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试卷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41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审读全题,可以看出,本题具有五大特色。
(一)选材、组材富有新意
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讲,本题具有四点新意:
1.引用了量化材料。本题材料一由“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和“全国征收的麦米豆 谷”四组不同数据组成,要求考生通过对各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回答问题。这一作法,自1989年全国高 考出现材料题型以来,尚属首次。材料题引用量化材料,不仅丰富了取材内容,改变了以往文字材料题形式单 一的面孔,而且和文字材料相结合,使材料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材料题在测试功 能上的某些不足;从另一角度讲,这一举措也有益于扩大考生的历史视野,使其知道史料来源的多样性。
2.增加了文字材料的容量。本题材料二的引文,共有5句,多达130字,大大超过了以往中国古代史 材料题单条材料的引文容量。这种增加信息的作法,为考生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片断,有利于全面考查考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同时,揭示了今后材料题的发展趋向,甚值得注意。
3.提高了文字材料的迷惑度。由于材料容量的加大,提供了较多的分析信息,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材料的难度和迷惑度,从而有利于较真实地测试出考生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和水平。例如,材料二其中的 一句话:“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考生若只从字面理解,仅能得出:“ 两浙地主为逃避徭役,大都把田产寄托于他人名下。”因此,必须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结论 :“两浙地主的这种作法,正是明太祖核查全国土地,特别是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的结果。”
4.各材料之间体现了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本题的三条材料虽来源不尽相同,但却体现了较严密的逻辑 联系,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在编排上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体现“结果”的材料, 置于属于“原因”的材料之前。这种编排,使整个试题显得“活泼”,且增加了整体的迷惑性。
(二)设问层层深入
本题的设问具有如下特点:
1.设问由小到大,步步扩展。本题第1问针对材料一这一单条材料提出问题;第2问则扩大到对材料二 和材料三两条材料提出问题;而第3问又是对三条材料提出的综合问题。这种步步扩大的设问方式不谓不巧妙 。
2.设问由易及难,层层提高。本题的三个设问,体现了思维运动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三问 之间,具有较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这不仅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考查考生在不同层次上的思维水 平。
3.设问论“事”、评“人”相结合。结合本题参考答案来看,本题的前两问论及明初农业生产发展的原 因及结果;最后一问涉及对明太祖农业政策的评价。论“事”评“人”共寓于一题,亦可谓设问的灵活和巧妙 。
(三)突出对能力的要求
本题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按《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涉及到其中的第 1、2、3、5、7、8、10项能力要求。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其次考查考生综合评价能力;强调考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从本题的分值情况来看,也反映了上述意图。其中,前两问的分值共计4分,占全题分值的2/3;而旨 在考查考生较高层次能力的第3问,其分值为2分,占全题的1/3。
而且本题对能力的考查,与本题所反映的思维层次水平是相一致的。
笔者认为,本题既重视基本能力,又不忽略较高层次能力的作法,是稳妥和适宜的。这一作法,不仅充分 考虑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广大考生的总体水平,又明确提出了高考和高校对选拔人才的较高要求 。
(四)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本题通过对明初农业生产发展和明太祖有关农业政策的考察,旨在说明: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考生受到科学的理 论教育。
其二,本题所揭示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仍具借鉴意义,体现了从历史汲取教益和发 扬古为今用的教育宗旨。
(五)贴切中学历史教学
贴切中学历史教学,是本题的又一特色。本题落点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的重点—一“明初恢复、发展经 济的措施”而选材组题。这一贴切教材和教学的作法,对中学历史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它旨在强调:广 大中学师生必须立足于教材,扎实地搞好基本教学。
二、对考生答题的分析
(一)对考生答题的总体印象 第41题 6分 5~4分 3~2分 1~0分 考生得分率 9% 44% 39% 8%
(据千份答题统计)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有不少考生获得满分;大部分考生得分在5-4分之间。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 (例如试题是否难度过小),应当认为,近两年来,经过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考生的学习能力上有了一定的 提高。
但是,勿庸讳言,广大考生在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距高考和高校选有不小的差距。
(二)对典型答题的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笔者现将四份有代表性的考生答题,列制成表,全文移录(各答题中的简短评语是笔 者加的)。表如下: ------------------------------------------------------------------------------------------------ 第41题 甲卷 乙卷 丙卷 丁卷 ------------------------------------------------------------------------------------------------- 问题1 ①反映了明太祖统治后 ①明太祖时,全国耕地 ①土地的增加和投入, ①人口增长并不快,但
期,全国耕地面积扩大,人 面积增加,人口增殖,政 也带来人口的增加,粮 地面积被开垦了,人均占
口有所增加,政府征收的粮 府官仓粮食丰裕。 食的增收,国力昌盛。 有粮食即生活水平发展并
食也增多了。 没有提高。 简评 理解分析题意正确;表述清 理解、分析题意基本正 理解分析题意虽基本 理解、分析题意错误;表
楚;唯分析未透,未归纳出 确;表述清楚;但分析 正确,但有偏差;归纳 述欠缺;错别字。
“农业生产发展”这样一条 “征收”一栏,结论不当, 结论不当;表述欠缺。
概括性的结论。 且未归纳出“农业有所
发展”之类的概括性结论。 问题2 ②原因有(1)明太祖派人 ②经过明末农民战争,土 ②答原因有:(1)明太 ②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
到各地丈量田亩,核实每户 地大部分荒废,明太祖即 祖即位时命户部到浙 赋无准,国初兵荒之后,民
占有土地数目,按田亩多少 位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 西核定田亩数,按田亩 无定居,耕家尽废,粮饷匮
收税,清查出许多豪强地主 恢复农田。1.免除三年的 收税(2)在中原命省臣 乏。
隐瞒的土地。(2)召募农民 徭役,农民已经耕种的田 议按人口分给田地(3)
开垦荒地,免除三年租税。 地归农民所有,使得垦田 北方近城地方,召人耕
(3)命令各地驻军屯田。 数目增加,明太祖说:“天 种免征三年租税,提高
下财力困乏”,“好比新树不 劳动人民积极性(4)命
可摇根,小鸟不可拔羽”。 将兵也屯田,士兵平时
2.实行驻军屯粮。3.推广 种田,有战争时打仗。
植棉,注意兴修水利4.同
时查出地方隐瞒的土地,
按土地的实有数目纳税。 简评 理解、分析题意正确;筛 理解分析题意基本正确, 审题基本正确;主要要 理解题意错误,筛选材料
选材料得当、全面;表述 但筛选材料不当,并有遗 点基本列出;但理解题 错误。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 缺;某些概念错误;随意 文粗率,随意窜解取舍
增添材料,可谓背书典型; 遗缺重要内容;行文多
行文表述罗嗦,错别字。 有不当,符号、标点错
乱。 问题3 ③明朝初年,明太祖恢复农 ③由于明太祖统治之前, ③这种做法是历朝历代 ③要使生产发展,社会进
业生产的措施促进了各地 体会了农民的苦衷,并且 刚刚任统治者(皇帝)采 步,必须统一,必须有一个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 为人民着想,也是当时人 取的必要经济措施,只有 安定的社会局面,使农民
发展,同时也缓和了阶级矛 们心目中盼望已久的带头 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有 能从事农业及各种领域的
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明初 人,能使人们过上太平日 利措施,会使经济繁荣, 生产,土地是国之根本,国
经济的发展,也是人民辛勤 子,能幸福生活,这样才能 人口增殖,国力昌盛,会 家的根基,国不能乱,地要
劳动的结果。 统治地位长久,明太祖也 受到人们的好评。 充分利用,搞活发展,古往
完全算上是英明的君主。 今来千年不变的话题。 简评 能据题意作出正确分析和 立论观战不确,不能运用 审题不当,未能紧扣题意 审题不当,表述紊乱,废话、
评价,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回答;立论,观点不确,不 空话太多。
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 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
分析问题,立论准确、全面 价历史人物;表述罗嗦、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行文表述清楚,但稍欠简 废话多、错别字。 分析问题;表述不当,套话
