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治理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本文阐述了灌渠的断面设计,通过水力计算的实例,更好地了解灌渠设计的步骤。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渠设计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水利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水利体系各级水利网络中最直接惠泽百姓,并和老百姓生活、农村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业水利工程对存蓄降雨、调剂用水、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渠设计进行讲解。
设计渠道,首先要确定渠道引水流量,然后进行渠道的断面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接着画断面图,计算工程量,打概算,最后就是写初设报告。
1 渠道引水流量的确定
渠道引水流量是灌区农田灌溉净流量和渠道损失流量的总和。它与河源水量大小、灌区内部的水源条件、灌区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农田土质、灌水定额、灌区气候、渠道长短等因素有关。渠道引水量的计算:应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及所控制的灌溉面积,按照同一时期不同作物同时用水量最多的情况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Q=灌水定额(立方米/亩)×亩数灌溉天数×一昼夜的秒数(86400)×渠有效利用系数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是考虑渠道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等因数的一个系数,一般干渠可采用 0.5~0.7;支渠采用 0.6~0.8;渠道衬砌时可提高到 0.8~0.9。
2 渠道设计
2.1 渠道水位高程的确定。渠道的水位高程,是根据灌区内地面参考点的高程和各级渠道的沿渠水头损失确定的。沿渠水头损失包括渠道比降损失和通过渠道建筑物的水头损失。
2.2 渠道横断面设计。渠道引水量确定后,即可进行渠道断面设计。渠道断面采用的尺寸在流量一定时,它与流速、比降等因素有关。
2.3 渠堤顶宽及其构造。渠堤宽度根据交通和运行管理、施工、稳定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对于挖方段,有交通一侧堤顶宽采用5.0m,另一侧为2.0m;对于填方段,有交通要求的一侧按6.0m设置,另一侧为4.0m。针对干渠的实际,将右侧渠堤按交通要求对待。有交通一侧的渠堤采用碎石路面结构,碎石路面宽度4.0m,厚度15cm。
考虑到与现状道路的连接,黄羊滩养殖场西侧干渠左堤在54+625~55+449段宽度调整为6m,并铺设4.0m宽碎石路面。二期干渠须从闽宁镇中部通过,为方便渠堤两侧居民的出行,在桩号49+551~53+162段左堤铺设15cm厚碎石路面。
干渠穿越闽宁镇,为保证居民的安全,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渠堤两侧布设栏杆。布设范围自桩号49+551~53+162。栏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栏杆柱和栏杆条组成。栏杆柱高度1.2m,断面尺寸0.15×0.15m,采用C20混凝土现浇;栏杆柱下部为C15混凝土现浇基础,高度0.5m,断面尺寸0.45×0.45m,顶部与渠堤顶部同高。栏杆柱顺水流方向每2m一个,左右对称布置。栏杆柱之间采用两根栏杆条连接;栏杆条为C20混凝土预制,单根长度1.96m,断面尺寸0.11×0.08m。
2.4 渠床糙率。渠床糙率与渠道土壤、地质条件、施工质量及维修养护有关,还与通过渠道的流量、含沙量等因素有关。本次设计渠床糙率主要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建议的不同性质渠床糙率表以及宁夏引黄灌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综合分析确定。对于全断面砼预制板砌护渠道,取n=0.017。
2.5 渠道比降。渠道比降按经验公式计算,并结合现状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推荐的比降计算公式,干渠为浑水渠道,渠道比降按下式计算:
i=0.275n2?(ρω)3/5/ Qh1/4
式中:ρ――浑水渠道水流挟沙能力,经计算取13.94kg/m3;
ω――泥沙沉降速度,取0.384mm/s;
n――渠床糙率,取0.017;
Qh――浑水渠道设计流量,取Qh=18.0~13.0m3/s。
经计算,对于渠道输水的泥沙粒径0.025mm,干渠纵比降计算值为1/9472~1/8732,参考同等规模的衬砌渠道,一般为1/8000~1/4000本设计采用1/6000~1/5000。
3 渠道纵断面设计
渠道纵断面设计,一般是与横断面设计同时进行。它包括:沿渠地面高程线、渠道正常水位线、渠道最低水位线、渠底高程线以及渠道堤顶高程线、分水口位置以及渠道建筑物设置等的内容。渠道的纵断面设计图,首先是根据渠道的平面布置图,按不同里程相应的地面高程,在纵断面图上绘出地面高程线。然后参照水源或上一级渠道水位高程、沿渠底面坡降、各分水点所要求的水位高程,根据一定的比降(指渠底比降,与水力计算中所采用的水力比降i相同),绘出正常水位线。有了正常水位线,便可根据渠道的正常,绘出渠底高程线,接着按最小水深、加大水深和渠道超高,平行于渠底线向上绘出最低水位线、加大水位线和堤顶高程线。在满足下一级渠道分水点所要求的水位高程前提下,在上一级渠道的地面坡度很陡或有突变之处,可以结合综合利用的需要,具体选择跌水和陡坡,并确定其高差及位置。上一级渠道向旁侧分出水量时,除应保证在正常流量下顺利向下级配水外,还必须保证在最小流量时,也能满足下级渠道引水的要求,这样往往就需要修建节制闸。渠水通过沿渠的节制闸及其他渠道建筑物(如渡槽、倒虹管、涵洞等)的水头损失,必须加以估算,并表达在纵断面图上。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设置
2008年末,广东省常住总人口为9544万人 ,但外来流动人口可达常住人口一倍以上,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最早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发展起来的世界级制造基地之一,这里汇集了大量的企业,吸引和容纳了至少两倍于当地常住人口的劳动力。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现有34所独立本科院校,主要就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珠三角地区的人才需求。这些独立本科院校大部分都是民办学院,因此,文科类专业在学校专业设置中比较突出,基本上每一个学校都有会计系或经济管理系。因此,本文希望针对这一客观情况,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对专业设置做些探究。
一、珠三角地区独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受校本部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大多数隶属会计学院
珠三角独立院校其实和全国各地的一样,都是某个公立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办学理念基本传承母体模式,从办学定位和教育层次来看,本来是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直到今天,无论师资、无论学科建设、无论培养目标定位,还是没有形成有特色的办学体系和办学理念。
