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司马光砸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穷困潦倒
按现在的标准,司马光长大以后是个很失败的人。因为他很穷,而且越过越穷。到他老婆去世的时候,竟然要变卖家产才有钱办丧事。
真是不可思议啊!司马光的老爸当年也是当官的,没少给他留家产,他怎么就全败光了呢?再说,司马光20岁就中了进士当了官,后来还当过宰相,怎么可能穷到这种地步呢?
诚实的卖马人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在古代,就算是当官的,不收点贿赂也富不了。所以,司马光穷的原因就是他从不贪污受贿,做人还特诚信。
有一次,他让管家去市场上卖马,还特意交代一定要告诉买主,这匹马有肺病,一到夏天就犯了。管家哭笑不得,有这么卖马的吗?说马有病,还卖得出好价钱吗?
司马光可不管这个,在他看来,一匹马卖多少钱是小事,要是对人不诚信,坏了名声可是大事。
反对变法的老顽固
事实证明,司马光虽然因为诚信吃了不少亏,不过从老百姓到宋英宗、宋神宗,没有一个不敬重他的。
让人想不通的是,被大家敬重的大忠臣司马光竟然和北宋另一个大忠臣王安石是死对头!王安石当年要变法,想让北宋强大起来,司马光就是不同意。最后,司马光拗不过一心想要变法图强的宋神宗,只好辞职回家写书去了。
地下室里写名著
司马光当官的时候,本来就不富裕,辞职回家以后,就更是坐吃山空,越来越穷了。后来,他连大房子都住不起,只能窝在简陋的地下室里写书了。
虽然宋神宗赏过司马光很多金银财宝,可那些钱用来买点古书资料,再给当编辑的书生们发工资,就所剩不多了。再说了,他的书一写就是15年,那点金银财宝根本不够用啊!
就这么艰苦奋斗了15年,司马光终于写出了一本史上最著名的史书。宋神宗看罢非常高兴,专门给书起了个名字,叫《资治通鉴》。
累死的宰相
《资治通鉴》写成一年后,司马光的死对头王安石变法失败,倒了。60多岁的司马光被重新提拔当宰相。这时候,有人建议司马光狠狠地教训一下落魄的王安石。
司马光可没闲工夫整人,他知道王安石也是为了国家好,只不过是方法太冒进。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收拾变法留下的烂摊子。于是,司马光没日没夜地操劳,一年半以后就累死了。
摘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已八百多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也有《司马光砸缸》的课文。文本将以现存的缸与瓮的相关史料和实物为依据分析司马光没有砸过缸。
关键词:司马光砸缸;真实性
在中国,司马光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当代学者对司马光的研究主要针对司马光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如李金山的《重说司马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江永红的《司马光传》(作家出版社,2015)。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和书籍也相对较多,笔者做了一个统计,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文章共有161 篇,主要分为三类:《司马光砸缸》的教案设计与分析、司马光砸缸的原因、司马光砸缸的启示---逆向思维。在当当网上,书名为《司马光砸缸》的儿童绘本共有45本。但是,并无探讨司马光是否砸过缸的学术专著或论文。在司马光(1019一1086)生活的北宋,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实物都没有足以淹死孩子的大缸。此外,《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砸的是“瓮”而不是“缸”。笔者将这从两个方面分析“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
一、缸的概说
七岁的司马光选择“砸”缸而不是从上面拉小孩的方式救人,说明缸很大,那缸至少有多大呢?《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司马光砸缸时应是七岁,“群儿”应在3-8左右,孩子太小,没有能力爬缸,太大的孩子可以自救。
2015年中国青少年标准身高对照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3-8周岁的小孩的标准身高在99.1-129.5厘米之间。在北宋时期,小孩的标准身高应低于2015年的最新数据,应在90厘米左右。因此,司马光砸的“缸”的高至少90厘米。
(一)宋朝及宋朝之前的缸
