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士工作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心理韧性的概念
心理韧性,源于早期心理学上用以形容遭遇不幸而不脆弱的儿童。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
美国文化传统词典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从疾病、抑郁、变化或不幸中快速恢复的能力;恢复正常的能力;是一种物质特性,即在被弯折、拉长或压迫后恢复其初始形状或位置的能力;弹性。美国心理学会把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GailWagnild总结:心理韧性意味着内在力量、能力、乐观、灵活以及面临逆境时有效应对的能力。李海垒等总结大量心理韧性的研究文献,认为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tD理韧性,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胡月琴等认为,目前国外对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看法:①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②心理韧性是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③心理韧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结果说、过程说、特质说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都应归人到心理韧性的概念范畴中。心理韧性是人类机体中存在着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它会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克服生命威胁、追求自我实现、维持精神和睹。心理韧性因情景、时问、年龄以及生活环境而水平不同。心理韧性也可理解为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起初,心理韧性原本是指人格特征,而近年来,更多地将其重新定义为是一个动态的、可变过程。葛秀杰等认为,心理韧性的研究实质是关注影响个体应激反应的积极因素和过程。这样以心理韧性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发展,实施干预后结果的实验性研究都得以认可。心理韧性的概念虽然多年来已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兴趣,但在护理行业,也只是近十几年才开始意识到心理韧性在不同临床护理领域的潜在价值.
2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心理韧性。多数研究者选择多种尺度和工具,包括自尊、道德品行、生活满意度、从属感等。Wagnild&Young于1993年发表的韧性测量量表RS已经作为有效可信的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心理韧性的五项基本特征:毅力、镇定、人生有意义、自立自信和独立自由的品性是Rs的概念基础?.此外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ISC、Friborg编制的RSA也影响很广。CD—RISC来自于临床治疗,包括25个项目,涉及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感、精神信仰5个因素。RSA包括43个项目,主要测量个体面对应激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家庭和谐度、社会支持、个人组织性5个因素.
3研究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背景及意义
3.1背景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工作环境,手术的特殊性使手术室工作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地理性限制的区域内同时协作工作的人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医疗、麻醉、护理、技师、工程师、保洁工等。手术室是一个多等级人员共存的环境,人们因信息、价值观、信念、经验、角色、兴趣以及目的不同而常发生人际冲突。冲突的程度从小的争议、观点的不同、性格不合,到明显的敌视对抗,甚至身体对抗。 3.2意义
3.2.1提高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能力心理韧性是在复杂环境工作的必要素质元素,是能够习得的重要品质,拥有韧性品质的人能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能身处逆境直到情境变得和谐一致和得到理解.手术室的工作性质要求护士能适时应变多变的紧张环境,所以,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要求高。反过来说,没有心理韧性或心理韧性水平低的护士不仅不能适应、胜任手术室工作,不能满足手术患者护理需要,就其本身的生理、心理也备受折磨,甚至最终不得不离岗离职。
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如何习得心理韧性对提高工作适应力具有现实意义。
3.2.2指导手术室护士遴选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心理韧性有其定义性属性或保护性因素,Marie总结6位研究者的结果发现: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价值感、自信、自我效能、幽默感、有理想、积极的正面关系、正面社会取向、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富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内在控制力等。其中,前四项6位研究者均认可。而这些因素也能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通过认识相关因素预测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从而可在遴选适合手术室工作性质的护士时作为参考.研究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可以在遴选手术室护士、培养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促进一个团结、稳定、上进的手术室团队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
4.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如年龄、工作年限、T作经验、教育水平等能预测护士的心理韧性,这一点并未被很多人认可。
但不少研究已显示这些个人特征能影响护士对压力的应对和管理。Moore等通过对小样本研究发现,急诊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易感性与年龄、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年纪较大的护士(>50岁)压力水平最低,提示年长护士比年轻护士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可能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行业,具有心理韧性特征。另外一些相似的护理研究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一些研究者测量了年龄和工作年限对护士稳定性的影响。这些研究中,护士年龄与工作满意和稳定心态显着相关。
也说明年纪较大的护士倾向于稳定,因为他们已经对服务机构有了承诺。不过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反驳这一观点。Adams等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与工作满意水平没有相关性。
4.2续聘计划
计划继续受雇是护士留下来的重要标志,可能与心理韧性有关,表明护士具有在临床环境中坚持的能力。就护士工作年限、教育水平与继续受雇的计划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有相冲突的研究结果。Chan等在一个114名新加坡护士的小样本随意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年限长和教育水平高的护士倾向于继续雇佣关系。而Shields等对英国护士大样本概率抽样研究表明计划离开、教育水平与雇用期限相关,研究认为较高学历的护士比低学历者更有职业灵活性。
因为抽样方法和样本量不同,Adams等和Shields等的结果更易接受。研究测量个人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并不多。