洁。 多、错别字。 -------------------------------------------------------------------------------------------------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考生在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审题判断能力差。例如丁卷,不能根据所给材料和题意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回答。值得注意的是, 像丁卷这样的答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突出反映了有相当考生在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2.阅读理解能力差。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材料题最突出的测试功能之一。尤其是有关中国古代 史方面的材料题。考生要通过的第一关就是扫除文字障碍,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题意和作答。可惜的是,广大 考生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少缺陷。其表现为:(1)读不懂原文。例如丙卷对第2问的回答。材料二中有一句关 键语:“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寄。”由于丙卷读不懂原文,略去不答,因而 不能将这一符合题意的重要材料筛选出来,失去重要的得分点。(2)阅读粗率。例如材料二中:“明太祖即 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这分明是两句话,而丙卷阅 读粗率,把两句话窜解为一句话,答成:“明太祖即位时命户部到浙西核定田亩数”,与原文发生严重偏差。 从答题的角度讲,又失去了“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这样一条更为重要的有效信息。(3)对原文随意取舍 。材料二原文:“……又以中原田多芜,命省臣议,计民授田。……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 ,蔬地二亩,免租三年。”而丙卷答成:“在中原命省臣议按人口分给田地”,“北方近城地方,召人耕种免 征三年租税”。对原文理解既不准确,又随意弃舍原文中的关键词(“田多芜”、“地多不治”)。因而得不 出“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等类似的正确结论。(4)概念混淆。例如乙卷对第2问的回答,把“屯田”写 成“屯粮”,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概念。
3.分析归纳能力差。分析和归纳能力欠缺,这是历年高考历史中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具体到 本题,则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1)不会分析问题。例如丁卷的答题。(2)缺乏独立思考。例如乙卷对第 2问的回答。虽然该卷答题的部分内容符合参考答案的要求,但却不是考生认真分析题意和独立思考的结果。 拿该卷答题和课本对照一下,就会发现,乙卷几乎是在“背书”!这就突出暴露出一个问题:即考生在迁移知 识能力上有很大缺陷,对学过的知识不能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指题目要求),作出有选择地移取,而是“眉毛 胡子一把抓”,造成赘答。如,乙卷答题中竟出现了“推广植棉”、“注意兴修水利”等材料原文中并未出现 的内容,而材料中所寓含的“政府鼓励农民开荒”等关键内容,在答题中却没有反映。退一步说,如果针对题 意要求去“背书”,也算一招,但乙卷即使“背书”也背错了词句,例如该卷引用的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员之语 。乙卷暴露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死记硬背是广大考生“通病”,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亟于解 决的问题。(3)归纳能力欠缺。例如乙卷对第一问的回答。按材料一提供的“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一组数 据分析,只能归纳出“政府收入增加”这一结论。可乙卷归纳出“政府官仓粮食丰裕”;丙卷得出“粮食的增 收,国力昌盛”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不准确的。甲卷虽然对材料一提供的各组数据分析归纳不错,但也未得 出“农业得到发展”等类似的根本性结论。可见广大考生在较高层次能力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或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差。按《考试说明》规定, 考生应具有初步理解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但 是,通观上述四例答题,除了甲卷在这方面的做得较好外,其余三卷均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是:(1)不 能正确理解和说明现象和本质之间或效果和动机之间的辩证关系;(2)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群体和个人在历 史中的作用的辩证关系。例如,乙卷在答题中,虽然能够指出明太祖的一些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却不 能从“农业发展”这一现象中进一步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明太祖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 和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明太祖)为人民着想,也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盼望已久的 带头人”。这一结论不仅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也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它夸大了明太祖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没有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3)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个别和一般之间或 个性和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两卷,不是根据所给材料,对明太祖的农业政策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是 把明太祖的这些措施,任意加到“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头上,企图用“个性”去说明“共性”,违背了辩证 唯物主义原则;同时,这种不顾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也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5.表述能力差。表述能力是每个考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但许多考生在这方面却很欠缺。表现在: (1)表述紊乱,词不达意,另罗嗦重复。(2)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答题序号错乱。(3)不是根据 题意要求,切实作答,而是大讲虚话、套话。
以上缺陷,在乙、丙、丁三卷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今年中考理综试题总体来说注重了对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理解和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避免了死记硬背。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怪”的原则,在注重考查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今年中考理综试题对毕业生来讲难度不大,可能这也是每个考生的感觉。特别是物理试题,没有出现难题、偏题,与我们复习的思路基本一致。
二、试卷的结构及变化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非选择题分填空、简答题;作图、实验题和计算题三部分。与前几年比较变化较大的是取消了多选题,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还有几处发生了变化,单选题中取消了化学题的每小题1分;填空、简答题物理试题没有严格采用每小题2分;作图、实验题增加了化学试题。
试题总分120分,其中物理61分;化学37分;综合22分。
选择题(46分)其中1—6化学12分;7—15综合18分;16—23物理16分。
填空、简答题:24—28物理15分;29综合4分;30—31化学7分。
作图、实验题:32—35物理17分;36—38化学14分。
计算题:39化学4分;40—41物理13分。
三、试题的主要特点及体现的学科思想
命题突出学科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题目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实际背景,充分体现对学生素质的考查,命题充分体现中考服从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对今后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根据这些试题分值变化,很明显能看出今年的理综试卷明显增加了物理分值(2004年55分),降低了综合题分值(2004年30分),这与2005年中考研讨会上专家的估计是完全符合的。
今年大家感觉试题比较简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验题难度的降低。实验题要求在熟悉课本实验的原理、器材、方法的基础上,突破框框、更新方法、更新器材,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特别是根据实验信息来进行试验设计,试卷中基本没有涉及,这大大降低了试验的难度。
总之,整套试卷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套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小到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大到高科技的前沿知识。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学科,关注宽广的人文背景。
联系生活:如估算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需要同学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P=UI进行判断;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磁悬浮列车(25题))、照相机原理(24题)、环境保护问题(8、29题)、科技技术造成负面效应等(8题)。
四、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紧扣课本,复习所有的知识
通过认真阅读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类,切实弄懂每个知识点,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还要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怎样在习题中体现出来的,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既能掌握教材知识,又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锻炼思维,消化所学的知识