许慎《说文解字》:“缸,也。似罂,长颈,受十升。罂,缶也。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史记・货殖列传》:“醯酱千缸”。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成都杜甫草堂里的唐代遗址中有一口缸,高约40厘米,口径不足50厘米。现存历史最久,器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缸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鹳鸟钓鱼大缸,距今约6000年,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缸的器形和名称远古时期就已存在,是用来盛水、酒、调料的器物。就目前存世的史料和文物来看,缸在北宋时就已存在,但在器型大小上却不足以淹死小孩的程度。
(二)宋朝之后的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发生在北宋时期,笔者通过明清时期的缸来探讨缸的制作工艺之难、成本之大的特点,从而说明在宋朝时,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能力烧制高度达90厘米的缸。
大缸以明代者罕贵。洪武至嘉靖年间皆有烧制大缸,《江西省大志・陶书》记载,在洪武间始烧的景德镇官窑中,就有缸窑的设置,且数量较多,共32座。大缸出产当时已很宝贵,嘉靖龙缸尤甚。龙缸,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器皿,当是一类外壁装饰龙纹的大瓷缸,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又称“鱼缸”。
现存世的嘉靖大缸(部分)列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现存体量最大的龙缸高和口径均不超过70厘米。
至隆庆、万历时,生产依旧,但已没有了昔日的盛况,产品也屡有新式,而体量不断缩小,产量更是寥寥。万历二十七年,藩相督造龙缸,因多次烧制不成酷责工人。明世宗言,重启大龙缸的造作敕令。“上忽命烧大缸,围至六七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坐是为虚费甚巨,而人莫敢言。”依《陶书》所记,御器厂出产的鱼缸分大样、二样和三样3种,大样龙缸,应该高达2.8尺,制成坯重200斤,造作过程需耗用 180 斤官土、130 斤余干不土、50 斤坯屑、50 斤釉土、30斤炼灰、1 升石末、50 张石斛纸,并 3.2 两青料。用工方面,造一口缸坯前后耗时约 30 天,入窑烧制需 19 天,且每个龙缸窑一次仅能容烧一口。缸坯尚且可以多派工匠星夜赶制,多寡可控,但烧瓷环节却受限于窑,又加上“十无二三完好者”的极低的成品率,大缸数量极少。
清朝时,顺治、康熙、雍正皇帝费尽巨大的人力物力烧制大龙缸,或无成而止,或体式更新,尺幅变小,终没有达到明嘉靖时期的龙缸体量。清代雍正时期的督陶官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以及后任唐英在《火神童公传》与《龙缸记》中都提到万历时期烧制龙缸难成,童公不忍同伴受苦,以骨为薪、舍身成器的故事。不管故事真假,也足以说明龙缸烧制之难。唐英《龙缸记》中的一段文字:“青龙缸,邑志载,前明神宗间造。先是累弗成,督者益力,火神童公悯同役之苦,激而舍生乃成。”《景德镇陶录》又记:“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A等督造未成”。
大缸之所以难以烧制,除了耗工耗时之外,最大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限制。缸是底小口大、敞口的容器,这就要考虑到应力问题。缸是敞口,烧制时,尤其是用陶土烧制时,易裂开或变形。口径大,胎薄易坍塌。因此,大缸的体量有限。《江西省大志・陶书》即记:“又如鱼缸,玉器细腻脆薄,最为难成”。民间常用的大水缸有体量大者,但民用大水缸既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叫做“石”的特殊器材。但是烧制这种容器的温度要达到2000℃左右,在北宋时,窑内高温约1280℃C1400℃。因此,大器做坯工艺和炉火控制都非寻常。
如今,我们却可以看到故宫里排列整齐的大缸。最大的缸高达1.4米,口径达1.8米。这是因为这些大缸虽都是明清两代的,但明代的缸大都用铁或青铜制成;清代的缸则多数是鎏金大铜缸。金属,尤其是铜的延伸性比土强,制造工艺相对简单。
在大缸鼎盛的明朝都无高度达到90厘米的大瓷或陶缸,就连现在烧制大缸也不是易事,那北宋时期可想而知。所以,司马光砸不到“缸”。
二、瓮的概说
(一)瓮的相关史料
《易・井》:“井谷射鲋,瓮敝漏。”《礼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庄子・天地》:“抱瓮而出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许慎《说文解字》:“瓮,罂也。”瓮是小口腹鼓的陶制容器。《广雅・释器》:“瓮,瓶也”。晋・葛洪《抱朴子》:“四渎之浊,不方瓮水之清”。唐・张|《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王禹《安z丞g诗集》:“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宋・坡《送南屏谦师》:“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由此可知,瓮是比较常见的,用来汲水、注水、盛酒的陶制容器。自东汉时,历朝历代均有记载。而在唐・张|《朝野佥载・周兴》中就有“请君入瓮”的典故,“君”乃来俊臣,瓮能装得下一个成年男子,也可装得下一个孩子。从制作工艺来讲,瓮是收口,烧制时,应力不得释放,能保持原型,因此,是比较常见的容器。此外,瓮小口腹鼓的特性加大了掉入水中的孩子自救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司马光救人的难度。
