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莎士比亚全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莎士比亚全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Feng Hong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文学版本是文学译本的基础,也是文本研究的基础。当前中国,对莎士比亚研究中的版本包括国内注释本,以及中译本研究方面还存在不足,应当引起莎学研究者的关注。

Abstract: Version of the literary text is the foundation of its translated vers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xt study as well. In modern 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its version, translated edition and annotated version, which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译本 版本与注释本

Key words: Shakespeare; Chinese version; edition and annotated version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04-02

0引言

莎士比亚作品登陆中国大约已经有近170年的历史,在这170年间,中国的几代学者不遗余力地把莎士比亚作品以各种形式翻译成中文,让莎士比亚在中国生根成长。在当代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仍然是一个焦点问题,而且对于翻译所依循的版本非常重视,除此之外,莎士比亚作品的注释在当代中国也有相关书籍出版。无疑这些成果让莎士比亚在中国的研究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纵观目前莎氏的版本注释本及译本在中国的现状,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中版本与中译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文学文本的翻译来讲,版本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一直都受到足够的重视。版本质量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整体美学效果,乃至对文学文本评价的方向,甚至还会涉及到译本是否与原文本思想内容一致的大问题。在莎士比亚研究中,选择莎士比亚作品的何种文本和其他文学文本翻译一样,毫不例外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中国出现的莎作译本的原作版本进行梳理后,发现莎作的目前现有的几个中译本中,由于局限于译者当年取得版本的条件,所获得的原作版本不是很优,也不一种可能就是在当时翻译时对版本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相当多的译者忽视了莎作版本的选择”[1],而导致译本中出现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辜正坤认为,目前莎士比亚的各种英文版本自莎士比亚第一个版本出现的四百年来,累积已经达到一千三百余种。而早年朱生豪与梁实秋译本依照的是牛津版,这个版本在19世纪的莎学版本中,地位实在不能算是很高的。[1]方平的译本主要“参照了欧美当代备受重视的Bevington全集本(1992年)与Riverside全集(1974年)”。[2]对于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翻译使用那种版本较优的问题,莎士比亚研究大家李伟民教授认为“最好采用J. D. Wisonde的新莎士比亚版。”但目前引进国内的版本中未见Wisonde的新莎士比亚版。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一千三百种众多的英文版本中,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已经为中国的莎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引进了《阿登版莎士比亚》。辜正坤对阿登版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首先从读者角度,认为这个版本主要为学术界读者和普通读者(包括学者、大学生、演员、戏迷等)之用。对莎氏的每部作品都有一个长篇导读兼序文,其主要目的是详细介绍莎士比亚每一部作品的故事出处、剧本的基本结构、戏剧语言特色、人物的塑造、文体的风格、文本的沿革、时代背景、戏剧演出史及其他综合性莎学名家的相关评论等。《阿登版莎士比亚》的特点是注释比一般注释本详细,他认为这个版本对于中国外语界的文学研究者、翻译者和英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当前最理想的版本。其次,在系列丛书中,有注释方面歧义的情况下,把各家学说都呈现给读者,当然校订者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做主要是要达到评介客观的目的,和中国古典学术著作《十三经注疏》或《周易折中》的做法有点相类似。此外,对四开本以及对开本到后世数十家重要校勘本中出现的异说,《阿登版莎士比亚》把他们如实的反映给读者,这样百家争鸣的方式有利于文艺的进步,这也算是很大度的一种做法。在书的末尾部分有各类附录,这些附录往往与剧情原型相有关联,或与作品的形成有较为明显的渊源关系。而且书中的资料来源都有出处,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部分剧中还穿插有剧中格局乐谱,当时演剧的的基本构成情况等丰富内容。因而,阿登版可供阅读欣赏,也可供研究之用,对于英语学习与研究大有帮助。[3]

除过新阿登版之外,似乎在国内引进原版书系列中再没有象这样的莎士比亚引进版行世。当然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在各种网上购到国外的版本,但是买哪一个版本,没有专家学者的指导还真是个问题。

对中国学者完成莎士比亚作品注释的在中国也是寥寥无几。目前有由裘可安主持,由国内莎学研究者分单行本进行注释的一套莎剧自1984年陆续出版,到现在已经完成。但仅只这一套,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莎学爱好者和学习者之用。而且这个版本现在多数已经脱销,既然在网上也无法购得。另有罗益民2010年所著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名篇详注》应该是第一本中国学者完成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注释本,但不是莎士比亚全部154首十四行诗。除此之外,再没有中国学者完成的莎剧与莎诗的注释本,这在中国算是一件憾事!

那么在中国到底有多少莎士比亚的译本,李伟民对其做了相关统计:不算没有经过改译、重校而冠以莎士比亚全集之名和重印出版的众多版本,仅翻译或经过改译、增补、重校的《莎士比亚全集》就有6套,他们分别是朱生豪等译(1978年人民文学版)、朱生豪、虞尔昌译(1957年台北世界书局版)、梁实秋译(1967年台湾远东图书公司版)、朱生豪等译(1997新时代版)、朱生豪等译(1998年译林版)、方平主编主译(2000年河北教育版)。[3] 另一莎学研究者辜正坤认为完整的中文版《莎士比亚全集》共有4种,分别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译林出版社版,台湾远东图书公司版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版。[4]辜正坤所提供的四种汉译版本没有给出具体的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但照上面李伟民所做的统计信息,辜正坤认为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是1978年版,译林版当属1998年版,台湾远东图书公司版应该是1967年梁实秋版,而河北人民出版社这一版本应指方平主编主译的《新莎士比亚全集》,由河北教育出版。

从以上所提到的全译本,去除以朱生豪为第一译者的重复情况来看,实际在中国的全译本仅只三套而已。对于以朱生豪为第一译者的版本,只是补充了朱生豪所没有完成的其余为数不多的几个剧以及诗歌罢了。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这不能计数为一个新的全译本。

其他的所谓的全译版本,只不过是重复翻印而已,虽然有些所谓的全译新版认为对朱生豪译本中出现的翻译问题做了相关的修订处理。

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驻足一百七十年之久,到目前为止仅只有三套真正意义上的全译本,实为憾事。

当然,除过这三个全译本外,对莎士比亚剧作部分翻译的还有不少,如孙大雨的《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和孙法理的《查理二世》等。

士比亚作品,除剧作外还有他的十四行诗。对于十四行诗的翻译目前约有数十种之多。读秀库中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为搜索条件,可以找到97种出版书目(2000-2010(54),1990-1999(27),1980-1989(14),1950-1959(2))。主要译者有梁实秋、梁宗岱、屠岸、曹明伦、辜正坤和艾梅等人。诗歌的翻译最见译者的文学功力,而且最不容易出现雷同或抄袭现象,以上六位名家相对于中国众多学者而言,从译者的数量上来看太少,即使有数十位也是不足以见出中国诗学的发达程度,因此还需要中国学者继续努力,完成更多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工作。对于莎氏的长诗而言情况也是大致如此,需要更多的译本出现。

如前所述,莎士比亚的全译本仅只三套。即使这三套全本,从翻译研究角度来看,“多年来莎士比亚翻译研究并没有引起莎学界的足够重视,甚至也没有引起翻译界的重视,没有或很少有人进行全面总结研究,已经出版的莎学著作和莎士比亚辞典对这方面也少有述及。”[1]

当前对于三套译本的研究成果,目前多是字词文字校对式的性质,不能深入到句法与篇章的层次进行,或是修辞文体方面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传统方法。鉴于这种情况,莎学研究者还得利用新的研究手段,利用现在电子辅助工具完成相关研究。对于句法与篇章层面的研究可以借助于现在计算机工具开展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以更为客观的手段与方法探讨莎士比亚的作品。

2结语

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正如翻译研究在中国一样还不够发达。对于莎学研究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更多的好的莎士比亚版本登陆中国,其次要有较好的文本注释,这样才能把翻译工作做好。有了更多的译本,中国的莎学研究才能更加的繁荣,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文学发展及语言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285,273.

[2]胡开宝,邹颂兵.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J].上海:外语研究,2009(5):65.