而且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反映了不一致性。测量老人心理韧性的研究推测年龄的增加与高水平心理韧性没关系。相反,Leipert等和Bowman等“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发展与年龄相关。样本量、抽样方法、研究方法可能是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这些不一致提醒将来的护理研究去调查这些特征对护士心理韧性的预见性效果。为描述和测量个人特征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的影响,Brigid等对澳大利亚手术室协会成员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应用CD—RISC心理韧性测量表测量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量化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因素预测护士心理韧性。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与年龄、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个人特征中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但是该研究同时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不一定依赖于年龄、工作年限和教育水平,而是可能受手术室环境文化影响。如那些经常与暴虐手术医生合作的护士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适应工作。手术室护士通过暴露于压力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人际技巧,使其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情形。其研究也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虽然与工作年限显着相关,但实际工作经验,如经常配合难度大、复杂手术的护士与只是配合小手术的护士,仅靠年限为尺度的工作经验对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可能不一样,但这是目前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Waller提出,当个体遭受逆境挑战时,他们经常变得更强大,未知的、潜在的能力被激发使之能够克服逆境。所以,心理韧性是可发展的,而且不限于或不全依赖于个体的年龄或经验。其他因素如环境和特殊情况有助于增强个人发展心理韧性的能力。
4.3其他因素
研究者证实15J,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个体觉得人生有意义、具有平和的性情、自强、有恒心毅力以及能够独处;社会家庭的支持、与社会家庭的密切关系、内在精神力量、自我价值、同情心等有助于个体韧性的提高。这些对所有人共性的保护因素自然也是手术室护士的保护因素。另外,手术室护士的其他个人特征,如婚姻状况、工作经历也可能是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Brigid揭示,心理韧性是人生中任何阶段都能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非生来具有的人格特征。而且,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和经验协同作用的基础上的。适应性强的个体认为他们能够直接影响发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并将这种信念转化为行动。这种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概念、希望和成功应对。
5前景
关键词 核心能力; 手术室; 护士; 工作压力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工作环境比较特殊化的群体,而且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问题,如工作量大、责任重、任务多、风险高[1-2]。使手术室护士处于高度紧张及应激状态[3]。尤其是缺乏工作经验的低年资护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该职业群体的身心健康。21 世纪初,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护士核心能力,并逐渐意识到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护士核心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它的强弱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鉴此,笔者通过对低年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探讨其对减轻年轻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以期提高年轻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女性,13例,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3±2.7)岁;均为初级职称;其中中专3人,大专6人,本科4人。入选护士均资源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制定计划 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制定核心能力培养及考核项目、标准、实施细则及完成期限等。对年轻护士进行行为规范、专科知识、人文心理等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强调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1.2.2调查工具 护士工作压力量表,此量表由35个项目组成,分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问题、患者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方便的问题等5个方面的因子,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的程度越大。本量表经广泛应用,信效度较高[1]。
1.2.3 根据压力测评表评分,比较核心能力培养实施前后3个月内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
作者单位:215006 ,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
作者简介:孙红云 女 本科 护师 E-mail:
2. 结果
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前护士工作压力测评得分172.92±38.23,干预3个月后138.71±27.28,P
3. 讨论
手术室工作繁忙,工作环境较封闭,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脑力和体力劳动[5]。长时间不规律的作息和高强度的工作使低年资手术室护士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而过度的压力可引起不良身心反应,导致身体不适,并给心理带来负面影响[6]。为能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完成岗位工作并提供满意服务,现代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即注重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定期对手术室年轻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评,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并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对护士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以提高手术室年轻护士的综合技能,提高自我评价[7]。使其能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并能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护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成就感,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核心能力的培养,能有效缓解手术室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能积极发挥资深护士的引领作用,促进手术室专科化进程。根据不同护士的能力发挥所长,使年轻护士在职业上获得满足感、提高整体工作满意度,促进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自身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爱萍.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8): 71-72.
