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贷款发言稿范文

贷款发言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贷款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贷款发言稿

第1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准政策性;贷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15-05

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是由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自行承担贷款风险的粮棉油收购贷款,是现有信贷产品中一类特殊信贷业务,介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之间,既具有政策性贷款刚性需求特征,又具有商业性贷款自担风险特征。在现阶段,开展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是为防止出现区域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表明,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以其特有的职能和优势,在履行支农职能、实现有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在当前粮棉油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信贷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重视和研究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问题,对于做好农发行信贷支农工作,推动全行业务健康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基本特点

由于兼具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的特征,准政策性贷款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信贷计划优先安排,信贷资金足额供应,实行基准利率。

2.承贷主体多元化,包括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集团客户等。

3.对借款人要求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

4.实行封闭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统一,把风险控制放在突出位置。

5.财政不兜底,自负盈亏。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作用与成效

(一)鸡西市2006―2008粮食年度粮食生产情况与总体趋势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鸡西市粮食种植面积、总产和商品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详见图1。

(二)近几年准政策性粮食收购情况

2006粮食年度收购准政策性粮食72万吨,占商品量的28.57%;2007粮食年度收购44万吨,占14.33%;2008粮食年度收购16万吨,占5%;虽然受2007粮食年度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2008粮食年度国家全面启动托市收购等因素的影响,准政策性贷款发放逐年减少,但其产生的作用不可小视。

1.政治作用巨大

前几年粮食丰收,物价连续上涨,粮食销售市场价格低迷,受产业政策、出口退税等因素影响,外地粮商少,市场销售不畅,企业利润空间狭窄,局部地区出现卖粮难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鸡西市分行迅速确认辖区内收储企业的贷款资格,核定最高额度,及时发放准政策性贷款,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保证了农民利益,保持了社会稳定。正如虎林市市长所说:“农发行的信贷支持使广大农民可以坐在家中甚至田间地头有选择性地售粮,并能卖上好价钱,从中获得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为农村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使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好地方经济建设工作”。

2.社会作用突出

粮食企业季节性收购明显,融资量大,有效资产少,融资困难,不采用全额抵押担保的方式,很难在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农发行顺应粮改的需要,在推动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准政策性这一贷款品种,填补了“政府想办的、农民所需的、商业银行不想涉足的”特殊领域的需求。仅鸡西地区2004―2006粮食年度在国家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的情况下,累计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2.31亿元,共支持4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收购粮食145.77万吨,收购辐射46个乡镇、459个村屯和11个国营农场,受益农户19.3万户。2006 年以来累计为地方增加税收达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 000余个。农发行也是当地各金融机构贷款增幅最高的银行,充分发挥了支农领域的骨干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08年鸡西市发放准政策性贷款20.23亿元,支持收购粮食131.62万吨,帮助企业实现收入22.28亿元,获利1.05亿元,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同时,农发行也实现收息7 459万元,间接带动了存款、中间业务等全面发展,为完成全行利润计划等各项经营指标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三赢。

(三)准政策性贷款对象呈现多元化趋势,非传统购销企业所占的比重稳步提升

2006年,将收购贷款的对象明确界定为在农发行开户并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首次打破了所有制的界限,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其他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纳入了准政策性贷款支持范围,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享受准政策性贷款政策的多元化局面。

从以上数据看,随着粮改的进一步深入,准政策性贷款支持的行业覆盖面有较大的拓展。

(四)准政策性贷款效率较高,杠杆作用明显

从鸡西市情况看,准政策性贷款占全口径贷款比的7.27%,虽然占比不高,但是其作用是高效的,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加工企业经营严格遵循市场规律,以质论价。有的还采用订单方式收购,如鸡西市兴达、海泰及农垦爱邦等公司均与农民签订种植协议,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购粮食全程参与,这样就保证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企业也获得更高收益。企业效益提高,带动了地方税收的增长,企业规模扩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仅鸡西兴达制米有限公司一家,在2004年接收鸡西市第一粮库下岗工人就达110余人,同时,对农发行经营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三年来,鸡西市分行此项贷款累计获得利息收入4 000多万元,中间业务收入50余万元。

本次调研重点针对连续三年得到鸡西分行信贷支持的5户企业进行对比分析:资产总额保持增长的有4户企业,占比80%;所有者权益保持增长的有5户,占比100%;实收资本增长的有1户,占比2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有4户,占比80%;利润总额增长的有3户,占比60%。可以看出,通过对加工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空间得到稳步提升。如鸡西市兴达制米有限公司,在农发行信贷支持初期,是单一的粮食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几年来,通过农发行信贷支持,成为了以种植、加工、销售、仓储为一体的中型粮食加工企业,是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重点出口企业,企业经营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再如,黑龙江农垦爱邦实业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发行支持初期是年加工原粮3万~5万吨的小型加工企业,通过几年投放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现已成为年加工原粮近15万吨,集粮食加工、麦芽发酵、稻壳发电、城镇供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资产也由原来不足5 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亿元以上,由过去抗风险能力较低转化成现在的经济实力雄厚、物资保证充足的优质企业。

三、准政策性贷款是政策性贷款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续

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主要特点体现为:政策性强、制度规范、管理成本低、贷款份额高。

(一)目前政策性收购存在局限性

1.保底收购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使用

政策性收购是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调控市场等需要,而实行的国家及地方各项储备的粮食收购,也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具有保底收购属性的最低价收购、托市收购和国家临时储备粮食收购,是政府在特定时期所采取的必要手段。2006至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鸡西市收购中央储备粮共46.36万吨。2007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了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水稻42万吨,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市场价格比国家制定价格(0.82元/斤,国标三等)低,而玉米未启动最低价预案,原因是当年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市场价格高。2008粮食年度,鸡西市启动国家粮食调控政策,指标218.4万吨(含佳木斯桦南县、七台河市),在鸡西地区实际收购160.8万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经济动荡,粮食市场价格起伏较大,国家推出临储粮收购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确保了农民利益。从几年来的粮食购销实际情况看,政策性贷款应对粮食市场特殊情况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市场的常态下,发挥的作用受自身先天特性的制约,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限。

2.严格的质价政策性有其局限性

一是质价政策性强。2008年度粮食质量较好,2009年度粮食质量较差,等外粮多,农民如何销售手中的等外粮将是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二是国家临时储备收购定价限量存在片面性。2008年末,在水稻市场形成稻强米弱的格局,加工企业不敢轻易入市收购,国家及时出台了临时储备收购政策。但计划指标分批下达和政策宣传不到位,既给相关部门协调运作增加了难度,又引起了大量农民恐慌性卖粮,使本来能保护农民利益的、较为合理的定价,却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大部分利润被粮食经纪人等中间环节侵占了,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三是扭曲市场价格。当政策性粮食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较多时,指导价格占据了主导地位,价格信号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丧失调节和引导种植结构的能力,会使某一品种产量居高不下,收储压力增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各粮食品种价格定位的合理性进行调研,以达到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目的。

