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计算机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教育论文

第1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1.计算机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如今,由于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的招聘工作都中不到位,导致有许多资历以及能力不够的老师都进入学校鱼龙混珠,这些老师的加入势必会影响到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教育质量。其次,由于进入学校教学的计算机老师基本没有压力,所以,计算机老师不会持续专心的去专研计算机专业,去研究计算机教学,研究计算机教学改革,导致计算机老师的专业水平能力一直都处于一个瓶颈,无法提升。

2.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普遍成为一种急于求成的模式,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就纯粹是为了学生的考评和过级,为了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评和过级,老师大力推行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案,盲目的教学生一味的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应付考试,由于老师教学的急于求成,导致很多学生盲目的学习计算机,盲目的参加比赛和过级考评,当然,由于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不足,有很多学生,都在考评和过级的考试中屡屡撞墙,这样一来,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将学习计算机当作是一种负担,也渐渐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式都非常传统单一,我们都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接受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但是,现在许多高校都是在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无论怎样的教学体制,专业建设,不管是怎样的学生基础,老师都只是用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之间越来越拉开距离,也会是很多学生都对计算机学习失去了兴趣。

4.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单一。有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形式非常单一,学校虽然设立实验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考核中,有关实验的试题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小,如今很多学生就是将考试不挂科当做学习的目的,如果考试没有实验试题,那他们对实践性的教学方式的热情就会减少一大半。

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措施

1.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就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招聘,切不能让没有能力没有资历没有能力的人进来鱼龙混杂,影响教育。其次,学校应该定期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培训他们关于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让老师能够积极参与到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当中去。但是,最重要的是学校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审查考核,鼓励激励老师能够不断的对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学习研究,以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学校也可以派遣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有资历的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方面,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努力对计算机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

2.学校应该重视计算机实践性教学。学校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成立专门的实验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实验参与式的教学方案,在实施实践性教学方案后,学校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展在实践性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步一步逐渐的完善是要实践性教学方案。

3.对计算机教学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学校应该积极的对计算机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切不能一直搬照以前传统的考试形式,这样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的发展进步。对计算机的考核形式的改革创新主要是将计算机的考试活化,在考试中更多的融入实践性的题型,渐渐培养学生去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己知识的深奥以及奥妙,才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研究计算机。

4.对计算机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学习。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将计算机的教材内容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建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的研究能力。

三、结语

第2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的根本不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品质上有所提高。

1.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有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的愉悦。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艰难思维后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多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1.2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比

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调试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它本身对于学生的刺激就是丰富的,高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是提及要点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探究、琢磨,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出结论,进而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既探索->思考->顿悟->得出结论->掌握操作的过程。在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把任务完成、把工具的使用掌握,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更始锻炼了学生遇问题抓住关键点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思考行为从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Excel的工作表的有关概念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工作表可以“重命名”、“删除”等等,而是问学生:你们在了解了工作表概念后,会提出什么想法吗?你还想了解有关工作表的什么问题吗?在讨论后,引导学生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学习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另外,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做出了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特别是目前高年级的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个项目作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开发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2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语言具有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进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3.结语

第3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开放式教学的应用正在变得日益广泛,在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具备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对于计算机教育这种主要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学科来说,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地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在学生不能够充分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也可以努力地进行探索,大胆地提出问题,更加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切实有效地进行当代网络环境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的培养。

