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市场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学科依据。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引发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高校就业市场营梢呈现出营销方式网络化、营销现场社会化、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营销产品自主化、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的新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特征愈发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突破,“高校为产业,毕业生为产品”的市场化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被纳人市场化的视野之中来审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业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在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营销方式网络化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方式网络化的表现在于:
1.网络营销的基础平台已经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我国的网站数量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新的网站每天都在诞生,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也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站,众多的网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平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若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营销必然成为拓展就业工作的新的着力点。
2.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网络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高校与用人单位均可利用网站、搜索引擎、供需信息平台、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等渠道了解到所需信息。同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双向性更有利于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成本较之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要低得多,而通信的速度则远远高于传统方式,因此必然为更多的高校及用人单位所采纳,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3.网络创建了零级营销渠道。由于供需双方地处不同地域,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往往需要用人单位的人员千里迢迢奔赴高校选聘所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洽谈的成功要以用人单位时间、精力、财力的高投人为代价,所以对于与高校地理距离较远的用人单位来说,采取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的高校很难对其产生吸引力;而对于高校来说,举办就业洽谈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拥有相当规模的洽谈场所,也需投人较高的成本。现代化的网络语音视频工具可以使互联网用户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网络上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供需双方人员免于千里奔波之苦,而且能以最少的财力、时间、空间投人实现就业洽谈。网络营销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4Ps营销组合带来新的变化,它的关键作用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快捷的、最短的营销渠道,同时增加了营销渠道的密度和广度,创建了一个无形市场,实现了产业和用户、产品和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
二、营销现场杜会化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经历了“统包统分”、“择优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四个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各个阶段所担负的使命不同。过去的各个阶段,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高校是学生就业的筹划者和领导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宰,走向市场,卷人社会化竞争的洪流。市场经济初期构建的中央一地方一高校之间的指导系统、用人单位一高校一大学生之间的择业系统、用人单位一政府一高校之间的协作系统,三大系统在实际运作之中,社会化特征逐渐加强,特别是营销市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更加突出。由于最初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使高校承办的招聘市场如火如茶,而发展至今,高校终因“小学校”办“大市场”、“小马拉大车”而不堪重负,疲态尽显;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人才市场方兴未艾,趋于成熟。各地方人才服务与交流工作部门的人事、市场服务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整合后,社会化的人才市场渠道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断定,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市场必将取代高校所设的毕业生类型单一、专业有限、规模有限的小型单一市场,大学毕业生也将投身于大市场之中,依靠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与更多同类学生进行竞争。高校毕业生市场营销的工作重心将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发挥重要作用的校园营销现场将逐渐被社会化的人才市场取代,甚至最终基本由社会市场来完成。
三、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
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的主体是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重心不断地转移。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就业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初期,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被动地在校内对用人单位代表的接待服务,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市场自由化时期,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市场与疏通就业渠道,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其主要职能是沟通;当今成熟市场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完全买方市场,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信息服务和参与行业间竞争,指导学生参与市场竞争,其主要职能是指导;今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畅通,供求信息收发便捷,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分析市场变化,研究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高校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其主要职能为研究与指导。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主体的工作重心正在由过去的只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正在沿着管理一服务一指导一研究的工作职能轨迹发展,工作空间实现“由外向内”的重心回归。随着就业管理的简化,就业服务的丰富,就业指导的丰富,就业研究的提升,工作人员逐渐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舞台上的主角淡出,在校内集中精力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学校制定营销策略,加强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职能的转变决定了工作人员类型的转变,新时期高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型、指导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逐步取代管理型、事务型、公关型为骨干的营销队伍。
四、营销产品自主化
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作为“产品”与其他物化的产品相比有着自身“人”的特性—能动性闭,所以,与其他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被动性截然不同,大学生产品在校期间不仅能主动接受高校的“生产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能够自我营销。在生产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可塑性、能动性和自我选择性使其能够按照市场需求被加工成优质的、多样化的产品。在竞争中,大学生品能够自我推销,主动寻找用人单位,使就业市场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生产品还具有较大的附加价值,高校运用得当,可以帮助自身打造市场品牌,拉动市场需求,拓宽就业通道,丰富营销手段。在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自我营销”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特殊产品质量达标的积极性、市场的选择性和占领市场的主动性,既是高校就业市场营销的需要,又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言,可以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建立同质优势,而就毕业生个体而言,能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显示其异质优势。