[2] 吴灵英, 沈丽娟, 徐黛玉.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3): 264-266.
[3] 翁定清. 初探手术室护士现存的职业压力原因及应对方法[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8): 44-45.
[4] 李冰. 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13: 4-6.
[5] 张雪华. 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维护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7): 86-87.
关键词: 手术护理;麻醉;配合;密切相关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须前提,麻醉工作离不开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以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操作规程配合好麻醉工作,使麻醉、手术顺利完成。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将护理配合总结报道如下:
1 麻醉前的准备
1.1 术前宣教 患者不了解有关麻醉知识,手术室护士应术前访视病人,根据其病情掌握其主要心理特征。与患者交谈时态度热情、诚恳,向患者介绍自己是手术、麻醉时的护士,通俗易懂地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做到心中有数。麻醉前病人应禁食,以免呕吐、窒息。择期手术,成人一般麻醉前8小时,最好12小时前禁食禁饮;小儿术前也应禁食禁饮8小时,乳婴儿术前4小时可喂一次葡萄糖。有些患儿家属不愿意暂停手术,会故意隐瞒患儿1周内呼吸道感染症状史或没有执行禁饮、禁食制度等,要详细向家属讲明危险性,确保患儿术中安全。
1.2 环境的准备 室温保持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室温过高、相对湿度过低时,尤其是患者术前肌注阿托品后,抑制了唾液的分泌,易出现口干、呼吸道粘膜干燥;室温过低易患感冒。所以,必须保持手术室内的温、湿度适宜。
2 麻醉中的配合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检查并核对术前用药情况、各种药物皮试反应结果,是否禁食。取下病人的义齿,松开衣领、裤带,取下病人发夹及装饰物。与麻醉师核对静脉用药,所有的静脉用药应有明显标记,以防止与其他药物混淆。
2.2 保持正确的麻醉 正确的麻醉是麻醉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特别注意麻醉的摆放及护理。根据麻醉的方式采取相应的麻醉,同时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搬动时动作要轻巧,防止突然改变使血压下降。
2.3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病人在麻醉前建立静脉通路,需建立一条或多条静脉通道,以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输液途径一般采用桡静脉、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等部位套管针留置。对较大的手术可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完成后应用贴膜固定好,防止针头滑脱,以保证快速补液。建立静脉通道和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患者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在输液中应严密观察,发现有畏寒、发热、面色苍白等输液反应时应减慢滴速,必要时停止输液并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药物。症状缓解后,重新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前与麻醉师共同核对,确保无误后输入。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麻醉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循环及呼吸系统等都有所干扰,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医生妥善处理。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抢救技术。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压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32-01
手术室是一个接触面广,人员流动大,又是医院重点管理的科室。随着医学和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提高了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保持心身健康,才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现选取我市两所医院手术室,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并提出相应对策。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两所医院手术室护士50人,平均年龄28.6岁,其中21~30岁35人,31~40岁以上7人,40岁以上8人。其中护士24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13人,副主任护师3人。中专15人,大专25人,本科10人。工作3年以下20人,3~5年15人,6~10年9人,10年以上6人。
调查方法:2011年8月10~15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总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结果
手术室护理压力影响包括工作负荷41例(82%),管理因素36例(72%),复杂人际关系35例(70%),不良工作环境25例(50%),护士自身因素18例(36%)。
3讨论
