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农田水利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田水利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田水利建设

第1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一、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国补资金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为主体,以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资为补充,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抓住国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机遇,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严格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投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筹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

各县(市)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目标和责任,落实有关政策,组织规划编制,抓好项目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根据《**地区地方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暂行办法》(塔行发[20**]13号)建立地区“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根据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方案将资金拨付给相关县(市)。相关县(市)要将“以奖代补”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向受益区群众进行公示。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使用维修、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二)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20**年地区行署印发了《**地区地方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暂行办法》(塔行发[20**]13号),为增加农田水利投入,地区自20**年开始,每年从地区供水收入中提取5%、从政府性非税收入中提取3%,以“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方式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各县(市)从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提取3%建立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同时,为了加大投入力度,将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棉基地、扶贫、以工贷赈、土地治理等涉水专项资金集中整合,专款专用,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

各县(市)必须尽快建立相应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对建立“以奖代补”长效机制和积极性较高的县(市),除给予资金补助和奖励外,今后将作为我区小农水项目重点扶持县(市),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

(三)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

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塘坝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的限额标准由负责农民负担监督的地区农业局、纠风办提出,报行署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投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地区农业局、纠风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

(四)明确“以奖代补”的方案和申报程序。

一是明确农田水利“以奖代补”资金投向和补助标准。已经由国家、自治区立项,或以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村组集体、农户个人名义或其他组织名义申请立项并由国家或自治区拨付补助资金的项目,以及私营开发商户所建的工程不在地区农田水利“以奖代补”补助范围。“以奖代补”资金项目,主要是按照地区年度任务计划与资金总额,对乡村农牧民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资投劳新修的防渗斗农渠道、高标准节水灌溉设施,给予一定的补助。二是明确农田水利“以奖代补”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规范小型农田水利“以奖代补”资金补助方式和标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奖代补”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材料费给予补助,具体方式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相结合的办法。四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投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五)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为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我区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补助的要求,必须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此项工作由水利部门牵头,发改委、农业、畜牧、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各县(市)要在20**年底以前完成县级综合规划,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作为安排国家和地方补助资金的依据。

(六)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基层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妥善解决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改革水价和水费计收机制,为工程良性运行和节约用水创造条件。

第2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发展

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但管理体制、技术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业界的一个棘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1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已拥有20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为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从根本上提升了当地的农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农田水利过程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促进粮食高产稳产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各地区发展之间的差异极大,在个别贫困地区,其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粮为主,而农民的耕地若是想要从根本上提升产量,水利设施的保障就极其重要,因此在以农业为发展手段的部分地区,有必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对于粮食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

1.2提升农民收入

在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带来的收入仍是农村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村地区的粮食产量与农村的经济收入基本成正比,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就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粮食获得明显的增收,并带动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

1.3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的耕种灌溉用水都需要通过人力获得,而在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的普及后,这种取水方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种植提供了所需用水,减少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种植效率,使得农业种植结构脱离了传统种植模式的禁锢,在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下,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得以在市场中更快地流动,销售渠道也随之畅通。此外,随着农业市场的变化,农民也能够随机应变,更快地调整经济作物,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灵活。

2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误区和困境

2.1农田水利建设没有与科技应用有机结合

尽管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区域得到了普及,并得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很多水利工程上的技术研究并没有在实际建设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据有效统计,目前只有20%~30%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措施,鉴于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水利科技的推广应用仍有着极大的前景和市场。

2.2农田水利建设缺乏健康的管理体制

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正因为缺乏健康的管理体系,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优质资源和资金很有可能在使用时被极大地浪费,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效率降低,严重的会导致工程建设的停滞,这些现象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十分常见,很多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3新时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

3.1扩大投资渠道和优化资金配置

很多农田水利科技项目没有在实际工程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因此水利监管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要注意资金投入的分配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优质资金涌流,同时也要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资金进行最优化配置,鼓励当地农民积极投入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从而节省大部分人力资金。为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杜绝资金挪用的现象,水利监管部门也要专门建立财务管理单位和相关监察团队,保证资金的运营和周转能透明运作,使用方向有迹可循,从而保证先进科技能够在资金渠道上得到充分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农田水利科技也就能大展身手,从根本上提升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3.2做好整体规划,抓住重点建设

