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四平中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关于第四代评估理论
美国评价专家古贝和林肯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第四代评估理论,认为教育评估发展至今已经历经四代,前三代评估理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主义的倾向、忽略价值多元化、对科学方式的过分强调等。基于对前三代教育评估理论的分析提出的第四代评估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的“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强调通过包括评估活动的人、评估的受益者和评估的受害者等各种角色组成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协商确定评估参数和界限,评估的结果是“多方协商的共识”。和传统教育评价相比,第四代评估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1.评估是一个带有社会政治色彩的过程。第四代评估强调全部人类活动都由政治文化因素绑定在一起并形成一定构架,评估者并不是企图用一些技巧去限制或否定这些因素,而是将社会、文化和政治看成人类环境的最基本的特征,并将它们融入调查过程中。即社会历史因素、文化价值取向等都是评估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2.评估是一个所有的利益相关团体“共同合作的过程”,是评估者和投资者共同协作对被评估对象创建一个一致的评价构想。即评估的各位利益相关者地位都是平等的,评估需要各方平等协商来完成。
3.评估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在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客户、支持者中的每个人都扮演了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各方都在相互学习,每一方都会从中学到另一种观点。
4.评估是一个“连续的、反复的、分歧突出的过程”,“是带有不可预料结果的过程”。评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现实的过程,所以“一个好的评估提出的问题比它回答的更多”。
5.评估是一个共享责任的过程。传统的评估不仅决定一个事物的状态,而且也决定谁须为评估结果负责。评估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教育责任的分享,而不是根据评估结果去分配责任。
6.评估者充当许多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角色。评估者以政治协作者、舞台管理员、现实塑造者等各种角色为评估结果承担责任,他们不仅在技术上拥有专业性的意见,在人际关系上也应具有耐心、谦卑、开放性、适应性和幽默感等品质。
目前,第四代评估理论中的很多观点已经或正在给教育评价领域带来新的思想启示与实践指导。笔者将结合第四代评估理论,分析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理念的变革与实践发展的路向。
二、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理念变革
(一)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二是学生品德评价;三是德育过程评价。如果以新的德育评价理论架构来反观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会发现其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评估的行政主导色彩浓厚。对学校德育工作绩效的评价,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的色彩,主要表现在:指标的制定与组织实施主要由官方主导,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动的“被评估”地位;社会力量和家长没有参与评价,评价结果主要是用来评估学校责任,而政府、社会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应负的责任则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2.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有待加强。德育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同时具有其自身特殊性。目前,中小学德育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多模仿、借鉴一般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工具,还没有体现出评估对象――德育的特殊性,因此导致德育评估结果在有效性与准确性方面不够理想。
3.评价整体的顶层设计没有到位,评价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没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的评价虽然已经覆盖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但在整体上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如,各种德育评价形式与评价结果之间呈现着松散而无序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课程与教学德育效果评价等各环节的评价之间缺少有机联系,没有体现出评价应有的整体性,因此根据评价结果也就不够全面把握德育整体发展的真实状况。
4.评价结果与德育工作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目前中小学德育评价偏重于对德育目标、德育课程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参与这些外显性的品质的评价, 没有将影响品德发展的各类因素如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参与、师生关系等纳入评价范围之中。因此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往往“游离”学生生活与学校教育,使得评价结果与德育工作还没有形成良好互动的模式,评价结果的教育决策性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总之,现有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评价理念的变革、评价模式的整体创新来满足不断变革的中小学德育发展的紧迫要求。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在理念上所需进行的变革及其主要特征
基于德育本身的特征并借鉴第四代评估理论,分析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在理念上所需进行的变革及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评价的价值判断标准
德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为主旨的,关涉“培养什么人”这一重要问题。因此德育评价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价值因素:一方面,德育评价的出发点、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应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对中小学德育目标、过程与效果进行评判的价值标尺之一就是其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德育根植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土壤之中,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对德育效果的描述与判断应以其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之一。这其实对评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评价者必须能够正确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于整个评估过程。
2.以德育评价促进德育责任共享
在我国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中,评价基本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校进行奖励或问责。第四代评估理论所提出的“共享责任胜于责任性”的观点,为我们如何改善中小学德育绩效评价的管理主义倾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视角。在现代教育治理框架下,德育并非只是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责任,家长和社会也是很重要的责任主体,各自对学生的成长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
因此,在未来的德育评估框架下,学生、教师、家长和当地居民、教育行政机构、第三方机构都是评价的“利益相关者”,评价的过程是各方共同合作的过程,是各方共同分担教育的责任、促进教育责任共享的过程。
3.动态、多元、开放的评价过程
评估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现实”的开放的过程。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目标、过程以及效果进行测评、描述、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应该是封闭的、单向的、应该是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
首先,就评价的内容而言,随着中小学德育实践的丰富以及学生品德发展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评价内容也应该由过去单纯对品德发展要素的评价走向包含影响品德发展的各类因素的综合考量,如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活动、校园生活、师生关系等都应纳入评价者观察的范围。其次,评价者应放开视野将评价对象被观察的区域范围从以前主要集中于学校拓展至家庭与社区。唯有如此,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品德素养发展状况以及形成原因。第三是评价方法的开放,即德育评价在方法的运用上要有跨学科的视野,应多借鉴诸如测量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同时又根据德育评价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予以合理利用,而这些都需要评价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创新的智慧。
4.集多种角色为一体的评价者
德育评价者应该是多重角色的综合,即在德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不仅是一个称职的数据分析师,是一个学生道德发展的精确的描述者,是一个对教育过程是否符合价值的判断者,还是一个管理者和被评估者之间的协调者;对于评价,评价者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意见,同时还应该是社会文化的理解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阐释者,是一个乐于合作的研究者,最好还要具有开朗的性格、开阔的视野和能够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综上,未来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理论架构可以描述为:秉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判断标准,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技术与方法,对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过程以及德育效果进行考察、判断、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评价者以及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对学校或学生进行排序或甄别,而是促进德育责任的分享,并为改善中小学生德育过程提供政策依据。
