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教师节的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节的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节的古诗

第1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众所周知,人的品德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长期稳定的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品格的外在表现,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但要真正达到这一步,它又必须以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不断膨胀为铺垫的。在对学生知、情、意的引导中途径是多种而不可胜举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如今的德育界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故事教育法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见解,以供探讨。

一、在文艺作品故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儿童的阅读应该是从故事开始的,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感染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甚至影响其一生。究其原因,则是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用心灵去感悟,自己身处故事之中,因故事中人物高兴而喜悦,或因故事中人物忧伤而难受;为主人公的奋斗而激情满怀,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为平凡之人的善良而感动,为英雄的壮举而倍感鼓舞……可以说,孩子在无声无息中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受到感化,理想得以树立。

二、在自身的故事中明辨是非

随着故事的积聚,真善美在他们内心发酵,他们需要表达,也一定会有讲述他们自己故事的冲动。每一天早晨,我最早进校,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激励;放学送走孩子时,让他们附在我的耳边说几句悄悄话,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的耳边响起的是你的赞赏。倘若你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带着挑剔的目光望着他们,自然会给他们无形的压抑。“是不是老师知道我的家庭作业没写完?还是发现我带来了不该带到学校的玩具?……”老师们,要知道孩子的这些事也许就是我们昨天所曾经做过的,要知道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德育。

三、在老师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

孩子喜欢我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出生在山里,出生在他们不曾了解的年代里,那些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极简单不过的事,对他们而言却如同《少年闰土》中的少爷对闰土故事的向往。

故事能感染人,不仅仅是事的本身,还要求助于生动、精练的语言和故事讲演者的激情。我不能将自己的故事粗制滥造地讲述给孩子们听,应该去其粗皮,将这些并非珍珠的石头磨亮,如温润剔透的璞玉般呈现给他们,给他们以快乐,给他们以宽慰,给他们以感动,给他们以启示……

我有意地将这些故事分类,有儿时嬉戏的快乐,也有对贫困的无奈;有对学习的渴望,也有对违纪的追忆;有舍命救同伴的经历,也有母爱的赞歌;有童年劳动的感受,也有对未来的幻想……下课时,我常把自己当作“点歌台”,学生点,我来“唱”。尽管这里头有的“偷”黄瓜、西红柿的难堪,尽管这里头有学生时代的逃学去河边捉鱼的愚蠢,但我想并不会将孩子们引向歧途,因为这是原先我这位乖孩子的真实。这也许比那些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犯错或不敢暴露自己的错误的师长,道貌盎然地说“一个人犯错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要看他有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的说教要好上许多。面对这些孩子,作为教育者来说有责任引导他们向善,然引导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尽一样。所谓“润物无声”,不需要对故事中行为的点评,更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对故事中犯错自我的反省,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样,当你看到孩子的一点过失,会想到原来他们身上就有自己小时候的影子,你就不会过分地指责他们;你的故事随着的年龄的推进,孩子也似乎能看到他们的未来――一个做人的未来。渐渐地,他们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也日趋清晰起来。

第2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冬至的时候,在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吃的东西就是饺子,但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的原因有很多人不知道,那么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冬至节气吃饺子的由来故事简介_冬至时节为什么要吃饺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传统习俗1、食俗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2、祭天拜祖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历代逐渐制度化。

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该祭祀体现了国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风和日丽天气的愿望。

冬至"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这场"祭天礼"以古喻今,寓意国家复兴、与民同乐。

3、合家团聚

冬至在古代以来就是一家人团聚,整整齐齐在一起吃饭的时节,很多平时不在家吃饭的人也要回家陪长辈吃饭。

第3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课题,整体感知全课古诗内容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古诗,创设适当的充满童趣的情境来整体感知新授古诗的教学内容,并随机导入下一教学环节。如教《古诗两首》,教者先出示《池上》《小儿垂钓》及《村居》三首学生己熟悉的、充满童趣的,并能反映这三首古诗(词)内容的图画来让学生猜诗名、读诗文、说诗意、问特点,来导入整体感知新授课《古诗两首》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将两首古诗分开来一首一首地整体感知。