二、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当代网络环境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培养来说,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切实学到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具体来说,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高度重视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借助于多媒体幻灯片来播放各种各样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音频、视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保证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深入地介绍历史上对计算机的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力量的著名人物来进行介绍,包括冯诺依曼等等,而且,借助于多媒体幻灯片来对于有关这些人物的图片、短片及人物故事进行播放,切实引导学生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来进行学习,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三、科学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真正促使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合作,促使学生积极地融入团队、融入社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质的过程中,有必要借助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有效地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更加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保证不同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与此同时,通过科学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所遇到的比较晦涩难懂的地方,教师就能够及时地发现并且进行深入地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将他们所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来,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对于学生将来毕业之后踏入社会进行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明确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与时俱进,加强教学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结合当今的网络环境,科学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与时俱进,加强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而不应该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之中,真正营造出一个开放自主的平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地学习。而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的同时,也有必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方便快捷的途径,切实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推动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的进行,最终实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另外,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最终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大胆进行课程整合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我们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第一,结合具体的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3DMAX、网页制作,这些课程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类似的其他课程。第二,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与此同时,对于各种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必要折算成相应学分,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第三,结合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征,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索,教学计划也应该与时俱进,必须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进行适当地改变。专业教学计划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回炉”—回学院进行新课程的短期学习,使知识及时更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更加有针对性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地就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结束语

第4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当前计算机应用要求比较简单的人才现在已经基本饱和,比如说电脑初级操作员、电脑录入员等人才社会的需求已经基本饱和,但是一些计算机专业性以及行业性较强应用人才还有很强的市场前景,比如说网页制作、网络管理员、辅助设计操作以及广告设计员等等。所以职业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教学需要围绕着以下培养方向进行:

1.计算机广告设计课程。该方面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以及设计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以及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设计;

2.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该方面的课程可以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添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这两方面的课程,但基础仍是计算机基础应用以及程序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该方面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与训练优秀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该课程主要教授网络操作系统,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互联网络知识,掌握各种网络规划设计知识;

4..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该课程主要教授如何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设计,在电子行业、机械行业以及建筑行业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开展辅助设计,以输入与输出完成设计图纸。

二、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力度的方法

(一)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过去计算机教学方法往往会使用灌输模式,在课堂上相关老师一直在讲解,但是只有一部分知识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教学效果不显著。而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使学生亲身体会到计算机的价值以及魅力所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沟通以及交流,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各种计算机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拉近学生以及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互动式教学能够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使学生从不由自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成主动探索知识,然后学生再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内容以及疑惑反馈给教师,让相关老师的讲解更加的具有目的性以及针对性,进而加强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互动式教学还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比如说,老师在讲解完Word的用法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设计包装纸的任务,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使用文字以及图片,并设计一定的艺术效果。如果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要恰当的指点学生,从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锻炼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真正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计算机老师的素质水平。

1.敬业奉献、坚持不懈精神。计算机教育工作需要众多老师的不断奋斗,是一件意义深远需要持续坚持的工作。现在社会上很多的人还不能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育的意义,不看重计算机普及的作用,导致很多的计算机老师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老师遇到的困难要多于其他学科的老师,再加上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非常快,所以老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以及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不断学习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新的知识,敬业奉献,坚持不懈。

2.实事求是,尊重实践。现在的计算机教育比较提倡使用开创性教育模式,也就是要解放思想。而思想的解放需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不断的调查研究,以做到心中有数。就此相关老师需要探究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以及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不原版照抄过去的管理模式,不效仿国外的做法,要基于实际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总结

第5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工作要求后,我国高等教育更是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而作为近些年来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论其在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分两种:一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教学目的也不一样。前者注重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方向,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而后者注重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而作为具有明确的职业技术特点的高职院校,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更应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经出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标志。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来说,计算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起步较晚,同时因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却连计算机都没见过。另一方面,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的教学内容已逐步下调到中小学阶段,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差距势必将继续扩大。而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的问题,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正是摆在我们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难题。

三、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以及师资力量等问题最为突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但应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就计算机教学来说,很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要深化高等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教学模式、教材模式着手,体现出高等院校的特色。

1.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能力,深化计算机教育改革

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和钻研。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等各种教学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思考、实践,精心设计大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后练习、实训题目,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获取、处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实训活动,多提供让学生校内、校外实践的机会。就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如果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课程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网站的建设应包含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有学生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各种教学形式既互相补充又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教学应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改革计算机教材模式,体现高等教育特色

教材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在新时期,所以高等教材的选择必须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高等计算机教材改革必须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相适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指导思想。同时计算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专业等合理选择计算机教材,规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课堂上的理论阐述也应结合适当的案例分析,加深、巩固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尽管高等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高等院校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距教育部门要求的50%还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从学历上讲,专业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辅人员应不低于本科学历。计算机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职、兼职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时代的需要,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同时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等就是摆在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开课课时较少,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跟不上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探索着更好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正杰,王秀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2]孙晓华.通过几次教学活动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4,(06).

