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护理质量控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质量控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质量控制

第1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护理管理 ; 质量控制 ; 控制反馈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离开质量控制,就意味着管理工作的失控,质量控制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质量的内涵也在扩展。首先,护理观念由传统护理观念扩展到现代整体护理观念,护士不仅从事生活照顾、技术服务、疾病护理,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其次,从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上讲,护理质量与护理过程的全部活动有关;从医疗发展的角度理解,护理质量应包括经济因素,如成本是否缩小,患者的支出是否合理等。护理质量的概念是从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去定义,而不应该局限于对患者日常性活动的服务上,也不应该简单定义为服务态度的优劣。

传统质量管理认为:达到"符合性"技术标准就是高质量,认为不能追求"零缺陷"。克劳斯比提出:"质量管理的标准是零缺陷,是要求每个人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提高质量的良方是事先预防而不是事后检验。"作为护理管理者,我们要吸取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改进质量,争取差错事故为零。因此,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将质量控制落实到位。近几年来,我院注意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合理应用控制方法,重新修订和制订了护理质控指标,改变原来的质控方式,即重点强化前馈控制,加强同期控制,并定期反馈控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1 增强质量控制意识

1.1 在医疗市场发育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又要面临医疗改革的新形势,这样就给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者带来诸多干扰因素,又不同程度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狠抓护理管理质量控制这根主线,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强化质量内涵建设,把护理质量控制、落实到位。

1.2 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护士长的质控意识、领导艺术、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是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多种渠道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强化其质控意识,要求护士长将主要精力放在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质量把关上,将质控结果落实到科室、个人,将护士各个岗位质量同科室目标管理、经济利益挂钩。

2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2.1 完善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机构。修订质控机构的工作任务,充分调动护士长的积极性,使每个质控成员了解质控内容的细则,掌握质控标准,做好质控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使护理工作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全员参与管理。

2.2 拟定了各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护理质控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护理管理者和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质控理解更加深入,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也使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地发挥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作用。

3 加强质量控制环节

3.1 护理部每月组织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护理工作质量的定向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细则和评分标准,将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下发各科室,使质量控制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

3.2 护理部经常巡视病房,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护士不能有松懈思想,起到了自我约束的作用。

3.3 各科室护士长在质控小组检查前对其管辖护士的工作质量先进行自查、自考、自评,做到心中有数,不合格者限期整改。使护士长对护理质量工作具有计划性,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

4 做好质量控制反馈

4.1 定期开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护理部不定期到各科室发放调查问卷表,以患者的需求、患者的评价、患者的期望来测评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及本人。

4.2 利用护理质量分析全面掌握护理工作动态 护理部每月对全院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利用护士长例会及时反馈给科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落实改进的措施,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使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保持良性运转。

通过上述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落实好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各项措施,使护士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由原来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患者的满意度达98%以上。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护士长也避免了经验管理。在质量控制反馈中,避免了已经发生的偏差再连续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了护理质量的逐步提高,从而使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1-212. [2]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19-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医院的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问题。很多医院通过努力改善妇产科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然而,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一些不到位等问题,医院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妇产科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采取措施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其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1.妇产科护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对妇产科护理质量及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人们对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越来越重视的现状,我国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进而导致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妇产科护理人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产妇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2.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2.1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

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态度问题是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首要因素。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进而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现在的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对现代化的护理认识不足,这会直接影响妇产科护理的质量。

2.2妇产科护理人员素质的问题

目前,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进而导致我国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一直无法得到提高,因而需要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等问题,直接会影响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尤其是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妇产科护理人员而言,她们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一点小错误都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因此,解决好妇产科护理人员的问题,是提高我国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2.3妇产科护理人员和病人缺乏有效的沟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个质量与安全性,就需要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妇产科手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缺少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4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问题

我国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还存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当前,由于我国很多医院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医院不能很好地完成人员的配置工作,进而造成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

3.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方式

3.1提高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服务的认识

目前,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性的首要措施就是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根据医院相关条例的要求,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做到关爱产妇。由于产妇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护理对象,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积极热情尽量满足产妇的相关要求。

