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为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意义等。
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都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与理论为主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部分。对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工作关系到他们是否可以真正地成为未来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等。
一、研究现状
教育和工作及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研究却不够细化、具体。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其研究的个案与案例较少。本人通过图书资料等渠道搜集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没有一本(或篇)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几乎都以“大学生”为主体。
同时,本人在CNKI上搜索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相关的研究,只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车广吉在2003年第2期的《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的吕良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2期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构建能力及建构;中国矿业大学法学院的胡廷龙在《考试周刊》期刊2007年27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由此看来,尽管部分学者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但都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些探讨,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关注却尚未涉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研究者们去探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政策与对策。
二、存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与内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需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即重外延,轻内涵;重能力,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心理需要认识不足,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相应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2)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专业的独特性;政治理论的高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实践的深度性等特点。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方向。
(3)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地明确自己所学,同时高校应建立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式和载体创新研究不断丰富,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多等,这些研究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理论研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与研究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2)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为立足点,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法、内容与途径等。
(3)有必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
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目标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还应当是可靠接班人;主要任务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他们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管理者、政治领导与干部等。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今,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知识理论灌输,广大学生主要凭借对思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从事的职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着艺术性。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除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主动运用、教授思想政治知识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实践作用。
(1)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深远的意义。
(2)启发从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新的理解,重新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3)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发挥其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榜样与产生辐射效能、带动力、感染力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政治敏锐感,从而学会运用政治眼光评判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社会的积极管理者、教育者、政治领导者;有利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主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措施、工作机制。
(4)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对于提高我国行政领导与干部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教育人员的职业教育,完善高校教育体制及我国政治教育体系与制度均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活动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中国文学当中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
二.研究方向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的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
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再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
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
三.教育学原理本课程要求考生要求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掌握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1、绪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和利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4、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与行为;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
5、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6、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7、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8、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认识和研究:认识教育对象的意义和方法;
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
9、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目标确立的依据;
目标的类型与特性;目标的内容及实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0、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
11、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特点及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调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
1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和职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及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和管理。
四.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研究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有:
(一)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研究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揭示人的自身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普遍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与教育对象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关系,揭示、探索如何调节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以及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和领导职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以及促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
二、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人的思想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产生了人的需要,需要产生人的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一定的行为结果经过反馈,调节需要,强化动机,重新支配人的行为。这种体现思想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周期运动,形成人们的思想活动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成要素
1 关于机制的界说
1.1 机制的自然科学意义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在自然科学领域,一般用“机制”表示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的有机关联性和运转原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通常类比借用此词。如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心理学在研究一种记忆心理现象时,也常常要分析它的机制。阐明一种心理现象的机制,就意味着对它的认识已从现象的描述进到本质的说明。
1.2 机制的社会科学意义
“机制”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在一般意义上是指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结模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有序作用而完成整体目标、实现其整个功能的运行方式。首先,机制是由要素按一定组合方式构成的整体;其次,各构成要素的功能状况及其组合方式决定整个功能;第三,各要素功能的发挥需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实现。机制是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自行调节的自组织,其功能是耦合的,形式是动态的。
1.3 机制的构成要素
