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的学业、择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增多,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规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征

(一)教学对象具有主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体系一直是以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成长需要,压制了学生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也是一门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训练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开发学习潜能,主动探索和积极创造,建构学生心理的课程。一方面,课程要求把学生看成是有尊严的独立的和教师有着平等权利和地位的主体,给学生以情绪安全感、给他们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到有自信心和归属感,尊重学生还意味着给他们个性化的关爱,不放弃他们,即使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到他们是被重视的。另一方面,课程要求给学生选择权和自。选择的权力是主体天赋的权力,如果一个主体只能被选择而不能选择,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主体,主体只有在自由选择中感受到它的主体地位和权力。因此,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例如,布置不同等次的作业,让学生选择,提供各种延伸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选择,让他们选择合作伙伴,让他们选择指导老师,让他们自由选择课题,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等等。在选择中学生感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感到了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他们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们学会了承担责任。

(二)教学方式具有体验性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不断领悟着世界的意义和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断激活着生命、确证着生命、丰富着生命。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否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课程中能否有切身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以情境设置为主要方式,创建一定的心理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领悟、实践、练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健康心态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课程重视参照朋辈之间的共同参与讨论和团体辅导形式,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识结构来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开展严重不足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调查可知,在诸多的高校中这个课程多数被定性为选修课,学时数不高。根据这些学时分配,教师只能围绕着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自我意识、大学生的学习,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恋爱与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开展,一些心理知识无法在课堂上过多涉及。高校也并没有真正地将其纳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去,与其他公共课的地位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不够容易,导致师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少师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学教得不认真,学生学得不认真,这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教学方法偏重于知识型内容的传授,且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校,很多专业课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依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单纯的知识教学。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是不同于专业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技能和本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目前,教师们往往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表现为过多地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在教学方面,由于课时和学生选课人数、场地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是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式上看起来很丰富,很多样,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本质没有改变,教学主要以讲授、提问、论证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形成了对立,学生感觉枯燥,没有新意,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三)任课教师教学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不同于学校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它的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具有真正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据调查,实际教学中,真正能胜任此课程的教师数量却很有限。部分教师专职人员是半路出家,通过自学而来,没有经过全面的、系统的学习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且没有临床实践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这就导致有的任课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贫乏,照本宣科,讲授的案例大多来自书中,缺乏鲜活的生活案例,不能够结合临床实践将具有应用价值的、并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深入浅出的阐述表达,理论脱离实际,不能达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宗旨。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课程 改革

[作者简介]陈龙图(1969- ),男,河南漯河人,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理论。(广东 江门 52909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27-02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应对生活及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困难挫折心理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严重时还会导致极端性事件的发生。

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成立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外,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2010年4月23日,在河南开封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就认为:五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机构的健全、人员的配备、心理危机的化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的成绩

1.课程地位得到提高和重视。大学生都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富有理想,充满激情,又是高考的幸运者和天之骄子,一般来说,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应当是惬意和无忧无虑的。但实际上,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也会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进而出现心理上的不适。特别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还将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和压力,此种情况下,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问题。近些年屡屡发生的大学生极端性事件,足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把课程由选修变成必修,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在高校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和重视。

2.教学内容全面、形式灵活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整个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主要心理问题。比如,新生入学适应、学习心理、恋爱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个性心理、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心理等。并且,随着内容的不断拓展,还逐步涉及了现代生活中的休闲心理、消费心理、网络心理、社会认识心理、职业心理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也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有的采用专题式,有的采用模块式,还把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及时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教学方式方法也一改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变为活动教学型,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不少学校还编制出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并把它打造成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

3.专业师资力量和队伍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课最能体现较好教学效果的是活动教学,不少高校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依然采用常规班级教学,意味着这方面需要相对较多的师资。由于不少高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他们基本上建立起以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外教师兼职为辅,学生辅导员协助参与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辅导的需要。而且,随着专业技能学习与培训的不断开展,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教学成效进一步提高。

4.课程作用与效果得到认可和肯定。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普遍感到有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对此还抱有较大的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普遍欢迎专题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安排具有针对性,切合他们的实际,能够让他们主体参与,也能较好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问题。不少调查就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满意度是高的,他们很多人还希望以此为基础,在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不足

