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前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1.认真批改试卷,分析学情。这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批改试卷不能仅追求最后的分数,要认真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的分析。尤其对客观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读卡器对每小题的正确答题率进行统计,从而确定讲评的详略。如有可能,对部分学生还可以进行面批,分析主观题失分的原因,找出学生知识和思维的障碍。
2.认真研究试题。教师通过阅卷,统计试题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分析命题的思路、考查角度,分析试题的难易度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存在的问题重点击破,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答题技巧指导,授人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评试卷的过程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更应教会学生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讲解选择题时,要让学生知道,解答选择题第一步是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即明确材料的“意思范围”、考查的方向和答题的“限定要求”。第二步是“审题肢”。“审题肢”就是对四个备选答案自身表达的正确与错误作出“准确”判断。错话必须排除,这是审题肢时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除非是逆向选择题。排除法是做单项选择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组合型的单选题,看到明显有错误的直接排除就可以了;另外,对于那些过于绝对的选项要基本排除,如“消除民族差别”“终极真理”等。第三步是“审题肢与题干是否关联”,即检查题肢是否符合题意或题干限定条件的要求。对于学生普遍害怕的主观题,要让学生知道,答题的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解题时要抓住“五字口诀”:1.审。通过读材料,弄清材料包括几层含义,看清问题的角度和方向。2.联。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相关知识点。3.理。整理答案。答案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原理部分、方法论部分、材料部分。4.答。书写答案要字迹工整,条理清晰。5.查。检查答案书写是否全面。
三、注意知识辐射,以点带面
受试卷卷面和考试时间的限制,一套试题不可能将所学的知识点全部涉及。下一次考试,命题人可能又考查其他知识点,或者通过变换角度,在设问方式以及题肢上“做文章”。那么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就不能仅仅定位在这一张试卷上,而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勾画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道题目按原题讲完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换,从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四、培养答题规范性,稳扎稳打
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失分在答题不规范上。比如答题卡的填涂错误,再比如在作答哲学类题型时,一般要求是“原理+方法论+材料”,但是很多学生在回答时要么简单地堆砌原理,不结合材料,要么是满篇“大白话”。还有的学生失分原因是不分层次,缺少条理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讲评时注重把一些很典型、有代表性的试题的参考答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边书写边记忆,并训练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答题。另外就是,把一些学生的试卷直接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批阅,找出试卷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做,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教学效果明显。
五、重视讲评后内容的消化和巩固,温故纳新
关键词:口腔颌面影像;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
实际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一些案例场景,使学生⒆约耗扇氤【爸校通过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口腔影像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各种成功的或者失败的临床案例,总结、归纳出相关疾病的诊断原理和要点,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来进行思考,拓宽并丰富自己的口腔医学常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第二学期开设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口腔专业的3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学号为单数的16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学号为双数的17名学生纳入实验组。⒍哉兆楹褪笛樽檠生的入学成绩及前3个学年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师和教材 两组学生均由本人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时数相同,教材同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6版。
1.3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对照组应用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应用实际案例教学法。实际案例教学法主要方法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教师首选向实验组学生介绍实际案例教学法使同学了解该方法;然后为学生准备相关疾病的典型临床案例;引导学生针对该相关疾病查阅文献资料,获取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表现等信息;②讨论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等资料向学生讲授相关疾病的临床案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分组(每组4~6人)讨论形成本组的问题答案,然后各组组长陈述答案并在各组之间进行讨论。在各组同学讨论中,教师要按照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防止偏离相关疾病的主题;③总结阶段-讨论结束后,教师揭示该疾病的相关问题答案,归纳总结该疾病的理论要点;对整个讨论做出合理评价,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要解释清楚;对学生发表观点的积极性、主动性给予鼓励,并对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
1.4评价方法 ①授课完成以后,应用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其内容为:激发学习兴趣的程度,拓宽学习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增强在临床中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开拓发散、创新思维的能力等。共发出调查问卷33份,收回33份,有效率为100%;②根据教学大纲应用统一命题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闭卷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考试部分占总分值的35分。
1.5统计学分析 整理调查问卷,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 显示实验组84.70%的学生认为,应用实际案例教学法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拓宽学习思维,较好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并能增强在临床中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的创新能力,见表1。
2.2统一命题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实际案例教学部分的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实际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的相关资料,或者由教师本人充当患者,向学生陈述病例的临床症状、查体的体征,然后展示该病例的影像图片及视频资料等,由学生扮演临床医师,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联系影像图片和视频资料,分析患者可能的病症,最后做出诊断结论。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记录学生提出的观点以及分析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偏离论题的讨论,当学生完成讨论并做出结论时,教师要作出简洁、恰当的总结,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对错,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记忆深刻,对于正确的给予鼓励,授课结束时提出该案例的相关疑难问题,让学生课下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在下次案例教学时进行问答。按照以上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实际案例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1 E-Learning介绍