要素,就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不同机制下其构成要素各不相同。如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需要、目标、参与、竞争和评价。对制度而言,它包括制度的内容、制度中人的要素、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与反馈。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完整的机制都离不开主客体、目的、环境、运行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共同承担、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界说
2.1 国内外的相关界定
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涵义和分类尚未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按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机理和运行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要求建立一整套动力机制、预警机制、调控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无独有偶,陈义平教授也把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 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机制有:接受机制、动力机制、说服机制、沟通机制和管理机制。成嫒教授从管理的角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某种方式推动管理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最终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陈秉公教授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和方法的中间环节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即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转化过程中,内在各要素的趋向教育目标的有效性联系。机制是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有效性联系,是关于方法的原理,受到规律的制约,是由规律规定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将规律特性展现得生动、活泼,不断完善规律,同时对方法的实施起引导、统领作用。 邢瑞煜副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侧重于健全反馈机制、注重渗透机制、建立评估机制、完善保障机制。
2.2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又是相对存在的,二者的地位交错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就没有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何活动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导向作用,其它要素都是由目的派生的,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要求是它们最根本也是唯一的价值标准。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我运行、自我调节的系统,存在一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稳定地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个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能够保证系统的自我运行与自我调节。
2.2.4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正常与否也会改变环境。良好的环境会促进机制的运行,反之亦然。
2.2.5 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离不开运行的方式、程序与保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必须按一定的步骤和次序进行,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其次,必须根据具体的运行动力和运行环境采用最优的运行方式,并加以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客体关系;对比分析;研究回顾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必不可少的要件和元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结构系统及其基本规律,规约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正因为该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所以一直以来学界尤为重视,相关论点也精彩纷呈。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回顾和评述,特别是将近来部分学者提出的“六要素说”和已纳入学科经典原理之中并长期沿用的“四要素说”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认识的主要差异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从学理上把握和明确这一重要问题。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主要观点回顾与问题聚焦点
从近年的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论述虽不算太多,但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初步查阅相应文献,可将当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观点大致归纳为:“三要素说”、“三体一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含“新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八要素说”、“十要素说”等[①]。
毫无疑问,这些探索都是富有意义。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即什么是要素?从概念上分析,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诸要素(不少于两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单元、因子、部分”。[1](P49)一方面要素要充分地体现与系统整体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素与要素之间要充分体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但凡举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都应力求把握三点:一是从特征上要充分彰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的不可或缺性,强调少了其一就难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运行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实体,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构成;二是从功能上要能够充分反映和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形态上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即作为要素要能够在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当中找到相应对针的部分;三是从属性上要尽可能地可以突显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要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具体实践给予定性,强调一定内属性与独特性。以此为据,对现有的要素说试作分析,我们认为:传统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要求“三要素”说未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的过程外显出来,略缺动力性系统环节方面的描述。“五要素说”忽略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无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状态下出现的新变化。“新五要素说”的教育媒介与教育环境语义关系不明,区分性不强,没有构成彼此独立的次级系统。“七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效果和教育反馈已内在地包含于教育方式当中的,而且效果、反馈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成后才出现的问题,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八要素说”所提出的教育噪音等也与“七要素说”类似,没有根本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实质,不太符合要素的要求。“十要素说”用系统论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系统的角度分析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但客观上讲任何一项人的行为活动都可以推论到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概括性和内属性不强,且各系统之间存在重叠交叉之嫌。总的分析,按其定义逻辑和要求,很明显,还是“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实质和特性,而且事实上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争论的聚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四要素说”和“六要素说”上,两者在诸要素论中也是最受关注的。具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受教育者。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用主客体的范畴来概括有欠恰当,因为主客体关系不能定义和说明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指出既然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活生生的人,那么人就应该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选择,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完全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反映主体的关系,两者的角色定位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同时,有学者从哲学层面对何谓主体、客体的概念先进行了分析,继而对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难辩难分的事实进行说明,指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表述,必须是清晰明确、不致产生任何歧义的。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话语形式不利于基本概念的厘清,并一定程度上造成语义不清、歧义不断,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还是不宜替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这里,有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附加到仅仅用于事实描述的主客体要素上从而提出主客体不能作为要素的结论。其实“四要素说”的主体、客体都是以实体形式出现的,作为要素时两者本身是原始且静态的,不带有认识论层面的主客体关系。
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一不可,应独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存在。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不妥,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不能笼统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把内容和方法合并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素,确实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个数,给人一目了然之感,但是这些合并项的要素的质不同,在系统中的地位不同,为系统功能所做的贡献不同,把他们强行合并到一起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研究。同时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内涵和外延不同,功能也不同,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教育内容不能作为介体来对待,内容是由目标决定的,目标的客观性决定内容的存在,因此内容应该是教育的要素之一,但它不是基本要素而是目标决定的非基本要素。[2](P27)