针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混乱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从在规划上入手,先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有了工作的方向后,才能合理地规划水利工程中的重点部分,并且在规划时要注意到工程所在地区的天气变化、区域环境等实际情况,在工程细节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能与当地的条件相契合,从而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另外针对工程项目的每个展开阶段也要设置相对应的负责部门和监察部门,使得工程开展的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流向有迹可循,管理体系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能顺利进行。

4结语

鉴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很多体制和技术上的问题仍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妥善解决,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抓住有限的资源并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最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农田水利建设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希望能够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第3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一、进展情况

常委们通过视察,一致认为,各地各部门周密部署,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我市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形成。

(1)植树造林进展情况。全市完成植树造林530万株,占全年计划的88%,其中,荒地造林工程完成植树240万株,造林2.1万亩,占今年任务的105%;抑螺防病林建设完成植树30万株,造林0.7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03%;绿色通道、沟渠路绿化、新农村建设、城区绿化共计植树260万株;完成了44个村的“绿色家园”建设,占全市2007年建设任务的73%。其中,龙华山办事处植树2.8万株,长埫口镇完成植树造林16万株,剅河镇绿化造林25万株,通海口镇栽植树木14万株。

(2)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情况。一是开展春季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全市投入劳力2.9万人,投入机械38台套,开工58处,完工36处。二是沟渠清障除草。全市沟渠清障除草开工256条、269公里,现已完工213条、188公里。三是剅闸泵站整修。全市剅闸泵站整修开工265处,已完工211处,完成投资176万元。四是围堤、月堤加高培厚。今年计划围堤、月堤加高培厚5处,4.3公里,目前均已开始施工。就实地视察的情况看,龙华山办事处投资10万元完成了3处剅闸泵站整修,对3万米的主沟渠进行了清障除草;长埫口镇疏挖河道60多条,6万多米,投资15万元维修剅闸泵站13处;剅河镇疏挖沟渠29.2公里,完成水利标工24万个、土方20万方;通海口镇疏洗沟渠55公里,完成土方19.5万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不平衡。植树造林中,荒地造林和兴林抑螺工程建设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农田林网和绿色通道进展还需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中,春季小型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沟渠清障除草、剅闸泵站检修进展较为顺利,围堤、月堤加高培厚工作进展较为滞后,工作很不平衡。

二是质量不高。农田水利建设中,部分地方沟渠疏挖的坡面不平,水花生的清除不彻底,月堤加培的高度不够。植树造林中,部分地方苗木规格不大,有的甚至是二级苗、三级苗,栽植的深度也不够,造林质量不是很高。

三是亮点不多。全市植树造林和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声势较大,进展较快,但是像成片成块的农田林网、水清如镜的大沟大渠这样的亮点较少。

三、建议

第4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迅速在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十五”以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1998年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顺利实现,“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基础建设等一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我县粮食增产、农业结构调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本农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水利化程度低。1998年全县虽然实现了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但近年来,由于水毁、村民建房、城镇开发、工业项目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等原因,全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据今年编制基本农田及小型水利设施规划时实地普查,截止20*年底基本农田减少9万亩,全县农业人均达标基本农田实际不足0.65亩,基本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2万亩。二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很难满足农业需要。建国以来,全县先后建成水库44座,堰塘3335口,引水渠道1063条860公里,机井3*眼,抽水站87处,兴建城乡供水工程223处,兴修水窖10670口,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8398万方。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但是,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加上近年自然灾害,有三分之一的工程长期难以发挥效益,每遇干旱或洪涝年份,愈加显得抗御能力薄弱,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中、省、市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很少,县财政又非常困难,拿不出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很难掀起,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了下滑趋势,部分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减弱,严重影响了冬春农田水利工作的开展。

机遇与挑战同在。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是各级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央连续两年下发了1号文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设立小型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也将增加向小型水利建设的安排,国家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出台,省政府决定从20*年起,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一事一议”的村组民主决策建设公益事业机制的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迅速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主攻水源、以水促田、水旱并举、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水毁修复、集雨节灌、防洪保安、城乡供水、水保生态和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实施库、塘、窖、井、渠配套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川道抓灌区挖潜配套、扩灌保灌,两山抓修田造地、水窖建设,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目标任务是全县上劳10万人,大干100天,兴修梯田0.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水窖800口,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解决0.7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堤防30公里,修复基本农田0.28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1100吨。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大工程:

(一)突出抓好水毁修复工程。

今年全县连续3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水毁修复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按照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开展水毁修复工作。今冬明春全县计划修复重点堤防30公里,加固病险水库2座,恢复供水站10处,渠道20公里,水窖12口,堰塘30口,拦河坝8处,恢复基本农田2760亩。蒲溪镇干沟水库、漩涡镇先锋水库要在明年汛前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切实缓解全县防汛压力。要特别的是,修复水毁工程不能只简单地重复建设,要利用重建的机会,退田还河,给洪水留足出路,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贯彻新的治水思路,体现新的防洪理念,实现人水相亲,人水和谐。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水窖集雨节灌工程为重点的“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

今年是新一轮集雨水窖建设的第一年,在建设管理上,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实施,要根据情况,量力而行,改变过去的指标过高、摊子铺得过大和单一抓水窖建设的做法,县乡两级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注重建设质量。平梁、涧池、龙垭等水窖建设重点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真正起到重点乡镇、带头乡镇的作用。其他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在继续搞好集雨水窖建设的同时,抓好小渠、小塘等小型水利群体工程建设,平梁镇重点抓好沐浴河渠道衬砌工程建设。水利、发展计划、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项目衔接,逐步启动洞河水库移民搬迁等前期工作。

(三)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要稳定和增加基本数量。抓住中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中基本农田建设的机遇,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今冬明春全县要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790亩。二要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已经实现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地方,要在巩固数量的基础上,加快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办法、新机制,迅速在全县开展以水毁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通知要求,做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可尽快组织实施,使全县基本农田建设有一个突破性进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20*年人饮解困项目建设进度。第一批22处解决8334人饮水困难,全县今冬明春重点抓好5处优良示范工程建设。二是抓好县城供水改造扩建工程。年底完成水源至水厂5.4公里输水管道建设和城南、城北9条街巷管网改造工程。三是抓好20*年度饮水安全项目计划的衔接和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平梁镇、蒲溪镇要抓好集镇安全供水工程实施和前期准备。

(五)做好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工作。

汛期已结束,水利部门要根据汛期河道采砂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合采砂规划,及时科学制订《采砂管理办法》,报政府审定后执行。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砂场必须予以关闭,公星吊桥采砂厂要重新选址,涧池集镇段砂石厂属禁采区,必须关闭;洞河出口段砂厂要重新确定采砂地点。在河堤建设上,水利防汛部门要实施好城区河堤加固和洞河出口段河堤水毁修复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按期完成任务。

(六)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保生态建设。

要切实加快观音河水库灌区改革试点步伐,在此基础上,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县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今年县上确定城关镇中坝村、平梁镇兴河村、长坝村为全县小水工程改革的示范点,相关乡镇要落实专人负责,制订工作方案,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示范带动全县小水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尽快走上“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要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全面抓好水保生态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前期争取和启动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矿山开发项目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力度。

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冬春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一)及早动员部署。冬春是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求和县上确定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方案。把县上下达的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组和工程,及早动员部署,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主战场,使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尽快启动,迅速掀起。

(二)加大资金和劳力投入。积极争取省、市对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支持,并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发挥效用。要认真落实农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规定,充分调动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要加快小水工程产权改革步伐,积极推广“五自工程”和股份制民办水利工程,促使水利建设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三)坚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一要对今冬明春开工建设的各类重点水利工程,逐项目落实资金、任务、抓点领导、技术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项目管理。冬春水利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效益的发挥。三要抓典型示范。今年将平梁、涧池、永宁、漩涡、龙垭5乡镇列为全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示范乡镇,从水毁修复、集雨水窖、城乡供水、防洪保安、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中,培育10处典型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工作力度。今年要着重建立健全农县乡农建信息传递网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和信息上报,努力营造冬春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

第5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 特点 战略地位 建设措施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则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农田水利的特点

1.1 地位和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

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由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

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2-3];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3.2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4]。

4.结语

我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稳定的需要。在目前农业、农村远远落后于工业、城市发展的情况下,政策利益适当向农业倾斜,有利于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论小型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地位及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0(2):134.

[2] 王海星.互助县农田水利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6):265,267.