因此,毕业生产品营销的自主性越来越大,自我营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产品的这一特点,适时开展大学生的自我营销,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富有特色的一种营销方式。
五、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
对于人才定制培养的最简单的理解应为,高校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根据自身实际资源情况,为用人单位一对一地培养人才的方式。定制培养是在以往大规模趋同型毕业生产品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细分市场,将每一个用人单位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要求,单独培养,造就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毕业生产品。它属于互动营销中的定制营销范畴。
1.1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课程对于技工院校的经贸管理类专业而言是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学校应该以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凭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快速应用和实践作为基本教学思路,但是在目前各类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方法和手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
1.2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选用的市场营销教材都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①理论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知识+案例的模式,缺少实践指导;
②所选案例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营销案例,且多数为技巧和经验介绍,而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中小企业工作者居多,所以从实际上来说这些案例的指导意义不大。
1.2.2教学方式过于呆板,缺少创新从目前国内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偏低,这也无形中成为专业老师的教学难题。同时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体系还不够健全,无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环境。以上两个原因就造就了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没有创新性。
1.2.3课堂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是以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或填鸭式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又只将知识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下了。像这种课堂教授模式完全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课程考试结束以后,学生基本已将知识遗忘。这种纸上谈兵的教育,不仅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检验同时实际的营销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1.2.4学生学习方式被动目前学校的多数老师采用单一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也没区别对待,这种一视同仁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得课堂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1.2.5对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方式有误现在绝大一部分技工学校都是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试卷又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市场营销学来说,通过考试是很难考核出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新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市场营销课程要想有所创新和改变,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以高素质的队伍带动学科的科学发展。其具体方法如下:
①强化师资力量,要打造一支善于一体化教学和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从源头上进行改革,不管哪门课程的教授都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努力。积极探索新的授课形式,改革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②新鲜血液的注入,要组建一批年轻骨干,勇敢尝试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开拓思维、发现解决好一体化模式中的问题,开创出一条新的教学路子。通过试点进行推广。
③要巧妙的将讨论法、演讲法、市场调研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多重教学方式并进,形成一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别要提到的是,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景案例和电子科技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从教学方法上入手,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学生需求。教师队伍要积极探讨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形式和手段,并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方法、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应怎样分别对待,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科学完善课程体系,健全教材、试题库和案例库。要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集思广益,修订和完善市场营销教学大纲,编写更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经典案例,加强市场营销学的课程建设,形成一个规范有效的教学体系。
(4)要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就业情况,从而更好的把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远大志向,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了解,掌握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适应能力,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动态,从而更好的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最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市场营销人才。
3结束语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理论 家校共育文化 教育
文化,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合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合、渗透,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S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班级管理中,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因为探索带给人的是开放的心态、学习的需要、超越的意向和成长的渴望。学习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愿景,而班级管理的共同愿景就是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这种共同的愿景能够创造出众人一心的良好势态,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能量。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倡导创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努力营造家长学习分享的氛围。笔者为家长推荐了维尼老师的《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一书,并倡导家长在班级QQ群里分享读书心得。下面是节选的三位家长的读书感悟。
家长一:“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在一点点缩小,虽然还有差距,但我知道有差距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不能完全读懂他们的世界,但至少她肯为我敞开心扉,给了我了解她的机会,总比关上心门好得多。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虽然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还有很多困难,但人生不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吗?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也会收获更多。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和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二:“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我不焦虑他就不焦虑,我不倔强他就不倔强;同理,我阳光,他也就会阳光。我改变了,孩子也在慢慢改变,这个过程可能没那么迅速,但只要方向对了,什么事情都别慌,慢慢来,一定会有办法的。”
