿色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项目组织竞争、政府行为、消费者行为、项目组织发展内部动力的影响,因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则包括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两种,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内部与外部动力的影响,也要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阻力,这种阻力对于绿色管理的实施速度与实施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部动力主要源自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科技进步、政府行为等,内部动力主要源自于项目组织展示自身形象与追求利益的欲望、项目管理者的素质等,实施绿色管理阻力则主要为消费者环保观念、消费文化、实施绿色管理的成本与综合管理能力。可以看出,影响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政府、消费者与项目组织。

3、实施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绿色工程项目的管理还未有明确的规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而言,环保立法依然有待提升。因此,国家应该明确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完善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2 使用经济手段促进管理的发展

为了促进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政府应该建立好与环境和资源价值相符的绿色价格体系,将社会和生态成本纳入管理过程中,此外,对于管理融资行为则提供必要的支持,建立好完善的技术标准,提升组织的可信度。

3.3 加强绿色消费观念的灌输

引导消费者确定好绿色管理的观念对于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绿色消费工作的发展时间还很短,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消费者都缺乏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为此,政府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帮助消费者满足现阶段下的工程建设情况及其对人们的影响,并通过培训、宣传等工作帮助消费者树立好正确的消费意识,帮助他们识别与正确的购买产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推行能够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现,为此,政府必须要制定好完善的政策,对绿色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桂祥,张建坤.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实施动力研究[期刊论文]. 工程管理学报,2010,04(15)

[2]王建波,葛娟,赵辉.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期刊论文].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06(15)

第2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并行工程 项目管理 主要应用

需知,当前并行工程以新型企业组织管理哲学形式产生,1990年才被引进到我国,之后在此基础上作为新型管理理念和创新设计方案对各个行业领域加以调试、促进,并行工程理念本质即为要求产品主创人员务必将生命周期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和最终探索目标,设计行为伊始就需对生命周期概念内容和对应产品报废处理内容等进行深度考究,此时主要分为质量内容、成本内容和进度计划内容等。

一、并行工程特点要点分析

上已对部分并行工程含义与概念内容有所概括,但并行工程核心内容就是多项工作相互协调,不断促进一体化生产改进步伐加快,以并行模式为主进行后续产品加工设计与任务执行。早期概念设计过程中运行并行协调手段进行功能性强调,将过程集成视为侧重点,通过产品优化与产品重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同类型学科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协同工作,以至达到预期目的,在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缩减产品成本开支,不仅如此还能对工程项目开发周期进行缩短,效果十分明显。

(一)并行性特点和集成性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并行设计是整体并行工程操作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点,工程产品设计过程和链接项目二者并行处理较为常见,可以完美形成工程项目过程并行化工作模式和一体化工作模式及系统化工作模式。并行工程主要强调工程产品设计过程需要并行实施,将设计过程有力融入到日常评价过程中去,实现工程并行,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价与考核,不断进行工程项目阶段性结论评价信息整合,以至有效确保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预期标准。从实际角度而言,并行工程以结构系统集成模式产生,将信息集成要素作为核心运行基础,循序渐进的向产品开发过程方向不断集成,以促进其不断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信息集成内容和人员集成内容以及相关过程集成内容之上。

(二)分布性特点与渐进性特点分析

因为设计要素和评价人员要素均源自不同方位,上述内容间存在时间分布性特质和地域分布性特质以及组织结构分部性特质,所以应积极营造协同条件,在协同工作氛围下对二者共同加以协调、整合,促进工程项目各项工作流程的正常平稳实施。并行工程环境背景之下的具体设计过程实际上具备一定渐进性,因为设计方案过程和设计思想过程以及相应设计信息过程均需要进行适时完善与合理充实,所以应针对信息方案待整合状况和信息方案待确定状况进行对应质量评价和科学决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项目设计过程推进速度不断加快,设计信息逐渐得以完善,加之设计信息充实性不断提升,质量评价结构体系构建成效变得愈加卓越,使得设计质量评价细化操作成为了可能。

