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消防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防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防实训总结

第1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消防实训火灾探测器联动控制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消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正伴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到高科技综合学科的行列[1]。有效监测建筑火灾、控制火灾、迅速扑灭火灾,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建筑消防系统的任务。本实训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学完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理论课程后,对学生进行智能楼宇消防课程的实训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消防实训适用于所有学习电气消防相关课程的中高职专业学生。该实训要求学生进行智能建筑消防的系统设计、设备安装、线路连接、操作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的训练。通过该实训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设备及系统的原理、结构和组成,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连接、调试、排除故障等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教师也能方便地从旁指导、设置故障和考核学生,使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实战操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

2消防实训系统的工作原理

消防实训系统是以火灾为监控对象,根据防火要求和特点设计的监控系统。它可以实现对火灾发生的监控和联动控制功能[2]。在未发生火灾时,系统监控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的检测元件火灾探测器将火灾发生初期所产生的烟、热、光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二总线传输到控制器中,经过控制器处理后,发出报警以及进行消防联动控制。通过这个实训平台,可以实现手动/自动方式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

3消防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消防实训系统的设计

本教学实例是让学生在实训工场做一个区域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首先,在实训场地设置一个区域的消防控制中心,用于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安放,在其旁边再放置一台排烟风机,用于实现火灾发生,对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该实训场地共有格子房间八个,因此,将实训学生共分为八组,每组学生需要在房间里面安装的设备主要有光电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讯响器和智能型编码双输入/输出模块等设备。联动控制的简要流程是:当系统收到感烟探测器或者手动报警按钮发来的火灾报警信号,经控制器判断为火灾发生后,控制排烟风机的起停并输出反馈信号。

3.2消防实训系统的实现

(1)产品型号

本实训使用的产品全部选用在国内市场中使用量较大的海湾公司的产品。

火灾报警控制器:GST200联动型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光电感烟探测器:JTY-GD-G3;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J-SAP-8402;

声光讯响器:HX-100B

智能型编码双输入/输出模块:GST-LD-8303。

(2)系统施工步骤

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的建筑图纸,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根据设计规范等相关知识在图纸上设计出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的平面图和系统图,做好施工前准备;其次,根据平面图中设备摆放位置进行设备的安装定位、画线工作;然后根据线路的走向,进行材料下料、布管、穿线工作;接下来就是检查线路敷设是否正确,测试线间绝缘电阻和线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然后对系统外接设备进行原始编码的设定,还有设备的安装与接线;最后,对系统整体进行加电调试,填写调试报告和维修保养计划。

(3)消防系统的调试

消防系统的调试也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复杂的过程。它应当在系统设备全部安装、检查完毕后进行。消防系统的调试一般要经过设备注册、设备检查、设备定义、手动盘的开启、联动公式的编写与检查、联动开启、现场环境测试等几个步骤。

4消防实训系统的教学内容

消防实训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经过实操锻炼后,学生能懂得如何构建系统、调试系统和进行后期的设备维护等工作[3]。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

(2)控制器、功能模块及探测器、报警器的原理、功能与设备安装;

(3)电子编码器使用;

(4)原始编码和现场编码的设定;

(5)联动公式的编写;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安装、调试,以后运行期间的维护和保养;

5实训过程中学生常见错误分析

在实训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学生自身原因。

有些学生对实操的态度不够认真,怕苦怕累怕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去做。例如PVC20管子的弯曲半径,管道的固定措施,穿线方法,都不是按照正确步骤去执行。学生们认为只要管子装上去不掉下来、电线能从管子里面穿过去就可以,没有把这个实训课程当作一项真正的工程去看待。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不合格一律重做,不给他们任何怠慢这个实训的机会。

(2)设备接线错误。

系统布线复杂,设备接线端子较多,导致学生经常接线出错。这就要求老师经常提醒学生给线路做标记,这是防止接线错误的好方法。

(3)设备编码错误。

控制器外接的现场设备有火灾探测器、联动模块、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讯响器等,这些外部设备都需进行编码,每个设备对应有一个原始编码和一个现场编码。

