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刘备三顾茅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刘备三顾茅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这不,刘备从小道消息中得知:在卧龙冈上,住着一位名叫诸葛亮的才子,他聪明过人,想必有些才干。于是,刘备准备第二天一早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一同去请他帮忙治理公司。

第二天一早,刘备拿起手中的iPhone4S打给弟弟,让他们赶紧准备。由于刘备的法拉利FF被拉去洗车店了,关羽的宝马Z4爆胎了,只好坐张飞的奥迪TT去诸葛亮家。

来到卧龙冈,兄弟三人看见了一座豪华别墅,铁门上写着:诸葛家。想必这应该就是诸葛亮家了。张飞见没人来招呼,便大吼一声:“诸葛亮,你还不给我出来!!”一个门童匆匆地跑了出来,问道:“你们找谁?”张飞说:“反正没找你找你,还不快去把诸葛亮给我叫来。”刘备赶紧劝道:“三弟,别太鲁莽,把小朋友都吓着了。”门童不紧不慢地说:“我家主人一早就坐飞机去华盛顿旅游了,至少也得一个月才能回来。”三人只好先回去了。张飞低着头喃喃自语:“切,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天去。真扫兴!”

一个月后,刘、关、张三兄弟又来到了诸葛亮家。这次,刘备的法拉利洗好了,兄弟们乘着大哥的法拉利FF,一路上畅通无阻。大哥猛踩油门,一眨眼的功夫,法拉利提速到250千米/时,一会儿就到了。

来到诸葛亮家门口,又是那个门童跑了出来。关羽鞠了个躬,问道:“你家主人现在在家吗?”门童摇摇头说:“真对不起,我家主人,今天一早,就开着他的奔驰300去北京玩了,至少也得5天才能回来。”“唉。”三兄弟摇摇了头。又是一无所获。

5天后,三兄弟又来到了诸葛亮的豪宅前,门童兴冲冲地跑来迎接,气喘吁吁地说:“今天我家主人在家,你们快进来吧!”三人在客厅里等了几个小时,也没见诸葛亮的身影。张飞等不住了,站起来大怒:“这小诸葛是不是耍我们的?”“我家主人不是耍你们,而是他今天便秘了,现在应该还蹲在厕所里吧。”门童回答道。

终于,诸葛亮捂着肚子艰难地走了出来。刘备与他说了想请他帮忙的事,他考虑了一会儿,突然问道:“那你们准备出多少钱请我呢?”没想到诸葛亮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绝对不会亏待诸葛先生的。”“好!”诸葛亮一听有钱赚,爽快地答应了。说完便钻进了法拉利,张飞看着诸葛亮,自言自语道:“好你个‘猪哥亮’,等你帮我大哥处理完公事再收拾你,看你还敢不敢坑我家钱。”

第2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一、 借课题牵引出文本主线

1. 板书、齐读课题。理解:顾,拜访。

2. 谁三顾茅庐?请谁了?(板书:刘备 诸葛亮)

3.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说在这两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诚心诚意)

4. “天下奇才”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你知道这个雅号的来由吗?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设计意图:从题入手,直入正题,简洁明了。通过释题和开放式的复习谈话,了解故事起因,利于尽快进入课文重点内容】

二、 借环境清幽隐喻高人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1. 指名读。

2. 理解:“蜿蜒”什么意思?注意看它的偏旁,猜猜看。(弯弯曲曲,像蛇一样)

3. 引读:弯弯曲曲,高高低低,在人们的眼中就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卧龙就好比是那――诸葛亮,因此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

4. 这里不仅山色壮美,而且松林翠竹,潺潺的溪流也秀丽宜人。指导读好。

【设计意图:文本中第三自然段开头景物的描写历来是老师的困惑。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作者忽然宕开一笔写隆中景物,对于情节的连续性似乎不利,因此将之放在何处教学着实让人颇费思量。我将它放在情节还没有展开之前,这样既可以维持情节的连续性,让文本板块清晰,便于学生学习;也可借助卧龙冈、青松翠竹这些中国文化中具有高洁隐义的象征物以及这里清幽雅致的环境,为诸葛亮的出场浓墨渲染,以期达到“未语先有情”的设计意图】