第6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地位措施

引言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一、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2.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3.2充分利用WTO规则。如果仅从主要农产品价格来看,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如果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那么也可以说农业是加入WTO后国家支持与保护空间最大的产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江大河治理、农业与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村水环境建设等均可纳入WTO“绿箱政策”的支持范围,属于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的支持。

3.3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第7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以往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理想,虽然在提高粮食产量和减少水文灾害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对农田水利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问题。近些年,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做到既保证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也要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破坏农田周围的环境及生态,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可重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随着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要稳定的发展可持续农业,维护当地的环境生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

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意义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称之为农田生态水利工程,也是水利工程的一种,是农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兴学科,既是为农业发展、农田灌溉提供方便的农田水利工程,也是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生态工程。农田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以生态学指标为要求,以灌溉农田为目的,要达到二者的相互统一。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引入了生态建设的先进理念。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大规模的开荒种田,虽然当时粮食增产了,但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加重。这些环境问题使我们认真思考农业生产与环境生态的关系,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对环境的治理当中。在现在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加大研究,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环境生态进行必要的保护,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要留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健康的、绿色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2]。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以生态指标为要求,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理念,为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对策

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是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

1、加大培养生态农田水利建设人才,提高建设人员素质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人才是关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要贯彻落实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建设就要从建设人才上下功夫[3]。在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人才建设方面,首先就要从意识上抓起。要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于生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刻保持警惕,在实际工作中不忘生态建设的初心,时刻以生态建设指标来要求和指导各项工作。要做好这个方面,需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认识层次,通过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一些先进、成熟的生态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学习和参观,使建设人员对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有切身的体会和思考,通过这种办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思想认识。另外,也要通过各种办法来提升农田水利建设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只有专业技术过硬才能在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得心应手,才能从容应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从源头做起,即各类农业院校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加强生态建设教育,要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未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时就受到生态建设理念的熏陶;当然,更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这才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立身之本,使他们能够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各科研和技术部门也要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进行生态建设专业知识培养,以此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4]。同时,要将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针纳入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考核制度,并设定一些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热情,将生态理念建设带到实际工作当中。

2、将农田水利工程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紧密结合

全国幅员辽阔,地质信息多样,各个地方的耕地类型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也形态各异,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就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作物类型等诸多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设计[5]。过去很长时间内,农业生产都是以产量为目标,忽略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总是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在以后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既要提供农田灌溉、蓄洪泄洪等农业职能,也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地理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系统,需要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把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因素都考虑进来,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把握全局,着眼未来,统筹规划,才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建设基于生态理念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工程,是一个区域的系统工程,不能只以一朝一夕的利益为目的,要考虑整体,考虑该区域的整个水利系统,要在整体上对农田水利工程和周围的环境生态进行把控,力求达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6]。

第8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前期规划;投资;管理机制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特征及重要性

1、农田水利工程的特征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建设的利民工程,主要服务于农田灌溉与除涝,促使农田向旱涝稳产田转变,保证了绝大多数粮食的安全生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水资源的合理管控与运用。农田水利工程里面一般包含了浇灌渠道、排水沟道、泵站、涵洞、水闸、农田桥、机电井、灌排设施等,一般都表现出占地广、工程资金投入大、总工程耗时、施工条件比较差、公益性色彩强的特征。

2、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农业经济,水利又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行小康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设和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迫在眉睫。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的财政补贴,但是国家对资金的落实情况缺乏监管,难免出现一些地方行政单位将水利建设费用挪用的情况。除此之外,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是一种偏公益性行为,资金回收耗时长,很少会有社会性资金主动注入,导致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不能按期进行,哪怕一些已开工的水利工程项目,一些时候也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不断延后的现象,大大延缓了水利工程的进度。

2、建设前期规划缺乏合理性在规模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往往不会很大,但是涉及的角度大、范围广,与农田本身的高低程度、自身原本的水利规划等因素密切相关。很多规划设计人员对水利建设工程区域的地貌缺少充分的了解,导致最终的设计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瑕疵。在施工现场也存在较多的不定因素,影响了后期的建设管理。作为后期进行工程管理的依据,如果设计图纸就存在问题,后期施工进度就必然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控制项目成本。如果规划中占用了政府没有提前与农民沟通好的农田,会让项目进展减慢。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尽量减少农田的占用,减少不必要的冲突[1]。3、施工人员管理不当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应该招聘一些高素质并且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做好上岗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一些工龄较长的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基本教育,切实提高技术应用的水平,防止出现技术经验与新技术不匹配的情况[2]。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离不开资金支持,成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津贴有利于工程的推进,要不断想方法扩大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政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各级政府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必不可少,要扩充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并且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合理征收地方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可以提取一部分土地出让的获利资金投入到新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想方设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社会企业投资的主动与积极性,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往良性市场方向发展。