三、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实践路向
(一)以教育治理现代化为契机,构建适应现代治理模式的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机制
袁贵仁部长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现代教育治理模式下的“社会评教育”,实质是要把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交给社会、回归社会。[2]因此,构建适应现代教育治理模式的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程之一。
在现代教育治理模式下,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负有各自的教育责任,均是德育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学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有责任和义务根据政府设立的“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利用政府和社会所提供的公共资源实施教育,并向社会公众报告教育成效,而政府、社会和家长也都有向学校提供协助与支持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做可以避免当前德育评价中的“管理主义倾向”,通过评价明确政府、社会、家长与学校各自在学生品德发展方面的责任,从而更好地改进各自的行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价机制的关键,是探索“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各自在德育中所负责任及其边界,以及各方在评价中如何合作,以使评价顺利展开。这一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中都是比较薄弱的,尚需要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二)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效果评价的基础性研究,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的实现处于一种融合的状态,正如德育不能游离于诸育之外,学科教学的德育效果评价也必须是融入教学评价之中的。从评价的困难程度来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评价难度要远远超过前二者。现行的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往往关注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的评价,对情感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评价多是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几个相关的指标。因此,要实现对课程与教学德育效果的评价,必须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理基础,深化学科教学德育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基础性研究,并着力研究与其他两个维度的评价有机融合的有效方法。
(三)在促进学生完整人格发展的视域下探索学生品德评价的有效方法
《21世纪技能》一书描绘了“21世纪的评估模式”的特征,认为21世纪的评估模式应该“有望提供一幅对‘孩子全貌’及其全面能力进行更广阔描绘的图景,这幅图景涵盖了一个健康、安全、专一、有动力、积极面对挑战的孩子的认知、情感、生理、社会和道德的各个层面”。[3]注重学生整体成长与综合素养的评价是学生评价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品德发展的评价必须遵从这一趋势而进行变革。
中小学德育评价必须打开视域,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的发展作为观察对象。要改变过去从抽象的“品德发展”这一概念出发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从学生完整人格成长的角度,将品德发展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设计品德发展评价指标。具体实践操作中,要在现行学校为主体实施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框架内,通过合理的指标设计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既能反映学生的人格成长的完整性,又能突出学生品德发展的独特规律。
(四)以新技术为助力突破德育评价中的难点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已经使“技术”本身走出了教育的辅助“角色”,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各类信息技术,借助其强大的功能突破传统德育评价中的难以突破的问题。
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扎实的实证性研究,开拓德育量化评价的新领域。如今,大数据技术使全过程、多维度采集数据成为可能,从而为评价者观察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可量化的维度以及分析方法,使评价者可以尝试解释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轨迹。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对每一个学生品德发展的连续性评价,实现评价的个性化。道德品行的养成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征,而且具有个体差异。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建设,多视角、多侧面、多渠道采集并保存学生每一阶段的品德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力求全面地把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并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他们具体、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实现德育的个别化。
[论文摘要】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量表对四川省3363名农村中小学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通过SPSS的统计分析,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性别差异、生源差异、年级差异以及年级组差异方面探讨了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根据研究结果与讨论内容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引言
目前,人们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关注,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学生。基于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情况Pl,本课题组于2007年9月至10月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R )对安徽、河南、甘肃和四川四个省的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主要对象为五年级至高三年级的中小学生。这里我们仅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和讨论四川省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
2对象及方法
2.1调查对象
主要以四川省德阳和遂宁两个地区的部分学校,以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农村学生中发放问卷3363份,回收问卷3257份,回收率是%.85%。经筛选问卷作答不全者放弃录人,录人数据2704份,根据效度量表得分大于7分视为无效问卷可剔除无效问卷137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667份,有效率81.19%。其不同年级学生的人数比率如表1,其中小学生288人,初中生1078人,高中生1301人。本次调查,男生1261名,占总人数的47.28 70,女生1406名,占总人数的52.72% o
2.2方法
2.2.1评定工具我们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
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CR )》作为测查材料[c2},该量表共有100个条目,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各分量表以8分为临界分,大于8分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该因子上显示阳性特征;全量表的标准分以64分临界点,大于64分表示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阳性特征。各分量表折半信度为0.84--x.88,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91,全量表和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0.86。同时,我们还附加了中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2.2.2调查方法由巢湖学院教育系2007级部分
学生分赴各地实施调查。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调查方式进行。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现场回答。
2.2.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统计方法。
一种是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八个内容量表和有关人口学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方法是人工分析附加量表,主要是分析学生回答“你认为对你影响较大的事件或经历有(按主要顺序列举五个)”问题的情况。
3结果
3.1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表2)
表2显示:以分量表分≥8界定,1411名学生有学习焦虑症状,占总人数的52.91%,是农村中小学生首要的心理问题。各分量表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学习焦虑52.91%、身体症状26.28%、过敏倾向23.43%、自责倾向14.96%、恐怖倾向9.15%、对人焦虑8.29%、冲动倾向5.5l%、孤独倾向3.45%,以总分≥65界定,检出率为1.76%,在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1项以上≥8分的中小学生共有1833人,检出率为68.73%。