三、 借多重比较表达诚意

1. 清山秀水,绿林翠竹,好一处风光!可是刘备无心欣赏。此时的刘备刚被曹操打败,急需贤才辅佐自己。谋士徐庶曾进言刘备: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刘备决心要请到他,可是前两次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在刘备第三次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又具体表现出了刘备的敬重和诚意呢?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用笔画一画,写一写。

2. 交流:你从哪儿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引导要点:

刘备与张飞的对话

(1) 指名读张飞的话。

理解“嚷”,张飞在读者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粗鲁、直爽,粗人)所以我们都称张飞是“猛张飞”。那么这个猛张飞“嚷”起来,会怎样呢?会是个什么感觉呢?指导读好。

(2) 指名读刘备的话。

斩钉截铁,看来真是生气了。可张飞与刘备的关系不一般啊,他们可是结拜兄弟啊!想当年,桃园三结义,那是怎样的兄弟情深啊,可此时的刘备为了诸葛亮――一个还没见面的外人,而生气地责备自己的兄弟,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确是――非常敬重的!

前往途中

出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如何能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自由讨论,借用清幽的环境,清脆的马蹄声,并结合“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来体会)

到达隆中

出示: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

(1) 感受两处“轻轻”,体会刘备小心翼翼里透出的那一番敬重。

(2) 从安排张飞、关羽在门口等待,体会刘备知人懂人,慎重周到,这周到的心思里也包含着刘备的那一份敬重与诚心诚意。

(3) 比较体会,突出“诚心诚意”。

① 而他自己则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上等候,恭恭敬敬地站是怎么站?谁来表演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立的样子?

② 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了多久啊?

时间:半晌(时间长,起码不少于一小时)一个时辰(两小时)

引读:一个小时过去了――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

两个小时过去了――刘备还是那么……

恭恭敬敬地站一会儿并不难,但要恭恭敬敬站好几个小时,刘备感觉能舒服吗?(不舒服)

③ 身份比较。

刘备是什么人?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应该是当朝皇帝的叔叔,人称“刘皇叔”,皇帝的叔叔啊!再说当时的刘备也是一方英雄了。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就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使君就是刘备。

诸葛亮是什么人?(一个村民,用古话说是草民,山野村夫,一介布衣)

一个是皇叔,一个是布衣百姓,这地位的悬殊也太大了。但是刘备恭恭敬敬地等候着。

④ 年龄比较。

刘备当时已经46岁了,而诸葛亮才是26岁的小伙子。

⑤ 体会:那么刘备能这样不顾身份、地位、面子以及年龄的悬殊,如此恭恭敬敬地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容易吗?――不容易!是啊,不容易啊!没有这份诚心诚意是万万做不到的。

(4) 快步――一个“快”字,你读出了刘备的什么心情?他想迫不及待地干什么?(激动,兴奋,想马上和他讨论国家大事)

这一行行、一句句,流露的都是刘备那一份诚心诚意,那一份敬重!

【设计意图:只有用对比方显出可贵。这一部分设计我处处利用原著情节进行多重比较,突出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桃园结义手足情与素昧平生的比较,悠然午睡与长时间恭敬等候的比较,身份的比较,年龄的比较,在不断的比较中结合词句,让学生深刻体会刘备的情真意切】

四、 借《三国演义》领悟雄才

1. 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到了诸葛亮,那么初次见面的诸葛亮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才华呢?他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邀请呢?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 你读了有何体会?诸葛亮值得刘备三请吗?(值得!)何以见得?

(1) 提出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策略。从书名《三国演义》我们就知道,这个策略的确高明。

理解:群雄纷争,群雄就是很多英雄。当时很多乱世英雄之间争斗不断,战火连绵。天下一片混乱!你还知道东汉末年哪些乱世英雄?(孙权、曹操、吕布、董卓、袁绍)

(出图)教师讲解当时背景:当时曹操在北方,拥兵百万,占据大片肥沃的平原地带,孙权据有江东,国险民附。鉴于这种形势,诸葛亮建议刘备先拿下荆州,再取益州,向西扩展,建立基业,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隆中对”。经诸葛亮这么一分析,群雄纷争的混乱形势立即明朗。刘备听了――学生接读:“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青天。”

茅塞顿开,你怎么理解的?(刘备一听立即明白了)

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这就叫“拨云见日”。

小结:寥寥数语,就让刘备茅塞顿开,看来诸葛亮的确是值得刘备三请的。

还从哪里看出刘备的三请是值得的呢?