二、感受童趣,粗读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古诗大意

这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的“粗读”,把诗读准、读通、读顺,让学生在适当的童趣情境中,了解掌握古诗大意,而不是将两首古诗分开来一首一首地了解掌握。如教《古诗两首》,教者就用学生自由读悟的方法来了解掌握全课古诗大意。

三、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主要是通过“精读”来进入每首古诗的“内涵”,把诗中含着的诗意和写作特色弄明白,以此来分享童趣,欣赏品味。可用“先分后总”法,由每一首诗的诗意和特色的“部分”,再到两首诗的诗意和特色的“整体”来“欣赏品味”。如教《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时,教者就让学生读议:诗中写到了哪些人物?“隐者”“童子”各是什么样的人呢?然后,再让学生想悟互动交流(生自由练说,师巡视指导;指名同桌交流),最后生生、师生互扮贾岛、童子,进行摹拟式情境问答对话来理解“寓问于答”的写作特色。在教学第二首诗《所见》时,则采用了读诗句、想画面、议情景(动景、静景)、写诗意、说因果等方法来理解“动静结合”的写作特色。然后,再将两首诗连起来朗诵感悟,并说说学习后的收获,从而达到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的目的。

四、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新诗

这是课的第四部分,是“读写并重地营造古诗教学新的生长点,也是学写新诗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在习得本课古诗创作特色、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写作新诗。一般来说,这些由学生自己即兴创作出来的诗,总体上讲比较粗糙,但它们只要经教师的指点、引导,学生稍作修改,便会成为像模像样的“诗作”了。如在《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和《所见》)的教学中,教者是这样“点石成金”的:“像本课中这样每首只有4句、每句只有7个字或5个字的古诗,只要在1、2、4句的句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大致像古诗的样子了,也就可以说是写出了诗的韵味。会写诗的人就是诗人,‘诗人’的称号多么令人向往啊!同学们,你们也想试着学习仿写或创作诗吗?想做一做诗人的美梦吗?”

【例1】《学垂钓》

春光明媚花草香/微风轻拂柳条荡/小娃坐于池边草,悄然抛线钓鱼忙。——王宝俊

点评:你写的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春景,还让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儿童。更了不起的是:你还做到了句式整齐,1、2、4句尾押韵:“香”“荡”“忙”的韵母中都有“ang”,写出了诗的韵味。但如果将“柳条”换成“绿丝”或“丝绦”这类的词语,柳树的景色和你垂钓的环境就更美了。另外,“小娃坐于”也可改为“咱娃独坐”(如果是你一个人的话)或“咱们坐于”(如果是两人及两人以上的话)。

像这样的新诗教学,教师易教,学生也乐学。教者只作了如此这般的点拔,同学们兴致勃地写出了各自的“诗坯”,即刻便成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处女作了。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写诗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诗能力,弘扬了汉语教学的“诗教传统”。真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对全课的教学作一个终极性的总结,又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写诗作拓展延伸。如在《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和《所见》)的教学中,教者是这样说的: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好,课后大家把自己的诗作再改一改,誉写出来贴到教室的学习园地展示互学,还可回家朗诵给家长听,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兴趣学写诗的同学,还可自愿组成“小诗社”。

第4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舞蹈故事;认知;事件框架;艺术性

一、引言

舞蹈不仅仅是肢体动作和音乐节律的结合,更是有丰富艺术内涵的叙事和抒情。对舞蹈编导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合乎情理并令人印象深刻地讲述一个故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遗憾的是,就国内的舞蹈编创体系来看,并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来阐述如下两个核心问题:1)舞蹈叙事中的故事要素的可解构性如何;2)故事要素和舞蹈整体的艺术性的关系怎样。传统的叙事学在回答这些问题上能够有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都显得过于主观牵强,缺乏统一有效的解释。本文试图走出传统叙事学的窠臼,采用认知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立场,试图在这一领域给出更加令人满意的答案。