[3]杨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4]黄艳.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第6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知识的主干,而对主干内容的评析或者背景介绍就是辅助内容;拓展知识则包括试卷测试、小组讨论、学习帮助和指导等等;其次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技能的咨询服务,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关教育政策以及专业学科的动态信息。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可以了解专业的法律、法规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可谓提供论文库、书籍等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互相讨论,相互交流提供完善的平台等等;最后要充分利用数据库进行课程管理,实现教学的高效有效。

2、计算机教学中网络教学的课程模式

2.1互助的课程模式。

学生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计算机知识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以实现对知识的充分理解,这就是互助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四个部分:协作小组、小组成员、协作学习环境以及辅导教师。教师的作用在监督和管理整个学习过程,检验最后的学习效果,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协作学习环境又由空间环境,组织环境、硬件环境以及资源环境组成,各种环境都是协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只有实现所有环境,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通过协作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

2.2讨论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先天的优势,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在线发问,然后邀请其他人共同讨论。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是讨论教学模式的两个具体型式。就像学习小组讨论一样,同步讨论可以对问题进行实时交流,但是可以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在计算机网络上通过终端进行交流,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和监督。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言论有错误,千万不能直接在网络中指出,而是应该找学生私聊指出,这样也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该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或者鼓励,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积极性。异步讨论与同步讨论的差异较大,教师一般要先设计一个主题,然后提出可以让学生讨论的问题,然后组建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进入哪个讨论组,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跟进,以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不断深入,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深入过程。无论是哪种讨论方式,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而不能过多发表言论,只要控制讨论的范围和方向就可以了。

2.3单独辅导的课程模式。

教师对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学进行单独辅导和沟通。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老师与学生是多对一模式,教师想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个性化的软件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充分发挥计算机教育方式的效果,以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通过邮箱或者通用聊天工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时跟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空间和时间局限性。

3、网络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

3.1学生是网络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主导。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上,教师一直是起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会占用绝大多数的时间进行讲解,课堂是由教师主导走向的。而网络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则完全想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看法和想法受到重视,学生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参与性更强。传统方式下,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要掌握知识就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但是在有限的计算课程中,要将课堂上的知识全部掌握非常困难。在网络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在网络上进行练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3.2教师在网络模式下的引导作用。

传统教育中,教学模式是单一的,教师的主导地位非常明显,而在网络模式下,教学模式是多样性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与学生进行实时的紧密沟通,网络与计算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终端电脑与教师进行直接的对话及沟通,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程序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教师与学生可以形成有效的互动,在网络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更为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增加。

3.3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的教学资源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积累,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配比非常不均匀,差距较大。但是在网络模式下,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利用,学校之间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资料,实验成果,考试大纲以及各种学习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学生随时可以下载下来进行学习,学校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学生可以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随时进行学习。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网络教学资源随时更新,学生也能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

4、结语

第7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传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以课堂为教学地点,学期为教学时间,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将网络课堂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首先,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效的融合,开创了网络课堂教育的新时代,可以把以往死板、老套、陈旧计算机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而富有实效。网络课堂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为依托,构建现代化信息网络。以往的计算机教育以课本教材为标准,教材更新速度慢,但计算机发展迅速,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后仍知道的很少,构建网络课堂的知识库,学生可以依靠互联网,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带入,为学生适当的讲解;