3.2不同年级和年级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如表3、4)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只有自责倾向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他各分量表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总体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应用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较方法LSD功能分析结果为:学习焦虑方面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与高中各年级存在差异,其他各年级不存在差异;对人焦虑方面小学五年级与高一、高三及初一之间存在差异,高三年级不仅与小五存在差异还与高二、初二、初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在孤独倾向上,小五与初高中各年级之间均存在差异;自责倾向方面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过敏倾向上高一与小六及初一之间存在差异,高二与小五、小六、初一、初二之间存在差异,高三与小六及初一之间有差异,小五不仅与高二存在差异,与初三也存在差异,小六与初二以上各年级之间都存在差异,初一与初二以上各年级之间也都存在差异;身体症状方面初一与高一、高二、小五及初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小五与高三、小六、初一及初二之间存在差异,初三不仅与初一之间存在差异还与高三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恐怖倾向方面表现在高三与小五、小六、初一及初二年级之间有差异;冲动倾向方面表现在初一与初三以上及小五各年级之间有差异;总体上差异表现在高二与高三及初一之间,高三与高二小五之间,小五与高三及初一之间。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组,也即是高中年级组、初中年级组和小学组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得分没有差异。具体应用LSD复选项功能分析如下:学习焦虑方面高中与初中小学都有差异,但小学与初中之间没有差异;对人焦虑上小学与初高中之间没有差异,初中与高中之间有差异;孤独倾向上小学与高中没有差异,初中与小学及高中之间都有差异;自责倾向上初中与小学及高中之间没有差异,高中与小学之间存在差异;过敏倾向上三个年级组之间均有差异;身体症状方面只有高中与小学之间存在差异;恐怖倾向上初中与小学没有差异,与高中之间有差异,高中与小学之间也有差异;冲动倾向上是小学与初高中之间有差异,初高中之间没有差异;总体得分上是三个年级组之间都没有差异。这与前面表3所得到的各年级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各年级之间和各年级组阶段总体上都是存在着区别的,即小学、初中和高中之间有差异,各个年级之间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小学与高中年级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些在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性事件上也能够体现出来。
3.4不同性别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性别差异上,各个分量表只有孤独倾向维度不存在差异,其他各维度均有差异。
3.5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性事件分析(表6)
对影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负性事件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方面,人际关系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学生在学校主要面临学习压力,其发生的频率为19.57%,是学生在学校中影响最大的负性事件,且有2.06%的学生在学校因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受到影响;而在家庭方面,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来自周围的人际关系影响,同时还要接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的影响,受到这方面的学生有23.62%,从家庭事件方面可以看出,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外事件、经济状况等也体现了农村中小学生承受许多的负面影响。在社会方面,他们主要还是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但并不高,仅14.77% ,且不良社会经历只有1.16%,这可能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学生与社会接触还不多有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生活在家庭与学校之中。
3.6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统计显示,父母无外出务工者有564人,占21.1%,父亲外出务工者691人,占25.9%,母亲外出务工者165人,占6.2%,父母都外出务工者1247人,占46.8%,父母有一人或双方都外出务工者有2103人,占78.9%。这反映了当前四川省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者很多,大量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对其进行分析如表7。具体应用LSD复选项功能分析如下: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上父母都外出务工者与父亲外出务工及父母没有外出务工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这反映了父亲对孩子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上具有重要影响;孤独倾向上父母有无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影响不显著;自责
倾向上父母都外出与都不外出及母亲外出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在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及身体症状上只体现在父母都外出务工与都不外出务工之间具有差异,反映了父母都外出对孩子影响较大,父母有一人在孩子身边,则孩子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及身体症状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只有父母都外出务工与父母无外出务工者之间有差异。分析可以看出,父母双方无一人在子女身边的家庭,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且父母亲对子女心理健康维度上的影响不一。总体上是父亲对子女的影响较大。
4讨论
4.1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者检出率是1.76%,这个数字与国内其他学者调查结果相比也基本保持一致问。说明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是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至少有一项以上曾现阳性症状的学生1833人,检出率为68.73%,说明这些中小学生至少在某一个项目上存在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可以看出n},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予以充分重视。
学习焦虑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检出率高达52.91 %。这个数据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仍然具有相当繁重的学习压力。身体症状是仅次于学习焦虑的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重要因素。这体现了中小学生仍然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能素质,学校应该增开体育课程,创设健身条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锻炼身体,从而以健康的身体来作为健康心理的基石,使学生在身心健康的条件下提高学习的效率。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较为严重的指标,分别处在第三和第四的位子。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成长阶段和生活环境有关。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比较迅速,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产生的个体因素。
4.2不同年级及不同性别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年级组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出,八个年级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是只有自责倾向不存在差异,三个年级组之间的比较结果是各项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在进行附加量表的手工统计中也有明显体现。在对量表进行手工统计分析影响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事件时,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各自的一些特酬表现。其中,高中学生的不良习惯比初中生和小等生的不良习惯明显较多一些,且高中生的自尊心夏强更敏感等。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剑在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这些现身应该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的。在性别去异上,男女生之间只有孤独倾向不存在差异,其扭各项均有显著差异。这告诉我们,在四川省农村呼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性别上的差异。
4.3影响农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事件及父母是否外出务工的分析
对影响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跳负性事件分析中可知,人际关系是影响四川省农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且人际关系问题事件出现的频率高达60.59%,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负性事件,鉴于此,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展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另外,学生在学校还面临学习压力,是学生在学校中影响最大的负性事件,在家庭方面,他们受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的影响,这可能是农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艰辛比城市孩子深刻以及与社会接触还不多有关。关于父母是否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从表7的分析可知,只有孤独倾向维度上,不存在父母是否外出务工的差异,其他各维度均有影响。
[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68-01
为了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长发育,笔者于2007年9~10月对本市的16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年9~10月四平市初中、小学7~16岁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6所学校。其中,初中6所,小学10所;调查学生18929人,其中,初中学生8354人,男生4078人,女生4276人:小学生10575人,男生5 421人,女生5154人。