3.代储企业的被动投入容易转化成农发行贷款的隐性风险

有些企业原有条件差,为了达到临储库点的标准,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但临时储存时间的不确定性,极易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最后形成新的亏损或外欠债务的增加,直接给农发行贷款造成隐性风险。

4.实行政策性收购对加工企业乃至下游产品的冲击

一是政策性粮食大量收购后,对加工企业和相关的农副产品冲击加大。政策性收购启动后,市场粮食价格会被硬性提高,增加了加工企业的收购成本。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品价格无法相应提高,形成了不收购、不生产、不亏损,收购越多、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怪圈。以2008粮食年度大豆收购为例,国家收购临储大豆的价格为3 700元/吨(三等),而进口大豆到港价格为3 300元/吨左右,差价400元。为了减少亏损,有的油脂加工企业被迫采购进口大豆进行加工,这对我国的大豆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二是“国进民退”的情况更加严重,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和粮食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由于政策性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而指定的收购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粮食企业。因此,其他企业低于政策价格入市收购,根本收不到,高价收购又要亏损,由此,导致粮食大部分都流向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这也是造成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投放减少的主要原因。

(二)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完善政策性收购的必要手段

1.农发行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履行自身社会职责的需要

一是受政府财力的限制,以增加政策性储备规模来保障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国际国内粮食起价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较小,即便能够启动,客观上存在着时间、地域和品种的限制;三是粮食产业属弱势产业,利润率低,季节性收购明显,资金需求量大,商业性贷款业务受到资金和计划的双重约束,难以对粮食收购提供有效的支持。总之,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都难以有效解决收购问题的现实情况下,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手段。

2.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是支持民族粮食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粮食价格也形成对接机制,国际粮商和跨国公司正陆续进入中国粮食市场,对我国民营粮食加工企业造成极大冲击。如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近70%的大豆压榨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国际粮商趁机低价收购和参股。目前,我国80%左右的小包装食用油控制在国际大粮商手中,而且还有继续向其他品种扩张的趋势。跨国企业已掌控我国植物油定价权,如果进一步取得粮食流通的控制权,将会造成我国粮食定价权旁落,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多家粮食加工企业,2009年在鸡西市也进行了相关布局的调研和运作。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有或民营粮食加工企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增强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农发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是多年来农发行对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和管理已经形成了贷款投向的清晰化、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化。我们认为,这项业务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二是随着粮改深入,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将逐步健全,粮食物流将会逐步顺畅,国家除掌握必要的储备外,市场流通将成为主导,这是准政策性贷款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三是通过多年来的信贷支持,已发展了一批有实力、有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强的客户群体,继续支持,可把他们打造成大型的粮食骨干和支柱企业,实现农发行贷款业务持续有效的发展。四是通过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对农发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4.投放准政策性贷款是促进加工企业发展的需要

对粮食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是农发行拓宽粮食收购渠道,积极支持多种形式收购的重要手段。鸡西市分行2006―2008三个粮食年度累计对16户加工企业投放准政策性粮食收购贷款7.72亿元,收购粮食46万吨。

在实际操作中,加工企业真正能够提供优质资产进行抵押的并不多,为方便粮食收购,企业多建于县(市)郊区,部分经营用地的取得方式为租赁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按农发行现行规定,设定不了抵押价值或抵押价值较低,直接影响到地上建筑物的价值。受此限制,农发行投放抵押贷款的额度也较低,职能占到企业贷款总需求的10%~30%,个别甚至连10%都达不到。同时,加工企业自身流动资金不足,原因为:一是大部分自有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二是粮食原料收购季节性强,短期内需要大量资金;三是粮食产业利润率较低,完全是靠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企业的盈利;四是企业多采取先货后款的经营方式,这样就形成一部分结算资金占用,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商业性贷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①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准入门槛较高,信用等级需达到A-级以上,一般要采取担保的贷款方式;②加工企业可办理有效抵押的资产较少,以全额抵押方式投放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满足企业收购资金在量上的需求;③找专业担保机构担保,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原本利润率就较低的加工企业获利能力将更加有限;④商业性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收购粮食的,农发行仍采取封闭运行的管理方式,必须做到购贷销还,不能周转使用,这与加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存在着明显矛盾。所以说,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

四、当前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准政策性贷款的社会敏感度提高,政策刚性增强

2010年以来,受物价上涨过快、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在这种背景下,支持粮食收购已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全局,关系到保证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国家宏观调控、长远规划的重要一环,政策性十分突出。

(二)准政策性贷款的市场环境复杂,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一是粮食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和风险的加大。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市场放开后,各类市场主体为争夺粮食资源而展开的“收购大战”频频发生,导致市场供求扭曲、价格波动频繁。二是部分农产品的国际化程度提高,突出表现在大豆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三是企业经营的一体化程度提高。目前,大部分市场主体实行“购加销”一体化经营。生产经营环节增多,市场风险点也在增加,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经营。四是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程度提高。从市场交易的方式看,目前,除了现货交易之外,还出现了期货交易、电子撮合交易等新型的交易方式和手段。这在规避传统风险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新的风险。

(三)准政策性贷款的对象基础薄弱,倒逼贷款现象使农发行监管责任加重

目前,一方面,由于市场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准政策性贷款投放缺乏足够的市场载体。几年来,受应急、应季缓解局部性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制约,择优投放贷款的空间非常有限。截至2009年末,鸡西地区全辖4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中,A级以上客户13户,只占31%。全市16%的国有粮食企业的贷款资格是由地方政府推荐取得的,实际达不到农发行的认定条件,因而贷款的发放存在着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还不彻底、不到位,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其贷款主要用于委托粮食收购,导致贷款的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如果市场价差超出风险保证金,委托客户续存难度大,就会将风险直接转嫁给企业和农发行。粮食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年一度集中收购,分期销售,光靠对报表、现金流、产成品的监督远远不够,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因此,只能靠加强粮食库存监管来保证贷款安全,农发行监管责任日益加重。

(四)准政策性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安全措施无法覆盖风险全部

粮食购销类企业一般以贸易为主,流动资金多,固定资产较少,因此,企业第二还款来源较弱。截至目前,占用农发行贷款的粮食企业有效资产值仅为3.7亿元,其中,粮食购销企业2.82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0.88亿元,有效资产抵押值为1.85亿元。而鸡西地区年均粮食收购贷款需求量为30亿元左右,有效资产抵押值仅占贷款需求的6%,而且变现难度较大。大量的信用放款仅靠10%~20%的风险保证金来覆盖,贷款风险难以防控,一旦发生风险,安全措施无法到位。如果要求企业实行抵押担保的方式,一是抵押率不足,难以满足贷款需求;二是贷款费用支出较大,企业难以承担,并且个别企业也难以落实担保公司的条件。

