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互设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表现的欲望。在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人们的审美眼光,传递产品的内在信息。因此,艺术设计因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受到了社会人士的欢迎。但是,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艺术设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它更是表达设计者的内心欲望的途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蛛网般互相交错的世界中,都会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设计师也不例外。只是,设计师凭借其敏锐地感觉,逐渐形成了情感,情感不能一直积蓄着,它需要某种形式的释放,而平面设计就是设计师释放情感的艺术渠道。其次,使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快速地了解一个商品或者物品的内涵,那么最快的方法就是用眼睛去看。所以这种社会性的需要就形成了平面设计的使命意识。这种使命意识来源于社会需要,这就给平面艺术设计添加了一种社会属性,注定了艺术设计要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文化思想的制约。所以,一旦社会意识形态或者经济基础有了某种特定的需求,那么平面艺术设计就一定要将之体现在作品中,这是它所固有的使命意识。最后,审美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审美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审美需求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平面设计师在其平面艺术设计中需要表现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特质。这种审美需求主要有两种形态,情感的物化形态和情感的肯定状态。前者是指设计师将自身的抽象情感用实际物体来表现出来。后者是指设计师将自己的情感和大自然的力量结合起来,当双方达成一致时,设计师的情感就转移到了自然物上,成了自然物的需求。
2交互设计时代下平面设计艺术情感的表达途径
(1)在设计理解过程中来酝酿情感。
平面艺术设计师在开始平面创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设计理解。那么什么是设计理解呢,就是设计师从生活中截取片段以获得设计的表象,然后通过艺术设计的自由流动,在头脑中形成特定的艺术形象。设计理解的过程包括设计组织管理、材料收集、目标定位。而设计师的情感也在这三个过程中慢慢地得以酝酿。在第一个环节,设计组织管理环节,酝酿情感的要义是如何将人文主义情感给表现出来,让作品和人文情感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是人文主义所追求的人性关怀的具体表现。对于设计师来说,他有能力同时也有义务传递人性关怀,丰富人文情感。在第二个环节,调研与材料收集环节。在上一环节所酝酿出来的情感在这一环节需要得到沉淀。所以,设计师在收集材料并进行调研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历史文化因素,从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吸取文化素养,为情感生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三个环节,涉及目标定位环节。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情感需要和情感接受心理,在目标定位中既体现出人性关怀又照顾到受众的情感需求。
(2)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投入情感。
在设计过程中投入情感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首先,移情。在平面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或者修辞来达到移情的目的,例如比喻、夸张、象征等等。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移情的方式和移情的内容都无可避免地带有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倾向和思维痕迹,所以通过移情而获得情感与设计师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有着不可断绝的关系。其次,功能。在交互时代,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创作之前,首先要明白作品的功能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为人们提供便利,解决人们的日常生活难题是作品所首先要表现出的功能;最后,审美意境的诱发。情感投入在审美意境这一层次上的要求最高。设计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意识等活动表现自己的情感。
(3)在设计执行过程中表达情感。
论文关键词:医疗器械 交互式 设计
论文摘要:医疗器械的发展经历了从最早的仅仅满足使用需求到现在需要满足使用者内心感受的巨大变革,同时对于医疗器械设计理念在不同时代也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当今社会所追求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决定了医疗器械设计也必须从外观设计转向涉及使用者内心感受的交互式设计阶段,这是科技与人,历史与发展结合的必然产物。交互式设计在医疗器械中的作用,旨在思考机器与人,人与机器的和谐发展。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包豪斯提出的“功能主义”在工业设计中影响很大,医疗器械的设计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理性主义”思潮为主流,遵循“形式追随功能”原则,其“技术至上”的倾向导致了产品与人的情感、与环境的疏远。这种高估 “物”的技术作用,而忽视“物”的人文价值的作法,是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技术除在超声聚焦等少数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多数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所垄断,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左右。与此同时,将产品的“设计”行为视为或从事为“装饰”行为,仍是我国企业中医疗器械设计的主流。这种认识和行为上的肤浅化、歪曲化,正使相当多的企业遭受严重的短期损失(如产品积压)和长远损失(如失去市场)。
一、设计对话——作品与受众的信息交流
医疗器械的交互式设计在于有效地传递产品与服务的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从精神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创新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这种对话,以保证产品生产投入市场之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同度。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设计的发展。
设计师根据市场竞争态势与消费者需求趋向等信息来确定设计作品的开发与传播,同样,消费者作为设计信息终端部位的信宿,是设计信息的接受者,他在接受信息时必须经过解码过程。对于设计师而言,就需要在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来规划这一个解码的过程。
对于设计受众来说,信息的解码过程大体可分为注意、识码、分析、记忆、行动几个阶段。当设计作品引发他们关注时,才能产生审美注意,设计信息引起注意是信宿接受信息,解码过程的开始,当解读相关信息后,也就获得了某种设计信息。了解了产品的性能、特点,感受到它的造型、质量。联想到对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利益和好处,从而在心理上缩短了与产品的距离,萌生一种拥有的欲望。识码、分析是设计信息解码过程的主体,是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设计信息作用的实现就从这里开始,因此也是很重要的。记忆,行动是设计信宿解码过程的完成,于是设计活动与设计对话就在这种双向信息交流中开始与终结。在设计的创新阶段,设计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相应有效的注意、识码、分析、记忆、行动的针对性预设计,从而为这个结果的实现提供前提。
二、多维思考
医疗器械的交互式设计在明确命题之后,具体实践的过程则要求进行多维思考。所以在设计创新和开发阶段,设计师从多维角度考虑出发,在避免重复传统的无序思维发散的基础上,为达到医疗器械交互设计在设计开发之后能准确的与市场消费需求相吻合而充分的实现附加值的最大化,定位情感消费与设计开发相结合方法,还需要提出一些基于命题和市场的概念描述:
1.辅助物:现阶段对医疗器械的交互式设计需求注重的是情感上的共鸣,辅助物是一个玩具亦或一个玩伴甚者一种友谊,一种美好的心情。