二、认知视角下的事件框架理论

认知视角下的框架理论源于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其基本要义是:人类在心智中储存着原型化、图示化的各种事件框架,意义的获取实际上来自于激活某一种(或几种)框架,在框架中才可能得到对于任一参与者(在叙事层面指人物或事物)及其功能的合理理解。在文学作品中,以《水浒传》为例,可以把梁山的兴衰看做一个完整的事件框架。尽管所有中文母语者对小说故事的一般性特征有着高度概念化的认知(如:事件、地点、人物等),该框架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够被提取,包括宋代的社会政治面貌、当时人们的侠义精神、底层民众和官府的关系等。更重要的是,读者需要把这些在心智中存在的框架要素与小说的语言本体结合起来,从很大程度上说,故事的语言呈现方式会操控读者最终的框架提取和叙事理解,甚至阅读体验。那么,对于小说语言的本体研究,将使得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读者(最有可能)调动什么样的框架。而当确定了何种框架被使用之后,整个叙事就可以在该框架中被合理的解构甚至预测,这样,读者的理解和审美过程将得到很好的描述和分析。同理,这样的范式在舞蹈故事的构建中也起着类似作用。其运作机制基本保持不变,跟一般性文学作品相比,虽然舞蹈叙事的表述更为视觉化、更加体现肢体动作与真实世界的象似性、更加强调舞蹈本身与音乐和其他舞美手段的相互配合,但就叙事本身,其高度图示化和概念化的本质未受影响。下文将应用古典舞《孔乙己》这一个案进行深入分析。

三、《孔乙己》的个案分析

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舞蹈《孔乙己》基本上还原了故事中那个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一个落魄的书生在科举中屡屡失败,却又怕人嘲笑,故作清高,自欺欺人,从而穷困潦倒的度过了一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他只能在酒精中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他的内心复杂充满矛盾,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却又不与之抗争,有种逆来顺受的感觉。编导试图通过这个舞蹈来表达一种恪守做人的原则和那种自强自立的愿望,演员有着幽默的肢体语言动作和丰富的面表情,再加上音乐的配合,成功的将孔乙己这个形象接近完美的塑造出来,他的不幸,人生的悲欢离合,直指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本意。

那么这一舞蹈的编创中,故事是如何推进的?事件框架如何解释故事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笔者将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度概念化的故事要素

《孔乙己》是男子独舞,演员仅有“孔乙己”一人(不同于小说中的角色较多、场景转换较多的情况),这在故事构建上对编导提出来很大的挑战。因此,走高度概念化的路线十分必要:破旧的长衫、灰白凌乱的头发(清朝时期的辫子)和胡子、佝偻的步姿等等,这些被化妆和舞美手段高度凸显的要素有助于观众很快建立起事件框架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故事时间、故事基调、人物命运等),更重要的是,一旦这样的框架形成,跟该框架相关的很多要素也被激活,如清朝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花白凌乱头发所体现的衰老和无助感等。简言之,仅仅是演员的出场就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观众心中一个框架,其基石是观众作为中国文化参与者在心智中普遍具有并共享的概念化系统。编导只需打开这个系统的开关,故事要素就能比较清晰的呈现出来了(尽管存在着不同观众认知的个体差异)。