1.2 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工作手册》要求测定身高、体重等指标,根据身高、体重值评定学生的营养状况。体重值为标准体重的90%~110%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标准体重的90%为营养不良;高于标准体重的110%为超重;高于标准体重的120%为肥胖。
2 结果
2.1 总体营养状况
学生总营养不良率为7.63%,营养良好率为71.81%,超重率为5.40%,肥胖率为15.16%。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29,P<0.05);小学生肥胖率与初中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生营养不良率为9.15%,女生营养不良率为6.11%,男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7,P<0.05);男生肥胖率为16.36%,女生肥胖率为13.96%,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6,P<0.0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7.63%,低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3.260%);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20.56%,高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7.73%)。
一、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正确客观,尊重个性差异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位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方面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求得他们的不断发展。我们班里的学困生,最害怕由于自己学习不好被教师和同学看不起。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采取延缓的评价方法,等待他们的进步,给他们的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消除自卑感,重获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师要明白,每一位学生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只不过他们智力的发展区域不同而已,所以,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不过时间和空间不同而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努力发掘他们的优势,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我们的评价促使他们的智力和优秀品质得到最好的发挥。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教育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成为教育评价的一个全新的标志。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具体表现为:以书面形式为主,对一些知识性问题进行测试。学生得分高评价就好,得分低评价就不好,得分差的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眼里所谓的“差生”。这样的评价主要能够看出学生对书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淡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
实际上,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对学生的评价绝非单一的文化考试能够衡量的,能够促使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拓宽思维,寻找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状态、情感、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就是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节课的投入状态、回答问题是否有进步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校园内,在我们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处处可见,点滴可评。所以,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用我们发现爱的眼睛和爱学生的心就能发现学生的些许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多元、全面,这样就能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各种素质、所有能力、潜在优秀品格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运用鼓励式作业批语评价,激发自信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天天批改作业写评语,有心的教师会发现,当作业发下来时,学生都急不可待地看教师的评语,而激励性的评语能够让学生改正小缺点,树立自信心;适时的鼓励式评语能够让学生喜欢教师,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给学生写评语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教师激励性的批语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是他们不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在任何方面有了点滴进步时,都不要吝啬自己那些充满关爱和激励的话语。一句赞赏会让学生从心底里高兴,进而对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们班的魏硕同学,头脑灵活,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可就是每次测试都不理想,原因是书写很差,于是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这样的批语:“你很聪明,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书写再认真点会更棒,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哟!”这简短的批语唤起了他的信心,从此他端正了学习态度,各方面进步很快。今年小学毕业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和县最好的中学。我们凭着一句极为平常的赞语,凭着无私的爱心点燃了学生自尊、自信的热情,点亮指引他们前进的灯塔。恰到好处的批语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运用好作业评语这个评价途径。
【关键词】建筑专业 评价体系 权重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设专业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职教育学生知识水平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结果不尽人意,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职教育水平的提升。健全中职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对学生能力评价的客观性,还可以明确对中职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提升中职校建筑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中职校建筑专业中的,许多学生认为自身没有潜力,是在竞争中的“失败者”,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这导致当前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厌学心理,造成学生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整体的学习状况江河日下。许多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经历成绩不良、学习缺失信心、不愿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造成在后续的中职校教育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学生缺乏主动性:当前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进行建筑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插科打诨、偷奸耍滑,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降低。主要表现在:①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对自身的学习任务进行全面了解,对建筑专业学习对自身今后发展的影响认识过于片面;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教师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自身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任务。
学生缺乏意志力:中职校建筑专业知识涉及数学、物理、美术等多学科内容,整体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意志力,遇到问题临阵逃脱,导致最终学习一事无成,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发展。除此之外,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学习的过程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二、中职校建筑专业学习能力评价内容设计
1.完善评价理论
当前,建筑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建筑专业知识和建筑专业技能。建筑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建筑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目的、专业要求,在特殊的方法及技能上独立完成任务,解决任务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对中职校建筑专业能力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与职业有关的直接能力,对职业特殊性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提高专业能力评价质量。教师要将建筑专业能力评价,建立在德国职业能力综合学习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将中职校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将专业评价理论深入到职业意识范畴,提升学生发展的效果和质量。
2.明确评价目标
建筑专业学习能力评价目标,是提高中职校能力培养意识的关键,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专业能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能力知识教训,保证学生在意识中形成提升专业学习能力的思想。教师要依照中职校建筑专业学习的特性,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和实践,确保教学及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进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优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内容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阐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将学生框架设计的主体及框架创新内容作为主要能力评价目标,建立初步评价体系。