家长三:“目前我们两人相处时,孩子还不愿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根据维尼老师的指导,慢慢地融化他,让他能够把心里话说给我听。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以引导他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健康有序。给他足够的信任、陪伴、支持,我相信,孩子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教育不必只争朝夕,可以慢慢来。花朵花苞,哪一朵不好?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
关键词:音乐产业;侵权;新媒介;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04-02
在我国文化产业中,艺术市场已逐渐成为带动中国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国精神经济学与艺术经济史学的创始人李向民教授将艺术产业分为三类:一是艺术生产部门;二是艺术传播部门;三是艺术经营部门。流行音乐不仅具备完善的生产部门、传播部门、经营部门,也因为其自身的特色成为艺术产业中的代表性产业。从传播技术和手段上来看,流行音乐与最新的、最时尚的科技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网络技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产业价值;从受众群体上来看,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思想较为开放,年龄结构较轻,生活富裕。正是由于流行音乐具有以上特性,才使它得以兼备艺术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蕴含着巨大市场价值。现阶段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完整科学的定义尚无,暂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下的定义为参考:文化产业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归纳,中国流行音乐产业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影视业、音像业、广告业、咨询业、网络业、出版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等。
一、我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形成历程离不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可以将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体系的兴起阶段(1979―1989)。(2)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990―2000)。(3)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体系的整合期(2001年至今)。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的流行音乐产业开始逐步融入世界市场。同时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音乐把唱片传统行业改造成了IT行业,从此,中国流行音乐多了无数种赢利的可能性。从宏观上来看,当前国内流行音乐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这对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和质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市场已基本形成,其将带来的商业利润是非常巨大的。这些综合的客观因素催化着我国音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
然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缺点也显现在音乐产业上,版权问题是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市场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盗版问题,据经济观察网记者焦建称:全世界95%以上的数字音乐都是通过盗版获得的。另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发达,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中直接干预的成分较多,国家对于出版的限制,从某种程度上都阻碍了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流行音乐的内容上来说,创意性不够,重复、抄袭等现象使得音乐产品缺少新意等因素都是阻碍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因素。
二、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市场规范及权益保护
国内各业内人士都指出了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三大诟病”――偷盗、欺骗、免费。面对这些盗版侵权行为而来的是整个音乐产业的业绩的下降 ,并造成音乐文化的倒退,因此解决版权问题是发展的基础,完善对音乐产业的立法,加强对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支持正版文化产业观念的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完善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市场秩序。由于我国的音乐产业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产业架构,因此,打造健康有序的中国流行音乐产业链,打造音乐版权、音乐营销、艺人经纪、宽带业务与无线业务在内的完整的中国流行音乐产业链,开创全新流行音乐产业营销模式成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之关键。同时,加强和改进对流行音乐产业创意、经营人才的管理和教育,相关部门制定与音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各高校也应该适当探索在高校建立完善的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教育培训机制,促进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整体素质和质量的提高。
三、新媒介时代对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影响
中国流行音乐是和时尚新进的高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媒体对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物质载体,中国流行音乐同时也促进着新媒介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这里说之的新媒体是:以计算机、手机、MP3等电子科技为工具,以现代数字通信为手段,以网络交换为传播形态,以此构成对信息内容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应答传输和显示全过程,并应用于大众传播业和大众的直接消费中的传播手段。因为新媒介具有无时差、无国界、互动直播、快速传播文字图片、信息量大、多媒体直播及短信、彩信、博客、动漫、播客等灵活多变的传播手段。新媒介对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完全革新改变的作用。
不断创新、相互依靠是新媒介与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促进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实现新媒介的经济价值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成熟、稳定的中国流行音乐网络平台,比如新浪乐库的免费视听加广告盈利的商业模式。二是要建立通畅的无线营销平台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无线流行音乐销售、传播上的网络终端平台。三是要建立多样化的流行音乐消费渠道:目前国内除了手机彩铃业务、QQ空间音乐等业务外,其他方面明显发展不足,这同时也说明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市场开发的前景比较巨大。四是要有强大的内容资源:在各大唱片公司与传播媒介对接后,传播平台内容的丰富会逐渐得到保证,但是唱片公司也需要逐渐适应市场,生产出更多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内容,需要流行音乐制作出多元化的产品。
四、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商业模式
随着中国流行音乐产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与中国流行音乐音乐应该继续寻找新的结合契机,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商业模式。无线、在线音乐市场都应该进一步拓展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其他服务,如手机、游戏、博客、即时通讯等有效地融合,将音乐平台网站、社区网站、娱乐门户网站、唱片公司、电信运营商、手机生产商等有效整合,以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12]总之,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高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巨大利润空间也促进着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盈利模式的转变。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必然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使得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更为快速、健康地引导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文,项目编号:HB10UYS091。
参考文献:
[1]李向民,王晨等.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4.
[2]黄德俊.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及其发展途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0(9).
[3]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5:68.
[4]刘玉珠,柳士法.文化市场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13.
[5]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4,105.
[6]赵沛.中国音乐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现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8).
[7]焦建.数字音乐的好日子[EB/OL]. http: // . cn/today-media/editorials/200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