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道路工程施工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工程施工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路工程施工论文

第1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①由于每个地区的具体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公路隧道的建设也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更改,所以在隧道工程开工以前,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做好现场调查研究工作。

②核对设计文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预测隧道施工可能对地下已设结构物的影响。

③积极了解施工现场的天气、施工材料和运输情况,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用电问题、水量问题(雨水冲刷)以及材料供应等作好准备。

④对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道进行方案比选,合理安排施工工具,现场核对隧道平面、纵面设计等。

⑤对施工地周围的生活供应、医疗条件以及电力通信、劳动力等做好勘察,并测试周围的水源、水质,拟定供水方案。

⑥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方案或技术的不同,工程实施前需要预先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一系列材料,比如砂石、水泥和钢筋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防水材料或钢材。这些原材料在投入工程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筛选,坚决杜绝使用劣质材料,而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也要进行合理堆放,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材料乱堆放而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

2.1公路隧道建设环节的相关技术

公路隧道在施工时除了要按照隧道施工的技术规范行事以外,还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围绕新奥法原理来按照“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来对各种复杂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隧道施工方法也比较多,比如我国常用的新奥法人工钻爆施工等(台车钻爆和人工钻爆),下面我们就人工钻爆技术进行分析。

2.1.1洞口施工

公路隧道由于地势原因,在洞口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失稳等现象,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及时勘察地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进洞位置和加固方案,这样才能在出现滑坡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一些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还有在洞口开挖之前,要及时进行边仰坡的排水工作,检查周边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避免出现水流倒灌的问题。另外,要及时清除基坑中的废物杂物,洞口之上的仰坡坡脚如果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1.2洞身的施工

完成了洞口开挖之后,先要进行超前支护,才能再进行洞身施工。洞身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全段面法、台阶法、眼镜工法和超前支护法等,而如何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案则要根据具体的围岩情况。

2.1.3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为了加强隧道围岩的自承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复合式衬砌的重要组成之一,属于早期支护。进行支护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在公路隧道建设中,部分围岩的自稳能力极差,根据新奥法原则,需要在软弱破碎的围岩地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机械和劳力组织,三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形成一个循环的两大步骤。

2.1.4监控测量

监控测量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细致的监控测量能为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监测信息,通过信息来反馈具体实际的施工情况,并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具体的数据资料在工程建设中能起到许多重要作用。

2.1.5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不仅对围岩起支护作用,而且还美化了隧道外观,所以衬砌质量必须要达到内实外光的效果,以保证隧道的美观。如果初期支护的围岩变形,且变形速率无减缓迹象,严重超过规范要求,初期支护多处开裂时,必须及时采用临时应急支顶措施,如果因此影响到二次衬砌的质量,就必须对支护类型和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做到既能有效控制变形,避免塌方发生,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在挑选二次衬砌所用的台车时,要尽量挑选表面平整、接缝严实的大模板或整体式模板台车,必须要满足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刚度,减少模板变形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衬砌表面的光滑平整,还有就是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渗漏水。

2.2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是世界通用的国际工法,在隧道施工时可以根据地段的不同来选择性采用钻爆法施工,实施光面爆破。在具体操作中,要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作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可以考虑采用“中洞超前,预留光爆层,光爆扩边”的复式开挖法。首先开挖导洞,根据隧道断面尺寸来确定导洞断面大小,钻孔前测量中线和水平线,按画好的炮眼位置和顺序钻孔,装药和填炮泥与一般隧道爆破相类似;然后再二次开挖,根据隧道情况的不同来确定导洞挖掘的深度;最后开挖光爆层,通过复式开挖法让光面爆破痕留存率达到90%以上,使隧道开挖轮廓与设计轮廓更加吻合,降低围岩的扰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奥法的施工优点。

2.3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管理

2.3.1施工进度问题

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危险问题,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能够在工期内完成,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在设计工程方案时,要对工期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对施工团队和现场的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专业培训工作。

2.3.2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如果将劣质的材料投入工程使用,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需要监督部门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严格按照质量验收制度的规范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发现问题,必须要严查,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第2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逐渐成为首选的路面技术。道路工程施工中,应该掌握混凝土路面技术的要点,才能发挥混凝土路面的优势。结合道路工程的施工实践,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技术。

1.1准备工作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需要积极安排准确工作,为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性能效益,准备工作以基层验收和路面试验为主。基层验收的目的是消除道路基层对路面施工的影响,强化路面施工的规范性,掌握道路基层的具体情况后,再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落实准备工作的服务性。路面试验用于检验路面施工技术的可实施性,避免其在道路工程内引发安全隐患,根据道路施工技术的需求,在准备工作内安排机械诊断、材料验收、设计复核等试验,排除不利的技术因素。

1.2拌合技术

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技术,主要是控制各项混合料的配比,配合混合料的拌合工艺,进而发挥混合料的质量优势。首先道路工程企业需要安排混合料的投入,包括顺序、使用量等,全面实行技术规范,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电子计量设备,保障各项混合料的精确度;然后设计拌合的时间,拌合期间严格控制温度,不能出现温度过度的情况,重点防止拌合超时,以免混合料碳化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最后审核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达到路面施工的标准,针对拌合技术中的缺陷实行弥补控制,避免拌合技术出现质量问题。

1.3铺筑技术

混凝土摊铺前期,需要重新检测路面的状态,特别是路基工程质量,确保其符合路面标准后才能安排混凝土铺筑。摊铺是混凝土铺筑的核心,按照混凝土铺筑试验中的参数,保持一致的混凝土厚度,可以随时调整铺筑的速度,确保现场摊铺的质量。铺筑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提高摊铺机作业的效率,铺筑过程中不能出现缺料停工的现象,防止影响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效果,做好铺筑技术的管理工作。

