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就业;公共事业管理;建设与改革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05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虽然开办较晚,但在地方院校中发展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却是许多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至 201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虽然该专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院校尤其地方院校对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定位不凊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困难日渐突出。在当前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高校专业优劣主要指标情况下,如何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是该专业继续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北省某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围绕提高本专业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来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基本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学规范。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

一、目前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口”问题的认识上突出存在三大分歧

1、“变异”与“超前”论。此论基本定调是,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对“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形态上“变异”的特征(席恒,2003)。

2、“公务员职业队伍”论。此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就业目标(李业兴、郭小聪,2004)。

3、“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要在强调公共理念基础之上,突出“管理主义”现实作用的“泛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彭国甫,2004)。

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三大理论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批判,按照这三大理论建立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大杂烩”,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像是“万金油”,没有任何特色,因此如果专业没有特色,学生学无所长,将严重影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依照研究方向来培养有特色专长的学生将会使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特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则要分析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反应来设定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该高校的统计数据,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2012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20人,其中2010届本科毕业生42人,2011届本科毕业生39人,2012届本科毕业生39人。学院按照攻读硕士研究生、基层事业单位、基层政府机关、自主创业、未就业、企业等六类进行分类统计。(表1、表2)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4%,到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再次是攻读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从就业的岗位来看,该地方高校的学生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位绝大多数处于基层,并且绝大部分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和村官。去企业工作的则大抵位于销售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从这样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来看,和目前该高校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的还是有一定区别,该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对学生今后毕业的去向更多的是认为应该是政府机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数据告诉我们,政府机关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进,也只能通过国家扶持政策进入基层政府机关。而进入企业的同学也大多数处于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公关能力。

另外,从统计表也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考研上线率只有10%。出国深造的没有。主要原因:一是该专业全国还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学生的考研专业选择余地很小,只能考行政管理、教育学等相近的专业;二是该校地处湖北省二线城市,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与有硕士点的学校相比考研不占优势。

三、以就业趋势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

(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完全搞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未能把握清楚。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非师范类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涉及到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与基础,形成整个专业或某一届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管理能力在具体要求上的明确性,极有可能出现那种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又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没有自己的专长。

2、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搞好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比较庞杂,包括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门类的课程,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扩充知识结构,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可以说进入社会的门槛值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从就业趋势探讨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改革方向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地方院校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才的广泛适应性培养,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上来。也就是说,经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的培养,应使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管理又了解社会,既掌握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和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地方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使本专业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因此,地方院校可积极利用发达的“地方性”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证”(学位证、技术资格证)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控制、沟通等管理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另外,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熟谙地方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因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上侧重于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也应该是一种发挥特长的适当选择。

2、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了满足市场对从事这类岗位的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专业培养方案上加强了对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方案中,应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文理渗透。要加强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收集数据资料,正确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局限性的能力,使之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一步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这种管理、公共关系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课程方向上,可以增设危机处理方向。基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面向基层社会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而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贝克,2004),如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危机事件,是各个基层管理机构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任职基层政府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该校在2009年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上了城乡公共危机管理方向,这将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具有特色。在此专业方向的指引下,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使毕业生即便下往基层工作后,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职业提升,做出了该校在此专业的品牌效应。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要求也会日渐提高,这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建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常新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2]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体系紊乱,缺少系统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多所高校虽然开办该专业时间不长,但大都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设立组织机构、设计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到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相关院校均做了大量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成绩显著、效果突出。同理论教学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条件的差距都还很大,更无法同其他如工商管理、师范类专业相提并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实验中心、实践基地、经费支持、平台建设等硬件建设滞后;二是制度、规章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软件建设没有跟进;三是已有资源整合度差,缺少有效统筹和整合,效率较低。

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工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控力度,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程跟进。四是注重考核公正、合理、规范。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0-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展,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受到了专业人才们的高度重视。高校在提高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培养方案(例:实践教学等)和人才培养目标,这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各大高校急需加强的重要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所涉领域甚宽、实用范围较广的专业学科,只有在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目前课程体系中薄弱的环节”调查得知,社会实践性课程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的首选答案。由此可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建设。[1]

(一)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导致了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脱节。学生间普遍存在浮躁倾向,对实践教学采取盲从、应付态度,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二)校外社会实践环节缺乏实效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形式往往采取参观、参考、情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讲课等形式,这种时间活动有利于组织很管理,但学生参与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专业实习由于安排的时间过于紧凑,以至于达到预期的效果。实习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够有效,以至于部分学生实习效果一般,不能满足其自身事先预期达到的实习要求。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社会实践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老师依然扮演者指挥官的重要角色,实训过程指导还是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增长最终还依赖于其指导老师的实践水平。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是过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是因工作需要,或者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设想