(五)准政策性贷款的发展定位尚不够清晰,在操作中存在两难选择

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加强,作为农发行收购信贷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准政策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对准政策性贷款业务来讲,如果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就会使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增强,市场价格上扬,导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下降,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并通过准政策性贷款向农发行集中。相反,如果采取从紧的信贷政策,压缩准政策性贷款的投放量,则可能会导致企业自主收购能力削弱,市场价格下降,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上升,政策性贷款的需求增加,但同时政策风险增加。

(六)准政策性贷款承贷主体的多元化,使信贷服务与管理的难度加大

一是客户结构复杂。目前的贷款客户,既有购销流通企业,也有产业化加工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股份企业,也有上市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农发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实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贷管理。二是客户贷款种类复杂。有的企业在农发行既有准政策性贷款,又有政策性贷款,有的还有商业性贷款,各种信贷资金相互交织,分类监管难度较大。三是客户市场复杂。目前,不少商业银行也在逐步向涉农优质客户渗透,客户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型市场主体增多,但发育不完善。不少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或合作组织通过自身积累、民间借贷等方式逐步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但普遍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客户营销与培育方面有所突破。

(七)准政策性贷款性质界定的不足,限制其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范围界定偏窄,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农发行把准政策性贷款仅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领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副产品收购也需要准政策性贷款支持。二是现行准政策性贷款的业务范围与个别商业性贷款业务存在交叉。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收购粮食所需的资金,目前,既可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即收购贷款,也可使用商业性贷款,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缺乏合理的补偿机制。由于对准政策性贷款允许存在一定的风险敞口,使得准政策性贷款所承担的风险要高于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综上所述,准政策性贷款在制度设计上需更加完善。

五、结合鸡西地区实际,提出推动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全局的高度,明晰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战略定位

一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收购信贷业务的发展战略,应该围绕“因地制宜、防控风险、力争多投”的指导思想,来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二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应有助于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发展。从综合效益来讲,政策性贷款要优于准政策性贷款。对于粮食收购应尽可能地促成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提高调控贷款在支持收购中的比重。三是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应为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对既符合准政策性贷款条件,又符合商业性贷款条件的,应尽可能地选择使用准政策性贷款,如加工企业就更适合使用准政策性贷款。

(二)强化管理,准确把握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中心环节

在经营管理中,鸡西市分行始终严格执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要求,抓好贷款发放、贷款使用和收贷收息三个重点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客户经理负责贷后管理,行长、主管副行长承担相应管理和监督责任,层层签订库存监管责任状。按程序操作,依制度管理,规定动作不得简化或省略,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必须有据可查,杜绝在坚持基本制度上走过场。支行承担贷款发放并按进度供应资金,监督收购,市行抽调力量监督库存和法人代表,并严格执行库存动态监管、企业法人离城报告制度。

2008粮食年度,为加强对粮食库存的监管力度,鸡西市分行创新了检查方式,成立了贷后督查大队,重点履行粮食库存督查职能。2009年1至8月份,督查大队对全辖13个新粮库点进行每月两次巡回检查,采取倒查法,直接深入到企业专职检查库存,如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直接追责到基层行行长、主管副行长、驻库信贷员,有力地保证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全市粮食贷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如虎林市农垦庆丰粮油加工厂异地储粮,督查大队发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追回了1 000多万元粮款,避免了贷款风险的升级。截至2009年10月末,鸡西市2008粮食年度准政策性贷款实现本息“双结清”。2010年,为加强对2009年度收购的新粮管理,在各基层营业机构正常监管库存的前提下,市分行组建了三个库存监管小组,配备专车,坚持每月50%的时间深入到基层检查库存。粮食库存是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库存有保证,准政策性贷款的风险就可规避。

(三)通过信贷手段创新,破解准政策性贷款业务“两难”的问题

1.监管手段的创新

在加大库存监管的同时,鸡西市分行还加强对企业法人进行全方位的道德风险监管。一是在资格认定时,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通过查看法人代表出差票据,根据出差日期看前后有无可疑资金流出或流入,通过企业纳税情况来判断企业法人代表是否真正遵章守纪。如法人代表道德不过关,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在日常库存监管时,定期对企业法人代表的道德行为进行跟踪监管,并由支行行长最后做出判断,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行报告。如2009年,在对某企业监管时,发现一户重点贷款企业法人有做期货交易的传闻,市行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最后发现是竞争对手制造的传闻。三是在贷款全过程中,重视并建立与“法人代表面谈”制度。四是在贷后期间,通过在粮食企业中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法人代表”活动,形成讲究诚信经营、防范法人道德风险的良好氛围。

2.贷款方式的创新

发放准政策性贷款时,鸡西市分行在实行有效资产抵押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还采取了浮动资产抵押、保险和与法人代表签订无限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敞口。目前,鸡西市分行正在探索加工企业联保制,这是一种区域内加工企业联合会的形式,是在企业内部规范行为,形成互为制约的一种模式。

(四)引入准入与退出机制,净化信贷整体环境和提升客户竞争力

鸡西市分行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营销原则,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发展潜力以及对农发行经营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排队。在逐步收回存量贷款的前提下,稳步实施客户退出机制,对市场竞争力差、经营效益较低、风险承受能力弱、资信不好的企业逐步使其退出鸡西市分行的支持范围。2009年1至8月份,累计强行退出7户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差、抗风险能较弱的粮食加工企业;逐步退出6户基础条件差、交通不便、历史包袱重、内部管理混乱、不配合信贷监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确定准政策性贷款支持对象时,始终坚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或遍地开花。特别是经过2008、2009两个粮食年度的审慎经营,明确重点支持:一是大中型加工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原料;二是有常年固定合同的军供粮加工、外省地储粮收购等粮食企业;三是大型集团客户进行委托收购。禁止:一是对纯贸易类企业收购贸易粮赌后市的企业发放贷款;二是对国有购销企业自营收购发放贷款;三是对政策性与准政策性混收的企业发放贷款。通过实施分类排队和客户退出机制引入,进一步优化了客户和贷款结构,使鸡西市分行掌握了客户结构和信贷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有效的预防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五)立足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更加有效的准政策性贷款业务,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继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支持范围。准政策性贷款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共产品特性,体现的是国家政策和公共利益,受惠的应当是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因而不能把准政策性贷款简单等同于粮食收购贷款。建议根据农发行支农职能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准政策性贷款的内涵和外延。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健全自我补偿机制。鉴于准政策性贷款的特殊性,应该建立比其他贷款业务更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农发行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认同和认可,在财政不承担补贴责任的情况下,允许农发行提高对准政策性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比例,以区别其他商业性贷款业务。三是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从执行政策和防范风险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准政策性贷款业务的运作成效,要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经营绩效考核体系中,与工资、费用以及其他资源分配挂钩。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2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各位董事、各位员工、同志们:

大家好!

