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

第1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会考虑就业城市的选择。经济发达城市的吸引力往往更大。但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义重大。努力构建和引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把高校人才输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解目前高校毕业生留在县级城市就业的情况,了解当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了解吸引、制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原因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以“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调查研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旨在优化高校毕业生到县级城市就业的路径。

二、调研过程

(一)调研对象及地点的选择:

1、调研对象――企业,所在地:山东省高密市

本着方便性原则,本次调研走访的企业位于高密市,此次调研是针对县级市企业的需求,高密市完全符合。调研团在调研期间共实地走访了高密市十余家企业。

2、调研对象――高校大学生,山东省内各大高校学生

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80%。受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男生300人,占60%,女生200人,占40%;专科学生205人,占41%,本科学生295人,占59%;理工科学生385人,占77%,文史类学生115人,占23%。应届毕业生315人,占63%,非毕业生185人,占37%。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调研,走访高密市企业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提纲、与企业负责人、已毕业留高密市工作的毕业生、高校大学生座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各方对“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企业”等相关问题的看法。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省内高校大学生访谈

在对大学生访谈过程中,着重了解大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就业时看中的因素等问题。根据访谈数据分析结果发现:

1.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单位58%的为国家单位,5%的为民营单位,11%的为外资企业,10%的为合资企业,11%为自主创业,5%对此表示无所谓。

2.对“基层或艰苦岗位的工作”,24%的人表示愿意去往工作,60%的人表示可以考虑,16%的人不愿意去。

3.对“企业的地理位置”选择上,33%的人倾向于回家乡所在地就业,47%的人倾向于省内的沿海城市如青岛烟台等地,选择留在县级城市的比例只占到13%,7%的人选择此外的其他城市。

4.对于选择留在县级城市的学生,在询问原因时,部分学生表示家乡所在地就在该县级城市;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如果县级城市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较高或者利于个人发展前途,可以作为就业时跳板。

5.对“选择就业单位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问题中,36%大学生求职时看重个人前途,10%看重企业知名度,15%选择企业发展前景,30%看重工资福利待遇,9%选择其他。

(二)企业人事资源部负责人访谈

与企业人事资源部负责人访谈,整理发现:

1、调研所有企业均表示,目前企业每年用工需求量大,企业发展急需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尽管经常参加、组织高校招聘会,但用工缺口仍很大。

2、为吸引人才,县级城市的大部分企业都有相关政策,比如大学生工资待遇较高;各种补贴力度大;非本地职工提供单身职工宿舍或者享受购房优惠政策;享受在职培训;晋升空间大等等。

3、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盲目选择,期望过高,对工作挑肥拣瘦等现象,不愿从基层岗位做起;部分大学生华而不实,大学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能力有时不如中专技校学生;有些毕业生急功近利,因不愿在基层岗位上从事一线工作,跳槽现象较为频繁。

4、企业需要即具备专业能力,同时又有一线岗位工作经验的人才,但应届毕业生一线经验匮乏。大部分企业愿意花费培训费用、时间,培养所需专业人才,但往往以毕业生跳槽而失败告终。正如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在一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调往管理层岗位的机会非常多,但是往往他们等不及就跳槽了,为此我们浪费了较大的培训费用,我们也很无奈”。

5、与知识储备量相比,企业更看重应聘学生的学习态度,而非专业能力。大多数企业认为目前大学生最有待提高的依次是是责任心、实践能力、职业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社会交际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调研结论

高校毕业生服务县级市企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反映在企业有较大的用人缺口。

(一)县级市企业迫于无奈地选择――每年选择应届大学生的比例不多

一方面,县级市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意愿强烈,实施的吸引措施形式多样;另一方面,企业吸引来、留得住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仍然匮乏。企业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留住难”的问题。企业虽知要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大学生,但每年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仍较低,主要是投入大量成本吸引来高校毕业生,而由此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企业期望值。具体讲,高校毕业生虽知识能力较一线工人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但经验不足和实践动手能力差是最大问题。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毕业生好高骛远,不愿选择一线岗位或者从事时间不长就选择了放弃。正是由于这对矛盾,使得企业做出无奈选择。

第2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企业需求;SWOT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28-04

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处于升级与转型中的环境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社会对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的要求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针对目前环境工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育弱化趋势明显、工程性缺失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不少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环境工程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促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参与工程实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4]。但是,这些实践活动由于培养规划相对单一,多以教学科研为导向,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重视程度降低。同时,当下高校、企业、政府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的认识与实践之弊,存在企业参与内在动力不足、相关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针对性系统实践平台缺乏、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积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环境工程学科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有特殊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与学生的就业密切联系在一起[5,6]。然而,从就业来看,全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旺,媒体对本专业就业的悲观言论较多;按“复合型”人才衡量,不少环境工程本科生知识面不够宽,对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了解较少,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比较肤浅,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仍是本科生就业的主流倾向,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注重监测和设计类方向[7];从课程设置来看,随着环保设施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型化和一体化设备增多,以传统水处理、固废处理和烟气处理为主的专业学习在缺乏自动化控制等专业背景下较难适应市场需求,这些可能都会导致就业渠道窄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应有更为具体的与学生就业需求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8,9]。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带队实习体验,结合一次学生参与某企业畜禽养殖废水工程前期调研的社会实践为例,提出了应用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采样SWOT分析方法对这种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1.社会实践实例概述。社会实践中,大学、企业和学生三者的主体地位如何规定对保障社会实践环境发挥作用极其关键。在基于企业需求的社会实践模式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大学和企业为辅助,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找准企业需求与大学生能力和兴趣的结合点,不能让大学生实践成为企业的负担而流于形式,而是找到适应于学生能力并能够主动参与的项目环节,既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以下结合学生参与企业畜禽养殖废水工程项目为例具体介绍。