在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来探究如何以能力为本位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摆在该专业学生、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

(一)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加强校内专业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把实践教学放在核心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范畴、内容、形式及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首先应在校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市场对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当然,只有校内的专业实践是不够的,还要打破以往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脱节的现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与的校内外多种专业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强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的拓展和融通,充分发挥课外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检验作用,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专业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全程不断线。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就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联系连云港市文化厅,市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等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到一些文化艺术传播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参与一些大型文体活动的管理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专业知识得到运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要将强化学生才能实践放在重要位置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础是建立在文化行业范畴之上的,必须要对文艺内在规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其管理。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就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基础上,再掌握相关管理门类概论、鉴赏、批评等课程基础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门特定公共事业管理门类,把握其内在规律及特点。

(三)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

当下,在公共管理领域更多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如各种类型的文体、会展、竞赛、演艺等,都是以项目进行运作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要懂得项目的运作程序、管理环节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实上,项目化管理的知识运用,包括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运用,如思维创新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市场营销推广能力、音视频制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依托相应课程教学,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实际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的组织与操作,这种方式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到自身的公共事业管理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三、结合就业强化应用实践能力,拓宽专业方向,实施“双证书”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精炼专业内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增强专业的适应性,积极创建新的专业方向。在原有教学计划培养课程开设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专业小方向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就业方向,选择其中的一项作为重点学习的方向。如开设影视制片管理、文化经纪(含会展)管理、文化旅游管理、纸质传媒管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等。

综上所述,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建构,使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了“金字塔”式的能力,也就具备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1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的时候政府都已经加强了对于公共事业的关注力度,并且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物力,使得我国的公共事业在近期内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有效的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热等方面的供给,还有交通状况、污水情况、市政建设、路桥修建、环境卫生以及城市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公共事业的各个指标也出现出了持续增长的状态,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就是我国集中供热面积的增加,在90年代的时候是2.1亿平方米,到2008年的时候已经增长到34.9亿平方米,增长率达到了16.9%;其中天然气的供给量也从原来的64.2亿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68亿平方米,增长率达到10.2%;还有公共交通运营数量也从原来的6.2万辆增加到现在的37.2万辆之多,增长率达到10.5%;而且,城市的道路范围、城市排水管道的长度以及燃气的普及程度等方面的增长率也达到了9%。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渐渐的改变了政府对于公共事业的垄断,公共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通过这样的竞争,能够有效的摆脱政府财政方面的威胁,从而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热情,融合全新的创新理念到工作中,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1]

2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轻视市场的调控能力。因为经济计划的深远影响,使得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理念,但是事业单位所给予的服务和产品,其中都是带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没有充分的展示出其商品的市场性质和商品性质。这些意识都是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形成的,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公共事业的管理机制。但是也是因为这种机制,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公共事业和市场经济的联系,制约了公共事业商品化的发展,而且对于“非事业”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二)改革目标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没有先前的经验作为支撑。所以,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取的“实验性改革”的方法,并且目标不确定。因为改革模式的不明确,没有进行清楚明确的划分,也没有对“证事”中的权责利关系进行调整,所以在简政放权方面就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具有自发性,不但不能改变传统的事业,对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解决,甚至对于政事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使得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职能模糊不清,使得体制出现混乱和矛盾。

(三)建设中的财力不充足。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基础,比如变更公交车辆、管网工程构建、城市供水供热、燃气管网构建和整修以及广场的维修等。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的支持,没有全方位的融资渠道,极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所以,我国公共事业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负债状态,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严重的影响到各个项目的发展。[2]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实体公共事业管理、现在网络中的虚拟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国际互联网中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一是因为政府的能力有限,对于新生的事物和技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映,缺少工作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调动人们规范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第二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公共事业的范围也得到了拓展,从而引发了一些工作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如何做好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

