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尊老爱幼》
首先,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星期六,小华午饭还没吃完,便吵着爸爸妈妈要去欢乐谷玩。爸爸说:“小华,现在太阳很大!这样,你先把饭吃完,再睡个午觉,睡醒了做一部分作业。傍晚比较凉快,爸爸妈妈带你去。”这下不好,小华“啪”的一声,一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转身就往附近的公园走去。
来到公园,他刚好碰到一个5、6岁的小朋友在哭。小华朝着小朋友走过去,你猜怎么着?他凶了小朋友几秒钟!这下可好,小朋友哭得更厉害了。小华不理他,径直往欢乐谷走去。
来到欢乐谷,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了吗?小华碰到了一盏神灯,他知道神灯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便对神灯说:“神灯啊!你给我一些钱吧!我要玩碰碰车、摩天轮,我要买很多很多好吃的!”
同学们,你们希望神灯满足小华的愿望吗?
学生齐答:不希望!
为什么呢?
学生1答:小华是个坏孩子,他不听爸爸的话,还拍桌子,招呼都没打就出门!
学生2答:小华欺负小朋友,我不喜欢他!
嗯,神灯果然没有满足小华的愿望。
他对小华说: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小学生,要学会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我跟你说几个。
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跳进冰窟窿里,奋勇救出落水的少年,从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这种无私爱幼,可感动日月的精神和品质,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满足你的愿望了吧?
同学们,如果要让神灯满足小华的愿望,你们认为小华应该怎么做?
学生3答:小华要听爸爸的话,并且不能招呼不打就出门。
学生4答:小华看到小朋友在哭,应该去安慰他,而不是欺负他。
我们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部分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是,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好学生。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齐答:能。
嗯。以上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谢谢!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唯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
4月3日7时许,在长春市劳动公园门前的广场处,卖葱大娘田凤琴倒在一辆私家车车后。正当司机手足无措时,大娘的回答却让他和围观群众又意外又感动,“我没事,你快走吧,我不会讹你的。” 新华网
“我没事,你快走吧,我不会讹你的。” 这是出自一位大妈的口,也是一句无奈与多少心情纠结的释放。
面对现在摔倒老人“扶不扶”的大讨论?面对不少人“扶了被讹的无奈?” 卖葱大娘田凤琴一句“我没事,你快走吧,我不会讹你的。”带来了许多温暖,也带来了很多人心痛之外另外的一种温馨阳光。
老人摔倒了,我们要不要扶?也许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一种矛盾?一方面必须尊老爱幼,另一方面扶了会不会带来麻烦。
我们相信,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是有良心和道德底线的,也是有尊老爱幼的愿望的。可是,面对着过去不少老人讹人的事例,导致了不少人谈“扶起老人而色变”的恐惧。于是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社会需要正能量,社会也需要美德,更需要团结和谐的互帮互助。可是,正义常常遭到“沦陷”,常常遭到“绑架”,所以就让越来越有点正义的人,也都逐渐走入了自我保护的封闭境地。
不能责备每一个人,也不能责备“不扶”就是一种冷漠。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对道德美好的向往。或许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就会出现了一幕幕令人遗憾和无奈的“老人摔倒而不扶”的尴尬境地。
面对着一切陌生的城市,我们更是要需要这种陌生变得相互的熟悉。而这种熟悉,就会拉近心灵彼此间的一种向往与互帮互助。
除了政府需要进行一定的法律监督与调控,更要有一种弘扬善良美德的褒奖。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种正能量,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种好的结果。卖葱大娘田凤琴开了一个好头,也收到了社会的响应,这是一种和谐互助的鼓舞,更是一种诠释人们内心纠结的矛盾。
一、总体要求
活动以群众自荐、互相学习、共同分享为宗旨,通过宣传发动、组织评选,引导广大居民和家庭在积极参与中自觉接受道德教育,传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提高文明家庭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文明程度。
二、评选任务
1、社区“文明家庭”。比例应占全社区户数的20%以上,可以通过自荐或他荐,经社区两委审核评选,通过在社区公示栏、宣传栏等阵地进行公布,开展动态管理和评定。
2、街道“文明家庭”。在社区评选出的文明家庭基础上,择优评选,比例应占街道总户数的10%以上,经社区上报,由街道审核后,在年底前下文表彰。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是推进街道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社区要按照要求,确定工作目标,落实专人负责,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积极发动广大家庭参与自荐和互荐,选树典型。
2、面向基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楼院实地走访查看,听取群众反映,使推荐评选的过程成为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过程。要坚持以基层推荐为主,力求使评选出的文明家庭具有广泛代表性,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何谓特色教育呢?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特殊人群实施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教育模式,或者进一步改革,深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异教育,叫特色教育。为了阐述简便,首先要弄清“留守生”和“监护人”的概念。留守生就是因其父母外出或离异而把适龄学生留在农村或者城镇读书的青少年,简称“留守生”;由“留守生”的公婆爷奶代管或委托他人代管,监护“留守生”的受委托人员,简称“监护人”。纵观“留守生”之疾苦,监护人之差异,家教方式之利弊,对于这个人数众多的青少年的群体,其最重要的是关爱和温馨,当务之急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健康成长需要阳光雨露而不是溺爱棍棒。对他们付予感情投入、关怀厚爱之举,不可削弱而只能加强。从我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分析、观察认为,对“留守生”的教育,要注入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理念