瑞雪消融,春风送暖。在这霞光灿烂的时刻,我们每一位HY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今天南京HY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我谨代表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公司党支部向一直以来为公司各项事业而辛勤工作、乐于奉献的各位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董事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导下,原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过机构调整,人员调配组建成南京HY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这次大会既是集团公司的第一次全体员工大会,更是一次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大会。新集团公司的成立给HY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新的实践过程中,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HY人,一定要团结起来,为开创HY辉煌的未来而竭心尽力!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我相信我们每一位HY人都是满怀豪情、踌躇满志的,我更相信我们每一位HY人都有足够的信心来勾勒公司的宏伟蓝图。这次公司全体员工大会,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转变工程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对于利润大、工程量大的项目,工程项目实行全面目标管理。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对内部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对于利润小、工程体量小的项目,实行工程风险责任管理。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对分包项目以及挂靠项目的管理。下面我主要讲讲目标管理模式。

集团公司下辖九个分公司,为了明确各个分公司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特别拟订了责任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对所下辖的各个分公司实行工程目标承包管理制。对单项的工程项目实行具体的合同考核,对项目部项目经理为代表的班子进行责任目标的考核。项目工程以内部竞标的方式,把突出项目管理力量和人员作为重点,上缴的利润作为依托,其他目标保证措施作为依据,综合地实行打分,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内部招标。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现有分公司的内在实力,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项目更好地完成,各方面得到一个有力的保障。

(1)、在成本管理上,实行施工过程的全程跟踪、服务、引导、监管。做到实行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统筹、统管、统分、统配。在施工过程中技术部门要严格把关,详细的对每个月的工作完成量和实际消耗成本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成本支出,纠正成本管理中出现的纰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把控制成本的支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技术部的管理要切实落实到位,不能流于形式。

(2)、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上要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条例。根据条例正确指导施工。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杜绝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

(3)、在施工进度管理中,我们实行以合同和业主方的要求为目标,每个月对工程进行分解,相应的制定项目月计划任务,根据月计划来严格把关,掌控施工进度。未能完成月计划的项目组要及时上报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祢补。但不能影响下个月的计划。

二、改变公司原有运营模式,实行总公司和分公司新的合作形式。

分公司

总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的关系由原来的单向管理模式(总公司

总公司

分公司项目部)转变为双向管理()。

项目部

这样的运营模式使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总公司的各项制度、方针、政策及工作指令在下达过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时间。保证了上情及时下达,上令及时下行。

2、总公司、项目部领导班子和分公司之间的利益能够得到兼顾,避免了一些项目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矛盾。同时也化解了当前集团公司在过渡期间总公司和各分公司之间的矛盾。

3、促进分公司内在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分公司队伍建设的加强,为以后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建设,实现公司总体实力的提高。

要在集团公司党组和董事会的领导下,带领经营班子,依靠广大

干部群众,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发图强,努力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班子和干部员工队伍,二是实现公司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现就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和加强职能部门建设,结合公司实际,我提出三点要求:

1、加强各部门人员的队伍建设。目前各部的人员确定、岗位设置正逐步完善完备,人员队伍的建设将逐步走向正轨。

(1)技术部门在集团公司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一个工程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到施工过程的跟踪、服务、引导、监管再到工程的竣工验收、决算,技术部一直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只有又精又专的技术技能才能适应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我们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足站稳。所以提高技术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在此我希望技术人员在下一阶段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充电”、“加油”,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综合管理部承担着管理、承办、协调三大工作任务,担负着公司办公中心的日常行政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针对综合部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杂的特点,综合部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好人事、秘书、后勤的工作,将综合部的重要作用发挥好。

(3)财务部是公司的财政中心,要做好公司的财务汇总和支出计划,发挥好其重要作用。财务部要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将公司的财务报表、工程往来款结算、各项贷款工作做好,严格财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杜绝工程款的挪用、移用。委派好各分公司的主办会计。

(4)工程部承担着工程的施工任务,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所以下一阶段要发挥好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配合各项目部作好工程的安全质量的监督工作,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树立HY品牌形象。

(5)劳务管理部要做好公司的劳务安排工作,针对各项目部需要及时聘用素质高、技术硬、信誉高的各工种劳务人员配合施工。

(6)物资供应部要发挥好工程物料的采购、供给作用。调查统计项目部实际所需物资种类和数量,分析物资市场行情,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材料的价格,争取减少成本支出,增大利润空间,保障项目部工程进度。

总之,各部门要作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又吸收了一些新员工。他们的加入,带来了他们的热情、活力和积极进取的活跃思想。我希望这种热情让公司更加充满生机。我们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来努力提高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达到建筑业国家一级企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打造一级品牌企业。

2、建立健全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完善用人机制,明确责权。一方面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导工作,使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另一方面从分配机制入手科学合理地将事务分解到每个人,做到每件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每周各部门要上报月工作计划和月总结汇总,明确责任人、工作内容、工作完成时间。我们会针对上报的月计划和总结对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也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依据。各部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每个人安排分派工作。

3、各部门要齐头并进、协调配合,团结一致的共同把公司工作做好。团结是干事业、干成事业的基础。在工作中要多商量,多沟通;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要宽以待人,多体谅别人;要讲风格,讲境界,识大体,顾大局。只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才能使大家同心协力、优势互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提高施工能力,树立HY品牌。

组建两到三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自有精干队伍,实现总公司在施工技能上具备真正的实力。以不断发展自有队伍来对外塑造公司形象,争取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打造成熟的HY建工品牌。

1、公司的品牌塑造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能够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的员工队伍。首先员工队伍要稳定。只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其次员工队伍素质要高,要不断的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工作间隙要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培养员工的品牌意识,树立“产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效益”的观念。

2、准确把握公司品牌的定位。公司要在对建筑行业和自身条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公司的优势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并扩大市场份额,打出一级资质的HY品牌。

3、提高工程质量,为品牌的发展奠定基础。工程质量是品牌塑造的加速器。公司要想成功的塑造自己的品牌,单有一流的员工队伍和精准的品牌定位还不够,还应有高质量工程。工程质量的提高是成功塑造HY品牌的关键。HY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在公司的运营和生存中。没有品牌的公司是失败的,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实现品牌的最大化扩张,才能更好地带动公司发展,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以企业总承包一级资质为依托,以先进技术、优质质量来不断地创建精品工程。走出江宁,走出南京,走向全国,将HY的品牌载入建筑业的篇章。

五、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以下三点要求:

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了新

观念,才会有新思路,才会有新举措,才会有新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前懒散工作、松散管理的局面,树立新的工作观念,理出新的工作思路,制定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以积极的态势来面对工作。

2、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育和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下一阶段我们继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3、公司上下通力协作,争取超额完成2006年产值3.2亿元,利润1800万元的目标,实现省优工程个,市优质工程个的预期目标。