二、并行工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分析

(一)利于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建

1950年末期才出现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主要是一种实效性计划管理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涵盖了多种学科知识内容和工程管理理念。并行工程实施较为常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多会用到此种方法,工程管理企业能够依靠此模式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服务水平,并行工程方案实施中,工程项目业主和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联合进行项目管理与施工指挥,业主在工程项目参与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但可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合作与指挥,并行管理对基础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积极优化,不必要的中间管理环节可直接忽略。并行工程作业模式执行可使得工程假设总体周期时长缩减,其强调设计过程协同性和建设过程协同性,利于工程项目管理PDM数据集成系统构建。

(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实效性

其决策实效性推进主要体现在各方有力联系之上,业主和项目管理者以及承包商均可建立新型合作管理机制,此时供应商内容也被涵盖其中,通过并行管理与整合,在推动工程项目操作进程的前提下也可深度落实各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工程项目单位与机构可对与当前工程项目有关联的管理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需要考虑抗风险要素和高效益要素。并行工程实施中,业主管理实为核心,此时需要技术团队作为项目管理支撑,并行工程主要强调理解要素和信任要素二者协同,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创建,也就是业主驱动模式下的管理模式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决策执行度和管理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并行工程具备并行性特点、集成性特点和分布性特点及渐进性特点,优异性尤为明显,合理应用并行工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助力企业决策优化与策略实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林,苏振民.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整合的动因与机制[J].建筑经济,2007,(05).

第3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创新理论 案例教学 成人教育

工程项目管理是探索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客观规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等众多学科理论与知识的集成。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以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成人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了工程造价、工程经济、工程结构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重要课程。由于成教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实践基础,求知欲望强,这就更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进行案例教学,学习工程项目管理这门课程就要结合学生发展方向,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今后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成人教育的设立是在2000年以后,发展尚不成熟,内容却已相对陈旧,其侧重点基本上讲述实施项目管理的具体步骤,强调进度计划、净现值计算、成本估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学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更全面的实践方面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

一、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改革创新意义

适应成人教学改革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与形式变化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分析,使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对以往课程过分偏重理论细节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课程改革,注重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和掌握,而减少了研究数学模型(例如网络计算模型)上的课时,改变项目系统分析,工作活动逻辑关系安排,实施方案的拟定、比较和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激励,加强案例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完备性

立足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揭示项目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为依据,全面阐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认识,能对工程项目形成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整体优化的管理理念,掌握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二)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创新改革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由于项目管理注重实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以这类项目为对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创新改革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

这一原则很重要,因为不同性质和种类的工程项目(如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类工程项目中,由于角色和层次不同,项目管理工作差异也很大,有时甚至采用不同的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也会带来项目管理工作的差异,因而创新改革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四)创新理论与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在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当的案例,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有许多案例,但是其中的工程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在案例中不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将案例中的知识加以创新并运用到将来的工程项目中。案例教学就是不断地肯定学生,让学生自己发挥潜力,在收敛的状态下发挥想象力。引出创新理论,与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相结合,是因为其实质就是从发明中来到发明的一门学科。

二、创新理论概念与应用

(一)创新理论概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资源或社会要素创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覆盖,例如技术创新。创新理论就是把已有的理论赋予新的概念、新的理念。可以对于一些可能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创新性问题),可以从现有专利中总结出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模式,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和原则进行解决,同时反过来它又可以扩展类似问题的知识库。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综合运用,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并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由于创新理论在科学各个领域都能发挥创新作用,因此也可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创新中。

(二)创新理论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经历了理论创建与理论体系的内部集成后,创新理论正处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及与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集成阶段,尤其已成为最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和创新问题求解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实践证明,在成教中运用创新理论,开展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可大大加快学生的创造发明的进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式,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三、创新理论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具体应用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矛盾理论

矛盾是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认为创造性问题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矛盾的问题。工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可以归结为3类:一类是物理矛盾,一类是技术矛盾,一类是管理矛盾。