3.2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医院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对于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来说,一定要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而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尤其是对于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来说,她们也应该认识到妇产科护理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3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与产妇之间的沟通

对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而言,加强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与产妇之间的沟通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最简便方法。主要是因为必要的沟通能够给妇产科护理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进而就能较好地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学会与产妇进行沟通,并且有效地沟通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妇产科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妇产术护理的质量与安全。

3.4完善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存在问题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针对我国的医院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的缺陷。因此,完善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显得非常重要。

3.5饮食指导

饮食也是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方面,指导产妇进行良好的饮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一旦产妇的饮食出现问题,其他治疗方式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妇产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饮食,饮食的结构也应该均衡合理。因此,饮食指导也是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4.总结

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改变自己的服务态度,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与安全。随着妇产科护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梁秋梅.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3,6(9):193-194.

[2] 张颖.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析[J].求医问药,2014,10(8):508-509.

[3] 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护理园地,2013,19:267.

第3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质量指标,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又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还有利于临床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本文从分析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途径,报道如下。

1 护理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因素

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执行的不力,行为不规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态度和服务流程有待改进;绝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自己在医疗活动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不能及时开展护患沟通;患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1.2 病人因素

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住院后,患者及其家属很可能极其焦虑、紧张,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当病情出现变化时,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期望与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差距,病人对医院提升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别媒体片面报道医疗纠纷,导致病人对医院失去应有的理解和信任,不愿意服从护理人员的管理,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很容易产生纠纷。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间接影响护理工作,也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

1.3 护理管理因素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许多医院的原有护理管理制度没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方便医院管理而设定的,很少为患者考虑。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等造成临床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同时由于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缺编、护士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而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1.4 医疗基础设施因素

医疗基础设施不完善,病房内无放跌倒、防滑的警示标志,卫生间无紧急呼叫铃,冷热水无标志,病床无护栏等,医疗废弃物未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无人检修、保养,造成在抢救病人时出现故障甚至无法使用,带来不良后果。

2 加强护理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和制度是安全护理的保障,需要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围绕如何有效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使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增强护士自律及依法护理的意识,使护士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各种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病人要求,使病人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护理部要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实行岗前培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明确护理人员如果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引发差错事故时,护理作为其主体,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提高护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严肃性,提高护理人云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让其懂法、手法、依法,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2.2 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和追究制,成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小组,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对于护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意识等应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查找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现存问题,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每周对急诊科、供应室、手术室等关键科室进行检查指导,规范工作流程,强化院感控制理念。

2.3 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与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士的素质能力与护理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故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护理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带领广大护士不断学习。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通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院内要加强业务培训,认真实施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有计划选派护理人员进修。通过科室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护理经验和技术,使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求护士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提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护理安全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观念,并围绕护理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病人安全。

2.4 关心护理人员,合理配备、使用人力资源。医院要关心护士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工资待遇,完善职称评定、晋升等工作,体现护理人员劳动价值,使其安心本职工作。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上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护士的同时,了解护士工作和生活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护士进行自我身心放松活动,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经常与护士谈心交流,应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变化,动态调节护士人数,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改善。同时可根据护理人员的才能、资历等安排适合其能力的工作,改善工作环境,防止因疲劳过度或压力过大照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 应从方便病人和家属“医、食、住、行”的角度尽可能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急病人所急,及时提供医疗资源和治疗服务。

第4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质量控制;方法

妇产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这个科室患者病情较多,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护理隐患,再加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没有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复发现象。为了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对2012年l月~2014年4月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患者为女性,年龄在19~49岁,平均年龄为(29.4±1.3)岁。患者中,10例妇患宫颈炎,13例妇盆腔炎,17例妇子宫肌瘤,10例妇月经失调,5例妇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妇其他。

1.2.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2.1 护理人员医疗水平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随着很多新型设备在医院检查、治疗中使用广泛,部分护士由于所学专业比较局限,一时很难使用这些仪器,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局临床经验也不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做出迅速、准确的抢救。另一方面,护士在平常工作中工作量比较大,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于患者的一些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报告医师等,从而出现意外。