第2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空间;权力关系

[中图分类号] I1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6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78

[本刊网址] http://

一、引言

莎士比亚生活在一个旧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和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建立的时代。《冬天的故事》属于莎翁的悲喜剧范畴,整部作品是一部悲剧开头和喜剧结尾,虽是喜剧收场可甜中带苦。米歇尔・福柯是法国后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权力理论家。其权力理论主要包括对权力的本质与权力的运作的探讨和分析。《冬天的故事》里有很多女性形象,比如王后赫米温妮、月亮女神宝丽娜、潘迪塔。本文旨在运用空间分析的手法,从《冬天的故事》中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构建着手,结合福柯的权力观,探寻文艺复兴时期君权与女权的历史表征。

二、 戏剧空间的构建

(一)物质空间的构建

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中从广义上与狭义上构建了不同的戏剧空间。从广义上,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的大空间上构建了两个国家,分别是西西里国和波西米亚国。通过分析本剧,我们了解到莎士比亚选择这两个地点进行戏剧空间的构建有一定的暗含意义。西西里和波西米亚分别有着各自的象征性意义。莎士比亚通过对两个国家使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描绘服装和场景,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对比。在戏剧场景的构建上,莎士比亚构建出西西里王国的冬季和波希米亚王国的夏季,使其产生鲜明对比。比如,在构建西西里王国时,莎士比亚多使用白色的服装和金属道具。然而,在波希米亚王国的构建上,戏剧发生的地点常为绿意盎然的草场以及热闹的节日盛会。西西里的阴冷与波西米亚的阳光产生鲜明对比。通过对剧本的仔细分析,西西里王国和波希米亚王国的空间背景分别影射了两国国王的性格。西西里国国王里昂提斯生性多疑冷漠,他的性格正如冬天的西西里王国一样寒凉。而波西米亚国王充满热情、待人真诚。在多年后谈及当初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想要毒杀自己的事件时,他选择坦然对待,原谅了里昂提斯的行为。从狭义上,《冬天的故事》中构建了不同的小空间。不同的戏剧场景的空间地点代表着不同的权力关系。这些空间地点包括宫中前厅、宫中一室、监狱、法庭以及沿岸荒乡。宫中一室和法庭从不同程度上表示高度集权的王权。国王在法庭这样一个戏剧场景中,对王后言语上的侮辱,这体现了在法庭,国王掌有绝对的权力。马歇尔・福柯主张权力是一种处于流动循环过程中的关系。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举到酷刑与公开处决的例子,通过对反抗者M行残暴的当众处决,王权的威严的到巩固。这是通过暴力手段使王权得以运作。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在不同空间的切换体现了不同的权力关系。里昂提斯在法庭公开审判王后,体现法庭是承载着高度王权的空间地点。比如,在第一幕第二场,空间地点是“宫中大厅”,里昂提斯怀疑自己的儿子非亲生,而是妻子和波力克希尼斯之间的“孽种”。福柯在书中提到的另一种权力的实现方式使监狱。监狱与酷刑不同,不是通过暴力审判来达到驯服,而是通过一种几率、检查与监视使犯人达到自我监禁。在剧本中,里昂提斯将王后关押到监狱,不准任何人接近,监狱这个戏剧空间地点也体现了国王的权力。

(二)精神空间的构建

精神空间叙述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描写表现剧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精神空间叙述在悲剧性的情节里更为丰富。《冬天的故事》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如第一幕第二场中里昂提斯邀请朋友波力克希尼斯再在西西里多住几天,被婉言拒绝了。眼看自己的劝说毫无作用,然而自己的王后赫米温妮却成功留住了波力克希尼斯,里昂提斯怀疑自己的妻子赫米温妮好和他的朋友通奸,醋意大发,但他表面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怀疑之色,交代王后好生招待他的这位挚友。从精神空间叙述来看,这一场中里昂提斯心理活动十分丰富,“随你们便吧,只要你们不飞到天上去,总可以找到的。好吧,好吧!瞧她那么把嘴向他送过去!简直像个妻子对他正式的丈夫那样无所顾忌!一顶绿头巾已经稳稳地戴上了。”在这里,通过里昂提斯的言语把他心里的怀疑、猜忌和痛苦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三、戏剧空间与权力主题之间的联系

(一)戏剧空间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君权

莎士比亚是生活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宗教神学的控制,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在《冬天的故事》中,从戏剧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构建和转换中我们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创立了一些具有不畏王权敢于表达在国王面前自己想法的形象。比如,为证明王后清白而辩护的“月亮女神”宝丽娜;为争取自己幸福的潘迪塔和弗洛利泽;为坚持内心道义不愿谋害波力克希尼斯性命的卡密罗。然而,王权仍然是至高无上的。第二幕第三场,不论宝丽娜如何为王后辩护,里昂提斯一意孤行地认为刚出生的女儿是自己和波力克希尼斯通奸的“孽种”,并命令安提哥纳斯将女儿抛弃在野外。这一幕发生的场景是宫中一室。里昂提斯代表着封建贵族阶级,宝丽娜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宫中一室代表着王权高度集中的戏剧空间,在这一场景里,宝丽娜不论如何为王后辩护依然无法改变里昂提斯的想法和决定。一定程度上影射了莎翁对伊丽莎白时代封建王权依然占据统治地位的不满,也反映了“宫中一室”这个具有高度王权统治的戏剧空间。

(二)戏剧空间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权

20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女权主义思想是人文主义的一部分,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很多涉及到女权主义思想。在英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她们只是依附男权社会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群体。女性作为一种长期受到压迫的身份被广大人文主义者作为素材用于文学创作,以达到宣扬人文主义的目的。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的大文豪,在其作品中创作了很多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克服客观环境、世俗偏见的重重阻挠,最终获得幸福。《冬天的故事》作为莎翁后期较成功的传奇剧之一,作品中也刻画了几位不屈不挠的女性形象。如宝丽娜、潘迪塔。

戏剧空间的设定作为戏剧的背景,和女性这一性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英国封建社会以及父权制社会,女性生活在社会的主流之外,是男性的附庸,是丈夫财产中的一部分。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必须注意贞洁,证明一个女性是守贞的形象,她更多情况会在自己房屋中活动,经常出去抛头露面的女性被认为是一种失贞的表现。权力在空间上的表现,尤其是女权,体现在与女性相关的戏剧空间设定多在室内场景,因为封建时期的女性必须满足保守、守贞的形象。相反戏剧空间场景的设定也折射出一定的权力关系。在《冬天的故事》中,莎士比亚为潘迪塔创造的空间场景有村舍前的草地等开放的空间,这里体现了莎士比亚打破女性空间设定而为女性创造的一个开放性的戏剧空间,体现莎翁从女性观出发的人文主义关怀。《冬天的故事》这部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执政,妇女地位得到提高。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中的刻画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位,分别是赫米温妮、宝丽娜、潘迪塔。纵观她们的性格特征,共同点是正直刚毅,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勇敢去争取自己的幸福。赫米温妮善良,贞洁,即使是受到丈夫冤枉也心平气和地为自己辩护,勇敢为自己争辩。宝丽娜生性勇敢,性情刚烈。潘迪塔也是有思想有原则有修养的女性。她们都是有着极强正义感的女性。她们是莎士比亚甚至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人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四、 结语

《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较成功的传奇剧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戏剧空间的构建与切换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君权和女权的发展。莎士比亚在《冬天的故事》中创作的宝丽娜为王后辩白而不惜与国王争执。在“宫中一室”这样一个体现着君权高度集中的空间,宝丽娜与国王辩论,挑战国王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君权受到削弱。在这部作品中,戏剧空间同样与女性权有着密切联系。在英国封建社会以及父权制社会,女性生活在社会的主流之外。这部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执政,妇女地位得到提高。文艺复兴时期是女权主义的早期萌芽。莎翁在文艺复兴时期创作此类不屈不挠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女性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这三位女性虽敢于挑战权威,却命途多舛。这体现了莎剧中虽存在早期女权主义萌芽,但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毕竟是一个父权制社会,男权占据统治地位,女性仍是依赖男权而存在的。

参考文献:

[1]C. Maurice,Winkled Deep in Time: Aging in Shakespeare[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2]M.Colin,Shakespeare’s Philosophy:Discovering the Meaning Behind the Plays[M].New York:Harper Collins,2006.

[3]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

[5]成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空间叙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5).

[6]张慧荣.从《冬天的故事》看莎士比亚的中立女性观[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3).

[7]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上[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412.

[8]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下[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216.

[9]方杰.历史与权力的表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形态[J].外语研究,2002(2).