原始编码为该设备所拥有的自身编码号,设备一次码编码范围为1~242之间,该编码的实现需要使用电子编码器对设备进行操作。在原始码编写过程中,对编码设备操作不正确,或者是编码总线接线错误,经常造成设备编码不成功。这就需要老师随时在旁边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现场编码指的就是通过控制器对外接设备进行设备定义。现场编码包括了键值、二次码、设备类型、设备特性和设备汉字信息等内容。该编码的实现需要使用控制器主机。由于学生对现场定义内容理解不清,也会导致编写错误,那么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操作时,输入到控制器里的信息就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用控制器对设备进行现场编码操作前,先让学生在纸上编写现场编码内容,老师检查之后,再让学生上机操作。

(4)联动公式编写错误。

联动公式是用来定义系统中报警信息与被控设备间联动关系的逻辑表达式。当系统中的探测设备报警或被控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控制器可按照这些逻辑表达式自动对被控设备执行“立即启动”、“延时启动”或“立即停动”操作。

本实训中要求,当光电感烟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报警时,声光讯响器立即启动,排烟风机延时10秒启动。在这个联动公式中,需要用到之前给设备编写的现场编码内容,但是有的同学重新又给设备定义了二次码,最后导致编程错误。当对应设备报警时,不能执行联动控制程序。

第2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消防管理 课程改革 教学活动

公安民警在消防管理工作中负有重要职责,如实施对有关区域、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发生火灾后,在救火过程中组织灭火、排除险情、引导疏散等。因此,消防管理课程是公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管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的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以及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灭火设施器材使用的技术技能,能够出色完成消防监督检查、处置初期火灾以及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从而确保消防安全,达到防火减灾的目的。

一、公安院校消防管理课程改革的意义

我国公安专科教育培养的是公安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战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的统一,是实现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消防管理课程作为公安院校治安管理(专科)专业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以加强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面对新形势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工作,会发现消防管理课程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与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但始终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结合目前实际教学情况,笔者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对消防管理课程进行的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建立能力目标型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系统的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旦走上工作岗位,这样的学习机会就会很少。为了提高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消防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

通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较好,但对实际的公安消防工作却并不十分明确,难以达到应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的背景下,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的要求来讲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其弊端也愈加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公安能力目标型教学模式。

为了达到能力目标,根据课程的特点应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中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主体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以实际公安消防工作为依据,采用技能模块组合的教学模式。技能模块是按照课程教学包含的各项技术能力相对独立为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教学子模块,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技术形成特点逐个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要达到的具体能力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块,让学生能“边学、边练、边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关键是模块设计合理,专业性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便于灵活组织安排教学。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消防管理课程应根据公安院校治安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定位,合理地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着重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强调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教学过程的操作性、演练性。

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以基础理论适度、专业技能实用为原则;遵循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使教、学、做相结合。经过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应该更符合公安工作发展需求和治安警察岗位实际消防工作能力要求。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在理论知识讲授时注重系统、全面、深入,涉及到管理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而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消防管理课程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首先应考虑职业针对性,满足消防工作的现实需求,并在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理论教学课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可以教材为基础重新组织,突出“必需”、“实用”、“会用”“够用”。消防燃烧理论中深度、难度大的部分可以少讲;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也不宜过多;消防监督检查是民警消防工作中的重点,消防监督检查常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使用各种常见灭火设施器材的技能必需掌握;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初期火灾扑救、疏散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四、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虽然我们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还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我们的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比较单一。教学的过程应该紧紧围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来进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法主要包括的以下几种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用:(1)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消防监督管理情景,使学生有了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和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2)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如开展一次消防宣传教育,交由学生自己处理。由学生自己负责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3)情景模拟。这种方法可以降低训练的实际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危险。如灭火、疏散逃生训练就可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情景模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教学组织中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教师在授课时要把课程的实用性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尽可能多地和实际消防工作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

课程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理论教学课时相应减少。消防管理工作本身技术性较强,缺乏理论基础实践课程则难以开展。在理论教学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考资料、网络等途径自学。实践教学中用到的相关知识点可由学生在课堂上初步学习之后,根据实训的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掌握并应用,教师则从旁边给与指导。这样既可减少理论教学时间,还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五、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的主体形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的。公安专科院校课程改革要突出实践教学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突出实践教学还要进一步研究。一般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课时,减少理论课时,理论够用即可。但没有理论知识如何实践、如何做到理论知识够用、如何避免实践附属于理论都是在课程中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以下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一)完善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需强化实训环节,建立适应公安教育规律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实践教学设计。

课程实践教学是一个与理论体系相辅相成、互相包容、相互渗透、统一的完整体系,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实践课的拼凑。实践课不应依附于理论,在理论课程后孤立的安排一个方面的实训,而是要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既要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还应充分适应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

