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是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知识点(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这时?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这时?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针对练习:
一、在里填上“=”“>”或“
1、810
2、97
3、66
4、54
5、69
二、用“
5、1、4、7、0、9、8、10
()
三、用“>”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1、4、7、0、9、8、10
近日,笔者参加了绍兴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比武,其中有一项是教学设计,内容是设计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试卷提供如下教材:
■
熟悉低年级教材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在拿到教材后,我凭着自己的经验,知道这是加减法的四种形式(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其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难点,学生错误最多,笔算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
再粗粗一看教材,93页课本上一个小男孩说出笔算的方法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几乎是不加思索的,把知识目标定为“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可以说是奋笔疾书,把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教学流程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完成了,把重点放在了优化出笔算的方法来。回到学校后,翻开数学书,急急地看了后面的几个课时,糟了!教学目标定错了,重点偏离了,追悔莫及。
二、追根溯源
晚上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终是“把握教材不准”惹的祸。
1.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过分自信导致“把握教材不准”
知识就像一棵树,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科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其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可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连不起来,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立方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是属于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我的主观臆断,知识体系的前后倒置导致在设计时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
2.对学生情况的经验主义估计导致“目标定位不准”
最近教三年级上册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学生掌握良好,把笔算加法的算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堂上我几乎不用总结算法。我想,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几乎一看就会,大概是二年级时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功效,于是猜想此课一定是《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内容,同样是第一课时,根本没有想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实在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已经学过了,本节课不过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如下。
(1)让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而我,居然把笔算当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定位,难怪教研员要说“一直教低段,就连目标都把握不准!”
三、有效对策
1.以把握教材为目的,吃透课标精神
课标可以说是我们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南针。怎么才算吃透课标?我认为,知道甚至会背都不够,必须把课标从遥不可及的神坛上请下来,做到心中时时有课标,把课标与教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不自觉地就融入了课标理念,才会习惯于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而对于把握教材的重要性,我想可以借“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来解释。即我们要想成功上好一节课,心中必须有教材,即对教材的编排、例题的教学目的和对应习题的处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要有一个准确全面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驾驭教材,活用教材,让教材充分为教学服务,发挥它的工具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明白,教材的本质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载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更不能迷信于参考书的权威性而困住自己改革的脚步。
2.画知识树为突破口,整理知识结构
为了使教师能够熟练把握教材体系,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可以画知识树为途径,进行课标解读的一系列活动。
开学初拿到课本,很多老师都急于备出下学期两周的新课。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本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线索,本学段知识的内在关系,自己如何整合和处理课本等。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讲,每个人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可以借鉴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课标知识树)和处理设想。通过研讨,相互都有启发和收益。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研组共同设计出本学段本学科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每位老师的备课笔记上。
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3.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计算;方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37-01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一、认识数的组成, 为计算打下坚实基础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小学是6周岁入学。这样年龄的儿童是处于幼儿和少儿的转换期。幼儿基本上是用按物点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小学生是按照抽象的数目和方法进行计算的。例如,5+3=?,幼儿是在5个物体基础上添上1个(是6个),再添上1个(是7个),最后添1个就是8个,所以5+3=8。如果要问他为什么5加上3能等于8?他会理直气壮地回答:在5个物体上添上1个,添上1个,再添上1个,得到8个物体,就是5加上3等于8。小学生是想:5和3组成8或在5的基础上添上3就能得到8,所以,5+3=8。如果问为什么5加上3能等于8?对于已经学过8以内数的组成或知道基数、序数的话是很容易回答的。然后,再学用加法运算法则进行加法计算。减法计算也有类似的学习过程。因此,数的组成是学习计算必要的准备知识,也是学习数概念和口算的准备知识之一。例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时,先要复习数的组成:(1)80和130里面各有几个十?(2)700和1000里面各有几个百?(3)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呢?这样,学生能把整百、整千都看成几个百或几个千,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