与多媒体教学相比,E-Learning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的形式上看, E-learning除了能在单机环境下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利用局域网以在线的方式访问服务器,并浏览或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借助互联网,E-Learning可以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远程教育和虚拟教学。从内涵上看,E-learning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强调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的紧密结合。何克杭教授给出了e-Learning的定义: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这些属性对E-Learning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E―Learning创造的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将使学生在系统“情景”当中开展协作式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对话”(信息的沟通交流),最后将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到原有知识体系当中。③
2 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9大核心课程之一。现在无论是在国民经济管理还是企业机构的经济运行中,都需要既懂经济又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结论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非统计专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熟练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能力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管类学生并没有充分重视统计学的学习,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与经管、财经类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很多学生认为统计学公式太多,计算量太大,概率论知识太抽象,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目前,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 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很多学生把统计学和概率论归为一类,认为统计学是概率论的延伸,看到教材中大量的数字和公式就觉得让人生畏,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学生认为统计学就是概率论,在数学功底不扎实的情况下,很多学生惧怕数学公式和推导,提到统计学,就有本能的畏难情绪。还有的学生很难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因此学生从思想上认为统计学仅是一门学期必修课,而非专业必修课,很难引起兴趣和重视。
2.2 统计学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统计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欠缺一直是统计学教学的诟病。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是传授统计理论知识,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虽然近几年对统计实践教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统计学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还是相对比课堂教学课时要少得多。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记了一大堆概念、公式、原理,但拿到原始数据时却不知该运用何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3 统计学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统计学的学科特点是既有理论和公式推导,又有方法和实际应用。但是目前很多大学要么沿用传统的黑板授课方式,要么单纯依赖多媒体授课。这两种方式都不适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黑板教学的讲课速度比较慢,学生随着老师的板书可以逐步消化讲课内容,便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在于生动形象,便于建立各种统计方法的案例库,但由于讲课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夯实基础。
2.4 缺乏优秀的统计学教师
首先,大部分统计学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授课,缺乏在企事业单位、调查公司等从业的实践经验,授课时难以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研究与当前的热点问题脱节;其次,大多数统计学老师在授课时只着眼于讲授书本知识,没有将统计学和不同的经管专业结合起来,没有突出统计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实际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开发学生的统计思维。
3 E-learning教学模式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3.1 确定E-learning学习环境
E-learning学习环境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学习与管理系统。主要用来支持网络学习的内容传递、促进在线师生间的交互和学习评价、管理等活动。学习环境是促进E-learning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条件的高校可用Blackboard教学平台、也可以采用Moodle等开源学习系统、或是有开发能力的高校按各自应用需求研发出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创设E-learning需要的虚拟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协作的虚拟学习社区或学习共同体,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来实现协作学习和知识的共享以及创建。
3.2 利用E-learning提升统计学整体应用能力
非统计专业的学生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统计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服务。因此,统计学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应该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来着手,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依据其专业背景和需求因材施教。对于统计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知识点,如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等问题,应该结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案例进行讲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E-learning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在E-learning教学平台上展示相关案例,启发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根据统计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训练型”转变,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3.3 利用E-learning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且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等,还要与学习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是老师在讲解,上课的时间有限,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很少,师生的交流不多。即使有学生课后留下来问老师问题,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如果在网上进行讨论的话,学生会多学很多知识。而对提问后获得的答案,通过网上讨论,其他学生也能看到。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统计思维,教给学生用统计思维分析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学习的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为将来学生将统计学应用于本专业打下基础。
3.4 开展E-learning协作型学习模式
建立在学习共同体基础上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使整个群体分享个体的智慧,能帮助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综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小组活动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进行探索。E-learning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协作型学习氛围的形成。
