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大班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的跨时空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的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引领作用,各校区间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这对于当下的农村教科研是一种有效率的发展途径。
一、开展教科研区域联动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教科研力量分布不均。本次的研究样本是四所小学和两所镇中心幼儿园,一小、一幼是市、县两级的教科研基地,有一支省市级科研骨干领衔的名师队伍,研究基础好,科研氛围浓,但部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局限于教科研文件的上传下达,创造性和校本性不够。特别是同一区域内的店口文裔小学和育蕾小学,相对地处偏僻,师资力量薄弱,教科研工作一直难有起色。科研力量的不均造成各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质和量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优质教科研资源没有共享。虽处在同一区域,但校际间的教科研交流缺乏有效管道,有限的一点研究局限于校内,具有优质教科研资源的店口一小并没有在本区域内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校专家各自请,培训各自搞,有限的优质培训资源排斥共享、简单重复、低端低效。
三是成果推广应用缺乏实践基地。课题的结题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教师在自我反思中的又一次提高。几年下来,我们店口镇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教科研成果,其中也不乏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成果,但最终都束之高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内各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优秀成果找不到推广应用的实践基地。
二、推进网络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必要性
我们店口镇整个教育区域有比较先进的现代教育设施来保证网络科研的实施。店口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配置上是可以作为农村教育的领头羊的,在2006年整体通过了“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考核验收工作。每所学校均配备了一至两个计算机教室,两个以上的多媒体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都开发了校园网站,开通了校内FTP资源库,学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城市学校的标准。
我们设想,把农村特定区域学校联合,借助网络,整合科研力量,实现科研资源共享,有效开展科研培训和研究活动,以此推进区域整体科研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网络教科研与传统教科研组织形式相比,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更好地促进教科研骨干人员、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开放、互动、共享的区域教学资源系统。
基于以上调查与思考,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期望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通过区域联动,成立区域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区域内教科研菜单式培训,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实现教科研资源共享,课题研究成果在区域内积极推广和实践,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两个概念的界定
基于网络:就是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起一定区域内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实现教科研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教科研、科研一体化的过程。
教科研区域联动:是指我们诸暨市店口镇所属的其中六所学校(2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民工学校、2所中心幼儿园)在开展教科研活动中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教科研区域联动”的特征是“在区域中,基于区域”,强调“区域性教科研”的引领作用,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培训理念,全面有效提升我们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四、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的推进策略
1.建立教科研网站,实施信息辐射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将教学科研信息辐射至全镇教师,助推教师积极开展网络教科研。
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建立了“店口教育网”(dkjy.省略)内容包括:教科研信息、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科研计划、教科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读书活动、特色学校建设等栏目。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科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科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开通了“店口镇教育网络论坛”,在硬件上已经为全镇教师参与互动研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
当前,店口镇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充分重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参与网络教科研;大力倡导教师到“店口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论文、素材和课件,不断充实、丰富“店口教育资源库”。条件具备时,即通过网络通讯工具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各种会场,对各类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培训会、课堂观摩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以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和观摩研讨、进修培训活动的全员参与。
