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再别康桥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别康桥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再别康桥课件

第1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渐渐的成为一种趋势。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的不再沉闷,学生不再感觉枯燥,有利于课堂教学,使多媒体越来越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但同时多媒体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制作课件花费大量时间,助长老师和学生的惰性等等。就此,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利与弊做以下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1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是图文声并茂,带给学生很多好奇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够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形象化。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尤其是它的声音,图像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1.2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量我们传统的教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利用多媒体通过它可以填充很多的内容,尤其它的超链接功能能够穿插音频,视频的信息,大大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比如老师在讲解语文中《再别康桥》,如果老师只是把《再别康桥》用丰富的表情或言语朗诵出来,也不及通过多媒体穿插一个《再别康桥》的视频,让他可以充分展现徐志摩的凄美爱情故事,带给学生无限遐想。而且多媒体可以通过大量的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

1.3师生互动,提供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课堂上,有的学生基础好,注意力集中就能跟上,有的学生基础差或者稍不留神可能就错过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有了多媒体,老师可以把当天的内容到网上供学生学习,这样差一点的就可以查露补缺,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些远程教学,学生在家里可以通过多媒体向老师提问和其他学生共同讨论等。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弊端

2.1多媒体课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一个好的课件必须要用心去做,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可能就会对内容,知识重难点有所忽视。

2.2助长了老师以及学生的惰性现在网上的课件也比较多,这样有的老师就懒得动手做了,从网上直接下载。有时懒得熟悉别人做的,直接拿到课堂上用,在讲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讲不下去或被学生问住等等尴尬的事情。有的老师有了多媒体课件也不用粉笔了,黑板了,教材了,就照着课件囫囵吐枣的给学生灌下去。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影响课堂效果。

2.3课件华而不实,忽略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忽略了课件的运载和传递知识的功能。把一些特效用的比较多,在每个页面上都用上好几个动态效果,这样下来,学生只是没那些声音或者动态效果吸引了,而忽略了知识内容,这样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导致主次颠倒。

2.4信息量大,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是速度快,容量大,节省时间。有的教师总想让学生知道多一些,制作过程就穿插了很多内容,这样导致学生走马观花,缺乏思考时间,不容易消化。

2.5多媒体是教师和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缺失了基本功,深层次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长期依赖多媒体,观看老师设计好的课件,就会渐渐麻木懒散,缺乏积极的动脑、动手能力。时间久了,学生就会“眼高手低”。

总之,多媒体技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因为它的优点而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它的缺点而对它敬而远之。我们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客观规律,正确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总结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0.

第2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众所周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时展的潮流,必须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真正落实,就是要把每一堂课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两年的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到:教师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收效也显而易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几点措施。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具体做法有: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情趣充分调动起来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真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1)。

笔者尤其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2)这一特点在语文课尤为突出,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朋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个人的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用实体情境: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用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语感情境:如深情导入、激情结尾;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课堂中愉快地学习,逐渐树立起“主角”意识。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营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花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课堂内外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现代声像工具等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笔者在教读《再别康桥》一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上网找到徐志摩和剑桥大学的照片,到音响店找到电视连续剧《人间六月天》,用系统软件截录部分情景,还找到歌曲《再别康桥》作为朗诵的相配音乐,精心制作了课件《再别康桥》,此课件后获省课件大赛二等奖。因为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诗歌理解力不够,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诗歌意境之中。精心制作课件,可以结合音、画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原来学生对诗歌有的深奥、艰深、难以理解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诗歌鉴赏的程式,积累诗歌鉴赏的常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的能力。

三、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叫做教学创新,但课改的目的不仅仅止于此,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杭州翠苑中学的何滨老师在上古诗《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一种作品能留传百世”,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张晓风的文章《不朽的失眠》,请学生感受、鉴赏、感受、体悟,渐渐地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然后才开始上《天净沙.秋思》正文内容,何老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决定:

① “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②“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在大屏幕上打出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③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第3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行为的原动力,没有兴趣,对事物产生不了激情,学生就不可能潜心钻研它。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导入激趣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语文课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一堂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导入是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讲与文本内容关联的故事导入;可以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语导入;也可以播放与文本情感相近的音乐营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营造一个语文教学互动空间。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二、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如果教师试着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将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调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四、选准动情点,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哪些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例如诗词教学,朱光潜说:“诗词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因为诗词是艺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饱满,语言表达最精美的文学作品,而情感又是诗词的生命,《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等,这些浓挚的情感极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利用诗词中的“动情点”,积极创设情境,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以与学生交流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也可以声情并茂地介绍徐志摩的一生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的评价,这样学生学习《再别康桥》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立体的语言氛围,激发兴趣

第4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收到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3)-02-005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而推进,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已引起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革命,成为高科技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中职语文的教学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信息量

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凭借一本书、一本教参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的知识不多。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众所周知,单位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因为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整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信息,而这里所说的“大量”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口述、板书和书面资料的信息量。

笔者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利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对这些丰富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科学的组织,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信息资源的线性组织方式,而采用更加适合人类思维方式的非线性信息组织方式,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见到超媒体结构,这种方式可以将信息有机地组织在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轻松的掌握知识。笔者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6章节之间实现链接,学生既可从前向后学,也可以从后向前学,还可以从中间切入,自由选择学习对象,自主处理学习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因素。由于传统教学汁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中职的学生,他们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对语文这样的公共课兴趣不是很大,如果我们中职的语文老师上课还是按照老方法枯燥口授的话,哪怕你是一个口才绝佳的教师,讲到口干舌燥,歇斯底里,下面的学生也不会买你的帐。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在上《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时候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上课前我收集了关于作者徐志摩生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更深入的了解作者,进而对作者的这首《再别康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我还准备了很多康桥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学习一边欣赏美丽的康桥。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学生也学到了知识,老师也轻松了很多。

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的时候,给学生放了一小段关于空中楼阁的视频,进而让学生去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山中小屋的景象,很多学生通过视频的引导,很快的就在脑海中把课文所描绘的景色想象出来,还有些学生甚至有了更新颖奇特的景色想象,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第5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所谓多媒体就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视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个性化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师生间多线式的交叉互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不当地使用多媒体,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禁锢了想象力

文字是作者的独特体验,学生在阅读时如何才能透过文字走进作者用文字精心打造的那方文学乐土呢?想象力就是最好的桥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是悦耳的声音、美丽的图片、具体可感的形象,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禁锢了想象力。例如,语文课本中的“河畔的金柳”“如鸣佩环”、拳打郑关西的鲁提辖都毫无悬念地、架空文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想象力没有参与到学习中间,少了“咀嚼”文本的过程。纵使得出的都是与教参一致的标注化体验,那也是一次失败的体验。我曾经先后两次教《再别康桥》。第一次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听老师深情范读的基础上,对康桥及周围的景色进行描绘(图片、文字皆可)。学生不但提到了诗歌中的夕阳、金柳、青荇、波光等意象,还增加了小鸟、游鱼等富有动感的事物,以动衬静。所描绘的金柳、水草、小船等各具情态。而第二次教学时,我将配有图片的诗歌配乐朗诵的Flash播放出来,再让学生对诗中的美景进行描绘,发现学生的描绘大多打上了Flas的烙印,只是在语言的表述或绘画的技巧上有一些差别,远没有第一次教学那么精彩。原因就是Flash中的图片首先刺激了大脑,对康桥形象有了设定。

二、转移了注意力

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实现与教师的对话,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与教师之间。然而,初中生大多数还是比较幼稚,自制力差,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多媒体课件中色彩鲜艳的图片、跳动的小动画等资源,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这些远比抽象的文本、语言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春》这篇优美的散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赏析,他在展示课件前说了这样一句话:“让我们跟随朱自清的文字,到野外寻找春的足迹。”而展示的课件除了语言赏析的要求之外,还非常“应景”地出现了一个学生去郊外踏青的动画。然而,就是这个“应景”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有些学生觉得动画很好玩,马上偷偷地笑起来。更有甚者,一边赏析语言,一边不时抬头看着课件偷笑。这本来是一个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问题,而此处动画的加入,影响了那些注意力欠佳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三、扼杀了创造力