初中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创设物理模型的方法(如:杠杆),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如:等效电阻),比值法等等。因此在解一定量的习题的前提下,对相同类型的习题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三)关注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因此在复习时对一些热点问题应有所侧重。
(四)加强实验探究,突出实验过程、方法和科学精神
给学生一些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分析所给的数据得出结论,结论可能是学生初中物理中没有学到的,对学生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五)关注信息题和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体现在学生能从材料中展开思想、放开思想去发散、去发现、去创新,应用物理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有较高的要求。
五、试题对教学的启示及今后复习的方向
通过对今年中考试题的仔细分析,从中获益很多。更主要的是它为我们今后的备考指明了方向。
(一)正确理解复习的重要性
考前复习,一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二是弥补过去学习中的漏洞,三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中较易和中等题占80%,对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个知识点做充分、细致的复习,会取得更大的收获。部分学生通过考前复习,中考能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二)复习要分阶段有序进行
1、要紧扣大纲、教材,抓好基础知识
在复习时一定要明确大纲的范围,并且在复习时要紧抓教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教材中的原题或在其基础上加以改变的题型非常多)。抓基本,就是要看清教材内容,看清教材中的每个学生实验,看清教材中的每个图形、图表。注意不可忽视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现在的中考试题是题小、题多、题量覆盖面广),注意教材中的公式推导,注意教材中分析例题的方法和过程,注意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注意教材每章后面提出的“学到了什么”。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有系统、有重点的进行复习,以基础知识训练为主,对容易混淆和发生错误的问题以及知识的交叉点,要着重进行复习、讲解和训练;并应给学生一个知识结构,即知识的网络。我们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建立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不能将知识割裂成为一堆毫不相干的零碎知识。学生要在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基础知识的复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基础知识复习好,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题能力,所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扎实。
2、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复习
以初中物理各知识点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理解和综合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各省中考命题的重点,一般我省物理中考命题中这类命题约占总分的40%左右,并且中等难度以上的命题基本上全是这类习题。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的复习应是我们指导学生复习的重点,也是中考复习的难点。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我的体会主要是两点:一是“准”;二是“精”。
“准”指的是物理学科内容易出现综合部分的各个知识点把握的要准;中考命题中综合部分命题的范围及方向要把握的准。“精”指的是在“准”的基础上要精讲精练,尤其是对于重点习题、难点习题、热点习题、学生易混淆习题(如:惯性和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一定要有针对性精讲精练,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3、专题复习
由于中考命题的题型是保持稳定的,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部分专题复习。例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等。
实验专题,要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化,形成不同形式的探究性实验或开放性实验。
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前半期学习成果的考核,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才能了解考试方向和难度等,因此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十分有必要。下面将本次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质量分析分享给同学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共分四部分,共100分.填空题12道共30分;其中选择题10道共30分;作图两道共6分;实验探究2道共19分;综合应用题2道共15分。
试题特点
(1)本卷考查的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二至十九章,包含分子运动、内能与热机、电路、等初中物理主要的热学和电学部分 。涵盖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简单的静电知识,简单的电路问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问题,可以说,凡是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考查,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
(2)试卷整体偏易。基础题占的比例较大,有七十多分的基础题。其余的是中等或偏难题,需要进行多次的分析判断或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大多数题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第1、2、3、4、5、8、9、13、17、19、21、24、26、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理现象与要考查的知识有机的溶为一体,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判断、识别、说明,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同时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进行了检测。
(4)实验探究的考查较侧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估。如26题中指出本实验计算热值的不足之处
二、学生得失分原因分析
1、从成绩来看,及格人数较多,我所教的九(2)班平均分42.6;九(3)班平均分44.8九(3)班平均分41.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试题难度较小,简单题目占比较大,并且考试时间比较充足。但是优秀人数和特优人数较少,原因是本学期处在不停地赶进度中,新知识学习以后学生消化巩固的时间不够,更谈不上升华,这导致一些学生看到稍有难度的题目,特别是一些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时,茫然得很,不知道用哪些知识来解答,有些题目即使解答出来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教学中的不足。在授新课时,我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此之后没有及时地将这些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物理规律,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断,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在巩固知识阶段,由于急进心理,误判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训练过多,中难度题训练较多,难题训练较少,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由于不会做题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从各题得分的情况看, 失分最严重的是第6、9、14、20、22、24、26、27、29题。9(2)题对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学生记忆不牢固,因此出错较多。14题中学生对题中情景描述和选项不能合理对应。22题出错较多,反映出学生对内能,热量和温度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24题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没有标出电流方向。26题,学生对于热值和比热容以及效率的认识不到位,失分较多。第29题,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算错误二是将功率错算为效率,三是对热机的效率为30%运用出错。
三、后期教学措施
1、在新授课中把握好基础知识教学。 理解基本概念 ,深入了解,知道概念产生的原因,如内能、比热容,热值,抓住关键词,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明白物理意义,正确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如热量、效率, 弄懂概念对应下的公式,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理解基本公式, 感受物理量的单位 , 记熟每个公式里每一个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单位间的进率,弄清公式里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抓住了性质方面的规定,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值方面的规定,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训练中要切实落实好基础知识 。平时的训练题不要追求新、奇、深,应当以学生常见的、易于理解的题为主 。训练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最初阶段以一步计算和一步分析题为主,可以出现少量的二步计算和分析题,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有一到两个稍复杂的题目,把基础题做就熟练后再进行多步计算和分析题训练。用这种逐步升级的方式夯实基础。另外,还要联系生活生产现象 培养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练习时还要加强学生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实验题语言叙述的严密性。
