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饮茶文化范文

饮茶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茶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饮茶文化

第1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紫砂;六角莲子壶;制作;饮茶文化

1 前言

紫砂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当地陶瓷文化的影响和天时地利的因素。紫砂器形之美,可以说囊括了世间艺术形象的精华,在众多的造型中,紫砂是最完善也最为丰富的,无论是艺术的演绎还是思想的诠释,紫砂都能尽展其美。

2 《六角莲子壶》的制作及饮茶文化

宜兴有着六千余年的制陶历史,宜兴陶工根据宜兴陶土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和世界上所有手工成型方法不同的技术,这就是把陶泥放在木制的泥凳上,先锤打成片,然后把泥片围筑成圆形或镶接成方型,用木拍子拍打成型,这种成型方法学术界称之为“片筑法”,这种成型方法比其它方法制陶操作简单,技术性更强,所制的陶器用宜兴话来讲就是“泥门紧”,成品率高,而且体轻耐用。

《六角莲子壶》整体气势端庄大方、浑厚高雅,有古璧之美,凝聚紫砂壶与玉器的精气神,一把《六角莲子壶》,显然将这一切包容并流露。俯视此壶,美韵非凡,壶体凹凸有致,自然舒展,贴切入微,惹人怜爱。

紫砂壶的文化在于其全手工的捏造之美。线条、比例好不好,是否流畅,有没有气韵,好的紫砂壶,应该有神韵,应该有美学上的各种名目,如拙朴、端严、华丽、大气等等,好的紫砂壶是材质、工艺、造型、内涵的完美统一。好的紫砂壶是长期的手工积累,是熟能生巧,是文化修养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好的紫砂壶才能让人们心甘情愿掏出钱来收藏。《六角莲子壶》就是这样一把好壶。

紫砂杯泡茶味香色浓,绝不会有煮锅水的味道,这是其它任何茶具都无法相比的,而且,即使是酷暑亦可保持数日不变味。紫砂是从砂锤炼出来的,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砂质紫砂茶杯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紫砂壶还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同时紫砂泥中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品茗是一种境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茶客、不同的茶水,品出的是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滋味,收获的更是不一样的心境。俗话说的好,壶是茶之父,水是茶之母,冲泡出好的茶汤离不开好的茶具、好的水和茶。“壶以砂者为上”,紫砂壶因其独有‘既不夺香,又无熟汤(下转第55页)气’的特性和魅力,成为品茗者首选茶具。

古朴雅致的紫砂壶,在形成的过程中,都有相对的取材和造型依据,因此紫砂的成型就需要创作者赋予其思想和情感,众多的紫砂器形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也受大自然的影响,从自然中提取素材,亦或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受到生活中某些器物的式样启发而设计的造型,如玉笠、柱础、斗方等。

紫砂壶艺不是现代陶艺,并不同于世界上其它的制陶方法,如:拉坯法、泥条盘筑法、压模法和注浆法等等。它首先受功能需求的制约,也就是说,要能作泡茶之用。在泡茶时能领略美感,又能为大多数人喜欢。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及书法、绘画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

第2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茶文化;研究

1茶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华茶文化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内涵,自古以来,茶文化与音乐的潮流和谐共存,尤其是祖国各地与采茶和音乐有关的的戏以及诗歌十分丰富。用音乐教育方式传承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音乐的品质,还可以展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张扬“清、寂、和、敬”的茶道精髓。中华茶文化表征着茶与文化结合的宽广与深度。种茶、采茶、煮茶饮茶本身只是人们为了享受自然、享受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习俗,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这些习惯逐渐加入新的文化元素成为一种文明。而文明则是指引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的灯塔,是人类向着美好前行的物质力量。在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今天,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菁华仍需要我们去发扬、创新与传承。民族茶文化体系中或以茶艺表演或诗歌或以舞蹈或以音乐、或以其他的艺术形式展示,其实质不仅是艺术的表演、而是文化内涵的彰显。茶文化其优秀的文化内容和艺术风格,在今天,依然可以弘扬正气、昂扬民族精神。音乐教育正适合担当如此的重任。当前高校音乐教师首先需要把握领茶文化的深刻精神内涵,其次要明晰音乐教育对传播茶文化的巨大作用,并孜孜以求探索出一条祖国茶文化与音乐教育有机糅合的方法、方式。才能真正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前行,为祖国音乐人才的培育、为涵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天子骄子做出应有的贡献。即使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现在,中华茶文化仍然值得大学生们去很好的继承,并对其予以更多创新与发展。在茶文化体系中,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艺术形式,譬如关于茶元素的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的重要素材。其优秀的文化内容和艺术造诣,值得高校大学生们去学习与传承。

2音乐可以涵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音乐素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无论是孔子音乐教育提出的教学观点,还是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对音乐贡献的评价:“提高人的思想观点,表明本质”。都突出展示一个主题就是音乐教育可以涵育人才,提高个人的素质与其高尚的道德品质。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都蕴含着中华的气魄、华夏的气概、炎黄子孙的豪迈。在高校给予音乐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坚韧顽强的信念,竖起自信向上的独立精神,激活其本该具有的爱国情怀,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识。

3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内在关联

祖国茶文化经历悠悠几千年的岁月洗礼,历经各朝各代的不断的补充与丰富、完善,才缔造了如今中华民族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从唐宋伊始到明清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华茶文化与诗歌、民族音乐与歌舞等艺术形式慢慢的糅合在一起。文人雅士都对其非常钟情,譬如著名的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的《琴茶》等文献作品都彰显着饮茶者清廉的情操及对生产、生活、生命的感念与思考。真正的饮茶有很多讲究,其茶味有甜苦,囿于茶生产的区域、品种与品质的不同,其味道与汤色等也大不相同,音乐雅俗、分伯仲。饮茶不同音乐选择亦不一样,喝绿茶,一般都喜欢听名为《广陵散》的古琴曲或选择《平沙落雁》。我国的茶文化内涵丰满,有采茶曲以及采茶歌等多种艺术方式出现。还有一些关于茶叶的歌曲譬如著名的《请茶歌》与大家都喜欢的《前门情思大碗茶》等近现代关乎茶的歌,都能验证祖国音乐与茶文化珠联璧合、水乳相融的亲密联系。

4茶文化和音乐教育有机结合的重大作用

4.1可以提升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音乐属于声音的艺术,富含情感的艺术,音教功能可以运用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的方式给予表现。因而,当代高校的音乐教学可以尝试将茶艺、茶道等方面的表演以及关乎茶元素的文学诗歌或采茶戏等导入音乐教学课堂。这些优秀的艺术形式中全部内涵,均来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来源他们的辛勤劳动、来源于创新、其每个音符、每个具体动作皆为茶农在完成茶事活动中,譬如,采茶、制茶、饮茶等行动的夸张与提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美学意境。基于“和、静、清、寂”乃祖国茶文化的精华所在。茶艺师的表演首先要考量表演动作的美感度,其次,表演的动作要表达出茶的韵味即“神韵”。使天子骄子们在对表演的赏析、聆听中领悟感受美的真实与感悟茶精神深邃的文化内涵,高校音乐教师要负责对茶艺表演的解读,使莘莘学子们更好的掌握对茶文化审美的方式、方法。无疑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其获得关于音乐的美,关于自我的享受与情感的体会,对大学生感悟生活、感恩社会、都有巨大托举作用。