所以,财务管理专业长期隶属于会计学院,没有形成特色专业的的师资、课程和实训等一系列的培养程序。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以下简称增城学院)也是如此,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会计课程设置的补充,暂时还没有做到按特色专业建设来规划。
2.财务管理专业骨干教师相对缺乏
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专业出身,多数是会计专业,审计专业、金融专业等,这也间接导致了目前财务管理自身的专业体系性较差。另外,应用型本科教育,本来需要双师型师资,但由于教育评估体系还是由教育部的理论专家制定,所以,在应用型大学也是按照传统本科院校的考核要求在确定师资,这样就导致有财务管理经验的老师由于待遇等诸多问题而没法进入到师资队伍中来,因此是师资结构不能按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需求来调整。
3.课程设置和会计专业雷同
笔者认为很多全国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从构架完全是会计专业的简单改版。表现为财务管理专业没有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而会计专业没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课程设置过于雷同。其结果是,企业在选择两个专业的毕业生时会更倾向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影响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增城学院甚至出现会计教研室和财管教研室课程混上的局面,当然这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建设还任重道远。
4.理论课程设置的专干课程单薄
在理论课程设置中,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主干课程并不能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部的财务管理专业评估中要求有8门以上的主干专业课,笔者认为这8门主干专业课程应该是学科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从财务管理原理到中级财务管理再到高级财务管理,部分高校尽管设置的课程名称不完全一样,但也并未跳出这个框架。这个框架并不能完全像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那样界限分明,交叉重复的现象使得这个框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认识。
5.实践课程设置停留于想象
在应用型目标培养之下,实践课程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大多数珠三角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之下,即使有实习基地,也并不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实训,我国现实中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到接待大量学生进入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的,比如融资项目、投资项目等。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就是诸如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即使有些证券模拟实验也变成个人理财实验。而不是基于为工商企业,金融企业等的企业理财。
增城学院目前的会计模拟实训室也还处在建设之中,除了几张所谓的实习桌椅,场景教学的气氛,模拟实训的程序及制度,相关实训软件,都还在建设之中,财务管理更不用说,没有ERP沙盘,没有计算机财务管理,没有税务仿真教学的系统等等,校外基地更是只局限于事务所实习,那基本上是在上班年,事务所忙时,给他们输入廉价帮手而已。
6.盲目借鉴国外课程设
在无法建立自身完善的专业体系的情况下,一些独立学院出现了照搬发达国家财务管理专业情况的声音。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非常成熟,其设置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特别注重金融知识的课程设置,比如金融市场、基金、衍生市场、衍生证券等,这是和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相关的。尽管我们说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金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是有前提的,必须符合我们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状况,尤其珠三角地区的独立本科院校在人才定位上必须以服务珠三角经济建设为主,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课程设置重点似乎是不合时宜的。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贯彻“宽基础、精技能”的原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专业的技术性更强一些,财务管理专业的原则性更强一些,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该类专业人才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宽基础,精技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2.结合地方实际需要突出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践课程体系是实现“精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情况,多接触实际理财业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快地融人财务管理人员角色。
另外,学院可以通过聘请企业中的财务主管做学院客座教授,把一部分有实际经验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纳入到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育和市场相结合。
3.正确划分各门课程的界线和内容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相互之间有交叉、融合是很正常的,应尽量减少内容的重复,建设合理的课程结构。这个方面就要求教研室要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内在要求来设立,把行政职能需要放在其次的地位。
4.合理借鉴国外财务管理课程设置
国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相对成熟,在适合我国企业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在宽基础中更多的设置与金融市场相关的知识课群,为更多的珠三角地方企业走向外部财务管理培养人才。
5.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管理环节,一切的企业管理行为最后都资本化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复杂的社会、企业、法律法规等环境,他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个企业竞争机密,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非常重要了。