1.功利化倾向。有的高校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看作一门普通的选修课,不仅安排的教学时数少,还采用大的合班教学,这与课程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他们对建设稳定专业性师资队伍的投入也不足,缺少对师资进行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培训,甚至还存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象。

2.协调性不强。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由此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也会呈阶段性集中,例如新生入学时以心理适应问题为多,而学生毕业时则以就业心理问题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若能与大学生心理成长实际需求相配合,将会发挥最佳的促进作用。有院校曾尝试把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分阶段在不同学期进行,但也遇到排课麻烦,班级、时间、地点经常变换,给老师上课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的问题。于是,不少高校干脆一次性按班级轮流把课程所有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上完。这种安排尽管省事省力,但却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实际受益。

3.渗透性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单靠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本无法完成,还需要各科教学协调配合,共同渗透。因为各科教学本身就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名言、警句、哲理性内容,或者一些故事、案例、辩证法思想等。由于一些高校教师本身就欠缺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要他们在教学中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并非易事。正是这种各科教学渗透上的不足,恰恰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更大的效力。

4.针对性不足。大学生都有渴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的共同愿望。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不同,参与程度不同,得到的收获也会有较大的差别。那些课堂上比较活跃、主动参与而又敢于敞开心扉表露自我的同学,往往收获较大。而那些羞涩、矜持、自卑乃至封闭的同学,往往因顾虑多,参与少,尽管他们内心也有许多心理问题等待解决,却失去问题解决的时机,这在客观上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5.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多是由心理学、教育学、德育方面的老师转任或兼任,不少高校还聘请辅导员来兼课。由于他们之前不见得都接受了系统正规专门专业性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容易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会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变成以传授知识为主,成为事实上的心理学课或者德育课现象的出现。传统学科教学特点明显,不仅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也使得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课由最初的热望变成最后的失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课程开设,绝不能仅仅视为是学校为应对和避免学生日益复杂多样心理问题的一时之举、被迫之举、功利之举,而是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落实教育目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既要大力推进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在内的学科建设,也要注重打造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强,教学和咨询辅导经验丰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研制度,协同学生心理咨询辅导中心构筑学校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与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怎样,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任教师。一要充分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确立科学的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方案;二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包括安排教师进修、学习、培训,参观访问,教学交流,学术交流,教学示范课等;三是搞好团队建设,以团队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四是借助优质课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和科研活动推动;五是协助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了解学生,积累经验,增强教学针对性。

3.重视课程建设与特色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存在有德育化、学科化、形式化倾向,应当加快课程改革,尽快改变这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设计滞后的不利局面。教材编写要体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模式符合课程特点与需要,教学过程反映学生多层次个性化要求。还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发挥课程网络资源作用,方便学生学习和师生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必须体现学生主体性体验学习的特征,还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性。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也要注意运用团体与个别、课内与课外灵活多变的形式来学习;既要紧贴学生发展要求的实际,也不回避学生关注的热点心理问题。

4.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众多的心理问题,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限的课时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尤其是不同学生存在的个别心理问题。因此,还需要向课外进行拓展和延伸。要根据学生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学校各种教育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最大限度使他们成长受益。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具备调节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也要重视自我教育和学习,特别是实践体验式学习。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有效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5.加强合作交流,共享教学经验与资源。各个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为课程共建共享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高校之间完全可以开展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和网络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展教学交流和教研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等,以此实现互利共进发展。高校间有了这种广泛的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组合优势资源,通过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强有力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实力,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多方结合,不断完善。要始终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争取把课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创新 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79-02

近年来,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1年5月,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四川省教育厅也于同年7月要求我省高校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并就该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一直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有一定教学基础。但由于是选修课,没有相对系统和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师授课随意性很大,这与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培养符合要求的民航合格人才,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努力研究并实践出了一套适合民航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习,准确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心理学原理固然重要,但如何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才是当务之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心理学原理与行业背景有机结合,是我们着力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本文对我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凝练,对教学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唱“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在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任课教师在唱“独角戏”,即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的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概念多,而对于广大大学新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相关学科,难度较大。如果任课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而不是深入浅出地把枯燥的概念和定义转变成大学生容易接受和熟悉的案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大挑战。