(二)艺术性在框架中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进行阐述,下面选取一个场景:在该舞蹈结束的时候,演员背对着观众,用食指指向天空,耳边又传来一群孩童朗诵三字经的声音,让人觉得无奈和惋惜。也就是这一指,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在问天,还是在指着这个社会,还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觉得惋惜?这样“留白”的手法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并不罕见,但关于为什么这样的方式会引起受众产生可预测的体验,目前的解释还不够充分。笔者认为,在事件框架理论下,留白正是被激活的框架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并不直接来自于任一一个要素,也不来自于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来自于要素内部的层级性和连续性。具体说来,在舞蹈《孔乙己》中,跟人物本身相关的故事要素大致分为三层:人物身份、人物经历、人物心理。这三层的可及性从强到弱递减,而每一个可及性更强的层次都为与其相邻层次提供了激活点,如在人物身份层次中,观众可以清晰得知孔乙己是清代读书人,这一信息可以直接激活框架中关于人物经历的要素,如括科举中第或落第等,这样的被激活要素又跟第一层中人物的穿着等要素结合起来,使观众得出科举落第的判断。换言之,通过要素间这样的推及关系,编导并不是直接告诉观众故事,而是在留白中让故事推进并产生可控性审美体验。

四、余论

运用事件框架理论进行舞蹈故事的认知分析在学术界还不多见,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解决传统文艺理论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相信认知科学的更深入研究会为艺术研究和创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更令人满意的范式。(作者单位:1.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四川工商学院舞蹈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Sharifian,F.Cultural Conceptualizations and Language[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1

第5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在2020年的岁末,我们来到培养河南教师的最高学府——河师大,接受河南省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短暂几天的培训,也许这次培训学到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深深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名师品质。

一个名师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我在想作为优秀的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质:

1.坚定理想信念。回顾思考每个名师的成长历程,尤其是中原名师平顶山五条路小学李慧转老师的教育分享。使我深深认识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那就是力争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最优秀的教师。在当下时代,作为教师群体,处于一个高低不就的地位,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就,但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个老师而已,所以导致年轻人思想浮躁,中年人职业倦怠,目标方向不明确,前进动力不足,大部门教师基本都在重复着所谓“教书匠”的教育生涯。究其根源,一方面可能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但我认为最根本是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缺乏理想信念,没有从内心真正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崇高的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发达。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名师必须转变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淡泊名利,尤其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白眼。要时刻坚定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以做最优秀的自己成就每个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2.坚持终身学习。原来我们倡导“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我们都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而终身学习则可以让教师能够产生这样的活水,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学习的内容无所不有。我们学习的内容可以是阅读教育理论书籍、聆听专家讲座,名师成长经验分享、个人成长实践、自我反思等方式,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可以通过MOOC学习,在线直播、名师跟岗学习等途径学习。总而言之,我认为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空间都是是我们学习的空间。终身学习,学习不仅使我们头脑聪明,而且使我们永葆年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宋君老师说的那样,读懂学生,智慧教学。

3.坚守师德情操。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作为教师做好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名师更是如此,名师的成长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实现终身学习,必须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深沉的爱,爱这个职业,爱每个学生,爱它的好,更要爱它的不足。对于它的不足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去真正爱上这个职业,去为这个职业做好每一份努力。

二、名师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育理论讲座,名师成长经验分享,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我觉得作为一名名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1.扎根一线教学的能力。在培训听课中,我看到的名师都是过五关暂六将通过不同层次的优质课赛课才走到聚光灯下的。作为骨干教师,必须扎根一线教学,否则一切工作可能就是空中楼阁。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多数在学校本身就是工作骨干,承担角色多,工作繁忙,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一线教学,扎实做好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为自己的工作研究获取一手资料,让研究接地气,有说服力。

2.深入钻研教学的能力。名师李有珍从河南浚县的一个民办教师做起,直至成长为中原名师、国家特级教师。她的成就让我震惊,他的成长过程促使我反思,骨干教师要想成长,除了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之外,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深入钻研教学每一个环节,不断研课、磨课,力争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李慧转老师的成长更是如此,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总是首先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名师的称号。

3.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新时代是AI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刘延东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在今天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大数据背景下,为我们每个教师的成长带来挑战和机遇。中原名师张继刚老师的分享,让我深深意识到作为一个骨干教师应借助教育信息化2.0培训为契机,借势而为,顺势而为,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掌握必备的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第6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 知识结构;课堂评估技术;结构化评估

