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旅游人才 旅游企业 旅游教育
新乡市旅游人才队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及其旅游人才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行业薪酬偏低,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对旅游人才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太少;人才有效供给的不足,旅游管理、科研、服务等机构不全,主管部门的管理服务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订旅游人才发规划,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为了建设一支新乡市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适应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需要,更好地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开发规律,促进旅游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集中力量制订科学、合理的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用之作为新乡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纲领。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建设作为事关“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使旅游人才真正成为新乡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级政府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新乡市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高度重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建立、完善、落实相应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措施,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机制体制,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新乡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人才的投入,确保人才队伍的建设资金。旅游企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人才队伍建设,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不断加大投入,在每年预算中要根据工资总额计提充裕的职工教育经费,并设立外语津贴、技术津贴、学历津贴等,鼓励职工积极学习,参与培训。
二、大力推动旅游企业成为人才开发主体
旅游企业既是新乡市旅游人才的用人单位,也是旅游人才成长的摇篮,培养人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新乡市要积极推动旅游企业成为旅游人才开发的主体,积极探索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有效机制,努力把旅游企业培育成为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强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要推动旅游企业整体开发人才资源的,树立“管理者即培训者”、“总经理是总的训导师、部门经理是部门的训导师”、“培养员工是考核每个管理者的重要指标”等人才开发理念,在旅游企业内形成一种整体开发的良好氛围。
要推动旅游企业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制订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以发展机遇吸引人,将企业各个层次员工的培训、考核、定级、使用、晋升、工资升降、职称评定和待遇等紧密结合起来,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待遇;同时,注重以人文关怀为内容的非经济性激励,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成长环境,发挥非经济性报酬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青年旅游人才是新乡市旅游人才资源行业的主力军。旅游企业要建立有利于青年旅游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促进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旅游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重大项目实施中要吸收青年人才参与,培养、早就一批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旅游人才。
三、大力提升旅游教育水平,提升培训效益
旅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旅游院校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摇篮,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重任。新乡市的教育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引导,推动旅游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旅游院校(系)人才培养主渠道的作用,有计划地推动旅游职业教育及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要大力整合新乡市的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大特色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旅游教育水平,打造新乡市旅游教育品牌。
今后要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教育资源,加强旅游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科研、师资、教材、教学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共享机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打通旅游、人事、教育以及学校与企业、国内与国外、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等方面的“隔墙”,建立更为广泛联通、相互合作的旅游人才培养“立交桥”;对旅游人才进行分类研究,制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素质能力标准,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培训和标准化职业资格考核。
目前,新乡市旅游院校的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在省内处于落后位置。既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知名旅游专家,又没有在省内外叫响的知名旅游教育品牌。旅游院系的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是制约新乡市旅游教育品牌的重要因素。目前,新乡市大专院校大多数旅游管理学科和专业隶属于历史、外语、食品等院系,独立设置的旅游学院(系)很少。其狭小的发展空间已经和正在形成对旅游管理学科的巨大制约。如何理顺管理机制,拓宽办学视野,凝练办学特色,寻找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新乡市旅游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推动高等学校设立独立的旅游院系,促进旅游学科和专业尽早尽快摆脱对其它学科、专业的依附或从属地位,按照旅游学科、专业的特点独立办学。同时,选择部分办学历史较长、对旅游行业贡献和影响力大、综合实力强的高校作为新乡市旅游教育品牌的重点打造对象。应采取切实措施,推动祝新高校设立独立的旅游学院,使其同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会展学院一样,尽快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新乡和河南旅游教育的品牌和旗帜。
要加强校企合作内容和方式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到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来;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开展订单培养、接收师生顶岗轮岗实践、实训;鼓励企业与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拿出一批能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科研成果。
根据目前新乡市旅游人才整体学历层次较低的问题,要积极利用旅游教育资源,加强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和在职研究生教育,切实提升在职旅游人才的学历层次,大力提高旅游行业在职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学历层次。要充分利用新乡市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和大专自考、函授教育资源,提升旅游行业在岗在职人员的学历层次。
要实施全市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或旅游企业要把旅游从业人员的经常性培训作为的长远战略任务来抓,根据从业人员现有的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的机会,以开发员工其潜能,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可采用轮岗、交叉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既进行经营观念、思想道德、礼仪社交培训,又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大力加强在职培训,针对旅游行业的不同岗位、职位及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通过远程网络、专题研修、内部培训等形式,提高旅游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充分调动旅游行政部门、培训中心、旅游院校、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等多方面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和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进旅游教育培训体系的形成。适应旅游发展需求,着力加强市――县――企业三级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行政部门的培训管理作用,构成旅游人才“金字塔”培训体系。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院校在旅游培训中的基地作用,拓展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开展境外培训,形成大旅游教育培训的新格局。要注重市场需求,加快旅游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旅游部门、教育部门、旅游企业、旅游院校、行业协会、旅游人才交流和培训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旅游人才培训的整体合力。要广泛调动旅游专家参与旅游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加强旅游专家库建设。
网络培训的时间、地点自由、选择课程,都很自由。这样培训方和学员都可节约成本。要实施旅游人才信息工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进网上课堂和远程教育,加大课件开发力度,丰富网上培训内容,提高网络培训质量和效果。
要进一步改革旅游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一是围绕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对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改革,使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与河南省旅游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当年中国旅游主题相结合,与提升新乡市旅游业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任务目标相结合,打造教育培训的精品品牌。二是实现旅游培训工作四创新,既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三是探索实行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如:改变内容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多媒体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四是完善培训部门岗位责任制,建立竞争、流动、激励的用人制度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培训管理机制,确保教育培训的质量和人才培训计划落实,使教育培训既出人才,又出效益。
四、大力提高旅游主体人才的整体素质
旅游主体人才主要包括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导游员。加强旅游业主体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要加大对旅游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旅游行政管理队伍的目标,有计划地对新乡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有效管理的能力。要积极选派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局局长培训班、国家旅游局委托举办的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培训班;不定期选派地、市、县分管旅游的领导和旅游局局长到国内外考察培训;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旅游业行政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把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通过选送上级部门在职或短期离职的培训使其具有深厚的旅游理论功底,又具旅游实践经验、富于开拓创新的管理者。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行政部门要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国外旅游专业研修班等高层次的专业化训练,加快培养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才;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才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目前新乡市旅游企业高层次高素质管理人员短缺的现状,新乡市旅游行政部门及旅游企业应积极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创造有利于职业经理人队伍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完善职业经理人的运行机制和培训制度,实施职业经理人工程。即:按照国际通行的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制订“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标准和考核认证制度。围绕旅游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能力和经营理念等分阶段确定近期、中期、远期培养目标,开展培训。重点推动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景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其他行业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进入旅游业,打造一支既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