“留守生”是特殊人群,特就特在长期远离父母、失去了父母之爱,这是他们的终生遗憾。为了给留守生弥补父母之爱,老师就应该肩负起既当老师教知识,又当父母送爱心的双重任务,让他们感觉到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以弥补他们缺少的父爱母爱。
二、理解“留守生”疾苦
许多散居于丘陵山区的幼稚小学生,路途较远,崎岖难行,举步维艰,寒暑逼人,令人难忍。有的甚至在路途跌伤,溺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监护人忙于家务、农耕,或体弱多病,无人接送的结果。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与其促膝谈心,或家庭辅导,送教上门,以知识武装他们,把父母的温暖、爱心献给他们,让其感受到父母的慈爱而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耐心帮助“监护人”
帮助“监护人”懂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为补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道理,明确“监护人”职责、履行“监护人”义务,循循善诱,防止粗暴、溺爱、自由放任的家教方式。密切“留守生”家庭或监护人和学校的关系,互为沟通。找准问题后,方能对症下药,严防邪气滋生、蔓延。
四、理想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理想职业教育,这对“留守生”显得格外重要。要让每个“留守生”都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根据自身的差异,锁定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近几年来,为数不少的在校“留守生”,十四五岁就弃学,出门打工、挣钱。他们三三两两,议论纷纷,说什么“外地遍地是黄金、宝藏,何苦读书当学生”?他们那幼稚的心灵却不知道出去打工一是无门路,二是无技术专长难挣钱,三是上班时间长或加班劳累会摧毁自己身心健康。近几年时有“留守生”私自出走一年半载后,又回校读书的事例。打工并非坏事,但应符合《劳动法》规定,青少年应多学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该升学的绝不放弃升学的机会,该打工时,就争当优秀打工仔。凡是未成年的学生,不能过早、过急、盲目外出打工。
五、劳动观念教育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无论国民经济发展多快,各行业的科技含量多高,人们总是要劳动的,只是体力劳动减少,高级劳动增多罢了。近年来,许多“留守生”十分讨厌劳动。“监护人”教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给爷奶端茶送水都不愿做。教师应重视劳动教育工作,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劳动场面,识别劳动工具,参观农作物的生长变化,以使学生养成爱护作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美德。要使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树立爱劳动的观念。
六、重视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方针分为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两大类。通过参观烈士墓、革命纪念馆、纪念碑、讲革命故事、组织学生座谈会讨论、写作文等,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好好珍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民族传统包括尊老爱幼、、民族习惯等内容,通过这些教育,让“留守生”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爱护弟妹,团结同学,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习惯的优良作风。
七、感情沟通教育
让我们和美德结伴同行
六五班 于舒婷
中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提起“中华”这两个字,首先浮上我心头的就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美德。一直以来,有多少传统美德的事例,它们如同暖暖的春风,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纯洁的心灵。
感恩父母、尊老爱幼、谦虚谦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长辈教育了我们成长,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的童年充满阳光。
子路是个很勇敢孝顺的人,在子路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困,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呢?子路想:要是能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也是勇敢孝顺的孩子。在黄香九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暖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孔融是个聪明机敏、懂得谦让的孩子。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美德故事不仅仅只发生在远古的时代,现代,也有许多感人的美德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是谁无怨无悔地照顾母亲?是谁带着母亲上大学?是谁 从8岁到20岁,4000多个日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料养母,她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她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她就是“最美的孝心女孩”——孟佩杰。
“两个中心四个平台”为老人织就社区教育服务网
1.两个中心