4.2培养大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

或许大学生在对茶艺表演于采茶戏的欣赏过程中。大学生对其中的方言、情节不一定能看得懂。但,他们依然可从表演与演唱者的传神的眼中发现其中的情感。在这里悠扬的音乐里,可以给天子骄子们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的翱翔。联想到群众在饮茶时的惬意、联想起茶叶栽培、制作等过程对美的企及,对生活美好的渴望.....,因而,联想可以开拓大学生的思路。思维,丰富大学生的想象与创新力。譬如经典歌曲《古丈茶歌》讲述了茶农于茶田间劳动中一些情况属于即兴创作,其内容质朴、平实、又通俗易懂,却实实在在述说采茶者对故乡的依恋与爱戴。更彰显出这里有着人与自然的那样的和谐与统一。茶艺表演等茶元素的演出中,歌手银铃般的歌喉,优美且质朴的曲调,通俗易懂歌词与音韵,大学生在听歌时就能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青青的茶园、悠悠的山岗、欢快的茶农、洁净的蓝天淡淡白云、宁静和谐的傍晚。人和自然和谐地相处,互为背景相得益彰,本身就是天然勾勒出来美丽画卷,使人陶醉、令人回味。无疑为培养大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创设了无限拓展的空间。

4.3可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

古人云:“茶能性淡为吾友”的,足见,从古到今在文人骚客生命中,在普通群众生活里,茶乃崇高品格的象征,优秀品质的代表。有人说茶内涵着“廉、俭、德,美、真、康、乐等许多高贵品质。看,茶可以生长在险峻的山岭、贫瘠的山梁、茶树植根于大地母亲的怀抱,屹立于天地间,采集自然之菁华汲取日月之灵光。却从不羡荣华不慕仙、只求与人为伴,坦坦荡荡君子风,对恶劣自然环境表现的那样淡然。它临风傲雪、坚韧不拔,在特殊的环境中,涵养了高尚情怀、育成了高贵的品质。在音乐课堂中教授大学生以茶文化中的茶诗歌,可以用来吟诵与歌唱。音乐教师要给予更多情节解读与音乐知识的普及教诲,对大学生们更好的把握音乐与茶文化独特内在美具有极大助力作用。大学生学习茶之精神、茶的品德能为其塑造高尚的人格。在仔细观察茶农辛勤的劳动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有关茶元素、茶文化的音乐佳品。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为民族情感的凝聚,为教育后人准备了一份精神厚礼,也为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涵养奠定了物质基础。

5结语

茶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文明进程的表征。大学的领导与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洞察力,及时抓住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把握教育工作发展律动的脉搏,紧跟音乐教学的潮流。作为大学的音乐老师要敢于创新音乐教育中茶文化的素材与内含,音乐教学的渠道,仔细聆听茶文化与音乐教育需要相互融合的呼唤,谆谆教导大学生用心灵感悟茶文化与音乐珠联璧合的审美之道。才能为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为卓越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铺平通道。

参考文献

[1]张露尹.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今日科苑.2009(4):254-255.

[2]何雨梦.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理性反思与合理构建[J].科教文汇旬刊,2009(7):217.

[3]孙敬轩.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和理性反思[J].音乐大观,2013(9):26.

第3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传播与传承;茶艺表演

1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

1.1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

自夏朝开始,中国便开始出现“礼乐”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礼作乐”以及“礼乐之邦”等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礼乐体系对古人的重要意义。据我国近现代历史学者来看,我国音乐发源于炎黄时期,并得到后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事实上,我国有着璀璨而丰富的音乐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石磬音乐和编钟音乐、秦汉时期的乐府音乐和歌舞百戏、唐宋时期的曲子词音乐等。相较之下,“炎帝尝百草”之后,茶开始与华夏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并没有意味着我国茶文化得以形成。事实上,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编写《茶经》这本茶学典籍之后,才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虽然同属于传统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内容、形式、发展历史、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音乐文化来看,音乐主要包括器乐和声乐,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诸多差异(比如我国的汉乐和西方的爵士乐、摇滚乐等)。就茶文化来看,茶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器物层面(茶叶种植、茶品、茶具等)和精神文化层面(茶文化习俗、茶文学作品、茶典籍等)。音乐文化主要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听觉感官;相比之下,茶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除此之外,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而茶文化是兼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二者均可以给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音乐可以使人闻歌起舞、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茶则可以使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自然放松,同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1.3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

由于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因而二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比如说,茶艺音乐、茶道音乐、禅茶音乐等就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音乐就是将“茶”和“音乐”这两个元素进行简单相加。二者是文化的交叠和融合,并非内容或形式上的加减乘除。当茶人步入茶室或者茶楼之前,首先就会听到缓和雅致的轻音乐,音符的节奏律动和茶室的摆设布置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天然的饮茶意境,从而使茶人真正放松身心,舒缓疲劳的身躯。由此可见,茶文化音乐是基于茶文化理念和音乐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给茶人的心灵带去一阵暖风。

2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还要重视诸如美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美育(即“美感教育”)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大学,音乐教育基本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学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茶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茶文化也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呈现出融合趋势,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传输茶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前,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

从现阶段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很多社会人士对茶文化、茶思想都不太重视,当问及与茶有关的典故时,有人竟十分茫然。很显然,这一现象透露出茶文化的循序渐进,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茶文化,还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做起。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思想和言行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帮助给他们自觉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不难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和鉴赏能力的学科,我们同样可以将茶文化导入到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的重担。

2.2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

茶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茶文化艺术形式也曾为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特殊的光芒。但是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导致人们出现“短视”的问题,他们开始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茶艺表演。通常意义上的茶艺表演主要由乐器演奏者和歌舞表演组成,茶艺表演可以深化茶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茶道音乐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茶艺表演的兴趣,并从中发掘颇具天赋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单位不妨与民间茶艺表演机构合作,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开设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茶文化加以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要想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

3.1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

在中小学,音乐通常作为一门“副科”存在,音乐教材更是多年也未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内容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教材编撰人员可以结合我国茶文化进行编写,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内容编入教材。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加大茶文化的比重,介绍我国各个地方的采茶歌(唱腔、歌词等)、并可以适当地融入现阶段的茶艺背景音乐和茶文化轻音乐,培养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经常在临近考试时会将音乐课砍掉,将其挪让给“语数外”等科目。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

3.2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到很多学校,多媒体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音乐教师通常采取一种“唱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因而这些老师在示范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专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走音”层出不穷等。这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误导学生,使学生也出现此类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茶文化音乐的精选有声读物、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茶文化音乐形成全面认识。

3.3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很多情况下,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并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兴趣。而且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来看,人们在学习之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巩固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趣味茶吧的开设将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在布置茶吧时,应该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摆设布置,从最大程度上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茶意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一边饮茶一边感受茶乐的律动,身心也会放松下来,这对于结束了一天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学生在茶吧内可以欣赏到各类茶艺音乐,并接触到一些课堂上未曾接触的音乐内容,进而感受到茶音乐的魅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合,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音乐。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主动地将茶文化内容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茶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茶文化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肖艳芳.浅析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233-233.