三、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当前应用型本科的教育,绝大部分都是突出文科教育,主要也是从教育成本和市场需要来进行学科专业设置的。笔者通过对珠三角的社会调查,结合增城学院的实际情况,认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1.理论课程体系设置
整个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必修课群,学科必修课群,专业必修课群和专业选修课群。
(1)公共课程群
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公共课程群和其他专业没有太大的差异,包括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
(2)学科必修课群
主要是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拓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面。主要设置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税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原理等。
(3)学科选修课
进一步拓宽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面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选修与财务管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设置中级财务会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公共关系学、资信评估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等。
(4)专业必修课
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主要设置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学、财务分析、成本管理、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5)专业选修课
这一系列课程要适应环境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个体兴趣、社会需求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设置,要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主要设置税务筹划、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公司战略规划、集团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理论专题、审计学、项目管理、项目评估、金融机构和衍生市场、财务风险管理、财务软件、运筹学、财务管理专业英语等。
在这些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专业理论课程中最主干的课程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两条线设置。课程设置相互联系又不重复,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培养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的较宽泛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体现财务管理从一般内容到拓展内容的运行规律。
2.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大最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和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财务管理情境学习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实践教学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本着学生本科学习四年期间,财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线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经济法律事务模拟,证券期货投资模拟,项目投资融资模拟,公司治理与控制模拟,收购兼并及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模拟,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模拟,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模拟,税务筹划模拟,个人理财规划模拟等,还应包括企业会计核算模拟,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模拟等相关试验课程。
笔者结合增城学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珠三角当前的财务管理需要,在走访了大量企业并与实践中的财务专家座谈后,认为,可以把以上课程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实验。针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在相关课程中即可完成。如资金需求量预测、资本结构决策、投资项目NPV指标分析、存货经济批量决策、信用政策的选择和确定、全面预算编制、财务分析等。
第二,综合实验室模拟实验。将财务管理与金融学和会计学知识融合,如证券模拟实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企业融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预警系统模拟实验等。
第三,综合应用实验。在综合应用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财务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二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是实训基地实验。
在综合应用实验中我们强调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应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这种创业模拟大赛中将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中,这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手段,尤其是大赛的评判往往是企业实际的高层管理人员。这对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和团队之间的竞争精神是很有利的。
实训基地实验也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真正了解企业重大的筹资、投资决策的案例,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目前,我们主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社会资源来做这方面的努力,但要落到实处,还是很困难的,因为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对外报告的企业商业秘密,要进行实习,还是只能依赖模拟系统的开发,这样既方便教学管理也不停留于表面形式。
参考文献:
[1]于天野.略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09(1):28―29.