我们可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做到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实践教学设计时依托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将课程原理、课程实践融为一体,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确定实训任务,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遵循公安工作规范,在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下“学中做、做中学”。

课程实践设计时,首先把公安消防工作所需要的相应能力分解成能力要素,结合具体消防工作,筛选相关实训内容,然后构建实训模块。课程实训模块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每一个实训模块又可以由若干实训项目组成,首先完成专项实训,最后进行综合实训项目。第二,设计实训的步骤、操作事项,分析在实训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第三,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实训指导书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课程实践设计完成后,课程组应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文件。最后,还应确定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落实实训场地、器材

实践教学条件是能否成功开设实践课程的一个关键因素。专门的实践教学一般应在专门的实践模拟室或场地进行,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消防管理课程的实训可利用校内建筑,同时还应添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这样可以减少实训场地建设费用,而又不缺乏真实性。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建筑功能、结构比较单一。为了增加实训中消防监督检查对象的多样性,也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场所观察记录,之后可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2.提高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

公安院校现有任课教师的理论基础扎实,完全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但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公安业务接触较少,在具体业务知识传授时缺乏亲身体验,针对性不强。这与培养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提高专业课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第一,在聘用新的专职教师应优先选择公安院校或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人员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已经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受到职业环境的熏陶,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在从事教学工作后,即可从事实践教学。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聘请一线有一定理论素养且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警官担任教官。这些教官熟悉公安消防工作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得实践教学活动充分贴近实际。这种方法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教师和教官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专业教师获取更多实践信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第三,公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一线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任课教师本人只有对一线实际工作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教学中和实际更加紧密结合。专职教师可以以挂职锻炼、假期调研、带学生实习等方式深入基层。学校还应从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与必要保障,提高教师积极性,使之成为教师工作中的常态。教师还可以到专业性较强,且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院校学习,不但可以系统的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还可学习实践教学的组织方法,从而促进消防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完善。

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消防管理课程必须紧扣公安人才培养目标,跟随形势发展不断改革。虽然我们的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地总结、调整、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勤.实践性教学是公安教学改革的突破.公安教育.2008(4).

[2]俞仲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一、检查内容

1、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

2、灭火器是否按照规定配置,产品是否合格,分布是否合理。

3、室内外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标志位置是否准确并能够正常使用。

4、用电行为是否规范,用电线路是否整齐规范,有无私搭乱接及超负荷用电情况,有无使用违章电器行为。

5、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是否落实工作责任,责任到人。是否建立危险品管理应急预案。

6、是否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危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是否登记造册,存储数量、存储地点是否科学合理。

7、实验室内供水管线、采暖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周边煤气、天然气管线是否存在泄漏等安全隐患。

8、其他未提及方面请参照《东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二、检查时间及总结报告

第4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企业实践作为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但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急需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认识,增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主动性

经过几年的企业实践[2],教师认识到不能只把它作为克服专业课教学[3],与生产实际脱节,实验、实训只是简单重复实训指导书倾向的权宜之计,要明确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和教师肩负的责任的高度,正确认识企业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才能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投入企业实践。抓住这个关键,才能激发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迫切感,增强提高专业素质的针对性,体现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有效性。

企业实践作为一项正在逐步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在落实中,除了个人积极性外,还需要有企业、学校等方面的支持与协调。既需要大型企业和示范性院校集中组织的企业实践培训,又需要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到企业深入实践。集中培训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大型企业采用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个人的深入实践有利于增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各种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一种专业技能用于不同产品或不同行业的经验积累,以及一种专业技能的交叉运用。对于一名专业教师来说,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实际锻炼。

企业实践形式是多样的,至于采取何种形式,要根据个人条件因人、因地制宜。无论选用何种形式,都要把企业实践与创新教学和生产过程对接的有效形式结合;与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实现生产性实训方法结合;与总结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经验结合。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践,首先要考虑如何在实践中为企业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提高专业素质,在合作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2.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服务经济发展

企业实践在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各级职业院校分别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的任务。因此,这就对各级职业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4]提出更高要求。不能停留在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提高专业素质的层面上,而要根据当前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积极探索推进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形式、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围绕这个新要求展开。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实验、实训教学的专业教师,在初步尝试中,先后参加过对企业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和校企联合技术项目的研发等不同形式的企业实践。