导游员是旅游行业的窗口。要大力加强对导游员队伍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导游技能的培训教育和导游工作实践的磨炼,提高导游队伍素质。要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以及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并重制度,改进和完善导游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优化导游队伍结构。制定激励导游参与培训的有效措施,在培训中,应大力加强对导游员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业务技能的培训。鼓励低学历的导游员积极参加大专(大本)的学历教育,以适应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全面提升导游员队伍素质。要积极开展全市导游讲解员大赛,推出“全市十佳导游员”,表彰一批优秀和模范导游员;积极开展万名乡村游导游、“农家乐”服务人员的培训活动。抓紧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工作。
参考文献:
2006年10月28日至29日,由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承办的“全国重点骨干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暨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工作扩大会议”在福州最佳西方财富酒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成员及来自全国25个省市及自治区的80多所重点骨干旅游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和相关出版社的代表100余人。
在中国“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中国旅游教育的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配合国家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配合国家旅游局 “十一五”旅游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服务全国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需要,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特组织了本次研讨会,以促进中国旅游教育和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讲话的精神;通报了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调查分析情况;总结“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会代表就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品牌专业建设和评估、核心课程设置与关联延伸专业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硕士点建设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就旅游专业建设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并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是一次新时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和指导专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会议。
二、主题报告内容
会上有4位嘉宾作了主题报告。这4个报告全面客观、系统分析了中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考究了中国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走向,勾勒了中国旅游教育未来的发展宏图。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组长马勇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马勇教授通报了新一届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对“十一五”期间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意见。马勇指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要认识到充分利用教育口各级别各种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如重点学科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品牌专业建设、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等等;同时专业建设要与旅游行业有效接轨,充分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开展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的研讨;设立《旅游高等教育通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信息交流。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田里教授主题报告为《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面分析研究了新世纪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系统剖析了我国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别从战略与战术层次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提出对策。结合评估具体的指标体系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旅游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按照大学的标准化培养目标与模式,不能一味屈就于企业的标准,必须保持知识的独立价值,高校旅游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培养制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的主题报告。报告依据历年统计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等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人才规划的的重点、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名俭副教授作了题为《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探讨》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调研与分析了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介绍了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旅游本科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成功创建经验,并为全国旅游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发展思路及实施工程计划。
三、会议主要成效
参会代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评估、专业拓展、精品课程建设、博士硕士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基本达成以下共识:
1.重新定位旅游学科发展方向
会议认为,目前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有393所,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猛,在中国学科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应该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模不断扩展、旅游学术积累不断丰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和学科行为,使之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逐步成熟化。会议提出把全国旅游院校本科旅游教育分为应用型(技术)和科研型(理论)的两种类型,教指委制定相应的分类指导方法,把本科旅游教育与高职旅游教育在学科发展上加以区分。
2.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
会上讨论了由田里教授负责起草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初稿。会议认为,专业评估很有必要,既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行动,也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次提升过程。专业评估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发挥其规范管理、提升整体实力的重要作用。专业评估标准要进一步作调整,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质量
会议代表希望,在教指委的指导下,提升教学、科研、师资、人才培养等专业建设质量。一是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支持,努力申报教育部门提供的各类专业发展资源,如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学科、品牌专业、重点研究基地、名师、重点试验中心、文(理)科试点班等等。二是加强旅游科研,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各省市各类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并积极参加科研成果的评奖工作,增强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实力。
4.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外合作
一是加强国内旅游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联合办学,创造旅游学校师生到境外培训、实习的机会。目前有很多旅游院校开展了非常有效的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港、澳地区的院校也有意与大陆院校进行广泛合作。三是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尤其要更注重与管理学科横向的合作,与历史、地理、经济等传统学科的合作,教指委将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二级学科领域的合作。
5.调控旅游院校的总体办学层次
一是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上严格控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规模,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和良好的专业形象。二是大力推进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院校积极申报硕士点,提升旅游管理学科形象。三是适度发展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科积淀和学术积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
6.建立高等旅游院校的交流平台
一是形成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心的“旅游教育会议”制度,每年举办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及时通报信息、交流经验、研讨对策。二是出版《旅游高等教育通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刊印;《旅游科学》等专杂志设专栏刊登国内外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术会议的重要信息,加强信息交流。三是教指委旅游专业组建设“中国旅游教育”网络平台,展示成就,通报毕业生供需情况、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种信息,整合资源,全国共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网站制作维护工作。
7.拓展旅游学科的专业延伸领域
目前学科目录“旅游管理”只有一个专业方向,从某种程度限制了旅游管理学科发展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专业设置问题上,许多旅游院校做了不少探索,积极向休闲、会展、娱乐等领域拓展,实行校内的优势资源整合,突出院校和地域特色,创立特色品牌专业,如华侨大学整合体育系设立“运动休闲娱乐”方向,中山大学设“休闲与俱乐部管理”等专业。
8.建设旅游专业核心精品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和规范,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旅游类精品课程。会议提出规划,争取用3-5年内,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500门。旅游涉外性强,专业标准应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形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核心精品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9.筹备旅游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