2.适用人群确立:有想法、充满了想象力、勇于尝试和创新,对现行交互式设计文化耳濡目染,关心自己,关心他人,重视生活,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3.共性与个性:或许是某个按键、表面、质感、颜色与使用者产生共鸣。
有了这样的概念性描述之后,基本上明确了医疗器械的交互式设计导向,也就为下一步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设计效用性
由于现代设计信息创意水平的提高,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加强,一般有远见卓识的企业传播的设计信息都具有长期效果,对受众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使其获得经济,艺术与审美的多种效应。而在创意上这种长期的有效性就表现为对设计产品创意程度的应用。产品的周期决定了产品的寿命,创意是这一产品在市场上的卖点。可以通过对效用性的研究,来分析特定产品在特定情况下的设计过程和实现的方法。
从仅仅满足功能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一直到今天的交互式设计,从最早的仅仅满足使用需求到现在需要满足使用者内心感受, 设计的发展经历无数次的变革,医疗器械设计也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关键词】交互设计;差异化;界面视觉设计;相辅相成
一、交互设计
所谓的交互设计,指的就是在对网站、软件产品等进行使用时,对其提供的服务的一种感受。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上的体验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各类产品的交互方式体验更加重视。交互设计以交互体验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成了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此设计方式在最初提出时被称为软面,但是由于此词与椰菜娃娃有类似之处,于是将此设计方式命名为交互设计。
二、界面视觉设计
相关认识对界面进行划分,从心理学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感觉,另一种则是情感。在屏幕产品设计中,界面的视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是总产品设计的关键部分。对于界面设计来讲,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参与的学科有很多,例如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设计学等,这些学科在界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缺少。
对界面视觉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三个原则:让界面保持一定的统一性;界面要完全处在用户的控制之中进行设计;通过界面设计来帮助用户记忆。对产品的屏幕进行操作已经不断地发展,并逐渐被人们广泛应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界面的视觉上设计有很多优点,可以减少用户工作的乏味,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用户的投诉工作,从而使得很多客服售后成本降低。界面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种产品设计。
界面视觉设计是屏幕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给人以视觉上的体验,是产品的交互部分。它的组成部分较为复杂,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桌面、单一文件界面、标签、菜单、视窗、多文件界面、图标以及按钮。从国际产品设计的角度分析,界面设计的功能得到更早的认识,界面的视觉设计还可以极大地推动市场价值的发展。因此,很多国外的知名企业都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对界面视觉设计进行研究,同业之间,也建立了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对界面视觉设计关键点、经验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随着我国IT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家电呈现在人们眼前,使得我国人机交互的界面视觉设计水平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这样使得行业的综合能力极大地降低,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竞争能力降低,无法与国际企业进行抗衡。
三、网页界面设计的交互性原则
首先,设计结构要清晰、简单。界面在产品设计中,主要是信息的一种呈递,它包含着巨大的信息,在结构上也相对复杂,这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种恐惧心理,要对界面进行选择。这就需要在进行设计时,让信息的表达更加直接与实用,让用户很容易接受,过于复杂的界面展示形式,会让用户产生畏惧而出现厌恶心理。不仅会让用户对页面产生厌恶,还会出现质疑的心理,从而不会选择此产品。产品界面设计的好,首先要做到结构与思路的清晰,让用户充分对页面的操作进行了解;功能不可过多,不同页面的同一功能,应该用同样的表现方法表示。
其次,重视视觉上的冲击感。网页交互要表现出,无论用户是否操作正确,都要给出相应的反映,让用户清晰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界面状态如何,引导用户进行正确的页面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心理感受上的体验更加重视,用户在使用网页时,不仅要求网页提供相应的功能,对视觉上的感觉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各个网站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不断地对界面视觉进行设计,吸引更多的用户,调动起用户心理的感觉。例如:可口可乐饮品的页面设计如图一,由于其产品展示的是青春活力,所以页面设计时,为了有更好的视觉冲击,采用的是立体形式。各个立体的方块的组成,有着一定的寓意:人生活要有活力,会遇到不同层次的困难,努力过后,便会逐渐达到高处。
其次,交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细节。对页面进行交互设计时,不仅结构上要清晰,易于用户操作,还要重视页面细节上的问题。如按钮的摆放位置等,要根据用户的习惯,能够一眼看到按钮的位置;导航的设计,要提高用户使用效率,使得用户数据各个模块的使用功能。很多页面看上去简单,但是也花费了设计师大量的心血,如图二、图三、图四所示,无不是设计者为用户使用的周全考虑。在很多信息的填写过程中,格式、符号等的注意事项,这些细节都需要重视。图四的交互形式非常强,用户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只需要进行下拉菜单的选择即可选择相应的内容,节省了用户操作时间,减少错误操作的现象发生。
四、交互设计和界面视觉设计
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在定义上有很大区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起着互相配合的作用,是产品设计中必须涉及到的两部分。在对一个产品进行设计时,界面设计师以及交互设计师要互相配合,共同对产品进行初期的开发与设计。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对产品的各个设计步骤进行框架的构建,并对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定义。最后,界面设计师要根据起初设计的交互图进行产品界面视觉效果的设计。可见,两种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产品设计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产品的界面设计需要综合的考虑,需要交互设计以及界面视觉设计师共同的努力,在理念提出阶段不断地交流与沟通,达到框架结构以及状态展现出最佳效果。两者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交互类型的设计人员通常侧重思考理性层面和规则性层面,而负责视觉方向的设计人员通常会侧重思考感性的层面,倾向于突破惯常的设计思维。要想设计出良好的界面,两种类型的设计师就应当实现全方位的配合。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且逐渐被各个企业、网站等重视,尤其是交互式设计方式在网页界面中的设计,更为人所重视,并成为企业吸引观众眼球,提高竞争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交互设计是在近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中得到重视与广泛的应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交互式设计方式将会给设计领域带来新的。
参考文献:
[1]曾静静.交互式科普产品的交互设计[C].2007世界华人工业设计论坛,2007.