2.构建本地“网络研修平台”,实施典型带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通过骨干教师培训,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校本研修视导评估,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整合区域优质培训资源,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名师和农村教师培训是“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重点。在名师培训方面,教办科研处以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载体,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培训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为平台,以提升实践智慧,形成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风格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为重要手段,以提高名师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整合了全镇优质教师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异地培训、送教下校、网络资源建设等途径,加大了名师的培养、辐射和带动力度。
目前,“店口教育网”开设了两个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市级 “铁勇工作室”和镇级“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除了开展面对面的教学、课题研究指导外,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学研讨,提升了研修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效果十分明显。
3.有序开展网络研讨活动,实施课题牵动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无论是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工作,都需要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提升。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提升认识高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借助网络平台和团队智慧,是深入课题研究从而提高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渠道。
店口教办科研处重点对三类课题开展研讨:年度规划课题、学科教改项目、动态小课题。省市一级的规划课题是作为全镇的引领课题,集聚了部分科研骨干进行联合攻关,定期的现场交流和不定期的网络研讨,并及时把交流研讨的成果上传网络。学科教改项目是最切合教师工作环境、性质和能力的一类课题,研究的问题就来自于教师的课堂,问题解决的场所就在课堂,效果的产生也在课堂,这些身边的问题放置在网络上很容易引起共鸣。动态小课题是我们正在尝试的一种课题管理新模式,课题的申报、递交、评审全部在网络上实现,网络会员可以自由评论,问题解决方案、研究过程和课题成果全面共享。对于课题,教科研区域联动主要就开题论证、方案剖析、课题进课堂、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成果展示等环节展开研讨,利用网络平台,在不断的思辨质疑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4.大力倡导建设教师博客,实施张扬观点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鼓励教师在教科研区域联动活动中有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思想,并通过网络博客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教科研思想。
在教育运用中,教师教育博客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各校(园)教科室主任和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全体教师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况,跟踪自己的专业发展轨迹,分析进步、查找不足,积累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智慧;同时,教师也通过博客来收藏、整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建立教育博客,可使教师通过开放自己的教学材料、实践体验和研究心得,在与专家学者、教科研员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乃至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课程资源的承载者。
5.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特色学科、学校建设,实施特色立校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科研工作、特色学科和特色学校建设史贯彻了“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管理理念。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掘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店口镇所属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个性、办学特色,有多所省市级特色学校(园),店口一小的“文化围棋”、店口二小的“乒乓球”、店口一幼的“快乐围棋”、店口二幼的“绿色五金”等,但社会的扩张度、师生的参与度、家长的认同度都不尽如人意,而借助网络推销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展开讨论应该是一条很好的通道。“店口教育网”专门设置了“特色学校”版块,特色介绍、课题研究、活动开展、解决方案、学生成长及特色论坛,将特色活动全方位地呈现给师生、家长和社会。除了建构网上特色学校外,我们还设立了“特色教学”版块,比如我们在校园网络上建立“小班化教学”和“古诗词赏析教学”两大特色板块。围绕这两个特色,我们开展网上“特色论坛”、“小班化教学设计”、“古诗词赏析课堂教学设计”、“特色课实录”等活动;利用校园网对学生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开展网上诗词沙龙活动,参加“古诗词朗诵星级达标”活动、网上古诗词趣味活动等。让全校的教师和同学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就是学校的竞争力了。
6.开展小学、幼儿园科研互动交流,实施幼小衔接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上下段又具有一定的承接性和关联性,因此,开展中小、幼小衔接教育研究有其现实的必要性。衔接是一个双边的过程,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在培养儿童个性品质方面所起的奠基作用是其他教育阶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它为儿童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学前教育阶段的衔接者,小学不应当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零”的基础之上,而是应当“迅速抓住”学前儿童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