物理矛盾就是指系统(系统指的是机器、设备、材料、仪器等的统称)中的问题是由1个参数导致的。其中的矛盾是,系统一方面要求该参数正向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该参数负向发展。对于物理矛盾的解决,提供了4个分离原则: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分分离。物理矛盾在工程项目中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面的研究。

当技术系统某个特性或参数得到改善时,常常会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参数劣化,该矛盾称为技术矛盾,而解决技术矛盾问题的传统方法是“优化设计”,但每个参数都不能达到最佳值。技术矛盾就是指系统中的问题是由2个参数导致的,2个参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管理矛盾是指子系统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设计技术与工程进度之间、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都存在技术矛盾。“优化设计”也可以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费用、工期优化问题。

所谓管理矛盾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但是子系统之间产生不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整个系统产生问题。比如:一个部门与另一个部门的矛盾,一个施工工艺与另一个施工工艺的矛盾,一个设备与另一个设备的矛盾。虽然各个部门、各个施工工艺、各个设备等都达到了自身系统的良好状态,但对其他系统产生副作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结构,而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除此之外,工程项目进度、绩效、采购、成本、质量、合同和风险管理等都存在管理矛盾。

(二)创新理论中RTC算子

创新理论中RTC算子,即资源(Resources)、时间(Time)、成本(Cost)算子,它是将资源、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创新理论给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僵化的、静止的,也不是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而是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过去和未来,同时又是灵活的、富有想象力的,这些都是创新思维所应该具有的特质。①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传统思想认为,为了实现系统的某种功能,必须建立相应的装置或设备;而创新理论则认为,为了实现系统的某种功能不必引入新的装置和设备,而只需对实现该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和优化。②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也就是向着更可靠、简单、有效的方向发展。系统的理想状态一般是不存在的,但当系统越接近理想状态,结构就越简单、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③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这就可以使工程项目在生产使用功能、费用、进度、质量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创新理论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的具体过程

在国外,以创新为核心理念为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它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而在国内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特别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成人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首先,基于创新理论可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或讲座,重点介绍其支持创新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一些应用该理论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实例。其次,在课程设计中提出一些实际的创新问题,指导学生应用该方法完成任务,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理解该理论的意义,以及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使他们能够初步熟悉科学的、规范的创新活动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本方法解决创新问题的体验,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工作习惯。通过该课程还应该使学生明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在生产实际中有许多急需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其多数都涉及学科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

(一)选择案例

适合创新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案例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①要突出教学目的。案例教学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工程案例。②要注意案例的启发性。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可以激发创造力,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内容新颖、具有创造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视角独特,独具慧眼,思常人之未思,见常人之未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义重大。③要注意案例的理论性。案例要将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融于具体的实际中,以便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二)案例的描述

这是对案例所叙述的事件发生的环境、时间、过程、结果等特征进行的清晰描述,并不断地结合所研究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要结合创新理论创新点去指导管理实践。描述案例是为了分析和讨论案例做准备的。在老师描述案例时,学生应跟上老师的思路,不断温习案例中涉及的理论,找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为进一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

创新理论与工程管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运用案例教学,需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即就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单一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及情景对话教学等方式来实现,营造课程教学的宽松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应由过去的板书教学转变为案例分析、工程管理模拟、多媒体、板书等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把现代化的工具引入教学活动,提供众多更为直观的教学信息。

(四)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

引入创新理论的教学模式侧重于营造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不因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和信息。让学生在讨论中扮演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中的各个角色,而老师应做好讨论方向的把握,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评价,如让学生分别扮演项目经理、监理等角色,遇到实际工程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然后将问题予以解决。

五、结论

将创新理论引入工程项目管理成人教育课程中就是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理解创新规律,同时可以为未来创业者、实践者提供创新的思想武器,而创业活动可以使创新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使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只是简单地论述创新理论在项目工程管理内容及案例教学几个方面的应用,并未深入研究。希望今后的研究应着力于创新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庆军,刘慧萍.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7,(5).

[2]郭筠.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3]凌滨,管雪梅,赵亚风.研究性教学法在《TRIZ理论》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9,(5).