(2)对学生启发教育不够。有些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等原因,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仅仅是生搬硬套地把知识点讲述给学生,所以课堂气氛死板,没有生气。而大多数学生只以拿到学分为目标,所以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仍保持在中学阶段死记硬背的“填鸭式”学习上,看似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实际上对心理健康没有本质的帮助。而这和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3)所学理论与专业及行业背景结合不够。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虽然也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但大多都拘泥于形式,特别是忽视了作为行业院校应注重的将所学心理学理论与民航相关背景的结合,这使大学生产生了所学知识与未来行业“断层”的感觉,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认识不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因为既不是专业课,也和民航业没有什么特别关联。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根据教学情况的反馈,积极组织研讨和学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将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探究身边的心理学现象,锻炼学生应用所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剖析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目的是要求大学生学以致用,“学习心理学是为了通过对心理学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增强自我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1]目前,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而出现的惨剧时有发生,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杜绝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是十分迫切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大纲,结合当前与大学生心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提供案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请学生们尝试用所学心理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是以辩论的形式就热点问题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对立观点的阵营,自主搜集论据材料进行辩论,最后再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每次上课,案例讨论或辩论环节都会让学生们兴致高涨,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才能力,也使大家对学习心理健康充满期待。这样一来,一方面杜绝了以往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学生死气沉沉听课的被动局面,教学效果理想;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心理学就在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极大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大学生们自觉自主地融入到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的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完成了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教学过程中加强了互动。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便于教师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我们整合了资源,尽可能的小班教学,保障了课堂的互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主讲式”改为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加入了多媒体教学、辩论、课堂讨论、心理测试、心理游戏等多种活动,“教师只推动启发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2]

(3)突出行业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学素养。作为行业院校,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目的是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未来从事的行业不但息息相关且非常有用。由此,如何让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民航的实际相结合,就成了我们任课教师的研究重点,也是我们试图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和贯彻的重要内容。比如,讲到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时,我们会加入飞行学院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们熟悉的情节为他们讲述这一内容,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讲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时,我们会向学生举例飞行中旅客的需求、机组人员的需求等,再比较各行业各阶层不同的需求,分析如何满足需求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总之,我们力争通过联系行业院校自身情况,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同时,也对民航业有了一定认识。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就变得鲜活起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思考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1)教材选择要适当。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一环,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最直观的载体。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我校学生的特点,在市面上十几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教材中,选择了浅显易懂并且案例和阅读材料丰富的教材。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对教材比较满意,对课本中的扩展阅读很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法宝。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课堂上收获快乐。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乏味的理论与学生们身边的事例以及民航业中的案例相结合,使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表面上看是一种管束和被管束的关系,但实质却是人际关系,即:要以情感的探索和交流为基础从而建立师生间良好而稳定的心理关系。我们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应做到的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其次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知识与人格感染、引导学生,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实现和谐校园的保证。

4 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它在高校的开设,是为了能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正确的自我调适和寻求帮助,从而探索到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广大授课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互动,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终生受用;其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举身边的例子,多用大学生熟知的热点来分析,以培养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次,作为行业院校,案例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具有行业特色,让心理学知识点与民航行业相结合,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欧晓霞,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浸润式;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大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使教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活动,师生间很难产生思想的碰撞。因此了解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浸润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根据作者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创新模式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探究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使师生可以互换潜能、共同成长。

一、浸润式教学的内涵

“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泡在液体中”“逐渐”。“浸润”则解释为“液体渐渐渗入”,“渐渐发生作用”等意思。浸润式教学的含义是指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氛围,使得教学主体“浸润”在教学环境中,使得教师的知识教学,情感态度逐渐渗透到学生内心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情景、语言和情感等实施方式,营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渐渐融入到课程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并学会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浸润式教学实践探索

1.情感浸润

情感浸润方式是利用情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方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很少重视情感因素,把教学局限在固定的知识传授的框架之内。情感具有感染性,可以使师生之间通过情绪的相互感染而迸发出情感的共鸣,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促使学生心情愉悦地接受知识进而领悟知识。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要把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用情感浸润课堂,使情感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在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有效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挖掘教材之外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把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关系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以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等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真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采用情感浸润方式,通过教师之“情”感化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 语言浸润