二、利用口算来说明笔算的算理,提高计算水平
口算是人们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不借助于任何工具仅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直接能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是一种在学习和实际中用处很大的计算方法,口算是笔算、估算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基础。口算在加、减法与乘、除法中所起的基础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在小学数学中,加、减法笔算是用竖式计算的。竖式的计算方式是一般的计算方式;不管是几位数相加、减,都可以用竖式直接来计算。在竖式中数位排列整齐、对称,两个数对位直观、明了,计算过程的逻辑顺序清晰、明确,计算过程和步骤历历在目,便于复查和检验,进位(包括连续进位)与退位(包括连续退位)都可以在竖式上直接操作。使用的工具简单、易找。竖式的计算方式是任何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前,先要教学一系列口算作准备。这些口算内容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在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时着重解决竖式计算中如何对位、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的问题。由于读写数都是从高位起,口算也是从高位算起,所以学生在开始进行竖式计算时,也往往容易从高位算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采用了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分别出现的编排方法。教学时,先复习口算加法34+2,然后说明也可以用笔算写成竖式。以此说明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突出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并且让学生理解对位的道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三、按不同年级、不同内容进行层次教学,提高计算效率
教材对于计算教学要求首先是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安排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时间相差几个月,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教材在规定计算的教学要求时,每学期按单元结束时和期末分别列出平均错误率和速度两项指标的标准。有的内容单元结束时和学期末就有变化,有的内容本学期末的教学要求就是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例如,100以内口算加减法,单元结束时,平均错误率为10%以内速度为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5题;本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7%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7题;下学期末,平均错误率为6%,速度为绝大多数达到每做8题(也是小学阶段的要求)。又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学期末的平均错误率为8%,速度为绝大多数达到每分做1、2题,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
一、竖式计算作用
1.拆解步骤,降低计算难度
竖式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稍复杂的计算而产生的,在学生不能进行口算或口算很麻烦时需要用到笔算,竖式便是笔算的过程展示与形式呈现。竖式计算能帮助学生拆解步骤,呈现每一步计算的结果,降低了计算的难度。
2.夯实基础,为后续计算作铺垫
第一次学习用竖式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只是目标之一,竖式计算算理的理解、竖式格式的掌握才是重中之重。学生掌握了用竖式进行100以内加、减、乘、除的运算,为以后万以内、万以上的大数运算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可以迁移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中。
二、修订版教材调整乘法竖式与除法竖式教学次序的理由
观察比对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苏教版的实验版教材中,乘法的竖式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表内乘法后进行教学的,表内乘法是通过记忆乘法口诀、利用乘法口诀让学生得到计算结果。在这儿教学乘法竖式有为教学而教学的嫌疑,学生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乘法竖式。原因有二方面:一是明明可以口算出结果,偏要很麻烦地书写竖式,刻意进行笔算,为写而写;二是竖式的功能在此被消减,竖式是为了进行稍复杂计算时帮助学生计算,起的是拐杖作用。因此教材在表内乘法单元删除了乘法竖式的教学,后移到三年级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时再呈现乘法竖式,让学生真正体会乘法竖式的简捷与方便。
再来谈谈除法竖式的教学,在实验版教材中,除法竖式的教学也是在表内除法中进行的,学生并不明白为什么除法竖式不能像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一样,直接写成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形式。此时写成这个形式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符合规范。细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此时,除法竖式的结果是学生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直接得来的,再模仿其他竖式的样子写上去,并没有拆解步骤,逐步计算得到结果,除法竖式的功能在此没有得到体现。
在修订版教材中,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安排在有余数除法学习之后,因为出现了分后有剩余,用与加法、减法、乘法相近的“除法竖式”已经无法表示出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所以除法的竖式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教材用一个例题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发现分后有剩余和分后无剩余两种情况在书写竖式时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结合平均分苹果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学会求商的思考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一除),要把商和除数相乘(二乘),要用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相乘的积(三减)。把这几步计算写成竖式,记忆的负担就被分散,思维难度相应降低。
同时,在学习有余数除法计算时,学生不可能每次都借助分实物的方法去得到商和余数,必须有一种普适的方法,除法竖式在此正好起了拐杖的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教材在这里安排除法竖式的学习是必须且合理的。
三、乘法竖式内容后移对除法竖式学习没有影响