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教师课前根据自己的教案及课堂预设而设计的。然而,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师的课备得再细致,也不能预料到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生成性因素。而生成性资源有时恰恰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并加以引导,让智慧之火可以燎原。然而现在有些教师事先做好了多媒体课件,不愿意将辛苦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弃之一旁不顾。有些教师受多媒体课件预定流程的束缚,也没能力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就草草地应对学生智慧的结晶,将他们往自己预设的程序上引导,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第6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乐学”的环境与氛围。在这个“情境”中,既可以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又可以展现学生的智力和生活背景,鼓舞学生自主探求。

那么,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以学为乐?本文拟以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一.联系旧知创设情境

这里的“旧知”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积累。

作为学生,虽然生活阅历并不丰富,但他们同样以幼稚而纯真的心渴望生活,并从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积累了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要把教材中呈现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朱熹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也正是这个道理。

同时,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加以联系、引伸、拓展,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建构起新的知识。

李镇西老师非常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唤起他们的激情,激发他们的思维。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的过程中,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是在中秋节前后“秋风一天凉比一天”的时候被打折腿的遭遇时,忍不住这样由感而发:

“‘秋风一天凉比一天’,我读到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凉比一天,社会也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凉比一天!你(指学生)刚才说秋天是死亡的季节,但实际上对人们来讲,秋天本来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在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孔乙己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收获’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读到这里,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心的读者都会感到心情的沉重。”

这里,教师利用秋天这样一个在学生心目中象征着收获的特定的季节,采用对比的手法,让学生在深刻地感受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并赋予其同情的同时,加深了对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冷漠社会的认识。

二.借助媒体再现情境

这里的媒体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再现特定的画面与音乐,借此达到渲染情境,激感的目的。

教师借助图画可以使课文相关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得当,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而音乐,可以激荡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是课堂教学中渲染情境,创造氛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图画与音乐与语文的相通之处是,它们都是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情达意的,图画与音乐选择得好,就可以把音画语言与课文语言沟通起来,真正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各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师选择图画与音乐首先应当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适时地用多媒体打出一组托尔斯泰的照片和他住过的小屋以及树林中朴素的墓地。随后充满感情地说:

托尔斯泰这个树林,原来是他外祖父的庄园,后来托尔斯泰在那里住了几十年,他在那里生活,恋爱,写作,一直到他临死之前出走。托尔斯泰是一个极富人道主义情怀的人,在这个院子里面,他做了很多事,他为农奴的孩子免费办学,给他们编教材,为他们写童话,甚至在树林里面的这个小屋子里,他愿意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最后他希望死了以后葬在这儿。所以刚才那位同学说,这几棵树是托尔斯泰生命的见证,而我要说,这几棵树是托尔斯泰不朽的生命!因为它们和托尔斯泰一样的朴素,也一样的永恒!

在带领学生自主阅读、多元阅读的基础上,李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由衷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正是由于李老师自然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因素,并有效触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使这一课堂充满了民主与尊重的气氛,甚至使一开始并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不仅爱上了作者、爱上了托尔斯泰,也爱上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利用音乐渲染气氛是我们不少教师采用过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音乐的选取应当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切合。

在教学《赞美》一诗时,李镇西老师较好地利用了“九・一八”这一特殊的日子,并恰当地利用了钢琴协奏曲《黄河》,通过激情朗诵,在课堂中营造出了凝重而又庄严的氛围,可以说是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扮演文中的角色,可以让课文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或者师生共同)扮演角色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教师用得最多也最简便易行的是分角色朗读,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讨论后再进入角色进行阅读,然后请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以及小孩,并可安排一人以故事陈述者的身份朗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朗读效果加以点评,更能够加深对于文中人物形象及寓意的理解。