各位董事、各位员工、同志们,以上的三点要求并不高,我希望我们每一位HY人都迈开大步大干一场。公司领导班子对大家寄托着殷切的期望!HY辉煌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希望大家热爱HY的事业,志存高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团结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开创HY辉煌。我们充分相信:所有的HY人都将会无愧地为HY的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击沧海。新的一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实现HY成为省市极具实力的大型集团化公司的目标,我们要一手抓市场,一手抓内部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我们要乘着公司方方面面都刚刚发展的东风携手前进,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务实勤勉的工作态度,优质高效的工作业绩,为实现我们HY人共同的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始终不渝地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着眼未来,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共同携手开创HY辉煌的未来!最后我在这里祝福大家心情愉快,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也祝福我们HY的事业蒸蒸日上。

《集团公司员工大会总经理发言稿》来源于,欢迎阅读集团公司员工大会总经理发言稿。

重要的作用。只有又精又专的技术技能才能适应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我们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足站稳。所以提高技术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迫在眉睫。在此我希望技术人员在下一阶段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充电”、“加油”,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综合管理部承担着管理、承办、协调三大工作任务,担负着公司办公中心的日常行政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针对综合部工作范围广、工作内容杂的特点,综合部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好人事、秘书、后勤的工作,将综合部的重要作用发挥好。

(3)财务部是公司的财政中心,要做好公司的财务汇总和支出计划,发挥好其重要作用。财务部要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将公司的财务报表、工程往来款结算、各项贷款工作做好,严格财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杜绝工程款的挪用、移用。委派好各分公司的主办会计。

(4)工程部承担着工程的施工任务,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所以下一阶段要发挥好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配合各项目部作好工程的安全质量的监督工作,保证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树立HY品牌形象。

(5)劳务管理部要做好公司的劳务安排工作,针对各项目部需要及时聘用素质高、技术硬、信誉高的各工种劳务人员配合施工。

(6)物资供应部要发挥好工程物料的采购、供给作用。调查统计项目部实际所需物资种类和数量,分析物资市场行情,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材料的价格,争取减少成本支出,增大利润空间,保障项目部工程进度。

总之,各部门要作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各自的作用。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公司又吸收了一些新员工。他们的加入,带来了他们的热情、活力和积极进取的活跃思想。我希望这种热情让公司更加充满生机。我们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来努力提高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达到建筑业国家一级企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打造一级品牌企业。

2、建立健全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完善用人机制,明确责权。一方面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指导工作,使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另一方面从分配机制入手科学合理地将事务分解到每个人,做到每件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每周各部门要上报月工作计划和月总结汇总,明确责任人、工作内容、工作完成时间。我们会针对上报的月计划和总结对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也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依据。各部门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每个人安排分派工作。

3、各部门要齐头并进、协调配合,团结一致的共同把公司工作做好。团结是干事业、干成事业的基础。在工作中要多商量,多沟通;要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要宽以待人,多体谅别人;要讲风格,讲境界,识大体,顾大局。只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才能使大家同心协力、优势互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提高施工能力,树立HY品牌。

组建两到三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自有精干队伍,实现总公司在施工技能上具备真正的实力。以不断发展自有队伍来对外塑造公司形象,争取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打造成熟的HY建工品牌。

1、公司的品牌塑造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能够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的员工队伍。首先员工队伍要稳定。只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其次员工队伍素质要高,要不断的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工作间隙要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培养员工的品牌意识,树立“产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效益”的观念。

2、准确把握公司品牌的定位。公司要在对建筑行业和自身条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整合公司的优势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并扩大市场份额,打出一级资质的HY品牌。

3、提高工程质量,为品牌的发展奠定基础。工程质量是品牌塑造的加速器。公司要想成功的塑造自己的品牌,单有一流的员工队伍和精准的品牌定位还不够,还应有高质量工程。工程质量的提高是成功塑造HY品牌的关键。HY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在公司的运营和生存中。没有品牌的公司是失败的,是没有市场的。只有实现品牌的最大化扩张,才能更好地带动公司发展,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下一阶段我们要以企业总承包一级资质为依托,以先进技术、优质质量来不断地创建精品工程。走出江宁,走出南京,走向全国,将HY的品牌载入建筑业的篇章。

五、针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以下三点要求:

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了新

观念,才会有新思路,才会有新举措,才会有新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前懒散工作、松散管理的局面,树立新的工作观念,理出新的工作思路,制定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以积极的态势来面对工作。

2、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培育和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下一阶段我们继续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把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3、公司上下通力协作,争取超额完成2006年产值3.2亿元,利润1800万元的目标,实现省优工程个,市优质工程个的预期目标。

各位董事、各位员工、同志们,以上的三点要求并不高,我希望我们每一位HY人都迈开大步大干一场。公司领导班子对大家寄托着殷切的期望!HY辉煌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开创!希望大家热爱HY的事业,志存高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团结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开创HY辉煌。我们充分相信:所有的HY人都将会无愧地为HY的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第3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过艰辛,也有过坎坷,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年尾了,你知道年会的年会领导致辞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年会领导致辞发言开场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年会领导致辞发言开场白1

各位来宾、全体员工及家属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

值此美好灿烂的夜晚,万家灯火,温馨暖人,我们迎来了鼠年的新春。

在这里我谨代表我及我的团队们,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公司成长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向辛勤工作在公司各个岗位的全体员工们,向默默地支持我们的家属同胞们,致以新年的问候与诚挚的祝福!祝福大家新年好心情,一路平安年,也愿大家今天晚上快乐幸福到永远。

公司成立10年来,10年的拼搏创业、10年的风雨兼程,我们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艰辛,也一路收获了许多。无限的岁月见证了我们的努力,无尽的付出张扬了我们的事业。

过去的一年是公司快速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在国家紧缩调控的大背景下,我们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并在得到了各位领导与朋友们真诚的关怀下,在全体员工的顽强拼搏下,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圆满而出色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指标,实现销售与盈利双突破的喜人成绩,这是值得我们全体同仁庆贺的事。

回顾过去的一年,公司各方面事业得到全面而快速的发展与进步。

这一年,公司已经步入了合资经营轨道,战略是清晰的,定位是准确的,决策也是正确的。这些精心的布局与谋划,已把公司引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这一年,我们通过积极推进授权资产调整,打好了企业改革攻坚战,通过认真落实回购资金,初步完成了债权平台建设工作;通过迅速投放x亿元贷款支持了开放年的大建设;通过精心筹划自营项目,打造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大力推广企业文化提升了管理品质、构建了和谐团队,开创出了5条工作主线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这一年,员工队伍得到充实与发展,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部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们公司与西班牙合资事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合资成功,将为今后几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带动公司的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年里,公司先后获得了市级先进党支部、重合同守信用单位、3a级信用单位等称号,并成功入选中国优秀企业名录。

成绩来之不易,给我们下一步发展以信心与鼓舞。我们既要珍惜,又要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前面更为远大的目标在等着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0年,又是一个我们创造梦想、启航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密依托董事局的正确领导,以抓好产业调整重心,以积极培育发展新抓好老项目为动力,把握机遇、携手并肩,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大胆创新,迎难而上,力争尽快实现管理与运营结构的全面优化,共创2020事业新的辉煌!