Research on the Culture Interpretation on Shakespeare's Legend

――Taking the Theme of the Right of "The Winter's Tale" as the Example

ZHANG Hao,DING Rui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China)

第3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1、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2、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关键词】《辛白林》;莎士比亚;传奇剧

写于1609年的《辛白林》是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一部传奇剧,把其归入传奇剧的范畴,区别于早期和中期的悲喜剧,源于其突出的悲剧性冲突、喜剧性结尾以及浓厚的浪漫和神奇色彩等特征。学界历来对《辛白林》的研究多偏重于主题性、结构性探讨,以及分散的艺术及思想性概括,较少涉及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哲理性、道德性、诗意性等内涵。分析《辛白林》一剧所渗透的思想意蕴,有助于以点带面地梳理和洞悉莎士比亚传奇剧统一的思想性特征和真正的思想艺术价值,也有助于窥析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思想动态和艺术价值取向。

一、哲学的

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还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其作品往往从思想内容上升到哲学高度,折射出深刻的哲理内涵。《辛白林》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

一是变幻莫测的人事。剧中悲欢离合、成败祸福、机缘巧合,无不变幻莫测,给人以祸兮福兮、随遇而安之感。首先,剧中展示了两条悲欢离合的感情主线。其一是伊摩琴和波塞摩斯的夫妻离合;其二是辛白林与三个孩子之间的父女、父子离合。其次,成败祸福转瞬即逝,顷刻换之。波塞摩斯本是无父无母的孤婴,受辛白林的抚养,长大成人。在宫中辛白林赏之,官家达人敬之,女慕之,但是,与公主的结合,让他的身份一下由“最受人赞美敬爱的人物”[1](118页)变成了“下贱的东西”、[2](121页)“败坏血液的毒药”[3](121页),因而被放逐,忍受离别之苦。这种巨大的转变和落差,一方面预示了成败祸福往往会在一念间乃至一瞬间转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潜藏在人性身处的封建等级意识和自私自利思想。加之,剧中罗马和不列颠的战役也是顷刻间局势陡变。第三,无巧不成书的巧合情况,也在剧中多次出现。在最后一场战役中,剧中分隔异地、失散多年的父子、夫妻、君臣得以同时出现,把全部的谜团一一解开,这不得不归于莎翁的巧妙安排。就连辛白林也惊叹:“我自己也想不起来许许多多的问题,和一次次偶然的机遇中的一切附带的事件,我都要问你们一个明白”[4](262页)。

二是哲人式的性格意识。女主人公伊摩琴是一个集高贵、善良、宽容、忠贞、博爱等美德于一身的天仙般人物。剧中,当她得之波塞摩斯因为轻信谣言而写信命令侍从毕萨尼奥杀死自己时,她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始终坚持自我的忠贞,指责波塞摩斯的堕落。她说道:“来,朋友,做一个忠实的人,执行你主人的命令吧。当你看见他的时候,请你向他证明我的服从。”[5](165页)在逃离宫殿的途中,她因为毕萨尼奥的假药而“中毒身亡”,之后又遇见了“假”波塞摩斯的无头尸体,沉重的遭遇和打击并没有让其沉静于悲伤和痛苦之中,反是越挫越勇,显得理智而决然,因为她抛下一切毅然地跟随路歇斯投入了战争。这种不受世俗牵绊,不畏困难低头的气度和风范足以显示出她高于普通人的哲人气质和心胸。

人幻的哲学命意和哲人式的性格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莎士比亚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时所持有的一种超然态度和平常心态。他试图以变幻莫测的人事揭示人世的无常、现实生活的不安,以启示人们珍惜生活、勇往直前。也透视出莎士比亚在洞悉了风云变幻的人事后,在晚年悟出了生命虽短但意义犹在的真谛,因而不失为一种获取自我生命哲学的价值体现。

二、宗教的

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受宗教影响明显。《辛白林》一剧中善恶观、天意观、秩序观等表现突出。

一是善恶对立的宽恕道德观。莎士比亚认为,“难于磨灭、无处不在的善爱精神就是创造更富理性和人道生活的基础,只要人性无泯,美的善的圆满的世界就会被创造出来。”[6]在《辛白林》中,善的代表有伊摩琴、波塞摩斯、毕萨奥尼、考尼律斯、吉德律斯等,恶的代表有王后、克洛顿、阿埃基摩等,善与恶在交战中,善的一方总能得到好的回报抑或是神的庇佑,而坏的一方,刚开始时虽小有所得,最终却会落得应有的惩罚。在莎翁笔下,这种善恶的交锋往往通过宽恕的仁爱精神而使恶人得以解脱。当阿埃基摩跪着向波塞摩斯忏悔自己的罪孽时,波塞摩斯说:“不要向我下跪,我在你身上所有的权力,就是赦免你。宽恕你是我对你唯一的报复。活着吧,愿你再不要用同样的手段对待别人”。[7](212页)当摩根向辛白林倒出是他偷走了两个王子时,辛柏林同样以宽恕化之,接纳其为一家人。

二是遵守神明指示的天意观。这种观念很显然是受莎士比亚时代基督教观念的影响,信仰神明是这一时代的特征。神明的意旨在《辛白林》中多次出现,如预言者用梦境叙说着“神明的意旨在冥冥中主持着这一次和平”,[8](224页);辛白林也“遵照神明的旨意”承诺向罗马帝国继续献纳礼金,维持双方的和平。他说道:“让我们赞美神明;让献祭的香烟从我们神圣的祭坛上袅袅上升,使神明歆享我们的至诚。”[9](224页)当摩根向两个王子告诫杀死克洛顿后的危险性后,小王子阿维拉古斯平静地说:“让一切依照着天神的旨意吧。”[10](184页)这无疑说明神的预示和旨意能给人以坦然面对逆境的勇气和安稳之感。而剧中唯一一场神明降落的梦境,则更好地展示了这种信仰寄托的天意观。天神朱庇特在雷电中骑鹰而下,挥洒了波塞摩斯“灾星将满,无限幸运展开在他眼前”的预言。诚然,结局的确如此。波塞摩斯醒来之后,在受审的营帐中,最终获得了自由和爱情。

三是打破与重建的秩序观。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宇宙间的秩序问题是莎士比亚时代哲人普遍追寻的一个问题,受基督教、异教和中世纪以来秩序观的影响,探讨人类由无序世界向有序世界的过度也就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话题,莎士比亚晚年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向这一命题靠拢。正如德莱克・特拉沃斯所说,莎士比亚传奇剧“每部剧的中心都存在着一种破坏与重建之间的有机联系,时间和愤怒的作用导致最亲近的人分离,最后是关系的复原。”[11]剧中,辛白林由于受到王后的挑拨和自身封建等级意识的影响,愤怒地拆散了女儿夫妇,迫使女儿出宫,这是对父女敬爱的秩序地破坏,最终,伊摩琴在战争中回归,父女误会消解,冰释前嫌,这是父女关系和谐的秩序重建;同时,辛白林的专制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父慈子爱的团圆局面,王子最终的回归才让这种破坏的秩序得以重建。

《辛白林》一剧,在善恶道德观、天意观、秩序观等方面所体现的宗教观念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莎士比亚晚年创作时基督教与异教并立、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遥相呼应。善恶、宽恕显示出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莎士比亚在努力地规劝和引导人们走向光明,走向希望。神明是善良和希望的化身,只有怀揣信仰、保有善心才能在万恶的社会中,寻找到前进的道路,亦会在无序的破坏之中走向有序的和谐。

三、文艺的

《辛白林》具有浓厚的浪漫和传奇色彩,是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代表之作。它不仅仅具有哲学的、宗教的理性高度,它还具有文艺的、艺术的永恒高度。