畜禽养殖污染在我国农业污染源中占的比重最大,是当前愈演愈烈的面源污染最大的贡献者。太湖流域城市养殖业多分散在城郊和农村,尽管由村镇主导的养殖场形成一定规模的片区,但独家独户的经营导致各家排污及处理处置措施各不相同。由于管理的不规范和环保理念的差异化,先前建设的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满足养殖业的需求而大量闲置,污水就近排放和下渗到地下水,严重影响村镇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夏季严重的臭气影响周遭居民生活,导致村民矛盾冲突不断。因此,地方政府委托企业进行污水设施改造。在方案制定过程中,企业亟需对现有环境现状、处理设施及管路进行清查。但实际中却发现,在短期内完成方案制定,这种规模化养殖和分散化经验的特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政府和企业均抽调不出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此类调研。这就形成了企业对具有专业背景调研人员的需求,与此同时,大量时间呆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亟需了解当前的环境现状和检验自身的专业知识,因此就形成了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兴趣的结合点。

从该实践模式的特点来看,基于企业需求的社会实践模式应与现有的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达到促进本科生就业的目的。

2.实践模式的基本路径。根据本专业组织的类似以上养殖废水调研的几次实践案例,总结得出了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基本路径如图1所示。良好的组织实施是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探索和实践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以下有几点基本的经验提出分享。

首先,实践意向提出后,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在充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既从专业背景的学生中挑选有兴趣的学生,又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畜禽养殖水处理知识的培训,为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极大保障。

其次,为解决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时的不自信心理,学院为实习配置了2位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对当地畜禽养殖现状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研,从专业的角度做足了准备。

第三,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学生参与了调查问卷内容的设置,针对调查方式进行了多方位的讨论,例如如何将专业的词汇转化成农民易懂的问话、农民对排水量不知的情况下可通过记录用水量或水费等信息间接得到等。这次讨论基本解决了由于调查方式不同而导致村民不配合等问题。

第四,实践应以学生为主体,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场调研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询问调研,分两阶段让学生逐步进入角色。初始阶段分大组调研,遇到尴尬老师及时化解;第二阶段当学生逐步适应进入角色,多分几组加快调研进度。实际中学生亦主动要求多分组而积极参与调研。学生的积极主动多源自兴趣和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这次实践学生的认真和敬业超出预期,获得了企业和民众的一致称赞。

最后,实践结束后应及时归纳总结,进行个人感想汇报和实践成果展示,可以海报的形式向全院师生展示实习的成果和实习期间的逸闻趣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宣传和组织能力,又推动了实践方式的宣传。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实践取得初步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在实际中得到了学校和锻炼。

二、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也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和路径改革中得到了应用[10,11]。这种将各种主要优势因素、劣势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一定的调查研究罗列出,并依次按矩阵形式排列,再经过系统分析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其中,S代表模式的优势或长处(Strengths),W代表模式的劣势或弱点(Weaknesses),O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Threats)。为全面把握这种实践模式的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对这种实践模式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剖析,构建了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SWOT模型(见上页表1)。

根据SWOT分析,可以发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实践存在较大的优势,一方面迎合了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契合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实习的兴趣。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项目来源、时间地域限制、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偏弱等。目前,随着我国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学校对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种模式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应用机会。

三、实践的意义和成效

尽管目前我们从事这种实践教学的机会还较少,并且SWOT分析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实践本身来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模式能够解决当前多数实践内容偏离实际和缺乏导向性的问题,提高了大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和重视度。在我们的社会实践安排中,学校和学院应帮助学生从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角度寻找实习的机会,让实践性特征明显的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尽管这种实践模式可能还需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探讨,但从实践主体学生的角度来看,可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在知识与社会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并将所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正如学生在实践体会中写的那样,“通过现场调查倾听当地养殖户的心声,真真切切想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能够保证自身产业利润的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护新常态。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路来理解,环保也应该走向新常态。以往的学生实践更多的关注城市环境污水和垃圾等处理技术,针对当前已拉响警报的农村环境污染认识较少,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需求,来适应当前环保的新常态。同时,环境工程是一个随时代快速演变的专业[12],针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重度复合态势,环境工程教学实践应更多的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产业市场的新动向,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

第三,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本次实践让许多城市学生初次意识到了农村环境保护的任务之艰,开始思考从主流倾向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向其他类型就业渠道的关注。实际上,我国的环保产业,尤其在许多民营企业为主的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将呈现出接受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强烈愿望[13]。因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需求的社会实践机会,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四、结论

以学生参与某企业环保工程的一次社会实践为例,介绍了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及其组织实施过程,并借助SWOT方法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发展,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存在较大的优势和发展机会。根据实践成效,认为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应引入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能够改变教学实践中导向性缺失的现状,不仅能提高企业对大学生实践的支持力度,而且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实践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中确定正确的择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涛.新常态下环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2015,(1):32-33.

[2]李春杰,贾金平,王文华,等.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2):18-19,22.