目前全国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有100多所院校。为规范和促进全国旅游管理硕士点的建设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指委将筹备成立“全国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组织全国旅游院校探讨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并拟成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小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力量争取有关部门设置“旅游专业硕士”。会议提出,要加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建设,组织高水平旅游专家、教授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生教材分社愿意大力支持在教指委组织下出版高等级的研究生教材。
【关键词】短期汉语游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与加深,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短期来华强化学习及冬夏令营体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项目因其时间周期短、针对性强、趣味性高、游学结合以及目的语环境教学、综合式教学、可集中体验等特点深受外国学生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少年选择参加来华短期汉语游学这一项目。
二、外国学生来华短期游学项目的发展现状
目前,短期汉语游学项目发展得还很不充分,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整个汉语游学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现阶段的汉语游学项目主要是靠政府和学校在推动,在国外面向的群体比较有限,覆盖面也很窄,很多外国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归根结底还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缺少旅行社以及民间教育类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在这一点上要向英语游学市场的成熟模式多加借鉴,加大对汉语游学项目及其周边产品的开发力度。
五十七中相关汉语游学项目介绍: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公立完全中学,该校多年来坚持开展视野开阔的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和肯尼亚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目前,五十七中学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校”,每年也会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友好学校合作开展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的相关活动。
笔者从前期策划、教学设计、活动安排、具体实施一直到后期沟通,全程参与了2015年4月至2016年初,五十七中所接待的碜怨际友好学校的3个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第一个是2015年5月到访的意大利戈里齐亚国立教育学院(但丁高中)游学团;第二个是2015年7月到访的英国The Leigh Technology Academy游学团;第三个是2015年10月到访的丹麦Tietgen Skolen学校游学团。
三、五十七中相关项目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早在西方兴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乔伊斯(B .Joyce)和威尔(M .Weil)。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教学模式下了定义,虽然说法不尽然相同,但所言的教学模式基本都包含了如下几项基本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方法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在此,我们姑且采用李雁冰(1994)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根据五十七中汉语游学项目的实际情况,接下来本文拟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四个方面来描述五十七中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的汉语教学模式。
(二)五十七中的教学模式
1. 教学设计。
(1)教学对象的分析。
笔者所参与的三个游学团分别来自意大利、英国和丹麦。意大利团一共由15人组成,其中带队教师4人,学生11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8人),学生的年龄均为15岁或者16岁。英国团一共由12人组成,其中带队教师2人,学生10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8人),学生的年龄均为14岁或者15岁。丹麦团一共由13人组成,其中带队教师3人,学生10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7人),学生的年龄多数为16岁,另外有两个学生分别是17岁和18岁。
3个游学团的学生均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接触汉语的时间非常有限,仅仅是作为兴趣参与过汉语课堂,汉语水平介于零和初级之间,仅仅会说“你好”“谢谢”等简单的招呼用语以及会简单的自我介绍。
从个性特征来看,这些学生普遍比较外向,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喜欢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对于讲授的内容理解比较快,接受能力比较强;课外活动以及外出游览过程中也比较活泼,经常主动使用学习的汉语知识进行交际。
(2)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择。
五十七中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首要原则。根据本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结合外方的实际需求,在课堂学习环节设置了4门不同的课:汉语综合课、中国文化课、特色体验课和手工课。汉语综合课一共有4次,每次课之间均相隔一天或者两天,每次课为3小节。汉语综合课的内容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重视实际的使用,对语法点不做过多的讲解。中国文化课一共有2次,每次课为2小节,所讲的中国文化主要是茶、武术、京剧、中医、北京胡同等。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每次项目都会在中国文化课上安排学唱一首中国歌曲,最常被选作教学的中国歌曲有《大中国》《小苹果》等。特色体验课1次,4小节的时间,在这里主要是指体验中国学生课堂,参观体验五十七中的特色教室,如飞行模拟教室、天文台等。手工课共有2次,每次2小节,项目有写毛笔字(必选)、编中国结、画风筝、陶瓷制作等。所有课程每小节均为40分钟,小节之间休息10分钟。除了汉语综合课都安排在上午进行之外,其余3门课的时间都比较灵活,只要分散分布就可以。
这些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学习语言并体验文化,而不是单纯为了学习汉语而学习汉语。
(3)活动的设计。
各式各样的活动是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的重头戏。这里的活动设计主要包括课外活动以及外出的游览活动两方面的内容。五十七中为游学团的学生们设计的课外活动有学包饺子、去商场购物、逛公园、听京剧、品尝中国美食等。外出游览活动由于时间的关系都安排在了北京市,主要是一些文化名胜和著名景点,包括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奥林匹克公园、十三陵、国家博物馆、南锣鼓巷等富有中国文化和老北京特色的地点。
另外,3个游学团的学生均住在寄宿家庭(homestay) ,项目期间有一天的时间留给外国学生和其所在的寄宿家庭自由活动。实践证明,homestay的形式能让外国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中国,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校内课程与课外活动、游览活动是穿行的,这充分考虑到了外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游玩的需要。此外,课程与活动穿行、以活动体验和游览感受为主的安排不仅充分发挥了交际法的优势,也把学习和任务结合了起来,充分利用了任务式教学法,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全方位深入体验和感受汉语以及中国文化。
2. 教学实施。
五十七中与国外的友好学校合作短期汉语游学项目已经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教学实施方面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步骤和操作程序。包括笔者所参与的3个游学团在内,五十七中所接待的游学团学生数量一般都在1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15人,再加上学生汉语水平比较平均,都比较薄弱。因此,每次的游学团并没有再细分层次和班级,教学活动都在一个班里完成。
针对每次项目,五十七中都会从一些高校招聘几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在读的研究生作为教学实施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的主要工作除了要负责汉语综合课、中国文化课、部分手工课的课程教学外,还要负责带领游学团队进行课外活动以及外出游览体验。这样的安排能够使课内课外结合得更加紧密,也有利于课堂内容的贯彻,保证整个教学实施的一致性。此外,加强与外方带队教师的沟通,参与教学设计,与外方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等,都是这些中方教师的职责。对于特色体验课和一部分手工课,五十七中会安排本校相关课程的在职教师负责教学,这样也能使外国学生获得更加地道的体验。
正如前文所说,这种短期的汉语游学项目重在体验而非一定要迅速提升汉语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上,特e是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上,教师采用的都是交际式和任务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减少讲解的时间,重在引导,学生是课堂的中心,重在参与。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在具体的环节上,教师多使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做游戏、播放视频片段、现场演示等。教室也不是传统的教室,而是在一个布置温馨的活动室里,所有学生围坐在一起,前面有播放多媒体的大屏幕。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很快放松心理,尽快消除来到异国他乡的紧张情绪,更好地融入课堂,整个课堂都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
此外,所有的课程都没有固定的教材。项目开始前中方教师会集中备课,根据游学团的日程安排选择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项目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只需要根据每次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即可。中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英语作为教学的中介语言,但应该减少英语的使用,多使用汉语。
3. 教学评价。
由于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看中的不是学生的汉语水平实际增长了多少,教学的重点也不是词汇、语法等汉语要素,因此五十七中没有采用汉语考试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而是更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获取教学评价的方式如下:首先,每次课后都会检验学生有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汉语综合课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对话或者脆在之后的活动中去了解;中国文化课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国家的情况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以此获得评价;特色体验课可以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来判断效果;手工课比较直观,每次课的手工“成果”就是最好的展现。其次,五十七中在每次项目结束时都会组织一次节目展演,每位外国学生除了可以表演本国特色节目之外,都必须要参与到至少一项中文节目的表演之中,可以和自己homestay的中国小伙伴合作,这样也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外国学生在此次游学中学习的成果。
4. 教学反馈。
五十七中汉语游学项目的教学反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计调查问卷,项目结束之前发放给游学团的带队教师和学生,问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和活动设计来进行,通过客观选择和主观问答的方式来获取外方教师和学生们对不同课程和课外活动以及游览活动的满意程度和改进意见。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五十七中会在之后的项目中对教学模式的某些环节和具体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二是组织学生与中方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觉得教师怎么样做可以教得更好,更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学生也可以把对教师的意见写在五十七别制作的小卡片上,然后交给教师。中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得失,从而改进教学。
四、结束语
对外国学生来华短期游学项目新的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光对短期汉语游学项目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这种有效的模式也会使教师在一条正确的教学道路上获得教学技能的提升。进行来华学生短期游学项目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在不断为教学实践寻找理论支撑;进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实践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逐渐清楚所做的各种教学尝试和活动安排的利弊以及是否有效,从而选择最适合这种短期游学项目汉语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冯若语.国家汉办“你和我・在北京”夏令营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保加利亚中(2)班为例[D].北京外国语在大小写,2014.