(二)瓮的相关文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采集和出土蛋形瓮(含残部)的遗址地点有100余处。例如,户县马营村出土的瓮,通高108.8厘米。2003年,锡林浩特出土一件金元时期巨型陶瓮,陶瓮周长约2.5米,缸口直径约0.54米,高约0.9米。2009年,新疆阿瓦提发现大量唐朝时期的大陶瓮,其中,一个陶缸残存高度超过一米,最大直径1.5 米。晋陕间的黄河两岸地区的遗址成为蛋形瓮重要分布区,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光山。《宋史》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陕州夏县即为河南光山。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为止,并无高度超过1米的瓮存世。单从翁的体量和遗址分布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三、结语
从缸的烧造工艺等方面来讲,在北宋时并无高度和口径超过90厘米的大缸,因此,司马光并没有砸过缸;从现存的瓮的相关文献及实物来看,司马光砸的可能是瓮。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M].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
[3][清]朱琰.陶说[M].续修四库全书本.
[4][清]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肖丰.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
[6]陆建初.古陶瓷识鉴讲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467.
[7]李亮.明代嘉靖朝龙缸考[J].史论空间,2015(5):265.
[8]萱草园主人.谈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龙缸制作[J].收藏家,2005(5):56.
[9]连章.故宫的大缸[J].紫京城,1980(2):36.
[10]朱志升.新疆第一缸(瓮)[N].阿克苏日报,2010.
[11]张斌宏,杨巧灵.蛋形三足瓮初探[J].文物季刊,1997(3):55.
“哈哈哈……”咦?这笑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原来是从我们的教室里传来的,干什么呢?原来是我们在玩绕口令的游戏呢!
老师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司马光砸缸。顿时,安静的教室变得热闹了,大家都七嘴八舌地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微笑着说:“快速说三遍,谁来试试?”龚学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快速地说:“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她居然说对了,大家都向她投来赞许的目光,黄怀民以为是小菜一碟,便站起来说,谁知一开口就说成了“司马缸砸光”,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直拍桌子,黄怀民的脸羞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同学们说:“这个不算,换一个!”老师听了,说:“好,没问题。”说完,老师便又出了一个新题目—班干部管班干部。首次夺胜的龚学还想再威风一次,便又站起来说,谁知,她刚开口就说成了“班办部管干旱肚”。同学们一听,像炸开锅似的又爆笑起来,教室里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气:落水儿童家人之气
当落水儿童小芳(化名)的家人知道了这事以后,一家子先是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其母亲高兴地说要去他家谢恩,还问其父亲送什么礼物的好。其父亲那个精啊,他摇头晃脑了一番后说:“不忙不忙,先坐下,咱们想想。”其母奇怪:“有什么好想的,人家救了你的女儿,你不去谢他,还要打他不成?”其父亲点头说:“仔细想来,还是真该打他不错。你想啊,若不是他把女儿推下水去的,怎么可能救人这么积极,思维这么敏捷啊突然??这下知道了吧。再说了,人家司马光平时就对小芳有点图谋不轨,有点要追她的意思嘛!你想,咱们家的千金怎么舍得嫁给他那个楞小子呢!走吧,我们去锤他!”说完他拔下门闩就气势汹汹地网司马光家去了。
可怜司马光那孩子,现在还在家里偷着乐:“嘿嘿,小芳的那个钱多的啊!这次不给我1000算是小气了嘛!”