3.5 利用E-learning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统计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数字、公式以及概念,那么怎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到“统计非常有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呢?创造出一种宽松、高效的学习氛围是关键。E-learning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把单一的满堂灌变成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的方式。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可以将一个大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学完该课程以后,完成一份从数据搜集到整理、分析全过程的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4 结论
根据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基于当代建构主义思想设计一个以E-Learning 为核心思想的教学服务系统,学校与教师可以按照自己对E-Learning 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解、教学能力和创造性构思去设计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服务。统计学E-Learning 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应用,对学生与教师统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大学日语 成绩差异 统计学
为了比较选修大学日语Ⅰ与Ⅳ课程成绩的差异,随机抽取了近两年来中国海洋大学选修日语的本科生大学日语Ⅰ55名与大学日语Ⅳ33人的期末试卷,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检验。
一、大学日语Ⅰ与Ⅳ的成绩差异
55名本科生(非日语专业)选修大学日语Ⅰ成绩如下:
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变异情况,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标准差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量。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同样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
二、成绩差异的统计学检验
在此我们使用参数检验。参数检验是通过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因为参数检验通常比相应的非参数检验更有检验力,对于同样的参数,参数检验更可能达到显著性差异。
虽然参数检验更灵敏,更容易得到显著性结果,然而参数检验要求数据满足以下假定条件:独立样本t检验的前提假设包括:(1)每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分数应该是正态分布的;抽取样本的潜在总体必须假定为正态的,然而我们得不到总体,也很少知道总体是否正态。一般可通过大体上观察偏态来检验正态性。这可以通过简单观察数据的直方图中明显偏离常态的点的情况来进行判断。(2)每个总体的离散程度是相同的,即方差齐性。因此当我们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得知 且总体方差未知时,这时就不能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这时只能用两个样本方差作为各自的无偏估计量,在 = 成立的条件下,根据下面的公式:
计算出的统计量t值不再服从自由度为 的t分布。柯克兰与柯克斯于1957年提出一种方法,认为当总体方差不齐时计算出的统计量 是近似的t分布,因此临界值不能直接用df= 所对应的 ,而要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三、方差齐性检验
当 与 都未知时,以各自的无偏估计量 与
代替。如果假定两个总体的方差是相等的,即 ,那
么 的值应该在1的附近波动,其比值服从F分布。如
果这个比值过大或过小,超过了我们所设定的某个水平,那
么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将对 这个前提假设产生疑
问,从而拒绝这个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 。
四、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五、选修动机的调查与成绩差异原因的分析
首先制作动机调查表,内容包括(1)兴趣动机(2)成绩动机(3)职业动机(4)学分动机(5)其他。在以上5个问题后面,附有五种不同的选择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看法,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项。四种选择项:很不同意(-2分),不同意(-1分),不知道(0分)同意(1分),非常同意(2分)。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55名被试的动机的分值分别是:
下面看大学日语Ⅰ一组学生选修动机的算术平均数 =3.4;大学日语Ⅳ一组学生选修动机的算术平均数 =3.4,两者是相等的。再看选修大学日语Ⅰ的动机标准差S=2.4, 选修大学日语Ⅳ的动机标准差S=2.7,两者相差无几。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与比较中可以看出大学日语语Ⅰ与Ⅳ选修动机基本相同但成绩差异显著。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学习动机而在大学日语Ⅰ与Ⅳ的难易程度上。
《新编日语Ⅰ》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第一册,供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本书编入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方面的内容。题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题材除会话和短文之外,还有少量的书信、日记等。本书第一册共二十课,分为四个单元,每五课为一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语音阶段,各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单元复习。每课教学时间为十二学时左右。本书除语音阶段稍有不同,每课由前文、会话、功能用语、解说、读解文、练习六个部分构成。前文是引子,供朗读练习和连贯叙述用。会话是连贯性的对话,用于听说训练。功能用语只要求模仿,目的在于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解说是说明该课出现的语言现象,包括语法、句型以及某些词组和惯用语。单元复习课后面有单元归纳,除复习和归纳外,还补充有关的语言知识。读解文是为了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读写能力,其中基本上没有新的语法现象。各课练习和单元练习包括机械练习和活用练习,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又可以作为课外作业。《新编日语Ⅱ》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第二册,供一年级下学期使用。第二册共二十课,分为四个单元,每五课为一个单元。各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单元复习。每课教学时间为十二学时左右。每课有前文、会话、功能用语、解说、读解文、练习六个部分组成。二十课的练习是模拟考试,参照了日语能力考试的要求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二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孟迎芳等.心理统计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课程;网络在线试验平台;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07-02
计算机系统类课程在信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系统类课程中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系统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系统类核心课程,其在工科的计算机系统性学习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课程已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或附属,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关键组成部分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解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对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来说,传统在实验室的实验课程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需要新型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来满足课程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虽然在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创新能力,但是实验设备的紧缺与实验室开放时段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与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的同时,却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到最好的教师讲授的最好的课程。正是由于MOOC课程带来的冲击,目前基于网络技术来展开教学的研究开始出现在教学改革与研究领域,但是目前所进行的网络教学改革主要针对文化课程,鲜有针对实验课程的尝试。而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应采取网络在线实验系统平台代替实际实验平台,将为学生提供可以远程在线设计实验的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课程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在线完成课程实验的综合设计与仿真。打破由于实验设备的紧缺与实验室开放时段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与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限制。因此,开展网络在线实验系统平台建设对提高当前形势下本科生的质量极为重要。