1.4接缝处理

混凝土路面施工不能一次性完成完整铺设,由此施工技术中面临着接缝处理,而接缝处理是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例如:某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理,该工程内两段混凝土路面相隔时间较长,接缝处理时还要考虑时间差的影响,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该工程为防止两段混凝土路面收缩,提前遮盖、洒水,提升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接缝处理不选在多风、多雨的气候环境内,以此来确保接缝处理的质量性能,其余按照正常接缝技术处理即可。

2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提升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落实各项施工技术。结合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质量控制的内容,如下。

2.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是路面施工技术的主要对象,其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道路工程外界环境对混凝土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温度差异可以干扰混凝土的性能。所以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严格控制温度质量,特别是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温度,保持路面施工中混凝土的标准性,同时应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控制混凝土的调配

混凝土的调配基本是在室外进行的,调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道路工程应控制混凝土的调配质量,避免出现不利的影响。道路工程针对调配完成的混凝土实行质量检测,评价混凝土的性能、质量,如果混凝土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必须重新进行调配。

2.3控制碾压质量

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表现出粘稠的特点,碾压时的附着性强,很容易粘合在碾压设备上,干预混凝土的完整性。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着重控制碾压的质量,防止混凝土粘合在碾压设备上,保障路面碾压的有序进行。

3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优化措施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存在影响,应积极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以此来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

3.1提高工程衔接的水平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衔接工艺是优化的重点,用于规避前后施工中的缺陷,强化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性,同时完善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体现高水平衔接的优势。

3.2选用专业性的人员

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选用专业的人员,既可以高效的执行施工技术,又可以落实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利于规范混凝土路面施工,而且专业人员可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3合理安排养护

养护是优化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措施,养护阶段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耐久性、强度等,道路工程单位应合理安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养护工作,发挥混凝土养护的作用。

4结束语

第3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对近年来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隧道问题占检查发现问题总数的30~50%,尤其是矿山法施工隧道问题所占比例较大。这说明,当前铁路隧道工程矿山法施工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各参建单位引起重视,在施工中不断改进工艺,强化过程控制,提高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2隧道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根据2012、2013年隧道工程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按工序进行分类可以看出:隧道初期支护、衬砌、防排水问题突出,洞身开挖、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问题也不少。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问题在不同建设项目、不同工点、甚至同一工点的不同时段重复发生。

(1)隧道开挖

擅自改变设计工法或不完全按设计工法实施、安全步距超标等“红线”管理问题,在当前矿山法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在城市地下隧道施工中尤为突出,给后续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技术交底流于形式,作业队伍不按设计要求施作,经验主义严重,且大部分以完成实物工程量作为工费结算依据,开挖作业人员片面追求进度;二是架子队管理虚化,变相违规转包分包工程,以包代管;三是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满足现场需要,不能准确判识围岩状况,特别是在遇到围岩变弱时,不能及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四是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工序检查验收把关不严格,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五是城市地下隧道普遍采用双洞单线,掌子面作业空间有限,各工序交叉干扰大,不利于流水作业组织。

(2)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控量测流于形式

相关成果不能有效指导后续施工。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未将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二是缺少专业队伍,大部分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均为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相关成果资料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给项目部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三是数据资料弄虚作假,擅自减少现场作业量;四是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单一,未能采用长、中、短距离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五是围岩监控量测点埋设深度不足,测杆未能进入基岩,部分隧道存在观测频次不足等,致使监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围岩变化情况。

(3)超前小导管施作数量、长度、外插角不满足设计要求

未注浆,系统锚杆施作数量、规格型号不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在矿山法隧道施工中比较普遍。就其直接原因,一是偷工减料,部分作业队伍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能省则省,不按设计要求施作;二是安全意识不强,部分作业队伍未能深刻认识超前支护对后续作业的安全防护作用。

(4)初期支护局部平整度差

强度不足、背后空洞或不密实、变形开裂甚至侵入二次衬砌轮廓线等问题,在隧道质量问题中所占比列较大。就其直接原因,一是爆破设计流于形式、光爆效果差,超欠挖现象严重且未按规定工艺步骤处理甚至在喷射混凝土时采用石棉瓦、防水板等物品遮挡较大超挖部位,断面轮廓未进行严格验收,极易导致二衬厚度不足、背后脱空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二是拱架间距超标或以弱代强,钢架背后与基岩面间未采取措施顶紧,拱架偏离设计轮廓线,导致围岩收敛变形速率过大,支护出现变形;三是富水围岩地段止水效果不佳,长时间流水带动泥沙流失致使围岩加大变形;四是初支喷射混凝土强度不足,有些自建小拌合站生产喷射混凝土疏于管理,过程控制较差,喷射工艺随意,甚至个别使用干喷工艺,养护方式不当和养护时间不足。

(5)局部二衬混凝土强度、厚度不足

二衬背后空洞或不密实,仰拱及填充一次浇筑、厚度不足或隧底回填虚砟,二衬钢筋布设间距超标等问题,隐蔽性较大,严重者将极大地影响运营安全,需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方可发现。就其直接原因,一是未对隧道初支轮廓进行量测或量测工作不细,当超挖较多时,不按规定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而是抛填弃砟;二是防水板挂设质量不合格,松紧度不当或破损、甚至脱落,浇筑时混凝土不能将防水板压紧并密贴在初支混凝土基面上;三是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养护不到位,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指标选择不当,在运输距离较远时造成混凝土产生离析,对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和墙脚等部位振捣不到位甚至漏振,在个别洞内湿度不满足要求时未采取措施保湿加强养护;四是回填注浆不密实,注浆管道布置形式单一,注浆工艺随意,过程控制缺失,注浆后未进行复检,致使防水板与初支间空隙长期存在形成空洞;五是仰拱施工未安装弧形模板,不能保证仰拱一次浇筑高度和宽度。