2.1参与对企业传统产品的升级改造

这是目前企业实践特别是到中小企业实践比较适用的形式,实践内容体现了由过去到企业学习到为企业发展服务[5]的转变。依据企业需要和教师条件,深入企业,了解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或需要升级改造的产品,直接找到企业实践的切入点和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结合点。

笔者深入一家生产适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备的企业,设备原来采用单机安装,不联网控制,只分散于各处,不能统一管理,而且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互相兼容。要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只能到分布于各处的现场查看和收集信息,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费时费力。了解了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对产品的升级要求,笔者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PLC技术,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PLC检测消防出水口压力、火灾报警联动控制柜的启动信号,自动启动消防泵工作,使系统进入消防状态。由于实现了网络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远程监控各消防单位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故障、巡检和停开机记录,提高了系统的管理水平和预防控制火灾的能力。

参与企业产品的升级改造过程,使我们看到了一种实用新型产品的产生,其往往是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其开发过程需要研发设计、样机试制、调试改进等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工艺过程涉及掌握机械、电工、电子等不同方面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的互相配合。企业需要“综合型”人才,也需要有“一技之长”的职业人才,这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打开成功成才大门的钥匙。

2.2参加校企联合项目的研发

这是较高层次的企业实践,也是推动校企合作、发挥职业院校教师作用的一种好形式,为教师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提供了平台。采用这种形式,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还要具备相应的研发、设计能力。根据企业需要,由学校和企业签订了联合技术开发合同,明确了研发项目、任务和双方的责任、分工后,笔者参加了《采暖系统网络智能控制装置》的研发工作。

第5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一、校园安全状况

2019年校园安全平稳,但是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2019年1-9月,保卫部门共受理各类案件36起,其中盗窃案件5起,物品丢失6起,网络贷款及欺诈5起,感情纠纷1起,打架1次,学生救助3起、赌博案件1起,其他案件类型多样,公安机关受理的案件7起。超速违规483趟次,超速处理83人次,黑名单400辆。制止各类破坏挪用消防设施20人次。 保安实行24小时白夜班巡逻,发现治安隐患68起,接受师生求助80人次,清理校内流浪狗25条,制止打球纠纷2起,收缴各类传单300多张。

二、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调研发现,校园整体安全形势较好,但是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校园治安方面

现象1、治安巡查不足

问题:学校现有保安是主要安全巡查力量,存在巡查时间和效果不好的问题。

原因:学校保安是学校白天夜晚的主要治安巡逻力量,但是由于人员有限,不能够有效起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改进思路:增加保安人员和巡查力度;增加学生自治管理组织的安全信息员作用,及时发现上报问题。

现象2、教学楼内和其他楼宇安全管理存在不足

问题:存在外来人员在教室内散发传单、开会等现象,在教学楼和其他楼宇内违规跳舞及扰乱正常校园秩序的行为。

原因:楼宇管理松散,责任不明确;相关部门推诿,不敢作为。

改进思路:明确教学楼及其他楼宇的安全管理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现象3、外来人员来学校打球现象

问题:外来人员来校打球占用教育设施,不服从学校管理,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矛盾。

原因:对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新闻出现误解;学校体育场所管理职责不清,人员不到位。

改进思路: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做好体育锻炼人员的服务和政策解释;落实体育场所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加强治安巡查力度。

现象4、宿舍内有销售、赌博等现象

问题:宿舍存在学生私自售卖商品现象;学生在宿舍打牌赌博。

原因:宿舍内部管理力度不够;学生课余生活乏味;学校对学生学习和教育引导不足。

改进思路:加强宿舍的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辅导员和二级学院要关注宿舍,多进宿舍,指导学生的课后生活。

现象5、存在盗窃及物品丢失现象

问题:在学生宿舍内部和学校公开场所经常有学生丢失各类物品,有些属于被盗,有些属于丢失。

原因:学生对财产的保管意识淡薄;炫富思想影响着财产的安全。

改进思路:加强财产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现象6、 学生中存在养宠物现象

问题:学生宿舍发现有养小狗、老鼠等校动物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原因:学生集体生活中,没有意识到在宿舍养宠物对宿舍其他同学的安全影响。