省政法委召开“全省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鞍山中院及时召开党组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全市法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下发到基层法院和各部门。在本次动员大会上,鞍山中院强调: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取得成效。
一、明确目标。本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4月底开始,至年底结束。这次活动要达到六个目标:做到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以上目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干警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提高司法理念、增强道德观念,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具体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确保入脑入心;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主,确保取得实效;坚持以促进工作为主,做到相互转化;坚持以建章立制为主,提高司法水平。版权所有
二、扎实工作。在严格执行方案所规定的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的同时,整个教育期间,要扎扎实实地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学习环节,认真清理不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思想观念。学习教育阶段从5月初至9月底,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的重要基础,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从5月份开始每月完成一个学习专题。通过学习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根本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切实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来。
(二)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经过这几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我们在解决法院队伍和审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院广大干警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方面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对照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距,仍然有一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因此,各部门要组织干警深入查摆自身和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拓宽查找问题的渠道,勇于暴露不足和问题,做到全面深刻。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查摆问题,从司法思想、司法观念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审判作风上找差距,从司法能力、办案质量上找差距,做到既提高思想觉悟,又解决实际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什么问题查摆什么问题,有多少查摆多少。
(三)深入扎实地搞好整改,在解决突出问题上见成效。
对查摆出来的工作上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规范、加以解决。整改目标要切合实际;整改任务要分解落实到位;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努力做到标本兼治。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司法工作制度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审判活动中。
三、取得实效。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要强化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开展教育活动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全体党组成员都将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做到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给干警作出表率。各部门领导干部也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争做教育活动的模范。
三是加强督查,分类指导。要加强对各部门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以全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合理建议,监督帮助解决。要重点指导督查各部门的具体办法是否可行、措施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保证整改活动顺利进行,坚决防止一般化、表面化和走过场。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态创建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生态区验收准备工作,对创建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对需要整改的指标,已通知各相关部门提供补充支撑资料,并重新向省厅报告申请验收,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二是启动生态细胞创建,对照市局下达的生态细胞创建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定期到各乡镇做好创建指导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生态细胞创建任务。三是环境友好型学校与绿色社区创建工作。1.与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学校按照通知内容按时完成申报以及创建资料准备,确保按时完成创建。2.市级绿色社区已将申报资料发放社区,要求社区对照指标要求完成资料收集。
(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上半年9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完成了优化设计,协助办理了9个乡镇的科研和设计的调整批复,并制定了《关于九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规模投资调整方案》和特许经营协议,目前正在协助做好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招投标和进场准备工作。
(三)畜禽养殖限期治理工作。市、区级限期治理养殖场已上报整改方案,目前正在进行土建施工。
(四)中央农村连片治理工作。一是完成了乡农村连片治理成效评估。二是大观镇连片村实施项目已基本完成,本月进行验收。三是江南镇连片治理项目已将实施方案报送市局进行专家评审。
(五)生态小区创建农家乐整治工作。已与创建的乡镇具体经办人联系,确保生态小区创建与农家乐整治顺利通过验收。
(六)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一是上报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编制资金请示。二是针对一季度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不合格的乡镇到实地进行排查,查找超标原因和污染源,并制定了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的七个乡镇污染治理方案,确保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稳定达标,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七)其他工作。一是完成上报市级自然生态资金项目4个。二是罗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已报省上进行专家评审。三是办理并回复了2个区人大议案。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犬只专项治理目标