(2) 如鱼得水。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如果说刘备好比那鱼儿,诸葛亮就是那――(水)刘备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好一个如鱼得水。

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的话,就知道,刘备得到诸葛亮后,打了好多漂亮的胜仗,谁知道?来说说看。

(博望坡大败夏侯淳、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火烧新野、三气周瑜、智算华容等)

诸葛亮不仅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仗,而且还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可见诸葛亮对刘备是多么重要啊!难怪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再读:“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设计意图:三顾茅庐,诸葛亮能否担此深情?学生如只凭借文本寥寥数语显然不足以深刻感受。因此本设计中我将诸葛亮出山辅助后所有大事件融汇贯通,不仅丰厚了文本,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让朗读有了情感依托】

五、 借先生文章怀念先主

1. 刘备三顾茅庐,以他尊重人才的诚心,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辅助下,刘备如鱼得水,成就了一番大业。21年后当诸葛亮回忆往事 ,仍十分感念刘备当年的深情厚谊,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出师表》就是证明。

(大屏幕出示《出师表》节选)

师:(深情朗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

(2) 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

(3) 简单解读这段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介草民而已。先帝,指的就是刘备,写此文时刘备已经死去,故称先帝。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嫌弃我出身低微,猥自枉屈,亲自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向我询问当时天下大事。因此我感激不尽,于是终身追随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学们,还有什么比诸葛亮本人多年来的一直感念于心,一生的追随,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刘备当年的这份诚意呢!

(4)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背一背节选部分。

【设计意图:千般诚心都是后人评说,在此,我引用了诸葛亮本人写的《出师表》片段,再现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激之情。我变换角度,从诸葛亮无可置疑的深情追述中,既可以让学生再次深切感受刘备当年的这份诚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

六、 借拓展练笔揭示意义

1. 同学们,假如到此时,张飞再次回忆起三顾茅庐时的情景,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生练笔,交流)

2. 小结:是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所以 “ 三顾茅庐 ” 这个成语到今天也就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代名词。

【设计意图:这个读写结合点选择的主要意图:一是想借此练笔让学生回顾文本内容,甚至结合原著,进行丰富的语言表达训练。二是想借张飞多年后的幡然醒悟,直言感慨,揭示出“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义】

七、 借邮票插图激发阅读

最后,请同学们看我们课题旁的这枚刘备三顾茅庐的邮票,其实,从1998年起,我国已经开始发行《三国演义》的邮票了。至今,已经发行了五组邮票,共20枚,3枚小型张。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找一找剩下的那些邮票,并去了解了解邮票中的三国故事。

第3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乐不思蜀 乌合之众 草船借箭 败走麦城 初出茅庐 单刀赴会 锦囊妙计 鼎足三分

羽扇纶巾 一臂之力 七步成诗 偃旗息鼓 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 探囊取物 桃园结义,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作奸犯科 ,

偃旗息鼓,出言不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

廊庙之器,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1:百步穿杨(黄忠)

2:百战百胜(曹操)

3:负薪救火(诸葛亮)

4:七擒七纵(孟获)

5:乐不思蜀(刘禅)

6:大获全胜(刘备)

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8:不计其数(曹操)

9:不识时务(鲁肃)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

第4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诸葛亮出山,《三国志》中仅用了一句话来描写:“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罗贯中依照这句话,写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由于太精彩了,被人们一再传唱。从这里,可以看出罗贯中的文字功夫非常深,描写场面也很出神入化。

罗贯中在这个故事中简直要把诸葛亮捧到天上去了:刘备一顾茅庐,只见隆中的山“清景异常”,景“观之不已”,农民会唱歌,童子不懂事,朋友知识渊博。这一切,让刘备大开眼界,也让我们觉得卧龙先生肯定也不一般。二顾茅庐,只见诸葛亮的朋友、弟弟和岳父都很厉害,刘备想见、想用孔明的心情就更加急切了。所以,第三次去时,离草庐半里,刘备便下马步行;到草堂门口,他就拱立阶下;诸葛亮在睡觉,刘备当然会等到底。借用易中天先生的一句话:“那心情,已不像一个礼贤下士的招聘者,倒像是上门求婚的痴情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尽管被罗贯中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仔细一琢磨,就能发现破绽。刘备去隆中,每次都能遇到一些特别牛的人,比如会唱歌的农民、满腹经纶的朋友,道貌岸然的丈人,都是诸葛亮特意安排好的,就是想让刘备知道,自己是个非同寻常的高人,让刘备打心眼里佩服他,“出大价钱把自己买断”(易中天语)。诸葛亮很聪明,三顾茅庐才能见到他,摆足了架子,做足了文章。