[2]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3(9):141-141.

[3]郎启训.对当前云南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从传承民族文化谈起[J].文教资料,2009(35):218-220.

[4]张笼.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J].文摘版(教育),2015(3):167-167.

第4篇:饮茶文化范文

1.1信息传达方面存在共性点

音乐无国界,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接受。这是因为音乐的载体是声音,好听的声音,遍布世界每个角落。音乐声没有一丝强制印迹。同时,从事二度创作的音乐人,可按照自己的思维自由发挥,可按照自我经历对某部作用予以理解与体会,以此诠释并演绎。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音乐极为类似,它以茶香作为载体,同样无需其他修饰语言作注释。通过茶香即能令人倾心品味和体会,从茶香中感悟到高深的精神境界,不受时空、地域或信息所束缚。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音乐在信息传达方面存在共性点,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在理解方式方面可以共融,关联性极强。因此,我们可以将二者充分结合,相互借鉴好的一面,让音乐学习直接跨越由理论到实践的“二级跳”。另外,在理解现实与形象方面,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将使其更为简单,可以通过茶文化教育实现培养学生更具新颖、更富创造力的想象思维。

1.2韵律方面存在共性点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音乐与中国茶艺表演的基本特征具有共同点。可想而知,音乐具有流动性,看不到,摸不清,依时间流动逐步完成。然而,音乐的流动性并非以一种简单音频无休止的反复循环。音符是音乐的构成要素,也是通过音乐作品表达情感的基础单位。音乐的流动过程可以满足听者的心理需求,潜移默化中暗合听者对客观事物的精神感受,因而我们可以体会到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不会存在太多的无序痕迹。相反,音乐随时间流动,与听者自然而然地形成心灵共振,便是艺术表演潜在的具有起承转合作用的真正原理。音乐具有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内容应该有主、副题之分,音乐流动则是主、副题陈述、连接、展开或再现等过程的结合。这些原则和特征在中国茶艺表演中也能充分体现,且必然贯穿作品始终。茶艺表演也随时间流动,并以超现实的姿态示人,思维翱翔浮离于天地之间,切身感悟茶艺表演内含的精神韵味和体验不同凡响的意境。通过茶艺表演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传达精神含义,塑造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笔者认为,音乐与中国传统茶文化在韵律方面也存在共性点,尤其对两种文化形式音乐方面的内在韵律,我们也可将茶艺表演定义为时间流动艺术,有助于我们更为直接地理解与体会表演艺术性。同时,还能为我们传达很多极具内涵意义的信息,进而更易于利用有形的茶艺表演叩开无形的精神大门。

1.3意蕴方面存在共性点

音乐是一种精神文化的集成成果,也是创作者寄托情感的载体。然而,绝大多人根本不能单纯从这个载体上去理解与感受创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或思想主题。这一点,在中国茶艺表演中也能得到应证,我们不能单从表演过程来理解与感受茶艺师的情感和思想,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人从茶艺表演中得到的感受与理解不同,理解的主观性和多义性便是如此道理。这也是文化艺术特有的魅力,它可以赋予人更多的思维发散空间。通常,茶艺表演的创作分为三步,即程序原创作、表演二度创作和品茶三度创作,与欣赏音乐的程序如出一辙。但是,茶艺表演会因为道具、茶艺程序和品茶程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引起的心情变化、茶室环境、个人领悟和外部刺激也会使人在品茶和欣赏两个方面受到颇多影响,存在理解的多义性和主观性就在所难免了。音乐与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意蕴方面存在共性点,至少从欣赏角度看精神意境追求较为一致。因此,茶艺表演过程虽然形式多样多变,极富神奇。但音乐流动带动茶艺师行为动作,可与欣赏着形成思想的共鸣,每一位切身感受的人都相当于接受一次彻头彻尾的灵魂洗礼。如何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与体会茶艺表演的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生想象思维,为茶艺表演注入更多鲜明的创作活力,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共性涉及很多方面,由茶文化教学引导音乐学习可以为学生解开茶艺文化的神秘面纱,自身欣赏品味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还能从中真正领会茶艺文化的精神内涵。音乐可以赋予中国茶艺表演民族灵魂,茶艺表演又可以为音乐树立良好的艺术形象。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将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手段。

2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体现的分析

2.1欣赏音乐

音乐教育过程长而艰辛,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对音乐的欣赏和品味,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程序原创作、表演二度创作和品茶三度创作。欣赏音乐的人是程序原创作、表演二度创作和品茶三度创作的主体对象,他们在欣赏过程中不断感知音乐、认知音乐和领悟音乐,直至达到对音乐欣赏“质”的升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之中不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至今日,不同流派的代表风格迥然不同,包括外国音乐的古典派、浪漫派和印象派与中国的民歌、民乐和戏曲杂艺等。本文研究中国音乐作为作为欣赏对象予以介绍,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体会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重特色,如此可以为学生情感投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形成精神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进程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依次展开,也就是说茶艺表演从追求纯物质境界转换到可以领悟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境界。欣赏音乐之前,可以介入一些较为理性的东西,方便保证音乐学习的效果,并能充分发挥欣赏者的想象能力,切身进入音乐殿堂,体会与感悟音乐带来的艺术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可以培样欣赏者学会基本方法与基本内容,提升音乐审美水平,且在心中形成一把对音乐作品评价好坏的衡量标尺。另外,不管是学生还是欣赏者都能从音乐中获取更多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思想理念、情感经历等内容,从不同层次体悟自然、体悟中国传统茶文化,领会音乐与生命共振的意蕴,最终进入最高精神境地。

2.2学唱民歌

学唱中国民歌是我国音乐教学最为常见且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理解音乐好比理解其他事物,每个人的理解程度不同、理解方向不同,可谓无休无止、多种多样,我们将其归纳为螺旋攀升状态下的追求过程。同时,欣赏音乐其实是一种有量引起质变的时间积累过程,学唱民歌应该作为一种量引质变的捷径之途。中国民歌与传统茶文化相似,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中国民歌贴近于生活,是生活形态的具体描述,非常容易受到大众的接纳和认知。民歌创作者的喜怒言笑、情感变化无需注释、无需翻译,通过欣赏民歌即可领会。学唱民歌为欣赏者展示的是一种色彩斑斓的精神意境,很多涉及茶元素,也为我们与传统茶文化之间拉进了距离,通过民歌也可领悟茶文化的精神真谛。利用民歌可以表达创作者和歌唱者的情感变化,欣赏音乐则有助于与欣赏者之间形成思想碰撞,激发欣赏者澎湃的内心世界。

2.3实践教学

音乐教学以“用”为核心,即实践教学。在听与唱两个阶段中,音乐为欣赏者带来了精神层面不同寻常的刺激感,欣赏者与音乐形成情感共鸣,引起欣赏者的心情变化,或愉悦、或悲伤。然而,学习音乐的初衷不在于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欣赏者可以从实践教学中学到东西、体会到东西,力争能够实现螺旋攀升状态下再次追求的目的,使欣赏者摆脱原来束缚,在个人思维空间里达到人与音乐共体的境界,充分理解并重新诠释音乐,让自己的音乐表演为更多欣赏者带来感动或教诲。音乐的实践教学实为全方位的二次学习,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和重新定义,是使谱面上的音乐变成为有灵魂的鲜活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一个需要欣赏者个人全心投入才能实现精神升华的阶段。音乐实践教学也是欣赏者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可以更为形象、更为直接地了解与认知音乐,正确诠释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的精神韵味,也为茶文化的建构,在深度、广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做出新的贡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的体现需要了解与认知中国茶的历史文化,音乐在茶艺表演中具有不可获取的关键作用。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体现让欣赏者能够从感知角度体会到多种不同的意蕴,如眼可观色、耳可听声、鼻可嗅味、口可品茶、心可得其韵味。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音乐的共性点有三个方面,即信息传达、韵律和意蕴,并重点分析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体现的。笔者希望应用有效策略,让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音乐中完美体现,让音乐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吴萌 单位:江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佳明.饮茶听乐,相得益彰———论音乐与茶文化之关系[J].福建茶叶,2016(2):228-229.