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①超负荷工作:调查显示,护理工作量太大是护士不约而同提到的居于第一位的压力源。目前手术室缺编明显,加上病假、产假等不确定因素存在,护理人力严重不足,加之手术患者每年递增,而护士人数并没有随着之增加,导致护理质量不能保证,工作量与护理人力的多少不成正比。②管理因素:手术患者多,护理人员少。手术室与病房工作有较大差别,专科性强。调查显示,管理不到位亦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增大的明显因素。③不良的工作环境:手术室工作环境封闭,空气干燥,室内封闭无窗,长时间看不到阳光,护士很容易产生一种被囚禁感,从而产生压力。还要受有害气体、液体和X线的危害,使人产生头痛、头昏,恶心,乏力,免疫力降低等,对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而产生压力。④复杂的人际关系:每天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涉及医、护、患、护生、行政、后勤等不同层面的人员,与各科人员沟通障碍可造成手术室护士压力增加。如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隶属两个科室,许多麻醉的操作,麻醉医生希望手术室护士协同完成,但手术室护士无暇帮忙,从而产生矛盾。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尊重程度亦可影响手术室护士压力。⑤社会因素:随着新技术、新疗法、新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患者日趋高龄化、低龄化,必然导致手术风险的增加,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这在进一步规划医疗护理服务行为及维护患者合法权利的同时必然加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⑥护士自身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微创手术不断发展,新器械、新仪器层出不出,手术器械多,手术步骤也十分复杂,这都需要手术护士熟知每一个手术步骤、程序及每一个手术器械的名称、性能、用途,术中才能准确传递,默契配合,如果在此过程中护士知识及信息储备不够,在手术中就会处于被动产生压力。
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的对策: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岗位[1]。合理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调整工作与休息时间,根据手术量和工作量及时调整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减少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兼顾质量和效率的双赢[2]。实行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时间管理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新时期护士长管理不仅需要有护理学专业知识,更需有公共关系学、人文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以外的多元化知识[3]。实行人性化管理,建立必要的支持系统。管理者要注重对护士的人文关怀及情感支持,改善护士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基础需要,使护士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针对经常面对的突发事件,通过模拟培训提高应对技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加强自我防护,注意正确的工作资势,器械护士在手术传递器械时,应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以减少颈部转移的幅度和次数。提高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术前必须了解病史,对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等阳性的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工作中充分利用手术室的负压吸引及空气净化系统,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都是只接受护理专业知识的教育,从手术室基础一步步做起,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但缺乏管理知识的教育。护士长要做好学科的带头人,不断学习,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过硬的护理技术和教学能力,对自己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不能计较个人得失,遇到抢救、疑难问题应随叫随到,为护士做好榜样作用。对人一视同仁,让每个护士都能感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倍增[4]。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手术室护士需要学习了解各科最新技术动态及手术方式,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各种学术交流,互联网信息交流,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拓宽视野,以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减轻新技术带来的压力。加强沟通交流,召开座谈会,促进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友好的合作气氛,增强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维权意识,以防医疗纠纷时举证责任的困难。
总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压力源,影响患者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及时调整,以缓解或消除自身工作压力,构建和谐的科室工作氛围,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彭金来,戴红霞.化解手术室医护冲突与建立和谐医护关系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10B):2604-2605.