(6)防排水效果不佳

设计的初支、防水板、二衬等多道防水线均没能完全施作到位,在二衬表面出现渗漏水现象,尤其是在城市地下隧道全包防水施工中表现较为突出。就其直接原因,一是防水板铺挂前基面处理不到位,在浇筑二衬混凝土时造成防水板局部破损;二是止水带安装不合格,施工缝及沉降缝防水处理未按设计施作到位;三是二衬混凝土施作过程中振捣不到位、模板拆除过早,局部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未一次浇筑完成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缝处理质量差尤其是纵向施工缝凿毛、清理不彻底;四是排水盲管安装质量差,存在反坡积水、破损被混凝土堵塞,出水口位置偏差大、未及时清通导致衬砌后出现压力水头;五是城市地下隧道全包防水普遍采用自粘式防水板,容易出现防水板挂设不圆顺、接缝不严密、钢钉钉挂后不处理、保护膜不撕除或沥青粘性失效等现象。

3施工管理原因分析

(1)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缺位

是大部分量问题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部分施工单位对个别隧道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复核、审批程序流于形式,方案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现场过程控制流于形式。

(2)工序验收把关不严

是造成大部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现场检查验收过程中未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签署质量验收文件,部分检验批验收资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

(3)勘察设计工作不到位

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细,地质资料不详细,造成部分隧道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不合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不到位,部分隧道围岩状况变化后设计变更不及时,尤其是在围岩变弱的情况下支护措施明显不足。

(4)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部分施工单位的三级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仅为应付上级检查、未落到实处,部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编制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交底未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造成部分作业人员不清楚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标准和作业要求,甚至存在部分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蛮干的现象。

(5)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

部分参建单位内部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未有效运转,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个别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企业信用评价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标考核。

4预防控制措施建议

(1)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龙头作用

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源头、过程和细节控制,积极推进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的应用,认真落实安全风险和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隧道工点的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切实提高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工厂化方面,建议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要求组建钢结构加工厂,对隧道模板台车、型钢钢架、钢筋网片、超前小导管等钢构件集中加工制作、统一配送,有效卡控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发生。在机械化方面,组织研发防水板铺设机,大力推广使用移动栈桥、喷射机械手等先进设备,提高工序施工质量和效率。在专业化方面,全力推行架子队管理,坚决清理违法分包、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强化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在信息化方面,推广应用工地试验室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混凝土拌和站计量偏差、拌合时间等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隧道围岩量测断面数据采集和围岩收敛情况的实时报告、分析等,及时防范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2)强化勘察设计工作在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作用

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工作要细致,在遇到不良地质及软弱围岩隧道时要加大地质钻孔的频率,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确保工法适应现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设计配合工作要及时、到位,遇到围岩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核实现场地质情况,及时出具变更设计文件,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3)强化质量安全“红线”管理

施工现场存在擅自改变设计工法和安全步距超标时必须暂停掌子面掘进,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

要严格纳入工序管理,选择专业队伍实施。实施过程中确保预报成果和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5)强化第三方检测管理

必要时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可实行第三方监测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过程控制。

(6)按照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各建设单位要对隧道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和检验批等验收签字人员的资格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审核,按规定程序进行变动人员审批管理,确保责任落实的可追溯性,严把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关。

(7)强化教育培训制度

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对作业层要坚持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一名作业人员都清楚各工序的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到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可实行班前安全交底和现场实作过程交底;另一方面对管理层要将项目部制定的标段、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分部分项施工专项方案传达至各级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验收标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巡查。

(8)建立长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一方面建设单位要对各参建单位在铁路建设中的合同履约、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现场施工安全等方面加强检查,对发现符合不良行为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记录、公示、确定并上报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企业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招投标挂钩;另一方面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将建设项目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至每一岗位、每一管理人员,对质量安全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5结语

第4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混凝土;沟槽回填

0 引言

在国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陆路交通的基础建设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同时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保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水平,完善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为了不让其影响道路建成质量,所以必须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问题整治。

1 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技术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道路路基防护施工技术问题

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各地区道路施工地质状况存在问题,有些地方的路基施工地质土壤较为疏松、密实度不足,在处理施工后,虽然得到了强化,不过受到当地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以及特殊雨水气候条件的影响,路基路面极易被外力损伤,造成道路病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路基防护技术的使用。

1.2 混凝土道路施工裂缝问题

道路出现裂缝后会使道路的质量直线下滑,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过,有时因为裂缝过为细小,施工检测人员无法通过肉眼进行辨别,之后在通车后车辆载荷的负压下导致路面裂缝不断增大、增多,在受到雨水天气侵蚀后,道路内部被渗入大量积水,最终造成道路坍塌等危害发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如混凝土浇筑完成硬化期间,因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且外部因散热过快造成内外温差大,在表面引起拉应力。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在使用中抗拉强度较低,如果施工时配合比与搅拌等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路面抗拉强度出现差异,从而使路面抗拉强度最弱的位置首先出现裂缝。

1.3 道路排水施工技术问题

道路在施工中出现的排水受阻、积水排放不顺也是重要施工技术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道路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者出现问题造成的。一旦道路排水管道等设施出现堵塞等问题,就会影响排水的效果。造成这种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时管道铺设出现问题,局部管道使用后出现破损。还可能是管道质量不达标,在路面压力与水压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损坏与破裂。

1.4 沟壑回填技术问题

在进行道路路基的处理中,需要开挖路基,进行施工。所以做好沟槽的回填对道路整体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行沟槽回填的过程中要重视碾压工作,确保碾压到位,应避免碾压操作不合格造成的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不过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使用的回填土不是含水量过高便是用垃圾土、拆房土以及混凝土硬块等,使得沟槽内土质间隙过大,不能充分碾压密实,对于后续施工步骤影响很大。最终导致道路通车后,在长时间的载荷负重下沟槽两侧逐渐产生裂缝,最终引发路面整体坍塌病害发生。