第4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和谐理念;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

1引言

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大多侧重于质量、进度、安全、投资。但是,现代的项目管理大多希望可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都是在效仿国外的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成果来看,大多数都是在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也就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本文简单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一个研究方向。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

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在面对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主观因素,又要考虑到客观因素,这在管理的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通过对相关的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更好的应用于现今阶段的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主要应该遵从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应该遵循持续性的管理原则。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耗费时间都比较长[1]。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即使是在项目的紧张阶段,也应该保持积极的管理态度,应该时刻将多元化的管理理念落实,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项目的综合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管理工作有常规状态,自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要积极应变,不要过于死板,一味地应用常规的管理方案,在遇到紧急事故的时候,应该立即组织营救,做好调整工作,减少损失。

3分析在项目管理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的原因

3.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决定

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利益的格局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项目管理制度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需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已经逐渐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变化,这也致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环境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管理系统复杂、分工专业、规模大的特点,导致项目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这些都需要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尤其是和谐的管理理念。

3.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特殊性

水利水电项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且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项目管理的作用就是在限期内对资源进行整合,进行重新的利用,水利水电项目管理不仅是要对内部进行管理,还需要对外部进行管理,从项目的规划阶段,到审批阶段,再到立项施工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助才能完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还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是不能靠单一的制度来进行管理的,这就需要适当地在管理制度中融入和谐的管理理念,通过一系列和谐互动的管理机制来实现水利水电项目管理的效果。

3.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单位目标决定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多目标性和复杂性,这决定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的优先权问题、项目成员的工作方式不同、资源分配等问题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协调,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管理环境,从而实现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

4正确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

正确应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概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利息益相关者[2]。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人群较广泛,地区也较辽阔,这就需要对所在的复杂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确定出利益相关者。二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找出最主要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公司、信贷公司、投资者甚至是单位员工之间,有很多的参与单位之间都有一定的利益冲突。三是,在上述对利益相关者充分的分析基础之上,应该及时采取管理手段,尤其是和谐理念的管理,这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该对和谐理念的观念进行强化,及时采取适当的和谐理念管理方法,本文简述的是软硬兼施的管理方法。将规范化的管理理念中融入和谐理念的管理模式,达到促进管理的目的,将管理的出发点放在和谐管理上,在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正规化、制度化的同时,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将环境中的复杂因素进行合理地融合,保障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合理,重视在管理中的和谐,保障组织建设更好的实施,最终实现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局面。第二,建立起和谐的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管理单位,并及时建立与建设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公司、信贷公司、相关的投资者以及单位所有的员工之间的新型的管理体系,并将和谐的管理理念运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上,实现单位中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友好,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第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培养单位人才,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中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技术人员,并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和能力。因此,在对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应该更多的培养管理人才,尤其是培养一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管理人员可以精通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精通一定的专业技术,拥有一部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更好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将和谐的管理体制更好的运用。第四,重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和企业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要达到更好的应用和谐管理的目的,就必须要进行创新,这主要是由于水利水电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环境比较复杂,不能用死板的制度管理去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将项目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在软件管理和管理体制方面,更好的解决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建设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的建造环境比较复杂,条件相对较艰苦,这就需要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管理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凝聚团队的斗志,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拥有规范化的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是前提,还要有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很难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且不能适应先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环境。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进行项目的管理,将原有的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利益相关者的和谐理念,进行有机的再融合,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洪波.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120-120.

第5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环节,是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经之路。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管理技术,是保证工程建设有序进行的重中之重。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为社会发展各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应该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新技术保证。因此笔者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全面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新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计算机应用技术。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英文描述是TechnologyofComputerApplication,在狭义上理解:是指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信息处理功能为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供给某种服务的技术;在广义上理解:对计算机技术的软件、硬件、属性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理解和把握,将其全面应用到改造自然的各项社会活动过程中,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计算机系列高新技术成果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效率的技术综合体。