二气:缸主之气
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幼年时同伴不慎掉进水缸,眼看就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情急之下,搬块石头将缸砸破,水流了出来,同伴于是得救。“司马光砸缸”,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旧法,秉承祖制,主张“无为而治”,言辞有度,服饰得体,乃谦谦君子。
王安石从小书读得很好,“名传里巷”,他老成持重,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少年得志,官\亨通。执掌朝廷大权,“严己律属”。不爱洗澡,穿衣服相当不讲究,经常头发蓬乱就上朝觐见天子,号令文武。然而皇帝很欣赏他,依然“皇恩殊厚”,成为当朝宰相,锐意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想方设法为大宋收税,充盈国库。
司马光和王安石,性格迥异,还是政敌,轮流做宰相。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比对方正确,比对方更了解国情。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的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司马光才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朝野一片骂声,逢朝必有弹劾。“曾参岂是杀人者,一日三报慈母惊。”皇帝本来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听到有人说王安石的不是,终于失去了耐心,将他就地免职,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
王安石被罢官,很多官员向皇帝告他的黑状,一时间诉状如雪。皇帝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司马光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疾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
古人云:“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意思是说,这件事很小,没有多大功劳,不必挂在嘴上。可这举手之劳,究竟有多小呢?
看见地上有一块香蕉皮,就弯腰把它捡起来,避免别人摔跤。看见路牌倒了,就弯腰将它扶正,以便让外国游客找到正确方向。路边井盖没盖好,就去把它盖好,以免让路人失足掉进水井。看见一个小妹妹在马路边不敢过去,就带那个小妹妹一起过去……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说过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的心中有两个精灵,一个代表善,一个代表恶。当善的精灵战胜了恶的精灵,你的心中就充满了美好;当恶的精灵战胜了善的精灵,你的心就又被恶毒占据了。
大家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司马光小的时候,和伙伴们在花园里玩耍。忽然,一个小男孩不小心从假山上掉下来,掉进一口大水缸里。别的孩子都害怕地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没有跑,捡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向大水缸砸去,救了小男孩一命。
司马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它这一“举手”,可就挽救了一条小生命呀!人一生中,也有许许多多小事,需要你去“举手”。我相信,只要你肯做,你能做的一定还有很多。
“诚”是司马光终生追求的信条,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个“诚”指的是为人诚实忠厚、讲究信誉,做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以“诚”命字
司马光字君实,他用“君实”为字还有一个故事。幼年的司马光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在他五六岁时,别人给了他几个青核桃,他求姐姐将外皮剥掉,姐姐摆弄了好一阵子,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后,一个女佣把青核桃用开水一烫,那层青皮便脱落了。姐姐回来时见核桃皮已脱,就问是谁剥掉的,司马光逞能地说是自己。这件事正巧被父亲碰见了,父亲训斥司马光道:“小小年纪就撒谎骗人,怎么得了!”父亲的严厉批评给司马光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极深的烙印。
司马光下决心再也不说假话,并用“君实”作为自己的字。司马光想用自己的“字”提醒自己时时要“实”,处处要“实”。他一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以“诚”育人
司马光不仅要求自己“诚”,而且用“诚”来教育学生。他晚年居洛阳,有个新科进士刘安世不就任朝廷授给的官职,专门赶到洛阳拜司马光为师从学。他向司马光请教做人最要紧的是什么?司马光只回答了一个“诚”字。
刘安世思考了三天,仍然不得要领,便再次向老师请教:“前日蒙先生指教以‘诚’,然而从何门而入呢?”司马光回答:“从不说假话入门。”后来,司马光做宰相,来和他拉关系的亲朋故旧很多,而刘安世却一无所求,司马光就推荐他担任馆阁学士。
以“诚”待人
司马光一生为人诚恳,在交友过程中更是充分表现出这一品格。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治观点不同,但二人都光明磊落,从不在私下里说别人的坏话。王安石开始变法的时候,司马光给他写了一封三千多字的长信,希望王安石能领悟并改正。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不从个人感情出发,而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他。
一、关注空白点,从未知到有识的获智之趣
数千年来,人类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不断增长智慧,而幸福愉悦的获得通常是在从无知到有识的探索之中。要相信知识、学问其实本来就是生动的、新鲜的、活泼的、趣味无穷的。
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的生字中,我选择了“缸”进行重点教学,因为“缸”字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工”的古音读作“gāng”,表声;“缶”表义。以上两点,在一年级孩子的认知中均为空白点。尤其是缶字旁,是第一次出现的新偏旁,所以有必要引导孩子从“不会”走向“会”。
师:“缸”是什么旁?