乘法竖式内容后移对除法竖式学习是否有影响?笔者觉得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较之加法、减法、乘法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这是除法计算的特点决定的,与乘法竖式内容滞后于除法竖式内容无任何关系。
[关键词]小棒 认数 数感 算理 学具 操作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31
认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对于数的认识,从纵向看,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有关概念和负数的初步认识;从横向看,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学生每天都接触到数,所以对于数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但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更多地集中在对数的概念模糊不清、对算理不理解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这些学习上的难点呢?我认为可以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加强对数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学具多种多样,不同的学具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对于认数教学中使用的学具来说,就有小棒、方块、奎逊耐木条、图片、算盘、计数器等,这些学具对学生认数都有帮助作用,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各有利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小棒在低段认数教学中的使用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在低段认数教学中,教材本身具备小棒操作的内容有一年级上册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进位加法”,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二年级下册的“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这些内容也可以用小圆片、图片、小方块等学具来进行教学,但是这些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超过10或者20后就很难清楚地表示出来,而且在取用过程中也是不方便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教材内容的加深、学习难度的增加,有些内容更是不能用小圆片、小方块等学具来进行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小棒不仅取用方便,操作简单,而且在表示数的过程中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这样就可以用几个十、几个一的方式表示100以内的数。另外,在各种运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小棒能很好地展现算理,使学生愉快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利用小棒建立数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能从1数到100,甚至更多,但大多数学生对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机械的数数中,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基本不到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数、理解数呢?在小学低段认识数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可以借助小棒让学生去理解的。
案例A:教学“10的认识”
(1)通过情景演示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2)师(手拿一捆小棒,然后摆一根小棒,让学生跟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师:把这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十。
(3)学生自拿小棒数。
(4)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数法。
(5)观看课件:小女孩也是这样数的。
①每几根小棒扎成一捆?(10根)
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100根)
③100里有几个十?(10个)
④谁能10个10个地数到100?(多叫几位学生数)
⑤小结:十根十根地数,10个十是一百。
……
这里很好地体现了小棒在“数的认识”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具备数数功能,还能用1捆小棒表示1个十,即10个十就是100。
当然,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识”过程中,除了知道数所表示的意义外,还要知道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小棒,通过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进而理解所学知识。
案例B:教学“4的认识”(其中一环节是让学生拿出4根小棒分成2堆,然后收集不同分法,整理出4的组成)
师:刚才同学们都只摆出了其中的一两种分法,谁有本领把三种分法不遗漏、不重复并有规律地摆出来?(学生边讨论边操作)
师:可以把4根小棒先全部放在左边,每次移动一根到右边,移动3次,就得到了3种4的组成;反之,亦然。
……
经过这样多次的操作,学生不仅找到了4的组成规律,而且逐渐养成了有序分东西的习惯,提高了动手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样,10以内其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教学,也可以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10以内其他数的分解与组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有序地操作,还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小棒理解算理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数的运算看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求会算就可以了,而且很多学生在学习前已经学过,但是大多数学生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算。
案例:教学“百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师:56减18等于多少?该如何计算呢?(学生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做法和同学分享一下?
生1:我把18分成16和2,先算56-16=40,再算40-2=38。
生2:我把56分成40和16,先算40-10=30,再算16-8=8,最后算30+8=38。
师:为什么把56分成40和16,而不是分成50和6呢?
生2:因为6减8不够减,所以要从56中分出16去减8。
生3:我先算58-18=40,因为刚才被减数多算了2,所以再算40-2=38。
师:真了不起啊!没想到一道减法式题,竟有这么多种算法。老师对笔算的方法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差的个位上是8呢?(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师可以通过设疑,让学生用学具小棒摆一摆)
师:哦,我明白了,这道理与摆小棒一样。同学们看着刚才的竖式,用你的好朋友――小棒摆摆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4:先摆5捆6根小棒,由于6根中不够拿8根,所以就从5捆中拆开一捆,与6根合起来就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走8根,还剩8根,然后从剩下的4捆中拿去一捆,剩下3捆,3捆与剩下的8根小棒合在一起是38根。
师:原来6根小棒减8根不够减,就要拆开其中的一捆,和6根合起来就是16根,所以竖式中6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就是10,和6合起来就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师:那差的十位上为什么是3呢?