但是目前鲜有研究涉及该领域,作者认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教学体系与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包括:①教学资源不完整。在有限课时情况下,要实现教师少讲精讲,又要完成教学内容,尤其是实验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用较少的课时完成必修的实验,且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就必须提供足够的基础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需要。限于技术原因,目前,有一些基础教学资源仍不能在课程网站上实现共享。②缺乏沟通与互动平台。知识的学习是通过“教”与“学”来完成,目前高校的授课模式注定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大多集中在课堂上,而课时的限制使得教师根本无法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一一的解答。这造成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时,尤其是硬件实验设计,学生在线进行实验仿真,遇到疑难知识点,无法及时与教师沟通。而目前学校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无法实现在线答疑和讨论,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需要依靠QQ群、短信、飞信等公共网络通讯平台进行,给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实时快捷的深度互动带来诸多不便。③缺少自测和实验验证平台。虽然现有课程资源中有一些实验设计例程,但尚缺乏对学生进行手把手进行实验设计的教学视频及对学生所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测试例程,不便于师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即时评价;同时,对于一些大型课程作业,目前也缺乏师生间和学生间交流讨论以及作业提交和评价的平台。④缺少远程实验平台。目前缺少可以供学生远程实验的实验平台,学生只能依靠实验课有限的课时动手完成实验,没有可靠的远程平台供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理解。对于计算机系统类课程,学生仅靠实验课的有限时间无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对于计算机系统类课程来说,亟需开发出可以供学生远程体验实验课程的平台。⑤无法管理与监督。现有课程网站只是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并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网络化,即学生只是从课程网站上获取一些基本课程资源,如课件、教学录像等,但教师却无法跟踪和管理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教师对每位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效果缺乏考核评价方法。目前,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只能根据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未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与考察。
综上所述,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亟需建立一种基于网络的在线实验平台,可以综合提供并收集各种教学资源(收集功能来自于学生们提交的各种大型课程作业),满足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深度互动和讨论答疑的需要,记录和统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规律,并满足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自测和测试,以及大型作业的讨论和提交。具体研究实施思路为:①现有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的合理汇交。拥有现成的教学资源和已经建设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不是说简单地将前者上传到平台上就能构建适合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因此,在收集并上传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进行二者之间的兼容与适应性的调整是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②设计与建设系统设计在线平台。利用现有网络信息平台,建成可供学生远程实验的在线平台。该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需要提供典型的演示实验供学生观摩学习,系统可提供平台使用帮助说明,实验结果需要能及时反馈供学生分析设计。③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对知识点和重点、难点进行梳理,根据需要设计出三大类题目,构建课程设计例程库。第一类主要用于学生自测,设计为较简单的设计例程,方便学生对在线平台的熟悉,考查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复习与掌握;第二类题目用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利用知识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及综合分析型实验;第三类是大型作业和课程综合实验,分别实现简化的CPU与编译器,目的是培养和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④构建在线自测、设计提交和评价平台。对于以上各类知识点,将题目与答案分别存入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第一类知识点学生在完成题目后可进行自主学习的自我评价,并据此安排学习进度。如可能,在自测系统中,将设计类似目前大多网络游戏中普遍采用的“冲关”模式,即以自测结果反馈控制学生是否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以增加自主学习过程的乐趣;对于第二类题目,该平台将提供学生在线提交和教师在线批改功能,同时对学生完成情况具有统计记录和分析功能;对于第三类题目,平台将提供分组、组内讨论以及师生间交流讨论功能。⑤构建在线答疑与互动平台,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深度互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在线展开答疑与讨论,这一点可以基于校园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教师组成员负责答疑;二是可以找专门负责人员将对答疑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反馈指导实验教学重难点的梳理以及例程库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三是利用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网络综合平台建设的参与度。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机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完美结合和彼此间深度互动,因此,我们将利用互动平台,调查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并使他们成为平台质量评价的最直接、最有力的监督者。⑥构建管理与跟踪统计平台,监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出的“计算机系统类在线实验平台”,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江南大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课程登录与管理的功能,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次数、时间等基本信息,统计人员可重点关注这些统计数据以及学生参加答疑与互动讨论的情况与其课程学习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
通过以上改革,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评价的网络化,构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从而重构实验学习流程(教师课堂传递信息+学生实验课前利用平台仿真学生课前获取、吸收、消化信息+教师实验课堂互动讨论),转变实验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课外获取知识为主),革新实验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换师生角色(教师:主演导演;学生:配角主角),深化课程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娟,张雯雾,王嵩,等.虚拟实验系统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14):33-36.
[2]许太安.MOOC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挑战[C]//第七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2014:98.