1.2.2 患者自身的因素 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节奏越来越快,使得患者不能停歇,容易乱动,这势必增加的护理风险,使得护理质量控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严重患者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此时,患者入院后内心比较紧张、恐惧等,对于护理质量也缺乏理性,增加护理危险系数。

1.2.3 急救设备和药物性因素中的安全隐患 现在大多数急救药品配备质量不良,某些医院医疗设备种类不齐全且性能不达标等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患者急救使使用的吸痰器,这种设备容易受到周围气温影响而造成吸痰塑料管软硬不均;以及在停电情况下抢救时氧气瓶氧气不足,各类医疗设备的备用电池电不足等等都属于设备安全隐患[1~5]。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3讨论

妇科是临床四大科室之一,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较为突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联系等也比较紧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要求也比较高,医护人员除了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外,还应该加强和医师配合。针对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3.1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增强风险意识 在现代医院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趋于年轻化,他们虽然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医院还应该根据本院情况让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让他们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警惕。

3.2加强于妇产科患者的沟通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恐惧、害怕等心理,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和患者建立比较良好医患关系,最大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

3.3加强医疗设备及药物使用制度 医护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做好对相关仪器、设备的检查工作。医院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并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学习仪器的相关操作技能,完善并实行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每天检查情制度,保证急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综述,妇产科护理治疗控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孙春风,祁莉莉发挥总护士长职能作用,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03).

[2]池蓉,魏慧娟,林素桃护理专项检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06).

[3]刘淑婷,柯捷莲,梁永华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22).

第5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血透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模式;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始终是医院医疗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护理质量始终是医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往往合并免疫功能低下,且治疗通路需长期反复进行血管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感染风险较高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尝试采用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模式的方式,对血透室的护理质量进行科学管控,效果较为理想。

1一般资料

分别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铭例,女32例,年龄分布为56-}72岁,平均年龄67.5岁。血液透析时间为6-}-103个月,平均透析时间31.5个月,透析频率为3次/周,生小时/次。同时选取2012年1月一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分布为53-}76岁,平均年龄66.2岁。血液透析时间均为7-}-105个月,平均透析时间38.5个月,透析频率为3次/周,生小时/次。将2015-}-2016年收治患者设为观察组,20122013年收治患者设为对照组。

2管理方法

2.1风险因素2.1.1组织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控制规章及追责体系不完备及缺乏对护士的教育培训计划均造成护士在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违规操作、专业能力差、职业道德缺失等不良现象。2.1.2护理人员素质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操作不熟练、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临床紧急应变能力,法律意识淡薄,在临床护理中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忽视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在临床工作中言行不当、缺乏耐心、沟通不到位均可能造成护理纠纷。2.1.3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免疫功能普遍较差,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压、失衡综合症、首次使用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而长期透析患者往往因肾功能衰竭及钙磷代谢异常的因素引发骨性营养不良,加之身体虚弱、超滤脱水等因素,容易发生跌倒,造成骨折等严重事故。2.1.生环境因素由于血透室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区域,血液透析本身属侵入性操作,而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若未能严格消毒隔离极易造成院内感染。2.2应对措施2.2.1质控小组架构质控小组由护士长一安全员一质控组长一全体护士组成,护士长负责对护理工作全面评估分析,修改完善不良环节,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负责组织科内护士的业务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操作、并发症的预判及处理等;安全员负责对各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上报;质控组长负责督导本组的护理质控工作,监督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参与日常护理工作及疑难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指导;护士根据岗位及监护单元分组并负责具体护理工作。2.2.2完善制度由质控组长协助护士长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评估制度、护理操作流程、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等,确保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由安全员配合质控组长,对护理工作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总结,设置质量管理问题记录本,由质控组长每日记录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及不足,并定期召开全员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对其分析总结,护士长监督其改善结果,并据此相关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补充,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2.2.3加强培训(1)技能培训。根据护士年资、职称及工作要求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由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定期进行透析原理、设备操作及保养、内瘦使用及注意事项、并发症紧急处理、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讲授,及时纠正操作中的不规范做法,定期进行操作考核。此外,不定期邀请肾科医师讲解业内最新护理理念及技术,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眼界。(2)服务意识及职业道德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换位思考,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同时培养护士的沟通技巧,以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信赖,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3)增强法律意识。由护士长及质检组长负责组织护士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例如《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法律法规汇编》《护士条例》等内容,并进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器管理规范等重要制度的学习川,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主动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3患者管理以质控小组的形式合理划分监护单元,由相对固定的小组成员对负责单元的患者进行透析护理,定期进行肝功能、肝炎、艾滋病、梅毒抗体的监测,3个月/次,对于HBV及HC'V阳性的患者应采用透析机专用及治疗室单独隔离等方式,避免交叉感染川。同时,由质控小组成员负责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同时进行健康及卫生知识宣导,帮助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及自我护理知识,降低感染风险。2.生环境及设备管理质控护士应确保透析室通风透气,地面干燥清洁,定期进行空气及室内物品设备消毒;设立普通透析区、HBV及HC'V隔离透析区,患者治疗时更换专用鞋,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穿戴帽子、日罩、手套及专用衣物,每操作一名患者后均应正确洗手,更换无菌手套,预防交叉感染川。质控组长负责监督确保透析设备在使用前严格自检,每完成1人次的透析后,透析机必须使用专用消毒液进行内外部消毒。2.5观察指标感染发生率。记录呼吸道感染、血管通路感染及病毒感染等感染患者的发生比例;护理质量。对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健康宣导、操作规范、感染因素监控、环境管理等6项内容进行评分,100分为满分;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一满意+一般。2.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o.o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士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GO.05表示差异显著具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血管通路感染生例,呼吸道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6.2500,观察组血管通路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1.25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尸G0.05)。3.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见表to3.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80例患者中,满意71例,一般6例,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满意51例,一般12例,不满意17例,满意度78.750o,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GO.05)