[2]林东波.刍议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J].福建茶叶,2016(1):94-95.

[3]王伟宏.茶道与音乐[J].数字家庭,2011(4):110-113.

第5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火锅

前言

大家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社会都呈现出不同的进步情况,特别是中日两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和渊源,而饮食文化作为中国的基本文化,这一点对于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着比较特殊的影响。我国有一句古语说的主要就是“民以食为天”,由此能够看出在我国发展的五千年历史中,饮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日本国家在唐朝开始就和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流,同样这一点也注定日本的饮食文化在根本上和我国有着不解的渊源。而就是在唐朝时期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对于日本国家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并且筷子的使用方式也是在中国流传给日本的。下面本文就针对中日的饮食文化展开分析,以火锅为例,重点了解到中日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在人们吃火锅的过程中所食用的菜品种类,以及汤底还有蘸料的区别,重点研究中日饮食文化的区别,为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一、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

(一)中国饮食习惯

在中国人们的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其中热门主要的主食就是五谷杂粮,这也是人们所谓的食五谷不生病,其中辅食就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类,这就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同时我国的很多地区都以农作物为经济产物,中国的饮食还习惯性的以热食和熟食为主要食物,同时中国还习惯聚食,也就是烹饪和饮食相结合,人们在篝火周围吃饭,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主要习惯。还有中国的饮食习惯性的使用筷子,在古代称为箸,人们能够自如的使用双手夹食物,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进食方式。因此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重点是农作物,肉类为辅食,同时也比较喜欢食用熟了的食物[1]。

(二)日本饮食习惯

日本人经常把饮食称作料理,并且主要以鱼、虾和海鲜贝类为主要食物,同时在食用的过程中一般以冷、热、生和熟几种方式。日本人在饮食方面比较讲究的是营养,同时也比较讲究色泽和形状,一般的口味都是比较咸也比较鲜的食物为主。食物比较清淡少油,或者是酸甜口味带有辣味。同时日本人在饮食过程中主要以鱼、海鲜还有瘦猪肉和鸡鸭肉,还有蔬菜和豆腐为主,日本人不习惯吃羊肉和内脏以及肥肉。这些都是日本人日常的饮食习惯。传统的日本国家中习惯吃蔬菜和水果以及大豆,很少购买红肉和红糖以及饼干等加工好的食物,同时日本人也习惯直接去超市购买新鲜的蔬菜,很少在冰箱中存放食物,这些都是日本人的饮食习惯[2~8]。

二、中日两国火锅习惯的差异

(一)中国火锅饮食习惯

中国人在传统上就比较喜欢红红火火,传统的中国火锅都是使用明火以及中国传统的铜质锅,同时人们还会在制作的前期利用牛骨或者是猪骨熬制高汤,最后把高汤放在铜质的锅中,在高汤煮开了之后,人们围着火锅放入自己比较喜欢的食物,例如:青菜、牛肉、鱼丸、内脏等等。同时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还习惯性的食用蘸料,传统的火锅蘸料都是用芝麻酱、腐乳、韭菜花等等调味料加在一起,调和而成,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用煮好的青菜沾上蘸料,这样的味道比较鲜香,也是中国人普遍比较喜欢的味道。这就是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饮食习惯[9~11]。

(二)日本火锅饮食习惯

说到日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寿司和料理,日本的火锅也有着非常纯正的日本风味,其感觉和味道绝对不逊于中国的火锅。据介绍,日本火锅有着比较著名的由来,其种类繁多,汤底也比较讲究,其中就包括海鲜火锅、高汤火锅等等。据传说日本人在古代就有着吃火锅的习惯,人们把鱼肉和蔬菜放在锅中,一边煮一边吃。随着时间的流逝,火锅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及,并且经过演化和发展,人们开始把牛肉切成薄片,加上海鲜和蔬菜在锅里煮熟了食用。而日本人比较喜欢的蘸料则是由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现阶段随着日本的进步和发展,日本人的火锅不仅仅是汤底还是作料以及材料上和原来相比都变得非常讲究,其火锅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这也是日本火锅饮食的习惯和特点[12~15]。

三、中日两国饮食观念的差异

(一)中国饮食观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饮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样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也呈现出很大的变化,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不吃早餐的害处比较多,特别是老年人都认为每天吃早餐能够保证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同时中国人还认为,早餐要吃的像皇帝一样、午餐要吃的像平民一样、晚餐要吃的像穷人一样,这样的饮食习惯才健康。同样的中国人还认为,不能够在睡觉之前吃东西,这样会严重的影响水民质量,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饮食习惯和思想行为。在饮食的过程中,人们一般以谷物类为主,并且辅食以蔬菜和肉类为主,同时每餐都需要食用主食,这就是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二)日本食观念

在日本这个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始吧粗粮作为健康的饮食进行推广,同时在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上能够看出,日本主要的主食就是玄米,副食相对来说比较少,即便是需要摄取也是简单的动物蛋白,并且摄取的量非常少。虽然日本人的饮食比较单调,但是非常健康,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日本人在肉类的摄取上比较注重的就是鱼肉,还有海鲜类,不习惯食用动物内脏和肥肉。同样日本人在使用鱼肉的时候,比较习惯选择生鱼片,还有寿司也是人们在饮食过程中的首选。这些都是日本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

四、中日两国饮食种类的差异

(一)中国饮食种类

中国的饮食一般情况下由于地理因素、气候和风俗习惯以及特产等形成了不同种类的风味,因此也划分出了不同的菜系,其中在汉族的饮食特点中来说,主要有四大菜系和菜系以及十大菜系的说法。同时这种划分方式还呈现出了持续增加的趋势。并且在几大菜系之中,每一种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在中国主要的食物就是谷物类,北方主要以面食、米饭为主,还有大米和小麦加工出来的食物。同样的中国的菜肴一般也以陆地上的生物为主,也有水中的鱼类。

(二)日本饮食种类

日本的料理中有着自己特有的风味,这种风味的形成主要和其地理环境有关,日本人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习惯性的吃主食和副食,主食主要以米饭和面条为主,副食则是海鲜和鱼虾等等,并且在饮食的过程中经常都配上日本酒类。同时日本的饮食种类中,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性,味道比较鲜美,同时还需要保证原有的味道,清淡不油腻,因此日本很多食物都是生吃的。在日本的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食用生鲜和海味,这也是由于日本四面环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产品生产地,因此这也奠定了日本食物的发展方向。