3、加强能力的培养.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注意防止把方法和能力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向学生灌输,这种作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公式和图象的物理意义,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既重视定量计算,也重视定性和定量分析。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物理过程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学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统计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已使用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于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于青海、、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单独命题的北京卷是第6年使用,天津卷是第7年,重庆卷则是第10年使用,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只适用于各自地区。
1.试卷结构(表1)
2.知识能力
说明:“四项能力”要求分别为A表示获取和解读信息;B表示调动和运用知识;C表示描述和阐释事物;D表示论证和探讨问题。
自然地理与地图(表2)
人文地理(表3)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表4)
选做部分(表5)
3.热点情景
统计梳理(表6)
解读分析
2015年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突出关注重大社会热点,时代、生活气息浓郁。
热点共性:①素材选取多为重大社会议题,如城市问题,资源、能源问题;②近期社会热点,如高铁出海、中非合作、路带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电子商务等着重考查;③极端天气中的台风、沙尘暴问题连续、多地出现,显示其成为天气、气候这一主干知识的重要素材,应引起重视。以上共性,显示高考命题对社会热点并不回避,而是主动挖掘命题素材,体现高考命题选材鲜活的一面。
热点差异:①全国卷Ⅰ对热点考查以隐形考查为主,如城市问题、水源问题、工程建设,此特点与2014年一脉相承,需引起重视;②京津卷热点多选本地重大热点事件,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如北京的重大会议、活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③重庆卷对国际议题关注较多。
4.图表呈现
三年五套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说明:复合图拆分统计、去重合计)(表7)
选图、用图规律、趋势解读(表8)
深度剖析、引领教学
纵观近三年、横比此五套试卷,全国卷Ⅰ在选图、用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成熟度高。鉴于2016年起绝大多数省区将采用全国卷,深度剖析其选图、用图规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1)新颖景观图开篇。切合社会热点、考查背后原理成为趋势。如2014年选取太阳能电站景观图,2015年选取城市雨水花园景观图。
(2)区域选图重特色。如2014年选取新疆吐鲁番附近区域、错那湖附近区域、中东沙特区域,2015年选取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些区域要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要么区域的事物有较大变化,均可提供丰富的命题素材。
(3)光照图淡化。以置于区域图中结合经纬网等信息考查为主。
(4)图表信息挖掘深。2015年全国卷Ⅰ在用图数量、方式上具有一个区别其它区域的鲜明特色,即选择题一图均是三问(最后一题,题量所限除外)。其它则多一问、两问。一图三问,考查的角度、内容更多,对图表信息挖掘更深入。如图1城市雨水花园结构图,分别考查了目的、作用、功能等;图2纽芬兰甘德机场图则考查了区位及变化原因,并跳脱开去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图3渤海年均气温图考查了海冰的厚度、资源分布及开发等内容。这要求在迎考复习中,对于图示的判读练习不可浅尝辄止,要尽可能深入、全面地挖掘图表信息,这也是高考命题区分度的要求。
二、总体特点
1.依纲靠标,紧扣主干,自然人文人地协调
从五套高考试题考点统计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地理与地图、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没有离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紧扣主干知识。全国卷Ⅰ、Ⅱ、天津卷涉及地球和地图内容。全国卷Ⅰ继续弱化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而其它四套试题中均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度设计高低不一,天津卷和重庆卷难度较高,但整体趋向难度降低。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考查的比例,全国卷Ⅰ的选择题是36∶8,综合题是40∶16,整体是76∶24,自然地理内容是人文地理内容的三倍多。全国卷Ⅱ的选择题是28∶16,综合题大致是28∶28,整体是56∶44,自然地理内容比人文地理内容稍多。北京卷的选择题是24∶20,综合题是14∶42,整体是38∶62,人文地理内容是自然地理内容的近两倍。天津卷的选择题是32∶12,综合题是17∶49,整体是49∶51,基本均衡。重庆卷的选择题是20∶28,综合题是25∶27,整体是45∶55,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综上所述,全国卷Ⅰ、Ⅱ自然地理内容多于人文地理内容,北京、天津、重庆卷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
2.彰显特色,以点带面,学科主线不偏不倚
综合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或现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即整体性。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它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这一特征在综合题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全国卷Ⅰ36题,考查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又分析卤虫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对卤虫捕捞业的展望。
区域性。地理综合体千差万别,地理学科的内容离不开各个具体的区域,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及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全国卷Ⅱ36题选定区域是非洲尼日利亚,考查了铁路网特点及作用、布局特点、沿海气候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铁路建设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影响等。
空间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空间是一个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空间性指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三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方面。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位置;继而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
动态性。现存的地理事物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应随时留心它的时空变化。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并放到一定的空间中研究,是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如全国卷Ⅰ10~11题,考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推测淤积和侵蚀的先后顺序和黄河流域降水、入海年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农业灌溉面积等变化。
试题用自然和人文两条腿走路,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深刻落实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偏不倚。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全国卷Ⅰ37题青藏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影响及对策;43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北京卷36题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张家口发展新能源的地理条件;天津卷13题南方丝绸之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3.关注社会,稳中求新,生活有用终身发展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高考试题更是引导师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体验,反映时代特征,彰显人文关怀,这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天津卷13题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选线的影响因素,铁路、公路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积极影响及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北京卷40题选取丝绸之路上尼罗河沿岸和我国南疆的绿洲农业,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及其优势自然条件。如“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卷36题以北京与河北张家口为依托,考查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影响、产业合作与发展(葡萄酒),共办赛事(冬奥会)、区际联系(能源调整)。天津卷12题围绕“合作”分别考查古都的分布及形成基础、河北钢铁工业调整的目的、天津旅游发展的条件。再如北京卷6~8题取材APEC会议期间的放假旅游,考查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的影响、旅游资源多样性分析和放假期间各地的地理现象;11题以“城市牵挂”切入考查武汉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地域差异,给人感觉生活就在身边。全国卷Ⅰ1~3题考查“雨水花园”的结构和功能,全国卷Ⅰ、Ⅱ的选做题考查旅游、灾害和环境保护,更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应用。