[2]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1).
[3]李雁冰.简论教学模式[J].山东教育科研, 1994(03).
关键词:旅游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59-02
国务院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行业的参与和配合。随着国内、国际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职业院校把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校企合作有紧迫性。
一、旅游职业院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我国培养的学生大多比较重视对教育理论的培养,实践能力明显欠缺,技术突出型人才过少。当今经济高速发展,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社会企业急需大批能够将科技理论成果转化为物质产品和实现生产的技术型人才。旅游职业院校实训常常以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等为对象,学院自身拥有这样的基地是不可能的,旅游企业却有经营权,这种情景迫切需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能说、能写、能干”的实用型人才。
二、旅游职业院校企合作办学常见的三种模式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先签定合同,再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由企业单位和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任务。在教学计划设置中,学院要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培训,提高其临岗技能。企业完成岗位培训、提供相关岗位及相应的指导、管理任务。
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1+0.5 +1+0.5”模式。学生在校三年,有二个“0.5”学年到企业实习实训,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让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学院在二个“1”学年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和校内实训任务,在学生到企业临岗实训中完成相应的指导、管理任务。
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如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三、旅游职业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双方缩手缩脚,在“责、权、利”面前患得患失,眼光也放不远。
2.学校和企业双方缺乏热情和动力。有的旅游学院关起门来教学,封闭式“讲山、讲水、讲人文”;少数企业人才方略缺乏,搞校企合作也只是用用劳动力,社会责任感缺乏,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3.校企合作依靠关系和信誉,制度缺失。层次浅、水平低,双方认识不足。
四、多方位出击,深化校企合作
1.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加强主导,大力促进校企合作。一方面,让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直接挂钩。同时,政府给予企业在税收等方面政策支持,成立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推动校企合作。
2.校企双方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只有开展深层次合作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特色。企业要长远发展,人才是保证,高校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而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性教学资源是最有效的途径。
3.校企合作要紧抓五个要点,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1)旅游职业院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培养目标,会同企业,考察市场,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需求,就是社会的需求,旅游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达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着陆的目标,让学生“能说、能写、能做”,各方面具备相应的素质。
(2)校企双方共同做好教学相关安排。旅游职业院校要和企业保持日常联系,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研究企业一线出现的问题,了解企业面临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训等。我院所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征求了一线企业专家的意见,实训时间的安排及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都与企业的节奏高度切合,有力保证了我院几年来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3)加强校企互动,充分开发企业专家教学资源。一方面,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下企业,专家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旅游学院要特聘部分企业专家成为学院教师。在一定的模式操作过程中,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则提供实验实训场所,企业专业负责专业课的教学,实现校企双方教学的共同提高。
(4)校企双方共同打造现代化的实训基地。旅游院校实训基地有特殊的要求,如人文景观等,学院本身不可能拥有这些资源,我们必须采用多种合作模式,让一线企业成为旅游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才能完成教学实训任务。本着“诚信、互惠”的原则,共同建设好校内实训场所与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可以挂学院实训基地的牌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创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学院教师也可以经常下企业到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达到实训基地作用最大化的目的。近几年,职教园区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我院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宜昌所有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院的教学资源,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多家企业已成为我院的合作伙伴,不仅旅游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还信息资源共享,有困难还互相帮助。
(5)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旅游职业院校应该努力打造教师队伍。旅游职业院校教师常常存在着理论强硬、实践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这与学院缺少实训基地有很大的关系。参加工作以后,年轻教师常常没有下企业的机会,使得想想加强实践教学也没招。学院在校企合作中常常只注重学生实训,忽视了教师的实践性学习的问题。一方面,旅游职业院校要让教师带队到企业实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更新思想,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要让年轻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直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把企业面临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旅游职业院校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做到理论加实践的高度统一。我院多种形式派遣教师下企业,每年学生实训必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寒暑假必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去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挂职,效果良好。
五、结束语
旅游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有它的特殊性、迫切性,我们要站在职业教育的角度,站在民族旅游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这一个问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教育事业,紧抓关键环节,深化校企合作是当务之急。
[1]黄迎新.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6,(12).