针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习题讲评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问题,笔者尝试对学生解题情况的分析,重视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解题集中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解题情感的激励,以切实提高习题讲评质量和效益,有效培养学生解题综合素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
习题讲评;解题能力;针对性;实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习题讲评是指对学生练习或考试情况进行评讲,是对练习和测试的总结、反思和深化,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听取了校内外一些公开课后,发现时下的习题讲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题题都细讲、简单对答案、简单提示、就题讲题、教师一讲到底等。这样,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部分学生在后来的习题练习中,依旧出错,解题能力很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充分结合自身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认为,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讲评课,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扎实推进有效课堂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对学生解题情况的分析
(一)全面统计学生练习或测试结果
学生练习或测试批阅结束后,应立即着手对学生答题情况展开全面统计。对于选择题,可用一张事先制作好的统计表,对选择题每小题ABCD四个选项的选择情况详细统计。对非选择题,可将学生解答情况按好、中、差分类统计。然后,再统计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
(二)深入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原因
对于选择题,着重分析选错原因是知识识记不准确,理解不透彻,方法不得当,还是提取试题信息不全面,筛选、整合信息不合理,抑或没有建立起信息与知识和问题的直接联系?对非选择题,着重从审题、组织答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出其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
(三)动态分析学生成绩变化原因
对一段时间内,学生成绩上升、稳定或下降情况做出动态分析,结合学生本阶段学习状态,总结学生取得这样成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找班级内好、中、差不同程度的若干名学生谈话,了解具体学情,进一步摸清学生出错的原因。哪些是教师教学不得法、指导不到位所致,哪些是学生基础知识不落实、学习态度不端正、思维方法不正确、审题不仔细所致。
二、重视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
(一)精心取舍,有的放矢
习题讲评中,要选择学生集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不必题题讲解。同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更要注意讲清“为什么”。教师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的能力层次、答题的思路和方法。针对学生审题错误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应在讲评中突出读题获取信息、审题找准方向、迁移打开思路的训练。有的题目答案很基础,学生表述不规范、不完整,在讲评中就应着重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本,指导学生如何变换位置解答问题。
(二)探寻规律,培养技巧
在讲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从学生思维深处找到病根,真正使学生走出误区,达成共识,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结合具体典型试题分别从题型、考点、热点、错因等方面进行归类讲评,通过讲评一道题,使学生掌握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1.选择题部分
可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仔细审题)――忆(回忆所学知识)――选(做出选择)――查(认真检查)。同时,既要看题干的指向,又要运用所学知识看题干与题枝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如题(1):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浙江温岭石塘渔民郭文标,30年来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在惊涛骇浪中救起了130多条生命。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 )①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②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鞠躬尽瘁的为政风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本题中,审题时,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救起了130多条生命”。接着,联系课文中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思考便可迅速发现,选项①③不仅符合要求,而且与题目联系极为紧密。尽管选项②④自身表述正确,但与题目没有关联。从而做出正确、迅速的选择。
同时,按照答案的组合,针对组合式选项的一类题型,还可以辅助采用排除法即排异法、排误法。排异法是指排除表述正确、与题干无关的选择项,如排除题(1)中的选项②④。
排误法是指排除表述有错、与题干不符、与题干因果相悖等的选择项。又如题(2):广州亚运会采用了历届亚运会最复杂的技术系统,多种装置都采用了世界尖端高新技术,绝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这启示政府部门( )①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②要勇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科技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③要把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④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题中,运用党的基本路线中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知识,可迅速判断出题枝③的表述是错误的。为此,可采用排误法,迅速排除含有③的错误选项A、C、D,只剩下答案B了。
当然,选用排除法的重要前提是要看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如有些题目是要求选错误的选项,这时就应该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灵活选用排除法。
总之,选择题解题方法概述如下:认真审题,抓关键词,做好“两判断”。一是判断题干与题枝之间是否存在紧密联系,即因果关系、从属关系、条件关系等。二是判断选项内容是否和题意相符合。采用排除法即排误法、排异法。针对表述有错或表述正确、与题干无关的选择项,予以排除。
2.问答题部分
对于基础性问答题,可指导学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不需要详细展开。如题(3):近年来,全国第一个展示道德典型人物事迹的“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正式开馆。近两年,有两位德清普通市民先后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德清县公民道德教育馆的开设属于哪一文明建设?通过引导学生初步分析题中的关键词句――道德教育馆,联系课文中有关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知识,便可马上得到正确答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开放性问答题中,先要看设问,要求运用什么原理分析问题,考查何种能力,从而确定答题方法。要求结合具体的背景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泛泛罗列所学知识或政策内容,还应注意联系前面相关结论进行阐述。总的来说,开放性问答题基本答题思路为:
第一步,认真审题。要审问题、审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漫画等,抓关键词句。通过审问题,明确要回答什么;通过审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第二步,回归教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所反映的观点及问题的要求,联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找出解答问题的课文“基础知识点”。
第三步,联系材料。将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与课文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联系教材知识,使问题回答得更完整。这种联系主要有:①将材料中关键词或句子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直接连接起来(连接法);②将材料中关键词句直接代入到课文中的基础知识中,从而适当改写课文基础知识(代入法);③根据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运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再做适当分析与解读、拓展与延伸(论证法)。④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有关事件或知识、材料中的主要做法或反映的问题进行适当归纳概括(概括法)等。
第四步,组织答案。在找到知识点,还要理清思路,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答题的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正确应用政治术语,还包括如何使答案更全面、更完整。
如题(4)
①以上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
部分学生对这类图表问题感觉到无从下手,答得当然也不够理想。试题讲评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表格中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再对关键词语本身的寓意及其数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与解读,再引导学生联系、思考课文中关于“1978年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等基础知识,学生很快就做出了合理的回答,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等。在讲评过程中,学生也初步领会了解答此类表格式问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即“横向看关键词及寓意,纵向看关键数字及变化趋势,纵横比较分析得出基本结论”。