关键词:艺术设计;交互性;受众
“交互”作为一个舶来之词,译为“互相”。这一概念在计算机应用中比较广泛,其意思主要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在其他研究领域,“交互性”(英语译为interactive)所定义的范畴与内容较为广泛,在不同的研究范畴交互性的意思也有区别。百度百科对这一概念进行如此解释:交互性主要运用于计算机及多媒体领域。第一,“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简写HCI):是研究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计算系统以及有关这些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1]第二,“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Interface,简写HCI):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文中,“interactive”的意思是互相作用的,相互影响的。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艺术设计的“交互性”随着传播学科的概念而引入,最早出现在软件与网页设计领域的“交互性”概念,其核心内容——交流性、相互性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被广泛采用。借助于现代艺术设计语义学对于设计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现代艺术设计的“交互性”——设计“是对符号与符号结构的组织,是‘编码’过程,是赋予物以‘意义’,使用者则被看做‘解码’者,这样,‘意义’便从解码者通过‘物’到达解码者,设计是‘施语者’‘书写者’,用户是‘受语者’‘阅读者’,就如同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一样”。[2]
实时性参与交互程度与受众的参与意愿和艺术设计的组织程序密切关联。从整个流程上观察艺术设计作品的生成,具有以下发展的路程:艺术作品的设计者通过作品向受众发出消息,并依据受众(接受者)对于消息的接受程度来判断设计效果;受众(接受者)要接受设计者的消息,并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决定对于消息的接纳程度和反馈意见。通过这样的发出-接纳-反馈路径,设计者要通过作品的“交互性”与受众建立起联系,其联系的层面一方面呈现为物质关系。以作为物质关系的艺术设计作品手表为例,艺术设计者在创作时首先要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把握作品表带与使用者手腕、作品指针与使用者眼睛角度等元素的匹配程度,使用者也就是受众通过使用过程中的行为互动与作为物质的设计作品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层面是精神关系,它是劳力士?还是欧米茄?还是上海?是国外的?还是本土的?这些要素使其在精神层面与受众(接受者)建立起不同的联系和不同的对应意义,这种意义、价值与情感切合了视觉炫耀性消费对于消费者的身份认定,是精神层面的。因而,广义上的艺术设计过程的完结应理解为:当“施语者”“编码”赋予的“意义”被“受语者”接收并加以反馈,那么整个艺术设计流程才能称得上大功告成。设计的“交互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左右艺术设计本体的功能性,更能够拓展设计的外延。例如,艺术设计的人本——注重人的感受的交流;艺术设计的观念与文化——注重精神表达的交流、注重艺术设计的本土文化表达与交流;艺术设计的生态与发展——注重与大自然交流与表达、注重与未来生活的交流等。由此可见,“交互性”在现代艺术设计及其表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艺术设计的“交互性”表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艺术设计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现代艺术设计参与性和体验性需求核心在于,在艺术设计规划中为受众预留参与性体验的符号和空间,其参与性体验的符号和空间具体为:
1.1感觉参与体验
在《收买感官,信仰品牌》中马汀•林斯壮曾言:“借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理解品牌,甚至可以直接决定消费者潜意识的购买行为”。[3]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设计者的作品与受众感觉、参与体验感触交流的越多,其作品与受众越容易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就越能够赢得受众的认可,其艺术设计的价值与艺术设计中所呈现出来的受众的感觉参与体验多少有着直接联系。因而,以视听体验、触感体验、味感体验为主打的参与性体验符号是当下艺术设计“交互性”表达不容忽视的部分。
1.2互动参与体验
以受众体验为中心,并与受众在交互产品设计预期上达成广泛一致成为艺术设计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体验成为艺术设计的中心要素。吴卓浩曾在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活动中提到: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与用户一起做设计的新时代,这昭示了现代艺术设计要注重受众的互动参与体验,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为艺术设计打造参与性体验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直接参与让受众充分领略到沟通感和互动感,成为艺术设计的积极回馈和参与者。例如,越来越多的参与性互动橱窗展示设计、博物馆与展馆中的互动体验展示设计等。因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受众与艺术设计作品的充分互动和沟通交流,更能充分实现艺术设计的“交互性”表达。
1.3情感参与体验
艺术设计者需要通过作品的“交互性”内容设计与受众建立紧密联系,这就需要在作品设计中考虑“情感”层面的要素,并在设计中注重情感共鸣的建构,通过注入情感参与体验激发受众的共鸣心理,使受众在情感参与体验中产生情绪与情感满足进行情感交流与表达。正如ZIBA总裁梭罗•凡史杰所认为的那样,伟大的设计作品在于其能够在人们与其感情间搭建联系的桥梁,设计伟大的作品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联系的桥梁的过程。通过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建立广泛的情感基础与交流,能够促使受众在使用中增强对设计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像Google、腾讯、百度在界面与首页运用受众对于节假日和传统中国节日的情感关注进行封面内容设计,以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共同归属感的情感交流,拉近了与受众间的关系和距离。
2注重与未来的交流
艺术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致力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引领和导航,它不仅是对当下生活方式给予的思考,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求。现代艺术设计与未来交流的核心在于解决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具体表现为:在艺术设计作品中融入创新性要素,进行创新性艺术设计。创新性艺术设计是以新的设计思维思路,结合艺术设计者的创造能力,运用人类已经掌握的相关科技与技术成果进行构思与创造,设计出符合当下人类生活的新颖、科学、实用的艺术者及作品的设计实践活动。创新性艺术设计来源于人们对于问题和生活的思考,它以人的生活方式为依托,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引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点在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Eames)与蕾•伊姆斯(RayEames)的设计作品中显而易见。从长躺椅到多功能的玻璃纤维一次成型座椅,查尔斯•伊姆斯与蕾•伊姆斯的设计改变了20世纪人们“坐”的方式。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伊姆斯所倡导的坐及其方法也就是每个人所遵从的坐的方法。
3注重与本土文化的交流