2.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伴随工程建设发展产生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借助一系列管理方法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组织、规划、协调等具有专业性的管理活动。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其工作内容设计诸多方面,主要包含对工程开发商的管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工程投资方的管理、对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期限的管理。社会赋予工程项目管理必须以提高工程建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核心的使命。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相整合的必要性

1.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层面。伴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在以往进行简单的工程质量监管、工程进度监管、建设成本监管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建筑原材料的选用、相关工程建设契约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内容逐步复杂化,单纯依靠人力进行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需要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

2.工程项目管理特殊性层面。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性的工作,在实践中具有时间长、规模大等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整合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解决人为不能操作的管理问题,使得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实现管理“集约化”发展[3]。所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整合是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特殊性的必然措施。

3.工程项目管理新发展层面。改革开放钟声已经敲响,市场经济理念逐步深入,工程建设过程中国际间的合作力度不断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效的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使管理水平与国际化接轨,促使工程建设领域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

三、审视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的问题

1.软件开放问题。新经济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产品与日俱增。但是就目前软件产品的使用价值来看,适合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产品寥寥无几,而且软件技术往往涉及的管理范围不够广泛,可操作性不强,使用价值不高,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够充分。

2.硬件设施问题。工程项目管理中全面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需要高新计算机硬件设备作为物质基础,但是现阶段由于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没能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效链接。

3.人力资源供给问题。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一切实践工作的必要保障,所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效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高技术、高素养的操作人员团队,但是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在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等方面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的需求,高技能的项目管理人员短缺,直接导致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力度不足。

四、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1.提高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利用先进网络技术,整合国内外先进信息资源,搭建工程建设各单位的沟通平台,实现开发方、投资方、设计方、监管方、施工方在网络平台上的无障碍沟通,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个节点之间的及时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2.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要环节进入人类视野,多媒体技术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所以在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对一些抽象的数据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整理转化为具有直观性的图表、图形、图像等表达方式,方便工程建设各方能够清晰的了解其在工程建设中的责任与义务,使各方在各自的“岗位”中各司其职,提高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3.实现信息资源现代化。工程建设信息资源是贯穿工程建设始终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均具有重大意义。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电子图书功能和信息资料数字化功能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各单位对信息资源进行查阅,便于其依照具体要求进行科学决策,从而节省大量的工程项目管理时间和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4.开发高效管理软件。在管理软件开发和使选择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管理软件真正适应管理需求。通过软件的各项管理功能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保证工程项目信息安全、规范工程项目管理行为,将复杂抽象的管理动作量化分解,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焕然一新,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全新的发展形势。

五、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文章中的阐述和分析,能够为建立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抛砖引玉,引发相关部门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思考,变革传统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整合先进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各项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武兵.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发展[J].硅谷,2012,08(08):164-165.

[2]万波,万欢.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例[J].硅谷,2012,10(12):140-141.

[3]杨青,张宇.浅谈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15,02(01):55-59.

[4]陈怡如.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06):197.

[5]蒋少鸿.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9(19):184.

第6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一)涵义

英国特许建造学会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这样定义的:从项目的开始到项目的完成,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在给定的费用和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下,按时完成只有一定功能和经济实用性的项目。

建设部2003年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件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涵义作了明确的定义,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因此,无论国外或是国内,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大的相似性,即都认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计划、协调、控制和管理等。

(二)业务范围

按照建设部2004年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

1.协助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

2.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有关手续;

3.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监督实施,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优化、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并进行投资控制;

4.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监理、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招标;

5.协助建设单位与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或施工企业及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等企业签订合同并监督实施;

6.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实施用款计划,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决算,处理工程索赔,组织竣工验收,向建设单位方移交竣工档案资料;

7.生产试运行及工程保修期管理,组织项目后评估;

8.项目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工作。

从以上业务范围来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能够代表建设单位统筹资源,把前面提及的各种拆零细分的专业服务(前期策划、造价控制、设计过程管理、招标、监理、审图)以及其它管理因素“化零为整”进行综合管理。因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整合与集成。

(三)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还不配套和健全,有待不断完善。目前相应的政策规章主要有:

1.《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文)等。

二、建设工程监理

(一)涵义

建设工程监理是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产物,国外没有与建设工程监理完全一致的概念。

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颁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中指出: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二)业务范围

1995年,建设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颁布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三章第九条明确指出,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司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因此,建设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三控、两管、一协调”。

(三)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

从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到现在,建设工程监理不但覆盖面扩大而且涉及到工程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地位、权利、职责和义务,同时也从制度上约束工程监理的行为,确保了工程监理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目前涉及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工程建设监理规定”;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

(四)发展回顾

建设部于1988年的《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实行建设监理制。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1993年,是监理的试点阶段。1989年建设监理制首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宁波、沈阳、哈尔滨、深圳八市和能源、交通的水电与公路系统试点。随后,试点工作发展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20个工业交通部门;

2.1993~199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稳步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

3.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1996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1996~2000年,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139—2000)颁布前,是我国建设监理制的发展期,自1996年起在全国大、中型建设项目、国家投资工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外资和中外合资工程等实行建设监理制。此间监理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和费用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成效显著。

我国建立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最初构想是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即从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到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工程保修阶段都实行监理;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都要进行控制。但由于监理的产生和发展基础,首先从施工阶段质量、进度、费用等内容以实施监督为主,人员的配备、工作内容等方面都较强地体现了施工阶段的监理,加之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间,人们的思想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以及政府部门的条块分割,建设监理的理论研究不到位,使对监理的概念、定位、作用和职责的理解有反复,导致目前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开展监理工作较少,建设监理主要集中于施工阶段,而且多侧重于工程质量监理。

目前绝大部分建设工程监理单位从事的是施工阶段的监理,如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6省市172156个监理工程的调查统计,从事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有148192个,占86.08%,而从事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招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阶段咨询服务的仅占13.92%。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从服务对象及提供者、业务范围、法律责任、行业准入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进一步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区别。

(一)服务对象及提供者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较大。它不单纯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项目参与各方都需要项目管理,如建设单位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施工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等。但由于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因此建设单位方的项目管理是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若其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没有或者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也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其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此外项目参与各方,若其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提供者。

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根据《建筑法》第三十二条,将建设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所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就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实施监理。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监理的唯一服务对象。

(二)业务范围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和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中对此已作了明确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各种专业服务的整合与集成。而工程监理是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这在《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因此从业务范围上讲,建设工程监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项目管理的全部。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另一大区别在于:前者可包括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承担相应的设计工作),甚至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而建设工程监理一般不包括设计和设计过程管理,更不涉及项目前期策划。

(三)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同时项目管理是政府提倡和鼓励的一种管理方式,根据项目规模、性质不同其实施的灵活性较大,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在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中约定,明确责任。

建设监理制从产生至今发展已有18年的历史,国家有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与之相配套,对工程监理工作的地位、权利、职责、义务和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制定了一套适用于监理的标准合同文本。

(四)行业准入

国家对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只有符合条件的监理单位才能进入本行业;监理工程师已经成为一种专业人士,必须通过考试发证注册登记才能执业。

根据建设部2004年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可以看出,国家没有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市场设定新的准入制度,而是对与建筑业相关的具备资质的企业开放,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去,同时对从业人员也没有设定新的准入制度。这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和要求,也将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四、小结

第7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正文:工程监理

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入,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程监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被全面推广开来。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程监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进行实践,为工程监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监理工作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理论支持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接轨,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业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关系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既存在共同点,又有差异。1.1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同点。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是不能割裂的。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目标具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控制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者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科学守法、诚信管理的原则;二者都需要在质量保证体系之内进行管理工作。1.2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差异性。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二者的概念、法律地位、实施主体、服务对象、业务范围等均不相同。工程监理属于工程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一,而项目管理仅仅只是一种管理方法;工程监理的实施主体必须要有相关监理资质,而工程项目管理没有这项要求;工程监理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建设方,而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则较为广泛;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工程实施阶段,而工程项目管理则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2.做好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接轨工作的具体措施