[3]孙红文,戴树桂,徐建,等.以重点学科为依托 培养本科创新人才――南开大学环境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11-13.

[4]牟蕾,李辉,刘西林.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9-81,91.

[5]张文杰,游少鸿,王敦球.日本大学本科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浅析――以熊本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128-129.

[6]陆建刚,周宏仓,张慧,等.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06-210.

[7]张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调查与调整对策[J].大学教育,2013,(9):38-39.

[8]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0-94.

[9]王晟.面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9-174.

[10]郝文静.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创新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01):135-138.

[11]邱延峻,许军华,蒲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SWOT分析与战略路径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9):98-102.

第3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以大学2011级、2012级本专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调查问卷、面面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从大学选取了财务管理、会计、藏语播音主持艺术、学前教育、酒店管理等15个专业的289名实习生。为了使本调研的数据更为客观准确,笔者把调查范围延伸到了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学生、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本调研共发放289份问卷,收回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84份,无效问卷5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8%。在实习方面,有40.5%的学生认为实习重要,对今后的学习有帮助,56.3%的学生认为实习对今后工作就业有帮助,有3.2%的学生感觉实不实习无所谓。对于薪资的问题,有45.4%的学生觉得预期薪资与实际薪资的落差会影响实习意向,而54.6%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当问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习中的应用程度时,26.4%的学生认为只有0%~30%、42.3%的学生认为有30%~50%,28.9%的学生认为有50%~80%,2.4%的学生认为有80%~100%。关于实习专业对口方面,3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12.3%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对口,50.4%的学生认为部分对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实习时约有62.7%的专业不对口现象存在,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都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大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的现状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1实习单位不能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实习机会而导致的实习专业不对口

企事业单位在实习生的专业岗位安排方面不够重视,只有3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而62.7%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对口或部分对口。这样会致使实习生在实习单位不能充分展现才能,不能有效学到应有的经验和知识。调研中有45.4%的学生觉得预期薪资与实际薪资的落差会影响实习意向。而学生实习薪资过低已是常态,许多大学生在实习单位被作为“廉价工”,为了获得更好的薪资,有些实习生会选择一些与专业不对口的岗位。

1.2高校对学生实习统筹规划不够而导致的实习专业不对口

高校一方面缺乏与实习单位缺少沟通,另一方面在学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实习时对专业学习帮助甚少。调研中只有2.4%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实习中的应用程度达到80%~100%。有些学生希望学校能帮助安排实习单位,也有学生渴望自己找实习单位,学校大多情况下不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处理。此外,学校对学生实习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有实习单位的盖章就算是实习,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加实习,而且学校在学生实习期间基本未安排实习监督员到实习单位进行检查。

1.3大学生本人对实习不够重视而导致的实习专业不对口

在实际的谈话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受家长、学长、社会等因素影响直接忽视实习、放弃实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考研或者公招培训上,导致实习与就业能力的其他提升存在冲突。没有实习规划和实习实践,没有实习专业对口与否的切身感受,等于缺失了确定未来就业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实习专业对口与否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

2改变大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现状的对策

大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问题已凸显,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结合的区情,提出以下对策。

2.1高校要加强实习引导与监督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在校内要提高实践课所占比例,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实务操作,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避免学生实习时出现“学无所用”的现象。此外,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加强同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学生实习统筹时,校方要为学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实习信息,同企事业单位做好协商工作,使学生能够找到对口的实习单位和岗位。在实习监督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督,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监督力度,提高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2.2大学生要重视实习,主动提高专业技能

学生在校期间要了解社会需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专业技能水平,以适应一专多能的市场需求。同时,要不断提高实践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实习与就业打好基础。实习生要提前预习好实习制度,做好实习准备。

2.3实习单位应提高社会责任感

的企事业单位要重视实习生,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为单位招揽人才提供翔实的参考。在学生实习期间,实习单位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实践本领与社会经验,帮助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实现企业服务社会的价值。

2.4避免实习时间与其他提高就业能力时间的冲突

通过调研后,笔者认为提前实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实习效果的办法。学生的实习期可以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提前实习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实效建议,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此外,对于有考公务员、考研想法的学生,此举可以避免时间上的冲突,做到两不误。同时也符合很多学生希望在就业前多次实习和延长实习时间的意愿。

3结论

第4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观念变革 机制创新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进一步密切大学生与社会联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也面临着全新的变革诉求,社会实践的内容选择、组织实施方式、考核评价机制等亟待创新与完善。

一、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导向有待进一步矫正和厘清。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抬头。一些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关策划上,项目刚一立项就发动社会关系寻求媒体关注,制造舆论氛围。在选题设计上,将注意力简单聚焦在媒介兴奋点与受众关注点的引爆上,走“偏、特、奇”路线,而忽视了内容设计的贴近性、科学性、实效性。这其中有大学生实践团队主观认识的问题,但各级团组织对暑期社会实践绩效评价的程式化也加剧了社会实践的功利化趋势,比如一些高校团委明确要求校级以上先进团队必须要有多少家某级别以上的媒体报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不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暑期社会实践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视野有待拓宽,亟须增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契合度。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内容设计中仍然主要选择支教、举办文艺演出、对于某些文化议题或社会议题开展专项调研等内容。从总体上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议题选择仍然相对单一,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缺乏全面的审视与关注。比如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革等,微博问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的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民众在获得巨额拆迁补偿后因为观念误区等原因花费无度迅速返贫的问题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设计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实践项目与大学生所在高校、所学习专业的特色需要进一步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需要大学生凭借专业知识对某些现象背后的成因有初步的梳理,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对实践对象有更加深层次的关注与思考。