第5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第6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以题目为切入点,训练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2.自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3.透过人物形象,明白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1.自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重点)

2.透过人物形象,明白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悬念导入,激兴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为我们造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三国演义》,他以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宏伟的结构,为我们展现了时代条件下的各种纷争、矛盾,叙述了三国时期群英聚集,风云天下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的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抓住文眼,构情节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这个题目,你读出了什么?

2.速读课文,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再次解析题目,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什么人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

小结: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使其答应出山。

三、抓住关键,析人物

质疑:

刘备是如何做到让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的呢?(诚心)

文本探究

(一)刘备之“诚”

1、自读课文,思考: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其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的“诚心诚意”?

2、诸葛亮答应出山,只是因为刘备诚心吗?刘备的身上还有什么特质是让诸葛亮欣赏,愿意跟随的呢?

3、学生自主散读思考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个性特点,小组互相补充交流。

4、组内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师生互评。

明确:(1)拜访次数  

(2)充分信任

(3)下马步行

(4)等候醒来

(5)批评张飞

刘备:有雄心壮志、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有威望,有号召力,气度宽宏

小结:正是刘备集这些优秀的特质于一身,才能在诚心的拜访后求得大贤。

(二)诸葛亮之“贤”

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刘备是这样,诸葛亮也不例外。

探究文本,看看在那个群英荟萃的年代,诸葛亮能够脱颖而出,使得刘备三顾茅庐,他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明 确:雄才伟略、目光长远、胸怀大志、淡泊名利

四、总结归纳,谈收获

从两个人物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总结: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要想成功,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并时刻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五、课后练笔,促提升

请同学们以《理想与成功的距离》为题,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感受。

六、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诚       贤  

第7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鸿雁外语学校五年级

赵俊凯

诸位英雄好汉,看了这个题目后大家一定会非常奇怪吧。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称赞,这么说他是个小人呢?但这是有确凿证据的,不信请看——

诸葛亮不仁

在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曾经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畅谈。诸葛亮把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可大多数成分都为虚构,大概只是为了讨好刘备罢了。

《三国演义》三十八回讲到孔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此言差矣。当时局面,自董卓叛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袁绍,拥有百万之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有江东,已历三世,国富民强。曹操和孙权都是两股非常强大的势力,而刘备实力极其弱小,根本不可与之抗衡,所以依我看来天下应该是二分,最多二分半罢了。我想诸葛亮聪明绝顶,不会看不出来这一点。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诸葛亮的讨好之言,刘备居然相信了。后来的大小战役,每场都是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可天下最终还是归了曹魏。为了证明自己的不一般而令成千上万的人死亡,此为不仁。

诸葛亮不义

还是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大业。今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名君。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刘备跟他的亲人争夺地盘,达成目的,实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预言,此为不义也。

诸葛亮不忠

第8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那么,官居左将军、领豫州牧的刘备,仅凭徐庶等人的几句赞誉之词,就对一个年仅26岁,且毫无政治军事经验的书生,“凡三往”,低三下四,“枉驾顾之”,“咨以当世之事”,岂不使人觉得荒唐不可信?