在幼小衔接工作区域联动中,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的体会和实践感知:以幼儿园、小学共同感兴趣的“绘本教学”为纽带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课异构”、“课题研讨”、“教学展示”等方式,了解对方学段的目标设计和情境设计,感知两个不同学段在教学上的一些差异和共同点,并在网络上开展专题研讨,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观摩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在《准备上小学》主题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向幼儿展示小学的塑胶运动场、围棋苑、乒乓地带、星星广播站等,以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们布置了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让幼儿跨进教室,就能感到这样的环境既新鲜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
7.推进教科研区域联动步伐,推进均衡发展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涵义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店口镇,各校的教科研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在理念认识、行动实践、研究成果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建立区域联动这个途径,加强沟通和联络,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放大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合作研究,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在推进政府提出的教育均衡化战略,实现教育公平方面有所作为。
店口教办在“十二五教科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区域联动发展思路”。特别是创建了名师与农村教师培训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本土名师走进区域中每一所中小学,切合实际地开展教科研指导工作;发挥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承担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和科研培训工作,努力实现全镇各校教科研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名师、科研基地与相对薄弱学校结对子,让名师走进每一所中小学,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店口教育神经末梢”――文裔完小和育蕾民工子弟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受益面,实现各类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共同提升。这种机制受到了广大教师普遍欢迎,并已经成为我镇中小学名师的自觉行为。店口镇政府和教办在名师培养和倾斜农村教师的举措,省市各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五、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成果
1.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改变闭门造车,实现均衡发展
区域性的网络教科研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使学校的教科研信息和优质教科研资源充分共享,促进学校各方、学校间、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管理者、研究者、教研组、教师打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堡垒,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科研的均衡发展。(1)“绘本教学研究”是小学低段和幼儿园都在开展的一个共性课题,通过区域联动,店口一小、店口二小、店口一幼、店口二幼进行了横向及幼小衔接课堂观摩研讨和课题研讨,开设了“绘本研讨网络论坛”,丰富研究思想,调整研究措施,在行动实践和互助协作中开展教科研,共同解决教学问题,共同提升科研能力。(2)店口各校(园)的特色学校建设有声有色,都有一个省级立项课题支撑教学研究,特色教学研究课题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店口一小的“‘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店口二小的“以乒乓活动丰富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行动研究”、店口一幼的“围棋活动开发幼儿社会智力的行动研究”、店口二幼的“园本课程中开发利用本土五金资源的行动研究”,这些课题的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在区域联动中,通过特色教学研讨现场会、特色教学成果展示、特色教学课堂展示观摩等形式,并通过“特色学校网络平台”开展研讨,使各校特色学校建设个性鲜明、活动丰富、成效显著。(3)店口文裔完小和店口育蕾民工学校是店口镇两所薄弱学校,特别在师资培养上更是短板,在区域联动中与“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单位店口一小的结对合作,通过现场指导和网络研讨,在教科研管理、课题研究、教学研讨、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新的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加强,如文裔完小开辟“学农基地”为孩子们建设一个实践基地,育蕾民工学校尝试成立“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建设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
2.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网络教科研能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讯和教研互动等多层面、多方位的功能服务,它强调教师自我研修与智慧互通相结合,它有利于教师教育视野的开阔与自我价值提升,有利于沟通并引进更多社会资源和专业引领,有利于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交往能力的锻炼,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网络学习为载体的教师“充电”工程和专家、名师网络指导的模式得到发展,并以灵活的时间与空间,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得到了各校的欢迎。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3.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催生了一大批源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
区域教科研联动注重教师科研意识的唤醒和科研理论的建构,引导教师从身边的教育事例、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去开展研究。特别是我们推出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小课题管理,由于申报和研讨的便捷性,更是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题研究热情。这一年,共诞生了“构建区域联动平台整体推进城镇化中店口教科研发展的研究”、“基于网络的农村学校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践研究”、“‘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等3个省级课题,及12个绍兴市级课题和54个诸暨市级课题,立项级别和数量均处于诸暨市各乡镇、街道的首位。教科研成果喜获丰收,并成功地在区域内推广应用,其中,“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获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获浙江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4.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助推了“名师工作室”建设