做好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接轨工作可有效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实现二者接轨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目前,我国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工程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内容不够全面,致使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与法律保护。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工程法律制度,为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提供法律保障。2.2积极转变现有的投资体制。长期以来,我国投资体制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益低下、投资主体不独立等弊端,不利于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积极转变现有的投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投资责任约束机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体制。2.3政府要加大对项目管理行业的扶持力度。科学有效的开展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对节约成本、控制项目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项目管理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积极促进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接轨。2.4建立健全工程咨询保险制度。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量巨大,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将会产生巨大的风险,而建立健全工程咨询保险制度可有效保障工程咨询质量,规避投资风险,为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接轨提高良好的运行环境。2.5不断推动行业规范建设。项目管理行业的规范建设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行业规范制度可有效约束企业的管理行为,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有序开展,为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接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2.6推行高标准的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制度。项目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标准的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制度。目前,我国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主体鱼龙混杂,给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推行高标准的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企业进入项目管理市场,确保管理主体能够胜任项目管理工作。2.7加快市场主体的形成速度。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的监理公司来完成,然而,我国能够担此重任的公司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因此,必须要加快市场主体的形成速度,实现市场主体与世界的接轨,为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打好基础。2.8做好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无论是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项目管理都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管理人员职业素养高低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增加人才储备,为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夯实人才基础。

第8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甲方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点分析;存在问题;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是关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经过一段的发展过程被引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内,至此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才有了工程项目管理这一理论学说。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因为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建筑工程企业取得建筑市场核心优势的重要保证。于是诸多建筑企业开始关注并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目前,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内虽然部分建筑企业建立了相关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但是基于我国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具体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许多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本文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甲方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益于提高甲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一、甲方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项目的管理意识淡薄,法律体制不健全

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仅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而且能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建筑领域来看,有不少的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学科概念的真正内涵并没有理解,误以为只要抓好建筑施工中的技术关就可以,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就没有问题,无须聘请相关项目管理人员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此外,针对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意识淡薄这一问题,我国对此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市场的建筑管理,就我国目前出台的有关建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看,大多数都是针对工程的勘察、工程索赔等方面的规定,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却没有明确的准则和规定。

(2)缺乏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所谓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就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协调,如,社会影响、环境因素等,针对工程的每一个项目建立相应的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工程竣工后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立的方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评估,进而为下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就我国的大多说建筑企业来讲,对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并没有重视,通常情况下对项目管理这方面都是按经验办事,即使是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相关的分析,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对其进行缜密分析与研究。

(三)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狭隘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工程项目的管理。就管理范围来讲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招投标计划、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及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等,所有的工程项目中都包含了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阶段的管理。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却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理论体系将施工管理的全过程给有效贯穿起来,导致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旦某一个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其它环节的管理工作,并且有的建筑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都是按照以往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来进行管理,缺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改进,使得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之局限于以往的管理模式。

二、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1)增强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意识,完善相关的法制体系

首先,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建筑企业的领导要将其高度重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在建筑企业内部树立起人人都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和意识。此外,对于有关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对其宣导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聘请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只有不断地强化他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及提高业务技能,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此外,建议我国的有关部门将有关规范建筑领域的法律法规给尽快的完善起来,使建筑企业有据可依,进行能够更好地对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进行部署与实施。

(2)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建筑企业要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重视起来,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对工程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工程建设前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研究方案,对于方案的研究工作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管理经验来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方案。其次,建议建筑企业建立一支对工程项目管理专项研究小组,加强研究小组的培训,让研究小组在日常的工作中搜集更多关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方面的资料,不断地丰富他们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进而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管理理论基础。

(3)拓展工程项目的管理范围

项目工程管理工作范围要不断拓展、扩大,使工程项目管理渗透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不能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作为唯一的管理方向,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快速发展的管理项目。顺应市场的全面发展,扩展工程项目的管理范围,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能力。

第9篇:工程项目管理概念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管理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传统的管理过程是彼此分裂的,这种分裂性的管理过程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如今,为了全面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和效率性,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全过程管理。