三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举面红旗、穿一件印有校名的文化衫”是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行外在标识。借个教室、开展普法宣传及其他普及类、教育类活动;用个广场,表演一场文艺演出;印一堆问卷,开展某个问题的专项调查成为当前大多数社会实践的通行样式。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更加贴近、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比如赴实践对象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参与人民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协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到企业一线、社区一线开展走访调研等。利用好网络平台等通讯技术等,形成某项社会实践议题的关联效应,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等,真正要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困难。

四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安全是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底线。当前,伴随着高校暑期社会实践规模的不断扩容,社会实践面临的安全保障、后勤支持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松散化”取向,过多地依赖学生自发性组织协调等,学校各级团组织对社会实践的动态掌握不够,对各种潜在的风险性因素预判、排查、疏导、解决不够,较易形成社会实践中的不稳定因素。暑期社会实践的后勤保障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各级团组织实践经费有限,而稳定的多渠道经费筹集机制尚未形成,经费保障随意性、变动性较大,也不易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的原则

一是特色凝练的原则。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围绕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比如传媒类院校就要将社会实践选题的重点放在文化支教、文化调研、文化推广与普及上,做强做优文化品牌。而经济类院校则可以结合其专业优势组织中小企业专项调研,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对策建议等,为人民群众的科学理财、抵制传销、防范各种经济诈骗等开展专项咨询,构建“金融支持与安全长廊”特色实践品牌等。与此同时,高校要凝练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团队文化等,比如一些高校通过建立与其专业方向高度匹配的常态性实践基地,使流动的社会实践“阵地化”;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团队中建立了党支部,让党员意识更好地浸润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高校探索形成了“菜单式”社会实践模式,在确定社会实践项目时充分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很好地提升了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等。

第5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大学生;创业意识

一、调研内容

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主观思维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要素。本次调研以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主要是通过网络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设计共有19题,包括12题选择题(1—12)和6题主观题(13—19)。其中,12道选择题主要调查经济管理类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创业问题的解决、创业的心态、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基本状况;而6道主观题主要调查学生对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政策建议例如课程设置,课外实践等。

此次共向大一至大四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25份,回收问卷数976份,回收率95.3%。调查对象中男女人数约各占一半,其中以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为多,共占了总人数的80%;。大三、大四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定位的重要阶段,集合大三大四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使此次调查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收回问卷后数据进行统一,并制作成表格整理好,对初步整理的数据根据不同的题目和选项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类。使用了excel等办公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际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加以说明,辅以百分率的对比与直方图、饼状图等图表形式,更加客观地体现现实情况,通过对问卷的数据的分析,实现对样本创业意识现状和存在问题情况的掌握。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存在不同认知

通过对大学生对“创业”概念进行调研整理数据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存在不同,具体如图1:

图1为上述调查对象对“创业”的概念不同层面(开办企业、开创事业、开发技术等)的数据分布直方图。结果显示有79%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14%的学生则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企业等实体型公司,而剩下7%的人对创业一词抱有其他的理解(比如自主开发、自主创新、亲自经营、自力更生等)。由上述调查可看出,目前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还是比较宽泛的,现代社会各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对于创业的理解也应该有更多的自己的方式,对创业的选择也并不局限于独资或是合资开办一间公司等形式,而是有更多自己想法和选择。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还是缺乏明确认识,相对于具体性的开办企业和开发技术而言,抽象性的开创事业占到了79%,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创业”认知不够深入,主观程度较高。

(二)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创业意愿,但缺乏明确创业目标

通过对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进行调研整理数据发现,大学生整体存在一定创业意愿,具体如图2:

图3为上述调查对象对创业兴趣分布的直方图,结果显示没有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没有兴趣,超过90%对创业存在一定兴趣,而7%非常有兴趣。这说明大学生整体存在一定的创业意愿,也存在随意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仅有4%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就业问题十分关注,而大部分(86%)的学生在平时仅是偶尔关注创业就业新闻。在创业目标上,如图3所示:

有36%的学生表示自己又关于自己的就业创业目标,而64%的学生却还没有自己的就业创业目标,由此可以说明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大部分学生还处于探索寻找的阶段,并没有明确给自己定型。这也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缺少关注和了解,也说明大学生创业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

(三)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存在较强的独立精神

通过将“创业应具备要要素”设定为“资金、人脉、学历、个人能力、其他”五个选项后,对样本进行调研后得到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创业要素认识趋于理性,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看来,原始创业资金是最重要的(50%),其次是个人能力(40%),并且需要人脉资源(39%)的支持,而学历的证明已经显得无足轻重(2%),这体现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是有一定的现实认知的,有趋于理性的趋势。而对于创业最重要的要素创业资金的获取,有50%的学生认为创业的资金应该由自己赚取,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21%)和好友的帮助(4%)。面对创业初期面临的问题,可以选择先就业挣钱后,再开始创业,也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的方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向父母朋友借钱的方式,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存在较强的自力更生的精神。