一是理想和幻想并存。在经历了人文主义理想痛苦的探索之后,莎士比亚深知,面对万恶的社会乃至无边的苦难,只有心中怀有理想,才能在逆境中获得光明。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经历慢慢长路的辛苦跋涉。而在这个过程中,幻想的寄予无疑是最实际与最有利的动力和支撑。《辛白林》中,波塞摩斯在经历了放逐、误杀妻子的自责、懊悔之后,美好的前途和理想化为乌有,倦怠的心灵在牢狱中有了幻想的寄托。死去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难产而死的母亲以及天神朱庇特一一来到他的身边,安抚他的心灵,鼓励他重新获得希望,拿起理想的拐杖。这种以梦境预示未来,昭示人物命运的幻想,带有浓厚的浪漫和神奇色彩。同时,对于久经磨难的人来说,如果连幻想都失去了,他将失去信念、失去动力、失去未来。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世的沧桑早已让其疲惫不已,而幻想的存在正好弥补了其对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二是诗化的语言。莎士比亚的戏剧经常被称为“诗剧”,其作品既是戏剧,也是诗歌。《辛白林》一剧,莎士比亚采用了诗歌表达和形象化语言相结合的叙述模式。其中,语言的诗意性色彩令人忘怀。如第一幕第三场中,伊摩琴对父亲打断她和波塞摩斯道别时,这样说道;“我的父亲就走了进来,像一阵蛮横的北风一样,摧残了我们的心花意蕊。”[12](125页)如此含蓄,又如此的令人惋惜和遗憾。莎翁不愧为令人称奇的语言天才,他准确而传神地抓住了人物的内心想法,用最优美和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恰到好处而又令人惊叹不已。又如第二幕第二场中,阿埃基摩在窥视美丽的伊摩琴时描绘道:“蜡烛的火焰向她的脸上低俯,想要从她紧闭的眼睫之下,窥视那收藏了的光辉,虽然它们现在被眼睑所遮掩,还可以依稀想见那静澈的纯白和空虚的蔚蓝,那正是太空背身的颜色。”[13](143页)此外,剧中克洛顿求爱时奏响的音乐和伊摩琴假死时的挽歌,都具有诗化的色彩,形象和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三是意象的运用。分析《辛白林》不难发现,意象的运用是其作品散发艺术性的一大原因。其一是“衣服”意象。剧中,当伊摩琴斥责克洛顿时说道:“曾经掩盖过他的身体的一件最破旧的衣服,在我看起来也比你头上所有的头发更为宝贵,即使每一根头发是一个像你一般的人。”[14](148页)这里,伊摩琴用“一件最破旧的衣服”界定了克洛顿在其心中的地位。克洛顿的百般殷勤和爱慕,却抵不过一件“最破旧的衣服”,而更让克洛顿恼怒的是,无数个克洛顿、无数的情感付出也得不到伊摩琴的半点怜惜。因而,他反复的念道:“他的衣服”!“他的衣服”![13](149页)因为在他看来,这衣服已经象征了波塞摩斯,已经代表了伊摩琴对他的漠视和不屑。他想报复,报复“他的最破旧的衣服”。这里,正是衣服这一意象,激起了克洛顿万般的嫉妒和仇恨乃至以后无情的杀戮。其二是“鹰”的意象。在波塞摩斯的梦境中,天神朱庇特是骑鹰下降的,鹰在这里是神力的象征。同时,在预言者的梦境中,罗马的神鹰是希望和胜利的象征。而神鹰展翅高飞,盘旋下降,消失在阳光之中,则预示着“威严的凯撒,将要和照耀西方的辉煌的辛白林言归于好。”[16](224页)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辛白林》中,意象并不是以单一的个体而存在的,而是与人物情感、动作、故事情节等发生关联,产生了作用。正如海尔曼所说,一些戏剧因素之间在功能上紧密联合――莎士比亚的意象是和全剧结构发生关系的。[17](180页)

通过分析《辛白林》所表现出哲学的、宗教的、文艺的多方面思想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部集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莎士比亚精湛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思想认知。

但是,证之以上,我们也应当看到,《辛白林》一剧虽思想艺术内涵并具,但也存在不足。它暴露出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思想的局限性和追求艺术真知的主观和功利性。正是伊摩琴哲人式形象的完美和丰富的塑造,才暴露出这一形象的呆板性和扁平性。试想,一个在面临着恶人调戏、丈夫污蔑、父女反目等种种逆境时,虽有小小愤怒却还是以微笑和宽容代之,它既无哈姆雷特的冲动和报复,也无茱莉亚的誓死勇气,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莎翁为了迎合作品故事创作由悲转喜的完整性和整体的传奇性,编制了许多太过随意的巧合和际遇,这让作品有了脱离现实、不合生活规律的飘渺之感。虽然这样的塑造和编制与莎翁晚年试图回避矛盾冲突,寻求精神寄托的创作思想一脉相承,但也令人深感惋惜和遗憾。

【参考文献】

[1][2][3][5][7][8][9][10][12][13][14][15][1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 朱生豪,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十卷)[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王化学.论莎士比亚传奇剧的道德理想主义[J].齐鲁艺苑,1993(2).

[11]马识途.莎士比亚传奇剧与欧洲古典、中世纪文学传统[D].黑龙江大学,2006.