现代艺术设计的“交互性”还体现在注重对于文化归属感、认同感的发掘与关注。随着国际设计风格受到受众的质疑与抵制,以强调个性化、民族风和文化认同的艺术设计成为设计的理念。本土文化在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中融入了风格迥异的人文情结,各个地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孕育了特有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和本土化特征,这些鲜明的本土性格、精神和认同是每个人拥有的情感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各地区在面对国际文化冲击中更加注重民族本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角度看,艺术设计即有生命的文化,在视觉文化冲击的时代,艺术设计下的作品更多地通过与受众建立起共鸣区域,在共鸣的交流中实现对视觉本土文化的消费。例如可口可乐从2005年起就在其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回家过年的团圆元素,直至现在在艺术设计中推出新年特辑——“团圆就该这个味儿”“三招搞定三姑六婆春节拷问”等都在艺术设计中既实现了人本的情感因素,又极大地融合了本土文化。因而,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通过与本土文化建立有效的“交互性”表达,能使艺术设计凝聚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注重与自然生态的交流
现代艺术设计的“交互性”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与传承、未来生活进一步发展可能与空间的思考,从而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关注与自然生态的交流,为人类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可能。与自然关系的交流源于人们对于未来生存环境的传承思考,其核心出发点基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引入绿色、生态环保概念和要求,以环境性能作为关注出发点和归宿。正如一句话:“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和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而用来编织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当下,人类生存竞争下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环境及能源缺失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从而更加促使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注重与自然关系的“交互性”交流,并使其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和主流原则。综上所论,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交互性”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由注重艺术设计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注重与未来的交流、注重与本土文化的交流、注重与自然生态的交流建构的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成为艺术设计者与受众建立良好关系及广泛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通立交安全性设计 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公路交通是我国发展最快、使用最多,同时也是发生事故最多的交通方式之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在拥挤地段建立互通立交能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但是互通立交及其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考虑不当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二、立交布局设计中的安全考虑
互通立交布局的设计特征组合在一起有时可能产生安全问题。下面从车道数的平衡、出入口设置、立交间距及与其他设施的间距几方面阐述互通立交布局设计的安全性考虑。
1、车道数的平衡
互通式立交设计时,无论交通量是否有变化或车道平衡的要求,整条高速公路或相当里程的高速公路都应提供基本的车道数。车道平衡的概念是在出口和进口方面必须达到和谐的运营、减少车道变化、清楚地显示前方的道路去向。
2、出入口设置
在互通立交的引道上尽量采用单出口。这是因为一个出口比两个出口容易设标志,并不易造成混乱,因而是较安全的方案。在出现通行能力问题的地方,宜在出口引道上增加辅助车道的长度。所有出口都全部设置在构造物的引道一侧。对于主线上的多个出口,应尽量合并,以采用单一出口为宜。若条件不允许,需设置连续出口时,相邻出入口之间应当有足够的距离,满足布置交通标志的要求和给予驾驶员足够的反应和操作时间。
3、立交间距及与其他设施的间距
(1)、相邻的互通式立交应该尽可能独立存在,以保证形式的单一和运行的独立,避免使驾驶员要在短时间分析过多的信息,造成操作的失误。
(2)、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停车场、隧道之间的距离不但应该满足布置交通标志的需要,而且要有足够的交织长度,以保证直行车流流畅。
(3)、隧道出口与匝道出口之间应当留有足够的距离,并在隧道入口前增加设置匝道出口距离标识,在隧道内增设荧光预告牌,使得驾驶员能够适应光线的变化观察标识以免错过出口。
三、常用的互通立交型式
互通立交的基本型式,主要可分为:主线上跨式或下穿式;完全互通、部分互通或交织型互通;三路交叉、四路交叉或多路交叉;两层互通、三层互通或多层互通;收费互通或不收费互通等等。在明确基本型式的前提下,再具体又可细分为喇叭型立交、Y型立交、环形立交、菱形立交、涡轮形立交、苜蓿叶形立交、混合形立交,以及以上各类立交的局部变形方案及不同组合方案等等。常用的互通立交的型式及其适应条件详见下表:
常用互通立交型式及适应条件
四、互通立交安全性评价要点
互通式立交包括主线和匝道两部分,下面分别是主线和匝道安全性评价的要点。
1、主线部分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有:
(1)、凸形竖曲线半径的影响
互通立交区凸形竖曲线半径不满足视距要求是互通立交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当互通立交出口位于凸形竖曲线顶部时,匝道出口位置不明显,驾驶员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不易识别出口位置,加之出口渐变率过大,成为公路设计的隐性缺陷,为日后的交通运营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跨线桥对视距的影响
跨线桥对视距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凹形变坡路段。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视线容易受到前方障碍物的阻碍。尤其是夜间,汽车的车灯照射范围有限,在竖曲线的坡底处,当竖曲线半径较小时,驾驶员的视线受阻严重,视距可能不满足标准要求,易造成交通事故。
(3)、路侧障碍物对视距的影响
互通立交区主线的平面线形为弯道时,弯道的内侧如果有路堑边坡建筑物、树木、道路设施等,也应检查路侧净空是否满足视距要求,对影响视距要求的路侧障碍予以清除。同时还应检查弯道内侧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是否对视距造成影响,如果有影响应采取交通工程设施,以保证安全的行车视距要求。
2、匝道部分
(1)、匝道设计中的安全考虑
匝道是高速公路的事故多发点,下面从匝道设计速度的选用、出入口设计、超高设计和线形设计几方面分析立交匝道设计的安全考虑。
(2)、设计速度的选用
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习惯高速行驶,驶出时会有速度突变,特别应避免采用出口环形匝道,会导致驾驶操作和安全问题,车速的变化越缓和越好。应为驾驶提供适当长的减速长度,视距和标志在这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3)、出入口设计
一般来说,出口匝道的通行能力及安全性与分流区、匝道本身、以及匝道与交叉路相交点的设计等有关。同样,入口匝道的流量和安全性取决于汇流区和匝道本身的设计。为保证行车安全,出入口设计中注意以下两项建议:
设置适当的标志指示出口位置和方向,设置门架式标志以确保驾驶员知道该选用哪条车道。
分流点和合流点都应保证足够的视距,以确保驾驶员不但能有充分的时间估计自己的位置并驶人正确的车道,而且能够观察到主线行驶的车辆以进行正确的操作。
(4)、超高设计
匝道的超高值选用和渐变段设置应该与设计速度相适应。匝道的设计速度选用应该与车辆行驶速度相匹配,超高值的选取也应该与之协调,同时应该注意与项目所在地气候、环境相适应,避免在积雪、湿滑路段设置较大的超高影响交通安全,同时要注意与纵断设计相结合,避免影响路面排水。
(5)、线形设计