(一)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思维方法和理论技术的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改革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进一步的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首先,把“静态管理”转化成“动态管理”;然后,把创新“命令”到“服务”的观念,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城市为依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采取人本和服务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们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其中的产权进行明确、权责利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市场规律来推进人力、财力以及物品的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中的价值,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相关的事业都需要具备多种职能和作用,而且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体育市场和卫生市场等,从而不断的拓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找寻更多的发挥空间。经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事业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竞争模式,使得公共事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而且,要改变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和范围,建立自主化经营,逐渐走向市场化,改变过去的市场垄断形式,对于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营限制进行取缔,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对管理方式进行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得到了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结构逐渐被现在的社会管理网络结构所取代,把直接管理的方式转化成为间接管理的方法,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第一,在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法实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法律手段,使得公共职业变得更加的合理化;第二就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现在的管理方式逐渐趋向于网络化和信息化,而且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乐意使用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间接的调控,还要注重情感教育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也要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管的作用,从而为公共事业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得管理秩序规范化,融入市场运作机制,设定市场准入和清除的规定等。而且,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批,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景进行规划,强化监管力度,依法实施,对于公共服务和产品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特别是在产品的服务和供给方面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调控。[3]

(四)强化监管力度。第一,要设立相关的法律制度,确定政府的监督地位,并且对于监管的范围进行划分。政府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并不是公共事业日常运作情况的监管;第二,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得行政活动变得更加的公开和透明,由社会大众来对公共事物进行评价;第三,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自律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公共事业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进行专业的评价,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以便及时的发现公共事业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为了顺应公共事业的发展形势,要对公共事业中的活动进行法律化的建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严格执行,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趋于合理化,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有效变革。

(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因为公共事业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注重对公共事业管理中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政治、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等方面有所涉及;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掌握世界的发展动态;然后,还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办事的效率,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技术和观念的创新。这样就需要公共事业的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政治、知识、能力、心理以及身体素养。要培养知识综合型和技术综合型兼备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技能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其中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使得公共事业管理变得更加的合理化和规范化。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改革,就能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 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J].思想战线,2002,28(1):39-42.

[2] 邵雪.浅谈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J].劳动保障世界 ,2013,(22):217-217.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学生没有做好步入职场的综合素质准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学生要树立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但通常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职业规划。要充分落实内师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双重负责的制度,帮助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向学生通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给学生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例,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家庭资源等,引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关于职业选择不应过分强调短期内的职业回报,而应综合考虑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特质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立方向后,明确具体的职业方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多个短期的阶段目标,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会合力培育就业环境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由此可见,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再次明确了双创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2]。因此,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培养双创型应用人才,促进专业发展转型。

一、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于2008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原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为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主要实践性教学开展是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

2014年结合我校转型发展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寻求专业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发展之路,在实践性教学设置上依托校企共建项目――新道创新创业平台,将新道创新创业平台融入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当中。

新修订的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实践中以集中实践教学和社区工作综合实践为核心;专业教育实践以人力资源综合实践、先天特质沙盘、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和办公室综合运作实训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就业创业实践为核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则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由我校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分配表可知,目前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为17.5%(详见表1),学分占比有所提升:

二、我校公共事I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人事及行政部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三低”问题严峻:即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满意度低。在对贺州市八步区民政局2013级实习生情况调研的过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文字写作功底弱、办公系统软件操作不熟悉、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缺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结构不合理

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文化事业管理方向为培养目标,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实践为主。学生大一至大三学年主要以在校内理论学习为主,未能在此期间积累实践工作经验,第四学年才安排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由此造成学生到单位实习期间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

(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

在对2013级专业学生回访的过程中,普遍反映在校期间实践课程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内容的讲授,学生缺乏对实际岗位工作内容的操作训练。比如从事行政岗位工作的学生,在工作中经常需要与各种人的接触、各种事务的办理、各种公文的处理,同时还要面临很多会议活动组织协调、来人来客接待工作等,如会场布置、人员接待、会议流程规划等,这些工作通常是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紧急事务,不能依赖于简单的实践教学来掌握的工作技能。

(三)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缺乏

实践教学重在检验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没有专门的校内实践教学实训室,缺乏实训环境和设备资源,学生缺乏对工作开展流程环节的实际操作机会,导致在实习工作中处处碰壁,造成用人单位对学生基础工作技能和工作执行能力满意度低。

三、基于新道创新创业平台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我校新道平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是:“知自我、懂管理、熟业务、强实践”。将新道创新创业平台嵌入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能够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大一学年开展《创业就业心智体验实训》,即先天特质沙盘课程。该课程总计16学时,主要通过模拟沙盘,以老虎、海豚、企鹅、蜜蜂、八爪鱼五种动物属性,培养学生从大一开始了解自我和行为标准,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先天特质;知晓不同个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扑克桌游、情景表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能够根据人的不同特质,找到最合适的沟通方式实现因人而异沟通,提升学生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能力。大二学年开展《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该课程总计40学时,融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公室综合运作训练、社区管理实践和人力资源综合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工作业务内容、管理流程、单据,从事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让学生掌握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大三学年开展《VBSE-创业实训》,该课程总计40学时。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将大一到大三的实践教学通过新道创新创业平台与大四毕业见习实习有效衔接。