三、教学启示
解读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可见如下特点非常突出:一是内容上回归区域的趋势加强;二是图表考查深度增加;三是以景观图为载体,重视其背后原理的探究;四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成为命题的重要情景;五是复杂的或局部的光照图等已基本不再考查。这种命题规律、趋势,对今后的教与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师生应适应这种变化,顺应这种潮流。
1.回归区域
从五套试卷的统计看,区域图占绝对比重,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而统计图、等值线图、光照图等趋于减少。图表是载体,区域图增多意味着对区域的关注增多,也表明高考命题的趋势是进一步重视将自然、人文地理及可持续发展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考查。
重点区域重点研究
(1)重点区域及选取标准。从全国及京津渝5套试卷看,所考查区域多为常见的重点区域,如全国卷的美国西部地区(大盐湖)、北大西洋海域、青藏地区、北非西海岸地区、美国五大湖区域、河套平原地区,京津卷的京津地区,重庆卷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这些区域都是历年考查的重点。
解读以上区域,可见高考命题对于区域选择有两个特点较为突出:一是所选区域地理要素集中,便于综合考查;二是所选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便于深入考查。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发现高大的山地、典型的河湖、复杂的海域、独特的岛屿是命题人青睐的重中之重。
(2)区域复习方法及策略。首先是整合。即要梳理考查过的重点区域,分析其考查方式。以此为依据,推及哪些区域可能考查、如何考查,又如何应对。对于已经考查的区域,还有哪些点是没有考查而将会考查的。梳理、整合是为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见招拆招,疲于应对。
其次是解剖。可能考查的区域众多,不能一一兼顾,故需择其最典型的区域进行深入解剖式复习,在“透”字上做文章。
关注区域特色地理事物
区域的特色农产品、独特生物等是区域地理环境的反映,是命题的重要抓手。以全国卷为例,从2013年尼罗河的鲈鱼、西南地区的速生桉,到2014年科隆岛上的企鹅、鼠蜥,到2015年大盐湖的卤虫等,即为体现。
宏观上不割裂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注重以区域为载体,整合式复习。把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原理放到区域中去运用、检验,回归地理学科区域性的本质属性。具体上,对重点区域要进行小切口、精研究(所选区域要小、要典型,研究要深、要透)的解剖式复习,对区域要吃透、挖深。
2.深挖图表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为提高试题区分度,在图表考查上呈现出拓广度、挖深度的特点。这要求在日常教、学、练中,不迷信成品题的权威,不止步于对一图一题的理解,不满足于对题目的正确解答。对高质量的图表,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跳脱出原题设定的试题情景,进一步挖掘试题信息及可能的命题方向,方能跳出题海、决胜高考。
2014年全国卷Ⅰ的太阳能电站、Ⅱ的握手楼,2015年全国卷Ⅰ的城市雨水花园、青藏铁路热棒等均为景观图。这些新颖的地理景观,要么深刻反映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点,要么背后隐藏着地理原理,是地理环境、地理原理的直观体现、映照,是地理命题的重要抓手、切入点。在教与学中,要善于寻找、剖析此类景观,探寻其反映的地理特征、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等,学会运用所学去迁移解读。
3.关注重大热点
从五套试卷看,高铁出海、中非合作、一带一路、重要会议等,多卷多次考查。这些事关国际民生的重大热点,深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等,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丰富的情景。
对热点的关注,一要注意科学筛选,选取与地理学科特点(区域性、系统性、边缘性)紧密相关,能深刻反映区域自然、人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重大热点。二要注意以地理眼去审视、剖析热点。不可过多关注热点本身,应以热点为切入点,将热点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剖析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明晰热点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将书外之热点与书中之原理紧密结合。
4.淡化复杂光照图判读
从五套试卷看,对地球运动的考查,题量、题型、考查方式基本成熟。单纯的光照图判读基本回避,将地球运动知识置于选择题区域图中的最后一题,多结合经纬度等信息,以时间为切入点,考查时间计算、经纬网图判读等。
【关键词】高考;物理实验;复习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因此,高考十分注重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笔者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物理实验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工作有所帮助。
一、《考试大纲》对实验考查的要求
(1)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2)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特点
(一)实验题所占的分值比例较稳定
近五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分值除了2012年是17分外,其余年份均是18分,占物理总分的15%。均为一小一大(题目分值与知识容量设置大小)的格局,其中第22题除了2009年是8分外,其余年份都是6分,属于“小实验”,2009、2012和2013年考的都是电学实验,2010年考的是力学实验,2011年考的是热学实验。第23题2009年是10分,2012年是11分,其余年份均是12分,属于“大实验”,2009、2012和2013年考的都是力学实验,2010和2011年考的都是电学实验。从命题规律来分析,2014年高考将沿袭往年力、电实验的搭配,且第22题考查力学实验,第23题考查电学实验的几率相对较大。
(二)注重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所以高考几乎年年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特别是对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多用电表的正确读数高考经常考。如2009年考查了游标卡尺的读数;2010年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2011年考查了多用电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的读数;2012年考查了米尺的读数。
(三)重视实验操作步骤的考查
高考有些实验题直接出自课本实验,考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2011年的“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给出了五个实验步骤,要求写出正确的顺序;2012年的“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和2012年的“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则要求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有些实验题则是源于教材,如2009年的“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要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还要写出用多用表检测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四)注重实验电路的连接和设计
近五年,每年都有一道电学实验题,多数考查到了实物连线。如2010年的“测量电流表的实际量程”,给出了电路图,要求在实物图上画出连线;2013年的“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则没有给出电路图,要求用实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而2012年高考的电学实验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设计电路图,画出黑箱中的电阻连接方式,得分率很低。
(五)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用得较多的是图像法,因为其比较直观、形象、误差小,由图线能够快捷地得出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这类实验题会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图线画出后,可以用图线与坐标轴上的截距、图线的斜率或者用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相应物理量。如2012年“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如果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质量m为横坐标,连接各数据点后得到一条曲线,就不好下结论了;但如果以1/m为横坐标,则可以化曲为直,画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从而根据图线上的斜率k、截距b求出小车的质量和受到的拉力。
(六)注重实验的创新
目前高考中的物理实验题,与我们课本上实验一模一样的其实很少,但大都是源于教材,只是稍有变化,或者根本就不是课本中的特定实验,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要通过解读物理原理的新颖实验。因为只有创新,试题才有魅力;也只有变化,才能永葆实验考核的活力。对于这些实验题,好多同学解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其最主要的原因往往与没有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有关。如2013年的“测量小物块与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这个实验显然经过了命题专家精心设计,是一道很优秀的力学实验题。该题用到的知识和方法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的分解、滑动摩擦定律和动能定理等,原理清晰,过程也不复杂,难度其实不大。