(四)大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再创业和采取合伙创业模式

对于就业和创业,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就业,在调查对象回答“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你愿意接受低薪的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一问题时,其中有43%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底薪工资;而23.5%的学生表示希望能自己创业,但是依然有23.5%的学生表示尚不清楚,而当被问到“如果以后找工作很困难,你会选择自己创业吗?”这一问题时,有一半(50%)的学生愿意考虑创业,但是也要14%的学生表示不会,表明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有时只是作为一条退路看待,真正创业的并不多,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先就业,而对于创业形式,结果如图5所示:

在众多的创业形式中,87%的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合伙创业的形式,只有13%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他们认为,合伙创业可以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进行集资和出谋划策,是一种较好的创业方式,因而也能被更多人接受;而自主创业则需要个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风险较高。对于网络创业,有39%的学生表示是可以接受的,有17%的学生认为是不能接受的,更多人(56%)原因保留意见。这也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风险是有一定考虑的,尤其是面对新的创业模式。

三、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科学创业理念

科学认识创业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自主创业既不是头脑一热的“下海”,也不是无法就业的无奈之举;它不仅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要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大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为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创业者。科学分析创业理念,杜绝有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个别非正常的创业“成功”现象当作普遍,从而产生对创业前景过于乐观的预期。

(二)正确理解创业内涵,清晰规划创业目标

对于创业内涵,不要产生过于笼统的认识,简单认为是“当老板”或者是“成就事业”,要意识到能形成具体的目标并能制定实现具体目标的方案,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运筹学和工商管理决策知识,做出对创业目标符合实际的可行性规划,对自身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要有准确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锻炼,对创业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明确目标函数,理解现实约束条件,并通过不断获取必要资源和提升自身创业能力素质来实现明确的、可行的创业目标。

(三)理论教学紧扣实践,积极开展创业体验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由于所学理论本身就与企业经营联系紧密,所以理论教学整体大方向上是会促进创业能力的积累,但是理论教学由于缺乏对现实世界认知的还原往往存在与创业实践脱节从而削弱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在现实条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锻炼,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等等创业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创业实践水平,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要求大学生多接触社会。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执行力。

(四)培养良好理财能力,实现能力资源耦合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正确认识资金在创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本运作和管理能力,积极寻找资金来源,拓展融资渠道,独立自主,摆脱资金来源的家庭和亲友依赖,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资金。制定合理、完整和周密的创业培训系统,构筑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创业过程中根据创业的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测、更新与补充,累积经验,形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和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将分析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与技术、资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能力与资源的系统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彬.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初探[j].黑河学刊,2010,(06):142-143.

[2]刘凤清,乔芬.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2):87-90.

[3]李琳.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02):41-44.

[4]张力化.关于培养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04):93-94.

第6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一、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志愿服务和职业工作在工作过程层面上有着相同的特征,每个人分配不同的岗位和工作,通过精诚合作,完成既定的任务和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在类似于职场的环境中培养各种职业能力,一是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责任感、转变就业观念。二是激发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三是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认知社会,取得社会认同,扩大社会交际网络,加强自我认知,养成积极地心态。五是可以丰富人生阅历。在大学生中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同时,对于提升自己就业能力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利用志愿者培训、组织化动员、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等多种途径,扩大宣传,形成共识。

二、建立校企合作志愿服务活动机制

建成企业为自身培养人才的平台。一是成立校企共同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指导活动的开展,共同制订活动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二是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企业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成果,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汇总梳理自身素质发展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三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和弘扬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化为一种习惯;四是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自身素质发展要求,把志愿者分成若干个志愿服务小分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志愿服务。

建成企业人才选拔的平台。企业对人才的选拔,往往是通过现场面试场,笔试等传统形式,校企志愿服务活动,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了广阔平台。志愿服务过程,能展示一个人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开拓创新,专业知识技能等综合性素质,使企业通过现场考察,综合评价,服务对象反馈等途径,直观地考察、发现和选拔人才。变伯乐相马变为赛场赛马。极大增强了企业选拔人才针对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建成企业扩大社会影响的舞台。在校企合作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一是建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二是与企业员工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在活动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对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进行宣传。企业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与品牌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是自利和他利的有机整合,体现了互利共赢的理念和机制。

三、志愿服务活动和就业创业工作同步推进

在校期间开展的日常志愿服务活动。首先,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广泛调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向上形成广泛共识,对照就业能力的标准,把志愿者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其次,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在突出公益性,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的前提下,在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尽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尽量发挥小分队的专业优势,体现专业技能。再次,是依托志愿服务平台,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过程中,开展就业能力提升成果汇报,技能大比武,评比表彰等活动,其成果纳入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测评体系,实行学分制的评价,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7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1.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课程的设置与效果的调研

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分为职业规划与管理营销两类,课程有:创新与创业管理,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营销等。对于提高大创业兴趣,获得创业认识,掌握营销管理的知识有着积极地作用。这些课程有以下特点:

(1)课程形式上,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汇报结合,有的课程会将观看主题纪录片,参观企业作为教学补充。