三、重视对学生解题集中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重组
教师不必按部就班一个题目接着一个题目讲下去,而是要打破试题的题号顺序,将同一知识、相近知识的试题放在一起讲,或者把学生出错原因相同或相近的试题放在一起讲。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具体分类和重新组合,深入剖析、挖掘、拓展,帮助学生系统巩固相关知识,集中解决共性错误问题。
(二)指导学生建立纠错本
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特殊性。通过建立纠错本,指导学生各自将做错的典型题目重新分析和订正,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对习题的深入分析、比较和鉴别的能力。同时,定期进行精选错题反馈测试。
(三)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表明,把知识放在一定的体系中,识记得更牢固,理解得也更深刻。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引导学生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同时,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培育学生深层次的学科思维能力。
(四)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讲评习题时就题讲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通过回顾过去练习题以对本题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解决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基本规律。让学生实现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渡,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以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如针对上述表格题(题4),可由此拓展延伸出以下2小题:
②表格所显示的变化,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30多年来,我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
③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这样,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意义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础知识有更加深入、整体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视对学生解题情感的激励
(一)及时肯定学生在解题方面取得的进步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引发思考。要注意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答题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要表彰成绩突出和进步的同学。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既要表彰优秀学生,也要表彰中等学生,更要表彰基础差进步大的同学。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地指出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开展课堂解题限时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战胜难题、易错题的信心和决心。
(二)及时开展师生互动活动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对一些重点习题可以采用辅助提问(“为什么是选这个答案,而不是那个答案?”“你当时做题的想法是怎样的?”“跟老师有不同看法吗?”等)、小组合作探究、辩论等形式进行。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讲评,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做错的习题尝试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让师生思维水平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讲评课课堂教学质量。
可见,围绕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这个中心,不断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讲评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能引导学生澄清、纠正知识和思维上的模糊认识或错误理解,总结学科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教学 新型试卷讲评分析模式 个别辅导 教师反思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其效率高低与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否直接相关。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有助于教师及时摸清并弥补自己的教学盲点,有助于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当前大多数的试卷讲评课或“对答案”或“一言堂”,致使成绩好的学生“欣喜若狂”而无心听课,成绩差的或“提心吊胆”或“自怨自艾”、“如坐针毡”,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于是经常出现“老师喊破嗓子,学生无动于衷”的教学场景。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挫败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经常出现典型习题“一错再错”,甚至成绩倒退现象,致使课堂低效或无效。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理念不符。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听课感悟,谈谈对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效率的认识。
一、改革传统的数学试卷讲评分析模式
试卷分析、讲评是数学复习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解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直以来的试卷分析课都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的听为辅,教师逐一讲解,“题题惧到”,“什么问题都讲”,把自己对数学题意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对试卷当中体现出来的重点处理得比较草率,缺乏主体参与,要求学生被动接受,导致讲评后仍有部分学生错误题订正后还是错误。这难道仅仅是学生没有认真听教师的试卷讲评而造成的吗?其实不难想象这样的试卷分析没有多大意义,对学生起不到启示和点拨的作用。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讲解模式,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无序的“题海”中解救出来。
二、“讲效率、轻负担”地构建新型试卷讲评分析模式
要提高数学试卷分析课的教学效率,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讲评前,全面分析把握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精心备好课。
评讲试卷前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全面分析试卷,了解命题意图,明确试卷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要求。(2)统计班级均分和学生得分情况。(3)统计学生试卷中的答题正误情况。(4)统计并分析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精心备好课:一是讲评课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即“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即“怎样讲和讲什么,如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要达到什么效果,即师生在本节课上获得什么样的发展。二是要确定讲评重点。要从中抽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评,哪些该粗讲,哪些该细讲,心中要有数。①讲评学生的“共性错误”,结合学生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疑点、盲点,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错误症结。②讲评试卷中错误率较多典型的习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讲解。③通过典型习题的问题纠错培养学生读题与审题及规范答题的能力。④通过一题多问,多题一解,挖掘试题的内在联系和拓展点,变换提问角度,引导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三是教学自始至终要关注学生,激励、鼓舞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确定讲评课中哪些习题由学生讲解,哪些习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哪些习题需要教师进行解题方法与思维点拨。
2.在讲评课上注重师生互动,讲评结合,重在实效。
首先,教师针对学生普遍易错的题目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答题心得交流,包括组织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敞开心扉,相互描述做题时的感悟、理解、判断的心理感受及对试题的看法和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