3.深化评价内容
在对建筑专业学习能力评价的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能力内容进行深化,将知识梳理与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技能、操作策略、自我调控、团结协作、质量意识、职业认同方向等评价指标进行扩充,保证专业学习能力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有效性。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中职校建筑专业学习能力评价的过程中,以技能操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在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中,要对技能操作进行拓展,将技能知识涵盖内容、技能知识掌握要点、技能知识应用效果、技能操作创新等作为基本技能操作评价指标,确保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4.调整评价权重
随着中职校建筑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要对当前的专业学习能力评价内容的权重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建筑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技能需求相适应,从根本上提高评价实施的质量效果。教师要依照课程系数权重,制定学习能力评价的目标,根据自身经验方法及因素统计,将最重要、重要、次重要、次要等的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勾画,依照权重数据进行计算,合理调整评价体系结构。教师可以依照多因素法对学习能力内容进行确定,确保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意识。
5.多方面支持评价
中职校学校多方面引入建筑专业内容资料,为建筑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对建筑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及专业的知识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能力知识的了解。学校要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在周围的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建筑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意识,保持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尽量开放建筑专业资源,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三、总结
当前中职校建筑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严重厌学、缺乏主动性、缺乏意志力。因此,在建立建筑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依照专业学习能力评价理论,对学习能力评价内容进行深化、拓展。要对能力评价权重进行合理控制,建立良好评价环境氛围,确保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黄昌都.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建筑专业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2012,5(33):78-79.
[2] 宋岩丽. 论校内实训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下旬),2013,3(6):137-138.
论文摘要:教师评价在教师的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评价应该同样适应于改革的潮流,探索更加有效、完善且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方式,它的出现将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档案袋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应用中讨论颇多,因其体现了“学习是个过程,学习评价也应有过程评价”的思想,所以它的作用已经被很多评价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认同。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评价界也相应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档案袋评价的应用就是其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又是一个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急迫任务。以往的教师评价,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从评价者角度,都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因此,以往教师评价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探索新的教师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在美国,选择性地收集教师教学信息的教学档案袋(teachingportfolio)已在国家、州、区、学校等各个层次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The Ne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Teaching Standards,NBPTS)已将教学档案袋作为教师许可证重新发放的基础,许多学区也正用教学档案袋辨别优秀教师。我们也可以在借鉴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档案袋评价。
1解读教学档案袋
1.1教学档案袋的内涵
一般而言,档案袋(portfolio)是个人作品的系统收集,是某些专业人士展示技艺与成就的主要方式。摄影师、画家、建筑师、记者等都曾将档案袋用于这一目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不断更新,以反应个人成就和技艺进步。教学档案袋是有关教师教学实际信息的收集。教学档案袋不只是作品的收集,不只是存放作品的容器,它更是系统检查教与学效果、与其他人分享自己观点、改进学校工作的一个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教学档案袋界定为某一时期不同情境中产生的有关教师与学生工作信息的系统收集,它通过反思构建,通过合作得以丰富,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
1.2教学档案袋与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异同
1.2.1相同点
教学档案袋与教案、简历和档案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用来证明教师工作业绩的,以此来检验教师,这也是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学档案袋里的信息能够显现出教师的信仰、技术、知识、成就、个性以及各种教学和学习经历,能够证明其实践的成功。
1.2.2不同点
首先,教学档案袋包含了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很丰富,而教案、简历和档案只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内容、结构比较单一、固定,而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是具有选择性的收集产物,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
其次,教学档案袋中反思的成分比较多。教师在选取教学档案袋的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很多问题,另外,写反思材料也是教学档案袋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思考新的教学观念和自己在课堂中的实践,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反思,教学档案袋就会变成学习的一部分,这也正是教学档案袋的可取之处。
最后,教学档案袋的合作性比较强。教师在收集教学档案袋信息的过程中,与同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构建教学档案袋的过程也同样是一个学习、交往的过程。
2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
2.1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
2.1.1认知发展理论
成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作为个体的教师总是注重对自身思维、已有学习方式、动机、目标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在任何一个教师团体中,教师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个人业务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同的需要和选择。因此,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背景,其需要、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等都会表现出个性差异,用同一把尺子、从一个角度、采用单一的模式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评价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而教学档案袋评价恰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表现个性的机会,使每位教师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在收集自己教学档案袋的信息时,可以选择自认为能够表现自己的作品,每一个档案袋,就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代表作。
2.2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现实条件
2.2.1传统的教师评价需要更新
传统的教师评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们大多数是面向过去的。它们着眼与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特别注重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这样的评价具有两种功能:第一,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合校方的期望;第二,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