(2)以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依托,构建实时交互、实时授课、实时学习。构建网络课堂突破了以往学生只能在教室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听课学习,另外各类通信软件的使用,可视画面、支持语音模式的软件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的简单便捷,学生也可以通过在课程讨论区里问题,开展讨论,也能相互协作来完成课题研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和环境。网上交流会让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有助于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方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以仿真、通信技术为依托的真人在线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课堂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通过教师在线授课,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网络课堂除了有课堂学习外,还有课下作业项目,网络课堂的课下作业系统更方便了教师的命题和学生作业的提交,计算机处理速度快也让作业的批注更加完善,对于一些协作性作业,学生可以依托通信软件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方便学生学习的效率。

2网络课堂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应用

网络课堂以其特殊的教学模式,给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方便。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前一周讲述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下一周计算机实验课在进行应用操作,不仅没有效率,还会造成知识遗忘,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网络课堂教育模式,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授课应用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导致在教学投入中很大一本分投入到了实验设备的购置上,应用网络课堂教育模式,将计算机理论教育和应用实践教育融合在一起,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可以将知识和应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2)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进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一边接受理论知识,一边应用操作,大大降低了课堂教育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已有的知识技能,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3结语

第8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计算机音乐是音乐与电脑结合创造出来的,音乐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音乐就带有计算机制作的成分。在现代音乐中,不管是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乐、说唱音乐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来控制音乐。比如说,我们在家里使用音响设备播放古典音乐,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控制的。计算机拥有高度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在计算机上面对声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响效果,极大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与数字音频接触,在电视、电影和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中都含有数字音频的合成技术。计算机音乐的制约原理主要是以计算机的控制为中心,以数字音频技术的控制作为音频终端的制作方式。计算机音乐是从音乐创作的角度使用数字音频的处理技术,创作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音乐类型,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不管是在旋律还是在表演上,都有自己的特征,与其他任何音乐的表现形式都有明显的区别。从音乐制作技术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音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音乐编辑学、乐器学、音乐声学和数字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操作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便利,改善传统高校的音乐教育,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高校音乐教育中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真实而活泼,极大程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极大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计算机音乐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音序的软件与数字化的电子乐器相结合。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与电子乐器不可分割,电子乐器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音色采样技术的发展史。因为计算机音乐设备与传统音乐设备是不同的,计算机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是计算机音乐最突出的特点,计算机音乐可以实现传统音乐不能实现的功能,给音乐教育领域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更新,未来计算机音乐将会给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因素。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一)音乐教学环境不断改善。随着近年来我国招生政策的不断变化,许多普通高校开始对生源进行扩招,不管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招生的人数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让许多学生接受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变化,提高高校的音乐教育规模。普通高校升学率不断上升的同时,其教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以及发展的潜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断优化。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随着高校改革课程的不断深化,已经初步形成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系统。就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通高校音乐科目在招生数量和教师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环境、音乐教学设施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二)缺失教学资源。从目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虽然教学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些阻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资源的缺失。音乐教学资源的缺失主要包括客观的教学资源和主观的教学资源,客观的教学资源主要是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主观教学资源是音乐教师。随着普通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教学资源非常紧缺,因此,计算机音乐技术和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模式需要改进。也就是说,计算机音乐技术必须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方法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的教学效率,节约高校音乐教学资源。

三、计算机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提高普通高校客观的音乐教学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音乐开始发展,计算机音乐又称为电脑音乐或数字化技术音乐,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音乐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不断渗透到音乐创作中。随着创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计算机音乐已经从专业化逐渐向社会化转化,计算机音乐成为数字化艺术的重要组成。计算机技术拥有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声音的处理,数字化的声音处理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声音原有的效果,最大程度提高音乐自身的感染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数字音频接触,如电视机和录像机等产品都运用了计算机音乐技术。计算机音乐的创作是以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用音频控制技术,加上采集器等电子乐器的配合,最终形成一种电子音乐的形式。计算机音乐有着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音乐曲风,从制作技术来看,计算机音乐与传统的音乐是不同的,从声音的制作技术手段来看,计算机音乐的剪辑与录音等技术手段,都是属于音乐学的范畴。计算机音乐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对高校音乐的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改革意义。自从普通高校进行扩招以来,学校的教学资源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普通高校不得增加教学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经费,减少普通高校教学收入的比例,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学习音乐。计算机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中的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资金的投入。(二)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观教学资源。计算机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观教学资源,教师不会因为主观的原因影响高校音乐的正常进行,我国普通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音乐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观教学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一直以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市场化,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改革,计算机音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智力发展具有极大的益处,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作者:王凡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