李镇西老师除了自己有过硬的朗读水平外,还非常善于利用教材,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进入作者或者文本主体角色,以更好地体会诗文情境,这可以从他的许多课堂中找到例子。譬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由于前面刚刚学习了的《沁园春・长沙》,不少同学还沉浸在词的豪迈之中,所以一开始学生齐读时大都用声音高亢、气势宏伟的语气朗读,效果很不好。李老师就通过介绍徐志摩的有关背景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境:

徐志摩早年留学美国,……后来转学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天生有着诗人的特质,剑桥的生活与景色唤醒了他浪漫的文学情怀和超人的语言天赋。后来他自己曾说,在康桥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感到人生痛苦的时期。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情绪在心中起落激荡,最后都化作了他笔下的文字,散文或诗。徐志摩曾三度游历剑桥,分别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不朽名篇。关于康桥和他对康桥的情感,这里我给大家读几段他写的文字,这几段文字选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学生们被李老师朗读的片段紧紧地吸引住了,同时也被徐志摩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在此基础上,李老师接着说:

他对着夕阳跪下了!你们听到这几句,就能理解为什么他对金柳是那么的眷恋,为什么他会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在他的心里,康桥是他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要怀着一种温柔眷念的情感,要读得轻柔一些,舒缓一些,比如开头第一节,这样读是不是更好些?

随后教师朗读示范,学生试读体会。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过程中,进入角色,体会作者的情,感受诗歌的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吟诵,引领学生体会诗歌情境并最大限度地逼近诗人的灵魂。

扮演角色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有些教师根据课文故事性强、情节紧凑的特点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进行片段表演,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有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将故事改编成课本剧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角色训练。

李老师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通过富有创意的角色设计,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事实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真正地走进了作品,走进了作者,走进了鲁镇。

四.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离不开教学语言,离开了教学语言,教学情境也就无从创设;即便是有了某种不需要语言的情境,也不能发挥其情境教学的作用,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其作为教学情境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前面所述的联系旧知创设情境、借助媒体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同样是在教学语言的支撑下得以创立的;而且,这些情境的成功创设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应归功于教师教学语言的锤炼。另一方面,较之其他几种或多或少受时间、空间、人力、物力限制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运用教学语言描绘情境是最简捷、方便、经济的教学手段。

从描绘情境的角度看,教学语言的锤炼应当侧重从准确、简洁、富于理趣三方面入手。

教学语言的准确美,体现在讲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使用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上。

教学语言的简洁美,就是要做到“有真意,勿卖弄,去粉饰,勿做作”,它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

教学语言的理趣美,是指教学语文含蓄隽永,回味无穷,既有深刻的哲理,又有丰富的趣味。

李镇西老师是非常注重教学语言的锤炼的,他的课堂注重民主,讲究平等对话,他的教学语言较好地体现了准确美、简洁美,特别是对学生发言所作的点评以及适时引导。而当他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讲课结束之前,则往往能用极富激情的语言描绘情境,坦陈观点,启迪学生思维,反映出其教学语言的理趣美。

教学《沁园春・雪》他这样结束自己的讲课:

青年的理想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我们和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习,但他晚年的悲剧,应该而且也可以通过民主制度避免。我们当然不应该苛求80年前的,但历史进入21世纪,今天的我们应该拥有一种民主的情怀。如果老想着去主宰别人,必然走向强权,当今国际政治也是如此。人类进化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无论自然界的运行,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好的局面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第7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创设中生成,生成中感悟

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大、内容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适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大大缩短知识传授与反馈的过程,增加师生的交流机会。

1.增强动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笔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元素,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产生了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笔者在教授《荆轲刺秦王》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先观看同名影视作品的片段,然后让学生进行配音,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细细品味这一过程,既达到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真正置身其中,把情境带入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转向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2.创设条件,促进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意识,主动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一诗时,特意设计了师生互动式的课件。能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设计了帮助、录像、测验、朗读等热键,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品味语言文字、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掌握刚接触的新词,还能理解诗中的美好感情。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同时在学习中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此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体验中感悟,感悟中提高