(2)教师大都是研究生毕业后大学任教,多属于理论研究者而非创业实践者,可能在创业教育的实践问题上针对不足。

(3)学生反响上,和国外强调创业教育的,积极互动的课堂形式,创业达人的生动的案例分析等有一定的差距。

1.2校园创业大赛和创业学生社动调研结果

“挑战杯”为代表的创业类校园大赛的出现,已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策划书撰写,PPT演讲,模拟对抗,评委打分,网络投票的综合,可以较为全面的体现创业团队与项目策划的总体水平。但是许多项目缺乏实践检验,大学生对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融资等实际经营的多方面缺乏准确判断,部分创业项目,仅停留预想阶段并未投入运行。同时挑战杯提供的支持名额有限,不易完全覆盖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大学生创业的社团活动的调研中,发现在大学学生创业社团蓬勃发展,创业协会获得学生的关注与青睐。此类协会,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吸引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协会活动中,并且筹备组织各类创业相关活动,如就业创业论坛,学子名企行,创业文化角,成功学大课堂。协会多次邀请了企业老总,创业精英现场交流。在实践方面,协会多家知名企业取得联系,为会员提供企业实习服务。

1.3大学生创业的有利扶持政策调研结果

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涵盖政策照顾,资金补助、项目帮扶、免费创业培训、审批优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充分帮助和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创业,在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各层次给予政策倾斜。但是由于缺乏具体操作细则与情况说明,使得执行部门在落实大学生创业各项政策中遇到困难而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在调研工作中,发现大多数创业者对政府,学校的创业优惠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政策的具体内容,条件等缺乏深入的理解,同时反应在申请优惠政策时,有手续复杂,审批难等困扰,政策面有诸多限制,不能灵活放宽。创业公司的注册复杂,须借助专业机构完成,无形中增加了创业成本。

1.4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创业环境的调研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主动型创业者,较早树立了创业决心,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在大学起就积累相关知识,作好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项目并筹措资金,寻找同学支持,了解创业政策等。此类大学生创业一般具有专业性特色,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定竞争力。但是大学生创业面临一定的困难大学生由于资金,管理,技术等限制,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明确的企业发展规划,容易陷入到严峻的竞争压力中而困难重。大学生创业呈现以下特点:创业意愿低,生存型创业,创业失败率高,行业科技含量低,创业经验不足,不能处理好“创业”与“学业”关系。

2意见与建议

2.1政府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1)拓宽融资渠道,简化贷款手续,降低申请门槛。大学生毕业后创业时期往往缺乏一定的资金储备。这就需要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应简化办事流程,创业项目可凭权威机构的有效证明到对口的金融机构申请创业扶持贷款;鼓励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公司面向市场融资,合法吸纳资金。

(2)形成支持创业的氛围,加强政府服务意识。政府在面对创业者办理各类手续的申请时,需要给予细心热情地服务与帮助。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要给予有针对的指导意见,保护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政府和高校通力合作,积极构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良氛围。

(3)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社会舆论导向。通过多方位广泛的宣传,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政策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力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网络咨询。同时提醒创业者有关风险,避免创业者盲目乐观与急功近利的心态,消除大学生创业理想主义的误区,避免大学生盲目地投身创业实践;也不夸大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从而让创业失败学生消极悲观,失去信心;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宣传,会挫伤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而放弃创业意愿。

2.2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创业意识需要从小培养,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应开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我国的创业教育高校可从课程授课、开展实践、评估辅导三个阶段进行创业教育:首先,高等院校应该开发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并聘请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授课。主要针对近几年大学生创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一套专业的创业课程。邀请企业家和创业者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过程,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以亲身经历解决大学创业者困惑。其次,高等院校要积极组织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提供成功创业平台。通过创业计划大赛业实践,在校园中形成创业氛围,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业能力。同时帮助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实。最后,学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合作,通过全程辅导和政府、企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2.3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1)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必要条件。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协调、积极进取,以便更有效地发挥才能。客观看待成功与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有利于创业的成功。

第8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21世纪以来,中国各界对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安全恐慌、特大矿难事故、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事故频出,严重制约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企业都追求利润,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是保障企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要素。企业社会责任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学校教育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如何在学生走上社会之前,就掌握一套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是现代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

 

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为企业社会责任培养与商科教育的融合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克拉克(MauriceClark)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商业运作中应对其利益相关者负有一定的责任,其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可以影响或者被企业的决策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社会团体、合作伙伴、投资者和股东等多个组成要素。后来诸多学者围绕企业社会责任展开讨论,对其内涵和构成维度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卡罗尔(CynthiaCar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在他的概念界定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属性四维度: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社会所需产品、服务,获取能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利润;法律责任是指企业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遵守相关监管体系的管理;伦理责任是指企业应遵守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公众期望企业恪守的社会规范;慈善责任是较高层次的属性维度,是企业对社区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在理论界的推动下,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许多知名企业在职能设计中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财富》和《福布斯》在企业排名评比时也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评价维度。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可能成为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对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将遵循卡罗尔的属性四维度,对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现状展开调研。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现状

 

1.研究设计

 

本研究根据卡罗尔的属性四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每个部分4道题目。第一部分为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认知;第二部分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认知;第三部分为企业必须履行的伦理责任认知;第四部分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慈善责任认知;第五部分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相关问题;第六部分为个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所在年级、性别、今后就业取向和是否修读过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1-7的同意程度逐渐加强。

 

2.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采用网络发放的方式,对天津市某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75份,其中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77%。造成无效的原因是填答不完整或者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

 

3.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次调研男生108人,女生123人,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大一学生128人,没有学过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大三学生103人,都学过《商业伦理》课程;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希望到大型国企和中小型企业就职。

 