(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

通过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师和学生利用新道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例如2016年全国“互联网+”大赛,从院级到区级到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铜奖和自治区级金奖荣誉,这也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最高荣誉,同时也可以纳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案例。由此,以新道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实践教学师资团队打造

我校转型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教师从教学和科研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政策和行动上,都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从企业引进“双师型”或注重教师“走出去”向双师型培养,使教师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榜样,也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竞赛指导提供较强的师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薄弱,教研室目前仅有4名专业教师和1名外聘教师开展教学。其中,参与新道创新创业全国培训教师2名,获得新道创新创业全国认证讲师1名,指导创新创业类团队获奖教师1名。“双创教育”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打造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以“双创教育”为内涵,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第8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到位,;二是实践教学执行力度不足,安排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现象存在,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三是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尚未建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四是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所有实践课程基本以完成实习报告作为考核形式,导致学生不重视,缺乏学习主动性。

(二)师资力量薄弱,应用型师资缺乏目前,在师资水平上,有一半为非管理专业出身教师,在职称结构上,90%为副高以下。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本专业专职教师较为年轻,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相关的应用实践,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缺少认知和经验;二是人才引进成难题,师资队伍建设“重学历、轻能力”,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等进入学校设置了门槛,目前本专业教师中没有双师型人才。

(三)产学研合作不深入,校企合作不紧密一方面,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以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为方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接。但是,本专业没有充分依托柳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形势,没有与企业有相关深入合作,人才培养没有及时充分了解相关企业的需求,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科研多集中于教育教学方面,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科研基本没有,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少,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因此,也得不到企业的投入。

二、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转型的途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围绕科学性、规范性、应用性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根据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合理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其次,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根据学生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科学合理选择相应课程,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模块,同时避免课程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再次,按照学科基础、基本素质、应用能力的递进规律,要求学科基础课程和基本素质课程逐年减少,应用能力课程逐年增加,注意课程安排的逻辑性与实践关联性。最后,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课程设置上尽量减少基础理论性课程,开设与方向相关的实用性课程。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对实践教学环节做出重新整合安排,要重新对各类实践性教学在课程安排的顺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上做出认真分析,把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组织,认真执行实践教学大纲,严格按教学大纲的来组织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可以聘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的单位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学生指导。再次,加快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基地,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最后,创新考核形式。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促使现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对于年轻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研讨班、学术交流会,通过沟通交流,开阔青年教师眼界、学习名牌高校同等专业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与相关单位合作,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再次,可以聘请有学识有能力的单位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学生指导。

第9篇: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案范文

摘要: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总结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切实结合当下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的情况,密切联系学校治学特色,提出重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硇乱宦纸萄Ъ苹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学生通过在秭归基地、洪山区人民政府、黄冈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在趋势分析还发现,相比较于2003版培养方案,2007版、2011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有明显增加且趋于稳定,浮动不大。尽管实践环节学分增长较多,但纵观整个课程设置还是体现着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特点。在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考虑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变化以及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10年中途提出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社会管理)教学计划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计划并实施至今。通过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其培养效果,可以简单归纳,2011―201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继续深造次之,最后才是公共管理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困境

1.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①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同质化。在综合对比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7所高校在内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后发现除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程外,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的课程中与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课程相似度较高。例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在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学方案中也能找到。同时,笔者横向对比了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前者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有19门课程是和后者相同或相似的,占总课程数量的50%以上;同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趋同现象就更严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都涵盖在其他高校的教学方案中。②二级学科课程设置同质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2011版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上,通过比较发现这这两个专业在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上的课程设置是完全一致的,而在近15门主干课中,有12门是完全相同的,而对于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则出现课程交叉,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成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在二级学科的课程内容上也出现同质化。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