关键词: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18-0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第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部及政府的扶持下,依托行业优势坚持校企合作,创办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型”实训基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实训酒店。这为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会、辐射周边,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与成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就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实训酒店谈谈个人对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看法:
一、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共享型实训基地面向职业教育、劳动力培训、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桥梁、社区教育和服务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
1、实训基地内部实行集中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
从目前实训基地管理看,优势比较明显的是一种集中管理模式,也就是将学校所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全部集中管理,成立实训中心或工业中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酒店实训基地,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由院长统筹,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成立了“旅游实训酒店”,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由校实训中心会同二级学院制定,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实训中心在深入了解旅游服务业特点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单一实训室模式,将原来各专业的独立的实验、实训室进行了功能上的优化和整合,创建了集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经营性、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旅游实训酒店”,下设餐饮服务、西餐服务、酒吧服务、茶艺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插花服务等七个实训室及经营性的餐厅及客房,并通过学院的网络平台,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将各个不同功能的实训室集成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院内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2、有利于服务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
共享型实训基能进一步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开放办学的优势,辅射周边中小企业、高职院校,实现区域共享,成为区域中小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区域职教资源共享中心,发挥更强的引领、辐射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特点
共享型实训基地按照社会需求,专业建设的需要,由政府、学校、企业协作共建、资源共享,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充分发挥其对区域职业教育的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1、仿真性和真实性
配备专业教学所必需的实训设备设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使学生按照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要求、服务技能技巧及积累服务经验。内容安排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
2、先进性和前瞻性
努力使专业教学设备与生产现场设备基本同步。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为标准,在技术、设备、管理、教学手段方面体现先进性。建设伊始就把握技术发展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设备,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空间。
3、开放性和社会性
将专业设备添置使用与生产经营、对外培训和技术开发较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服务面向上要具有开放性。实训基地给学校企业、行业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接口,它不仅要能承担职业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任务,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实训基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1、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实训基地存在先天不足
建成后的“旅游实训酒店”虽然能够进行各类多功能的实训项目,但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实训场地过小,不能满足现有的学生人数及班数的要求。以茶艺实训室为例:一般设计的标准为30~35平方米/间,每间房屋只能配备15个工位设备,只能满足30人的实训,而现在大多数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名教师进行的实训项目指导达5个班。另外承接对考证外培训项目,人数往往超过100人次。现有的实训室中看不中用,校内班级的专业实训真正能在实训室操作是非常有限的,而大量的校外协作单位的项目培训需要校内实训基地提供资源,客观上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具备实践经验的实训师资短缺
于传统上对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认识的偏差,许多教师认识不到实训教师的重要地位,宁愿从事专业理论教学,而不愿做实训指导老师,造成大多数实训基地实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业务水平偏低,实践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实训师资的“短腿”,严重阻碍了基地共享型模式的运作,形成了实训基地找企业要资源,而企业要求的服务却满足不了的尴尬境地。
3、开放性程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够。共享型实训基地虽然与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却没有设立专门服务部门和高效的服务团队,以进一步跟进服务和交流,结果造成很多项目虎头蛇尾。如在实训师资培训、实训项目的开发、重要课题的协作和互派互兼工作等方面,做得不够紧密,没有真正体现“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外实行准市场化运作”的共享型机制的特色。
四、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但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国内知名企业到校园投资,提升院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办学实力。同时给予政策倾斜,如加大对企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主动走进校园,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培训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
2、与企业合作,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在政府相关政策之持下,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解决实训基地资金不足的问题。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正在兴建的大益爱心茶社,就是企业出资、校企共建的一个实训项目。大益爱心茶社是酒店管理专业在原有茶艺实训室的基础上,由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出资,而建立的一个集经营、实训、培训、科研四位一体的综合心实训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原有茶艺实训室面积小、工位不足、设备老化、仿真性差、拓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做好实训师资配套工作:一是解决实训教师的待遇问题,打破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的界限,鼓励高职称的教师从事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工作,对实训课教学人员应进行系统地培训;二是加大兼职教师选聘力度,从企业生产一线或科研院所中选聘技术精湛、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教学业务培训,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整个教学过程的任课教师;三是加大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锻炼力度,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统一安排,分期分批轮流下实训基地顶岗锻炼。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适应专业需要,每年都要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提高其实训教学能力,更好地为教学与企业服务。
4、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实训基地的对外开放
为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共享型实训基地应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开放。我院正计划建立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与企业联系紧密的开放型酒店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寻求对外合作项目,大力推进培训项目的产业化进程。实训基地力求依靠各种资源优势,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与企业在对客服务培训、科技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交流。以此增强学校和实训基地的外部影响力,提高专业技术、校企合作、人才交流、科技转化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 泽.戴桂荣.“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7―48
[2] 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2):52―54.
[3] 陈思荣.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4):96―98.