一、 引言

在认知科学中,就学习行为来说,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结构的概念早就被相关专家引入会计教育研究中,知识结构的概念是基于人们将信息组织成能够反映定义它们的概念与特征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则和特征的组成方式。

知识结构对会计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已经证明,精确、高质量的知识结构使得相关信息容易识别和编码,便于从长期的记忆中检索可用的知识,有利于在会计任务的行为特征中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策略。尽管记忆丰富的行为特征有它的优势,但较好的知识结构对后续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知识结构和知识类型之间概念上的实际差别意味着评估策略必须不同。尽管评估某个人的知识结构的结构化评估方法(SA)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专业技能教育的研究之中,但结构评估方法还是没有作为课堂学习评估技术的主流。例如,在会计教育评估中,一些专家拒绝讨论SA技术。这是由于他们对SA方法缺乏了解造成的。

本文主要研究SA工具是如何应用于会计教育中知识结构评估之中。目前已有一些商品化的SA软件工具,它们都很容易使用,将其运用于会计教学评估只需要作少量的二次开发。

二、 评估知识结构

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发展可以近似地认为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知识低级形式的认识是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过渡到高级形式的必要条件。说明性的知识主要是关于人、地点和事物的口头信息或事实,是知识认识的早期阶段。在达到学习的初始所需要的说明性知识起点水平之后,学习者就开始集中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的知识由一系列在具体结果中所产生的动作序列组成。程序性的知识可以从简单(计算)到复杂(决策分析)。随着时间的消耗,说明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体中的知识关联在一起。这种知识形成的特性为评估知识结构提供了基础,为区分专家和初学者的表现提供了识别的手段。

为了揭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最接近SA方法进行了以下三步的过程:

一是获得某人的概念关系的判断;

二是将这些判断当作知识结构的表示;

三是通过与参考知识结构或“黄金标准”(也就是该领域专家的知识结构)进行对比来评估所得到的知识结构。

关于获得概念关系的技术包括概念映射技术、单词关联技术、有序回忆、卡片排序过程、对半比较和有序技术等。在得出结果之后,这些数据通常要经过提炼处理,如进行聚类分析、共性相关分析或多维定量分析。从这些方法所导出的知识表示还要进行交叉学科的比较,与参考标准进行对照,用来评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质量。

笔者开发了一个自包含集合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人机界面或智能化自动获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评估知识结构提供良好的手段。教师当然可以应用对半比较,得到概念表中所有可能概念的相似判断,用来判别其知识的领域。笔者应用的评估方法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其评估电脑算法是基于知识的网络表示。算法是将人们概念关系的判断(如相同判断的比较对的集合)转换成将概念表示成结点的结构。笔者应用的路径寻找技术是一个基于知识的网络表示的量化算法。这个方法将学生头脑中的概念关系判断(如:相似判断的“比较对”的集合)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网络结构模型:概念表示成结点,联系表示成网络中两个结点之间的距离。与其它评估方法相比,网络结构能够描述组成学生知识结构概念中更为复杂的关系。图1说明了一个学生在管理会计中所掌握的概念的网络表示。在这种表示中,相似的概念表示为相互连接的结点,既可表示它们的关系,又可表示它们之间相差的距离。

为了评估某个人的知识结构的质量,路径寻找技术提供了比较两个网络结构的方法,如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路径寻找技术应用一个称之为“C”的量值,C值表示两个网络之间共同连接数和总连数的比率。对任意两个网络,C是从0到1之间的变化,C值为“0”意味着两个网络间没有联系,而“1”说明两个网络有相同的结构。很显然,C值能够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的差别,C值越高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网络越一致,学生也就越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 路径寻找技术在教室中测试的应用

笔者认为,路径寻找技术是教学评估或学习评估的有效手段,不论是在会计学教学中还是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的教学中,都能有很好地应用。笔者在两门会计课程中证实了路径寻找技术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是知识结构的C值评定能够改善相关教学环境吗?