网络“名师工作室”是为我镇名优教师打造的一个专业展示和引领的平台,我们推出了市级名师工作室“铁勇工作室”和镇级名师工作室“朱利清工作室”,面向全镇乃至全市招收研修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堂研讨、课题研究、观点报告、学术探究等研究,导师通过课堂点评、课题质疑、专题报告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悉心辅导,研修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大提升。一年来,十名工作室研修员人人拥有一个绍兴市或诸暨市级的立项课题,20多篇,开出30多堂教学研讨课,作了近20个观点报告,成绩斐然。其中,“铁勇工作室”的李丽老师获得了绍兴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戚伯芳老师成功入选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朱利清工作室”的蒋丽莎老师获得了诸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俞敏明老师入选绍兴市小学语文教师骨干研究班。这些研修员已经成长为店口镇、诸暨市的学科、科研骨干教师。
5.幼小衔接教育研究在区域联动中获得成果
教办科研处区域联动中重视有效衔接教育研究,倡导各幼儿园结合园情整体规划,实施方案。两所幼儿园根据园本实际,提出了“农村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幼小儿童学习习惯衔接的研究”等研究课题。通过实践和探索,我们领悟到课改背景下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应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从幼儿后继发展、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将幼小衔接的内涵拓宽为既是对小学教育的一种准备,更是对将来一生发展的准备。因此,能力的淮备、习惯的准备和兴趣的准备远比知识的准备重要。幼儿今天拥有的经验是为他们明天的经验做好准备,找准今天的衔接点也就是把握了明天甚至一生的成功点。在区域联动中,我们转变幼儿园、小学原有的“不相往来”的隔绝式教研方式,形成开放的大教研观,形成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研部门的联手合作,形成幼儿园与小学行政之间、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一同开展幼小衔接的教研交流与互动,加强对难点问题的研究。例如,研究幼儿园大班教师的教学语言如何向小学教师靠拢,做到教学语言组织的简洁性、逻辑性和有效性;研究小学低年级教学方式如何向幼儿园靠拢,做到活动方式的游戏化和趣味性等,从而在合作中更有效地完成“幼小衔接”。
6.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打造高品质的科研基地
教科研基地学校是推进区域性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市县两级教科研基地学校的网络构建,以及点面结合的推进,我镇教育科研具有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也有力地推进了科研基地学校科研骨干的发展。多年来,教办科研处始终关注课题研究品质的提升,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提出了“钻得深,研得透,品质高”的要求,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型团队。目前,店口一小为绍兴市教科研基地,店口一幼为诸暨市教科研基地,为我镇一贯追求高品质科研的举措做出了极好的诠释。从实践效果看,两个教科研基地扎实的科研工作不但推动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真正起到了科研辐射和引领作用,扩大了学校对外界的美誉度和学术影响力。
7.基于网络的教科研区域联动,精心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科室主任队伍
抓好教科室主任队伍的科研能力培训,一是采取以会代训的模式,继续办好每年一期的教科室主任培训班,利用网络平台将工作与培训结合,指导与培训并重,先后邀请了绍兴市、诸暨市教科研专家做学术讲座,既减轻了教科室主任的会议负担,又为其提供了及时的科研指导。二是聚焦科研活动主题,开设网络论坛,围绕“如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有效融合”主题,召开了全镇教教科室主任主题研讨。三是以课例引领,实地观摩为手段,围绕“个人课题与学科教学融合”专题,组织教科室主任分组进行现场诊断、点评,并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以实战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教科室主任的科研指导能力。
六、我们的研究结论
基于网络的区域教科研联动催生的高效、开放、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科研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成了当前形势下推动普通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区域联动集中了区域内的优质教科研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而网络教科研则为区域联动拓展了视野,延伸了手臂,扩大教科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科研更加科学,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科研模式的一种尝试。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店口的网络教科研这种新型的教科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科研、“互动式”教科研、“参与式”教科研、“实战式”教科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网络教科研”的主旋律。教科研区域联动的实施,促成了“以骨干带整体,以科研促课改,以内涵促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格局,推进了县市教科研基地的内涵发展,提升了特色学校建设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支“名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骨干教师队伍。在网络这个信息媒介平台上,完全可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总体提升,学校完全可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内在发展的新局面。
七、一些思考
1.尝试建立与“科研专家、模范学校”网络对话的科研新格局
由于校本培训的自身理论的局限性,对于教育教学中一些理论问题,我们广大教师不能够得以很好的认识,对教科研就会产生迷茫和失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认为,可以利用校园网,和全市、乃至全国一些著名的科研专家建立一种长效的联系,聘请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国著名的模范学校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友谊关系,请进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