这种把评价作为监督教师工作、控制教学发展、鉴定教师工作好坏的观念存在很多弊端:①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采取对教师能力和工作业绩测量加几次课堂听课的方式,其评价的全面性值得怀疑。因为它无法再现教学的真实情况,而很多教师的努力是外界无法观察到的。②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奖惩性的终结评价,其结果反映的是被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效果与水平,并成为教师档案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奖惩、晋升、聘任与否的依据,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奖励少数优秀教师,而那些通过努力却没有达到某一标准的教师只能望之长叹。而且,即使在生源保证和经费充足的时期,也根本没有足够的职位使得所有应该得到晋升的优秀的教师获得晋升的机会。③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单向的,指令性的,即评价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上级制定怎么样的政策,教师就得这样去做,教师被动参与,很少有机会对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思考,更不可能参与评价信息的收集。
传统的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改革,但这种动力是自上而下的,常常只能引起少数人的共鸣和响应。反思传统评价的弊端,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对教师做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大要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因此,教学档案袋评价便作为传统评价的更新应运而生。
2.2.2教学档案袋评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继续水平。教师评价不是一系列可以敷衍的、定期的任务,应该将教师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目的就是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同时,应该将评价过程看作是一种积极的过程,通过更加符合实际状况的政策,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工作满足。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评价的要求,由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档案袋评价也有其可取之处。
3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特点、方式及效能
3.1特点
3.1.1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师评价,教师都是被动参与的。上级指示考核什么,下边就做什么。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不可能引起教师兴趣的。而教学档案袋评价贵在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首先,教师在收集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时,不再由谁指示什么,而是教师亲自去选择那些能够证明自己的材料。选择什么,不选什么,为了么要选择这些,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定。这样,在构建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时,教师是主体,教师的主动参与是必要的。其次,学校及上级领导在评价教师时,可以审阅教师的教学档案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独立于评价者之外的个体,而在评价中,教师也有发言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可见,教学档案袋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研究有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现其个人发展。
3.1.2结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学档案袋评价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收集各种证明自己进步的材料,是教师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描述,这一过程是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始终的。在教师的档案袋里,有教师对其课堂教学的反思,也有其对自己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的评价,也有教师获得成果的充分展示,还会包含有外界的评价与建议。教学档案袋评价就是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从评价中获悉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与提高教学质量。
3.1.3综合了教师自评、他人评价和专家评价
从教学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家长的广泛参与是该评价中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强调主体间的相互选择、沟通和协商,注重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评价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内其他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结合多主体的评价意见,广泛争取各方面的建议,使得评价的信息更加可靠,也更有利于评价的进一步开展。
3.2方式
3.2.1互评
这种方式可以用小型讨论会的形式,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沟通与讨论。每个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档案袋的展示与陈述,以便得到同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讨论中,开诚布公的心态和科研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教师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发表不同意见,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提高,都是有所帮助的。教学有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是真实的就一定会有缺憾,科研自发现问题始,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
3.2.2他评
这种方式可以用讨论会的形式,召集有关评价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来参与。在讨论伊始,可让被评教师展示其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并做自评报告,然后所有到会成员可开诚布公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该评价真正体现多元参与的本质。在讨论会上,对于教师更有帮助的是他人关于教学档案袋优缺点、教学应提高的领域等的反馈意见。教师即可通过此讨论达到健康心态的形成与自我发展需求的提升。
3.3效能
3.3.1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
教学档案袋评价是基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新型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的被动被评的现象,而是评价前后都强调教师的主体能动性。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反馈,可以知己不足而后重新构建自己的设计,这本身就是在提高,在发展。教师的发展,直接体现为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来重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
3.3.2克服教师评价的惧怕心理,缓和评价者与被评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死;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16-02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常见老年精神衰退性疾病,多发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并伴有中度精神病症状,对患者的生活、社会交往造成巨大影响,有效改善和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关键[1]。本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共7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26例,年龄为63~83岁,平均为70.3±3.7岁,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认知行为紊乱、健忘等临床症状,经影像学检查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其他神经症状的患者,排除患有阿兹海默症患者[2],排除药物过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有38例患者,结合组有39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情等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
1.2治疗方法 西药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预防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结合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具体成分包括桃仁、赤芍、川芎、丹参、石菖蒲、白术、茯苓、刺五加、菌灵芝、肉苁蓉、益智仁、山药、紫河车、制首乌、熟地、生黄芪和银杏。用水煎成400ml药汁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一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两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项目 (1)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3],其中显效为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大小便可自行排解;有效为患者生活部分能够自理,大小便偶尔出现失禁情况;无效为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治疗有效率;(2)采用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4],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两个月后,西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1.05%,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2.05%,结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
3.讨论