语言浸润是指通过教学语言这一载体,艺术性地组织教学,用语言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自觉沉浸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语言作为师生情感传播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情境及良好的课堂氛围等都离不开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课堂上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引导而实现主动地学习。夸美纽斯曾说过:“一个能明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进入学生的心里,并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死记定义这样一种模式,很难对课程产生兴趣,就会出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要想吸引住学生,使他们能主动沉浸在课堂气氛之中,发自内心喜欢上心理上课就需要教师掌握语言艺术,用艺术性的语言雕琢课堂。教师可以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语言还要有启发性,阐述问题时不是直接灌输,而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快乐中,从而产生学习的满足感和喜悦感。

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会被教师艺术的、情感的、思辨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好的教材都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才能传授给学生;再博学的教师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教学语言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再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也必须通过教学语言才能施展。

3. 情境浸润

情境浸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浸润式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式。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融洽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潜能。情境浸润的教学方式可以点燃学生心中的学习火焰,变教师外在说教为学生内在需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要巧妙、恰当地设置情境,同时注意把握情境创设的“度”,避免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而偏离正常的教学轨道。

教师可以通过亲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感官刺激,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使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和丰富,使学生个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实现课堂教育的目的。另外浸润式教学改变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情境体验中分辨是非善恶,优化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人格。情感、语言、情境这三种浸润方式相互联系,有机的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浸润式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艺术化的语言和灵活巧妙的情境创设为途径,可以使学生浸润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浸润式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内涵、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情感、语言和情境等浸润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谷建英.浅谈“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科技信息,2008. 23.

[2].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苏州大学.2010.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隐性课程;影响;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5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29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隐性课程来实现,这是现实所需和未来趋势!在一部分高校,通过设置《大学生心理》课程、开展讲座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隐性课程却未受重视。学者就隐性课程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过相应的探讨。本文重点论述了由于隐性课程所包含的三个具体方面的缺失,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白发课程、隐含课程、内隐课程、非正式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声课程。国内学者主要推崇“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这些叫法。有关隐性课程的内涵各抒己见。“隐性课程即教育者将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有意识或无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传递借助于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互动层面)”。“隐蔽课程是受教育者在学校情境中无意地获得的经验”。这是典型的经验说。“隐性课程是课内外内隐的、间接的教育影响因素,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这是教育影响因素说。“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社会关系结构以及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的知识”。这是知识观念说。“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说。“隐性课程作为环境信息,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环境信息说。“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随机展现,并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育影响说。不管国内学者如何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性课程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关注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就其构成要素的划分大体一致。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一空间类,组织一制度类,文化一心理类;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显性课程教学中隐含的课程;有的学者把它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关系层面和精神层面。本文对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划分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物质一空间类(自然环境、设施环境),组织一制度类(学校组织方式、校纪班规),文化一心理类(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二)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不能离开其构成要素,学者们对其功能、作用的论述源于不同角度。邢铁志提出了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德、智、心、美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张显东认为隐性课程发挥着榜样引领和规范受教育者行为的作用;张青连认为高校隐性课程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速和谐校园的构建;王俊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论述隐性课程可以用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当中;陈满,帅斌认为隐性课程改变受教育者“文化心理层”的部分内容,对个人情感、认知、道德发展起到补充的作用;季诚钧重视隐性课程的品德养成功能。

研究者更多的关注隐性课程的道德养成作用。这就为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影响的探究留出了相应的空间。

二、不同类型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接受的教育活动,无论是知识层面的增长,还是心理层面的改进,都是在一定空间场所中进行,与空间紧密结合,依附于物质载体。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包含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

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就自然地理位置而言,有些高校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植被覆盖少、风沙大、交通不发达。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抑郁。由于出行不便,导致与外界交流少,一段时间下来,害怕交流,又会引发社交恐惧症。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需要完成的事情不能及时完成,易引发主体焦虑、狂躁等心理疾病。在高温、干旱、高寒、缺氧、低气压等气候条件下,不适应环境的学生会感到失望,有强烈的无助感;当学生正常休息受到影响,就容易愤怒,情绪失控。