由于匝道平曲线半径小、变化复杂,纵断面起伏多、纵坡变化大,匝道的线形设计和平纵配合,除了一般路线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外,为便于驾驶员观察匝道前进方向,分流点应尽量选择在主线无竖曲线的位置,以防止竖曲线限制了匝道的可视性。避免线形的骤变,如长直线的末端设置急弯曲线;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避免在两个同向弯曲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短直线,形成所谓的“断背”曲线。
五、互通立交选型阶段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步骤
结合前文中的论述,初步对互通立交选型阶段的安全性评价步骤总结如下:
1、结合立交区附近的自然条件、环境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初步确定互通立交的型式。结合各立交型式的特点及安全特性对立交的安全性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在特定条件下所选择的立交型式,是否满足此型式自身的安全性要求;
2、对于多路互通立交,应尽可能对其进行简化,合理拆分成两个或以上的三路、或四路互通立交组合的型式,并分别对立交的各部分进行安全性分析,确定合理的立交型式。
3、结合互通立交范围的建设条件及已初步选定的立交型式,对立交出入口范围的构造型式进行安全性分析,重点对出入口范围的视距条件、连续出入口的设置情况、出入口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4、对互通立交范围的变速车道长度进行验算,在变速车道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出入口范围主线及匝道的交通流量、交通组成情况、主线与匝道的设计速度、同区域已通车道路的事故统计情况等,分析在出入口附近是否需设置强制性的加、减速措施,并根据流入、流出匝道与主线的实际运行速度差,计算确定所需强制性加、减速车道的长度,并在此范围设置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
5、对互通立交匝道与主线出入口附近的通行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在特定交通量构成情况下,出入口的服务水平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
六、结束语
交通路况极其复杂而多变,面对这种多变的情况,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把细节做好。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从驾驶员的角度去考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同时结合相关先进的科技成果,把互通立交的安全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杨智生.互通立交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J].2005(12):80-85.
[2] 王晓华,朱兆芳,曾伟等.天津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研究[J].2008(11).
关键词:互联网+;教务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70-02
Abstract: In today's internet age, the university is facing the unprecedented new situation and new challenges, "Internet plus" will be the new construction, it means that the Internet will be deeply integrated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o as to real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ith the continual development in scal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s higher required, take Guangd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research, analysis and design a se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system design
随着学校规模日益扩大,教务系统处理的数据量也日益庞大,因此,研发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充分利用网络与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加规范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交流和共享等服务。因此,基于对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现状和实际工作的需求研究与分析,设计一套适合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1 需求分析
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根据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现状和诉求,本系统主要使用对象为:教务管理人员、教师教辅人员、学生。
1)提供给学生:网上选课、成绩查询、网上评教、考试安排查询、学籍查询、等级考试报名等;
2)提供给教师教辅人员:成绩录入、个人信息维护、网上评学、教学任务查询等;
3)提供给教务管理人员:学生学籍管理、教学考评、教学计划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课表编排、考试事务管理;
4)完成学生信息记录的数据管理;
5)完成与教务管理工作配套的相关规范报表的打印功能;
6)可以为管理员提供权限设置功能;
7)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统一定义用户、分配各种用户类型响应的权限,要保证每一用户只能在他被授权的权限内使用相应功能或操作相应数据信息。
8)用户身份验证与权限控制功能。
9)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系统需要依照预定周期进行自动备份操作,并要提供手动备份功能。
10)日志和安全:系统要提供用户登录的详细记录以及各种操作的日志,并能发现某些安全隐患。
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非功能性需求是以保证该系统的全部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满足的其他条件和标准,主要是:系统界面方面的需求、系统综合运行操作方面、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能方面,并且确保全部要素都具有适用性、安全性、准确性。
2 可行性分析
分析的核心是估算系统研发成功的概率,以及以现有技术能否成功实现系统功能。本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学生与教职工,因此要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与服务、匹配的操作界面,需要对以上两类主要客户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从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结论显示:目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具有可行性的。
3 系统设计
3.1 网络结构
本教务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J2EE开发架构,使用MVC设计模式来开发,主要使用Hibernate进行数据源的收集整理,其能应用于各种复杂关系的数据库。使用Struts2框架来进行任务的调度以及页面的跳转,利用JSP来实现系统的页面。本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应用端和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应用端的用户包括教务管理人员、学生和教师辅助人员。本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完善的、功能齐全的,基于“互联网+”,并且符合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各种功能需求的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Web应用端和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