2、前期设计规划工作要落实到位在前期设计时,负责设计的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合理规划,比如水资源的调度尽量多的保留原有的路线,减少或者避免占用农田的情况。要对原有灌溉路线进行优化,多考虑当地农户的需求。在水利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田灌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多考虑水的排放问题。

3、遵循人本原则将农民用水方面的利益追求放在首位,把提升农村水利工程抗灾性能和管理工作水平作为首要目的,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加大节约用水的管理力度,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增加,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都能得到稳步发展,使农业经济持续进步。

4、重抓工程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政府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要加强,要提升专业性。更重要的是需要向农民宣传农田水利工程的有利意义与好处,以保证绝大部分的农民能够切实了解与体会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使广大农民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造过程当中。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监管体系,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分散到每一个负责人身上,方便工程投入运行后对产生的问题能有效追踪。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要与有关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协作模式,彼此之间相互监管,共同合作进步。

第9篇:农田水利建设范文

【关键词】水利农田;建设;管理

1 导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城镇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口以更快的速度涌入大城市,这就导致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没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落后,农业劳动还少不了大量的体力活儿,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我们需要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的减少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反差加大,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脱离农村客观现实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超前建设和达标活动等,逐渐加大了乡镇政府的财政负担。基层政府不能够有效地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当地民众和当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或政府官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进行花费资金多、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格局扭曲甚至主体缺位,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

2.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先进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不仅对农业产业条件有巨大影响,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缺少资金,在资金短缺的无奈之下降低建设标准,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抵御干旱、洪水等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不高,使农田水利工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陈旧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变化,在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的困难。

2.3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管理难

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特征差别很大,农民的需求差异不同。缺乏在组织与制度上与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的规划安排,农民和政府之间缺乏一个可以表达农民真实意愿和心声的“桥梁”。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很好的参与项目的管理,农民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反映不出农民的需求。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要加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及重要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建成布局科学、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大灌溉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大力开展抗旱水源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着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要在水土资源潜力较大地区,结合已建和在建重点水利枢纽,积极发展新灌区;在不具备正常灌溉条件的地区,采取多种工程方式,合理利用当地分散水源。对于那些被水灾破坏工程的修复也要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这可以充分地利用之前的工程节约资金,而且还可以借助之前的方案便于后期的施工。水源配置工程要选择大型骨干水源,不要选择一些小支小流,只有选择大的水源才能保证水源供给充足,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是大型水源建设的补充,因为那些小水库、小堤坝对于涵养水源。清除淤泥、保持水土、改善土质有着积极的补充作用,这样的工程多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干旱的现状。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加强县乡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以及涵闸泵站建设。加大田间配套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末级渠系改造进程,疏通“肠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扩大灌溉面积,实现灌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2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每年农业灌溉浪费的水资源数量惊人,所以“节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源”。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上文分析现在农田水利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一切的技术开发和设施建设的基础都不存在。所以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这种投入要做好长期坚持,不要做表面文章。二是提高技术水平。水利设施建设以技术为主导,有了技术,才会有效率,所以资金的投入首先要体现在技术上。三是合理配置资源。水多的地方分给水少的地方,这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也是互帮互助精神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四是调整农业结构。传统的农业结构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适时调整。

4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措施

4.1强化水利设施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各个方面。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无论是扩大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还是治理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都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化水平。要把政府的力量、农民的力量、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强大合力。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农田灌溉,而是根据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和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要以地区水利建设为依托,以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要与中小流域治理规划相结合,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达到防控结合、防控有序的效果。

4.2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以及政策引导

政府加强扶持力度和政策的引导,是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最佳的办法。政府部门主动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而且能够在财政预算中为其增设专项专用的资金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村水利建设完善的实施。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现实情况,力求能够改造陈旧的设施,并且与此同时增设新的水利设施,如果政府自身资金出现紧张也可以动员当地农民集资捐款等方法筹措到用于水利设施升级和再建的经费。当然,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做到资金透明,让农民明白了解到集资的目的和所用之处,彻底消除抵触情绪,并且尽可能动员他们能够在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4.3强化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化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合理、建设透明、质量达标。在施工单位的筛选方面,要加强资质审核,要求有实力、有经验、有技术的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避免层层分包导致的“豆腐渣”工程,杜绝工程建设中的腐败行为。

5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来讲,其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前提。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较为复杂,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对其进行分析,找寻相应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军,陈献,柳长顺,张秋平,戴向前.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水利,2010,05:10-14.

[2]王新国,乔鹏,陈克杰.新时期定陶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2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