改进思路:正确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将宠物妥善处理,避免对动物的二次伤害。

现象7、学生旷课及夜不归宿现象常见

问题:学生经常出现旷课,有些学生在夜晚11之后经常出现外出校园,宿舍检查时候有人冒名顶替。 。

原因:学生集体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学生自我为中心;相关部门对学生的宿舍管理和上课管理需要加强。

改进思路:加强课堂纪律和处罚;相关部门对夜间学生不在宿舍情况不定时进行统计并通报处理;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实行劝退或开除。

现象8、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常出现

问题:学生孤僻,焦虑、抑郁等现象成为影响学生正常成长的重大障碍,造成很多社会及家庭问题,产生安全隐患 。

原因: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学生自身家庭影响;学校期间缺乏关心和教育。

改进思路:及时排查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出适当介入,建立学校和家庭的联络机制,实现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矫正。

现象9、学生抽烟、游戏人数普遍

问题:学生存在抽烟现象,玩游戏的人数更多,甚至在课堂及宿舍熬夜把玩,有学生为了买游戏装备被网络诈骗而偷窃同学的钱财。 

原因:学生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定位出现迷茫;学生自身家庭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够。

改进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加强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回归学习本身。

现象10、学校大门安全管理和服务需要提升

问题:存在车辆和人员登记不严格,岗位形象不佳,岗位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原因:外来车辆和人员素质不高不配合;安保人员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岗位管理规范不健全;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

改进思路:加强监管和考核,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学习教育,规范制度建设。

现象11、安全宣传教育需要加强

问题:根据季节开展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不够。比如春季防流感、传染病,夏季防溺水,防汛等。

原因:安全宣传形式有待于创新,需要寻找学生容易接受的新的契合点,达到宣传效果。

改进思路:在不同季节特点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及宣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必要的安全防护方法。

(二)校园消防方面

现状1、消防队伍力量弱

问题:学校消防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目前由保卫处一名老师统筹管理,保安公司派出一名保安日常巡查,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原因:学校安保工作人员安排受制于人事制度,单纯依靠外聘的保安公司对消防安全负责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改进思路:落实消防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增设消防科,增加消防专门人员,增加保安公司消防工作岗位和人员,实现全员参与的消防管理模式。

现状2、消防设施被挪用

问题:学校消防设施被损坏和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期限。

原因:部分违规人员消防意识淡薄;日常消防巡查力度不够;利益使然;对违规使用消防设施的处罚力度不够。

改进思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对违规人员实施严格的奖惩考核机制,加强日常消防巡查,及时制止消防违规行为。

现状3、宿舍内部消防隐患多

问题:宿舍内部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抽烟现象普遍,容易造成宿舍消防火灾。

原因:学生消防意识淡薄;宿舍管理部门巡查不足,处罚不够;各二级学院疏于对宿舍的日常检查;安全宣传需要加强。

改进思路:加强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宣传;二级学院需要加强宿舍的管理和巡查;建立宿舍大功率电器使用报警机制,通过技防及时断电。

现状4、消防宣传需加强

问题:消防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宣传次数不多,学生参与度弱等问题,如何增强学生消防意识成为安全教育重点。

原因:学生消防意识淡薄,学校消防管理人员不足,消防宣传创新不够,学生参与度不深等多种原因。

改进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宣传,在网站、广播、橱窗宣传消防知识,开展学生消防宣传活动,成立消防志愿组织,聘请消防员来校开展宣传和演练,增强消防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

现状5、教职工消防技能不足

问题: 师生员工消防扑救技能不足,特别是食堂、物业、宿管人员不懂得如何使用消防器材。

原因:学校食堂、物业、保安及宿舍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技能培训不足,相关部门消防意识淡薄,培训力度不够。

改进思路:保卫处要督促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开展消防扑救和逃生演练活动,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消防技能。

现状6、实验实训室消防隐患

问题:实验实训室存在各类器材布置随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电线布设不规范,易产生火灾隐患。

第6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开展基层治安管理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从事基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实训项目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与开发,为培养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人才服务。

(一)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种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党和国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关注和重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着力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2010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公安教育要逐步实现办学方向的“三个转变”,即以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向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民警教育培训并重发展转变;培养对象由以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员为主,向以招收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为主转变;教学重心由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职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训练为主转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能力成为了公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治安学专业必须准确把握治安类民警应该具备的能力标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科学设计专业实训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