一是街道居家养老中心。街道依托四方新村社区托老所,投入资金约10万元进行硬软件和服务的提升,建成了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通过了省级“以奖代补”项目验收,获得10万元奖励。目前该中心面积达120多平方米,室内布置温馨,配备了供老人娱乐的彩电、书报、乒乓球桌等和供老人休息的床、谈心闲聊的桌椅,还有供老人座谈、开会的会议室。中心以“子女主体,街道资助、社区辅助、老人互助、本人自助”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秉承“替儿女尽孝,为社会分忧”的服务宗旨,常年开展以“春之踏青、夏之安康、秋之关爱、冬之送暖”为主题的四季缤纷活动,即春季组织老人异地休闲养老、踏青;夏季炎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给老人打电话、上门看望,或邻里结对、互助守望,确保老人平安度夏;秋季多有象征团圆意义的传统节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老人晚年生活充实美满;冬日送温暖,组织党员干部、社会助老力量为困难老人送去体贴的慰问和关爱。二是街道文体活动中心。街道拨出专项资金,投资建造了街道文体活动中心,中心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房、舞蹈室、书画才艺室、电脑室及舞台设备齐全的“银龙大舞台”,极大满足了老年人文化艺术和强身健体的需求。
2.四个平台
一是街道老年大学。街道老年大学的学员以离退休军人及家属、地方离退休干部为主,常年邀请专家学者讲课,组织开展了老年普法笔会、画展及各类扶贫济困、“五老”护苗活动,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防邪反邪的宣传教育阵地。二是“亲情家园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全面启动社区志愿者互助网络,各社区成立了“亲情家园守望者”志愿队伍,积极倡导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帮扶方式,鼓励医务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党员和积极分子等与三无、独居、空巢老人结对,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定期到老人家中走访、服务或电话问候,做到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鼓励老年志愿者承担社区治安巡逻、矛盾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志愿活动,营造了“手牵手,心连心”社区孝老爱亲新风尚。三是“快乐夕阳”助老项目。“快乐夕阳”是光华路街道携手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青春白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的一项为老服务项目,主要承担为老精神慰藉服务。具体项目有:针对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采取入户走访、电话问候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陪老年人读书读报、聊天等,满足老年人倾诉、沟通与交流等方面的需求;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志愿者一对一教老人上网冲浪,建立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或者教老人养花种草等园艺知识,让老人有心理寄托;为老人建立身心健康、精神需求档案,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以便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四是“银龙大舞台”。近年来,光华路街道以“银龙大舞台”为主要载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了百场群众文化惠民活动,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辖区老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老人的晚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极大地增强了辖区老人对街道、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以活动带动老龄人口社区教育工作
近年来,街道有关老龄人口的教育服务主要涵盖老年人的教、学、乐三个方面。街道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老年人的活动场所问题。除了将街道居家养老中心、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托老所、孝老爱亲广场等场地无偿提供给老人使用外,街道每年还扶持资助每个社区1-2个老年文艺团队,利用“银龙大舞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两年来街道和各社区组织老年活动约400场;两年共组织老人异地休闲旅游456人次,完成区老龄下发的320个名额任务,为了鼓励老人走出去,街道对休闲养老的活动按每人1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敬老节”期间开展系列活动达32场,参与的老人达1400多人次。街道在银龙南苑社区建立了“敬老文化休闲广场”,投入3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为休闲广场营造了良好的敬老助老氛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银龙南苑社区又在112幢-122幢开展了“孝老爱亲”特色小区创建活动,除了整治小区环境外,还在社区敬老文化休闲广场制作了以尊老爱幼、健康养生为主要内容的展板,制作了“银发之窗”宣传橱窗,大力宣扬敬老助老爱老的社区道德风尚。通过宣传橱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和科学文明、积极向上的老年生活和身边孝老爱亲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通过法律进社区活动,免费给老年人当法律顾问、无偿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协调法庭和法律援助等服务,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做了很多实事、好事。辖区有位朱爷爷,一家人因房屋拆迁资金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大儿子与父母长期不来往,更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为此到社区寻求法律援助,在社区和老人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协调下,持续五、六年的家庭矛盾得到了解决,老人与子女的亲情重圆。
树典型促和谐,一花引来万花开
一、深挖课堂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