五、中日两国在烹饪过程中存食材的区别――以火锅为例

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中日两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食材的烹饪中,中国人的火锅一般选择的就是青菜和牛肉类,还有猪肉,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喜欢把猪肉中肥瘦结合的位置切成比较薄的肉片,放在汤中煮熟之后食用,人们认为这样能够把猪肉自身的油脂煮到锅中,这样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也能够品尝到猪肉的香味。但是在日本的火锅烹饪过程中,一般都选择海鲜类的产品,在火锅的食用过程中也习惯性的选择生鱼片和牛肉等,并且并不会煮的特别熟,日本人喜欢保留食物的原有味道,这也是日本人烹饪火锅过程中非常常用的食材和习惯。

六、中日共有的饮食文化――以火锅为例

中国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饮食习惯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喝酒,日本人喜欢喝清酒,这种酒的度数相对比较低;而中国人喜欢在吃火锅的时候喝度数比较高的酒,这样能够在吃着火锅的过程中把酒精挥发,达到喝了很多却不醉的目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比较喜欢敬酒,这也能让客人感受到热情的感觉。而在火锅中煮鱼也是两个国家人共有的爱好,虽然中国人习惯食用牛肉和蔬菜火锅,但是鲜鱼火锅也是比较受到欢迎的一种,而日本人本身就非常喜欢生鱼片火锅,这也是两个国家在火锅饮食上所共有的文化。

七、中日两国不同饮食习惯――以火锅为例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饮食的分餐制与大锅饭,日本人不论家中有多少客人,都会选择每人一份食物,在一个大的锅中煮好之后分给大家,然后在自己的餐具中食用,这也是日本人长久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而中国人不论是火锅还是炒菜,都会所有人聚集在餐桌上,共同食用一个盘子中的食物,这也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八、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日本属于岛国,在日本这一国家开始建立的初期就位于岛上,因此其国家中非常容易出现资源的缺乏,以及文化的闭塞现象。同时日本的国家并没有与之相接壤的国家,因此导致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非常浓重,经常会害怕由于自热灾害导致过国家的灭亡,因此日本国家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并不会选择需要比较长时间生长的植物,同时在饮食的过程中也并不会非常的复杂,特别是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日本人习惯性加入日常比较喜欢吃的东西,例如:生鱼片和比较爽口的寿司等等。而日本的火锅有着比较大的来头,并且种类也比较多。而中国的传统火锅基本上只有一种类型,是在近些年才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种类的。因此就能够看出中日饮食文化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差异,这也是由于国与国之间发展和国情不同的主要原因,所以各个国家之间还需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够保证饮食文化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YunJungChoi,KatalinMedvedev,YuriLee,PatriciaHunt-Hurst.HowChina,JapanandKoreaareperceivedbyVogueUSAinthelast10yea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ashionDesign,TechnologyandEducation,2009:21.

[2]M.Ma,G.Dong,X.Liu,E.Lightfoot,F.Chen,H.Wang,H.Li,M.K.Jones.StableIsotopeAnalysisofHumanandAnimalRemainsattheQijiapingSiteinMiddleGansu,China[J].Int.J.Osteoarchaeol,2015:256.

[3]王新惠.论周作人对饮食文化的传播[J].甘肃社会科学,2011(04):151-154.

[4]侯巧红.浅析中日饮食习俗的差异及形成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113-116.

[5]李想.浅谈中日饮食文化礼仪的差异[J].群文天地,2011(24):5.

[6]芦英顺.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27-128.

[7]尹文华.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28.

[8]井利.日语对日本多元文化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6):84-85.

[9]蔺艳娥,高健.日本幼儿健康行为研究――以电影《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1):87-91.

[10]周大坤.中日两国筷子的设计艺术[J].科技与创新,2016(09):28.

[11]殷小凤.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研究[J].才智,2014(06):251+253.

[12]董芳.\谈中日“四大”文化的异同[J].赤子(中旬),2014(04):312.

[13]席佳蓓.从鸦片流毒谈中日传统文化的差异[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03):68-72.

第6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 俄汉饮食 差异 文化对比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and Russian Culture Differences from the Food

LU Jiazhi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Russian-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etary practices. Differences in food culture formed Ethn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an effect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nowing the difference in Russian-Chinese food culture is for further contributed to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omplementary and compatible with a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ssian-Chinese food; difference; cultural contrast

0 前言

中国和俄罗斯是山水相依的最大邻国。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这两片土地上孕育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剖析中俄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障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饮食差异来观察中俄两国人民在民族性格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1)中俄饮食结构的不同。中国人每餐必吃的主食以谷类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多,辅以肉类。据上个世纪末的不完全统计,被计入史料性质的文献的中国各省市名词就达一万多种,名点和小吃也达数千品种。如:仅鸡类菜就有300~400品种,鱼类菜、豆腐菜等也都有数百品种。

俄罗斯的饮食结构与中国相比就要略显单调了。俄罗斯人所谓的家常菜是白菜汤和燕麦粥。除此之外主要食用还有土豆、牛奶、面包和香肠。另外还有圆白菜、葱头、鱼子和伏特加。其中土豆是俄罗斯人的最爱,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此外他们还喜欢吃酸黄瓜、酸白菜等。再有俄罗斯人的口味习惯酸、甜、咸、辣,菜中用油量大,酸奶油、柠檬、小茴香和香叶是最常用的调味品。

中俄饮食中的差异体现在:俄罗斯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动物头尾与皮;在中国,鸡脚可以卤、腌、炸,用来作为凉菜;鸭掌可以作为下酒菜;鱼头还可以做成“剁椒鱼头”等。又如中国人看作是山珍美味的驴、狗、鸽子等,俄罗斯人恐怕是不会愿意尝试的。而俄罗斯人常吃的生咸鱼和鱼子酱也为汉民族不习惯食用。

(2)中俄用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宴席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桌子一般呈圆形。餐桌中间摆放着各式美味佳肴,用餐时使用的工具是筷子还有汤匙,饭是用碗盛装的,人们互相敬酒、邻座会相互让菜、劝菜。在美食面前,人们也不忘展现着相互礼让、谦虚的美德。在俄罗斯,除少数极具俄罗斯风味的特色菜,如红菜汤,是把多种食材搭配在一起放在锅里熬制而成之外,俄式餐点主要还是强调食物的原味和对各种调料的独立使用。俄式大餐一般味道独一,各种菜不会混搭在一起烹调,菜肴的主料和配料通常都会被分开放置,互不干涉。俄罗斯菜式一般情况下就是绝不会把鱼或者牛排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搭配。即使有搭配,那也是在一个盘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口味进行的。在俄罗斯比较流行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表现了俄罗斯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俄用餐礼仪的不同。在中国大多数的宴会上,都遵循着长幼有序,长者优先的优良传统,并以此作为排列的标准。中餐的用餐礼仪体现一个“礼让”的精神内涵。宴会开始时,宾客会等主人就绪,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宴会才真正开始。当有新的菜点上桌,主人一般会请主要宾客和年长的长辈先食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进餐时,不能自顾自的埋头吃饭,不可以在盘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更不能一个人独占着某个食物。主人时常要给客人夹菜,招呼宾客不要拘束和过于客气,主人习惯于给客人劝酒和夹菜,同时会说些例如“菜不丰富,请大家多吃点”等客气话。用餐完毕后,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收拾碗筷的。