第5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一恩格斯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坛上这样的一个“巨人”。这位具有超凡洞察力和预见能力的伟大作家,用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并且创造性地将女性平等地位及个性解放作为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展现于作品中,体现其女性主义倾向。女性主义理论在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之后的300年才形成发展。据女性主义研究专家南希·F·科特的研究,“女性主义”一词大约是在1910年进入英语词汇的,“女性主义”的含义是妇女角色的“彻底的社会革命”,早期女性主义有两个主导思想,即妇女作为人的解放和作为女人的解放,它的目标是消除妇女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因此,简单地说,女性主义就是基于天赋人权而产生地,以男女平权或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思想和理论。由此可见,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是具有超时代意义的。从十六世纪起,英国进行过多次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虽然出现多次变化,客观上改变了女性的地位,打破了中世纪的贞女偶像观念,但宗教对待女性的态度从中世纪以来是一致的,即:女性是夏娃的女儿,是引诱男性荒的人;女性的身体被视为人类第一耻辱的活的象征;女性是次于男性的“二等公民”,男女绝对不平等。宗教对于女性的这一态度在莎士比亚时代为官方所认可,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是被人们不分性别普遍接受的态度。当然,在伊丽莎白时代,女性受教育的机会确实增多了,但教育的目的是使女性改正其天生的缺点和弱点,防止女性犯错误。而莎士比亚则更深入地挖掘人文主义思想,将目光聚焦在女性群体中,尤其是在其初期的喜剧创作中,热情赞颂女性的机智聪敏、个性张扬,以及反封建反教会的积极性和坚决性,体现了莎士比亚进步的妇女观。本文主要以《第十二夜》的人物塑造为例来探讨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在这部作品中三位女性体现了莎剧女性形象的典型性,薇奥拉是女扮男装、主动追求男性的代表,奥丽维娅是集高贵与财富于一身却不惜代价追求爱情的典型,玛利娅更体现出作为侍女的下层妇女的反抗意识。二(一)薇奥拉——美与理性的化身薇奥拉是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中精心塑造并借以揭示人文主义理想和体现女性主义意识的美和理性的艺术形象。薇奥拉与罗瑟琳(《皆大欢喜》)一样,是主动追求爱情、追求男性的代表。她对公爵早已有所耳闻,而船长的一番描述更加令薇奥拉对公爵产生一种好感。她女扮男装,到公爵身边屈身为仆。然而,命运却又无情地捉弄这位对待爱情坚贞不渝的少女。奥西诺公爵深爱着奥丽维娅,并且对待爱情坚定执着,但是这不但没有让薇奥拉有半点放弃追求公爵的念头,反而使她越发地爱奥西诺公爵。也许正是因为爱,因为她对公爵不懈追求爱情的折服,才使她不得不违心地替公爵求爱于伯爵小姐。在替公爵求爱的过程中,她既摒弃了女人惯常的嫉妒心,又表现出优雅的才情和过人的智慧。薇奥拉初次拜访奥丽维娅,就显现出她才思敏捷、谈吐不凡的高雅气质,连清高的奥丽维娅也要为她的迷人魅力所折服,甚至令奥丽维娅对她一见钟情。这种情节的安排似乎是对男性的一种讽刺,对地位的一种嘲笑,一位女扮男装的仆人战胜了公爵,赢得了奥丽维娅的芳心,这一方面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每个人都有被爱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女性与男性有着某种共性特征,有着与男性同样的优越性,甚至有超越男性的特质。然而,薇奥拉是矛盾的。她尽管陷入爱情痛苦之中,却为撮合公爵和伯爵小姐尽职尽心。也许表面上看,薇奥拉不如莎翁笔下其他喜剧女主人公那么大胆张扬地追求爱情,而是懦弱地将情感幻化成心底的暗流,但是在我看来,她却是理性地追求爱情具有人文主义光辉的女性形象,她始终如一地抱着不管有“多大的阻碍,我一定要做他(公爵)的夫人”的决心。她在言谈中暗示公爵,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她告诉公爵“我父亲有一个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男人,正像假如我是个女人也许爱上您殿下一样”,“她从来不向人诉说她的爱情,让隐藏在心中的抑郁像蓓蕾中的蚊虫一样,侵蚀着她的绯红的颊;……”,最后更是大胆表露“我父亲的女儿只是我一个,儿子也只有我一个。”从薇奥拉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一片痴情的酸楚,更能体会到她内敛与含蓄的话中隐藏的一颗火热而激动的心,可是深陷于爱情之中不能自拔的公爵却丝毫没有察觉。薇奥拉的追求几乎把束缚在女人身上的封建婚姻意识扫得荡然无存。她执着地追求她所渴望的爱情,不论遇到多少阻碍,也不能让她放弃,更不会在意世俗的眼光。而更值得称道的是她对待爱情的无私。她愈是忠诚不苟地为公爵尽职,愈显示出她心灵和品德的美与高尚。因为爱情的痛苦是人类感情中纯个人的痛苦,爱情的自私是可以理解的。但薇奥拉的行为,恰恰说明她突破了爱情的狭隘空间,表现了她的自我牺牲精神。薇奥拉在这点上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不仅远远高出莎翁笔下的其他女主人公,而且这种无私的精神也是很多男性身上所不具备的,同时对于宗教意识中认为女性“心性轻浮”,是“不洁之物”等观念进行了有力地抨击。(二)奥丽维娅——美貌与高贵并举与薇奥拉一样,奥丽维娅也是一位感情真挚、追求执着的女性形象。她是美丽的。奥西诺公爵形容第一次见到奥丽维娅时,“觉得好像空气给她澄清了”;连薇奥拉也不禁感叹道她是“最辉煌、卓越的、无双的美人”。她又是位富有的伯爵小姐,然而她却无视封建等级观念,视金钱权力如粪土,她不爱尊贵又有身分的公爵,而深爱着由薇奥拉女扮男装的仆人。当薇奥拉初次拜访后离开的时候,她自言自语道“我觉得好像这个少年的美处在悄悄地蹑步进入我的眼中”,但碍于其高贵的身分,她只能用计差其管家将自己的戒指送给薇奥拉,“去追上那个无礼的使者,公爵差来的人,他不管我要不要,硬把这戒指留下”,在她似乎平静的话语中,我们也能感觉到一种激动的心情。之后与薇奥拉的第二次交谈中,她开诚布公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还对上次冒然的行为自责,担心自己心爱的人看不起自己。而薇奥拉的一次次拒绝并没有令她的爱情减少一丝一毫,“我对一颗石子样的心太多费唇舌了,鲁莽地把我的名誉下了赌注。我心里有些埋怨自己的错;可是那是个及其倔强的错,埋怨只能招它一阵讪笑。”“请你明天再过来。你无论向我要什么,只要于我的名誉没有妨碍,我都可以给你。”奥丽维娅一次次地拒绝公爵,一方面由于她深陷于哥哥去世的哀伤中,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厌倦了贵族圈子中的庸俗气,而当她遇到才思敏捷、气宇轩昂的薇奥拉时,仿佛找到了终生之归属,因此勇敢而执着地追求自己渴望的爱情。奥丽维娅具有较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深知自己所求,并不遗余力以求之,展示了一个反传统的女性形象。(三)玛利娅——聪慧与叛逆的精灵正如莎翁笔下的尼莉莎、快嘴桂嫂等女仆形象一样,玛利娅是个聪明机灵,又不畏男权的女性形象。作为底层人民的典型,玛利娅受到的压迫是多重的,因此她的反抗也更加激烈,更加直接。她看不惯安德鲁爵士,骂他是个“大傻瓜”,是个“浪子”,“他除了是个傻瓜之外,又是一个惯会惹是招非的家伙”,她还当面“教育”安德鲁爵士说“思想是无拘无aimeiwen.com束的”,更加表明下层人民、女性群体对于权势的轻蔑,表现了底层人民思想的解放以及不受任何思想钳制的坚决态度。戏弄马伏里奥管家这一情节是本剧的一大亮点,为剧本增添了滑稽轻松的气氛,也充分体现出玛利娅机智聪颖的特点。她早已对马伏里奥的自命不凡、发号施令不满,说他“反复无常,逢迎取巧是他的本领;一头装腔作势的驴子……自信非凡,以为自己真了不得,谁看见他都会爱他;我可以凭着那个弱点堂堂正正地给他一顿教训。”聪明的玛利娅在托比、费边这些男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能够抓住马伏里奥虚荣自负的弱点,使其误以为奥丽维娅爱他,结果令马伏里奥在众人面前出尽洋相,还被当作疯子关起来。对于马伏里奥的戏弄表明了女性对于男权的反抗,体现出女性要求平等的思想意识。其他男性形象基本是女性形象的陪衬,通过他们的言行更能凸显出本剧女主人公的非凡的智慧和坚毅的性格,不必说托比的酗酒成性,安德鲁的愚蠢无能,马伏里奥的虚荣做作,即使是奥西诺公爵、西巴斯辛、安东尼奥等正直善良的男性形象也黯然失色。三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觉醒意识是难能可贵的,通过其笔下的这些女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妇女的状况,写她们的喜怒哀乐,写她们的愿望追求,写她们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地位,写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对她们生活、思想、情感的影响。从她们身上,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表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观、爱情观、价值观。但是由于其创作深深根植于父权思想中,必定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女扮男装更以男性的身份和语言指出男性社会的问题,然后再把权利交还给男性,在此过程中,女性仍然是作为客体被关照,她们只是有机会分享部分男性的权利,这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是完善了男性社会。另外,特别是对于爱情的态度上,暴露出莎翁笔下具有觉醒意识的新女性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奥西诺公爵虽然是一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追求爱情的人物形象,但他对爱情的态度并没有像薇奥拉那样坚定,他承认“不论我们怎样自称自赞,我们的爱情总比女人们流动不定些,富于希求,易于反复,更容易消失和生厌。”这句话基本道出了男性对于爱情的观念,而薇奥拉也认识到“男人也许更多话,更会发誓,他们所表示的,总多于他们所决心实行的;不论男人们怎样山盟海誓,他们的爱情总不过如此”。但是即便认识到这一问题,女性仍然是飞蛾扑火,不惜代价的追求爱情,甚至为所爱的男人牺牲一切。她们跳出了父权的掌控,却又跌入夫权的深渊。但不管怎样,莎士比亚的这种女性主义意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于人性解放、地位平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并为人权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2]NacyF.Cott,The Grounding of Morden Feminism(New Haven.Com: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charpter1.

[3]鞠蕊.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与.唐山学院学报,2003,(16).

第6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常熟虞山的钟灵毓秀造就了宋清如聪颖秀丽、清新脱俗,又特立独行的气质,让她与众不同,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却懂得读书是个“好东西”,十一岁时,她就向母亲提出:不要嫁妆要读书。

之江大学位于杭州秦望山头,门对钱江大潮,卧览六合月色,极富诗情画意。宋清如爱上了这里的一切,入之江诗社、泡图书馆、赏桂香秋色,她快乐得像刚出巢的雏燕。初次参加诗社活动,她应诗社要求,认认真真作了首新诗供交流切磋。当晚,诗社上交流的诗作大多是古体诗词,她的新诗引起了诗友们的关注。更特别的是,她的诗,一行一行字数由少到多,排列成漂亮的三角形,有人好奇地问,这是谁写的,什么诗啊?她清脆地答道:“宝塔诗!”顿时目光齐聚,满室惊诧。最后,“宝塔诗”传到一位瘦长个儿的男生手里。这个脸色苍白、尚带稚气的男生,在激情澎湃、笑语喧天的诗会上,始终安静腼腆,略带羞涩和淡漠。他拿到诗稿,仔细读了一遍,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又读了一遍,嘴角噙起一缕笑意。小心翼翼地把诗稿折成小方块,放进口袋里。宋清如的心,微微一颤。

那个男生叫朱生豪,是学校有名的才子。他的诗写得极好,英文水平也高,又特别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大家都叫他“莎痴”。他沉默寡言,有时一天说不上一句话,也不合群,同学们私下称他是“没有的才子”。

那晚,朱生豪给宋清如的印象是混乱迷离的,一会儿腼腆羞怯,一会儿孤傲率性,一会儿又亲切温和。

第二次诗社活动去西溪赏芦花,她和他都去了,朱生豪仍寡言少语,但心思细腻的少女诗人不难感觉到,朱生豪偶尔瞟来的眼神,满带柔情蜜意。宋清如心底暗暗喜欢上了这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她常写些现代小诗,主动请他指教,朱生豪也不吝赐教,大胆评改。有了朱生豪的指点,宋清如的诗写得越来越好,她的新诗陆续发表,当时著名的《现代》杂志主编施蛰存读了她的诗稿后,竟回了一封长信,称她“一文一诗,真如琼枝照眼”。

“渊默如处子”的朱生豪,内心早已爆发出炽烈的爱火。宋清如清丽淳朴、优雅娴静,却又独立自信,在他的眼里像天使一样可爱。他讷于言辞,感情的闸门却在笔端打开。一天,宋清如接到了朱生豪填的词:“忆昨秦山初见时,十分娇瘦十分痴,席边款款吴侬语,笔底纤纤稚子诗,不需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他对宋清如的爱慕之情呼之欲出。两天后,她又收到他的信:“我的野心,便是希望和你的友谊能继续到死时,谢谢你给我一个等待。”羞涩的他,爱情表白却这样大胆又直接。