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不具备的可控性和可创设性,离开对“情境”和“环境”的区分,笼统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逻辑上站不住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3](P106)这种情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生成而言是一种外部的客观存在,但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本身就是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中的一个要素。同时提出有些环境因素虽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不能有效掌控的,相反情境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而有计划地创设的具体教育条件,它的创设和存在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初步印证其所接受的思想意识的正确性提供具体情境,其无时无刻不渗透和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实际可控性。[4](P71)同时“五要素”论者抓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的解释给予反驳,认为不应该专指“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也当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畴,并且认为环境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任何事物或活动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但不能把这些视为其构成要素。然而,对这个问题实际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相互联结的纽带”,[5](P243)就已经内在地蕴涵了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部环境因素,这个内部环境因素体现在主体、客体与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中。为此,上述看法实际上是认识角度的不同所致。
四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否属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着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形式上是客观的,但实质上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一旦确立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轴心,应当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但有人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际上已经天然地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者)身上了,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设定和依托教育内容进行教育时已经内在地蕴涵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了,为此按照要素的定义无须单独列出。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见解不同的原因
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认识的差异其实主要还是根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即在于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为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社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场”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质上,“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的不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认识的宏观(一般性)与微观(具体性)的区别,两者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本质上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按照一般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三层意思,即它首先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一种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是一种有组织计划地以教育为中心形式并体现主导阶级意志的社会意识实践活动。为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在范围上就存在差异,宏观上可以理解为一切对人们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培育教化人的活动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而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场合下教育者对特定对象所开展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在特定的时空下,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时空共同“在场”的具体范围内存在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学习报告会、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企事业单位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等等。不难发现,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差异,就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等认识的差异。例如,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在特定时空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场”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时空条件的具体性和可控性,那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也自然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②]更能体现和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特征和范围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也就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能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但是,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整个社会实践层面从宏观上来理解,那么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就远远不只是基于教育者、受教育者、特定场合(思想政治教育情景)的“共场”问题了,它实际上涉及和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酝酿、组织、管理、实施、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分析一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两个概念。一般而言,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为主导性、创造性与预见性的统一。但当用作指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的要素时,笔者认为教育者的概念则不应泛化,教育者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正面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人。“教育者”这一概念本身无法涵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直接参与具体教育但直接负责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织管理机构、部门和人员等(下文有进一步解释),尤其是上级党政领导部门。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景谁作为要素更合适的争论也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理解。如果也把思想政治教育限作是在特定、具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者共同在场的教育实践活动,无疑,在特定的教育者主导性作用下,这个时空条件也是特定的,即教育者能够充分地通过预先设定和掌控具体情景来影响教育对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如果不基于特定的具体教育实践形式来理解,环境就自然且理所当然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
可以说,“四要素说”始终是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的,这同“六要素说”事实上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只是彼此思维起点不同,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是“国家(主体)(中介)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还是狭义的“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的过程[③]。这一点,正是这两种观点最主要的差异所在。
三、“四要素说”与“六要素说”的对比分析
其实无论“四要素说”还是“六要素说”恰巧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理解。但比较而言,笔者认为,“四要素说”比较切合设定为要素的要求,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领域内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的“四要素说”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主要在于:一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这“四体”概念更能在系统层面反映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社会性与复杂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性,能够从整体上高度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在语义表述上能够涵盖、囊括、体现和对应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和新发展,而不至于出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却无力说明和映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表现形态上的新变化的“尴尬”。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涵和关系属性上要明显小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核心和实质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当中直面教育对象的教育施动者,不应全部涵盖各个组织、管理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人员、组织和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概念比教育者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工作特征,以及所不同于一般性学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居于首要的政治性特点。一方面显示实践范式上的组织科层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性育人活动在统领部署和组织实施上的“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显示当思想政治教育被纳入教育学话语体系下来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来理解时所内涵的特色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想价值观念的主导和引领职能。
用教育者、受教育者取代主体、客体可以规避主客体之间在关系上的无休止的争论,避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自然化的客体来对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及其现实实践的必然要求。但也随之产生了两个疑惑:一是“教育者”一词在语义上应不应(暂不讲“能不能”)包括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复杂系统的承担者、发动者、实施者?二是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能不能做到“双主体”乃至“主体间性”,而没有主导的一方或相对被主导的一方的存在?