三、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策略
(一)第一轮复习时就要落实好实验复习
从每年学生高考的实际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一般都不高,不少老师干脆把实验安排在二轮复习时再讲解。实际上,物理实验与其相关的知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该穿插实验,做到实验复习与相关知识同步进行,这样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这一阶段要加强对基本仪器的复习。要求掌握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学生必须了解基本仪器的构造,熟悉基本仪器主要部分的名称、明确其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对测量结果进行读数。
对考纲要求的每一个实验,复习时应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逐一落实,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误差分析等详细复习。对典型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也应了解其实验目的、原理、装置、现象和结论,因为高考实验题会向演示实验和小实验拓展延伸。
(二)第二轮复习时要做好实验专题复习
该阶段应进行实验的系统总结和归类。总结时,可以将物理实验按实验仪器相似的、实验方法相似的、数据处理方法相似的等等来整理分类。例如,通过打点计时器,利用纸带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定动摩擦因数、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又比如,在教材中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平均值法(如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法(如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比较法(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列表法(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描迹法(如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等。同一个实验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可以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等方法。只有通过实验总结,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有助于形成全面的实验技能。
(三)重视实验操作,高考前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做一做
许多老师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视频),看实验(视频)不如讲实验”,很少做实验,以至于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学生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目前的高考,实验题虽然想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局限于笔试,也只能出一些与实际操作相近的题目。因此,在高考前一个月,最好开放实验室,把各个实验的仪器摆放出来,让学生再做一做课本中的基础实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待实验仅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不行的。必须理解实验原理,活化实验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 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卷较之往年来说考查的知识点更加的具体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更加的贴近生活、更加的实用,虽然试题涉及的面比较广,但是更加注重具体知识的考查,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综合来说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在全国来说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9个选择题中,涉及了速度、电阻、力、磁场等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可见该高考试卷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另外,如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的第10题,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电阻”的知识点,但是该题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考查,可以非常形象的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检测出来,真正的将学生物理综合知识进行了检测.第10题的原题为: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图1所示部件( ).
(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经在图中标示出……由此可推断电路中( )出现了( ).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电路方面的知识,针对电阻这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查,对于学生电路方面 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体现了新课标改革对于高考的要求.解决这道题首先我们应该自己观察图,弄清楚电路中电阻的位置以及作用甚至是电阻作用的原理,然后弄清楚图表中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工作的原理.然后根据我们平时所学的电路方面的知识,以及平时我们动手操作类似电路时的要点进行思考,然后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电路不同设备之间的关系,然后这道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道题用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发挥,但是对于考生还是可以分出一定的层次,以管窥豹,可见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的一般特点.
2 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较之往年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的深入推行,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都有了一定的转移,高中物理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卷较之往年来说更加的注重实验探究、创新以及迁移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中的4题,7题,9题以及非选择题中的11题,12题等都对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查.
例如,2014年新课标江苏卷物理高考试题第11题,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创新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原题为: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原则.
(1)实验记录纸如图3所示O点为……,根据图中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如图4所示,……Fa,Fb的大小关系为(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果有哪些?
这道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平时的探究能力,这道题的难度有些偏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平时的学习态度等等都可以进行考查.本题选取了我们物理课上早已经知道的定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原则,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拿出小明探究这个定理的案例,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这个探究试验,并且针对探究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可以说仅仅是一道题,却考查了学生物理探究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平时针对物理探究的能力.
解决这道题首先我们只有反复读题了解小明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的思路,只有明白了小明的思路,理解了小明的思路,学生才可以放弃小明的思路,真正的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自己进行探究,这样我们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主动权,然后利用我们平时学习到的有关“力”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题.对于第一小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考查了学生“合力”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比较基础的.第二小题虽然只是一个小的填空,但是我们只有真正的弄懂第二小题中小明的疑问,然后根据自己进行探究的思路,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吃透这个题,并且我们可以借助小明进行探究的思路,以及图标中所涉及的信息,检查自己的探究思路,不断地完善自己探究过程,然
后为第三小题做准备.总之,这道题看起来简简单单,问题设置也比较有梯度,但却是层层递进.并且考查了学生整个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平时真实地物理探究能力可以进行充分的考查.
3 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较之往年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物理这个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学科,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2014年江苏卷高考物理试题中2题,5题,8题以及第四题计算题等都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所涉及.