杭州的春天是人间最美丽的季节。一个早春的拂晓,他们相约去苏堤春晓。走在坡留在人间最长的诗句――苏堤上,朱生豪突然说:“小青,要是我死了,请你亲手替我写墓志铭,不要写在碑板上,请写在你的心上,你肯吗?”宋清如听后,心头掠过一丝不安不祥,可年轻的心,怎肯往坏处想,她点了点头。从此,两人开始了鱼雁穿梭。诗,让他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彼此相知日深,心心契印。即使木讷如朱生豪,恋爱起来,也变得活泼有趣,以笔说话,他的“话”特别多。他写给宋清如的书信,激情四射、摇曳生姿,光称呼就生动率性,多情有趣:好宋、宋宋、无比的好人、宋家姐姐、澄儿、傻丫头、青女、青子、昨夜的虞山小宋……

浓情蜜意中时光飞逝。一年后,朱生豪毕业了,他要到上海世界书局从事翻译工作。临行前,宋清如写诗赠别:“假如你是一阵过路的西风,我是西风中飘零的败叶;你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朱生豪读完她的诗,泪流满面,回填了首《蝶恋花》:“不道飘零成久别,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此后,在书信往返时,他们就常以“秋风”和“萧萧叶”自称。

宋清如大学毕业后到湖州民德女校任教,而朱生豪已在上海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每译出一剧,便寄给她征求意见,并请她誊抄一份作为副本留念,她成了朱生豪志同道合的知音。但因战局动荡,朱生豪又埋头翻译,两人天各一方,婚事一拖再拖。一天,朱生豪终于写信向她正式求婚,他说:“小清,我一无所有,只有将那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稿作为礼物献给你。如果你答应了我,因为有你,我又无所不有。”结婚那年,宋清如31岁,朱生豪30岁,他们相恋整整十年。一代词宗夏承焘为新婚伉俪题下八个大字: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婚后,朱生豪仍沉浸在译莎事业中,对周遭世界不管不顾。宋清如当起家庭主妇,帮工做衣,补贴家用,为一日三餐奔波。上海沦陷后,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他的译稿一度在日军炮火中被毁,而她又怀了身孕,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回到她的常熟老家,专事翻译莎剧。一张榉木桌、一把旧式靠椅、一盏小油灯、一支破旧不堪的女用美国康克令钢笔和一套莎翁全集、两本词典就是他全部的工具。他足不出户,不到两年,他就译出31部莎剧。当翻译到《亨利四世》时,他突发肋间剧痛,痉挛,被确诊为肺结核晚期及严重并发症。临终前,他对日夜守护的宋清如说:“莎翁剧作还有5部半史剧没翻译完毕,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着命也要把它译完。”

朱生豪走了。十年漫漫相思路,两年短暂相守,留给宋清如的是一个13个月大的儿子和5部半没译完的莎剧。

痛断肝肠,她却没时间和精力去流泪,他的墓志铭只适合写在她的心上。那年月,独自抚养雏儿已耗尽她的心力,可当夜深更静,孩子睡了,她用冷水冰醒困倦的眼,又坐到昏黄的灯下,拿起笔纸,她要继续他未竟的事业,将他未译完的莎剧译完。这是她对他最好的纪念。这一刻,她不孤单,他和莎剧是一体的,而她和他,也不可分割,就算死亡,也不可以。可惜在那“西风扫落叶”的日子里,一群穿墨绿色军装、戴红袖章的小将闯入她的居室,将她殚精竭虑潜心译成的5部剧本席卷一空!她哭了,号啕大哭,好像与他第二次生离死别。至死,她都没勇气再碰莎剧,她怕了那撕心裂肺的痛。

第7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关键词:莎士比亚;《暴风雨》;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67-02

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是16世纪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晚年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走上了和道德感化的途径,他采用超自然的手法,运用魔法神力等元素进行传奇剧本的创作,来寄托人文主义的理想。《暴风雨》是他传奇剧本的代表作,后世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大多评论认为此剧是莎士比亚为人文主义所写的颂歌,“宽恕和解”是作品最终的主题,显示出莎士比亚从早期的激进骁勇的人文主义斗士形象向晚年宽容平和风格转变的过程。除此之外,对《暴风雨》还有从后殖民主义、海洋文学、新历史主义等多角度进行的解读,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然而,综观全剧,我认为《暴风雨》中还有隐含着的关于“自由”的主题思想。虽然“自由”的母题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本剧中却是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作品主题思想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这里将剧中人物划分三个层次,从上位弄权者,被压迫阶级以及新人类的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蕴含的自由主题。

一、以普洛斯彼罗为代表的老一代弄权者对自由的思考

作为曾经的掌权人,普洛斯彼罗在自由的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迷失到救赎的过程。

在早期,普洛斯彼罗身为米兰的公爵,位高权重,“我因为专心研究,便把政治放到我弟弟的肩上,对自己的国事不闻不问,只管沉溺在魔法的研究中。”他看似自由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有着为所欲为的味道,但是却忽略了他身为公爵应尽的责任。自由从来不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西方存在主义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主张,认为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人类通过选择和行动,在自己的自由选择中承担责任,从而确定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人的“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普洛斯彼罗不明白这一点,他迷失在安享自由的快乐里,逃避应当担负的责任,这使得野心勃勃的安东尼奥有机可乘,最终导致权势被夺,自己和也被流放到孤岛。普洛斯彼罗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以前拥有的自由。

荒岛上的普洛斯彼罗开始准备复仇,他研究掌握了魔法,占领了岛上的一切,仍旧处于一个上位者的位置。对精灵爱丽儿有救命之恩的他,能够名正言顺地驱使着爱丽儿为其奔波忙碌,他和爱丽儿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原来女巫和她的关系那样是一种奴隶和主人的关系。爱丽儿报恩,普洛斯彼罗接受,这样的形式,也许更加接近现代的雇佣思想,虽然没有直接可见的金钱财物的交易,但事后,普洛斯彼罗兑现承诺,给予了精灵真正永远的自由,爱丽儿的报恩之旅也随着复仇成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里,莎士比亚显然是收到了基督教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圣经》的教义中,有“不可终身奴役自己的兄弟。”④一条。爱丽儿是驯服的,讲文明的,自然能够和普洛斯彼罗作为一类人存在,是“兄弟”,因此无论如何普洛斯彼罗都是要给予她自由的,不能束缚她一生。至于野蛮人凯列班,作为一个教化失败的例子,他没有能够得到同爱丽儿一样的对待。前面提到,基督教义中“自由”是相对“兄弟”而言的,作为被殖民地异种人代表的凯列班显然不能在普洛斯彼罗那里获得这种认同。

在历经了磨难后,普洛斯彼罗选择了回归世俗,他毁弃了书本和魔杖,向安东尼奥等人要回了自己的公国和权力。要想能够享受人生的自由,掌控命运,就必然要有一定的付出,在这里,可以看做是他对自由意义里责任部分的回归。而报仇的结果,普洛斯彼罗的最终选择是宽恕,所有的人最后都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从这点来看,他是一个自由的救赎者,一方面他结束流放回归责任,救赎了自己;另一方面他的宽恕使得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完全摆脱仇恨的羁绊而获得彻底的自由⑤”,也救赎了别人。

相对于普洛斯彼罗被流放的不自由,国王阿隆佐、权臣安东尼奥、西巴斯辛等人在自由的问题上受到的是更多来自欲望和野心的困扰,是精神的不自由。这些老一代的当权者对权力都有着极大的贪欲,因贪欲而生恶念,因恶念犯下恶行,普洛斯彼罗的被放逐,米兰对于那不勒斯的臣服,以及后来荒岛未遂的谋杀都是欲望野心膨胀,排挤精神自由的表现。这样的人生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尊严、亲情等都一扫而空,沦为“兽状”的存在。而普洛斯彼罗最后的宽恕使得国王阿隆佐认错忏悔,可以说这世上便多了一个干净纯粹的人,而拒不忏悔的安东尼奥和西巴斯辛等人,也许将永远背负欲望和野心的十字架,永远不能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这些当权者只能甚至不能解放自我,遑论对他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所以,同普洛斯彼罗相比,他们始终要逊色很多。

二、以爱丽儿和凯列班为代表的被压迫阶级对自由的争取

不同于上位者在自由迷失中的自我挣扎,爱丽儿和凯列班等人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被压迫被奴役的劣势地位,他们同施压者展开各种各样的周旋,用不同的反抗方式,为自由而斗争。