俄罗斯人宴请宾客时的座位安排是以尊重妇女为原则的,一般采取女士优先。在进行座序的安排时,往往将男宾和女宾分开。基本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要面对面而坐。男主人的两侧是女主宾,紧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向外侧排开。在俄罗斯,安排宾客位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男性宾客的座位依照地位而不是年龄来安排;二是夫妇二人的座位要在同一边但两个人不相连。在进餐与上菜的过程中,应先从左边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餐给其他女士,最后将餐盘交回给女主人;紧接着,再以同样的步骤给男士上菜。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

1 中俄饮食差异的原因

(1)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从地理上看,中国特有的西高东低的险要地势,使得外界的民族极难对大陆形势造成大的影响。中国拥有漫长的万里海岸线,但缺乏像地中海那样隔海相望的海陆地势,因此,海洋文化并不占主流,而更多则是沿海文化趋向内守的大陆文化。

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横跨欧亚大陆,地处亚洲北部与欧洲东北部,气候寒冷。故而,俄罗斯的饮食多是高油高热量,居民也多偏重于饮酒、吃糖、喝浓茶。由于地缘广阔,俄罗斯的饮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在饮食结构上,俄罗斯既有西方的特点又有东方大陆农业特点。

(2)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所吃的食物也是包罗万象,无所拘泥。表现在性格上的特点就是包容以及顺其自然。不过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倡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就展现了中国人性格细致的一面。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就是它的味道。菜品的形和色都是外在的表象。味道却是内在的东西。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饮食审美含蓄内敛的哲学风格。同时,中国人使用筷子吃饭,就体现出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两根简单的筷子,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是综合思维方式的表现。

俄罗斯人崇尚理性,他们关心事物的营养,精打细算每一天要摄取多少营养元素,即使饭菜的口味单调,只要有营养,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吃下去。他们更多讲究的是事物的营养搭配,其他因素都不太重要。

2 结语

通过对中俄饮食差异的比较和解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长处,同时,我们应注意融合中俄两国饮食的优点,让两国优秀的饮食文化进行互补。现如今,中餐也开始关注食物的营养、健康以及烹饪的科学;在俄罗斯,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餐厅。随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中俄餐饮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 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 汪成慧.俄汉民族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1.

[4] 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9.

[5] 徐宁.浅谈俄罗斯饮食文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

第7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碰撞;电视剧

《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拍摄,1994年正式出品播出的电视剧,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在面临东西文化交融中,所受的各种身份的不认同,歧视,欺骗和更多负面的东西。“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 也许,纽约正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是天堂也是地狱。在文献综述中,研究《北京人在纽约》的,有探讨文化主题的,有谈内主人公的,还有谈阶层文化属性的,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在于大家都在谈文化,东西文化,但是,却没有基于跨文化主题之上进行分析,因此,我想就这个角度来进行探析和探索。

一、重回基本——解读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新意

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即跨地域、跨领域进行的文化传播,但究其几个字,还不足以解释跨文化传播,如何用学术语言解释,先来看看不同学者的观点。童兵认为,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学理上说,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心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赖自己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而且同时也了解并参与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是一种互动的传授活动。依照这个观点,跨文化交流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跨文化”。尹韵公先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思路,他首先指出了跨文化传播并非当下时代的产物,自古以来就存在,同时又指出跨文化传播的核心在与“谁对谁”也就是“谁跨谁”的文化,这与童兵的“跨文化”核心比起来,就稍显丰富。当然,如果仅仅是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作为当下更为明显的跨文化,跨文化传播应该有其新时代下独有的特性,“如果说过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一定的国家或一定的民族还有相当的选择权和自的话,那么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跨与被跨的意味,其选择权和自的空间愈来愈小。”诚然,这个观点确实能够反映出当下的文化霸权,在亨廷顿将《文明的冲突》一经发表后,各方学者们都纷纷为之探讨,亨廷顿看到了世界上几大文化可能发生的冲突,同时也对未来世界的文化前景进行了探索。当今的跨文化传播,从其利弊来讲,都是一场文化的冲突与征服。

二、《北京人在纽约》——爱他就带他去纽约与恨他就带他去纽约的文化冲撞

在剧中,王起明起初是一个在北京有着极为高雅职业的艺术家,他拉大提琴,生活在梦想中,可是,他和妻子郭燕认为在大西洋的彼岸纽约城有着可以实现他们理想的土壤和根基,因此两人决意去纽约寻找梦想,闯出他们自己的生活,当这对夫妇到达肯尼迪机场的时候,瞬间一种茫然、不知所措袭来,他们突然意识到这里的生活好像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拜见了郭燕的姨夫姨妈后,他们又被带到了一处地下室,姨妈拿着500美金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这500美金你们先拿着,以后有了钱在还我。就这样,他们的纽约寻梦之旅开始了。也许,王起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是的,他是第一代华侨移民的缩影,他们的背后,是无奈和辛酸。

当王起明终于不用在大年三十无论刮风下雨下雪要去送外卖的时候,他坐到了办公室,于是将女儿宁宁也接到了这个理想遍地的国土,可是,没有父母完整的爱,面临者有一个新的继母,对于这个16岁的孩子,在这个大西洋彼岸的陌生地方,彷徨不安,想要妈妈的各种情感,我想,得不到对她的伤害也是深的,于是,她开始以一种极为颠覆的叛逆去试图无声的说明,这就是你们不管我的下场,而她自己,最终选择嫁给一个老头,这种文化颠覆,伦理颠覆,作为一个叛逆期的青年,在接受过传统东方文化之后在去感受西方的各种文化,她彻底的变成一个文化交融下的牺牲者。

三、跨文化传播现今及展望

诚然,《北京人在纽约》只是一个文本分析,原著作者曹桂林本身也是一个旅美作家,因此王起明可以说是他自己的一个缩影,但是,无可置疑,确实反映出的是东西文化冲撞后华人的茫然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无疑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变得更加炙热,而《北京人在纽约》只是描述了第一代侨民在文化冲突下的处境,随着更多的华人华侨的兴起,也许唐人街和所有关“唐”,不能说与自由女神像媲美,但是可以做到,平等相待,这些也正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者们需要关注并且探讨的问题,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下,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兼容,使两个文化都保有并不被侵犯,做到最大意义的共赢,这可能是当今传播需要钻研的成功传播之道,“做好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软实力落到实处的关键之一”,“影响力是国际传播软实力的最终体现”。当今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落实传播软实力,发扬我们自身的优势文化精髓,保护地方文化特色,正如最近兴起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它就是个很好的去传承并发扬我们自身文化的成功典范,让更多的国人加深自己文化的了解,让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了解。那么《北京人在纽约》的文化处境将决不再重演。

参考文献

[1] 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D].新闻大学,2004.

[2] 尹韵公.谁在对谁行为——基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传媒观察,2005.