2 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处理对策

2.1 强化道路施工路基防范技术的使用

保护好市政道路的路基,将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避免相关道路病害问题的出现,减少路基受到温湿度变化的影响,降低雨水对路面冲刷造成的直接性损坏等。所以,在进行道路路面路基的防护中,可以采用植物防护技术与矿料防护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土质边坡条件下最适宜使用的就是植物防护技术,而在石质边坡中最常使用的是矿料防护技术。所谓植物防护技术,主要是根据施工环境的土质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草本植物进行种植,在实现绿化道路的基础上,草本植物还可以固定沙土,起到雨水缓冲与调节道路周边温湿度的作用,从而达到对道路的保护目的。而矿料防护技术使用范围相对较少,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设计。所以植物防护技术推广的范围就相对较为广泛。

2.2 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控制中需要从原材料入手。在配比时可以通过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来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的产生。混凝土拌合时可适当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浇筑温度。浇筑时如果天气较热,可减少浇筑的厚度或是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过冷水来降温。浇筑完成之后采用科学的养护措施,养护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持适宜的混凝土表面湿度,从而防止冷缩和干缩裂缝。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养护时间达到要求,不可过早或者过晚的停止养护。在拆模的时候要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规定的技术进行操作,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短时间内发生温度梯度现象的发生,进而降低由温度梯度造成的路面裂缝发生的概率,若施工地域属于寒冷地区或者昼夜温差相差较大的地区,需要做夜间的路基防护工作。

2.3 强化道路施工排水系统防护技术

完善道路的排水系统建设,将有效的应对雨季雨水激增带来的问题,并有助于改善雨季人们出行的环境,确保交通的通常无阻。所以强化道路施工排水系统防护技术的运用对改善民生状况具有很大帮助。一般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排水系统的防护强化中可以采取以下相关措施:首先,在道路施工设计的时候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确保各类信息都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时在对其进行设计,以确保排水系统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在进行排水系统建设时,如有遇见一些障碍物影响导致施工无法继续进行时,而施工设计图纸上又没有标出,这时方案的设计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合理的避开障碍物对排水系统施工的影响;然后,在市政道路施工人员进行排水技术及工艺的运用中需要派遣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操作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的遵照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及规章进行排水施工,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的质量不出现任何的差错。待道路排水系统建成后,应通知相关检验部门及管理人员通过水压测试等方式对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若在检验中为发现排水系统不存在施工技术问题,则可以签字验收。

2.4 做好路基回填的控制

在进行路基路面的沟槽回填质量控制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端正自己的施工工作态度,重视路基沟槽回填对整体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作用。因此沟槽回填时:首先,应保证沟槽内无积水;其次,是回填的土质不能含水量过高,不能有大体积硬块等物质,更不能是垃圾土;最后,严格执行分层回填管理,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30cm,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应派遣专业技术监督人员对碾压环节进行监督,并对碾压的最终结果进行抽样检查,确保碾压密实度达到施工技术标准。由于市政道路施工除检查井四周采用人工夯实处理,所以对于其他所有回填的区域必须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压路机的碾压处理,从而提高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承载性,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

3 结束语

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增加了城市对市政道路的使用需求。面对市政道路质量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施工时存在的技术问题,面对问题的存在应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及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效果、道路施工质量,满足城市发展的交通需求。

【参考文献】

[1]唐明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4(07).

第5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质量;道路检测;城市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状况

1.1城市道路与道路施工前的现状。随着生活的提高,在路基沉陷裂缝或半刚性基层,裂缝处会出现断裂的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沿纵向开裂的道路,方向,长度和宽度与一般平面是不同的;沿道路横向开裂是横向裂缝,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整个长度的部分路段和部分路段整个。裂缝纵横交错,然后出现在水平和垂直斜缝连接缝,形成联合网络。有许多道路附属设施,有很多水井位于在车道上,有很多排水管和干井也位于检查车道,当井的宽度小,回填土压实是非常困难的,真正的学位考试压力也比较困难。建设经常监管不严或监控,势必道路施工时会造成变形等质量问题,导致出现一个共同的水井和沙井和路面接缝低迷缺陷,导致公路桥头断裂现象的出现。从而在中期修复。1.2道路桥梁建设时地形因素及应对策略。崎岖的山谷是山区施工的主要瓶颈,长度比砂轮接触面少,表面上看来疙瘩坑,铺装层的密度和强度的不统一。雨季结束后,再次在冬季和春季水分囤积在软土基到大量的水,将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的雨水和雪的渗透,结构无法容纳的道路,通往变形和失败。有如下损伤的早期建设的现象:沉陷,沥青骨料表面解吸。岩浆是由于沥青面层和透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较差,路面降水或地表水通过路面,并长期停留的空隙,浸泡和清洗基料粘结剂形成砂浆,挤进路面交通负荷下通过沥青面层空洞的影响砂浆的,形成了大面积白色的现象。沉降由于喷射药水达到一定程度的地表沉降现象发生,那么道路将变得凹凸不平,造成车辆通行不便。

2 施工时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的问题

浇筑混凝土和钢模板的大小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嵌入式组件的位置,而且要检查模板表面清洁,模板的密封性。浇注方法可分为:一个浇筑,浇筑分层(分层和倾斜分层级)两个。混凝土施工方法直接影响混凝土和稳定的密度,这是质量的具体关系很大,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系统的容量,密度和稳定,这是伟大之间的具体关系的质量因此,系统必须是混凝土的能力,距离和输液速度,温度,振动等因素的基础上,慎重发展的具体浇筑过程中。

2.1建设厚度(高度)越大,能够确保混凝土振捣,风铸造方法应采用。层的厚度和混凝土浇筑的一致性和振捣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如使用插件振动器振动棒振捣层厚度的一些适当长度的1.25倍,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浇筑的作用时浇筑层厚度不能超过20厘米,当使用一侧的振动器,浇筑层厚度为30~40cm适当的。中小跨度T型桥梁一般水平分层,长的高大的混凝土梁,如果供给水平跟不上,分层浇筑铸造方法的进度。