对第一个疑惑:笔者专此翻阅了不少文献中对“教育者”一词的定义,发现“教育者”的解释也有多种,且大多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鲁洁、王逢贤认为“从广义上凡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都是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亲友和其它社会成员;而狭义上就学校教育而言,全体教师都是教育者,都是德育主体”。[6](P435)那么,如果从广义上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自然就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发动者、实施者等。但恰巧不行,过于泛化的理解会带来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无法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完全子系统化,也无法准确定位和定性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自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那么管理也就不需要再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教育与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范畴)。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组织、协调、控制、反馈等的总称;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专指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实践过程,并直接采取“面对面(face-to-face)”或“面——载体——面(face-carrier-face)”的方式与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的直接互动交流,并对对象产生一定积极影响的人员。即强调两个“直接性”:身体直接在场或依托媒介直接在场、直接思想观念信息的沟通互动。这样区分,在有利于我们科学而有层次地把握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其运作模式的同时,才可以更好地引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谈相互关系也才有了现实的话语平台,否则由于教育者定位的“繁芜边际”必定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第二个疑惑。
对第二个疑惑:笔者认为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要素表面上规避了“主客体说”所带来的认识论层面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疑惑,但实践中却遭遇现实性的不可能,而且很容易产生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一个“悖论”——主导性与主体性(含双主体、主体间性)的矛盾,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主体性理论之间能否实现一致?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能不能使然产生出主导性?[④]尽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多样的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客体也可以相互转化,但转化是有条件的。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在很大程度和更多时候是特定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和内含的。主体还是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方,客体总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一方。我们不能因为要达到双方关系地位的平等而否认主体与客体存在的特定性。如果每个人都是主体,那就不存在客体,显然也就难以存在“接受”与“被接受”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所谓方向、立场和信仰。“双主体说”、“无主体说”与“多主体说”都是片面夸大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而对二者不可省略的对立则采取了忽视的态度。[7](P214)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转化都是在一定条件和背景下才出现的,不是无条件地都发挥“主体”作用。
于此,需要补充的是:当前我们形成的共识是“当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要素加以指明和概括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整体的主要组成要素,它们是原始的,不加评论的。而当超越了实体性论证进入认识论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具有的认识论的本质属性,使我们在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时,需要引进主体与客体这对哲学概念,以便更加清晰地阐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在它们的对象性关系中,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过程和运动轨迹”。[⑤][8](P30)我们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要把握两点:一是动态性;认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很难以也不应该苛求达成一致,或者是视为固定模式,而且所谓固定模式也只是相对而言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较为普遍存在的特定关系。这种动态性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但也要注意这种动态性关系相对在很多时空条件下所显现出来的一般性,那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二是具体性;例如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比其它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更带有即定性和规划性,为此课堂教学模式下教育者就很难与教育对象完全处于平等状态,即便是平等状态只会在表面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得到体现,本质上只要是教育者作为主讲(教育内容主导)这一实体存在,就不能说教育者非处于主导状态。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丰富多彩的,这决定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应该根据不同实践状态及其实践要求来具体认识区分,只不过在动态性与具体性的把握中我们要致力寻找当中的一些普遍性的特定关系。这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出现了不少新变化,但“四要素论”都能够很好地框定这些新变化,从而避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却不能全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变化发展的现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隐性化和网络化趋势大大加强,出现了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三种形态。而在生活化、隐形化和网络化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越来越不同于传统师生同场的学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它的特征就是超越时空的具体限制,让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但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都不发生(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场所也随着消失,传统强调“在场”的教育模式变为“不在场”,“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对象”变为“不一定特定人、针对不确定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情景也变得不再具有明显的可控性和可创设性,相反教育对象可以更为丰富地展开联想乃至于完全超越了原初教育者预先设定的情景和内容。与此同时,在生活化和网络化形态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日渐隐性化和掩藏化,教育者越来越不明显,教育对象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模糊,对象可能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表现为不确定性和整体集群性。这时,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就存在无力说明和映证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变化新特征的问题。但不同的是,主客体可以无限地框定各种实践形态的变化,主体可以框定各类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和机构而不论这种组织实施方式多么复杂和不确定;客体也可以很好地框定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不论对象是多么混杂。因为每个人必定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而每一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都必定是影响其他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但不管“教与被教”如何转化互动,现实的客体的存在却是无法规避的。而表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的介体也能够框定这些发生在主客二者之间的各种互动交往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跨域虚实之间,可以明显亦可以模糊,但这种关系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且发生着的。至于环体更是可以涵盖对人的思想品德观念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远比情景更具有作用域上的广泛性和兼容性。
四、结语
由于“六要素说”是从特定、微观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来理解的,强调的是具体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更多带有教育学理论中关于教育要素的色彩,所以它更多与整个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视角不同。从各自的特性上看,“四要素说”体现为整体性和实体性,能够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系统的实质;而“六要素说”体现为具体性和过程性,能够从具体过程的角度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的实质,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认识更为精细、具体、动态。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六要素说”实质上只是“四要素说”的一种再细分化的表述,本质上不存在绝对分歧。这正是两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观的主要差异。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只具有一般学校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属性,是一种比学校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更为普遍存在的教育形态。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不宜太拘泥于学校教育层面来阐发,它必须能够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思想观念教育实践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广泛性特征,并能够在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性就是在理论一级学科之下,而不是属于教育学学科。综合分析,可以说,经过多年探索业已形成并坚持下来的“四要素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是较科学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于晓雷.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3):25-27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子林.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问题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69-71
[5]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29-34
注释:
①三体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要求);三体一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媒介);四要素说(主体、客体、介体、环体);五要素说(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新五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媒介、教育环境);六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情景);七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效果、教育反馈);八要素说(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信息、教育载体、教育噪音、教育情境、教育效果、教育反馈);十要素说(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内容系统、方法系统、环境系统、思想系统、原则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