其次,在讲评过程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习惯,多给学生提供鼓励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评讲分析试卷,有的时候,比较典型的题目,可以请解答得比较出色的同学讲一讲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的,为其他同学进行思维示范。还有的时候,可以就学生做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请出现这种错误的同学谈谈当时是怎么思考的,教师将“讲”建立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的基础之上,从而集中学生的易错处,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打造师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再次,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答题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同时,要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等,切不可因学生答卷中的错误而指责、讽刺、挖苦或嘲笑他们,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好个别辅导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主要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有效进行这样的个别辅导,首先取决于老师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时是否注意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记录。其次,老师要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理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再次,在个别辅导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不要忘了对学生的欣赏,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教师要做好自我反思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及2004级护理学本科共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普通外科病人的护理及骨科病人的护理见习课时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其他见习课按传统带教方法,比较学生考试成绩。结果 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学生测验成绩、期末考试考点得分率、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比传统教学法明显提高(P
【关键词】 教学;教学方法;教育,护理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下简称教改法)是根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原理设计的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它以病例为中心,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研讨有关基础和临床知识,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具体案例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记忆力[1]。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护理为主线、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根本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以下简称传统法)的基础上,采用教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2004级护理学本科共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学生为5年制,专业课授课内容、进度、考试考核与2004级护理学本科同步进行。以上一届即2003级护理本科学生(83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相当,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在进行普通外科病人护理及骨科病人的护理见习课时采用教改法:①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于见习课前到附属医院的普通外科和骨科病区筛选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病例3~4人,如病区内无相应的住院患者则到病案室选典型病案1~4份;②开课时教师用10~15min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所准备的患者或典型病案,提出3~5个问题;③学生分组到病房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有条件的可进行必要的检查;④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综合分析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⑤教师总结;⑥外科护理学其他内容见习课按传统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教学。
1.3 评价方法 ①于普通外科及骨科见习课后各测验一次,其他内容见习课后测验两次,题量及难度相当,时间每次20min;②采用复旦大学试卷分析系统进行考试分析;③学生、院系专家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综合评价教学质量;④比较实验组采用教改法和传统法教学的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考点得分率;⑤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对采集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实验组两种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 实验组教改法测验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法(P
表1 实验组两种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略)
注:与传统组比较,a:t=5.95,P
2.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成绩为(74.41±6.71)分,及格率(≥60分)为97.87%(92/94),优良率(≥80分)为24.47%(23/94)。对照组期末成绩为(72.88±7.81)分,及格率为97.59%(81/83),优良率为8.43%(7/83)。及格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16,P>0.05),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05,P
2.3 学生评价 经向学生了解认为:教改法通过用典型患者或病案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促进临床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2.4 专家评价 院系专家随堂听课,任课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分均大于90分,有3名教师分别获课堂授课质量二、三等奖。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见习课授课时数占总教学时数近70%,因此,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理论学习和与实践结合的实习阶段,提高见习带教质量是实现预期教学计划、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但临床护理教学师资薄弱,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方法更新不够是我国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2]。我院于2004年才开始进行护理本科《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由医护两个专业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多沿用临床医学传统方法和模式。然而护理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不同,学生培养目标不一致。探索适合护理学专业特点,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探讨将教改法运用于外科护理学见习课获得良好的效果。
3.1 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教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准备的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病人或病历中寻找答案,例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人,要求学生通过与病人沟通,进行评估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阳性体征、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护理措施。在讨论环节由学生拓展思维,畅所欲言,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如胰腺的解剖生理、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休克知识相互融合运用,学生通过实际病人触类旁通,增加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表1显示,实验组教改法测验成绩高于传统法,说明学生课堂听课效果明显提高。
3.2 提高见习课教学质量 从表1显示,实验组采用教改法教学的内容,期末考试的考点得分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教学的内容(P0.05),但是,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3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按教学进度见习的内容,病区无此类病人,或有典型病例但因病人病情或其它原因无法让学生接触,传统的教学法往往由教师重复机械的讲授理论课,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改探索中我们运用典型病案同样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与病人交流,亲身感受病人的痛苦,从而初步树立救死扶伤,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有能力、素质高、有创新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3.4 科学合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 临床见习课需要病人及家属的配合,但见习次数过于频繁时,病人病情不许可、心理压力大,甚至引发医患纠纷。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不仅充分利用了附属医院有限的临床病例和病案室丰富的病案资料, 避免给病人增加负担,而且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可用于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临床主干课程的见习课教学。适合目前扩招形式下,利用有限的临床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韦建宝,赵枫,黄许森,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普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右江医学,2007,35(5):600-601.