坚持狂犬病防制“管、免、灭”综合防治的原则,对本镇区域内无证养犬;未经免疫犬;流浪犬、无主犬;未拴养犬实行严格犬只管理制度,纠正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及时捕杀;有效预防控制狂犬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
二、犬只专项治理范围
全镇15个行政村、社区养犬户的犬和公共场所的无主犬均在此次清理整顿范围中。
三、犬只专项治理时间
2013年7月10至9月30日。其中7月10日到7月31日为第一阶段,集中开展犬只管理与免疫宣传活动;8月1日到31日为第二阶段,主要为养犬户办理相关登记审批发证工作;9月1日到9月31日为第三阶段,对逾期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养犬户进行处罚,对无主犬、未拴养的犬进行捕杀。
四、犬只专项治理措施
镇政府成立合面镇犬只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以下简称镇领导组),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见附件)的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宣传报道组、免疫接种组、犬伤处置组、强制捕杀组,各村(社区)要认真落实本辖区内犬只整治工作。
五、职责分工
(一)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做好本村养犬户的犬只登记、审批、组织免疫、捕杀治理等工作;工作开展期间,各村犬只审批、免疫、捕杀治理等花名册交畜牧兽医站备案;沙合社区登记造册后报合面派出所审批、登记、发证,由合面派出所将审批、登记、发证册交畜牧兽医站备案以便实施免疫工作。镇政府负责协调、督促各村(社区)、开展狂犬病防制专项治理工作,做好犬只统计和管理,组织捕杀狂犬、恶犬、流浪犬,以及辖区狂犬病宣传教育工作。
(二)派出所:严格执行犬只审批登记管理制度以及对违法规定者的处罚和配合各村(社区)捕进行犬只捕杀。
(三)畜牧兽医站:负责统计各村﹙社区﹚养犬审批、捕杀数后,认真制定疫苗购置计划,组建村级动物防疫员,在秋季动物疫病统防的同时,一并开展拉网式犬只强制免疫、检疫、测毒工作,同时做好《犬只免疫牌》发放和登记,各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要密切配合开展犬类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
(四)卫生院:加大狂犬病防制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规范犬伤伤口处理,人用狂犬疫苗接种和狂犬病人的诊疗救治工作。
(五)文化站:充分利用村通广播、通告、标语、横幅等形式,加强对狂犬病防制有关法律、法规等防制知识的宣传,正面宣传报道专项治理行动,让群众认识狂犬病的危害,接受和理解治理行动。
(六)镇财政所:对专项治理行动提供经费保障。
(七)总结治理阶段:10月1日至10月10日为总结集中整治阶段,针对集中治理行动中暴露出的犬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加强督导,督促整改,巩固集中治理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督促落实。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督促落实、确保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登记、审批率、发证率100%,免疫率、《免疫牌》发放100%,对无主犬、无证犬、未免疫的犬、未拴养的犬捕杀率100%,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犬伤的正确处理率10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和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抓安全、保平安、促发展”工作理念,以建立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切实落实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监管单位“二个主体责任”,扎实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宣传教育“二项行动”,继续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队伍“二项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渔业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推动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创新、超越、实干、争一流”的要求,全面做好渔业安全工作,渔业安全生产和监管责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显著,渔业事故明显下降,确保全街道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稳步推动全街道渔业生产安全发展
年,紧紧围绕上级渔业部门的中心工作和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实现,重点抓好以下渔业安全工作:
1、切实落实渔业安全“两个主体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安全法律法规和区政府《关于落实街道办事处及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暂行规定》,结合我街道渔业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实际,切实落实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监管单位“两个主体责任”。
一是落实渔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担负起保障生产安全、保障船员生命安全的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
二是分解落实街道、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督促街道和社区切实担负起安全监管职责,工作中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有效监管渔业生产安全;
三是建立“街道-社区-渔船”三级渔业安全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责任,逐级实施目标责任考核,严格考核奖惩、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渔业安全工作机制,确保控制指标不超标,确保工作指标顺利完成。
2、扎实组织开展渔业安全“二项行动”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各单位安全工作职责,扎实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宣传教育“二项行动”。
一是扎实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各渔业社区、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在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实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一要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订监督检查工作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组织开展好专项安全监督检查活动;二要确定重点检查治理内容和检查时段,落实好整改措施,有效排除安全隐患;三要建立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渔船“黑名单”制度,采取相应措施督促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各社区、各相关单位要按照上级安全工作部署,结合辖区渔业安全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扎实组织开展好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一要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每周一讲”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营造全社会都关心、重视渔业安全的良好氛围;二要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确保新渔工切实掌握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切实提高船东、船长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切实提高“街道-社区”两级渔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要充分发挥“平安渔业建设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平安渔业全面建设。