[2]柯彩霞,陈玉英,郑志惠.新时期护士长的角色定位和演绎技巧[J].家庭护士.2008,6(8A):218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病人进行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成效,所以,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现将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要了解病史、病情及病人心理状态、手术部位、切口选择、术中的要求等。接病人时要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在此过程中,除认真核对床号、姓名及手术名称外,还与患者做简单友好的交谈,增加护患关系的融洽度,使患者对进入陌生环境的焦虑和恐惧感降低。这对其心理甚至身体状况都起到稳定作用。患者进入手术间后由护士向其简单介绍手术室仪器设备、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情况,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配合。教会患者做些简单运动以减轻术中不适,如术中牵拉压迫脏器的痛感,可作深呼吸缓解疼痛,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支持和安慰。自始至终让患者处于充满安全感、信赖感的气氛中,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 术中护理
2.1 制定护理计划 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
2.2 常规准备 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手术间的湿度保持适宜,温度调到患者感觉最舒适为准。
2.3 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 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手术单和被子应干净,向患者解释保持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术中继续进行心理护理,因为部分患者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医护人员言谈举止要十分得体,讨论病情时要考虑到患者的感受,避免刺激性的言语。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
2.4 巡回护士配合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由于紧张导致的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心理护理外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巡回护士应协助麻醉医师监测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按无菌要求严格规范手术操作,疑有污染的物品和用具一定要立刻更换。近年来研究显示,麻醉和手术也是压疮的危险因素,要积极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因此,在麻醉实施、手术中摆放、手术后治疗、翻身时,要求医护人员做到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强硬动作。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 转贴于
2.5 器械护士配合 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3 术后随访
术后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围术期护理反馈表。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围术期护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基层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092-02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紧急抢救的重要科室。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分工日趋细化,许多高、精、尖设备及新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专业化发展,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手术室专科护士应运而生。
手术室专科护士指在手术室某一专科手术领域具备较高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工作的专科人才[1]。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已成为全世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总趋势[2]。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3月开展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工作,使手术护理质量大大提高,得到各专科医生及患者的肯定,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2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2人,护士9人。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10个层流洁净手术间,年手术量达6 000余例,可施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关节置换以及腹腔镜、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
1.2方法
1.2.1护理人员分组根据我院外科手术的数量和特点,将护理人员分为:骨科、神经外科组;心胸、普外科组;泌外、腔镜组;妇产、五官科组。每组5~6人。
1.2.2护士专科化的护理模式设置护士长――专科组长(1人)――专科护士(1~2人)――组员(2~3人)的模式。专科组长固定专科不变,专科护士相对固定专科,无特殊情况不轮换。组员中工作未满1年的护士进行新护士培训,学习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随机配合各科中、小手术。组员中工作2~5年的护士,以3个月为单位在各专科组轮转,进行各专科手术的配合。组员中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重点进行专科能力的培养,专科特殊仪器的使用及保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计划的培训使其中的业务骨干成长为专科护士。
1.2.3专科护士的标准专科护士资格认定必须经过严格筛选,择优选拔护理骨干,在成为专科护士之前,进行相应专科领域知识的强化培训及考核,使其达到具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包括实践、教育、协调和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帮助临床解决具体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3]。我科专科护士要求必须具备8年以上的手术室工作经验,拥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过专科进修的人员优先。
1.2.4专科护士培训方法①由专科组长和护士长一起制订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②由专科组长或高年资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要求掌握本专科的理论知识,熟悉专科手术的配合及该专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娴熟地使用专科手术器械、仪器设备,专科手术摆放合理舒适,熟练准确地做好专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③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派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全省、全国学习班。
2结果
2.1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见表1。
表1设置专科护士前后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χ2=6.8,P
2.2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见表2。
表2 设置专科护士前后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比较
χ2=10.25,P
3讨论
3.1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及临床实践培养,随着专科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保证手术及时顺利完成。医生的满意度由实施专科护士前的82.7%上升至实施后的95.3%。患者的满意度由实施专科护士前的71.3%上升至实施后的87.7%。
3.2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专科护士固定配合专科手术,医护相对固定,专科护士对医生的手术习惯了解,手术物品准备齐全,同时专科护士能及时了解各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情况及发展趋势,能满足各专科高、精、尖手术配合的技术要求,专科配合能力与专科手术发展保持同步。
3.3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设置专科护士,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普遍得到提高。专科护士熟练掌握了专科仪器设备的操作并了解其维修、保养原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根据每天手术情况,合理安排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其使用率。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手术室专科护士是现代化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科学的管理方法[4]。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专科护士均需参与临床排班,这对专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精于本专科业务,还要掌握其他各专科手术配合,所以,如何培养出适应基层手术室工作模式的专科护士,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爱玲,戴红霞,练雪萍.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19.
[2]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3]王宇,付菊芳,张惠杰,等.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思路及实践[J].护理研究,2006,20(1):82-83.
[4]黎笑乐,陈肖敏.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实践与效果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5):440.