关键词:网络式案例教学(WCBL);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等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培养具有基层医生岗位职业素质,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融临床诊疗、疾病预防、保健、疾病康复、计划生育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基层卫生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实用性高素质医学人才[1]。因此,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也要掌握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具备为社区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当前信息化教育的大力推行,使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更易共享,因此我们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本文就如何进行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体会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质量。
1“预防医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现状和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最早起源于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20世纪70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2]。CBL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手段,通过对案例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模式[3]。“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由于医学专科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多,“预防医学”开设的课时一般较少,加上学生“重临床,轻预防”的思想,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目前,一些学者已将案例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引入一些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预防医学的知识与临床和社区实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调动了临床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医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5]。但同时有学者提出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如学生人数多,使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机会不均,且一些学生倾向于传统教学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学生对知识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掌握[5]。而且,“预防医学”课程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案例教学,因此把案例教学结合传统教学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6],使教学效果更优化。网络式案例教学法(WCBL)是近年来兴起的将经典的案例式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利用已经构建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活动中各要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评估,既弥补教学时间、空间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又方便学生讨论时查找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应现代化学习需要[7]。我们应考虑当今学生网络化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在“预防医学”中选取部分适合设计案例的章节进行网络式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预防医学”网络式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2.1教材
选用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预防医学》(刘明清、王万荣主编,第5版),这本教材从基层卫生服务应用的角度考虑,对预防医学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预防服务分成了“临床预防服务”和“人群健康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两章,重点讲述临床场所个体化健康咨询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增加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合理营养与健康改成合理营养指导,增加了营养调查与评价;并增加了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将部分医源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融入其中。从内容上看,这本教材比较接近基层服务的需要,更适合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
2.2案例教学内容的选取
临床预防服务(案例:结合健康人群或“无症状”患者的体检情况分析并制订健康维护计划)、合理营养指导(开展大学生膳食营养调查实践、健康人或糖尿病病人食谱的编制)、食品安全(收集食品不安全事件进行案例讨论)、环境与健康(如雾霾、水体污染、家庭装修导致中毒事件的案例讨论)、职业中毒(如铅中毒、苯中毒案例分析)、统计图表的运用(如临床医生常用的统计图的选择)、统计设计(如常见慢性病的专题调查设计)等。
2.3精心选择案例及设置问题
根据各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健康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病例精心设计案例,每个案例后面设置1~3个问题,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多数问题是学生自己查资料即能回答的,有些无固定答案问题的须经小组讨论共同完成。
2.4网络平台的选用
世界大学城,网址:,是目前职业院校推广使用的空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8]。在空间里,教师可在课前在个人空间里上传相关教学课件、视频及在课堂作业子模块中,把案例及问题分发给相应的用户分组(学生),并在空间讨论区查看学生的讨论及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等。
2.5网络式案例教学流程
现以“临床预防”这章为例阐述应用网络式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流程:第一步,在授课前,教师根据这章的学习重点选取案例并设计了3个问题,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课件及相关视频,并在空间课堂作业模块中上传案例及问题:王某,男,40岁,公务员,在一次常规体检时发现身体多处淋巴结肿大、无痛感。其父亲曾于48岁诊断患有乙状结肠癌,并于50岁时因该病去世。王某否认其他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吸烟17年,每天约15支;饮酒史20年,每天2两白酒或1瓶啤酒;喜欢吃肥肉;体重超标,不爱运动。根据以上案例思考:(1)如何分析王某的健康信息?(2)应建议王某选择哪些疾病筛查项目?(3)为王某制订健康维护计划的近期目标。教师在空间里给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收集资料,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如空间留言、QQ等讨论问题,并在个人空间作业版块中教师指定的时间前回答问题。教师在空间上应随时查看及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及进展,并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导。第二步,课堂案例讨论时,首先教师由案例导入,引入情境并提出即将讨论的问题,全班按6~8人分成小组,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鼓励各组积极发言(注意控制时间和纪律),最后由教师对案例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深层次阐述,总结并归纳重点,解析难点。第三步,案例讨论课的后一周,在课堂上未发言的同学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讨论区发言及QQ交流,教师统计课堂发言及在网上发言的学生姓名,根据表现给出平时成绩。
3网络式案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3.1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7%的学生认为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形式新颖,案例贴近生活及临床,学习兴趣提高;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有利于自学,案例能启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满意度提高。
3.2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由于学校网络及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在网上发言或查询资料,另外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做个“安静的”倾听者,在案例讨论中习惯等待别人的答案,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查找资料花费时间过多加重了学习负担等。
(2)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需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典型案例和设置问题,并设计课堂讨论如何开展。在案例讨论课前一周还要把资料上传到个人空间,并在讨论区观察学生的发言和引导讨论。在课堂案例讨论时,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否则学生讨论容易失控或冷场,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在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无论是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课堂控制以及课后的讨论人数统计,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3.3正确处理网络式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网络式案例教学具有新颖性、实践性、应用性等优点,能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讲授传统教学。如“预防医学”中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原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授仍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4考核方式的转变
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强调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完成作业,因此必须采用配套的考核方式,如增加平时成绩(计平时作业、讨论发言的表现)的比重,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占10%增加到30%~40%,才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也要注重应用知识的考核,增加一些案例分析与应用题,分值大约占总试卷的30%。
4结论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法在高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大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在现阶段教师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友谊,黄振元,杨敬博,等.面向基层的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36):130-135.
[2]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3]邓月仙,张宝,刘文宝,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62-764.
[4]尹秀玲.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1(6):97-99.
[5]邓树嵩.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右江医学,2015,43(4):523-524.
[6]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10(2):22-23.
[7]韩嘉宁,徐米清,叶子冠.网络式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