【关键词】旅游行业管理;管理作用;问题;优化措施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提高,旅游事业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行业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地加快;相当多的旅游品牌效应以及影响范围都得到了拓展;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提高改善。在如今旅游在不断发展的大好优势下,更应该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并且深入分析研究目前所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从而对旅游行业管理实施优化策略[1]。
一、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让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在旅游产业发展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旅游行业自律方面
大部分地方的旅游管理表现为会员至上、统一的报价、统一方式运作、行业间相互监督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上的制衡作用。
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通过采取对旅游企业加强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等方式,开阔其旅游企业的视野,又为增加管理经验提供了条件。
3.举办活动,丰富了交流内容
例如很多地区举办导游风采大赛等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导游自身素质,营造争选最佳导游的热烈氛围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有的地区则以旅游厨艺比赛的形式,发掘了旅游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菜系佳肴,打造当地优秀的餐饮品牌。另外一些地区以采取了关于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从而全面提高旅游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则其他一些地区的旅游企业通过开展文艺商演的活动,从另一角度来讲对其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增强宣传力度
旅游企业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旅游交易会进行各种旅游宣传,从而对宣传政府宏观旅游形象发挥了积极的补充作用。
旅游企业和地方部门联合举办旅游诚信活动用于宣传旅游企业美好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企业的建设与管理的作用。
二、目前旅游行业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旅游业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较大,由于在发展进行的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对而言,管理和规范却很落后,在管理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旅游行业协会的监管管理职能并不完善,这点是旅游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部门组织不完善
虽然旅游协会作为群众性的机构,但是在旅游监管中却受到政府部门的直接指导,应合理发挥旅游管理在监督与导向的作用。但是目前而言,因为各地重视的程度不同,各个旅游协会还存在不完善的机构,没有成立常设机构,人员管理松散的问题,很难在组织上发挥旅游行业的监理和协调作用[2]。
2.旅游协会在其管理上存在与政府部门不协调的问题很普遍
因为缺乏对协会的组织和地方上的管理,许多地方旅游协会很难自成体系,开展工作,而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在许多方面仅放在了维护旅游企业的自身利益上,但对旅游行风建设、游客建议和投诉工作的监管相当弱化,更加缺乏和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沟通,所以,一般通常在旅游管理当中与其地方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存在着管理脱节,甚至于存在矛盾。
3.旅游协会在与协调企业之间经营秩序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旅游协会在处理与企业间存在的矛盾和竞争中,协调手段相对滞后,许多调节无效,从而致使在市场中出现较多竞争无序,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4.旅游协会没能有效拓展其市场影响力
旅游协会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存在较大差距,在收集和掌握行业动态时,没有有效的维护企业内部的利益方面服务职能。
5.旅游协会缺少产业调研
旅游协会在其研究、考察以及学习等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从而制约着旅游企业发展层次和服务品质的提高。
三、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旅游行业管理的优化措施
如今是旅游行业面对机遇以及挑战的时期,经济因素依旧是制约着旅游行业发展的环节,但是由于基础建设设施的逐渐完善,其旅游行业发展中的各种优势将显现出来,将会给我国的旅游行业带来新的商机。因此,一定要围绕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强调总体性规划,加大发展战略,加大对旅游的宣传,促进产业不断发展为根本目标,加强对旅游业自身的管理。
1.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化管理
根据以往经验,积极了解旅游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利用网络加强对各方面信息的沟通。然后开展其行业规划以及投资开发等多方面的调研活动,为政府组织机构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化管理,加强组织以及行业内、外的合作,积极开展市场研发和技术交流的推广应用。
2.规范旅游行业秩序
旅游行业应及时规范与整顿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推进诚实信用等体系建设,建立以及完善旅社、饭店、旅游景点、旅游指定商品的生产销售、车辆、船只等定点单位等等诚信的公约,推行《行业自律规定》法定法规,一步步增强旅游企业的严格自律等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3.建立旅游行业协会
建立健全“旅行社协会”与“旅游商品协会”等等,确保能够发挥旅游企业相关合法权益的职能,从而使各自的会员不受非法经营企业采用非法经营手段的危害,调节一些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要坚决呼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严惩查处。
4.增强内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推进旅游促销的进度
大力发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进度。一要创办自己企业的旅游刊物,向旅游客商和会员以及各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定期进行发放;二要与协会各个部门紧密联合,借助他们的宣传方针,加大力度宣传会员市场的形象;三要积极建立宣传网络化的传播平台,在各旅游网站及政府门户网站增加各种宣传栏目;四要积极组织好各种展会的参加,增大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五要积极组织印刷宣传物品和各种促销产品,增加投放数量,拓宽旅游宣传的渠道。
5.将各种活动做为载体,增长各旅游企业的向力心和凝聚力就是要重点把“一戏”、“两赛”、“三班”的活动办好。“一戏”是和文化部门联合起来,配合政府办好“六个一”工程中“演好一台戏”,推行旅游企业自出演员,开发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节目演出,组织参加汇演并评出奖项;“两赛”则是厨艺大赛和导游大赛。厨艺大赛活动可以陆续推出具有地方餐饮行业的特色品牌,另外导游员是旅游中的一个窗口行业,参加比赛活动可以有效的使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培养一批优秀的导游;“三班”为宾馆饭店中管理人员培训班、景区(点)从业人员培训班、导游技能培训班[3]。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优化旅游资源结构,储备和稳定行业中的人才,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6.增加考察、参观、交流等工作,要把旅游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得提高,要加大对外交流,施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改革策略,就是把政府部门组织旅游的企业单位代表派到旅游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学习,学习他们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经验和先进管理方式引进来用于实践中,与此同时举办各种和他们的一些横向联合活动。
四、总结
及时处理好目前旅游行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实施优化策略,才能对使旅游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凌云,冉亚楠.2009年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窥探――基于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的统计分析[J].旅游科学,2010(2).
关键词:广州 高职高专院校 会展专业建设
近年来,高职高专会展教育发展迅猛。以广州为例,开设会展类相关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
1.广州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建设现状
广州会展经济的持续发展,促成了广州高职高专会展教育的繁荣。从各校的官方网站上来看,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南华工商学院等位于广州的院校,多数已经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研究方向。
广州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建设有显著的特征:(一)公办院校对会展专业兴趣浓厚,位于广州且没有开设会展相关课程的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越来越少;(二)民办院校对会展专业的兴趣正在上升;(三)专业名称丰富。例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策划、工商企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文秘(会展文秘方向)、酒店管理(会展经营管理方向)等。
2.广州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建设经验
多年的发展,为广州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从一些院校的发展情况来看,会展专业的培养模式与风格虽有所趋同,但也不乏特色:
2.1校内学习
2.1.1课程创新。会展专业常用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项目引领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卡片法、思维图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公司教学法”等[1]。这些方法已被不同程度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一些院校充分结合自身学科优势,补充物流、文秘、金融等学习内容,例如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开设剑桥商务英语及口译课程,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口岸商贸学院开设会展物流管理课程,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会展融资课程等。