3.2 教学计划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包括课程信息、实验室项目信息、设置教学计划以及制定学期开课计划功能。其中课程信息设置是教师利用该功能进行录入/修改课程信息、删除多余课程信息、查询课程信息三个功能,满足教师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完成课程信息设置;实验项目信息设置是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实验管理人员进行实验项目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设置教学计划是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管理教学计划的老师利用该系统完成设置大学各年级/各专业信息、设置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学计划、查询教学计划、复制教学计划;制定学期开课计划是指老师利用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读取学期开课计划、修改学期开课计划、设置学期全校功课、查看学期计划四个功能。
3.3 教学资源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对于教职工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和教学场地信息的录入、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
3.4 网上选课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选课处理:开设课程的确认、选课调剂以及查询学生选课信息;选课控制:选课的条件和时间设置;选课结果查看:可查看学生预选结果、统计学生选课结果以及查看正确结果等功能。
3.5 课表编排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基本信息设置、教学任务、课表编排以及课表查询等方面的功能。
3.6 学生学籍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报名注册、毕业手续、学籍异动、档案处理等数据的处理功能。
3.7 学生成绩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登记册、成绩认定、基本信息设置、免修处理、成绩分析和重修处理等功能。
3.8 实践教学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设置学生基本信息、军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习等功能,也包括学生在该实践教学中的成绩及各类奖惩表现,以及各种可能的备注。
3.9 考试事务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设置基本信息、考试安排、试卷管理、排考设置、缓考/补考、考场记录、阅卷记录以及考试安排查看等功能。
3.10 系统管理子系统设计
主要实现日志、数据备份、用户管理、设置参数、数据字典维护等功能。
3.11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结合系统应用环境,在数据库设计环节中我们需要结构化数据对象并设计不同对象间联系,构建最优数据库模式的过程,是系统研发的关键一步。本文中涉及的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系统面向多个用户,存在多个子系统,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为保证数据库设计满足系统需求,数据库需要不断调试和改进。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数据库的设计,其设计的表结构直接关系到以后系统的性能以及数据的存储效率。
4 结束语
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便利促使更多领域走“互联网+”建设道路,从而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高校的数字化建设也不例外。本文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对教务管理现状和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从而设计出一套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该系统,可加快推进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教务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闻娟, 姬留杰. 关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开放教育考试系统的一些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
假如一个中国姑娘和一个美国姑娘的同款手机混在一起,除了看系统语言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分辨出来?
其中一个答案可能是:打开手机,看看里面有没有美颜功能的拍照修图软件。
Yoshi是一名美国互联网投资人,来中国大陆寻找投资机会的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这里的女生似乎都爱用一种可以让自拍照里皮肤变得更白、更光滑,甚至还能把眼睛变大的图片应用。
这个现象让他意外。在美国,图片社交应用Instagram是年轻人的最爱,它已经拥有超过3亿的月活跃用户。当然,Instagram里并没有一种叫“美颜”的工具。
最近,Instagram新版——自然没有美颜功能,而是增加了用户可基于热门话题和地理位置来发现或搜索图片。在高价被Facebook收购后,Instagram正朝着越来越成熟完整的社交网络演进——这种产品的成长状态是国内众多图片应用羡慕和渴求的,但模仿之路却很难成功。
回归到国内本土用户对于图片应用的使用和认知,难道增加“颜值”的需求真的高于一切?用户对基于社交的图片产品又有哪些潜在态度?企鹅智酷为此发起调查,基于3041名精准用户的声音,展现他们的使用特点。
图片类应用的女性用户占比或达七成
在腾讯网发出此项调查后,女性用户参与回答的热情明显高于男性。通过对真实使用者进行筛选后,我们发现调查者中女性用户占比69.4%,男性用户占比30.6%。这也符合部分图片应用以女性用户为主体的特征。(注:根据研究对象的性别倾向性,本调查并未按照男女均衡比率进行抽样,而是按照真实的使用兴趣浓度做区分,并最终基于男女用户各自特点展现结果。)
一半以上用户只装了一个图片应用
有图片应用使用体验的用户里,超过50%的用户手机里仅安装了一个应用,且男性用户装一个应用的比率要高于女性用户。安装2到4个图片应用的女性用户不少,占比达到了27.6%。
虽然男用户普遍装的图片应用要少于女性,但在大于10个应用的占比中,男性反倒更高,这也说明,部分男用户对细分图片应用的功能需求和探索动力可能更高。(男人爱美起来,有时会更执着)
七成女性用户会先美化图片再分享
相比于国外用户会将图片直接分享到如Instagram这种图片社区,国内用户还是更喜欢将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QQ空间或微博等社交网站。
针对分享到社交网络的图片,男女用户对图片分享前先美化编辑的需求有明显差异。只有32.4%女性用户在分享图片时基本不会编辑美化,但这个比率在男性用户中却高达54.5%。
此外,23.2%的女性用户在分享图片时基本都会用图片工具先处理后再发,男性的此项比率则降至了12.7%。
女性用户最爱的图片功能:美颜
国内用户对于美颜功能的需求稳稳居于第一位,且女性用户远远超过了男性。61.1%的女性表示美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
美颜之外,女性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功能依次是滤镜、配文字和拼图。男性用户使用最高的则是配文字、滤镜和细节编辑。男女用户对拼图和趣味贴纸的使用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比于女性,男性用户对于摄影细节的关注导致他们更喜欢自己来调整图片的方方面面,所以其它选项的占比更高。
图片社区产品使用率极低
国内图片产品在社交领域的滞后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调查结果显示,接近60%的用户安装的图片产品里没有社区功能,有一个社区产品的占20%左右。该结果在不同性别的用户中没有差异,基本一致。
超过70%的用户没有使用过图片应用里的社区功能。使用过图片社区的用户中,男性用户的使用率要高于女性。7.1%的男性用户经常用,女性用户的比率则只有4.8%。
国内用户图片社交更倾向于亲友熟人
在用户对图片社交需求潜在态度的调查结果中,男女用户都倾向于关注亲友熟人,男性用户的选择占比为36.3%,女性用户为43.5%,均排列第一位。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微信、QQ空间等基于熟人关系的社区会成为用户分享照片的主要平台。