(二)实用、实际和实效的原则

治安学专业的实训项目必须按照“实用、实际和实效”来设计。这里说的实用,就是设计实训项目必须紧扣公安实际,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措施与方法,对学生今后参加公安工作有用的项目,而不是实践教学老师凭空想象的。实际,就是要求实训项目设计具有可操纵性。虽然治安学专业需要实训的内容多,由于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内容都进行实训,项目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已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来设计,对于不具备实训条件或者危险性大的项目尽可能不设计。实效,就是实训项目通过实施以后,学生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能够提升哪些能力,达到怎样的效果,对学生参与公安工作有什么帮助,这是实训项目设计的落脚点,并且应通过项目实施不断优化实训项目,达到项目理想的效果。

(三)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

从单项技能的掌握到特定行业的常规职业技能的娴熟并形成一技之长,这是个体职业能力养成与提高的必经过程[2]。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实训项目设计同样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治安学专业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同,专业实训项目设计应本着先单项后综合的“递进式”原则进行。就专业而言,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开展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的实训,高年级学生主要针对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查处进行实训,毕业前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对专业内容进行综合实训;就课程而言,同样应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原则进行实训设计。以《户政学》课程为例,先对课程中的常住人口登记、居民身份证查验、户口统计等单项进行训练,然后再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综合实训。

二、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设计内容

治安学专业到底应设计哪些实训项目,目前全国公安院校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统一标准。治安学专业应按照治安类民警岗位能力要求来设计实训项目,在专业不同课程教学中加以实施。从治安类民警的岗位能力来看,治安类民警是集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职能于一身,应该具备治安防范、治安管理、治安问题查处和治安服务等能力,因此,专业实训项目的设计可分为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治安管理实训模块和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三大部分,在每个模块中设置不同的实训项目,从而构成专业实训项目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

治安防范是针对违法犯罪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环境条件而采取的防范对策,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为防止外界的不法侵害,针对可能引起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和诱发因素、滋生违法犯罪的环境、实施违法犯罪的条件以及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的地区、单位和重点人员,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和手段,依法进行预防、防卫、防护、控制等工作[3]。治安服务是社会治安服务供给主体依照当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进行的一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4]。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联系十分紧密,甚至两者之间有诸多内容存在交集,难以清晰划分,因此把两类实训项目合成一个模块。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是治安类民警的重要职责,治安类民警须具备开展治安防范和治安服务的工作能力。鉴于此,在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社区治安情报信息的采集与使用、社区治安宣传教育、入户调查、社区安全防范检查、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常用安全检查仪器的使用、常用报警系统的使用、常用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等实训项目。

(二)治安管理实训模块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各项治安业务管理和组织活动,依法公开管理社会治安秩序的警察行政活动[5]。治安管理是治安类民警工作的主体,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公安人口管理、重点行业场所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治安巡逻与治安盘查、常住人口登记、居民身份证查验、公安机关对娱乐场所日常治安检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现场勤务、公安机关对旅馆业的治安行政许可、公安机关民警对旅馆业日常治安检查、爆破作业单位安全检查、民用爆炸物品治安行政许可等实训项目。

(三)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

社会治安问题是人们违反由刑法和治安行政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有关国家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公民人身权利或民利并依法给予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行为[6]。查处社会治安问题是治安类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社会治安问题查处主要包括治安案件办理、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的办理、公共安全危机应对等。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应设计110接处警规范、处置中强制措施的使用、现场处置、公共安全危机处置中的媒体应对、初起火灾扑救、火场安全疏散与应急救援、治安调解、治安案件调查取证、办理治安案件中扣押财物强制措施的适用、办理治安案件程序(简易、听证和一般)等实训项目。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是由治安防范实训模块(含治安服务)、治安管理实训模块和治安问题查处实训模块构成,而在每个模块中又设计若干实训项目,一个实训项目应包括基础知识、情景设定(或基本案情)、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场地与器材、实训步骤方法与注意问题、实训考核和思考题等几个部分。这样,从专业实训模块到具体实训项目就构成了比较科学规范的专业实训项目体系。

三、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是实现项目价值的必由之路。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只有通过实施才能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最终实现其价值。而实训项目的实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条件