最后,在这金鼠送福的大好时节,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谢谢大家!

年会领导致辞发言开场白2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员工:

大家好!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公司全体员工及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即将过去的20x年,是公司蓄积力量的一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各方面的工作依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对外形象得到大幅的提升,在行业内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20x年度,公司成功研发新产品28项,获得CE、UL、FCC等认证43项,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照明方案40余项。全年出口金额1400万元左右,公司产品在美国终端客户那里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大的订单不断形成,密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国内,依托优质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售后及灵活的运作模式,公司产品成功进入沃尔玛供应商名录;国际会议中心、机场改造等较大规模的政府工程也在顺利的实施。

围绕国际的集成热板散热技术,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证书共75项,今年成功申请专利x项;获得国家、省市及开发区科技资助资金x万元左右,己经到帐资金x万元以上;荣获省级优秀新产品奖、知识产权示范单位、技术发明奖及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奖项共7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过艰辛,也有过坎坷,受经济危机,物价上涨等影响,导致市场拓展速度减缓,资金压力加大。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地位要求我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家启动节能减排政策,针对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正在实施,我们面临又一轮机遇。机遇蕴含精彩,创新成就伟业,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历程承载新的梦想。

20x年,是我们创造梦想、启航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密结合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心,以改革改制为动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力争实现运营结构的全面优化,共创20x事业辉煌!

再次向大家送上美好祝愿,祝大家家庭幸福美满,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年会领导致辞发言开场白3

各位来宾、全体员工及家属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庆20x年元旦佳节。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单位党委及我本人的名义,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单位全体职工及其家属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大家新年好!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干部职工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单位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公司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也得益于职工家属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单位党委向各位领导、公司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

充满希望的20x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里,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让我们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最后,预祝晚会圆满成功!

踏着20x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万象更新的20x年。值此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特殊时刻,我谨代表总公司的领导、x项目部的领导班子,向艰苦奋战在x项目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广大工人同志们、管理人员以及你们的家人,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祝福!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大家都知道,在即将过去的20x,我们经过了公司的飞跃发展,也是我们x项目部确定施工的第一年。回顾20x的历程,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我们依据x精神,通过不断的努力,经受住重重考验,克服了种种困难,以超前的策划、务实的拼搏,使各项工作稳步地向前推进,胜利地完成了全年计划。在此,我再次向大家说声,辛苦了~!

今天,在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旦节,借着今晚的活动,我们欢聚一堂,共话今昔,欢声笑语,喜迎新春。凯歌辞旧岁,瑞雪迎新年,满怀对过去一年辛勤耕耘的丰收喜悦,我们更加坚定了迈向新征程的豪迈步伐。希望在即将来临的20x年里,我们x人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精神,秉承“奋起、争先、严谨、实干”的企业精神,再接再厉,继续开拓,为实现x目标而奋斗,为x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出新的奇迹!

第4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2014年继农业部将陕西省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后,陕西省委将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重点任务,省政府也纳入民生工程和新一轮农民增收规划,并将“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省级财政投资增加到4000万元,全面促进了整省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陕西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做好制度设计,搭建培育政策框架

一是制定了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和农业部整省推进工作要求,省农业厅制定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育总体要求和任务,突出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政策扶持等4大工作环节,细化了工作进度,强化了工作措施。

二是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菜单式地将培训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农业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等4个门类,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作课4大模块计560门课程,规范了教育培训内容。制定完成了《教学管理办法》、《考试考核办法》、《学分管理办法》等教学制度,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制度。

三是打造了培育路径模式。探索了不同主体打造成职业农民的路径,形成了“在发展产业中催生职业农民,在职业农民培育中发展产业,实现职业农民培育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总体思路,总结完善了适合陕西特点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即“理论授课、网络辅导、基地实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扶持发展”。

四是规范了资格认定管理。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省、市、县相应的高、中、初三级资格认定体系,明确了资格认定的标准、程序、组织、管理,通过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职业道德等5个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一整套认定管理流程,并规范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五是出台了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科学设置了4个一级、10个二级、21个三级考核指标,确定了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全面加强对项目完成情况、实施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

另外,还制定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点》,明确了整省推进的7大类36项任务,下发了一系列调查、摸底、论证、认定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截止目前,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二、实行精细管理,夯实培育工作基础

一是进行对象摸底。深入村组、合作社、园区、家庭农场,逐人统计培育对象相关信息,逐级汇总,建立职业农民对象信息库。初步统计,全省符合职业农民特征的培育对象(包括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龙头企业负责人、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达到20多万人。

二是开展机构调查。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人员、条件、工作等进行了摸底和统计,着手建立健全师资库,指导市县认定一批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满足培育需求的实训基地,并计划认定一批省级实训基地,实行挂牌管理。

三是推进教材建设。组织400余名专家编写了第一批41套系列教材,教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既系统、全面,又直观、生动,目前已出版21套,其余20套正在出版印制中。同时,着手以文字教材为蓝本,制作一批直观、实用的系列音像教材。

四是组织管理培训。今年4―5月份,在杨凌先后举办了全省局(科)长班、农广校长班、市县区业务骨干培训班,解读培育政策、安排工作进程、明确工作要求,统一全省培育工作的步调。

五是实行分级负责。坚持省级负责高级、市级负责中级、县级负责初级和竞争择优的原则,认定一批条件好、实力强、管理良、成绩优的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实行“农学结合”,分级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同时,依托农业院校,以农业应届毕业生为主体,开展500名中级和200名高级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农民技术职称评审“三结合”方式,全面考核评价培训效果。

六是建设监管系统。开发了陕西省农业科教远程视频监管系统软件,对全省承担任务的所有培训基地,实行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确保培训工作实,效果好。同时,利用“三网合一”职业农民视频教育系统,开展远程教学活动,计划全年省级开展30次大型视频培训专题。

三、采取得力措施,营造培育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认定管理。组织202名高级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通过条件审核、理论考试、集中面试、领导小组审定和公示5个环节,认定了全省首批84名高级职业农民。同时,积极督促指导市、县级开展中、初级认定。据统计,全省认定中级职业农民55名,初级3696人。首批高级职业农民的认定,在全省引起了较大反响。