但调查结果也证明,图片社交产品依然存在发展空间。女性用户对于摄影达人、颜值高的陌生人、明星的关注需求接近20%。男性用户则对趣味相投的陌生人、品牌机构等有着高于女性用户的需求。
这说明,若能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基于熟人之外的差异性产品,国内图片社交产品同样可以获得用户的认可。
90%以上用户没为图片应用花过钱
图片应用想要吸引用户付费是一项艰难的事业。93%的男性用户和97%的女性用户都没有为图片应用花过钱。当然,男性用户的付费率要稍稍高于女性。
结语:看脸经济的喜与忧
国内图片应用果真是一个看“脸”的市场。这里有着完全异于国外的特征,用户热爱自拍且亲睐熟人社区,女性用户对于美颜功能的需求极度强烈。各家产品在如何做好一个美颜工具方面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足够规模的用户。那么,接下来呢?
相比于国外在图片社交的优势,比如用户可以拍下更多的户外美景图片,且乐于分享给陌生人。国内图片产品想要另觅出路就不得不尝试一些不同的武器。如今,以In、NICE、FORK为代表的图片社交产品就开始各自选择女性时尚、潮牌和趣味漫画等定位更加细分的市场进行运营探索。
有分析机构预测,Instagram若今年将广告功能开放,其广告收入一年可以达到13亿到21亿美元。这就是图片社交轻易可见的收入规模。国内的图片产品们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好“钱”景,但完全照搬Instagram的方法已被很多“先烈”证明行不通。
也许看了企鹅智酷所提供的来自用户的真实需求,你或许产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想法。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群发现;行为分析;序列模式
随着在Web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络备受关注,它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通过这个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将现实交际网络化,找到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圈。面对不同行业背景下涌现出的各种社交网络,掌握用户的兴趣变化和行为趋势能够帮助商家制定商业策略,及时更换适合用户的新产品,增强商业竞争力。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行为特点和兴趣变化。目前关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应用马尔科夫链分析预测用户行为。Sarukkai运用马尔科夫链进行访问路径分析和链接预测,根据用户访问记录,计算出网页间的转移概率,作为分析用户行为的依据[1]。王实等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兴趣迁移模式发现方法,通过分析用户迁移模式间的关联规则来发现用户行为特征和兴趣迁移变化[2]。(2)通过研究影响用户行为变化的因素,分析用户行为特征。Anagnostopoulos等通过研究社会影响力,找出了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变化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用户行为变化趋势[3]。Goyal等人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从用户的历史记录里学习影响的概率,并得到分析预测结果[4]。史学敏通过研究时区差异对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影响,发现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呈现时区特性,以此建立了用户行为模型[5]。(3)借助统计方法分析用户行为。从统计学角度,对日志数据项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到用户访问频率高的网页。目前绝大多数商用免费分析工具都属于此类。由于用户访问状态是动态时变的,采用固定阶数的Markov链模型并不能准确地对用户的访问行为建模;而通过研究影响因素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只考虑了外部环境变化对行为的影响,忽略了社交用户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特征,而这种内在特征对分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采用序列模式挖掘的方法实现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把握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呈现序列特征这一重要特点,应用序列模式挖掘方法提取用户行为的频繁序列,分析用户行为特征。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用户访问的序列规则,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源于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是指人和人之间通过兴趣爱好、交易、人际脉络等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结构,它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关系发展,并促进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们的活动与网站所提供的功能融为一体。社交网络的构成要素有节点、关系和用户群。节点是网络中的个体,也称社交网络的参与者;关系是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是参与者基于朋友关系或共同兴趣建立起来的;用户群是指在一部分节点为了某些共同目的而组成的群落,是关系的一种部分聚合体。一个社交网络用户隶属于不同的用户群,这些群落中的成员有些是该用户在实际生活中的朋友,有些则互不相识,由于具有共同兴趣和目的隶属于同一群体,社交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社交网络使用户拓展了交际,找到了更多交流对象。
图1 社交网络结构示意图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Mar.,2013Vol.33 No.31.2 基于社交群体的用户行为社交网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供各种社交应用满足用户需求。目前社交网站提供的应用包括游戏、搜索、交友、邮件、聊天、电子商务等。用户对诸多社交应用的使用称之为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如图2所示。
图2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示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以群体生活方式聚集在一起,人们之间的行为习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虚拟世界中,用户群是社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体代表了社交网络中的社会活动,对群体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社交网络中知识信息及其组织结构的发展状况,也有利于商家准确地找到客户。将社交网络信息以群体的形式组织,为信息查询分析提供了有效和便捷的途径。所以本文以社交网络群体为研究背景,通过获得目标群体中用户的行为记录进行分析。
2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调查分析表明,用户对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具有序列特征。比如,很多用户在浏览视频后会进行视频评论或发表日志记录心得,使用游戏功能的用户会应用电子商务功能。用户的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的需求和行为规律,使用户行为产生明显的序列特征。所以本文在结合SNS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序列模式挖掘[6-7]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主要分为提取事务集、序列模式挖掘和模式分析3个模块。其中,提取用户事务集模块是该模型的基础,主要任务是选取与挖掘目标相关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信息,并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供挖掘使用的行为事务集;序列模式挖掘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从用户行为事务集中提炼出频繁序列;模式分析模块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行为特点查找到与之匹配的频繁序列,形成用户偏好视图,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3 提取用户事务集模块提取事务集模块分为两个阶段,数据采集和数据预处理。数据采集的任务是通过响应方式完成原始数据的获取,而由于原始数据具有不完整和不规则特性,需要通过数据预处理对其进行清洗和处理,以便适用于之后的工作。