自然环境更多的依赖自然的作用,设施环境较多的依赖我们自身的规划、设计。校园建筑、教室内布置构成设施环境的主体。建筑作为“无声的伴侣”,其结构、造型、线条、色彩是“静默的语言”,既要达到审美的效果又要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大多数学生远离故乡,校园建筑结构若不能满足公共性的随意交流,最基本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思想情感的交流缺乏,不利于相互理解,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也受到阻碍。有些校园建筑借用现代西方艺术造型,其实杂乱无章。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富有灵魂性质的建筑,其外观设计应当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冲击。平淡设计的建筑物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精神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运动场所如果离我们的生活区域太远,借助运动宣泄不良情绪的学生,无法及时发泄,就会越积越多,即使事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不好。校园环境不整洁,一些设施的摆放凌乱无序,难以使学生内心平静。

教室空间会影响教室内的布置。在空间有限的班级内,人数的增加就意味着空间上的拥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环境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增长,有些学校生师比高达1:10,而过分拥挤的教室易引发场所恐惧症。研究表明,教室颜色影响学生情绪,学生在浅蓝色和浅绿色环境中,心情趋于平静,静能生慧。然而高校墙壁多以白色装饰。座位的编排方式不能置学生的情意特征、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视而不见。稻田式的排列是我们当下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在这种编排方式下,后排学生自认为老师不重视,与教师心理距离感增加,无法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感受欠佳,产生课堂倦怠。

(二)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的组织形式和学校正在实施的制度规范的总称。如学校的教学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校纪班规等。学校制度设定多从管理者的角度,应该更多的考虑接受管理的主体一学生的需要。缺乏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学生首先持有排斥态度,内心不服气;在执行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更有甚者,认知失调,对学校有抵触情绪,产生故意破坏行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对学生规定太严,学生内心紧张,担心受到惩罚;如果规定宽松,学生无惧无畏,触犯了规定,仍不以为然。目前,大学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延续中学的闭卷考试,评分来源多样化。师生直接接触没有中学频繁,教师主观评分占据一部分。一部分学生尽管努力,却仍旧不能迅速改善排名。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下迫切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过分看重奖学金、助学金,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主要指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校风主要包括学风、教风,从总体上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有研究表明校风与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与学生的抑郁状况负相关。欧胜虎的研究表明学风与人际关系、抑郁、恐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也十分显著;教风与心理健康(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学风与教风。

校园活动表现为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生活的一个方面,如果形式单调、缺乏意义,学生通常感到枯燥无味,无所事事,生活不充实,心情烦躁,进而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阻碍个体的发展,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的社会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心理状态。据李书平等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人际关系问题居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首位。学校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人际关系和同伴人际关系。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背景、知识涵养、情意特点和人格特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人际关系。大学教师和同学接触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亲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师生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缺乏,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自卑、封闭等。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利。同伴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也非常重要。同伴关系的失调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情绪,如愤恨周围同学,对所在学校不满等。同伴关系的严重失调会导致自我封闭、郁闷不安,有的同学会自杀或杀人。

三、通过隐性课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的支撑

学生通过与物质一空间的交融,解读蕴藏于内的价值寓意,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环境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按美的法则来构建校园内外,这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以直观的形式使主体的审美情感受感染,主体与环境失去独立性,消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从而产生物我无间的心理体验,促使主体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造就主体独特的心理能力。我国古代著名的六大书院,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山林中,陶冶性情,塑造美丽心灵。现代社会把学校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并不现实,打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完全可以实现。校园建筑物应富有教育意义,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室墙壁色彩可采用浅蓝色、浅绿色搭配。总之,设施的设计要有文化内涵,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的保障

高校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制度也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能规范学生心理引导的方向。健全有效的组织制度应蕴含人文情怀,能引领学生自主发展,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心理距离感缩短,加速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学校管理制度有一部分是对教师有所约束,例如高校教师应当遵守的红七条,高校教师的准人等,这些制度的有力实施,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管理制度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比如考评制度,只有引入公平合理的考评制度,学生有机会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发展自我,考试前心理焦虑会降低。合理规范的校纪班规,作为健康防御网能抵制班内的不良风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