脑梗死患者病后发生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患者脑实质受损,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发展为痴呆,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患者预后一般不佳。常规西医治疗多是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包括对患者并发疾病进行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等,但效果并不明显,而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增多,血管性痴呆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组,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量表评分上,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这说明在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在组间比较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在本次研究中所给予的患者中药方剂主要是由黄芪、熟地、肉苁蓉、紫河车、刺五加等组成,具有补益元气、安神增智、醒神开窍的作用[5],具有调节患者神经系统、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的释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子平.通窍活血补脑汤配合电针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11(4):455-458
[2]左英,李凌华,古远云等.中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比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74-75
[3]彭海丽.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络瘀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14,5(2):80-81.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学习质量 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建立和完善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处于核心的地位。几年来,学校根据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和中医药教育的特色,按照“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的原则,以规范评价过程为主要手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以学习质量评价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中医药学生学习的规律,针对具体评价环节,学校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由明确评价目标,完善评价组织机构,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选择评价方式,反馈、整改、再评价5个基本环节组成。如图:
图1(略)
2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
2. 1
明确评价目标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目标都必须按照应用型人才的标准进行选择。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建设标准和设置原则、课程教学目标等要素。
2. 2
完善评价组织机构
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加大教学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由各级教学管理干部、教师、学生组成的教学评价队伍。包括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教学督导组、政治辅导员队伍和学生信息员组织,并在教务处设立教学质量管理科具体组织协调全校的教学评价工作,从而保障了质量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2. 3
明确的评价内容和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
学校在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问题上,一直以“应用”为出发点,结合中医药教学的特点及学生学习规律,按学习质量评价内容将此环节划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两部分,并制定了一系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1)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和调整不断提升评价质量。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评价由课堂学习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毕业实习评价3部分组成。课堂学习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末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和实验、实训评价三方面内容;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的评价;毕业实习评价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具体通过各实习科室代教教师完成。针对评价内容,学校修订、制定了包括《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等7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基本涵盖了学生学习诸环节。(2)学习结果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是评价最重要的内容。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将此部分划分为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毕业生质量调查4部分评价内容。
2. 4
选择评价方式
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提高评价效果,保证评价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按照多样化评价原则,针对影响学习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教师评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毕业综合评价、其他辅评价等方式。(1)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所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与学习质量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因素。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和自评四部分组成,由教务处统一组织,每学期评价一次。不同评价者,评价内容重点也不一样,如专家,侧重教学的组织、教学能力的评价;同行侧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评价;学生侧重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的评价。(2)教师评价主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学期末各任课教师填写《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表》来完成,重点对授课班级的学习风气、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由教务处进行汇总、公布专业、班级教师评学的成绩,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1次,按每个学生学期学业成绩(占80%)和第二课堂(占20%)进行评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依据。(4)毕业综合评价是指学生毕业综合成绩评价,学校规定毕业生的毕业考核成绩由实习前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实习期出科、入科考试成绩+毕业理论考试成绩构成,每个环节的考核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标准,并按不同比例计入学生的毕业综合成绩,否则不予毕业。(5)其他辅助评价以随机性评价为主,主要采取教学检查、听课、座谈、各种竞赛、评课、问卷调查等评价形式,作为常规评价的补充。辅助评价能够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是学习质量评价不可或缺的评价形式。
2. 5
反馈、整改、再评价
反馈、整改、再评价是实现评价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学校调整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畅通反馈渠道,所有评价信息均由教务处汇总反馈。反馈对象主要是教学单位和教师本人、学工部和学生本人,相关信息要反馈至人事部门,作为调整教学工作和奖优罚劣的依据,为实施再评价打下基础。
3
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实践的思考
3. 1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对相应的教学评价文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以规范评价过程为突破口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明显效果。以2004~2006年度为例,见下表1。
表1
2004~2006年度与学习质量密切相关指标数据(优秀率)的比较(略)
3. 2
转变教育评价观是实现评价目标的关键
学校在树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观的同时,教学评价也逐步走向多样化,使评价对象由原来单一的、覆盖面狭窄的课堂教学评价,向多层次、全方位、以学习质量为核心的评价转变;评价功能从强调甄别与选拔向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转变;评价重心从注重学习成绩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转变。
3. 3
全员参与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才能确保评价结果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使教学评价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 4
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相对的滞后性特点,其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而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学生评价主要还是围绕学校内部评价来开展,相对封闭,评价内容和标准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就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校内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找准社会评价的切合点,逐步扩大校外评价范围和比重,切实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
综上,笔者认为,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将会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
【参考文献】
[1]关守宁.关于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几点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9293.