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认知。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在4个责任维度的均值均在5以上,说明总体上看,我国工商管理类大学生普遍对企业社会责任持肯定态度。四个属性维度的认知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法律(5.75)、伦理(5.47)、经济(5.13)、慈善(5.12)。在得分最低的慈善责任维度中,“企业必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企业必须为慈善活动配置一定资源”两个选项得分分别为4.89和5.08,得分最低。说明大学生对于企业必须参与慈善活动或社会公共事务的认知不足。法律和伦理责任的认知超出了企业最基本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社会商业企业的可信任度较低有关,大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经济利益是生存之本,但是必须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公平。经济属性得分较低,可能是由于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虽然未来可能成为企业管理者,但是目前仍然属于消费群体,更多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②修读过相关过程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教育背景对价值观形成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教育背景不同会使其社会责任取向有所偏重。本研究设置了“是否修读过相关课程”的选项,其中有103名大三学生全部修读过《商业伦理》课程,在该课程上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介绍。本文利用ANOVA分析,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群组之间还是有显著差异的。是否修读过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对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的认知均有显著差异(F值和Sig.分别为9.395和0.002,22.837和0.000,16.688和0.000,均小于0.05),且修读过相关课程的同学的认知度平均值均高于未修读过课程的同学,说明在修读相关课程之后,大学生对于这三种责任更加熟识。但是两个组的同学对于慈善责任的认知并没有显著差异(F=2.845,Sig=0.093,大于0.05)。这一方面说明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学习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说明,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中,对企业的慈善责任维度介绍可能存在不足,所在造成学生对慈善维度比较陌生。

 

③分项指标认知差异。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中,有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主对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认知较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以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为主,对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重视不够。此次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调研中,法律责任依旧重要,但是对经济责任的认知却开始下滑。仔细研究分项指标发现,在16道测量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问项中,得分最低的是经济责任第一个问题“企业必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均值为4.46)。说明大学生们对于企业的社会角色定位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逐渐演变成关注社会和企业共同发展。工商管理类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们的认知变化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本研究还对学生们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渠道进行了调研(见图),结果表明,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站等互联网渠道仍然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企业官网和自身的宣传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而其余各项指标均低于20%,说明目前大学生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途径仍以专业性较低的互联网和新闻报道为主,专业的教育、书籍及政府的宣传都亟待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相关建议从上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熟悉,对各个指标的认知度都比较高,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获取途径较少,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的学习的确会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差异。鉴于上述结果,本文针对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教育问题提出如下优化对策:

 

1.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目标

 

著名的商学院认证体系AACSB在评定标准中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即商学院必须满足所列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要求,毕业生应该具有伦理认知和推理能力,对职业责任、职业伦理标准在商业组织和社会中的战略角色作用有更深入和广泛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才可能通过AACSB认证;要求学生必修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34%,增加到2011年的79%,其中必修课中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院校约为30%。另一认证体系EQUIS在认证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必须考核专业的项目设计和内容是否明确包括了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是否将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教育纳入学生个人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商科学生的重要性。我国高校应该在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相关要求,从学生一入校,就有明确的企业社会责任培养定位,积极宣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后续系统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奠定思想基础。

 

2.设计适合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培养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_些高校已经设置了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学科和专业,如英国诺丁汉大学商学院就拥有从学士到博士的企业社会责任专业;许多海外高校也在管理学科课程中增加企业家精神,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讲授。为培养具有新商业文明的新一代商界管理精英,中国大学应该结合我国国情,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设计_整套企业社会责任培养体系。从教材选择、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授课方式等多个方面,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强化、实践和反馈,系统的实现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培养。在培养体系的设立中,应重点关注教师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3.将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作为系统化、常态化教育内容

 

根据JonesChristensen和Peirce(2006)年的研究,全球排名前50的商学院中,超过84%开设了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而2013年我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商学院学生修读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平均总课时仅为22.36。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中,已经不断的融入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但是其系统化远远不够。根据前文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但是因为只有一门或二门,缺少对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因此理解并不够准确和深入。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保持系统性,将企业社会责任教学变成一种常态化教学,不仅仅是在高年级单独开设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课程,而是需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设计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并在管理、会计、营销等与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课程中,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专题,将学生们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大学4年,系统的、成体系的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4.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综观国外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培养模式,我们发现,多样化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基础。如哈佛商学院主要对学生开设与伦理、道德和责任直接相关的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与企业合作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其他案例之中;斯隆管理学院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讨论以及通过故事教学来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问题;通过对不同的职业与民族文化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培养企业伦理观和德行领导方式;沃顿商学院主要以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法律研究融入“伦理与责任教育”中。

第9篇:大学生企业调研问题范文

[关键词]用人标准大学生就业力

[作者简介]王绍让(1981-),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杭州31001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2011D033)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00-02

大学生就业难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虽然有社会经济环境等大的影响因素,但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不匹配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有差距,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培训机制,使之与目前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就业能力的内涵、结构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企业用人标准分析

1.企业用人标准的概念及内涵。企业用人标准是指能符合企业空缺职位的基本工作要求,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绩效。其原则是相互匹配,即企业职位的要求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符,同时要求企业的回馈与任职者的工作动机也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任职者达到企业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带来效益①。

2.企业用人现实需求的差距。大学生一直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来源,据中国人力资源网的统计,72%的受访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补充企业的人力资源空缺。但调查结果显示,对招聘的大学生“满意”评价仅有12%,同时,通过某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工作水平普遍达不到企业工作要求的最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知识是指对职位要求所需掌握的专门知识。专业知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不对口,麦可思将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对于“有工作但与专业无关”的人数在2008届大学生就业流向分布中,该项比例高达27.7%②,从中也可以看出专业不对口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所需知识衔接不紧密,据某高校数据统计显示,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情况不足30%。