3、进一步加大渔业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力度
一是要抓好网格化预警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分级预警制度,重点对落实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危险因素或工作动态实施预警,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网格化动态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安全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查找和弥补不足,切实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一、20*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一)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加强粮食品种调优和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省定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今年晚稻单产达到545公斤,预计实现粮食总产23.5万吨,分别比去年增4.6%和4.0%。继续做大做强芦笋、蘑菇、观赏鱼、南美白对虾、出口加工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食用菌、芦笋产业分别达到1500万平方尺和1500亩,比去年增9.3%和40.4%。农业组织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累计产业化基地面积达到1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8个。今年新申报无公害一体化基地12个,无公害农产品17只,绿色食品2只。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6家,新认定龙头企业5家,其中亿达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93亿元。加强农村规范化合作社建设,到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省级规范化合作社5家,涉及种养业、营销服务业等领域。接轨上海工作深入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力度加大,全市供沪农产品营销总量7.5万吨,营销产值2.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和12%。农业加工企业稳步发展,培育冷藏保鲜农产品和供沪配餐企业19家,冷藏保鲜能力32000吨。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发展,“农家乐”旅游人数和营业额比去年有较大增长,金龙门生态园区于11月对外营业。
(二)“两个集聚”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工作进一步加快。今年新增土地流转预计7000亩;创新土地流转形式,累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2家,现代农业园区以股份化的形式流转土地2600亩,引进农业项目10个;股份化流转机制全国有影响,累计接待广东、江苏、重庆等地考察学习10余批次。农村新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农民居住向四个层面集聚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已有109个行政村启动建设了151个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户有3356户,自然翻建置换户达1301户,一批以农民自然翻建为主的农村新社区不断形成规模。*镇城镇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吴泾小区已有21户农户开始建房;当湖街道以承包地与宅基地分开、拆迁与征地分开,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开始启动。
(三)农村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四级*动机制。目前,全市首席农技推广专家9人、农技指导员43人、责任农技员责任农技员(包括农机、林技、渔技、水利等)117人,责任畜牧兽医员56人。责任农技员和责任畜牧兽医员共*系基地82个、*系科技示范户527户。市农技指导员*系科技示范户243户,市首席农技推广专家*系科技示范户60户,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农村农资和商品流通配送体系和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累计挂牌成立6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粮油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多形式“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市共组建粮食合作社12家,入社社员1*3户,面积21000亩,辐射带动11.9万亩。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信息化示范镇村建设,农民信箱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28*0个。农业投入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综合执法能力不断提高,严把奥运期间初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关,开展生鲜奶质量安全监管行动等,农业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五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91个,行政村覆盖面达到81%,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6.84%。大力实施低标准、广覆盖的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达2992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5%,处于*市领先。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共调查低收入农户31*户,人数6299人,开始制定措施、分类帮扶。全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培训农村劳动力19242人,职业高中扩招一个农技中专班。
关键词:内蒙古 城市治理 治理模式
21世纪,世界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城市发展。完善城市治理是建设宜居城市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内蒙古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管理病”层出不穷,城市治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最不满意的领域,城市治理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推进和突破的严峻问题。