例如,2014年新课标江苏卷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第四大题中的第1小题充分体现了数学能力对于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原题为:如图6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为g,求:(1)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注重基础,关注与化学科有关的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以及化学实验和探究等学习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高三复习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命题遵循考纲,依据教材,并对以往高考题有所回归。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关注与化学科有关的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以及化学实验和探究等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今年试题的命题形式与前几年相同,仍为“7+3+1/3”,即7道选择题(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三道选考题(三选一,各15分)。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
一、客观题(7~13题)
在今年的客^题命题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近两年客观题第7题的命题更偏向常识性问题的深度考查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2015与2016年客观题第7题的命题不再像以往将四个关系不大的问题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常识性知识覆盖面的考查题。取而代之的是对某个热点常识性问题的深入考查,2015年对食品干燥剂知识的考查以及2016年对燃料相关知识的考查皆是如此。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学生除了要注重常识性知识积累的数量,更应对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命题对往年考题的回归现象频有出现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
[(2016全国Ⅱ)10.分子式为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2010新课标)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2016 全国Ⅱ)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 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2H2O =Mg(OH)2+H2\&(2014 福建)11.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AgCl +e-= 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2016年客观题第10题是2010年第8题的延续,旨在考查学生对二取代烷烃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第11题电化学与2014年福建理综11题一致,皆考查了Ag/AgCl电极的使用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这种试题回归现象,表明了筛选出命题理念较新、思路相近、难度相当的其他省份高考真题并加以精讲精练,在高三阶段的复习中仍为重中之重。
二、必考题(26~28题)
26题以肼(N2H4)为考题载体,主要考查了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电离平衡常数、盖斯定律、元素化合物计算、实验现象预测以及药品评价等方面问题。其中(5)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以及评述工业因何选择肼作为除氧剂是本题的难点,要求学生要对相应反应原理以及金属的腐蚀条件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才能正确作答。今年较之前相比,26题考查的知识点更为全面、细致,很好地评测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7题客观看,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适中,属于常规问题考查。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很多老师在选修四的教学中从未提及“热力学”与“动力学”这两个在化学反应原理上很重要的名词,所以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本题第一问答题角度的选择上并不十分明晰;二是(1)最后一问中,对于如何提高反应的专一性,应该说我们很多老师也是不明晰的,大多数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并没有利用催化剂与底物形成特殊空间结构的中间体,从而使反应靶点变得单一、突出这样的概念,所以,此空正答率较低,往往都选择了从温度或压强角度去作答。
28题较往年实验题难度略有下降,它综合考查了离子检验、溶液的配制、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水解等知识点的应用,与往年实验题不同的是将装置仪器等问题巧妙地藏在问题中:如(3)煤油的作用。这也符合了我们考前复习时一再强调提醒学生注重细节、注重容易忽略的基础知识点的积累;再如本题(5)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而不是马上产生气泡,顺其自然地应想到产生了某反应的催化剂,再结合题意,就可得出答案。
三、选考题(36~38题)
36.选修2化学与技术
本题较前两年没有较大变动,中规中矩。
37.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题命制与往年非常相似,其中第二章知识考查所占比例最大,占2/3左右,较难为(3),阐述电力能相对大小的成因,看似考查电力能相关知识,实则考查学生对量子力学中三种“优势结构”的理解,综合评测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相对难度较大。
3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整体比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无论是正向分析或逆向分析,都能够快速推出所有物质。唯一的难点在最后,学生在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很容易忘记“碳碳双键不能直接连氧原子”的限制,但如果平时注重细节、复习到位,此题是容易得满分的。
综上,从2016年化学主观题命题特点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试题范围的划定与命制,均是平时高频出现、反复强调的问题。另外,今年取消了合成工艺流程题,进一步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②从主观分析问题的比重较往年明显增大可以看出,试题从测重考查知识的掌握精度,转向测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特定情境中的迁移与再处理。
③延续去年的风格,对用方程式描述反应原理的考查仍为重点中之重点。
④命题更细腻,承接度更好,无偏、难、怪题出现,客观公平地考查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完备程度与综合能力。
一、试卷基本情况、试卷题型结构和分值
1.必考选择题结构和分值
二、2013年地理高考试卷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有下降的趋势。已经有三年地球运动“日照图”“瓶颈”题没有出现。气候类和洋流类等自然地理部分也没有出现较难的题。
2.每题必有图,以图为载体。
3.等值线方面的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出现了,今后复习和辅导中还要重视。
4.人文地理分值所占比重大大下降,自然地理分值大幅提升,给以后的复习重点增加了不确定性。
5.“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等部分成为今年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重点
6.以往命题的重点部分,如地球运动,今年命题范围没有涉及。天气、自然带、人口、等值线、气候、工业、农业、城市仍然是重点考查对象。
三、今后高三复习的建议
1.继续加大训练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加大训练区位、原因、特征、影响、条件、措施、意义、变化,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常见中心词的训练力度。
2.继续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
高考每年都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果区域地理基础不牢固,地理就考不了高分,甚至得分将很低。区域地理部分应继续关注该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答题才能得心应手。
3.三年来地球运动未命题应该理解为一个特例,而不能作为今后地理备考复习的指导方向。
4.今后自然地理(等高线、天气系统、气候、洋流、河流)和人文地理(人口、工业、农业、交通、城市)部分的命题有继续出现的可能性。
5.应继续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训练。
6.应继续训练地理开放性题型。
7.指导学生归纳答题方法、答题模式,规范专业术语,学会套“模式”。
关键词:高考;压轴题;解法分析;教学启示
2014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压轴题如下:
设实数c>0,整数p>1,n∈N*.
(Ⅰ)证明:当x>-1且x≠0时,(1+x)p>1+px;
(Ⅱ)数列{an}满足a1>c ,an+1= ・an+ a ,证明:an>an+1>c .
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考查递推公式、二项式展开、导数、不等式的性质、数学归纳法、放缩法等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考查推理证明、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思维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笔者有幸参与了今年的安徽高考阅卷工作,以下就安徽卷理科第21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斧正.
解法分析
第(Ⅰ)问
解法1:数学归纳法:①当p=2时,(1+x)2=1+2x+x2>1+2x,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p=k(k≥2,k∈N*)时,不等式(1+x)k>1+kx成立,
当p=k+1时,(1+x)k+1=(1+x)(1+x)k>(1+x)(1+kx)=1+(1+k)x+kx2>1+(1+k)x,
所以p=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①②知,当x>-1且x≠0时,对于一切整数p>1,不等式(1+x)p>1+px成立.
解法2:构造函数f(x)=(1+x)p-(1+px),则f′(x)=p(1+x)p-1-p.
易知,当x∈(-1,0),f ′(x)<0;x∈(0,+∞),f ′(x)>0,
故:当x>-1且x≠0时,f(x)>f(0)=0,即(1+x)p>1+px.
解法3:令ap= ,由ap+1-ap=…= <0.
所以数列{ap}单调递减. 因为p>1,n∈N*,故ap
又(1+x)p>0,从而得(1+x)p>1+px.
解法4:利用均值不等式
由已知x>-1且x≠0且知1+x>0且1+x≠1,由均值不等式得,
(1+x)p+ >p =p+px,
从而得(1+x)p>1+px.
点评:前两种方法属通法,易想易做,方法3新颖别致,美不胜收,方法4运用均值不等式巧妙大气,浑然天成. 法2与法3同为构造法,然而所选主元不同,前者以x为主元,构造函数,后者以p为主元,构造数列. 一道小题,四种方法,沟通了函数、数列、不等式及数学归纳法等重点数学知识和方法.