生5:5捆拆了一捆剩下4捆,再减一捆还剩3捆,也就是竖式中5个十退了1个十剩下4个十,4个十减1个十剩下3个十,就是差十位上的3。
师:现在我明白该如何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法了。
……
上述教学,一开始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计算方法,虽然学生能说出计算的得数,但是当问到“个位为什么是8”时,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说明学生对算理不够理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具小棒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退位减法的算理。以此类推,在教学其他退位减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只有通过实物的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怎么算”以及“为什么这么算”的原因。同样,对于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学习,小棒的使用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三、利用小棒培养兴趣
数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师,最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摆小棒可以体现学生“经历(感受)、经验(体会)、探索”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充满兴趣地探索数学知识,所以教师教学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摆小棒的活动。除了上述提到的教学内容外,还有“万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表内除法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进行小棒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这样既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知识,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小棒是低段认数教学中最简便实用的学具,它的合理使用不仅能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知识的特点适当操作
每一堂课的设计,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是否要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或进行演示性操作。如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习中,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如果没有小棒的操作,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进位”“为什么要进位”等问题,而学生通过操作就能容易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否则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低下,能力得不到提高。
2.根据操作情况适时引导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随意操作,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目标不明确,最后导致盲目操作探究。因此,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如果学生出现不会操作或者操作错误的情况时,教师可以投影展示或者演示,让学生在明确操作的方法后再进行有效操作。只有让学生经历有序的操作,他们的动手探究能力才会得到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3.根据教学内容适度总结
数学课上进行操作是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使学生从直观操作中学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教学数的运算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受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限制,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欲言又止的状态。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操作时的亮点,适度总结和提升,实现直观操作数学化的目的。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第一步
计算教学要求达到三个等级,对于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如果计算错了,其他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法,有的则靠摆学具或逐一数数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达不到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的第二步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如教学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一步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最主要的第三步
计算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的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会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思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在教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并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按顺序、有条理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这样做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7956。这样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693×8=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五、加强训练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打好基础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的目的。
2.突出重点
工作计划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是非常实用的,可以让我们能够认真的去思考自己的岗位工作。从广义上讲,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文本2022,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们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们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们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们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们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们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使学生们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们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们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
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就一个班,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要求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4)和二(6)两个班的数学。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个别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有依赖家长的倾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总体来说,二(4)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注意力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密切配合,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创设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7、后进生转化措施:
(1)明确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跟孩子做好沟通,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后进生,教学内容安排难易得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照顾后进生。
(3)用科学的学习技能指导后进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及时反馈、检察,提高效率。
(4)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后进生,尽量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题型。
8、优秀生提高措施:
(1)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给优秀生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加速他们自学能力的发展。
(2)走出课堂,课内外结合,加强优秀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优秀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数学知识或者有趣的数学知识提供在课堂上,集体研究讨论解决。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自己一个阶段以来的进步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使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课本,本学期介绍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和数据的分析五章内容。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其中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安排了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落实“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要求。这5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第十六章、十九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第十七章、十八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最后一章是“统计与概率”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学情分析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数学教学,培养学习好习惯
每次数学考试,基础知识的考察占大比重。但即使是平时比较好的同学,也经常在基础题上失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做到每个学生都把握好基础题不失分。培养好的解题习惯,勤于思考,多学善问。
2.增强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能力。比如,在化简二次根式时,就极大地运用了数感,无形中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其次,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做题目的感性检验,增加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到选择题“快,准,好”。
3.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考等基本的数学能力
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学习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今后高中学好空间几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数学就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做好证明题和大体步骤的完整解答。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
2、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平行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4、一次函数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
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5、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常规落实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认真批改作业。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有效,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五、深入业务学习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充分备好每个教案,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
将学讲练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
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3、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实施。
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做好课题研究。
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提高。
6、实行分层教学。
关注各类学生,作业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各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5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本班无论优秀率还是合格率都有不小的退步。优秀率仅仅只有 13%,而合格率也只达到40%,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调阅学生的试卷,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很不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性。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 45分钟要质量。一方面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发散式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材目标及要求:
1、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运算,难点是根式四则混算及实际应用。
2、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一次函数的重点是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并利用
4、平行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要求: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方法目标: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建立函数建模的思维方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与内涵;提高几何说理能力及统计意识。态度情感目标:丰富学生数学经验,增加逻辑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5%。
四、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五、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
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关键词:提高;技术能力;培养;探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⒁恍扑阌煞北浼颍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
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他在这一阶段可以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他并不知这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但这些并不成为影响他记忆的障碍,这些知识中的未知原因将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13岁以前的记忆力。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在自然数中1~1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②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③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125×8=1000,25×4=100,0.25=,0.75=,0.125=,0.375=,0.625=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
三、注意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
验算常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估算常常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比如:根据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乘数=1,积=被乘数;乘数
四、加强各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