②这里对主体、客体的认识属于实体性认识,不是指进入认识论层面的主客体关系。主体特指对一定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客体特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或受动者。
③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的分析应立足于其社会性本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性逻辑思维脉路。与之相一致的观点可参见张耀灿教授《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思维》一文(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和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有一次伟大的变革,即在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也承认了人是社会历史和主观个性的统一,这就是。对人的科学理解也是的坚实基础。从哲学层面对人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发展,都在“现实的人”的前提下做了考察。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了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考察基础上,对人做出了定义,指出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除了人是统一体之外,还有机地结合了历史的研究,进而从不同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对于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人的本质已经被“异化”的现象,也做了深刻的分析。对此的看法是,这正是人向自己的本质逐渐靠近的过程。通过“异化”,人最终会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同时要求结合教育环境的特点,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的途径及实践。
二、当代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正是在的发展视域下,需要重新看待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从内出发,重新看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是一种工具,一种政治的工具,一种经济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看作是一种完美之物,这种完美神圣高远、脱离现实人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把被作为约束人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驯化,在工作中强化人的无条件服从,强调人的机械的服从,强调人在行事时要遵从社会规则。而在视域下看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发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得到了高度重视。这种变化正是来源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也是人学理论发展的结果。在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更要关心人、帮助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思想正是人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人的本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对人的关注,并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绝非对人的约束和钳制。
其次,重视并利用中关于人的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以及对主导价值观的引导正是的价值意义所在。对当地社会意识形态的把握被社会个体广泛接受,并促使其在实践中自觉养成。实现理论被群众掌握,即大众化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浅出,更需要实践途径的大众化。尤其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尤为需要探索适合青年学生的教育路径,这不仅是从理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的方法,更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效的实践中,教育过程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也在得到持续的推进和丰富。在发展视域下,要扎根于大众化的现实要求。要考虑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纷杂,还要考虑教育信息以及教育媒介的多样化,要在实践环节中打破教育实践和教育途径的尴尬,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这具有很广泛的现实价值。
再次,结合高校学生特点,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大众化实践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伴随着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心理成长。把握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结合高校学生所具有的年龄及时代特点,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一,要以教育理论为基础,强调制度化、整体性和认知性,以专著形式或论文形式从教育学以及德育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等方面扩展教育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程度和制度性规范程度。第二,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多个方面如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情境、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实践等分析在有效性实现的过程中,理清教育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要注意整合教育整体结构的匹配以及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性问题。
三、结语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的。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极大的优越性,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于不利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3.加强指导与管理。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变化的趋势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可以传播最优教育资源,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独特优势。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它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先进高效的手段的同时。也给人们思想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为适应以数字化、全球化、交互性和虚拟性等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受众全面客观地接触和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一新的形式可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满足网络带来的人的主体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人的发展与网络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网络的洗礼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人”。“网络人”的素质构成包含两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导向功能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把网络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网络人”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需要。因为:(1)“网络人”生存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家庭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坐在家庭电脑前的交互式远程学习成为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道德的主要渠道。(2)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的高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选择性,使人的自主学习和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成为可能。
(二)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了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
网络为人们创设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而全面的。在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为复杂,开放性愈加明显,易变性更为活跃。具体表现为: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报刊、广播、电视得到普及,人们时时刻刻都处在媒介环境之中。网络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第四媒体,其便捷性与高效性、开放性与共享性、生动性与交互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性,使得媒介环境的影响力大为增强且更为持久。网络以其直观的感性特征和富于个性的互动特征,使之比其他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外,由于网络具有对其他在形式上相对独立的媒体的整合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其它媒体的结合互补,扩展信息来源,并结合对现实问题的理性分析。提高人们对各种复杂多样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可以说网络这一媒体的形式出现和发展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台网络社会中人的社会本质的新特点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网络使得传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社会中人的社会本质有了新的特点,例如:①网络在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在传统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受到压制和隐藏的;②网络使得交往的群体性与社会性变得松散和无序,难以实现规范制约等等。这些新的特点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建立在原有社会关系基础上种种规律的同时,正视现有改变,不断调整思路与举措,增强有效性。
首先。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适应了网络社会的需要,体现了网络社会的要求,又适应了“网络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发展状态,使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性。其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地涵盖“网络人”的思想、情感、技能、行为等多个方面,具有整体性。最后,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人的社会本质的新特点而且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使思想教育的内容更好的更多的转化为“网络人”的活动。
(四)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合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内窖更新与扩展的需要