2.1.1校内实训基地。多所院校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会展实训硬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硬件方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投入100余万元建设的同声传译室与高级数字语音室,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语音室设备[2]。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项目包含策划、外联、招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总经办工作7个部分[3]。此外,广州科技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综合实训室的会展管理教学系统,“以展览企业实际业务运作为开发背景,使师生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对会展服务、布展及撤展等具体工作进行模拟实训”[4]。合理使用会展软件,有助于大幅提高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学习与运用会展知识的兴趣。
2.1.1校内协会、模拟企业与校中展会。服务业竞争的本质是服务细致程度的竞争。校中展是将学生、专业教师、校内协会与模拟企业四个实体紧密联系起来的途径之一,正成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主要形式。例如广州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在近年都举办过校园展销会。真实的组展经验与经历(如某个招展团队获得大单时),有助于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磨练心志、增长才干。
2.2校外实践
学生在校外认真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扩大学校品牌效应,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2.2.1展会与节事活动。为学生在展览会寻找现场实习的机会,是许多学校努力在做的事情。学校的支持力度与学生的过硬素质,共同决定着学校与会展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这方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介绍的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该校不仅强调实习实训国际化,而且坚持走“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建设道路。该校优秀学生不仅有机会进入香港家庭用品展等国际展会提供现场翻译,而且进入更多泛珠三角城市服务。这些给其他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2.2.2 学生技能竞赛。会展竞赛考验参赛团队的整体实力,帮助学生打开视野。一些广州院校积极参加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总决赛。但是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广州近年举办的会展竞赛数量却明显不足。虽然有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州选拔赛(广州大学承办),但不同院校的学生直接或间接交流的机会明显不多。从竞赛的发展趋势来看,北京的会展竞赛组织者们正在与台港澳开展交流,广州在这方面不应落后。
3.广州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建设突破口
广州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建设仍有许多发展空间,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的力度应当进一步加大。
3.1课程建设。会展专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旅游管理、国际商务与外语专业的特殊关系。完善知识学习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旅游管理专业适合增设1~2门国际商务课程(如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国际商务专业适合增设1~2门旅游课程(如商务旅游、旅游学概论),外语专业适合增设1~2门经管类课程(如管理学原理、市场调研分析)。此外,刘大可先生近期提出的“版块式教学理念”(先将会议、展览、节庆等各自分块,再将它们揉起来打成包后进行教学[5]),对课程改革亦有指导意义。
3.2师资建设。良好的师资是促进微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为企业的基层员工来自高等院校已是大趋势。2011年,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多名骨干教师,参加由上海市旅游培训中心和思研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共同举办的“全国会展师研修班”培训[6]。重视培养会展师资力量应当成为广州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趋势。有条件的院校如能加大与会展企业的合作力度,同时为教师提供会展设计等提升性培训,教师、学生与会展行业都会受益。在这方面,广州会展行业协会、会展企业与相关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仍有很大的交流空间。
4.结束语
广州高职高专院校会展教育建设的经验,是相关公办与民办院校共同探索的结晶。各所院校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因此院校间、校企间的交流仍将继续。广州会展教育工作者的长期任务是:探索-创新-总结经验-交流-再探索-再创新,直至广州会展教育模式趋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惠雯等:《为学生插上隐形的翅膀》,载《中国会展》,2009年第23期。
[2]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专业设置-会展策划,2012年1月20日摘录自
。
[3] 广州康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会展实训室建设方案,2012年2月1日摘录自。
[5] 叶灵燕:《会展教学定位不清》,载《中国贸易报》,2010年5月18日。
[6]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会展专业教师参加“全国会展师研修班”培训,2012年3月1日摘录自省略.cn/news_view.asp?newsid=3263。
我和女友去看电影,他会详细过问和谁看、看哪场、什么片子,打电话催我回家,如果我漏接,他就无比暴躁地索命连环CALL(打电话),甚至背地里说我的朋友太贪玩,会带坏我。他还会“忠心建议”我看哪部电影更有品位――只有他的品位才是高雅的。难道我从挑朋友到挑电影,自己一点判断力都没有吗?
和他恋爱时,我还是一个学生。那时,我觉得他不仅给了我爱,还给了我社会知识,相信他这么紧张,都是出于爱我。但最近几年,我越来越反感他无处不在的“教育”,前不久,矛盾终于激化。起因是老公希望我赶快生孩子,可我想趁年轻学英语,学一门乐器,甚至游学。可这些都被我老公否定了, “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孩子,相夫教子你都做不到,整天做白日梦干什么?”
我甚至考虑过,如果只有离婚才能冲破枷锁,我情愿解脱。但是,就像我父母劝我的,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啊!可为什么我这么厌倦呢?我们之间的这团乱麻是不是注定无解?
你的来信让我很有感触。类似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屡见不鲜,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太严,丈夫抱怨妻子干涉太多,他们生活在一种无孔不入的“爱”里,自己痛苦郁闷,还要背上白眼狼的罪名。其实那不是爱,而是“高压型控制”。
说说高压型控制的几个特征吧。首先,他好像很关心你,典型台词是:具体去哪儿?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他会控制你所接触的人、所到的地方、所参与的活动等,以上这些你都需要向他报备,久而久之,你也就主动与自己的社交圈隔离了。
其次,他喜欢贬低、否认你的价值。比如,说你考虑不周,太单纯。“听我的没错,那个你做不来的。”看上去是在为你着想,为你考虑,事实上却是在强化你对自我“不够成熟”“做不到”“不切实际”的认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并逐渐相信他比你更了解自己。最终,你的自我价值和自尊被全部瓦解了。
实施高压型控制的人,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伴侣、孩子。不要以为他们是简单的控制,控制狂是想用这种方式获得内心的安全感,是出于心理需求。高压型控制者无论口头说得多么冠冕堂皇,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屈服于他,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不要怀疑,所有人际交往,包括婚恋,都是博弈。在博弈的最初,你的心智低于你的丈夫,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最开始你们“划地盘”的时候,你无形中就割让出很多疆土,他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断侵蚀你的底线。
很多人被别人以爱的名义控制,却毫不自知。哪怕心里受到很大的折磨,对方言语中的“爱”和“在乎”也会让人蒙蔽。“你爱我吗?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照我说的去做,让我开心,不是吗?”可是,当有一天你突然觉醒,你会发现,尊重和爱应该是互相的。问一句,为什么你不能尊重我的选择,让我快乐呢?相信他会哑然。
也许,你的老公的确爱你,可他对你的控制却超过了爱。既然你觉察到了不快,就应该努力去改变他。遵循一个定律,谁痛苦,谁改变。你需要不断斗争,让他明白你的底线。当然,如果你没有经济独立来玉碎,那也只能守住瓦全。但你一旦做出了抉择,相信进展不会很慢,或许他会开始检讨自己,甚至来信和我倾诉呢。工公司启动企业文化月建设,向所有员工征集口号,上上下下脑洞大开,写出了不少标语。比如“居安思危,求实奋进”“追求最高、追求最好”“细节决定成败、境界决定结果”等。
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有自己的文化口号。比如华为的狼性文化,苹果公司的Think Different(思考与众不同),谷歌的“你即你所为”。
企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和价值观,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之下可以凝聚员工,带动他们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不过,企业文化如何从口号落到实处却是难题。
我们公司最终选出了几个口号,并且特意请人进行了深入阐释,在墙上贴上标语,每个员工发了一本文化手册。有一天,公司经理跟一名员工聊天时,突然问他企业文化理念。员工没答上来,尴尬地说:“反正都写在手册里,随时都能查。”经理一时哑口无言。
在经理要求下,公司又开展了企业文化月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员工把文化理念烂熟于心。经理随时随地抽查,效果颇令人满意。不过在我看来,即便是员工背得滚瓜烂熟,经理也不值得高兴。毕竟企业文化不是用来念的,最终还是要内化于心,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中。理念里提出注重细节,可有的员工工作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理念提出团结协作,有些员工私下拉帮结派,乱搞小团体。这些人即便把企业文化背得一字不差,又能如何呢?