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本研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通过质性研究,对手术患者的安全需求以及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护理管理的认知进行统计并分析,为构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提供参考依据。针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10名于本院就诊的术后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对手术患者的访谈的主要内容主要围绕: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的认识,手术前、中、后对手术的安全要求有哪些,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否满意,手术室安全管理改进方法等。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质性访谈的结果,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拟定。经过临床护士质性研究,初步拟定4个主题:对手术室环境安全的需求;心理安全的需求;对医护人员技术安全的需求;身体照护安全的需求。对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对安全指标的实用性、使用范围、可行性以及针对性进行优化,并在此过程中对询问的措辞表达等细节方面进行优化以及筛选,最终形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本研究针对专家咨询采用的是Delphi法,其实质内容是通过反复匿名函询法获得结果。具有匿名性、多次有控制的反馈以及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专家的入选标准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长期的外科以及手术室工作经验,并正从事一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按照专家的代表性以及意见的全面性的原则,选取我院分别进行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护理教育以及麻醉领域的专家10名。问卷的正文主要包括专家的一般情况、对指标的理解程度、指标咨询,并提供备选项允许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补充,提取意见和建议。指标咨询问卷主要根据初步拟定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标准,并经过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讨论分析形成初步专家咨询问卷。具体包括一级条目3项:术前访视评估、术中安全护理以及术后安全评估;二级条目12条:手术前准备情况、手术过程安全配合、药物安全准备情况等。专家针对上述条目进行相应的判定,对其是否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进行确认。并按照Likert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
3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价管理指标体系的验证研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手术室护士关于患者安全管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分为3部分:对课题进行总体的介绍,包括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以及填写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的调查(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工龄等);对手术室护士安全管理掌握程度的调查,主要依据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定(完全掌握为5分,大部分掌握为4分,部分掌握为3分,仅了解为2分,没有掌握为1分),被调查的对象针对试剂情况以及自己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价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和作答。随机抽取重庆市6家医院,对问卷样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查阅文献P=0.5的情况下,400份有效问卷已经可以满足5000的总体的精度要求。所以,考虑到失访问题的存在,确定样本量为400份。
4结果
4.1患者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本院10名术后患者,年龄27~60岁,其中男6例,女4例,自愿参与本研究,
4.2评价指标体系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4.3影响因素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通过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现出对护理安全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包括3方面:工作年限、技术职称、从事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护士对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越高,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护士长对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3种影响因素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5讨论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手术室护理专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独立的学科。手术室的差错直接影响病人的整个治疗环节,甚至于病人的生命[1]。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对手术室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做了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之一。据调查98%以上的患者需要手术室护士术前探望并指导,其中30%~32%的患者迫切需要。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神经体液调节亦出现变化,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潜在的危险[1]。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访视,解除患者顾虑,对安全过渡手术有一定的意义。访视后的次日晨会及对患有特殊疾病、年龄较大的患者进行交班,以引起相应手术房间工作人员、排班护士长及领导的重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使患者较为平静地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隔阂。
2 手术室可能发生的差错及防范
2.1 防止接错病人,摔碰伤病人:到病房接患者时,应由病房责任护士陪同,根据手术通知单及病历核对病室、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术医生,患者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重新核对一遍。接送患者出入病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移动患者至手术台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时应轻巧、平稳,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掉床摔伤;全身麻醉病人注意患者肢置,防止挤压、撞伤,加保护带固定,