中学语文的教材编写条例清晰,注重落实课程目标,尤其是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情感教育目标。中学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备课环节,根据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堂内容的情感教育因素,合理预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情感教育,同时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的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的情感。例如《散步》一课要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在预设课堂时,充分解读教材,挖掘出“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一句的情感教育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下文的理解打下扎实基础;在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话时,学生的情感起伏达到顶点,教师用饱含感情的引导语指导学生理解“整个世界”中浓浓的亲情,体会生命与亲情的延续这个宏大的主题。学生的情感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也不着痕迹的完成了情感教育。
二、以情激情,以情导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再生长
情感体验的发展在于情感从外在到内在的延伸和再生长,中学生的情感正处于剧烈变动的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去激发和引导,启迪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再生长。例如《济南的冬天》一课,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本课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教材的这个特点,结合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来体会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师首先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自然的穿插表露,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沿着教师的情感轨迹来表达和拓展,最终完成情感的再生长。
三、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让情感教育无处不在
语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故事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可贵素材。情感教育也一样,学生看到乞讨的乞丐会动恻隐之心,看到离别的场面会伤悲……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每天都会在学生的身边无数次地发生,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开辟第二课堂。并且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化的语言、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不仅从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而且在课堂外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笔者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本课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在教学语的设计上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如“挖洋葱”“铲韭菜”等,学生对这些事例有明确具体的感知,在理解文本上更加容易;而且学生对种植这些农作物的时间、程序,收获的时间和方法都十分明确,不仅促进了对“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学生也有真实的劳作感受,在升华情感时基础更稳固。在课后,可以布置学生的实践任务,在帮助父母劳动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主旨,更加理解父母的辛劳,达到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
四、丰富课堂情感渗透环节,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
首先,我代表大班的位老师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你孩子的一种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真诚的对你们说声谢谢你们的热情支持。同时,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首先呢,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姓谢,另一位是钟老师,大家都知道叶老师回家生宝宝了,所以本学期学校领导安排我和钟老师一起负责大三班的教学及保育工作。
孩子们的大班生活快结束了,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无论谈什么,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今天,请各位家长来的主要目的有三点;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进入大班的学习,生活情况;二是让家长了解本学期孩子在学校学习了哪些知识,对进入小学有哪些好处;三是让家长知道如何为孩子小学的学习适应做个准备,接下来我就一点一点来说说;
一、孩子在大班的学习、生活情况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孩子在幼儿园就毕业了,在这一年中,胜过小钟两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更大了,更懂事了,经过两年的幼儿园的生活之后,他们已经有了一点的生活,学习经验,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创造需要大人的肯定和支持。在这里,我们两位带班老师对我们的孩子更多的是祝福,祝他们永远健康快乐,学习天天向上。
在各位家长的支持下,互相理解,密切配合下,在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中,我班的孩子无论是身心发展、行为规范还是对事物的感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爱护花草树木,尊老爱幼,已成为他们自觉行为,讲卫生、爱劳动就更不用说了,孩子们都非常乐意帮老师和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打凳子,摆放茶杯,扫地等都是争着干,抢着干,孩子们与同伴之间也知道如何相处,如何帮助,想六月一日我们的社会活动“六一”活动就体现了孩子在家里是娇气,出门在外是讲义气,从车上到互相关心,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或需要帮助时都会及时告诉老师,这些虽不是树木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发生在孩子们的身上却体现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我们看到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