爱丽儿选择的是顺从服帖。她为普洛斯彼罗所救,受其掌握,一直被灌输以感恩的种种思想,受其驱使四处奔走。从爱丽儿的立场来说,这种情况下的她实际上是被剥夺了自由的。她为普洛斯彼罗的服务也许不和为前一位女妖的服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结果的可能性——为女妖的服务是终身的,即使女妖死去也要掳掠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而普洛斯彼罗显然要文明许多,她拥有一个获得最终自由的机会。爱丽儿审时度势后的选择是驯服,她尽心尽力做好普洛斯彼罗吩咐地每一件事,出色地协助其完成了复仇的计划,最终获得了自由。

凯列班则是激烈反抗的代表。作为一个半人半怪的存在,他所受到的压迫是全局中最深重的,他本是岛的主人,是这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的王,但他不识人性,把这岛上一切的富源都指点给闯入者普洛斯彼罗知道,被利用完毕,却因为不能接受普洛斯彼罗的语言不能融入这位外来者的文明而沦为奴隶。凯列班的反抗无疑是激烈的,他曾经愤怒地指控“这岛是我老娘西考拉克斯传给我而被你夺了去的⑥”,在一切谩骂和诅咒失效后,他甚至试图伙同膳夫斯丹法诺和弄臣特林鸠罗杀死普洛斯彼罗而重新回归自由。不管凯列班的本性中有多少野蛮粗鲁甚至下流的因子,在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这条路上,他始终没有屈服。由于天性的一些缺陷,也因为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凯列班的争取自由之举最终没有能够取得成功,更多地像一场闹剧。也正是这样的闹剧,对于推动作品的情节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后殖民主义解读中分析被殖民地形态至关重要的解读源头。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处于下位的人都能够像爱丽儿和凯列班一样拥有并去践行自由的意识。膳夫斯丹法诺和弄臣特林鸠罗,从他们身份不难推断出他们应该是处在一个被驱使被压迫的地位,他们的悲哀在于自由意识的丧失。醉酒的斯丹法诺说,“我不过是一堆动弹不得的烂肉⑦”,也许是因为所处社会环境一贯的影响,他们没有办法像凯列班一样理所当然地有“本来我可以自称为王⑧”的想法,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中存在着被捆绑被依附的部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追求自由的念头和举动,只是一味沉浸在享乐的醉梦中。

三、以米兰达和斐迪南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人所面临的自由的挑战

米兰达和斐迪南被誉为是人文主义的希望,是人来未来的寄托。但是在自由这个母题上,他们二者表现出来的特质却似乎要令人质疑他们是否具有能守住自由精神,自主把握命运的能力。

米兰达无疑是善良纯洁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其实是普洛斯彼罗家长制度的牺牲者,甚至可以说是剧中最没有自由的一个人。在荒岛偏居十二年,除了父亲和一个几乎不能被称为人的凯列班外没有见过外人,连她和斐迪南的婚姻爱情都是父亲一手安排的,这位可怜的女孩从来都没有能够选择过自己的命运,她实际上不曾拥有过真正的自由。但是作为那不勒斯未来的王妃,米兰达会有她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这位这样柔弱,任人摆布了十二年的女孩在将来能否抵抗得住外界的压力,保护自己的自由而不遭欺凌和压迫呢?这将是米兰达在未来人生中不可避免要面对的艰难挑战。

斐迪南是那不勒斯的储君,未来的国王,可是在遭遇暴风雨,父亲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他邂逅米兰达后就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爱恋,把父亲、王国、责任都抛之不顾。他没有安东尼奥等人的贪婪丑恶,但是他在责任的问题上同样冷漠,这样的君主难保不会偏失,最后和安东尼奥等人殊途同归,步入精神的泥沼,失去美好的自由本质。

但我们说没有人生来就能够理解自由。普洛斯彼罗也是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才最终理解并完成了自由的救赎,米兰达和斐迪南会有属于他们的历练。挑战始终存在,希望也始终存在,这样去理解,人类的未来就显得光明起来,莎士比亚的宽容可见一斑。

四、结语

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暴风雨》可以看出不同定位的人对自由的不同态度和追求。普洛斯彼罗由此完成了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救赎,人的境界由此升华;爱丽儿和凯列班始终对自由不懈追求,他们的执着和反抗始终是充满亮色的一笔;安东尼奥和西巴斯辛这对野心家阴谋家迷失而不知悔改;社会的小人物特林鸠罗和斯丹法诺浑浑噩噩而不知自由为何物;青年一代代表米兰达和斐迪南的自由守护能力令人堪忧。莎士比亚用他的文字揭示,自由是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无关财富地位,是一种解放心灵,摆脱桎梏的浩然之境,启迪着后世之人去永远追求自由的美好。

注释:

①⑥⑦⑧[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393页、第400页、第458页、第40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②③[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第6页、 第2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8年4月第1版.

第8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喜剧之一。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威尼斯生活着很多不同经历不同品格的商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安东尼奥。他聪明、勤奋、慷慨大方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事业发展很快。最近又一批买卖即将成功这使他万分高兴。这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正匆匆走来原来他深深的爱上了鲍西娅公主想去求婚。但他觉得只有自己穿上最好的衣服才能和公主相配但他现在很贫困因此只好向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答应了朋友的请求。但他全部的财产都在货船上但货船还没有到岸。那么只有向夏洛克借钱了。夏洛克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图小便宜的人他一直很嫉妒安东尼奥的才华。当他得知安东尼奥要向自己借钱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在条约里写到:“如不按时还钱就要从你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

  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结婚了。但是一个坏消息传入了他们的耳中。安东尼奥的船队沉没了夏洛克逼他马上还钱。但安东尼奥现在一贫如洗。夏洛克把他告上了法庭准备按条约上说的去做。在法庭上法官说:“你只能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允许有一滴血要不然你就是违约。”可夏洛克根本做不到。最后法官判夏洛克败诉并把他财产的一半分给安东尼奥另一半归国家。

  事后安东尼奥才得知那个聪明的法官就是鲍西娅装扮的.为了救朋友她想出了这个妙计。不久大家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安东尼奥的船队并没有沉没现在已经抵达港口了。

  我被莎士比亚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所感动也从中感悟到了很多人世间的道理。从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都有对朋友真诚、友好的一颗心.为了朋友的幸福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满足了朋友的需要为了让朋友得到幸福宁可牺牲自己。

  鲍西娅既聪明又善良她用自己的智慧换回了朋友的生命。但是一提到夏洛克我的心头就充满了厌恶:他心胸狭窄、贪婪、凶狠世界上难道还有这么狠毒的人吗?

  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懂得好多人世间的道理分清善恶指引我的未来——做一个善良聪明有爱心的人。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世界巨著,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

  整本书以话剧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有满腔的友谊与正义感,为了帮好友巴塞尼奥筹集资金,跟狡猾的威尼斯商人结成交易,冒着生命危险答应夏洛克如不在三个月内还钱,将从胸脯上活生生的割下一磅肉。真令人心惊肉跳。我们的眼球将会被他们拉近。眼看着正义之光被黑云掩盖,观者无人不担忧。却说这巴塞尼奥筹钱是为了去娶美丽贤惠的鲍西亚,他们两厢情愿结成_。就因为剧情之中诞生了这位粉色的鲍西亚,让她聪明才智进展无余。碰巧这律师就是他的舅舅,便自己女扮男装,走进法庭,以条约中只说割肉,不允许割出一滴血来,最终正义战胜了_,白光驱散黑云,夏洛克也因无恶不作得到应有下场。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揣摩、欣赏的“配角”,他们充分配合主人公将整个剧情整理得充实丰满。

  作者的写作境界十分高超,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与人物动作、表情,但通过语言,情节的发展,给了人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的余地。看完后回味无穷。

  这本书核心应该是告诉人们要多做善事,不要计较小节,要宽容大度,因为_终究会灰飞烟灭。其次就是要助人为乐,朋友是永久的,像安东尼奥一样多位朋友着想。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初读课文,便被这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不知不觉中,几十页便匆匆翻过,唯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在得意中、愤怒中、无奈中长存于脑海。优美而流畅的语言,就这样如小溪般淌过心头,而顺着这溪流,更见同情、见推崇,也见鄙薄。只是撩开这锦绣的帘幕,忽觉一位学者深远的思想。

  在正义中,也难免会有瑕疵——种族的歧视与宗教的偏见。当新兴资本主义崛起,当人们打起人文主义的旗号——这位伟大哲人仍能客观地指出自身的缺漏。细读课文,更能从子句中发掘出仁慈、仁爱、宽容的曙光——作者仍能摆脱封建思想禁锢,追求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这种思想又岂不是自由、大胆,而又理性的吗?教师告诉我们,西方国家家庭必备《圣经》与《莎士比亚全集》。可见,《圣经》是人们精神的支柱,而《莎士比亚全集》更是人们思想的支柱啊!他用他的思想告诫了后人,思想的自由,是永不可侵犯的啊!又有什么,能比束缚一个人的思想更令人痛苦的呢?