4讨论

第6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方法: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观察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的效果。对比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变化。

结果: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减少护理风险、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89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9-01

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我院探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供临床工作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各一年内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意识障碍、严重听力和语言障碍者。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一年内收治住院患者19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35±7.23)岁;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1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8例、大专41例、高中58例、初中44例、小学25例。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后一年内收治住院患者205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6.68±7.35)岁;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5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0例、大专42例、高中60例、初中46例、小学27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首先建立起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分为院、科二级护理质控组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组成,负责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控制。各科室组成由科护士长和2~3名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的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接受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的领导,负责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控制[2]。

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制定了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科室管理等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并制定考评细则,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执行。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指导各科室制定符合科室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工作流程,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学习,采用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正。

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和指导。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按照考评细则的标准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定期召开各科护士长会议,对近一阶段各科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质控反馈,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各科护士长的中层领导作用,实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节假日带班制度,加强对各科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监督和指导,协调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保障护理质量和服务安全。

围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住院患者入院评估、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突破口。在实际工作中由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重点时间段的护理工作管理。对急救药械完好率、护理文件书写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易出差错环节实行护理人员自查、护士长检查和护理部抽查等三级检查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奖优罚劣,使全体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其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5]。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患满意率比较。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现阶段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与现代护理观念所倡导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持续质量改进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原有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定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于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中,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全面护理质量控制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大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减少护理风险、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渔网式”质量控制;医院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管控手段,更是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从现代护理管理理念出发,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该研究对该院2015—2016年特一级、重点专科、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患者满意、服务质量和随机检查等指标进行回顾和对比,对"渔网式"质量控制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回顾对比该院2015—2016年"渔网式"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1.2.1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就在于统一质量标准的制定,该研究中护理部设定了如下管理目标: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护理压疮发生率为0%,护理程序执行率为100%,医嘱执行正确率为100%,高危患者风险评估率100%,危重患者腕带佩戴率100%,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优质护理覆盖率100%,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护理安全合格率98%以上,患者护理满意度95%以上,护理文书规范性95%以上,病房管理合格率95%以上,重点科室管理合格率95%以上,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5%以上,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考试合格率85%(改为90%)以上。1.2.2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护理管理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改进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该研究中成立了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管理小组,负责整组的护理质量控制工作,2~4名护士长共同作为综合质控组成员,全程监督和检查临床护理质量。综合质控组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实现护理流程的调整与改进。主要工作职责:①负责护理管理小组全面监督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对质控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带领组员共同进行检查;②护士长对各个科室的质控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护理职责落实到位,将检查结果下发到所监管和指导的科室,并要求其限期整改。1.2.3护理质量日常监督护理部不定期对各个科室的围手术期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随机检查,了解护理方案和内容的落实情况、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治疗室管理规范执行情况,护理人员的言谈着装是否合格等。同时,护士长负责科室内的二级质控工作,选择骨干护士作为质控组长,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从而保证科室质量管理工作人人参与、人人负责,提高科室护理的参与度、保障护理管理安全性、持久性和有效性。1.2.4护士长查房制度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均为骨干护士和各科室护士长,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巡回检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护理人员的责任落实情况和岗位动态,护理疑难问题解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夜间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院夜间护理排班等。