第8篇:饮茶文化范文

文化差异不对等现象翻译策略

1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称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等。反映发展中民族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人文化背景相异,容易造成译者主观上理解不到位。对表示同一形象的词语会产生不同反应。汉语思维方式有别英语,英语重视形合重视理性,而汉语重视意合重视无形和辩证思维。从四个方面说明中英文化差异。一历史文化因素,二汉英思维和表达方式不同,三价值观不同,四汉英用词搭配差异。语言根植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差异决定语言表达方式和内涵不同。从中英文化差异不同入手,才能看到翻译中不对等原因,找出合适的翻译策略做好译者工作。起源不同是东西方文化主要差异。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三种文化希腊文化、犹太文化和现代工业派系。若从中华文化来说唯一可借用的元素就是佛教文化。基督教的时代刚开始,佛教就从印度传到中国与中国文化融合,成为中国三大文化源头之一汉语的思维模式是非线性解释学说循环论证方式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则是因果关系线性理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创造不同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生活与土地、农业密切相关。英国是岛国,其航海业在历史上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汉民族往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含义。

2翻译中词汇不对等现象

翻译中由于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固有本族语使用差异,使英汉翻译绝对对等不可企及。翻译对等是相对而不对等才是绝对。英汉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英汉互译中词汇层面不对等现象。所谓“不对等”即指译入语中没有与译出语中词语直接对应词。这种词汇不对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词汇空缺,二是词汇表达内涵意义不同,三是词汇搭配组合及短语内涵不同,四是词宽窄程度不同。词汇空缺造成的英汉互译中不对等现象。所谓“词汇空缺”就是在目的语中缺乏相应的词语来表达源语的概念。有时源语表达的某一概念能够为目的语文化所知,但在目的语中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加以表达。比如在汉语“阴阳”和“风水”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词汇,还有英语中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在汉语中也无对应词语。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相对等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词语译出其内涵。二是词汇表达内涵意义不同。从传统的词汇学来讲词义包括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词的内涵意义在日常谈话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因民族而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义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不对等性。两种语言中词汇的命题意义也许相同但却可能有不同内涵意义。比如individualism在英文中有三个含义,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独特性,利己主义。汉语中往往指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三是词汇搭配组合及短语内涵不同。词汇搭配是由一个词所获得各种联想所构成的语义。在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搭配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一定会有意义。比如在汉语中,“雪中送炭”,翻译成英语是”as strong as a horse”。在英语中”The White House”是美国总统和政府办公的场所,而不是指汉语中白色的房子。四是词的宽窄程度不同。英汉翻译中译出语中缺少上义词或者下义词。在一些情况某些领域,译出语可能只有概括性词或者译出语中只有表示具体事物词,缺少对某一类事物的统称。汉语中表示家庭亲戚之间的关系词在英语中难以找到一一对应。比如英语中的”aunt”可以分别指汉语中的“阿姨,姑妈,伯母,舅妈”。

3针对词汇不对等现象的翻译策略

通过中英文化对比还有中英词汇方面不对等现象,译者了解到翻译中对等相对的,所以不对等现象是难以避免。译者可以采取合适翻译策略,从源语向目标语转变,使读者最大程度清楚读懂译文。所以针对词汇词汇层面不对等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翻译策略。一是意译法,二是音译法,三是释译法,四是合并法,五是图形法,六是移植法,七是替代法。意译法,比如英语中”chicken-hearted”翻译成汉语就是胆小如鼠。汉语中“挥金如土”翻译成英语就是”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音译法比如上文提到的“风水”和“阴阳”翻译成英语就直接是feng shui和yin yang释译法就是比如汉语中独特词汇“如意玉”在翻译成英语时候就要加上注释,因为外国读者可能不知道“如意”含义。合并法就是比如”body and soul”可以译为身心。图形法就是将英文某些字体用描述的方法译作汉语。移植法比如”blackboard”翻译成“黑板”。替代法比如“明年的生肖属性是什么”可以译成”What’s the next year’s Zodiac Sign”英语中没有把生肖与年份联系起来的习惯,所以可以找替代词语。

4结论

本文讲述英汉互译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词汇层面不对等现象。缺乏中英两种文化的全面了解就很难理解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翻译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偏差。我们应该重视并研究中英文化差异影响词语翻译。研究中英文化差异对词语翻译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的基础上按照实际情况和上下文语境找出解决词语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策略,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参考文献:

第9篇:饮茶文化范文

关键词 :称谓语;差异;文化透析

Abstract:The address for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an be approximately pided into two parts:the kinship term s and the social terms.The difference exists in differentiation of consanguinity and affinity,clan and non—clan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kinship term s.And this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aschal clan system and legal ideology,hierarchical system and religious influence,social system and value orient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Key words:address form s;differences;Cultural analysis

1 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家庭构成模式是以父子为中心的。

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 序,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 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 不容许有丝毫的含混马虎。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 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 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也可以连姓一起 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 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 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 太讲究,所以,称谓词比较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 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 “uncle”,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 律称“cousin”。同辈之间,英美人士往往是以名字或 昵称相称呼,晚辈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包括儿媳 (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 呼。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融洽¨ 。

1.1 血亲 姻亲称谓的差异

血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姻亲,指的是有婚姻关系的亲属。男有其宗,女有其族。前者称“宗亲称谓”,后者称“姻亲称谓”。汉民族在经过了几千年的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洗礼后,在民族心理上对血缘关系高度重视。因而,在汉语里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界限十分分明,即兄弟连襟、姐妹妯娌、伯叔姑婶要严格区分,如伯父、叔父是血亲,伯母、婶母为姻亲。这反映出汉民族浓厚的宗亲观念、血亲等级观念和传宗继嗣观念。英语里没有血亲和姻亲的区分。父母的兄弟以及父母姐妹的丈夫都称“an.c1e”,父母的姐妹以及父母兄弟的妻子都称“aunt”。当然,在某些非区分不可的场合里,英语 中常用“in—law”作这些称谓的后缀,以示与血亲的区别。例如,用“broth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伯子、小叔子等;用“sister—in—law”来表示与汉语相当的大姑子、小姑子等。总之,汉语的血亲姻亲称谓泾渭分明、复杂细致,英语基本无此区别,称谓比较简单、概括、模糊。

1.2 宗族与外宗族称谓的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对“宗族”一词的解释是:“同一父系家族的成员(不包括出嫁的女儿)。”因此,爷爷、奶奶、侄儿、侄女、孙儿、孙女属于同宗族,外公、外婆、外甥、外孙、外孙女属于外宗族。在旧中国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中,“儿子是自家人,女儿是别家人”。因而,同宗族的亲戚要亲于外宗族的亲戚。所以,以“外”冠名的外宗族亲属如“外孙女”所处的地位以及同其他成员的关系的疏密,是不能与同宗族的“孙女”相提并论的。这是亲宗族、重男性,疏外宗族、轻女性的一种表现。对此,《红楼梦》中多有体现,贾氏家族的称谓很有代表性。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在这里,贾母把宝玉(孙子)看作是 自己人,把黛玉(外孙女)看作外人。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