3.1 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的主要途径有两个:(1)基于服务器日志的数据采集。服务器日志文件是图3 SNS用户行为分析模型图
1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设计过程中,根据所有相关因素,如视距、超高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取得一定的均衡性,以确定几何线形的基本要素。设计速度指在气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车辆的行驶状况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那些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国内现在在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主线中的设计速度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下简称“公路标准”)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以下简称“城市规范”)中的规定执行的。在匝道的速度设计中,主要是从空间将两条及以上的道路通过交通分离的方式来实现立交互通的,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立交节点位置主要方向的交通不间断地连续运行,这样就起到了主线车辆运行速度连续而均匀,节省能源及时间,减少空气污染等作用。匝道是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间交通联系的通道,在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其设计车速的选择标准较高,不同道路等级的主线设计速度值不同,在确定匝道计算行车速度的时候,公路规范既考虑了主线行车速度,又着重考虑了互通立交的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交通流中车辆运行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也是评价立交设计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
2服务对象
公路和城市道路立交设计在服务对象上也存在差别,公路主要是供机动车辆使用的,而城市道路不仅为机动车服务,同时需要为非机动车与行人提供使用,因此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中所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在《城市规范》中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是否分行,将互通式立体交叉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分行立体交叉和混行立体交叉两种,可见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互通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于机动车而言,公路和城市道路所取用的设计车辆也有所差异,我们知道汽车的物理特性以及行驶于道路上各种车辆的组成是道路几何设计中有重要意义的控制因素,设计车辆主要用于制定道路设计中各项控制指标,其外廓尺寸与道路的路幅组成、横断面宽度、弯道加宽、纵坡、视距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车辆的差异性是公路互通设计和城市道路互通设计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3道路建筑限界
为了保证公路与城市道路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因此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道路建筑限界的宽度是根据道路等级的不同而改变的,限界净高的最小值是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来确定的。根据《公路标准》的净高规定,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设计为5m,三、四级公路则可以减少0.5m,为4.5m;根据《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有轨电车的净高为5.5m,无轨电车净高为5.0m,普通汽车净高为4.5m。
4停车视距
所谓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在车辆行驶时从看到前方障碍物至到达障碍物之前,这段时间内驾驶人员可以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这段距离由司机反应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部分构成。根据《公路标准》和《城市规范》中对停车视距的规定,除了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时,公路为75m,而城市道路为70m有所不同外,其余指标均不存在差异,表明对于基本计算原理相同的道路设计指标,公路和城市道路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5弧度路面的最小半径
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对有弧度的道路进行计算时,常常用一个最小半径来帮助计算。这个最小半径就是所谓的竖曲线极限半径,有了竖曲线极限半径,设计出来坡度路面,可以有效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距,从而让司机驾驶车辆在路面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在针对坡度的路面的设计时,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的计算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公路标准》和《城市规范》关于坡度路面的相关计算,却存在严重分歧,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停车视距存在着差异性。
6变速车道长度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由加速车道与减速车道组成,所谓加速车道长度指使车辆由匝道车速安全舒适地加速到能够与主线车辆进行合流而设置的车道长度;反之,减速车道长度是为使高速行驶车辆由主线车速安全舒适地减速至能够进入匝道而设置的车道长度。在变速车道的设计上,《公路标准》和《城市规范》的规范差异性较大。在《公路标准》中是由主线车速独立确定的,我国主要采用日本的标准,根据不同的线路选择不同的长度,这就导致了不同的主线设计车速是不一样的,速度设计的最大差距达3倍,这种设计必然导致变速车道长度变化范围较大。而在《城市规范》中,变速车道的长度则由主线和匝道设计车速同时作为主要参数来确定,以变速车道的起终点车速作为取值条件,比较符合互通式立交的具体情况。根据《公路标准》与《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在公路和城市道路加速车道长度的标准值相差为0.6~0.9倍。公路的标准值在匝道车速较高时,基本符合车辆所需的加速长度。当主线车速一定,即合流车速一定时,互通式立交等级越低,匝道设计车速越低,这时公路的标准值与车辆需要的加速长度相差就越大。根据《公路标准》与《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公路和城市道路减速车道长度的标准值相差为0.7~1.4倍。《公路标准》仅以主线车速来确定减速车道长度,体现不出由于匝道车速不同而导致车辆需要的减速长度的差异,对互通式立交设计的针对性差,未能兼顾良好经济性与安全性。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互通立交的设计上,理论计算的模型是一定的,但是在具体工程中设计人员的选择更加重要。根据分析结果,在互通立交的设计中应该广泛借鉴《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同时参考《公路标准》相应指标来调整并优化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