1.2.5护理质量反馈和改进各科室护士长每天组织护理人员集中讨论和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讨论并提出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科室为单位,每月由护士长组织一次该科室护理质量问题的集中检查和持续改进情况验收。对持续改进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反复查找原因并持续改进,直至达到预期目标。护理部每季度以问题清单认领的方式对全院护理质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一次集中反馈和讨论分析,主要内容:护理部对质量安全管理成员发现和上报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中学习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持续追踪问题改进情况,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及整改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纳入下一季度PDCA的工作安排中,持续改进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2015年"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和2016年"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特一级、重点专科、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患者满意、服务质量和随机检查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结果。1.4统计方法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所得的全部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特一级、重点专科、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患者满意、服务质量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结果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实施前,不同时点临床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应用后,护理人员更加明确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并从该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了相应的质量评定制度,奖惩措施明确,确保护理质量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为护理质量控制提供政策支撑。在护理部组织下,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调配,问题集中,各个击破,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整体持续提高。同时,护理部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现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起控制-评价-反馈-持续改进的全程控制网络[1-3]。护理部每个月组织一次科室护理质量问题通报会,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质量考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护士长的监督下持续进行改进,每个季度组织一次护理质量评价分析会议,整体分析各个科室的护理质控工作落实情况,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护理质量逐步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护理风险上报制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奖惩制度,以增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评估、预见能力、上报和处置能力,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强化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及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观察工作,及时上报不良事件,提出持续改进方案[4-5]。另一方面,随着医院护理人员年轻化趋势的发展,护理人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和整体管理能力均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护理管理的规范性[6-7]。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特一级、重点专科、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和随机检查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结果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实施前。综上所述,“渔网式”的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有助于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整体大幅度提升,从而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的护理管理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杜艳才.戴明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10):190-191.

[2]赵振霞,赵月英.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2):507-508.

[3]车林.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6):59-60.

[4]卓贵揶.强化护理管理在麵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269-270.

[5]庄爱君.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197-198.

[6]孙茂莲.合同制护士同工同酬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11下旬刊):170-172.

第8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1]。如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保证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控制与规范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自2013年2月开始,我科将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到病区护理管理中,对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3年2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6名;学历分布: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5名;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2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5名。学历分布:大专6名;本科6名;2年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基本稳定,且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由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成员共同组成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成立4个护理质控小组,每组均有1名组长,组长由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分别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管理,专科疾病与健康教育管理,病区管理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控小组成员根据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个人能力进行分配。

1.2.2质量控制内容 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等级医院质量评审标准》及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作为我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内容[2]。每项质量检查标准的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质量控制内容共有4个组8个项目,包括基础护理工作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专科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工作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

1.2.2培训质控人员 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质控标准内容,掌握质控方法、质量检查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控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做到持续改进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护士自我控制的责任心,形成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

1.2.3质量控制方法

1.2.3.1护士长质控 护理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3], 护士长将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每日质量控制的重点,根据护理部管理要求及病区护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年计划,月计划,周重点,日安排,掌握8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督查,每周根据护理工作重点抽查,每月组织质控组长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科室全面检查1次。每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与个人绩效奖金挂钩。