(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工字旁)
师:“工”在古时候不读作“gōng”哦,而读作“gāng”。(板书)看来“工”代表的才是读音呢!
生:那偏旁是另一边的。
师:对!(出示:缶)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fǒu。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缶,口子小小的,肚子大大的。古时候常用来装酒,喝完还可以当乐器敲,发出好听的声音。“缶”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午”代表制造的工具,下面部分就是缶的样子。用“缶”作偏旁,代表“缸”也是类似的一种容器,不过缸比缶可大多了。这是老师找到的故宫门前的缸的图片,很大吧?很多这样的缸放在门前,像一片海,一般用来救火的,所以叫门海。
师: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缸。(配合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引导扩词,理解“缸”。)装水的缸叫水缸,装米的缸叫米缸,腌菜的缸叫菜缸,养花的缸叫花缸,现在啊,还有用玻璃做的漂亮的鱼缸,有些小朋友家里可能还有浴缸。
“缸”是《司马光砸缸》这一故事中出现的重要物件,但它已慢慢淡出现代孩子的生活。于是设计从“缶”讲起,讲到一般的“缸”,再讲到现代的“缸”,目的在于拉近“缸”与孩子们的距离,使“缸”留在孩子们头脑中的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形象,解决了“缸”这个汉字在儿童认知上的空白。
二、关注不足点,从薄弱到优化的提升之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台阶,引导学生从一个较低的起点走向更高点。当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得到改进时,往往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此趣味的前提是要发现或预测学生的认知不足,找准关键点,研究相应的对策。
如,《乌鸦喝水》一课的“课堂作业本”中,要求学生模仿“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的句式,完成“( ),到处( )”写话。从作业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妈妈到处找我”“小猫到处找鱼吃”之类的错误答案,究其原因,关键是一年级孩子基本不能理解句中逗号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因此,我在后面一课《司马光》的教学中,利用第5自然段的长句作了一个补救式的教学处理。
生:(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师:那么长的一段话,只用了一个句号。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呢!这样的长句子要是没有逗号会怎样呢?(课件出示没有逗号的句子,并将字符间距尽量缩小。)
生: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生交流朗读的感觉。有的说读得喘不上气来;有的说本来事情讲得清楚,没有逗号就变得像一团乱麻了。)
师:小小逗号作用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停顿,让朗读更轻松,而且也能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这段话其实就讲司马光做了两件事:一是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二是司马光使劲把缸砸破了。(课件出示: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把缸砸破了。)
师:读一读,你觉得逗号应该加在哪里?(请学生到电脑上加逗号,其余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并点评。)
(生尝试练习“______,使劲______。”)
这一教学设计,将文本作为逗号教学的例文来处理,从认知逗号的作用,到尝试添加逗号,到最后在写话中注意有无逗号的区别,难度一层一层增加。实践发现,当堂课上仍有一些孩子不能完全掌握并运用,但通过这样分层设计,该知识点得到了优化。低年级就应该多一点这样的小步走路、分步体验,哪怕只为一个小小的标点,有时语文的奥妙往往就蕴含在点滴细微处。
三、关注扭曲点,从谬误到正确的顿悟之趣
语文作为母语,其文章、言语、字词所承载的意义无不与生活相关联。学生学语文,常常可以闻其音而知其义,这是母语的优势,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学生自以为明白的,事实上很可能存在偏差甚至错误。及时发现这样的扭曲点,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正确,当产生“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那一刻必定是乐趣无穷的。
如《一去二三里》中有“烟村四五家”一句,基于学生对“烟”字普遍会产生偏差的学情预测,我借助图片这样引导教学。
师:学到这里,课文的12个生字都集中在黑板上了。咱们用它们来玩个拼图游戏。这是一幅古诗拼图,缺少的几块就在这个黑板上,得请大家找出来。
师:拼图后面藏着什么呢?(擦除拼图,显示出两幅风景图)哪一幅跟你想象的“烟村四五家”比较相像呢?
生:我选的是第二幅图,因为有很多烟。
生:我选第一幅。因为第二幅有很多灰烟,像冒火一样。第一幅图要好看一点。
师:看来,意见不统一哦!那我来问问吧,“烟村四五家”这个“烟”可能是怎样的烟呢?可能是哪儿来的呢?