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离不开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探索建设有特色的优秀校风,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恰当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会受到强化,加速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eepen the Re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QIN Meifa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depth, in order to build a positive, diverse, overal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受高校课程定位与传统心理学理念的影响,本课程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与缺陷。(1)教育理念消极。将学生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假设体,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的视角,把让学生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背景成因及矫正方法,及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积极性、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削弱了课程教育的原有功能,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课程设置随意。学时较短、时间安排不科学,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3)教学内容杂乱且负面。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内容选择基本偏重正异常心理状态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消极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激发与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如何去发展与挖掘我们自身内在的希望、自信、感恩等积极的人格品质。(4)教学方法刻板。首先,教学过程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主体性不强,未能凸显课程的体验性、积极性。其次,未能融合校园文化及其他课程资源,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间接、内隐地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潜能的开发。(5)教学评价单一。大多数高校未能思考与探索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但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导致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性,单纯以量化手段进行评价是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要用积极的理念进行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且可利用这些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①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对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进行研究,更应研究如何发挥、激发、培养和挖掘人自身存在的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逐步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为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发挥高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2.1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二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科学预防,开发学生积极人格,挖掘学生潜能。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兼顾一、二层次目标,强化第三层次目标。在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注意力转移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上,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 转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而教学目标也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仅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而且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回归到以人性为主体的平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协调、相统一,以“面向全体”、“科学预防”、“积极引导”、“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正面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发展成才。

2.2 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解释,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并利用这些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②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侧重于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挖掘,如爱的能力的挖掘、幸福感的增进、感恩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探索、情绪情感的优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心理潜能的开发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等等,以达到增加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2.3 兼顾显隐课程,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微电影、小型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将主观幸福教育、人际交往、感恩教育、创新教育、爱的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隐性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其他相关课程(如体育教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险,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4 以积极评价为视角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注重引导及促进学生学生乐观的心理和积极的行为,及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培养。因此,本课程的评价应采用综合的模式进行,从积极评价出发,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评价及学生主动、及时的内省与反思,量质化相辅,多角度、多种方式相结合,如采用问卷调查、自我主观评价、同学间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到积极评价,产生积极体验,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注释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78-01

一 课程目标及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2)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3)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自身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已体现出普及化的趋势,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却还存在教法单一、课程实施缺乏有效评价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就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按照教学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学时为24学时,由于受学时和课程性质的限制,采用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此门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以视频或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观看完毕后,就视频或PPT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特征以及矫正方案等发表意见及展开讨论。授课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通过案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透彻。

2.课堂讨论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法、辩论式讨论等。如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这一章节,教师要求学生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这一话题展开辩论。辩论环节中,教师静观其变,把主角交给学生。主持人、辩手都由学生推选,辩论规则和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只在最后做出总结。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扮演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所以,在课堂上可以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情境扮演,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如在讲授情绪管理这一章节时,在黑板上写出20个生活中情绪表情,要求学生在讲台前表演,其余学生进行竞猜。教师在环节结束时进行总结,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4.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以任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

遴选出某一章节,要求学生按照章节的重要授课内容,提前备课,做好“授课教师”的准备,并在下次课堂上以“授课教师”的身份,进行课程讲授。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备课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学学生心理健康课,更全面地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学生对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一个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课程

一、时代背景要求关注心理健康

当今时代,人类已步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大量的信息给人类的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人类所创造的社会制度如法规、道德规范也随之急剧变化。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制度急剧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猛烈碰撞的时期。

信息社会的生产力的特征,要求人们能不断地获取信息、建构意义、发明创新,对人的智力要求较高,需要更多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导致体力活动减少,危害人的健康。适量信息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当信息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时,不仅不能使人充分地、有效地选择、吸收、利用信息,反而会使人无所适从,陷入盲目与思维混乱的状态。信息过量还会使人慢慢失去思考的兴趣,思维变得懒惰。同时,人们终日与信息终端设备打交道,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信息网络的匿名特征,易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现实中的“天使”,却成为网络中的“恶魔”,网上漫骂、人身攻击、不负责任地传播不良和无聊信息。在信息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急需关注。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紧迫性

许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办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应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实为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眼中无人。没有看到作为人,第一重要的是健康,更没有意识到在信息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尽管教育部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明确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很多学校持抵制态度,有的以《高等教育法》为借口,说高校有办学的自,“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因此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执行教育部的规定。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其中自卑、厌学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尤其突出。首先,很多学生认为高职教育是“三流教育、次等教育”,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其次,高职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当严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恰当,造成学习上存在诸多障碍,进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能否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产生怀疑,最终形成厌学情绪。最后,高职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也非常突出。