环境的改变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其结果一定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构成要素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具有一些新的特点:①因多媒体技术的承载,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向立体化。由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虚拟时空;②因网络的超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具有客观性和选择性;③因网络的高科技性。教育内容将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含量;④因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教育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以上特点,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更加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网络只是供人使用的工具、手段,谁掌握它就可以加以利用,为自身利益服务。鉴于网络对“网络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针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以及西方网络异质伦理文化的侵略和渗透。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就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在宏观上.国家要积极组织中华优秀文化上网,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积极开发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努力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有使用价值、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网站,鼓励、支持和帮助国内著名的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建立自己的网页。通过网络传播主流价值文化,陶冶“网络人”的高尚网络品德。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设计具有时代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政治思想教育软件,把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以生动、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针对网络违规、失范现象,开展网上大讨论,设立专家热线,进行专题点评等,使“网络人”在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分清网络行为的是非、普恶及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其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二)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的健康发展需要进行道德教育。搞好网络的道德教育,对于培养“网络人”健康的道德需耍,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调节他们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一是耍把网络道德融人教育系统中。在大中小学校的德育课和远程开放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的思想政治课中,增加网络操作的“网风”和“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网络人”对各种文化的识别力、自律力和免疫力。二是提高“网络人”的道德素养。“网络人”自身的道德素养的高低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关键。网络的个性化、虚拟化,需要“网民”注意洁身自好,更要注意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加强道德自律。引导“网络人”培养网络公德意识,努力做到不看、不听、不传播黄毒信息。不抛信息垃圾,不在网上进行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上网用文明语言,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关键是从我做起,通过实践、学习、思考,明确自己的道德权利、责任和义务,在实践中改造自身,把网络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的自我完善的追求,达到道德自律。
【英文摘要】PoliticaleducationisnotonlythemainwayofpromulgatingideologyofChinagovernment,butalsoaspiritpilotofguidingtheoontemporaryunder-graduatestudentsestablishingtheirrightworld-view.What''''stheactualeffectofitresultin“whomarethestudentscultivatedfor?”and“whatkindofpersoniscultivated?”Inordertogaintheoptimizationofpoliticaleducation''''ssubstantialresultsandrealize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lofsinglesubjectivalpoliticaleducationtothatofintersubjectivityone,discussingtheroleofintersubjectivityprincipleinthetheoryofpoliticaleducationandfindinganewphilosophyandmethodologyforitisveryimportant,whichisnotonlyakindoftheoreticalinnovationinpoliticaleducationresearch,butalsotherequirementofthepracticeofpoliticaleducation.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体间性/方法论基础
politicaleducation/substantialresults/intersubjectivity/methodology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等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味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体双方,能够在平等、公正的平台上相互交流与沟通,把“规范”化为“准则”,把“他律”化为“自律”,把“责任”化为“良心”,把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内化为德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年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增强信心,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理想、信念的价值提升。因此,怎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最优化?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达到最优化?对于这些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决定其实效性的内在机制和内在依据——主体间性理论,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探究,为实现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方法,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深做细,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所谓的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人们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教育的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可见,教育的效果、效率、效益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而要实现以上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合格人才的主阵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就高等院校来说,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这一关系上。它在本质上是教育过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属性,是指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诸教育要素的效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功能。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导致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国门打开以后,西方社会的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进,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社会思潮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存在主义强调人的绝对自由及自我选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强调人的“”、“力比多”以及性解放,实用主义思潮带来的“有用即真理”的理念;到9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解构,强调非中心化、边缘等意识,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关注个人权利自由而忽视社会义务的思潮,这些新旧价值观念彼此冲撞交织在一起。高校学生通过媒介获取了各种信息和价值观念,却面对纷纭复杂的观念世界带来的选择困难,他们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而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价值相对主义,甚至导致道德虚无主义的后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陈旧和方式方法的单一,也是导致其实效性弱化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的做法过于简单化,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教育的内容上,一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这样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德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理想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在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如此等等,这些都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也就无法认同、接受。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辩证理解和把握。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接受或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1]180教学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了解始于沟通,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了解,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实现教育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困境、冲破围城,一是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针对青年大学生具体的思想实际,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营造良好的育人小环境,把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结合起来,把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一定的哲学理论指导下寻找依据,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只有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哲学一向是探求宇宙‘最高原理’的,担当着为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的任务。哲学的这种性质使它必然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联系。”[2]394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而“主体间性”原则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达到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二者的价值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这一点上看,即从“人与人”的关系上看,二者的基础是相同的,因此,从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进一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优化问题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理论创新;而且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而主体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性。然而,人的主体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实践,通过交往形成、表现和确证的,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出了主体—主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交往性”即“主体间性”,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开始把存在的根基转到主体性上来;康德确定了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即通过先验范畴对客观世界的模塑,而实现“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把理性客观化为绝对精神,以其统摄世界、推动历史,实际上仍然是倒置的主体性哲学。随着主体性的发展,人们热衷于主体性的极度张扬,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肆意掠夺、索取,最后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必然使主体间性问题受到关注。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出发,我们认识到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个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必然关注主体间性教育的研究。