不同时代,预算绩效被赋予了不同的改革内涵。20世纪70年代,受新公共行政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理念逐步发生变化。结果导向、顾客导向、企业家精神以及市场竞争等新型绩效管理理念,促使政府绩效模式逐步从效率导向转为结果导向,重点关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效果、公平性和公众满意度等要素,结果导向预算绩效管理成为改革政府的重要部分,强调以政府施政的结果作为预算资源分配的依据;90年代中期,各国预算改革的重心更专注于如何将战略规划的概念融入预算过程,以及透过产出和结果的绩效衡量来落实对政府工作评价的要求;现在,将资源分配与施政结果相互连结,强调整体管理过程成为各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手段。预算绩效管理主旨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取代充满缺陷和问题的传统行政模式。传统行政模式以对规则的负责为特征,它给政府雇员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使其循规蹈矩,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办事,重过程胜于结果。这种制度安排造成的弊端使政府的管理愈来愈偏离公众和社会的期望和要求。所以,管理主义的改革理念强调从过程转向结果,纠正过分依赖规则造成的政府效率问题。预算绩效管理正是在这种改革背景下被赋予了结果为本的实践导向,强调绩效和结果,并因其结果管理的特点为其他管理主义的制度安排及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组织文化的更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大量的制度创新,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策略选择。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预算绩效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示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二、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与传统预算体制的差别

传统预算体制往往只是关注投入,政府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行动和申请经费,但却忽视了公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产品和服务;按支出而不是按产出多少来拨款的原则以及将资金分割成明细分类项目的制度造成了资金浪费、机构臃肿以及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预算赤字高涨、加税困难、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施政绩效、提升施政成果、以预算结果为导向的观念不断在政府管理中得以强化。中国政府的财政制度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预算法》颁布以来预算制度的迅速建立标志着中国财政支出制度改革步入正轨。但由于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建立时间较短,预算管理深度与发达国家政府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预算绩效是一种改变过去政府预算编制对象的管理办法

传统预算模式是以人员为核心的,亦即某个部门有多少人,就按照人头、职能的因素拨付预算。这种模式延续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因人设事”、“按岗拨钱”。需将这种编制思想向企业化的管理思想过渡,以部门工作为编制对象,由计划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并根据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预算执行的评价基础。预算绩效即以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效果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模式。

(二)预算绩效是改“收支核算”为“成本核算”的管理办法

过去政府的预算管理更多是以“收支核算”为基础,政府想做的事情很难受到外界特别是市场的监督,财政拨付上也基本以长官意志为出发点,使预算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的管理办法;而预算绩效更多关注了成本的概念,将预算和政府的行为绩效紧密关联起来,反过来考量做事的方式和内容。预算绩效即以政府行为成本和效果影响政府做事方向和内容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预算绩效以结果衡量为核心

将绩效衡量与政府预算紧密结合,会对政府绩效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预算绩效管理体制下,各部门的预算不仅仅由部门意愿和长官意愿为出发点,还要由外部对部门绩效的衡量作为标准。在民主化的监督下,政府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预算,必须关注对已有预算使用过程中的绩效追求。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预算绩效即以绩效提升为管理目标的预算管理模式。其中,预算绩效最核心思想是以结果为导向。从上述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预算绩效和传统预算有显著的差别,并在很多方面对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变革。预算绩效强调根据活动结果来进行资源的分配,这种途径可以为立法人员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决定如何以有限资源来回应复杂且竞争的预算需求。

三、借鉴外国经验,以结果为导向设计教育财政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