生:白白的烟,烧饭时有的。
生:灰灰的烟。
生:会飘来飘去的烟,村子里的人家,屋顶上冒出来的。
生:我吃过农村里的饭,烟囱里会冒出烟的。
师:我明白了。选了第二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可能就看到了一个字,那就是“烟”。而选了第一幅的小朋友啊,读诗的时候眼睛一定是看到了一整句话、一整首诗。这首诗讲的是两个孩子出去玩,在郊外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他们看到的“烟村四五家”,有可能是刚才小朋友说的(课件出现相应的画面)“小村里,农家烧饭时,烟囱里冒出的淡淡的炊烟”,也可能是山间缭绕的水汽云烟,还可能是花如烟柳如烟的情景,但是,不太可能是像是爆炸一样的可怕的浓烟。
四、关注泛化点,从模糊到清晰的突破之趣
孙绍振先生在讲到经典文本微观解读时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语文教学难,常常是难在别的学科是只要将学生从不懂教到懂即可,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学,切忌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借口,教一些泛化的碎片知识,从而导致课堂基本在孩子的认知起点上原地踏步,无所作为。
在写话或写作教学中,有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把句子、文章写具体”,其中的 “具体”,就是一个典型的泛化概念。没有教给学生实现“具体”的方法、技能、路径等,“具体”是无法达成的。
如在教学《小鸟和牵牛花》一课中,我曾尝试 “具体”的教学突破。
1.出示:牵牛花把自己的蔓儿缠在榆树上,使劲爬呀,爬呀。这一天,天刚蒙蒙亮,他终于爬到了鸟窝旁。“嗒嘀嗒,嗒嘀嗒”,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2.牵牛花是怎么去“陪”小鸟的?(板贴:陪)读一读,找一找牵牛花的动作,把它们圈出来。
3.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缠、爬、爬、爬、吹。
4.交流体会动作在句中的意义及作用,尤其是三个“爬”的重复使用,感受牵牛花去“陪”小鸟这个过程的不易。
5.引读,以板贴画动态演示的方式重现“怎么去陪”的情景。
6. 发现:本来是一个总的动作“陪”,课文却把它们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动作,这样写让你感受到了――(具体)。看来,“分解动作”是把句子写具体的一个小妙招哦,咱们也来试试吧。
7.练习:
院子里还有“丝瓜、竹子、蒲公英、青菜、葫芦、蘑菇…… ”,如果他们也是小鸟的朋友,听到小鸟的请求,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选做题一:没法陪
请模仿请求和回答,编一段对话。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选做题二:可以陪
编一段怎么去陪牵牛花的故事,学着把陪的经过讲清楚。可以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
五、关注定式点,从偏向到正途的预识之趣
众所周知,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往往会产生正负迁移两方面的作用,正迁移即积极影响,也就是平常所讲的举一反三,能大大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负迁移即消极影响,会因固定方法的限制妨碍对新内容的具体分析,甚至产生错误。教学不仅要注重定式的正迁移作用,同时不能忽视负迁移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学生很好地享受学习的预识之趣。
在识字教学中,很大一部分错别字的产生就是思维定式的负迁移所致。就拿“猴子”的“猴”来说,受“候”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写“猴”时也会加上一个小短竖。如何预防?南京市特级教师史春妍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
1. 借助一段“孙悟空把金箍棒收进耳朵里”的小动画,演示了小短竖飞走的情景。
2. 认读“侯”,为什么“猴子”的“猴”右边是个“侯”,猴子的名字有什么秘密?
3. 图文结合,讲述“侯”的演变及其意义。(看,古人正在比赛射箭,谁能射中靶心,这个神箭手就称为“侯”,这就是“射箭封侯”。看这个“侯”字,左边的单人旁就是射箭的人,右上的横折横就代表箭靶,右下的“矢”就是“箭”。“侯”在古时候代表着像神箭手这样的特别聪明能干的人。那祖先为什么用反犬旁加“侯”来给猴子命名呢?)
4. 系猴子的“聪明、灵敏”等特点加深对“猴”字义的理解与字形的记忆。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四、拓展有度,延续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