2.2空心板梁,顶栏焊接钢管。然后灌注肋骨和混凝土板,等到混凝土初凝后,可抽卸芯棒。分层浇筑,凝结应该开始前的第一层混凝土,约子层和混凝土振捣浇筑完毕。上下两层之间的间隔不能浇1个多小时(温度在30度以上)或1.5小时(温度30度或以下),也可以允许以确定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

2.3如果混凝土浇筑前子层,第一层混凝土已凝结,混凝土强度大于1200kPa的要求,综合治疗后可缝2500kPa浇筑时间,可在混凝土浇筑。

2.4与新老混凝土的接缝处理应注意以下特点。除老混凝土表面应切割泥和水的薄弱层,使缝边,凿毛,冲洗干净;如关节应刷的水泥浆层,如果是在店内的横向接缝一个相同水灰比和混凝土地面和略小的1~2cm厚的水泥砂浆;斜角接缝应阶梯状斜坡关节面凿毛;或地震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联合,浇筑前应加锚筋;访问接缝应离开振动器振捣,浇筑时混凝土表面5~10cm。

3、那么,针对混凝土夏季施工特点和诸多不利因素,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和人员应该注意采取哪些防护措施呢?

注意水泥的选择及温度控制

水泥的水化热主要为水泥中含有的 C3S、C3A与水反应产生,并受水灰比,水泥细度,养护温度的影响。水泥水化热随以上影响因素的增大而增高,在搅拌过程中应该选择各项指标都达标的水泥。美国标准 ACI 305R中,为水泥温度规定了一个最高极限温度为 77℃。所以将水泥温度在混凝土拌和时,必须控制在 70℃以下。 考试大论坛

3.1、注意骨料的选择及温度控制

砂石骨料携带的热量占混凝 土拌和物总热量的46%左右,是影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项目施工时,混凝土粗骨料温度控制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入手:

粗骨料从石料场运到商混搅拌站,其受气温影响较大,尽管在粗骨料上加装遮阳棚 ,骨料表层温度仍为32℃左右,需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采集者退散

②在浇筑混凝土前1小时,用搅拌站自备地下水井抽取地下水(22℃)冲洗粗骨料,使骨料能够散发部分热量。采用这一措施,使骨料温度从 32℃降至 28℃。同时抽取的地下水喷淋混凝土搅拌机、料斗、水泥存储仓,混凝土罐车等,使设备降温。

3.2、注意水的温度控制

水的温度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很大。水温过高会使混凝土温度增高,坍落度损失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泌水性降低。由于水的温度比水泥或骨料的温度更易控制,因此,通过控制水温 (15℃以下)的方法降低混凝土温度更有效。 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冰在融化时,可吸收的热量为 335 J/g,采取水中加冰的方法降低混凝土温度效果更佳。按通常情况扣除砂石骨料的游离水 35 kg/m3 ,外加剂中的水,按40~50 kg/m3冰屑来替代水

3.3、注意外加剂的选用

按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的原则,尽可能选择减水率高的外加剂,以便降低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目的。

4、 道路桥梁施工结束的检测

只有经过这个环节,才可以达到对事故的预防。切实履行好安全检测职责,是确保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实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工程检测是指检测单位根据有关法规和监理合同以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合同,对道路或桥梁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即对所监理工程项目进行三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两管理(合同、信息)、一协调(对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进行组织协调)。目的是力求使道路和桥梁工程项目能在计划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内建成使用。以下是检测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4.1在基础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商的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符合有关规定,不准开工。版本的正确按设计图纸。个人监理工程师应该去现场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结构与连接线的项目可能不会有丝毫的马虎,错误,应当允许在规范范围内。

4.2在基础设施建设,监理工程师,专注于地质结构的变化。由于钻探调查和设计工作,在未知的,因为其他自然条件或可能会导致在现场条件和设计图纸不匹配给定的地质信息,代表必须及时和设计(或设计单位),使设计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否则该项目可能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将难以补救。

4.3是一个隐藏的基础工程项目,所以一定要坚持严格的旁站监理原则。由专业工程师到现场识别更多的嵌入式条件的基础上事先监督,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和工程缺陷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建设程序的每一部分,它的照片,准备数据突发事件的基础上予以处罚责任的事件。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有时工作与铺设钢,因此,从开挖基坑,设置围堰,排水,竖立模板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在各个层面的认可,并为混凝土振捣工作的各个部分(如边缘)目前,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钢铁零件,钢铁的大小和间距是做了检查。

5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桥梁土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土基路面的耐久性。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做得更好、我们应进一步理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工程质量将会逐步走上系统化、法制化的轨道,电脑技术将会普遍地运用到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人员的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除此之外,每一个检测工程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的工作,以满足中国桥梁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长青,杨平.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专家系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3).

[2]王恩奎.桥梁结构混凝土质量验评的几点体会[J].路桥信息,2006(1).

[3]王伟.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研究和分析[J].学术论坛,2007.