体验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体验文化与文学是学生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现实中这样的体验存在很多困难,而信息技术的适时应用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借助网络,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让学生直接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阅读材料,思考预设问题,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作品的写作背景等;在作文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寻找资料完成写作,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将自己的作品在学校网站的BBS上,与同学们交流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这样既完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求知能力。

第8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一、使课堂容量最大化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度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二、增强感知效果

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可经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具有感知的时效性、共同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这种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达到情与景的叠加想象

现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如: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制作成课件,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用“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来表现诗情美和艺术美。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样用多媒体技术制成的课件,能更具体更形象地将诗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同学们兴趣高,易理解、易掌握。

四、突出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承担着传播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的任务,新教材中古典文学分量加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语文教学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对汉语、文学有了解,而后进一步对以它们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有了解,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评议教学手段忽视和难以传播的。多媒体可以用精美的界面、典雅的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在具体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还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

2.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有可能以自己的或别人的想象取代他人,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

3.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的关系。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但要注意把握尺度,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

4.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的关系。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事物的特点,寻找事物的规律,发现现象的本质,等等。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第9篇:再别康桥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语文;教学;误区;对策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技术优势。怎样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高效教学,如何在多媒体运用上扬长避短,也是任课教师思考和关注的话题。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误区

1.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后,虽然教学手法有了改变,但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理念仍大行其道。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给包装起来,确实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然而,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形式主义教学面前被严重制约。原因乃是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a足,一些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看做时尚,利用不当,一些教师对其依赖性过大,通过简单的讲解和分析,将教学任务扔给了多媒体。这种滥用多媒体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停留在文字、声音和图像的认识上。

2.本末倒置的教学效果

一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忽略了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原则和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性,淡化语言教学和思维启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体验,却阻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个性发展。部分教师只关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信息环境,试图用多媒体取代黑板、取代教师,忽略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不注重课堂讨论,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最终会使学生思维能力退化,知识探究水平停滞不前。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再别康桥》时,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花草迎风摆动的画面欣赏康桥的美景,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纪念白求恩》时,会利用电影片段剪辑让学生认识祥白求恩大夫的形象。学生学习兴趣虽然被激发出来,但是教师过分关注画面设计,学生过分关注画面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被严重冷落,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课堂教学脱离课本和实际

很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可以,在语文教学课件制作和使用上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教师唯恐课件知识面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积极利用电脑储存量大这一优势,将与课程有关的所有材料都罗列下来,这样,多媒体课件就成为书本和黑板的翻版,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盯着黑板看,语文课变成了课件放映课,严重脱离了课本和实际。这种漠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主次混淆教学模式不仅于教学无助,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解决策略

1.多媒体教学应用要主次分明

坚持多媒体教学辅助的原则,是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重要保证。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唯一目的乃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多媒体设计和演示过程中,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认真进行内容分析和讲解,注重课堂互动和知识课后延伸,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将语言教学与丰富多彩的信息环境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即使手握鼠标,也能从学生眼神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中接受信息,进而给学生以鼓励、启发和诱导,这种良性互动可以让多媒体教学变得更加实用、高效。

2.注重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法的结合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有利于克服僵化的人机互动缺陷,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进一步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其他教学手法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几何,给学生直观、真实的想象和感受空间。如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诵,让学生就场景进行想象,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现文章所描写的场景,其次通过录音让学生感受到直观的美的朗读,这种读、看、听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这种对文章内涵深层挖掘的效果,是单独的多媒体教学难以完成和实现的。

3.化繁为简、去杂、去花的多媒体应用方法

语文课堂是思想交流、语言表达的教学场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的能力,一旦多媒体软硬件喧宾夺主,试图取代教师、黑板和书本,语文教学也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情感因素的融入,更要牢牢把握教学的主动权,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阐述。如在《紫藤萝瀑布》的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风景画面的放映时间,摈弃对华丽画面的依赖心理,积极利用书写、示范、朗读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互动,努力寻求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教学辅助作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认识上的偏差。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深刻认识多媒体应用现实的基础上,努力纠正、走出教学误区,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媛.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误区与对策[J].长三角(教育),2012-08-15

[2]顾晓晴.中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误区分析[J].中学时代,2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