二是实施绩效考评。组织7个考评组对2013年34个职业农民塑造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按照4类21个指标进行现场量化评分,促进21个县(区)政府出台了政策文件, 24个县(区)进行了资格认定,31个县(区)建立了包抓指导制度,提高了地方政府和农业行政部门对培育工作的全面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是加强战略部署。5月6日,召开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全面启动了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明确整省推进不是县县推进,确定西安、咸阳、榆林、商洛4市整市推进市,要求覆盖全省70%的农业县区、实现资格认定率50%以上,并提出了“5432“工作要求,即:5个环节(选好培育对象、抓好教学培养、搞好帮扶指导、做好资格认定、加大扶持力度)、4个原则(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分类培育、农民自愿)、3个建设(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2个结合(与农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结合),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各地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四是广泛进行宣传。开辟了陕西农业网职业农民专栏,联合农林卫视拍摄了职业农民培育专题片,陕西日报刊发了“看我们务农多体面”专题报道,陕西电视台以“职业农民:现代农业新希望”为题作了专题报道,陕西广播电台作了专题采访,在《陕西农业》、《陕西合作社》出版了职业农民专刊,编印了《职业农民风采录》、《职业农民培育优秀调研报告集》。6月26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会,就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向境内外40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在全省掀起了新一轮争做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农业的农业创业。

四、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培育稳步推进

一是健全机构机制。省农业厅成立了培育工作领导小组,以省农广校为主体组建了办公室,下设调研督导、信息宣传、综合协调、教育培训等4个小组,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制、重点工作督办制、重大问题协商制和专家评审制。目前,全省12个市107个县区均已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有6个市正式发文成立了培育领导小组。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省农业厅将职业农民培育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纳入重点目标任务,设置了4大类指标,强化对有关处室和单位考核,并延伸到市级。同时,协调教育、团省委、省妇联、科协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淘汰机制,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推行包抓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包抓制度,推行省厅领导定期包抓、处级干部定点包抓、干部一线包抓,整市推进市和承担任务县领导定向包抓,管理人员蹲点包抓,科技人员上门包抓制度,逐级落实工作责任。

四是开展技术帮扶。组织全省3万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锁定重点对象,开展“三到位、三落实”活动,做到工作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发展规划到位,确保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建立指导教师与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每指导一名职业农民省级补助指导教师200元,并推行园区、大场、大社、大企技术干部和大学生助理派驻制度,帮助发展产业,解决实际问题。

第5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草原长调

草原,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中,在我们的想象里,印象最突出的就是她的广阔。今日的内蒙古,东起东经126度04分的大兴安岭,西至东经97度20分的阿拉善金色沙漠,跨度超过两个时区,真有名副其实的广阔。长调,最适于广阔草原精神特质的最自由奔放的一种吟唱方式。而内蒙古的残疾人事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正展示出了这种广阔的画面和恣肆的无限可能性……

“疼,对别人来说是痛苦的,而当我的身体有了疼的感觉,则是兴奋和希望……”

救助,让希望变成现实

家住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万城店村的康枝英,2006年1月,在试骑电动自行车时意外摔伤,从此,她再也没站起来。然而,坚强的姑娘和执著的父亲并没有放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康复治疗之路。康枝英说道:“疼,对别人来说是痛苦的,而当我的身体有了疼的感觉,则是兴奋和希望……”

摔伤后不久,康枝英做了第一次手术,术后的一年,除了头部,康枝英还是哪里都不能动。父亲到处求医,走访像枝英一样的病友,查阅资料、书籍,给枝英寻求康复的方法。当得知脊椎干细胞移植手术有望让枝英恢复后,父亲决定,给枝英进行第二次手术。由于第一次手术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筹集第二次手术的费用,成了康枝英全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这个时候,让枝英父亲没有想到的是,枝英的情况得到了武川县残联的关注,枝英成为了残联对贫困残疾人实行大病救助的对象。于是,枝英得到了残联的现金资助。不仅如此,枝英的父亲和县残联共同向社会发起求助信息,县残联帮助联系市县电视台、呼市日报、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为枝英争取社会捐助,同时,医院也给枝英减免了6万元的手术费用。最终,在2008年6月份,枝英顺利地完成了第二次手术。

枝英能自己翻身了!枝英能被扶着站起来了!今年5月份,县残联又一次组织捐款和捐助,为枝英的第三次手术做准备。大家信心满满,据说,第三次手术有望再创奇迹。

县残联理事长告诉我,为枝英的第三次手术,市残联资助了3000元,县残联资助了2000元,残联还帮助联系了多家媒体对枝英的事迹进行报道,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同时,残联联合团委、民政、红十字会、妇联等单位,联合发起倡议,举行捐款活动。通过残联和枝英父亲的努力,已经凑齐了手术费用,几天后,枝英就要起程去沈阳做手术了。

理事长还表示:枝英手术回来后,残联在康复服务、辅具配发方面还可以继续对她进行救助。枝英的康复效果好,跟她自身和家庭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残联就要救助这样自强的残疾人。

目前,呼和浩特市享受城乡低保的残疾人3万余人;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已经由政府承担,参保率达到98%以上;城镇重度一、二级贫困残疾人加入居民基础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也已由政府代缴;市四区残疾人低保家庭全部领到了取暖补贴;廉租房优先考虑低保残疾人家庭,6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入住廉租房;在连续三年实施彩票公益金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每人每年450元、为4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住院救助每人每年3600元的基础上,市残联对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救助每人5000元,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每人每年500元;2009年投入20万元对全市享受低保残疾人因大病至困家庭慰问救助;对9名(17岁以下)肢体残疾人进行矫治手术每人补贴6600元;对15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每例补贴1000元。

“希望全国的残疾人都能到有爱心的企业工作。”

爱心,让安置更加稳定

近年来,呼市在集中就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扶持、兴办福利企业,对增加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对扩大再生产的福利企业给予贷款利息补贴,给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个体从业人员给予补贴,从2006年开始至今,共投入经费440万元。仅2009年,全市安置残疾人就业641人;2010年,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调,在全市1000个公益岗位中,将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100名残疾人就业。同时,市残联确定“呼和浩特市真色彩塑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市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推动残疾人就业的发展。

呼和浩特市真色彩塑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真色彩”)是专门从事生产液态奶制品吸管的企业。现有职工158人,其中残疾人123人,他们中间80%主要是残疾农民工,公司与残疾职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履约率达到100%。真色彩全部为残疾职工缴纳了各种保险,无生产责任事故,无拖欠工资现象,无劳动争议。公司的理念就是: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影响一片。

真色彩是由兄弟俩创办的,哥哥刘天河是总经理,弟弟刘天东是董事长。2002年,天东和哥哥在呼市办起了工厂,一直到2004年,大批的福利厂倒闭,许多残疾人到真色彩来应聘,天河问天东:“行不行啊?”天东说:“只要能干就行啊。”那时候,真色彩的条件还很艰苦,宿舍解决不了,吃饭也只是个小食堂。

2005年,镇色彩开始与残联打起了交道,哥俩开始是出于爱心:“来就来吧。”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这家好,按时发工资,不歧视残疾人……”于是,残疾人越来越多,本市的、周边的、外市的都来了,残疾人数达到了国家要求比例,于是就申请了福利企业。

王思红是肢体残疾,2007年来到真色彩,刚来的时候还有些担心:人家会怎么看我?来了一看,厂里对待残疾人就像对待家人一样照顾,老王腿不好,厂里就安排少走路的工作给他。老王说:“我有3个孩子,爱人有病,家里就我一个人工作。我工资一两千,加上低保,就是我家5口人的活命钱了。现在好了,我熬出来了,俩姑娘也嫁出去了,小儿子也毕业了。真色彩救了我们一家5口人啊!”