第6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项目管理

Abstract: in view of present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for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the future urban road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material.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1.1 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

1.2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方面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样施工,擅自变更设计。

1.3 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方面

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但往往为了抢工期,较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排水工程沟槽开挖,不积极主动开挖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混凝土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砂方填筑不冲水振夯;砖石砌筑座浆不饱满、空洞多,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与寿命。

1.4 施工过程监管方面

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队伍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以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许多持证的人员由于身兼数职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

2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分析

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掌握控制。主要有如下特征:施工项目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时间控制性,也就是施工项目的运作周期;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中,根据阶段及要求的变化,管理内容也发生变化;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2.1 工作质量的管理

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上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形成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这样才能提高上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2 施工成本管理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要按照自已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

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面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2.3 施工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目标只有在各参与方特别是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业主之间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实现。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业主三方在进度管理目标上。既有矛盾性,也有统―性,必须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人员实施或参与项目进度管理与控制。项目团队中的技术人员和安装人员是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者,中层管理人员是进度计划的编制者、进度完成情况的统计者和进度信息的反馈者,高层管理人员是进度目标的制定者和控制者。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寺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

2.4 施工工序管理

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工程施工不象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市政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义施工的存在,使市政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2.5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体现企业文明形象和管理的一个窗口。其管理应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应按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统一进行布置,在工地人口处树“七牌二图”:工程概况牌(包括工程规模性质、用途。发包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施工起止年月等);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事故计时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环境卫生牌;施工总平面图;项目部组织结构图;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工地大门设公司司标和名称;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和环境卫生要求,做好硬地坪施工和临时围护设施。

设置畅通的排水沟和泥浆沉淀池,确保场地不积水,不积泥浆,保持场容貌整洁,做好各类标识和标志。现场的厕所符合卫生要求,并设有饮水设施。使现场管理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

2.6 安全与文明管理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如何做好文明施工至关重要。首先要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专业的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评比结果公布于众。

3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认真按设计图纸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认真做好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技术、资金的生产要素管理和文明施工,严格做好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控制,按合同要求向用户提供满意的工程,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姚君,陈伟民.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山西建筑.2008(15)

第7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人气等因素影响,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而工期要求紧,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供热、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讯、绿化等因索影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所以,要在施工生产全过程中下功夫,把功夫用在平时,用在日常质量管理中。本文就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在材料检查中所采取的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的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和寿命。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道路及其附属结构的养护和畅通,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创建优质工程打好基础。构造物不仅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常年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经受各种环境复杂变化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原材料,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所有材料在工程验收之前,监管工程师都有权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应给予清退。在工程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监管工程师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工作,以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

二、在现场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千万不能本末倒置。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好像敲掉多少片梁、砸掉多少个结构物、路基路面返工多少次,就证明质量工作抓得严,质量工作做到家了,这种风气好像还很流行。但如果不分轻重缓急,敲砸成风,那就应该好好深思了。所以,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敲、砸和返工证明你质量管理没有做好或做过头了。质量管理措施过左不好,过右也不行,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

质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过高过低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指挥部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队都有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光有这些大目标还不够,还要具体细化,并确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质量管理小目标。质量管理措施要强硬有力,不能讲人情,不能拖泥带水,该一票否决就一票否决,没有什么通融的余地,质量管理搞不下去的原因,往往就是已形成的指令被浩瀚的人情海洋所溶解了。 平时严格要求项目中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该说到的必须说到,说到的必须做到,做到的必须记录在案,形成一种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的良好工作习惯,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质量管理不得力的人该换的要换,不得力的施工队该清退的要清退,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现在的质量管理体制有一个弊病,就是管理质量的人没有真正的否决权,技术和行政相对来讲还是分家的。

三、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也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施工是形成工程建设项目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施工阶段要合理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建设必须依据国家和政府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以及工程建设的有关合同文件,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个阶段,如可行研究、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五个阶段中的各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才能满足使用单位对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才能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总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国家和社会方方面面,工程项目质量好,就会使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也会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质量不好,就会带来大量资源的损失。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规范业主的某些行为,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裴永胜.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04,30(8)

第8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道路问题;试验检测;工程管理

农村道路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交通脱贫的重要举措。农村道路已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的象征。虽然农村道路给占我国人口40%左右的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出行便利,但农村道路质量普遍存在问题,快速老化给农村人民带来造成极大困扰。农村道路包含水泥路与沥青路等不同材料修建的三级道路,设计使用寿命约在10~30年之间,但现在的农村道路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仅为5年左右,有的农村道路甚至使用不到2~3年就已变成砂石路。农村道路使用寿命短的原因可归结为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超限车辆多、养护不到位等原因。试验检测作为道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存在极大问题。

1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试验检测意识不足

农村道路试验检测工作是农村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重要工作,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由于农村道路工程等级低、造价低,招投标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中标承建单位施工专业水平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试验检测不重视,造成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不仅不能解决人民出行的基本要求,反而还为人民的出行造成困扰。让政府或民间资本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落为空谈,极度影响党和国家在基层人民心中的为人民服务的印象。

1.2规范化程度低

农村道路等级低,其试验检测工作往往不被重视,试验检测流程不全面,不规范。导致施工、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村道路的施工实际情况掌握不到位,不能依据农村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和环境优化试验检测流程及标准,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农村道路运营的需求。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中流于形式,造成数据失真,质量无法保证。而某些施工单位在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人员设备投入不足,满足不了检测需求,最终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使得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和错误。

1.3工作环境恶劣

在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恶劣工作环境包含两方面:一是农村道路施工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农村道路分散较开,没有选择好合理的地段统筹的建设工地试验室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一些中、大型检测设备由于工程检测费用造价偏低或道路不通畅无法匹配工地试验室检测需求。用去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设备质量差,故障多。试验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意识比较差,没有定期做好保养,仪器的检定、自校不按时进行造成仪器精度不准确,出现异常数据;另外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能力不足,难以高效协调工作,从上到下认为农村道路的质量重要性不那么重要,对于试验检测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督查力度。甚至追求业绩压缩工期、指定内部材料供应商很容易对试验检测工作造成干扰,也有一些局部地区工程施工中受到当地村霸、恶霸的横加干涉,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等。

2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优化措施

2.1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

对于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完善施工单位的检测体系制度,其次监理单位需完善质检体系,最后是政府需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先自检,后报检,再抽检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把关保证质量,形成多重保障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管单位严格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后,落实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对于农村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农村道路工程试验检测体系,首先,施工单位在态度上要重视工程施工质量,不能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监理单位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质检资料要进行细致检查,责任至任,一但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责责任人。政府监管部门或委托的第三方检查机构,要不定期抽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