2.专业特殊性不强。①办学特色体现不明显。通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没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的高校,但很难通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去看到这一办学特色,尤其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在教学方案上找到资源与环境管理(2个学分)和土地资源管理(2个学分)两门课程。这对于近200多个学分要求的课程设置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种现象无疑淡化甚至失去了区别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特殊性。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目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在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组织调查并撰写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本科专业前50名中无法找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存在,而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第7位。通过研究自2014年9月以来我校大学生就业中心主办的大型招聘会,发现招聘单位多为地矿核企业,但由于同质化现状,公共管理类专业输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在本专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在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上也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降低了毕业生应有的竞争力,同时这一点在2015届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也可以看出来,鲜有通过大型招聘会顺利就业的。

3.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有偏差。综合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才是企业。但是结合上面2011―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实际上其毕业生主要单位流向还是企业,党政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占比很小,这无疑说明毕业生就业渠道与培养目标存在很大偏差。随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凡进必考,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就业目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通过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数据统计发现无论是可报考职位数还是招考人数,比例均有所下降,这无疑也会对“适应在公共管理部门单位从事实际管理工作”这一培养目标造成偏差。与此同时,根据《2014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发现本科毕业社会需求量大且受毕业生青睐的职业是更倾向于一些低技术含量且可替代性很强的工作,如人事、助理、文职等。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毕I生都感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困难。在每年超过20%多的升学毕业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跨专业求学,有的出于就业考虑,有的完全兴趣使然,有的考研保研接受专业调剂,更甚者纯粹为了升学而升学等。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都能反应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环节出现问题,如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职业教育不成功等。

三、重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1.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首先必须要确定的是,我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仍然要坚持以政府、公共管理部门为主,只有守住这一培养目标,我校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才能与相近专业,如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区别开来。其次,根据我校的治学特色,建议将培养出口锁定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国现行各级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实行“凡进必考”和“凡晋必考”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公共管理类各专业要着重研究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2003年人事部将公务员的通用能力分为9种: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之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强化学生的国土资源理论知识能力。这一点在各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人才招聘要求上都是重中之重。能否与实践部门建立起良性互动直接关系着公共管理类专业是否能够寻到理论之源,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科能否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角度看,如果该类专业不能为其培养的学生提供一个经常、持续地进入公共管理部门观摩、实践的平台,那么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将大打折扣。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里,可依托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光谷发展研究院、土地工程实验室、公共经济研究所等平台建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心、公务员考试与培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改变学校与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距离远”、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少、实习环节走过场等现状,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环节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2.根据办学条件及培养方向强化专业差异性。根据我校治学特色,首先要强化的是与国内其他高校同一专业的差异性。只有突出了专业特色才能使专业建设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学校必须以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为核心,构建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和学科群。例如,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方向),以此来拓宽学生在资源环境等行业的就业渠道,以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助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强化专业差异性。其次笔者认为要强化的是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设置上要严格区别开来,重视“专才”培养,以增强其培养的学生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设置足够体现本校本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将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与资源管理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地矿资源等优势学科为支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来进行课程设置。在研究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时,笔者也能找出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方向来设置课程的实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着重偏重于矿业工程技术类课程,这给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启发――可以增添类似资源与环境管理、环境政治学、国土资源概论等课程,拓宽学生在国土资源环境的知识面。而在上文,笔者对我校主办的大型招聘会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来校招聘的地矿企业、资源类企业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一旦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在这些领域知识面,将直接影响着毕业生作为该领域的后备管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可以避免毕业生多流向银行、快递等行业的尴尬局面。

4.教学环节更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公共管理类专业不能如愿按照培养目标向公共管理部门输送人才,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这势必会对公共管理类未来学生的专业信心度造成影响,表现在对专业定位、就业前景以及职业潜力的疑虑与迷惘,从而对专业的兴趣度降低,进而导致转专业、辅修双学位人数递增。建议公共管理类专业要开设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必备的辩论和谈判类等训练语言表达的课程,要加强各类办公软件及办公设备使用、各类公文的写作等实际技能的培训,培养环节要鼓励学生间、师生间多发生思维碰撞,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非局限于课堂教学讲授与图片演示,要重视教学环节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尽管我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诸如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的可喜成绩,但笔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还是发现了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不一致、就业预期与就业渠道不一致、人才需求与人才输出不一致等问题,这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之际是要重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本文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及优势资源,提出设定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等重构公共管理类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认识到,这里还存在很多约束条件,比如一个专业的课程培养方案是庞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配套设施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匹配、实践部门的有效回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锋正.我国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理:嵌入性视角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Z].2003-11-18.

[3]李军超.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08,(20).

[4]赵瑞峰.中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J].高教论坛,2003,(01).

[5]王河江,巫丽君,何晓柯.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6]中国校友会大学研究团队.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