第(Ⅱ)问?摇
解法1: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c .
①当n=1时a1>c 成立;
②假设n=k(k≥1,k∈Z)时,ak>c 成立,
由an+1= an+ a ,易知an>0,n∈N*,?摇
则n=k+1时, = + a =1+ -1.
由ak>c >0,得-1<- < -1<0,由(Ⅰ)中的结论得
=1+ -1 >1+p・ -1= .
因此a >c,即ak+1>c .
所以n=k+1时,不等式an>c 也成立.
综合①②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c 成立.
再由 =1+ -1可得 <1,即an+1
综上所述an>an+1>c ,n∈N*.?摇
点评:本解法的关键是灵活利用第(Ⅰ)问的结论,把p次幂式放缩、降次转化,对考生思维水平及新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解法2:设f(x)= x+ x1-p,x≥c ,则xp≥c,并且f ′(x)= + (1-p)x-p= ・1- ,知f(x)在[c ,+∞)上单调递增. 因而当x>c 时,f(x)>f(c )=c .
(1)当n=1时,由a1>c ,c>0得a >c,
所以a2= a1+ a =a11+ ・ -1)c ,
从而a1>a2>c . 故当n=1时,不等式an>an+1>c 成立.
(2)假设当n=k(k≥1,k∈N*)时,不等式ak>ak+1>c 成立,则
当n=k+1时,f(ak)>f(ak+1)>f(c ),即有ak+1>ak+2>c .
所以当n=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an+1>c 成立.
点评:本解法关键在于构造函数f(x)= x+ x1-p,x≥c ,利用函数f(x)的单调性和不动点,有一定的技巧性.
解法3:先证有界性,再证单调性
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c .
(1)当n=1时a1>c 成立;
(2)假设n=k(k≥1,k∈Z)时,ak>c 成立,
由an+1= an+ a 易知an>0,n∈N*,
则n=k+1时,ak+1= ak+ a = ≥ =c . 当且仅当ak=c 取等号,因为ak>c ,所以ak+1>c .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c 成立.
再证单调性(利用结论an>c ).
作差an+1-an=- an+ <- c - =0,所以an+1
综上所述,an>an+1>c ,,n∈N*.
点评:该解法涉及多元均值不等式,用到课本中的结论. 事实上,课本选修4-5不等式选讲(北师大版)第12页的结论: ≥ ,人教版和其他版本也都有类似结论,可能广大师生没有足够重视.
背景分析
本题第(Ⅰ)问源于课本选修4-5不等式选讲(北师大版)第38页的贝努利不等式定理.而贝努利不等式在人教A版课本4-5第52页例3后面的说明中也明确提到. 事实上,本题就是考查贝努利不等式:(1+x)n≥1+nx(x≥-1,n∈N*)的证明和迁移应用. 贝努利不等式的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在自主招生或竞赛中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也曾露面. 2012年和2013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压轴题也是以贝努利不等式为背景,其实,笔者认为今年的安徽高考压轴题,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与2007年湖北理21题十分相似.
(2007年湖北理21题)已知m,n为正整数,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x>-1时,(1+x)m≥1+mx;
(2)对于n≥6,已知1- < ,求证:1- < ,m=1,2,3,…,n;
(3)略.
略解:(1)证明从略;(2)当n≥6,m≤n时,由(1)得1- ≥1- >0,又1- ≤1- =1- < .
错解分析
本题考生思维受阻与错解主要表现在:
第(Ⅰ)问典型错解:
错解1:由二项式定理得:
(1+x)p=1+px+C x2+C x3+…+C xp(p>1,n∈N*).
因为C x2+C x3+…+C xp>0,所以(1+x)p>1+px,
或(1+x)p=1+px+C x2+C x3+…+C xp>1+px.
也有同学分类讨论①x>0,②-1
错解2:令f(x)=(1+x)p-1-px,求导f ′(x)=p(1+x)p-1-p,当x>-1且x≠0时,f ′(x)>0,所以f(x)是增函数,故f(x)>f(-1)=p-1>0.
第(Ⅱ)小问典型错解:先证an>an+1,后证an>c .多数考生胡乱地论证单调性,接着草率结尾,或者陷入循环论证.
点评:以上错解可见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掌握得不牢,解题的方法不够灵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强,解题凭感觉,缺乏数学的理性,未能把握数学学科特点、思维方式.
教学启示
1. 重视思维训练?摇
本题出错或者无从下手的原因除时间紧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不强,达不到本题要求的水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学习数学的灵魂.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训练,尽可能多开展一题多解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的养成,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 那么,学生在考试时就不会因题目见“新”色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就会增强. 例如,本题就是一个难得的好题,解题入手较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试题的答案. 可是,很多考生只能联想到二项式展开,陷入困境,无功而返.
事实上,面对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学生应该能迅速联想到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构造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然后逐一筛选、比较,选择恰当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完成试题解答. 如本题第(Ⅰ)问就有四种合适的角度可选,从而产生四种不同的解法.
然而结果显示,很多考生面对本题显得无能为力,或者空白,或者想到哪儿就胡乱写点儿,明知不对,却不知变通(根本是思维僵化,不能变通),一条道走到底,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2. 重视回归课本
高考数学试题具有“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题在书外,但根在书里”的特点,因而在高三复习中需要时刻注意立足教材,回归课本.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凝聚着许多专家的智慧,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起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重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课本的教学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今年安徽卷三角函数解答题是课本中的题目稍加改编,然而考生做得并不好. 高考卷很多题目都来源于课本,这对一线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告诫我们高三复习迎考不能舍本求末而把课本束之高阁,要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 还记否,陕西的高考曾考余弦定理的证明,当年不是赞扬声不断吗?因此,对今年安徽高考考课本上的贝努利不等式的证明,我们应该给点掌声.
3. 重视往年考题
高考试题是许多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年高考试题的命制往往会参考近几年的高考题与竞赛题.
所以,我们复习备考要关注往年的高考试题,不仅关注本省的,还要关注外省试题,特别是有着极好背景的、内涵丰富的,解法优美的试题. 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学习数学必须解题,但解题不是“多多益善”,精选题目(包括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或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多角度思考,多方面联系,深层次探究,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