一、克服重建轻管,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内蒙古“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指导思想并没有落到实处,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治理因利益松手,规划向开发让路,环境为建设放行的问题。城市治理工作繁琐复杂,财政投入大,见效缓慢。不到情况恶化、上级检查、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之时,只能是讲起来重要,比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而城市建设有着效果明显、凸显政绩的特点。博弈之下,地方政府总是把主要精力、人力、财力投入到建设上,这是我国压力型的行政体制在城市发展与治理中的突出体现。由于重“地上建设”,轻“地下治理”,我区很多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维护严重滞后,存在老化、落后、管理不到位问题,例如,地下排水管道由于口径小、后期维护不到位,大雨过后道路臭水积溢,遭遇“内涝”,有的地区管线用不了几年就得重新铺设,各种管线频繁地重复开挖,出现了让百姓叫苦不迭的“马路拉链”现象,给人民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实地下管线在国外早已不成为问题了,巴黎、东京、伦敦、罗马、墨西哥、澳大利亚地下水道世界闻名。还有一些城市注重表面繁荣,新区、主街道市容环境的治理并不差,但小街背巷、老区、城中村、建设工地、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就相去甚远了。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出现的“城中村”,形成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成为城市治理中对流动摊贩整治、食品安全监管、公共治安管理的难点地区,形成了城市中的“高风险”地区。
究其根源,重建设、轻治理是我区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厘清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其作为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的职能,突出城市治理中的公共服务导向。改革现有的考核机制,把“民生福祉”作为城市治理的最重要内容。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花园城市”,与其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密不可分。建设重要,治理更重要。一个城市建设再多的道路,如果没有交通管治、交通规则,交通拥堵就不可避免。只有治理改善了,建设才能效益最大化;应把纳税人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普惠性和实用性的民生项目上,少一些观赏性和标志性的建筑,多一些问题意识和民生考量。只有切实把城市治理摆到顶层设计的高度来审视、谋划和推动,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和治理并举,重在治理。
二、突破城管瓶颈,疏堵结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城市治理中有许多屡禁不止的现象,如占道经营、乱倒垃圾、车辆乱停、乱贴广告、违章建筑等问题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彻底根治,严重损害了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瓶颈。目前,城管行政执法局主要将大量的精力花在突击检查、集中整治和事后查处上,有“突击式”“运动式”的特点,行使“未端治理”的职能,许多治理主体采取“游击战术”,再加上具体执法中,大案要案很少,难以向公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管理威慑力不足,使城市治理工作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低水平循环治理怪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事倍功半。部分城市在治理中疏堵失衡,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治理局面。为了争创“绿色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忽视困难群体的利益,片面追求城市容貌的整齐划一,盲目取缔所有占道经营,为了创建“无摊城市”,对摊贩采取强驱硬赶、没收经营工具、缴纳高额罚款等强制手段。这种只堵不疏的强硬做法,虽然也能收到一些成效,但却产生了新的问题,同时这种强硬执法方式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甚至严重时引发暴力抗法,如今暴力执法与抗法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备受大众和舆论的关注,人们往往站在弱势群体方,势必增加城管工作的开展难度。
要想在治理中突破瓶颈,走出困境,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需要追根溯源,从源头着手,转变治理理念,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行政”向“服务”理念的转变,把监督、治理、服务融合在一起,才能建立起长效的治理机制。实行疏堵结合的政策,管中疏、疏中管,一方面要兼顾困难群众的就业谋生需求和方便市民生活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缓解执法者与执法相对人的对立局面。一是要民生先行。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农贸市场、便民超市、公益广告栏、垃圾转运站、停车场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且长远来看也可以降低治理的成本、提升治理的质量。如在小区里设置公共广告栏来疏导小广告,可以减少清除小广告的工作量。出台配套招商政策加快相关市场建设,免费或低租提供给弱势群众,引导马路市场进厅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切实兼顾好“肚子”与“面子”的关系。二是要科W合理规划。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坚持主体工程与市政配套工程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使用。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要配套建设城区各类便民服务场所,建设完善各类集贸市场,努力从源头上合理规划,统筹建设。特别是市政道路的修缮改造,要同步进行各类管线的改造,能入综合管廊的要入综合管廊,避免反复建设,同时使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一样完备。三是要实现无缝治理。治理必须由市容治理向综合治理延伸,由重点时段治理向全天候治理延伸,由市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延伸。将各种科技成果进行整合,高度集成应用于城市综合治理中。四是要逐渐转向柔性治理。传统城市管理是以行政命令、制度约束为主导的管理。柔性治理依靠思想文化的灌输,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良好风气的熏陶来达到治理的目的,维护治理主体的权益、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体现人文关怀,充分保障人权,是一种能实现高效率与高士气良性循环的治理。总之,从结果导向的问题式管理变为原因导向的预防式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建立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内蒙古城市治理还未摆脱传统行政主导型管理的模式和框框,城市政府主要采取强制性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维护城市运行,充当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决定一切,包揽一切,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许多负担,导致效率低下,治理成本高,监管权力失控。由于城市治理主体单一,企业及相关组织参与城市经营的途径及其作用有限,公众参与治理制度缺乏。城市治理中凸显的矛盾和难题越来越多,一些看似简单的城市治理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事实已经说明,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首先需要把自己解放出来,大力推进管理模式改革,培育城市治理网络中的多元主体,构建政府机构、市场部门、社会组织共同治理、相互协调、高效规范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从而减轻政府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益、效率。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发挥政府、市场、社会这三个主体本身的独特优势:政府的权威公信、财政支撑优势,市场的运营高效、多元竞争优势,社会的个体诉求、公众监督优势。