2.2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

参建单位建立健全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全面做好自检、监理、监督三重保障工作来提升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高效高质量完成。建设单位必须认真对待试验检测各关键点和所有环节,对施工人员宣传试验检测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做好制度建设、资源协调等支持工作,即可有效保证试验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完善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要从仪器的采购、进场、调试、检定、自校、培训学习等。并做好相应的仪器使用保养管理台账,及时记录及时维护。确定仪器设备的专门保管人,及会同使用人员、修理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不定期进行检修以确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

2.4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参建单位应高素质试验检测人才,定期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员工进行技术的知识讲座学习,要求技术人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之前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工地试验室人员定期培训。督促试验检测人员考取检测师或员,争取每位试验检测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既能保证试验检测单位拥有稳定的试验检测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试验检测的水平和能力。

2.5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

改善农村道路工程的工作环境要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从施工单位自身出发,加强沟通、统筹协调、全面考虑合理安排选择工地试验室在建地点,保证顺利开展试验检测活动的进行。加大对一些必要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投入,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及时性。第二,从政府以及其他监管部门来说,积极改善农村道路的招投标工作,从源头扼制背后交易。打断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出现村霸、恶霸干预施工,影响工程质量问题。

3农村道路工程中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3.1原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作用

在农村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工程质量的首要保障,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农村道路工程在施工之前与施工过程中需及时对各类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提除不合格的材料,使所用材料满足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要求。通过对原材料的科学检测,也可以避免不合理材料的进场,为建设方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3.2标准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从路基的修筑还是到路面的摊铺,亦或是桥涵工程的浇筑。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施工方案的建立,而施工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建设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应用,这些原材料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标准试验的指导。标准试验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相应的标准试验的建立,才能完成对各种原材料组合的应用。才能建筑出我们需求的产品。例如: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击实试验,土的承载比试验;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对于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节约资本经济的意义。

3.3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工程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和交竣工阶段。施工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压实度检测,强度检测,弯沉检测,厚度检测,平整度检测等。交竣工阶段的整体性外观检测,强度检测等。现场试验检测技术是控制施工质量情况的关键技术,它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直接确定了工程整体形象和发展。科学合理适宜的现场检测技术不仅能确保工作质量,还为提高整体工程工作进度、节约经济成本做出重要作用。

3.4新改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在道路修建成型投入使用后,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等。导致道路不能完全达到设计年限,出现破坏严重影响继续使用。这时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翻修甚至改建工作。在翻修改建之前,通过引进科学先进适宜的试验检测技术,可以提前预估判定道路现有的技术状况情况。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提出科学经济的翻修改建方案。例如:某村某段混凝土道路出现严重板块断裂、龟裂,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弯沉检测和钻芯取样,来判定损坏等级。确定准确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有效的节约控制成本。

第9篇:道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从我国公路软基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状态。然而公路工程中的软基成为了道路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公路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因为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软基处理在技术、施工难度也有所不同,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要选择最佳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不好,经常出现路基垮塌、路面裂缝等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认真对待,否则对将来公路的稳定性将产生严重的危害。

一、道路工程中软土基特性分析

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见的地质问题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有:

1、较高的压缩系数与较低的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较低。由于软土孔隙相对较大,其所能承受的外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不能有效改善软土基的强度性能,就会很容易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塌陷,从而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形成安全隐患,增加后续道路养护的难度。

2、较强的触变性和流变性

在重力和外力等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处理完成后的软土也使用过程中会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软土的结构稳定性,就会很容易使市政道路在软土流动作用下发生塌陷。触变性和流变性都会对市政道路地基造成严重制约,影响到市政结构的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

3、较高的含水量和孔隙

软土基的含水量较高造成了其孔隙相对较大的问题。因为在软土基中,其土质主要有粘土粒与粉土粒组成,而这些软土粒的表面经常存在较多的负电荷。当这些负电荷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致其停留在土粒表面而增加了土粒的含水率。当含水量大范围提高后就会降低图里之间的年解读,进而引起土粒之间的较大孔隙。

二、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是个常见问题,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面开裂、路基失稳、桥头错台等问题,过量沉陷还会导致公路严重破坏或不能使用。因此,公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从高标准、高质量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的处理好软土地基,以下介绍几种软基处理的方法。

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对道路工程深层次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施工时,可选用土木合成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等,并通过振动法检测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确保在振动施工过程中,地基密实度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相关规定。为形成土木合成材料层应将一定材料想振动路段不断投入,并进行土木合成材料的固定,这种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相比,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多种软基加固技术的优点,如振动沉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沉模壁防渗墙等。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选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时其桩身具有较高的强度,目前桩身高度已经达到了1.5米,加固深度也在25米以上。

3、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合一定水泥并进行均匀拌和,进而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并在桩和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灌注方面施工较为简便,并能节约大量施工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问题,一般出现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当具有极大压力时,也很容易产生爆管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极慢的提升速度,短时间内很难将混凝土彻底排出。同时,当泵送软管具有较小弯曲半径时,将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进而出现混凝土浆液流通难度增加的情况,导致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作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要方式,水泥搅拌桩选用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通过搅拌桩机向土内不断注入水泥,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促使水泥和土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增强软土的硬度,并达到基础强度提升的目的。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软基加固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没有噪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施工环境具有极小的污染,属于环保施工。除此之外,在软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不会将压力施加给侧向土,对周围建筑物具有较小的影响。支撑、锚固等作用也不需要应用到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这种施工方式自身具有支护挡土的作用。