二是C值与传统的学生知识评估方法,也就是考试成绩之间有怎样的相关程度?

在教学评估中,C值的真实性取决于它的判别函数的有效性。因此笔者着手解决下面问题:C值在会计教学中的预测性能是否优于或超过传统的评价方法?

(一) 实例

笔者对广东商学院会计学本科生进行实验,针对他们学习的管理会计、审计和其它非会计课程应用路径寻找技术进行测试。首先,我们对学习管理会计的学生(n=56)进行学前预考和学后结业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然后进行比较研究,对学习了审计的学生(n=54)的知识结构与未学会计专业课的学生(n=51)的知识结构进行比较研究。

(二) 方法

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1.知识结构。每一科目的C分值用于反映知识结构的质量。由于C值表示的是两个网络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笔者的研究中以教师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参照标准。

2.说明性的知识。学生常规考试中所得的分数表示说明性知识的评价方法。考试主要由多项选择和几个问答与简述所组成。

3.案例成绩。要求学生对某个工业企业作一个财务管理咨询,撰写咨询报告,对其进行评分,以此作为成绩的评定依据。考察报告中分析的彻底性、沟通能力、建议的创造性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报告。

4.对审计任务的自我效能、学生的自我效能的评价。笔者收集了几个审计实例。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在这里可以认为是学生需要达到指定成绩类型而组织、执行相关课程学习的判断。通过对161名学生的全面分解,可以发现自我效能与成绩之间有很大的相互关系。因此笔者为审计任务构建了一套三级的自我效能的评价,科目表示他们的信用等级(从没用信用“0”到完全信用“100”)在成功完成审计任务,包括风险评价、内部控制评估和审计过程的设计。

(三) 过程

生成C值的过程对所有实例都是相同的。

第一步,教师对每一门会计课程提供与特定的教学顺序相关的概念列表(例如,收益和现金流量分析)。

第二步,创造两个文本文件,第一个包含与整个比较对相关的概念列表,第二个包含在评价会话开始时呈现在屏幕上的给学生的指令表。

第三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人机对话,建立起学生的个人知识结构网络。记录评价程序和两个数据文件,应用于计算机实验室。学生执行评价程序进行评价人机对话,访问概念文件、随机生成概念对,再每一次提示学生评价一个对之间的关系。课程教师完成同样的评价任务以创建一个“参考或标准”的知识结构网络。将这个过程所建立的数据运用路径寻找软件自动转换成数据矩阵,并保存为近似的数据文件。

第四步,评估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质量,只要运用路径寻找软件中的相关模块计算教师和学生的两个近似数据文件之间的相关性(C值)即可。在笔者的实验中,通过学生人机会话生成学生的近似数据文件,使用路径寻找软件参照教师的“标准”知识结构文件,评价学生知识结构的水平。

最后,由路径寻找软件生成与图1中类似的学生知识结构的物理表示,它可用于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评估。

四、 结果

(一) 管理会计

笔者通过实验,获得了教育前和教育后的C值,如表1所示。在表中可以看到,教育前到教育后的C分值在统计意义上有了增加(0.22对0.37;t=6.5 P

总而言之,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揭示了路径寻找技术的几个重要的性质。1. C的分值因教育而得到了改进,C的分值与传统的课堂评价方法(也就是多重选择的测试方法)相关。2. 就案例分析成绩来说,C值提供了渐进式的预测,好于传统的考试分数。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路径寻找技术能够捕获独特知识结构。