2.2 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手术通知单应注明手术部位在何侧,病人进入手术间,护士在校对时一定要核对手术部位,及时提醒医生,在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必须按照病历记载,影像学核对手术部位。
2.3 防止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1)准备器械时,一定要注意器械的完整性,有破损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意外。器械护士提前上台检查器械的完整性。(2)施行重大或特殊手术所需特殊器械,手术者应在手术前一天亲自检查是否备齐适用。(3)在进行重要手术步骤前,手术者应先检查器械是否适用,发现有损坏器械,应交巡回护士处理。(5)应具有急用的器械单包。
2.4 防止烧伤、电伤病人:(I)病人在手术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患者是否带有首饰、手表等金属制品。进人手术间,使用电刀时负极板要紧贴到肌肉丰富的地方,避免患者四肢和手术床上的金属部分接触。(2)用酒精消毒时,如用电刀,注意酒精是否流到病人身体附近如床单湿透,注意保护,以免电刀助燃,烧伤病人。
2.5 防止错用药物:使用任何药物前,应先接对瓶签,并同另一个人核对浓度、剂量,然后使用。瓶签脱落,字迹不清或有疑问者,一律不用;用过的生瓶,应留在桌上,以备核对,待手术完毕,方可弃去。局麻加肾上腺素时,应先问剂量再加;局麻药不要同生理盐水混淆,应用不同容器分装。术中静脉注射消炎药时,核对病历是否做过敏试验,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诵一遍,并记录。
2.6 防止器械、纱布、脑棉、缝针等遗留于创口和体腔:(1)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提前上台清点器械、纱布、脑棉、缝针等,并与巡回护士核对登记备查。(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创口纱布敷料在手术开始前送出手术间,(3)在手术过程中,医师不得自行拿取器械,不得乱丢或堆积在手术区周围。(4)在手术中,所增减的敷料及器械,巡回护士准确记录。(5)深部脓肿或多发脓肿切开引流时,创口内所填人的纱布引流物的种类和数目,均应详细记录,手术完毕,医生正式记在手术记录内,取出时应与记录核对。(6)深部手术填入纱布或留置止血钳时,手术者应及时告知助手和器械护士,以便清点,防止遗留。(7)在缝合胸、腹腔和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应清点纱布、器械、缝台针等数量,并与术中所登记的数字核对,完全相符或确保胸腹腔内无纱布等遗留时,方准缝合。脑科清点脑棉。病人离开手术间前,器械护士应重新核对一遍。
2.7 防止输错血:输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三遍;取血人在血库核对一遍,输血前麻醉师与巡回护士核对一遍,输血时巡同护士自己还要重新核对,并签名。取血人每次其取一名患者所需的血。
2.8 防止创口感染:巡回护士应经常注意自己和其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一旦发现应立即纠正。每个手术间参观手术人员不得超过5人。凡泡于消毒液和福尔马林熏蒸的器械注意消毒时间、浓度、剂量,取出后要用生理盐水认真冲洗。手术进行中可能污染的地方,要小心保护切口及术区,如污染标本及污染器械应放在指定的盒内。注意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
2.9 防止标本的丢失:手术切下的标本是手术诊断的主要依据,它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器械护士在送标本时要认真登记、核对。登记时大体几个标本,小瓶几个标本要标明,以免丢失。
3 手术器械的管理
越来越多的仪器设备运用在手术中,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对各种仪器有关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原理,随时检查仪器的附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松动,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护士长要定期督促检查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程序的执行情况,设专人管理,保证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和设备均处于运转良好状态,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所引起的医疗事故及纠纷。
4 术后护理差错控制
4.1 手术切口护理 手术切口需在70%酒精涂擦消毒缝合之后,及时用无菌敷贴或者敷料及时覆盖。引流管体外部分擦拭干净及时接引流袋或者用无菌纱布包裹。
4.2 护理 非平卧位时通知麻醉师监测血压,心跳,摆放合适的等待拔管和转移至护送床上或者送出手术房间。
4.3 心理护理 告知清醒的患者手术已结束,即将送回病区。并通知所在病区及病员家属。
4.4 术后回访
术后2-3天回访术后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做好疏导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后的随访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对患者在术中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5 讨论
护理差错的定义: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我科通过以上的术前,术中,术后三部分工作的基本方法,近5年未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差错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而护理质量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前提[2]。为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应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教育,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针对手术室护理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提前彻底消除不安全的隐患,改进和完善各项护理制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手术病人; 术前访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108-01
外科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一般会引起病人出现焦虑、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反应,研究表明,当病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时,会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同时也会降低疼痛阈值,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等,而这些均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术后的康复过程及个人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因此,通过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帮助病人建立对手术治疗的准确期待,使患者在坦然、平静的良好状态下顺利接受手术,增加麻醉和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是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控制之一。我们通过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1790例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体会,就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工作,将访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访视效果,满足手术患者心理需求,解决术前访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范,建立完善的术前访视模式探讨如下。