真色彩同市特教学校签订了协议,所有特教学校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来真色彩工作。今年年初,真色彩包了一辆大轿车,拉着特教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家长来真色彩参观,一位来自乌兰察布市的男学生的姐姐实地考察后,不仅决定弟弟可以来,自己也要来真色彩工作。现在,姐姐做质检,弟弟打包。姐姐说:“我们的宿舍在市区,厂里有通勤车接送,刚来的时候还没有安太阳能,现在也有了,洗澡也方便了。”

记者了解到,太阳能设备是由内蒙残联和呼市残联各捐助了2万元,给真色彩安装了6台太阳能设备,解决职工的洗澡问题。

新提职的聋人生产部副部长续晋中高兴地对我说:“希望你们让全国的残疾人都能够知道真色彩。残疾人在外面找工作难,希望全国的残疾人都能到有爱心的企业工作。”

谈到职工的工资收入,天东董事长介绍说:真色彩的产品主要是供应给伊利和蒙牛,蒙牛和伊利的销售旺季是在7、8、9月份。10月份开始走下坡路,11月份差些,12月份又好点,因为有元旦、春节的促销。冬天完全就是淡季了,奶牛产奶量也下来了。旺季的时候普通职工工资1100元左右,班组长会高些,车间主任能拿到2000多元。淡季的时候保底工资也能拿到800元。

从1998年以来,呼市挂靠的福利企业有44家,安排残疾人大约有4000人。现在,福利企业有35家,安排残疾人不足千人。2008年开始,破产的福利企业多了,而真色彩却越来越成熟起来,他们产权清晰、责任清晰、任务清晰。残联把真色彩作为就业基地,为福利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不片面地追求某种利益,规范管理,自主经营。

今年5月,公司迁了新厂区,有了职工宿舍、健身康复室、电脑室、阅览室等等。为了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稳定就业,公司还组织残疾职工参加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聋人手语培训、残疾人创业和残疾人农民工培训等,曾强了残疾职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搭建起残疾人与健全人心灵沟通的平台,职工们由原来的传小纸条变成了手语交流,职工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原来是活着,现在是生活了。”

温馨,让家园充满阳光

“阳光家园”学生家长,智障人葛根夫的妈妈:

我们是第二批来“阳光家园”的。来之前,家长先观摩了一下,家长们都说:“这是我们孩子的天堂啊!”

我原来在单位做财务工作,后来因为孩子,我调到了办公室。我跟院长说:“以前我的生活40%是我儿子,20%是我家老人,40%才给你工作。现在反过来了,我60%给你工作,20%是孩子,20%是老人。”现在我心里特别静。

原来上班的时候,每天一到11:30我就打电话――到没到家啊?中午吃没吃饭啊?下午5点多还要打――回去没回去啊……现在不用了,周五接孩子就行了。真是减轻了我的负担,工作也可以全身心投入了。

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融入这个集体了。以前他都不敢见人,藏着。现在在家园学习,他已经做了好几回发言了。昨天他又写好发言稿了,特别想表现,特别自信,快乐、阳光。

上周五留的作业是给妈妈洗脚。他回来给我洗,给姥姥洗,三姨来了给三姨洗。特别认真,每个脚缝都认真洗,还摸摸水烫不烫,一会儿摸摸凉不凉,就像我给他洗一样。要是以前不可能的。每周都有反馈表:在家的表现、学习、个人卫生、整理房间……最后家长签字,监督。虽然他是不幸的,但赶上好时候了,国家对残疾人重视,真是幸运。

原来上培智学校主要是学文化课,阳光家园也有文化课,但偏重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

以前是活着,将来就是生活了。

生活的开始,不只是解救了一个家庭,而是解救了一个家族。兄弟、姐妹、父母都跟着高兴。他高兴我就高兴,我高兴全家就高兴,我全家高兴我家族就高兴。

葛根夫,蒙语是聪明伶俐的意思。他打乒乓球,是2006年特奥会的乒乓球冠军,在这有乒乓球室,他也天天打。这里的课程表很详细,每个小时在干什么我们家长都知道,一天作息时间表A4纸就3页。我记得系鞋带就学了两个月,我都有日记。认字,他只认识书本上的,在路上看见广告牌就不认识了。下班接他,他坐在自行车后面,我们就边走边认,现在落下毛病了,广告、条幅什么都念。有一次遇到我也不认识的字,他哈哈大笑:“你也有不认识的字!”回家我们就查字典,后来他总跟别人说:“我妈妈也有不认识的字。”

“阳光家园”学生家长,智障人关昂奇的妈妈:

“阳光家园”的老师很耐心,改日记、改作文,连错别字也要改。每个季度每个孩子还有评估,他们的康复理念很科学。王院长是个学者,管理模式层次比较高,好多理念都参照国外,又结合当地情况。

孩子们都有意外伤害保险,上周一孩子腿摔了,马上去医院,不会耽误。“阳光家园”就在医院里,也不用挂号,很方便。孩子们半年一体检,我孩子有脂肪肝,医生建议饮食啊,生活啊,特别详细。

我们和老师都是朋友了。老师还鼓励我的孩子写东西,这样思路可以开阔,也增强信心。残疾人工作者不容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孩子,他们面对的是一批,不容易啊。

2009年5月,呼和浩特市智障、精神残疾人“阳光家园”在康复中心成立。“阳光家园”是为智障与精神残疾人提供托养、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各种康复训练服务为一体的康复服务机构。康复中心是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分院,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隶属于卫生厅。

“阳光家园”的经费来源是政府补贴、单位减免、社会募捐、家庭负担4部分组成。超过2000平方米的20多个康复室(包括厨艺室、手工编织室、软陶室、硬陶室、职业技能培训室、网络室、戏剧室、音乐治疗室、图书阅览室、书法绘画室、放映厅等),10个蔬菜大棚,2个养殖场,1个康复工厂,1个洗衣房、1个超市等服务设施。

智障残疾人“阳光家园”公寓为800平方米,每个房间配有冷热饮水机,24小时淋浴。为使精神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康复中心专门将精神残疾人“阳光家园”的4栋近1600平方米的别墅公寓建在了康复中心职工宿舍区内。每栋公寓入住康复学员25人,学员每天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职业训练或保护性就业及一日三餐,中午、晚上回公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