(二) 审计课程

对审计课程和非会计课程的平均C分值(教育后)进行比较,其学生的会计知识结构质量有很大的不同(0.41对0.07;t=18.3,P

五、 讨论

(一) 对传统评价方法的补充

在会计教育的专题讨论中,有些学者强调培养“技术问题的解决者”,帮助学生变成“训练有素、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知识结构被认为是会计课程对达到该转换所必须的一个度量,可以帮助会计教学工作者开发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的方法,并评价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论证了以路径寻找技术来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可行性。该技术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启发,可根据某个标准或被采用的结构进行知识结构的评估。

结果证明路径寻找方法的C值因知识结构的呈现而改进,与其它学习评估方法相关,能够与考试成绩相关联。路径寻找技术对课堂评价是非常实用的,它能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独特性的信息以及特别学生的会计知识结构。

(二)使用路径寻找工具作为一个课评价技术

Harwood and Cohen早在1999年就确定了评价的四种类型:效果评价、课堂评做、等级分配与考试、课堂环境的控制。结构评价(SA)属于等级分类方法,或说一种课堂评价技术。笔者认为使用路径寻找技术不是一种分等活动,因为把C值评分作为课程评分等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笔者相信路径寻找技术是比较好的用于课程评价技术(CAT),经常用来小规模评价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CAT不分等,但能够评估他或好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CAT技术能够提供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说明学生进入了更深一步的学习状态,而不是简单记忆事实与步骤。路径寻找技术也能提供学生知识的物理表示,这是矫正和改进努力的有价值信息的来源。例如:学生和教师能够共同检查学生知识的表示,找出需要纠正的差距和不足。同样,学生可按组各自进行分析。

六、结束语

路径寻找技术作为一个CAT,也有一些不足。如果评价一个知识结构只是源于20多个概念,就需要作190(N×(N-1)/2)条件的判断。当概念增加时,需要判断的数目就会变得难以想象。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只要应用10个左右的概念,就不会影响结果的有效性。

由该技术提供的数据能够增强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效果的预测。很显然,知识结构评估与涉及的具体领域和各自的能力有关。从这种评估方法的收敛、可识别和预测效果来看,这种结构化评估方法能够提供关于教学效果方面的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虽然路径寻找技术不太适合于等级划分或考试,但非常适合用作课堂评价的工具。如果要对认知科学和会计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化评价肯定会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垒. Th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lf-efficacy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5):415-420.

[2] Mary B. Curtis, Mark A. Davis. Assess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2005,(21):185-195.

[3] Harwood, E. M., and Cohen, J. R.. Classroom assessment: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JournalofAccounting Education [J]. 1999,(4):691-724.

第7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1、从左右两侧各拿一小撮头发。交叉打两个结。准备好自己喜欢的发夹。插在打结处即可。

2、将所有头发梳成高马尾,重点在于两侧头发要梳紧,头顶和下方的头发只要轻轻梳顺,保留松松圆圆的弧度,就能做出漂亮的圆头型。将马尾分为两束,以打单结的方式将头发打结。头发较长的人可以再打一次单结,打结时不用将头发拉太紧。将打完结的头发往前翻转,用发夹固定在头上即可。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夫子讲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如果缺乏技巧性和表现力,文章是不可能传之久远、不可能有绵长的生命力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结果。

古诗文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历久弥新的佳作。学生如果能在阅读中把握作品的精妙之处,就能向古人学习写法。如在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的环境描写,短短四句话,就将兰亭附近的山、林、竹、水描绘得有声有色。结合背景带动学生讨论,优美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聚会者怡然自得的心情,是景中含情的优秀范例。适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环境描写的情况,谈一谈景物描写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明白情由景生的道理。写文章不能因文造景,情与景是密不可分的。讲解中联系已学的《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永垂千古的原因。学生感受到萧萧的寒风和冰冷刺骨的易水烘托出悲凉的氛围,侧面写出荆轲“一去不复返”的侠客形象。老师借机引申开来,畅谈景与情的观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感情较直露,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花草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别离伤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以万物都着了作者的感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虽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一切让读者从画面中体会。经过讨论,学生对情与景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即景物描写与作者感情密不可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要想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还要学习表达语言的其他技巧。例如排比和比喻等修辞在古诗文中比较常见,排比句一般是用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单句组合而成,他们结构相似,语气一致,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如《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以上排比句的使用,写出了秦国吞并四海,笑傲战国,不可阻挡的气势,为文章增添了文采。使用比喻句,既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又能使说理深入浅出,因而为历来文章所常用。学生在写议论文,表达观点时,如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来表达自己的主张,那么在写作的语言上将更上一层楼。