5、袋装砂井法

作为道路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因砂井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打设砂井施工中应确保其与施工设计需求具有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堆载预压施工后确定砂垫层排水量后, 才能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当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时,软基固结时间将大大缩短,并能提升软基土质的强度。当钻孔作业在打设砂井后完成时,可以进行监测仪器的埋设,并合理安排相应设备,如沉降观测杆、孔隙水压力计等,以此对软基应力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在施工中应提前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漏打情况的出现。袋装砂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及良好的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应在套管井内放置袋装砂,填塞密实,随后将套管逐节拔出,将水平砂垫层与排水砂沟铺设在顶面位置。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水分可以利用砂、水平砂垫层等结构成分进行排水通道的形成,及时排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而实现排水固结的作用。

6、强夯加固法

强夯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方法。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土质地基。同时还可用于可液化砂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但对于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粘性土而言,实用强夯法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可谓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淤泥质类的效果则更差,故在采用具体方法措施时应针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效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强夯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道路工程因受到大气因素与行车荷载的直接作用,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软土地基作为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病害原因,才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张谢东;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张发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青海科技;2010年04期

[3]张磊;魏安;;软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新进展[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年02期

[4] 李云辉. 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2)

[5]尹志钢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10年5期

试论道路工程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杨章成 陈 鹏

(河南永明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永明 453800)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公路软土路基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交通建设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道路工程作为一种公共设施,在软基施工中加固技术也愈加重要。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软基的特性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应用;概况

从我国公路软基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状态。然而公路工程中的软基成为了道路面临着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公路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因为地区的土层厚度、分布、质量有所差异,软基处理在技术、施工难度也有所不同,选择处理方法的时候要选择最佳的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不好,经常出现路基垮塌、路面裂缝等问题,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认真对待,否则对将来公路的稳定性将产生严重的危害。

一、道路工程中软土基特性分析

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见的地质问题就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主要特性有:

1、较高的压缩系数与较低的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较低。由于软土孔隙相对较大,其所能承受的外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不能有效改善软土基的强度性能,就会很容易引起市政道路工程的塌陷,从而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也会形成安全隐患,增加后续道路养护的难度。

2、较强的触变性和流变性

在重力和外力等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处理完成后的软土也使用过程中会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如果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固软土的结构稳定性,就会很容易使市政道路在软土流动作用下发生塌陷。触变性和流变性都会对市政道路地基造成严重制约,影响到市政结构的稳定性,也就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

3、较高的含水量和孔隙

软土基的含水量较高造成了其孔隙相对较大的问题。因为在软土基中,其土质主要有粘土粒与粉土粒组成,而这些软土粒的表面经常存在较多的负电荷。当这些负电荷暴露在空气中时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致其停留在土粒表面而增加了土粒的含水率。当含水量大范围提高后就会降低图里之间的年解读,进而引起土粒之间的较大孔隙。

二、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基是个常见问题,软土地基通常是指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的构造物要求的承载力,若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面开裂、路基失稳、桥头错台等问题,过量沉陷还会导致公路严重破坏或不能使用。因此,公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从高标准、高质量的使用要求出发,合理、可行的处理好软土地基,以下介绍几种软基处理的方法。

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对道路工程深层次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施工时,可选用土木合成材料进行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等,并通过振动法检测软基路段的密实度,确保在振动施工过程中,地基密实度能够符合施工设计相关规定。为形成土木合成材料层应将一定材料想振动路段不断投入,并进行土木合成材料的固定,这种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2、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与其他软基加固技术相比,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具有多种软基加固技术的优点,如振动沉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振动沉模壁防渗墙等。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施工中选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时其桩身具有较高的强度,目前桩身高度已经达到了1.5米,加固深度也在25米以上。

3、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合一定水泥并进行均匀拌和,进而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并在桩和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流动性,在混凝土灌注方面施工较为简便,并能节约大量施工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堵管问题,一般出现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当具有极大压力时,也很容易产生爆管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极慢的提升速度,短时间内很难将混凝土彻底排出。同时,当泵送软管具有较小弯曲半径时,将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进而出现混凝土浆液流通难度增加的情况,导致管道堵塞情况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作为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要方式,水泥搅拌桩选用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通过搅拌桩机向土内不断注入水泥,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促使水泥和土之间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增强软土的硬度,并达到基础强度提升的目的。将水泥搅拌桩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软基加固中,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没有噪音、振动等现象,对周围施工环境具有极小的污染,属于环保施工。除此之外,在软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不会将压力施加给侧向土,对周围建筑物具有较小的影响。支撑、锚固等作用也不需要应用到水泥搅拌桩施工中,这种施工方式自身具有支护挡土的作用。

5、袋装砂井法

作为道路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因砂井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打设砂井施工中应确保其与施工设计需求具有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堆载预压施工后确定砂垫层排水量后, 才能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当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时,软基固结时间将大大缩短,并能提升软基土质的强度。当钻孔作业在打设砂井后完成时,可以进行监测仪器的埋设,并合理安排相应设备,如沉降观测杆、孔隙水压力计等,以此对软基应力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在施工中应提前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避免漏打情况的出现。袋装砂井法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及良好的加固效果。施工过程中应在套管井内放置袋装砂,填塞密实,随后将套管逐节拔出,将水平砂垫层与排水砂沟铺设在顶面位置。在上部路基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水分可以利用砂、水平砂垫层等结构成分进行排水通道的形成,及时排出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而实现排水固结的作用。

6、强夯加固法

强夯法是通过使用重锤反复夯击地基,以达到增强地基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方法。强夯法一般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土质地基。同时还可用于可液化砂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等。但对于饱和度相对较高的粘性土而言,实用强夯法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可谓效果一般,同时对于淤泥质类的效果则更差,故在采用具体方法措施时应针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效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强夯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道路工程因受到大气因素与行车荷载的直接作用,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软土地基作为道路施工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病害原因,才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张谢东;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及其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张发秀;;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青海科技;2010年04期

[3]张磊;魏安;;软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新进展[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