  然而,思想是在碰撞中产生的,这使人不免联想到当时令人惧怕的生活。正值文艺复兴前时期,仍有很多封建主,不单是残酷的剥削人民,更是压榨人们本丰富的灵魂。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世界似乎走向了麻木。是《神曲》渐渐唤醒人们,文艺复兴,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却又了无声息的思想解放,开始了。在莎士比亚的一部部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而是这,恰好推动了世界历史上的另一进程。在安东尼奥博大的友谊中,我们体会到了人文主义的进取表现;在鲍西亚机灵的计谋中,我们又体会到了人文主义的进取影响。人文主义推崇追求幸福,那么黑暗的社会有了今日极大的繁荣,又何不是幸福——人文主义所造就的?再纵观历史,这人文主义,却是被文学所宣传——是书本。

  闭上眼,用手轻抚书本,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仿佛在跃动。文学的创作,不仅仅是语言有多么优美,而是其资料涵盖了什么——思想的驰骋。翻开一部著作,当思想的活力注入了文字中,跳跃的字符,引领人们置身于思想的潮流与社会的砥柱。

  一部书,何不是一掬思潮,永远地反映着社会而推动着社会?生或死,成或败,它都曾有过自我奔驰越梗的无线辉煌!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商人如果想要赚到钱,就必须努力工作,但是在几百年前的威尼斯,有一位商人叫夏洛克,他不是靠努力工作发财的,而是专门靠放高利贷发财。这个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写的,它的名字叫《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一性一-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一爱一、友谊和一爱一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又侮辱过他,所以借机报复,在借约上戏言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债。后来巴萨尼奥的求婚成功了,安东尼奥因船失事,所以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就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借约,从身上切下一磅肉。

  开庭审判的那一天,鲍蒂霞假扮安东尼的律师,替安东尼辩护。她用聪明的办法,救了安东尼的一性一-命,也惩罚了夏洛克:法庭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夏洛克彻底败诉。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最喜欢作者塑造的安东尼奥这个人物,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的代表,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一?一——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具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

第9篇:莎士比亚全集范文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宗教;受害者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106―02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为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创作了38部戏剧和154首十四行诗。戏剧是莎士比亚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戏剧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威尼斯商人》创作于1596~1597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经典作品,也是莎士比亚喜剧当中最具有讽刺意义的剧作。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对剧作中人物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他是一个贪婪成性、报复心极强的高利贷者,另一方面他也是当时普通犹太人的代表,有自身的难处和困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两种宗教冲突的牺牲品。

一、唯利是图的贪婪者

夏洛克是一个典型的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在夏洛克看来通过高利贷收取利息获取金钱是合情合理的。“不偷不抢,为自己盘算总不是件坏事。”[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无偿地借款给别人,这在夏洛克看来是一个愚蠢的行为。“他那样子极像一个卑鄙可怜的税利!因为他是个基督徒,所以我恨他,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太傻,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利息,于是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贷这行的利率都给压低了。”贪婪和奸诈是这个高利贷者的代名词,夏洛克的贪婪形象在一开始就显露无疑。在安东尼奥一开始向这位高利贷者借款时,夏洛克就意识到了安东尼奥经济上的拮据,夏洛克意识到安东尼奥向他借款有一定的风险,他与人相处的出发点是能不能带来金钱,利息在这个高利贷者的眼里至关重要。当安东尼奥向他借钱时,能把自己的财产保住是他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这种行为与安东尼奥鼎力相助好友巴萨尼奥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千块钱,借三个月,安东尼奥签借据。”借据不仅仅是一种借款凭证,更是夏洛克的定心丸,有了这张借据他的心里也就有了一些安慰。夏洛克的贪婪形象还表现在他的金钱观上,在夏洛克看来金钱是至上的,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东西,包括友情、亲情。在他心里金钱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一点在他对待女儿杰西卡的态度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当杰西卡从家中逃走时,夏洛克没有仔细去想自己的行为对女儿造成的坏影响,也没有想自己女儿的安全,相反在他看来女儿逃走是罪孽,自己蒙受了损失,“她做出这些下贱的事,真是该死。”当他得知自己的女儿杰西卡在热那亚一晚就花去八十块钱时,他毫不掩饰地诉说内心的不满,“你这就是当胸捅我一刀,我的银子,我再也看不到他们了!一晚上花了八十块!八十块!”一晚上花掉他八十块钱,对夏洛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钱是他生命中唯一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支柱。

二、残酷冷血的复仇者

夏洛克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复仇者。夏洛克之所以借钱给安东尼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借机复仇,他在签订协约时附加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如果安东尼奥在三个月内没有按时归还他的三千块钱,他就要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并且要在靠近心脏的地方。夏洛克的残忍成性集中体现在“一磅肉”上,他极强的复仇心理在剧的一开始就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要是有一天他的把柄落到我手里,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新旧帐一起算。”这是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时,夏洛克的一句独白。这也是他为什么答应借安东尼奥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报复机会。当夏洛克得知安东尼奥的商船遭遇了不幸时,他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什么?什么?什么?他也倒霉了吗?他也倒霉了吗?”他一再追问安东尼奥的商船是否出了事,当他确定商船出了事之后,他喜形于色,啧啧称赞:“真是好消息,我可要好好耍耍他,让他尝尝我的厉害。很好,很好。”夏洛克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次商船出事使他确定安东尼奥无力按时偿还三千块钱的债务,他因此可以得到“一磅肉”。正如夏洛克所说,一磅肉其实不值钱,但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报复的机会。

三、令人悲悯的受害者

《威尼斯商人》最终以夏洛克失去所有财产,失去女儿、其他人成双成对而结局,尽管夏洛克在剧中是一个令人厌恶、贪婪成性、复仇成癖的形象,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是这个剧中最可怜的人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夏洛克是一个受害者。夏洛克是值得可怜的,夏洛克放高利贷固然让人感到厌恶,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他的无奈。在当时的社会犹太人的地位低下,在一个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作为犹太人信仰犹太教的夏洛克没有自己选择职业的权利,这种行业固然令人厌恶,但确实是处于边缘地位的犹太人谋生的一种方式,当时法律允许犹太人所能从事的唯一经济活动就是放高利贷。[2]夏洛克在当时没有尊严,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复仇也是迫于无奈,是挽回自己尊严的一种尝试。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人的尊严被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踩于脚下,夏洛克被别人当成狗,被看作是异教徒。正如夏洛克所说:“您曾在我的胡子上吐唾沫,您踢我,就像踢您门前的一条野狗那样。” 夏洛克亦值得人们同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其实无所谓好坏。然而,在当时,基督教占支配地位,夏洛克作为一个犹太人,信仰自己的宗教却备受鄙视,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每天都想被自己的情人罗兰佐带走,从而改信基督教。当夏洛克彻底败在法庭之上时,安东尼奥也曾想宽恕夏洛克,但是其中一个条件是夏洛克必须皈依基督教,对于一个有自己信仰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是雪上加霜。

夏洛克亦是宗教冲突的牺牲者。《威尼斯商人》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冲突,[3]中世纪的西欧对犹太人有着强烈的宗教偏见,他们将整个犹太民族看成是出卖、杀害耶稣的“敌基督者”,认为他们是撒旦在人间的代表,会永远危害到基督教世界。中世纪的西欧,对犹太人有强烈的宗教偏见,夏洛克之所以被基督徒鄙视,地位之所以低下,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出于宗教偏见。《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出中世纪西欧犹太民族卑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他们是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他们是异教徒,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和仇视;他们是放贷者,虽然为社会所必需但却也为人们所不齿。[4]

四、结语

莎士比亚的伟大,在于他在当时一个对犹太民族充满敌视与偏见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把夏洛克写成寓言式的纯粹邪恶的化身,而是在谴责夏洛克的“复仇”的同时,也描写了夏洛克所遭受的歧视。[5]对于夏洛克的最终结局,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夏洛克的结局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当时的社会矛盾的产物。当时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盛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观念变革等诸多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夏洛克的悲剧。然而,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夏洛克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固然令人痛恨,但是委实也是一个受害者。脱离社会背景分析夏洛克是无源之水,结合当时的社会、宗教等因素对《威尼斯商人》进行分析既是研读莎士比亚的意义所在,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4.

[2]李媛.《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色彩[J].长江大学学报,2012(08).

[3]张榕.宗教冲突视角下的《威尼斯商人》[J].中北大学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