1.23.2科室质控组长质控 科室通过竞聘选出有一定临床经验、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护师作为质控组长。护士长将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要求根据质控组长的个人能力和优势进行分配管理,要求每位质控组长掌握所分管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和评分细则,对相关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做出效果评价,质控组长真正做到了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成为护士长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1.2.3.3科室质控成员质控 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员,要求每位护士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岗位职责,确保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完成护理任务,保证做好自查自控,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做事有依据,切实把好护理质量关,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2.4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科室健立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将护理部、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及质控成员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于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中,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安全分析反馈会议,将质控结果向护士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征求全体护士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护士长对已发生的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警示,针对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特点提出各种注意事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求每位护士必读,及时了解科室质量管理动态,保障各项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1.3评价方法 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各项指标所得分值汇总,分值越高表明护理工作质量越好。同时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了解我们的护理服务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临床需求。

2 结果

我科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经过1年多的运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率有了显著提高,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并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2012年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前)与2013年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后)进行比较。见表1。

2.2成立护理质量质控体系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率比较 见表2。

3 结论

3.1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迅速纠正偏差,确保护理安全 通过检查、考核与反馈,对现存的及潜在的问题,科室能够及时掌握,迅速纠正偏差,避免和杜绝了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纠正了护理事故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所以近2年来我科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

3.2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质量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一线护士是具体实施者,每天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最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确保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4]。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使质量管理由护士长个人管理转变为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让每位护士承担一定的质控任务,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质量控制,改变过去护士被动接受检查、消极忙于应付的传统现状,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纠正问题。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护理人员除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外,主动参与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积极改进,工作中有据可依,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

3.3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减少了护理纠纷。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护士考核的主要依据,与奖金挂钩,促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患者是否满意、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工作中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科室的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表2所示,这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明显提升。

3.4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的一种授权技巧,通过授权将管理质量由质控组长进行分块管理,减轻了护士长的部分繁重事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一种发现和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护理队伍储备了管理人才,后备人才的成长对护士长起到了鞭策、激励的作用,使其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促使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为我科的护理质控提供了重要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实现了护理质控的科学管理,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理念很好的引入了护理质控之中,使其有了科学依据;护理质控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在我科,大到医嘱执行小到垃圾的分类清洁,都责任到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管理能力,主动参与质量和改革创新,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压力,激发了工作热情和兴趣,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我科实现了追求的梦想: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不出错的流程,一群满意的患者,一支优秀的队伍。

参考文献:

[1]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12):1014-1015.

[2]刘雅丽,刘秉芳,秦学玲.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体会[J].家庭护士,2008,6(5):1390-1391.

第9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

【关键词】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高职教育;护理专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74-02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开展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深度“校企合作”,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举办专科层次护理专业驻点教学班,把学校的护理专业办在所培养的人才就业的行业机构――具备专业教学能力的医院。高职护理专业驻点班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控制各项举措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是合作办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 驻点班教学管理

1.1教学要求 实施驻点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实施教学,驻点班学生的学业要求与在校生相同。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专科层次医药卫生类普通高校,前身是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开设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护理等专业已十余年,长期与全省70余所二级甲等及三级医院合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并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服务;各级医院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共同探讨人才需求、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改革,开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学院经与有关医院商议,确定合作办学、促进毕业生就业,在医院举办学院的教学班级,首批选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城市,分别与二级甲等、三级综合性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合作,各举办一个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驻点班。学院和医院结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探讨驻点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各教学环节。一致认为,执行与学院相同的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并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相对接,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学生职业养成、知识迁移等相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范畴相融合。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毕业达到大专层次要求,具备护士执业资格,为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及未来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1.2师资队伍管理 任课教师是保证驻点班办学和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驻点班任课教师基本来自医院,驻点班任课教师基本要求是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经过学院的教学管理和任教要求培训,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实训指导带教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逐步达到双师素质要求。医院成立相应课程(学科)的教研室,医院护理专家、临床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担任教研室主任,护理专业课程以护士长为主承担教学任务。正式授课前,学院和医院共同举办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老师与医院老师集体备课,学院老师上公开课;医院老师试讲或上公开课,学院老师听课并进行点评交流,还结合学院接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老师进行说课活动,医院老师代表前往听说课并听取评估专家点评。医院任课教师经过这些活动,较快体验了医学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过程,适应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要求,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为实施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做好了积极准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医院任课教师在学科领域和临床及护理技术工作熟练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设计、案例教学、临床及护理理论与学科前沿联系、专业新技术及新流程、实践教学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有着比学院任课教师更强的优势。医院任课教师在系统的备课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专科层次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临床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教、学、做”一体,不仅提高了教学能力,还对任课教师自身业务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1.3日常教学管理 驻点班组班是由学生自愿报名、医院参与遴选,学生基本情况与在校生无明显差异。学生在校已经学习1年大学文化课、医学及护理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护理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在校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驻点班学习2年,二年级主要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如内、外、儿、妇科护理,以及急危重症护理、传染病护理、精神科护理等专业课程,三年级进行为期1年的毕业实习。由学院与医院按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在课间见习,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见习,以及倾听病人诉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比学院校内教学活动更为丰富、更加贴近临床一线实际工作。