首先,不论在什么时候,政府始终是公共治理的第一发起者和终极责任人,始终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主要发包方和首席监管人。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减少或削弱,而是为了政府更有效、更低耗、更有序、更规范地承担作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责任,更可持续地保障全社会的人本化服务。其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社会配套实施以及全民参与监督的治理模式。逐步开放城市治理的运营市场、作业市场、保障市场、监督市场。积极把市政建设等市场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外包公司负责实施。同时,政府购买服务也要区分对待,比如要为提供纯公益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提供货币化的补偿。再次,加强城市治理的公众参与建设,兼顾各方利益。完善电子政务公开制度,增强城管工作的透明度,市民可以通过相关信息系统随时查阅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能发表自己的呼声,提出意见建议。健全完善公众参与渠道,拓宽群众参与城管的领域,建立市民听证、市民评议等制度。营造全社会自我监督、自我治理的意识,形成城市治理的广泛群众基础。不过这种模式也要防止政府管控越位和规范缺位,防止市场价格失控和质量失范,防止社会诉求过度和监督过失。
四、整合城市治理力量,强化街道、社区的治理职能
由于城市治理工作量大面广,情况错综复杂,具体治理事项由多个部门承担,问题就出在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职责界定不清,在实际中多头重复管理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长期存在,导致治理成本高却效率低下,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大量的城市问题不断积累,为城市危机事件埋下隐患,被人们称为“城市治理病”。此外,各有关职能部门间归口不一,壁垒森严,协调起来难度很大,配合力差,难以形成合力,增加了城市治理工作开展的难度,严重影响治理效率。尤其是应对突发性重大事件的联动应急反应能力差,因此,实践中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局面,形成指挥统一、互联互通、综合调配、行动迅速的危机治理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治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城市治理体制的承载和支撑。我区城市治理体制重构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区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治理、重心下移、上级监督”的城市治理w制,城市治理网络虽然延伸到了基层,但实际运作中治理重心下移的制度却难以得到落实,尤其是街道和社区在城市治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城市治理依然被动滞后,缺乏前瞻、超前的主动治理。城市治理职责的下沉已成为国内城市治理创新和改革的大势所趋,基层公共治理机构将走向城市治理的前沿并成为重要主体之一。推进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化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赋予街道相应的治理权、治理经费和治理设备,做到责权利相一致,区(县)治理部门可以下放相应的治理人员,对其工作进行协助、指导和监督。社区是最基层、最靠近百姓生活的平台,是城市治理的基础,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事关城市治理全局。美国的社区治理做得十分出色,昆明市江北社区云大教工小区治理模式也是一个成功的治理案例。对比之下,我区城市的社区建设显得十分不完善,社区治理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应确立社区在城市治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并对其适当的授权,做到权责一致,费随事转。可以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负责本辖区内日常治理的巡视、检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城管执法机关上报,彻底改变“能管的看不见,看见的不能管”的弊端。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管理能力,城市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培育社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突破治理力量不足的瓶颈。从而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区(县)政府全面负责,街道办事处具体落实、社区居委会自治的城镇综合治理机制。避免政出多头、互相推诿、高耗低效的城镇治理体制弊端。
一、目标任务
按照《区2012年城市管理工作意见》下达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强队伍管理工作,明确分工职责,带动各社区城管服务站工作;二是要继续加强违法建设的巡查、监督及整治工作;三是抓好农贸市场的长效管理工作;四是加强工地管理工作,确保各工地各阶段监管到位;五是深化市容创建,确保各类城管创优在市、区两级的明查、暗查中名列前茅;六是强化投诉处理工作,重点以区域范围内热点、难点地段或地区进行综合整治。
二、重点工作
1、针对街道城管队员偏少,职能发挥未到位及社区城管站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长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我街道一方面将加强城管中队队伍建设,健全城管中队学习和业务例会制度,完善城管队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按《实施意见》完成各社区城管工作站达标工作,并建立起一体管理,二级联动的考核机制,通过两方面的工作,使我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违法建设整治。要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发挥社区作用,街道两级加大违法建设巡查力度,对在建的私房违建立即查处,确保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对集体违建分类处置,确保查处到位,整治到位实现“零增长”目标。
3、市场长效管理。配备力量对太康市场、小桃园市场、荣巷市场、勤新市场、徐巷市场、溪河市场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市场的长效管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占道经营、店外设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按照“齐门、齐线”一条线管理,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确保市场周边道路整洁、管理规范。
4、建设工地专项整治。强化工地管理、签订责任状,要求各工地做到封闭施工、围场作业、出入口配置车辆冲洗设备、场地硬化、运输车辆“密闭式”运输的,杜绝带泥上路及运输车辆抛撒滴漏现象。
5、道路面貌专项整治。结合“太湖杯”、“两整两创”、管理等要求,按照“三无”整治要求,对主要区域主次道路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对道路两侧擅自堆放、搭建、占道经营、乱牵挂、乱涂写、乱张贴等多发性违法违章行为开展综合整治,中队将以主干道为标准,深入到次干道,确保“太湖杯”、“两整两创”管理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效。
6、荣巷街道投诉多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场、郑巷自然村、龙山路、丹桂路、大丁中街等。明年我中队拟加强与社区城管工作站的联动,各自承担任务,加强长效管理。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街道两级要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2、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按照责任落实到人,加大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