第二,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指职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基本上都需要3个月的适应期才能达到基本要求,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这与企业的实际用人情况相符合,因为企业希望能够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能够一上岗工作,就给企业带来效益,但许多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③。

第三,学习能力不足。学习能力是职业发展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着听指令被动学习的态度,但在工作中企业往往要求员工能自主地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达到甚至超过企业职位的要求和期望,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同时,主动学习的能力还能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如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所言:“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人才,不仅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能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④

第四,职业精神不足。职业精神主要指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工作难找之外,也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去中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等。根据问卷星网站开展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我们看到志愿去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11.2%,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显示,中西部2008届大学生毕业生的流出率高达45%~76%。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精神也不认同,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薪酬高、待遇好”,可他们的工作努力度却和期望值不符合,难以安心工作,跳槽频繁,这都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精神仍有欠缺,与企业用人的要求存在差距。

3.企业用人标准结构分析。企业的用人标准结构具体指什么,各占多少,是解决不匹配问题的另一个切入点。根据某市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调研发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选拔标准,专业领域是首位,占26%;其次是社会实践能力和外语等,分别占19%、15%;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主要重视敬业精神、团队协助、人际交往能力等,分别占85%、54%、66%⑤·;在这些能力之外,企业也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⑥。综合上述企业招聘的标准以及用人培养的标准,我们看到企业用人标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身体素质等内在指标,对外体现主要在于有价值的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力”概念在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也有较大的分歧。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到的能够实现社会需求和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学者认为是个人获得的可以应对工作生活变化的能力⑦。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以企业用人标准来界定,即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职业胜任能力,尤其在时间阶段的表述上,大学生就业力应以初次就业的时间点为止,以后的再就业能力就不特指大学生的就业力。

2.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就业力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经济等大环境的,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还受家庭和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从学校角度探讨培育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影响。(1)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有的专业“供不应求”,而另外一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灵活,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单一的知识学习模式,当前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涉及职位相关的各类知识。(2)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不足。一方面由于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式单一,虽然许多高校开展实习等实践教育,但都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以教师授课、参观企业为主,实践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一个核心能力培养的标准,对实践的内容、形式,实践的时间等都不明确,导致就业指导只是从理论上提出要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没有一个实际有效的实现途径,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3)就业力教育保障体制不完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高校实现就业力的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这就需要一支综合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但我国目前许多高校都只依靠毕业生工作部门的就业指导老师来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就很难兼顾到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这也是导致就业力部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企业用人标准与大学生就业力的匹配关系。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我们可以将就业力结构分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三个一级指标,具体分类如表所示。

三、构建“KMC”就业力培育机制

根据上述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关系匹配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试图建立一个由知识维度(K)、能力维度(M)、品质维度(C)组成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

1.知识维度培育机制。(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应包含专业的设置和可选择性两个方面。一是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促进高校深入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分化学科专业设置,建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使人才供求趋于平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专业的可选择性实现“1/2+X”专业模式,即在一、二年级都有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避免高考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已就读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形式多样可供选择的“1+N”知识套餐,根据不同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立不同专业、种类多样的知识套餐,帮助应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接近企业对他们职能的需求。(2)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过程管理就是加强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改变以往仅仅凭学科成绩单方面来考核学生能力。过程管理办法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从企业的生产流程来看,可以将学校看成供应商,产品是大学生,顾客为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循环;同时企业也可以反馈给学校,学校进行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的外循环,不断改进就业力培养的模式和考核办法,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产品⑧。

2.能力维度培育机制。(1)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职前岗位体验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校企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企业一方面可以建立学习班,即企业为学生现场授课,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弥补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另一方面,学校也可建立“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派出授课教师去企业实习锻炼,接触一线的工作技术和相关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⑨。(2)就业指导专业化。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研究,注重就业指导课老师的选拔、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新生入学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设立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平台,积累学校工作的经验。举例来说,可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人人演讲赛”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精心准备并上台演讲,充分锻炼大学生表达能力;还可以在生活区开展“同学节”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品质维度培育机制。(1)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就业思政教育机制的内容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诚信意识,通过树立榜样的教育宣传形式,学习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⑩。(2)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准确定位,找出自身优势和劣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自卑、信心不足的问题,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3)与体育锻炼相结合。据相关数据统计,80%的受访大学生没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学生由于身体因素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学生能力培养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相结合,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调研,之后才能建立合适的考核评价标准,促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企业用人标准和大学生就业力匹配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培育机制是必要可行的,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培育机制不仅能为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指明方向,同时也提供了精细的评价指标。在建立了立体化的培育机制后,还需在实现途径、量化考核体系下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结合区域企业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力培育,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企业用人标准与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两者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

[注释]

①朱丽莉.从企业人才标准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出国与就业,2009(21):30.

②麦克思.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9.

③张互桂,王中.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09(2):178.

④⑦⑨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47,48,48.

⑤李常香,林朝斌.不同类型企业对毕业生选拔标准的差异研究——基于台州市236家企业的调研[J].现代教育管理,2010(6):120.

⑥何淑萍,张欣乐,郑骄阳.企业用人标准与毕业生就业素质分析[J].总裁,20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