所谓主体间性,亦即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哲学是一种消解主客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首先,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其次,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又有区别,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而主体间性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等集体特征。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由此可见,主体间性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路,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行之有效,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在于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转变。这种主体认识和实践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无条件的平等关系,在交流过程中把对方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基础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共同客体(物化的与非物化的)为中介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在主体间性教育中,主体与主体无时无刻不在交往着,主体与主体的活动相互延伸、扩展,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的区域,教育活动就存在于这个融合的区域内。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的重要历史使命则是,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以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潮流,从关注和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出发,树立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存在、独特性存在以及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存在的基本原理,引导个体实现从“个体占有性”存在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个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育者“价值引导”与被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往过程,从而可以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具备以下特质:(1)人本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必须从人的自身发展出发,交往的过程即是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过程。(2)平等性。每一个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都有参加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会,都有表达愿望、感情、打算的均等机会,都必须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以及向辩护挑战的机会。(3)交互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以对话的形式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知识等方面互相传递、交流。(4)发展性。交往的主体之间应本着发展的眼光,不断地对旧有的认识进行内化、重构,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突破点,建构超越以往的新的内容,交往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带动另一方的发展。(5)主动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交往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积极主动的与对方进行交往,特别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更应主动引导、启发、鼓励、激励被教育者更多的进行主体间的交往,以便能扩大主体间的互相了解和理解,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并最终达到教育目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入理才能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入行。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以主体间性的实践体验为基础性方法和途径。“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存在于实践性。”[3]23思想道德的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间性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或主体间性是实现思想道德知识与德性智慧之间转化的途径,它提供了连接思想道德认识与成就德性自由的桥梁和转化的契机。
三
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任务是对时代性和规律性的把握和实践运用。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是同步体现的。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生特点来看,可以包括长时实效性和即时实效性。长时的实效性是指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持续、稳定的实效性。即时实效性具有情境性,如一堂课、一次参观活动、一次谈话的德育效果,这种效果是个体的现场经历和真实感受。长时实效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即时实效表现为局部性、个体性。长时实效性以即时实效性为基础,即时实效性以长时实效性为归结。我们要在实效性问题上求真务实,同时注重两种实效的会通一致。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贯彻主体间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被教育者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渴望关爱、得到鼓励、学习新知、表达自我的成长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有效地满足大学生合理的需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就是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允许师生间存在观点上的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别,通过辩论、讨论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又可以使教师比较容易地掌握正确的导向,同时探讨式的教育过程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气氛融洽,对形成共识、加强了解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青年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把外在的德育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回归生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人们之间的活动关系、交往关系,即生活实践关系。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和道德发展的基础,也是道德内容的现实来源。因此,道德总是生活的道德,生活也是离不开道德的生活;生活需要并产生道德,道德适应并满足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实践,其要义就在于使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近、小、实、亲”。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3、知行统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思想品德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体现。“知行统一,身体力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成就事业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应在实践中进行,实践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观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青年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为此,我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不仅要讲授好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而且还要建设好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基地;把静态的结果定量评价和动态的过程定性评价和谐地统一起来,促使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自致其知、自导其行”,达到“自健其德”的理想效果。
4、加强学科研究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一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合起来,是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实践经验证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理论探索,才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证;只有加强科学研究,才能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特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从哲学的层面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应在深度上,把它看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广度上,是一个由部分到整体,不断开辟新领域和道路的过程;在高度上,是一个弃旧扬新的过程,它要摒弃已经“定性”的,但不合时展的东西,要超越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在人们“熟知而非真知”的常态中获取新的突破性成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研究向哲学思维纵深升华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必然结果,更是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实效性的最优化的内在依据和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尽管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学科研究方向方面的意见,但是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向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在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上还很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自身特色的形成和学科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就形势追踪形势,就热点炒作热点的表面层次上,尽管有些研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性,也有很高的立意,但是要么随意性大,凝聚力弱,方向性的周期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要么持续时间短,变化迅速,属于短期行为。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学科因何而存,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是学科研究方向最根本的问题。在宏观建设层面上,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确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方向。