关键词:大中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教育资源不均衡;优秀教师轮岗制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27-02
一、大中城市存在小学教育不公平问题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很多大中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对教育资源需求也迅速膨胀,造成了小学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整个教育的启蒙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国很多大中城市中,小学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择校行为和补课行为上。
在择校行为上,一、小学择校费越来越高昂,广州市一些公办小学的择校费已经高达6万元,这个门槛拦住了很多中下收入的群体让他们的子女入学。二、“学区房”变了说法的高昂择校费,很多拥有优质教师资源的公办小学往往处于城市比较优良的地段,那里有城市中心医院和大型超市,相应的住房价格也相当高,学区房的房价要比同地段的房价还要高出一到2万(天津的学区房比同地段的房价平均高出1万五),这对于城市中下收入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道不低的门槛。三、择校行为直接受家庭收入因素的影响,处于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家长在选择小学学校时,第一考虑的是家庭经济承受的能力。
在补课行为上,一、补课费用日益高昂,很多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小学补课方式有很多,例如参与补课班、聘请家教在家中进行补习、到老师家中进行补习等等,很多中低收入家庭是全家紧衣缩食进行补课。二、补课行为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课程比较基础,重复的学习确实可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三、小学很多老师忙于课外补课,影响到正常的班级授课教育,这使那些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班级授课教育中更加处于不公平地位。
二、大中城市存在小学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解决现状
近几年,中央和各地政府也为此出台很多政策,但是效果都不佳。2006修订版《义务教育法》“不得将小学划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但是现实色学校和示范学校代替了“重点”的名义。现实还是存在不公平问题。2009.6.1江苏省出台《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不得增加小学课业负担,严禁学校补课”条例的制定者没有现实感,以为他们可以像上帝那样说一声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太尖酸不宜于现实只是规定,实际没有任何作用,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经济压力都是越来越沉重。有的人提出择校费阳光化,公开择校费细则,让社会不过分热衷小学择校,不至于使高额择校费成为小学义务教育门槛,保证小学教育公平。然而这些没有考虑到中低收入者。但是择校费涉及政府、学校、主管部门的利益,实际操作性很低。
三、大中城市小学教育不公平问题解决措施
大中城市小学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源是小学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均衡,高收入家庭霸占优质教育资源,导致现在中低收入家庭(占75%)处境不公平。因此任何不能解决教师资源不均衡这个根本问题的措施,都不会有真正的效果,只会被学校架空,而家长学生无奈地被选择交付高额择校费。优秀教师轮岗制,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收入家庭霸占优质教育资源,使大中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不公平地位得以改变。
首先优秀教师轮岗制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1、参与轮岗的是“优秀教师”,这就为优秀教师参与轮岗提供了积极性和精神荣誉激励,同样的,这也鼓励了所有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优秀教师去参加优秀教师轮岗。2、参与轮岗的教师比非轮岗教师工资高出一定数额(例如20%到30%)。3、优秀教师轮岗有一定的日期规定,一般建议为三年,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这样也可以鉴定优秀教师对于本轮轮岗的教育成果,以此进行教师教学评估。
然后优秀教师轮岗有一定的有效性: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初级教育,它不像大学教育阶段那样对硬件设施例如实验室有很高的要求,优秀教师轮岗时,原本岗位的教师可以作为优秀教师的助手,跟随优秀教师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也可以给学生带去优质的教育质量,有助于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2、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的子女来说,不用交付高昂的择校费或者补课费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实施教师轮岗制之前城市高收入家庭独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处于不公平地位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四、总结
现行的教育措施还没有关注到大中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所面临的小学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有些是解决城乡或是边缘山区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例如被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录取的所有师范专业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基层支教协议。日本推行的全部老师轮岗的制度也进行了年,这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实践证明,但是大中城市小学教师轮岗制度要有一个合理的实施流程和方法,才会起到均化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不然像以前单调的单向教师流动必然遭遇很大的阻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一定程度向城市中低收入的家庭倾斜,基础教育能够良好的广泛的普遍惠及全民,一定能够使我国城市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和谐社会建立。
参考文献:
[1]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