孩子们不但在生活上进步明显,在学习上进步也是很大的,在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口算能力及想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不能说每节中对每位孩子都有提问,但在一个星期里,我们对每位孩子至少有一次提问。从孩子的问题情况来看,大都令我们满意,孩子们的独立操作能力也不断提高,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大部分都能独立完成了,也许有家长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喜欢讲故事而不会算数,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念儿歌而不会都拼音呢?像这样的事例很多,但它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只是孩子一段时期的表现。在这里也希望家长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不要盲目的把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的孩子攀比。因为每个孩子内在的潜力都是无法预测的,只能待家长和老师共同来挖掘。
一、吸收大量语汇
我们接触新课文,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新词是必要的一环。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由课内的讲解字词渐转至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借助字典来解决,再在课堂里检查点评。例如“佞臣”的“佞”字,我们通过“两个女人”的顺口溜就能掌握它的字形,教师再说清楚它的字义和造字法中的局限,学生就会对这个字掌握得比较牢。许多有经验的中学老师,他们绝不放过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但有些老师以为那是小学里的事儿,到中学已经没有必要了,这是不对的。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用语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比比皆是,借助教材,老师适当讲解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就能丰富他们写作的储存库。平时教师要加强同反义词、成语、熟语、名言、警句、古诗句的收集、整理的指导,鼓励活学活用。
初中是学好语文的黄金阶段,这时候经常地通读积累,并活学活用到口头和书面表达里,就可以到达厚积薄发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能提高。
二、研究写作方法
现在的语文教参,注重写作特点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吸取“一文之长”。但缺少写作方法的研究,不利于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匠心。如《故乡》一文,它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对比”来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大致是这样几方面:
①闰土少年与中年时期外貌对比;②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方面对比;③闰土、“我”和杨二嫂生活状况的对比;④父亲对闰土、闰土对自己、闰土对儿子的“希望之梦”的对比;⑤现在的“我”与闰土、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⑥现在宏儿、水生的友谊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⑦“我”对记忆中故乡与现实中对故乡的心情的对比等。
这些特点,如果通过研究写作方法,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
课文结构: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主要人物:“我”、闰土、杨二嫂、水生。
表现方法:肖像、景色、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这几个方面渐次叠加研究,有利于学生了解写法,摸清作者行文的路子。胸中有丘壑,就能懂得文章的起承转合,就能领会文章的主旨。作家独具匠心,各有所长,写法不尽相同,不同文章中会出现各自独特的风格。研究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领略作家们的套路,有利于学生走进文学的大门。
三、积累事理材料
教材里有大量的正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有科学知识和政治道理,非常精辟,是我们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如《散步》一文中一段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向我们传递了“尊老爱幼共建和谐”的一幅祥和图景,以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显得非常生动和形象。《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言,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给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标杆。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课文里的事理材料并推广运用于课外阅读,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四、开拓思想境界
杨朔《荔枝蜜》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在采访中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终于很自然地达到了“人与蜜蜂”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文中对蜜蜂的赞颂可谓是情之所至,动人至深。教学课文时,如能按照作者的行踪和心理情感的变化找出作者当时对蜜蜂态度,就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通过研究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几个事例片段的,要体会出作者“弃医从文”的心理历程,从中学习选定目标、确立理想的重要性。文章的内容取决于作者的思想认识,学习课文内容,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思想境界,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以形象性、生动性为显著特征的语文课,绝不能丢失它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课文教学时必须有机体现。我们在语文教学时,要不失时机地将智育、美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