一、全过程管理的相关概述

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是从整个过程的层面切入的,主要关注的是在管理过程中有无增值,为了能够确保全过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形成了一套“认识过程、建立过程、运作过程和优化过程”的完整体系,并且在这一完整体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再认识过程”的新循环。全过程管理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全过程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过程和建立过程模型中,还应该从过程管理的角度进行运作和优化,最终保证实现过程增值。

二、目标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及其缺陷

项目工程管理中的目标管理主要是指项目从投资决策考试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从而实现项目。从目标管理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它的目的就是要取得高效益。目标管理在工程项目中进行实际运用的时候,主要步骤是目标的设定、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估,在这三个步骤实施的同时也要配置相应的控制方法。控制作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一般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按照计划标准来衡量所取得的成果,纠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从而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过程。

虽然一直以来工程项目的基本管理方法是目标管理,但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工程项目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目标管理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对于工程项目中管理活动出现的各种问题都难以解决,并且目标管理制度本身也存在较大的缺陷。从目标管理的三个步骤来看,首先目标的设定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在项目还没有开始之前就要求制定完整并科学的目标,而制定这一目标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的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其次,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目标是早已被批准的,但是总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必须变更目标,这时候无论做怎样的选择和决定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在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中,人们注重的基本上都是短期目标,对于长期目标却给予忽视,这就容易导致工程项目的短期行为,对于过程增值却很少考虑。

(二)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全过程管理方法便顺利登上平台,因为全过程管理方法是适应精细化管理理念而产生的,也是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要求的科学方法。具体来说,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步骤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项目的实施与审查和项目的竣工评价。

首先,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在整个工程运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是控制整个工程从运行、实施到完成的核心,在规划过程中可以首先设定初级目标,通过讨论对初级目标进行不断优化和筛选,并且对于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可以进行全面的预算,从而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其次,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可以对项目进行设计和进行建设准备,项目招投标作为工程项目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阶段,通过招投标可以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施工单位,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性;第三,作为项目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实现关键阶段的项目的实施与审查在全过程管理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由于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因此应对项目目标的动态进行控制;最后,项目的竣工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工程项目投资全过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控制整个工程造价的重要保障,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可以检查建设项目实际形成生产能力和效益,可以避免项目建成后继续消耗建设费用等。

三、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识别与建立

(一)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范围

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范围的确定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分别是纵向方面、横向方面和 工程项目建设中全过程管理的模型。

首先,从纵向方面来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由图我们可以知道,工程项目纵向全过程管理的范围。

如图2:

其次,从横向方面来看,工程项目的项目与项目之间并不是完全相离的,通过全过程的管理,可以避免对全过程范围之外的工作的过多影响,可以减少项目建设中不必要的混乱。

最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参与方较多,每个参与方都有其内部的全过程管理模型。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型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之所以全过程管理能够替代目标管理成为主要的管理方法,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因为目标管理方法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过程模型,而全过程管理方法具备相应的管理过程模型。全过程管理方法中的两个主要的管理模型都适应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

1.增值链模型

增值链模型主要是用于定义工程项目管理中高层次的工作流。用增值链模型表示的工作流能够表示出整个过程的结果,并可以直接用于表示过程的上游气源和下游方向,其实就是体现价值增长的过程,在增值链模型中,每个节点都是增值节点,所谓的增值节点,实质上就是能够达到各户要求的活动。这些增值节点一般由“计划―实施―控制―竣工”组成。图3就是项目管理中全过程管理的增值链模型。

这种管理模型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清楚的表示出工程项目管理核心工作任务的输出与输入和最终结果,对工程管理者把握管理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事件触发链模型

事件触发链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事件所引发的功能、功能的事件、作为功能的结果的事件,以及事件与功能的逻辑管理。

在增值链模型中的结果需要通过一连串的事件组成,而事件触发链模型就是对这些事件的描述。其中的事件或许是增值链中的某一个独立的环节,或许是很多环节的组合。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这种模型是一种常用模型,主要用在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安排和处理方法上。

如图4是相对典型的事件触发链模型: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传统的目标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为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