三、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1.学校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

2011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高职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避免使这门课程处于边缘状态,导致在课程建设上投入不足,影响课程建设科学化,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2.教学部门根据课程性质,搞好课程资源建设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有明确的说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这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课程,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应该被建设为“综合课程”,避免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3.教师教学应注重实效性,避免理论说教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还有心理活动的体验等,是集知识、训练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无效的理论说教。贯彻教育性原则,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遵循发展性原则,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和夯实心理健康素质基底。遵循实用性原则,注重实效,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心理调适技能,及时消除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尚桂.信息化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0-53.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摘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和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需要把新媒体引进课堂,注重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打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注重大学生的真实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断渗透,QQ、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甚至改变其思维和意识。而大学生群体正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力量。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新媒体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娱乐应用水平,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受其影响也就越来越深。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各大高校也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学生也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会调节情绪和心态,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而传统的教育方式作用有限。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主体需求,建构有效的教育机制和教学路径,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媒体和教学路径,提炼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借助新媒体,与学生建构更加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价值,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目的。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思路。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很多高校日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为通识必修课,并建设了一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但从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时偏少,且采用考核的方式,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成为预防和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然而大学生需要的是如何更加完善自己,如何发展自己,能使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课程体系,既包括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学科课程,又包括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活动课程,还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环境课程。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主体需求越来越凸显,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学科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以往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仅作为学科课程来开设的定位的偏差也日益明显。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形式单一;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基本是一两百人的大课堂,难以贯彻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低。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常年不变,有的教师多年使用同样的教案,不与时俱进,致使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激发不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较低。而教师只能通^座谈、课堂等交流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面对面的交谈,大学生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教育工作者也无法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导致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大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了一切教育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进去,在设计好的框架下去机械地学习知识,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但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除了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外,更多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让他们认同和接受相关心理健康知识,能自觉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惑,并建构更加深刻的心理健康知识,实现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尊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师生间的对话,让学生自我探索,主动构建。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增强了大学生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快速的了解者,是接受和传播新兴事物最主要的群体。随着新媒体载体的便捷,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断尝试和摸索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在轻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中,能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理,将自己的见解及时在多媒体平台上。新媒体的这种无限制的多对多、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新媒体背景下,教育者应该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准备,使学生更热爱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主动建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建构高效课堂。

(二)增强了心理教育课堂的趣味性

新媒体本身储存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传播便捷,对心理健康教育者而言,也为他们开展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典型案例,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同时又能通过整理大学生时常关注的新媒体,把新鲜案例很好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说服力。新媒体的发展也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带来了便利,使教育工作者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新颖、多样、活泼的表达方式,使信息传递更有趣,更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实现教育本身的新魅力。同时,新媒体还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随时互联,这就使得教育者能够通过隐匿自己的身份,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了解大学生的诉求,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的心理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大大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更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产生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带来巨大数量的健康信息,同时也使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各种错误信息。由于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线日趋模糊,使大学生中出现许多个体的多重人格,严重影响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阻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建构主义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地对学生对话过程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多样化的同时,各类信息的泛滥,也导致部分同学无所适从。大学生性格各异,思想状况的层次参差不齐,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并围绕具体的、不同的工作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及时开展教育引导活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新媒体引进课堂,注重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打造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积极引导教师合理利用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必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建设成为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更离不_新媒体的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高效和平等互动的特点,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通过布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后自己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教学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再选取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同学们都能认真听取知识的分享,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发挥了其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编排心理剧、拍摄短视频、角色扮演等来分享和展示自己获取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自身体验,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加深了体验,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学习内容留存率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合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日臻成熟,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主动学习。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学习资料,再讲授给其他学生听,这样他们会听的更加认真,学生自己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增强,学习效果明显,切身体验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活动主题,让学生自我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才能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才得以形成。

(三)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真实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在课后,也鼓励学生通过邮箱、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途径与教师沟通、咨询,在掌控学生心理动态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倾向。同时,通过隐匿身份,积极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和诉求,掌握大学生的真实的心理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活动为核心、以合作为主线”的原则,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切实符合学生的需要,这样他们会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明显。另外,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大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应在趣味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维护技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