条件是与某个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笔者认为,治安学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条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训项目实施的前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也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条件[7]。目前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之所以开展不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公安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短缺,缺少实践教学的条件和基础。笔者认为,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来建设。校内实训场地建设,一方面是建设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如消防实验室、安全防范实验室、模拟派出所、模拟街区等,另一方面是在校内实践基地中应配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依托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校局合作”[8],建立市局治安支队——县(分)局治安大队——公安派出所“三级专业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实训项目实施的关键。实践教学质量取决于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措并举,建立一支能战会教的“双师型”教官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需要。根据当前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师资现状,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推行和完善教官制。教官制就是在各级公安机关中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民警到公安院校担任教官的一种制度[9]。它是公安院校“请进来”以改进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官来源于公安实践部门,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实践教学能力强,在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二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在编在岗教师是专业教学的主体,理应承担专业实践教学的重任。针对目前公安院校教师经历单一,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现状,治安学专业教师应“走出去”,通过实习、调研、挂职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安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满足实训项目实施的需要。3.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是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保障。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对规范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地进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治安学专业应在公安院校有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包括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条例、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实践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和实践教学激励的相关规定等,从制度层面规范实践教学,促使实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专业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

第7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7S管理实训

一、引入“7S”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训已成为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习实训中出现了以下现象:航材消耗量大,而且价值不菲,且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在实验室管理,存在着现场混乱、东西乱放、工量具维护不当、实训场所脏乱等现象。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基地和航线维修实行“7S”生产现场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7S”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各因素的合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进行表示而成。

为了实现校企对接,模拟真实的航空维修环境,包括管理模式,需要将“7S”管理模式引入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中来。

二、“7S”管理的内容与实施

1、整理

将实训场所的各类物品进行清理,把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无用的物品要妥善处理。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实训场所环境,增加实训面积。第一是对实训场所现场摆放和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比如进行导线束捆扎之后,剪下的塑料扎带;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学生的个人生活用品、垃圾都要坚决的清理出实训场所。例如以前有些同学,带着早餐到实训室,一边实训,一边吃喝,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每次实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耗材需要学生去航材库领取,实训现场并不放置工具和耗材;学生携带的书包、水杯或其他与实训无关的物品需存入实训室外的储物箱内。

2、整顿

把经过“整理”的物品合理布置,定品、定位、定量摆放并做好标识。“整顿”是对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使实训场所各种物品摆放整齐,使用管理便捷,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发现,工作者在维修工作实施过程中,因他人询问物品摆放地方、规格、有效期等信息而中断工作的,100%的人表示有过,64%的人表示经常有。进行“整顿”后,可以有效减少或杜绝学生实习过程中被打断的次数,有效减少寻找有用物品的时间。例如为工具配置清单,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钳子、螺刀、套筒扳手等不能随意乱放,用完必须放回到工具箱内,以减少找寻工具的时间和避免丢失工具。电烙铁用完后,必须放到烙铁架上,松香和焊锡不能随意乱丢。拆卸下来的螺钉装入红布袋或者托盘中,不允许丢弃到地上。在实训中,学生应自备垃圾桶或垃圾袋,以便将废弃物放入其中(垃圾收集后不要立即处理,待实训全面结束后再处理;由清洁人员对集中的垃圾进行处理,以防止飞机上的零件被当做垃圾扔掉。

3、清扫

彻底的把实训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营造洁净的实训环境,使实训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师生看到明快、舒畅的环境,也能心情愉快的开展教与学。实训现场在实训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影响实训设备的运行,同时清洁的现场,也是进行航空维修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灰尘和油污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航空维修活动要求随时清扫,不等不靠,地面有油污时,需要立即清除,以免师生滑倒摔伤。

4、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养成随时自觉保持、维护的行为。清洁活动的要点是坚持“三不要”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的师生同样需要清洁;师生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5、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律制度的习惯和作风,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纳入成绩的考核。例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工卡的要求拆装航空电子设备,不擅自作主张;模拟航空维修中,主要工作人完成后,工作单签署人员、整机放行人员、机组人员进行检查的流程,检验学生是否按照规程进行检查,是否有未检查就进行签字的行为;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好学,主动研究故障的特点,探寻解决故障的方法;是否与同学人员沟通良好等等。

6、节约

合理的利用时间、空间和设备等,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物尽其用的学习与实训场所。例如坚持人走灯灭,光线足够时不开灯;爱护实训设备和工具,节约航材的使用。

7、安全

此处安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指设备安全。在学生参加实训以前向学生重点强调用电安全、静电防护和消防灭火知识。每一次实训前,首先讲解该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提醒学生注意。实训室内设置灭火瓶和急救小药箱。进入实训场所,学生不允许穿便装,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劳动用鞋、实训服、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女学生的发辫不得露出工作帽外,不准穿高跟鞋,实训服口袋内不装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三、“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考核