英语亲属称谓没有宗族、外宗族之分。“grandfa—ther”囊括了祖父和外祖父的意思,“grandmother”包括了祖母和外祖母,“grandson”既可指孙子又可指外孙 ,“granddaughter”涵盖了孙女、外孙女,“nephew”指侄子和外甥,“niece”指侄女和外甥女。交际中,如果需要明确是“爷爷”还是“外公”,就要单独加以解释,“on my father’S side or on my mother’s side”。此外,“cousin”一词的广泛涵义也说明了英语不区分宗族和外宗族。“堂”和“表”在汉语中分属两个不同的宗族,是绝对不能混淆的。而英语中“cousin”一词不仅涵盖了堂兄、堂姐等,还包括了表兄、表姐等诸多的汉语亲属称谓词,抹去了宗族的界限 。

1.3 亲属称谓的泛化差异

亲属称谓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一些既无血缘关系又无姻亲关系的人的现象。如称呼陌生的年长者为“大爷”、“大娘”等,还可以加上职业称呼,如“邮递员叔叔”、“售货员阿姨”等。这是巾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法关系、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别 的具体体现。在与他人交往中,中国人习惯于把个人看作是社会这个大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t分强调人与A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和谐,因此,往往以积极的态度把家庭本位向外推衍,以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人员。这种称渭可使交际双方有亲近感,从而缩短了双方的距离,增进了交际效果和友谊。

英语 中也有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一些传统家庭常将“aunt”和“uncle”用于称呼非亲属成员。例如,称呼父母的朋友为“UncleTom”或“Aunt Kate”。但英语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汉语普遍,在各种社交场合,不管是正式的还是 非正式的,非亲属成员很少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对 方。小孩子见了不认识的人,一般用“先生”、“女士” 来称呼对方,而对父母的朋友,则可直呼其名.

转贴于 2 英汉社交称谓的差异

2.1 姓名称谓

汉语有关姓名的称谓可谓灵活多样。可称呼 “姓 +名”、“名”、“姓/名/姓名 +称谓词”,还可称呼 “iJ',/老 +姓”或“姓 +老”。如人们可称“李小明”为 “李小明”、“小明”、“李先生”、“小明先生”、“李小明 先生”、“小/老李”或“李老”。称谓的不同,表现出人 与人之间的亲疏程度。 英语姓名的称谓比较单一。英语对姓名的称谓形式是“名”和“称谓词 +姓”。例如,人们可称“John Brown”为“John”或“Mr.Brown”。英语中没有“称谓词 +名”这种称呼形式,如“John Brown”不能称为 “Mr.John”。英语中对长辈和上司都可直呼其名,汉语中则万万不可 。

2.2 职衔称谓

汉语中一般能够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等社会地 位的象征词都可用于称谓。职业称谓如老师、医生 等;职务称谓如厂长、部长等;职称称谓如工程师、会计等;头衔称谓如将军、博士等,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包。除可单用外,还常与姓名连用(姓/名/姓名 +职衔)以示认可或尊敬。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相对的定位和特定的职衔称谓。英语中的职衔称谓局限性很强,一般不用作称 呼。例如,如果某人是“老师”或是“建筑师”,人们是 不能称其为“?老师/建筑师”的,而应称其为“?先 生/女士”。社交活动中常用的职衔称谓有:Dr.,pro— fessor等。这些职衔称谓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姓氏、 身份等结合使用,但要放在姓氏前(职衔 +姓氏)。 总之,汉语的职衔称谓要比英语广泛复杂得多。

2.3 泛称称谓 英语中的通称有:Mr.,Mrs.,Madam,guys等,

前三者可与姓名连用,使用尤为普遍。汉语中的通 称有:同志、先生、女士、朋友等。 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有三种人称,但是英语的人称称谓远比汉语简单得多。汉语中,作为称谓俗语中 的人称,主要表现在具体语境巾的敬、谦、呢、贬、谑、 讳等变化形式,也就是说,汉语IfI存在着三种人称的 敬识 0 漾语形式 如:阁下,鄙人等。而英语中除了 古语词中存在一个尊称“thou”之 ,现代英语里已没 有了尊称和谦称。 英语和汉语都有零称呼语。如汉语的“喂,嗨,那个谁”等,英语的“Hello,Hi,Excuse me”等。在中国,零称呼语须谨慎使用,这是因为,在大多情况下零称呼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然而在英美国家,无论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零称呼语都是可以被接受 的。

3 英汉称谓用语差异的文化透析

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习俗,又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称谓语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J。因此,英汉称谓系统上的差别实际上是两种文化差异的外在体现。

3.1 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的不同

中国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洗礼后,汉族已成为一个宗法观念极强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结构是宗法社会结构,整个社会基础是以家庭这个由血缘、婚姻纽带关系维系的宗法性结构的。同姓宗族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在家族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男女有分,长幼有别”,家庭中个人之间的关系相当明确,从而造成了汉语亲属称谓的名目众多,年龄辈分的清晰,直系与旁系、宗族与非宗族的区分,表明了人们心目中因血统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亲属制度和亲疏关系的不同。汉语中亲属称谓语使用的泛化现象,也反映出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利用亲属称谓拉近彼此关系 、表现亲密的心理。

西方社会虽然也经历过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存在过农奴制封建宗法关系,但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西方法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人人心。受这种法制思想的影响英语中对血亲、姻亲的称谓比汉语简单。例如,英语中对兄弟姐妹的称谓无排行、长幼之分。“哥哥”和“弟弟”在英文中对应的称谓都是“brother”。同样,夫妻双方对其同性别、同辈分姻亲的称谓也是一样的。丈夫或妻子称对方的父亲均为“father—in—law”。

由此可见,由于中国推崇的宗法制度重视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和长幼亲疏、内外有别的纲常伦理,西方社会提倡平等博爱的法制思想,从而引起了英汉称谓用语的差异,即汉语的纷繁众多,英语的相对简单。

3.2 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的不同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不仅在家族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整个社会亦如此。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 :“中国最重三纲。”“三纲”中的第一纲就是“君为臣纲”,君臣之间,臣与臣之问,臣民之问各有称谓。从历史的角度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职体系,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职衔称谓。因此中国的这种严格而又复杂的等级制度,使得汉语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的名目众多,形形。而西方社会由于在其封建历史时期实施的是宗教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教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国王他所统治的各级宗教组织的势力也远远超过了官僚政府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官衔自然也就不像汉族人那样看重。所以,英语国家的职衔称谓常以宗教为普遍。称谓中多用首名、教名,姓氏名字多源于《圣经》。

3.3 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中国是礼仪之邦,称谓是“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礼仪规范强调“自卑尊人的礼貌准则。这种压抑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评判上对 自身才能、作用的有意贬抑和不愿外露即自谦 ;却喜欢抬高对方,即“贬己扬人”,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种社会行为准则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严格区分敬称和谦称,由此产生的诸如“卑、鄙、敝等 自谦词和“尊、令、贵”等敬他词不胜枚举。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受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讲究谦虚恭敬敬语和谦语仍大量存在。

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产阶级却追求人人平等,人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形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他们强调 自我独立精神淡薄亲族观念。表现在言语交际上,少有谦语,敬语电较汉语少。

参考文献:

[1] 贾彦德.中西常用亲属词的语义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刘超先.中西称渭差异及其文化内涵[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

[3] 姚亚平.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J].语言文字应用,1995(3):31.

精选范文推荐