驻点班的日常教学管理,执行学院的教学制度。由于举办驻点班的医院已经具有相当的教学条件,能够安排专用教室正常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建有与临床病房相同的实训室;驻点班与学院班级使用相同教材、教辅材料,教师共同探讨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驻点班由医院配有班主任在学院教务处及护理系协调、医院护理部或科教部门领导下,对驻点班进行日常教学管理。

2 教学质量管理

2.1实施全面质量监控 驻点班学生离开学校进入医院环境,类同高职教育的“厂中校”办学模式。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更与实现培养目标、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聘就业等直接相关。在学院分管教学院长领导下,学院教务处和护理专业所在系负责人,医院分管的院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驻点班的教学管理。学院和医院共同确定驻点班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①学院、医院;②系、教研室;③学生及服务对象反馈三个层面。学院教务处、督导处会同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部门,检查督促驻点班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执行学院教学规章制度,从学期教学安排、教材及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试卷及考试组织、成绩分析、学生测评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实行系统化管理;护理专业所在系及其课程所属教研室与医院教研室(护理部、临床科室)具体管理各课程教学质量情况,对任课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的课程学习、学情、课程考核试卷等全面分析;学生反馈,主要是通过学院领导及教务处组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并在实习检查过程中,向病人了解实习生情况,全面了解教学各环节情况。

2.2 实现培养目标 驻点班25~30人的小班化教学,医院选任专职班主任,教学管理较为严格,注重学生学风教育,质量意识,临床见习等实践环节促进对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通过五届驻点班学生学业成绩分析,驻点班学生课程考核,对专业主干课程,如内、外、儿、妇科护理等,实行与在校生统一考试、教考分离,由学院对试卷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合格率99.2%,高于在校生的97.6%,均分76.1%略高于在校生的75.9%;学院组织的类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理专业“专业实务”、“实践能力”统一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在校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践,临床专业课程联系医学基础课程,学生的临床运用能力、咨询服务能力、沟通能力等,明显优于在校生。

2.3对接职业标准,提高就业能力 驻点班学生在医院实习继续完成学业,按规定在毕业前报考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5届学生中有3届毕业生均已参加考试,通过率均为100%,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在校生通过率在校生相同,表明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已融入护士行业标准并成功对接执业资格证书,获得护士专业技术职称,不仅为就业、执业奠定了基础,也为毕业生执业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迈出关键一步。驻点班毕业生,应聘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过各地人事(人力资源)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组织的招理论综合考试、面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已全部成功就业,均为县级和县级以上医院,就业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连辉.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护理研究. 2012 ,26(12):1129-1130

[2] 汪庆玲,戴鸿英,巫向前,等. 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 438-441

[3] 马如娅,董美蓉,李惠玲,等.高职护理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2):150-152

[4] 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护理研究.2011,25(30): 2743-2744

[5] 方英英,张日新,王正值,等.院校合作驻点教学模式培养护理人才的效果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12,(10):741-742

[6] 杜爱萍,罗红艳,王哲敏.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护理学杂志. 2009 ,24(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