在微观建设层面上,学科研究内容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深入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特色及规律;学科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拓展思路,发掘适应学科发展和保持学科方向的研究手段。学科基础理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支撑,但由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不明以及学科归属不清,其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理论成果缺乏创新,很少有人从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真正把本学科作为一门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的学问来研究;二是存在“两大块”现象,即从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研究的很少,大多数是着眼于理论研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学科发展需要学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科,而在我国,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情况而言,学术队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与同类学科、学科自身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线”的战略地位相比,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影响力太小。从整体情况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其影响力还很难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提并论。
二、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学科发展原则———兼收并蓄与综合创新。学科建设应当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时间角度来看,要古为今用,积极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以完善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空间角度来看,要洋为中用,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超空间的精华,为本学科的建设所用;从学科界限来看,要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深化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在有效汲取各方面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世情,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不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加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同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学科内容来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同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毋庸置疑,本学科要深入研究的理论、科学原理以及现实发展。然而,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方法来说,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内化的育人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即从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方面,加强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精神来正确武装和引导人们,同时实现育人功能和方法研究的有效结合。在本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的外延问题。事实上,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与本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的内容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精神来武装人们以及通过科学理论来正确引导人们的问题。不同领域和群体在育人功能以及育人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本学科不同方面和内容的研究。
第二,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实际上,“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学科所包含的有着内在本质联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学科而不是两个学科;在本学科中,理论应该研究其教育的内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律;其重要结合点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作为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夯实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为指导、有效凸显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不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意识形态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39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者的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包括的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再到学生认知体系三个重要环节的分析研究,探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实现路径。
1 把握力
所谓把握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中实现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作为教师教学备课的第一个环节,能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顺利有效转换,是对教师是否把握教材和教学之间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考验。具有把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所要求的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也即具备一定的把握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把握力,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材体系的统一性真正把握好,授课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性质、目的、要求、内容及意义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对教材体系要把握其要义,掌握其精神,在把握教材基础上,在教学体系中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具体授课方式,都能将课程大纲有效的贯彻施行,保证课程性质不改变,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功能,做到授课即使形散但不神散。二是授课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发挥主体。从教材统一性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专业特长和自己专长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争取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掌握好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2 建构力
建构力即在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建构起合乎路径富有思想的教学道路。
高校思政教师能否在准确恰当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之间辩证关系基础上建构起合乎逻辑富有思想的教学道路关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具备较强的教学思路建构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着手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形成教学体系构建教学道路过程中,要从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决定了其实践性原则,因为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使人们树立政治方向、形成意识形态和确立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不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密切联系,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要紧密联系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不从这一点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客观依据。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创新性,则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复杂与加速变迁,在发展的取向上也要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以往受简单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现代社会复杂多样的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在思想政治上所出现的问题,也很难通过单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变化,在指导思想、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上进行系统综合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契合于当前社会发展变化。所以,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在把握理论精髓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对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进行合理的阐述和解释,从而将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很好的体现出来。
3 适应力
适应力即在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要具备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满足其成长需要的能力。
作为教师备课的第三个步骤,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能否具备将教学体系转变为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学生认知体系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诉求,这个环节是对教学过程前两个环节的落脚点,其实现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从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要坚持两点基本原则: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在传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觉将教师对生命本体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学生共享;二是在思政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切身的利益。如果没有形而上的追寻,生命难免卑俗,如果缺乏形而下的根基,内容必将空虚。将两者实现有机的结合,既考验教师的智慧,又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转换能力所面对的是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最后到学生认知体系这三个大的环节,各个环节对应的主体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参与思想政治学习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转换能力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把握力、建构力和适应力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教学的转换能力,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8,(2).
[2]赵平.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艺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