1、“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评分、老师评分,按照“三三四”的百分制进行评分,总分将纳入学生的实训总成绩。

2、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内容,老师既是监督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要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3、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考核、实训管理员年终考核。

四、“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效果

“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模拟现代航空维修企业真实的维修环境,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强化了学生岗位责任教育,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分配到岗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环境并达到工作要求,深受企业的欢迎。现在仅仅是“7S”管理在航空电子设备实训中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改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实践、总结、提升中会讲“7S”管理模式的效用发挥的更好。

参考文献:

第8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第9篇:消防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化工;实训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通过相关实践课程的训练来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要求来看,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职业技能,实践课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培训的主要对象的层次定位在将来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验实训基地能够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两方面的实践环境,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职业规范化训练,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前进行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培养。另外的功能就是开展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并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逐步发展为抚顺乃至周边城市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一、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特点

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操作训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设置。实训过程上要具有专业基本技术技能应用的真实性。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路线。在内容安排上要具有综合性。通过实训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承担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并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应用研究。

三、建设基本结构

1.基础类实训基地是化工类的各个专业都离不开的化工基本知识检验、基本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地方。

2.理化检测是培养学员如何应用各种常规的基本技术手段(如化学分析、电分析、光谱分析等),对化学品、油品以及表面活性剂、涂料、粘结剂、化妆品、洗涤剂进行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检验。建设油品、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的理化检测实训中心。

3.典型化工实训装置及小型化工工艺类工业生产装置,供教学实践和小规模生产使用,操作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石油化工属于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基于此,学生在石油化工企业实习时常遇到无法进行具体操作、得不到开停车和事故处理的机会。(4)石油化工仿真教学是运用实物、半实物或全数字化动态模型,深层次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新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高级阶段。石油化工生产现场操作与化工仿真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解决长期以来生产实践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将理论知识、工艺过程、操作控制能力和计算机的运用充分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学员的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培训过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石油化工仿真实验中心。

四、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实训内容

1.化工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

通过培训使化工专业学生具备本行业岗位基本技能,提升知识和技能, 职业培训的内容是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职业培训的目的,职业培训的内容是相关岗位或工种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产品的质量检测分析

分析检验实训主要由“有机化工产品检验室”、“无机化工产品检验室”、“冶金与建筑材料检验室”、“药物检验室”、“环境分析监测室”、“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检验室”和“电子天平室”7个实训室构成。学生应能掌握常规检验分析仪器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常见化学样品的分析,掌握相关产品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技术,具有综合分析和编写综合报告的能力等。同时,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工业分析、环境监测、矿石品位检验、重要材料理化分析与检验,检测仪器要定期鉴定、定期保养、定期校验,并确保实验室所有设备和计量器具均可量值溯源。对采用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实验室则需要科学地进行分析,评价它是否与检测项目相适应,是否为最新的有效版本,实验室要动态跟踪相应标准的更新,及时对其进行研究确定。

3. 化工工艺类和单元操作技能实训

实训车间的布置除了有黑板、投影、台凳等,还应该按照生产车间的模式布置,如管廊管架、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操作空间的预留、工具的摆放要求、逃生通道、消防设施等,墙面上挂放装置图片、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危险标识等尽量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实训,如阀门、管件的安装、应用,离心泵的操作、切换,换热器的操作等。

5.计算机仿真实训

计算机仿真实训在化工生产过程实训中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学员仿真系统的构建是按照实际工程而设计的, 因此在该系统上的操作十分接近实际情况, 学员通过该系统的训练,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运行状况联系起来,模拟操作各系统运行检故排障。仿真系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和实训平台, 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获得知识和技能。 弥补了现场实习只能看不能动的不足。由于没有安全问题的顾虑, 可允许学员对部件、工具等进行仿真随意性凋节。 通过指导教师实训现场循循善诱, 让学员完全进入角色, 直接接触感性知识来强化形象思维, 使学员把不合理的随意调节转化为从中总结经验的手段, 从而给予了学员个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思维,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 由于实训系统可以由电脑直接进行成绩评定,不会受到教师的主观色彩的干扰, 因而更能体现教学的公平性。

实训基地除了完成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外,还可扩大培训项目,可以面向社会上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建立合适的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为教师提供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