刘备“三顾茅庐”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得从诸葛亮的身世说起。

诸葛亮(181~234),琅琊阳都人,生于东汉光和四年。这一年为闰年,有两个九月,第一个九月出现日蚀,诸葛亮出生在闰九月初一,遂取名“亮”,字“孔明”,“非常明亮”之意,见《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孔:甚;昭:明。父亲诸葛为泰山郡丞,母亲章氏在生下弟弟诸葛均不久,即死于产床上。诸葛又娶后室宋氏,但没再生育。前妻死后三年,诸葛亮十二岁时,诸葛逝于泰山郡丞任上。次年,诸葛亮和兄、姐、弟随叔父诸葛玄为避战祸逃到了荆州,投奔诸葛玄的老相识刘表。诸葛亮十六岁那年,刘表任命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在与刘繇争夺豫章时,诸葛玄负伤死去。诸葛亮后母宋氏带着诸葛瑾去了东吴,诸葛亮领着两个姐姐和弟弟诸葛均,回到荆州,刘表安置他们在南阳邓州的隆中住下来,边游学,边耕作。诸葛亮是一位“志存靖乱”,胸有大志的人,他躬耕南阳,绝非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在等待时机,实现其政治抱负。

当时荆州襄阳一带,是豪强大姓集中的地方,有影响的大族有庞、黄、蒯、蔡、马等,东汉中后期,地方几乎为豪强地方势力控制,所以没有他们的支持、认同,要想在当地站住脚是办不到的。诸葛亮是个聪明人,在一个专讲出身、门第和等级的社会,自己以一个没有门第后台的青年,客居他乡,人生地疏,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实现其政治理想。因此,诸葛亮在隆中着意结交荆州地主集团中有影响的人物,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广交朋友,建立关系网

诸葛亮在游学中,结交了不少名门望族的朋友,如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侄子庞统;宜城的马良、马谡等五兄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石韬;汝南孟建等青年才俊,得到了这些人的理解和认同。

二、利用姻亲,建立社会网

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家的蒯w,二姐嫁给了庞德公家的庞山民,自己由司马徽做媒,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黄承彦是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夫人蔡氏又是蔡瑁的姐姐,蒯越和蔡瑁是刘表最得力的重臣。

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一种政治手腕,可以“借婚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东汉末年,战乱纷争,许多政治势力都通过婚姻来建立关系。刘表娶蔡氏女为继室;曹操侄女嫁孙权弟孙匡;孙策从兄孙贲的女儿嫁曹操长子曹彰;夏侯渊娶曹操妹;夏侯渊之子夏侯懋娶曹操女清河公主;刘备娶孙权妹;诸葛亮继母家族的弘咨娶孙权的姐姐,诸葛瑾在江东为官,就是靠弘咨引荐的;陆逊娶孙策女;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刘禅成为大张后、小张后;孙权欲娶关羽女儿给自己十岁的儿子为媳,被关羽拒绝,孙权遂杀关羽。

三、求教庞德公

庞德公是荆襄豪族中的头面人物,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大名士,刘表曾几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庞德公很有知人之明,时常品评人物,其言论在当时地主士大夫中很有影响。同时,诸葛亮的姐姐又是庞德公的儿媳。诸葛亮对庞德公非常敬重,经常登门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独拜床下”“跪履益恭”。渐渐地,他对诸葛亮的才能、为人和抱负有了深入的了解,因而才有了“卧龙”的誉评。

诸葛亮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当他建立了多方面的关系后,便很快赢得了荆襄世族名士的重视,随之名声大噪。

第9篇:刘备三顾茅庐范文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如此冒昧的给你写信,希望你不要见怪哟!此番来信不是为了些大事,而是有些不解的小事需要请教您:一是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二是说说您对现在科学技术的了解。

首先,先谈一下您的优点。《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一直爱不释手,当我读完这本书时,觉得您只是一个跑龙套,其实说您是跑龙套,也不是贬您的意思。因为当我读到您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记破铁车兵······时的情景令我佩服。是啊!想当年在那战火连天,十分危急的时刻,您竟能稳定地出了一条条奇妙的计策,真是令我佩服不已呀!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是都有做错的时候,您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呀!说到这里。我就要问您几个问题了:您当时知道很多人都很信服您,那您为什么不投刘备呢?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您看这多么麻烦呀!如果我是您,我一定会千里投刘备,不让刘备三顾茅庐,以免耽误他的国家大事。

最后我们说说现代的科学技术,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如果您来到现代,您一定是个文盲,我不是说您,而是您连电脑都不懂是什么玩意。恐怕您连最基本的键盘和鼠标都不知道是什么。可我不能这么说您,因为您那时没有电脑。

望你们多多努力,说不定发明电脑的那一代会是你们。

祝诸葛亮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喜欢《三国演义》的孩子

2012年5月1日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