企业没有文化不行,可是重“文”轻“化”、有“文”无“化”也不行。
我有一位同学在外企工作,他每天异常忙碌,约他吃饭,总说在加班。好容易有一天他准点儿下班了,几位朋友冲到他家,非要问问这位大忙人每天都忙些什么。
“一言难尽啊!”几杯酒下肚,同学大倒苦水。原来,这家外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总公司调派过来的外国人。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公司有一项特殊的福利待遇:他们每加班时间满100小时,就可以准假回国探亲一周。
结果,老外加班热情很高,却苦了中方的普通员工。“主管都在加班,谁敢轻易回家?再说了,很多工作都是交叉配合的,你走了工作衔接不上,出了问题扛得起吗?”
可是,与加班时长成反比的,是大家工作热情和效率的降低。因为知道不能准时下班,不少人便故意拖拖拉拉,把工作留到下班时再做。
有一位朋友学管理出身,他支招说:“可以做一份加班成本与业务成果的分析报告交给老总。”朋友解释,将员工最近几个月加班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公司为此付出了多少人工成本和办公费用,然后对比取得的业务成果,很多东西就不言自明了。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拓展 改造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群消费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大背景中。如今闲暇的需求远非散步、聊天、打牌、下棋等平常居家活动所能满足的,创新休闲方式、追求休闲质量和变化休闲理念正在人们身边悄然发生。休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亟待加强对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关注、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理论依据及现实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群消费能力的增长,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进入“休闲时代”。在中国都市地区和旅游城市,休闲也成为一种主流时尚文化,并相应产生了多种市场需求,在旅游业和娱乐业基础上发展起休闲经济,形成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旅游休闲进入了一个急剧扩张的时期。其中,“假日经济”就是一种突出表现。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每年有法定假日114天,即每年有1/3的法定闲暇时间,这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文化的大背景中。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旅游活动内容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方向发展,假日休闲、周末度假、旅游度假、会议休闲、运动健康休闲等度假方式日益兴盛;旅游组织方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自助旅游为主转变,自驾车旅游、老年旅游度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迅速。很多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依靠制造业转向依靠旅游与休闲业及其相关产业。一门具有深层整合性的新学科——休闲学亦应运而生。在休闲模式中,各类休闲会所、高尔夫等休闲体育运动、温泉度假等康体养生保健、自驾车等自助休闲旅游以及分时度假酒店、第二居所等旅游休闲房地产的迅速兴起尤为引人注目。市场调查表明,相关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了休闲服务与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奇缺的状况。旅游与休闲服务管理人才,包括各种旅游与休闲管理的核心人才、服务型人才以及支持型人才等,它要求其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熟悉各种旅游与休闲活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初步的管理及身体保健知识,能适应国际化休闲产业发展需求,能胜任休闲旅游、健身俱乐部、休闲会所、会务、赛事组织及涉外饭店等休闲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工作,并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水平。
二、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休闲往往给人以“游手好闲”等比较消极的联想。长期以来,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区,自觉而有意识的休闲教育几乎为零。随着我国休闲社会的来临,休闲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直至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只有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三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休闲(休闲与旅游管理)专业或高尔夫等休闲管理方向,今年相关专业才有了首届毕业生;广东韶关大学与珠海御温泉合作创办了中国首个温泉旅游管理专业大专班;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只有四川烹专等少数高职高专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下开设了体育休闲等方向;广西省内仅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设置了相关专业方向。由此可见,国内休闲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目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到师资结构等各方面均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亟待拓展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教育;将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改造成为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打造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独树一帜的高职高专旅游与休闲管理教育品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适应旅游与休闲产业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国际化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拓展与改造的基本构想
(一)确立高技能定向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优势在于贴近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然而以桂林旅专为例,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星级饭店等典型旅游企业就职的日趋减少(不足一半),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就业趋势。因此,必须以旅游与休闲业兼容的、适应性更强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旺盛的具体职业岗位为研究对象,依据每一类职业技术和应用科学的不同种类和特点,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定向于某一类职业的专业人才。
(二)“工学交替型”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
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就要创新课程体系设计:首先,在内容选取方面,要根据旅游与休闲业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方面,要提高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力求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再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可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专业课与行业的零距离。
(三)构建以专业素质为导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年龄结构,应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的引进,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学术水平的高度,保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完善。要重视社会评价要求,力求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优秀人才。
(四)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建设实践基地
1.应进一步贴近市场需求,推行订单式与学科式相结合的专业方向设置。学校应让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规格、课程计划和评估标准,使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盲目性,也可以使企业更加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其企业文化,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的场地,增强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实用性”。
2.要关注专业设置与实践基地建设的市场性。教学内容要按照地方性、市场导向性的需求,紧缺什么专业(方向),就设置什么专业(方向);校内外实践基地亦依据典型市场需求特征来选择和建设。
3.课程开发要具有职业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由经验丰富的业界专家,通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分析,然后对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适用性。
4.教学过程协作性。通过“订单培养”的实施,有效地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真正实现“工学合作”和“产销链接”,真正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使用实现“无缝”连接。
[参考文献]
[1]罗歇·苏.休闲[m].姜依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
[2]孙天厌.关注休闲:经济学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3]马惠娣.未来十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 望[j].齐鲁学刊,2002(2).
[4]刘海春.休闲教育初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5(7):178-180.
[5](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成思危.知识经济时代与人的休闲方式变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