二、欣赏借鉴,古为今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亦是如此。学生在写作时,不是开头起调过高,后来难以接续;就是开头调子过低,后继无力;还有的一开头就不在调上,后面虽是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因此慎重开头,接续也会顺当,如果开头不恰当,就会像抽丝乱了头,难于下笔。学生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老师就可和同学们一起鉴赏一下它开头的艺术。经阅读,学生明白了如何做到开门见山:即开篇点题,首段表明中心。该文的首段便从经典的阅读文本转变为作文开头的典型范例。

第9篇:教师节的古诗范文

关键词:贺知章;《咏柳》;文本解析;朗读教学

《咏柳》这首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作者贺知章(659—744年),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也是李白的好友。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考取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后被任用为太常博士。唐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侍郎、秘书监员外,官终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晚年告老还乡隐居,做了道士,不久因病故去。贺知章的诗文成就很高,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咏物诗、抒怀诗的风格非常独特,可谓描写细腻、感情充沛、语言通俗、空灵潇洒,因此备受世人赞赏。

诗题“咏柳”。咏:歌唱、赞美的意思。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深绿色的宝石,是形容柳树枝叶那种可爱的颜色。妆:装饰、打扮的意思。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指如碧玉般的深绿色好像不是柳树长出来的颜色,而是有人给柳树梳妆打扮成的一样。那么,是谁如此打扮柳树呢?是春天。一树:指整棵树,就是满树。高:指树的高度。“高”字本应放在“树”前作定语,但为了押韵,诗人将之放到了末尾。这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好像全都是用碧玉装饰而成的。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指柳树垂下的枝条之多。“万”是个概数,指数目多,不是确指。丝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可以用来装饰衣服等,这里是用来形容长长的柳条非常柔嫩、轻盈。这句诗的意思是:这棵高高的柳树上,有千万个柳条像丝带子一样垂下来。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指柳枝上细嫩的叶子。裁:是裁剪的意思。句尾用问号,表示发问,引人思考。这句诗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谁的巧手裁剪出这些细细的柳叶?“裁”字用的是拟人手法,把春天喻人,令其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是春姑娘在那儿用巧手裁剪出来似的。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的意思。这句是对上句的疑问所做出的答复。意思是说:是二月柔和的春风吹拂,像剪刀那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柳树欣欣向荣的姿态,读来令人有春风送暖之感。前两句明写的是柳树的形状,暗写的是春天的实景;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巧妙地把“二月春风”喻作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是它把柳树裁剪得如此美丽动人。这种借柳树歌咏春风的高超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比热爱,歌颂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

纵观全诗,通俗而新颖,独具匠心,形象而新奇,流畅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教者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歌咏柳树、赞美早春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关于《咏柳》的朗读应该如下进行。(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停顿时间长些,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咏柳》,“柳”字要重读,“咏”和“柳”之间应有个一般停顿。第一句中“碧玉”读重音,结合想象来突出柳树的颜色之美;“妆成”之后有个一般停顿;“一”要读重音,强调整棵树,因在去声(树)之前,发生变调读成阳平声“yì”;“树”字后停顿时间应略长些。第二句中“绿”字要读重音,“万”字可读成次重音,“丝绦”要结合想象读出随风飘舞的美感。第三句中“谁”字要读重音。句尾是疑问的口气,所以应读成提升调。第四句中“春风”要读重音,体现对上句“不知”的回答,句尾“似剪刀”要读成下降调,表示答复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