1 访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 访视护士对访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清楚的了解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及对病人麻醉、手术进程和术后并发症等的关联,从而导致个别人不能很好完成访视工作,访视工作过程仓促,有应付、走过场之嫌,使访视工作流于形式。个别护士态度不端正,语言生硬,在术前访视时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耐心合理的解释,难以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不能为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
1.2 访视护士知识缺乏 有研究表明,患者在手术期间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他们希望获取有关手术方面的各种信息,而实施术前访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这种需求,同时手术患者在手术前的各种情绪反应,对手术治疗的影响等,这都要求访视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全的知识结构,较深的医德修养,较强的责任感。个别手术室护士在访视工作中恰恰缺乏这种综合素质,不能全面掌握手术病人的各种相关信息,正确解答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正确的医护指导和心理疏导,满足不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往往引起患者及家属的误会和不满,不仅不能为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起到积极作用,有时还引起了负面影响,降低了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3 缺乏沟通技巧 术前访视是互动的语言交流过程,语言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护士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与人交往,沟通技巧缺乏,不能很好地与麻醉师、临床手术医师、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也不能完整搜集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掌握患者的各方面资料,确定访视主要内容和急需解决的患者术前状况,为患者做一次有效的术前访视,同时不当的沟通甚至会导致并激化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引发纠纷,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1.4 法律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迫切要求护士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掌握更多医疗法律法规方面知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注意自己言行,在工作中加强对患者权益和隐私的保护以免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如,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规定:“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泄露患者的隐私和秘密”等,在访视工作中护士一定明确及遵循有关规定,避免自己的言行引起家属和患者的不满或指责,甚至诉诸法律。
1.5 对访视工作内容和流程缺乏了解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繁忙和紧张,往往忽视了对术前访视工作的系统培训,有些手术室护士,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护士,不知该如何完成此项工作,从哪些方面去履行访视护士的职责,因而使此项工作开展不利,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 术前访视工作的实施
2.1 实施专职访视护士责任制
2.1.1 专职术前访视护士条件 术前访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专职术前访视护士必须有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及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访视工作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思想认识。
2.1.2 专职术前访视护士的角色功能 根据手术科室不同的专科设置情况,设置不同专科的专职术前访视护士,由专职护士实施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工作。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术前访视专职护士在手术前深入病房,对手术患者按照规范的内容进行访视。要求访视者服装整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善于鼓励患者提问,解决其最关心的问题,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3 专职访视护士培训 落实专职护士培训制,每月一次由各科主任对临床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每季一次对人际沟通、法律法规、心理护理等知识进行培训,以一帮一形式让高年资具有访视工作经验的老护士对青年护士进行传帮带,访视护士之间进行访视实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方式进行访视训练,正视访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高认识,加强防范。
2.2 术前访视内容及方法和流程
2.2.1 手术前 由手术室专职术前访视护士前往病房,参阅患者病例,了解其术前准备情况及各项检查是否完善,全面了解手术患者的身体情况,手术方案、麻醉方法、主刀医生和麻醉师,了解术中所需的特殊仪器和器械及手术当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2.2 向家属了解 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的发现及诊断时间,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接受程度以及家属和社会支持等情况。
2.2.3 访视手术患者 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方法,大概的手术过程、麻醉方法、术前注意事项、麻醉和手术配合事项、手术时采用的、术中可能有的感受以及应如何与医务人员配合,询问患者令其不安和担心的事情,针对不同心理做好术前心理疏导,尽量解答手术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教给患者一些缓解紧张焦虑的技巧,如控制呼吸法、静坐法、渐近式肌肉放松法,安慰患者,给予患者信心,同时按照术前访视的内容,图片、文字、卡片、示范等多样化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讲解,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
2.2.4 择期手术的术前访视 在手术前一天下午进行,急诊手术的术前访视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进行,术前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十分钟为宜,指导内容要符合治疗护理规范,介绍手术时措词严谨,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帮助患者落实术前准备及时记录患者特殊情况与需求,手术当天早晨配合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